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04 11:07:13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篇(1)

20**年,我行企业网上银行任务45个,实际完成49个,完成率为108.89%,个人客户网上银行任务2000,实际完成3483个,完成率为174.15%;对公电话银行任务20个,实际完成22个,完成率为110%;个人电话银行任务900个,实际完成157个,完成率为17.44%;手机银行客户任务数12个,实际完成12个,完成率为100%;网上银行交易额任务为52亿,实际完成78.18亿,完成率为150.35%;电话银行交易额计划为0.6亿,实际完成0.65亿,完成率为108.33%;电子银行中间收入任务为14万元,实际完成15.22亿元,完成率为108.71%;全年电子银行交易笔数为49948笔。同时加班加点免费完成电子银行业务的几次升次与测试工作。

二、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电子银行的营销工作

1、我行将公司业务部定为电子银行业务的联系部门,提供技术上的服务,负责做好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安装与日常维护工作。下辖各网点共同努力做好宣传。因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为我行减少了大量的柜面压力。

2、营业部为电子银行业务提供业务上的支持,具体办理电子银行的业务处理,如信息录入、落地处理、联机打印、制卡发卡、手续费收取等,以及客户在业务方面的咨询等。并按制度规定做好各项电子银行业务的处理。

3、会计结算部门做为会计结算的检查监督及业务培训部门,向下辖各网点做好业务培训、制度落实,以切实保证我行在电子银行业务操作中的安全防范与风险控制工作。

三、具体措施

1、加大营销力度,提高我行电子银行品牌的美誉度。首先我行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有公司业务部的副经理负责,并在公司业务部设立电子银行专职人员与各网上银行使用单位进行联系,处理对公网上银行的安装与售后的系统维护,保证了我行电子银行的稳步发展。

2、从严把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电子银行业务从受理客户的申请

资料开始,便存在有各个环节的风险点,便开始受操作流程与规范制度的约束,我行要求经办人员严格按照流程与制度办理业务,并建立检查、通报、奖励、处罚等考核机制。保持我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经营。

3、强化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我行针对各部门对电子银

行业务不同的需要分别进行培训工作,如针对公司业务部,我行着重向员工介绍电子银行业务的各种品牌名称、产品功能及在营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员工的营销能力。针对各网点主要介绍电子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以提高员工的业务处理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我行服务手段,最大限度减轻柜面压力。

4、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除了我行配有专人负责外,我行在各种的银企会议中都将电子银行业务的介绍列入会议内容,负责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如客户关心的电子银行费用问题、安全问题等,同时也进行一次对客户的电子银行业务知识、业务新品种的灌输,以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的使用功能。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我行电子银行业务整体发展势态良好,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

1、部分指标完成进度缓慢,如个人电话银行的任务完成率仅为17.44%,离任务的完成还存在有一段距离.

2、制度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我行人员变动相对较频,在有人员变动时,业务差错的发生概率就增加。

2、业务推广应用力度有待加强。虽然我行完成了市行下达的对公各项工作任务,如对公客户网上银行发展数已超过许多,但有些客户的网上交易量不大,对使用我行的网上银行还存在有顾虑。

20**年,市分行下达的工作任务肯定会超过今年的任务,我行将结合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创新经营,规范发展,防范风险。

1、认真安排、落实好20**年市分行下达的任务。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篇(2)

一、完成市分行下达的各项任务

20xx年,我行企业网上银行任务45个,实际完成49个,完成率108.89。个人客户网上银行任务20xx个,实际完成12345个,完成率12345个;对公电话银行任务20个,实际完成22个,完成率12345;个人电话银行任务12344个,实际完成1234个,完成率1244;手机银行客户任务数12345个,实际完成145个,完成率2445;网上银行交易额任务12345元,实际完成12345元,完成率12345;电话银行交易额计划为12345元,实际完成1345元,完成率1345;电子银行中间收入任务1345元,实际完成1245元,完成率12345;全年电子银行交易笔数为123笔。同时加班加点免费完成电子银行业务的几次升次与测试工作。

二、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电子银行的营销工作

1、我行将公司业务部定为电子银行业务的联系部门,提供技术上的服务,负责做好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安装与日常维护工作。下辖各网点共同努力做好宣传。因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为我行减少了大量的柜面压力。

2、营业部为电子银行业务提供业务上的支持,具体办理电子银行的业务处理,如信息录入、落地处理、联机打印、制卡发卡、手续费收取等,以及客户在业务方面的咨询等。并按制度规定做好各项电子银行业务的处理。

3、会计结算部门作为会计结算的检查监督及业务培训部门,向下辖个网点做好业务培训、制度落实,以保证我行在电子银行业务操作中的安全防范与风险控制工作。

三、具体措施

1、加大营销力度,提高我行电子银行品牌的美誉度。首先我行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有公司业务部的副经理负责,并在公司业务部设立电子银行专职人员与各网上银行实用单位进行联系,处理对公网上银行的安装于售后的系统维护,保证了我行电子银行的稳步发展。

2、从严把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电子银行业务从受理客户的申请资料开始,便存在有各个环节的风险点,便开始受操作流程与规范制度的约束,我行要求经办人员严格按照流程与制度办理业务,并建立检查、通报、奖励、处罚等考核机制。保持我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经营。

3、强化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我行正对各部门对电子银行业务不同的需要分别进行培训工作,如针对公司业务部,我行着重向员工介绍电子银行业务的各种品牌名称、产品功能及在营销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以提高员工的营销能力。针对各网点主要介绍电子银行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以提高员工的业务处理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我行服务手段,最大限度减轻柜面压力。

4、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除了我行配有专人负责外,我行在各种的银企会议中都将电子银行业务的介绍列入会议内容,负责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如客户关心的电子银行费用问题、安全问题等,同时也进行一次对客户的电子银行业务知识、业务新品种的灌输,以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的实用功能。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我行电子银行业务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

1、部分指标完成进度缓慢,如个人电话银行的任务完成率仅为12345,离任务完成还存在有一段距离。

2、制度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我行人员变动相对较频,在有人员变动时,业务差错的发生概率就增加。

3、业务推广应用力度有待加强。虽然我行完成了市行下达的对公各项工作任务,如对公客户网上银行发展数已超过许多,但有些客户的网上交易量不大,对实用我行的网上银行还存在有顾虑。

20xx年,市分行下达的工作任务肯定会超过今年的任务,我行将结合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创新经营,规范发展,防范风险。

1、认真安排,落实好20xx年市分行下达的任务。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篇(3)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于区域性电力集团公司而言,由于其跨区的地理特征,营业面积广阔,所辖分公司和子公司的银行帐号多且分散,往往由于层级多、环节多,资金汇划在途时间较长,致使资金向集团公司总部回笼速度减慢,造成资金统一调度困难。因而,加强资金集中控制与统一调度,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网上银行”业务相关概念及其系统功能

“网上银行”是指以因特网为媒介,以客户发出的电子信息为依据,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之一。 “网上银行”基于传统金融服务并有了新的拓展。现阶段具备的功能有:网上实时查询、实时划拨;下载对帐单自动对帐;企业集团理财;网上结算;客户证书管理;外汇买卖;工资;各种统计、咨询、分析服务等。

网上银行功能特点有四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实时性,通过网上资金划拨,只要网络畅通,同城或异地可以瞬时实现资金的转帐; 其次,客户可随时从网上下载标准格式的对帐单,直接供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对帐处理,节省了人工成本; 第三,可以协助企业集团理财,实施企业集团内部总(母)公司向分(子)公司划转调拨资金,查询分(子)公司账户信息,监控其资金运作; 第四,客户证书管理功能将根据客户需要对客户证书设置各种权限,查询、更新证书,帮助客户实现有效的内部事务管理。

三、加强内部管理,努力规避和化解“网上银行”业务风险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管理,首要问题是要保证资金的绝对安全。“网上银行”系统从四方面采取了安全措施:

