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阅读训练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09 16:06:54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篇(1)

北师大本

听说读写训练材料的选择,指导文字和思考练习题的编写,均兼顾语文训练的价值和思想教育的价值。听、说、读、写训练,根据各自的规律,自成系列。各单元按听、说、读、写的次序排列,几项内容互相照应,相互渗透。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语文训练。四个年级分成三个阶段,六个层次。初中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该段与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初中三年级为第二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扩充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初中四年级为第三阶段,使初中三年学到的语文知识得到系统整理,综合运用,发展语文能力。以语文训练为主线,语文知识为辅线,根据语文训练的需要安排语文知识。注意加强开发学生智力的训练内容。

北京市本

依据总的思路设计编写体系的主要特点是:阅读。和写作训练程序基本一致,有明确的阶段性和系统性。阶段性主要体现为初中三个年级各自的教学重点明确,各自是一个较完整的子系统。系列性主要体现为读、写、听、说训练和汉语知识教学各自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纵向系列。这个系列不仅体现于年级之间的梯度,而且体现于单元内容的逐步加深。

上海H本

听、说、读、写,读是基础。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技能都应该有一定的训练序列,以求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训练,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突出训练的主线,精简知识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不求系统,务求实用”,不要求系统学习语法知识,不写知识短文,而将有关知识编写在训练题中;表达教材自成系列,加强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阅读教材与表达教材相辅相成;在每册课本中安排一个“视听单元”,形成视听体系,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视听能力。课本中只出现训练提示,另有音像制品作为教材。

上海S本

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素质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而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训练为途径,因此,这套教材在编排体例上,以能力训练为基本线索。为了使训练序列清晰而又便于操作,将每册教材分编为“阅读”与“表达”两部分。

辽宁本

编写体系基本上由如下三部分构成: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形成四条训练线平行展开(听、说两线较短,读、写两线较长),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把课本编为两套,一是以培养理解能力为主线的(阅读)教程,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读能力;另一是以培养表达能力为主线的(写作)教程,着重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全套教材把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分解为训练点,把语、修、逻、文等基础知识编排为专题,以能力训练为经线,以知识传授为纬线,形成教学训练的单元。

江苏本

努力按着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系列性和整体性统一的要求,建立“单元合成,整体训练”新体系;全套六册书,内部包含阅读、写作、语文基础知识三个子系统。知识系统力求简化,范文系统力求优化,作业系统力求精化,助读系统力求强化。语文知识采取“单元小集中”的方法,编写若干系列知识点,并从相关课文中提取出语言材料。第一至第四册的文言课文,分散与现代文混合组元,并采取原文与译文相对照的形式编写,第五、六册的文言课文集中两个单元,适当编入最基本的文言常识;贯穿全套教材的是以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线为主的多股交织的集合线(包括语文能力训练线,知识结构线,思维发展线和学生学习语文心理发展线)。

广东本

读、写、听、说与思维能力全面训练。在重视读和写的同时,在每一册中,为听说训练独立设一单元。把思维能力看作是听、说、读、写的基础,除了在课文的分析和练习中加强思维训练外,还专设了“观察与感受”“联想与现象”“分析与综合”等单元。每一册都设有听说、阅读方法、文艺作品的理解、思维方法以文章结构与表达方式的分析,文言文阅读等不同中心,使各种能力得到螺旋式的提高。

广西本

课文把初中作为一个学习整体,与小学衔接,以分解训练为主,以综合训练为主,以整理巩固为主的四个教学阶段,教学内容结构分为章单元课文(例文)三个层次。章是总体纲要,发挥宏观导向作用;单元是纲上的目,是教学的具体单位;课文是进行单元训练的例子,在本书中不再是具有独立性的选文。这种序列体系为教学提供了纲举目张有例证的整体优化条件。

四川本

教材将语文学习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起来,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架构起一个较为系统的整体训练体系。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分段要求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合理分布;编排的项目标志鲜明,虽是综合组元,但疏朗清晰,达到了分之则序列清楚,合之则相互为用的要求。基础知识内容简化,突出实用,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提出不同要求进行训练;基本能力训练以读写听说能力为主,相互有机配合,循序渐进,训练落实。

浙江本

注意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从根本上一改过去的课文型,而成为以课文为凭借的训练型。这部教材的纵横联结,形成一张科学的、系统的训练网络。以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主线,做到寓知识教学于能力训练之中。训练序列清晰,要求明确、具体。

编写体例

北师大本

听说读写各有训练要求、训练内容和训练步骤、方法。听话训练和说话训练设;“训练要求”、“听话(说话)指导”、“训练材料”、“思考练习题”等项。阅读训练设:“训练要求”、“阅读指导”、“教读课文”、“自读课文”等项,并附“课外阅读”。教读课文之前有“初读指导”,之后有“巩固、运用、扩展”练习题,自读课文前有“自读指导”,课外阅读后有“自测试题”。写作训练设:“训练要求”、“写作指导”、“写作例文”、“练习题目”。练习题目分“片断练习”和“作文练习”两项。智力训练分布在全套课本之中,贯穿于语文训练的始终。

北京市本

每册课文约30篇,分别构成7或8个单元。单元开头是“单元提要”,这是本单元的教学纲要。然后是一组课文。每篇教材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提示”、“预习”(自读)、“课文”“课堂讨论”和“练习”,然后是“单元综合性知识与练习”(这部分要在计划出版的修订本才有,现行教材未印)。文言文独立组成单元,着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对古代汉语知识不提出系统要求。 每册有附录。

