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归纳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1 09:48:15

高三化学归纳

高三化学归纳篇(1)

一、对比型归纳

比较归纳既可以强化对知识理解和应用,也可对求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1.求同型归纳可归纳出知识的相似之处,可强化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如在学“碳,一氧化碳,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可归纳成是有“可燃性”,“还原性”在学“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的性质时可归纳成都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都应检验纯度,在氧气中燃烧都可放热。

2.求异型归纳对相近的知识进行对比归纳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本质的区别可防止知识间的混淆,同时加深知识的理解。

如“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可归纳成,氧化物是两种元素,含氧化合物是两种或多种元素的差别。金刚石和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是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生铁与钢是含碳量不同。

3.类比型归纳通过对同类物质的性质的学习可用现有知识进行类推,先从理论上认识,再从实践中理解。

如先通过对“硫酸”,“盐酸”性质的学习可归纳出酸的通性。

(1)酸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金属+酸盐氢气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5)盐+酸新盐+新酸

二、特性归纳

对物质的特性归纳,有助于掌握物质的本质,、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为浅绿色,含有铁离子的溶液为黄色,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

三、知识要点归纳

对学习的知识用简明扼要的字词或韵语加以概括,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1.谐音型归纳,可增强记忆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把握知识要点

如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可将步骤归纳成:“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地壳中含有的元素前三位氧硅铝―谐音“养闺女”

2.字词型归纳,化繁为简,加强记忆。

如电解水实验,可归纳成:“正氧体―能助燃;负氢体二能燃烧。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可归纳成设、方、关、比、算、答。

四、网络归纳

这种方法即有知识内容又有主体框架,能理清逻辑关系。能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掌握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是复习课中必用的方法。(略)

五、解题方法、技巧的归纳

在学习中可将解题技巧与方法加以归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联系可有效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1.公式型归纳,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性,可操纵性,能把抽象的事直观化,复杂的事简单化在学习金属与酸反应定量问题时可归纳成

反映消耗的金属质量×表现出的化合价数

H2的质量=

相应金属等相对原子质量

如判定等质量的铝、镁、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就可利用,Mg:2m/24=m/12.Al:3m/26=m/9.Fe:2m/56=m/28.Al>Mg>Fe

在学习酸碱盐之间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时可归纳成:溶液质量=可溶性固体质量+液体质量-气体或沉淀质量

2.精炼的语言型归纳。这种方法的掌握和使用,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质量

在学习金属与盐酸溶液反应时可归纳成:“前置后、盐必溶、钾钙钠不行”。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他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钾钙钠除外)

在学习金属活动性探究时可归纳成:“一中间、二两边。”如设计实验证明Fe、Cu、Ag的活动性顺序。即按金属的活动性把金属的位置排号在确定方案

①金属取Cu(即一)溶液取CuSO4\AgNO3

②金属取Fe、Ag(即二)溶液取CuSO4(即一)

六、发散性思维归纳

这种方法可以将同种事物从各角度去理解它,可加强知识间的同步联系,又可使零散的知识融化它

如化学式可以表示意义: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物质种元素的种类;表示一个分子中个原子的个数;表示分子中个原子个数比;

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示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表示物质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七、数字型归纳

这种方法能无规律的知识有序化,知识要点量化细化增加记忆效果,具有条理清晰任务明确的特点。

1.化学知识中,最多的归纳数字是“三”。

实验基本操作中有“三不准”,即不能用手直接拿药品;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能把鼻子凑到瓶口闻气味。

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

三种可燃性气体即氧气、一氧化碳、甲烷。

三大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天然气。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即质子、中子、电子。

2.化学知识中有时用几个数的组合来表示。

在过滤的实验中归纳成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液面低于滤纸边。三靠:倒液体的烧杯靠紧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以较长的一面靠紧烧杯内壁。

初中化学知识可归纳成以下内容:

一个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两种分类: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的分类。

两种推断:元素、物质的推断

三种常见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三种图示:原子及离子结构简图,基本仪器,实验装置图。

三个规律: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物质间反应的规律。

三种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

三种元素:(H、 O 、C)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

五种关系:化合价与化学式,无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性质与用途关系;溶液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高三化学归纳篇(2)

传统教学强调的是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所以传统的历史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传统的历史课堂也逐渐被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模式所取代。在因教学理念改变而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目前历史课上学生能力培养水平还很不乐观。

首先,历史中考分值低,难以引起学生和家长对历史学习的重视。虽然历史也是中考科目之一,可是其分值大多是40或60分,考试的范围也仅限于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所以这门课程在七年级和八年级根本得不到学生的重视,甚至有些家长也认为历史不用下功夫学,到初三突击背一下知识点就行了。

其次,传统教学观影响了一部分历史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热情。传统的历史课堂主要依靠学生的死记硬背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把重难点输入到自己内存里的机器。至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是否实现,都不在课堂教学的考虑范围之内。

再次,历史课没有充足的能力培养成功经验可以参考借鉴。多年来历史一直居于所谓“副科”的位置,学科相关研究也较之于“主科”少得多。很多教育研究者也多愿意把探索的目光聚焦到语数外这样的工具学科上。历史教师想要和主科教师一样,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总结和归纳能力,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在历史学习能力诸多要素中,归纳能力的培?B尤其重要。归纳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能够把众多历史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以及探求类别内部的特点规律,或者类别之间区别和联系的能力。[1]这种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接受历史的启示、吸收历史的智慧、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是关乎学生终身发展的大事。现阶段学生历史归纳能力水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不知道归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也根本没有认识到归纳能力的重要性;二是还没有形成归纳历史问题的学习习惯;三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归纳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呢?

