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2 16:02: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学教育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学教育研究

篇(1)

2.提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实效的对策

(1)加大专职科学教师培养,增强师资力量科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针对现状应采取措施增强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力量。首先,应加强专职教师的专业和实验培训,提高农村科学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其次,应引导更多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去任教,充实农村教师的新生力量;再有,应有计划地组织农村老师和县城骨干教师交流学习,促进农村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高素质的师资力量的培养,能够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强力基础。(2)加大农村小学财政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实验室建设是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基础性条件,教育管理部分应以提供专项资金的形式引导农村小学实验的建设和更新维护,加强标准实验室的建设,为科学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事物的初步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初步技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加大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首先,将优质课录制成视频或者网络远程教学,使偏远地区学生也能接受优秀老师授课;其次,教学课件、案例等资源共享,能够帮助农村科学老师更好的准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再有,应组织农村小学集体备课和网络教研,多渠道共同开发教学资。小学科学精品课建设能够使农村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学资料,加强其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促进其科学素养的提高。(4)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提高教学实效农村小学处在一个较为广阔的自然空间,科学教学应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学校周围的蔬菜大棚、养殖场、花卉种植园等就是一个天然的科学课程实践基地,在天然课程课堂中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探究自然可以提高农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科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安排家庭小实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验竞赛和体验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篇(2)

由于定性认识具有上述局限性和相对性,故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应该对事物进行定量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清晰、准确、普遍的认识。定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测定对象目标的数值,求出其与各相关要素间的精确的经验公式。它是一种具有确定逻辑结构的认识,这些逻辑结构的不断展开就是定量研究方法的实现。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此,事物的认识既需要定性认识,又需要定量认识。对于任何科学研究领域来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可以说是两种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们也是两种互相补充的分析方法。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在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项目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重复性的定性分析有余,定量分析则明显不足,当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相比时,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笔者认为,由于我们过分地依赖定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处于一种理论薄弱或缺乏科学理论的状态。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一种理论应该包括一系列基本的前提假设,在此前提假设下,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到可以用事实或实验来证明或证伪的结论。在理论研究中,“要杜绝无谓的推测,就需要我们最终把理论考察拿出来与真实现象进行比较。”这种验证或许依赖于直接事实,或许依赖于该理论所附带的逻辑结果。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作为一种天体理论,其正确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在于,人们曾经根据它成功地预测了太阳系中未知行星的存在,并正确地预测出它们的运行轨道。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现实提供一种合理和更强有力的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有关事实和现象,并在需要的时候预测事物和过程的发展变化,以提高我们的判断和决策的质量。然而,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很少有什么理论是能够被事实证明或证伪的,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教育理论,只是一些不精确的分类法、众说纷纭的界定、对事实的罗列和对原因与影响的分析和猜测。教育科学刊物上的理论文章,基本上是对个案和某个问题的“就事论事”的分析描述为主,经验和感性判断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实,我们在教育理论刊物上读到的一些文章,它们的可取之处并不在于其思想与研究方法上,而在于其文字风格上的成熟。这种状况不仅仅局限在教育科学,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表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些刻薄,但是所陈述的事实和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需要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个是对基本事实和基本数据的准确了解,即事实与数据的前提;另一个是根据分析的目的采用和选择的分析方法与分析手段,即逻辑与技术手段的前提。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经验事实与材料比较丰富,而逻辑分析与技术手段相对不足。特别是,有许多教育现象的比较研究,只是材料与事实的堆砌和对可能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的主观罗列。它们与其被称作是对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不如说是对基本文献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结果。

1971年2月,哈佛大学的卡尔?多伊奇和两个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列举了从1900年到1965年的62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在他们的研究中,引人注意的是:早期的成就全部都是理论性的和定性的。而后来的成就,或者甚至早期发现的后来发展,都主要是数学和统计方法的革新,或者是由定量分析推导出来的理论。可见,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突破性成就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定量研究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接合。数量化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趋势,特别是统计学和模型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加速了这种趋势。对于这种趋势,教育研究领域也不能例外。采用数量化的手段,能够加深我们对许多教育问题的理解,使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够更准确地揭示和描述许多教育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从其社会作用看,定量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决策质量。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掌握程度不同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展数量化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是使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常常可以消除一些无谓的争论,或者使人们对问题的讨论具有共同的基础。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量化分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它得到更准确和更有效的定性结论,以深化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优化教育决策。教育科学研究的定量化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论思想。它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因为:

(1)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是教育科学成其为科学的重要标志。数学是研究数量与形式的工具,而成熟的科学都致力于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的或形式的关系。只有在一门科学能对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做出数学的(定量的或形式化的)描述之后,它才能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并不能否定它的研究对象的某些内在规律也必然通过量的关系存在,考虑到人的思维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教育现象的高度复杂性,教育科学可能更需要定量分析方法。至于采用哪一种数学形式则是具体的技术问题,它由具体教育现象本身的性质和研究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

定量关系或形式关系的分析,司以使教育科学改变以往对教育的表层现象进行描述,而很少揭示教育现象的内在深层结构的习惯。教育科学家们力图像自然科学家那样采用经验的研究程序,通过对可观察的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解释,建立可以接受实际检验的理论,这就往往意味着将各种解释事物因果关系的命题做出定量的或形式的表示,然后在数学系统的框架下对它们进行检验。

(2)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科学科学性的迫切需要。这种需要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成长,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组织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加强的,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深刻和微妙,教育组织越复杂,我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判断和决策就越依赖于对基本情况的准确了解和对未来变化的可靠性更高的预测,这也需要教育科学理论更加实用化和精密化。这种客观需要的存在迫使教育科学工作者尽量采用更好的定量研究方法来帮助提高教育理论的准确程度和实用程度。

(3)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是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学科都在融合,向综合化迈进。由于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表现出卓有成效的作用,于是,它的成功唤起并鼓舞了自然科学家在自然科学之外的其他领域做出各种尝试,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由于各种原因,自然科学家与数学家也经常涉足于教育科学领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工作者越来越关心一些重要的教育问题,如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预测、教育规划、教育决策、教育发展战略等等。他们出于各种目的,以各种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教育科学工作者与他们分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和研究方法,如控制论、系统论等等,这些思想方法的介入,使教育科学的许多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研究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的新理论一旦形成,包括其创始人在内的科学家们竞相把新理论推广应用到社会科学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中,所谓交叉研究已经蔚然成风。特别是,在这一潮流中最突出的是被称为“非线性科学”中出现的一些新理论,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浑沌科学和分形理论等等。很多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认为,把这些理论推广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中,是对它们的普适性和深刻程度的证明。由于当代自然科学(包括系统科学等)在相当程度上是数学化的,它们不但对“数”,而且对于关系、结构、次序、演化的研究也发展了很好的定量研究手段,所以,当许多新理论把教育现象作为它们的应用对象时,自然科学也就把定量研究的一些新手段带入了教育科学研究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定量研究的强调,并不是说定量研究能够代替定性分析,而且基本上不会有人持这样的观点。定性认识与定量认识在基础、形式、结构和功能方面是存在差别的。从本质上说,它们是以方法论的形式展开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纲领和两种不同的认识论框架。从技术上讲,则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取了不同的解题方式。即使在自然科学中,对力、电场和磁场的某些性质的认识和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也都是定性问题,只不过对这些性质的结论要经受严格的实验检验,在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中,定性研究也是很重要的。要有效地运用数学方法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对研究对象在质上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解。没有高水平的定性理论,定量研究只不过是盲目的数字游戏,即是在自然科学中,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只有在与良好的定性分析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事实上,有效的理论大多是能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合理地结合起来的理论,而要使定量分析研究与定性分析研究很好地结合,根本的出路是让研究人员对两种方法都有一定了解。

