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化工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应用技术、行业动态、节能技术、化工过程与装备、能源加工与技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国际刊号:1000-6613
  • 国内刊号:11-1954/TQ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311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6
  • 综合影响因子:0.87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化工进展 2015年第A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化工进展杂志化工过程与装备

分凝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分凝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制冷与低温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强化传热传质、提高系统制冷系数等优点。本文阐述了分凝分离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回顾了分凝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分凝分离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国内外学者对分凝分离技术的装置以及计算模型等进行大量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及工程实现,研究表明对分凝分离技术的模拟研究还需探究适合性较高的数学模型以及更准确的物性关联式,还需将模拟与实验相结合比较其在分离技术中的优越性与可靠性。
1-9

化学镀在换热表面强化滴状凝结、阻垢、耐蚀研究进展

摘要:从换热器实际问题出发,分别回顾了化学镀层强化凝结换热、阻垢、耐蚀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强化凝结换热方面,阐述了以Ni-P化学镀为基础的界面表面能、镀层非晶含量、温度、压力以及添加PTFE等物质对在换热界面形成滴状凝结的影响。在化学镀阻垢方面,介绍了污垢的生长过程,讨论了镀层非晶含量、实验条件、梯度镀层以及添加W、BN、Sn、Cu等元素对镀层阻垢性能的影响。在化学镀耐腐蚀研究方面,阐述了镀层磷含量、梯度镀层、表面活性剂、镀液pH值、温度以及添加Cu、PTFE等元素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对镀层强化凝结换热、阻垢和耐腐蚀3个方面特性相互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为了推进镀层技术工业化发展,还应解决镀层长效性的问题。
10-17

现代化工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化工生产过程普遍存在间歇过程多、自动化程度低、工艺复杂、条件苛刻、危险性高等特点。传统的过程研究及开发手段风险大、周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利用现代仿真技术建立一套虚拟生产系统,人们可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从事相关科研工作;节省实际研究中所需的高额成本;动态搭建并分析反应流程,优化工艺参数,加快整个化工生产研究的进程;与搭建的流程进行人机交互,实时观察各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反应现象;可人为设置故障点,或改变工艺参数,为应急演练和操作培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实践;为开展化工流程模拟、仿真培训与生产过程可视化监控提供有效的支持。本文介绍了最近国内外在现代化工仿真技术领域取得的进展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18-21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系统的热力性能实验研究

摘要:将热管应用于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PV-T)系统,在进行光电转换的同时,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温度而使其光电效率提高,还回收了部分热能,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研制了热管式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实验装置,建立了系统的热力性能计算的数学模型,对该实验装置系统进行了光电效率、热效率的测试,并对系统热力性能包括能量效率、效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系统的光电效率为4.7%左右,系统的综合效率为49%左右,效率最大为8%左右,比单独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有显著提高。综合比较了几种太阳能光电一体化系统,该热管式PV-T系统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并对系统提出了优化和节能建议。
22-26

深海S形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流动特性

摘要:对深海油气集输主要形式之一的S形立管出现的严重段塞流进行了分类和流动特性的分析,得到关键参数对该系统的影响情况,主要形成如下结论:1S形立管典型严重段塞流同L形立管一样具有严格的周期性,其形成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下肢液塞形成、上肢液塞形成、液塞溢流、液塞喷发和液塞回流;2随着输量增大,严重段塞流的周期和液塞长度均减小,周期规整性有所减弱;3油气组成在较小范围内变动,对典型严重段塞流的影响不大;4增大管径或立管高度增大了严重段塞流的危险程度,大管径的深海集输管线一旦发生严重段塞流,将产生严重的后果;5随着分离器压力的增大,段塞周期增大,发生严重段塞流的后果越严重。
27-34

热虹吸式再沸器的压力平衡设计

摘要:热虹吸式再沸器是石油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传热设备,是自然循环单元操作,动力来自与之相连的精馏塔塔釜液位产生的静压头和被加热流体的密度差,因此再沸器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其传热的需要,也要满足其系统流体力学压力平衡的需要。本文以TEMA标准、国家标准和石化标准为依据,提出一套完整的再沸器压力平衡计算方法及步骤。利用此计算方法,对某催化热裂解装置中未达到换热要求的脱丁烷塔再沸器进行压力平衡和传热核算,发现此台再沸器的安装高度不能满足目前装置运行的要求,这是造成气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根据核算结果和现场设备布置,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最后本文提出热虹吸式再沸器压力平衡设计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满足再沸器运行中稳定性和多样性的要求。
43-46

利用Hysys模拟计算接收站BOG蒸发量

摘要:在LNG接收站的设计建造过程中,BOG(boil-off gas)生成量计算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设备投资和日常操作的稳定性。为了提高BOG生成量计算的准确性,以某实际项目为例,在传统BOG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计算机模拟软件——Aspen Hysys,选择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对整个接收站的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BOG生成量最大工况的BOG量,通过与传统静态设计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传统静态设计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结果说明了使用Hysys模拟计算接收站BOG生成量更能准确反映LNG接收站的实际情况,适合于LNG接收站项目在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的工艺计算,而传统静态设计计算可用于项目建设初期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粗略工艺计算。
47-50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节能再冷凝器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随着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比例的上升,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如雨后春笋,发展非常快。而在LNG接收站中,再冷凝器是一个核心工艺设备,工艺操作参数及结构尺寸的是否合理,对接收站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影响很大,而且也是接收站能否长期稳定操作的关键。
51-54
化工进展杂志能源加工与技术

