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相关的案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8 17:05:17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篇(1)

1.案例教学思想

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倡导。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经过交涉精心设计典型案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实际问题中探索研究。[1]案例教学倡导多向、发散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侧重实践和案例的讲解分析,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2],并积极参与,引导学生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经典的、实用的教学案例成为教学的关键问题。

2.案例设计因素

要设计一个好的案例,就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专业相关、难度适中、协作学习、前后联系等因素。

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案例的选取考虑的第一个因素是专业相关性。VB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生对程序设计没有经过多方面的系统训练,计算机编程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加上在当前教材中相关例子基本上是通用的,缺乏专业针对性,致使学生对于程序设计的兴趣和主动性不强,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缓解学生对编程的恐惧心理,调动学生用VB编程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程序设计这一技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关注点不同,从教授对象所处的专业角度出发,引入和专业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同时,能够解决自身专业相关的问题。

《统计学》课程可以用Excel和Spss软件做实验,通过一些鼠标操作,很容易得到结果,但是这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个结果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不一定能讲清楚,这时可以通过VB编程题目巩固理论知识。比如,做一个演艺界比赛常用的得分程序。通过一个数组输入各位评委的分数,然后显示出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求得选手的最后得分。这个题目是学生比较接受的,里面用到了《统计学》里的切尾均值,要求界面做得漂亮一点,交互多一点,思考用VB的什么控件,怎么用等问题。在这个案例中学生获得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了VB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也跟着提高。

案例选取的第二个考虑因素是难度适中。如果案例设计太难,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抵触去做。如计算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区间估计,这些是很简单的数学公式,可以在学习了基本控件后作为案例;假设检验的题目,通过输入题目中的数据,如方差、显著性水平、大小样本、选择是均值或比例或方差检验,点击按钮,就会出现假设检验的结果,是否拒绝原假设等,这类的题目稍微复杂一点,需要用分支语句;作图是在描述统计中经常用到的,比如画个直方图(如图1),需要用到线、图形控件,还要考虑坐标的变化。

再如我曾经让学生观察红绿灯,看它们的工作原理,利用Timer模拟红绿灯的转换(如图2-4)。

题目一,模拟一个方向上的红绿灯转换;题目二,模拟两个方向上的红绿灯转换。对于第一个题目,学生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争相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个题目相对复杂,思考到最后有好多学生放弃,没有吸引力。这说明设计案例时要选择较简单,学生较容易完成的题目。

第三个考虑的因素是协作学习。协助意识是计算机编程中不可或缺的。比如模拟红绿灯,这个案例已经不是很简单的案例。如果仅凭一人之力,可能完成效果就不是很好。界面要和实际类似,用三种颜色的灯,有倒计时时间的显示。这个题目涉及的控件比较多,也比较丰富。我要求分组完成,分组的目的是集众人之力,各抒己见,达到讨论、协作学习的目的。选取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案例使用,可以让学生融入集体、培养集体荣誉感,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益。

第四个考虑的因素是前后联系。知识的应用不是孤立的,案例的设计也不是孤立的,案例本身要前后相关联。在《统计学》中接触最多的是调查问卷。我们经常收到纸质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完后要统计各项的数据,这个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已经会了,我们可以用VB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并有统计的功能。

案例一,如图5、图6所示,每个题目都是label显示,选择的答案放在Text中。直到做完所有的题目,后统计数据时,用计数器实现,并用一个Msgbox显示。案例二,学习了单选按钮后,选项可以用单选按钮显示,如图7图8所示,统计数据用计数器。案例三,学习了多窗体之后,设计一个登录窗口,如果用户名密码输入正确,就转到问卷调查窗体;如果三次输入不正确,就退出。案例之四,学习了数据库后,所有的选择都放到数据库中保存。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要考虑全面。在《统计学》中要分析每个题目各个选项的选择个数,以便之后的数据分析。在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后,对之后部分的分析,也可以用VB编程实现。这些都是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熟悉的,只要用VB这个工具实现就行。这个案例说明所设计的案例不仅要与统计学专业知识相关联,案例本身还要相关联。这个案例还有继续改进的空间。

再如,时间序列数据,可以用VB实现各期移动平均和中心移动平均,需要用到循环语句。在此基础上,继续改进程序,计算这个时间序列的指数平滑值,进而预测下一期的值,等等,这是知识前后相关联的案例。

3.案例教学作用

一方面,用案例程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和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要想完成每一个案例,就要具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因此这些案例程序促使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相关知识,培养专业素质。

基于专业背景设计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认识到程序设计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专业相关的;程序设计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胜任程序设计。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内容转化率。教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寻求帮助的途径[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尝试自主学习,学会协助学习,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因此,开展这种基于学科专业相关的案例实践教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案例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在VB课程学习中,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学习氛围。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动手能力增强,课间与老师交流的学生越来越多,思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考试为上机考试,成绩比较理想。从教学效果看,我结合专业特色设计相关案例教学是可取的,今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具有专业特色案例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牛月秀.VB程序设计课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8.

[2]王涛.VB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及应用举例.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3]朱强、原小艳.结合专业特色改进VB创新设计教学方法.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12.

[4]徐祥涛.VB教学案例设计浅析.教育纵横.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篇(2)

统计学作为财经类9大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但因其理论丰富、公式较多,从理论到公式、从公式到推理的教学方法,对部分文科生源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果能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统计理论和方法之前,导入一个实际中学生比较熟悉或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实例,用"带笼子"的方法,让学生先理解和掌握实例内容和原理,再过渡到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原理,将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理论和方法。这样的方法一定具备目标明确、真是可信、科学实用的特点。

一、"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应用现状

统计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教学活动,可实现统计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结合,是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可供参考。但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医学统计学教学。

1.国外《统计学》案例教学备受重视

"案例教学法"是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先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意义在于"运用精选的范例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形成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1] 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首次将案例引入法学教育。19世纪90年代,哈佛医学院开始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和医学教育领域中的明显成功激励了商业教育领域。1908年哈佛商学院正式成立时,案例教学法又被引入商业教育领域。[2]美国哈佛大学John Boehrer 教授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3]

国外学者非常重视《统计学》教学研究。2002年,美国成立《统计教育研究》期刊,为《统计学》教学提供了一个研讨和学习平台,不断推进《统计学》教学研究进程。国外有关《统计学》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