1.在数据网络传输方面,采用高强度的SSL安全通信加密手段,以保护用户信息不被外界窃取和修改;2.在身份认证方面,利用国际上安全性最强的128位非对称密钥算法建立起公钥安全体系。同时,客户证书采用支持非对称式RSA算法,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性;3.在整个系统的网络框架上,设置多重防火墙和一个安全服务器,以防止非法人员的入侵4.在业务处理上,在电子付款指令中增设一个支付密码,经过业务人员核押无误后才办理付款,系统通过业务、技术双重安全机制保证网上资金的安全。

四、充分发挥“网上银行”有利因素,时刻注意消除负面影响,确保电力资金安全运转

“网上银行”业务是新生事物,其生命力强,对集团公司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管理上台阶。开展“网上银行”业务,能够监控集团公司及分公司的所有账户,防止资金“跑冒滴漏”,防范资金“三乱”风险。对决策者而言可以查询总公司及任何一家分公司的资金状况,随时摸清家底,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对于经办人员而言,只要在计算机操作,就可实现资金划转并立即查询结果,财务人员工作量大为减轻。因此“网上银行”运用得好,将大大创新企业资金管理的方式、手段、内容,提高资金管理水平。2.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通过“网上银行”,在网络畅通的前提下,只要几秒钟资金就能到帐,大大缩短了资金的在途时间,加速了资金周转和流通,为企业节约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集团公司对各供电局的电费实施主动划款,减少了电费上交环节,加快了电费向总部的回笼,确保了经营活动资金的正常运转。3.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由于电力集团公司大部分早已建立广域网,具备上网条件,所以除820元的服务费及工本费等以外,不需额外追加其他费用。“网上银行‘业务现阶段将比照传统业务收取手续费,但外资银行介入中国金融业后,”网上银行“业务的手续费存在一定的降价空间。

当然,电力资金管理运用“网上银行”技术,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制定好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保证资金安全,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利用“网上银行”改革电力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手段,加强对资金的集中控制,加快资金周转,实时监控各分公司资金账户,逐步扩大统一结算范围,最终使各分公司银行存款达到最小或趋近于零。具体任务有:(1)实时掌握各分公司资金动态;(2)加快电费上交速度;(3)实现自动对帐;(4)先在集团公司内部(包括总、分公司,分公司之间)实行网上支付结算,条件成熟后在关系紧密的上下游企业支付结算;(5)扩大统一结算范围,把分公司的基建工程。城农网、贷还款等业务的结算纳入进来,控制大额资金支出。

2.加强对银行账户的有效管理。制定有关账户管理办法,规范银行开户行为,各分公司所有账户由财务部门统一归口负责,对分公司账户要进行清理整顿,实行账户申报审批制度;做好各公司银行账户在“网上银行”系统中的设置和身份认证登记工作,办理好分公司账户对总公司账户的授权经营承诺。

3.夯实财务的基础工作。有了现代化的手段,若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可靠完整的数据,也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资金安排。所以,客观上要求FMIS中资金管理子系统、预算管理子系统配套跟进更好地发挥“网上银行”的作用。

五、积极试点,及时总结,保证“网上银行”业务在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运用中的平稳起步

电力集团公司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应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电子商务发展初期本身的客观规律、发达国家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经验以及电力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应用。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篇(4)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于区域性电力集团公司而言,由于其跨省、区的地理位置,由于其跨区的地理特征,营业面积广阔,所辖分公司和子公司的银行帐号多且分散,尤其是有县(区)级供电公司的市区供电公司,往往由于环节多,资金汇划在途时间较长,致使资金向集团公司总部回笼速度减慢,给资金统一调度造成困难。因而,加强资金集中控制与统一调度,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企业资金管理手段在较大程度上要依赖银行,银行的技术手段创新后,企业要及时发挥其功能,做到资金调度管理和金融科技创新与时俱进。电力集团公司为加强资金管理,曾制定有关现金调度的一系列办法,但苦于银行和企业受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使电力集团公司的资金调度虽然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但在手段和方式上却显然已经落后。受技术手段的制约,现金调度落实不到位,影响了资金潜力的充分发挥。

近两年,银行的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已能解决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有些网、省电力公司在加强资金管理方面以实施“网上银行”为突破口,取得了较好收益。据了解,这些网、省电力公司利用“网上银行”的技术手段后,在集中资金0快电费回收速度方面获得了很大效益,最明显的结果是:网、省公司能够实时跟踪各分公司的资金流向,并运用集中的资金在资金、资本市场上运作,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回报。由此可见,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加速资金管理创新,是电力集团公司强化财务管理、提高资产经营效率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

二、“网上银行”业务相关概念及其系统功能

“网上银行”并不神秘,是指以因特网为媒介,以客户发出的电子信息为依据,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之一。“网上银行”基于传统金融服务并有了新的拓展。现阶段具备的功能有:网上实时查询、实时划拨;下载对帐单自动对帐;企业集团理财;网上结算;客户证书管理;外汇买卖;工资;各种统计、咨询、分析服务等。

网上银行的功能特点有四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实时性,通过网上资金划拨,只要网络畅通,同城或异地可以瞬时实现资金的转帐;其次,客户可随时从网上下载标准格式的对帐单,直接供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对帐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手工勾帐工作;第三,可以协助企业集团理财,实施企业集团内部总(母)公司向分(子)公司划转调拨资金,查询分(子)公司帐户信息,监控其资金运作;第四,客户证书管理功能将根据客户需要对客户证书设置各种权限,查询、更新证书,帮助客户实现有效的内部事务管理。

三、加强内部管理,努力规避和化解“网上银行”业务风险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管理,首要问题是要保证资金的绝对安全。“网上银行”系统从四方面采取了安全措施:

1.在数据网络传输方面,采用高强度的SSL安全通信加密手段,以保护用户信息不被外界窃取和修改;

2.在身份认证方面,利用国际上安全性最强的128位非对称密钥算法建立起公钥安全体系,可有效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确认合法用户的身份,核查用户的数字签名。同时,客户证书采用支持非对称式RSA算法,带协处理器的CPU智能IC卡为存储媒介,大大提高了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3.在整个系统的网络框架上,设置多重防火墙和一个安全服务器,以防止非法人员的入侵,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4.在业务处理上,在电子付款指令中增设一个支付密码,经过业务人员核押无误后才办理付款,同时还建立了严密的内控制度。总之,系统本身采用了业务、技术双重安全机制,理论上能确保网上资金的安全。

在企业内部要防范“网上银行”业务风险,关键是要制定非常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定要健全监督机制,避免高科技犯罪,同时对出现结算纠纷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计算机、网络、巨额资金,给高科技犯罪提供了诱因,而利用电子商务的高智商犯罪往往更具有隐秘性。电力企业资金巨大,一旦内控制度出现统漏,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健全内部各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和权限管理,是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保证。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经办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充分发挥“网上银行”的有利因素,时刻注意消除负面影响,确保电力资金安全运转

“网上银行”业务是新生事物,其生命力强,对集团公司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管理上台阶。开展“网上银行”业务,能够监控集团公司及分公司的所有帐户,防止资金“跑冒滴漏”,防范资金“三乱”风险。对决策者而言,他可以查询总公司及任何一家分公司的资金状况,能够随时摸清家底,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对于具体工作人员而言,只要在计算机终端上轻轻按键,就可以实现资金划转并立即查询结果,其自动对帐功能,使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大为减轻。因此说,“网上银行”运用得好,将大大创新企业资金管理的方式、手段、内容,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2.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通过“网上银行”,在网络畅通的前提下,只要几秒钟资金就能到帐,与传统方式比大大缩短了资金的在途时间,加速了资金周转和流通,为企业节约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集团公司对各供电局的电费实施主动划款,减少了电费上交环节,加快了电费向总部的回笼,确保了经营活动资金的正常运转。

3.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由于电力集团公司大部分早已建立广域网,具备上网条件,所以除820元的服务费及工本费等以外,不需额外追加其他费用。“网上银行‘业务现阶段将比照传统业务收取手续费,但外资银行介入中国金融业后,”网上银行“业务的手续费可能有一定的降价空间。因为在国外网络汇划收取的手续费大大低于信汇、电汇等传统方式,大部分银行对大客户基本不收手续费。

