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8 17:14:53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篇(1)

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相适应的合格人才。随着人工智能的诞生和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并显示出人工智能对于弥补当前教育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推动教学现代化和教育发展改革进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工程科学与临床医学不断融合,相互进步。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与医学不断的融合发展,衍生出一系列的医学诊疗技术,仪器,大大推进了医学发展。从2013年到2017年,国务院、发改委、FAD连续发文,多次提及医疗走智能化、云化的趋势,为推动智能医疗领域保驾护航。智能与医学的结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为培养大量智能医学人才极有必要对智能医学教育新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目前医学教育以及医学人才培养状况

智能医学工程是一门将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于医学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

智能医学工程的毕业生掌握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对智慧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家庭自助健康监护三级网络中的医学现象、医学问题和医疗模式有较深入的理解,能熟练地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信息大数据的智能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诊疗、临床实践等各个环节。实验教学正是融合型创新人才的最好培养方式。智能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各学科间的相互交融更为紧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此同时,由于绝大部分医工结合的专业大部分归属与工科学院下,缺乏必要的临床经验,因而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新技术的应用。

而国内相关人才缺口还非常大,目前,国内仅仅有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培养医工结合人才。但是囿于培养时间与培养模式,他们往往只能针对具体某一方向,并且目前的培养体系还多着重于工学技术的研究,缺乏临床实践。

二、智能+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2.1技术进步对医疗人员的诊疗帮助

以癌症的治疗为例,由于针对癌症药物的研究何药物数量非常巨大,对于普通医生在短时间内难以进行准确的判断针对癌症的研究和药物数量非常巨大,具体来说,目前已有800多种药物和疫苗用于治疗癌症。但是,这对于医生来说却有负面的影响,因为有太多种选择可供选择,使得为病人选择合适的抗癌药物变的更加困难。同样,精确医学的进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基因规模的知识和推理成为决定癌症和其他复杂疾病的最终瓶颈。今天,许多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学研究员需要数小时的时间来检查一个病人的基因组数据并作出治疗决定。

上述问题在拥有工学、医学双背景的医生手中已经不是问题,通过目前日渐成熟的AI技术,对于大量的医疗数据进行检索,通过可靠的编程手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完备的医疗数据库,帮助医生进行诊疗。据调查,美国微软公司已经研制出帮助医生治疗癌症的人工智能机器,其原理是对于所有关于癌症的论文进行检索,并提出对于病人治疗最有效的参考方案,它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帮助医生找到最有效,最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方案,同时提供可视化的研究数据。

2.2智能医学对于新时代医生培养的影响

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可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丰富信息和数据,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人工智能可帮助教师完成繁杂的、需适应各种教学的教学课程、课件等设计,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学与教的行为和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正如前面所述例子,智能网络模块化学习平台可使教学摆脱以往对于示教病例的依赖,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可极大地提高医学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育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会创新教育方式和理念。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中提到当代教育技术的五大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愈来愈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结合上述人工结合上述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中的创新作用,下面就人工智能结合医学学教育新模式提出一些构想。

三、交叉医学人才的培养

3.1建立智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目前智能医学的研发和临床还存在隔阂,临床医生并没有很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无法从实践出发提出人工智能能够解决的方向,而人工智能的产业界热情高涨,却未必能踩准点,所以产业界需要和临床深度沟通融合,才能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目前,国内仅仅有生物医学工程、醫学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培养医工结合人才。

3.2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想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篇(2)

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技术博览会上正式推出 “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将机械制造设备定义为工业1.0,电气化定义为工业2.0,生产工艺自动化定义为工业3.0,将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带来的智能制造定义为工业4.0。

 

德国“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CPS)相结合的手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工业4.0”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使需求方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二、工业4.0在医疗行业智能化中推演

 

医疗行业正在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设备、互联网技术等相结合的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对照“工业4.0”,推演医疗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与创新,可以设计出两大医疗智能化主题,分别为:“智能医院”和“智能医疗”。

 

2.1 智能医院

 

智能医院是在数字化医院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通过大数据与分析平台,将云计算中由大型医疗设备产生的数据转化为实时信息,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医院。其基本特征主要包含有医疗设备使用过程管控可视化、系统监管全方位两个层面。

 

医疗设备使用过程管控可视化是指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上,包括医用耗材管控及流程,均可直接实时展示于控制者眼前,此外,医疗设备的现况亦可实时掌握,减少因系统故障造成医疗偏差。医疗设备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均可保留在数据库中,让管理者得以有完整信息进行后续规划,也可以依医疗设备的现况规划机器的维护;可根据信息的整合建立医疗设备的智能组合。

 

系统监管全方位是指通过物联网以传感器做连接,使医疗设备具有感知能力,系统可进行识别、分析、推理、决策、以及控制功能;这类医疗装备,可以说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深度结合,主要是透过系统平台累积知识的能力,来建立设备信息及反馈的数据库。

 

2.2 智能医疗

 

主要涉及整个医疗过程的物流管理、人机互动、3D打印等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应用。

 

智能医疗是指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医疗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医疗过程中的脑力劳动。与传统的医疗相比,智能医疗具有学习能力和自维护能力、人机一体化、虚拟实现等特征。

 

