环境昆虫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

  • 44-1640/Q 国内刊号
  • 1674-0858 国际刊号
  • 0.6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环境昆虫学报是广东省昆虫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环境昆虫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与专论

环境昆虫学报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研究进展231-241

摘要: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主植物、媒介昆虫、伴生真菌和细菌、人类经济和物流活动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形成的复杂病害系统。该病1982年发现以来至今一直是我国最为严重的森林灾害,其致病机理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因此也制约着有效防控技术的产出。本文主要从松材线虫病的病原、致病机理、致病基因、松材线虫致病的生态学过程等方面综述了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为松材线虫病的进一步研究和有效防控技术的产出提供参考。

天敌昆虫在我国林业害虫生物防治上的研究进展242-255

摘要:长期以来,一些林业本地害虫和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害或威胁,而天敌昆虫作为一类有效的自然调控因子,对这些害虫的种群抑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椰心叶甲、红脂大小蠹6种重要入侵种以及杨圆蚧、白蜡窄吉丁、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松毛虫等多种本地重要害虫为例,介绍了近50年来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状况,对我国林业害虫生物防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天敌昆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松材线虫病发生及防控现状256-267

摘要:松材线虫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美国的Steiner和Buhrer作为新种报道,但直至1971年才在日本被确认是引起松树枯死的原因。目前松材线虫在世界上分布还不很普遍,但对世界松林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松材线虫发生及防控现状,着重介绍了松材线虫在世界的分布、寄主植物、传媒昆虫及管理现状。针对我国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防控现状,探讨了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对策和提出展望。

云杉八齿小蠹信息素的研究进展268-275

摘要: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来自于云杉八齿小蠹和植物的信息物质在云杉八齿小蠹的整个生活史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雄性云杉八齿小蠹作为先锋虫以寄主植物的挥发物作为嗅觉信号搜寻和定位寄主,然后释放信息素吸引同性或异性云杉八齿小蠹前来聚集。云杉八齿小蠹成群攻击以降低寄主树木的抗性,寄主植物在受到云杉八齿小蠹攻击后能够利用其物理结构、分泌物及挥发性物质等抵御其危害。云杉八齿小蠹自身化学信息素的合成和对寄主树木次生代谢物质的转化能力,决定和影响着入侵寄主树木的速度和种群数量。本文从信息素组成、释放速率等方面、寄主和非寄主挥发物的作用及信息素诱捕器在监测和防治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赤松林上调力及群落结构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调控机制及作用276-281

摘要:赤松作为昆嵛山腮扁叶蜂的主要寄主,赤松林上调力及群落结构对该食叶害虫种群密度的调控机制一直是昆嵛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把昆嵛山赤松林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赤松林林分特征和以寄主植物的多样性、树种组成、邻近木和物种联结性为主的群落结构为主线,阐明了赤松林上调力及群落结构调控昆嵛山腮扁叶蜂的作用和机制,为研究昆嵛山腮扁叶蜂与寄主植物及其群落结构的关系开辟新思路和新领域,进而为真正实现森林食叶害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依据。

海南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开发282-289

摘要:近年来,海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变化加剧。为了系统掌握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和扩散范围,构建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信息系统,本文基于阿里云的在线ECS服务,利用PHP+MySQL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同时基于Nginx,进行系统动态部署,实现了系统的前台浏览查询,后台动态对系统维护和风险系数计算等功能。系统在"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海南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普查成果,补充了海南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名单,建立了各有害生物的信息数据库和风险分析数据库,包括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与管理现状、扩散蔓延可能性分析(寄主植物及其分布、适生性分析和传播渠道)、天敌分布及制约能力和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影响、检疫和监测、定量评估等方面。系统为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危害等级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栗山天牛及其天敌花绒寄甲空间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290-298

摘要:本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栗山天牛及其天敌花绒寄甲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栗山天牛与花绒寄甲均呈聚集性分布,而且栗山天牛分布较多的样地,花绒寄甲也较多,花绒寄甲与栗山天牛有较强的跟随效应。栗山天牛与花绒寄甲的空间分布模型为球状+指数套合模型。栗山天牛和花绒寄甲空间分布在四个方向的变程均在100 m左右,而且在四个方向均比较集中。栗山天牛在东西方向聚集度最高,超过了0.8,而花绒寄甲在南北方向聚集度最高,2008年达到0.8452,2009年达到0.7230。研究还表明,2008年人工释放花绒寄甲后,其成虫在林间逐渐扩散,聚集度下降。

