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昆虫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

  • 44-1640/Q 国内刊号
  • 1674-0858 国际刊号
  • 0.6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环境昆虫学报是广东省昆虫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环境昆虫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与专论

环境昆虫学报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资源昆虫与产业化专栏
角倍蚜虫瘿的组织学结构与功能解析1-10

摘要:五倍子是一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的蚜虫虫瘿,在中医、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用途广泛。角倍是我国五倍子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种,是由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在盐肤木Rhus chinensis叶轴翅上刺激形成,产量占我国五倍子总产量的75%以上。本研究发现五倍子虫瘿柄部分化出了异常膨大的木质部与叶轴直接相连以稳定支撑虫瘿。虫瘿壁由疏松的薄壁组织构成,有效降低了虫瘿重量并维持虫瘿的足够硬度。柄部除了异常膨大的木质部外,还分布有大量的维管束及裂生道,并从虫瘿柄部一直延伸至虫瘿末端。维管束及裂生道有大量弯曲的细小分枝,形成包裹整个虫瘿的网状结构。从内壁到外壁维管束与裂生道逐渐减小,这既能防止外源微生物入侵,也有效阻止虫瘿内水分向外挥发,保持了虫瘿内蚜虫所需的高湿度生境。内壁大量的分枝有利于虫瘿内蚜虫吸收营养,网状分枝结构在有限倍体中增大了裂生道及维管束数量、体积与表面积,使其能运输更多的营养及提供最大面积的物质交换场所。封闭的虫瘿外壁长有大量绒毛,绒毛中分布有气孔,绒毛有保护功能,可以抵御其它食草动物的攻击;虫瘿内壁粗糙,凹凸不平,有利于蚜虫的附着,同时增加了内壁的表面积;内壁中还分布有大量的缝隙和孔,这些缝隙可以吸收蚜虫排泄的蜜露,使瘿内能保持清洁。本文通过解析角倍蚜虫瘿的结构和功能,从生态学角度阐明蚜虫与植物之间相互适应关系,为研究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提供新的有力证据。

人工环境下肚倍夏迁蚜的迁飞与繁殖研究11-15

摘要:肚倍夏迁蚜的迁飞和繁殖决定了其过夏越冬的种群基数,直接影响第2年的肚倍产量,是肚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2015-2016年,在湖北竹山对肚倍夏迁蚜在人工环境下的迁飞和繁殖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条件下,肚倍夏迁蚜的迁飞历期为11 d,有2个迁飞高峰。一日内不同时段的迁飞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9∶30-12∶30迁飞率最高。与直接从倍子中取出的夏迁蚜相比,灯光诱集的夏迁蚜开始产若蚜的时间较早,生殖历期较短,生殖个体比例高,5 d内个体死亡比例大,平均产蚜率高(P〈0.01)。含不同数量夏迁蚜的各组的平均产若蚜数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些实验数据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人工条件对肚倍夏迁蚜的影响,为改进肚倍蚜培育技术,增加肚倍产量提供了依据。

属模巨齿蛉末龄幼虫的打洞行为研究16-22

摘要:本文以属模巨齿蛉为例,首次研究了广翅目末龄幼虫化蛹前的打洞行为及洞穴类型。试验通过昼夜录像等手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属模巨齿蛉末龄幼虫的打洞行为,并对洞穴进行解剖、测量和拍照,获得了洞穴的相应数据和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属模巨齿蛉末龄幼虫的打洞行为主要包括寻找洞址、用大颚衔土建洞、封洞等过程,主要在19∶00-次日12∶00时间段打洞,选择有遮蔽物的地方作为洞址;在选址或打洞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多头幼虫争夺洞址的现象;打洞时,幼虫主要是用大颚衔土,衔土频率为1-12次/min,或用整个头部前端铲土,通过腹部肌肉伸缩为头部挖土提供动力;幼虫在打洞期间会有不同的休息时间,建造一个洞穴大约需要累计时间120-250 min,一次连续打洞的时间为37 s-17 min;洞穴类型分为封口洞穴和开口洞穴2大类,其中封口洞穴有5种类型,开口洞穴有2种类型;洞穴深度为3.0-7.5 cm,洞内最大直径为2.5-5.0 cm;幼虫在预蛹期间还可以从洞穴中爬出来到水中取食,之后再返回洞中。

