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作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5 17:36:23

电子制作论文

电子制作论文篇(1)

1.2数据入库由于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数目繁多,为了数据使用和后期处理(拓扑检查、注记生成、数据迁移等)的方便,需建立数据库(GDB)。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放入数据库中。数据存储在GDB后,可对各类数据统一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由其他格式转换过来的数据,都有可能发生拓扑错误或者其他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检查、修复。通常使用“检查几何命令”与“修复几何命令”,除此之外,更多的拓扑问题需要通过添加拓扑规则检查,然后根据结果,使用拓扑工具条进行修复。

2电子地图配图

电子地图的地图配置,主要是协调地图整体的配色;兴趣点的点符号,道路等线符号,水系、植被等面的地图符号化及颜色搭配设置;注记的标注、压盖、方向、字体大小等设置。色彩在电子地图的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色彩设计应与电子地图的性质、用途相一致,与电子地图的内容相适应,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使图面和谐美观并形成特色[3]。《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对电子地图各要素的色彩有相应规范,在实践中可参考运用。ArcGIS在电子地图的配置方面功能较为完善,主要使用样式管理器对符号进行创建和管理;使用制图表达解决传统制图符号化中出现的符号、表现上的难题;使用标注工具将属性信息转变为文本信息,对地理要素信息进行表达。

现就标注工具的使用和标注转注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论。ArcGIS为属性标注提供了较为完善和灵活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Maplex引擎对标注如何相对于要素进行放置,当可用空间受限制时如何修改或减少标注以便放置更多的标注,以及如何解决标注之间的冲突等方面进行控制。ArcGIS标注体系如图2所示。Maplex引擎对点、线、面三类要素分别提供了不同的标注解决方案,让用户通过设置标注的位置、标注的偏移、标注的重复放置、同名标注的删除、标注要素的筛选、长标注换行,标注优先级设置等选项,最大限度地满足地图生产的要求,使标注更优化、更合理。由于地图标注为动态标注,每次刷新地图都会重新标注,并且在实际使用中,注记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需与矢量分层显示。为满足电子地图生产的需要,需将动态标注转换为独立的注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标注转注记的方法受到电脑硬件配置的影响,只限于数量较少的标注转换使用。如需转换大数据量的标注时,可使用分块标注转注记工具,能有效地解决此问题。在使用分块标注转注记时,参考面索引图层应为覆盖要转换区域的若干个互不重叠的矩形面状区域,可使用创建渔网工具制作。最后为达到更好的配图效果,还需要对已完成的配图进行优化和调整。主要涉及道路拟合与融合设置,使道路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图面美观。

3电子地图切图

电子地图配图完成以后,需要将配图成果为地图服务。选择已配置好的地图文档(MXD),右键单击属性PublishtoArcGISService,根据提示设置相应参数,地图成功后,根据实际需求以及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设置切图的相关参数。之后创建缓存切片,首先选择服务,右键单击“ServiceProperties”,然后单击Caching选项卡,按照要求设置相应参数,点击“CreateTiles”,弹出ManageMapServiceCacheTiles工具,该工具用于创建地图缓存切片和地图更新。局部更新的使用环境:1)切图过程中遇到意外导致切图过程被迫中止;2)切图完成后发现局部范围存在问题,可用局部切图方式更新存在问题的区域。3)因数据变更或具体情况需对局部数据进行更新以及其他需要进行局部更新的情形。局部更新后将重新生成新的瓦片文件夹,然后将新生成的文件夹替代原有的文件夹对应瓦片。切片后效果图如图3所示。

4在ArcGIS10.0平台下制作矢量电子地图流程图

流程图如图4所示。

电子制作论文篇(2)

二、对提升教师技能水平的作用

教师在上电子小制作技能课时,多关注学生,并及时对上课的情况做详尽的记载,以便在下一次课程中及时修正。为了适应学生的要求,教师学习到了积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更加有利于我们的电子小制作技能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发展。以电子小制作为内容的项目教学法,可事半功倍地提高专业教师技能实训指导能力。通过寻找适合学生的电子小制作项目进行备课,寻找购买元器件,安排工艺流程,准备所需工具设备,组织学生安装,解决安装中出现的问题到最后产品调试试用及外壳设计,对专业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学习与挑战机会。

电子制作论文篇(3)

2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文档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首先,它为文档一体化扫清了理论上和认识上的障碍。要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就必须打破过去的那种狭隘文件观,树立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一体化思想。在电子文件生命周期中,要求档案意识和管理意识都要前移,从而实现前端控制。这促进了人们认清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有利于人们认清文件(狭义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内在的有机联系性。档案是特殊的文件,这奠定了文档同步管理的理论基础。同时,它还为人们扫除一体化道路上的其他障碍提供了理论指导,如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分管机制是由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也是现实档情。这种存在是不是合理还有待科学理论为其导航。笔者认为,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既然都要遵循同一事物——文件的生命周期的客观要求,就很有必要将其合而为一,实现管理体制的一体化,以便统一号令真正实现文档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的管理。但这种体制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前途光明,道路却充满荆棘,不单是有理论指导便能成功的。只是科学理论已预示了这种改革的必然性。因为文档一体化并不能只停留在一个机关文档管理机构的统一控制下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的文件管理活动这个层面上,它必须逐步走向社会化。即最终要借助网络实现“文档管理系统”成为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的一个子系统。而这正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文档不分家”,文件运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的客观要求。前端控制和过程管理是文档一体化管理实现的有效途径。传统文件的文档一体化管理经过多年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单方面的理论层面上,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从管理体制到工作流程都有问题。现阶段,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对文档一体化建设的指导为文档一体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密切了档案人员、文件承办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相互关系,真正意义上的文档一体化管理就自然水到渠成。

电子制作论文篇(4)

根据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管理者与档案工作者可以在文件连续运动的任何阶段对文件进行管理,以达到他们各自的、但又是协调一致的目的。这样档案工作者就可以提前至文件连续体的前端,即文件创建的起始端,对文件进行管理,如档案工作者在文件管理系统设计时就介入工作,在文件创建时就对文件进行鉴定,在确保文件能够长期保管的条件下对文件进行保管等等,以保证文件在它们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得到适当的管理。这种管理其本质就是前端控制管理,对电子档案管理来说,尤其需要这样性质的管理。

电子档案是需要前端控制管理的。这是因为电子档案如采用后端控制的管理,那么从电子文件的整个管理过程来看,只是进行了半程管理。因为在后端控制管理情况下,电子文件是在其移交到档案部门后才对它们进行管理,这实际上就是沿袭纸张档案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根据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来设计的,但将这种后端管理模式用于电子档案管理,在实践中就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解决电子档案的凭证性的问题,因为电子档案特点之一是载体与信息的可分离性,因此,其信息很容易在载体上被删改,这样等到电子文件归档之后再去控制管理,那么在这之前的电子档案在文件阶段是否被篡改过,其在文件阶段的处理、运作的背景信息是否完整等这样具有凭证价值的信息就很难确定,很难控制,由此,运用这种后端控制管理模式来管理电子档案,也就很难使电子档案具有凭证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要让位于当代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原因之一。