松树蜂形态及危害特点的研究299-305

摘要:在发生松树蜂的林场利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调查,调查样方内树木种类、胸径大小、生长情况、蛀干害虫种类和在树干上的分布情况;同时,选取虫害木,解剖并统计不同蛀干害虫的羽化孔数量和特点,幼虫钻蛀特征和危害特点;研究松树蜂自然种群的寄主选择规律和垂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松树蜂在我国仅危害衰弱的樟子松,30-40年生的中龄林受害最严重,平均有虫株率为10.94%±8.67%。松树蜂产卵后的树皮表面有流树脂现象,呈点状或流泪状。同松幽天牛和吉丁危害状不同,松树蜂羽化孔呈正圆形,直径大小约为7 mm,分布在树干0-4.20 m的高度,其中90%的集中分布在0-3 m范围内。松树蜂幼虫坑道横截面为正圆形,无排粪孔,虫粪和蛀屑都呈粉末状,紧实堆满蛀道,颜色和蛀道周围颜色无明显差异。

利用固定翼无人机监测松材线虫病疫点枯死松树的初步研究306-313

摘要:无人机航摄监测森林病虫害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为探究无人机航摄在松材线虫病监测中的应用,本研究于2017年11月利用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采集了广东省河源市新丰江库区松材线虫病疫点的航摄影像,总面积1425.9 hm~2。固定翼无人机搭载了1台可见光数码相机和1台多光谱数码相机,能同时采集枯死松树的可见光和近红外的航摄影像。利用LAMapper软件对航摄图像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和像素匹配,获得可见光正射影像和多光谱正射影像。使用ERDAS软件生成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然后将带有地理信息的完整影像自动导入GIS系统进行异常点识别和几何矫正,导出最终的影像数据。最后,对影像进行分析,并根据植被指数(NDVI)对图像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显示,航摄的疫点中共自动识别1486株枯死松树,并获得了其分布地图及坐标点位置。验证结果表明监测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坐标点精度达到2-3 m。本研究结果具有低成本、自动化、可靠、客观、高效和及时等优点,可为大面积监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现状和流行动态、评估防控效果和灾害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藜蒴木珠蚧(半翅目,蚧总科,木珠蚧科)的初步研究314-317

摘要:藜蒴木珠蚧Xylococcus castanopsis Wu & Huang是2016年在我国首次发现的藜蒴新害虫。本文介绍该虫的分布、寄主、危害、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该虫仅发现在广州为害藜蒴,定居在主干和裸根树皮内。1年发生1代,无明显越冬现象。营两性生殖。每雌平均产卵183粒。

大和锉小蠹成虫的形态特征和雌虫贮菌器的显微结构观察318-323

摘要:本文首次发现大和锉小蠹Scolytoplatypus mikado Blandford危害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明确了大和锉小蠹成虫形态特征及其雌虫贮菌器的显微结构,以及真菌孢子附着方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共生菌种类、虫菌共生机制提供了参考。

松树蜂交配行为及雄虫体表浸提物的电生理和嗅觉行为活性324-332

摘要: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是国际上危害十分严重的林业入侵生物。本文在细致观察松树蜂交配行为和节律的基础上,收集4种不同状态下松树蜂雄蜂体表浸提物,分析松树蜂雌、雄蜂对雄蜂体表浸提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行为反应,以期探索松树蜂繁殖过程中的化学通讯机制,为开发基于松树蜂信息素的引诱剂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松树蜂诱捕监测技术的灵敏度。按照雌∶雄为1∶3的性比向网笼内引入相应数量的树蜂,观察记录每小时交配对数,统计交配频次;用色谱纯正己烷溶液浸提不同状态下松树蜂雄蜂各8头,具体包括,1号:养虫盒内单独饲养雄蜂体表浸提物;2号:单独饲养雄蜂发生聚集后,收集体表浸提物;3号:雄蜂开始聚集,成功吸引雌蜂前来,但仍未交尾,收集雄蜂体表浸提物;4号:吸引雌蜂前来,并完成交尾后,收集雄蜂体表浸提物;比较分析松树蜂雌、雄蜂对不同状态下雄蜂体表浸提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特点。松树蜂交配行为可分为5个阶段(搜索、吸引、抱握、交配、结束),一天内松树蜂交配高峰时段为9∶00-11∶00;电生理试验表明,不论是雌蜂或者雄蜂,均对3号样品和4号样品有强烈的触角电位反应,但对雌蜂触角引发的电生理反应强度大于雄蜂触角;行为学试验结果表明,3号样品对雌蜂有显著引诱活性,全部1-4号样品均可以吸引雄蜂,但之间差异不显著。松树蜂雄蜂可释放信息素,吸引同种的两性树蜂;雌、雄蜂羽化后,雄蜂可以释放聚集信息素吸引同性个体飞往林分内树冠层;一旦有雌蜂靠近"雄蜂群",雄蜂可能释放类似性信息素的微量成分,增加对雌蜂的吸引。