在科学发展历程中,教育科学在数量化研究的发展方面远远落在自然科学后面。甚至落在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其它社会科学后面。这种现象主要是有以下原因造成的:(1)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数量化研究所面临的困难较大。(2)担心某些人为数字而数字、片面追求高深数学技术的倾向会使一般人难以判断各个计算步骤的有效性,他们认为即使是简单地用数学关系来表示各种教育现象,也可能使人忘记被数字掩盖起来的实质发现内容。

与自然科学中的量化相比,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量化确实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I)对软指标量化的可行性。例如一所中学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动机、农村小学教师的苦恼、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等等。很多教育科学的研究人员因此而否定量化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否定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的可能性,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的。应该说,要使这些因素量化的准确程度达到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量化所达到的水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具体应用来说足够有效的量化是可能的。例如,我们知道,“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个很难把握和衡量的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仍然通过考试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衡量,而且,量化的结果也被社会较为普遍地接受,并被作为很多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体操比赛时的动作评分,音乐、美术学院对学生作品的分值和等级评价等等。

(2)数据的不可重复性。由于教育现象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使得我们对于获得的很多数据,不能够再回过头去作严格的检验,也不能够通过可控实验,来发现数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在物理学中,当我们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常常可以通过测量多次,取测量数据的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少和控制测量误差。在教育科学的测量中,许多类似的成熟方法难以借用。教育现象的这一性质要求我们在使用有关数据时,需要加倍小心。

(3)定义的不确切性。自然科学中量化的主要是一些有确切规定性,并具有客观基准的量,如长度、温度、时间、速度等等。而教育科学中的许多量,在界定上是含糊的。有些量即使在界定上是清晰的,在具体统计时也难以掌握。严格地讲,在教育科学中,要杜绝在分类与测度真实现象时产生不确切的定义是不可能的。这不仅是我们的实物测度技术不够精确,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因为我们对所使用的测度方法给不出确切的描述的缘故。对此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假设我们要测量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质量,我们立刻碰到的困难是“大学生的质量”这个概念不是准确的概念,不同大学相同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并不相同,同一大学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质量也不相同,这样对它们的数量尺度的内容就会产生争议。我们最终即使给出了一个量化值,这一量化值在精确程度上也成问题,因此,在具体使用各种量值的时候,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值是如何测定的。

篇(3)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19602

1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师担负着启蒙教育重任,因此在幼师职前课程中有必要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加强科学教育,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对幼儿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然而,近年来五年制大专幼师学生生源质量下降,文化课程尤其是自然科学课程基础很差,许多学生对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学习非常被动,甚至放弃。课堂气氛沉闷,课后作业质量差,科学教师多次降低要求,期末考试仍然经常是“红灯一片”,严重偏离培养高质量、研究型的幼儿教师目标。

为了更好地对五年制大专幼师实施科学教育,培养知识技能全面的幼儿教师,我们对嘉兴学院平湖校区五年制幼师学生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学习做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了在五年制幼师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2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嘉兴学院平湖校区五年制幼师专业二年级两个班级的90名学生(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仅1人。为了调查信息的准确性与代表性,调查在正式课内,而且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说明了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如匿名),教师远远注视着学生,让学生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20分钟内做完,当场收存。调查问卷共设计了40个项目,包括:初中科学学致情况、学生科学素养、学习观、科学学习动力与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的自我监控、学习氛围及师生关系共七个方面的内容,采用单项选择题呈献。为了扩大信息的获取量,使调查更充分,还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简答题:结合现阶段的科学学习,请你略谈对科学教学的一些建议。问卷发放9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为100%。

在对问卷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辅以访谈调查,深层次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深入科学课堂,通过尝试,以寻求适合学生的自然科学教育。

3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

从学生初中阶段科学学习调查看出,五年制幼师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程度不高,仅有18.9%的同学对科学有兴趣。仅有18.8%承认初中科学成绩优良,高达30%的同学认为科学是很难的,只有6.7%的学生认为科学容易。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五年制幼师生初中科学基础较差,兴趣水平不高。当然,这与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不够也有关系(敢于承认自己努力的人只有27.8%)。

从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统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五年制幼师生普遍的科学素养不高,对科学知识的兴趣程度较低。侧面反映了五年制幼师生获取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非常被动的,科学学习渠道主要拘囿于自然科学课堂教学内,学习的资源也主要是依靠科学教师和科学教材。

调查可以看出五年制幼师的学生学习价值观问题很大,居然有7.8%的学生认为学习科学成功的标志的考试获高分,54.4%的学生认为开设科学课程作用不大,33.3%的学生认为在五年制幼师大专阶段没有必要开设科学课。认为学习科学课很困难的高达68.9%,仅有4.4%的幼师学生认为科学课程容易,当然,对现阶段学习科学课程感到苦的占95.5%。

从学习动力与态度情况统计可看出:五年制幼师大专生学习动力是较低的:没有家长和教师的督促完全能主动学习科学的仅占5.6%,学习科学遇到难题时坚持自己解决的仅占10%,学习过程中能很仔细、很认真的少得只有4.4%。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有17.8%的为了家长、教师的压力与期望,更有37.8%的学生没有想过为什么而学习科学。另外,分析为什么学习科学无动力的原因:有40%的人认为是无目标和无前途,另外60%认为是基础差。

从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方面的统计可见,五年制幼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是非常差的:仅有2.2%的同学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而且据课堂观察可知他们的预习也就是看看他们手中的一本教材而已,高达77.8%的学生几乎不预习。有了问题能够经常问的只占11.1%。课后能经常及时复习的仅有2.2%,能经常看科普方面的书和网站的只有1.1%。从这些方面可看出学习科学的方法是非常机械的接受和等待教师的灌输,能够主动的积极的学习科学和探索的是比例非常少的。五年制幼师生对科学学习方法认识情况也是不理想的:在学习或复习科学时常用划线、提纲、符号等方法的只占半数左右。尽管大多数学生也知道学习方法重要,但是有38.9%的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如何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一般不考虑,通常总考虑科学学习方法的仅有8.9%,能够主动去阅读和了解学习方法的只有6.7%。