云南省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以云南省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形势、资源潜力、区位优势为背景,阐述了云南省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从政策保障角度,云南省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可从积极争取国家燃料乙醇试点省份,成立专门的燃料乙醇协调部门、建立专项补贴资金体系,形成一定规模的燃料乙醇试点、优先拉通产业链、为燃料乙醇推广形成示范效应等对策方面加以完善;从原料保障角度,可从保障甘蔗原料供应、扩大薯类原料种植面积、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建立集约化种植管理模式、开发境外种植基地等方面加以提升。最后提出云南省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措施,整合省内中小型乙醇生产企业以形成规模效应,综合发展以形成产业链并降低燃料乙醇生产成本。
55-59

C-H-O三元热力学图在甲烷重整积炭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从热力学的角度对甲烷重整过程中的积炭现象进行了综述研究,分析了C-H-O三元素组分的积炭三角图以及不同甲烷重整形式的非积炭区域,包括了SMR、CDR、POM、TRM以及甲烷在燃料电池电化学阳极室中的重整过程。最后提出了热力学视角下缓解积炭的措施是联合重整能有效地减少积炭,而采用阳极注氧能够改善甲烷燃料电池的积炭现象。
60-65

炼厂氢资源优化利用技术进展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氢气资源优化技术的进展情况,指出了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夹点方法以图形化的表现形式对系统瓶颈进行呈现,计算过程简单、易懂,但其忽略了压力、杂质等因素对氢气网络的影响,数学规划算法通过系统建模进行详细的模拟计算,其假定氢油比和氢分压的微量变化及杂质因素不会对装置操作和产品分布产生影响,在装置用氢条件变化不大时可实现氢气系统的效益最大化,而当装置用氢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这种假设无法成立,对加氢装置进行反应动力学建模工作可以克服这种缺陷。
66-70

炼焦煤混煤特性对配煤炼焦的影响

摘要:针对炼焦煤混煤严重造成单种煤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应用煤岩学观点从混煤的角度,探讨了混煤特性对配煤炼焦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国内炼焦煤有2/3以上属于混煤,混煤是造成焦炭质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按国标以反射率方差S0来表征混煤特性,其对炼焦煤的粘结性能有一定影响,对焦炭的冷热强度无明显的影响趋势。以微强粘比WQN作为混煤特性指标,对炼焦煤的粘结性影响较小,而对焦炭冷强度M40和焦炭热强度CSR有明显的影响趋势。
71-74

基于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的新型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分析

摘要:液态空气储能技术是一种环境适应性好、容量大的电能存储技术,将液态空气储能技术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相结合,利用液空储能技术获取燃气轮机发电所需的高压空气,提高燃气轮机的出功,同时提高IGCC发电系统调峰、调频的能力,提高电能质量。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出发,对该新型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建立系统物质和能量平衡,计算了系统的主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净功率为150MW的液态空气-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燃气轮机净功率为95.9MW,汽轮机功率为53.9MW,系统热效率为52.8%;相同参数下未应用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功率为151.4MW,而传统简单循环燃气发电机组热效率仅为35.8%。
75-79

发酵抑制物对葡萄糖发酵产乙醇的影响

摘要:在纤维素乙醇研究中,木质纤维原料在酸性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甲酸、乙酸、乙酰丙酸、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等发酵抑制物,这些发酵抑制物会影响葡萄糖发酵生产乙醇的收率。本文考察了发酵液中各种发酵抑制物含量对高温超级酿酒酵母发酵乙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种发酵抑制物的协同作用对乙醇发酵的影响要高于单一种类发酵抑制物对乙醇发酵的影响。发酵液中发酵抑制物总量一般控制在3.0g/L以内时,对葡萄糖发酵生产乙醇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80-84

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的能值分析

摘要:为了综合评价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的环境可持续性,以吉林桦甸处理量为300×104 t/a油页岩综合利用项目为例,应用能值分析理论,构建该系统的能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页岩油的能值转化率(Tr)要高于传统原油,但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环境负载率(ELR)低,对环境影响小,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ESI)较高,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与桦甸式干馏工艺相比,将锅炉灰渣用于建材,不仅能增加系统副产物,提高能值产率(EYR),还能有效地改善其他各项能值指标。
85-89

内蒙古锡盟油页岩失水能耗

摘要:在氮气吹扫作用下利用TG-DSC联用方法对5种油页岩样品的收到基、空干基、干燥基和纯水进行实验,首先对其中一种油页岩样品采用不同升温速率进行热重实验分析,升温速率分别为3℃/min、10℃/min和20℃/min,得到单位质量水分析出所需要的能耗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常态水析出所需能量基本保持不变,约为2321kJ/kg。收到基和空干基能量曲线中的不同阶段表征油页岩中不同水分析出过程。根据油页岩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可得三种升温速率下油页岩中外在水、内在水、表面水和吸附水析出所需平均能耗,与常态水的平均能耗比分别为1∶1.18∶1.95∶1.60∶1.97、1∶1.10∶1.84∶1.58∶1.90和1∶1.14∶1.88∶1.59∶1.93,表明升温速率几乎对脱水能耗没有影响或是说影响不大。进而对其他4种含水量接近的油页岩样品以3℃/min的升温速率进行相同热重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含水量接近的不同种类油页岩析水能耗也基本相同。
90-94

LNG-FSRU再气化模块IFV试验研究

摘要:中间介质气化器(IFV)是LNG-FSRU再气化模块关键设备之一,而中间介质气化器的传热计算又是核心技术,本文通过模拟计算及试验研究验证的方法,解决了国内首次设计制造LNG-FSRU再气化模块IFV的工艺设计难题。
95-98

海工况液化天然气(LNG)中间介质气化器(IFV)的研究开发

摘要:气化器是LNG接收站关键设备之一,而中间介质气化器又是很多接收站的首选,本文从结构、传热、选材、强度计算及制造等方面对国内设计制造的首台船用海工况中间介质气化器进行了介绍。
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