(1)合作学习法。即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者达成共同目标,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课程的学习。根据合作的方式不同,合作学习法又可细分为:问题导入式、案例研究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教学。

(2)一般教学法。此类教学法不同于合作学习法,它不需要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是一种更加普遍适用的教学法,它包括很多方法,如:制图法,这种方法是在学生对重要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理解的情况下提出的,即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结构图或概念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张"地图",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真实数据法,它强调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真实数据。当真实数据用来描述统计概念、计算过程、统计应用时,学生能从相关性、理解、学习、兴趣、动机等各方面相联系进行有效学习。

2.国内《统计学》"案例导入式"教学刚刚起步

随着《统计学》核心课程地位的确定,《统计学》教学方法探讨热烈非凡,传统教学方法因其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教学效果不理想、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难以满足社会对统计应用型综合人才的需求而受到质疑,探讨新的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必然。目前国内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多于教学研究中,即教师通过对一个个真实情景事件的描述,引导并启发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讨论、评判的一种教学方法。至于统计学教学,该方法更多地运用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

(2)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作为教学主线,将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点融入进项目的各个环节,以推动项目完成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即"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3)"案例"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由于项目教学法的突出优点,但在国内教学实践中很少运用,学者们提出将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运用于教学实践,以突显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

(4)问题导入式教学法。带着问题,进行教学,可让学生自主思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案例导入式教学。它是指在介绍新概念或方法时,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和启发,最后导出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由于案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易操作性和教学效果显著等优点,被教师们广泛地运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但"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运用于《统计学》教学,还未见公开的研究成果。

二、"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界定

1.案例教学法的界定

基于各种理论及其相关实践,国外学者们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也各有侧重。哈佛大学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教学的双方带到矛盾的冲突之中,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把教师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把一个战略性的束之高阁的理论框架,变为解决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实践。教师的讲授,不再是提供问题的答案,而是告诉学生一个观察问题的视角,提供一个分析问题的方法。[2]柯瓦斯基(Kowalski)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4]它不仅可以用来传授信息、概念以及理论,还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推理、批判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舒尔曼(Shulman)定义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做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5]

《教育大辞典》一书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6]而在教育学中,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7]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可以界定为以典型事件为基础所构建的真实或虚拟的情景,进行师生问答、讨论等互动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学习者学习认知、技能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8]

2."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界定

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属于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就是在传授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前,根据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原理,选择一个学生可以理解和容易掌握的现实生活或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例,用"带笼子"的方法,通过理解和明了案例,过渡到对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特点是撇开统计学中的那些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统计公式,用一个简单易懂、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实例诠释统计学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寓教于乐;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原理,更重要的是要有统计实践经验;效果较为明显,将在系列文章"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实践部分阐述。

三、"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特点

1."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特点鲜明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强调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真实再现,把一个枯燥无味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用一个简单易懂的实例诠释清楚,大大提高了统计学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案例导入式方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目的明确。统计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并能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解决。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真实可信。统计学只有与实际问题结合,才能发挥其寻求经济社会内在规律的技术潜能。可以选择生活中的案例,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案例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化学习潜能。为此,案例必须真实可信。

(3)方法实用。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从数据的搜集、整理到分析,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无论是描述统计、还是推断统计,其统计方法都需要用于实际,在实践中验证,在实践中发挥其功效。导入案例的方法要求易懂、实用。

(4)科学诠释。统计学是认识客观现象的方法论科学,从导入现实案例,阐述案例内容,过渡到统计学专业术语和方法,要求科学诠释案例的经济社会内容以及与统计学中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对接。否则,会误人子弟。

2."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作用明显

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因其目的明确、真实可信、方法实用和科学诠释四个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效果较为明显,主要源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l)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统计学被认为是"四大天书"之一,学生普遍感觉其枯燥无味、难学难懂,特别是扩招以后,统计学挂科率较高,经过两年的实证,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课堂比较生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两次监测结果都显示,湖南商学院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的班级,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明显好于对照班级,统计学考试成绩也高于对照班级。

(2)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导入式教学借助学生都能理解的案例,平稳过渡到本来枯燥无味的统计学概念和计算公式,意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诠释和理解。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案例放松地进入思考,慢慢地融合到教师的传授意图中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而且有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概括出来,学生会有一种掌握的成就感和知识的获得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实施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强调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首先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原理,并能应用于实践,才能在实践中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案例,在统计学课堂进行传授,目标是要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原理,这个过程,不仅要求教师统计学专业知识过硬,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也是一个极好的提高机会。

四、"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是基于统计学枯燥无味、难懂而又重要的专业特点,针对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而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借助现实案例的理解,掌握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原理。其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三方面: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到了教育的首要地位。在案例导入式教学中,案例提供的现实情境和其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量化分析越来越受重视且要求越来越高,财经类大学生走入社会都离不开量化分析,但扩招以来,统计学成为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个难题,高校管部分理部门和统计学教师以人为本,想方设法,选择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基本能解决这部分学生的难题。

2.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高中的文理分科无形中让部分学生不只是数学学习,但进入大学后,特别是财经类大学,统计学是其核心课程,基本上每个专业都需开设。基于每个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统计学教学中选择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成为必然。在案例导入式教学法中,让学生首先面对的是一个能理解的案例,通过学生熟知的案例过渡到枯燥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学生在研读理解案例中不知不觉进入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概括和理解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要求

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选择现实生活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实例,借助案例,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它要求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教师在进行统计学教学中,可根据不同阶段导入相关案例,前期主要是现实生活案例为主,随着统计学学习的深入,应该多导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不仅能激起学生统计学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真正让学生体会"统计学是智慧学"的道理。

综上所述,基于统计原理的抽象和商科类学生文科背景的现实以及"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优良特性,选择"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于统计学教学,将降低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难度,提高统计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建华.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8(5):58~59.

[2]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6(2):84~86.

[3]张兵.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1): 183~184.

[4]KOWALSKI T J. Case studie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 New York:Longman,1991:116.

[5]SHULMAN J H.Teacher-written cases with commentaries: A teacher-researcher collaboration [C] // SHULMAN. Case methods in teacher education. NY:Teacher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92:131~152.

[6]杨立红.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76):203~204.

[7]刘}.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案例教学在高职商贸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8]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 宁波 大 学 学 报(教 育 科 学 版)2009,31(3):7~11.