由学生学习自我监控情况调查看出:能够自己制订明确具体学习目标的仅有24.4%,能够经常自主制订学习计划的仅有1.1%,对于制定好的目标计划能够执行也只占8.9%,对于老师的要求大多不能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的只有22.2%,(实际上据平时课堂上观察到的不到),对于自己的科学学习能够经常反思和评价的只占16.7%。这些充分说明他们缺乏自我评价的意识,已经习惯于被动地评价,没有积极主动学习,学习的过程由老师组织,学习的结果由老师测试,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丝毫体现不出。

4存在问题与对策

(1)小学、初中学习基础差。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初中基础稍好点的学生更愿意进入普通高中,将来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大学,发展会更好。因此五年制幼师大专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比较差,尤其是理科课程。

(2)科学学习动机不足,兴趣不高,学习非常被动。许多学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幼儿教师只要会唱会跳舞,会讲故事,将来就能胜任幼儿教师工作,学习自然科学没用,因而不想学。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升学压力了,学习目的只是为了期末考试及格。

(3)科学课程内容不生动,概念、规律过多,教材体系过于学科化、理论化、学术化,学生感觉科学学习枯燥。

(4)课程评价过于单一。评价的形式方法过于单一:期末一纸试卷;评价的内容也只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不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的主体也只是教师和学校。这些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大多是传统考试的失败者,因此对传统考试已经麻木了。

(5)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但是“一刀切”的教学要求使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滑坡。

(6)学生不适应大学自主管理模式。五年制幼师学生是初中起点的学生,还处于高中年龄阶段,他们还习惯于父母、教师的管理,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缺乏主动和计划。

5对策与建议

5.1改革传统五年制大专幼师科学教育中的自然科学课程

5.1.1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

目前,在五年制幼师的人才培养方案里关于自然科学课程仍实行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分科教学,作为公共必修课分别放在一、二年级开设,各开设一年,每科周课时3节。面对层次不齐的学生,教师的教学两头为难,如果偏难,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学习困难而放弃学习;如果太容易,部分理科基础好的学生无法得到发展,课堂学习效率低,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达到培养幼儿科学启蒙活动优秀师资的目的。因此,首先建议应该重新设置适合幼师职业需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综合成一门《自然科学》,合理安排课时量。这也符合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综合理科课程。当然综合理科课程面临教材、师资、考试方法三大问题还需要更深层次地研究。其次,开设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职业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选修课包括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幼儿科技活动设计与指导》、《趣味科学小实验》等;第三,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拓展各门学科的知识面,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如“物理发现与人类文明”、“生态学与人类未来”、“宇宙天文”、“空间科学与技术”、“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等。这样,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学生既可以得到一名幼师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得到个性发展的空间。

5.1.2课程内容的改革

自然科学课程教学内容要降低难度,要根本改变知识体系存在学科中心的倾向,不要过分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兴趣,删减过于理论化、学术化的内容,重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今后工作中的应用,重视专题学习与案例研究,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科学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开发校本自然科学教材,最好是贴近生活、富有情趣、重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自然科学教材。

5.1.3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

(1)改革课堂教学手段。五年制大专幼师学生几乎全部是女生,形象思维能力明显优于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开展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通过实验验证、解释深奥的科学定律、概念。根据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还应该想办法利用一些生贴近生活的科学小游戏、小实验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学家里拥有电脑,相对来说,他们更喜欢教师使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教学。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一些难以演示的实验,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生动活泼的动画来演示,或者利用网络上的一些优秀课件、丰富的音像资料来阐述枯燥的科学理论,启发学生思索问题,在充满生活情趣、游戏化的气氛中接受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对他们将来从事幼儿教学有帮助。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分别要完成完整的学科知识,而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为了追求“高效”,往往形成教师主“教”,学生负责“学”的“灌输式教育”。这样的课堂毫无生气,教师很累,同学由于少了高考升学和社会的压力,自然学的毫无动力,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应该在五年制大专幼师自然科学课堂上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着力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实验、科学小游戏,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幼师学生通过讨论、演说、问题探究等方式展开课堂学习。在所有自然科学教育课堂中养成生活化的课堂、游戏的课堂、探究式的课堂和合作学习的课堂。

5.2改革自然科学教育的保障措施

(1)教师方面:科学教师是科学课程的实施者,一切教学改革理念只有通过教师才能变成教学现实。教师素质决定着科学课程实施的深度、广度和科学课程实施的成败。

因此,科学教师首先应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 面对幼师五年制大专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教师应以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科学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次,科学教师要善于同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 亲其师,信其道”。五年制幼师学生几乎全部是女生,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对他们学习科学态度影响很大。科学教师要更加关爱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期望。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五年制幼师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处在主导地位上,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积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篇(4)

一般说来,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创造性是相互制约的,好奇心强的学生自尊心强。一开始好奇心驱使学生大胆地探索新事物,如果得到许可,学生会继续他们的探索行为,并不断地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和能力,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习科学的兴趣。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抢答,允许其提出问题,哪怕是与课堂所学知识关系不大的问题都可以。如在教学《蒸发》一课时,学生对于周围一些蒸发现象的本质认识不清,产生质疑。老师可以通过课上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观察、记录、实践、解决难题。实验一:每个学生取一个棉球蘸点95%的酒精擦在手心、手背,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问学生们有什么感觉,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感到凉爽;实验二:让每组一同学拿一支温度计,让学生看看温度计上的读数,做好记录,然后让另一个学生用棉球包住液泡,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的度数,随着蒸发,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慢慢在下降。这样,学生明白了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体发冷,就是水蒸发吸收身体表面的热,使身体表面温度降低造成的。

二、加强有利于创新的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第一节课该怎样上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新课的引入要尽可能生动有趣、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望。例如: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一课引入时,应先出示黄河挂图或放映录像,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进行启发:你看到这样的水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最后揭示这节课我们就从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开始,研究减少对土地的侵蚀问题。这样由学生“质疑”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概念、规律的教学要注重讲清知识的形成过程,要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尽量增加学生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动脑实践,主动地去探索、研究的习惯。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信任学生,该说的让他们说,该做的让他们做,结论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教师不要包办。

三、准确把握学生创新时机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相比基础知识好,但由于来自各方的压力大,普遍自信心弱,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缺乏,创造精神不足,这就要求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特别是在即将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教师应有计划地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光的反射》的导入环节,教师设计“想知道低矮的鸡舍里有没有鸡蛋”这个问题的情景,问:根据平日里的生活实践,你知道用什么办法既方便又省力?正确答案当然是用镜子照,如果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教师顺水推舟,说出答案,看起来非常顺利,其实学生是在被动地回答问题。如果换用“你用什么办法知道低矮鸡舍里有没有鸡蛋?”提问,气氛就会大为改观。首先“像盲人那样用棍探“”用耙子耙”这类答案都会被肯定并受到鼓励,学生都可独立在别人答案的启发下找到与众不同又高人一等的办法。这就为多数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进一步为探究活动营造了积极主动的气氛。

