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护理诊断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5 17:43:42

阑尾炎护理诊断

阑尾炎护理诊断篇(1)

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形如蚯蚓状,长5~10cm,直径0.5~0.7cm,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汇合点。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但变异较多。阑尾尖端指向有六种类型。阑尾远端为一盲端,系膜短于阑尾本身,阑尾动脉是一种无侧支的终末动脉,静脉向门静脉回流入肝,阑尾也是一个淋巴器官,富含丰富的淋巴组织。这些特点决定急性阑尾炎临床常见。

阑尾腔阻塞是最常见的病因。常由粪石、异物、蛔虫、肿瘤等阻塞,以粪石最常见,阻塞后阑尾淋巴滤泡增生,黏膜分泌黏液使腔内压力上升,造成血液障碍。同时细菌入侵,加剧阑尾炎症改变。致病细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1 临床病理分型

1.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属病变早期。病变多只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阑尾外观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并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显微镜下各层均有水肿,以黏膜和黏膜下层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轻。

1.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多由单纯性发展而来,阑尾肿胀增粗,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脓性渗出物,腔内亦有积脓。镜下各层有小脓肿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1.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是一种重型阑尾炎。其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阑尾穿孔。如未能被局限包裹,则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1.4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若进展较慢,可被大网膜、肠管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包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部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经及时治疗后炎症可消退,但多数可转为慢性,易复发。其他三种类型如未予及时手术切除,又未被包裹局限,炎症扩散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感染性休克等。

2 临床表现

2.1症状

2.1.1腹痛 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周,数小时(6.8h)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70%一80%的病人腹痛有此特点。部分病人开始即在右下腹痛,若腹痛波及中下腹或全腹,是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的表现。

2.1.2胃肠道症状 发病早期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也可发生,但较轻。盆腔位阑尾炎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症状。弥漫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排气排便减少。

2.1.3全身症状 一般低热,体温在38℃以下。如有阑尾穿孔、脓肿、腹膜炎、门静脉炎,体温可达40℃左右,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等。

2.2体征

2.2.1右下腹压痛 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改变而改变,但始终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病变早期腹痛尚未转移到右下腹时,右下腹便可出现固定压痛。压痛程度与病变程度相关。

2.2.2腹膜刺激征 可触及反跳痛、腹肌紧张,且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这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御反应。提示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

2.2.3右下腹包块 右下腹扪及压痛性、边界不清而固定的包块,应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2.2.4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他体征 如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直肠指检等,均有助于诊断。

3 诊断要点

3.1典型的临床症状

3.2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到(10~20)×109/L,可发生核左移。

3.3影像学检查

如B超、X射线等,一般不必要,当诊断不肯定时可选用。

3.4鉴别诊断

有许多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在确定阑尾炎诊断时,常需排除这些疾病,特别是诊断困难时。如消化性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异位妊娠破裂、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胆囊炎、局限性回肠炎等。

4 处理原则

4.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最好行阑尾切除术,也可在严密观察下行抗炎等保守治疗。

4.2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急诊手术治疗。

4.3阑尾周围脓肿,一般应先行抗生素、中药等非手术疗法,可使包块缩小、消失,待3个月后再行手术治疗,但也可直接行手术治疗,以引流为目的。

4.4值得提出的是小儿急性阑尾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

5 护理诊断目录

5.1腹痛 与急、慢性阑尾炎有关。

5.2潜在并发症 可致阑尾穿孔腹膜炎,与诊治延迟有关。

5.3体液不足 体液不足与禁食、呕吐、发热等有关。

5.4术后潜在并发症 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粪瘘与阑尾穿孔腹膜炎,与切口污染、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6 特殊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

术后潜在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粪瘘,与阑尾穿孔、切口污染、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6.1预期目标 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粪瘘发生。

6.2护理措施

6.2.1重视术前准备,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6.2.2术后早期活动,术后24 h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增进血液循环,利于腹腔渗出吸收,利于伤口愈合。

6.2.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化脓性或坏疽穿孔阑尾炎,应联合应用抗生素。

6.2.4做好腹腔引流管护理,保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量、颜色及性质。

6.2.5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伤口感染、腹腔脓肿和粪瘘并发症。

(1)伤口感染 阑尾坏疽、穿孔或腹腔积脓者易发生,多因手术时污染伤口所致。病人术后3~5d体温逐渐升高,伤口红、肿、热、痛,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腹腔脓肿 阑尾坏疽、穿孔者,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可出现腹腔脓肿,多为盆腔脓肿。常发生在术后5~7d,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下降后又上升,腹痛及里急后重等。B超或直肠指检可明确诊断。除了采取半卧体位、坐浴等护理措施 外,应报告医师做进一步处理。

(3)粪瘘 粪瘘少见。由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或手术误伤肠管所致。感染较局限,低热、腹痛、切口不能愈合且有肠内容物从伤口排出,或形成腹腔脓肿。应及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护伤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如长期不愈,则需手术治疗。

