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昆虫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

  • 44-1640/Q 国内刊号
  • 1674-0858 国际刊号
  • 0.6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环境昆虫学报是广东省昆虫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环境昆虫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与专论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特邀稿件
农业昆虫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回顾与展望239-248

摘要:昆虫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昆虫功能基因学。本文综述了农业昆虫功能基因组学在生长发育、多型现象、抗药性、化学信号感受机制、代谢组学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农业昆虫在未来研究中新思路和新技术的应用做出了展望。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系统发育与进化专栏
牙甲总科分类系统及中国的分类回顾249-253

摘要:介绍了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牙甲总科的分类系统,Mulsant, d'Orchymont, Hansen, Short & Fikacek分类系统。回顾了我国牙甲总科分类历史和分类现状。统计出目前我国牙甲总科昆虫共记录了6科、55属、329种。它是了解我国牙甲科多样性的基础材料。

螟蛾总科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254-262

摘要:螟蛾是常见的中、小型蛾类,其分子系统学研究在近十年发展迅速。本文总结了利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在螟蛾进化与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物种鉴定、近缘种的鉴别和隐存种的发现以及谱系动物地理学、种群遗传变异和分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脉翅目细蛉科昆虫研究进展263-274

摘要:本文综述了脉翅目细蛉科化石与现生昆虫的分类学与系统发育学研究历史及进展。介绍了细蛉科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分别回顾了现生与化石细蛉科昆虫的研究历史;分述了各地质历史时期细蛉科昆虫的属种及生物地理学分布;并介绍了近年细蛉科包括化石与现生属种的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从细蛉科在脉翅目中的系统位置及细蛉科内亚科、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展开了讨论;并附世界化石与现生细蛉科昆虫的属种名录。

“中生代的蝴蝶”——脉翅目丽蛉类昆虫275-283

摘要:丽蛉类昆虫是脉翅目昆虫在中生代特有的一类绝灭昆虫,被誉为“中生代的蝴蝶”,其体型巨大、脉序复杂,部分身体特征高度特化,与现代脉翅目昆虫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其在脉翅目演化中的地位也是一直难以确定。同时,由于化石保存的局限性,该类昆虫多是依靠不完整的结构进行分类,缺少系统的总结和修订,也为该类群的深入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对中生代丽蛉类昆虫进行了总结,统计了至今全世界所发现的所有丽蛉类昆虫名录,概述了其研究历史,地质年代及地理分布,系统发育研究进展,功能形态学研究及生态学特性等问题,并提出了研究该类群有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皮蠹科昆虫化石研究进展284-290

摘要:皮蠹科化石主要发现于新生代波罗的海和多米尼加琥珀,以及中生代和新生代欧洲、北美等地的湖相遗迹化石中,近期在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大量皮蠹科化石。本文回顾了世界皮蠹科昆虫化石研究进展,统计了已发表的化石属种,探讨了皮蠹科昆虫化石分布的地质年代及地层,简要介绍了皮蠹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并提出了目前皮蠹科化石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吉丁科昆虫化石研究概述291-301

摘要:吉丁科昆虫是鞘翅目中化石记录相当丰富的类群之一。本文回顾了世界吉丁科昆虫化石的研究进展,整理了已发表的化石物种名录、地层分布及地质年代,并简要推测了其与植物的协同演化关系,提出了现今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沟背甲科(鞘翅目:牙甲总科)昆虫研究历史及中国研究进展302-306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沟背甲科Helophoridae的研究进展,回顾了沟背甲科沟背甲属的研究历史,以及沟背甲科在染色体方面的分类研究;总结了中国沟背甲科的研究历史,给出了中国已发现沟背甲科的昆虫名录;提出了沟背甲科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鞭蝽次目分类学研究进展307-313

摘要:鞭蝽次目是异翅亚目(蝽类昆虫)的7个次目之一,由于其体型微小、颜色暗淡、生活习性隐秘等特点,导致其成为蝽类昆虫中目前研究最少、资料最不详尽的类群。该类群在异翅亚目中处在近基部的位置,对于研究异翅亚目的系统发育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鞭蝽次目的分类学研究历史,回顾了世界及中国的研究概况,并且从经典分类学、比较形态学以及分子系统学等方面对鞭蝽次目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简要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