一、明确内涵,提高学生对归纳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也比小学生强了很多。[2]只有对归纳能力有了相应的认识,学生才能在历史学习中主动运用它,主动接受教师的能力培养训练。因为年级的不同,教师对归纳能力的介绍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初一阶段只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归纳能力即可。教师可以采用举例子的方法来为学生演示归纳方法的含义。比如在学习完《“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课之后,教师可以把这两个时期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包括在位皇帝、背景、主要措施、产生效果、历史评价等,这样再让学生识记知识点就会容易很多,待学生感受到这样识记的效果更好以后,再告诉学生这就是归纳能力的作用。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经常运用归纳能力

学生的能力形成,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学习活动。[3]历史归纳能力的形成也和历史知识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往历史教学比较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为了给学生更多识记的时间,很多教师都是直接把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写下来,然后去背诵记忆,这种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非常不利。其实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契机很多。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不同朝代的建立者、都城、政治措施、经济措施等进行归纳分类;在学习不同朝代文化成就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成就按照天文、历法、科学、书法、文学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这些伴随着课堂教学进行的归纳能力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归纳能力的作用,还能向他们有效渗透科学的归纳方法。

三、指导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归纳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科学高效的归纳方法。历史知识相对比较零散,而且内容也比较多,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归纳方法的时候,不能一个标准一个尺度将归纳进行到底,否则将有可能适得其反。那么有哪些科学的归纳方法可以教给学生呢?

(一)明确归纳主题

初中历史课程涉及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指导学生进行归纳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先明确归纳的主题是什么。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要归纳不同朝代的知识点,就要先确定是要归纳这些朝代的政治措施,还是经济措施、文化成就,再或者是这几项都需要归纳。在指导这一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同一个史实确定不同的归纳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多确定几个归纳主题。不同归纳主题侧重点的变化,不仅能让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锻炼,还能让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设置分类标准

在指导学生设置分类标准的时候,要确保分类之间不会有交叉。比如归纳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屈辱篇”“抗争篇”和“探索篇”来进行分类,分别归纳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著名的战役,以及有识之士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的不懈斗争这三方面的内容。有的学生在这三个分类之外又加了个“辉煌篇”,意在归纳中国近代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但在“探索篇”里也有一些内容是介绍中国近代成就的,两者内容有交叉,所以设置“辉煌篇”就没有必要了。在分类标准的设置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类别可以继续二次分类。比如上述分类中,中国近代的“探索篇”中,还可以分为“封建统治者篇”“民族资产阶级篇”和“无产阶级篇”三类。不过,虽然分类层次越多,对知识归纳也越全面,可是这也会增加学生识记的负担,所以分类需要进行到哪一步,应视学生的学习程度而定。

(三)列出归纳提纲

高三化学归纳篇(3)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在化学教学中一直采用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归纳法。实践证明,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不定期的归纳、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归纳法,可以使学生在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能力素质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归纳法是人类必须、也只能采用的认知策略。具体到化学这个学科,因为化学学科相比其它理科而言,知识的零散性较强,系统性较差,学生不易将所学内容记得扎实,不易形成系统化。为此,归纳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和指导学生学习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归纳法,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可以在新课教学中应用 。教学要达到有效,必须用一种易于学生觉知的方法,在新课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可用归纳法,因为归纳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被学生接受。况且,高中化学教材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按归纳法来阐明,尤其是基本理论部分。也就是说,归纳法是编写教材的一种重要思路,自然也应该成为教师讲课的思路,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来体验、感悟科学家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把知识和方法都变为学生自己的,达到 “授人以渔”的目的。

高一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普遍感到化学知识零散,似无规律,难记难学,再加上从初三到高一化学知识梯度较深、跨度较大。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告诉学生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才能使学生觉知。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我首先告诉学生本节内容采用归纳法来讲授、学习,具体来讲,就是从大量的例子和事实中发现、归纳、总结出规律;然后将 1――20号元素作为个体,分别画出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因为学生参与了发现规律,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归纳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时,学生体会到了成功,感受到自己也能从具体的、一个一个的个体中归纳出一般的规律,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提高,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引导学生归纳出知识规律时,教师要以开放的、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探索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无疑会更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在课堂复习或小结中的运用。课堂小结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如果处理得当,则是 “画龙点睛”。课堂小结,应促进学生学会归纳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为此,应将课堂总结交由学生自己完成。首先,要留时间给学生自我归纳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是:(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你有什么收获?(3)你还有什么问题?(4)你还想知道什么?等。要让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其次,教师做适当的引伸与提高,最终让学生真正的得到收获、自信和新颖的问题。课堂总结既要求学生唱主角,又要求教师适时的引导,而不能完全的放任自流,否则,会使归纳变得无序而降低效率。

高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如学习了化学平蘅一节后,我要求学生讨论、归纳出建立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为此,我引导学生根据化学平衡的本质特征来归纳出它还有那些表观特征,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生 --生互动合作,不仅能使学生互相促进提高认知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都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还可以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的运用。教师树立新课改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复习课,更应多归纳,而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归纳。归纳那些内容、以何种形式,都应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定,而不能由老师包办。

复习其实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过程。目的在于 “把厚书读薄”。归纳不是进行知识的简单堆聚,而是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性把握。高三复习,要注重运用归纳的方法。(1)整理笔记的方法。如:复习元素化合物的章节,按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来归纳整理。其目的是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内容,做到对本章学习内容一目了然。(2)分类归纳法。在复习完一个模块或一个阶段的知识后,可以按着知识体系的不同,对同类知识内容给予归纳。如:对元素化合物按金属、非金属来归纳,金属元素又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来归纳。(3)按序归纳法。这是按照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的一种方法。这种归纳方法有利于帮助我们建立起知识体系,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住知识内容。(4)绘表归纳法。按照知识类别及要点项目,使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归纳。可以绘制归类表、对比表。这种表格归纳法,能明显地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如:列表比较四个概念,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5)列知识树法。这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以知识概念为主干,对知识细类及细目进行层层分解的归纳方法。它体现了知识概念的等级次序,对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大有益处。(6)题型归纳法。这是按照高考题型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速率和成功率,对高考复习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贺湘善主编,《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中学化学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高三化学归纳篇(4)

