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心得体会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2 21:16:03

前台心得体会

前台心得体会篇(1)

公司前台工作心得体会1前台这个工作岗位是一家公司的门面,是外来人员进入公司第一眼看到的职员,也影响到是外来人员对公司的第一印象。所以前台的这个工作岗位对公司还是很重要的。我在公司做前台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这份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多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前台的工作其实还是很轻松的,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如果是凭借这样就判定前台的工作不重要的话,那我觉的就太武断了,至少在我工作的这家公司,对于前台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前台的工作岗位要求一般都是有硬性要求的,这个硬性要求不是学历、经验之类的要求,也是外贸和身高的要求。因为前台工作就相当与工作的门面,对于门面的设置,是要好看漂亮的、形象气质佳的,可以在外来人员进入公司的时候,能够有好的心情,在这个世界上,谁不想看到美好的事物呢。这是我对做前台这个工作岗位最大的要求了吧。

所以公司对于我们前台人员的要求就是要有气质有形象,工作的时候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而且礼仪也要做到很到位,这就是我们前台工作人员的第二个要求了,就是要知道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社交礼仪。前台的工作主要是接待外来人员,第一时间对接外来人员来公司的目的,根据其目的,找到专门对接的那个工作人员,协助处理好一些事情或者问题。所以礼仪方面的到位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我觉得除了上面说的形象和礼仪之外,我还觉得前台工作的时候,沟通也很重要,因为不管来公司的是谁,第一次对接的肯定就是前台,为了能够更快的处理好事情,这个时候就需要前台的沟通能力了。

我做了前台工作这些时间,我真的觉得收获挺大的,最直观的就是我提升了自身整个的形象气质,也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礼貌和宽容了,每天都是笑眯眯的,不仅自己心情好,连带着公司看到我们的人的心情也都很好,更好的调剂了公司的工作的轻松氛围。我觉得挺好的,之后也会一直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公司前台这个岗位的工作。不管什么样的职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在任何岗位上,只要认真工作,都会有一定的收获的。这是我工作的最大感触。

公司前台工作心得体会2一、扎实的产品知识

首先,我们应该对所营销的产品要有一个全方面的认识,从产品功能、产品的特点、相对优势到如何使用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给客户介绍的时候底气十足。其次,要对市场要有一定的了解,销售任何一款产品除了要掌握产品本身之外,我们还需要将其准确定位,找准其市场发展方向,才能提高它的市场竞争力。

二、树立营销意识和协作精神

作为一名前台工作人员,每一位客户都是我们业务发展的对象。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营销服务意识,让营销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要珍惜机会,抓住每一位客户,把最好的产品介绍给他们,让客户了解和信赖我们的产品并且接受我们的产品。

三、积极的工作心态

一个人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成败。我们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往往在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会影响到我们与客户的交流,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造成客户拒绝我们的产品。对于客户的拒绝,我们应当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千万不要心灰意冷,把客户拒绝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出客户拒绝的真正原因,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就会有更好的销售方法。

四、注重营销技巧

我们面对的是广大客户群,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注意营销的技巧,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不能为了销售而销售硬把产品强塞给客户,这样不仅会使客户反感,也会降低客户对我行的忠诚度。所以,在客户进门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来直去的营销,应该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营造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了解客户的真实意图,这样就会拉近我们与客户的距离,为营销做下一步铺垫,进而一步步水到渠成的完成销售。

五、做好销售服务

在销售产品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客户提示其所将要购买的产品进行完整系统的说明,并揭示风险等,以提高客户对我行产品的了解程度和信任度,为今后给客户推荐其他相关产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营销并不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努力去做,认真去做,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更好,我们的业务发展才会更快,我们职业生涯才会更好的美好。

公司前台工作心得体会3通过这次在公司前台的一个实习,我也是感受到工作想要做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而且社会的相处方式也是和在学校有一些区别,工作之中也是需要我付出很多的努力去完成,并且通过这次的实习,我也是对于进入社会,来把工作给做好有了更多的信心,对于这次的前台实习,我也是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是对于要做的事情比较的茫然,虽然我也是了解前台要做的一些事情,但是每个公司的情况又是有不同的,并且侧重点也是不一样,况且我们公司其实也是有一些要求的,所以来的时候,也是先给我们培训,然后再进入到岗位上跟着同事慢慢的来做,一件件的事情做好,最后整个流程,整个岗位的工作都会做了之后,才渐渐的放手,我也是通过努力,渐渐的掌握了该如何的去做好前台的工作,在学习之中,我也是感受到,和学校是不一样,更加的注重实际,更多的是教我们怎么去做事情,而不是理论的一个学习,而且理论也是非常的少,学的每一个都是要用到的,也是让我清楚,学习不能停止,同时也是更加的要注重于自己要做什么事情,那么也是要学什么东西,而不是像学校学的那么多,但是实际用到的也会比较的少,是有一些差别的。

在前台做事情的时候,同事也是认真的来带我,让我感觉到公司的氛围是非常的不错,没有什么太多争端的事情,大家相处都是挺愉快的,而且我要学的东西也是不会藏私,会把经验教给我,让我更加的明白如何的去做好事情,同时也是在工作之中,我没有犯什么错误,每做好一件事情,我也是感受到这件事情对于我,也是有一些成就感的。自己也是收获很多,更加的能去对事情做得更好,我也是在不断的完善自己前台工作的方法,尽力的去做好,并且也是在其中感受到在自己的经验也是变得丰富了,以前不是那么熟练的事情也是能做好了,通过这次的实习,让我也是对于前台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

实习而今也是结束了,我学到了也是做好了前台工作,自己也是在自己的岗位上站稳了脚跟,当然也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要继续的去提升,来让自己的前台工作做的更好才行,也是要继续的多学,多去积累经验。

公司前台工作心得体会4这次公司为我们准备了一场培训活动,专门针对我们前台客服的培训,就是为了让我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此次的培训给了我很多,我也学到很多,为此我来谈一谈我的体会。

我们客服的培训大概是一周时间,这一周我体验到了真正作为客服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在这个行业中成为优秀的自己要有的。培训开始,我们的培训老师就给我们展示了他作为客服的一面,我这次真是开了眼了,__老师他从客户来电到最后结束电话,语速平稳,意思表达清楚,微笑服务,各个方面都很棒,我是第一次见识到一个客服可以做到这般的好,整个流程不说对面的客户是有多好的印象,就单单我们这些看他演示的,都觉得惊叹和敬佩。要知道客服是公司的最先接触客户的,对客户而言,客服的服务很好,为公司之后的工作也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因此作为前台的客服,我们更是要把服务进行到位,必须要让客户满意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

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遍作为应该优秀的客服的样子,后面还给我们讲解了客服面对客户的来电,客服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第一,注重个人的礼仪礼貌,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对待客户必须要有足够的礼貌,必须要对客户表示足够的尊重,客户就是我们公司的“上帝”,对他们的服务是一定要放心上的。

第二,耐心服务,善待客户。上面有说客户就是“上帝”,因此不管客户提出什么要求,我们都必须要保持耐心,帮助他们解答难题,再有不能因为客户的不同,就差别对待,必须一视同仁,要去善待他们,这是客服基本的职业道德。

第三,熟练掌握相关服务规则和项目。客服人员最基本是一定要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清楚相关的服务规则,才能更好的去服务客户,也才不会轻易就犯错,同时公司的一些项目也必须熟练并且能够掌握,才能为客户提供准确的信息。

在这次的培训,我真的能够体会到作为客服的不容易,从来都不是跟客户接个电话就行的,其他方面也要有些基础,而且服务是必须到位的,不然一旦被投诉,也是很不幸的。通过培训,我能够清楚自己身上的重担,我以后会用我学到的知识去服务我们的客户,帮助公司积累更多的客户,为公司做自己的贡献。

公司前台工作心得体会5人事前台工作需要顾及的方面有着很多,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都更加注重于和其他人事前台进行学习,所幸公司的人事前台人员并不止我一个人,因此在我对自身工作不是特别了解的时候,我还能够有着一个参照与学习的对象,时间的流逝总是让人无法察觉的,至少现在我已经从事人事前台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因此我对这份工作也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心得体会。

最近就是一个十分适合招聘的时间点,实际上每天都有来公司进行求职的人员,因此我会将求职者带到会议室进行面试工作,至于简历部分需要我观察的地方并不算多,最为重要的是确定对方所学的专业是否和公司需求的岗位相匹配,其次则是看对方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这份工作的态度。当公司有员工想要进行辞职的时候,我会按照相关的流程将辞职者的信息给公司领导进行浏览,并尽快安排好其他员工来交接离职人员的手头工作,尽量不要因为对方的离职而给公司的正常运转造成一定过得困扰。

实际上平时公司的福利也是相当不错的,毕竟在活动福利这方面的事情是由我进行负责的,因此我会根据当下时节的变化而精心准备一些小礼品,实际上这些公司的活动也是具备着一定的意义的,这样的话也能够尽快提升公司员工的内部凝聚力。平时的时候我也会负责公司员工出勤记录以及制作相应的电子表格,当员工想要进行请假或者调休的时候,我会安排对方在公司相应的纸质凭证上面进行签字,然后将当天数据进行汇总再交由办公室部门,另外每天的考勤记录我也有进行统计的。

前台心得体会篇(2)

    首先,我们应该对所营销的产品要有一个全方面的认识,从产品功能、产品的特点、相对优势到如何使用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给客户介绍的时候底气十足。其次,要对市场要有一定的了解,销售任何一款产品除了要掌握产品本身之外,我们还需要将其准确定位,找准其市场发展方向,才能提高它的市场竞争力。

    二、树立营销意识和协作精神

    作为一名前台工作人员,每一位客户都是我们业务发展的对象。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营销服务意识,让营销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要珍惜机会,抓住每一位客户,把最好的产品介绍给他们,让客户了解和信赖我们的产品并且接受我们的产品。

    三、积极的工作心态

    一个人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成败。我们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往往在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会影响到我们与客户的交流,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造成客户拒绝我们的产品。对于客户的拒绝,我们应当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千万不要心灰意冷,把客户拒绝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出客户拒绝的真正原因,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就会有更好的销售方法。

    四、注重营销技巧

    我们面对的是广大客户群,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注意营销的技巧,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不能为了销售而销售硬把产品强塞给客户,这样不仅会使客户反感,也会降低客户对我行的忠诚度。所以,在客户进门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来直去的营销,应该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营造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了解客户的真实意图,这样就会拉近我们与客户的距离,为营销做下一步铺垫,进而一步步水到渠成的完成销售。

前台心得体会篇(3)

台湾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台湾“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所颁发的《青少年白皮书》将“青少年”界定为10~24岁的人,约占台湾总人口的30%,目前约有700万。这一群体中的一部分在台湾2012年的大选中首度拥有“总统”选举权,成为“首投族”。他们用手中的选票选出自己喜欢的领导人,未来将成为台湾各个阶层的中坚力量,对于两岸关系长远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是我们对台宣传的重点目标人群。那么,这一群体有哪些显著的心理特点呢?