四、诱发学生创新学习兴趣

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活动中有意无意地领略、体会、接受一定的自然知识。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驾驭教材,提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创造一种诱人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电磁铁实验》教学中可设计以下问题:①电磁铁有两极吗?你怎样知道的?②如果电磁铁有两极,分别有什么极?怎样判定呢?③你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吗?试一试。④你还有别的发现吗?这些问题会使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知识也就在争议讨论中理解巩固,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

篇(5)

关键词:教育研究;想象;研究性想象

一、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教育研究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按理对想象是要引起相当的重视并切实落实到具体的教育研究活动中去,但目前我们面临的是:教育研究中普遍存在着的唯智主义倾向,这是一种从根本上反对想象的哲学思想。

西方近现代主流哲学从康德、笛卡尔、逻辑经验主义到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人工智能等是一脉相承的,强调纯粹理性、概念、规则、逻辑、信息的输入、重组、输出等等。教育研究主体们信奉:宇宙万物所有方面都可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科学能够而且应当成为新的宗教。他们主观上根本就是怀疑、否定、拒绝想象,认为想象是一个不可捉摸的虚狂的魔鬼,认为“想象——它是人生中最有欺骗的那部分,是谬误与虚幻的主人;而它又并不总是在欺骗人,这就越发能欺骗人了;因为假如它真是谎言的永远可靠的尺度的话,那么它也就会成为真理的永远可靠的尺度。”《理性主义者帕斯卡尔》。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站在根本对立的立场去看待想象走极端的做法是走不远的。教育研究活动中无数人的经历也表明:在研究活动中如从始至终都死保着理性主义的“规则”和“逻辑”,往往使研究主体的思维陷入既定的理论体系中饱受束缚,始终很难走出前人的理论框架。所以,如果让“唯智主义”变成习惯,成为教育研究主体思维的主宰,这是不利于教育研究的腾飞和继续的。

二、想象是教育研究中实然和应然的存在

(一)创新的时代主题要求教育及教育研究中应有创造性的想象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其中最核心的话题就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就是改革和创新。要创新即是意味要改革。为了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创业教育,就要不断深化教育科学研究,从而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教育研究强调原创,原创是教育研究的生命力所在。深化教育研究,提高教育研究水平,产出具有创造性和适切性的研究成果,关键在于培养和提高教育研究主体的研究水平,归根揭底是要求研究主体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而作为人类特有的原创思维形式,想象是人们深入认识事物时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其显著特征就是创造性。作为人类思维中最富创造性的思维形式之一,想象正是教育研究主体所需要引起重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创造就是要关注想象。

(二)想象的本质及与逻辑思维的关系要求其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

当然,强调想象的重要性并不是像笛卡尔否定想象那样否定逻辑思维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想象所属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划分它们不是要拆散它们,只是出于理解的需要。在人们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它们谁也不能代替谁,而是同时或交互进行的,也只有这样,它们才能优势互补,人脑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功能。“钱学森之问”萦绕我们脑海之际,我们应该好好思量他这句话,钱学森认为:逻辑思维与想象所属的形象思维都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思维手段。列宁也谈到: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那种“逻辑思维是科学家的思维,形象思维则属于文学家,艺术家的思维。”完全是对思维活动的一种误读。总之,教育研究中,研究主体都要自觉地重视想象思维、掌握和应用想象思维,使其实实在在地为教育研究的进步提供动力。

三、教育研究中的想象应该具备的特点

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组合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根据想象主体是否是自觉进行想象,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新颖性、独创性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以及幻想。其中,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与现实的关系及实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幻想又可分为理想和空想。空想是指客观规律和社会条件不允许实现的幻想,它是无法用解释和证实加以纠正的病态的妄想,我们的教育研究当然不需要这样的空想。理性主义哲学认为想象是“人生中最有欺骗的那部分,是谬误与虚幻的主人”“是一个不可捉摸的虚狂的魔鬼”,我认为,这倒是可以作为对这种“天方夜谭式”的空想的描述,但不应该因此而否认其他想象成分在教育研究中的积极作用。那么,教育研究中的科学的想象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

(一)现实性与科学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我们的教育研究要有意义和获得生命力,就得紧扣现实问题。教育研究中的研究性想象也不能是凭空的脱离现实的想象,想象之光必须照进现实,这样的想象也才是有意义和充满生命力的。其实,脱离现实的想象也是乏力的,天生瞎子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大象的具体形象。研究性想象必须要有依凭。教育研究中研究主体研究性想象的依凭就是对教育相关经验和理论的一定积累。有这样依凭的研究性想象所得出的假设和猜想也才有具备科学性的可能,即可实证的可能,成为科学理论的可能。

(二)整体性与多样性

教育研究中的研究性想象应该是对想象客体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的整体想象,即要按全面的、发展的和联系的的思路进行想象。通过这样一个有机整合的想象过程,使研究主体对教育问题模糊的、无规则的、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转化为清晰的、立体的、全面的认识,实现对教育问题整体的把握和真正的领悟。

整体和多样的研究性想象要求教育研究主体不但要追忆过去、关照当下的既成世界,更要指向未来和未知的世界,这也是教育研究本质上要求其必须要有前瞻性的表现。整体和多样的研究性想象还要求教育研究主体要从多个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想象,获得对对象的立体性认识。整体和多样的研究性想象同样要求教育研究主体不仅要想象理想的教育形态,更要想象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这也是教育研究活动取得成功的保障因素。当然,想象主体和想象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必然会带来想象成果的多样。聪明的教育研究主体都知道,有十个想象总比一个好,有一个又总比没有好,这样的多样性为我们的教育研究及构建理想的教育体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篇(6)

一、基于儿童真实的生活情境

生活是儿童获取科学经验的直接途径。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儿童。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儿童学习、探究和发现。以“花卉”主题为例,儿童若对养花产生了兴趣,教师应引导儿童调查家庭养花情况、统计人们喜爱的花卉类型、分析花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在儿童研究的过程中会产生“家里的花来自哪里”的疑问。教师可以让儿童带着疑问参观花卉种植基地,了解花卉的种植护理方法。在实地参观中,儿童对花卉的生长季节、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等都会有初步的了解,可以尝试自己动手种植花卉。在接下来对花卉的照料中,儿童惊奇地发现花卉的生长情况与他们的照料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例如,花盆摆放的位置、浇水的次数和晒太阳的时间等都影响着花的生长。渐渐地,儿童根据花的生长习性不断调整管理措施,会对自己种植的花百般呵护。在上述自然的生活情境中,儿童获得了有关花卉的各种知识,他们在活动中流露出的认真、专注和情感都源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仓桥惣三提出,“将幼儿生活原封不动地带进教育中之后,并不是单纯地置之不理,而是信赖幼儿自身的自我充实的能力,这些都是使生活得到充分实现的结果”。教师应将科学教育带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儿童感受生活的乐趣,使其借助生活释放天性,在自己真实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经验和能力,再将获取的经验能力用于生活,这也是基于儿童立场的科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基于儿童实际的科学经验