当然,电力资金管理运用“网上银行”技术,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制定好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保证资金安全,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利用“网上银行”改革电力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手段,加强对资金的集中控制,加快资金周转,实时监控各分公司资金帐户,逐步扩大统一结算范围,最终使各分公司银行存款达到最小或趋近于零。具体任务有:①实时掌握各分公司资金动态;②加快电费上交速度;③实现自动对帐;④先在集团公司内部(包括总、分公司,分公司之间)实行网上支付结算,条件成熟后再在关系紧密的上下游企业支付结算;⑤扩大统一结算范围,把分公司的基建工程。城农网、贷还款等业务的结算纳入进来,控制大额资金支出。

2.确定好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模式。工商银行推出了“网上银行”集团二级帐户业务功能,专门针对企业集团和集团内财务公司的管理模式,解决了由于财务公司软件不能和银行接口,导致集团公司不能在“网上银行”进行查询和结算等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做法就是电力集团公司直接在银行开立帐户,作为财务公司帐户下的二级帐户,再由电力

集团公司、银行、财务公司三方签订有关协议执行。选择企业集团二级帐户的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集团公司提出的管理需求,另一方面又确保了财务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

3.要加强对银行帐户的有效管理。制定有关帐户管理办法,规范银行开户行为,各分公司所有帐户由财务部门统一归口负责,对分公司帐户要进行清理整顿,实行帐户申报审批制度;做好各公司银行帐户在“网上银行”系统中的设置和身份认证登记工作,办理好分公司帐户对总公司帐户的授权经营承诺。

4.财务的基础工作一定要扎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现代化的手段,如果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可靠完整的数据,也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资金安排。所以,客观上要求FMIS中资金管理子系统、预算管理子系统都要配套跟进。才能更好地发挥“网上银行”的作用。

5.要有足够的软、硬件条件支持。硬件方面,实施网上银行要求必须具备上Internet的条件,同时要保证网络的高效畅通及网络安全。所以,集团公司总部和各分公司,对网络条件和PC机硬件要求均较高;软件方面,必须对现有的FMIS加以改造,以适应下载对帐单进行自动对帐业务,甚至还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系统自动生成FMIS中的银行凭证,省略人工制证环节。

6.财务管理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要作适当调整。不仅财务部门内部要调整岗位职责分工,而且与财务部门业务关系密切的其他部门,也要求相关的职能分配要调整和理顺,如涉及到电费账户问题,财务和营业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做好电费帐户的合并;做到资源共享、高度集成,避免信息浪费和重复建设。

五、积极试点,及时总结,保证“网上银行”业务在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运用中的平稳起步

电力集团公司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应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电子商务发展初期本身的客观规律、发达国家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经验以及电力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应用。

1.要设立财务部领导下的资金结算中心,归口管理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篇(5)

本人__x ,现年__岁,中共预备党员,湘大计算机系软件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工程师职称。现在市分行信用卡中心/电子银行部工作,我竞聘的也正是该门部的高级客户经理。

随着农行改革不断的发展和推进,对我们每一位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应该主动接受改革的洗礼。高级客户经理是一份极富挑战性的岗位,我喜欢挑战,喜欢去面对未知的领域。我决心以坚定的意志,执着的追求去挖掘人生的价值,勇敢地去接受未来营销活动中的毎一次挑战。农行要生存、要发展,靠的是我们每一位热血青年,因此,我决定来参加此次竞聘,展示自己。

一、对高级客户经理岗位的认识。客户经理制是改变银行过去等客上门的服务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营销银行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效益的最大化。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是我行综合经营效益的一个新的业务支撑点和新的创收增长点。将客户经理以竞聘的形式产生充分体现了行党委对该岗位的高度重视和寄予的无限厚望。作为新到岗位的人员要有一种吃苦耐劳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去挖掘市场,不负众望。

二、我的竞聘优势。

1、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和进取心。入行以来我先后从事过会计、信贷、科技和产品经理等岗位的工作,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曾多次获得省、市先进工作者荣誉奖励,其中06、07、08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09年年度考核为优秀。我总觉得作为年青人总该有点追求,改革的浪潮迎面而来,想回避是不可能的。历史的重任已经落在我们肩上,我们只有迎难而上,苦干加实干,全面奉献自己,才能不辱使命。

2、我有胜任该岗位的能力。信用卡中心/电子银行部的高级客户经理的核心职责信用卡和电子银行业务营销方案的制定和参与实施,以及该业务的市场调研、对外宣传、客户的拓展和维护等工作,而我正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我精通计算机,非常熟悉信用卡和电子银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其次,在现岗位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常到基层进行市场调研和业务宣传,制定了电子银行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同时,多次参与制定了信用卡/电子银行营销活动方案,比如09年的迎国庆网银“送k宝,有好礼”促销活动方案,今年的信用卡/电子银行“春天行动”、“夏日激情”、“攻坚克难”营销方案和考核办法,“体验金e顺”营销宣传大联动和“手机银行营销月”活动方案、“金e顺”走进校园电子银行业务营销宣传活动方案、转账电话营销竞赛活动方案,永州网络有线公司电子渠道代缴收视费的营销、测试和上线工作,以及刚下发的银企对账竞赛活动方案,还参与撰写了《中国农业银行永州市分行电子银行业务三年(20__-20__年)发展规划》。第三,积极做好电子银行售后服务工作,我曾11次为8家企业客户上门服务,我的qq中有24个企业财务主管好友,经常通过qq为他们解答使用企业网银遇到的各种问题。总之,我完全具备制定信用卡和电子银行营销方案、拓展和维护客户的能力和经验。

三、具体措施。

如果我竞聘成功,我要采取的措施就是“练好“3456”内功,大力拓展信用卡和电子银行”。

“3”指提升“三个认识”,优先发展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网点转型的助推器、是优化收入的突破口。今天不能“卡”住客户、不能网住客户,明天注定无户可“卡”、无户可“网”。

“4”指做好“四个结合”,统筹发展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一是内外结合,由内而外,加强宣传,快速发展;二是公私结合,以公带私,以私促公,交叉发展;三是高低结合,焊牢高端,分流低端,精准发展;四是长短结合借长助短,互相促进,全面发展。在此,我倡议,从今日起,所有农行员工都不要到柜台上去办理业务,而是使用银行卡,通过网上银行、atm等自助渠道来办理各类业务。

“5”指做到“五个必访”,有效发展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客户申请要亲访、证书激活要面访、贵宾客户要礼访、异常变动要电访、过年过年要回访。通过“五访”,确保发展一个、维护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片,做到拓展新客户、维护优质客户、唤醒睡眠户、激活不动户,最终保证有效发展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篇(6)

狭义的金融电子化又称银行电子化,反映银行内部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业务监督的电子化和信息管理的自动化;而反映在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方面,则是在银行与企业之间通过电子网络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建立起银行??客户电子联系网络。

西方各国均将银行业务电子化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投入逐年成倍增加。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的技术性投入每年以21%的速度增长;日本银行业在计算机开发和应用上70年代初投入为10亿日元,而到了70年代后期,投入已达25000亿日元。预计在2000年,国际银行业在技术上的投资将达2001亿美元。由此可见,加快推动银行业务电子化是当前国际银行业抢占客户市场、寻求竞争优势的关键。

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从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进入全面开发应用阶段。目前,计算机、通迅技术已在银行柜面业务、清算业务、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等领域全面应用。一卡通、企业银行、流动银行、网上银行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金融新产品不断推出,电子化也正日益成为各家银行创新产品、抢占市场、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工商银行电子化起步早、投入大、开发力量强、应用水平高,其本外币、公私业务已在大部分地区实现联网;中国银行在国际业务、本外币一体化方面保持领先,其环球收付清算系统已实现与海外信息和资金清算的实时化和一体化;建设银行的个人电子汇兑系统实现了实时联网;农业银行的“缴费通”正逐步实现产品化。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贸易正呈爆炸式增长,银行作为支付中介也就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网络革命”。“网上交易”、“网上银行”成了目前银行电子化工作中的又一热点。从国内来看,目前中国的四大网上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虽然与国际网上银行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其提供的各种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如网上支付、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国际收支申报等也受到了许多客户的青睐,成为现代银行业跨入新世纪的一个新特点。