上海H本

各册课本中编入一个“课外阅读指导”单元,系统地介绍阅读知识,指导阅读方法;各册教材每个单元之后附有“每周一诗”,选用历代著名诗歌,提供注释,让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陶冶情操;各册和各单元的要求明确集中,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文不分文体、语体编排。阅读教材的单元教学要求明确集中,便于教和学的操作。单元的设立层次清楚、循序渐进,又适当反复。

上海S本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篇(2)

有关阅读策略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是当前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掌握和熟练运用阅读策略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许多英语教师也慢慢意识到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的重要性。但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上课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和使用翻译法理解文章,教师在教学中的策略意识体现不强;许多学校仅在高三年级高考备考时进行的“题型专练――阅读理解专题”中对学生进行集中的英语阅读策略训练。而高一,高二的英语教师很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策略性知识的指导,也很少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学生虽然阅读了不少文章,但很多学生都感到自己阅读的质量不高,进步很慢。

在高考备考时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当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孤立,集中地进行训练,学生易产生消极,倦怠的情绪,不利于策略的掌握和熟练运用。这种应试式的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高一,高二的英语老师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使得学生逐步地从“了解策略――掌握策略――熟练运用策略”地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定能大大的提高,从而提高英语成绩。笔者认为把阅读策略的训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能改变英语教学中一些耗时,费力,低效的尴尬和无奈,提高教学效果;能帮助学生实现“学读”到“会读”再到“乐读”的转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2.1 加强对学生的策略知识指导

英语阅读策略是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阅读学习过程和调控阅读环节的操作过程。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者要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常见的阅读策略有略读,找读,词意猜测,推理判断等。这里进行简略的介绍:

略读(skimming):快速将材料读一遍,了解文章大义。又叫“大意阅读”。

找读(scanning):根据所要寻找的信息,有选择地阅读。目的是掌握细节内容,快速获取有效信息。

词意猜测(word-guessing):根据上下文,常识或构词法猜测文中单词或短语的意思。

推理判断(inferring):根据语篇知识,上下文及常识等理解文章隐含之意;利用注释,归纳等逻辑手段,借助图表等对文章各种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作出适当的推理和判断。

2.2 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

训练旨在指导学生选择和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首先,教师要宣传策略训练的意义,增强学生参与训练活动的积极性。接着,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诊断。调查学生是否有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指读”、“回读”等,调查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策略使用与成绩的关系等,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放弃消极策略,运用有效的策略。第三,教师要将阅读策略训练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3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训练

高中英语课本中的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把阅读策略训练渗透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可改变纯粹的,集中式的策略训练让学生产生的乏味,无趣的感觉,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以一节阅读课的阅读任务设计为例(具体的上课步骤省略),介绍我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训练的。

课题:What will you think of next(Unit 18 Inventions Senior English Book 2B)

教学目标:阅读课文,深刻理解。使学生了解伟大的思想家产生新发明的一些思路和思维模式。并能完成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通过完成有关阅读练习,训练学生的略读,找读,词意猜测,推理判断等阅读策略。

教学方法:语篇整体阅读教学法

阅读任务设计:

3.1 读前讨论题:

(1)Are some people born creative, or is it possible to learn how to be creative?

(2)How do people come up with ideas for new inventions?

3.2 第一次阅读:略读法。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第一段及五个小标题,寻找讨论题的答案并回答问题:

In what way can we become more creative?

通过略读,学生课了解文章大意,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识。

3.3 第二次阅读:找读法,猜测词意法,推理判断法。

(1)要求学生先看P60,Post-reading Exercise 1 中的判断改错题目,然后指导学生用找读法阅读全文,了解重点细节并能分清文章中的事实与观点,并完成练习

(2)利用Multiple choice 练习训练学生的词意猜测和推理判断策略。

(a). What does “strategies” mean in Paragraph 1 ?

A. ways B. changesC. thoughts D. creativity

(b). What does “partial” mean in Paragraph 2 ?

A. half B. complete C.correctD. right

(c).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not true ?

A.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B. Creative thinkers make used of their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ir imagination.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篇(3)

一、引言

英语阅读不仅能让学生获取信息,锻炼语言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近年来,基于元认知理论的英语阅读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不少研究者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如将元认知策略训练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元认知策略培训对大学英语阅读的可教性实验研究;运用元认知理论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还有一些研究者,比如朱丽娜(2007)、王慧华(2007)、李福勇(2008)、郭忠民(2008)、韩程峰(2008)、郝少荣(2007)等进行了把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本文拟运用调查法,在高一学生中开展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

二、高一学生英语阅读元认知能力问卷调查与分析

1.高一学生英语阅读元认知能力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元认知能力,本研究对浙江台州某重点中学2010级高一两个自然班共107名学生进行了英语阅读元认知知识和策略调查。

(2)调查工具

为了能较全面地了解高中学生英语阅读元认知能力的情况,本实验设计了一份调查表(见附录一),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阅读元认知知识包括学习者自身和任务的知识(1―5题)和阅读策略知识(6―13题)两部分;阅读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14―18题)、监控策略(19―23题)、调节策略(24―26题)和评价策略(27―29题)四部分。问卷采用类科特量表(Likert type scale),要求学生在五级刻度表上选择与自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选项。