而依据当代文件连续体理论对电子档案采用前端控制管理,就可从档案管理的要求出发,对电子档案的控制与管理提前到电子文件的设计与创建之时,即在电子文件起始端就对电子文件进行控制与管理。这样就可由电子档案后控制的半程管理扩大到全程管理,即文档一体化管理。实现这一管理模式后,电子文件从其产生的第一步起至以后文件运行的每一阶段都可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去对其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了电子文件在归档时是能够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使电子档案具有原始性并具有凭证价值。

从国际档案理事会的电子文件管理策略看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在调研了世界上部级和省级的100多个档案馆后所制定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1997)中提出了四项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策略,应该说这四项基本策略是比较全面的,它是把电子文件的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电子文件设计阶段、创建阶段、管理阶段和利用阶段,然后,分别提出管理策略:

1.电子文件设计阶段的管理策略:即档案部门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应该介入电子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以确保电子文件产生和保管符合可靠性、凭证性和可保管性的原则。

这里所说的档案部门“应该介入”并不是指档案部门在整个文件生命周期对涉及有关电子文件的所有行为负责,而是指要在整个文件生命周期中推进电子文件的标准化管理和实践,也就是说,档案部门的职能要扩展到整个文件生命周期。

2.电子文件创建阶段的管理策略:档案部门应该确保电子文件的创建者所创建和保存的电子文件是可靠的、具有凭证价值的和可保管的性能。

这条策略并不是要档案部门包办文件创建人员的责职,也不是指文件创建人员不能胜任管理文件,而是指档案人员应该就如何创建符合档案部门需求的电子文件对文件创建人员进行指导、传授方法。

3.电子文件管理阶段的策略:档案部门必须管理电子文件的鉴定过程并对电子文件实施智力控制,即对电子文件实施有效的著录。

4.电子文件利用阶段的策略:档案部门必须明确地提出电子文件保管和利用的需求,以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利用性和可理解性。

从以上这四条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策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时,所产生的电子文件要能够成为电子档案,档案部门就必须将其职能延伸至文件部门,与文件部门共同对电子文件进行前端管理、全程管理和文档一体化管理。

从国际标准《ISO 15489 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看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关系

虽然20世纪80年代有了文件连续体理论,20世纪90年代又有了电子文件管理策略,但它们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方法与工具。如在实际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部门如何将文件管理系统设计成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文件管理系统,这便是一个关键问题。

2001年9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实施的国际上第一个关于文件管理的标准――国际标准《ISO 15489 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就在国际层面上为各国政府部门的文件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步骤、方法与工具。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在国际上引起极大的反响。目前该国际标准已被采用为国家标准的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

国际标准《ISO 15489 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如何系统而有效地对文件进行管理的宏观框架,文件管理的要求和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等一般的规定;第二部分提出了如何将第一部分内容加以实施的详细的指南,例如如何建立文件管理的政策和进行职责分工,如何进行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如何对文件进行处理、控制、分类、存贮和利用等等,提供了一系列的实际指导。

在该标准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了作为文件应具有的如下特征:

1. 文件应该正确地反映所要传达的内容、所决定的事项和所采取的行动,文件应该能够满足相关事务处理的需要,并可用来作为说明与解释的依据。

2. 文件的内容应始终与记录下来的事务处理的元数据相链接,如文件结构元数据、背景信息元数据及相关文件元数据。

3. 文件应具有真实性,其能够证明文件中所记录的事务处理,能够证明文件形成的责任者,以及文件形成的时间。

4. 文件应具有可靠性,其内容应是可信的,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其所证明的事务处理、事务活动和情况。

5. 文件应具有完整性,其构成部分应是完整齐全的,而没有被非法篡改过。

6. 文件应具有可利用性,可被查询、检索、显示和解读,并能够在事务活动和机构职能背景下能够被确认。

很显然,文件的这些特征与档案的凭证性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一份文件具有了如上特征,就可以认为这份文件具有了档案的凭证价值。也正是由于该国际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档案的要求,所以引起了许多国家文件管理机构和档案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200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份报告《电子文件的真实性》,这份报告从保存人类遗产角度专门强调:根据国际标准《ISO 15489 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所提出的文件的特征,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在电子文件产生之前参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以保证电子文件应具有的档案的凭证性。

美国国家档案局在2003年7月提出的《美国国家档案馆战略发展指南》中也强调了在政府文件管理中实施《ISO 15489 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美国文件管理重新设计方案》。

澳大利亚档案馆则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在设计、开发文件管理系统时要充分考虑《ISO 15489 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标准,并按该标准进行实施。

英国档案馆则正在进行一项为期二年的研究项目:《ISO 15489 对文件管理的影响》。

可见,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实施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这已成为文件部门和档案部门的共同认识,其实这不仅是文件部门与档案部门工作职责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类保存自身历史遗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国际标准《ISO 15489 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则为实现这一点在国际层面上提供了实施的规范与技术。

关于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关系的思考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关系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电子政务是电子档案管理的源头;

2. 电子档案管理是电子政务的效率所在。

由于有了以上两点,因此:

3. 电子档案管理是电子政务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4. 电子政务建设在本质上涵盖了电子档案的管理。

所以,任何在理论或实践上将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隔裂开来都是不科学的。

由此,为了实现在电子政务中的电子档案管理,从电子政务角度讲应该:

1. 在电子政务的系统设计时,应有电子档案管理的设计;

2. 在电子政务的建设时,应有档案部门人员的参与;

3. 在电子政务的实施时,应有档案部门人员的指导。

而从电子档案管理角度讲:

1. 档案部门应转变观念、扩大职能,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

2. 档案人员应更新知识,从而有能力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

3. 档案标准的制定应能适应电子政务的需要。

但是,从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电子档案管理关系上看:

1. 在理论上,研究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还跟不上我国电子政务迅速发展的实际,差距还很大;

2. 在实践上,制定的标准还很不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如2002年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还只是一个电子文件后端控制管理模式的标准,不能适应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档案前端控制管理模式的需要。

3. 对国际标准《ISO 15489 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还少有研究,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没有引起重视,而该国际标准的颁布在国际上却掀起了一股风暴,引起极大的反响。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档案部门还只是形式上参与,而在实践中却很少参与,可是,我国每年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却高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在这样情况下,又怎能保证这样的电子政务建设其文件管理是能够符合电子档案管理的实际要求的呢?!