地鳖虫HPLC指纹图谱研究23-29

摘要:地鳖虫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系我国传统的活血化瘀虫药之一,应用历史久远、疗效确切,但是其质量控制长期处于主观经验水平。为了建立地鳖虫指纹图谱,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4.6 mm,5μm),以甲醇-水(含0.05%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流速1 m L/min,上样量5μL,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130723版)"软件对10批不同来源的地鳖虫进行相似度评价,筛选指纹特征峰。结果 10批不同来源的地鳖虫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00-0.995,说明样品有较高的一致性,质量较好,确定了18个共有峰作为指纹峰。该指纹图谱建立方法简便、可靠,可定性用于地鳖虫药材的质量控制。

阿尔泰蝠蛾(鳞翅目:蝠蛾科)活蛹性别的无损鉴别方法30-35

摘要:通过观察阿尔泰蝠蛾雌雄蛹的外部形态结构,并测量其体征和体重数据,寻找可用于鉴别蛹性别的无损方法;再借助于解剖等方法鉴别蛹的确切性别,检测鉴别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显示,雌雄蛹在体征和体重数据的分布范围上有重叠,不能籍此区分其雌雄性。然而,雄蛹腹面第8腹节和第9腹节间分节明显,第9腹节未向第8腹节纵伸,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上,生殖孔两侧各有一球形突起,生殖孔前缘与肛门前缘间的距离短于肛门的长度;雌蛹不具备以上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开发的鉴别阿尔泰蝠蛾蛹雌雄的方法,鉴别活蛹的准确率均为100%(n=180)。该方法对活蛹无损伤、准确、可靠、简便易学。

美洲大蠊油脂对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36-42

摘要:采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模型,加入H2O2前用美洲大蠊油脂(100、200、400、800、1000μg/m L)预处理,通过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相关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系列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从细胞水平研究美洲大蠊油脂对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明显增加,胞内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增多。与模型组相比,美洲大蠊油脂(800、1000μg/m L)能显著增强细胞SOD(P〈0.01)、GSH-Px(P〈0.05)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使得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LDH漏出率降低(P〈0.01)。其中油脂的浓度与细胞存活率、SOD活性之间为正相关,与MDA含量为负相关,均呈现浓度依赖性。结果提示美洲大蠊油脂对H2O2所致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增强细胞自身抗氧化能力有关。

Zn^2+胁迫对黑水虻幼虫血淋巴能量物质影响的研究43-51

摘要:为了研究Zn^2+胁迫对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能量物质的影响,本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75、150、300、600、1200 mg/kg)的Zn^2+对黑水虻幼虫进行胁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连续5代Zn^2+胁迫对黑水虻幼虫血淋巴中三大能量物质(总糖、脂肪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计算了血淋巴中的热量值。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血淋巴中的总糖、脂肪、蛋白质含量及热量值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对各处理浓度而言,低浓度Zn^2+(75-300 mg/kg)处理使血淋巴中三大能量物质含量及热量值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升高;高浓度Zn^2+(600-1200 mg/kg)胁迫则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下降。在第1、3代黑水虻幼虫中,与对照相比,75-300mg/kg的Zn^2+处理浓度增加了三大能量物质含量及热量值,300 mg/kg处理浓度时达到最高,且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而600-1200 mg/kg的高剂量Zn^2+处理浓度降低了三大能量物质含量及热量值。第5代幼虫血淋巴中三大能量物质含量及热量值均低于对照组,并低于同一处理浓度下的第1、3代幼虫血淋巴中的数值。因此,Zn^2+胁迫影响了黑水虻幼虫血淋巴中三大能量物质含量及热量值,并存在发育阶段特异性和世代累积效应。

不同秸秆对黄粉虫生长及海藻糖含量变化的研究52-57

摘要: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是一种杂食性资源昆虫,可取食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探索黄粉虫对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转换潜能,本研究比较了主要农业秸秆及发酵处理方式对黄粉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测定了黄粉虫分别取食麦麸、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后海藻糖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粉虫对玉米秸秆的平均取食量和虫粪量均显著高于其它秸秆,金宝贝发酵剂与酵母发酵处理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黄粉虫体重,黄粉虫取食玉米秸秆后海藻糖含量显著低于水稻秸秆及麦麸对照。黄粉虫对玉米秸秆的转换能力较高,发酵剂处理有利于黄粉虫对玉米秸秆的取食及其生长发育。

取食转基因棉的棉大卷叶螟对中华通草蛉捕食功能与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58-63