(一)政治上:政治效能感低,“政治边际人”色彩浓厚

“跟大陆的青少年比起来,台湾青少年对政治的关心程度实在不值得一提。”这是在某论坛中一位台湾网友的留言。台湾青少年不愿过多地谈及政治,比较关心的是自己未来的就业及发展,这是他们边际性政治人格特征的体现。

相对于过去的政治高压时期,今天台湾的政治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和多党纷争局面的出现,台湾的舆论环境也越来越宽松,这赋予了多元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少年更多的政治选择,促进了他们“政治边际人”心态的嬗变。与过去相比,当代台湾青年对政治问题的关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台湾的特殊政治环境,特别是执政的8年时期,台湾当局对民主政治的践踏,以及政治人物自身丑行被揭穿,这些都极大地打击了台湾青年对“民主政治”的热情和信任。

在政治面前的“鸵鸟心态”是当代台湾青少年边际性格特征的集中写照。一方面,他们有了相对独立的政治人格;另一方面,他们的政治主体意识又寓于矛盾的政治心态之中,既强烈盼望台湾社会政治昌明,又对“政治问题”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既憧憬新变革、新环境,又明显求稳怕变。一项调查显示,台湾地区的大学生有近六成的人不想参加政党活动,八成三的青年学生表示未来不会从政。说明当代台湾青年对政治变革抱以希望之时,对“政治”的热衷度仍然较低。

(二)文化上:受中西文化的双重熏陶,但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逐渐减少

台湾传统文化保存较好,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度较高,台湾某机构对参观上海世博会的100名台湾青年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不少学生为中国馆展示的数千年厚重中华文化所感染,表示台湾与大陆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应该深入开展文化交流,继承发掘优良传统,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不过,目前,随着欧美文化的流行和之前当局推行的“去中国化”策略,“使得广大台湾青少年对大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淡薄,与大陆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感情联系越来越少”。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张麟征指出:“十几年前,台湾在‘教改’还没有推行的时候,每一个学生在中学、大学里都会念《四书》、《五经》等古文,台湾叫做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但是‘去中国化’之后,这些古文课的时间被大大压缩。” 让人欣慰的是,上台执政后,台湾教育部门重新把《四书》、《五经》列入高校必选科目。

张麟征指出,当代台湾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了解减少的同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却越来越严重。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文化风靡全岛,台湾年轻一代从社会、学校逐渐接受了西方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并以这种标准审视周围的事物。在接受新事物时,年轻人更加强调“个性”和“与众不同”,而且,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青少年文化的个性化色彩将会越来越浓厚,流行文化也造就了年轻人自己的语言体系。

(三)自我认同上:“台湾主体意识”强烈,对大陆心态复杂

受李登辉和当局推行的“去中国化”和“本土化”策略影响,过去20年间,台湾民众的自我认同和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6年台湾“行政院”一项调查显示,认同“台湾前途应由台湾2300万人民来决定”的“台湾主体意识”的支持率或认同度高达81%,目前,这一比率应该更高。不可否认的是,“台湾主体意识”已经跨越了蓝绿界限,跨越了职业和年龄的区分,成了台湾民众一种重要的政治心理。这一现象在台湾青年人中尤为突出。台湾政治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从1992年到2010年的18年间,整体趋势来看,18年间“台湾人”的认同增加了35.1%,“中国人”的认同则减少了22.4%,认同台湾者平均每年增加1.95%。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台湾青少年对“台湾人”认同的比例高过中老年人(数据来源于台湾政治大学的调查)。

台湾某机构对参观上海世博会的100名台湾青年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多数台湾青年学生的“一个中国”意识比较淡薄。他们把大陆称为“中国”或“他们”,把台湾称为“我们的国家”或“自己的国家”,并列使用“中国”与“台湾”。在台湾最终走向两岸统一问题上,台湾青年学生多表现出模糊和回避的态度。在调查问卷和私下交流中,仅有少数人愿意表达统“独”立场,大多希望两岸和平相处、维持现状、和平分治,不愿两岸走向统一。

看待大陆,台湾青少年存在着“自大感”和“自卑感”交织的复杂心态,这里不做详论。“台湾实在太小,大陆实在太大”,许多台湾青年学生在谈到大陆时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惊叹于大陆这几年的经济腾飞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面对大陆这个充满无数机会的“巨大磁场”,台湾青年一代无法置身事外。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少年,渴望了解大陆的经济发展成就和社会发展变化,想到大陆来淘金和找寻实现梦想的舞台。

(四)媒体行为上:依赖网络,喜欢通过新媒体发声

由富邦文教基金会委托台湾政治大学媒体素养研究室策划执行的“2010年台湾青少年媒体使用行为研究调查”显示,网络是青少年认为最重要的媒体,其次才是电视、手机、报纸、杂志、广播;但是在媒体信赖度方面,青少年认为电视媒体的可信度最高,之后依次为网络、报纸、广播及杂志。

根据思维市场咨询公司2010年的“亚洲青年”调查,网络及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力甚大。台湾青少年拥有台式电脑的比例居亚洲之冠,网络科技的接受程度领先亚洲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同时,60%以上的台湾青少年有6年上网经验,与2008年的研究调查相比,增长30.2%,上网年龄层有越来越小的趋势。

研究发现,台湾青少年运用新媒体越来越普遍,有约70%的青少年曾参加过网络投票,运用手机进行短信投票约占二成;也有近五成(49%)受访者曾在网络上上传影音文件,46.3%曾上传过原创作品,约四分之一(24.6%)曾在自己的博客上讨论公共议题。传统媒体对于青少年来说,使用门槛较高,较少能提供让青年人发声的平台,而新媒体则允许青少年展现自,其实时互动的特质也让青少年能在表达意见上更为便利与快速。

宣传对策

(一)运用新媒体,达成预期传播目的

从目前大陆对台宣传的媒体来看,大陆电视媒体在岛内仍无法落地,平面媒体大部分亦无法刊行,一直以来对台宣传或传播的主阵地是广播。然而在新媒体层出不穷、受众选择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依靠中短波发送的传统对台广播对台湾青少年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目前以数字广播、手持电视、播客、网络电台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的对台广播是一个机遇,同时,更将对对台传播的媒体格局带来巨大影响。新媒体的出现将弥补电视和纸质媒体无法突破政治藩篱的局限,从而给对台传播理念带来全新的思维。

以对台广播为例,现在对台广播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有在线收听的功能。以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海峡之声网”为例,岛内有二十多家网站连接到海峡之声网,其中包括一些电台的网站。根据IP调查,海峡之声网收听在线广播的听众中,有很多是来自岛内。数据显示,岛内听众中,在线收听广播以青年群体为主。

笔者认为,针对台湾年轻人接触网络多的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对台传播媒体格局可以重点从网络寻找突破,在市场和相关主管机构共同整合的情况下,建立有影响力的对台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和专业网站。

目前,用好新媒体应特别注重微博平台的应用。在台湾,最受欢迎的微博平台包括Facebook(脸书)、Plurk(噗浪)、Buboo(巴布)等等,岛内微博平台有很多知名专家、舆论领袖、明星主持人等,他们在台湾青少年及中南部民众中具有广泛的舆论影响力,往往这些微博名人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或者一个表情,都会迎来无数粉丝的转载。同时,随着两岸交流的热络,越来越多台湾知名人士特别是台湾演艺圈人士开通了新浪或腾讯微博。因此,开展对台湾青少年的宣传,可以找一些学者、专家、艺人作为我们的代言人,把我们精心策划的消息通过他们的微博平台传播出去,达到“借口传声”的效果。

(二)用活泼的文化娱乐产品吸引台湾青少年

欧美和日韩文化在台湾大行其道,大陆方面应该充分使用影视剧、流行歌曲、文化旅游和电子游戏等各种现代化娱乐产业,“从娃娃抓起”,让台湾青少年在哈美、哈日的同时,也来哈京、哈海(崇尚以北京文化为象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上海文化为象征的中国现代文化)。

大陆应该用经济手段指导和支持大陆文化企业,以亲切自然、力戒说教的文化娱乐产品,“润心细无声”,向台湾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传输一个积极、友善、亲近的大陆形象,向台湾民众展现中华文明的华美和伟大,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青少年觉得做一个中国人是值得自豪的事情。为吸引台湾年轻观众,应制作播出一些针对他们的特别节目,对受到台湾观众喜爱的大陆影、视、歌、体育明星多做介绍,增加两岸青少年一代的认同。

台湾青少年有一些哈日、哈韩族,但这两年,大陆的一些制作精良的或传统或现代的影视剧和曲艺界的明星也受到了台湾青少年的追捧。一些电视剧、古装剧,例如《汉武大帝》、新《水浒传》在台湾备受欢迎,这至少表明台湾的这一代青少年对中国文化还是有比较浓厚的兴趣的。另外,像大陆娱乐节目《超级女声》、《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在台湾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三)重视面对面的宣传,促进台湾青少年对祖国大陆的充分了解

要做好台湾青少年的工作,争取台湾军心民意,应树立实体宣传的概念,即不应只局限于通过媒体宣传塑造大陆形象,还应通过两岸青年的实际交流交往来做工作,比如目前热络的两岸青年的各种夏令营、两岸互派学生乃至大陆赴台个人游,都将是全面对台工作的一部分,这种实体的宣传更有冲击力。

台湾某机构对参观上海世博会的100名台湾青年学生的抽样调查(见表1)显示,台湾学生参观世博会后对大陆持负面评价的大幅减少,好感明显增加,原来不少错误认识被完全扭转。参观之前,近八成认为大陆“脏乱”,近半数认为大陆“贫穷”、“落伍”,参观后认为大陆“贫穷”、“落伍”的大幅下降,认为“富裕”的接近半数,认为“进步”的达八成以上。他们普遍感到,在园区一起并肩排队参观的大陆人很“亲切”、“热心”,并非媒体所妖魔化的那般恐怖。一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自己长居台湾南部,每天听地下电台,觉得共产党员很可怕,第一次来上海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陪同我们的官员好亲切、好棒。”

表1:100名台湾青年学生抽样调查(%)

2010年夏天,两岸的青年交流掀起一股热潮,成千上万名台湾青年同时“登陆”交流。第一次来到大陆的李仁维感叹,以前他主要通过网络了解大陆,有时网络上所写的大陆像通过哈哈镜表现出来的,是变形的,他需要驰骋于不同论坛,分析寻找事实。此次通过与大陆同龄人的相处,他“感觉大陆学生很有素质,说话很得体,对台湾学生很客气”,“以前认为大陆人没有自由,这几天看到的和在台湾听到的不一样”,“希望今后能举办更多的交流活动,让更多台湾学生有机会亲眼认识大陆”。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大潮流前,两岸的青少年们应该勇敢地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做对台宣传工作的媒体人,理应为台湾青少年了解真实的大陆和大陆的民众,为两岸青年人的沟通担当起桥梁和剂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唐春林:《新闻报道如何“讲故事”》,《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7期

②卢文兴:《贴近性在对台广播中的运用与发展》,《青年记者》,2010年6月下

③杨胜云:《对台传播引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前台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 旅游人类学 文化变迁 经济心理 舞台真实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和山区,近些年随着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也日益深化。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开始利用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和特色的自然风景进行旅游开发。随着网络媒体的作用日益显化和外来旅游者的不断增多,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植入和和本民族对外来文化的主动融入态势更加明显,文化交流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那么,这里面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后果怎样,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一、传统的旅游人类学中的文化旅游

1977年美国史密斯教授主编的《旅游者与东道主:旅游人类学研究》使得新兴的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内容明确:即对旅游者及旅游本身的研究以及旅游业的出现和发展给东道国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影响和研究。后来者正是在史密斯和以前诸多学者的基础上研究逐渐深入和扩展。

格雷本教授延续了早期人类学家的实质论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探索土著部落的社会文化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迁,在他的诸多论文中深刻的阐述了现代旅游给东道国和接待地区的地方文化带来的文化碰撞,涵化甚至文化转型。

美国马康奈教授在研究目的地文化产品时,借用了戏剧舞台理论,认为在人们的行为中存在展现于外的前台行为和掩藏于内的后台行为。于是马康奈提出了类似的“舞台真实”的概念,精辟的论述了呈现在旅游者前面的“前台文化”与真实生活中的存于后台的民族文化之间的不同、区分前后台文化的利弊以及经济文化影响。

纳什则更加客观的探究了旅游人类学的文化影响,他更注重从旅游者以及东道主居民之间文化的互动来描述旅游的文化影响。更重要的是,他注意到了旅游者到来的文化的强势侵入和东道主居民的主动被涵化。他把这种文化植入比较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入,从而引起了更多的关于文化保护的忧虑和措施。