主要分几种情况:利用太阳光,因为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相同,可以得到两个相似的三角形,我们可以测物高。主要方法有:

①测量示意图;②立标杆法;③海岛算经法;④镜子反射法。

二、我们学习完锐角三角函数后,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以测物高

主要分如下几种情况:

①如图,小明欲利用测角仪测量树的高度。已知他离树的水平距离BC为10m,测角仪的高度CD为1.5m,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33°,求树的高度AB。

要求学生能借助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

②如图为了测量停留在空中的气球的高度,小明先站在地面上某点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30°,然后他向气球方向前进了50m,此时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45°。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小明如何计算气球的高度呢?

③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6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3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66 m,这栋高楼有多高?

高三化学归纳篇(5)

高考完毕,纵观各类试题,不难发现数学归纳法在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什么搁置数年之后的数学归纳法重现江湖呢?数学归纳法有固定的模式,用途广泛,方法单一,没有太多的技巧,学生不用花许多时间去构造数学模型就能解决问题. 但是回归后的数学归纳法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给定结论来证明的数学归纳法了,它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再猜想结论、证明结论. 证明方法主要有三大变化特点:

由“n=k”到“nk”三部分,三部分的性质有时互相融合

例1 (2014年广东卷理)设数列{an}的前n和为Sn,满足Sn=2nan+1-3n2-4n,n∈N*,且S3=15.

(1)?摇求a1,a2,a3的值;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1)a1=s1=2a2-3×12-4×1=2a2-7

①,

a1+a2=s2=4a3-3×22-4×2=4a3-20②,

a1+a2+a3=s3=15③,?摇?摇?摇

联立①②③可解a1=3,a2=5,a3=7.

(2)由(1)可以猜想:an=2n+1(n∈N+),

数学归纳法证明:(Ⅰ)当n=1,a1=2×1+1=3,结论成立;

(Ⅱ)假设当n

sn= = =n(n+2)④,由题意可知

an+1= ⑤,即有当n=k+1时,由④⑤可知

ak+1= = =2k+3=2(k+1)+1,结论成立.

由(Ⅰ)(Ⅱ)可知,猜想an=2n+1,(n∈N+)结论成立.

评注:在此例的归纳推理过程中,改头换面的是由“n=k”到“n

由“n=k+1”到“n=k”的变化特点:表面上“n=k+1”收缩到“n=k”,归纳的起点前移了,实际上“n=k”扩充到“n=k+1”,归纳的起点后移了,满足n=k+1归纳推理过程

例2?摇 (2014年“北约”试题)已知xi>0(i=1,2,3…,n)且x1x2…xn=1,求证:

( +xi)≥( +1)n.

证明:由题意可知,至少存在一对xi,xj,满足0

(数学归纳法)(1)当n=1时,验证结论显然成立.

(2)假设当n=k时,结论也成立,即有 ( +xi)≥( +1)k成立,从而当n=k+1时,

x1x2…(xkxk+1)=1, ( +xi)・( +xkxk+1)≥( +1)k(假设中的结论)

( +xi)=( +xk)( +xk+1) ( +xi)=(2+ xi+ xk+1+xkxk+1) ( +xi)=(2+ xk+ ・xk+1+ +xkxk+1- ) ( +xi)=( +xkxk+1) ( +xi)+ ・( +xk+xk+1-1) ( +xi)≥( +1)k+ ( +xk) ( +xi)≥( +1)k+ ( +1)k=( +1)k+1,

即n=k+1时,结论也成立;

综合(1)(2)知,对于任意n∈N*,原结论正确.

评注:在此例的归纳推理过程中,稍加分析,归纳奠基就出来了――同上题一样改头换面是:当n=k+1时的xk・xk+1相当于当n=k时的xk,xk+xk+1-1xk,“终点”扩张了,这里巧用假设是证题关键.

同样,推优保送卷的命题者也对数学归纳法情有独钟,若知道数学归纳法的步骤,那么数学归纳法也保证你不会得很难堪的分数,这就是命题者喜欢数学归纳法的原因吧!

例3 (2006年复旦大学推优保送题)对于任意n∈N,x1,x2,…,xn均为非负实数,且满足x1+x2+…+xn≤ ,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x1)(1-x2)…(1-xn)≥ 成立.

证明:由已知条件得,x1,x2,…,xn∈0, .

(1)当n=1时,x1≤ ,则-x1≥- ,则1-x1≥ ,即此时结论成立.

(2)假设当n=k (k∈N*)时,结论正确,即当x1+x2+…+xk≤ ,必有(1-x1)(1-x2)…(1-xk)≥ . 那么当n=k+1时,由于x1+x2+…+xk+xk+1≤ ,即x1+x2+…+xk-1+(xk+xk+1)≤ ,则(1-x1)(1-x2)…(1-xk-1)・(1-xk-xk+1)≥ (假设),

则?摇(1-x1)(1-x2)…(1-xk)(1-xk+1)=(1-x1)(1-x2)…(1-xk-1)(1-xk-xk+1+xkxk+1)≥(1-x1)(1-x2)…(1-xk-1)(1-xk-xk+1+0)≥ ,?摇

即结论当n=k+1时也正确. ?摇

综合(1)(2)知,对于任意n∈N*,原结论正确. ?摇?摇

评注:在此例的归纳推理过程中,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没变,改头换面的是:当n=k+1时的xk+xk+1相当于当n=k时的xk,“终点”扩张了.