(3)数据收集

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学生的英语老师在晚读时发放并让学生当堂完成。调查时共发放问卷107份,收回有效问卷106份,并运用科学统计软件SPSS 11.5对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

2.高一学生英语阅读元认知能力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阅读元认知知识调查(见附录二,表1)表明,在个人知识、阅读任务和阅读策略知识方面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的阅读元认知知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阅读元认知策略调查(见附录二,表2)结果显示,在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和评价策略方面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的阅读元认知策略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总之,高一学生的阅读过程是比较消极的,不能恰当地运用策略来获取和处理信息,也不能积极地使用策略来调节整个阅读过程。因此,必须对高一学生进行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

三、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

学生要达到高考阅读要求,除了要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外,还要了解相关的阅读元认知策略知识:第一,读前策略(计划、安排)。制定阶段性阅读目标,增强策略意识,多渠道拓展知识面,缩小文化理解差异。第二,读中策略(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调节)。1.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内容,注意篇章结构;2.注意文章中的注释并用它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3.注意文章的印刷特点,辨别关键信息;4.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这是推理的前提和基础;5.根据难度阅读量主动调节阅读速度;6.利用划线或标记强调重点,帮助回忆文章内容;7.阅读补救策略;第三,读后策略(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1.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总结反思;2.在课后根据自己的目标设立阅读计划,找出符合自己水平的英语读物。

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应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以下三种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模式,即师生互动式、生生互动式和学生个别训练,可以增强阅读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师生互动式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模式

(1)读前计划

对教师来说,在分析学生个性特点和了解他们阅读策略掌握和使用情况,以及分析阅读材料后应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第一节课要偏重语篇层面、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的训练,教学目标应包含语篇层面和策略训练两方面要求;第二节课则偏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层面。教学目标确定后应制定阅读计划,包括阅读目标、阅读步骤、阅读时间安排和阅读方式的选择。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后,应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阅读策略。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的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阅读课为例,教师可把学习策略(Strategies)目标定为:

①阅读认知策略训练:能获取相关信息(Reading for language,Reading for information,Reading for appreciation,Reading for enriching experience),且进行predicting,skimming,scanning,generalization等阅读技能训练。

②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监控各种学习策略的执行情况,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价。

(2)读中监控和调节

教师要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有效使用提醒语,指导学生使用何种阅读策略和技巧来完成阅读任务,并要求他们有效控制阅读速度等。如果发现阅读任务太难,或学生无法正确使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时,教师应调整阅读要求。对学生来说,他们要积极响应教师的引导和提醒,有意识地运用各种阅读策略,碰到问题时应该学会调节阅读策略、阅读速度和阅读心态。如在上述课例中,有一处介绍湄公河的段落是理解的难点,一方面,生词比较多;另一方面,学生理解说明性的文字组织有难度。觉察到学生的“无从下手”,老师就应不失时机地提醒:不要受生词的干扰,这个介绍湄公河的段落是按空间顺序组织的,要注意这些空间转换词或从句:at first,then,sometimes,after it leaves China,as it enters Southeast Asia,at last,etc.果然,学生调整好阅读策略和心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读后反思、评价和调整

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检查他们是否完成了阅读目标,是否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否运用了阅读元认知知识和使用了元认知策略,然后提出补救措施。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学习状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反馈和评价,如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阅读量表。

总之,师生互动式元认知阅读教学方式的特点是: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文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展示教师对阅读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认识和运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不断地训练、总结、评价、反思来促使自己更加娴熟地使用各种策略,增强阅读学习效果。

2.生生互动式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模式

生生互动式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为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课文和课外阅读材料为载体,课堂内外阅读齐头并进。在过程中,由学生提出阅读策略,由学生监控策略的有效性,如觉得不甚有效,要及时调整策略,最后也是由学生来自我评价阅读的效果。首先学生要明确自己的阅读任务和目标,然后自发组成阅读合作小组(一般一组4人),在自行阅读的基础上,分工合作,形成小组阅读笔记,有内容记录、有总结、有策略评价,还要有各成员的反思。具体步骤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一步:“分”。学生明确自己处在哪个学习小组中,可以从小组中得到支持和帮助,心理上较为稳定。然后学生带着阅读任务各自阅读。

第二步:“合”。小组成员阅读和任务思考完毕,就掌握文章话题与文体特征,理解文章基本结构,了解段落大意和重点段落,弄清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等内容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如各执己见,各自从文章中找出事实依据(supporting sentences)试图说服;如涉及到文章观点等没有固定答案的话题,只要有理,都可保留意见。

第三步:“分”。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每个组员负责一项阅读任务,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整理记录本组成员对相应的阅读项目任务的观点或想法。整理完毕,各组负责相同阅读项目任务的学生就同一内容进行交流、讨论、修正补充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合”。小组成员带着“修正稿”回到原小组,组员共同努力,对各个阅读项目任务逐一分析、逐一验证,最后由组长执笔,形成一份阅读笔记。