我们从以上的旅游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引进过程中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脉络。它的研究核心很明确的指向了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标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诸多学者的研究中,很多都提到了土著民族这样一个概念来描述和不知觉的强化了旅游的单向文化影响。我觉得这种历史沿革固然可以是理论变得更为透彻,但是在现今条件下,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旅游的文化影响已经从单向的、缓慢的、平面的变成了双向的,快速的、立体的影响。

二、旅游文化与经济心理

民族地区的固有文化是反映当地存在的一种结果。当他们为了发展经济而把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包装展示个别人看时,由于外来者的介入,他们的消费行为,语言行为,逐渐进入了当地的社会存在,必然会引起意识等文化现象的异化。这两种文化因为旅游而产生碰撞,碰撞的效果可能是互斥,也可能是相互吸取部分文化因素,使原有文化产生量变,它的实质结果是缓慢的部分质变;也有可能因为碰撞而产生文化的趋同和涵化现象。那么在每个结果肯定后有隐藏的原因。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和封闭的生活空间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对于外界来说是一种文化上的诱惑。但是,当旅游者(通常相对于民族地区居民是在经济上比较优越的)来到该地,他们的相对阔绰的消费会不自觉的在东道主地居民中产生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弱化了东道主的经济心理,使其对以前的自身文化产生了一种潜意识的怀疑甚至排斥。基于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精辟论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相对巨大的经济优势产生了一种文化领导权。因此旅游文化的相互作用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的经济力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心理。民族经济心理为民族群体与经济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在这样的相对劣势的经济状况下对外来文化的崇尚和膜拜会引起外来文化的强势植入甚至主动被涵化。

现代交流和旅游的媒体化以及网络化加速了民族地区的弱势经济心理的认同和集体焦虑,他脱离了以前旅游者影响的单一形式,扩大了影响的范围和速度。随着网络和通讯媒体的迅速普及和推广,旅游者可以在不能去的地方通过别人旅游的成果在媒体上得到资讯,甚至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不分时间和距离。对东道主地来讲,一方面为了吸引旅游者不得不对自己的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行包装和推介,另一方面也更快捷的了解到了外来文化的魅力。这种魅力也许是一种感受,也许是一种崇拜,然后可能会模仿。这样两种文化的交流逐渐的脱离了时间、空间、距离、范围等的限制,对具有弱势经济心理的东道主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弱势与文化弱势

少数民族地区的弱势经济心理来源于他们的经济弱势与文化弱势。少数民族的经济弱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从许多数据中得到解读,下面是2008年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值的简单比较情况,而文化弱势则可以通过教育程度来衡量,我只罗列了在校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和人均出版图书册数这两项。

从以上几项简单的指标可以看出不论是哪一项民族自治地方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值。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虽然比以往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旅游者比较,经济劣势必然会产生心里劣势。这种经济心理劣势会带来一种寻求平衡的冲动,在不能立刻改善的情况下,一方面会通过质疑自身发展的缺陷,其中就可能包括质疑自身的文化劣势;另一方面会模仿沉淀在优势者身上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正是旅游者的文化表征。于是,文化变迁开始发生。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这种变迁进行得更为剧烈和广泛。随着互联网和电视、报纸等媒体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发覆盖,一方面东道主居民获得得文化的通道更为快速和便捷,这种对“他文化”的获取还只是一种感性认知,这种感性认知随着旅游者的到来得到现实的强化,从而有一种更为强烈的改变自己的激励。另一方面,随着东道主经济的逐渐发展,居民也开始逐渐走出去进行旅游经商等活动,进行网络推介自己的文化并可以实时的得到别人对自己文化的正面或负面评价。

四、舞台真实、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

文化到底是一个民族意识形态中最本质和牢固的部分,在面对外来冲击时。觉醒的东道主居民依旧认识到自身文化中也有着非常灿烂和值得骄傲的部分。于是在把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推介时通过各种方法来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这就产生了旅游文化的“舞台真实”。

“舞台真实”是马康奈的经典描述。他将旅游场域比作一个大舞台, 并划分出前台和后台。后台是东道主文化寄居于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抽象地旅游资源实在; 前台是游客所感受到的文化,最常见的是东道主的旅游产品展示地。后台真实的生活场景经过提炼被当做旅游资源而包装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便是“舞台化”。舞台化的提出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其一,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防止由于大量旅游者直接侵入民族文化原生地而引发大规模的文化涵化、文化变迁等问题, 这是舞台化的必要性; 其二, 为了满足旅游者对于异域文化的猎奇心理, 满足市场对民族文化旅游的需求, 这是舞台化的可行性。

文化的变迁首先是附身于主体的后台文化的变迁,主体的体验通过经济心理的变化使异文化以自己的意识来表征,从而使异文化有了另一种表现形式,从而也使自身文化蜕变成了区别于以前前台真实的不真实的真实。经济心理是一个容器,它决定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了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主体能动性表现为主动被涵化还是被动主涵化抑或主动主涵化。涵化就是一个文化改造和覆盖的过程。当弱势文化的主体预期这种持续的文化被涵化使这个民族的长期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变得更大,那么短期得经济心理劣势会被长期的预期收益所取代,从而会采取措施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那么在不牺牲短期经济收益的基础上进行的“舞台真实”就成了一种商业化的理所当然。

五、民族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保护

显然,光靠一种文化前台的操作是不足以保留民族文化的精粹的。“舞台真实”是一种隔离行为,但是文化的交流怎么能通过这种机械方法完全切割。因此,采取措施保护后台文化的精粹才是根本的措施。民族地区居民的经济心理在网络化条件下的变迁从单个和缓慢变成了一种群体性的快速的从众,在这一方面网络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羊群效应”的头羊。

首先,让民族地区居民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这种独特性和优越性可以通过舞台化来获取经济收益,可以是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有了深厚的文化支撑,如果失去了这种独特性和优越性,这个民族的存在将受到威胁。

其次,在宣传手段上,不能有他文化相对优越性的强烈暗示,并不自觉的把这种文化优越同经济优越挂钩甚至等同,使民族地区居民的经济心理转变产生倾向。

最后,不能把文化前台和文化后全割裂。前台文化是比较固化的形式,通常表现的是节日、婚嫁、服装、信仰等民俗文化。如果可以骄傲的正视自己的文化,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如同前台一样把文化在后台表现出来。民族节日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现在的许多人即使不知道圣诞节等洋节是怎么回事,也跟风过而冷落了自己的民族节日,冷落自己的民俗,让许多特色的民俗文化走入了博物馆文化馆,甚至在前台也难以见到了,这不能不说是媒体的引导走入了偏区。

参考文献:

[1]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龚锐.从异域到本土――­旅游人类学的西学东渐评述.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前台心得体会篇(5)

0 引言

在当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银行业的前后台业务分离已经成为当代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银行业顺应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积极的开展前后台业务分离工作,更深入细致发展后台业务部门的分工合作,这种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的发展新趋势正在改变着国内银行业的发展格局。

1 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的定义

近三十年来,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借助IT技术,掀起了以后台业务集约化运行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变革。银行转变成前后台业务分离,主要指的是银行机构直接经营活动分离。实现了银行前后台业务在时间以及空间上都逐渐的分离,银行的前台主要的功能为:接待客户、受理交易为主以及强化网点的分销渠道。后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银行以交易处理为主,突出保障支持功能,在此基础上打破地域局限,提供全球范围的后台服务,引入工厂化生产方式,实现银行业务标准化、规模化处理。从而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应用独特管理手段,最终激发后台活力。

应用银行持续扩展服务功能,从最初的简单交易业务逐步向资料录入、信息维护领域延伸。国外商业银行从简单物理集中到工厂化、流水线作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运行模式,生产中心也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迁移,显示了致力于降低成本的发展策略。

2 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的背景

2.1 银行业运营成本压力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银行业务不断的扩大,品种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活动的成本在不断的提高,其银行业务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是银行机构发展中面临的非常严重的问题。纵观全球的发展,银行所占据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其核心功能的运营成本所占比重与日俱增。比如在银行通信费用、电费、人力成本以及相关的维护成本等,在银行运转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运钞机进行运钞工作,其运钞车以及保安人员的租金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2.2 信息技术发展推动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这为银行后台运作系统提供了物质基础。影像传输技术解决了纸质材料远程传递的问题,个人权限控制以及信息弹窗等功能实现了远程授权,电子验印技术破除了防伪辨真的难题,加上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无论何时何地业务信息都能够实现迅速传播,简化工作流程,实现共享信息。

银行业信息化的进程改变了原有的工作程序,使得银行后台具备与前台网点同步信息处理的能力。当银行为了能在业务竞争中抢占先机,希望通过更深入的客户沟通俘获客户,要求前台网点更细致地为客户打造个性化服务时,推动银行后台业务系统建设,实施前后台业务分离开始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业务策略。

2.3 金融自由化是前后台业务分离的外在诱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银行改革的浪潮给银行业带来了诸多冲击,使得放宽对银行体制中的各类机构经济的业务经济领域,使得银行业务可以相互结合,取消对机构中的价格限制,允许银行金融机构自由成立分支机构,使得金融自由化,给银行本身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使得银行业不断的创新经营模式,专注于业务的发展,提高竞争力。

2.4 金融创新加快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

银行前后台的分离是一种金融创新,是金融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新型经营战略,另外,在产品、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创新业体现出银行前后业务分离的必要性。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当今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模式,对传统的服务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工作环境中的组织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相对独立的金融后台业务。

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开始研究和尝试前后台业务分离和营运体系建设。工商银行在完成票据提入业务后台集中处理基础上,又规划成立五大会计作业中心,从汇款业务入手推进后台业务的集中处理。民生、兴业、浦发、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利用其规模小的优势,借助影像技术再造业务流程,重新划分前后台界面,建立全国性的业务处理中心,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对公柜面业务的后台集中处理,改革的起点比较高。

3 我国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存在的问题

3.1 银行业前后台业务的分离不彻底

比较国外银行在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前后台业务分离,构建集约化后台作业体系建设来说,我国的银行后台业务分离的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随着在国际中的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比较明显,国内银行开始比较关注银行自身的业务经营情况和整体的经营业绩,反思综合经营成本耗费,研究流程优化以及金融创新,部分银行开始仿照国外的银行前后业务后台成功的例子构建自身的前后台业务分离体系。

然而,我国有关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种优势,即使有所分离但是并没有做到彻底。在一方面,大部分后台基地还没有建立成功,还处于构建阶段,资源设备整合力度不够,在银行内设机构中,绝大多数是属于银行结构的分支结构,纯粹的后台服务机构还是处于少数。在另一方面,银行企业还面临基地建设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客户体验效果不佳、前台分离业务占比不高等诸多问题。

3.2 银行业后台业务的外包不成熟

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对业务的处理上不仅表现为对后台业务的不断的转移,另外还表现在后台业务的外包上,后台业务本身的分离对银行业中后台的业务的外移为整个银行的发展创造了机遇。随着我国银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全面开放,这就导致了在银行前后台服务外包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因此带动了一批外包企业的飞速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的银行后台服务的外包发展的实践相对来说比较短,在我国市场中,集中表现为运作不充分,缺乏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市场规模较小缺乏政府支持、市场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银行外包业务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开发项目、现金守押业务、现金清分、自助设备维护、后台数据录入等内容。全国性的专业银行业务外包企业屈指可数,由于外包公司管理水平、公司实力,外包业务的工作性质,外包人员与外包公司的关系等原因,外包人员流动性较大,外包公司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储备,外包业务人员频繁更换,外包人员与银行不直接签订合约,银行对外包人员约束力不强,外包人员泄露银行客户、账户等重要信息的事故频发,银行因此面临各种因外包人员泄密导致的法律纠纷、声誉损失不可控因素不断增加的风险。这些风险隐患的存在,使得以稳健发展为主旨的国内银行很是掣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前后台业务分离、后台集约化作业的进程。