近年来,由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和数字化辅助医疗技术等相结合的智能医疗技术,正引领新一轮的医疗变革。智能医疗技术开始贯穿于检验、手术、护理和康复等医疗的各个环节。当今世界医疗行业智能化发展呈现两大趋势。

 

一是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在医疗行业率先应用。尤其是康复医学领域个性定制化需求显着,而个性化、小批量和高精度恰是3D打印技术的优势所在。目前,3D打印在医疗生物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1、体外医疗器械如假肢、助听器、齿科手术模板,医疗模型等;2、永久植入物,如骨骼。对人体身体部位的复制是高度定制化的产品,通过3D打印,这些部件可以与身体完全契合,与身体融为一体。3、细胞3D打印,这是一种基于微滴沉积的技术。

 

能够为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干细胞和癌症等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研究工具;为构建和修复组织器官提供新的临床医学技术,推动外科修复整形、再生医学和移植医学的发展;应用于药物筛选技术和药物控释技术,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广泛前景。

 

二是智能医疗技术创新及应用贯穿医疗行业全过程,使得医疗行业的诊断、治疗、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日趋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建模与仿真:如用于跨部门复杂医疗流程诊断,医院医疗应急响应系统,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等,可以极大的提升医疗诊断的准确率。

 

(2)以医疗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医疗装备:如医疗机器人已经在脑神经外科、心脏修复、胆囊摘除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整形外科、泌尿科手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器人在手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精准性上远远超过了外科医生。

 

(3)基于无线、嵌入式技术的智能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可整合医院资产信息,全面了解设备资产的成本消耗及使用情况,实现设备维护管理标准化和电子信息化升级,提供资产投资和使用分析的依据,帮助医院制定成本控管、设备采购计划,优化医院运营和资产管理。

 

(4)智能医疗服务业急速发展:通过各种可佩戴装置、嵌入式软件,互联网连接和在线服务的启用整合成新的“智能”医疗服务业模式,院内院外制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融合越来越深入。

 

三、改进之路

 

工业4.0在医疗领域的发展之路将会是一段革命性的进展。现有的医疗科技和经验必将进行改变和革新,而且对于医疗新领域和新市场的创新解决方案将层出不穷。为此,医疗行业需要在标准化与架构、复杂系统管理、医疗宽带设施、安全和安保、工作的组织和设计、培训和职业发展、监管框架和资源效率等方面进行持续和适应性改进。

 

四、价值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篇(3)

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 “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将机械制造设备定义为工业1.0,电气化定义为工业2.0,生产工艺自动化定义为工业3.0,将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带来的智能制造定义为工业4.0。

德国“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CPS)相结合的手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工业4.0”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使需求方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二、工业4.0在医疗行业智能化中推演

医疗行业正在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设备、互联网技术等相结合的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对照“工业4.0”,推演医疗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与创新,可以设计出两大医疗智能化主题,分别为:“智能医院”和“智能医疗”。

2.1 智能医院

智能医院是在数字化医院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通过大数据与分析平台,将云计算中由大型医疗设备产生的数据转化为实时信息,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医院。其基本特征主要包含有医疗设备使用过程管控可视化、系统监管全方位两个层面。

医疗设备使用过程管控可视化是指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上,包括医用耗材管控及流程,均可直接实时展示于控制者眼前,此外,医疗设备的现况亦可实时掌握,减少因系统故障造成医疗偏差。医疗设备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均可保留在数据库中,让管理者得以有完整信息进行后续规划,也可以依医疗设备的现况规划机器的维护;可根据信息的整合建立医疗设备的智能组合。

系统监管全方位是指通过物联网以传感器做连接,使医疗设备具有感知能力,系统可进行识别、分析、推理、决策、以及控制功能;这类医疗装备,可以说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深度结合,主要是透过系统平台累积知识的能力,来建立设备信息及反馈的数据库。

2.2 智能医疗

主要涉及整个医疗过程的物流管理、人机互动、3D打印等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应用。

智能医疗是指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医疗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医疗过程中的脑力劳动。与传统的医疗相比,智能医疗具有学习能力和自维护能力、人机一体化、虚拟实现等特征。

近年来,由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和数字化辅助医疗技术等相结合的智能医疗技术,正引领新一轮的医疗变革。智能医疗技术开始贯穿于检验、手术、护理和康复等医疗的各个环节。当今世界医疗行业智能化发展呈现两大趋势。

一是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在医疗行业率先应用。尤其是康复医学领域个性定制化需求显着,而个性化、小批量和高精度恰是3D打印技术的优势所在。目前,3D打印在医疗生物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1、体外医疗器械如假肢、助听器、齿科手术模板,医疗模型等;2、永久植入物,如骨骼。对人体身体部位的复制是高度定制化的产品,通过3D打印,这些部件可以与身体完全契合,与身体融为一体。3、细胞3D打印,这是一种基于微滴沉积的技术。能够为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干细胞和癌症等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研究工具;为构建和修复组织器官提供新的临床医学技术,推动外科修复整形、再生医学和移植医学的发展;应用于药物筛选技术和药物控释技术,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广泛前景。