作者简介: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篇(3)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于社会对电气工程师的要求,在制定培养计划、设计课程体系时,贯彻“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理念,确定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而制定出主要专业课程设计能力培养目标与手段。在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各环节上,应用大量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构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案例群

考虑到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各高校一般都会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同时,一些课程也会引入案例,加强教学效果。但研究发现,现有课程案例大都没有覆盖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且各案例之间因没有内在的联系显得很单薄、孤立,不利于学生建立全面、系统的工程设计理念。学生易陷入“工程设计系统性不强、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与其他专业缺少配合”的误区。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构筑了贯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全过程的案例群。本案例群是指大量有内在联系、适合多门课程共同使用的案例集合。案例群构成要求:

(1)案例群包含数量足够的案例,案例内容涵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各核心专业课程。

(2)案例的类型,包括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平面图、施工平面图、系统图、设计计算书等多种类型。

(3)案例种类,包括专业案例与综合性案例两种。专业案例是选择一个完整工程设计中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结合相关专业知识使用,如照明系统设计案例、消防系统设计案例等;综合性案例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包括相关图纸及计算书等,在讲授综合设计时使用。

3.案例选取与处理

在选取具体案例时遵循“真实、实时、适用、配合”的原则。

(1)真实。相关专业案例均来源于工程实践。本专业的专业任课教师均有着长期从事建筑电气设计的丰富经验,并拥有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两名。所选案例,均从教师所做实际工程设计中精心挑选;除按保密要求作出相应处理外,尽量保持设计的原汁原味。对于原设计中的一些错误,也尽量保留,但必须在讲解过程中明确指出并纠正。

(2)实时。电气工程相关规范近年来更新速度很快,如《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近年来都作了修订;同时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也应用迅速。针对以上情况,在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不断修订并补充完整,以满足最新的规范要求。

(3)适用。案例群中的案例数量较多,在选取时,注意满足相关课程需要。选择典型工程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或全部子系统作为案例;尽量涵盖各种建筑类型,使学生掌握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环境下应用的差异。

(4)配合。工程设计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多注意各个专业间需要配合的部分,并重点讲解。要使学生领会:大到跨海大桥那样的超级工程,小到一栋房子,都需要很多专业的工程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要使学生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不管哪个专业的设计人员,都需要有很强的系统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例如,一栋建筑物的设计需要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等专业相互配合;同时,在电气工程设计内部,不同系统间也需要配合,如消防系统中,消防设备供电设计、消防联动控制设计、应急照明设计等,都需要统筹考虑。

二、案例群教学法的应用

1.应用原则

在具体教学过程组织中,贯穿案例分析这一主线,在案例群中精心挑选,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与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专业核心课程中,使案例群的使用贯穿教学纵向、横向全过程:各主要专业课程都要用案例群,每门课主要知识点都要体现在案例群中。

2.应用方法

(1)案例讲解。在讲课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从案例群中选择相关专业案例讲解。讲解应遵循不同阶段对案例讲解的角度与深度不同原则:

1)讲授专业知识时,重点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场合与相关规范条文的讲解。

2)讲授知识应用时,重点介绍专业知识整合、具体应用方法及相关专业间配合等问题。

(2)组织案例讨论。对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的优缺点,讨论重点是规范的理解、强制性规范的执行、与其他专业间的配合等。对于原设计中的错误,也一并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找出错误,分析错误所违反的相关条文并纠正。在学生纠正的基础上,给出实际工程中图纸审查单位对此问题的审查结论及原设计者的回复,以便学生比较。

(3)案例群维护。专业课程教师定期讨论案例群中的相关案例,通过交流不断熟悉相关案例,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对案例群不断进行修正与完善。

三、教学效果案例

群教学法的引入,对提高建筑电气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产生了明显效果。

1.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了解行业发展最新进展通过案例群的使用,使学生大大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对本专业相关规范最新规定的了解,加深了对行业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应用的了解。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学生在分析案例中的设计错误并纠正的过程中,对相关专业知识与规范条文的理解,比一般案例应用与讲解要深刻得多。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9-01

我院承担的本科“指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面向陆军典型炮兵/防空指挥信息系统,重点介绍其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系统设计、分析与评估的一般方法,是学习指挥信息系统装备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培养学员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教学组建立了案例式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

一、课程案例体系

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指挥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分析方法、评估方法等各个方面,对各类案例需求量较大,经过一期建设,形成数量30个的案例体系,详见表1。

表1 “指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案例体系

二、案例设计原则

1.案例类型

根据素材情况和所反映问题性质,可将案例分为问题型、经验型、设计型、印证型等。

(1)问题型案例着眼于装备设计使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2)经验型案例立足于装备设计使用过程中一些好的思想和做法,提炼总结经验。

(3)设计型案例提供一些系统的设计方案,将其与实际系统对比,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4)印证型案例主要截取装备研制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片段,作为相关理论教学的支撑。

2.案例要素

一个完整的案例应该包含教学所需的各种要素:案例目的、案例内容、案例思考、案例分析、案例配套材料等。

(1)案例目的:说明本案例设计的目标以及期望反映出的问题。

(2)案例来源:案例出处,反映案例的真实性。

(3)案例内容:案例的主体,主要以记述的方式说明事件的发展过程,可以配合一些图片、表格、数据来详细阐述,确保描述的生动性、准确性、具体性。

(4)案例思考:由案例引发出的启发性问题,便于学员结合案例开展分析。

(5)案例分析:从不同角度说明案例反映出的问题本质,可作为学员案例分析的参考答案。

(6)案例配套材料:一些不便于在案例内容中展现的案例素材,如照片、幻灯片、音频、视频、程序、数据等,配合案例内容说明案例事件。

3.设计原则

考虑到本课程的特点,在设计案例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案例与理论要高度贴合,通过案例切实能够引发或印证相关理论教学内容,二者相得益彰。

二是案例要具有真实性和启发性,只有真实案例才能还原出实际情景,通过情景教学促进学员思考,启发学员思维。

三是案例要具有多要素多视角,可以是大型综合案例,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实物、程序等多种要素,便于从多个角度发散性思维。

三、案例设计流程

案例的设计是一项多方协作、循序渐进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

1.拟定方向

案例设计的首先步骤,对后续各步具有重要影响,主要由课程教学组完成。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初定案例的对象、内容、来源、素材等。方向确定不好,难以找到合适教学内容的案例。

