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9 09:01:16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篇(1)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在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以前,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被看做是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属于经济制度属性的概念,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公认,而且也成为东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同的观念。

面对这种主流观念,邓小平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论断,他提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

为了说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并非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进而在1985年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

为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用深邃的目光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中剥离出来,把它们都归为经济方法和经济手段。邓小平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3]

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4]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也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此可见,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从发展生产力和人民利益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和论证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解开了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紧箍咒,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解放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并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断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说:“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

为了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在所有制结构上、分配制度上、宏观调控上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因而也具有资本主义不可能有的优势……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中,尤为强调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首先,他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要求。第二,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第三,宏观调控是我国国情和改革的内在要求。其次,他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强调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他指出:“宏观调控应当以间接手段为主,更多地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办法……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相机综合地运用各种手段,其中包括采用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利于不失时机地解决矛盾和问题。”[7]在辩证分析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特别指出要重视计划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重要作用。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8]“我们既不能抱着过去的计划体制不放,看不到它的弊病和改革必要性,也不能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而应在总结我们搞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和借鉴西方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开拓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使这种新的经济体制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9]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在继承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如何更好地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突出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以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级阶段,而到了这一代领导人则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敏锐地总结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不断地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改革开放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深化改革必然会触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10]在分析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时,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其根本原因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要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1]认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经济的较大波动。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市场体系。”[12]“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1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12]

倡导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为在前进道路上,中国将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综上所述,到了这一代领导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于实事求是地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倡用科学发展的精神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侧重于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以便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创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国家的伟大创造,经过三代领导人的理论创新与成功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虽然说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相比较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有所超越,可以说根据中国现实需要建立起来的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其独创性。

(一)对市场和计划关系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的发展手段共同使用,而不是强调计划多还是市场多。(二)对公有制的认识。中国在公有制方面既借鉴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合理内核,同时根据具体国情而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了实事求是、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三)对市场经济建立的目标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效率上的优越性的同时,在基本制度上则着力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从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四)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控制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论从名称还是从内容方面都坚持“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统率,政府可以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又力避对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人为干预。创造一个稳定的、安全的和公平的社会环境,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五)对依靠力量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广大劳动者,充分调动他们在改革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改革作为一场伟大的群众性社会实践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扬弃,是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创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30年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的实践,使我国确实积累的丰富的独特的经验,值得我们珍惜和自豪。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十全十美,也仍然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前几代领导人的努力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和接受实践检验,我们要广泛借鉴和汲取世界范围内一切有益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点而努力。

作者单位:赵少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李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赵少华(1981― ),男,湖北荆门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李钰(1986― ),女,吉林白山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篇(2)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主因

意识形态逐步转化。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市场经济关注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怎样做到既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又使之不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冲突。二是假设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我们怎样尽量发挥市场经济的潜力,怎样借鉴西方国家在运用市场经济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当时,由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尚未搞清,基本上停留在防止市场经济带来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腐蚀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经济社会改革逐渐向深层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要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在一起。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逐步加紧了与市场经济对接的步伐: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6年3月,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的这些重大举措,实际上都是要在价值观构建层面回答和应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其意义非常重大。

理论层面渐趋成熟。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从逻辑上即面临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的时间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科学性的对接。从理论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发展、越科学就越要求这个理论体系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临时居所”。在改革初期,以实行市场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的风险,都能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由加以屏蔽,避免一些新理论和新措施伤及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可进可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需要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利用要突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保护伞”,不仅要在路线、方针、政策上利用市场经济,而且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领域体现市场经济存在,使市场经济在逻辑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是要结束的,如何实现以市场经济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是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面对的一个难题。

市场经济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挑战

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构。改革开放以来,以物质激励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不仅改造了周围的客观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主观世界。在人们的价值观领域,个人的欲望和冲动取得了理论的合法性地位,并被当作合理性的原动力,那种功利化的价值观就借助市场的依托成长起来,并以其无孔不入的渗透力,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每个方面,大有所向披靡的气势。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在成为市场合法性主体的同时,也在精神上成为自己价值的合法性主体,很多人默认了市场是裁量一切的大标尺,而利益是衡量自我的小标尺。市场经济正在以无坚不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规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构。这里讲意识形态的重构,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经济对接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只是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地位,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论证远没有完成。由于对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不全面、不深入和不彻底,所以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才出现了诸多社会乱象,比如在财富分配上贫富差距过大,人们的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现象等。面对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和冲击,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重新建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构建领域的影响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的。

市场经济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促进

对落后价值观的涤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特殊国家而言,本应由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扫荡封建落后思想的历史任务直接落到中国社会主义者手里。市场经济是作为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资产阶级利用它扫荡封建社会的陈腐,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可以利用它去改造一直干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封建因素。在历史上,市场经济曾经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桎梏中解放和发展了人,它要求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必须具有自身独立利益,这种独立性和平等性,必然会打破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和特权观念,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提倡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同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制经济,也能够帮助市场主体在培育法治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权益精神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为营造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先进价值观念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特殊的形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宏观调控力度和分配制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是经济领域的特征,而且也必然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主义、社会公平、共同富裕等价值原则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得以新的体现。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但是,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虽然不平等,但我们目前还不具备与之抗衡和使其重建的能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展示“中国模式”的契机,但是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西方国家步步紧逼的遏制。所有这些,都需要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挖掘市场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资源的能力。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制度途径

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工作机制。政府作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体,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大使命。当前我国政府的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宏观管理。在政治上,政府应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内维持社会稳定,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同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构建良好的外交关系。在文化上,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社会职能方面协调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完善社会保障设施和福利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立以民众为主的实践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我国民众的政治认同感主要来源于对党和国家的满意程度,这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需求能否满足息息相关。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着力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杜绝现象损害党的形象。政府应着重协调和解决社会中的利益冲突,解决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各项制度运行机制和权力保障机制,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至关重要。这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就被充分地调动,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大社会凝聚力和持久的影响力。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篇(3)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国内文献综述

在现代市场竞争经济中,竞争法律制度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正因如此,学界对于竞争法地位的研究也比较丰富。而且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竞争法在经济法中居于核心地位。

有的学者认为竞争法是经济法的核心的理由,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就是竞争的存在,所以保护良性的竞争是经济法始终无法忽视的重要目标。(吕明瑜,2003)这种看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仅仅是将市场规制法律范围内的各种规范进行比较就得出竞争法是经济法的核心的结论显然难以服众,毕竟市场规制法律只是经济法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竞争法之所以是经济法的核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竞争、市场、经济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的。(秦蓁,2003)(周星妤,2010)简而言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经济法是围绕市场进行的,所以竞争法是经济法的核心。这样的逻辑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把竞争与竞争法等同起来了。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规制竞争行为的除了竞争法还有其他法律,比如说国家的宏观调控就是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出面恢复正常的市场竞争状态的。因此,这一说法明显不能自圆其说。