4 促进我国银行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的对策

4.1 加快银行业组织结构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

在国际范围的普遍认识中,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分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进行银行业的业务分离时,要进行详细的预案设计,保证整个系统中的信息、业务等方面的升级改造能够完美的进行。在业务分离的前提下,要改变传统的银行业管理方式,充分体现业务分离下的高效性和集约性,提高整体业务办理速度,不断完善强化银行业后台服务职能,提高后台服务的规模效益。银行业在业务分离的基础上,要优化自身的管理和流程,科学划定后台业务外包的范围,以科学的策划为中心,节约管理成本,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使得整个银行业中的业务流程再造更加流畅、完美。

4.2 提高本土银行外包企业的承包水平

面对当下银行业业务分离的趋势,银行外包业务的普遍增多,对承接银行外包的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本土银行外包企业的承包水平,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从企业自身开始做起,形成以承包银行业务为核心的自主品牌,真正成为银行外包业务的龙头承接企业。本土企业要积极的向国外的知名企业学习,学习它们先进独到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模式,并结合自身情况,创造属于企业自己的管理方式。地方政府也要大力扶持银行外包企业,支持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本土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4.3 加强银行后台基地的建设

随着银行业前后业务分离的逐步开展,银行业后台基地的建设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对于银行业的发展来说,后代基地的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银行后台基地是整个银行业后台业务开展和外包业务招标的关键,银行业的后台服务资源都在后台基地中得到整合,使得资源得以集约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在整合中发挥资源的最大潜力。

银行后台基地的建设,还可以有效的降低银行机构的整体经营成本,避免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风险,使得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极大的提高。加强银行业后台基地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积极的引进专业人才适用更科学的银行后台基地管理经营方案,大力发展后台基地的外包服务,真正体现建设银行后台基地的积极意义和重大作用,形成完善的银行业后台服务产业链,为银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银行业提供高效、高质量的金融后台服务。

5 结束语

总之,面临当前全球银行业前后台业务加快分离的趋势和银行外包业务的迅猛发展,我国银行业将面临着业务分离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但这也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只有顺应当下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银行业的业务分离,建立良好的银行后台服务综合体系,提高我国银行业在世界范围的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抓住当下发展机遇,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泽金,江春.武汉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分析[J]. 商业时代,2014(04).

[2]张丽拉,张子昱.我国金融业前后台业务分离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1(09).

[3]蔡宁伟,张墨竹.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综述[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07).

前台心得体会篇(6)

一个党的事业的忠诚儿子

他是忠诚的,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对信念忠诚。这种忠诚,写在脸上,挂在嘴边,源于血脉,根深蒂固。他1984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到北京日报社,后到市委组织部、再回北京日报社、后调至市委宣传部……一路积淀历练,铸就了将党性原则融入血液、将新闻传媒事业视作生命的赤胆忠心。

2006年10月,我们同一天入北京北广传媒集团履职,办公室挨办公室,“比邻而居”。从此结下战友情、同事谊。他是那种干起活来就满腔热忱玩命投入的人,时值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他带领大家不分昼夜,全力做好移动电视、城市电视的转播报道和信号传输工作。他脑子里始终死死地绷着一根弦——确保安全无事故(这也奠定了他之后调任北京电视台就提出“三大安全”的基础)。在他的领导下,北广传媒集团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户外大屏联播网。晓东大学学的是新闻,在北京日报作过多年的记者、编辑、主编,采写了一大批有影响有分量的评论、通讯和消息稿。我在电台也从事了20多年新闻工作,我们一起探讨问题,评论时事,只觉得他新闻敏感性强,分析问题深刻,有铁肩担道义的强烈使命感。命运眷顾他,2009年11月16日他调任北京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让他能够继续在荧屏上实现传媒人的职业理想。

至今电视台的中层们还记得任职会上他连说的“三个学习”——他要认认真真地向同志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以前的老部下他没带一兵一卒,扎实而低调地开始了他在电视田园里的耕耘,他把电视台看作他的天地,把全台干部职工当作事业发展的依靠、希望和支撑。他在到任后三个月的时间里与全台一百多名中层干部一一谈话,他把调查研究视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把北京电视台看作新闻生命新的起点。

2010年5月31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他兼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台长,我也从北广传媒集团调任北京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命运让我们又站在了一起。5月30日成立大会的前一天,我从英国被紧急召回北京。飞机一落地,打开手机,收到的第一条短信竟然是晓东发来的,短信内容至今我清楚地记得——“岁月匆匆,我们又成邻居了”。是的,我们办公室又一次挨在—起,又一次携手打拼共同奋斗了。他是正职,我做副手,如同船长、大副那样,共同掌舵着BTV这艘航船,在茫茫大海里向着电视传媒理想目标坚定前行。多少次,论证方案切磋研讨挑灯夜战;多少次,盯播出走一线谈经营谋发展豪情飞扬。我们共同制定了2011年为BTV“改革调整年”、2012年为“发力见效年”、2013之后为“稳定提高年”的战略发展规划。

正当我们整合资源、布局改革初见成效之时,2012年3月底,晓东却突然确诊罹患肝癌。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碎了我们致力谋划的梦想,震碎了所有关爱、关心、关注他的同仁的心。

在与癌魔抗争的七尺病榻上,晓东表现出来的始终是坚强的意志、达观的心态。那种坚韧与顽强,每每令医者动容。而支撑他的精神力量,还是新闻人的梦想——把电视台建设得更快更好!

2012年6月21日,北京电视台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报道动员会。忠诚于党的事业、有着强烈党性原则的他视此次宣传报道为全台工作的重中之重。那天,在住院诊治两个多月之后,他来到了台主楼38层动员会会场。我坐在他身边,听着他那略带沙哑却铿锵有力的声音,我被信念的力量深深打动。

2012年7月22日下午,晓东病情恶化,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他问大夫他还能活多长时间,大夫说最多两周,他说,如果能给他五年的时间,他会给北京人民一个全新的电视台。上苍有眼,2012年8月17日,他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成功作了肝移植手术。感谢上苍!感谢医术!感谢意志的力量!给了他生命延续的希望!

此间我与他每周通话或短信往来,我问他治疗的情况,告知台里的情况。他是那样深爱着电视事业,关心着台里的发展。移植手术后他恢复良好,我们暗暗祈祷医学奇迹能够在他身上显现。2012年12月19日,就在手术仅仅4个月之后,他又一次来到了台里,来到了新闻频道直播动员大会的现场。就在他步入会场的那一瞬间,全体干部职工自发起立,掌声雷动,他们看到了,他们爱戴的台长此时没有被病魔击倒,而是又一次与他们站在了一起!

2013年2月9日,除夕夜,他患病后第3次来到台里,我和他一起到播出机房、新闻编辑机房、安全监控机房、通讯机房、体育赛事直播机房、春晚剧组、物业值班室和驻台武警营房……园区的角角落落,他一一走到,检查安全,慰问职工,嘘寒问暖……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我们首次尝试设立了抗震救灾工作微信群,我把他“拉人”群内,让他了解一线情况,便于与大家交流沟通。微信群里记载着他的留言:面对雅安地震突发新闻,在多佳总统一领导、朱总一线指挥下,全台一盘棋,是震情凝聚了我们,更是因BTV集聚了每一个员工。@:震区雨大了,提醒大家多穿衣,勿感冒。

试问面对癌魔和死亡的威胁,能像晓东这样一心为公善始克终的有几人?能像晓东这样无惧无畏处之泰然的又有几人?若有人生来就是为使命而来,那么晓东就是为了党的新闻事业而生,为广电传媒事业而来。他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建起了崇高的使命感和人生价值诉求。新闻理想,燃烧荧屏一世;报国襟怀,照耀传媒此生!

一个一心为民的好领导

晓东临走前,特嘱不办追悼会,一切从简。遵照他的遗愿,台里没有集体组织告别。然而,11月20日清晨,我率台领导班子成员到友谊医院为他送最后一程,却目睹了感人的一幕:寒冷的冬晨,六点不到,医院地下二层,不足20平方米的告别厅外已经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多少BTV员工,从京城四面八方穿越黑夜而来,只为跟他作最后的告别!

晓东是个心系员工的一台之长,有着浓烈的爱民情怀。他来台不久,便组织召开了六场职工座谈会,直接倾听节目、技术和职能部门员工的心声。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电视台存在多种用工制度。对于派遣制与在编职工双轨制运行问题,他殚精竭虑,夜不能寐。在他的主张下,我们推行了多项举措,为派遣制员工提高待遇、缩小身份差距。派遣制员工的进门证件、食堂饭卡……他甚至都能一一想到。他视员工为姊妹兄弟对员工成长倍加关心。在他的主持下,台里推行了干部公开竞争上岗制度,推出了年度“十佳”员工系列评选……努力为员工构建职业发展上升通道。他还嘱台办公室把“十佳”员工家属周六周日分期分批安排到电视台来参观座谈,让员工家属们亲眼看看孩子工作的地方。

他特别注重与全台员工的沟通交流。在他的主持下,BTV内网全面改版,并专设“建言献策”、“台领导信箱”、“台领导推荐”、“我的阅读”等板块。他推荐文章并亲自撰文,看到一些动态信息和文章,他会直接下载下来,作出书面批示。很多节目中心和栏目组都有他的亲笔点评。看到好节目、好文章、好创意,好方案,他会习惯性地问创作者是谁,多大了……很多员工手机通讯录里都有他的联系方式,通过短信、微信直接与他交流。新闻中心记者李杨薇,作为第三批记者派往,由于高原反应强烈,患上病毒性心肌炎却坚决不回京。晓东得知后,直接发短信给李杨薇,“坚毅、坚强、坚持,是要讲求方法的,孩子,身体是本钱,为了身体,回来吧!”李杨薇至今还保留着晓东的短信留言。与员工们开会,他会认真地倾听每个人的自我介绍。经常有职工惊叹王台长怎么只见过我一面,就能叫出我名字……几天来,微信群里充满了员工们纪念他的留言心声,“一个人被人纪念,不在于他有多大的成就,而在于他为大家做了什么”,“努力给大家创造机会和空间的人,将永远得到尊重、感激和缅怀!”

2012年,北京“7·21”暴雨之夜,晓东第一次病情恶化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发短信给行政部负责人,叮嘱一定要给暴雨中采访回来的记者做好热面和夜宵……

晓东心里装的是员工。他病后,多少员工默默为他祈福平安;他走了,多少人为他泪洒天地之间。一个敢于担当的男人

我和晓东是有缘的。这种缘分,不仅仅是“比邻而居”,也不仅仅是多年共事,这种缘分,更是一种彼此间的理解和默契。他那句“岁月匆匆”中的况味,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想来,都觉得心有戚戚。而今阴阳两隔,可那份战友情,同事谊,在我心里越积淀越醇浓。

在我眼里,晓东是敢担当、愿付出、不怕吃亏的北方汉子、纯爷们儿,心底无私、胸怀宽广。他是一把手,很多决策事项原则上可以个人拍板决定的,但他尊重我这个“老大姐”,看重我这个副手。每次上党委会、台长办公会的议题,无论头一天忙到多晚,他都会跟我沟通一下,事先征求我的意见。我觉得,这已经不仅仅是民主决策,还是一个人胸怀的体现。有风有雨的时候,他总是冲在前面,把晴空留给我。一个庞大的电视机构,点多、线长、面广,每每有意想不到的难事来临,一句“我来处理吧”,给了我多少温暖和力量。我是总编辑,他为了让我集中精力搞内容生产,把那些遗留多年难以解决的烦事、难事留给自己。他抓制度、抓管理、抓保障……庞大的电视机构,如果没有有力的机制和条件保障,内容生产怎么会平稳顺畅?他是个男子汉,给我顶着这片天,使我更加心无旁鹜地投入内容生产,强化北京电视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电视是高强度、高压力的。2011年“七一”建党90周年纪念日,卫视、新闻中心作了大型直播《心心相印》。连续的鏖战,使我身体略感不适。细心的晓东看出来了,“七一”当夜,他先让我回办公室卧床休息,他和节目中心一直盯到最后。在荣誉和功劳面前,晓东从来谦让;对于电视台事业,可以说使上了十二分的心力。他所作的一切,彰显出了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胸怀,他已将“小我”融入“大我”,套用那句著名的话:他一生可能有很多敌人,却不该有一个私敌。

病重期间陪伴他的北京广播电视台办公室主任张常珊告诉我,晓东11月14日生命垂危之际嘱他转告我,一定想办法给一位小护士找张她喜爱的球队的足球赛票。晓东最后的嘱托,还是惦念帮助过他的人,我听后强忍泪水,这就是他呀,意重然诺,情比天大!