2.材料收集整理

材料收集整理是一项长期和繁琐的基础性工作,主要由教员组织案例来源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完成。教员根据所初步拟定的方向,结合来源单位具体情况,列出案例所需具体材料。这一过程中,可广泛采用座谈、问卷、查档等方式,确保材料收集的针对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对于多方收集的材料,教学组要集中进行分类筛选,去粗取精,优化组合,形成优质的原始资料。在整理过程中可能发现遗漏和错误,此时需要进一步核实或者重新收集,因此材料收集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

3.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是案例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由教员单独或合作完成。设计过程中,首先根据需要以第一或第三人称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对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部分,要详细准确的说明。描述过程中可配合图片、图表、数据等素材。事件主体描述完毕之后,可适当记录当事人的一些想法或观点。

4.试用和修改

案例设计完成之后,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试用,根据学员的反馈情况进行适当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案例设计是案例教学的根本。实践表明,好的案例能够极大改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组将再接再厉,进一步规划设计更多更好的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关秋,陈梅.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20中):145-146.

[3]王灵芝,王文秀,贾向军.对我军现职干部继续教育教学案例编写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5(3):30-31.

[4]崔争艳.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编写[J].职业教育,2013(5中):178-179.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篇(5)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36

1 引言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或编写案例,提供具体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并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通过自主积极思考,讨论或者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1]。目前,案例教学在临床、法学、管理等课程的应用,已取得很好的效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应用数学的一门分支,在生产、科研、经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具有强烈实际背景的数学课程,为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通常,案例教学分为几个阶段:教师编写案例――分发案例,学生自行准备――小组讨论案例――小结。案例分为教学案例和研究案例。教学案例的选取或编写、设计又分为几个阶段:明确案例编写目标――选取素材――编写设计案例。其中,案例的选取与设计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而选取与设计合适的案例则是有效进行案例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

如何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特点,选取与设计合适的教学案例,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难理解、缺乏兴趣等问题,目前尚在探索之中。下面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探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案例选取与设计的要点和方法。

2 案例素材的选取

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通过学生之间主动、积极的讨论,达到学习相关的理论、定理、法则、方法与思想的目的。那么在教学中引入的案例,应能引起学生兴趣与探索的欲望,能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案例的素材选取应侧重以下两个方面。

2.1 充分呈现课程理论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案例教学中,选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发展史上有趣的典型案例,将课程的学习融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发展史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在学习数学期望这个概念时,可选取合理赌金分配案例。本案例源于1652年前后,贵族梅累向帕斯卡请教的关于合理分配赌金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数学家们展开了对概率论及组合数学的研究。费马利用组合学方法,帕斯卡利用算术方法都得到这一问题的正确结果;随后,1657年荷兰数学家惠更斯引进数学期望的概念解决赌金分配问题[2]。

通过该案例,让学生在浓厚兴致的情绪中了解概率论的起源和发展,数学期望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数学期望概念意义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数学期望的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类似赌金合理分配的问题。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随机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了概率学的规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抽象出概念或归纳出命题―证明命题。

2.2 客观真实,注重与专业知识、社会热点、日常生活结合,突出课程的实用性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认识理解随机世界的一把钥匙。概率论是揭示研究随机现象的学科;数理统计是概率论的理论为基础,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而做出决策与判断的学科。其中的思想方法、原理、公式法则 等理论,大部分来源于实践并广泛运用于实际生活。

如公平抽签问题:抽签是一种博弈,几乎人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申购新股摇号抽签,公务员面试考官、考生的双抽签、实验课考查抽签,那么抽签的结果与抽签顺序是否有关?

如概率与、保险精算、 癌症检验呈阳性时癌病的发病概率等等,这些案例素材都为学生或熟悉或关心的事件。

诸如此类的案例素材反映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思想方法在不同领域应用。因此,在教学案例中尽可能选取贴近社会热点及日常生活案例素材,最能够触发学生学习欲望,克服对本课程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体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产生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严谨推理论证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

3 案例编写与设计

案例是实现案例教学的载体,是为完成一个教学目的而设置的。而一个合适课程教学的案例,必须考虑本课程的特点,能清晰说明一个概念、定理法则或方法;必须兼顾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等综合能力,以学生为本,以教学计划为指导,难易适中;必须考虑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承前启后;必须考虑课程的学习进度及可操作性。因此,在案例设计时,注意以下三点。

3.1 明确案例编写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易适中

教学案例可分为简单案例与综合案例。在编写案例时,首先要明确案例编写的目标,使之变成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即应根据我们的教学目的,课程学习的内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确定案例编写的目标和类型。再根据课程学习的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例素材,通过设置的问题,控制案例的难易度,使之成为符合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的教学案例。

如在编写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教学案例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相关概念及其应用。二是评估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培训对象为刚刚开始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本科二年级学生,他们掌握的概率知识相对较少,运用概率随机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确定案例编写目标是:让学生置身于该案例场景,通过自行准备阶段的预习与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的相互学习,达到设置的教学目的,同时对事件的独立性、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的关系有个初步的认识。

根据上述案例编写需求分析,可选用和设计下面相对较为简单的教学案例:

案例1抽签的公平性。

班里有50名同学,仅有一张参加《快乐大本营》节目的票,现在决定用抽签决定机会归谁。问中签概率与抽的顺序是否有关。

该教学案例设计时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弱化复杂的概率计算,仅对一张票的中签概率进行讨论。但作为本次学习内容的拓展,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对有2张票以及更一般地,有k(1

又如在编写参数假设检验案例时,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各种检验法、特别是总体均值差T检验法与配对数据T检验法适用条件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此时,学生已基本完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掌握了正态总体均值及方差假设检验方法,掌握MATLAB简单编程及各种参数检验函数、分布拟合检验函数的基本使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学习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据上述案例编写需求分析,可设计下面的案例作为参数检验的综合教学案例。

案例2 确定两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改编于2012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相关数据来自竞赛题附件)。

确定葡萄酒质量时一般是通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每个评酒员在对葡萄酒进行品尝后对其分类指标打分,然后求和得到其总分,从而确定葡萄酒的质量。根据附件给出的数据,分析两组评酒员对白葡萄酒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