原题不能够用常规方法或原题给的条件不全面,先猜测,再用数学归纳法加强条件,运用“特殊到一般”、“由点到面”的逻辑关系

例4 (2014年重庆卷理)设a1=1,an+1= +b(n∈N*)

(1)若b=1,求a2,a3及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b=-1,问:是否存在实数c使得a2n

解:(1)a = +1(n∈N*)略.

(2)由题意可知:a1=1,an+1= -1,an<1;利用特征根法n∞,an+1=an=λ,λ为常数,解得λ= . (也可以先算出a2,a3,a4…,再归纳猜想)

由此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a2n

(Ⅰ)当n=1时,a2=0,a3= -1,即a2<

(Ⅱ)当n=k时,结论也成立,即a2k

由于an+1= -1(n∈N*)在(-∞,1]上为减函数,c= -1>a2k+2= -1>0=a2.

高三化学归纳篇(6)

在高中所学的课程当中,化学这门课程以各种各样的原理、复杂多变并且零碎的知识点而著称,这样看来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就只能靠同学们自身的领悟能力和死记硬背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而“归纳分析法”能够将零碎而繁琐的知识点总结成系统化条理状的知识体系,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举一反三的归纳和总结,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新知识传授中归纳分析法的应用

归纳分析法的使用可以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绝大多数知识点的学习当中。在高中一二年级的学习中适当地运用归纳分析法,使学生通过归纳总结知识点的方法发现化学学科的神奇之处,从而促使其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知识传授过程当中采用问答知识的方式教学,将归纳分析法运用其中,使同学们将零散琐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过程中,在给同学们传授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归纳分析法将旧知识点与新知识点之间的结合点联系起来,将各个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点挖掘出来并自然过渡到新内容的学习当中。在学习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将相似规律的元素归为一类进行集中学习,相异规律的进行个别学习,这就使学生能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结构,同时为老师讲授新的知识体系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说归纳分析法在新知识传授中的应用不仅能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二、课堂复习中归纳分析法的应用

教师可以用归纳分析法来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行总结,同时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及欠缺之处,及时地对课程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便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每个知识点的小结,用以培养他们的自我归纳、分析、反思、总结能力,从而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中的知识点。作为教师而言则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去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归纳能力的培养上去。对于学生来说侧重点应该在于归纳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知识点的牢固掌握方面。这样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在课堂复习中将归纳分析法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化学平衡这一课结束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生活和教材中关于化学平衡的知识点出来,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去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概括。这样不仅使他们看到了化学平衡的应用,并且能够快速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归纳分析法可以具体到:若物质是相同的,则生成速率=消耗速率;若同一边物质的逆向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化学计量数的比值相同;生成物的产率或反应物的转化率与原先的状态相同;混合物反应之后的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分子质量与原先状态相同。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牢固。

三、单元小结中归纳分析法的应用

我们可以将过去所学的知识点采用归纳分析法来对单元小结进行巩固,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单元小结不仅仅意味着对于知识点的堆砌,更多地是对于学生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融会贯通。经过这样的单元小结复习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吸收新知识、接纳新知识、复习新知识。

经过长期教育实践的证明发现,归纳分析法主要可以以两种形式运用于教学过程中:(1)顺序归纳分析法。将一系列顺序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按照某种方式将琐碎繁杂的知识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清晰明朗化,这就是归纳顺序法。顺序归纳法的使用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的思路向着更加明朗准确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由化学反应的本质内容进行观察,其中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都在3个之内,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失去电子之后表现出还原性。所以,有金属单质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其在反应当中可以引出氧化剂、还原剂等的作用。(2)分类归纳分析法。将各个有衔接的知识点采用分门别类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按照类别形成各种结构体系明确的知识框架,这就是分类归纳分析法。首先教师将各个分好类的知识框架交给学生,让同学们自己将相关知识点添加到已建立的知识框架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并能够发现自己没掌握的知识,从而得以添加补充。然后再依据各个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各个章节串联起来,这就使得整个章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最后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将知识点补充完整就形成了一个知识链,使同学们将高中化学的知识有效串联起来并系统化的掌握。例如,在关于元素化合物学习过程中,采用归纳分析法将元素化合物按照金属与非金属归类,接着将金属元素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进行二级划分;非金属元素依照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及盐类进一步划分。这只是归纳分析法在高中化学化合物中的一个简单应用,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的教学复杂而零散,要想使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都得到高质量的保证,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灵活地使用归纳分析法,使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学习并理解化学知识的精髓。

高三化学归纳篇(7)

师:今天听课的老师很多,都是数学教育专家,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专家上公开课,同学们能想象一下老师此刻的心情吗?(4个选项:(1)紧张,(2)兴奋,(3)忧伤,(4)快乐。)

生1:我想老师此刻肯定紧张。

生2:我认为老师不但紧张而且兴奋。

生3:我认为老师紧张并快乐着。

生4:我认为老师紧张。

师:如果仅根据这4个同学的猜测,你有什么结论?

生:老师紧张。

师:同学最懂老师的心,老师此刻心情确实紧张。如果换一个经历与老师类似的李老师呢?

生:也会紧张。

师:事实上,在这种场合下上课,老师们都会紧张的,高老师是老师,我们可以推断——

生:高老师紧张。

(此时,学生刚开始拘谨的神态得到缓和,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赏析由于教师的巧妙定位,一下子缩短了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高老师的亲切调侃,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情;睿智地启发,更激起了学生探求的欲望。

【片段二】以学生为中心,在引导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

师:投影上有两个归纳推理案例,一个是推理案例1,还有一个是课本上求导公式(xa)′=axa-1的归纳过程,参照这两个案例,你能举出新的案例吗?

