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进展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化工进展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 11-1954/TQ 国内刊号
  • 1000-6613 国际刊号
  • 1.0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化工进展是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化工进展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进展与述评、研究开发、应用技术、行业动态、节能技术、化工过程与装备、能源加工与技术、工业催化、材料科学与技术、高分子及纳米材料、生物化工、精细化工、资源与环境工程、产品与市场

化工进展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化工进展杂志特约评述
节能减排的全局过程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541-548

摘要:对20世纪末至今全局过程集成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了评述,从全局温焓曲线、顶层分析法、热电联产优化的R—曲线到跨装置热集成原理进行了比较系统地介绍。在此基础上,描述了综合使用这些基本方法的策略和现有的工具软件。最后将国外和国内在炼油和化工中应用全局过程集成技术的情况及经济效益分别做了归纳总结。

化工进展杂志化工过程与装备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用煤基炭分子筛的制备研究进展549-553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应用于变压吸附分离气体的煤基炭分子筛吸附剂制备研究进展,总结了以褐煤、烟煤、无烟煤为原料,制备炭分子筛所采用的不同工艺方法及其特点;详细讨论了主要的制备工艺条件对煤基炭分子筛结构和分离性能的影响。

相变微粒乳液自然对流强化传热与稳定性研究进展554-558

摘要:人工合成的潜热型功能性热流体同时具有流动性与高的蓄热或蓄冷能力,在自然对流的流动与传热中表现有复杂的非线性传热和流动现象。本文总结了该类流体在自然对流传热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自然对流的强化传热及其稳定性,乳液中微粒的粒径及其乳液热物性的影响,对该方面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微纳米流体多尺度混合现象的研究与展望559-565

摘要:综合概述了微纳米流体多尺度混合现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微纳米流体多尺度混合现象的表征方法,指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可行的研究方法。最后给出了微纳米尺度混合现象的一些典型应用及展望,如组合反应、电化学反应及新型DNA分离。

管道内油水两相流动研究进展566-573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圆管中油水两相流动过程中的流型、相转换的研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油水垂直两相流中液滴粒径及分布、持液率、压力降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油水两相流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气源温度与解吸过程对变压吸附制氧效果的影响574-578

摘要:研究了气源温度和解吸条件对制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长解吸管路会导致吸附塔内氧浓度波前沿在吸附周期内极易穿透床层,在产氧期及间歇期都会有低浓度氧流入储氧罐,造成氧浓度和流量下降;较高的气源温度有利于分子筛解吸再生,在15~65℃内,平均每升高10℃,产氧体积分数可以提高1.2%。

进料性质对立式隔板塔操作特性的影响579-583

摘要:以正戊烷、正己烷和正庚烷为分离物系,在简捷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商业模拟软件HYSYS研究了进料热状态、进料组成和相对挥发度等进料性质对立式隔板塔操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热状态对于立式隔板塔的操作稳定性和优化操作区的影响较大;进料中轻组分的含量增加不利于立式隔板塔的稳定操作。不同分离难度的物系采用立式隔板塔时的节能效果和操作特性有较大不同,分离难度越大,立式隔板塔的节能效果越明显,但优化操作区间则越窄,且操作稳定性较差。

《化工进展》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583-583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多变量预测控制在蒸馏装置上的应用584-587

摘要:差分进化算法(DE)具有全局寻优、搜索效率高等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的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利用DE求解最优控制律,与对象的模型类型无关,能通用于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采用单值预测减小计算量,并对传统的性能指标函数加以改进,使动态控制和优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在蒸馏装置常压部分上的仿真验证,实现了整个蒸馏装置的产品质量闭环控制,并实现了卡边优化,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乙苯催化脱氢转化率的软测量应用588-591

摘要:针对乙苯催化脱氢过程的特点,选用历史生产数据即乙苯进料、一反温度、二反温度、二反出口压力、水比、脱氢选择性,利用改进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来构建乙苯催化脱氢过程模型,通过企业实际生产数据对该网络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真实模拟实际乙苯脱氢生产过程,为后续乙苯催化脱氢系统实施先进控制优化技术奠定了基础.