摘要:以GK-12、新棉33B和SGK321等转基因棉和常规棉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了取食转基因棉的棉大卷叶螟对中华通草蛉生长发育和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通草蛉捕食转基因棉花品种上的棉大卷叶螟后,幼虫死亡率增加2.8%-8.8%、茧重降低0.12 mg-0.50 mg/头、羽化率下降0.7%-10.1%,幼虫及茧的历期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草蛉对棉大卷叶螟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其捕食量和捕食效率均高于对照,处理1头卷叶螟幼虫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瞬间攻击率大于对照。研究认为,草蛉更易捕获取食转基因棉田的棉大卷叶螟,但捕食了这些猎物后对捕食者本身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影响。

短期食物驯化对麦蛾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功能反应影响64-69

摘要:为探明使用替代饲料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在释放前是否有必要针对其主要防治对象——蓟马、蚜虫、叶螨进行短期食物驯化,以及进行短期食物驯化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本试验以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二斑叶螨Tetranych usurticae为猎物,全程饲喂麦蛾卵的东亚小花蝽雌成虫为处理A,提前2 d饲喂猎物的东亚小花蝽雌成虫为处理B,研究了2种处理的东亚小花蝽在不同猎物密度(5、15、30、50头)下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发现,无论是否经过短期食物驯化,东亚小花蝽对3种猎物在不同猎物密度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模型。处理A对3种猎物的平均时间均低于处理B,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处理每头西花蓟马的时间Th分别为0.024 d和0.031 d,玉米蚜分别为0.081 d和0.103 d,二斑叶螨为0.078 d和0.090 d。由此可知,以麦蛾卵作为替代饲料人工饲养的东亚小花蝽,在释放前不需要针对猎物进行短期食物驯化;在东亚小花蝽规模化生产中,麦蛾卵是一种优良的替代饲料。

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捕食功能及田间捕食效果70-81

摘要: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枸杞木虱的优势天敌种类之一,为了明确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作用及田间控害效果,本文利用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以明确其捕食潜能,同时根据其捕食潜能的测算结果,在田间通过罩笼试验探究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各龄期异色瓢虫幼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枸杞木虱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日捕食量最大,为92.9头;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当枸杞木虱密度趋于无限大时,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枸杞木虱最大捕食量最大为411.5头;成虫对枸杞木虱的瞬间攻击率最大,为0.7931;4龄幼虫对枸杞木虱的处理时间最短为0.0051 d。田间释放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的试验证明,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4龄幼虫为43.32%,成虫为14.78%;而对照组即周围8株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4龄幼虫为14.78%,成虫为16.22%;在异色瓢虫4龄幼虫释放区,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为43.32%显著高于其周围8株植株的14.78%;而在成虫释放区,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下降率为14.78%,对照组植株的虫口减退率为16.22%,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异色瓢虫田间释放需根据枸杞木虱防治范围与力度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异色瓢虫虫态进行枸杞木虱的生物防治。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默认
封面图片57-57

摘要:致瘿昆虫:半翅目(Hemiptera),蚜总科(Aphidoidea),瘿绵科(Pemphigidae),倍蚜族(Melaphidini)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寄主植物:无患子目(Sapindales),漆树亚目(Sumac suborder),漆树科(Anacardiaceae)盐肤木属(Rhus)盐肤木(Rhus chinensis) 拍摄地点:湖北省宜宾市五峰县 拍摄时间:2016年8月18日(角倍生长中后期) 拍摄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陆沁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专论与综述
近十年全球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的新进展82-91

摘要:滞育现象在多种小型寄生蜂中存在。通过滞育调控技术,可实现蜂种的长期贮存、延长防控作用时间、提高产品的抗逆性,对寄生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2007年以来国内外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文献,统计出开展滞育研究的寄生蜂37种,分属10科21属。研究内容涉及滞育特征、滞育诱导因素、亲代效应、滞育后发育、滞育的分子机制等。小型寄生蜂滞育时间较长,一般为数月,最多可达4年;光周期和温度是诱导滞育的主要因子,亲代效应对于部分寄生蜂的滞育亦有重要影响;滞育对于寄生蜂成虫寿命、生殖能力等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滞育期间寄生蜂体内代谢途径和蛋白质表达量有明显变化,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发现大量滞育关联蛋白,但具体蛋白质和基因的功能分析以及滞育的激素调控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替代性饲料及人工饲料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进展92-101