未来银行业将更加面向客户、面向效益,以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为主旋律,不断更新金融服务手段,改进银行内部管理,并将给金融业的相关领域带来一系列重大变革,尤其是对我国传统的银行会计核算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金融电子化对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不断深入,银行会计核算受到了深层次、全方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银行会计核算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手工条件下,银行会计核算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知识,而且要懂得各种银行业务的处理方法。因为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与其核算过程紧密结合,在很多方面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就是处理业务的过程。比如支付结算业务,柜面人员在办理诸如汇兑、银行汇票等业务时,既为客户提供了支付结算服务,也处理了银行会计核算业务。而这些业务特别是支付结算业务和外汇业务,其内部风险控制的制度要求相当严格,对柜面会计人员在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上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因此,传统手工会计核算不仅对高级的会计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其柜面人员的要求也相当高。电子及通讯技术在银行领域全面应用后,一方面更新了银行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手段,提供了快捷的服务,同时也对银行业务处理流程特别是会计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将柜面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要求用电子化的手段在会计核算电子化系统中加以固定化,使银行柜面核算应用系统逐步智能化。这样,对柜面一般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应降低。如以前柜面会计操作人员在办理业务前必须了解业务处理规章、会计知识,甚至设计业务处理方案;而在智能化的核算系统条件下,前台会计柜面人员只须知道业务的交易代码,就可以在系统的提示下完成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就好比只须具备一定的应用技术就可以在excel系统中制作和处理一些账表,而无须去学习软件编程技术一样。由此可见,金融电子化的趋势将把银行会计人员划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高级的会计管理人员,他们设计业务品种、业务流程和内控措施以及金融企业自身的理财方案;另一个层次是办理柜面业务的一般操作人员,对他们的要求不再过分注重在会计和业务处理两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而更注重柜面服务及其他营销技能。

2.对柜面劳动组织的影响。在手工操作下,银行对会计储蓄柜面服务人员的分工是固定的,他们受理各自分管的开户单位业务,控制账面存款、登记账簿,柜员间的信息是封闭的。在银行电子化条件下,各家银行都对各自的业务系统进行了改造,开发出能处理各种柜面业务的综合业务系统,将银行的数据集中,每个营业窗口的柜员只要得到授权就能处理本外币公私存贷款业务和各类结算、收费、等中间业务,银行界称之为综合柜员制。这是一种新型的银行柜面劳动组织方式,它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彻底改变了银行以前柜面劳动组织形成。

3.对银行账务组织的影响。在手工操作下,为使每天成千上万的银行会计核算业务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完毕,银行在会计账务组织上设置了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两个相互核对、相互制约的总分核算体系。前台柜员根据凭证登记分户账,抄制余额表;后台综合人员则根据凭证编制科目日结单,登记总账,编制日计表,并通过相互间的总分核对、平衡以保证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同时,为了便于前台柜面的分工协作,银行的凭证采用单式凭证,即一张记账凭证只据以登记一笔业务的借或贷的一方,如果是一笔多借多贷的会计业务就必须填制多张凭证。会计业务处理电算化以后,计算机对所有数据的加工、处理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检验会计账务平衡,对所有会计数据进行加工,生成各种报表,计算各种收入和支出是轻而易举的事,总分双线核算的银行账务体系已没有现实意义。相反,这种双线核算的账务体系给银行业务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却制造许多不便与浪费,如在系统设计时除了要设计各种日常交易记录、分户账记录的存储外,还要设计源自于分户账的总账的存储,并且日终处理时还要进行总账和分户账之间的核对,增加了系统的出错概率。在应用上,目前银行除了打印必不可少的纸质流水账、分户账外,还应按制度的要求打印总账、科目日结单,按科目整理传票、核对总分账务,在人、财、物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如上所述银行的每个柜员可以处理各种业务,采用单式凭证的劳动分工基础也不复存在。

4.对银行风险控制手段的影响。在手工操作情况下,银行柜面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外部的诈骗、抢劫等。对内部会计核算上的风险,在手工操作模式下可通过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实现电子化后,随着技防手段的提高,应对诸如诈骗、抢劫风险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但对电子化系统风险以及智能型犯罪的防范能力却不尽如人意。由于电子信息替代了银行手工账表凭证,对银行账务的监督不如手工操作直接、直观,而且内部的风险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整个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如系统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系统的运行是否可靠,网络是否安全,数据的处理是否正确,授权控制措施是否严密等等。同时,随着银行业务系统网络化进程加快,“黑客”对网上银行、电子联行、通存通兑、金卡工程等银行网络系统的攻击,也是银行业面临的重大安全防范课题。

三、对银行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

现行银行会计制度基本上是适应手工操作而产生的,随着银行会计电子化的普及和深化而亟待改革。笔者认为,应对现行会计制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应区分会计人员和柜面操作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在电子化条件下,会计人员应包括电子化会计系统的设计者和系统运行的监督者,也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人员。前者是银行会计柜面业务系统的构架者和应用工作的监控者,应该明确:a、他们在银行会计系统建设、应用过程中,负有全面贯彻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b、他们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通信、网络知识和银行业务、会计业务等知识水平;c、对他们应提出诸如系统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资料的保管、移交等要求;后者则是一般理财意义上的财务会计人员,对这些人员的要求还是传统的。而柜面受理票据,收付现金的柜员应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人员有所区别,因为在智能化的操作系统下,他们主要是按照既有规定进行操作,就如同大型超市里的售货员一样,对他们要求更多的是服务态度、工作质量,而不是会计知识和会计责任。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篇(7)

一、电子银行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一)电子银行的概念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年《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是指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终端等银行非柜台渠道办理的个人结售汇业务。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自开办以来,由于其便利性、快捷性等优势而发展迅速,截止目前玉溪市每年超过六成的个人结售汇业务通过电子银行办理。

电子银行是金融产业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而进行金融创新的产物,其主要关注对银行内部业务活动和流程的改造,使信息技术发挥其在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历程

(三)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发展现状

2.目前电子银行外汇业务仅局限于个人外汇业务。电子银行外汇业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电子银行外汇业务局限于个人外汇业务,主要与我国外汇业务发展所处阶段和外汇管理政策因素相适应。虽然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公机构电子外汇业务的“试水”工作,工行、建行等业务宣传中包含“企网结(购)汇”,实质上也只是远程下单(指令)、近端审核的操作模式,未摆脱传统的现场操作的模式,自主性和实时性方面与传统的电子银行和互联网业务存在一定差距。

二、电子银行的业务优势

(一)节省银行的服务成本

个人结售汇业务存在业务量小,笔数多的特点,因此通过柜台办理业务耗费大量的银行人力物力,通过电子银行办理可以节省银行的服务成本。

(二)个人办理结售汇业务更加便捷

按照现行的规定,个人到银行柜台办理结售汇业务时需填写相关单据,银行工作人员需通过“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查询及录入,由于该系统目前尚未与银行内部的业务系统连接,每办理一笔结售汇业务要经过柜台询价、审核身份证件、进入系统查询限额、再录入结售汇信息等多个程序,耗时较长。若通过电子银行去做,只需依照电子银行的指引就可顺利、快捷地完成,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周到的服务。

三、电子银行业务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关注名单”信息未能实现在不同银行之间共享,管理效果弱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结售汇业务管理的通知》(汇发[2009]56号),认定了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特征,根据《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外汇指定银行定期筛查涉嫌分拆结售汇业务的客户名单,列入“关注名单”管理,有效实现了个人结售汇的主体监管。但“关注名单”的管理只是在银行自身内部共享,无法实现银行间联网共享,对于选择多家银行办理电子银行业务而分拆的行为,难以发挥监管效力。