3.学生阅读元认知策略个别训练模式

研究学生的小组阅读笔记后,发现他们的阅读障碍主要有:信息提取,如上下文猜词,长句难句理解等;信息处理,涉及到类比、综合、排除、判断能力等思维能力;阅读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缺乏,个别学生对不同题材的阅读文章采用相同的阅读策略。综上所述,学生与学生之间阅读水平、阅读认知和元认知能力发展不平衡,因此,教师还应就学生个体英语阅读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在课后独立进行英语阅读策略训练,让他们用自我提问的方式监控阅读,进行自检。教师从学生的自我提问单中可以发现他们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检验他们元认知的使用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同时建议学生在阅读后进行自我提问,自我设置问题,问题主要涉及:运用图示,预测文章内容;文章结构和中心内容;抓住已理解的关键信息,推断作者意图;反思阅读策略使用的有效性;评价和调整他们的阅读行为;语言、情感层面等。

四、结语

高一英语阅读教学应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为目的,以策略训练为核心,以三种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模式为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加强他们的阅读策略使用能力,最终促进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在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方面,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进行循序渐进的策略训练,切忌贪急求快。每个阶段的阅读教学设计或阅读练习最好都有所偏重某个阅读元认知策略的训练。第二,策略选择要难易兼顾,容易的策略课调动学生的兴趣,难点的策略可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挑战欲。第三,教师要用提醒语,阅读学生的阅读笔记或检查学生的阅读自我评估表和访谈调查等方式及时鼓励学生使用策略,帮助学生选择策略,评估策略,初始阶段要和学生一起监控各种策略在阅读过程中的使用。第四,后进生比学优生更需要元认知策略培训,由于他们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因此更需要探索如何提高他们的阅读元认知策略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郭忠民.元认知策略与英语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革新,2008,(03):13-14.

[2]朱丽娜.元认知策略对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01):90-92.

[3]王慧华.元认知在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培养及阅读理解中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7.

[4]李福勇.元认知监控与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教育革新,2008,(01):38-39.

[5]韩程峰.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5):58-61.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篇(4)

阅读理解训练是高三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每天通过限时训练,课后作业,完成试卷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剂量的阅读,以达到提高阅读效果,提高阅读成绩的目的。短时间内,由于阅读量较高一高二的成倍增加,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有相应的提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学生的阅读水平进展出现了停滞,阅读理解技能方法应用的问题成了学生的主要问题。因此,教师对阅读理解题的训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老师重视阅读理解题的训练方式,探索实践最优化的高三阅读理解训练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理解效果。

一、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与阅读训练的积极性

在高三阅读课的训练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采用丰富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1.自主学习,主动参与

阅读训练课要上得有生气,关键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不要只做演说家,一说到底,要科学地分配好时间,在进行必要的讲解和拓展后,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同时,教师要结合当堂课阅读理解题型的特点,设置不同的任务,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能力参与讨论和思考活动,让讲评课的课堂成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的机会,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阅读讲评的积极性,为提高阅读解题能力奠定基础。

2.合作探讨,培养能力

阅读理解训练,学生耗时比较长,投入较大,如果仅仅就是做题对对答案,简单讲解一下,学生印象不深,收获不会很大,也不能起到培养能力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享受辛苦劳动的果实,在教学中,我采用先自查自纠,后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通常情况下,阅读理解练习题批改完或当堂做完后,我先将答案反馈给学生,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通过学生自查自纠,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对于有仍疑惑的问题,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学生在相互间的讨论中,可使思路越来越清晰,更有利于学生纠正错误的思维方法,找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薄弱点,即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又培养了思维能力,为提高阅读理解解题能力打下基础。最后,教师选择问题集中点进行精讲精析,省时高效,重点难点问题突出

3.追根溯源,有的放矢

根《考试说明》的要求,高考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归纳语篇的主旨要义;获取事实性信息;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推断隐含意义;理解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理解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语篇的基本结构。因此,要求学生做题时能够做到对高考阅读理解题型的主要考察项目熟记在心,自纠自查及合作探讨时,能够识别错题的归属,根据错误类型对照该类型题的解题方法进行纠错,不断的尝试运用学过的解题方法,正确规范的做题,避免随心所欲,主观盲目,否则做多少题都不能实现阅读效果的改善。比如,学生在做归纳主旨大意题时,知道方法,但在考试时,却把方法丢在脑后,什么主题句,关键词等都忘了,还是凭着阅读完的印象来答题,结果遇到选项稍有陷阱的题就会置身其中。如果能够养成运用方法的好习惯,正确率就会提高。所以,无论是做题时还是自纠自查时,都要时时约束自己,提醒自己,规范做题,熟能生巧。

二、针对学生问题进行优化训练,激发学生提高阅读效果的信心

长时间大量阅读,如果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是没有提高,学生就会丧失对阅读题型学习的兴趣。学生阅读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阅读技能技巧运用方面,语言知识理解应用方面。因此,我们从解决学生在知识和方法应用方面的问题出发,根据阅读题型特点,选择优化的讲评方式,以期激发学生提高阅读效果的信心。

1.打破顺序,归类训练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第一节共4篇阅读,15道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归纳主旨,猜词,细节理解查找,推理判断,句子理解及篇章结构。如果老师按题目顺序一路评讲下去,学生一是感到枯燥,费时,二是不能对同一类型的考查题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不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养成。因此,我们针对试卷上涉及到的相同的考查题型进行归类,引导学生对试题上同一类题型在题干设置,选项设置特点上有一个比较对照,感知同类阅读试题的大同和小异,学会从具体题目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同时体会出干扰项在设置上的特点,从而做到去伪存真,举一反三。