二、竞争法是否是经济法的核心不能一概而论

尽管很多人认为竞争法是经济法的核心,但是经过上文的分析,很多论据并不足以支撑这一理论观点。其中,最明显的逻辑漏洞就是学者仅从竞争法对经济法的重要性分析,而缺少对竞争法与经济法中的其他法律重要性的比较研究。对于经济法的内容,我国普遍认为分为两大部分,即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①,显然竞争法属于市场规制法的范围。那么,经济法的核心到底是宏观调控法还是市场规制法(竞争法)呢?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国家的情况并不一样,竞争法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也不一样。例如,日本的经济法就主要是市场规制法,在日本的法律体系中,竞争法确实是经济法的核心。

但是,如果是在我国,这种说法就值得怀疑了。在经济法的体系构成中,市场规制法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产品质量法等,宏观调控法包括财政法、计划法、产业政策法、金融法等。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对经济法都很重要,但是在我国,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中的地位更重要。

一方面,市场规制法必须以宏观调控法为条件②。宏观调控法的执行,能够为市场规制法的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这是市场规制法得以正常实施的基础性条件。此外,宏观调控法为市场规制法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为市场规制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市场规制法是对宏观调控法的具体落实。简言之,只有宏观调控好了,微观的市场规制才能发挥出实效。

另一方面,从经济法的概念来看,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中的地位更突出。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是市场宏观调控之法,国家干预是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市场失灵,经济秩序非常混乱,而且当时的其他法律制度也失灵了,无法靠传统的法律对扰乱市场的行为进行规制。所以,以国家干预为内容的经济法就出现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国家干预,就没有经济法。因此,从经济法的概念上分析,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是非常重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三、竞争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如我们所知,竞争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制市场竞争行为,竞争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经济法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从而进一步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竞争法则是最直接的非常有效的保护竞争秩序的规则,所以经济法离不开竞争法,经济法目的的实现在很多方面依赖于竞争法这一途径,竞争法是经济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经济领域,竞争政策指导着其他政策的运行。“竞争法是国家依据竞争政策制定的。”③竞争政策是为了保护竞争和竞争者,它属于经济政策的一种。那么竞争政策与经济政策中的其他政策的关系如何呢?争议得比较多的就是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我们知道,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一般会影响到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自然应当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所以,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多数都会考虑到相关竞争政策的内容。退一步说,如果两种政策之间产生了冲突,仍应以竞争政策的适用为优先选择。因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局限性,更多地考虑的是本产业自身的发展,从而对整体的兼顾不够。因此,竞争政策指导着产业政策的制定,竞争政策的适用具有优先性。所以,依据竞争政策而制定的竞争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竞争法在我国不是经济法的核心,但是经济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竞争法的准确定位,不仅利于我们从理论上完善对竞争法的研究,而且能够正视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注释:

①参见王琳.论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6,(11).

②参见邱本.论经济法的共识[J],现代法学,2013,(4).

③王晓晔.论竞争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参考文献:

[1]邱本.论经济法的共识[J].现代法学,2013,(4).

[2]程宝山.经济法理论的新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3]吕明瑜.关于竞争法地位问题的探讨[J].经济师,2003,(2).

[4]王晓晔.论竞争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篇(4)

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离

2.1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负面性。例如:我国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极大程度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效率提高的同时会产生一些社会公平问题。此外,实行部分人先富的政策会加大社会收入差距,并且使差距逐渐扩大,从而导致社会中一些群体产生不满情绪,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因而导致价值取向混乱。在现阶段,我国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社会道德水准多数情况下被扭曲,使社会沦为金钱的社会,例如:老人摔倒,而群众到底应不应该扶起的问题引人关注和发人深省。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严重的冲击作用。

2.2工农阶层群众对其主体地位有虚化感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所以以工农阶层的群众为主体,保障这些群众的基本利益和权益,进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然而,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群众对自身主体地位感觉到越来越虚化:首先,我国工人队伍壮大的速度十分迅速,我国实现充分保障每一个工人权益和利益的难度较大;其次,我国工农阶层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业者数量迅速增多,给我国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最后,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各种职业角色都在发生转换,没有所谓的“铁饭碗”,而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实行合同制,进而导致工人阶层的许多人面临下岗失业等问题。正是由于我国工人阶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使越来越多的工人感觉到自身主体地位的虚化。

2.3群众对社会的不公平感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人民的幸福指数与市场经济越来越背离。首先,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穷人一贫如洗,富人腰缠万贯,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显著。其次,我国多数官员的腐败不利于民生,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社会矛盾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加剧,更多群众的不公平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生了严重的背离,不利于我国的发展。

3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

3.1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相融性首先,二者都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以促进国家发展和进步为目的。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二者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其次,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联系。

3.2大众实现合理回报率对二者融合起关键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我国经济的两级分化。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用法律权威和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经济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目前,我国多数群众对社会的贡献与回报呈正比例,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从而大众的合理回报率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的关键[2]。

3.3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化我国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容易产生意识形态化,而市场经济的各种矛盾也相继伴生,因此,要想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化,需要有效地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其一,需要遵循矛盾中蕴含的规律,掌握并利用其自然规律以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二,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篇(5)

[DOI]10.13939/ki.zgsc.2015.13.02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主要集中在新技术的应用、合理的人员管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企业优质服务体系的构建。动态管理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以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前提。总之,企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这要求企业实施动态管理策略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

1.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内涵

目前,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分析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循环管理的模式促进其核心竞争力与环境发展相适应。而从广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多变的市场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涉及技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实施的手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供应商、经销商、股东、客户的协调和管理都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其技术是否具有现代化特征、资源分配是否合理都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影响了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要依据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策略的调整,对其实施合理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完整的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包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定、培育、运用和评价四个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2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必要性

目前,企业正在逐渐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客户的认同程度,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客户评价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实施这一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要求企业善于发现客户需求的变化。动态管理模式下,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战略实施具有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市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这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更是加大了其冲击力度,容易导致资源跨国流动而造成企业发展处于停滞。因此为了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二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应对政府策略等宏观环境变化的基本策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政府的宏观政策,以免与政府策略背道而驰,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实施动态管理是企业硬性指标的重要手段。

