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昆虫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

  • 44-1640/Q 国内刊号
  • 1674-0858 国际刊号
  • 0.6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环境昆虫学报是广东省昆虫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环境昆虫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与专论

环境昆虫学报 2010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白三叶草生长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变化1-5

摘要:利用聚集度指标检验和比较频次法对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生长期间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空间分布型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聚集度指标检验分析表明西花蓟马在白三叶草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利用频次拟合分析表明白三叶草上大部分生长期内其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其聚集程度与虫口密度有关系,其空间分布不会因为一些人为干扰而改变。

红火蚁对8种植物种子的选择性取食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6-10

摘要:在室内研究了红火蚁Solenops isinvicta种群对玉米、绿豆、芥蓝、芝麻、番茄、水稻、藿香蓟及象草等8种植物种子的选择性取食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火蚁对芝麻种子最为喜好,且刮啃率最高(82.4%),对芝麻、藿香蓟、象草及芥蓝种子具有较高的搬运率(分别为100.0%、72.0%、44.0%及41.6%)和丢弃率(分别为86.4%、50.4%、79.2%及88.9%)。通过观察回收种子的萌发,结果表明红火蚁对芝麻、藿香蓟和象草种子的破坏最为严重,导致其未能正常萌发的种子分别占总数的64.3%、56.0%及49.7%。因此,通过上述指标可以判断红火蚁入侵后对芝麻、藿香蓟和象草种子存在较大潜在威胁。

成都地区居室庭院蚂蚁区系及群落相似性分析11-19

摘要:对成都地区居室庭院环境中的蚂蚁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成都地区居室庭院蚂蚁种类有26种,隶属于3个亚科,12属。按地理和气候环境将成都地区蚂蚁区系划分为4个动物地理区域,对其种类组成、分布和区系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根据群落相似性系数的比较,讨论了成都地区居室庭院蚂蚁群落的稳定性。

椰心叶甲幼虫空间分布及其抽样技术研究20-24

摘要:本文采用多种聚集度指标对椰子树Cocos nuciferaL.上的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幼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其幼虫虫口密度在不同心叶及心叶不同部位上差异极显著,并且第一片心叶上幼虫虫口密度与整株幼虫数量显著相关,利用公式y=5.70+1.26x可推算整株椰子树的幼虫虫口密度。分析寄主受害斑与虫口密度的关系表明,寄主受害斑的长(x1)、宽(x2)、长与宽交互作用(x3=X1x2)三个因子与椰心叶甲虫口密度(y)成正相关,模型Y=11.81—2.69x2+0.10x3可预测全树幼虫虫口密度。

麦麸饲料中细菌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25-35

摘要:从饲料用麦麸中分离出的12种细菌均能支持无菌家蝇Musca domestica L.幼虫在胰化酪蛋白大豆卵黄琼脂(TrypticaseSoy EggYolkAgar,TSEYA)培养基中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1)幼虫在接种香味类香味菌Myroidesodoratimimus的TSEYA培养基中生长时间最短,仅需97.61±1.14h;2)幼虫在接种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TSEYA培养基中的化蛹率可达到86.81%;3)从接种嗜水汽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TSEYA培养基中得到的蝇蛹重量最高,达到20.15±0.23mg/个;4)除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饲养的家蝇羽化率较低(60.87%)外,其余各种细菌饲养的羽化率在84.33%~97.47%之间。此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香味类香味菌、聚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以及成团肠杆菌Pantoeaagglomerans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支持幼虫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ous、成团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以及香味类香味菌中各种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6种细菌均能提供大量的维生素如(0.105~1.08g/kg)。在氨基酸方面,香味类香味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10种昆虫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之比(Essential amino acid/Totalaminoacid,EAA/TAA)最高,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这个比例与蛹重呈正相关(p=0.031)。在脂肪酸相对含量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含量(76.38%),香味类香味菌含有56.79%的不饱和脂肪酸,而枯草芽孢杆菌则具有最高的支链脂肪酸含量(42.16%)。