科学教育应始于经验,经由经验,并最终落到经验上。教师只有关注儿童的科学经验,才能满足儿童的需要,丰富儿童的知识。例如,在生命课程实施过程中,儿童非常关注西红柿的生长情况:一天雨后,西红柿的植株压趴在地上,果实也从植株上掉了下来。见此情景,儿童提出了“怎样让西红柿的植株站起来”的问题。针对儿童的问题,笔者鼓励他们自由组合,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设计支撑方案、收集活动材料、尝试验证方案。在实践的过程中,有的儿童发现棍子插在土里的深度决定着棍子支撑的稳固程度;有的儿童探索出交错对应支撑、三点支撑和围合支撑等多种支撑方法;有的儿童发现了捆扎方式的重要性,即太松了棍子会晃动,捆扎的位置太靠近根部也不稳;等等。儿童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关于平衡、支撑和空间构造等的经验,在一步步调整搭架子方案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的科学经验是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的,在支撑西红柿植株活动中,儿童已有了棍子支撑的经验,在一次次尝试搭建的过程中,又获得了拼搭方式与稳固性关联的新经验,而这一新经验的获得建立在给西红柿搭架子这个具体的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应鼓励儿童多接触周围环境和事物,并通过直接的感知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儿童立场的科学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基于儿童接纳的探究方式

教师在科学教育中运用的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都要遵循儿童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探寻适合儿童发展和易于儿童接受的教育形式。例如,在探寻蚂蚁生命的课程中,笔者和儿童一起扮演科学家角色,体会科学家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围绕上述话题,儿童认真地讨论,学习科学家制订观察计划、做准备工作服、戴工作手套、用放大镜观察,以及用绘画记录自己的发现。儿童非常认真和投入。笔者用科学家的探究方式,激发了儿童学习的责任感和专注性。科学的核心在于探究,有效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能促使儿童持续、深入地开展探究。大班儿童喜欢挑战,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例如,在晒毛巾科学探索活动中,笔者鼓励儿童自主尝试挂毛巾,保持衣架平衡。儿童在一次次尝试和挑战中,发现了距离对称、重量相等与衣架的平衡关系,满足了战胜自我、探寻结果的欲望。尊重儿童的特点,用儿童乐于接纳的科学活动方式开展活动,正是儿童立场的科学教育的核心体现。

四、基于教师有效的支撑

在儿童的科学教育中,教师是指引儿童参与科学活动的有力的支撑者,教师的有效支撑,能将儿童的科学活动引向深入。

(一)支撑儿童的问题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是儿童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开展科学探索、寻找答案的起点。笔者在实施生命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儿童对蜗牛产生了兴趣,提出了“蜗牛喜欢吃什么”的问题。于是,笔者鼓励儿童饲养蜗牛,在照料蜗牛的过程中,儿童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如“蜗牛会睡觉吗”“蜗牛怎么睡觉”等。针对儿童提出的问题,笔者引导儿童坚持观察蜗牛的生活形态、查阅资料、观看科普视频等,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自己找到答案。在上述活动中,儿童的问题意识得到持续的巩固和支撑,探索热情一次次被激发,从而促进了科学能力的提升。

(二)支撑儿童的科学思维

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感知具体的事物中发展思维

篇(7)

关键词:

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途径

目前,在社会的发展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也经历过融合、再到分裂的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会需要,实现高等人才的培养,就要加强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和分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需求

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来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且这两种教育方式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设置和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和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因此,进行这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因此,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就要对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变革。目前,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涉及到环境、资源和社会道德等方面,而且开始广泛的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给社会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当前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离,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些方面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只有在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审视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给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高校的教育中,一方面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现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虽然目前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但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分离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教育要加快转型,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人才的培养。

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一)人文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价值导向

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科学教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基石,对社会的进程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科学教育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思维形式和活动方式。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科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引发了很多社会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利用科学知识也难以进行处理和解决。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使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类自身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人类需要的,但是还需要和社会文明相结合,要实现的最终目的还是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才能真正的体现其价值[2]。如果科学偏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所以,只有加强人文精神的指引,才能更好的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教育可以促进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统一

科学讲求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人文主要追求的是精神品质的养成,这两方面的都有一些相似的价值属性,具有一定的融合性,也就是说,科学和人文是可以进行有效融合的。同时,在科学教育的发展中,既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还是一个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因此,科学的、求真的价值观统一于具体科学的发展过程,例如科学反对宗教迷信,体现出了求善的人文价值追求和取向。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使人类社会发生很大的改进,同时,人类社会的精神面貌也会有很大的更新,因此,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当前的教育中,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并不是将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效结合。这种结合形式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对教育价值观、功能观和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来说,这种融合就是实现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两方面内容相结合,将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进行人文化的指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强制度创新,并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人才的培养。

(一)树立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教育观念

价值观念是行动的指导,要实现教育中科学和人文的有效结合,就要积极的转变当前教育中的价值观念,转变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论是科学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最终的发展目标都是人,都注重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就要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统一。

(二)创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

在目前的教育中,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就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实行“2+2”、“3+1”等一些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更新,主要是在一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的改变,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基础进行拓展,让学生接触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价值观念影响,能够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4]。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目前社会的需求。

(三)构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教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纳入专业的培养方向,就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和专业方向相关的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调整过去的教学模式,发展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新课程、新专业,改进教学方法,让科学和人文实现更好的融合。另外,由于目前的教学中,存在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素质的培养问题,因此,要改变人才的培养方式,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加强教师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养成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往往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这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培养进行知识整合的能力[5]。另外,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面以及教学方式,在科学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中,既能够实现科学的思考,又能够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不断进步。

(五)营造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文化氛围

校园的文化氛围建设,对人才的培养和熏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科学和人文理念融合的宣传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要定期的开展一些人文讲座,学术交流会以及专题报告会等,对一些热门的话题和活动进行讨论,充分的培养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四、结束语

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前的教育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教育发展观念。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人才的培养。另外,营造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文化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作者:陈放 朱莉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阶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99-102.

[2] 肖燕飞,王丽.试析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78-79.