三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适应行业技术革新的策略,技术革新是企业在发展中时刻关注的问题,企业要始终处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前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企业始终坚持采用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四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能够使企业准确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调整,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和服务体系,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包括分析企业的外部经营和内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只有企业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促进其持久的发展。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关系式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内部管理能力M和外部管理能力R关系式等。基于此我们将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分析如下。

首先,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企业应从产品价格、数量等方面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自身价值。市场经济发展一致性程度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小。

其次,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企业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组织管理能力。

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其知识性体现在只有符合市场价值观的创新模式才能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对象,以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其系统性与企业自身的系统性相吻合。以能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各种资源之间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只有各个要素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现实途径

3.1采用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培育企业核心市场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因此,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采取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以此培育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确保企业在某一领域的地位,并逐渐扩展核心领域,为其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3.2规范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营造企业核心机制

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使其自身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施动态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和调整其组织管理规范。切忌单一依靠经验解决问题的方式,企业应进行适当的培训,时刻处于学习状态,了解市场经济的变化。总之,要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机制的构建十分必要,企业应规范自身的组织管理结构,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变化,建立有利于其经营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3.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发展所奉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发展宗旨等。正确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另外,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从我国成功企业发展的途径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优秀的员工培育方法依赖于企业文化的树立。缺少必要的核心文化,企业的发展也将陷于尴尬境地。

4结论

实践证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依据客户的需求构建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管理能力包括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无论是资源分配、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都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应将主要竞争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当然,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企业发展也随时处于变化之中。企业应始终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则,进行正确的外部协调和内部管理,使企业处于动态发展环境下,解决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篇(6)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135-0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既深刻反映了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必须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要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活化了资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贫富悬殊等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过程中,如何建构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济伦理意蕴

在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探索中,我们党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等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蕴涵着特有的伦理道德本性,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建构结合起来,有利于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公平正义,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试错”中完善自己。

1.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经济,是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因此,参与市场竞争的利益主体,内有逐利的动机,外有竞争压力,要求社会为之提供公平、守信的竞争环境,要求社会提供一整套规则来规范其运行,调整其方向,这就是市场经济本身蕴涵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应有之义。丹尼尔•贝尔曾经指出,从亚里士多德、阿奎那、约翰•洛克到亚当•斯密,传统的道德哲学家都未曾割裂经济与伦理道德的联系。他们认为物质的生产、财富的创造并非人类发展的目的,只是促进美德、创建文明生活的手段,而为经济导航的仍然是伦理道德和文化价值系统。“为经济提供方向的最终还是养育经济于其中的文化价值系统。经济政策作为一种手段可以十分有效,不过只有在塑造它的文化价值系统内它才相对合理。”〔1〕因此,市场经济必须置于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文化价值系统内,它的运行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航向。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之本性是善是恶,利他还是利己,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也导致“斯密之谜”的长期争论。学界通过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研读,认为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是从人性本善、利他的“道德人”假设出发来解释人类社会的运行机理,而又在他的《国富论》中从人性本恶、利己的“经济人”假设出发来解释人类社会的运行机理,而形成所谓“斯密之谜”的争论。其实,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可能是纯粹的“道德人”。亚当•斯密只是为了阐述的方便,将某些因素抽象掉,而建立自己的理论王国罢了。当亚当•斯密谈到“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时候,他只不过是在陈述人性有利己利他、有善有恶的原始事实。其实,人都具有两面性,不论在斯密的伦理思想体系中,还是在其经济体系中,即人既是“道德人”也是“经济人”,二者并非非此即彼,非彼即此,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诚然,亚当•斯密是以人性本恶利己的“经济人”假设来建构《国富论》的理论大厦的。在《道德情操论》中,他提出了一个经济学命题:“人总是以利己为出发点。”但同时也指出:“如果每个人都毫无节制地发挥自己利己心的话,社会必将混乱,最终导致毁灭。所幸的是,人的感情是多样的,利他心、慈善心、爱心……它确立了法与统治的一般原理的基础――正义。”〔2〕可见,感情是多样的,人性是复杂的。“作为‘道德人’,其人性是本善利他的,但其道德行为并非经济上的绝对无私,而是行为的合宜;作为‘经济人’,其人性是本恶利己的,其经济行为虽然根源于自利的动机,却不自觉地具有互惠交易的倾向。”〔3〕一方面伦理道德规范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应当充分尊重并满足经济主体的正当权益,要求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和机遇,并非一味漠视经济主体的正当权益,而是积极促进经济主体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经济模式,使得经济主体的正当权益可以充分地获得实现,但应当体现公平正义的分配原则,促进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马克斯•韦伯认为市场经济的精神是“在现代经济制度下合法地去创造财富,去赚钱”,并认为“这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每个人的职责所在,不应该受到唯利是图的谴责,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具备节俭、勤勉、惜时如金和诚实守信的美德。一切懒惰、虚度光阴、为享乐透支和欺诈行为不但是不道德的,而且也会被市场规则所淘汰”〔4〕。我国宪法所提倡的合法经营和勤劳致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包含了丰富的财富义利观的辩证思想。可见,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规范是密不可分的,现代经济制度由于包含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而具备了“硬”的约束功能,而伦理道德规范也由于适应现代经济制度而获得了“软”的约束力。当我们把人类追求物质之利的经济行为与追求精神之善的道德行为置于人类自我完善、创建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加以考量的时候,就会发现属于人的最完整意义旨在实现物质利益与伦理道德的和谐统一。深入挖掘市场经济本身所蕴涵的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勤勉勤俭等经济伦理属性,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伦理支撑