(二)申报随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在进行结售汇资金属性申报时,均为结售汇交易主体个人通过网上银行或银行自助终端的结售汇界面进行自主申报,无需到银行柜台进行临柜申报。由于交易主体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在缺少银行柜台人员的监督指导下,申报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结售汇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据调查,个人填报数据为图省事,甚至出现填报“运输”、“国际交流”、“金融服务”等交易性质,银行日终结算或事后核对数据,无法及时对个人业务进行核查和指导,导致个人填报数据的失真。而电子银行个人外汇交易数据报送的不准确又影响了外汇局的非现场监管效果。

(三)结售汇业务监管难度加大。

《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的年度总额管理。一些人为了达到提高使用额度的目的,往往通过分拆等方式规避这一规定。以往通过柜台办理的方式,对违规操作者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震慑作用,但是开通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后,缺少了身份识别环节,更容易出现一人操控多个外汇电子账户的现象,结售汇分拆的隐蔽性更强,加大了对个人结售汇年度总额监管的难度。

(四)判断购汇人民币资金来源存在一定难度。

《个人分拆结售汇“关注名单”管理规定》第三条第(三)款中对“ 5人以上分别发生年度总额以内购汇,且购汇金额均接近年度总额,其在购汇前均收到来源于同一个人或机构划转的接近年度总额的等值人民币资金”应被认为进行了分拆结售汇交易。但是银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未实行本外币联动机制,很难判断购汇前收到的人民币资金是否来源于同一个人或机构划转,如果是手持人民币现金购汇的,就更难以判断资金来源。

四、监管对策

(一)建立跨银行的全国性“关注名单”,有效发挥“关注名单”机制作用

进一步完善个人结售汇系统,将“关注名单”纳入该系统管理,形成跨银行的全国性的“关注名单”,实现全国联网和共享。由外汇指定银行分别在系统内公布“关注名单”改由外汇局定期公布汇总的“关注名单”,使外汇指定银行可以查询所有已列入关注名单的个人,严格监控其办理结售汇业务,有效防止可疑资金通过电子银行渠道流出入。

(二)加强业务指导和宣传,确保电子银行数据准确性和规范性

目前,由于外汇管理的专业性,一方面,居民个人对外汇管理政策的关心度不足;另一方面,各银行主体对外汇业务宣传和指导力度不够。外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外汇业务宣传的监督和指导,督促银行对开办电子银行业务的个人进行政策宣传和培训,网上银行增加对个人结售汇资金属性申报项目的详细说明,以减少个人办理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时的错误申报。对于自助终端指定专人讲解和指导业务操作,促进个人合理、合规使用电子银行业务。同时,外汇管理部门加强银行报送数据的监督和考核,督导银行工作人员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加强个人电子银行数据的核对和校验工作,及时关注异常数据的核对和筛查,确保个人报送数据的准确、真实、有效。

(三)加强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非现场监管

加强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数据监管,建立银行与外汇局间的联动机制。银行可通过个人结售汇系统银行端及自身的会计系统等,定期对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数据进行监测比对,对于异常的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应及时向外汇局报告;外汇局则可以通过个人结售汇系统等对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数据进行非现场核查,对于异常情况可及时向银行了解、通报。

(四)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个人结售汇业务分拆的识别和防范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篇(8)

电子银行是各商业银行在拥有众多营业网点以及各种ATM、POS、自助银行等设备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服务渠道,创建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Call Center)、企业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含短信银行)等多种产品功能完善的电子服务体系。作为经济与金融信息化、网络化的直接产物,电子银行是20世纪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即在对国内某商业银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

调研过程中,笔者深切感受到该行电子银行在服务客户、推动转型、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正在逐步成为业务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础平台。同时也发现,随着电子银行渠道作用的日益重要,有必要从产品、服务到渠道等方面,对电子银行和它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一、对电子银行作用的分析评价

目前该行电子银行产品不断丰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渠道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包括8大类12个品种。其中,自助类产品有现金设备(ATM/CRS)、自助服务终端/自助宝、转账电话;非自助类产品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通、电子商务。截至2011年8月底,该行电子银行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一些业务指标在全国系统内的排名情况如表1。

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发现该行电子银行取得的效益及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电子银行硬件基础不断加强,有力推动业务转型

该行十分重视自助设备投入,电子银行硬件基础不断加强。目前,该行共有2 009台现金自助设备,自助终端和自助宝共2 529台,转账电话共83 100台,数量在所处省份同业遥遥领先。自助设备已初具规模优势,经营效益和综合效益日益显现。自助设备交易量、收入占比在电子银行业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全行的业务分流和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图1)。

(二)电子银行客户规模快速增长,有力提升主流银行地位的品牌形象

近几年,经过持续不断的营销宣传与推广,该行电子银行注册客户规模实现稳定增长,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产品品牌形象得到大幅提升。目前,该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在同业中口碑较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品牌效应的推动下,电子银行客户规模不断增长,尤其是个人网上银行、短信通等居于同业首位(图2、图3)。

(三)电子银行成为拓展客户、维系客户的重要 手段

相关研究表明,只拥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一般来说其所在银行不会是该客户的主流银行,50%左右客户会在1—2年内离开,而同时拥有定期、活期、网上银行账户等产品的客户,则其所在银行必定成为该客户的主流银行,客户基本依赖该行办理金融业务,流失率很低,只有1%~2%。该行网上银行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产品服务,得到客户的认可,有效地稳定了客户。世界500强——斯道拉恩索公司因其业务部门分散各地,进入某省设立分公司后,在该行开立基本账户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求必须提供网上银行服务,以满足其远程办公需要。该公司总部及下属机构通过企业网银支付转账、集团理财、代收代付等功能办理日常资金结算业务,成为该行网银交易量最大的企业客户之一。再如,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企业网上银行后,开通使用该行网银渠道电子汇票业务。由于该客户不再使用纸票而是改用签发电票,从而带动其下游企业陆续在该行注册账户、开通网上银行并使用电子票据功能。这些案例说明,该行网上银行有效吸引并稳定了优质客户,同时还会带动其他客户成为忠实客户。

(四)电子银行渠道分流率逐年提升,有效促进柜面业务转型

电子银行业务的大力发展,有效地分流了柜面业务量,解放了柜面劳动力,并逐步推动营业网点由“交易型”向“营销型”转变,由传统的“清算中心”向“营销中心”转变。

电子渠道交易量不断增加。从交易情况看,2011年前8个月全行累计交易笔数为6.43亿笔,其中电子渠道交易笔数3.98亿笔,柜面1.95亿笔,电子银行交易笔数已是柜面的2倍。从金融易看,前8个月交易总笔数是2.4亿笔,其中电子渠道1.46亿笔,柜面0.73亿笔,同样电子渠道是柜面的2倍。表2是2009年至2011年8月电子渠道与柜面渠道的交易总笔数,从中可以发现:电子银行交易总笔数与柜面的比例在2010年为1.74倍、2009年为1.19倍,且电子银行的交易笔数不断增长,柜面交易笔数却保持不变。

电子银行分流率不断提升。2007年至2011年上半年,该行电子银行渠道分流率逐年上升,而柜面业务则逐年下降,电子渠道减轻柜面压力效果显著,有效地释放了柜面劳动力。

根据2010年业务量数据,2010年业务总量比2008年增加了2.63亿笔,网点员工数基本保持不变,而电子银行渠道增加的业务量为2.55亿笔。也就是说,2008年到2010年增加的业务量,基本上被电子银行所替代。如果按每个柜员每天150笔交易折算,增加的2.55亿笔业务就相当于替代了6 800名柜员的工作量。而该行从2008年到现在,网点员工基本维持在8 500人左右,而且数量在逐步减少。由此可见,电子银行在分流柜面业务、释放员工压力、解放劳动生产力等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图4)。