电子制作论文篇(5)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近几年才出现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论文,笔者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信任”进行检索,从1999年到2006年8年期间,仅有58篇相关文章,截止到2007年就增加到450篇,2008年至2009年间便有213篇。可见最近两三年在我国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的研究

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当前的大部分相关文献中,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代表观点:①电子商务信任机制主要通过虚拟组织的建立来实现,当其无法在虚拟组织中创造共同价值时,我们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联系来加强大家对虚拟组织环境的信任;②B2B电子商务市场信任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制度信任为基础,具体包括认知的控制信任机制、认知的鉴定信任机制、认知的法律约束信任机制、认知的反馈信任机制、合作规范信任机制;③将不同的风险来源与不同的信任机制相匹配,主要从技术、制度法律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建立比较完善的B2C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等等。

2.电子商务的信任评价模型的研究

在我国,目前有关电子商务信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电子商务中的信任评价模型研究方面,其中利用博弈方法对信任问题进行分析的文章比较多,分别介绍B2B、B2C、C2C的信任评价模型,或者对具体某种类型的某行业或者是某企业进行信任评价也比较多,而系统地介绍对于整个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应该怎样评价的却不多。

3.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

目前,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方面,并且主要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其中大多是对建立电子商务信任体系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方式是把目前的电子商务中信任缺失问题提出来,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建设信任体系的想法。

二、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的不足

电子制作论文篇(6)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是解决如何确切掌握信息及其依赖信息系统的安全程度、分析安全威胁来自何方、安全风险有多大,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投入多少人力、财力和物力,确定已采取的信息安全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提出按照相应信息安全等级进行安全建设和管理的依据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的重要指导理论和方法。从这个视角来看文档工作我们会发现,一直以来,文件、档案安全管理工作都是沿袭传统档案载体保护工作来开展,以此形成的相关理论也是以传统档案载体研究为基础的,随着电子文件的出现,传统以档案载体保护为核心的档案安全管理理论就很难适用于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虽然档案部门也对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做过很多理论探讨,提出“前端控制思想”、“全程管理思想”、“文件连续体理论”、“后保管时代”、“文件运动理论模型”等理论来强化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理论并不是专门的安全管理理论,很难在电子文件安全管理上取得实质性效果。

1.2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1.2.1追求绝对的安全

长期以来,我国档案事业对安全风险的重视度不足,只是一味的采取各种绝对安全的防护措施来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可是,站在风险管理视角来看,风险是绝对存在的,而安全却是无法保障的,安全风险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而安全只是暂时的。其实,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就是风险管理工作,每一个电子档案都有着专属于自身的保护级别,想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起到绝对安全的作用,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此外,安全风险是一种随机发生的风险,很难做到绝对安全的控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还使得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2风险意识薄弱

一些安全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信息安全知识不足,却津津乐道“太平盛世”,双耳不闻“盛世危言”,甚至认为,谈风险是“杞人忧天”,说安全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根本没有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度量电子文件的安全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正确认识安全形势和树立科学的电子文件安全风险观。

1.2.3忽视了对“资产”评估鉴定

从目前情况看,文件、档案管理部门虽都认识到电子文件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部门只是将电子文件作为日常办公的一种辅助帮助,并没有将电子文件提升到“资产”高度来管理,就更谈不上对“资产”进行评估鉴定。然而,从安全管理角度讲,一个组织系统内的资产在没有被评估鉴定前,是不可能成功实施安全管理并进行维护的。

1.3管理环节不完善

首先,安全管理计划缺乏依据。现有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计划的制订,绝大多数是凭借个人经验或者参照其他管理部门计划来制定的,而不是依据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实际情况来制订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其次,缺乏关键的风险评估环节。风险评估是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没有风险评估,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决策行动的依据与方向,由此而引发的安全管理措施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电子制作论文篇(7)

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中共山东省委及办公厅自今年7月1日以后全部取消了纸质红头文件,并对重要文件和统计数据分别以政报、汇编等形式对外权威。我国发达地区比如深圳、重庆等地早在2002年2月前就取消了纸制文件,开创了我国文档管理新理念的先河。

电子文件是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并按照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者光盘等介质上,并可以在网络上传递的数字代码序列。在计算机显示器或者打印机上看到的文字、图纸等构成的电子文件形态,只不过是电子文件的某种输出形式而已。过去、现在和将来,使用纸墨、照片形成和传递的政府机关公文以及图书、图纸、图形、影像、文献资料、科技情报、商业信息,都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而且电子文件越来越被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广泛地认识和应用,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

电子文件的优越性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如何利用和保护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工作已经成为文档战线思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使用和管理电子文档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一)电子文件的内容不仅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

一是电子文件易于修改,而且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虽然已有一些技术可防止伪造电子文件和在“原稿”上增删改,但其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总是比纸质文件要大得多,从而使人们感到把握其内容原貌的困难。在网络上传递的电子文件也有可能被非法截获或更改。二是电子文件制作过程的虚拟化使得对其原件的界定难于实现。电子文件制作者不一定像制作纸质文件那样必须制出一份或一批原件来行使其职责,有时他只不过制作一个“窗口”,将必要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其输出。这个“窗口”可以在众多的电子计算机上显示出来,也可被不同的“收文者”拷贝到他的电子计算机存储器上或转换成硬拷贝保存起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由不同人获得同一内容文件可以毫无区别,无法区分其中哪个是“原件”和“复制件”。三是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迫使电子文件必须不断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这种适应往往需要以自身结构、格式的改变为代价。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的可读性,常常需要加以转换。因此,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很可能在结构和格式上与最初形成的大不相同。四是电子文件不再具有固定的存储载体,根据利用需要,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输出。对于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还需要定期进行复制,转换载体,以防止信息损失。一份电子文件没有了固定的载体,也就无法通过载体来判定这份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五是电子文件不再具有特定的字迹,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将电子文件输出,无法从字迹上分辨其原始性。六是目前电子文件的签署技术还不普及,我们还不能为每一份电子文件盖印或亲自签名,也就无法借助印章或签署的字迹来判断一份电子文件是否为原件。①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困难性。

对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绝不是仅仅懂得纸质档案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管理人员所能胜任的。也不是仅仅懂得电子计算机技术或数据通信技术的人员所能胜任的。前者不懂电子文件形式、存储、传输、检索、利用等技术,就无法对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进行管理,更无法达到长期保存和开发利用电子档案的目的。后者不懂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原则和管理环节,无法理解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必要性和严重性,无法实施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鉴定、归档,也就不可能采取一切必要的技术和措施,长期保存电子档案,使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不遭受损失。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认为凡是从事纸质档案管理的人员,都能管理电子档案;也不能机械地认为凡是懂得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或数字通信技术的工程人员,都可以管理电子档案。