诚然,市场经济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选择了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必然就能建立起好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也可能导致信用危机、权力寻租、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等种种问题。首先,市场失灵导致危机频发。如果没有科学的经济伦理来指导、规范经济运行,会导致市场失灵、危机频发。“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5〕在该价值观的诱导下,市场主体很可能“毫无顾忌”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地破坏市场的游戏规则,践踏公平竞争的原则。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出现失信、会计信息失真、美化会计报表、商业欺诈、商业贿赂、行业垄断、食品安全等现象,发生信用缺失甚至信用危机,“劣币驱逐良币”,市场充满“坏车”,交易成本增加,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信用缺失导致交易成本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秩序,但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恶劣现象十分普遍,“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6〕。再次,贫富悬殊与和谐目标渐行渐远。如果没有公平的制度安排和伦理道德的追问,可能导致拜金主义、权力寻租,使财富在点上积聚而贫困在面上蔓延,导致贫富悬殊,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因此,“努力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7〕。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经受住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8〕,“要采取法律、制度和舆论等多种措施,在全社会营造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9〕。要“努力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规范。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伦理道德经济,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有序地健康发展。市场经济越发展,对道德规范要求越高。“道德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强调人的精神的完善,本身就是克服人们内心深处非理性的自利冲动的一剂良药,能够尽量避免人们因为各自自利冲动所造成的利益冲动,增强人们行为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从而起到降低交易成本费用的作用。”〔1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来调动个体积极性,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经济效率原则和激励原则。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公平正义原则,体现了人类最高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追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经济活动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因而,构筑与其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规范的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寻求到了伦理道德规范的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该伦理道德体系以明确的行为范式,调节经济社会中的诸如贫富悬殊、环境恶化、资源紧张、国际经济秩序失衡等各种利益矛盾,指明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当担当的道德责任,促进人与生态的和谐,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忽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伦理价值属性,割裂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社会矛盾就可能激化,由计划向市场转型的制度创新就会步履维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陷入血腥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发展模式的危险。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时指出,“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伦理准则、品质塑造等的综合,如果能够内化为市场主体内在的价值诉求,就能够有效避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用,有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有利于提升市场经济运行效率,有利于化解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也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热情。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是远远不够的。无形的市场之手存在“市场失灵”,无法实现人类福利和自由,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宏观调节经济的运行。但政府也并非比市场更聪明,有形之手也非万能,也存在“政府失灵”的情况,也会给经济运行带来波动和灾难,这就需要伦理道德规范这第三只手,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加以约束、规范和引导。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A•萨缪尔森曾说: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大型的经济,问题是,市场是无心的,没有头脑的,它从不会思考,不顾忌什么。无独有偶,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经济学教授马可维茨也说“市场没有心脏和大脑,因此不能指望市场自身能够意识到它所带来的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更不能指望市场自身来纠正这种不平等”〔13〕。韦伯也说过,“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只要有可能,就必然有置任何伦理道德于不顾的残酷的获利行为”〔14〕。因此,市场经济本身是“无所顾忌”的,自始至终贯彻“等价交换的”经济法则,也可能践踏伦理道德规范。它在促进人们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交换互惠等优良的伦理道德规范进步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金钱万能、自私自利、贫富悬殊、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道德沦丧的负面效应,而与构筑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我们党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就认识到了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属性,就意识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风险。2008年,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着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1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赋予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可以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有效性结合起来,既强调效率优先,又注重公平正义,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既促进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又注重转方式、调结构,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建构原则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引起了不少伦理缺失、道德失范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思考。该如何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伦理,既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伦理支撑呢?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经验时,指出“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1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规范,既要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为其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1.继承创新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不可能凭空产生,必须在充分继承关于经济伦理和道德规范的一切优秀精神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试错”,方能逐渐形成。一要继承。有经济活动的存在,就必然有相应的经济伦理和道德规范。我国在千百年生产生活实践中薪火相传的民族美德和国外经济伦理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思想宝库。中华民族历代传承的“义主利从”、“使民以时”、“仁政”、“薄敛”、“富民”、“节用”、“博施”、“诚信”等思想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勤俭节约、奋发图强的民族秉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西方大量的经济学家、伦理学家如托马斯•阿奎那、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麦克劳德、马克斯•韦伯、马克思、恩格斯、福山等,都提出了丰富的经济伦理和道德规范的见解,如“敬业、节俭、信用、惜时、功利、正义、公众精神、仁慈、慷慨”等真知灼见,认真研究他们的思想,继承其合理内核,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充分吸纳、聚合、提升各种健康、进步的文化因子和价值理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拓宽我们的视野,努力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二要创新。不懂得继承,将陷入;不知道创新,将陷入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国内外关于市场经济探索的成败得失将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活水源头。国外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伦理缺失、道德失范以及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尤其是新自由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导致的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前进的历程中,在完善经济伦理和道德规范的同时,也将必然发生或者正在发生一些经济伦理和道德规范的冲击。面对实践,依据实践,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努力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时代特征有机统一,积极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2.适应超越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性及内在要求相适应,并适度超越。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17〕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经济伦理道德规范不可能从地上长出来,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从人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地产生,而只能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中孕育而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因此相应地就必须承认社会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平等性、竞争性、自主性、互利性、公平正义性等,与计划经济时代讲究服从、反对竞争等伦理要求具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市场经济崇尚的勇于竞争、敢于先富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就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的市场经济又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运行的,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因此公平正义、成果共享等伦理要求也就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属于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人民所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价值所在和最高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内涵。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资本增殖,赚取更多的金钱,占有更多的财富,而是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并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规范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但又要超越市场经济的缺陷,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的价值目标引导、制约、规范各个经济利益主体的逐利行为和相互关系,引导各经济利益主体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上来考量,把利己与利他结合起来,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要求。

3.评价调控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建构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评价调控的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以之来评价调控相应的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构建,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以物为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避免人的物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发展中引入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维度。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评价尺度,不能只强调GDP片面发展,不能只看数量和速度,而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速度与效益、质量结合起来,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共生。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兼顾,也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规范在纵向上要注意吸收人类先进的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成果,在横向上要注意与其他领域的道德规范相协调,尽量做到不冲突而相互呼应。科学发展观要科学回答“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一系列问题。厘清这些问题,也就初步解决了改革开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问题,也有助于有效解决分配不公、权力寻租、贫富悬殊等问题,有助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发展的目的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利益上。科学发展观既强调要发展,又强调要科学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当代,离开了发展,离开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去空谈什么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性的完美,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陷入抽象人性论和道德论的泥潭之中。但只强调发展而忽视科学发展,难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贫富悬殊、权力寻租、信用缺失、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恶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实施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建构,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必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同时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文明成果,逐渐构筑起讲究互利互惠、自立自强、开拓进取,追求公平正义,讲究诚实与信用的伦理道德规范,既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使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完善各项市场经济制度,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建构提供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市场经济既是讲究效率的经济,又是法制经济,本身包含着公平、正义、理性的道德诉求。它通过市场来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和资本逐利的本性,又极易导致极端利己主义,引发伦理缺失、分配不公、资源枯竭等道德危机。市场本身无法克服这种缺陷,要化解这种危机,就只有依靠国家、政府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力量。政府应该制定诸如物权法、公司法、经济法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维护经济自由、公平正义,使“市场”在比较完备有效的各种法律、规范内合理运行,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遏制其负面影响的扩散。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道德行为、贫富悬殊、等社会毒瘤都与制度缺位有关。2005年2月,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18〕。完备的法律和良好的制度规范会鼓励人们抑恶从善,形成良好社会道德践行环境。通过法律制度规范和制度安排,有效解决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权力寻租、环境恶化、伦理缺失等道德危机,也通过制度安排,建立违约失信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机制,增加其违约成本,减少违约预期收益,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先富带后富,逐渐实现共同富裕。将物质利益力量和道德力量协调起来,并使经济力量为道德进步服务,这正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各项市场经济制度和相应的法律规范,着力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法规意识,加大力度实施商业诚信、政务诚信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切实提升市场经济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在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的同时,确保公平正义,确保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2.培育市场理性和契约精神,建立和完善经济主体的道德约束机制