篇(8)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是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服务于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又要适当超前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省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十一五”规划中已立项的项目进行了分析,对过去五年以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的特点、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及对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教育科学事业的展望。

一、研究特点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有1081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立项规模与数量较“十五”规划有较大增长。课题申报情况分布在基础教育研究426项、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232项,高等教育研究226项,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研究55项,教育技术学研究46项,体卫文化研究50项;申报单位分布在本科高职院校659项,中小学312项,省市教科研类单位110项。纵观这五年来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实施情况,我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研究特点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的规模扩大,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展。

从2006年—2010年的立项情况来看,各市县和学校的研究呈现出研究多向性发展的趋势,研究领域由微观向宏观发展,由过去只注重教育内部问题的研究向同时关注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外部问题的研究发展,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大大拓展了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如表1)。基础教育领域方面,主要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如教学教法、课程开发、家校合作、品德教育、中学教师发展以及留守孩子的教育等方面。本科高职教育领域集中在学生创业能力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建设和谐校园、产学研实现途径研究、实验教学研究等方面。此外,教育技术、农村教育、体卫教育、协同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也不同程度地进入科研工作者的视野。

(二)研究内容不断创新,研究方法逐渐科学化。

随着教育科研的不断发展,课题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同时,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教育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同发展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教育社会学、教育行为组织学等这些新的理论的引入和运用,对提高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理论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对课题的研究也不再局限在理论性研究上,众多的课题引入了比较性研究、构建模型研究、实验研究、应用性研究、互动式研究等方式,逐渐摆脱了纯理论性研究,延伸至实践性研究上,重视其研究的实效性与价值性,大大增强了科研成果的信度与效度。

(三)研究的方向越来越注重现实问题的应用性。

五年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一直致力于为加强广东省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把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问题;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问题;高校科技发展问题列入研究范围内。重点研究教育结构问题,改善和完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并且强调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些课题,一方面加强对教育宏观决策有直接影响的实证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增强教育科研为宏观决策服务的功能,重视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直接作用于教育改革与实践;另一方面则是重视开展对教育教学改革实际过程中的指导性研究。围绕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

二、取得的经验

(一)必须创新科研管理方式,提高科研信息服务水平。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评审工作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大工程,如果单靠纸面上的操作,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评审工作实现信息化大大减少了项目管理过程中资源浪费的现象,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近年来,我省建立广东省社科规划办网、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系统、广东省教育科研管理系统、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数字科研服务平台,同时还链接广东省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广东省各地市教育局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等国家科研机构。各科研单位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申报人员可以从平台上获取项目申报信息,接着确定申报项目,上报项目申报书。随之而来的印刷、用纸等办公费用以及传递过程中的大量邮资、路费相应缩减,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周期更加快捷。

(二)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行分类指导,统筹管理。

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面向地方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和其他各地市教育科研机构。不同层次的学校与科研机构,不同学科的课题,以及课题承担人的学历背景、工作性质和自身的条件存在差异性,因此,在进行课题管理时不能用相同的标准去衡量。在“十一五”规划中,各级各类学校以及教研单位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积极申报。如图1所示,其中中小学申报项目达312项,占总项目的28.86%,高职院校项目数达659项,占总项目数的60.96%,省以及各地级市教研单位110项,占总项目数10.18%。在研究的内容中,高校以及教科研机构的课题重点在于推动学科建设、教学模式、教学实践问题方面的研究;而中小学、幼儿园的研究普遍围绕着课堂教学、学生的行为习惯、家校合作教育等能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研究,一般具有探索性、普及性、应用性和经验性。因此,在评审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课题实施分类指导,要考虑到课题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课题评审、成果评价和项目指导上,要统筹管理,注意普通性与特殊性。

(三)必须以专业性为基础,建设素质精,业务强的科研队伍。

建设科研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一批科研队伍,是做好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此外,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既是科研追求的最高目标,又是科研素质的最高境界。五年来,我省十分注重科研队伍的建设。项目管理专家库每年定期更新,目前,全省各级各类项目评审专家库里共有4092名专家登记在册,其中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有600余多专家,分布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14个学科中。

三、在发展中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一)科研兴教, 科研强校的战略意识仍然薄弱。

当前,教育科学研究在学校的地位尚未确立,把科研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尚未达成共识。许多学校由于经费问题或科研队伍的问题而没有把科研摆在很好的位置。在边远地区或者地方性院校,课题立项很少,成果不多,既阻碍了学校教育科研本身的发展,也影响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推进,对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十分不利。据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各高校承担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的情况分析,明显可以看出各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方面,华南农业、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课题立项总数排在前列;职业院校方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立项数量稍多。一些高职院校的立项项目很少,有的还是空白,应该引起这些学校校长的重视。

(二)课题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课题的管理直接涉及到科研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重立项、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重评奖、轻转化的问题依然存在。譬如,一些课题申报人和单位只顾追求课题立项数量,忽视课题的质量,课题一旦立项就束之高阁,缺乏必要的跟踪管理和检查督促措施;课题不能按时开题,开题后也没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中期检查敷衍了事,阶段性成果就凑数侥幸过关,以此导致很多课题迟迟结不了项;结题时非常匆促,草草了事上交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题的质量和效益。另外,在解决课题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上,各级单位还没有很好地重视,相关的渠道较为狭窄,这大大影响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同时也打击了项目主持人的积极性。这种成果转化边缘化的问题应该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

(三)课题经费来源单一,科研资源短缺。

广东正在建设教育强省,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源也逐年增长,但经费用途还相当紧张。“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十年期间,广东共投入200万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这与我省教育的规模及发展的速度,特别是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仍有所欠缺。截止2011年,我省高等教育专任教师85751人,高中阶段教育(包含中等职业教育、技工学校、普通高中)203383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268008人,小学专任教师432451人,各级各类教师共计989593人。这样一支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如果按人头分摊计算,2000-2010年期间,全省教师人年均科研经费仅为2.02元。如果将这笔经费全部投入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149所高校每所占有年均科研经费仅为13422.8元。由于受经费限制,“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所申报的均为自筹经费项目,严重制约了科研事业的发展。

(四)科研水平呈现出严重的地区不平衡。

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尽管在组织申报过程中,在政策与经费支持上已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但由于经费、科研水平、资源等各方面的因素,粤北、粤西地区的申报积极性或者项目的质量仍然不容乐观。经统计,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各地区的申报情况如下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对项目申报的积极性是远远高于粤北、粤西、粤西地区。珠三角地区中广州、深圳、佛山(含顺德)、中山是排在前列的,其中广州的项目申报数占整个“十一五”规划项目的1/2,这与广州地区高校数量多,科研机构与研究资源相对集中的因素不无关系。粤北的韶关、粤西的茂名、湛江以及粤东的潮汕地区相对较好,这与当地拥有本科院校以及职业院校的因素有关。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如清远、河源、云浮、梅州、阳江等地的科研项目相对较少,与珠三角以及其他地区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

四、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深化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的地位。

教育科研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强大动力。广东要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我省南方教育高地的目标,实际上是要增强教育的竞争实力,这种实力应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增加教育投入,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其次是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发展机制,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育管理。前一种为硬实力,后一种为软实力,这两者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二)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升科研业务素质。