对于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将会出现一系列新问题,如怎样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存取性、可用性、可理解性?又如电子档案利用场所,是允许上网利用?还是只限于在档案馆(室)的借阅系统?还有电子档案的开放年限问题、保密问题、跨国利用问题等等。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性”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电子文件的上述特点使我们无法采用与纸质文件相同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它的原始性,需要为这建立一个新的“原始性”概念。对于一份电子文件来说,只要它的内容确确实实是当时,由原作者撰写或制作出来,此后从未修改过,我们就应该承认它是原始的,尽管它没有固定的载体,没有实在的物理形态,甚至因转换而失去了原来的格式。②这种“原始性”概念与纸质文件原件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抛弃了文件形式上的原始性,即允许文件载体、字迹、格式等表现形式发生变化,仅以文件中所含信息的真实、准确,即内容的原始性为唯一标准。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社会各方面对电子文件的需要,建立这样一个“原始性”的新概念是适当和必要的,它将是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全面行使“历史记录”和“社会记忆”功能的根据,是电子档案“享有”与纸制档案同样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基础。

(二)寻找文档管理创新的理论支持。

文件运动周期理论,又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指导文件从其形成到转化为档案直至消亡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含义主要可概括为: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是一个完整的运动周期;这一整个运动周期因其特点和作用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运动阶段;针对各个不同运动阶段的特点,应采用相应的管理方式。文件运动周期理论,是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它普遍流行于欧美档案学界。③近几年来,我国有的档案学者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宣传介绍和研究工作,逐渐在我国档案学界引起重视。了解和熟悉这一理论,认识和掌握文件转化为档案全过程的规律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和作用,对进一步科学地管理好文件和档案有着重要意义。

文件运动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是一个统一的、前后衔接的过程,将这样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个过程纳入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之中产生文件和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是理所当然的。所谓一体化,并非去抹煞不同运动阶段文件管理的特点,而是要求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内,有统一的控制中心,统一的工作制度,统一的、前后各有特点又互相衔接的工作程序。也就是说对原来相隔在文书和档案两个工作部门,且相对独立,但又有不少具体工作环节互相雷同和重复的两个管理系统,真正从组织制度和工作程序上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这样就能从文件的形成时起对其运动的全过程进行比较全面、有效和统一地控制,既精简了工作程序,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又能避免因现行文件管理不善致使档案部门有可能收集不到系统、完整档案的弊端,提高了案卷质量,达到了以较小的耗费取得较大的效益的目的。

(三)充分了解电子文档管理的特殊性和发展趋向。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这就造成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并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一是信息内容数码化。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是将文字、图形、图像、影像、声音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转换为数码或符号,进行存储、传输。通过相应的软硬件技术还原后才能知晓。

二是文档管理现代化。这两者的核心问题又是在现行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当文件制成并进入现行阶段,文书工作人员便依据文件运动周期理论和统一的程序、标准将文件信息和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同时完成对其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并经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程序,自动转换成具有档案管理特征的信息资源。然后根据需要自动形成各种形式的,具有检索、统计、编研等有实际利用价值的二次档案信息,实现一次输入,多次、多种形式输出的目的,并为下一年初的调整立卷奠定可靠基础。同时,也为档案部门深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计算机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统一系统的建立,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联系和纵向的深化管理,使档案部门可以及时对每一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实施标准化监督和业务指导。它保证了文书处理过程和档案标准程序的同步实现,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的手工管理的重复劳动和工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是文档处理一体化。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和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相关设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电子文件归档必须要了解形成电子文件的相应软件和设备。在电子文件设计形成阶段,档案人员就要参与设计,进行指导,使产生的电子文件能按归档要求归档,并能进行统一管理和长期保存;同时还要了解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产生背景、设计思想、数据形式、以及相应的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电子文件形成后,在使用过程中,档案人员要参于对其管理,熟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并进行积累。要及时按档案整理、鉴定的有关要求,对电子文件进行整理、鉴定、归档。否则长时期不过问,相关技术发生了变化,设备陈旧或更新,原来的电子文件,在新的条件下必然读不出来,这样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就可能遭受损失。从管理方面看,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之间很难划分出明显的界限。电子文件的形成者,电子档案的管理者,要通力协作,才能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可存取性、可用性、可理解性。因此,在电子文件时代,文档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

四是档案信息情报一体化。二十一世纪是电子时代。办公室工作的自动化和文件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人们迫切需要社会信息“资源共享”,于是档案与文件管理的一体化及档案、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更加突出。档案与图书和情报同为社会信息资源,在信息管理上具有许多共同点,所以档案工作与图书工作和情报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也是具有共同基础的。随着人们对档案、文书、图书和情报等综合文献信息需要的日益增长。以及世界范围内要求信息“资源共享”的新趋势,社会要求综合信息实行一体化管理。同时,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也为“两个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五是保管保存技术化。电子档案的保存要比纸质档案保存复杂的多。首先要考虑电子档案可存取性、可用性、可理解性等,这就要求不仅保存电子档案所表述的信息,而且还要保存相应的软硬件技术及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电子档案所依赖的电子计算机发展很快,设备不断更新,软件技术日新月异;其存储载体性能也不甚耐久,磁性存储载体常有退磁、粘连等现象,光盘也有矫变和保护膜遭受划伤等现象。这些都是影响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不利因素,需要电子档案的管理人员认真对待,并且要有一套整的对策、技术和措施。

三、探索文档管理规范化的路子。

(一)合理舍取,充分借鉴纸制档案的管理标准。

在我国,纸质等载体档案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标准,这些标准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是在纸质等载体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下,近十年来才完成的。这些标准的条文,在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只有部分适用,甚至完全不适用。电子档案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技术工程,与纸质等载体档案截然不同,所以一开始就充分注意到电子档案的各项管理标准、法规、制度的建立,以防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在形成、使用、归档过程中,遭受损失。但制定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管理标准,难度很大。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长期实践经验,而电子文件所涉及的技术和设备又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我们只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认真研究来弥补我们的实践少、经验不足,同时也可借鉴国际上有关标准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地制定出我国有关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管理标准、法规和制度。近年来,我国档案部门和研究机构针对文档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逐步摸索出了电子文档管理的“雏形”。制定出台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针对电子文件进行了定义、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收集积累要求、收集方法、电子文件的整理、电子文件的归档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电子文件及相关数据设备的检测、有效性和完整性鉴定、保管期限的划分、电子档案的移交与保管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就为文档管理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二)以人为本,锻造复合型文档管理人才资源。

在电子时代,电子档案的实质是技术工程;电子档案管理,实质是一项档案技术工程的管理。“五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档案专业人员必须成为既能从事现代文书的处理和档案的管理,又能从事档案、图书、情报等综合信息的管理。文档管理管理人员既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外,要求管理人员既具备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要熟练掌握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还要学习文书学、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有关知识。

鼓励和支持文档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含金量”,才能适应文档工作的需要和文档事业的发展要求。