伦理道德借助人们的良心、爱心、自尊心等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等方式发挥调节功能,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非强制性社会约束机制,无声无息但又无孔不入地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影响,起着法律无法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实施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必须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明确的道德抉择、价值取向的标准,作为社会成员提升道德品质的基石,摒弃假恶丑、崇尚真善美,摒弃那些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僵化保守的思想观念,崇尚自立自强、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规定相关利益者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相应的违约惩戒措施。市场主体间彼此相互牵制而形成的信用链条则维系着复杂的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2008年11月,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应对金融危机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当前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在市场运作中采取谨慎、稳妥、负责任的态度,充分顾及整个经济平稳运行,认真应对各种风险和隐患,主动防止因自己经营不当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冲击。……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监督,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为企业自主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环境。”〔19〕整个社会信用发挥作用,需要培育市场理性和契约精神,建立经济主体的道德约束机制,主要指人们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目的要符合伦理道德理性,追求公平正义;参与过程中要遵守游戏规则,具有良好的经济伦理规范、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讲求诚信,信守承诺,自愿履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行为的评价方面,不能仅仅把获得财富的多少当作唯一的尺度,也不能过分强调GDP的增长,应该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和谐。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搭建社会公众人文素养的教育平台

在外在竞争压力和内在逐利动力下,市场经济主体容易出现逐利化倾向,利己主义盛行,金钱万能,物欲横流,最终导致人的“物化”,成为物质的奴隶,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20〕。所以,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握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世界大同、社会和谐的理念。它不仅能够有效制衡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避免陷入“人的物化”的泥潭,而且能够指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武器。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21〕,也说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反复强调我们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经济发展的风险,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体现“中国特色”。所以,市场经济必须有经济伦理、人文精神、道德、法律的约束、规范和引导,建立起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支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的道德追求,才能消除资本的贪婪本性,才能使经济发展的主体超越物化,消除物欲,控制人的物化,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控,使之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增长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21.

〔2〕甘峰.经济学的道德科学回归――兼论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2).

〔3〕刘喜珍.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2).

〔4〕夏兴元,王骏.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及其分析〔J〕.江汉论坛,2008,(10).

〔5〕〔7〕〔9〕〔10〕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10,336,76,336-337.

〔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

〔8〕〔12〕〔15〕〔1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08,800,800,801.

〔11〕章海山.经济伦理及其范畴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79.

〔13〕蔡桂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伦理的互动关系〔J〕.商业研究,2004,(16).

〔1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8.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33.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篇(7)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1-0092-06

和谐社会是一个由社会多元利益主体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而形成的合理利益格局的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就是指现实的社会主体通过物质利益交往而在观念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认可和同意。在这里,现实的社会主体是认同的前提,物质利益交往是实现认同的途径和中介,社会主体对核心价值的一致认同是目标和归宿。问题在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的社会主体是指什么?这些现实的社会主体的状况和立场、态度、价值取向究竟如何?物质利益交往是否可能成为核心价值认同的途径和中介?但是,这些实现核心价值认同的基本前提却往往被忽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为推进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认同提供了可能,又使实现核心价值认同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可能性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下简称核心价值)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必须通过主体价值认同才能实现。价值认同包括思想认同和利益认同。思想认同是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政治、文化、道德伦理观念等;利益认同是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认同。思想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形式,利益认同才是价值认同的内容和实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提供了可能。

(一)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物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与满足的关系。道德与价值都不是永恒的、不变的,只有共同的经济基础才有共同的道德价值,有不同的经济关系就有不同需要与满足方式,就有不同的价值内涵。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就是说,一定社会的价值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上层建筑的思想观念体系,它是由我国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虽然包含了思想、政治、文化诸多方面,但是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反映,这就为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前提条件。

(二)核心价值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

首先,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创造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改革开放的实践,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较快增长。但是由于国外资产阶级的消费观念、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腐蚀了一些人的灵魂,使一些人迷失了正确的方向,动摇了一些人的理想信仰,出现了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反而下降了等不正常的现象。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使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要求而提出来的价值理念。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为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保障提供了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的经济基础,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适应和满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它可以能动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基础必然对我国宪法、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我国宪法、法规和政策制定的根本价值导向,它通过社会主义宪法、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来维护和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从而维护和保证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出的公平公正的基本理念为社会主义各项政策的制定指明了方向,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制度保障提供了指导思想。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和需要产生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虽然不等于生产力,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而且能够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在核心价值体系中,无论是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还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思想武器与精神指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在这里,马克思概括了古今中外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在我国古代奴隶社会,适应奴隶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形成了以周礼为主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当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汉代,儒家思想就成为了适应封建社会需要的并统治了中国社会一千多年的主流价值观。在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与中世纪的宗教统治进行了不懈的、反复的斗争。经过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宗教改革运动,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启蒙运动和后来的新人文主义等思想运动,逐渐形成了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主流价值观。这些说明,任何社会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必然是这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这是因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当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不仅需要而且必然成为社会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无产阶级的主流意识,也必然成为当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念。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难题

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内的市场利益主体却是多元的,他们不仅包括自然人,而且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如企业、协会组织和政府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必然形成多元利益格局。多元利益格局势必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利益格局的出现和形成

利益格局通常是指以一定财产所有制为基础的国民收入的占有和支配格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单一化,国家、集体是公有制的主体,利益分配一拉平,干多干少一个样,不存在多元利益格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都是作为平等的多元市场利益主体进入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就出现了由多元利益主体形成的国民收入多元占有和多元支配的利益格局。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领域的重大变化为我国多元利益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1年9月1日发表的《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自1985年以来,工业经济类型结构呈现出以公有制工业为主体,国有工业(指纯国有工业,下同)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工业竞相发展的局面。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的比重虽然逐年有所下降,如1985年为64.9%。1990年为54.6%,1994年为37.3%,1995年仅为34.0%,但公有制工业(即国有工业加集体工业)占主体地位的格局没有改变。1995年公有制工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按工业总产值计算为70.6%,按资产总额计算为77.5%。但是在15年以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所实现的利润却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变化。以2011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所有制的划分为标准,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分别存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2011年1月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882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924亿元,集体企业689亿元;股份制企业21100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131亿元,其中,私营企业10430亿元。从这一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公有制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是12613亿元,只占总利润30%,而私营企业占总利润的27%,而43%来自股份制企业即包括国有、集体、外资、私营等的混合经济。所有制的这种变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39.8万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了一半以上。多元的分配利益格局是由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逐步完善过程,多元的分配利益格局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非完全一致。按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社会主义的分配体制应该与公有制一致,即同一体制(这里的体制是指公有制性质的体制)的收入应该一致。但是结果出现了同一体制内不同行业的收入差别不同;同一体制、同一行业的不同区域的收入差别不同;同一体制、城乡收入差别不同;同一体制体制内收入与体制外的收入差别不同等多元的利益分配格局。

