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

《环境昆虫学报》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与专论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昆虫学会;中国昆虫学会
  • 国际刊号:1674-0858
  • 国内刊号:44-1640/Q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18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6
  • 综合影响因子:0.57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环境昆虫学报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烟粉虱MED隐种取食行为的影响

摘要:为探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烟粉虱刺探取食行为的影响并研究其与烟粉虱之间的互作关系。利用EPG记录了感染TYLCV的MED隐种在番茄寄主上的取食波形,并与未感染TYLCV的MED隐种的取食波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开始取食行为后,带毒MED和未带毒MED平均刺探次数和非刺吸时间占总取食时间的比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带毒MED从口针刺探开始至到达韧皮部的平均时间为46min,从记录开始至口针第一次到达韧皮部的平均时间为135min,未带毒MED相对应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9min和25min,两者结果差异显著;在烟粉虱取食番茄韧皮部阶段,带毒和未带毒MED的唾液分泌总时间分别为9min、3min,第一次韧皮部持续吸食平均时间分别为143min、26min,带毒MED显著高于未带毒MED。带毒MED在第一次持续吸食至第一次取食结束的平均时间为15min,显著高于未带毒MED的4min。综上所述,带毒MED完成整个刺探取食行为的平均时间较未带毒MED显著增加,特别是唾液的分泌时间以及第一次在韧皮部的持续吸食时间。表明,TYLCV能促进MED加强唾液分泌和韧皮部取食,从而促进病毒的传播。
415-421

苎麻田灯下主要害虫及天敌成分分析

摘要:为了科学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苎麻Boehmeria nivea(Linn.) Gaudich.害虫,明确苎麻田主要灯诱昆虫种类及其灯下诱集动态,于2012年4月~9月在湖北省咸宁地区进行了苎麻田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在苎麻田诱杀害虫4目9科19种,地下害虫种类较多,主要包括金龟子、叩甲、天牛、蝼蛄、拟步甲和地老虎等6类。地下害虫又以金龟子为主,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斑喙丽金龟、鲜黄鳃金龟、暗黑鳃金龟等6种。金龟子从4月中旬至9月初均灯下可见,以6~7月为诱集高峰期。主要诱集天敌昆虫为步甲、隐翅甲、寄生蜂和瓢虫等4类,除步甲外,其它3类诱集量相对较小,步甲诱集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频振式杀虫灯最佳使用时间为6~7月,在此期间诱杀苎麻田金龟子类地下害虫数量大、种类多,且避免大量杀伤天敌昆虫。频振式杀虫灯在苎麻田金龟子类地下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422-427

江西南昌柑橘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时序动态研究

摘要:采用叶面观察和诱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江西南昌柑橘冠层节肢动物群落。共调查到节肢动物数量144037头,分属25种。其中,高密度种类有2种即柑橘全爪螨和矢尖蚧;常见种类有13种,包括桔小实蝇、柑橘花蕾蛆、柑橘木虱和中华草蛉等;其它为低密度种类。在群落结构指数的变化过程中,分别于5月下旬和9月下旬出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极大值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极小值。对高密度种类和部分常见种类的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表明柑橘全爪螨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严重,矢尖蚧则于7~8月发生严重;柑橘花蕾蛆幼虫和柑橘木虱发生动态相似,均仅于柑橘春梢阶段出现最高密度;桔小实蝇成虫则在9月下旬出现密度高峰;中华草蛉的发生动态与其主要捕食对象—柑橘全爪螨的相似。研究结果初步明确南昌柑橘冠层节肢动物的重要成分及重要类群的时序动态,为该地区柑橘重要害虫的防治与控制,天敌昆虫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信息。
428-434