二是智能医疗技术创新及应用贯穿医疗行业全过程,使得医疗行业的诊断、治疗、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日趋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建模与仿真:如用于跨部门复杂医疗流程诊断,医院医疗应急响应系统,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等,可以极大的提升医疗诊断的准确率(2)以医疗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医疗装备:如医疗机器人已经在脑神经外科、心脏修复、胆囊摘除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整形外科、泌尿科手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器人在手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精准性上远远超过了外科医生。(3)基于无线、嵌入式技术的智能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可整合医院资产信息,全面了解设备资产的成本消耗及使用情况,实现设备维护管理标准化和电子信息化升级,提供资产投资和使用分析的依据,帮助医院制定成本控管、设备采购计划,优化医院运营和资产管理。(4)智能医疗服务业急速发展:通过各种可佩戴装置、嵌入式软件,互联网连接和在线服务的启用整合成新的“智能”医疗服务业模式,院内院外制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融合越来越深入。

三、改进之路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篇(4)

医疗健康系统正在经历一场随着物联网的开端而产生的技术繁荣。互联设备被不断运用到医疗领域来创造新的解决方案,并减少支出。智慧医疗和其他相关创新被定义为医生和病患间建立数字化的连接,可以为病例查询提供更便捷的渠道,也能更准确地研究病患的现状和历史情况。

1 智能手表是大量传感器的集成

智能手表是一个可以连接不同设备的手表,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及其他智能设备。智能手表配备了大量传感器,能做到的事情不止于显示时间。包含加速器、陀螺仪、计步器、心率监测器、环境温度、气压传感器、磁强计、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皮肤电导和温度传感器及已安装在智能手表中以微观维度(几乎是每毫秒)收集和处理数据的GPS。所有这些传感器合并在一起可以揭示很多对医疗行业有益的人类行为维度。

2 智能手表是个人身体状况的指南针

智能手表如今在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中非常流行,智能手表可以记录所走步数,了解佩戴者消耗的卡路里,告诉佩戴者是否做了太多运动,同时还可以了解身体所需的睡眠总量。大多时候,我们对事件有着抽象的了解,但这些细节对不同的个体来说差异却很大。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可以分析人的心率,出汗量和体温,并利用各种医疗诊断数据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图1展示了捕捉数据及医生和医护研究专家如何利用数据的情况。

市场对于智能手表技术的显著发展态度积极,这些技术能够感应人们的生活习惯,例如吃饭、工作、睡觉,并用准确的数据分析人类行为。你可以期待从智能手表上获取实时的最佳饮食习惯推荐来促进佩戴者的能量水平并保持健康。它可以学习并分析人们身体的出汗量,当佩戴者应该摄入水或能量饮料时则推荐合适的摄入量和时间,以使佩戴者时刻保持活力。该智能手表不仅可以了解人们的心率和走路速度,推荐减速或加速,还可以学习人们的睡眠模式,如果佩戴者睡眠时间太短,它将会推荐佩戴者增加睡眠。一定程度上,饮食习惯和食物的营养质量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传感器进行研究。传感器可以通过研究人们的呼吸模式来了解人体的紧张程度。身体的细微状况会被发送至人们的私人医生,他们了解佩戴者的完整病例史和当下生活方式, 因此可以非常准确地针对患病情况推荐药物。

3 智能手表是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库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篇(5)

2014年2月24日,在桑日县,几个小时中,夏智站在自己的宣传桌前向藏族群众发放母婴健康手册,不时有育龄妇女前来取阅。烈日下,风沙把宣传册吹得沙沙作响,他不得不用矿泉水瓶压住它们。

“藏族的孩子从一落地开始,政府就全部埋单,幼儿园免费全托,上小学义务教育,农牧民每年都享有免费体检。”国家针对藏族群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夏智赞不绝口。

然而,夏智透露,当地人并不热衷生育,“现在生孩子,政府不仅免去了医药费,还会报销路费,并给予补助。这些措施实施后,当地的生育率增长了十几个百分点。”

2013年7月,夏智从3700多公里之外的湖南岳阳来到距离首府拉萨230公里的桑日县,担任当地的卫生局局长,任期3年。

中央对的对口支援始于20年前,19 9 4年至今共有七批、59 66名干部和人才进藏工作,截至第六批,项目和资金6037个、201亿元。

作为第七批干部,夏智的工作远没有想象得简单。谈起内地和医疗卫生方面的差距,他坦言:“差距肯定有,而且还不小。”

桑日县医院现有3 5张病床,“病人住院没有床垫,要自带床上用品,整个医院缺少卫生间,且没有食堂。”

2014年元月,夏智协调湖南省卫生部门,为桑日县采购了一批包括床垫在内的急需医疗设备和物资。医资方面,他召集引进内地专家教授帮助桑日医师进行培训,同时,对桑日所有的医护人才,选拔后派他们去内地进修。

夏智透露,医疗器械方面,国家对的援助项目很多,医院已基本配备到位。

“但是一些特殊仪器,比如胃镜等,这里还没有。人饮食不正常,胃病较多,还有抽血,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在这里抽血很容易凝固,这方面设施还不够完善。”

当地的一些多发病,如大骨节病、白内障、心脏病等也是医生的关注重点。

近年来,在医生的帮助下,80多万名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进行了先心病筛查,完成了对1495名先心病患者的免费手术救治。夏智告诉记者,2013年,几位先天性心脏病儿到长沙进行了免费手术,政府还给予了一定数量的补助。目前,这批患儿已经全部康复。