电子制作论文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从国家法律的层面对机关档案室的角色定位作出明确规定:“负责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也对档案室的职责与基本任务进行明晰,强调档案室应对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管理、监督、指导,并负责档案的移交。可见,法律法规中机关档案室的角色定位是明确的:对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负责,使本单位的档案得以妥善保存并合理提供利用,最终顺利移交给档案馆。

(二)传统档案学理论对档案室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档案学理论中,档案室是“把各行各业的工作与档案工作相结合,与社会相沟通,把档案工作与文书部门的有关工作相联系,把自身的工作同档案馆工作相配合”的“综合部”。它有三个方面的性质:“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本机关”。传统档案学理论强调机关档案室作为连接文书部门与档案馆工作的中枢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三)机关档案室对纸质环境中的角色定位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更强调档案室对机关档案工作的管理作用,强调其作为机关信息集合部门的职责。而在理论研究中,则是从文件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指出机关档案室处于其中的重要作用。双方各有侧重,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机关档案室的作用是负责本单位的档案工作,使其能够为本单位的业务活动所利用,并将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移交给档案馆。

二、电子政务环境中档案工作的变化

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不仅带来文件载体形式的改变,更是对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对于档案部门来说,它改变了其管理的根本——保管载体,并由此引发了管理活动的变化。

(一)新的管理要求

纸质文件载体与内容的一致性、不可分离性,使得传统档案工作较为简单明了,重点要确保载体的安全性、可靠性。而电子文件特有的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系统依赖性、信息的易变性与可操作性等特点,使其易于被修改并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从而引发了管理方式的变革,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电子文件的保管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具有原始性的电子文件进行长久保存。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电子文件原始性的认定问题;二是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问题。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电子文件的管理具有相关因素多、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度高、变量多、目标复杂、技术含量高、更新快等特点,对管理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从政策、制度、技术方法等不同层面共同采用新的对策。

(二)新的业务流程

有学者曾指出:“计算机应用到了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地要改变业务流程。”电子环境下,原有的许多观念与做法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相应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也要改变。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文件的生成、归档和最终处置三个环节将文件生命周期清晰地划分为现行阶段、半现行阶段和非现行阶段。文件的生成、收集、整理、鉴定、归档、移交或销毁等管理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并形成前后衔接、在顺序和时间上不可逆的、单一性的线性流程。在电子办公环境中,文件管理环节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不同的业务环节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各管理阶段的界限不像在纸质环境中那么明显,导致各个环节出现互相穿插、互相衔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复杂关系,业务流程变得多样而复杂。

三、电子政务环境对档案工作本质的影响

保管载体、保管环境的变化是否会对档案管理活动造成根本性的改变?是否需要构建全新的管理理论?厘清这些问题,就必须明晰电子文件管理活动变化的本质,即管理理论最本质的两个方面——逻辑起点与管理职责是否发生改变。如果这两个方面发生了改变,那么必然要构建新的管理理论体系,但如果只是由于载体的不同而引起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的相应调整,那么这种变化就不是根本性的,就没有必要完全抛开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

(一)逻辑起点

档案部门在纸质档案管理中的逻辑起点是明确的:业务部门按规定将需要归档的文件移交给档案室,标志着文件工作的完结,标志着文件管理权限与管理责任的转移,也标志着档案工作的正式开始。而电子环境下业务环节的非线性,导致档案部门管理工作的起点也变得模糊进而引发争议。由于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易被篡改、易丢失、易损坏,档案部门必须将归档工作前移,实时在线归档,才能更好地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安全性。尽管归档的时间提前了,但只有在文件归档之后,档案部门才能获得文件管理权限,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正式展开。因此,从管理的逻辑起点看,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都是始于文件归档。

(二)管理职责

电子办公环境对档案管理环节最显著的改变是归档环节的提前。尽管管理的时间点提前了,但档案部门仍然是在归档之后才履行管理职责,管理权限并没有扩展。归档前,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由文件形成部门负责;归档后则转由档案部门负责,文件形成部门可以对档案进行利用,但无权对其进行更改、删除等操作,这与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也是相符的。因此,从管理职责上看,电子档案的管理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综上,电子政务系统中档案室的管理工作有所提前,但工作范围并没有本质性的扩张,管理边界是和传统的管理方式一致的。因此,档案室并不需要已有的管理理论,建立新的电子档案管理理论,而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电子政务环境给档案工作带来的“变”与“不变”,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好地开展核心业务。

四、电子政务环境中档案室的角色定位

电子政务流程的再造与文档管理活动的变化,虽未触及档案管理理论的本质,但还是对档案室的角色定位造成一定的改变,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讨论全程管理理论与前端控制理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一)全程管理理论与前端控制理论的可行性探讨

全程管理理论与前端控制理论的定义都是比较简单明了的,但是关于如何操作、如何实施并没有统一、具体的阐释。目前对这两个理论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构建了理想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理论构建了一种理想状态,即档案部门可以对文件从形成直至销毁或永久保存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然而,文件在不同阶段是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管理的,档案部门与业务部门是平等的业务对接关系,不存在上下级的领导关系。档案室可以对业务部门的文件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与意见,但并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此外,档案部门包含了档案室与档案馆,它们分属不同的立档单位,档案馆并无权限干涉不同立档单位业务部门的文件管理工作;同理,档案室既不能对前端的业务部门进行管理,也不能对后端的档案馆工作进行监管,而是要接受档案馆对其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因此,无论是从权职划分还是具体分工来看,档案部门都无法实现对电子文件的全程统一管理。

2.模糊了前端控制的内涵,混淆概念。有的学者认为“保存即归档”就是实现了前端控制,是把归档环节“纳入到前端收、发文流程当中”。这种说法模糊了“控制”的真实涵义。保存即归档是归档时间的提前,实现了管理环节的交叉,但档案室仍然负责归档工作,并没有参与前端的文件形成的工作中去,更没有对前端工作起到实质性的“控制”作用。可见,业务环节的提前,并不是“前端控制”的实现。因此,全程管理理论与前端控制理论对档案部门作为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是无法实现的,也是不现实的。