萧氏松茎象的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摘要:为摸清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受害松林的环境因子特征,应用林地环境因子常规观测方法进行观测,结果表明:8月份受害松林地面平均光照强度、地面温度、距地表20cm高处温度、5cm深处土壤温度、70cm高处蒸发量分别为374.8lx、25.4℃、27.1℃、25.5℃、1.6mm,分别比健康松林低94.8%、7.0%、4.6%、5.9%、27.3%,受害松林在距地表20cm高处空气相对湿度为85.8%,比健康松林高7.1%。由实验得知,萧氏松茎象受害松林的光照强度、地面温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蒸发量均比健康松林低,空气相对湿度比健康松林高,距地表越近,这一差异就越明显。两类林分中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空气相对湿度4因子均存在明显差异,是影响萧氏松茎象发生的重要因素。
435-440

防治果园周边柑橘木虱控制黄龙病效果研究

摘要:在新种柑橘园中栽种柑橘无毒苗,定期监测和防治果园内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防治时期为各新梢萌芽期,重点防治期为早夏梢期和早秋梢期;与此同时,调查柑橘园周围柑橘木虱寄主植物,每年2月下旬、5月上旬、8月下旬和11月下旬定期喷药,清除柑橘园周围寄主植物上的柑橘木虱。结果表明,果园内柑橘木虱和黄龙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果园内柑橘木虱种群数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最高为2.25头/公顷,最低为0;黄龙病发病率也很低,2008年为8‰,实施该技术后,发病率逐年下降,2012年降低到0.1‰。
445-451

两种体色生物型桃蚜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及其与酶活力的关系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体色生物型桃蚜Myzus persicae(Suizer)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本文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酶活力测定法检测不同体色生物型桃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以及与3种解毒酶和1种靶标酶活力关系。结果表明,红色生物型的敏感性明显低于绿色生物型,其中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差异最大,LC50分别为679.6648和28.4597mg/L,红色为绿色生物型23.88倍;其次为毒死蜱,LC50分别为1229.5798和193.6816mg/L,红色为绿色生物型6.35倍;两种生物型桃蚜对阿维菌素敏感性差异最小,红、绿色生物型的LC50分别为31.1678和29.0966mg/L,红色为绿色生物型1.07倍。红色生物型体内3种解毒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P450)的比活力均高于绿色生物型,红色型羧酸酯酶比活力为绿色型的3.1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为4.1倍,多功能氧化酶P450为1.5倍,两种体色生物型3种解毒酶的活力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两种体色生物型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没有差异,说明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与敏感性关系不大。
452-457

韭菜田中常用化学农药对昆虫病原线虫存活及感染力的影响

摘要:本文研究了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e ex Spreng田常用化学农药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敌敌畏、三唑酮、菌核净、多菌灵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及高一倍浓度条件下对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和H.indica LN2线虫存活及感染力的影响,测定了农药与昆虫病原线虫施用间隔时间对线虫感染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三唑酮、菌核净和多菌灵对H.bacteriophora H06和H.indica LN2的存活及感染力无显著影响,可与这两种线虫共同使用;敌敌畏对两种线虫有显著致死作用,应严禁使用;辛硫磷、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H.bacteriophora H06的存活无显著影响,对H.indica LN2具有一定的致死作用,但影响这两种线虫的感染力,这三种农药分别施用10d、10d、20d后则对线虫感染力没有影响,可施用线虫。
458-465

金边地鳖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摘要:本文主要对金边地鳖Opisthoplata orientalis Buron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和矿物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含量分别是:80%、11.2%、3.77%、4.93%;含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39378.861mg/100g,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7.1%,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2,符合FA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脂肪酸有11种,其中7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油脂的74.78%,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高达61.3%;检测的5种常量元素和5种微量元素中K、P、Mg、Ca、Na、Zn、Mn、Cu8种元素含量较为丰富,Fe含量较少,含有有益元素Se。作为传统的中药昆虫,金边地鳖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具有深入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药用及食用昆虫。
466-472