3.2 案例的编写要循序渐进,难点分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应用数学课程,各部分的理论知识联系紧密,在教学中,对课程的内容及知识点要有个整体的把握,对运用案例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规划,遵循循序渐进,难点分散的原则,同时,案例的编写尽可能注意其延续性[3]。

下面3个教学案例均改编于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相关数据来自竞赛题附件,每个案例只解决一个问题,每个案例的知识点又相互联系,逐个递进,由浅入深。

案例3-1判断及验证眼科门诊人数、各种眼疾病门诊人数概率分布,术后住院天数概率分布。

教学目的:通过该案例理解掌握常用概率分布性质及特征,并能运用MATLAB软件对结论给出验证。

案例3-2 研究门诊平均候诊人数及各种眼疾病患者术后住院平均天数概率分布。

教学目的:通过该案例理解掌握中心极限定理,并为后续的置信区间估计案例学习做准备。

案例3-3 讨论门诊平均候诊人数、各种眼疾病患者术后住院平均天数95%的置信区间。

教学目的:通过该案例掌握置信区间估计概念与方法及如何估计来自非正态总体样本的置信区间。

3.3 案例编写设计与数学实验课有效结合,使案例教学能顺利实施

目前,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几个必须正视的困难。

第一,数理统计是一门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而推断随机现象的学科。这决定了本课程部分的教学案例将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没有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软件的支持,案例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二,案例教学所涉及本课程相关知识与教学大纲及授课安排不匹配,存在滞后现象。

其三,案例教学,不但需要教师与学生课外花费较多的时间准备,仅课堂讨论,尤其对人数较多的班级来说,其所耗时间将可能影响教学计划顺利完成。

因此要顺利开展案例教学,不仅需要对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整合,还需要调整数学实验课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进度匹配。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案例编写设计时,协商统筹考虑实验课的匹配设计。精心设计实验课的实验内容,使其能配合、辅助理论课程的教学。

如案例3-1中给出的数据,不仅量大,而且不能直接运用。我们把读入数据,建立每天门诊人数、各种眼病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矩阵作为MATLAB的基本应用的实验题;这样,同时兼顾数学实验教学及案例教学,解决数据量基本处理工作的难题。

在案例教学中,不可避免涉及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及概率分布拟合检验问题,但根据大纲,分布拟合检验是本课程最后一部分内容,由于课时限制,其列为自学内容,不能满足案例教学需要。解决方案之一,是在学习随机变量分布之后,数学实验课介绍MATLAB分布拟合检验函数的应用,并把对案例3相关数据分布拟合检验包括正态分布检验作为实验内容。

又如在学习中心极限定理时,数学实验课同步让学生依据定理,并运用案例3中给出的数据,自行设计一个验证中心极限定理实验。如此不但使学生加深对中心极限定理的理解,减少理论课授课时间,同时更有效地对案例3-2展开讨论。

总之,教学案例的选取与设计,要充分与数学实验课整合,解决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处理、课时限制、知识结构问题,实验课与理论课相辅相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束语

选取与设计合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案例,是本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有效进行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案例选取与设计思想: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计划为指导,难易适中,能清晰说明一个概念、定理法则或方法,使教学案例成为各重点相关概念的结合点,成为引导学生探讨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思想方法、定理、公式的平台,成为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的着力点。

而选取与设计一个合适课程教学的案例,必须考虑课程特点,必须考虑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必须统筹相关课程的学习内容及进度,必须兼顾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等综合能力。案例素材选取要客观真实,注重与专业知识、社会热点、日常生活结合,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充分呈现课程理论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设计要明确编写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易适中;遵循“循序渐进,难点分散”原则;统筹数学实验设计,保障案例教学有效实施。

目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案例选取及编写设计尚在探索中。广泛开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案例选取与设计方法的研究,应是当前推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案例教学深入发展的重点工作。

本文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意在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2]粱宗巨,王青建,孙宏安.世界数学通史(下)[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篇(6)

一、引言

《统计分析软件》是统计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财管类专业(本科)的选修课程,其先修课程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市场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特点是应用性、实践性,将选修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现代化的软件工具加以实现,使学生在掌握和理解概念、方法的基础上,学会软件操作并分析结果,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是一门理论与实际、技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统计分析软件》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统计方法和操作工具实现的统计全过程,包括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及数据资料的管理等,从而对所涉及问题进行统计推断与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其中涉及的主要方法包括数据文件的建立、多选项数据录入、数据的转换与整理、数据的描述分析以及包括均值比较、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在内的推断统计。

分析数据的统计软件种类较多,包括EXCEL、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E-Views、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R等,而在课程教学中主要讲授SPSS软件。该软件相对于其他软件具有明显的优势,操作简便、功能强大、数据接口宽、针对性强,大多数命令都是完全可以通过菜单操作完成的,软件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从简单的统计描述到复杂的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都可以实现,针对初学者、熟练者及精通者都比较适用。因此,SPSS软件已成为该课程的首选软件。

《统计分析软件》是实践课程,需要结合专业内容、配合大量的案例进行案例法教学。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使该课程的教学满足专业的需求,成为该课程的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多年的该课程的教学以及与其他同行教师的沟通,作者发现,课程讲授的案例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且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强,这样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软件的掌握和应用不够熟练。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目前《统计分析软件》教学中现存的案例选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案例库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库建设的现状

案例是教学中有效的辅助工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统计分析软件》课程的教学更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数据,作为教师演示、学生实践和课后练习的素材,通过实际案例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熟练使用软件操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质量高的教学案例必然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充足,能够满足教学、实践以及课后练习多方面的需求;二是目的性明确,案例要反映教学内容和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具体教学环节相吻合;三是专业性强,SPS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分析的对象要体现专业特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素养;四是时效性强,要密切联系当前专业热点和社会热点,提高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四是案例难易度适中。案例的难易度应掌握在既能说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尺度。

案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而目前《统计分析软件》案例库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数量不足

《统计分析软件》教学中,案例数量不足、资源匮乏问题较为显著。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案例来源渠道单一,教师选用案例多数来自所用教材,而统计学专业的SPSS教材多侧重对方法原理的讲解,案例内容一般较少且偏难;非统计专业类教材往往软件操作展示内容过多,案例数量偏少。因此,选用教材案例直接导致用于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案例数量不足。第二,编写案例难度较大,SPSS案例数据一般是大样本数据,需要实际的案例背景,因此编写案例就需要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经费支持、团队合作、资源共享,仅靠一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加上个别老师的积极性和专业素养限制,自行开发案例就基本不能实现。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课程学习中案例数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二)案例质量不高