影响松褐天牛羽化率的关键因子研究333-339

摘要:为了研究明确林间释放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后影响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羽化率的关键因子,本文在试验地不同位置设置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产卵,并在诱木上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之后调查诱木的生长环境及诱木上花绒寄甲的寄生率、其他天敌寄生率,并对各因子与松褐天牛羽化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松褐天牛羽化率(Y)的关键因子是花绒寄甲寄生率(X_(16))和其它天敌寄生率(X_(15)),两者与松褐天牛羽化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1.0194-0.6608 X_(15)-0.8665 X_(16)。经检验,平均差异程度为0.2573。以上研究,证实了释放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种群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

不同诱捕器对油松毛虫性引诱剂诱虫量的影响340-347

摘要:油松毛虫是我国辽宁省油松林中的主要害虫,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发生,给松林生存和生态建设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使用性引诱剂防治,本文在辽宁省建平县通过林间诱捕试验,以油松毛虫性引诱剂为诱芯,比较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悬挂高度的诱捕器对油松毛虫雄成虫的诱虫量。结果表明,4种形状诱捕器的诱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船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小船型诱捕器和桶型诱捕器;大船型与小船型和桶型的差异显著,与三角型的差异不显著。小船型与桶型的差异显著,与三角形的差异不显著。3种颜捕器对油松毛虫雄成虫的诱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黑捕器、绿捕器、白捕器;黑捕器和白捕器的诱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绿捕器与黑捕器和白捕器之间差异性不显著性。3种悬挂高度诱捕器的诱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悬挂高度为1.7 m的诱捕器,悬挂高度为3.1 m的诱捕器,悬挂高度为2.4 m的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7 m的诱捕器诱虫量与其余2种悬挂高度的诱捕器诱虫量差异性显著;悬挂高度为2.4 m的诱捕器诱虫量与悬挂高度3.1 m的诱捕器诱虫量差异性不显著。本文主要对不同诱捕器形状、颜色、悬挂高度3个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组合试验,并比较了组合诱捕器的诱虫量,得出诱虫量最大的是悬挂高度为1.7 m的绿色大船型诱捕器,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推广该组合。

鳞翅目昆虫化石研究进展348-362

摘要:迄今为止,世界古昆虫学家共发现鳞翅目昆虫化石42科、176属、254种。本文回顾了鳞翅目化石研究简史,通过图表列举了鳞翅目化石昆虫名录及其分布和年代,概述了鳞翅目昆虫的地质历史、分类系统和系统发育,初步分析了鳞翅目昆虫化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灵管蓟马亚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基于形态和生物学数据363-373

摘要:基于对国家动物博物馆、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国家昆虫标本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德国森根堡博物馆、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台湾农业试验所的所有灵管蓟马亚科物种玻片标本的检视,本研究选取了88个形态特征和1个生物学特征,以蓟马科的花蓟马Franklinnell aintonsa,以及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管蓟马亚科Phlaeothripinae的波密滑管蓟马Liothrips bomiensis和黄角滑管蓟马L.citricornis为外群,灵管蓟马亚科Idolothripinae 27属29种作为内群,建立了形态特征矩阵,依据最大简约法,利用TNT v1.1软件重建了灵管蓟马亚科属间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中灵管蓟马族的单系性得到了支持,与Mound and Palmer(1983)的结论一致;但臀管蓟马族Pygothripini并非单系,该结果与Buckman等(2013)基于分子数据的研究结果相似。

我国冬小麦产区麦长管蚜种群多点时空动态及广域因子分析374-379

摘要:麦长管蚜是广域发生的麦类作物重要害虫。了解广域麦长管蚜种群时空动态规律有助于确定广域农药施用必要性和施用时间,为大范围内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提供支持。本文使用非参数检验法比较了武汉、新乡、安阳、临汾、北京5个地点麦长管蚜发生高峰期、高峰期蚜量差异,利用逐步回归法构建了我国冬小麦产区范围内麦长管蚜高峰期蚜量与高峰期前2周初始虫量、高峰期前三周气象因子关系模型,具体表达式为Log(PN)=0.478* Log(IN)-0.18* Tave-0.007* Rainfall+6.384。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发生高峰期、高峰期蚜量自北向南逐渐递减,初始虫量、平均温度、降雨量是决定高峰期蚜量的广域因子。

形态计量学在蚋类幼虫龄数研究中的应用380-389

摘要:蚋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医学昆虫,吸血骚扰人类、家畜和家禽,还能传播疾病。蚋类幼虫水生,以水中细微颗粒和微生物为食。北美国家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来杀灭蚋类幼虫,以控制媒介蚋类种群数量,幼虫龄期是影响其灭幼效价的重要因素,要求对幼虫龄数有很好研究,因此大量报道致力于调查蚋类幼虫龄期。而至今我国蚋类防控及相关研究仍相对滞后,因此本文综述了昆虫蜕皮相关生物学机制、形态计量学、聚类分析及形态计量学在30余种蚋类幼虫龄数研究中的应用,从研究取材、测量和数据分析方法的演变,论述形态计量学分析时存在问题及其根源,对蚋类虫龄数研究方法学改进提出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