摘要:捕食性昆虫如捕食性甲虫和捕食性蝽类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批量化生产高质量的自然天敌是实现生物防治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捕食性昆虫的替代饲料和人工饲料近几年已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替代性饲料和人工饲料对捕食性天敌甲虫及蝽的主要生命参数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鳞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初步研究102-110

摘要: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鳞翅目蛾类为例,探究不同环境梯度下蛾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多样性,并探讨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不同的环境因子与蛾类系统发育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波密的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程度最高;(2)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排序为:物种丰富度(R=0.9740,P=4.30E-05)〉香农指数(R=0.8323,P=0.0103)〉Invsimpson指数(R=0.8061,P=0.0156)〉辛普森指数(R=0.6311,P=0.0933);(3)在21个环境因子中,有4个环境因子与系统发育多样性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分别是最湿润季度的降水量、最热季度的降水量、最湿润月份的降水量和最湿润季度的平均气温,它们可能是影响青藏高原地区蛾类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关键生态因子。

革叶算盘子与两种头细蛾互惠共生体系的生物学研究111-122

摘要:探索担头细蛾Epicephala duoplantaria和革叶头细蛾Epicephala daltonii共同为革叶算盘子Glochidion daltonii传粉的"一对二"协同进化模式。本文在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两种传粉头细蛾个体发育过程中生活习性和生活史进行详细研究并对比,记述共生双方利益得失;对比研究两种头细蛾幼虫形态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担头细蛾和革叶头细蛾在革叶算盘子上每年均为1个世代,幼虫和成虫的活动时间分别在2月-4月和4月-5月;革叶算盘子结实率为11.20%-27.02%,其中被蛀食率为26.47%-44.83%;果实中的种子败育率为26.03%-34.68%,种子被头细蛾蛀食率为9.29%-17.95%;平均每头幼虫消耗2.59-2.94粒种子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每个植株留有49.53%-62.63%完好的种子,以维持互惠共生关系的稳定;产卵方式的差异导致担头细蛾的种群数量远高于革叶头细蛾;两种头细蛾的幼虫形态趋同进化但各自具有特性,这与革叶算盘子的形态特征及两种头细蛾习性有关。担头细蛾和革叶头细蛾共同为革叶算盘子传粉,形成了特殊的"一对二"协同进化互惠共生体系,推测担头细蛾是寄主转移来的传粉者,但该互惠共生体系并不稳定。

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猿叶虫泰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123-128

摘要:为了明确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猿叶虫泰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在实验室恒温和变温条件下,观察了该虫滞育诱导的光温反应。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表明,大猿叶虫泰安种群滞育的发生与光周期无关,主要取决于日平均温度。当温度20℃时,全部个体进入滞育;在温度25℃时,仅有极少数个体发育;在温度28℃时,发育的个体也没有达到40%。对温度的敏感虫态包括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在缺乏光信号的条件下,温度本身也能诱导滞育发生。在平均温度24℃、26℃下,温周期变化幅度对滞育的诱导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温度下,有光参与的温周期的滞育率比全暗的温周期的滞育率明显低。结果表明,温度是大猿叶虫泰安种群滞育诱导的主要因素。

黑胸散白蚁对不同材料及3种处理方法偏好性的研究129-135

摘要:为了寻找对黑胸散白蚁具有高诱食性的物质及处理方法对其取食偏好性的影响,本研究共选取了9种材料,通过测定其嗅觉反应,筛选出选择系数〉0.1的玉米杆、杨木和雪松;然后,对这3种材料分别进行了蒸煮、自然腐朽和人工接菌处理,测定其嗅觉反应并进行选择性取食量验证。结果表明,蒸煮处理可提高玉米杆和杨木对黑胸散白蚁的引诱力,但对雪松无此作用,并且蒸煮处理对选择性取食量无显著影响;腐朽处理可提高玉米杆、杨木和雪松的引诱力,但仅对玉米杆和杨木的选择性取食量存在显著影响;人工接种3种木腐菌,均可提高玉米杆对黑胸散白蚁的引诱力,且能够显著提高散白蚁对密粘褶菌玉米杆粉培养物和杨木粉培养物的选择性取食量。结果表明,玉米杆和杨木对黑胸散白蚁具有较好的引诱性,且经过腐朽处理或人工接种密粘褶菌后,可明显改善其诱食效果。因此,在研制针对黑胸散白蚁的毒饵技术时,可采用这两种诱食材料作为基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