生6:第一个同学表现好,第二个同学表现好,第三个同学表现好,第四个同学表现好。猜想:我们班的同学表现都好。

(赢得学生掌声一片)

师:例子很好,比照案例,似乎缺了点什么?

生7:应该增加一句,4个同学都是我们班的一员。

师:该同学观察仔细,非常好!能不能从我们所学学科知识中举一个例子呢?

生8: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与硫酸反应、与硝酸反应,盐酸、硫酸、硝酸都是酸。猜想:氢氧化钠与酸都反应。

师:非常棒!归纳推理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有着广泛应用。老师将范围进一步缩小,能在数学里找一个例子吗?

生9:很简单!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猜想:一乘以任何数都是它本身。

(学生全笑了)

师:两个做法有什么区别?

生12:解法1应用了归纳推理,解法2更严密,但比较难想到!

师:事实上,归纳推理给我们提供了猜想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是否正确还需严格证明。解法2不是归纳推理,它可以用来证明,或用其他方法证明(如数学归纳法)。

赏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呢?建构主义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1)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3)要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和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本节课的引入构思巧妙,从具体的场景出发,设计出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形成推理的概念,揭示出全章所学主要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学科整体把握所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参照两个案例、举出新的归纳推理案例来引导学生感受概念,在概念的形成和构建上舍得花时间,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归纳推理的概念。通过问题1的不同做法的展示与交流,让学生深化了概念认识;而问题2紧扣“答案是怎么得到的”,通过教师的层层追问,充分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理性猜测,从而为归纳推理思维过程的自然得出铺平了道路。

【片段三】在观察中发现,于操作中进一步感悟知识

师:我们来体验一下上述教学过程。老师这儿有6个信封,你能猜测到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学生七嘴八舌,猜礼品、书签等。教师打开前3个信封,给学生展示的都是一张张课本中已学过的涉及归纳推理内容的纸条。)

师:试验是归纳推理的基础,现在能猜测到了吗?

生:是有关归纳推理内容的纸条。

(教师打开第四个信封,正如学生所答)

师:第五个信封呢?

生:还是有关归纳推理内容的纸条。

(教师展示纸条内容是“你们猜错了”,引得学生笑声一片)

师:现在应作何猜想?

生17:可以猜装的是纸条。

(学生附和声一片)

师:很好,概括推广的必须是共性。敢猜第六个信封吗?

(学生直摇头。教师打开第六个信封,里面没放任何东西。学生感到惊愕)

师: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归纳猜测可能出错!那为什么还要教大家这种方法呢?请看问题3。

赏析本节课开头的引例,能有效缓解气氛,从而让学生迅速进入问题情境。学生归纳推理举例精彩纷呈,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猜信封活动进一步将学生的积极性推向了高潮,学生登台展示交流、小组互助、合作讨论等活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意识,整节课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

【片段四】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数学文化

师: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同学的答案更合理。

……

高三化学归纳篇(8)

常听到一些院校的学生抱怨说:花了不少时间学习色彩写生课,到专业设计时却用不上,这道出了传统绘画色彩写生课与专业设计严重脱节的弊端。色彩从功能上可分为写实色彩(也叫绘画色彩)和装饰色彩(包括归纳色彩)两大类。归纳色彩写生,是指面对客观物象进行带有装饰意味的色彩写生。作者面对客观物象写生,在注重主观感受的同时,强调理性分析和发散思维,“迁想妙得”形成装饰“意象”,通过构图、构形、构色、构境,突出其形式美的因素,注意程式化的处理,获得富有装饰意味的画面效果,这是一种适应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要的新的色彩写生方式。

一、归纳色彩写生的由来及发展概况

从广义讲,归纳色彩写生属于装饰性绘画的范畴。装饰性绘画是人类创造绘画时的最初表现形式。从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绘画——原始岩画、洞窟壁画、彩陶图纹来看,都具有巫术、祭祀等实用功能。在造型、色彩等表现形式上,都带有明显的平面装饰效果。中西方原始时代的装饰性绘画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上大体相似。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培育了敬天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艺术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西方艺术源于希腊,属海洋文化,西方人对自然的态度基本上是对立的,他们研究自然的目的是要征服自然。由于中国与西方先民自然观及思想文化性格的差异,自汉代以来,中西方装饰性绘画各自朝着不同的趋向发展,其间虽互有影响,但主流不变,形成了中国重“迁想妙得”的“意象”和西方重“客观实在”的“写实”两大体系。近现代以来,西方装饰性绘画受哲学、科技、东方和非洲艺术等影响,追求个性表现和创新,产生了风格各异的诸多流派,中国装饰性绘画则受“西画东渐”的影响,融合中西装饰理念和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中西方以各具特色面貌的作品,丰富着世界装饰性绘画的百花园。

归纳色彩写生是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水粉画家李有行先生首创并倡导的。最早是结合染织专业图案设计的需要,对花卉素材加工变化而创建的一种带有装饰效果的色彩写生方式。几十年来,这种色彩写生方式被国内愈来愈多的美术院校(系)艺术设计专业所采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表现对象由原来的花卉发展到静物、人物、风景,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