案例数量不足必将导致案例质量不高。案例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案例的针对性,二是案例分析的系统性,三是案例的时效性。

1.针对性不强

《统计分析软件》在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必修课,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选修课。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和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和选用案例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作为统计学专业必修课,案例应当侧重与统计思想、方法原理的结合。根据各种方法不同的使用条件,案例数据应当具有针对性。比如,交叉列联分析中,有适合定序、定距变量相关性检验的Spearman相关系数,有适合定类变量以熵为标准的Uncertainty coefficient,有适合定序变量的参数检验如γ值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如Kendall'tau-b值等,这些方法都需要特定的变量配合使用,而现有案例大多不能满足需要。

对于经管类专业的教材上的案例不能体现专业案例要求,许多教师仍利用教材案例进行讲解,案例内容与经济管理实践要求脱节,如教材上的生物医药案例、农业生产案例等与学生专业大相径庭,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与专业结合,在今后实际应用中对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又感到盲目,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系统性欠缺

现有教材以及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分析过程的割裂,欠缺系统性。从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整理、数据的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以及数据的管理和报告的呈现,统计分析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也应当注重学生对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的训练。而现有案例大多是豆腐块式的,也就是说讲到不同的过程环节提供不同的案例,案例之间不具有连贯性,使得学生对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缺乏全面的、系统性的认识,整门课程学下来也只是会使用方法,实际应用中遇到数据仍然无从下手,降低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体验。

3.时间滞后

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比较陈旧,所反映的案例背景或案例主题已不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比如,有些案例采用的是200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有些案例仍在研究降雨量、温度与产量的关系。学生自然对案例的兴趣低下,无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显然,这是由于教师对案例的更新迟缓。

三、案例库建设方案的建设思路

(一)案例库建设基本原则

1.数量丰富

案例来源渠道可以多样化。首先是间接来源案例, 根据公开发表的资料和相关网络文件, 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 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对现存案例进行组织和加工;其次是直接来源案例,由案例作者亲自去调研、访谈, 结合调研背景和相关资料编写案例,或者教师从其研究课题中总结、提炼案例,这种方式获得的案例往往有明确实际的背景,切实可靠的数据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意义。所选案例如果是实际发生的,案例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作为实战者进行分析和策划的需要,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近似于实战操作,可以获得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案例的分析而具备创新意识。

2.分专业建设

在收集大量案例之后,可以按照不同的学科专业建立不同的案例库,也可按照同一专业的不同内容建立案例库。要想充分发挥案例库的作用,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案例库应用管理系统,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案例导入、案例显示、案例检索、案例审核、案例删除等模块。根据专业课程要求,案例要难易适中,太简单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太难则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学生无从入手分析,会打击其学习积极性。

3.注重系统性、时效性

从统计流程角度,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使学生从搜集资料开始到最终资料的管理,将一个案例从头做到尾,这样使学生对软件的操作流程有系统性认识,不会割断各环节、各方法之间的联系。同时,及时更新数据库数据资料,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案例,将陈旧案例及时删除,确保案例的时效性。

(二)案例库建设流程

案例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紧密的流程。一个科学的案例库建设流程应分为四个阶段。

1.制订计划阶段

案例库建设者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制定一个案例库建设的总体规划。一个成功的案例库需要一个周全的事前计划。其内容包括建设的目标、建设的主要原则、建设团队的分工与职责、建设经费预算、建设进度安排等。在总体规划下首先要拟定编写提纲,根据专业要求确定课程案例库的题量、难度、格式和类型。

2.收集素材阶段

收集素材是编写案例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高质量的案例需要有充足、翔实的素材。实践表明,开发一个案例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往往用于前期的素材收集,而不是后期的案例编写。

3.撰写案例阶段

在收集素材的阶段建设者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对于这些资料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其达到案例编写的需要。利用这些素材撰写案例初稿。这些初稿需要按照标准格式撰写,包括案例背景、分析目的、课程要求、报告格式等。案例初稿完成之后,应该首先由案例编写者自己进行修改,然后再交由案例库建设团队评阅。在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对案例进行修改后,最后将案例交给团队负责人审阅,并进一步完善。

4.调整修正阶段

一个案例正式入选案例库前应该有一个试用过程,即将案例用于正式的案例教学,使之接受实践检验,然后由案例编写者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同时据此调整修正案例库。

四、结语

《统计分析软件》案例库建设是当前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作为实践课程,当前的案例库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根据课程建设的原则,依据建设流程,按步骤实施案例库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美霞,王永明.经济管理类专业SPSS软件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北方经贸,2013(6):129-133.

[2]徐拥军,宋扬.管理案例库建设的组织与流程[J].管理观察,2008(8):201-202.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篇(7)

(二)财务会计案例教学自身独有的优势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中, 会计教材和相关的练习题往往都是与相关联业务的知识点严丝合缝地结合在一起,而与其他业务则很少相关联, 这实际上是将现实中复杂业务简单化。 学生对这样的练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往往仅能够掌握与之正对应的知识点, 而很难了解到相关知识点在现实业务中与其他知识点的关联, 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相比, 财务会计案例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多来自于实务,或者根据实务编写,案例更贴近现实的经济生活,能帮助学生了解、关注目前较为热点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变被动思考为主动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二、 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有诸多优点,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并非是?f能的,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知识传授上的零散性案例教学的特点, 决定了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无法向学生传授系统全面的财务会计知识。 财务会计这门学科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点琐碎繁多, 但要求学生对所有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总体的掌握。 财务会计案例教学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与案例素材相关的知识点, 但是在广度方面往往要受到案例内容的限制。 比如在针对企业现金控制及相关业务账务处理的案例中, 不可能全面地将与现金相关的所有知识点都涵盖在一个案例中, 如企业业务往来的结算方式可能仅仅会涉及到其中一种或几种银行结算方式,但是不可能涵盖全部的银行结算方式。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篇(8)

