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化工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应用技术、行业动态、节能技术、化工过程与装备、能源加工与技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国际刊号:1000-6613
  • 国内刊号:11-1954/TQ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311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6
  • 综合影响因子:0.87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化工进展 2015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化工进展杂志特约评述

二醇酯类内给电子体丙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合介绍了目前丙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研究热点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催化剂之一——二醇酯类催化剂的研发进展情况,讨论了以此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系列催化剂的性能,对该类催化剂在不同聚丙烯工艺生产中的聚合物性能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催化剂进行了比较,重点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二元醇酯类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对所得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化合物结构中较大取代基团的存在可使所得催化剂的活性及定向能力提高,结构中取代基团的大小及其位置对所得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能有影响。该二醇酯类催化剂符合绿色与环保要求,所生产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809-1816
化工进展杂志化工过程与装备

水合物浆液流动与流变特性研究进展

摘要:水合物浆液技术作为一门新型水合物防治途径和油-气-水多相安全混输的方式逐渐受到油气生产和运输部门的重视。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水合物浆液流动特征和流变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从研究装置、宏观形态演化、流率/压阻等其他流动参数变化规律及水合物浆液流变性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介绍了高压流变仪、高压黏度计及水合物流动循环管路等实验装置,着重分析了水合物循环管路的优缺点;阐述了水相中水合物浆液和油水体系内天然气水合物浆液宏观形态演化的异同;系统研究了水合物形成过程中体系流量/压阻等其他流动参数变化规律;归纳总结了水合物浆液流变性实验和理论模型的研究成果。
1817-1825

旋流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轴向分布

摘要:为强化环隙气升式环流反应器(AALR)的流动、混合与传质性能,提出了旋流气升式环流反应器(HALR)。在8.8L的HALR中,以空气-水和空气-水-K树脂为实验物系,在表观气速为0.47-2.31cm/s的范围内,研究了表观气速、导流筒底边与反应器底面的间隙(简称底部间隙)、上升区轴向高度及固体装载量等因素对气含率的影响规律,并与AALR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空气-水组成的两相物系来说,在表观气速较小时,旋流片对上升气泡有聚并作用;在表观气速较大时,旋流片对气泡主要起破碎作用;气含率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幅度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三相物系,表观气速较大时,气含率随着固体装载量的增大而增大,比两相物系气含率高;表观气速较小时,两相物系的气含率略高于三相物系的。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并拟合出了上升区局部气含率与轴向高度的预测模型:εg=(3.00×10^-4 h+0.0276)Ug 0.615,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12%。
1826-1831
化工进展杂志行业动态

华东理工大学应用于烷基化装置的模块化高效聚结分离技术取得应用成功

摘要:在烷基化生产工艺中,油水(油酸)的分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单元过程,比如酸烃乳化液的分离、抽出冷剂的碱洗和水洗,流出物的酸洗和水洗等过程中,油水(油酸)分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烷基化装置产品质量、处理能力、酸耗和整个装置的连续运转周期。目前的烷基化装置中,普遍采用的油水(油酸)分离技术为重力沉降法,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工艺简单,但占地面积大,而且油酸停留时间过长,造成烯烃聚合等副反应增加,不仅油水(油酸)的分离精度比较差,而且也增加了酸耗和降低产品质量。
1831-1831
化工进展杂志化工过程与装备

双喷嘴水平对置撞击流混合器内湍流流动及混沌特性

摘要: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对双喷嘴水平对置撞击流混合器内的速度场进行测量,并且分别采用湍流理论和混沌理论对所测得的瞬时速度场进行分析,研究其瞬时速度场内湍流特性参数(速度脉动均方根、湍流强度和湍动能)以及混沌吸引子的特征参数(关联维、Kolmogorov熵和最大Lyapunov),得出该参数随喷嘴间距变化和进口雷诺数变化的分布情况,并且得到有利于提高混合器内微观混合效果的最优工况。通过混沌分析得到双喷嘴水平对置撞击流混合器的瞬时速度场具有混沌特征和分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场内的湍流参数和混沌参数均与进口雷诺数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两参数却随着喷嘴间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从而可以得到在实验考察范围内L=3d为最合适的喷嘴间距。
1832-1840