二、归纳色彩写生的性质及专业定位

归纳色彩写生与写实色彩写生、装饰色彩画既有共性又有很大的不同。写实色彩写生强调客观地表现物象在特定光线照射下的立体形态、明暗关系、空间层次及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变化关系,要求真实地表现对象;装饰色彩画不面对实物写生,侧重研究物体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对比调和关系,研究人们对色彩的感情联想及色彩的象征性,通过运用色彩美学原理和形式法则规则,作构成般的理性化的抽象色彩训练;归纳色彩写生虽然面对客观物象进行写生,但在造型观念上却与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十分相似,它不追求表现对象的“客观实在”,而是注重表现作者对自然物象的理解,“化景物为情思”,“迁想妙得”形成“意象”。“化景物为情思”就是情与物游,心境交融;“迁想妙得”就是发挥作者的艺术想象力,发散思维,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即内在美);“意象”就是主客观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应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这是它与绘画色彩写生的根本区别。在色彩组合、形态构成、形式美感和装饰趣味的体现上,即“意象”的形成上,它的灵感来源必须是作者从客观物象中生发出来的,不是主观臆造,这是它与装饰色彩画的不同之处。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开设有色彩写生、色彩构成、装饰图案三门涉及色彩的课程,近年来有的院校又增设了设计色彩课、归纳色彩写生一般是取代原来的色彩写生课,它的前沿课结构素描(含速写),后续课是色彩构成、装饰图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为企业一线培养应用性艺术设计人才,要求有较强的设计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设计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是由构成专业的众多课程和相关实践来综合实现的。归纳色彩写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造型基础课,主要承担职业能力分解表中的设计表达能力。由于受总学时量的限制,色彩写生课一般在60至90学时之间。近几年,随着开办艺术设计专业院校的增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文理兼招,新生的造型基础能力整体偏低。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归纳色彩写生课的主要任务,一是解决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装饰意识和创意思维能力。因此,把脱离写生意义的解构、重组、色彩构成式的抽象色彩训练等内容放到归纳色彩写生教学是不适宜的。

三、归纳色彩写生的方法及注意问题

归纳色彩写生教学应根据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各有不同或侧重。如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静物、室内环境、建筑风景写生为主;服装设计专业可以服饰静物、着装人物写生为主等。在表现方法上,应掌握重点,了解一般,要求学生掌握“明暗归纳”“结构归纳”“平面归纳”“创意归纳”四种表现方法。前三种归纳法是基本表现技法,后一种归纳法带有创造的成分。

“明暗归纳”色彩写生与明暗素描、写实色彩写生方法相似,要领是对物象丰富的明暗变化采用减法进行归纳。办法是参照物象在光照下产生的“两大部”(受光部、背光部)、“三大面”(受光面、侧光面、背光面)、“五调子”(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的明暗变化规律,根据需要选择一项进行明暗归纳,再结合进行形态、色彩、空间的归纳、提炼和程式化地处理。这种表现形式的画面效果,既有一定的光感、立体感和空间感,又富有一定的装饰意味,对于具有一定写实造型基础的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和掌握;“结构归纳”色彩写生与结构素描画法同理,它抛开光线对物体照射的影响,把物体作平光处理,从形态构造、体面转折着手,抓住物体轮廓线并分出大的结构转折面,注意物体固有色及其明度形成的整体对比关系,进行构形、构色、构明度及程式化的处理。这种方法绘出的画面,基本上是一种平面效果,物体略有一点凹凸感,装饰趣味较浓;“平面归纳”色彩写生与纯线条表现的素描形式相似,排除物体的光色、明暗变化和结构表现,把物体的立体形态作平面处理,将丰富的色彩变化作整色提炼,是一种类似投影、剪纸效果的表现形式。注意物体的外形特征、画面的骨架感,注意各物体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把握画面色调倾向和主要色块构成,抛弃透视变化,强调平面组合,这种表现形式的画面,最具平面装饰效果。后两种归纳色彩写生,在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造型表现上,已具有装饰色彩造型的特征,开始进入设计装饰的大门,是归纳色彩写生训练的重点。以上三种表现方法,如果变通一下,每种方法分别采用分面作色、勾线作色、点彩作色等不同技法,或局部变色、整体变调等处理手段,又能形成多种不同的画面效果和装饰趣味。

“创意归纳”色彩写生,是指作者面对客观物象,在深入、感受、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发散思维”,摆脱习惯思维定式,变通思维方向,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使其产生多种思维轨迹,形成多个图式预像,选择最佳的图式预像,并将其较好地表现出来,形成独特的富有装饰意味的画面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创意归纳”色彩写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有创造性的表现,就要多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索勇气,这对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要学好归纳色彩写生,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写实色彩画得很好的学生,却画不好归纳色彩写生。究其原因,除了没掌握好归纳色彩写生的特点、方法和要求外,没能转变思想认识是重要的因素。不少写实造型基础较好的学生是因为考不上绘画本科才报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受纯艺术思想影响较深,认为油画、国画才是艺术,有写实造型能力才是高手,存在设计专业比绘画专业低档的思想。可以通过讲述一些著名设计师的故事和经典作品赏析,分析绘画发展趋势和设计市场前景,启发学生端正对艺术设计专业和归纳色彩写生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作画计划问题。未经过归纳色彩写生训练的学生,在写生作画时,往往缺乏一个预想的作画计划,只凭一时的感觉,东抹西涂,反复修改,毫无装饰趣味。要启发告诫学生,归纳色彩写生与绘画色彩写生不同,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要认真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从客观物象中发掘形式美和装饰趣味,剖析形式美和装饰趣味的构成要素,想好作画的方法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3.归纳作色问题。归纳色彩写生一般采用水粉颜料,因水粉颜料含粉质,覆盖力强,色彩鲜艳明快,便于色彩练习。归纳色彩写生的特点是对物象进行归纳整合,分面填色。主要是进行形态整合、结构整合、明暗整合、色彩整合,然后根据选择的表现方法分面填色。用色的种类要有限制,注意色彩的借用,以较少的色彩种类表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调色要均匀,浓度要适当,分量要足够,同一色的物体在着色时要一次性填完,填色匀净。

高三化学归纳篇(9)