逝者去了,望着比邻的办公室,我怎么也克制不住眼泪,好像晓东仍在那里批阅文件,拂卷沉思……我再也见不到他平易的笑容,再也看不到他推门而进的身影,但我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一定能感受到我们会将他终生挚爱的电视新闻事业做好做强,实现他未竟理想的决心和力量!

今天是11月25日,星期一,3701会议室,编前会上,就在刚刚,我提议全体起立,为他默哀,为他最后送行。晓东,我的战友,别了!我看到了,你的英灵正袅袅升起,飞往天堂,你定会保佑北京的电视事业红红火火兴旺发展!你定会保佑你爱的台内的每一个员工幸福平安!

相关链接

北京电视台台长王晓东肝癌逝世同事好友哀悼好领导

2013年11月19日上午,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台长兼北京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王晓东因肝癌医治无效去世。王晓东生前好友、同事、媒体同行等在微博发文哀悼。

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北京丑视总监徐滔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借用北京卫视一位编导写的诗来表达对王晓东台长的悼念之情:“当明天的太阳,如往常般升起,你熟悉的城市,不再留你身影,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不再辛苦的你。”

北京电视台影视中心主任助理于金伟表示:“和王台接触不多,通过这几年我们了解到他为人亲和、工作拼命,雄心勃勃地要振兴北京台的事业……可惜,英年早逝。”

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向真用“平实、真切”形容王晓东台长,她告诉记者:“得知这个消息很难过。这一天看到很多BTV人在追忆与王晓东台长有关的点滴瞬间。他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平实、亲切。”

@宋红光微博:哭我晓东!王晓东1962年1月生;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作为第三梯队干部参加工作,先后在北京日报、北京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任职。现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台长兼北京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2013年11月19日上午11:03因肝癌于京去世。作为同学、好友,惊闻噩耗,长泣悲歌,沉痛悼念!

@佟尘(北京电视台《时尚装苑》主编):他是一个差一点改变北京电视台从业生态和媒体风格的改革者和领导者,也许五年之后我们的命运会完全不同,只可惜,只差一点,王晓东台长一直与肝癌病魔做斗争,今天早晨十一点,癌症胜利了。内蒙古汉子。一路走好。

@主持人曹扬(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贴出两人的短信记录。感叹:一个月前您还在安慰我,鼓励我!一个月后我却失去了您!您像一个父亲在关心着我!我却没能……约好了等我们都好了一起喝茶聊天,还要给我介绍几本书的。不能相信,仿佛一切还在眼前!可您却……记得一起推杯,记得扶着我的肩膀告诉我道理,记得台上抽奖的默契,记得您对我的鼓励。

@BTV黄海宁(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很多人不知道,王台对于我们大多数BTV人的意义是什么。记得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夏天的一次中心大会上。尽管他瘦得已经脱了相,声音微弱,但是他的笑容还是依旧那么和蔼,那么亲切。他为我们最基层的员工谋福利,让我们找到归属感。他就这样走了,但是我们所有人永远都不会忘记他。王台一路走好。

前台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教室身体前台后台

中图分类号:G254文献标识码:A

“身体”是我们感知存在和体验世界的桥梁,日常生活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我们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学生的身体遭遇可以反映出他们生存的状态。本文把“身体”看作生理和社会的集合体,将身体的物质性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但更重要的是将身体视为社会文化的载体。所以,本文中的“身体”是建立在社会文化基础之上的躯体。

刘云杉把教室定义为“是教学与师生日常生活的制度化空间,即‘前台’”。而事实上,教室不仅存在前台区域,也存在后台区域以及余留区域。“身体遭遇”指在教室中,学生身体所遭遇到的事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可以用话语表达出来的身体事件;二是研究者通过“观看”所描述的学生身体所遭遇的事件。本文通过学生在教室区域中的身体遭遇事件,期望能描述出学生的真实“生存状态”。

一前台区域中的身体遭遇

戈夫曼将“前台”定义为:受某种程度的知觉障碍限制的地方,同时,前台是观众高度受监督且乐于按程序铺陈开去的场景,是由制度、规范所规限之所。前台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地使用的标准类型的表达装备。前台变成一种“集体表象”,当一个行动者担当一种已确立的社会角色时,他通常会发现,一种特定的前台已经为他设置好了。当身体处在前台时,首先要维持前台的“常规性秩序”,收敛自己不合时宜的身体动作和表情。笔者认为前台区域中学生的身体遭遇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去个性化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而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等。传统观念在这种隐喻中体现了对学生身体发展的约束:要求他们的身体表现“默默无闻”、“奉献”、“献身”。这种话语形塑了“去个性化的身体”。教室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的主要时空场。教师将国家的话语在教室中进行浓缩,影响学生身体的发展。这种“去个性化”主要通过身体接受教室环境的潜移默化,以及教师日常话语的引导来实现。

在教室的环境布置中,教室里的张贴与布置也显出一种明确的目的性,墙上都贴着名人们的画像,画像上都标着人物的姓名与身份,并印有他(她)的一句名言。画像分两类,一类是科学文化名人,一类是英雄模范。前一类有居里夫人、诺贝尔、鲁迅与孔子,后一类有董存瑞等。诺贝尔的头衔定为“瑞典化学家”,其名言是“生命是自然交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居里夫人是“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她的名言是“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有自信心”。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名言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董存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名言是“党把光荣的任务交给咱们了,没有二话,天塌下来也要完成”。国家要追求政治的稳定与政权的巩固,所以代表忠诚与献身的董存瑞在教室中不可缺席。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引导和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思想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班会上,教师会引导学生要像××英雄学习。

“个体在前台区域的表演可以看成一种努力,这种努力使他在该区域的活动维持和体现了某些标准的外观”,学生的身体被形塑成符合某些要求的标准的姿态或行为举止,这样个性化的身影就被淹没。

2、纪律化

福柯认为纪律是一种关于细节的政治解剖学,这种细节体现在“上课是要专心听讲,不准睡觉,交头接耳,不准串桌、看课外书和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必须按时上课,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以及坐姿、握笔姿势――写字时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做到“三个一”:眼离纸一尺,胸离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大拇指与食指在前面捏住笔杆,中指在后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一齐弯曲并拢,小指贴在纸面起支撑作用。五个手指的骨节自然外凸,笔杆自然地斜依在虎口上。手指离笔尖一寸。铅笔尖与纸约成50度角。执笔不松不紧,要使笔灵活便于运用。

纪律也体现了一种“符号暴力”。“符号暴力”指在一个社会行动者本身合谋的基础上,施加在他身上的暴力。布迪厄认为“从教育行为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行动客观上都是一种符号暴力”。《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以语言符号形式出现的,当它生产出来和运作以后,这些符号成为使用者的社会资源和手段。同时,这种符号因借助于使用者的力量而蕴涵着某种权力。

通过纪律对身体进行定位。安置身体由身体的“位置空间”转向“情境空间”,即身体与任务的结合。在学校场域中,学生的身体主要承担学习的任务,学生身体表面承载着知识。工具理性是指人在特定的活动中,对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进行首要的考虑、计算的态度。在工具理性的冲击下,知识越来越成为学校达到“育人”的主要手段和目的。在某学校的课程表安排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校9个小时,其中8小时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习知识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但是现在很多学校为了知识而学习,使学生的身体承载着沉重的“知识”包袱。

纪律维持秩序,目的是让学生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情景下,身体保持合适的姿势,以便教学顺利进行。学校评价好班级的标准就是“有良好的秩序”,学生守纪律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为了教师顺利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3、被监督

教室中学生的身体前台,突出表现在课堂中他们的身体受到教师的监督。因为教师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和身份:“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而且讲台兀立于全体学生的正前方,位置显要;即使走下讲台她仍然是高于学生的巨大权威,我发现当她在教室中串走时,她走到哪里,哪里的学生就会有轻微的身体动作反应……”

学生的身体也遭到了其它学生的“监督”,尤其是身体遭受惩罚时。任何惩罚最终都是落到身体上。体罚是一个身体对另一个身体的粗暴对待,是一种权利对另一种权利的剥夺,是把被惩罚者还原到“赤裸”、“牺牲”的状态。体罚也是一个身体在其他身体面前的“暴露”,“暴露”的过程是一种“被剥削”、人的尊严被扯掉的过程。

4、“被忽视”

前台不是一个固定的区域,是随着知觉的变动而变动的。教室中座位的安排――好学生坐在中间靠前面些,差学生坐在两边和后面。从视觉的角度看,好学生处在教师的视域中心位置,而差学生处在视域的边缘位置。在这种意义上看,即使在上课的时候,差学生的身体往往容易处在“后台”,易于摆脱教师的视线,做些和上课无关的事情。同时,被“忽视的身体”是被定义为“不务正业”的学生。一位初中生这样描述自己被老师忽视:“李老师却故意把视线移向别处,当时我的心被刺得好痛好痛,一种被侮辱,被戏弄的感觉涌上心头。我的眼在流泪,我的心在滴血……”被忽视的是身体,但刺痛的往往是心灵,具有这种体验的也往往是差生。而“被忽视”并不是忽视对差生的监视,而是在前台表演时,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差生会被隔离出他的视线。

5、被关注

“被关注”也往往是被规训的体现。前台是观众高度受监督且乐于按程序铺陈开去的场景,是由制度、规范所规限之所。前台由规则、脚本、舞台的灯光与观众的目光共同构成。规则与脚本这类既定的演出程序可转译为福柯的“知识”,用灯光是为了引导目光,即诱导看、观察,进而就是“监视”。前台的本质是“规训”――这个词具有纪律、教育、训练、惩戒、学科等多种释义,福柯又赋予新的含义:“干预身体的训练和监督的技术,又是制造知识的手段。”

前台实际上是“规训”的场所,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被规训的对象。在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的身体是已经被他“驯服”的,只有那些“差学生”的身体才需要被“规训”。

就像福柯所说的,“对于已经被规训的人,正如对于真正的信徒,任何细节都不是无足轻重的”,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就是学校的“真正信徒”,他们早已经将学校中的规章制度内化在身体里,即使这些“好学生”的身体偶尔出轨一次,也是“无足轻重”的;而那些“差学生”的身体即使是“任何细节”都是有关重要的。所以,“差学生”在学校中是主要的身体规训的对象。他们的身体随时都有可能撞在教师的视域之中,对差生身体的规训使得差生以一种“凸显”的方式进入“景观式”的视域中,被放大,被注视。

“我是差生,无奈的差生;我是差生,可悲的差生;我是差生,地道的差生……”哼着歌儿走在刮着冷风的寒夜里,我的心情跌入了低谷,刚才晚自习令人心寒的一幕又在我的脑海闪现:晚自习时,我绞尽脑汁还是无法想出那道数学题的答案。这时我想起了我们班的神童――小强。我便拿着本蹑手蹑脚地走近小强,十分谦逊地向他请教。他耐心地给我讲了一遍,没办法,天生愚笨的我就是听不懂。他又给我讲了一遍。我的榆木脑瓜还是不开窍。最后,他干脆把解题步骤都写出来,我实在不好意思再麻烦别人,便将写了步骤的那张纸撕下来,准备自己研究研究。满心烦闷的我正要坐下,一位老师走进来了,他的脸拉得有三尺长,劈头就训我:“你干什么?上窜下跳影响别人,不想学习就给我滚出去!”