2.回归原文,注意细节

由于目前高考阅读理解篇幅较长,各选项在设置上相近之处很多,干扰不易识别,如果学生在做阅读解题的时候,仅凭阅读后的印象去选题的话,正确率会降低。因此老师都会提醒学生养成做题时回归原文的习惯。可问题是老师在讲评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是告诉学生该题的答案在文章的什么位置,是根据哪句或哪几句话得出的,此题就算讲评完了。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很多时候学生能够找到答案的出处,但是读不懂该句的意思,或是不能分清该句子与选项中的正确选项有什么关系,干扰项的设置陷阱在哪里。因此,老师适时地要指导学生对文章中涉及选项的句子进行讲评,与选项进行对照,让学生体会之间的不同,慢慢地学会理解句意,筛选正确选项。否则,蜻蜓点水式的训练不解决任何问题,无法帮助学生学会理解语言,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及寓意。另外,对于高考试题所考查的句子理解题型,也应该在训练的时候,既要关注对该句本身语言的分析,同时关注上下文语境对该句的影响,帮助学生分析出上下文中具有暗示性的语言,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才能正确理解该句在文章的准确意思,而不是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如果还是理解不明白,还可以借助四个选项给的提示进行筛选。

3.提炼升华,拓展训练

单项选择题由于知识性更明显,更有针对性,所以学生会在老师讲评完后会进行整理错题归纳等一系列课后活动,而阅读理解题不同于单项选择题,由于没有具体的确定的知识性的问题,学生们常常是在阅读讲评完后,卷子也就不知去向了。其实阅读理解的讲评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上的讲评,应该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阅读文章中的有效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

拓展。

总之,阅读理解训练课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训练过程中要力求方式优化,注意选择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归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应变能力,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篇(5)

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是因为:第一,现行的课文教学篇目少,篇幅短,不能保证充分的阅读活动;第二,精读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故课文生词和新结构的密度大,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第三,精读实质上是综合训练,大量时间用于为语言点的复习掌握而安排的听、 说、写操练上,读的专门训练不够。因此,大纲实际上对我们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这里所指的课外阅读,首先是让学生独立阅读,但又不是“放羊式”的阅读,而是要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课外阅读。

二、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原则

(一)合理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

1.阅读材料应思想性强, 内容健康,语言地道、规范。

2.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多样性,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体裁的文章。

3.注意选材的趣味性。有趣味的文章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控制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太简单的文章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觉得没有挑战性;太难的文章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他们会感觉阅读太难,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

(二)自主性原则

课外阅读材料的阅读,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即自我阅读、理解、评价,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三)循序渐进原则

课外阅读的训练,不急于求成,由易到难,由浅到深。

三、对高中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课外阅读方法选择基于学生的阅读目的。如果学生的阅读是以消遣为目的,可以粗读;为查阅资料可以略读;要是为了研究则必须细读,不仅要了解内容,还要注意文字技巧。英语阅读常用的方法是泛读、精读和快速阅读。

(一) 泛读

泛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大阅读量;二是阅读要有广度,也就是博览群书,阅读各种内容、题材、体裁的文章、书籍。通过广泛阅读,使学生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在阅读的目的、作用以及阅读方法上,泛读不同于精读。前者主要以理解为主,在保持适中的阅读速度前提下,对阅读文章不作细读,遇到生词时,如果这生词不影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可以不必查阅词典。

(二) 精读

精读,就是要充分理解领会所读的英语语言材料。既要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文章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而且要分析所读英语语言材料中的语言现象和规律,理解并掌握文中的词语,熟知语法结构并能运用自如。

泛读和精读并非相互矛盾,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精读是对少量的语言材料进行仔细研究、仔细分析,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熟悉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对于打好英语基础固然重要,但远远不够。泛读可以巩固和升华在精读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熟知并掌握词语的不同运用及各种搭配关系。总之,泛读和精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阅读方法。

(三)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是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的方法训练,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大量书报资料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是人的一种技能。快速阅读的技能是可以训练培养的。快速阅读的内涵包括阅读语言材料的快速性、无声性与科学性三方面。

1.阅读语言材料的快速性。要实现快速阅读,眼肌的训练至关重要。要使眼肌控制灵活自如,达到视角、视幅、视停、视移等视觉最佳状态,达到视线移动如行云流水般的快速阅读,训练时可进行目光随着手指的方向移动、目光沿着图形快速移动等快速阅读的基本功训练。当眼肌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跳读法的训练。 进行跳读法的训练时,要求眼光从一个“字群”跳到另一个“字群”进行识读,眼球按“凝视—跳跃—凝视”的程序进行连续、不断运动,如:They talked about the things and persons/that they could remember/in the school.

