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化工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应用技术、行业动态、节能技术、化工过程与装备、能源加工与技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国际刊号:1000-6613
  • 国内刊号:11-1954/TQ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311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6
  • 综合影响因子:0.87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化工进展 2011年第S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对半经验模型关联化合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度的比较与评价

摘要:利用9种半经验模型关联和预测14种苯甲酸衍生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通过研究关联效果,比较评价了各模型的优劣,为模型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模型表达式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溶剂密度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模型的关联精度。在9种模型中,Adachi-Lu模型、修正的Kumar-Johnston模型和Jouyban模型分别修正了Chrastil模型、Kumar-Johnston模型和Gordillo模型的密度项表达式,从关联结果看,修正后的模型的关联精度较修正前均提高了,关联效果最好的是Adachi-Lu模型。提出的新密度型模型在模型的密度项也进行了新的改进,数据结果表明,此模型的关联效果与Adachi-Lu模型接近,对于化合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数据也能起到较好的关联和预测能力。
1-10

第四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过程强化、节能与创新 2011年11月18—21日,天津大学

摘要:第四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于2011年11月18—21日在天津大学召开,主题为"过程强化、节能与创新"。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天津市化工学会和天津大学共同主办,由天津大学承办。本次会议共采用投稿141篇,经同行评议筛选并经作者同意,将其中60篇论文收入《化工进展》2011年第30卷增刊(论文专刊)。
2-2

正丁醇-乙酸丁酯-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等压汽-液和液-液相平衡

15-19

中试环管反应器内液固两相流模拟

摘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中试环管反应器内的液固两相流行为进行了非稳态模拟,重点考察了两种催化剂在不同浆液密度下的流动特性,得到了反应器内颗粒相的分布以及轴流泵的轴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与中试试验结果相吻合。
20-25

利用波谱边界元素法研究微通道内液滴、气泡的变形和聚并

摘要:二维(2D)波谱边界元素法由于在精确描述多个液滴(或气泡)和复杂几何尺寸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如今已成为研究微通道内液滴、气泡变形和聚并的重要方法。利用此方法,本文研究了悬浮在十字形微通道内液滴的变形,断裂和聚并。同时,对悬浮在十字形微通道中的复乳液的变形,T形通道内液滴的变形和破裂,在复杂通道内多个液滴的聚并也作了初步研究。
26-29

Phenomenological models of diffusivities based on local composition

摘要:In phenomenological models,diffusivity is at least a function of composition and the diffusivities at infinite dilution.An additional parameter(?),which can be determined by diffusivity in midpoint,are specially brought forward as token of fractional friction rel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s of same molecules in this paper,to extrapolate a new correlative equation for the mutual Maxwell-Stefan diffusivities.Furthermore,the correlative equation can be extended to calculate diffusivities in multicomponent mixtures based on binary data alone.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re evaluated with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The M-S diffusivities in a three-component liquid system are regarded as binary coefficients,the predictive results also agre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el with additional coefficients is superior to currently used Darken methods,especially for systems of polar organic-water and those containing associative component.
30-35

A simulation of citrus oil adsorption separation in the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摘要:Aspen Adsi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fractionation of citrus oil with extraction and adsorption combined method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The dynamic behavior in a isothemal and adiabatic bed could be described succesfully,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effect of adsorption time,the flow rate of feed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components in product and the recovery were studied.The amount of loading composition on the adsorbents changed with adsorption time and axial distance of bed was also investigated.
36-40

苯在结构化固定床的吸附动力学

摘要:制备了不锈钢微纤包覆活性炭复合材料,研究了基于此复合材料的结构化固定床吸附动力学。采用氮气吸附法测定了活性炭在包覆前后的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包覆前后活性炭孔径分布是相似的,比表面积分别为678 m~2/g和769 m~2/g。通过在4.0 cm颗粒活性炭固定床的出口端添加1.0 cm微纤复合材料组成结构化固定床,测定了苯在结构化固定床上的吸附透过曲线,与5.0 cm传统颗粒活性炭固定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了两床层的传质区高度。结果表明,在5%的透过浓度下,相对于传统颗粒活性炭固定床,苯在结构化固定床上的吸附透过时间延长了约20 min。传统固定床和结构化固定床的无效层厚度分别为1.55 cm和0.81 cm。同时,采用Bed Depth Service Time(BDST)模型对透过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实验结果能与BDST模型较好的相吻合,相关系数均大于0.98。此外,由此模型可知传统固定床和结构化固定床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0.0108 L/(mg·min)和0.0164 L/(mg·min)。
41-45