大黑毛肩长蝽(半翅目:异翅亚目:地长蝽科)线粒体基因组及地长蝽科系统发育地位探讨314-331

摘要: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长蝽科的基因组水平特征,测序并分析了大黑毛肩长蝽Neolethaeus assamensis(半翅目:异翅亚目:地长蝽科:毛肩族)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大黑毛肩长蝽线粒体基因组是双链共价环状DNA分子,长度为17097bp,编码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基因排列方式同果蝇Drosophilayakuba一致。大黑毛肩长蝽线粒体基因组内存在2个大的非编码区。一个是控制区,另一个是位于ND6和CytB之间的串联重复区域,TRR4.4。控制区内包含7类共9个结构显著的区域,如一个茎环结构,3个非串联的重复序列以及其他5个结构区域。TRR4.4长802bp,包括4个184bp的重复单元和1个66bp的部分重复单元。TRR4.4的重复单元与控制区中TRR2.7的重复单元在长度、方向以及核苷酸组成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22个tRNA全部能够折叠为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16SrRNA二级结构包含6个结构域(结构域Ⅲ在节肢动物中缺失)和44个茎环结构,12SrRNA二级结构包含3个结构域和28个茎环结构。基于蝽次目15个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分析得到的系统发育结果,支持地长蝽科位于长蝽总科基部分支的观点。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内蒙古沙葱萤叶甲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332-341

摘要: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Joannis)是一种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上猖獗发生为害的新害虫,为明确内蒙古沙葱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本研究测定了内蒙古8个地理种群的197头沙葱萤叶甲的线粒体COI基因417bp序列,利用DnaSP5.0、Arlequin3.11和Network4.6.1.0等软件对沙葱萤叶甲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分子变异等进行分析。在所分析的197个COI序列中,共有43个变异位点和62个单倍型,其中2个单倍型为各种群共享,每个种群具有3个及以上的独享单倍型。总种群的单倍型多态度指数Hd为0.9466,不同地理种群单倍型多态度Hd在0.8889—0.9600。总群体固定系数Fst为0.0315,基因流Nm为15.37。中性检验结果不显著(Tajima's D=1.6300,0.10〉P〉0.05),说明内蒙古沙葱萤叶甲在较近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出现种群扩张现象。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表明,沙葱萤叶甲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96.34%),而种群间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各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不同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在中介网络图上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沙葱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高,基因交流程度高,遗传分化不明显且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

大青叶蝉内共生菌的检测及其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342-350

摘要:用细菌通用引物27F-1513R对大青叶蝉内共生菌的16S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克隆、测序、序列比对与分析,用贝叶斯法和极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从大青叶蝉体内鉴定出Sulcia muelleri和Sodalis p.2种内共生菌,Sulciamuelleri隶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黄杆菌目Flavobacteriales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该内共生菌获得13个新单倍型,14个变异位点,其序列间的一致率为和遗传距离分别为99.40%-99.80%和0.001-0.004;系统发育树显示,Sulciamuelleri与大叶蝉亚科中检测到的Sulcia mueUeri聚在一起,其变异程度低,所有单倍型为同一个种。Sodalis p.属于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伽马变形菌纲Gammapmteobacteria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本研究获得5个新单倍型,20个变异位点,其序列间的一致率为96.10%-99.70%,遗传距离范围为0.012—0.040;系统发育树显示,Sodalis sp.与采采蝇检测到的Sodalis glossinidius聚在一起,其变异程度相对较大,属于同一个属。

同脉缟蝇亚属种团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初探351-356

摘要:选取2个线粒体基因COI和16S-rRNA,2个核基因Elongation factor 1-α和28S—rRNA,初步探讨同脉缟蝇亚属种团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表明,翅斑的减少是趋于原始的性状;基于线粒体基因COI和16S-rRNA构建的NJ、ME、MP、ML系统树中,MP树更与形态分类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基于Elongation factor1-α和28S—rRNA基因构建的NJ、ME、MP、ML系统树反映的系统发育关系完全相同;以同脉缟蝇亚属18种为代表构建的6个种团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没有呈现出一致的规律性,不能从分子水平验证根据已有的外部形态特征划分种团的可靠性。

河北省不老青山林区鳞翅目多样性初探357-364

摘要:不老青山是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的森林景观,至今没有鳞翅目多样性方面的专门考察报道。本研究于2015年和2016年的5-9月,从该区选取多个样地,采用网捕以及灯光诱集的方法,共获得鳞翅目标本7438头,隶属26科306属419种,其中蛾类21科268属370种,蝶类5科38属49种。在物种数以及个体数量构成上,蛾类的夜蛾科、尺蛾科、螟蛾科以及蝶类的蛱蝶科为优势种群,占总种数的52.19%,其他类群共计占47.81%;对其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优势度指数(D)分析结果表明,蛾类的各项指数在7月、8月份达到较高水平,多样性指数达到11.9894,表明该森林景观的蛾类种群组成结构趋于合理;而蝶类在各个水平上的指数均较低,表明该森林景观的生境条件对蝶类多样性均产生了明显影响。