熟练掌握跳读技能后,可进行扩大视力识读文字的单位面积的训练。以5个单词为单位进行练习,训练时主视区要置于句子中间的3个单词,两边单词用余光扫视。如:Jackson/delivered an exciting/speech.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篇(6)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33-01

阅读理解是英语语言的四大能力之一,与聆听一起,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在论述英语技能的主次关系时,有学者(宋德生,2006)甚至把外语阅读能力放在首位,认为应该通过阅读为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其他技能的发展立“本”。高中阶段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高考英语分值,体现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对于英语比较弱的理科生。本文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来探讨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一、快速阅读训练前的问题

所谓快速阅读就是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的方法训练,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大量的书报资料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了解和观察,发现理科生在阅读方面存在问题:

偏科缺乏阅读兴趣 ;词汇量少影响阅读速度;不良陋习阻碍阅读速度,如默读、回视,音读、查找字典等;缺少快速阅读策略,沈钟钟(2003)指出,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技巧:找读、略读、视读等快速阅读方法,学生不善于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不善于猜词悟义,不注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难以完成阅读任务,导致学生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二、快速阅读训练的策略

培养理科生快速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有效方法。学生快速阅读的训练过程运用到的技能顺序:找读――略读――视读――精读,其中主要提速的方法为找读――略读――视读。

1.找读(Scanning)

找读指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信息,如时间、地点、数字、人物等,是课堂快速阅读训练有效方法。

运用技巧:

(1)读题干,圈重点词,确定题型,猜测答案。

(2)读文章首尾段首尾句,了解大意。

(3)带着题干重点词快速找读,当找到重点词所在的句子,定位,标出题号,并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推理,选择正确答案,找读的任务就完成了。

2.略读(Skimming)

略读指以快速的速度阅读大量的材料,寻找字面上的主要信息,跳过某个部分,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意。

运用技巧::

(1)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文章首段常有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或者文章主题,让学生对大意有初步了解;尾段往往是故事的结局或者写作意图。如:2011广东卷阅读B,首段开头:Can dogs and cats live in perfect harmony in the sane home?从主题句知道了文章写的是狗和猫和谐地住在一起。尾段最后一句:If cats and dogs can learn to get along, surely people have a good chance.作者用狗和猫的例子说明人类也应当学相处的写作意图一目了然。

(2)浏览一些与主题句和结论句相关的信息词等。阅读时,利用信息词for instance、first等词确定主题句,利用:therefore、in brief、conclusion等找到结论句,猜测作者的写作意图。

3.视读

纳托尔(Nuttall,2005) 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必须训练学生视读,以意群为单位阅读,而不是逐词阅读。

视读是无声的阅读,以意群为单位进行成组视读。意群是指一组具有相同意义相对独立的短语或句子,它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对句子的整体理解。阅读时从一个意群迅速跳到另一个意群,把扫描的重点落在意群的重点词上。

三、快速阅读教学训练法

学生掌握了找读、略读、视读等方法后,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1. 反复阅读:陈莉萍(2004)提出反复阅读已经学过的文本可以直接提高阅读速度,对阅读理解能力产生间接的积极作用。

2.限时阅读:是阅读提速的另一种方法。Anderson(1991)指出,参与实验组的学生通过限时阅读训练后,阅读速度由原来平均每分钟101个单词提高到每分钟225个单词,实验证明,通过限时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而不会影响其理解。

训练步骤:

1.高考阅读材料,提速反复训练

以广东高考阅读材料为主,300词左右,第一次阅读60wpm的速度,运用快速阅读策略进行反复训练。首先让学生用找读――略读――视读――精读的顺序带着任务完成阅读,5分钟看完,3分钟做题,共为8分钟;第二次阅读,给学生限定速度为100wps,3分钟看完,2分钟做题;第三次后阅读,要求学生以150wps的速度,2分钟看完,1分钟做题。在这种反复训练中,逐渐养成快速阅读的意识,不断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自信。

2.拼图式限时训练,提高理解准确度

拼图式限时训练是指将一套英语客观题拆成两次限时训练。时间为周一、三、五限时完型+语法+信息,24分钟;周二、四、六限时4篇阅读,32分钟。 对于高三理科生来说,如果能在第一学期坚持限时两天做一套客观题,第二学期一模后1天一套客观题,拆成早读24分钟和晚上32分钟,是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能力的最佳方法。

3.培养阅读兴趣,课外泛读限时

学者(元鲁霞,1990)认为,阅读速度主要是由头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决定的,因此训练速度不可能一下子形成,而是一项长期任务。

学者(何广铿,2011)提到,按新课标的要求,中学阶段的阅读量累计达到30万词,但中学的课外泛读却容易被师生忽略。

阅读的提高离不开长期的大量阅读,更离不开学生课后的大量泛读。平时要多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例如:我班学生122位经过了1年《21世纪英语报刊阅读》课外泛读后,能更快更准找出文章大意,阅读的准确率提高了。2014揭阳一模,阅读满分40分,5位同学得满分。优秀率25%,及格率65%。课外阅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阅读速度,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总之,只有改掉阅读的陋习,养成阅读好习惯,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快速阅读策略,并进行强化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从而整体提高英语水平,提高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篇(7)

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就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存在着缺位现象,高中英语教学未将泛读教学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作为高中英语泛读教学配套的《阅读训练》教材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高中英语教学总体上靠讲授学生课本、外加各种练习题或模拟题方式进行。这种缺位现象使高中学生英语语言输入量严重不足,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较慢,语言运用能力差。

一、重视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是时展的要求

纵观近几年的英语高考卷,不难看出,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是高考试题的一个主要趋势和特点,新大纲也对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方式在不断改进,由测试语言知识向测试语言能力方向发展。因此,重精读、轻泛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而且会影响日后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甚至影响到学生参加工作后英语的实际运用。

二、重视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现行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总的目的是给师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材料,以达到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这套教材的设计反映了这一教学目的与大纲要求。这套教材由学生课本、听力训练、阅读训练及练习册(附在学生课本中)组成。