(五)电子银行在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方面效果显著

电子银行的投入相对固定,自助银行在设备配置灵活性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非自助银行使用的是客户的设备,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更具优势。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电子银行在节约成本支出、提升经营利润等方面效果明显。目前,该行的现金设备ATM每台8万元,存取款一体机16万元,自助终端4.5万元,自助宝0.8万元,转账电话500元,平均使用年限是7年左右;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通等软件开发、系统支持等一次投入,全行持续共享。根据总行的测算数据,目前柜面平均交易成本约6.8元/笔,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的交易成本仅是柜面的1/5、1/100,并且随着电子银行利用率的提高、交易量的扩大,这个比例将更低。以网上银行为例,2010年该行个人网银、企业网银分别发生金融易6 144万笔、1 380万笔,实现收入2 561万元、603万元,每笔收益分别为0.42元、0.44元,而根据总行的成本测算,网上银行单笔平均成本约为0.08元。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网上银行的单笔净收益非常可观。

(六)电子银行成为提升县域、服务三农、开辟蓝海市场的利剑

电子银行有效地解决了县域、农村地区网点少、人员不足的问题,在服务三农,开辟蓝海市场,提升该行县域竞争力中大显身手。通过电子银行来发展农村金融网络,打造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县域现代金融理念,不仅有效提高了惠农卡、借记卡的使用率,而且有利于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县域支行推行服务“三农”示范点,其成功之处就是倚靠电子银行弥补该行网点少、人员不足的缺点。通过大力投放转账电话、自助宝等自助设备,营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通等非自助银行渠道,实施“村村通”电子银行服务工程,有效地完善县、乡(镇)、村的金融服务网络,带动各项业务的发展。如做得比较好的某支行2010年间业务收入2 200万元,其中电子银行收入达到了720万元,占比达到32%,电子银行的分流率达到68%,比全区平均水平高了10个百 分点。

(七)电子银行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具有放大效应,能有效推动其他业务快速发展

与传统业务相比,电子银行最明显的特点是能为客户提供自助式的、标准化的银行服务,是唯一能够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交易渠道。正是由于电子银行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使客户能随心所欲地进行交易。电子银行的出现,使客户的转账支付交易更加快捷,购买基金、理财产品等交易更加方便。图5是2009年至2011年个人网银与银行柜面金融易趋势变化对比图。从中可以看出:在金融易总笔数对比中,网银的交易量成倍放大,而柜面则保持着下降的趋势。

另外,笔者从2009年至2011年个人网银有效客户渗透率与其交易量对比分析中发现:网银客户占总客户数的比重虽较少,但通过网银发生的金融易笔数却较高。如2011年上半年,占比仅1.88%的有效个人网银客户,其网银交易量却占到了总交易笔数的34%(见图5、表3;单位:万笔、万户)。

不仅如此,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存款具有较强的粘合作用。经统计,目前该行占个人总客户数比重不到2%的个人网银有效客户绑定了全行38%的储蓄存款,比重为47%的企业网银有效客户绑定了62%的存款;同样,该行8.3万户转账电话,绑定存款26.3亿元,台均绑定存款3.2万元。

二、从渠道、产品到服务:电子银行及其作用的再认识

(一)需要“再认识”的缘由

这里强调的是“再认识”,是基于我们已经对电子银行和它的作用有所了解、有所认识,需要深入了解或正确理解。因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员工甚至某些领导把电子银行简单看成是一种辅业务渠道,没有从更高层面去认识它。另一方面,一些领导在安排年度业务计划时,往往把电子银行当作传统业务的一种辅助或补充,对电子银行许多优势和作用没有认识到位,一些员工比较“留恋”柜台操作,不愿意引导客户使用电子银行,致使电子银行赋予银行发展业务的很多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二)同业竞争加剧,警示商业银行必须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目前,各省纷纷出台措施强化金融业在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助力金融发展,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同业竞争。部分中小银行由于在物理网点的建设上落后于四大行与农信社,其竞争主要就是靠推进电子银行业务来提升竞争力。一些中小银行的网银交易、自助银行交易手续费基本实施免费政策,对该行电子银行的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的网银渠道建设,对该行农村地区电子银行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威胁。面对严峻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渠道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良好的服务和丰富的产品,才是商业银行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

(三)电子银行:处于主渠道地位的“银行”

电子银行的出现,对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在深刻改变着银行业服务、营销和管理模式,并改变着银行业的竞争格局。电子银行将从交易渠道向销售渠道发展,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发展。电子银行是银行与客户不见面的服务窗口和业务处理平台,是现代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渠道,也是新型的银行与客户关系的纽带。

第一,和常规渠道相比,电子银行的渠道降低了成本费用,突破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服务方式更加便利快捷。这种双赢的渠道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进行产品营销及客户服务时应优先选择借助电子银行这一渠道。

第二,由于电子银行渠道能一方面极大地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更持久的动力和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能通过各种子渠道等创新服务,给客户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同时也改变了传统银行的营销方式,使得电子银行渠道有力地促进了银行由传统的核算型经营模式逐渐转向服务型经营模式。

第三,通过对电子银行各种渠道的有机整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银行经营管理成本、提升银行的服务品质、有效分流业务、提高服务效率,最终提升银行的综合效益。

同时,业务的分流可以促进网点转型,增强网点的营销能力,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从而有效促进银行对自身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助推自身的经营战略成功转型。

未来银行业务的发展、客户服务的办理、各类交易的处理都将越来越倚重电子银行,电子银行对各项业务的帮助与支撑作用也将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三、加快电子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优先发展电子银行,充分展现电子银行的主渠道作用

电子银行作为全行一项战略性基础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它的发展决定了商业银行在未来银行业竞争的优劣程度。因此,必须坚持电子银行业务的优先发展,把电子银行业务提升到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高度,通过电子银行的快速、有效发展,带动其他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建议在今后的综合考评体系中,适当增加电子银行业务的比重,为电子银行创造优先发展的政策环境,以体现电子银行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战略地位和核心作用。

(二)创新营销手段,加强联动营销

要加大电子银行创新业务与零售、对公业务的联动营销和交叉营销力度,实行电子银行部门与零售、对公部门的双线营销考核、双线激励。对个人客户要同时开通网银、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消息服务;各个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客户来带动其关联客户、上下游客户使用电子银行产品。如通过B2C推广模式,营销区内汽车站通过网络售票,营销医院实现网络缴费、挂号等,以此来带动关联客户大规模使用电子银行产品。

(三)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帮助基层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作为“新型银行”,电子银行将承载更多的传统业务,这就需要商业银行给予更多的扶持,特别是在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倾斜。单就人员而言,目前一些银行电子银行从业人员配置方面有被边缘化现象,不少行从事电子银行的员工为1—2名,且多为兼职,流动频率高,支行、网点一线业务人员更缺乏专业骨干。这样的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很难适应当前电子银行发展需要。比如,该行8月底转账电话存量已达83 064台,激活68 134台,激活率82%,但由于人员缺乏,转账电话布放后管理和指导使用跟不上,以致目前转账电话使用率只有42.6%。所以,建议尽快充实网点一线电子银行业务能手,切实帮助基层行解决电子银行“无专业队”的尴尬问题。

【参考文献】

[1] 唐曙东.对发展电子银行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南金融电脑,2004(1):13-15.