中哈边境蝗区蝗虫孳生和发生地的重要生态学特征365-371

摘要:中哈边境蝗虫跨境迁飞为害常造成严重损失,明确蝗虫迁出和迁入区生态条件异同是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的基础。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中国新疆塔城边境蝗区和哈萨克斯坦境内阿拉湖蝗区生态特征的异同。研究发现,塔城边境与阿拉湖蝗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无明显差异;两蝗区主要植被和蝗虫群落结构相似;阿拉湖蝗区土壤的pH值、含盐量、有机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塔城边境蝗区;除Ca^2+和CO3^2-外,阿拉湖蝗区土壤中Cl^-、S04^2-、K^+、Na^+、Mg^2+、HCO3^-含量均明显低于塔城边境蝗区;两蝗区20a(1980—1999年)年均气温和降水量无差异显著,而年、季节平均气温和降水量5a滑动趋势差异显著。哈萨克斯坦境内阿拉湖蝗区的植被种类、较低的土壤pH值和含盐量及有机质、季节的温度和降水量均适合蝗虫产卵,是蝗虫的重要孳生地;我国境内塔城边境蝗区内大面积撂荒地增加了适宜蝗虫发生的环境。中哈边境蝗区生态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表明蝗虫跨境为害仍将是塔城边境蝗灾发生的重要特点,研究结果对于指导中哈边境蝗区的监测和防控有重要作用。

DNA甲基转移酶参与调控斜纹夜蛾和家蚕幼虫的生长372-381

摘要: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调控机制。本研究以鳞翅目农业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模式昆虫家蚕Bombyxmori为材料,研究了甲基化对幼虫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甲基化抑制剂5-Aza—dC后,不正常斜纹夜蛾比对照增加了36%,家蚕的增加了58.8%,不正常虫的生长发育缓慢、体型变小。斜纹夜蛾DNA甲基转移酶Sldnmtl RNAi获得了相似的结果,不正常幼虫率比对照增加了35%。检测家蚕Bmdnmtl的mRNA水平,发现Bmdnmtl在5龄期的翅原基、脂肪体、表皮和中肠均有表达,其表达量在翅原基中的为最高;在翅原基和脂肪体中,Bmdnmt]的含量在5龄初期比在预蛹期的要高。初步分析了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后的家蚕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脂肪酶和乙酰辅酶A结合蛋白的mRNA水平在注射5-Aza—dC后48h显著下调。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了DNA甲基化参与调控了鳞翅目幼虫的生长发育,脂肪代谢可能是DNA甲基化调控的其中一个通路。

褐带卷蛾茧蜂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观察382-389

摘要: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 Minamikawa是椰子木蛾幼虫一种重要的天敌寄生蜂。在温度28℃4-1℃、湿度50%4-5%、光周期12L:12D的试验条件下,对褐带卷蛾茧蜂的羽化节律、交配、产卵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褐带卷蛾茧蜂主要集中在白天(6:00—18:00)羽化,占全天羽化总数的82.98%,羽化高峰出现在10:00—12:00,占全天羽化总数的23.98%;羽化过程历时较短,仅8—30min。褐带卷蛾茧蜂交配过程大致分为准备、交配、结束这3个阶段。褐带卷蛾茧蜂雌雄蜂一生均可进行多次交配,雌蜂在交配后即可产卵。产卵过程大致分为寄主定位、寄主检查和接受、取食或产卵、结束与梳理。未交配的雌蜂也可产卵,其子代均为雄蜂。研究结果为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育和林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亮斑扁角水虻人工饲养条件下适宜温度的研究390-395

摘要:亮斑扁角水虻作为一种对环境有益的昆虫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特别是能够将易腐垃圾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昆虫蛋白和油脂,为下游的多个产业(食品、饲料)提供稳定的动物蛋白来源,从而实现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亮斑扁角水虻作为热带起源的变温动物,生长发育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温度,本文的研究发现,亮斑扁角水虻孵化的最佳温度为32℃,孵化时间最短(56h)、收获的初孵幼虫最多(1.86g);其它阶段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8℃,表现为幼虫体重(19.42g/100head)、蛹重(13.64g/100head)、幼虫期(9.33d)、蛹期(11.33d)、成虫寿命(10.33d)都达到最优。蛹期具有较好的温度耐受性,但成虫寿命显著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成虫寿命越短;数据显示亮斑扁角水虻的环境温度与主要发育参数(孵化虫量、幼虫期、蛹期、幼虫体重、蛹重)的相关性能够很好地被二项式拟合,说明亮斑扁角水虻的生长发育存在着一个最适温度区域,有利于规模化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