三、改变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缺位现象的思考与对策

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之所以存在缺位现象,首先是教师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精、泛读之间的关系及泛读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其次是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学管理部门监督力度不够;再次是学生由于繁重的课业负担,只顾应付各种练习题、模拟题而忽视泛读学习。所以,高中英语泛读普遍存在的这种不正常的缺位现象应引起高中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

1.明确目标恰当定位

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泛读教学目的,突出泛读教学多、快、广的特点,充分利用《阅读训练》教材,教学方法应适合泛读教学的要求,着重学生的独立阅读,注意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加快教学进度,对语法不做过细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完成每一学期《阅读训练》教材的基础上扩大阅读。

2.合理安排课时

高中英语教学每周开设一节泛读课是可行的,一般在每个单元的第5节课上使用,应分散安排,不宜集中。

3.选好泛读材料

在认识到位、课时保证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泛读材料就成为泛读教学成功的关键,而《阅读训练》为教师开展泛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它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足够的语言输人量,据统计,三年6册《阅读训练》教材的阅读总字数可达到50万上下;具有可理解性,《阅读训练》语言、话题内容与学生课本一致,难度略低于课文;每篇阅读材料长度为300~500个词,生词率不超过3%。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篇(8)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阅读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学习语言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经过大量观察和研究发现,学生阅读材料时,遇到生词频繁查词典,逐词逐句精读,而且阅读速度没有快慢变化。当问到什么因素重要时,普遍认为词汇是改善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耗时长、效果差的现象。

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是策略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既包括一些阅读技巧如略读、跳读、预测、推理、猜测等,又包括为达到预期阅读目的而采取的选择性和控制。20世纪70年代第二语言研究者们才意识到阅读策略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3)提出大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目标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语言习得以及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护理院校学生面临阅读数量大、医学课程多和自由时间少等诸多困难,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繁重的阅读任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大纲强调护理院校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最重要的,因此,提高英语阅读策略使用将有助于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

研究将显性阅读策略训练引入护理院校的日常课堂教学,目的是探索在中国以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中,进行阅读策略训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试图回答课堂阅读策略训练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学生对训练的几种具体策略态度如何? 等方面的问题。

二、阅读策略训练的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参与研究的学生是承德护理职业学院两个班的80名学生,都来自五年一贯制涉外护理专业,年龄从19到20岁。由同一个教师使用同样教材按照统一大纲进度进行授课。所有学生接受了14周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一班作为实验班定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另一班为控制班继续传统阅读教学。参与者都是以汉语作为母语和学习英语作为外语,并且都是女生可以忽略由于性别差异造成策略使用情况的变化。

2.调查工具

2.1 阅读理解测试

通过两次同一试卷阅读测试,对比学生在前测和后测中的英语阅读能力。试图鼓励学生有意识地使用阅读策略,试题材料稍有难度。为确保测试的可信度,八篇文章都选自大学英语四级(CET-4)试卷,每篇有5道选择题。CET的文章都是经过仔细挑选的,是最有说服力的衡量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阅读材料。

2.2 问卷调查

问卷也被用来评价学生使用阅读策略情况,问题主要是根据O’Malley和Chamot(1990)提出的阅读策略和学习策略而设计的,包括27项认知策略,6项元认知策略和3项社会/情感策略。当然,问卷各个问题安排有序,保证实践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阅读行为。采用莱克特等级制计分,共5级,分别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和总是”。

2.3 访谈

访谈搜集定性研究材料对定量结果有积极作用,定量数据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使用后,相关的定性研究有助于证明实验结果,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实验班的10名受访者是根据前测分数和在班级的表现从参与的志愿者中选定的,被要求描述自己的策略使用情况、对英语阅读的态度、阅读计划,以及理解材料时的行为等。访谈是课后在友好、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的,鼓励学生尽量放松并提供真实回答。

3. 策略培训

阅读策略训练持续14周,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策略训练的目的和意义、整个训练计划以及每个阅读策略使用的评估情况;第二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强化练习使用策略;第三阶段学生独立运用策略于新的阅读任务。实验班使用嵌入式策略训练模式,即大学英语课堂上将阅读策略训练与阅读材料处理相结合。这意味着所有的培训活动都在课堂上,没有安排任何额外时间。训练开始时,实验班的学生已经被明确告知策略使用的价值、训练原则、训练目标以及期望值等问题。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两次测试和问卷调查统计的数据,以及访谈提供的资料作为补充得出如下主要发现:

首先,护理学院的学生从未受过系统阅读策略训练,但是会运用一些简单技巧,如跳过生词,猜测生词词意,浏览每个段落开头和结尾或整个段落的主要思想,快速扫描指定信息等。事实上,阅读是一个策略过程,文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为增加阅读效果,学生很好地控制理解文章的策略和速度。

其次,关于阅读策略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某些策略与成功学生的阅读能力密切相关,如阅读时进行结构分析,包括按照结构预测、忽略无关细节和掌握文章概要等。策略教学比传统阅读教学效果更明显,前者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后者重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第三,虽然频繁应用一些策略,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由于不恰当的使用成功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策略之间的效果也不佳。策略教学提高了学生和文章之间的互动,加深了理解。阅读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一个采用策略、检查策略和适应策略的过程。同时,训练自己潜意识里能有效、快速阅读。