中图分类号:R1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01-02

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应用性学科,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医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医学院校的不同专业,包括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影像、眼耳麻醉、中西医结合等,都是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对象。其中,中西医结合专业,主要的培养方向旨在培养能够掌握中医学、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从事临床各科工作的医师以及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中,作为必修课的医学统计学往往不受重视,再加上理论知识相对复杂、抽象,传统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使得很多该专业的学生抱怨本学科难学、难理解,且学生被动接受,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很一般[1,2]。故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改革势在必行。而案例式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对具体临床案例的分析,在掌握基础原理的同时,培养应用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4]。故本研究锁定了案例式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研究,并且在实践教学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河北医科大学2010级中西医结合专业两个大班共28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5人,女生210人;两个班随机分配,分别是一大班为对照班(实施传统式教学),共140人;二大班为实验班(实施案例式教学),共145人。这两组学生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χ2=0.246,P=0.620)(见表1)。

2.研究方法。通过设置平行对照,主观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更为合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方式。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学时均为42学时,每学时50分钟。对照班授课时教师按照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内容要求,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即PowerPoint结合板书进行讲授,并以章节为单位系统进行习题辅导。实验班授课时教师采用与对照班相同的教学大纲,采用在传统PPT幻灯结合板书讲授为主的情况下,加入参与式的讨论案例教学,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课堂上教师在一个或多个实际临床案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思考并讨论,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学期末通过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和统一闭卷考试来评价案例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由学生自行填答。问卷条目通过评分的方式体现,共计20个条目,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精神运动领域3个维度,评分越高,效果越好。期末考试试卷含概念型、理解型、应用型等不同题型,总分100分,考试成绩作为客观指标进行分析。

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资料录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校正t’检验,两变量间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信度系数。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1.考试成绩。案例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的考试成绩无统计学意义(t=-0.953,P=0.341)(见表2)。由此可见案例式教学法并不影响学生对医学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的评分。案例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的认知领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2.397,P=0.017),案例组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情感领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0.044,P=0.965);精神运动领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1.126,P=0.261)(见表2)。

3.教学情况调查问卷不同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成绩和认知领域评分、情感领域评分、精神运动领域评分间相关性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认知领域评分、情感领域评分和精神运动领域评分间均存在一定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见表3)。

4.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通过Cronbach信度系数可见,问卷的不同维度及整个问卷的内部信度都较好(见表4)。

三、讨论

案例式教学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对于医学统计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单向式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统计学课时较多,但是生源以文科生居多,所以一直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老师讲起来费劲,学生听起来难懂,故而,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本次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对照比较,借助主观及客观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案例式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案例式教学使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能够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扩展到了相关专业领域的各方便,借助于实际案例的处理和分析,最终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良好过渡。与此同时,参与性的案例式教学也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及教学效果。教师在准备案例、完善教学方式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业务和教学能力,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的教学准备环节、课堂组织和管理环节、课后总结和归纳环节等,无一不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当然,在整个教学模式探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以文科生源为主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如何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考虑将案例讨论中学生的表现予以评分,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直接拿出案例进行讨论,学生往往准备不足,考虑提前一定时间把案例拿给学生,方便学生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统计学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借助于案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且还能提高学生表达和协作能力。所以,参与式案例教学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进行借鉴推广。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篇(9)

一、前言

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统计学数据分析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应用过程中,需要以形象的案例进行指导,学生对统计学的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应用,能够为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推动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发展。根据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进行研制,建立量表框架结构编制表。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要按照严格的标准要求进行制定,对教学质量评价表的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进行筛选,建立出量表框架结构编制量表条目池。为更好地分析出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运用效果,采取抽样调查分析方法,对某职校大二学生数名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法教学,采取同期对照方法,通过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结论得出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取得的显著效果,客观上要求不断完善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增强案例教学实践应用。

二、案件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对实验组与传统非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分析对比,发现案例教学法实践运用中遇到的难题,在看到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应对案例教学法实践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现作如下分析:

(一)尚未健全完善案例教学评价体系

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课堂质量评价表能够科学地测量出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取得的信度和效度[1]。目前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运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中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评估性思维。案例教学中的情境模拟,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当中,能够深刻掌握课堂学习内容的要点,在增进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实践技能。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合作与信息素质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需要与课堂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其实际作用,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能够进一步确定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范围,便于教师教案准备与管理,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

(二)案例教学创新性发展不足

统计学教学的特点是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才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与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统计学教学具有生气,学生在案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然而目前,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实际操作性不强,教学案例过于单调,多重教学内容所使用的案例较为单一枯燥,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学习较为被动。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原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早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的案例创新性与时效性不足,将会使得案例教学失去原本具有的教学效果,为增强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应用效果,构建多元化的、针对性强的案例教学体系十分必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案例教学进行创新发展。

三、完善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实践应用类型多样,多元化的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应用缺乏更为具体和科学的理论依据,针对目前案例教学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对案例教学法的改进提出完善建议。具体如下: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统计学多元实训教学体系

为更有效地培养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应对讯息万变的时展要求,需要增强案例教学法中的实训教学。案例教学法的拓展空间开阔,教师可灵活地运用各类教学资源,设计与时事相关的情境案例,根据统计学教学目标与要求,突出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案例。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案例,对以往所采用的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加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统计软件升级和开发能力。统计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统计学科体系教学的延伸得到很大的提升,根据统计学运用领域不断扩大的这一特点,拓宽案例教学示范内容,丰富案例教学形式。

(二)正反案例在教学中的创建

正反案例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更强烈的对比性[2]。学生在接受正反案例教学中能够增强其实际操作中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能力,能够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正反两种案例教学,能够全面地分析问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更为深入,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参与课堂实践互动。正反案例教学的前提是要明确教学内容的相关理论,明确案例实践的可行性,编制有效的评价表、课程案例讨论报告,使正反案例教学行之有效。

四、总结

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可知案例教学法能够增强统计学教学的课堂效果,研究案例教学法,克服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应用研究,丰富案例教学法运用形式,进一步推进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统计学相关的案例篇(10)

二、智能交通案例选编原则

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面向智能交通产业的教学案例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准则:

(一)真实性。所有教学案例均取材于实际,来自本领域教学团队和山东交通学院智能交通研究所各类相关科研项目,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尽量采用当地的项目,大部分同学对当地城市或区域比较熟悉,有一定的日常认知,这样的案例更容易在学生中引起共鸣。