从目前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群体来看,高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和各地市教研室专职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是主要力量。从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结构看,研究人员地区分布、学历、职称层次参差不齐,学科带头人少。因经费问题,科研资源相对不平衡,省市各地区缺少组织培训、指导,导致学科队伍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性。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增加培训预算,积极引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特别是项目书的写作与申报,项目的管理与结题等方面,重视发现和培养年轻的教育科研优秀人才;其次,依照有关规章制度,运用中期检查手段,加强科研的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和总结好的科研成果,通过通报表扬、奖励性追加科研经费予以正面积极鼓励。同时对因研究进展缓慢、阶段性成果低劣的课题及时加以中止和撤项,停拨或缓拨资助经费,从制度上防止科研劣品产生。

(三)继续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增加对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学科研是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属于政府公益性科研项目,当前,广东省正致力创建教育强省,建设南方教育高地,在教师待遇、教学资源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已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正视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在保证正常的人头经费和事业经费的前提下,设立教育科研专项经费来支持和扶植教育科学研究。此外,应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以课题所在单位给予相应配套支持、课题主持人争取企业筹措为辅,努力为开展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规范教育科学课题的管理,为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平台。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实践研究等领域。对广东省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增强为宏观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服务的意识。省市各级单位应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加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首先,应加强与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联系,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指导;其次,加强与广东各高校科研部门联系,有效利用高校科研资源;第三,密切联系课题承担者,跟踪服务,强化过程监督;最后,积极在广东科研信息网,及时相关信息,在网上公布立项课题和结项的研究成果,共享研究资源。通过以上措施,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管理,抓住特色,推出精品。

篇(9)

一、我国学前科学教育工作的现状

在80年代的中后期之前,我国传统的学前科学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是对幼儿进行常识教育。常识性教育是指培育幼儿对社会事物与自然相关方面粗浅、基础知识的认识,是以具体事物本质知识为主旨,以知识作为本位的核心价值取向的教育,主要是对幼儿进行社会常识与自然知识的传授,当传授中以幼儿的学习、认识、记忆为主。随着学前科学教育工作的推进与发展,现阶段的学前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又转化为培育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与探索能力,但在实际的学前科学教育工作中,内容仍然以科学性的常识知识为主要内容。虽然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增添了一部分关于感性认识与实际操作的活动,但以教导幼儿理解常识知识与关系为主的活动仍然进行的是训练性与考证性的操作,而由于缺乏具体内容线索,为探索而进行探索,将探索混淆为实际动手操作等现象也层出不穷。科学事实是相关自然科学和客观事物的常识性知识,是较为浅显、易懂的。是以具体事实结果知识为主要核心,相应的教育活动也一定是围绕具体性、事实性知识的认知并开展的,相应的教育内容也偏重于低层次的认知,过于重视认识和记忆具体事实结果知识。即使在相应的科学活动中充分加入了考察与实际操作的流程,在以具体性、事实性的知识为中枢内容的思想下,考察与实际操作也是单纯的为了认知知识而实施的实际动手操作,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进行推敲、研究与探索也是无法通过此种方式达成的。因此,建立全新的学前科学教育内容主框架、标准与体系是当今学前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幼儿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认知能力、学习方式,创新学前科学教育工作内容的主框架与体系,丰富儿童成长的机会、机遇,在幼儿的教育中以构建知识为主,强化并扩展幼儿的好奇心,深化幼儿对于科学常识观点的理解。

二、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学前科学教育工作的内容主框架、标准与体系不够完善

现阶段,虽然我国幼儿园已经在科学教育方面相关的内容涵盖区域进行拓展,从幼儿生活中的常识性知识转向可探索的科学实际经验,在科学教育相应的内容取向上,也从以事实性科学的知识为主向科学经验与探索能力进行转变,且提高了对于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的关注程度。但是,相比较于发达国家、国际上的系统、有层次、完整的科学教育工作的内容主框架、标准与体系,我国仅仅是在相对明确的、传统的常识性教育相关内容的根基上,增加了目标性的学前科学教育方面内容的描述,还没有形成关于科学教育方面内容的合理的、完善的框架体系。此外,在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的相关指南政策中,也没有充分明确学前科学教育的相关内容给极其内容相互之间的具体结构关系,且具有对于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实际规定通常为较为宏观性、目的性、方向性的描述,没有具体明确的科学教育相关工作内容的主框架,科学教育相应内容之间的衔接性与系统性不清楚;科学教育相应内容过于笼统,欠缺从地球与时空科学、自然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关不同领域对其中枢理念进行建构,内容的探究程度不够;对理解科学、技术、科学应用、工程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较少,没有在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中充分体现科学教育的合并性特点等问题。

(二)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阶段没有完善的学前科学教育工作的内容主框架、标准与体系,在学前科学教育进行实践时,教师通常常会采取天气、水、磁、火、光等常规教学主题,再在其中加入自身认可的教学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自身经验,忽略了真善美原则与经典科学价值方面的内容,过于着重教材主要内容,虽范围广泛,但均衡性不足,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状况,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性错误,且随意性较强,偏重知识的认知与记忆,缺乏规范性,趣味性配比过高,科学性配比过低,探究程度不足,过于复杂、繁琐,导致幼儿难以进行真正有效的对于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幼儿难以理解,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强。

三、学前科学教育相关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相关机构应加强对于科学教育相应内容标准与体系的建立

学前教育的关键构成是学前科学教育相应的内容,在相关政策标准中应该得到应有的明文规定。而当前的学前教育相关的纲领性与指导性政策中,尚未组建出完备的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整体框架。因此,加强宏观层面的相应科学教育具体内容的相关标准、体系的研发力度,对于促进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发展具备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我国相关机构应充分进行反思我国现行的科学教育相关实践与课程内容等,并与世界上发达、完善的科学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理念相结合,以世界上学前科学教育方面的相应实践研发成果为主要基础,进行对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主框架、标准、体系进行的拟建,并加强推进力度。

(二)以核心概念为主要理念建构科学领域相关内容

现阶段,学前科学教育相关的内容理念逐渐产生变化,科学教育方面应不再着重重视科学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结合国际上科学教育发展方面的主要趋势,更加精确、优质、高效率的课程设置理念,以核心概念为主要理念来整合繁杂的学科知识,进行构建、完善学前科学教育相关的内容,让幼儿学习的内容变得简洁、有效不再过于繁重,能够更有效地对幼儿的知识进行构建,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降低幼儿的学习压力,让幼儿着重深入认知与探索核心概念,有益于幼儿在今后的发展、工作中充分使用现在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以领域内容为主要基础通过横向整合改进我国科学教育相关内容