2013年起施行的《自治区农牧区医疗管理办法》规定,当地群众70%-90%的住院费用可以报销。

也是这一年,财政落实农牧民大额医疗商业保险保费,在被保险时限内,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在6万元以上的部分,实行100%的赔付,每人每年封顶线为7万元。这样,自治区农牧民最高医疗报销限额可达到年人均13万元。

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让医生担起了更大的责任。针对医院急需改进的地方,夏智表示,他在任期间将一一落实到位。谈及医院洗手间缺乏,且没有食堂的状况,夏智表示,他正在计划筹资帮助当地新建一幢住院楼,“里面的配套设施,如洗手间、电视机等将配置齐全,跟内地一样。”

关注村医培训

去前,36岁的胡勇对地广人稀并没有什么概念,但坐着颠簸的越野车在广袤的原野上穿行时,他才明白医疗发展之难,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千米2.1个人,常常从看到上一户到下一户要隔上一两个小时,半年来,走遍了桑日县三乡一镇42个行政村,胡勇发现当地农牧民就诊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

来到桑日后,胡勇与自己的新“搭档”夏智成了同行,两位在湖南素不相识的老乡,因为而走到了一起。

当地人对住院并不是那么在乎,孕妇宁可在家里生产也不愿意被医院接生,卫生条件和安全都存在隐患,胡勇说,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来到桑日后,看过当地42个行政村,村医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引起了胡勇的关注。这里的村医培训一两年就开始上岗,在诊断和用药方面显得“手生”,“对他们的培训必须提上日程。”

让胡勇担心的是,如果把所有的村医都召集到地区或县里培训,这期间,农牧民看病就医会存在困难,“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谈起这些,胡勇面露难色,“40多个村医前来培训,吃住语言等也都是问题。”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篇(6)

1引言

随着民众对生命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也越来越大。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医疗器械的不断优化与改进也使得移动互联网参与到民众的医疗保健流程中来,移动互联网的即时可达性将进一步释放人们在健康和养老方向的购买力。

移动医疗是指手机终端利用采集器或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采集器相通信,将采集到的用户多种生理信息,如体温、血压、脉搏、心电等数据上传、整理和分析,并即时向用户反馈监测到的身体状况评估或提出适当的健康指导。智能手机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使得其可以成为医疗传感器信号的移动接收和中转平台,从而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和医疗监护。另外,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大量涌现,使得对生物信号的采集传输和分析更加便捷,进一步简化移动医疗系统,推动了移动医疗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医疗则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时在线满足患者的医疗咨询与“轻问诊”的需求,有效缩短医生和患者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而移动手机应用借助智能手机的普及浪潮使得医疗服务和用户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从而也涌现更多的商机。

移动互联网医疗将互联网医疗技术、移动医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相结合,颠覆了传统医疗体系,帮助缓解医疗资源不平衡和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也是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的医疗发展模式。

2移动医APP的几种常见模式

在20世纪的前十年,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带动了一大批线上医疗网站的发展。39健康网以提供健康教育和信息等医疗信息查询为主营业务;而好大夫在线囊括了医师评价和挂号等信息,为患者线下就医提供信息;宜康网根据患者填报的个人信息,提供有价值的疾病风险评估等等。这些富有代表性的成熟线上网站,为近年来移动医疗App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很多App采用了将互联网医疗模式迁移到线下的业务模式。

上线于2011年的“春雨医生”App是轻问诊型移动医疗产品的代表。他们的目标是“不解决疑难杂症,给中国人提供更科学的健康指导和轻度病痛问诊。”春雨已经通过定向咨询、包月等形式建立了医患长期关系的雏形。这种医患关系是通过调动认证医师空闲时间的积极性而实现的。用户通过轻问诊、轻付费获得医生的及时解答和初步指导,这使得用户在医院这个传统渠道之外有了新的方式去解决自己的医疗需求。在App中,除了“空中医院”模块,App中集成的“自我诊断”和“健康中心”提供了非常细分的医疗信息查询和初步分析。例如自我诊断中有非常细致的“化验单解读”功能,这会大大方便患者自助查询;而“健康中心”中提供了基础的减肥建议,这样一些基础性的医疗常识和建议都装到了手机这个小匣子中,节约了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成本,也让医院的工作可以面向更专业更复杂更棘手的问题展开。

另一个医疗App的巨头“丁香医生”以“医药查询”为产品特色。拥有300万医生用户的医药生物专业网站丁香园希望借由这产品延续其线上的影响力。同名的丁香医生网站是丁香园推出的面向对「健康常识「疾病常见问题「就医推荐人群的一个网站。同时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交流互助平台。在以往这样的互助平台是很难建立的,多半是同一个医院就医的患者之间会有小团体的联系。借助网络平台,慢性病患者们能充分地交流病患信息和抒发心绪,这让他们有了归属感更利于情绪稳定。“丁香医生”app继承了同名网站积累的专业的医疗查询资源,是提供「可信赖的医疗健康信息为宗旨。用户能方便地通过App「对症找药,规避「虚假药品,定位「附近药店,对一些具备医疗常识的患者来说,这能方便他们去家附近的药方自助开药和避免被蒙骗,节省了去走医院流程的时间。这种功能上的轻便和专业使得它能迅速变现它在线上的受信赖度。