异丙醇在活性炭固定床上的吸附动力学

摘要:针对印刷行业有机废气中异丙醇的回收与利用,以异丙醇为吸附质,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进行了动态吸附平衡研究。通过吸附称重法确定了活性炭的饱和吸附量,对异丙醇吸附平衡进行了研究,并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建立动态配气系统和固定床吸附装置,采用气相色谱对有机废气出口浓度进行检测,考察了床层长度对异丙醇在活性炭固定床层上的吸附透过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异丙醇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属于Ⅰ型的优惠吸附;在低浓度条件下,活性炭对异丙醇有较高的吸附量。床层长度变化对透过曲线基本上没有影响,只是使透过曲线发生了左右平移。同时,利用希洛夫方程和透过曲线法,得到床层高度和异丙醇透过时间的关联式;当吸附层长度为4 cm,初始浓度为2.900 mg/L,气体流量为4 L/min时,传质区长度为2.02 cm。
46-49

适用于高黏度流体的卧式双轴搅拌装置数值模拟及用于再沸器时的实验

摘要:采用FLUENT软件,选择"Realizable k-ε"模型和动网格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黏度、不同转速时卧式双轴搅拌装置中的流场特性进行预测,计算所用三维模型由SolidWorks软件创建;同时,以导热油作为加热介质采用该实验装置进行了高黏度二价酸酯混合物(MDBE)残液中产品的回收提纯实验研究。数值模拟显示,即使进出口速率和转速较小,流体状态也已远离了层流,而且在高黏度条件下流场分布较好;试验结果表明,蒸馏塔釜残液的深度蒸馏再沸器采用该装置,可以较明显地提高产品回收率,减少化工固体废物的排放。
50-54

基于COSMO-RS方法筛选易于乙腈/水分离的离子液体

55-61

变压精馏分离甲缩醛与甲醇混合物过程

摘要:提出了双塔变压精馏法对甲缩醛进行精制,同时对杂质甲醇进行回收利用的工艺流程,在不锈钢填料塔内进行了分离试验,考察了回流比对甲缩醛-甲醇体系双塔流程的分离效果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精制得到甲缩醛的质量百分含量高于99.9%,甲醇的质量百分含量高于99%。
62-64

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型

摘要:利用高速摄像仪观测了环己烷-水在对流T形、Y形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型。以水为连续相、环己烷为分散相,观测到了滴状流、弹状流和平行流3种流型,考察了微通道尺寸、液体入口角度及流速对流型的影响。随着微通道深宽比的减小,流型转换线整体向右移动;随着两相流进口角度的减小,平行流形成的区域变大,弹状流形成的区域变小,当角度为60°时,没有观察到弹状流。以两相流的表观速度为坐标轴绘制了流型图,给出了流型转化线,并与已有文献进行了对比。
65-69

乙烯分离流程模拟技术

摘要:以某厂66万吨/年乙烯分离流程工艺包为参考对象,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整个乙烯分离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适当调整物性方法和物性参数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工艺包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采用的模拟计算方法和选取的物性参数是正确的,为以后乙烯装置改扩建、从事有关乙烯装置的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70-79

基于MINLP的精馏塔进料板位置优化

摘要:在精馏塔自上而下逐板计算中存在进料板的确定问题。由于涉及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进料位置的选择可以描述为一个优化问题。通过建立精馏塔的数学模型,形成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对MINLP问题进行分析,利用GAMS软件求解,得出最佳进料板位置。尽管未从热力学角度解决进料塔位置的优化问题,但是基于MINLP的优化方法对于求解函数非凸问题的最优解具有很大的可信度。本文选用某炼油厂气分装置中精丙烯塔的进料位置优化为实例来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与模拟软件PRO/Ⅱ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分析对比。该方法得到的最佳进料板位置与PRO/Ⅱ的优化结果一致,均为第166块板(理论板)。对比结果显示通过MINLP求得的最佳进料板位置为全局最优解,该方法可以用作精馏塔进料位置的优化。
80-84

支撑有序孔炭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

85-88

二甲基二氯硅烷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摘要:主要介绍了二甲基二氯硅烷分离纯化的传统工艺和几种新方法,其中包括选择性吸附、萃取精馏等物理分离法,以及酰化法、醇解法、选择性结晶和歧化反应法等化学分离法。在分析以上工艺及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合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二甲分离纯化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89-94

微通道内气液传质特性

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