第四,问卷调查结果体现了阅读策略训练和广泛使用情况的可行性,很多学生认识到该方法的好处和外在作用。因此普遍认为策略训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这种方法不会涉及一些专业术语,也不需要特殊设备。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独特的中国文化和其它背景因素,学生中产生的一些错误观点,阻碍了策略的有效使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集中精力在阅读过程而不是阅读结果,应该更多地了解学生阅读时的状况,指导学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策略克服阅读困难,尤其那些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受益匪浅。

最后,访谈结果表明,训练实验后阅读策略的利用更频繁了,特别是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从策略训练中获得更多优势,如阅读成绩更高、策略使用更多、阅读过程中自我意识更强,阅读理解时获得更多的自信和乐趣。

参考文献:

[1] 刘丹丹.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外语界,2002,(6):13-18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篇(9)

文字是信息的载体,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地途径,也是学生与文字作者的一种思想交流。阅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拓展他们的视野,训练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判断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甚至思维等内容的理解。

根据语言学家Krashen 的输入假说理论,“能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得的必要条件,而我国的高中生由于缺乏自然的社会和家庭语言环境,因此阅读能带给学生的可理解语言输入量远大于听。阅读在发挥学生的语言潜能,生成语言规则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阅读是学生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最主要途径,而大量的语言输入是今后进行语言输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二、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经历、世界知识等等。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有效的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或语意群。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非理性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

三、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的主体由学生、教师和阅读材料三方面组成。

学生从初中进入到高中这一新的学习阶段时,他们还停在以前的积累单词、巩固语法的做法上,在阅读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由于对课文阅读没有兴趣,更谈不上阅读课外材料,这样高中三年下来,他们的阅读总量偏少,阅读能力较差也就不足奇了。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难取得理想效果,其原因首先在于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没有注意到材料难度的阶梯性,而从对学生提出合适的阅读要求。其次,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贪图省事,照搬现成的材料,使学生读后似懂非懂,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趣丧失,致使一些阅读水平不高的学生对阅读望而生畏。再者,阅读训练没有计划性,传统课堂上师生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知识点的传授、掌握、复习和操练上,造成以语篇理解、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不足。因此,运用英语阅读理论有效地指导英语阅读教学显得非常必要。

四、英语阅读理论依据

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Gough(1972)等学者提出“自下而上”阅读教学模式。此模式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解码过程,即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进行理解,但此理论对篇章的重视不足。而Goodman(1967)和Smith(1982)提出“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Goodman认为阅读过程就是一个预测、选择、检验、证实等一系列的认知过程。但是这种模式由于过分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等技巧,忽视了诸如快速辨认词汇、句子结构等低层次技能,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同样不利。

许多教师还尝试运用Rumelhart (1977)提出的图式阅读理论学说中的相互作用阅读模式指导教学,此模式认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在阅读的各个层次应同时发生。由于这一模式具备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教师面临词汇记忆和阅读策略培养的双重压力,加上缺乏系统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中下水平学生难以奏效。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摈弃阅读训练中急功近利的思想,其次不能全盘否定或者夸大某种阅读模式的作用。事实上,这是一个多种模式综合运用的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五、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一阶段: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高一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摆脱初中的阅读方式,往往会侧重于直接获取信息的阅读方式,重理性的感悟,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在一开始可进行句式辨认强化训练,每天几分钟。当学生熟练了以后,再改为词汇识别能力训练和段落略读训练,扩大视幅。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基础和句式识别能力后,教师选择一些与课文同步、难度适中的材料进行整篇阅读训练,帮助巩固基本句式,提高阅读兴趣,树立阅读信心。

在阅读策略方面建议先使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为主,辅以“自下而上”的模式,以略读为主。如在看到文章标题、黑体字等时能够预测文章大意、背景情况和文章风格。阅读时,能够关注文章开头的段落、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等,理清文章的脉络。快速浏览并找出给出的词汇,做上记号,将其作关键信号去识别。在阅读后的题目设计上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形式检测理解。

第二阶段:阅读理解综合能力强化

进入高二年级以后,学生已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生活,也逐渐摆脱了初中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此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学生对已掌握的阅读方式慢慢厌烦,对简单的检测题和阅读题材不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调整运用新的阅读理论来指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

这时要充分运用相互作用模式理论对学生进行技能强化训练。教师可通过简单句与复杂句限时训练,语篇连贯训练,阅读问题类型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深刻理解。而相互作用模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中的信息不仅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传递的过程,而且高层次同样可以影响力到低层次。因而,学生阅读文章的活动和学生自己的背景知识储备相结合之后,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文章,而且能巩固深化句式和提高高频词汇的识别能力。这样,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深化。

第三阶段:知识综合拓展能力

高三语文阅读训练篇(10)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听说训练一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二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听广播说感想三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把自己的作文改具体 四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文章听录音,发表自己的看法五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写文章要注意用词造句 六提高默读的速度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根据对象说几句毕业赠言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写感谢信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这样几项:一是继续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第11册已安排过两次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一次是理解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样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本册安排了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第一单元)。二是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第二单元),提高默读的速度(第六单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七单元)。这样安排,显示了对指导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视。三是有关句子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训练点: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第四单元),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五单元)。四是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册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单元)。

习作训练,本学期安排了2次记事(第一、五单元),3次写人(第二、四、六单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单元),1次写感谢信(第七单元)。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396个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4、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会修改作文,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会异型合理的想象续写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5、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6、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上一篇: 城乡环境治理 下一篇: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