除去轻问诊型和医药查询型移动App,其他许多医疗App定位于更加细分的市场。例如“男性私人医生”是一款针对男性生理健康的应用,提供非常多有用的生理健康信息和锻炼建议;“女性私人医生”针对女性私密健康进行指导,“爱丁医生”着力于备孕和辅助生殖,帮助准备生育的家庭方便查询相关信息;“医口袋”是医生和医学生必备工具书,集成了各个细分方向的专业知识库等等。不少医院也推出了自己的App方便用户进行挂号和专家预约,这也推进了患者在家便能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就医行程。

移动医疗App扩展了医疗资源的边界,用以患者为核心的轻问诊、自助查询的模式,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且给医疗行业更多的发展机会,给医疗人员更多的拓展空间。随着移动医疗品牌的树立和用户粘度的增加,患者将对移动App有更多的依赖和期待。

3移动医疗的未来

要探究移动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就一定要弄清楚移动医疗兴起的原因。移动医疗是作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的一个应用方向而广泛普及的。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和高性能使得移动医疗App的制作有了无限可能。智能手机迥异于普通计算机的一点是智能手机集成的传感器前所未有地接近人体。因为信息处理和办公需要,每个人都会携带智能终端,终端上的传感器既能为用户采集有用的物理信息,更能用来诊断他们自己。

近两年来,新的智能终端设备(不限于手机)如雨后春笋般出来。各类手环和智能手表可以对用户的睡眠进行检测,可以量化用户的运动量;专业的智能体脂秤可以收集你的体重信息并分析体脂情况等等。利用智能设备便携地管理自身的健康已经有了相当的市场。移动医疗的主战场还是会在智能手机上。这不仅是因为人手一部以上的智能手机,还因为市场主流的操作系统只有10S和安卓两种,这使得移动医疗产品的开发变得相当方便和极具盈利性。

站在智能手机风潮巅峰的苹果公司,2014年6月开发了新的移动应用平台“Healthkit”。Healthkit并不是单单为了数据而存在。所有的健康指标都会互相影响,所以在Healthkit收集到用户数据以后,会进行一个数据整合与数据分析。这意味着各个单兵作用的移动医疗App将在整合分析下,使得智能手机有了宏观分析人体健康的能力。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篇(7)

临床数据仓库

IntelliSpace Clinical

Data Repository

企业级临床数据仓库

通过建立临床数据仓库与临床数据集成平台,实现医院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异构信息系统间的临床交换、共享、互操作和统一管理。

同时,临床业务和临床用户的需求与临床数据的智能化应用相结合,为医院提供智能化临床数据浏览的临床医生门户、临床管理数据分析门户、临床科研门户以及患者健康门户。

心血管专业临床数据仓库

用于电子记录患者个人心血管数据的中央数据库,通过对不同数据结构的信息互通互联,以减少数据冗余;而直观和易于操作的Web设计,为用户提供轻松、高效和集中式的心血管注册数据访问。同时,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全程诊疗信息进行智能数据挖掘,充分满足医护人员对数据注册、临床研究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

区域医疗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RHIN)

区域医疗协同平台

通过建立高效可靠的区域医疗信息交换平台以及标准化的区域临床数据仓库CDR,实现区域内统一医疗信息交换、共享和管理。通过此平台共享的数据包括居民健康档案、门诊和住院就诊摘要、体检、妇幼保健等。此平台包括了临床数据仓库、医疗文档与图像仓库、患者主索引管理、医疗机构与人员注册、术语(字典)注册、临床数据交换平台、临床医生门户、转诊与转检、疾病智能辅助诊断、患者健康门户、医疗数据挖掘门户、医学教育门户等在内的多个重要模块,可支撑区域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实现医疗信息互操作及医疗协作流程。

区域影像平台

实现集团医院、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等机构之间,对影像的同步、传输、访问、诊断和管理。提供灵活的架构设计,高效整合各类异构系统,建立起各医疗机构、各科室间在影像管理方面高效一致的沟通。

Part 2 临床IT解决方案类

影像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Imaging

Management IT Solution

影像PACS解决方案

(企业级,科室级,单机版工作站)

构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医疗影像信息平台,实现高效、快速的影像处理和共享,提供强大的并行处理系统运算性能以及稳妥的多冗余数据安全保障设计。

区域影像平台

实现集团医院、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等机构之间,对影像的同步、传输、访问、诊断和管理。提供灵活的架构设计,高效整合各类异构系统,建立起各医疗机构、各科室间在影像管理方面高效一致的沟通。

高级3D影像后处理云平台

IntelliSpace Portal

拥有飞利浦独有的并行重建技术,突破传统多台终端同时操作影像后处理在速度上的瓶颈。提供目前业内最为丰富的高级临床应用功能,实现全方位的影像后处理及诊断。

远程三维影像会诊平台

基于网页浏览器的临床互动工具平台,不仅实现同时、同一图像、同一操作的临床互动,还可以进行2D、Slab、3D容积重建等多种图像后处理,为放射科和临床医生疑难病例会诊和手术规划提供了全新的实时、远程诊疗工具,实现影像与临床高效互动。