华山松不同部位挥发性单萜烯的含量及其对华山松木蠹象行为的影响36-40

摘要:通过GC—MS分析,发现健康的与遭受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g危害的华山松Pinusarmandii Franch树干以及华山松枝梢释放的挥发性单萜烯在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别;利用Y-型双向选择嗅觉仪进行的室内趋向反应实验发现,处于补充营养期和交尾产卵期的华山松木蠹象对单萜烯表现出不同的趋向反应。在华山松枝梢挥发物中含量较高的(-)-β-蒎烯、月桂烯和柠檬烯引起补充营养期华山松木蠹象较大的趋向反应;在华山松树干韧皮部挥发物中含量较高的3-(+)-蒈烯则引起交尾产卵期的华山松木蠹象较大的趋向反应。根据试验结果,对华山松和华山松木蠹象互作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螺旋粉虱成虫的复眼形态及其内部结构41-46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切片法,观察了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成虫复眼的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螺旋粉虱复眼半球状,呈“∞”形分布于头部两侧,单个复眼约由253个小眼组成;各小眼面微凸,复眼中心区域小眼多为规则的六边形,密集排列似蜂窝状;近背区边缘小眼多为五边形或近圆形,小眼排列疏松,且少量相邻小眼的间距较大。雌、雄复眼小眼面积约为85μm2。单个小眼由角膜、晶体、网膜细胞及其特化产生的视杆和基细胞等几部分组成。晶体有四个晶锥细胞构成,晶体、视杆周围和色素细胞内均含有大量的色素颗粒。螺旋粉虱的复眼属于并置复眼。光、暗条件下,小眼的色素颗粒分布有所不同。光适应条件下,色素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视杆上下两侧;暗适应状态下,色素颗粒则主要分布在视杆上侧和晶体下侧。而在相同的明、暗适应条件下,性别对色素颗粒的分布无显著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简讯
Insect Science使用ScholarOne Manuscripts在线投稿系统46-46

摘要:从2010年1月1日起,Insect Science使用Scholar One Manuscripts在线投稿系统,网址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ins。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转tcdA1B1杀虫基因的阴沟肠杆菌对4种农业害虫的杀虫活性与毒力47-53

摘要:tcdA1B1为昆虫病原细菌一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的杀虫毒素基因。本文测定了转tcdA1B1基因的阴沟肠杆菌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和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4种重要农业害虫的杀虫活性与毒力。在室内条件下,浓度为5.0×108cfu/mL的工程菌悬浮液,采用叶片浸渍法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斜纹夜蛾2龄幼虫、黄曲条跳甲成虫、东亚飞蝗2龄若虫,在11d、11d、15d、19d后的致死率分别为80.05%、81.83%、72.31%、39.74%;LT50分别为8.64d,8.38d、11.04d、28.22d。

薇甘菊乙醇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及其对蜘蛛的影响54-59

摘要:研究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乙醇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并比较其与常用药剂0.3%印楝素EC1000倍液、10%吡·仲EC500倍液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薇甘菊乙醇提取物4gDW/100mL、2gDW/100mL、1gDW/100mL和2个常用药剂的种群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小于1,其中控制效果最佳的是薇甘菊4gDW/100mL,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最低,仅为0.2392,其次为0.3%印楝素ECl000倍液,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2787。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薇甘菊乙醇提取物3个不同浓度的处理以及0.3%印楝素EC1000倍液处理下的蜘蛛数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不差异,而10%吡·仲EC500倍液处理下蜘蛛的数量明显少于其它处理。室内观察表明,薇甘菊4gDW/100mL处理后,田间优势天敌银斑蛛Argyrodessp.、旋转后丘蛛Dipoenura cyclosides的取食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薇甘菊乙醇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较安全。

6种常用杀菌剂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异色瓢虫的影响60-65

摘要:本文研究了有机苹果园常用的6种杀菌剂,包括农抗120、绿乳铜、高锰酸钾、大生M-45、成标和多菌灵对果园重要害虫苹果黄蚜和h/scitricolavander Goot及其天敌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 Pallas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种杀菌剂使用喷雾和浸叶饲喂法对蚜虫的死亡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校正死亡率均小于21%。喷雾处理和二次中毒处理对瓢虫幼虫的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说明6种供试杀菌剂的常用浓度对蚜虫有较低的致死率,而对其天敌异色瓢虫则是安全的,因此我们推测上述杀菌剂的常规使用不会对果园昆虫的群落结构造成重大影响。

家用调料植物粗提物防治小菜蛾的研究66-72

摘要:以安全性和简易性为前提的庭园害虫防治成为休闲生活不可或缺的技术。本文以花椒Zanthoxylum bungeamtm、八角茴香lUicium veturn、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等日用品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浓度和作用时间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这一重要庭园害虫的拒食、触杀及产卵忌避效果。拒食试验表明,供试3种植物对小菜蛾有显著拒食作用,拒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八角茴香(0.94)、花椒(0.86)、辣椒(0.76);拒食率随处理时问长短变化的差异不显著,但随提取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触杀试验表明,供试3种植物对小菜蛾有显著触杀作用,24h内死亡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花椒(45.6%)、八角茴香(35.6%)、辣椒(23.3%),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1.1%;触杀死亡率随虫龄的增加而降低。产卵忌避试验表明,3种植物对小菜蛾成虫产卵忌避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辣椒、八角茴香、花椒。综合本研究所得结果来看,八角茴香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最好。所选材料容易获得,对小菜蛾忌避作用明显,在庭园小菜蛾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研究73-77