菠萝洁粉蚧天敌调查及香港角毛瓢虫的捕食作用研究

摘要:调查发现我国雷州半岛菠萝洁粉蚧Dysmicoccus brevipes的天敌有4科8种,其中香港角毛瓢虫Horniolus hisamatsui Miyatake、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及一种瘿蚊Aphidoletes sp.是优势天敌。香港角毛瓢虫H.hisamatsui、细毛小瓢虫Scymnus (Pullus) syoitii Sasaji为广东新记录种。香港角毛瓢虫H.hisamatsui捕食菠萝洁粉蚧的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随着龄次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猎物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增长率就随猎物密度的增大逐渐减缓,即捕食量与猎物密度为逆密度制约关系,呈负加速曲线,以Holling(1959)圆盘方程进行模拟的结果是属于Holling-Ⅱ型。香港角毛瓢虫1龄、2龄、3龄、4龄幼虫和成虫对菠萝洁粉蚧2龄若虫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1.53头/天、26.11头/天、61.73头/天、70.42头/天、74.07头/天。
473-477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专论与综述

共生菌Cardinium在宿主体内的分布、检测及其生殖调控作用

摘要:内共生菌是存在于宿主细胞内,与宿主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的一类细菌。内共生菌在节肢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向宿主提供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调控宿主生殖方式,增强宿主适应性等。Cardinium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通过细胞质遗传,具有诱导宿主细胞质不亲和、产雌孤雌生殖、雌性化等生殖异常现象,并且还可影响宿主的适合度,以利于其本身在宿主不同种群和世代间的分布和传播。由于Cardinium是近几年人们新发现的一类新型内共生菌,目前对其在节肢动物宿主体内的分布、其生物学生态学功能等尚不完全明确。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Cardinium在节肢动物体内的分布、其在昆虫种群的传播规律及其检测手段、其对节肢动物宿主的生殖调控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该胞内共生菌,推动人们对该内共生菌的研究及利用。
486-493

甲醇介导昆虫与植物的防卫反应

摘要:综述甲醇介导的昆虫与植物的互作关系。害虫为害使寄主植物释放大量甲醇。这是由于害虫唾液的碱性性质提高了果胶甲基酯酶的活性,上调了果胶甲基酯酶基因的转录,水解果胶而即时释放出大量甲醇。果胶甲基酯酶则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壁结构特性而间接激发茉莉酸和水杨酸信号途径,从而启动植物防卫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此外,甲醇还可能作为信号物质,影响害虫定向。外施甲醇于健康植物则可能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植物防卫反应,从而影响植食者。
502-506

田间植物对捕食螨的影响Ⅰ:猎物寄主植物的影响

摘要:捕食螨是重要的生物防治因子,影响捕食螨发挥生物防治效果的因素很多,猎物寄主植物在捕食螨的产卵、取食定位等行为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化学生态学、形态结构和植物营养的角度综合分析了植物自身释放的挥发物、植物受机械损伤后释放的挥发物和植物受猎物为害后释放的挥发物对捕食螨的取食定位影响,猎物寄主植物形态结构以及猎物寄主植物花粉和汁液等营养物作为捕食螨的替代食物对捕食螨的影响,同时阐述其研究趋势和前景。
507-513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球孢白僵菌对榕母管蓟马成虫和若虫的致病性

摘要:利用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对榕母管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成虫和若虫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对榕母管蓟马有明显的致病效果,成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最高为88.56%,致死中浓度(LC50)是2.2417×105个/mL,致死中时间(LT50)为4.52d。若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最高为83.46%,致死中浓度(LC50)2.9441×105个/mL,致死中时间(LT50)最小致死中时间(LT50)是4.85d。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毒力测定表明具有很高的致病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514-518

刺桐树11种挥发物对刺桐姬小蜂的野外引诱活性研究

摘要:为探明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对寄主植物上11种挥发物(4-溴丁醚苄酯、1,2-二甲苯、3-蒈烯、乙酸叶醇酯、苯甲腈、α-法呢烯、奎诺二甲基丙烯酸酯、柏木烯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法呢醇)的野外引诱活性,本试验分别通过不同挥发物引诱板及不同颜色引诱板对刺桐姬小蜂进行了野外引诱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苯甲腈的引诱效果最好,除了和1,2-二甲苯差异不显著外,跟其他挥发物的引诱效果差异显著;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与1,2-二甲苯、3-蒈烯差异不显著,与其他成分差异显著;对雄成虫的引诱作用苯甲腈和水杨酸甲酯的引诱作用最好,与其他成分均差异显著;在引诱板颜色试验中,刺桐姬小蜂成虫对带荧光的翠绿色具有较强的趋性,该颜色除了和无荧光的黄色差异不显著外,跟其他颜色差异显著。
524-528