犹如一记棒喝,我怔住了。看着那凶神恶煞的嘴脸,憋着一肚了火的我真想回家,不再读书了。可父母的希望,自己的理想,不就化为泡影了吗?于是我忍下来。

可是此时我还是疑惑不解:为什么人们心目中的差生总是坏事做尽的痞子形象?为什么被批评的总是我?为什么被嘲讽的总是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教师没有去了解这位同学下座位的真正原因,而是草率地做了一个推论:他是一个差生,差生是不学习的,专门影响“好学生”的。所以,在他看到这位同学时,不假思索的就“脸拉得有三尺长,劈头就训我:“你干什么?上窜下跳影响别人,不想学习就给我滚出去!”差生因为学习不好而被很多教师打入“冷宫”,而教师又担心他们是“害群之马”。所以,教师经常把差生的身体作为规训的对象。

二后台区域中的身体遭遇

吉登斯认为“后台区域就是行动者得以放松的区域,他们在这里恢复各种形式的自主性”。同时,后台区域也包括那些脱离与监督者接触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区域。后台行为具有心理学“回归”的特点,笔者认为这种“回归”,实际上就是一种回到本真自我的状态,没有任何的限制和约束的感觉,是“本我”的体现。在后台中的身体是“躯体”最自然的状态,它可以“使用亵渎的言语、吸烟、衣着马虎、站坐随便、讲方言或说话不规范、喃喃自语或大声叫喊、哼歌、吹口哨、打嗝等”。学生在暂时性的后台中,身体可以表现出不符合标准的姿势。

后台实际上是一种维持本体性安全的需要。“区域化和身体关注的各种表现形式互相交织在一起,这种交织又是和基本安全系统的维持联系在一起的”,“不仅缓解了紧要情境所产生的焦虑,而且消除了在日常生活其他场景中对身体和姿态进行严格控制所导致的紧张”。一直处在前台中表演容易使身体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需要在后台中放松自己。

三余留区域中的身体遭遇

余留区域中的身体,体验到暂时性的“欢腾”到紧张的维持标准形象的过程。晚自习的风波――

“哎呀,好帅呀!”

“瞧,那姿势多帅多酷呀!”

“给我,给我!”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就是这样,看了本《红楼梦》便想做名垂千史的文学家;看了本侦探小说,便幻想去欧洲冒险;看了部电视剧或听了盒流行带,便想做风靡全球的明星。

这不,不知哪位女生从什么地方弄来几张明星照,我传给你,你传给我,教室里一片沸腾。

可怜的是,班长的“不要吵,不要吵”被喧闹声淹没了。

“嘭”,门开了,几位检查的人走了进来。一秒钟的反应,一秒钟的掩盖,无奈,检查人员还是秉公执法扣了10分。

检查人员的脚还未迈出门,我因为抢东西过了火,把书弄得移了位,那么一叠高高厚厚的书笨重地“崩”倒在地,全班同学和那几个夹在门口二面角中的检查人员都条件反射似地盯着那叠书,过了几秒钟,检查人员走了,大伙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

“边敲铜锣边出鬼”,等检查人员走出教室,大伙儿又开始高谈阔沦了“够了!”这时班长腾地站起来,“啪”的一声,把文具盒重重地击在桌子上,像判官的惊堂木。只可惜用力过猛,底部全凹了进去,“我说话像放屁吗?我刚才说了多少遍不要吵,你们哪个听了,扣了10分,还不甘心吗……”班长边说边摸着凹陷了的文具盒。

大伙都不吭声了,但看到班长那瘪文具盒时,又爆发出如雷般的哄笑声。

“老师来了!”坐在后面的巧儿大声警告!

全班人又是一秒钟的反应,一秒钟的掩盖,一阵骚动后,教室里静了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等待老师的来临。

几分钟过去了,老师还没来,有几个人耐不住寂寞,偷偷地、小心翼翼地望着门口。

“老师没来!”声音小小的。

“呵,老师没来,巧儿骗人。”声音高了几分贝。

“巧儿从不骗人,老师肯定在门外窥探呢!”声音更小了。

“嗯,有道理。”同样的轻声细语。

教室里就这么静了下来。而事实上老师真的没来。

学生的身体从后台向前台转化时,身体的姿态立刻恢复学校所认同的标准。使学生的身体能够立刻标准化的是教师的出场,只要教师的身体在场,纪律和秩序就会恢复如初。身体暂时性的“欢腾”,也是被压抑的身体反抗的表现。在余留区域,身体体现了由“紧张”的形象维持到“暂时的欢腾”状态。

教室中不同区域的身体遭遇到了不同情境的“撞击”,但从整体上讲,学生在前台的时间居多,身体多处于“紧张”、“规训”、“被观看”、“被监督”的状态。前台的时间过多,容易使学生失去“本体性安全”。所以,在教室中,学生的身体遭遇所体现的是过渡“紧张”的身体状态。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还给学生更多的“后台”时间,让他们的身体在一种“放松”的情境下学习。

参考文献:

[1]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3] 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 陈某:《初中生之友》,2003年。

[5] 闫旭蕾:《教育中的“灵”与“肉”――身体社会学视角》,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

[7]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8] 布尔迪约、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商务书馆,2002年。

作者简介:

前台心得体会篇(8)

一个人的认知和接受信息,都有一个从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台湾地下电台业者善于利用台湾中南部基层民众喜欢地下电台的心理,从卖药入手和聊天参与的形式,紧紧抓住这部分听众群,达到攫取经济利益和煽动民众的目的。

(一)地下电台达到三种传播效果

1、低层次的传播效果。仅仅作用于受众的感知层面。通常人们评价的尺度是用“知晓度”、“阅读率”、“收视率”、“收听率”等指标来反映,这些所指的都是浅层次的传播效果。这个指标表示的仅仅是大众化的信息所被知晓的程度,例如,天气情况、交通情况等,只须受众感知就行了,这一部分无须受众深层次的思考,目前台湾中南部民众收听地下电台,就属于低次接受的范围。比如在数次重大的政治事件中,台湾中南部的地下电台充当了传播信息的指挥作用,传播“基层民众带棍棒上街驱赶红衫军”、“高雄市长选后不要上街游行”等简单信息,告知有这么回事,只要这样做。

2、中层次的传播效果。又称价值形成和维护。它不仅作用于受众的感知觉,还进一步影响其思维和情感。衡量它的尺度可以用“理解度”、“赞同度”来表示。如受众在接受这类信息时,就会用大脑去思考、去判断,从而形成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取向,形成中层次的传播效果。如每逢台湾重大选举,台湾的地下电台就开始鼓吹, “再坏也是自己的孩子”,“要选台湾自己的领导人”、“肚子扁扁也要选”。这与带着锄头棍棒上街的鼓动不同的是,它在引发中南部民众的理解与赞同,也就是“理解刚上台没有经验”,“赞同是台湾自己的领导人”。

3、深层次的传播效果。它已经进入了社会行为示范作用的这一高层次。媒体通过传播活动,不仅作用于受众的感知觉、思维和情感,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其意志甚至个性心理品质,还导致受众行动上的变化。这最典型的就是亲绿媒体的,“”宣传,配合当局与深绿的“”分子相拥取暖的政治需要,鼓吹“台湾本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是中国,台湾是台湾”,“公投制新宪”等“”言论,不仅是为了巩固深绿基本盘,而且也是为了拉拢浅绿民众,甚至是中问民众,企图影响他们的心理与行为。

从低层次到中层次再到高层次,受众从认知到理解再到行动,是传播效果的一个不断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传播内容怎样冲击受众的心理,其冲击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的大小。从历次选举地下电台所起的作用来看,其传播的效果不容小视。

(二)地下电台适合台湾中南部的受众类型

新闻受众是一个开放型系统。对台湾中南部的受众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做出不同的分类,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掌握中南部各个群体和个体受传者接受信息的规律。台湾中南部新闻受众的类型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加以区分:

(1)从受众接触地下电台的习惯角度区分,可将受众划分为稳定受众和非稳定受众。

台湾中南部新闻受众在接触地下电台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有长期接触和偶尔接触的,天天接触和很少接触的,使这部分受众出现了稳定和非稳定之分。稳定受众是指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不间断或偶尔间断接触地下电台的部分民众。除经常接触之外,这部分地下电台的稳定受众还有需求指向的确定性特点。首先,这部分受众经常接触某一地下电台。其次,经常接触其中的某一栏目或内容。第三,经常接触同一内容的不同家地下电台。

非稳定受众是指在无目的的随意状态下偶然接触地下电台的另一部分群体。非稳定受众接触地下电台的时间有不稳定性特点。这一部分民众对媒介的选择性程度很高,而且在视听过程中也体现出时问长短不一的不稳定性。

从新闻传播服务对象来看,稳定受众是台湾地下电台存在的基础,对这部分听众地下电台是非常在意的。同时,由于台湾地下电台众多,特别这些人靠电台卖药挣钱,所以他们除了部分死忠的听众之外,也要发展与巩固非稳定受众,了解这部分人的兴趣和需求,促使其向较为稳定的受众转化。

(2)依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所关注内容的范围,可将受众划分为广泛受众和专¨受众。 广泛受众指在注意中心较为分散,对传播信息没有什么高要求的受众。这部分台湾中南部民众在收听地下电台时,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一种好奇心或为了消遣,所以他们在传播活动中的实用性、功利性较低,这部分受众在台湾中南部占有一定的比例。台湾地下电台在选择加工制作的信息上会有较多的兼顾,比如除了政论节目之外,增加些生活、娱乐的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部分民众的要求。专门受众指在那部分注意力集中,接受信息有较高的专门性、专业化要求的受众,他们的功利性很强,要求播放的内容有深度,但在台湾地下电台听众中,这部分人占的比重不大。

(3)按照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可将受众划分为纯粹受众和介质受众。

纯粹受众又叫终极受众,是指只接受新闻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这些人处于新闻传播的终止。纯粹受众只“受”不“传”,也“不分析自己的视听经验,即使分析,也不能表达出内心里所想的东西”,这部分人在台湾中南部也不多。介质受众又叫兼职受众或中介者,是指介于新闻传播者与纯粹受众之间的一些人。这些人具有双重身份,即是受者也是传者,这部分人在中南部有一定的数量,他们对事物缺乏自己的见解,极易被民粹所煽动,亲绿的地下电台往往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通过广播挑起族群矛盾,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4)从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不同程度,可将受众划分为预期受众、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

预期受众是在新闻传播者的想象中出现的或者预先假想的接受者。它在传播者的意识或潜意识里“作为假想听众”出现,这是台湾地下电台业者在编辑节目过程中考虑到的对象。这部分受众在收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思维或行为定势,已经隐含于节目的内容之中了,而这种内容是由节目制作者经过精心选择的。

现实受众,是指在现时状态下可以观其行、听其言、握其手并正在活动着的接受新闻信息现成的人。正是这实实在在的接受群体,才使地下电台业者有了现实的“动力”。这部分听很少直接介入或影响节目的预定与产生,但在节目问世后,它参与了其传播和扩散。

潜在受众又叫隐性受众,是指收听节目的过程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的、或者在适当时候有可能要出现并接受这些节目的群体。这些潜在受众就是台湾地下电台尚待开发的受众市场。这也是地下电台的未来要锁定的对象。在台湾地下电台业者的操作过程中,就是要把潜在受众演化为现实受众,即将未开发的受众市场转化为成熟的已开发的受众市场,不仅为了他们卖药,也是为了推销其政治理念。