[2] 曾子红.中国电子银行的发展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06:1-3.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篇(9)

当前市场上,先进银行的电子银行独领,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如工商银行客户以几何数增长,其网上银行客户目前已经达到了1.02亿。电子银行的业务替代率不断提高,如2010年上半年农业银行电子渠道分流率达54%,工商银行已经超过了60%,浦发银行更突破了70%。先进银行的电子银行服务品种十分丰富,除了现金业务外,物理网点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电子银行大部分都可以胜任,如工商银行电子银行能够提供的产品达1085个,占全行产品总数的一半。先进银行的电子银行服务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网上银行、ATM机、POS机、移动POS机、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等,多方位满足着客户的需求。现代银行业是全方位的竞争,任何一方面短腿都有可能被拉开距离甚至被淘汰。作为城商行,本身就具有很多先天不足;如果在后天的发展中,再自断其臂,生存空间必然会进一步被压缩。

从城商行的发展愿景来看,其绝不会固步自封,安于一隅。各城商行近年大肆扩张的势头也足以说明了其跨区经营的野心。但是,在开办异地分行的时候,必然面临着营业网点十分稀少的问题。网点的偏少对于业务发展非常不利,如客户办理业务不方便、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低,对于发展负债类业务尤其困难。由于银监局对于异地开办支行有严格的限制,加之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开办大量支行,因此网点稀少的问题会持续较长时间。而电子银行对物理网点的替代作用,恰好可以较好的解决营业网点不足的问题。网络的普及,使得网上银行应用十分方便;通信网络的全覆盖,使得手机银行随时随地可用;ATM机的设置,使客户完全可以自助操作。电子银行可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传统的营业网点。工行、农行、浦发等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量占比已经很好的表明了电子银行的替代作用。

根据美洲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对于一家商业银行而言,仅仅拥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大约有50%的客户会在1~2年内离开;仅仅拥有定期存款账户的企业,约有30%会离开;而同时拥有定期、活期、网上银行账户的客户,最终选择离开的比率大约只有1%~2%。随着客户对电子渠道利用的增加,客户对银行的依赖度也会随之加强。此外,随着银行电子化和网络化成为全球银行业发展的主流,电子银行已成为营业网点和客户经理之外的第3个重要营销渠道,成为银行提品服务的重要平台。

城市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差距

1城商行电子银行发展困境的主要因素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本身的地域性、发展历程、体制、规模、人才、技术等固有的特殊原因,造成了其电子银行发展滞后的必然困境。从城商行的发展历史来看,城商行基本都是各个城市的城市信用社联合组成,而城市信用社则是由当时的政府、机关、街道、企事业单位等各自组建而成,类似于三产企业。当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城市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因此其构成主体、员工组成等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后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监管当局把各个城市的信用社进行强制联合改制,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城市银行。以本地城市为其经营范围是城商行最显著的特点,跨区经营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即使从跨区经营来看,城商行整体跨区经营地域十分有限,无法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全国经营同日而语。城商行的规模普遍较小,全国近150家城商行的资产规模仅为全国银行业金融资产的8%左右。再从体制来看,城商行的最大股东都是政府,依然是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而正是由于城商行特有的发展历史,其人才素质普遍较低,技术应用能力差。同时由于城商行特有的机制原因,又造成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外流,这样,城商行实际上面临的人才制约比较严重。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城商行电子银行发展滞后的困境。

2城商行在电子银行方面发展的差距

1)电子银行在总行层级的位置电子银行建设需要较强的技术、较高的投入,其发展与银行自身实力、发展阶段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资产规模大、市场地位高的银行普遍更加重视电子银行的作用,其发展水平也更高。从表2可以看出,国有银行全部成立电子银行一级部门;股份制银行绝大部分成立了一级部门;城商行资产规模靠前的城商行中,大部分成立了电子银行一级部门,但是绝大部分中小规模的城商行均没有专门成立一级部门。没有建立电子银行一级部门,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没有获得银行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其发展也必然是滞后的。2)城商行与先进银行在电子银行发展方面的差距对比2010年全国金融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94.26万亿,同比增长19.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5.9万亿元,增长14.4%;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4.9万亿元,增长26.1%;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5.7万亿元,增长21%,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7.9万亿元,增长38.2%,增速远快于其他金融机构(图6)。但与先进银行相比,城商行在电子银行方面可以说是处于全面落后的局面。城商行中电子银行发展较好的是几家上市银行和资产规模靠前的城商行。

下面就以总资产在城商行中排名第二的上海银行为例来看其与国内先进银行在电子银行方面的巨大差距,如以下各图:(1)2010年末,民生银行总资产是上海银行的3.2倍,工行是上海银行的23.7倍。(2)而仅就电子银行的交易额来说,民生银行是上海银行的4.6倍,工行是上海银行的144倍。(1)对于企业网上银行的客户来说,2010年上海银行仅为2.4万户,而同期民生银行达到13万户,工行更高达239万户。(2)民生银行企业网银客户是上海银行的5.4倍;工行则是上海银行的100倍。(1)对于网银个人客户来说,城商行同样处于劣势。2010年末上海银行36.8万户,而民生银行则达到323万户,工行银行高达7536万户。(2)在网银个人客户方面,民生银行是上海银行的9倍,工行是上海银行的205倍。(1)在自助银行方面,城商行与先进银行的差距也甚为明显。(2)2010年上海银行的自助银行为149家,而同期招商银行为1913家,工行11414家,分别是上海银行的13倍和77倍。

加快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对策建议

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电子银行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大电子银行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借助电子银行来突破限制从而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不失为城商行发展的良策。

1制定电子银行的发展战略规划

在发展电子银行过程中,城商行没有准确把握电子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整体业务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始终没有将电子银行发展放到较高的战略位置。城商行的电子银行发展还是属于“被动式”,远不能适应市场需要。针对城商行电子银行业务分散管理、发展缓慢的特点,需要全面梳理其电子银行业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规划。在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有效促进城商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使之既能够满足城商行发展实际的需要,又能够在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2丰富电子银行的服务手段和提升服务能力

相比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电子银行的市场影响力、市场份额也相差较远。在服务手段上,城商行电子银行服务还不是十分丰富。在服务能力上,城商行能够为客户提供的电子银行服务产品较少,也没有什么特色,远逊于工行、建行、农行、招商等银行成百上千的产品体系。因此,城商行需要完善电子银行的服务手段,尽早采用各种电子银行的不同渠道,同时加大电子产品研发,不断增加电子银行提供的服务品种,将电子银行从负债和中间业务领域,逐渐向资金业务领域延伸,实现与各种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

3调整架构,成立电子银行部

电子银行工作总结篇(10)

支付电子化管理是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财政部、人民银行决定推广支付电子化管理,是充分考虑了当前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现状,认真研究了未来发展的趋势,科学作出的安排部署。开展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很有必要。

首先,是提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以往发生的财政资金安全案件,大都与伪造纸质凭证和公章有关,而且伪造手段越来越高,门槛越来越低,亟需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予以解决。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加强管理,二是技术支撑。实行支付电子化,在业务上实现链条式管理,在技术上引入安全支撑控件,建立更科学的信任体系,从根本上实现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防抵赖和防篡改。大量工作由计算机控制并完成,减少了人工干预,也降低了故意违规的风险。可以说,支付电子化是目前条件下进一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第二,是提高效率、厉行节约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国库集中支付工作量成倍增加,财政、人行、预算单位和银行的业务人员手工签章、逐笔打印、往返跑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效率低、易出错。传统的管理方式必须创新。支付电子化改变了以往半电子、半手工的处理方式:取消纸质凭证流转,不再人工跑单;加盖电子印章,不再人工签章;实行电子校验,不再人工核对;通过自动对账,及时发现问题。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学角度看,支付电子化是一次典型的“帕累托改进”,符合激励相容的要求,是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财政管理创新、节能增效的有益尝试。

第三,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今年初召开的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全覆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优势就无法充分发挥,改革也难以深化。支付电子化,可以有效解决“集中式管理”所带来的“效率”和“区域”的限制;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从人工核对到计算机自动控制的转变;可以有效消除财政、人行、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加强财政财务监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基层银行网点不足、清算时间过早等制约乡镇国库改革的瓶颈。通过全面推行支付电子化,国库改革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同时,其他各项财政改革,如非税收缴、政府采购、工资统发、农民直补等,都可以沿用这套体系,从整体上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第四,是提升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关键一环。近年来,财政信息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实事求是地讲,无论纵向看还是横向比,财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偏慢,各级财政部门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规划不衔接、标准不统一、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比较突出。楼继伟部长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他在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国库集中收付系统为主体,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完整业务生产系统。支付电子化要求把业务单据的整个生命周期纳入系统管理,指标流、资金流和业务流都集中到电子凭证这个载体上,实现业务生产系统的整合;要求统一标准规范,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海量数据的汇集与处理;要求建立横向、纵向的部门信息系统自动衔接机制,实现深度数据共享和分析。将来,整个财政管理的信息化都要以支付电子化为基础向外拓展,最终形成全链条闭环的财政管理系统。因此,支付电子化肩负着带动财政信息化工作全局的使命。