常听到一些院校的学生抱怨说:花了不少时间学习色彩写生课,到专业设计时却用不上,这道出了传统绘画色彩写生课与专业设计严重脱节的弊端。色彩从功能上可分为写实色彩(也叫绘画色彩)和装饰色彩(包括归纳色彩)两大类。归纳色彩写生,是指面对客观物象进行带有装饰意味的色彩写生。作者面对客观物象写生,在注重主观感受的同时,强调理性分析和发散思维,“迁想妙得”形成装饰“意象”,通过构图、构形、构色、构境,突出其形式美的因素,注意程式化的处理,获得富有装饰意味的画面效果,这是一种适应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要的新的色彩写生方式。

一、归纳色彩写生的由来及发展概况

从广义讲,归纳色彩写生属于装饰性绘画的范畴。装饰性绘画是人类创造绘画时的最初表现形式。从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绘画——原始岩画、洞窟壁画、彩陶图纹来看,都具有巫术、祭祀等实用功能。在造型、色彩等表现形式上,都带有明显的平面装饰效果。中西方原始时代的装饰性绘画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上大体相似。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培育了敬天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艺术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西方艺术源于希腊,属海洋文化,西方人对自然的态度基本上是对立的,他们研究自然的目的是要征服自然。由于中国与西方先民自然观及思想文化性格的差异,自汉代以来,中西方装饰性绘画各自朝着不同的趋向发展,其间虽互有影响,但主流不变,形成了中国重“迁想妙得”的“意象”和西方重“客观实在”的“写实”两大体系。近现代以来,西方装饰性绘画受哲学、科技、东方和非洲艺术等影响,追求个性表现和创新,产生了风格各异的诸多流派,中国装饰性绘画则受“西画东渐”的影响,融合中西装饰理念和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中西方以各具特色面貌的作品,丰富着世界装饰性绘画的百花园。

归纳色彩写生是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水粉画家李有行先生首创并倡导的。最早是结合染织专业图案设计的需要,对花卉素材加工变化而创建的一种带有装饰效果的色彩写生方式。几十年来,这种色彩写生方式被国内愈来愈多的美术院校(系)艺术设计专业所采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表现对象由原来的花卉发展到静物、人物、风景,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

二、归纳色彩写生的性质及专业定位

归纳色彩写生与写实色彩写生、装饰色彩画既有共性又有很大的不同。写实色彩写生强调客观地表现物象在特定光线照射下的立体形态、明暗关系、空间层次及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变化关系,要求真实地表现对象;装饰色彩画不面对实物写生,侧重研究物体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对比调和关系,研究人们对色彩的感情联想及色彩的象征性,通过运用色彩美学原理和形式法则规则,作构成般的理性化的抽象色彩训练;归纳色彩写生虽然面对客观物象进行写生,但在造型观念上却与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十分相似,它不追求表现对象的“客观实在”,而是注重表现作者对自然物象的理解,“化景物为情思”,“迁想妙得”形成“意象”。“化景物为情思”就是情与物游,心境交融;“迁想妙得”就是发挥作者的艺术想象力,发散思维,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即内在美);“意象”就是主客观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应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这是它与绘画色彩写生的根本区别。在色彩组合、形态构成、形式美感和装饰趣味的体现上,即“意象”的形成上,它的灵感来源必须是作者从客观物象中生发出来的,不是主观臆造,这是它与装饰色彩画的不同之处。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开设有色彩写生、色彩构成、装饰图案三门涉及色彩的课程,近年来有的院校又增设了设计色彩课、归纳色彩写生一般是取代原来的色彩写生课,它的前沿课结构素描(含速写),后续课是色彩构成、装饰图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为企业一线培养应用性艺术设计人才,要求有较强的设计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设计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是由构成专业的众多课程和相关实践来综合实现的。归纳色彩写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造型基础课,主要承担职业能力分解表中的设计表达能力。由于受总学时量的限制,色彩写生课一般在60至90学时之间。近几年,随着开办艺术设计专业院校的增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文理兼招,新生的造型基础能力整体偏低。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归纳色彩写生课的主要任务,一是解决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装饰意识和创意思维能力。因此,把脱离写生意义的解构、重组、色彩构成式的抽象色彩训练等内容放到归纳色彩写生教学是不适宜的。

三、归纳色彩写生的方法及注意问题

归纳色彩写生教学应根据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各有不同或侧重。如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静物、室内环境、建筑风景写生为主;服装设计专业可以服饰静物、着装人物写生为主等。在表现方法上,应掌握重点,了解一般,要求学生掌握“明暗归纳”“结构归纳”“平面归纳”“创意归纳”四种表现方法。前三种归纳法是基本表现技法,后一种归纳法带有创造的成分。

“明暗归纳”色彩写生与明暗素描、写实色彩写生方法相似,要领是对物象丰富的明暗变化采用减法进行归纳。办法是参照物象在光照下产生的“两大部”(受光部、背光部)、“三大面”(受光面、侧光面、背光面)、“五调子”(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的明暗变化规律,根据需要选择一项进行明暗归纳,再结合进行形态、色彩、空间的归纳、提炼和程式化地处理。这种表现形式的画面效果,既有一定的光感、立体感和空间感,又富有一定的装饰意味,对于具有一定写实造型基础的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和掌握;“结构归纳”色彩写生与结构素描画法同理,它抛开光线对物体照射的影响,把物体作平光处理,从形态构造、体面转折着手,抓住物体轮廓线并分出大的结构转折面,注意物体固有色及其明度形成的整体对比关系,进行构形、构色、构明度及程式化的处理。这种方法绘出的画面,基本上是一种平面效果,物体略有一点凹凸感,装饰趣味较浓;“平面归纳”色彩写生与纯线条表现的素描形式相似,排除物体的光色、明暗变化和结构表现,把物体的立体形态作平面处理,将丰富的色彩变化作整色提炼,是一种类似投影、剪纸效果的表现形式。注意物体的外形特征、画面的骨架感,注意各物体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把握画面色调倾向和主要色块构成,抛弃透视变化,强调平面组合,这种表现形式的画面,最具平面装饰效果。后两种归纳色彩写生,在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造型表现上,已具有装饰色彩造型的特征,开始进入设计装饰的大门,是归纳色彩写生训练的重点。以上三种表现方法,如果变通一下,每种方法分别采用分面作色、勾线作色、点彩作色等不同技法,或局部变色、整体变调等处理手段,又能形成多种不同的画面效果和装饰趣味。