二、台湾地下电台对中南部民众的影响

受众是传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任何传播活动只有被受众所接受并在受众中产生一定的效果,传播过程才算完整。而受众作为社会群体的人,是具有一定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的。因此,传播活动首先必须作用于人的心理,以心理为中介,才能产生效果。台湾的亲绿地下电台,就是把握住了台湾中南部民众的心理,一方面寻求的政治庇护,另一方面迎合台湾基层民众。执政时期,地下电台攻击,执政时,地下电台仍然以攻击为手段。关键在于,执政时,地下电台被抄得厉害,批评只为报复,执政时,批评成为地下电台讨好的生存的基本形式。

台湾学者赖祥蔚曾在中南部做过田野调查,一位基层卫生所人员表示:“时代卫生署要求地方监听卖药的地下电台,执政以后就没有这样的要求,因此,当时地下电台火力全开攻击连宋,反馈执政党。事实上,不管蓝绿执政,地下电台都以卖药为暴利源,而且暴利之丰,超乎想象。为了维系既得利益,必然要找政治靠山。”

从“卫生署”站点搜索相关法规规定可以发现,官方对如何查处广告不实等非法行为,有极为明确的标准作业程序分工,但执政几年,显然没有执行,对取缔地下电台应作为而不作为,从地下电台的批连打宋中,获益良多,可视为地下电台的共犯。

(一)地下电台内容贴近中南部

过去影响台湾民众的媒介,是在当局掌握之下,被严格控制了节目内容的言论尺度,无法真正反映民众的心声,因此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的地下电台对权威的颠覆和内容的丰富从另一方面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认可。

大多数地下电台节目是以最近发生的重要新闻时事为重点,并由反对性格较强的主持人开始发难,严厉批判台湾社会的种种不公平现象,矛头针对内部的权力斗争、腐化等问题。这些言论在一般合法电台里几乎听不到。常有热心的听众主动提供有价值的讯息,很能引起共鸣。较具争议性、敏感性的话题更易引起听众热烈反应。在“听众来电”(callin)节目中,听众可以借此机会倾听彼此的意见,形成一个互相交流、沟通的空间。而且,地下电台节目主持人普遍保持自然、不造作的风格,只负责穿针引线,不刻意引导听众的意见,让听众在收听地下电台节目时,像是与自己邻居间话家常。受众接近使用媒介的习惯,慢慢被这些地下电台培养出来。

1、台湾中南部民众接近使用广播与电视媒介的频率远高于报纸。

因为文字组合比口头表达要来得困难,时效又差,广播与电视的“听众(观众)来电”节目有匿名性、立即性、容易表达等特性。所以,这两种节目近年来形成一股热潮,至今方兴未艾。除了TVBS的“全民开讲”外,还有其它几家有线电视与“民视”无线电视台有常态性的“观众来电”节目。民众用完晚餐后,可从中选择一台参与或利用转台器参加更多的“观众来电”节目。广播电台的“听众来电”节目也很盛行,大清早6点就有讨论政治的节目,深夜到清晨6点有软性的聊天节目,受众接近使用媒介的机会甚多。

台湾每一县市都有民风特色,特别是中南部民众的特点就是喜欢听电台,而不喜欢看报纸。而各个年龄层听友亦各有所好,应该说,台湾地下电台已经掌握了这部分基层听众的喜好与需要,在播出节目的同时,进行药品的推销活动,在活动之后并非一切都结束,而是彼此联系更加紧密,借由活动建立听友名册,确实掌握听友脉动,增进彼此的联系并做好下一次活动的依据参考,这样节目与卖药双双有收获,也使得地下电台的听众群固定而且不会轻易流失。

2、中南部地下电台风格突出。

目前经营得比较成功的中功率区域性电台,几乎都是风格鲜明的类型电台,如营造城市流行特色的台北之音电台、高雄大众电台,以及强调没有压力、以古典音乐为主的台北爱乐电台等,所以不少学者皆一致认同中功率电台只有朝类型电台发展,才有成功的机会。

过去,由于频道有限,广播媒体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竞争,大家都只是将时段承包出去,坐收时段费,轻松便利,但这种农业时代的作法,势必无法在当前的广播环境中维持竞争力。以传统方式经营的新电台,有可能生存下来,却不可能成功。因为这种经营方式只能在现有的广播大饼中分食市场,而不能开拓新的资源。显而易见的,将来频道仍会继续增加,市场区隔就越重要,因此,走分众路线的类型电台是经营者在规划电台特性时最需要深思考虑的。

目前仍在发声的地下电台,多数在几年前就曾经被抄过一次,当年它们在机器被没收后不久,随即就再购入新机器。而在上一波抄台风暴后,“新闻局”、“交通部”一直没有进一步行动,因此,地下电台也就过着太平时期,其间陆续还有新电台出现,甚至一个电台可以占有两、三个频道。自从电台频道释出后,全省大中小功率电台总共约有150多个,加上有线电视节目不断增加,民众对电子媒体更有选择,外在环境的改变直接冲击了地下电台的收听率。“宝岛新声”台长张素华表示,从1994年地下电台纷纷成立,到“新闻局”首度抄台,都还算是地下电台的全盛时期,之后媒体增多,加上地下电台从事的社会运动逐渐分化,确实造成听众比较流动、分散,大部分听众都是锁定几家电台转来转去地听,遇到有新节目,或关心的议题才听下去。

(二)听众心理发生了些许变化。

有台湾电台人士发现,目前地下电台收听的人数虽然比以前少了,现在会听的人都是对政治还保持高度兴趣的人。但大部分地下电台负责人都认为,尽管有听众流失,但还是有新的听众进来,他们不认为新电台会对地下电台造成影响,因为各自的属性、立场都不同,老电台和新电台、地下电台和商业电台不同听众会慢慢的发现,他们不怕挑战。

1、议题有从政治转向经济的迹象。

目前虽然有一部分固定的对政治狂热的听众是长期听友,部分地下电台听众对发表意见、评论时政的热情,也不如三年前的热烈。早在1993年就以“台湾之声”而出足风头的许荣棋指出,在历经省市长、“立委”及“总统”选举后,政治情势转变,一些听众对政治失望,认为讲再多也没有用,因此都不愿意讲话。可是另一方面,在经过种种冲击之后,听众变得比较理性,懂得思考、反省,关心的问

题也由政治方面兼顾民生问题,使得有些节目不再独尊政治。

2、贪渎引起中南部民众反感。

另外,过去地下电台的听众,多数是的死忠支持者,只要有人Callin骂,马上接连不断有听众打电话进来反驳,甚至在节目中用“三字经”开骂,但是现在如果有人Callin称赞,许荣棋说:“他会被人认为是疯子。”现在听众不只是会批评,而且批的情况有时比批还厉害。

3、节目的多元化吸引更多听众。

目前台湾的地下电台的听众群因电台本身的发展而略有不同,大部分地下电台听众以中下阶层市民、劳动者、出租车司机为主,不过,也有以中产阶级听众占多数的电台。而这些地下电台的节目型态仍以现场为主,要不要开放Callin则视主持人态度而定。内容方面,财力、人力较不足的电台,以低制作成本、方式简单的言论性节目为主,但较具规模的电台内容却不再局限于政治,以“宝岛新声”为例,节目包括教育、宗教、音乐、文化等,这也反映出听众对政治问题兴趣减低后,电台必须以其它类型节目来留住听众。

(三)地下电台的低成本运营

台湾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地下电台,过去当政时不肯开放,反对人士只好转趋地下电台,设立所谓的“异议电台”。但是1993年开放后,怎么地下电台竟没有出现减少的情况?莫非是即使当年的在野势力都已执政了,合法电台仍不足以反映其支持者心声,只好继续诉诸地下电台?答案显然不是。

细查当前台湾地下电台的经营方式,主要已不是早年争取言论自由空间的“异议电台”,而是靠着贩卖药品赚取金钱的“卖药电台”。一些地下电台不只贩卖低劣药品,甚至销售假药,暴利惊人。民众误信其言买药而破财伤身的新闻时有所闻,但取缔行动却始终不能根治,这是因为有利可图。

1、每月工本只要一两万。根据估计,由于地下电台的经营方式简陋,每月工本大概只要一两万。但是借由贩卖低劣药品与商品的每月收入却少则5万,多则数百万。成立一家地下电台的成本很低,包含播音室大概10万元,基地台约25万到30万,讯号发射的天线、天线架与电缆线,大概需要20万到50万,总计70万元就够了。特殊管制的广播器材来源也比较容易,所以台湾地下电台如雨后春笋,就在于低成本运营,可以轻易开张。

出于利润可观,即使被取缔,复播率仍然非常高。更何况官方在取缔抄台之时,未必都没收发射器主机,即使被没收,地下电台也会再花个几十万来添购便宜的机器,反正回收极快。

2、还可以采用二手设备。小功率居住小区电台在汰换或报废设备,所外流的二手设备也被地下电台接收。几年前居住小区电台抗议功率只有250瓦,收听状况不佳,后来向“新闻局”要求加大功率,改成750瓦,因而合法进口了一批播音设备,当时就有部份被汰换的器材流入市场。也可以以备份的方式,同时进口两部机器,一部是标准的功率,应付“新闻局”或“电信总局”的审查与检验;一部是比较大的功率,平时服务听众。当器材汰换时,就多了一部机器,成为地下电台业者的最爱。

3、有些业者自己组装。地下电台业者通过走私或进口散件,到台湾组装的土产货,为避人耳目、躲避取缔,地下电台的80%机房和发射天线都架在山颠或荒郊野外、人烟罕至之处。在精简工本与缺乏人力的状况下,地下电台的机房既无法派人看守,又不能聘保全人员巡逻,这些设备经常被小偷光顾,因而也常在市面上周转,也是电台业者经常所说的人祸。

4、即使被抄处罚不重。据说地下电台业者愿被电信总局抄台,因为根据台湾“电信法”,抄台只能判4个月以下,罚金最高10万,这样的惩罚地下电台业者认为还能承受得起。但若“新闻局”抄台,依据的是“广电法”,曾有业者一次就被罚50万,业者负担不起。随后又有卫生、药物、食品等管理单位接续上门稽查,罚单一张接一张开,这才是从经济上取缔地下电台有效的办法,但是当时利用地下电台当打手的,当年即不会轻易查抄,也不会给予重罚。

(四)地下电台成为政治势力的打手。

目前台湾地下电台多达近200家,只要打开收音机,各式各样的地下电台,充斥着大小名嘴的脱口秀或叩应节目。各种荒唐无稽的谩骂甚至仇恨的声音,其内容已经没有理性成分,它可以轻轻松松地就给人扣上帽子,可非常轻易地就坏掉别人名节。地下电台中嘴巴不必负责任,已成了新的“台湾奇迹”。

1、炒作族群对立。目前,台湾有170多家地下电台,非法的多过合法的。整个台湾的电波秩序即形同一个原始丛林,在族群对立被炒得火热的台湾,地下电台骂得越凶,用词越恶毒,居心越卑鄙,就越能吸引人,因而造成了台湾目前人心与社会价值标准的错乱加深了族群对立与对大陆的仇恨。

2、地下电台的群聚效应。地下电台的存在,对合法的电台电视台即成了一个向下拉扯的力量。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即可发现到合法电台电视为了拉住观众和听众群,有些已经开始向地下电台模仿,成了一个趋势。

3、扭曲了社会价值标准。就在这样的模仿与退化中,台湾早已不再可能有什么公共论坛,任何有一点见识、有一点程度的言论见解,当它掉进这个大泥坑里,就难免沾染得一片污腥。目前的台湾社会,经过地下电台的运作,就是要造成一种现状,即卑鄙恶劣得道,有品质的退出。

前台心得体会篇(9)

台风作为一种低气压天气过程,低气压本身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内氧气的供应。人每天需要大约750毫克的氧气,其中20%为大脑耗用。当自然界气压下降时,大气中氧分压、肺泡的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都随之下降,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无力等症状,神经系统也会发生障碍。尤其在台风中心(也就是“台风眼”)移来时,气压常常降到900多百帕,心脑血管病或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会有明显的不适,而健康人因为台风眼的迅速移出,气压逐渐升高,就可能忽略了低气压的“不适”。日本的医疗气象专家经过数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咳血、血痰加重的程度与低压环流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患者病情恶化时,有90%是在低压环流形势下发生的,有半数以上是在低压过境时发生的。如同夏季雷雨前的高温高湿天气(此时气压较低)一样,台风到来前,人们也会感到憋气和压抑,使人的植物神经趋向紧张,容易引起一些不适症状和生理病症。

减轻台风对人体的危害,最重要的是避免和减轻台风对生命的威胁。准确的台风预报,正确的灾情估计,科学的应急预案,以及受灾居民的安全意识,都将直接决定是否有效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与台风对生命的威胁相比较,如何减轻台风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是个较小的问题,但既然是个问题,也应该有解决的办法,这里不妨提出几点建议:

前台心得体会篇(10)

公司培训心得体会范例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o洛夫斯基在中对生命价值的最好诠释。

很早以前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就有一个愿望: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一定会用我的所学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因为我不想自己“回首往事”时,感到“悔恨”和“羞耻”!