支付电子化从2007年中央本级试点,到2013年十二省市试点,“六年磨一剑”,经历了创新、论证、实践的艰苦过程。试点工作中,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通力合作,公安部等部门大力支持,各家银行、试点省(市)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基层预算单位、相关信息安全厂商和开发公司全力配合,近千名同志直接参与,大家为试点工作的成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此,我代表财政部,对参加前期研发、试点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着力巩固支付电子化的试点成果

从试点的结果看,支付电子化起步扎实,发展势头良好,全面推广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为此,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决定,省级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全面推行电子化管理。

已开展试点的12个省市,支付电子化的实际效果逐步展现,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如河北1至8月电子化支付资金610多亿,减少纸单14万张、签章66万个;重庆利用支付电子化较好解决了纸质单据从银行向预算单位传递慢、易丢失的问题,受到预算单位的一致认可;辽宁实行支付电子化以后,一次性审核2500多条授权支付额度,整个签章过程只用了50秒;河南建立了数据同步检查机制,规范了银行系统功能,有效杜绝了“先清算后支付”违规操作的可能;安徽实现了直接支付全程网上办理,预算单位不再邮寄纸质申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预算单位纷纷要求尽快加入试点;湖北试点了“自助柜面”系统,预算单位足不出户就可办理资金支付,省去了写支票、来往银行、排队等候的环节,以前半天才能完成的业务,现在只用半个小时。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试点工作的另一个宝贵经验是思路的创新,做到“小手术,大效果”。财政国库工作服务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财政、人行、银行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支付电子化的基本思路是以各方的系统为基础进行嵌入式优化。简单说,就是利用一套标准规范、“支撑控件”和“自助柜面”两个软件,打通财政、人行、银行三个系统,实现财政、人行、预算单位、银行四方电子化管理。

试点经验表明,支付电子化的理念、方向和路径是正确的,符合有关各方的愿望和要求。巩固和发展前一阶段的成果,试点省市要继续当好排头兵,为全国提供榜样和示范。

一是继续创新管理模式。试点省市财政部门要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基础,以支付电子化为契机,把工作重点放到创新管理模式上来,重点完善支付电子化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建设,研究优化工资统发、公务卡等批量支付业务的效率问题,同时要安排部署地市的支付电子化应用,研究县乡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流程简化问题。国库司也要继续下大力气抓,提出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形成全国基本统一的管理模式。

二是尽快向纵深推进。人民银行和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比较领先,在支付电子化工作中给了财政很大支持和配合。但是,人行和银行的网络系统是“上下一条线”的全国统一部署,改造难度比较大。下一步,试点省市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做好系统自动化衔接,督促银行做好相关系统的完善工作。同时,试点省市要尽快扩大电子化管理的覆盖范围,扩展到所有集中支付业务和预算单位。

三是加强技术保障。安全问题永远是最重要的问题。实施支付电子化以后,资金安全、支付效率大幅提高,但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以前出问题是局部的一个点,现在网络都是贯通的,如果出问题就会造成全局性的影响。况且开弓没有回头箭,电子化管理以后,就很难退回到手工操作了。我们要从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环境,弥补短板,查漏补缺,让我们的信息安全基础更牢固。试点省市财政部门,要特别重视并加强技术实施的可靠性、安全性,系统开发和改造要严格按照中央制定的标准规范进行;要按国家要求实施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电子签章等配套安全设备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必要时请权威机构测评;要加快电子审计和容灾备份系统建设,不管冷备份、热备份,一定要有备份系统,条件不够就在当地备份,条件够了就在异地备份。各级财政信息技术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技术支撑。

三、严格落实支付电子化的核心任务

支付电子化涉及观念理念更新、业务管理协调和工程技术实现,实施工作千头万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财政部门牵头这项工作,既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也要通盘谋划、突出重点,关键是严格落实以下四项重要任务:

第一,大力加强支付电子化制度建设。支付电子化是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的重大转变,改变了国库支付管理的技术环境和基础,这就对国库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建立电子化条件下的新型信任体系,按照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印发的支付电子化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保障财政资金支付管理体系的安全。二是要将电子化融入到日常的业务管理中,调整业务审核流程、凭证管理内容和印鉴管理方式等原有制度规定。三是要做到合法、合规,根据有关法律要求,财政部门要与人民银行、银行签订业务办理协议,组织预算单位与银行签订“自助柜面”服务协议等。各地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框架不变的基本原则,具体做到三个不改变:不改变“先支付,后清算”的支付体系,不改变银行的服务职能,不改变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主体地位。

第二,严格遵守支付电子化标准规范。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总行及相关部门,根据满足信息交换和信息安全的双重要求,共同研究制定了支付电子化相关业务和技术标准。这套标准规范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互联互通的“灵魂”,是“硬要求”,各地一定要严格执行。财政部正在逐步建立全国财政系统标准化体系,使之成为财政信息化的引领和驱动。各地财政部门也要树立标准化意识,不断强化标准规范的约束作用,在支付流程调整、业务系统改造、安全服务应用等方面,严格遵守中央制定的支付电子化标准规范。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和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汇报、沟通、确认,以便补充完善。

第三,统一部署安全支撑控件。在全国范围,如何实现跨人民银行、银行等多部门的信息交换,保障资金安全有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经过两年努力,攻关小组成功研发了安全支撑控件这一重要“抓手”,它把数字签名、电子印章、安全传输等功能进行封装,供各类业务系统调用。为了让安全控件真正发挥作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总行聘请国家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对该产品进行了安全加固。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人行和银行使用这个软件时,要统一向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总行申领,经批准后免费使用。今后,要逐步把它做成硬件,即插即用,最大程度地减小实施工作量、提高设备通用性。

第四,全面规范自助柜面业务系统。为实现全国80多万家基层预算单位“一站式”服务的目标,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各家银行开发了自助柜面业务系统。这个系统是银行传统柜面业务的延伸,不仅能有效解决预算单位地域限制和银行基层网点不足、清算时间过早等突出问题,还有助于规范银行行为,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是财政、银行互利共赢的具体体现。银行要按照“系统在总行、数据在分行”的思路,加强自助柜面的建设,打通业务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从管理和技术层面压缩违规操作的空间。各地财政部门组织预算单位使用全国统一自助柜面系统,不得再单独向银行提出类似业务需求。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自助柜面系统由财政部牵头验收,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自助柜面系统由省一级财政部门牵头验收。财政部将会同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制定验收标准。

四、全力做好支付电子化的推广工作

支付电子化,是全面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攻坚克难的决心、科学创新的手段、务实高效的举措,集中资源,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这项工作,力争早日取得成效。目标要求是,全国各省、区、市到明年上半年以前完成省级支付电子化实施,具备条件的地区,今年年底以前完成省本级实施。已经开展类似工作的地区,要依据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总行联合印发的支付业务电子化管理暂行办法、标准规范进行对照检查,按统一要求改造业务系统,使用全国统一的安全支撑控件和自助柜面系统。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支付电子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织好实施。地方财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主动抓、亲自抓,制定明确计划,督促落实责任;要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工作质量;要把握重点,切实加强资金安全是第一要务。另外,省级财政部门还要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思路,积极发挥对所属市、县和乡镇支付电子化管理的统一规划、指导作用。其中,“两级建设”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负责支付电子化管理的主体建设,“五级应用”是指中央、省、市、县和乡镇财政统一使用。

二是建立协调机制。支付电子化是一项多部门联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地方财政部门要搞好协调和服务,切实发挥牵头和枢纽作用;要与人民银行积极配合,确保按照规范性要求开展实施工作;要加强对银行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要协调好预算单位的业务调整,在加强资金安全的基础上,为预算单位提供便利;要统筹安排好软硬件厂商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服务。

上一篇: 卫生许可证申请书 下一篇: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