不同干燥剂转轮的除湿性能

摘要:以除湿量和除湿性能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对3个不同干燥剂转轮的除湿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处理空气入口温度和相对湿度、处理风速、再生风速、转轮转速以及再生温度对各个转轮的影响,得到了转轮的除湿量和除湿性能系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处理侧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聚苯硫醚(PPS)/PPM各半转轮相比PPS硅胶转轮和PPM分子筛转轮,除湿性能是最好的;PPS硅胶转轮更适用于高湿度工况环境;而处理风速的增大有利于提高PPM分子筛转轮的性能;再生温度从60℃提高到80℃,3个转轮的除湿量和除湿性能系数增大1倍左右。
1841-1845
化工进展杂志能源加工与技术

调和汽油的蒸发性能及其改善方法探讨

摘要: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尾气排放与汽油的蒸气压和馏程分布密切相关。同时,蒸气压和馏程分布还影响汽车的启动性能、加速性能以及气缸积炭等。文章简述了为满足环保要求和保证汽车驾驶性能,汽油蒸气压和馏程分布应该达到的要求;介绍了几种能够改变汽油蒸气压和馏程分布的汽油改质方法,以及目前组成商品汽油的各种调和组分,比较了各种调和组分在蒸气压和馏程分布方面的性质特点,及其对成品汽油蒸气压和馏程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通过改变催化裂化汽油(FCC)过程工艺条件,可改善FCC汽油蒸气压和馏程分布,这是目前改善调和汽油蒸气压和馏程分布最为经济可行的方法;各调和组分中,烷基化油在改善汽油蒸气压和馏程分布方面是最理想的调和组分。
1846-1852
化工进展杂志行业动态

天然气制乙烯路线:梦想照进现实

摘要:近日,美国Siluria技术公司(以下简称Siluria公司)为其在得克萨斯州的试验工厂举行盛大开车仪式,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实现将天然气直接工业化大规模转化为乙烯的企业。新路线或将给传统以石油为原料的乙烯行业带来重大变革。甲烷的选择活化和定向转化是世界级难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界始终没能开发出工业可行的甲烷直接制乙烯工艺。
1852-1852
化工进展杂志能源加工与技术

pH值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pH值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胶质和沥青质在油水界面上的聚集和铺张情况,不同pH值下油水界面张力以及胶质和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并且完成了不同pH值下的乳状液化学破乳以及电场破乳实验。沥青质相对胶质更易在界面上聚集和铺展,形成高黏弹性的界面膜。pH值为酸性或碱性时都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加乳状液稳定性,使其化学破乳脱水困难,而破乳实验也验证了这一观点。随着pH值从2增加到10,胶质模拟乳状液和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变化大,变化趋势则刚好相反,胶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增加,油水分离速度减慢;沥青质模拟乳状液稳定性减弱,体系电导率0.21-1.8μS/cm。因此pH〈7时,沥青质稳定能力强,而胶质稳定能力弱,电脱水过程中电脱装置正常工作;pH〉7时,结果相反,表明电脱装置短路现象与沥青质、胶质稳定能力变化相关。
1853-1857
化工进展杂志行业动态

浙江力普粉碎、收集成套生产线获国家专利

摘要:一种能有效防止可可豆在粉碎过程中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熔化、粘结的难题,既提高可可粉的得率,又提升可可粉的质量——粉碎、收集成套生产线,日前由中国粉碎技术领航者浙江力普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1220705939.4)。食品工业是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的一大领域。可可粉是食品原料,是巧克力的魅力所在。
1857-1857
化工进展杂志工业催化

H2O2/固体催化剂氧化脱硫体系中载体的研究进展

摘要:从研究应用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H2O2/固体催化剂氧化脱硫体系中载体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别从单一氧化物载体、复合氧化物载体、活性炭载体、分子筛及复合分子筛载体4个方面论述了氧化脱硫催化剂载体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成果。单一氧化物载体重点介绍了Al2O3、TiO2、SiO2、ZrO2;复合氧化物载体主要对二元复合氧化物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以ZSM-5、SBA-15、MCM-41、HMS为代表的分子筛及复合分子筛载体。最后将不同类型载体的结构特点、反应优缺点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展望了氧化脱硫催化剂载体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提出分子筛及复合分子筛载体将是氧化脱硫催化剂载体研究的焦点。
1858-1865
化工进展杂志行业动态

低碳经济使浙江丰利机械粉碎设备成市场新宠

摘要:日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QWJ系列气流涡旋微粉机、高效节能HWV旋风磨等机械式超微粉碎设备,以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高效的节能效果,热销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同时打入了美国、德国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欧美、东南亚等外商在中国采购粉体工程设备定点供应商。超微粉体加工设备历来是国家优先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在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中更是大有可为。专家指出,迄今为止的超细粉碎方法主要采用机械方法。机械式粉碎机是采用机械力对物料进行粉碎的,属物理法粉碎,无废气污染,环保节能。被粉碎物体经过撞击、摩擦、剪切、
1865-1865