心血管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Cardiovascular

IT Solution

心血管专业影像PACS解决方案

用于收集、整合、保存心血管科患者就诊期间的所有检查影像并传输到临床部门完成信息共享。医生通过任意一台工作站即可查看所有检查的影像和波形,其中包括ECG、超声、核医学、ICE、IVUS、MR、CT、胸部X光、导管检查、以及电生理记录信号。

导管室IT解决方案

专业的心导管室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系统提供心导管室预约、手术排班、手术记录、报告、图像调阅、耗材库存管理以及智能化数据管理等日常工作所必要的模块。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科室梳理工作流程,并通过数据的无缝集成和传输,帮助用户在手术实时过程中一次性采集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输入或二次录入,帮助心血管医生简化工作流程,加快临床决策过程。通过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科研工具,提升科研教学水平,并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

心电图管理解决方案

可实现心电图讯息的实时远程传输及院内共享,即使临床医生不在身边,也可透过互联网的传输,随时获取并分析患者心电数据。为心脏疾病的诊断争取宝贵的时间。

心动超声IT解决方案

用于对心动超声影像及报告的有效管理方案,可针对超声科室的需要提供检查预约,图像浏览调阅,报告书写等模块。此系统利用专业的心血管超声图像浏览工具、可自定义的挂片协议、离线心脏超声测量工具,室壁运动计分工具、儿科心动超声Z core数据库。

另外,系统配备美国ASE超声的结构化报告模板,让超声医生轻易的完成一份专业的心动超声图文报告。除此以外,内嵌的QLab是专为飞利浦 iE33提供的高级定量分析工具。

专业的实施团队提供系统之间的集成服务(HIS、EMR系统集成),实现以患者为基本单位的全医学影像信息的电子档案管理。

重症监护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Critical

Care IT Solution

重症监护IT解决方案

将床旁设备、院内信息系统信息全面整合,通过临床数据呈现及分析、智能临床决策引擎及集束化治疗方案,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做出临床决策,规范执行治疗方案。强大的数据分析及报表功能,为科室管理和临床科研提供强大助力。

手术麻醉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Anesthesia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篇(8)

1 前言

通过2010年所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大陆地区的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少子化现象对老龄化现象产生了助推作用。由此可见,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老龄化问题为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也必须做出研究与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养老问题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对如何有效解决养老问题以及养老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出探讨,对于提升养老工作效率与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互联网下的智慧医疗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医疗领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与医疗的融合,涉及到了预防、医疗等多样化的领域与环节。通过互联网能很好地实现在线会诊、复诊、家庭病床的康复管理。利用可穿戴设备,用户能够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管理,许多在专业医疗场所才能够获得的数据都变成了可以在电脑或者手机端实现的动态数据。

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老龄化的发展,则让养老成为了一个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话题。此外,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空巢老人问题更加突出,在种种问题下,“养儿防老”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所有家庭的现实情况,这也决定了社会服务在解决养老问题中的参与成为了必然。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具有着心理脆弱和需要关爱的特征,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良好的家政服务、医疗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家庭陪伴、照顾老人,就会很好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机器人可以协助医护人员实现远程医疗疾病监测和咨询交流、促进医生-患者之间个性化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随时可用随处可见的远程交流以及保护患者医疗信息和个人隐私。

家用机器人日常护理,能根据老人的表情变化与老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能把智能可穿戴设备给病人戴上,可穿戴设备对佩戴者的周围环境数据或人体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并把患者的生理体征数据(心率、脉搏、体温、血压、血糖和血氧等)通过内置Wi-Fi传到家庭路由器上,再利用微信平台把数据实时动态传给主治医生。医生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来了解患者信息,方便观察病情,制定更个性的医疗方案。医生们还可以设置,在一定的条件下让系统自动给他们发警告。当患者生理体征数据超过或低于一个预设的阈值时,医生会及时收到提醒,根据数据医生可以实时给出治疗措施,通过互联网传给家用机器人,由机器人去帮助病人解决部分问题,如机器人可以督促病人按时吃药,帮忙取药、端水; 如有需要,机器人还可以将病人从床上抬起来,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行走站立,为他们身体移动提供支撑;如果病人摔倒或出现其它突发病情,机器人会立刻发信息(照片或视频)到微信平台,及时通知到医生、家人、小区安全部门,同时将会立即寻呼医疗机构及时抢救。

随着互联网与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智慧医疗也迈入了新的台阶,依托于这些技术支撑,远程诊断与移动护理都可以得以逐步完善。特别是在慢性病的检查与预防当中,与互联网健康监测系统相连接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对穿戴人所具有的身体状况做出动态监测,从而为病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等提供必要依据。而对于健康的人群而言,这一技术的发展也能够帮助他们发现潜在的身体健康风险因素,这对于保持与维护人的健康而言具有着重要意义。如在糖尿病的监控过程中,可穿戴设备不仅能够对使用者的血糖情况做出监控,而且可以设计饮食方案,从而帮助使用者对自身的饮食行为做出良好控制。另外,在心脏病等具有较高复发率的疾病监测中,也能够对突发病情状态做出监测,从而为穿戴设备使用者以及医护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方案进行治疗具有着重要意义。在老年人的“治未病”健康管理方面,智能可穿戴设备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一般而言,一个人在产生病情之前都具有着一定征兆,这种征兆则主要表现为病人异常的生理反应,通过使用可穿戴设备等身体状况监控工具开展监控工作,可以有效测量使用者的身体指标,并做到提早预防、提早发现以及提早治疗,同时也可以为病因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从当前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来看,主流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戒指、智能手环等,通过使用这些设备,使用者能够对自身的运动状况、身体状态做出24小时监控,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自身所具有的运动趋势、健康发展趋势等,同时针对这些趋势给予相应的建议。如当前十分流行的智能手h,可以与APP或者微信进行关联,在此基础上,智能手环不仅能够对使用者的睡眠状况做出监测,而且可以通过分享运动量与好友进行PK,这种极具交互性和趣味性的可穿戴设备,对于提升社会大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结语