摘要:本文报道海氏桨角蚜小蜂Erelmocerus hayati在室内对不同寄主密度下的B型和Q型烟粉虱Bemisiatabaei寄生和取食情况,并比较了该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功能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寄生率和致死率可分别达到60%和70%以上,平均每日最大致死量可达40头烟粉虱若虫。该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ling Ⅱ型,随寄主密度的增加对烟粉虱若虫的寄生和致死数量均增加直至达到每日最大致死数量,而寄生率和致死率则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该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没有显著的差异。

长木蜂蜂粮酿制过程中pH值和花粉活力的测定78-84

摘要:测定手采新鲜的芍药花粉、芍药长木蜂Xylocopa tranquebarorum(Swederus)花粉和不同酿制时间蜂粮样品的平均pH值,结果分别是6.19、5.92和4.05(40日龄蜂粮)。随着酿制时间的延长,蜂粮的pH值下降,2日龄蜂粮到3日龄蜂粮的pH值从5.57降至4.82,下降速率明显。经测定,紫藤长木蜂花粉和不同日龄蜂粮样品中紫藤花粉的纯度均在98%以上;芍药长木蜂花粉和不同日龄蜂粮样品中芍药花粉的纯度均在93%以上;测定紫藤花粉的长木蜂蜂粮和芍药花粉的长木蜂蜂粮中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在1日龄蜂粮中花粉活力基本丧失,3日龄后均失去萌发力,并且不同的花粉蜂粮其花粉活力表现一致。

一种半固体人工饲料连代饲养日本通草蛉幼虫85-89

摘要:以棉蚜和his gossypii Glover饲养日本通草蛉Chrysoperla nipt)oensis(Okamoto)作为对照,用一种半固体人工饲料连续饲养10代日本通草蛉,对日本通草蛉各生长阶段的生长和发育指标进行观测。结果显示,用人工饲料饲养的日本通草蛉的幼虫历期为13~15d,蛹期为8d,较对照组的7d和6d分别延长6~8d和2d;用棉蚜饲养的对照组日本通草蛉幼虫累计存活率为94%,成虫获得率为87%,而人工饲料饲养连续10代的幼虫累计存活率为81%~89%,成虫获得率69%~79%。取食人工饲料的日本通草蛉成虫,在产卵前期、产卵量、产卵期及寿命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人工饲料组草蛉的产卵前期为5.07—5.22d,而对照组草蛉的产卵前期为4.12d,人工饲料组草蛉的产卵量为190~390粒,对照组的单雌产卵量为667.2粒,人工饲料组草蛉的寿命为36—38d,对照组成虫寿命52d。以上结果表明,这种半固体人工饲料可以满足日本通草蛉幼虫生长发育基本需要,可用于日本通草蛉的室内继代饲养,但需要进一步优化配方。

环境昆虫学报杂志专论与综述
杆状病毒在昆虫中的持续感染90-95

摘要: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特异性感染节肢动物的环状双链DNA病毒,是野外控制害虫种群的重要生物因子,并已被开发为一种生物杀虫剂加以应用。杆状病毒感染昆虫宿主并不一定导致昆虫死亡,其持续感染(persistentinfection)在昆虫种群中普遍存在,且在某些刺激条件下,持续感染可被激活为增殖性感染并引发病毒流行病爆发。因此,杆状病毒持续感染对昆虫种群动力学以及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生物防治的西花蓟马治理及思考96-105

摘要: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世界性的大害虫,对温室中蔬菜花卉造成巨大的危害。20世纪7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迅速地传播蔓延,近年入侵中国。西花蓟马对农药产生了广泛的抗性,使得生物防治一直作为其综合治理中的主导措施。本文综述了世界上西花蓟马生物防治的现状,以期为中国西花蓟马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黄粉虫资源研究利用现状与进展106-114

摘要:本文对我国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L.)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与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基础生物学;②经济资源价值;③饲养方式及人工高效生产养殖的关键技术;④应用领域;⑤抗菌物质的研究及利用前景;⑥有关检测技术及质量保证。并讨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应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