(二)机关档案室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角色定位

露西安娜•杜兰蒂教授认为,在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文件的形成者和档案的保管员共享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也就是说,文件的形成者与档案的保管者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共同承担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责任。我国机关档案室与文件形成部门和档案馆紧密相连,处于电子文件整个生命周期的“中端”。传统的档案学理论中,档案部门除了扮演档案实体保管者和社会记忆捍卫者之外,还应肩负档案信息管理专家、档案信息中介、档案文化传播者等重要角色。而在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中,很多学者在提倡“全程管理”与“前端控制”的同时,提出要建立新型的文档一体化管理机构,作为电子文件管理全过程的中部枢纽。在实践工作中,档案室也“多数仅被定位为档案实体的管理者、检索提供的服务者,监督指导本单位档案工作和信息服务的职能基本处于缺失状态”,档案室开展机关资源整合等工作往往被认为有“越位”之嫌。忽视档案室的作用,建立新的、独立于业务机构之外的档案管理机构,使档案室的地位不仅尴尬、作用被边缘化,而且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因此,当务之急应明确档案室的角色定位,使其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既然电子文件的管理与纸质文件的管理并无根本性区别,那么档案室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应与传统纸质文件管理类似。档案室还是以机关档案工作的管理者、文件流转的中纽这两个角色为主,并肩负起机关信息建设工作的参与者等职责。具体来说,机关档案室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角色定位主要包括:

1.机关档案工作的负责者。作为机关档案工作的负责部门,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室最重要的职责,具体包括:(1)妥善接收并保管各业务部门应归档的文件。与纸质文件归档类似,档案部门最大限度地接收不同业务部门产生的电子文件。由于要求各业务部门生成的电子文件都是格式规范、结构完整、符合要求的,也只是最理想的状态,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面对版本形式多样、不完全符合归档标准等情况,档案室也应该最大限度地接收、维护前端产生的电子文件,以确保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为业务部门的文件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意见。档案部门最清楚应如何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可靠性,对于电子文件形成过程的凭证性保障也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档案室可以对前端业务部门的文件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意见,使电子文件更规范、有序地流转。

2.机关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档案室通过对机关电子文件的管理,拥有对机关信息资源的管理权。一方面,应积极进行电子文件内容的分析与挖掘,并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资源共享,提高对信息的搜集、分析、传递和利用能力,建立更加丰富、全面的档案资源体系;另一方面,应提供多途径的档案检索与利用服务,使业务部门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源。通过为电子政务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提高政府整体的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3.档案馆基础工作的支撑者。档案室移交的档案,其完整程度、价值高低、整理质量、保管状况等都直接影响到档案馆的馆藏建设情况,影响到国家文化遗产累积和保护状况。只有最大限度地接收、妥善保管业务部门产生的电子文件,并将其完整地移交给档案馆,才能确保档案馆工作的顺利开展。

电子制作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电子图书审稿制度面临的问题

目前,对于电子图书的审稿制度,业内暂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操作规范,国内很多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在对电子图书质量把关时,审稿次数和审稿人员梯队大多沿用传统图书的审稿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电子图书依然属于图书范畴,与传统图书有许多相同点,例如二者都包含一定量的文字、静态图片等信息,编排格式也很类似,特别是其内容,多来自于传统图书。但是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图书,同时具有许多与传统图书不同的特点,例如前者具有超文本性、检索方便、需要借助设备阅读使用、可局部放大等特点。而诸多特点中,电子图书的内容包含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支持超文本链接、信息量大的特点不仅是传统图书所不具备的,也是直接影响其审稿制度是否能沿用传统图书审稿制度的主要原因。因此,沿用传统图书的审稿制度是否能保证电子图书的质量是目前业内人士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创建科学的电子图书审稿制度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设计

传统图书仅包含静态信息,读者凭借视觉感官获得的信息非常直观和具体。对于传统图书,审稿者可以通过视觉一次性获取关于图书内容的大部分信息。

但在研究电子图书审稿制度时,需要考虑电子图书既包含静态视觉信息,又包含动态视觉信息(如动画、影像)、听觉信息(如声音)的特点。电子图书的静态视觉内容可以沿用传统图书的审稿制度和操作方法,但对于动态视觉和听觉信息,其审稿难度就要大得多。而且图文、动画、声音等信息一般是同步播放的,每一种媒体形式对于人的作用力会减弱,很多错误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参考传统图书审稿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电子图书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审稿方式和审稿梯队,根据不同信息形式内容安排审稿,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子图书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证实电子图书现行的审稿制度是否可行及探寻合适的审稿制度,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背景】

2011年笔者参加了《中国编辑出版史》、《印刷基础》、《电子与网络出版》专业课程培训论坛,期间需要将讲解内容(文字)、论坛帖子荟萃(图、文和较多超链接)、优秀作业精选(图、文、动画、影像)、学员感受心得(图、文和较多超链接)、培训花絮(图、文、动画、影像)、精彩照片(图、文)、课程网络资源大搜索(文、超链接)、师生精彩互动(图片和影像)、联系方式(图、文、超链接)等分别制作成电子图书供培训使用。笔者参与了电子图书的制作开发,组织不同审稿组分别对电子图书安排了三、四、五级审稿(综合对审稿质量和审稿成本的预估,没有安排六、七或更多级别的审稿)。

本次实验是以电子图书的审稿质量保证为主要诉求,以出错率、审稿成本统计为实验依据,考虑到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具体实施时,将三级审稿安排在具有多年图书出版经验、图书质量优良的图书出版社,四级审稿和五级审稿分别安排在两家不同但资质都很好的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审稿周期均为一个月。

【实验流程】

(1)原材料的准备

原素材由课程培训主办单位工作人员制作并合成后,形成《中国编辑出版史》课程培训电子图书、《印刷基础》课程培训电子图书、《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培训电子图书,一式三份,各取一份分别送不同审稿单位审稿。

(2)送审

①三级审稿

从传统图书审稿的角度,采用传统编辑的审稿眼光,对电子图书进行审稿。实验流程为某图书出版社的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

②四级审稿

采用稿件提供者与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协商的操作方案,开展四次审稿。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多媒体加工部门组长(分图文组、声像组、画面组等)分别对电子图书的单种媒体和布局等细节进行初审,因考虑到来稿的专业性,图文组分别外请了编辑出版史、印刷、电子出版相关研究人士协助审稿;部门主任二审;总编导三审;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托一名对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终审。

③五级审稿

经稿件提供者与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协商,多媒体加工部门组长初审,业内专家复审,部门主任三审,总编导四审,单位总负责人五审。

(3)数据统计

①出错率统计

组织300名本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印刷工程专业学生用一周的课余时间分别阅读三级、四级、五级审稿后的电子图书,从专业、科学的角度出发统计出错率,多次汇总和验证,结果如表1。

②成本统计

从出版社和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的角度来说,审稿成本的统计比较复杂,不仅包含审稿费,还包含设备折旧、管理费等较难一时统计的数据,对于本次送审的外来稿的审稿涉及的费用,仅需考虑付给审稿单位的费用,结果如表2。