“创意归纳”色彩写生,是指作者面对客观物象,在深入、感受、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发散思维”,摆脱习惯思维定式,变通思维方向,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使其产生多种思维轨迹,形成多个图式预像,选择最佳的图式预像,并将其较好地表现出来,形成独特的富有装饰意味的画面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创意归纳”色彩写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有创造性的表现,就要多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索勇气,这对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要学好归纳色彩写生,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写实色彩画得很好的学生,却画不好归纳色彩写生。究其原因,除了没掌握好归纳色彩写生的特点、方法和要求外,没能转变思想认识是重要的因素。不少写实造型基础较好的学生是因为考不上绘画本科才报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受纯艺术思想影响较深,认为油画、国画才是艺术,有写实造型能力才是高手,存在设计专业比绘画专业低档的思想。可以通过讲述一些著名设计师的故事和经典作品赏析,分析绘画发展趋势和设计市场前景,启发学生端正对艺术设计专业和归纳色彩写生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作画计划问题。未经过归纳色彩写生训练的学生,在写生作画时,往往缺乏一个预想的作画计划,只凭一时的感觉,东抹西涂,反复修改,毫无装饰趣味。要启发告诫学生,归纳色彩写生与绘画色彩写生不同,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要认真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从客观物象中发掘形式美和装饰趣味,剖析形式美和装饰趣味的构成要素,想好作画的方法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3.归纳作色问题。归纳色彩写生一般采用水粉颜料,因水粉颜料含粉质,覆盖力强,色彩鲜艳明快,便于色彩练习。归纳色彩写生的特点是对物象进行归纳整合,分面填色。主要是进行形态整合、结构整合、明暗整合、色彩整合,然后根据选择的表现方法分面填色。用色的种类要有限制,注意色彩的借用,以较少的色彩种类表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调色要均匀,浓度要适当,分量要足够,同一色的物体在着色时要一次性填完,填色匀净。

高三化学归纳篇(10)

传统的题海战术和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授课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为这很难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也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对以上问题的综合考虑,笔者利用链式归纳法进行复习课教学,效果明显。

二、链式归纳法的含义

链式归纳法就是在复习时,对其中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相对集中、对比、归纳串接成知识链,通过由点到面的归纳概括,让学生从许多个别例子中归结出某种规律,从而达到降低记忆难度,利用较短时间掌握较多内容的一种学习方法。使用此法,依据《考试大纲》对教学的要求,结合课本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归类,将旧知识重新组合,找出规律,抓住共性,达到进一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深化、记忆和运用的目的。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既能学得知识,又能得到深层次的思维训练。

三、教学过程:

整个过程被分解成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抓住各知识点,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成为链基。

近几年来的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明确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用这些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无论是综合还是实际应用,最基本、最关键的就是要紧紧地抓住书本上各个知识点,不仅使学生了解各知识点的本意,还要让学生知道它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深入理解、牢固掌握。这一点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链式归纳法应用的基础。

第二阶段:知识点串成线,形成知识链。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后,应指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通过点的互动使之连接成线。这一阶段,教师应树立新课改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归纳。归纳哪些内容、以何种形式,都应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定,而不能由老师包办。复习的目的在于 “把厚书变薄”。归纳不是进行知识的简单堆聚,而是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性把握。将每个零散的知识点串为一个个“链”,这样可使学生分散记忆,灵活分析,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第三阶段:把各个条理的知识链,进一步纵横联系、扩展为专题,形成一个个知识面。

这一阶段,教师千万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复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从中有所悟,达到知其所以然的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地组合,使一条条知识链构成一个完整的面。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学生就能顺藤摸瓜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层次越来越清楚,复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阶段是学生对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更加深化理解的关键,也是学生是否能取得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

五、教学案例

下面,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版《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为例,来说明链式归纳法在第二阶段复习课的应用。

1.链式归纳导入

由第一章的第一节统计几个基本概念:标志和指标,引出第三章的相对指标,并由此进一步引出第五章的指数: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如图所示)通过这种导入方式,学生可以清楚的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

2.本节知识点梳理。梳理过程紧密结合第一章和第三章提到的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环环紧扣,以4年来的考试题为主线,对比归纳分析以下内容:

①考试的题型、难易程度、对策。

对比结果表明:4年来的考试题型一致,都是选择题和计算题;分值基本接近,大约12分;难易程度相当,其中三年考的是综合发总指数,只有一年考的是平均分总指数,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这部分内容的把握还是要以基本知识为核心,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

②未考题型。通过学生的分析找出历年没出现的的题型:简答、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可能出现的知识点。

③进行趋势分析。从这几年的考试题,结合高校招生数量,估计考试题难度不会太大,基础知识还是重点,可能会更加灵活,从而帮助树立学生复习信心和目标。

3.通过易出错的题型进一步总结归纳,强化所学知识点。例如:通过个体指数和总指数,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等练习题,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策略。

六、链式归纳法的特点分析

用“链式归纳法”复习,能够产生较佳的效果,比如:容易引发学生联想,温故知新,而且便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有一定规律,便于学生记忆。然而,所有的教法都不是最完美的,都有它的局限性:

首先,受知识内容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归纳成链。

其次,需要教师精心备课,要求任课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仔细分析教材内容,准备习题。这对工作量本来就很大的广大高辅老教师来说做起来很有难度。

上一篇: 科技创新管理标准 下一篇: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