信息化养老就是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社会大众养老需求,构建起完善的互动服务平台,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信息化养老发展中可以用到的社会服务资源以及公共服务资源做出充分的收集与有效的整合,并对老年人所具有的关爱亲情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生活医疗需求等做出科学调查,从而为信息化养老的发展以及相关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谢俊祥,张琳.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03).

[2]逄淑宁,韩涵.互联网+,如何加―智慧医疗篇[J].人民邮电报,015,10(12).

作者简介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篇(9)

1 分析哮喘病以及相关上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日常自我监护情况

哮喘病是十大慢性病的一种,2014年全球已有3亿哮喘患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并以每10年20%~50%的比率上升。其中,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介于0.5%~3.34%,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虽然我国哮喘的发病率低于发达国家,但死亡率却高达36.7/100000,位居全球第一。

哮喘病患者日常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的关键是在发作之前进行预防。生活上一些重要的改变,就可能避开使哮喘加剧的诱发因素。外界天气环境方面,关注天气变化对哮喘症状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记录哮喘发作当日的温度、风速、大气压强和湿度,坚持写一本“哮喘日记”。了解什么样的天气会引起哮喘发作有助于防止出现哮喘症状。例如,哮喘患者应尽量待在屋子里,因为寒冷的空气会导致支气管痉挛或者是带来花粉。饮食上,哮喘患者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低蛋白、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钙的食物为主。不吸烟,不喝酒,香烟烟雾作为一种刺激物,可能直接诱发哮喘。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呼吸增快、出汗等极易形成痰栓阻塞小支气管,故应多饮水。用药方面,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用气雾剂为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应用药物,需随身携带,但不能长期、规律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为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应长期规律应用,避免自行停用。心理上,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防止哮喘发作时惊慌失措,从减少与哮喘抗争时的胆怯。激励自己保持良好心情,养成乐观的心态。另外,每天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最好是相同的时间)来放松,这样会大有帮助。

2 分析互联网移动医疗与哮喘病的相关研究成果

近年来,根据ABI Research(美国一家研究公司)的数据,2011年应用到医疗领域的无线可穿戴健康传感器只有2077万台;2012年,这个数量冲破了3000万台;在未来5年内,这类设备将会增长到1.7亿台。可穿戴设备最大的市场是在医疗健康领域(比例超过50%)。

在互联网医疗的新型模式下,可穿戴传感器的设计现在成为了医疗机构、医生、保险公司、医学研究机构采集和搜集患者数据的必备交互设备,它帮助医生获得以前想获得却很难获得的患者连续跟踪数据,提高诊断准确性。它能评估药物治疗效果,监测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率,它也能为患者的居家康复和慢性病管理提供远程监控,降低患者治疗成本。此外,它还能满足医疗结构和保险公司的研究和评估需求。

3 分析在互联网移动医疗模式下协助哮喘病患者病情监护的设计

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当今这样的移动医疗模式成为了产业热点。“TD-LTE”高清、移动、无线的技术优势,可以帮助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通过移动高清视频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不错过治疗的“黄金半小时”;社区医生带上移动医疗诊断设备,可以随时请大医院、大医生进行远程会诊;社区医疗信息平台,可以用短信、彩信、WAP、呼叫中心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掌上医讯等服务。

为了帮助哮喘病患者可以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得知准确数据,Propeller Health哮喘病数字医护器在美国有超过5000万人受到影响。专家建议跟踪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症状、吸入器和药物的使用。然而,要产生这样的患者记录会很困难,一般的记录都是断续及不完整的。Propeller Health传感器可以跟踪患者的药物使用,并记录患者使用吸入器的时间和地点。Propeller Health传感器是个小型设备,可以套在患者吸入器的外端,不影响患者的使用,它可以用分别跟踪患者症状和依从性。Propeller Health在收集数据之后对结果进行反馈,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的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同时,Propeller Health也提供APP程序,可以使Propeller Health传感器与智能手机通过蓝牙同步信息。患者可以查看自身采集的信息,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教育,来提高患者的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状态控制。

这样的互联网医疗APP应用同时能够收集、处理、分析病患使用吸入器的频率、地点、时间,形成直观的反馈报告供医生参考,让医患双方更好地掌握病情的细节和走向。有效帮助患者轻松简单的了解自身状况,进行有效准确的自我日常监护,同时也协助医生了解病患病情,控制状态。

哮喘病患者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预防措施就是战胜天气,空气质量下降一次次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严重的雾霾,空气污染对哮喘心脏病等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现在空气污染问题在各国普遍存在,充斥着PM2.5等污染物的空气导致我们患上了各种各样的呼吸道疾病,哮喘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很遗憾的是,短时间内对这一问题无能为力,想要迅速净化空气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患者需要自己注意天气状况,为了避免外界过敏源等,口罩就成了哮喘病患者和部分人群必不可少的出门物件。