【数据分析】

从三种电子图书出错率和成本的平均值来看,电子图书出错率:三审制(1.8/万)>四审制(0.9/万)>五审制(0.7/万);成本:五审制(1 183元)>四审制(1 000元)>三审制(683元)。考虑到目前国家还未出台相关的电子图书标准,错误率多少为质量合格尚无定论,但笔者认为,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传统图书,即出错率<1/万即可。从实验数据看,沿用传统图书的三级审稿制度,电子图书的出错率达到1.8/万,不能满足电子图书质量要求;而四级审稿平均出错率仅为0.9/万,且每个单本审稿后出错率均符合<1/万要求;五级审稿虽然平均出错率更低,为0.7/万,但成本最高;依此类推,不在此次实验范围的六、七甚至更高级审稿的出错率会更低,但成本也会更高。

【实验结论】

基于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出错率<1/万且成本尽可能低的前提下,四级审稿是目前对于电子图书而言比较理想且合理的审稿制度。

三、电子图书四级审稿制度的构想

实验表明,四级审稿对于电子图书而言是比较理想、合理的审稿制度。实验中的传统图书生产单位的审稿流程和五级审稿中的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操作办法能为电子图书的四级审稿提供很大的参考。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电子图书四级审稿制度的构想,如图1所示:

流程图中四级审稿的内容和操作细节如下:

1.各制作组组长或主任委派的专人初审

初审是把电子图书中涉及不同媒体的表现形式、组织结构等内容细化后评审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将不具备出版价值的电子图书剔除出审稿流程。考虑到电子图书的多媒体性、交互性、超文本性等特点,对于内部稿,电子图书策划方案通过后,领导组成员需要成立专项制作小组,分别负责电子图书的文稿、图片、声音、影像、交互、布局等环节;各小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审核自己所在团队制作完成的内容。对于外来稿,送审稿件即为初步制作完成的稿件,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由于没有专门的制作小组和审稿组长,可以由各部门主任委派具有审稿经验且熟悉来稿内容涉及领域的相关专业人员,分别担任图、文、声、像、布局等各细节元素的初审工作。

各组长或主任委派的专人在初审阶段不仅要把握来稿内容是否符合出版规定、有无出版价值、来稿形式是否符合电子图书的基本要求等,还要负责审校各自的专项审稿内容。以各组长为例,图文组组长的任务与传统图书编辑职责大致相同,负责判断静态文字和图片是否合理、准确;声像组组长需要审查电子图书中动画或影像的连贯性与清晰度、背景音乐合理性、音响效果、声音同步性等;画面组组长需要判断各页面的背景颜色、字体格式、画面布局及各页面间的交互路径是否符合要求、整个电子图书的浏览路径和用户接口是否符合逻辑以及图文声像的集成效果是否理想。

初审后,综合各部门审稿人的意见,共同商讨决定退稿或退修,还是直接进入复审环节。

2.各部门主任复审

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各部门主任对其所属部门组长初审过的稿件展开二次审稿,复审过程中参考初次审稿意见,进一步评价电子图书的制作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图文部主任对电子图书的文字和静态图片内容进行二次审稿,声像部主任进一步审校声音、影像的播放效果是否理想、与画面是否同步,画面部主任对各页面间相互关系是否准确合理等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

各部门主任复审后,形成独立的复审意见。各主任针对复审意见共同商讨。如果电子图书稿件在复审时未通过,稿件将与退稿意见一起直接转交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或其委托的终审专家手上进入终审环节;如果电子图书稿件在复审时通过,复审意见将与稿件一起转至创作编导或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派人员手中展开三审。

3.创作编导或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派人员三审

对于内部稿,第三次审稿由电子图书的创作编导完成,他是各制作部门的负责人。在审稿过程中,创作编导要检查电子图书是否符合自己最初提出的创作大纲要求,并对电子图书图、文、声、像等内容展开综合审校,对电子图书思想政治倾向、内容、观点、材料、逻辑、结构、文字、表达等各方面进一步把关,针对初审、二审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对于外来稿,第三次审稿由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派专人完成,一般来说,受委派者是有创作编导工作经历的单位内部人员。

三审完成后,无论是形成退稿还是退修意见,稿件都与三审意见一起,进入终审环节。

4.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或其委托的相关专业人员终审

根据具体情况,终审可以审校全稿,也可以根据前三次或初复审提出的意见抽审部分电子图书内容,对通过初审的电子图书质量最终把关,并决定是否出版。

参考文献:

[1]孙艳华. 网络出版现行审稿制度适用性探析. 中国编辑,2010(4).

[2]闫斐. 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西北大学,2008(5).

[3]杨春荣. 论电子书的特点及制作流程. 才智,2011(13).

电子制作论文篇(10)

电子文件的优越性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如何利用和保护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工作已经成为文档战线思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使用和管理电子文档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一)电子文件的内容不仅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

一是电子文件易于修改,而且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虽然已有一些技术可防止伪造电子文件和在“原稿”上增删改,但其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总是比纸质文件要大得多,从而使人们感到把握其内容原貌的困难。在网络上传递的电子文件也有可能被非法截获或更改。二是电子文件制作过程的虚拟化使得对其原件的界定难于实现。电子文件制作者不一定像制作纸质文件那样必须制出一份或一批原件来行使其职责,有时他只不过制作一个“窗口”,将必要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其输出。这个“窗口”可以在众多的电子计算机上显示出来,也可被不同的“收文者”拷贝到他的电子计算机存储器上或转换成硬拷贝保存起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由不同人获得同一内容文件可以毫无区别,无法区分其中哪个是“原件”和“复制件”。三是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迫使电子文件必须不断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这种适应往往需要以自身结构、格式的改变为代价。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的可读性,常常需要加以转换。因此,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很可能在结构和格式上与最初形成的大不相同。四是电子文件不再具有固定的存储载体,根据利用需要,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输出。对于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还需要定期进行复制,转换载体,以防止信息损失。一份电子文件没有了固定的载体,也就无法通过载体来判定这份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五是电子文件不再具有特定的字迹,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将电子文件输出,无法从字迹上分辨其原始性。六是目前电子文件的签署技术还不普及,我们还不能为每一份电子文件盖印或亲自签名,也就无法借助印章或签署的字迹来判断一份电子文件是否为原件。①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困难性。

对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绝不是仅仅懂得纸质档案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管理人员所能胜任的。也不是仅仅懂得电子计算机技术或数据通信技术的人员所能胜任的。前者不懂电子文件形式、存储、传输、检索、利用等技术,就无法对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进行管理,更无法达到长期保存和开发利用电子档案的目的。后者不懂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原则和管理环节,无法理解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必要性和严重性,无法实施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鉴定、归档,也就不可能采取一切必要的技术和措施,长期保存电子档案,使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不遭受损失。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认为凡是从事纸质档案管理的人员,都能管理电子档案;也不能机械地认为凡是懂得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或数字通信技术的工程人员,都可以管理电子档案。