(二)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多元价值观念

利益主体多元化是利益格局调整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有多元利益主体就有多元的利益诉求和需要,有多元的利益诉求和需要就会出现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

首先,利益主体多元化必然出现与核心价值不相适应的多元价值观念。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国家、集体,还是个体和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利益主体,首先必须作为“经济人”才可能成为平等独立的市场主体。经济人的首要要求就是每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社会主义的经济人就应是从社会利益出发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平等交换的经济主体,在本质上不再是亚当・斯密式的自私自利的人。但是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经济人的首选目标是实现各自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此,有些企业就把各自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当成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唯利是图,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甚至见利忘义,取利害义,不惜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情。比如,近些年出现的食品安全、各种豆腐渣工程、假冒伪劣、权力寻租、等,这些说明,一些市场经济人在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时,选择的价值并不是共同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和他人利益,在他们眼中唯一的东西就是私利和金钱。为了私利与金钱,甚至失去了道德底线。

其次,利益主体多元化为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在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比如,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自我意识的生长、培育和强化,市场主体相互交换的平等自由的通行原则的遵循,“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追求,等等。这就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价值观念的渗透有了可乘之机。尤其是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存在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然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文化价值特征。这就有可能在文化价值观上产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趋同论”。“趋同论”模糊了不同价值观念的界线,在我国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条件下,成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

最后,利益主体多元化为一些边缘价值观念的滋生提供了发展空间。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是一定的经济利益主体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但是由于价值观念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价值观念与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价值选择之间就会呈现出复杂的关系:既有由一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利益主体的核心价值观念,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冲突的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还有介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之间的边缘价值观念。这就是说,价值观念最终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由于观念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一定历史条件下还会存在边缘性的价值观念。所谓边缘性的价值观念,即那些不是适应一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产生的,但也不危害一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而介于二者之间的价值观念。如我国佛教、道教中爱惜生命、敬重自然的价值观念,中西方哲学、伦理学中的生态主义价值理念,旧唯物主义中的自然主义,还有产生于网络化的发展而形成的网络人身份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等。这些价值观念既非马克思主义也非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价值观念,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果对其进行积极正面的思想引导,它们就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构服务;反之,它们就可能为资本主义的价值渗透服务。

(三)多元利益主体对核心价值认同产生的消极作用

多元利益主体必然产生多元价值观念,利益主体的多元价值观念必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首先,多元利益主体对核心价值认同的制度基础有离散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政府虽然是公有制的法人实体,但政府同企业、居民都是市场平等竞争的利益主体,国有与集体、个体、私人之间,国营与民营、外资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由不同利益基础衍生出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某种共同的利益纽带联结为不同利益集团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在利益竞争中的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势必造成价值认同的制度基础处在一种非稳定状态。事实是,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民营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国有经济。外资、民营等多种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但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以私营经济为基础形成的利益群体或利益阶层、利益集团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制度基础具有一定的离散力。这种离散力的外在表现就是削弱了各级政府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其内在实质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基础不认同。

其次,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利益取向对核心价值认同的思想认同有解构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多元利益主体虽然在人民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利益取向又各有不同。尤其是市场主体作为市场活动的经济人的自利倾向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的利他要求是相互对立的。尽管政府、国有经济对市场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利益要求和利益取向具有一定的规范、导向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市场主体的自利倾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思想解构作用,总会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西方的后现代思潮、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市场社会主义的思潮等,之所以在中国有一定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市场经济多元利益主体自利倾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解构”作用在思想上的反映。

最后,多元利益主体不同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对核心价值认同的社会环境(政治局面)有负面影响作用。多元利益主体发展到一定的状态就可能形成多元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出于不同的利益需要和要求,就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一旦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得不到及时回应与满足,社会的就有可能一触即发。比如,近些年曾出现的出租车拒载、公交车停运等行业性的,各种征地、占地、劳资纠纷引发的维权等。所有诸如此类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虽然这些都得到了及时的妥善处理,但是任何的发生必然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社会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多元利益主体对价值认同所产生的离散作用、解构作用和负面影响作用,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在新的条件下所面临的现实难题。

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实效性途径探索

究竟如何在多元利益格局的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是我国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在学术研究方面,一些专家进行了大量的专门研究,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核心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核心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关系研究上取得了一大批成果。我国的宣传、理论、教育等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思想认同。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学术研究上,人们普遍重视的是思想认同的研究,比较忽视利益认同的研究。这对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十分不利。价值认同离不开思想认同,但是更为根本的则是利益认同。只有正确处理思想认同与利益认同的辩证关系,才能破解我国核心价值认同的难题,有效地推进我国的核心价值认同。

(一)以利益认同为思想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实效性

思想认同绝不可离开利益认同。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里的“思想”是指社会意识,如哲学、政治、道德、文化等观念,利益是指客观的物质利益。思想不能离开利益是指思想的前提与基础是利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是人们物质实践活动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没有历史,没有发展”,意识的历史和发展不是由意识本身来决定的,而是由人们的物质实践活动决定的。马克思说,是“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这就是说,意识、观念、理论等与时俱进,不同时代的物质实践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思想、观念。思想上的价值认同绝不可从思想到思想,从价值观念到价值观念,思想认同必须正确反映利益认同。

价值认同是思想认同的内在要求。由于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思想认同必须以利益认同为基础。思想认同从形式上看是通过思想、理论、宣传教育等实现的认同,但从其内容来看,是指在认识上对某一与主体需要相关的客观对象的认可和同意。思想认同实质就是价值认同,因为任何与自己的需要不相关的事物都不会产生认同的价值选择。只有那些与主体的需要和满足相关的客体属性,主体通过认识、选择才可能产生认同的价值选择。爱尔维修说:“利益支配着我们的一切判断。”这里的判断即道德判断,道德是一种价值观。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前提。这就是说,人们的价值认同最终受利益的支配,只有以利益认同为前提和基础,才能推进价值与思想认同。