而今,我已经迈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步,成为了宝钢股份黄石公司中的一员。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学习,下面是我培训后的所感所悟,供大家分享!

7月1日,我告别了生活十几年之久的校园,怀着对未来工作生活的美好憧憬,来到了_工厂。在这里,人文关怀与现代气息交错的地方,我将如何开始我的工作与学习呢?转眼之间,20多天过去了,回想起这段充实的培训经历,它给了我许多的收获和颇多的感慨!

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是办公室的_主任,他给我们讲的是企业文化。“诚信敬业,严格苛求,学习创新,协作奉献”短短的20个字的企业精神,在他生动详实的解说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追求的宝钢。还有“精益运营一体化,拓展市场差异化,团队学习强素质,锐意创新促发展”的经营方针更是给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耳目一新!

紧接下来给我们培训的课题是安全生产、工艺质量管理,讲课的是公司制造部的_部长。首先他主要给我们讲了制造部的大概情况以及安全管理的流程,然后着重给我们讲解了工厂现有的两条生产线———热镀锌生产线和彩涂生产线。他给我们展示两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后,紧接着配合相应的工艺流程图,分别给我们讲解了每一部分的原理与作用。听着他那栩栩如生的讲解,我们更加彻底领略到科学技术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像我们钢铁企业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更值得我们敬仰的前辈,他就是给我们上课的洪专家,一个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钢铁事业,奉献给宝钢的先辈,凭着满腔热血,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冷轧生产培训课!“落后就要挨打,钢铁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技术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们那个年代,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钢铁大国,而现在你们的目标应是把我国建设成为钢铁强国!”洪专家的一句话,说得大家都激情高涨,热血沸腾!接着,他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冷轧新项目的生产工艺以及技术要求。从他的讲解中,从历尽沧桑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认真,什么叫做敬业!

给人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人事部的_部长了。乐观开朗,平易近人那是描述她最好不过、最恰当的词语了。她给我们主要讲了人力资源、员工福利等情况,使我们更加清晰自己在公司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价值所在!还有设备部的_部长,也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讲课,大家互动效果非常好,在交谈提问当中,收获颇多!

公司培训心得体会范例二

如果不是加入了我们酒店,我都不知道酒店前台还有这么多东西需要学习,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前台只要形象好气质佳,坐在那里就可以了,通过这几个月的培训,我发现我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肤浅啊!

这几个月的新员工培训是我工作以来受过的最最专业的培训,正因为酒店在培训上面的专业化,我们酒店的员工走出来都是受客人们喜欢的工作人员,一个个都深谙交际的法则,一个个都从不让客人们的希望落空。

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我发现前台的工作,除了最基本的形象好气质佳外,还需要拥有许多别的能力,比如说沟通能力。如果一个长得好看,但是不会说话,一开口就让客人感到不舒服的前台,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前台。这时候就是考验前台沟通能力的时候,只有沟通能力好了,前台的形象气质才会为她的服务加分,反之则会被认为是一个花瓶,过不了多久就会从前台的岗位上离职走人。

除了沟通能力,作为前台还需要有非常了得的观察能力。如果你会说话,但是你看不到客人的需要,看不到对方现在以及下一秒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这个前台也不能算是合格。一个合格的前台一定是一眼就能看穿客人的需要,在客人还没张嘴请求的时候,前台就能够掌控当前的场面,做到让客人放心、省心、开心。

还有一项能力,也就是记忆的能力,如果一个前台能够记性很好,在客人提出一些关于酒店用餐或者旅游线路之类的问题时,前台能够像一本活字典一样把脑中所有的经验都倾囊相授,那客人一定会对这个服务非常满意,因为这些及时提供的信息帮助到了这些客人,这些客人都会愿意为你的前台服务打一个满分。

这几个,沟通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这些都是做一个优秀的前台所应该具备的能力,还有很多其他的能力就更需要在往后的实践中慢慢习得了。经过这次培训,我发现原来前台也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岗位,如果在这个岗位上学好了用好了,在做人的时候,也会比别的人要厉害很多。当然,这就是后话了,现阶段的学习工作,我都是为了做好这个酒店前台而努力的,这次的培训让我懂得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我希望这样的培训每年都能给我们做一次,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快更好的成长了。

公司培训心得体会范例三

班上,台领导及各个部门主任的讲话精彩纷呈,深入浅出,就像给我们煲了一锅八宝粥,味道好,营养更好。台长的讲话显然成为点睛之笔,“三个珍惜”道出了台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让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珍惜机会。机会是社会给与的,可遇不可求,但如何把握就取决于自身的条件和做人的态度了。电视台这次招聘给与我们一个很好工作机会,这是她自身加快发展的需要,也是电视数字化更迭的需要。那么,我们的现实状态又如何呢,怎样去迎接机遇呢?每个人有不一样的想法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有人觉得进电视台干技术没前途,想去公司,有人想留在北京等等,而我不以为然。电视行业是充满热情和兴奋的行业,也是年轻人向往的行业,电视工作者涉及知识面广,学习收获也会更加丰富,况且这个时期是我们不断积累的时候。在众多优秀的竞争者中,自己如何去争取,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呢,我也曾彷徨过。幸运的是,自身此刻的状态加上发奋和信心,最后使我踏入了这座大门。

珍惜事业。这是把事业看作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事物去看待,而这种活力的源泉是学习,做一份事业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快乐的过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工作实践的学习,同事之间的学习,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无不能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先进知识。电视事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兴事业,它的鲜明特点是知识更新快,专业涉及面广。对于一名初入电视事业大门的新人,务必做好充分准备,把学习当作干一份事业来做,给与事业一个不断学习的态度。

珍惜职责。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职责不是形同虚设,而是确确实实的,肩上扛着,心里想着的。以前以前觉得做电视很肤浅,在台里的实习和这次的全面培训,都让我重新思考,重新审视电视工作。电视的影响力巨大且有扩大的趋势,小到民众的生活工作,大到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和气势,无不受着电视这个生动的宣传媒介的影响。电视的工作者,正是电视画面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肩负着历史和社会的职责,务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透过画面所表达的价值体现才是弥足珍重的。

踏入电视台的大门,意味着自己的身份转变,职责转变,人生的道路也开始转折。当我们欣喜地看见市电视事业驶入快车道,加速发展的时候,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摆在我们面前。常说,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怎样在这个高平台上去发展,走出自己宽广之路,正是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我想,用“三个珍惜”这把金钥匙去打开思考大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才是实现目标的真正法宝。

公司培训心得体会范例四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周又过去了,在和大家共同培训学习的两周时间里,我对“人际关系、机会、竞争”的重要性有了强烈感受,在工作技能和熟练度上也都有了明显提升,对工作的体会也更为深刻。

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也有很多不足需要改善,比如工作的紧迫性和高效性;上班时个人的言行举止;工作时吃苦耐劳的精神等一些细节要多加注意。

通过这两周的培训学习,我将自己的体会和心得整理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学会在工作中高效的完成每项任务

切斯特菲尔德曾经说过:“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虽然车间工作重复性很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重复一样的劳动,但它却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冲天的干劲,高涨的激情,更需要聪明的才智去完善和提高,一定要养成拿到任务时先动脑再动手的好习惯。如此,既能省时间,又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力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团队精神至关重要

在车间的生产中,每一件产品都是通过工人之间的共同协作完成的。一件服装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成品,这中间都要通过很多道精细的工序才能制作出来,最后检验无误才可出售。每一步都必须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任何一个环节出点问题,这件产品就不能出厂。因此,一切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协作的结果,个人英雄主义是无法完成的。

三、抓住机遇,实现理想

我们小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之不懈的努力、追求。而现在工作了,正是我们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时刻。无论工作、生活,都应该要有合理的规划,而且一定要付诸行动。作为新进厂的新员工,我们的优点在于丰富的创造力、高涨的工作激情和干劲,当然也存在很多不足,缺少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还不是特别熟练,这都是我们面临的、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工作的时候就要抓住每次难得的机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充实并提高自己。

四、责任心是工作的基本要求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当我们拿到任务的时候,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它做到最好。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干一行爱一行,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到最大的责任心,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对工作负责、认真的态度,是无法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的。如果在工作当中因为失误造成不良后果,我们必须勇于承担责任,不要互相推卸,迅速想办法去解决,把损失降到最低。

五、用执著捍卫梦想,用热忱坚守岗位

将来不管我们被分配到哪个部门,都要热忱于本职工作,哪怕是自己不擅长的的工种,也要努力去学习,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把自己的那份事情做好。做到“用执著捍卫梦想,用热忱坚守岗位”。

六、追求完美,尽量把每个细节做好

在工作中,就算做得再好也不能自满,因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一定会有地方是不完善的、需要改进的。我们要在工作当中不断追求完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我们才会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才能较快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最后我想说,其实工作对每个人而言,不仅仅只是一种生活和自立的方式,它更是我们施展才能,挖掘自我潜能的大舞台。只要站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就要拿出自己最优秀的那一面来充分展示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去提高自己。在这里,我们可以汲取很多宝贵的经验来加强自身素质和竞争力,让自己在往后的工作中成为一名开拓创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好员工!

公司培训心得体会范例五

做一名优秀供水人,必须有一颗坚定的责任心,拥有一份高度的责任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要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维护公司的利益是供水人的天职,供水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懂得限度地维护公司的利益,都懂得顾全大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关系,坚决抵制破坏公司形象的行为。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对百姓负责,让老百姓喝上健康水、安全水。

“责任”就是“自己份内的事情”,也就是一个人必须要做和应该做好的事情。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是自己必须要履行的一种职责。要心怀积极的想法,当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做工作时,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要善待自己的工作,用美好的感觉、信心与目标去影响他人。要用一种奉献精神,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为什么事都是不可能的,有的时候,积极心态是优胜者的素养,是正能量。有梦想,就没有什么不可能。敢于担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勇于担当责任的人,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才能凝聚人心,创造出不凡的工作业绩。

我们供水公司是一个服务性的企业,客户面向社会大众,县的广大老百姓。水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必须敢于承担每一份工作的全部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决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大意,决不能持有“差不多”心理。一次工作的误判、误报,就可能给生产的调整带来错误的信息,导致出厂水质的不合格,给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所以,顾客至上的理念一直激励我,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端正的工作态度,敢于担当的勇气,在供水事业上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上一篇: 模范员工事迹材料 下一篇: 中级电工实训总结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