对于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将会出现一系列新问题,如怎样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存取性、可用性、可理解性?又如电子档案利用场所,是允许上网利用?还是只限于在档案馆(室)的借阅系统?还有电子档案的开放年限问题、保密问题、跨国利用问题等等。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性”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电子文件的上述特点使我们无法采用与纸质文件相同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它的原始性,需要为这建立一个新的“原始性”概念。对于一份电子文件来说,只要它的内容确确实实是当时,由原作者撰写或制作出来,此后从未修改过,我们就应该承认它是原始的,尽管它没有固定的载体,没有实在的物理形态,甚至因转换而失去了原来的格式。②这种“原始性”概念与纸质文件原件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抛弃了文件形式上的原始性,即允许文件载体、字迹、格式等表现形式发生变化,仅以文件中所含信息的真实、准确,即内容的原始性为唯一标准。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社会各方面对电子文件的需要,建立这样一个“原始性”的新概念是适当和必要的,它将是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全面行使“历史记录”和“社会记忆”功能的根据,是电子档案“享有”与纸制档案同样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基础。

(二)寻找文档管理创新的理论支持。

文件运动周期理论,又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指导文件从其形成到转化为档案直至消亡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含义主要可概括为: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是一个完整的运动周期;这一整个运动周期因其特点和作用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运动阶段;针对各个不同运动阶段的特点,应采用相应的管理方式。文件运动周期理论,是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它普遍流行于欧美档案学界。③近几年来,我国有的档案学者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宣传介绍和研究工作,逐渐在我国档案学界引起重视。了解和熟悉这一理论,认识和掌握文件转化为档案全过程的规律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和作用,对进一步科学地管理好文件和档案有着重要意义。

文件运动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是一个统一的、前后衔接的过程,将这样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个过程纳入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之中产生文件和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是理所当然的。所谓一体化,并非去抹煞不同运动阶段文件管理的特点,而是要求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内,有统一的控制中心,统一的工作制度,统一的、前后各有特点又互相衔接的工作程序。也就是说对原来相隔在文书和档案两个工作部门,且相对独立,但又有不少具体工作环节互相雷同和重复的两个管理系统,真正从组织制度和工作程序上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这样就能从文件的形成时起对其运动的全过程进行比较全面、有效和统一地控制,既精简了工作程序,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又能避免因现行文件管理不善致使档案部门有可能收集不到系统、完整档案的弊端,提高了案卷质量,达到了以较小的耗费取得较大的效益的目的。

(三)充分了解电子文档管理的特殊性和发展趋向。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这就造成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并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一是信息内容数码化。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是将文字、图形、图像、影像、声音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转换为数码或符号,进行存储、传输。通过相应的软硬件技术还原后才能知晓。

二是文档管理现代化。这两者的核心问题又是在现行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当文件制成并进入现行阶段,文书工作人员便依据文件运动周期理论和统一的程序、标准将文件信息和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同时完成对其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并经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程序,自动转换成具有档案管理特征的信息资源。然后根据需要自动形成各种形式的,具有检索、统计、编研等有实际利用价值的二次档案信息,实现一次输入,多次、多种形式输出的目的,并为下一年初的调整立卷奠定可靠基础。同时,也为档案部门深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计算机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统一系统的建立,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联系和纵向的深化管理,使档案部门可以及时对每一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实施标准化监督和业务指导。它保证了文书处理过程和档案标准程序的同步实现,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的手工管理的重复劳动和工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是文档处理一体化。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和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相关设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电子文件归档必须要了解形成电子文件的相应软件和设备。在电子文件设计形成阶段,档案人员就要参与设计,进行指导,使产生的电子文件能按归档要求归档,并能进行统一管理和长期保存;同时还要了解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产生背景、设计思想、数据形式、以及相应的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电子文件形成后,在使用过程中,档案人员要参于对其管理,熟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并进行积累。要及时按档案整理、鉴定的有关要求,对电子文件进行整理、鉴定、归档。否则长时期不过问,相关技术发生了变化,设备陈旧或更新,原来的电子文件,在新的条件下必然读不出来,这样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就可能遭受损失。从管理方面看,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之间很难划分出明显的界限。电子文件的形成者,电子档案的管理者,要通力协作,才能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可存取性、可用性、可理解性。因此,在电子文件时代,文档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

四是档案信息情报一体化。二十一世纪是电子时代。办公室工作的自动化和文件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人们迫切需要社会信息“资源共享”,于是档案与文件管理的一体化及档案、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更加突出。档案与图书和情报同为社会信息资源,在信息管理上具有许多共同点,所以档案工作与图书工作和情报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也是具有共同基础的。随着人们对档案、文书、图书和情报等综合文献信息需要的日益增长。以及世界范围内要求信息“资源共享”的新趋势,社会要求综合信息实行一体化管理。同时,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也为“两个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五是保管保存技术化。电子档案的保存要比纸质档案保存复杂的多。首先要考虑电子档案可存取性、可用性、可理解性等,这就要求不仅保存电子档案所表述的信息,而且还要保存相应的软硬件技术及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电子档案所依赖的电子计算机发展很快,设备不断更新,软件技术日新月异;其存储载体性能也不甚耐久,磁性存储载体常有退磁、粘连等现象,光盘也有矫变和保护膜遭受划伤等现象。这些都是影响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不利因素,需要电子档案的管理人员认真对待,并且要有一套整的对策、技术和措施。

三、探索文档管理规范化的路子。

(一)合理舍取,充分借鉴纸制档案的管理标准。

在我国,纸质等载体档案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标准,这些标准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是在纸质等载体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下,近十年来才完成的。这些标准的条文,在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只有部分适用,甚至完全不适用。电子档案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技术工程,与纸质等载体档案截然不同,所以一开始就充分注意到电子档案的各项管理标准、法规、制度的建立,以防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在形成、使用、归档过程中,遭受损失。但制定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管理标准,难度很大。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长期实践经验,而电子文件所涉及的技术和设备又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我们只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认真研究来弥补我们的实践少、经验不足,同时也可借鉴国际上有关标准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地制定出我国有关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管理标准、法规和制度。近年来,我国档案部门和研究机构针对文档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逐步摸索出了电子文档管理的“雏形”。制定出台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针对电子文件进行了定义、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收集积累要求、收集方法、电子文件的整理、电子文件的归档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电子文件及相关数据设备的检测、有效性和完整性鉴定、保管期限的划分、电子档案的移交与保管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就为文档管理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二)以人为本,锻造复合型文档管理人才资源。

在电子时代,电子档案的实质是技术工程;电子档案管理,实质是一项档案技术工程的管理。“五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档案专业人员必须成为既能从事现代文书的处理和档案的管理,又能从事档案、图书、情报等综合信息的管理。文档管理管理人员既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外,要求管理人员既具备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要熟练掌握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还要学习文书学、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有关知识。

鼓励和支持文档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含金量”,才能适应文档工作的需要和文档事业的发展要求。

上一篇: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 下一篇: 大学生消费情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