因此,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实效性,必须在利益认同上下工夫。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教育不能空对空,必须与国内外由于利益认同引发的各种重大事件联系起来。如2011年9月17日在纽约开始的“占领华尔街”的抗议示威活动,虽然反对的是那些超级富豪,但典型地反映了美国人民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的不认同。其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多元利益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中的消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市场经济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竞争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必须始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构完备的市场法律、道德规范来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并通过具体的利益杠杆如奖励和处罚来调节。再次,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基本利益机制推进核心价值认同,尤其是加快分配制度的改革。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利益认同最基本的的实现方式,是认同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物质前提。最后,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精神的两个需要。

(二)充分发挥思想认同对利益认同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贯穿到国家各项经济政策执行的全过程

思想认同与利益认同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思想认同虽然离不开利益认同,但思想认同对利益认同具有引领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教育中,不仅忽视利益认同研究,而且也不重视思想认同对利益认同的引领作用。比如,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逐年增加,国家财政投入民生工程的支出已经超出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是在一些地方唯一关注的就是金钱与“物”,很少把这些物质利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致个别地方出现了国家在哪里投入愈多,哪里对核心价值认同的程度反而愈低,即所谓的“这里筷子夹肉,那里嘴巴骂娘”等怪现象。更为突出的问题是,个别地方的领导不仅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于不顾,而且还“等、靠、要”,把国家对地方民生工程的财政投入看作是自己的政绩工程。这是极其错误的。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物质利益领域的具体体现。这些经济政策的制定不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而且在具体贯彻的过程中,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尤其是我国惠及民生的一些具体政策,决不可以见物不见人,见利而忘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认同教育看成是虚架子,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国家的每一个惠及民生的具体政策之中。换言之,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为引领,制定和贯彻各项经济政策才具有正确方向,只有把价值认同贯彻到各项经济政策的全过程,才可以通过利益认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认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篇(8)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规则经济,同时也是诚信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来保障,而一定市场经济秩序的培育、建立和完善又必须以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以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秩序为依托、为支撑。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要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秩序,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秩序其核心价值就在于“诚实守信”。然而,近年来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音符。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不仅颠覆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要求,破坏了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扰乱和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秩序,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如偷税漏税、走私套汇、假冒仿冒(侵犯商标权专利权)、制假贩假、坑蒙拐骗、生产和销售滥加各种添加剂或有毒物质的商品、虚假商业信息、制造虚假广告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市场经济本身有其负面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但它也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配置资源必然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利益的驱动会引起一些企业出现违约、失信和欺诈等现象。其次,社会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样化的客观存在。由于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在我国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多样化了,一些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甚至信仰缺失、是非莫辨、荣辱不分,因而在义利面前出现重利轻义、见利忘义行为在所难免。再次,社会转型期的衍生物。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折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企业诚信的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都还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为了眼前的利益投机钻营,逐名逐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最后,互联网技术被一些人恶意地加以利用。目前在我国,互联网+的概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营销方式,但互联网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也为一些企业和个人违约、失信和欺诈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整体出发,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失信问题,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然后再逐一解决各种次要的矛盾和问题。当然,在诸多因素中,道德要求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但社会意识并不是消极的,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并积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诚信建设、诚信教育。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才可能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安定有序、稳定和谐的社会。因此,在当代中国加强诚信建设,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文化的对策研究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发达、不完善的体现。只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规范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才能保证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为广大人民所共享。但是,任何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都会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因而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加强国家调控和国家干预,合理调整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关系,注重在制度安排、顶层设计方面彰显社会公平与正义,努力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诚信失范现象,最大可能地化解社会信任危机。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能操之过急。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市场经济具有两面性,它的进步性在于它强调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的意义和价值,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认识和对待世界各民族的普遍联系和普遍交往;其局限性在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衍生出一些负面的效应。如:利润至上盛行,短视行为随处可见;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不断蔓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形层出不穷等等。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让诚实守信深入人心,外化于行,才有可能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限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上和尽可能小的范围里。由于当前我国社会价值取向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应让诚信教育植根于实践。因为,对一个制度完善的社会经济体系而言,诚信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需要长期精心呵护的稀缺资源和精神财富,它不仅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保证,而且还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创造持久的价值、提供精神营养。

3.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法律、法规。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诚信是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这是被实践不断证明过的真理。可见,诚实守信对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仅仅有道德要求是不能奏效的。在我国,诚信缺失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应的制度、法律和法规相对滞后,监督机制、处罚机制不够完善,违约、失信的成本和风险过低。因此,必须要完善信用制度、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制定并保证执行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法律、法规,健全惩治制度,加大对违约、失信的处罚力度,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用法律和法规教育人们做到诚实守信。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篇(9)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建立当代经济交往的人文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是实践。只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广大经济社会的成员真正地理解并内化为心中的道德实践准则,转换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实践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够持续的发展下去,才能够顺利实现。

因此, 在当代中国的经济交往中,不少人认为只有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中多占对方的份额才能致富,他们往往把这当成一种普遍的通则即认为市场竞争中, 只有你死才能我活,只有损人才能利已,这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不但损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广大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应有的地位,而且严重侵蚀国家的整体利益, 破坏了市场规则,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在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需要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中,融入进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行为细节中,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典型示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榜样力量。尤其是广大商业企业从业者更要以公民职业道德建设为基础,着力培育职业、企业、行业的核心价值观,使价值示范与价值规范相吻合,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说,只有在实践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当代广大经济社会成员的价值实践和自觉追求,并且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才能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回溯历史, 我们数千年的自然经济从来铸造起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一种超越个人联系的社会信任关系。偶然有经营大起来的产业, 一旦规模庞大起来, 便会受到权力、政府的压制、没收,因此大规模的、超越单个家族财力投资和地缘、亲缘关系的现代工商业, 始终没有能成长起来。而这种越过个人联系的信任关系往往是由王权或权威部门提供的, 如果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经济中就无法创造出人们之间相互尊重对方产权以及经济交往中充分信任的道德基础。因此,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建立牢固的道德基础, 不仅是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 而且直接就是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深化当代经济运行的各项规则

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总是一定社会制度的精神内核,其外在的教育、实践和功能发挥,总需要一定的制度体系作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内在灵魂和生命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同样需要坚实的制度提供支撑和保障来引导公民的价值实践,内化为国民的精神信仰和自觉行为。“科学的制度安排,可以加速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国民信仰的进程,而制度安排的到位、错位、越位,都会对内化过程产生不同方向和层面的激励。”