(二)典型性。所选案例与领域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思想、理论、原理、实践方法、观点,让所学理论知识尽可能体现在案例分析之中。针对不同难度和重点度的知能点,选取和设计不同量级的教学案例。一般原则是重点度高越高,案例量越大,便于多角度全方位展开教学。难度越大,案例难度越低,便于由浅入深说明问题。

(三)完整性。根据岗位知能矩阵和知能演化表,结合学科知识体系,选取案例教学的知能点,并对各知能点做出难度和重点度标定。智能交通领域涉及到交通、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知识点多而杂,对不同知识需求做出区分评价,便于具体案例实施。

(四)适应性。面向智能交通产业的案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做到难易适中、专业对口和对象适合,满足不同专业对象的特殊需要。单一知能点设计简单案例,相近知能点设计系列案例,复杂知能点设计综合案例,完成复杂工程的逆向实施。多个简单案例,随着教学过程进展,组合为综合案例,便于学生循序渐进,逐层次掌握。

(五)有效性。采集和汇总整理大量的产业工程实例,做初步分析。剔除小概率出现的特例情景,注意区别同类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差异。注意比较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的异同点,按照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逻辑关系,分类整理,区分不同岗位对同类技术的需求差异,建立岗位――知能矩阵和知能演化表,明确学生培养在不同阶段达到的知能水平。

三、智能交通领域案例库构建

科学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对于智能交通?I域学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山东交通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构建了智能交通领域的课程体系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成立案例编审委员会和案例调查、编制的职能部门

鉴于目前尚无法成立智能交通案例编审委员会和案例调查、编制的职能部门,笔者课题组确定参与案例库建设的主要是智能交通领域的任课教师,同时也适当外聘山东高速、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济南交警等从事相关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所有人员统一思想,正确认识,积极参加学习、讨论与培训,通过学习、讨论与培训,使参与人员明确了自身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工作意义,转变教学观念,主动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制定标准格式,规范质量要求

为保证案例的多样性、全面性和规范统一,所有案例在正式列入智能交通产业案例库之前,都需经过反复斟酌、认真讨论,符合案例选择的原则。同时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制定案例库的编写格式和内容标准,全面保证案例库的编写质量。

结合智能交通领域案例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智能交通案例库由3个子库构成:教师用教学案例库、学生用教学案例库、案例参考答案库[1]。

1.教师用教学案例库

为了便于以后计算机数据库化管理案例,借鉴数据库中表的记录与字段模式,每个教学案例设计格式为:①编码;②案例名称;③相关教学章节;④案例背景知识;⑤案例正文;⑥相关问题;⑦应学习掌握的相关知识;⑧讨论;⑨参考资料。案例编码可由电脑自动生成;案例名称是案例的标识,要求简短、明确、主题突出,反映案例的内容和特色;案例背景知识是进行案例分析前的必要准备,包括发生背景、相关知识等;案例正文是案例的主体,要求教师根据案例选编原则,利用案例原始资料结合智能交通领域相关教学要点进行整理和编写;为了使教学发挥问题驱动学习的作用和更具针对性,教师需要针对案例提出问题,组织智能交通知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教学要求;对于案例所涉及的应学习掌握的相关知识,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的不同层次写清该案例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及要求,该部分内容与提出问题部分相辅相成,形成一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结合案例,在讨论中列出可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内容,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资料部分主要列出与本案例相关的课程学习章节和其他学习参考资料。

设计教师用教学案例库旨在满足教师备课和开展案例教学的需要,所以编写这种教学案例库的过程基本上反映了智能交通领域开展案例教学时教师备课的全貌。

2.学生用教学案例库

学生用教学案例库的设计同样借鉴了数据库表的记录与字段模式,每个教学案例的格式为:①编码;②案例名称;③相关教学章节;④案例背景知识;⑤案例正文;⑥相关问题;⑦问题答案;⑧讨论;⑨参考资料。开展智能交通领域案例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在拿到案例后,认真阅读有关背景知识和案例内容,自学有关教材章节,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案例,提出问题,给出答案。再经过教师引导、课堂讨论、学生交流后,进一步对提出的问题和答案进行完善,最后作出案例分析报告。

设计学生用教学案例库旨在满足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学生开展案例学习的需要,这部分中与案例相关问题的设置非常重要,问题引入成功与否关键看问题是否能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践中难题的能力。

3.案例参考答案

即根据案例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要求,对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内容给出参考答案。因为客观实际复杂多变,案例分析的结论相应难以一成不变,不强求绝对一致的标准答案,但通常要为案例问题编制相对正确的结论。参考答案设置的意义主要在于当学习者不知道运用哪个智能交通基本理论和原理进行分析,就案例问题得出结论时,教师给出的参考答案会对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发挥点拨作用。

(三)组织人员收集资料,撰写案例

按各章节内容安排教师分工负责进行案例资料收集,并根据统一格式的要求和内容进行编写,完成后经集体反复讨论、研究、修改和试用,确定最终入库案例。

智能交通产业案例库的案例来源主要有:①交通运输部指南和规范;②智能交通新产品研究设计;③目前交通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④相关领域的科学实验、研究报道、新闻报道等。

(四)建立案例库编排系统和管理系统

案例原始?Y料可按图书馆模式进行管理,案例库中的案例应建立规范的目录,并分类成册。数据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支持对智能交通案例库建立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存储、编辑、检索、维护、交互学习和资源共享等功能,使案例得到充分利用。

四、案例教学设计

在该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教学, 首先要明确其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对象、教学目的、预达到的教学效果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及其过程控制[2]。

在“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授课内容中,加强了案例教学设计。介绍“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章节时,利用优化算法对济南市K301路公交进行调度,案例应用思路明确。

(一)明确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该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目前所使用的智能化系统,掌握公共交通调度及运行的关键智能化技术。

(二)案例教学过程设计。课前计划:下发济南市城市背景资料、查阅文献资料清单,要求学生事先对案例背景有充分的了解,通过查阅文献对案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先做基础准备。上课安排: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实现掌握知识以及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以介绍的方式,由教师讲解公共交通调度优化技术;以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轨道智能交通系统在理念、方法和技术上的异同,教师做总结;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论证其中一条线路的规划合理性,每组轮流汇报,其他组质询。课后计划:要求学生提交本案例学习总结报告,教师批阅、点评、总结。

上一篇: 启蒙文学的特征 下一篇: 国内贸易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