6.3重点评价

6.3.1是否发生了并发症。

6.3.2是否及时发现了伤口感染、腹腔脓肿、粪瘘。

7 健康指导

对于腹腔感染严重或术后有腹腔并发症的患者,应指导病人注意休息,合理饮食;若有突然腹痛应及时就医,以防延误粘连肠梗阻诊断。

阑尾炎护理诊断篇(2)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084-01

急性阑尾炎是目前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以5~12岁多见,其病情较成人变化快,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则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穿孔可造成弥漫性全腹膜炎,严重危及生命,所以该病已经确诊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但急性阑尾炎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体征越不明显,且伴随症状较多,病史采集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误诊率及穿孔率较高。虽然其当前的病死率已降至0.17%,然而阴性阑尾切除率却高达10%~15%。为了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水平,现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10年6月21例阑尾炎患者的诊治进行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该组患者21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50d~13岁,平均37.5岁,其中30岁以内2例(9.52%),30~40岁4例(19.0%),40~60岁7例(33.3%),70以上岁8例(38.1%)。发作至入院时间6 h~8 d,平均25 h。入院至手术时间40 min~3d,平均5.5 h。

1.2 临床表现该组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突发脐周或上腹部疼痛(100%),有明显转移性右下腹痛10例,上腹痛2例,下腹及脐周痛5例,局部肌紧张及反跳痛4例(19.0%),全腹肌紧张及反跳痛5例(23.8%);腹痛、腹部明显拒按19例(90.5%);腹泻173例(18.4%)。发热(37.5℃~39.5℃)20例(95.2%);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5例(23.8%)。呕吐12例(57.1%);腹胀7例(33.3%);弥漫性腹膜炎5例(23.8%)。末梢血WBC>10×109/L或/和N>0.80者19例(90.5%),其中阑尾明显增粗、水肿1例,探及粪石1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21例均有白细胞增高,其中WBC20×109/L10例;(15~20)×109/L8例;<15×109/L2例;术前B超检查21例,17例阑尾显影,检出率81.8%。

1.3 临床诊断该组患者入院时,初诊为肠梗阻、肠系膜淋巴结炎、肠蛔虫症、肠炎、肠痉挛等5例(23.8%);初诊急性阑尾炎者16例(76.2%)。术前确诊急性阑尾炎者18例(85.7%),有3例分别以肠梗阻、腹膜炎等而剖腹探查。在术中发现为阑尾炎。

1.4 手术方法该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行氯胺酮全麻,如果无不适应症状的话可考虑持续硬膜麻醉,脐褶部作0.4 cm作1 cm孤形切口,穿刺Vesser针充气。于右下腹麦氏点作一长1 cm小口,戳孔置一套管,顺结肠带寻找到阑尾,钳夹阑尾头部,将阑尾拉至套管内,轻柔连同套管及Trocar自戳孔拖出至切口外,用4号丝线带小号圆针经主操作孔行8字贯穿缝札阑尾根部,在距缝扎线0.3cm剪断阑尾,然后将远、近端阑尾腔内脓液及坏死组织吸出,阑尾近端涂擦碘酒、酒精经主操作孔进行灭菌。

2 结果

该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52±11)min,无切口感染发生,无残余脓肿,术后腹腔残余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住院时间为(4.6±1.2)d,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术后诊断,坏疽性阑尾炎4例,占19.0%;单纯性阑尾炎6例,占28.6%;化脓性阑尾炎11例,占52.4%。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虽较成人低,但病势较成人严重。阑尾炎诊断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临床表现不典型。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发病较快,患者无法表达正确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病史叙述不清,不能诉说疼痛的过程和规律,大多不能较准确表述“转移性右下腹痛”的发生转变过程,且其对医院有恐惧感。另一方面,的盲肠位置高且游离,使炎症不易局限,又因其腹直肌薄弱,肌卫不明显,盲肠位于较高位置或移动性较大,转移性右下腹痛的规律不明显,所以不易产生典型的麦氏征。且对进行查体时往往得不到他们的配合,尤其是在腹痛明显的情况下,这些都给阑尾炎的诊断带来了难度。

一旦发现阑尾炎已经有穿孔,腹腔污染严重或阑尾周围脓肿非手术治疗不能控制时,应立即手术引流。老年人阑尾炎术后并发症较多,但在临床手术中结合实际情况作好无菌保护,术后给予适量而有效的抗生素,营养支持,保护心、肺、肝、肾功能,加强护理,配合适当心理辅助等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明显减少。不过本组并没有发现如此严重的现象,所以没有进行引流。

参考文献

阑尾炎护理诊断篇(3)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以阑尾点压痛、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反跳痛为其常见表现。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身体素质差,器官功能老化,免疫力低下。老年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将对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67.6±5.8)岁。主要症状为腹痛,此外还伴随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者9例,伴随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者8例,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者10例,右下腹腹肌紧张者5例。其中,坏死穿孔的有3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研究中27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切除阑尾20例,脓肿切开引流7例;非手术治疗5例,选用二联或三联敏感抗生素, 同时对症治疗,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 结果