浙江丰利新一代超细纤维粉碎机出口日本

摘要:日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纤维素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国家专利产品,新一代高速旋转剪切式超细粉碎设备——CXJ超细纤维粉碎机出口日本,用于加工再生纸。据悉,这是中国首台纤维粉碎设备落户日本。
1865-1865
化工进展杂志工业催化

Mn-Ce系列低温SCR催化剂抗硫性研究进展

摘要: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具有节约能耗和运行成本的优点,但是其催化剂存在SO2中毒的问题,使其难以用于工业化,因此对低温SCR催化剂抗硫性的研究就尤为重要,其中Mn-Ce系列催化剂是研究较多、抗硫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本文介绍了SO2对Mn-Ce系列催化剂的毒化机制及Ce提高催化剂抗硫性的原因,并且从载体选择、制备方法、金属元素改性和量子化学在抗硫性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Mn-Ce系列催化剂抗硫性的研究进展,其中量子化学在SCR领域中的迅速发展对催化剂抗硫性的研究有重要帮助,可能成为未来脱硝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提供借鉴。
1866-1871

乙酸甲酯催化加氢制乙醇工艺

摘要:以煤基乙酸下游产品乙酸甲酯为原料,在Cu-Zn-Al催化剂上加氢制取乙醇,利用气相色谱仪对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乙酸甲酯液时空速、氢气与乙酸甲酯摩尔比等操作因素对乙酸甲酯转化率和目标产物乙醇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操作参数为:反应温度240℃,反应压力8MPa,乙酸甲酯液相体积空速1h-1,氢气与乙酸甲酯的摩尔比9∶1。在最优工艺条件下,乙酸甲酯的单程转化率为95.5%,目的产物乙醇的选择性为94.6%。液体产品的平衡组成为:甲醇38.12%,乙醇59.52%,乙酸甲酯0.86%,乙酸乙酯1.29%。数据表明:在乙酸甲酯加氢制乙醇反应过程中,Cu-Zn-Al催化剂对羰基加氢的活性较高,对乙醇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同时能够有效抑制主要副产物乙酸乙酯的生成。
1872-1876

以单质硫为硫化介质的加氢催化剂间歇釜器外预硫化工艺

摘要:利用间歇釜研究了以单质硫为硫化介质,对一种Co-Mo-Ni/Al2O3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时,硫和氢气配比、硫用量、初始反应温度及时间、硫化终温和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硫化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状态催化剂进行了XRD、SEM及BET的分析表征。以硫化度作为硫化效果评价指标,确定优化的硫化条件:硫为1.2倍理论消耗量,硫和氢气摩尔配比1∶3,低温硫化和高温硫化温度分别为160℃和320℃,两段恒温硫化时间分别为3h和2h。对硫化后的催化剂进行了真实原料的加氢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以单质硫作为硫化介质,利用歇釜可满足器外预硫化的需求,与器内硫化相比,硫化度和加氢活性等具有明显优势。
1877-1881

制备条件对Ni2P/TiO2-Al2O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 O2-Al2O3复合载体,以柠檬酸为络合剂,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2P/Ti O2-Al2O3催化剂前体,程序升温H2还原法制备了Ni2P/Ti O2-Al2O3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BET)测定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浸渍方法、Ni/P摩尔比、Ni2P负载量对其进行的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i/P比低于1∶1时,能得到单一的Ni2P物相;当Ni/P比为2∶1时,开始出现Ni3P物相。采用Ni/P比为1∶1、Ni2P负载量为30%、采用共浸渍方法制备的Ni2P/Ti O2-Al2O3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在360℃、3.0MPa、氢油比500(体积比)、液时体积空速2.0h-1的条件下反应4h时,二苯并噻吩转化率为99.5%。
1882-1886

载银TiO_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杀菌性能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在450℃下煅烧制备载银TiO2/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以及N2吸脱附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及样品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通过UV-vis漫反射光谱表征了复合材料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性能;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评价了样品紫外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菌种,采用抑菌圈法表征样品的杀菌性能。结果表明,载银TiO2/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比纯Ti O2纳米颗粒有更好的紫外光光催化活性,其中掺碳纳米管(CNTs)1%(质量分数)的效果最好,紫外光照射150min,降解率达到76.5%;载银TiO2/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比TiO2纳米颗粒、Ag纳米粒子、CNTs(纯化处理后)的杀菌效果都要好很多,其中掺CNTs10%(质量分数)的样品的杀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25.8mm。
1887-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