目前,我国科学教育相关内容,并不具备具体、完善的领域内容,在科学与工程、地球与实践科学、技术、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尚未形成详尽的科学教育相关内容的范畴。而横向整合是指在不同阶段的科学教育相关内容中,在展现跨学科概念与学科主要概念的互相融合的基础上,并让学科主要概念充分联系ST-SE、语言、数学、科学本质等。因此,当前科学教育工作应在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内容方面拟建鲜明的内容框架,在学前教育阶段涵盖的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明晰的规范与形容,并且在科学教育相关内容上充分融入幼儿对与科学主要概念与跨学科理念的理解,科学与工程实际实践技能的掌握等,为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相关工作提供合理、科学的依据。以领域内容为主要基础,由核心概念进行引导,形成的主要理念内容,并让其与跨年级的教育内容、其他学科内容、同一年龄不同班级的内容户进行有机联系,能够推动我国学前科学教育内容的横向整合工作,是未来学前科学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改进与完善的主要方向。

篇(10)

在教育科研选题方面可以思考这样的问题,如理化生学科教材在实验设计上的变化、教材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技术装备标准与实际教学的需求等。例如,现行物理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物理教材的差距,1.演示活动器材配置数量与实际教学需求的差距。演示温度计配备标准是1只,它本是玻璃制品易损坏,单价在30元左右,如果一所学校真的只配一只,教学中出现损坏怎么办?教师之间课时安排冲突怎么办?笔者主张对这类价值低又易损坏的器材配置标准是:任课教师人手一套外加一个备用品,或者按学校规模和教师人均带班数量综合考虑配置。2.分组实验活动器材配置数量与实际教学需求的差距,苏科版物理教材中实验设计以活动方式出现,教材编写组的教师说,是分组还是演示由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条件而定,但教师是根据教参的教学要求特别是根据中考考试要求来安排,个别实验活动需要安排分组,但装备标准不支持。3.器材配置标准数量要适当考虑损耗因素。物理实验员大都知道,有些器材一学年使用一次,有些器材一学年需要使用多次。例如,铅块一学年使用一次,导线、单刀开关、小灯座和灯泡等,在14个电学实验几乎都要用到,从怎样让一个灯泡亮起来的实验到串联、并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最后测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像导线、刀开关、小灯座这样的器材使用次数多,当然损耗也会多。器材配置标准数量要适当考虑损耗因素。

实验员的工作内容有两个:南京中学实验室管理网、实验室器材及卫生管理。在教育科研选题方面可以思考这样的问题,南京中学实验室管理网的栏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实验材料加工技术的改进,实验创新设计及制作。例如,苏科版物理教材的实验设计与人教版相比更新颖一些也更贴近生活,但部分实验所选择的器材似乎也有一些理想化,或者说进入实际操作层面效果并不理想。苏科版教材九年级下册中有一段文字:将手机放在金属容器(如饼干筒、茶叶盒)中,打电话呼叫金属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接收信号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答案是:不能接收到信号。饼干筒、茶叶盒的大小教材中没有提示,而盒的大小对能否接收到信号是有影响的。有教师反映该实验中电磁屏蔽效果不好。我国手机常用的频段主要有CDMA手机占用的CDMA1X,800MHz频段;GSM手机占用的900/1800/1900MHz频段。由波长公式计算可得知,波长是38cm,33cm,17cm,16cm。经过实验验证,当金属容器的大小三维尺寸小于16cm电磁屏蔽效果好。再如,初三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新式杠杆悬挂钩码的是环状塑料片,从形状设计上看不错,但在使用过程中杠杆稍有倾斜就会打滑,这是设计人员所没有考虑到的。新式杠杆附带有在铁架台上固定的装置,但圆孔太小与新式的铁架台铁杆不配套。制作杠杆的木质太软,穿轴孔内置的铜套容易滑脱。对于老式杠杆的固定轴存在的问题是杠杆容易滑出不如改用大号铁钉,铁钉的大头有效阻止杠杆滑出。老式杠杆的卡簧弹性好、易固定但丢失后补充有困难。有教师改用棉线绳套替代效果也不错。再如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P58图3至图9色光的混合,有三组色光混合。红与绿、红与蓝、绿与蓝。学校也有色光混合仪,在实验中总感觉效果不理想,于是笔者就进行反思,这是什么原因?查到一本书名叫《彩色照基础》(刘涤民著,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年版)。笔者对书本中的彩色插图特别感兴趣,比如它的白光光谱分为红、橙、黄、绿、蓝青、紫6个色块,其中红最宽,绿次之,蓝青与紫相当,橙与黄最窄。最大的问题是书中的蓝色与物理教材上的蓝色根本不一样!它是青紫合并的蓝色,笔者相信摄影专家对色彩的判断。物理教材上的蓝色事实上应为青色,物理实验室提供的蓝色玻璃片及蓝色玻璃纸都存在问题,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笔者找来紫色的玻璃材料。经过实验验证专家的观点是对的。

总而言之,中学实验员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实验员也要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新一论教育改革重点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实践证明,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而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撰写是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必经环节,也是必要条件,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操作程序。那么如何撰写科技教育活动方案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与广大同仁交流。

一、方案的形式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可用文字、图示、表格等形式呈现,具体应随课题而定,但一般用表格来呈现比较好。

二、方案的内容

通常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课题名称:名称应尽可能简明、具体地反映出活动的内容、活动的类型、活动的对象、活动的范围、活动的任务等。

活动的形式:通常有组织兴趣小组,举办培训班等小组活动;科普讲座、板报宣传、科学报告会、演讲会、科技夏令营、参观访问和科技周等群众性活动以及学科竞赛、科技专项技能竞赛、小发明、小制作、生物百项等竞赛性活动。

活动的背景:应具体阐述组织开展该项活动的原因。如:“伴性遗传内容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背景中这样写道:“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时期,自2004年9月在山东等4省市率先实施新课程改革,现已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推广实施,并要求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而新课程重点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调查式的科技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活动的目的意义:是指活动的教育性,要尽可能简洁、明了地反映出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道理,在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有什么帮助等。如:“伴性遗传内容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目的意义中这样写道:“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些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使学生加深对遗传病的理解,加深对遗传病危害的认识;在调查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在调查结果的交流和讨论中,提高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成员及分工:主要反映参与活动的成员有哪些,每个成员在整个活动中所担负的角色和完成的任务。如:组织协调、查阅资料、材料准备、填写活动记录单、撰写活动总结(报告)等。

活动实施计划:该项内容是整个方案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的具体内容、步骤、方法、时间安排等。实施计划告诉参与者开展活动的程序,要注意科学性、过程性,并且要详细具体地列出每个阶段(步骤)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要求、分工情况。写得越具体,越易操作,活动越易成功。

评价标准:该项内容是活动方案内容中必须具有的,它是整个科技教育活动的导向,不同类型(或课题)的活动应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但都要遵循评价标准与活动的目的意义相对应的原则。主要应从情感态度、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方面来制定。

上一篇: 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下一篇: 老年疾病护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