中华蜜蜂成虫视觉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及功能

摘要:神经胶质作为视觉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对视觉系统的发育及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形态解剖和组织化学技术,对中华蜜蜂成虫视觉系统中神经胶质的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中华蜜蜂视觉系统中,根据神经胶质的位置和形态主要分为表面神经胶质、皮层神经胶质、神经纤维网神经胶质3种类型;在视神经节层中,有有孔层神经胶质、类视筒神经胶质、末梢卫星神经胶质和近端卫星神经胶质、上皮神经胶质、边缘神经胶质6种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本研究为昆虫神经胶质的类型和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29-533

珍稀树种格木蛀梢害虫的种类鉴定与发生规律初报

摘要: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一个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蛀梢害虫的严重为害长期制约着其人工林的健康发展。基于对格木蛀梢害虫种类的鉴定,以及若干造林模式的虫害调查,初步总结了格木蛀梢害虫的发生规律。格木蛀梢害虫为荔枝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 L.,主要为害格木未完全木质化的嫩梢,严重影响其干形和长势。从广东格木种源家系试验林虫害发生的时空格局分析,荔枝异型小卷蛾繁殖快,在纯林中扩散迅速,而且所有种源、家系均受害,因此格木不宜营造大片纯林。格木与桉树以及米老排、红锥等速生树种同龄或异龄混交模式中,格木处于林冠下,其受害率明显下降,说明与速生树种混交能够控制荔枝异型小卷蛾的发生与为害;而与生长速度接近的马尾松混交,因二者处于同一林冠层,对虫害控制效果差;这种差异可能与荔枝异型小卷蛾不适应荫蔽环境有关。研究首次明确了格木蛀梢害虫种类,初步摸清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适宜的造林模式,为格木人工林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534-538

褐飞虱对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摘要: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广州市本地褐飞虱种群对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的室内毒力,评估褐飞虱对其的抗性风险。结果表明:广州本地褐飞虱种群对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的LC50分别为0.2857mg/L和0.5022mg/L,分别是敏感品系LC50的2.67倍和1.06倍,仍属敏感水平。室内抗性筛选结果表明:经过30代的连续筛选后,噻虫嗪的抗性上升829.80倍,达到极高抗性水平,烯啶虫胺的抗性上升31.70倍,达到中等抗性水平,表明褐飞虱对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存在抗性风险的可能。根据试验结果,对褐飞虱噻虫嗪和烯啶虫胺抗性的预防治理提出了应用策略。
539-543

隆安县板栗园的白蚁种类及其危害调查

摘要:2010年7月~2012年10月对南宁市隆安县板栗园的白蚁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板栗园的白蚁种类隶属2科8属16种,以白蚁科的种类占的比例较大,共有6属14种,种类数占87.5%;鼻白蚁科有2属2种,种类数占12.5%。危害板栗树的白蚁种类有7种,其中小头钩白蚁Ancistrotermes dimorphus、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土垄大白蚁Macrotermes annandalei和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是危害板栗树的主要种类;平形土白蚁Odontotermes parallelus、细齿大白蚁Macrotermes denticulatus、平头大白蚁Macrotermes planicapitatus、梅多大白蚁Macrotermes meidoensis、方头亮白蚁Euhamitermes quadratceps、扬子江近扭白蚁Pericapritermes jangtsekiangensis、五指山近扭白蚁Pericapritermes Wuzhishanensis、合浦近扭白蚁Pericapritermes hepuensis和中华钩扭白蚁Pseudocapritermes sinensis等9种白蚁在板栗园中有分布,但不危害板栗树,其中梅多大白蚁及五指山近扭白蚁2个种属广西新记录种。板栗树受白蚁为害较严重的阶段主要在老龄时期,老龄板栗树的受害株率达到92.65%,严重受害株率达到79.18%。
5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