加强规则建设是重中之重,如果说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加强宏观社会制度建设,那么建立机制是加强中观运行的制度建设,那么完善规则就是加强微观个体行为的制度建设。只有当经济交往中的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法律规则、道德规则、职业规则、行业规则,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有效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从而成为人们普遍的社会实践。

当代中国的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是规范经济,如果说制度的硬约束是一种外在的他律, 那么道德的软约束就是一种内在的自律。他律的硬约束最终要通过道德的自律才能发挥作用。这既包含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良好的一些明文的政策和法规规定, 也内含协调各种经济以及经济利益秩序的道德规范, 特别是作为市场运行主体的企业的内在的职业道德规范。

客观上讲, 规则建设, 为当代中国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确定了方向和经济运行的关键。但是, 政策和法规即便是再健全再完备, 也总归是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并且也不可能对所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经济行为的准则都能规定得面面俱到。因此, 一些道德素质没有内化为心中准则的人常常会避开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实现损人利己的目标, 并且有的人专门研究如何偷税漏税, 损公肥私。更重要的是, 当代中国经济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政策和法规确实需要逐步建立和健全, 这就有一些极端自私的人乘机钻政策和法规的空子, 不顾一切谋取个人私利,为了聚敛财富以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来大肆的损害国家和其它群众的利益,大大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和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就是要在实现思想一致、价值观共识的基础上, 使人们自觉地遵守各项政策和道德原则,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经济秩序,承担道德责任, 以此保证经济有序、正常、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国民信仰的制度保证[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2)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篇(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人才与技术的竞争形势中跳脱,地域也不再对这种竞争产生制约,因而区域产业的竞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更加激烈。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对于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对于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理解不断深入,不断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问题进行探索,积极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本篇论文就针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建立进行论述,本篇论文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建立的前提,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问题及如何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临安体系的问题加以论述。

1 建立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前提。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意识到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因而引进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帮助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就非常有必要,但是要明确一个前提,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的本质上来说,现代市场营销与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区别在营销范围与进行营销的主体之间的差别,单纯的就其本质而言,这两者是相一致的。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进行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技术的开发创新,将目光放在全球市场中,为企业选择、制定及实施有利于发展的、保障企业持续经营的营销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灵魂所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从本质上来说与现代市场营销是一致的,因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这也就说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概念是主体进行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一切营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要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新来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树立新的生活标准,不断提高区域内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制定营销战略时还要充分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将眼光放在全球市场上,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产业资源配置,以保证区域产业所需的资源成本最小化以达到最大化效益,这样再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循环经济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首先提出的,又称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这是一种将依赖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成依赖生态型循环发展经济模式的模式。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则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它的含义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说当代人在发展自己的经济时要注重对大气、海洋、森林、土壤等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这样才能让后代人保留适合生存的环境。因此在进行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时应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营销战略制定的重要前提。

2 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的重要性。

2.1 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这个前提对于区域产业市场进行营销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区域产业市场发展的核心理念。就企业方面来说,核心理念的概念是由两个部分来构成,核心价值与核心目的。对于区域产业来说核心价值指的就是主体的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形式,而核心目的指的是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追求的目标。曾有经济学者对世界上知名的区域产业作了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区域产业仅仅是将盈利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不是其追求的唯一目标,更不是最重要的目标。同时这些区域产业都拥有并认同的核心理念,区域产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就将这个核心理念作为一种指引。这也就表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应当与区域产业的核心理念保持一致,这个核心理念更应该体现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因此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时应当以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为标准,也是未来区域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营销和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而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则是包含了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主题所具有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目的,因此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可以说是区域产业构建出适合的市场营销理念的关键。

2.2 可以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评估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主要依据。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前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

在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评估时,区域市场营销的本质就成为评估的主要依据。人类的发展离不开需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公认的人类社会的最佳发展方式,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帮助人类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将人类、自然资源与科学技术融合成一个整体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化”是其主要的原则,是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对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完全相悖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在区域产业中,企业是营销的主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执行者。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技术资源的支持,但是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很多区域产业并没有形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区域产业要想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入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

2.3 可以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把握市场提供新的角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都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也不受地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的产生就说明了这一点。当前的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取决于营销主体对于客户需求情况的把握。由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的范围已经是全球范围的市场。如何把握这个市场的动向,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成为决定区域产业竞争情况的关键。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能够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把握市场提供新的角度,以利于区域产业的竞争。

2.4 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对于区域市场营销理念的构建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构建区域市场营销战略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区域竞争时要将眼光放在全球市场中,真正地发挥区域核心价值与核心目标的作用。在对区域市场营销战略进行构建时发觉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可以为其提供新的思路,避免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出现短视的现象。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就认为核心营销理念能够为企业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切实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可以为区域市场营销战略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3 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对策。

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过程中,区域产业内的各个企业是进行营销的主体,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职能实现的关键,企业整体的营销绩效对于其余产业营销绩效有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区域产业的管理者要对区域产业的价值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要对区域产业存在的理由进行解析,这是关系到区域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也是区域产业能否长久经营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对于区域产业市场的发展而言,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指引,它的存在是要说明区域产业存在的意义,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目的,同时也说明了区域产业具有的特点和功能,这些都是区域产业在发展时必须明确的内容。对区域产业市场而言,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作为区域市场发展的主要指导,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与方法,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时首先要明确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的构成,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中区域产业市场的愿景、作用及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其主要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可以说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灵魂和关键。其中区域产业市场的愿景指的是要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清楚自己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既可以实现又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当前区域市场发展的重点,还要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期盼。一般而言,实现区域产业价值的最大化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中基本的愿景,这个愿景既是从区域产业的实际利益的角度出发,又是对区域产业社会价值的一种彰显。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作用是要明确区域产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个意义不单单是经济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其对社会的意义。这是回答区域产业为什么而存在的一个部分。区域产业对于社会的意义应当体现在其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产业对这方面的认识有不同的程度,而制定区域产业市场营销发展理念体系的时候,将区域产业市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融合进来,将会使以往区域产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这对于提高区域产业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对区域产业存在方式的诠释,它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主体做认可并遵守的一个价值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也会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一种深刻的体现形式。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与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战略时核心价值观念是实现区域市场营销理念愿景与作用的主要因素,在区域产业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是指导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区域产业管理者制定发展战略的主要参考资料。在区域产业市场的管理者制定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区域产业存在的价值、意义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深入的思考。美国的著名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曾经在他的著作中,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要以产业为其基本的单位。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体现不是一两家公司,而是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这个观念也说明了区域产业市场对于国家竞争力的营销。而区域产业市场的营销水平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时要坚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对区域产业竞争的优势加以培养,这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最恰当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曼莹。论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J].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上一篇: 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 下一篇: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