人工智能对医疗的帮助篇(10)

数字化医院的发展基于网络化管理模式,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通过高效快捷的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存储等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就医观念以及就医模式。移动医疗APP正是现有医疗业务的延伸,它是以移动互联网终端为载体,通过4G网络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时连接,形成一个实时、动态的工作服务平台来充分挖掘与共享医疗资源。患者通过手机APP客户端享受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缩短在医院的停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也为医院的市场开拓创造有利条件,提升医院自身的品牌形象。移动医疗APP不仅是医院推出的便民服务,也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措施之一,是今后医院发展的一大趋势,应分别面向医院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大众推广使用。

1 移动医疗APP解读

移动医疗由国外“Mobile Health”衍生而来,即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例如掌上电脑(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等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而移动医疗APP正是基于此,凭借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而产生的一种医疗健康类应用软件。目前,移动医疗的应用覆盖了基础护理、公共卫生研究、急救护理、慢性疾病管理、自助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

2 移动医疗APP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移动医疗APP可以实现将院内服务向院外延伸,患者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即可随时随地获取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医疗服务信息,建立患者与医院之间持续、连贯的沟通新渠道。

2.1 移动医疗APP服务患者的应用

2.1.1 通过“智能分诊”帮助患者明确诊治方向

智能分诊功能能模拟医生问诊,正确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就诊科室,在患者就诊前对自己的病情进行简单评估。这里涉及庞大的疾病描述与对应科室的数据库的建立。通过模糊录入患者症状,系统会列出更详细的子条目供选择,为患者推荐合适的科室就诊。这样,可以部分取代患者向人工服务台排队问询,改善多次挂号浪费时间的现象。

2.1.2 通过“预约挂号/候诊队列查询”缩短排队挂号及候诊时间

患者或家属可直接通过医院APP进行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的挂号和结算,凭挂号支付成功短信直接到科室就诊,无需到医院窗口排队取号。

2.1.3 通过“科室医生”让患者实现点名就诊

APP中的“科室医生”涵盖了全院各科室医生的简介、坐诊时间及预约号源数。就诊患者可据此自主选择医生,点名就诊。

2.1.4 通过“信息查询”帮助患者查询就诊信息

信息查询模块为患者提供就诊时产生的各种记录的查询服务,包括预约、费用、检查和检验等历史信息。

2.1.5 通过“用药提醒”促进健康管理

患者可能因为不清楚或忘记医生所指示的用药方法,导致因治疗计划不能有效落实而影响治疗效果,特别是对长期依靠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应用移动医疗APP的用药提醒功能,患者可在线读取一定时段内的处方或手动添加用药信息,根据系统发出的提醒,按时用药。

2.1.6 通过“出院随访”提高随访率有效跟踪患者病情

医院相关科室对已出院的慢性病患者会定期随访。APP中的“出院随访”功能不仅可以直接准确的找到患者本人,通过一系列随访问答,获悉患者出院康复的基本情况,而且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方便的时候接受随访,自动提交到医院后台相关科室。此举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大大方便了患者,有利于提高随访成功率。主管医生可以通过移动APP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并进行相关指导,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更可以扩大医院服务的外延。

2.1.7 通过“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APP中的满意度调查功能可以让患者方便快捷的对诊疗体验进行评价,有利于医院准确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有利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2.1.8 其他应用 APP中的“专家在线”、“健康宣教”等等都赋予了医院服务更多的内涵

“图片新闻”、“医院简介”也使得医院的工作宣传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导医服务”中包括医保政策和物价公示等,患者可根据需要自主查询。

2.2 移动医疗APP面向医护人员的应用

2.2.1 用于医政管理

移动医疗APP不仅向医护人员推送重要信息,如医院重要通知、医生工作绩效指标等,还包括医疗护理管理制度,以增强医护人员医疗安全意识,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医疗风险。

2.2.2 用于诊疗工作

移动医疗APP可以辅助医生的诊疗工作。医生可通过APP查看患者的化验检查结果,随时掌握患者的健康信息。APP中的药物手册可帮助医护人员随手查看药物说明及配伍禁忌,便于医生处方。门诊安排和工作提醒,可帮助医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查看出诊时间、手术安排等,为医生的医疗工作提供便利。APP还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诊疗知识库和医学文献,引领医护人员朝着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3 展望

从移动医疗APP的角度切入智慧医疗服务链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智慧医疗时代的医疗服务链分为诊疗前、诊疗中和诊疗后三大部分,并进一步细分为健康管理、自诊、问诊、寻诊、候诊、诊疗、用药、院内康复、支付、后续用药这十个环节,最终再次进入健康管理环节形成一个医疗闭环。从每个环节的移动医疗APP分布来看,大多数的APP选择在诊疗前环节开展服务,且多为轻问诊和轻健康管理服务,而诊疗中和诊疗后相应服务较少,开发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曲蕴慧.浅谈移动医疗系统的前景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3(13):182-190.

[2]王茜.医院信息系统运用与完善[J].医疗装备,1002-2376(2015)10-0066-02.

上一篇: 绿色环境设计案例 下一篇: 电力系统的监控系统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