化工进展杂志行业动态
美国开发高效碳转化的生物质制油工艺591-591

摘要:美国爱德华国家实验室(INL)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1月10日宣布,正在开发称之为Bio-Syntrolysis的高效碳转化的生物质制油(BTL)工艺。该工艺将高温蒸汽电解(HTSE)与生物质气化组合在一起,生产的合成气用于下一步转化生成合成燃料和化学品。该工艺可高效地使生物质碳转化为合成气(〉90%)。

化工进展杂志化工过程与装备
氯乙烯生产过程的节能592-596

摘要:用ASPEN PLUS软件对某氯乙烯装置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模拟,并进行了全过程的节能研究。通过减小VC1^#塔的回流比,节省了高压蒸汽;通过提高EDC2^#塔压,获得了高品位的热源,分别为EDC1^#塔、脱水塔、EDC回收塔及HCl塔的再沸器供热,并为EDC2#塔的进料预热。提出的方案可节省低压蒸汽11450.75kg/h,中压蒸汽4738.07kg/h,高压蒸汽6153.51kg/h,冷却水11746343.9kg/h,年节省费用为2566.0万元。

化工进展杂志能源加工与技术
中国直接液化油煤浆及液化残渣流变特性研究进展597-604

摘要: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油煤浆和液化残渣的流变特性参数是工艺设计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本文总结了我国液化油煤浆在常压常温、常压升温和加压升温条件下流变特性的研究进展和相应的流变模型,介绍了溶剂的性质、煤在溶剂中的溶胀、煤的热溶产物或初始液化反应产物等对煤浆体系黏度变化的影响,对开展我国液化油煤浆和液化残渣的流变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过氧化氢用于油品氧化脱硫的研究进展605-609

摘要:氧化脱硫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脱硫技术,过氧化氢是油品氧化脱硫技术中研究最普遍的氧化剂。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燃料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在不同的催化剂如有机酸、杂多酸、分子筛、离子液体等作用下过氧化氢氧化脱硫的效果及其机理,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炼油厂产品深度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610-621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开发和应用的脱硫技术,通过一系列实例阐述了近年来催化加氢脱硫及非加氢脱硫的工艺进展。该技术主要有催化加氢脱硫(改进催化剂的合成、先进的反应器设计、蒸馏与加氢脱硫组合等)及非加氢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溶剂萃取脱硫、沉淀脱硫、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膜分离脱硫等);评述了催化加氢脱硫、烷基化脱硫、吸附脱硫和氧化脱硫等脱硫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应用前景。

生物质催化气化实验研究622-628

摘要:在常压流化床上进行了生物质在水蒸气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实验装置主体由常压流化床反应器和固定床催化裂解反应器组合而成。生物质原料为木屑,焦油裂解催化剂分别选用煅烧白云石和镍基重整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H2/CO(H/C)的摩尔比随着气化温度、水蒸气质量/生物质质量(S/B)的升高迅速增加,但催化裂解温度变化对H/C的影响较小。另外,在催化裂解反应器中使用催化剂种类不同,H/C也不同。本文采用两段催化裂解,一段催化剂采用煅烧白云石,二段采用镍基催化剂,焦油裂解率达到96.70%。采用两段催化裂解,不但可以提高焦油的裂解率,增加了H2和CO收率,净化生物质裂解气,而且可以防止镍基重整催化剂失活,延长其使用寿命。

麻疯树籽油生物柴油与0^#柴油的混配性质629-633

摘要:目前,生物柴油主要用于与石化柴油制成混配物使用。混配物的性质对储运、使用产生重要影响。研究了两种来源的麻疯树籽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得到的生物柴油与0^#柴油混配物的密度、硫含量、运动黏度、冷滤点和闪点等性质。结果表明,混配物的密度随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增加呈线性增加;硫含量随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增加而线性减小;混配物的运动黏度可以根据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的密度、黏度及体积分数预测;混配物的闪点在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小于40%时随着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增加缓慢,在大于40%,特别是大于70%以后增加迅速。混配物的冷滤点相对麻疯树籽油生物柴油和0#柴油的冷滤点无明显变化。

化工进展杂志工业催化
苯加氢制备环己烷的催化剂研究进展634-638

摘要:介绍了苯加氢制备环己烷的一般工艺,对苯加氢制备环己烷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镍系、铂系、钌系等,且对今后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