手术组治愈率100%,特别是脓肿切开引流效果较好;非手术治疗组治愈率80%,其中1例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脓肿切开引流达到治疗的目的。

3 讨论

3.1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

3.1.1 年龄因素 本研究中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为(67.6±5.8)岁,正处于各器官退化的阶段,身体免疫力、局部组织防御能力均在减弱,再加上阑尾腔阻塞等因素,黏膜的完整性受损,细菌就会直接侵入阑尾,并且老年人肠蠕动减弱,食物残渣容易进入阑尾形成粪石,引起急性阑尾炎。

3.1.2 阑尾解剖生理特点 近年来研究认为,老年人患急性阑尾炎与阑尾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1]。阑尾是一个短而细的管状器官,管腔直径约0.5 cm。随着年龄的增长,阑尾管腔逐渐变窄,到了老年,管腔直径只有0.2 cm,容易发生阻塞。在阑尾腔的入口处,有个结构称为“阑盲瓣”,人到了老年,阑盲瓣会退化萎缩,以致关闭不全,粪便、未消化食物、寄生虫等很容易进入阑尾腔,引起阻塞,造成阑尾局部组织缺血和坏死,有利于细菌侵入。此外,阑尾与结肠相通,在正常情况下,阑尾腔内存在许多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厌氧菌等。

3.2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由于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发病及病症呈现一些特点:(1)老年人血管、淋巴管有退行性改变,阑尾黏膜变薄、脂肪浸润和阑尾组织纤维化,加上血管硬化,组织供血相对减少,故阑尾发炎后容易发生坏死穿孔[2]。此外,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有时起病症状不突出,在临床上常常发现就诊晚的现象,就诊时多数已坏疽穿孔或已形成脓肿。在本研究中,发现坏死穿孔的有3例,占到总研究的9.48%。因此,如果发现腹部特别是阑尾点压痛,一定要及时检查,避免由于拖延而引起病情进一步的恶化。(2)老年人腹肌萎缩反应力低下,症状体征常较病理改变为轻,腹痛不甚剧烈也不典型。在临床上,有时仅有腹胀、恶心的症状,鉴别诊断困难,容易误诊[3]。所以,要求医疗工作者在诊断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多种检查结果,慎重做出诊断,以免误诊或晚诊,延误病情。(3)老年急性阑尾炎常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或潜在疾病,而这些疾病又常是致死原因。在本研究中没有这种病例。

3.3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老年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治疗首先要及时作出正确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4]。目前主要是手术治疗,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在非手术治疗可以奏效的情况下,尽量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在本研究中非手术治疗5例,4例痊愈出院,1例未痊愈。在手术治疗中还要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方法,原则是如果切开引流可以治疗就不要切除,本研究切开引流7例,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4 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 目前阑尾炎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手术治疗。近年来研究认为,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5]。在手术前要充分做好手术准备,使患者呈现一个良好的状态,面对手术治疗。术后要加强护理,特别是切口的护理,一般术后当天下午或晚上切口疼痛最为剧烈,24~48 h后痛感会逐渐减轻。控制疼痛的措施主要是使用药物止痛,这也是目前术后24 h切口疼痛最有效的止痛措施。老年人体质差,且有其他并发症,容易引起切口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需要提早做好预防:(1)严格无菌操作。(2)增加患者的抵御能力。(3)避免和及时处理术后腹胀、呕吐等导致腹内压增高因素。(4)观察体温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及伤口局部变化,化脓的切口需及早间隔拆除部分缝线,引流脓液,防止切口裂开[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阑尾炎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死亡率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老年急性阑尾炎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临床上要认真做出正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患者需要尽早发现,尽早就医,切勿拖延。总之,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在医护悉心合作及患者的全力配合下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7]。

参考文献

[1] 黄家驷,吴阶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733.

[2] 狄文广,于振宇.老年阑尾炎180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5):17-18.

[3] 李旭明.急性阑尾炎误诊、漏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7):129-132.

[4] 郑殿东.381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3):62.

[5] 王群芳.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2(33):364-365.

阑尾炎护理诊断篇(4)

阑尾炎是最多见的急腹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科技术的进步和抗生素的应用及优质的护理,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手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对我院2012年6月~10月收治的60例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手术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符合阑尾炎诊断标准[1],男、女各30例;年龄8~82岁,平均(35.98±20.00)岁。临床分型:急性单纯性14例、化脓性38例、穿孔性7例、周围脓肿1例。合并症:高血压12例、发热8例、上感4例、糖尿病2例。

1.2方法 ①麻醉:一般采用硬脊膜外麻醉。②切口:多选择右下腹斜切口(McBurney切口),皮肤沿皮纹方向切开。③寻找阑尾:切开腹膜后,用拉钩将切口向两侧牵开,用纱布垫将小肠推向内侧,先找到盲肠,将盲肠提出,顺结肠带找到阑尾。有时需将其前方的小肠或大网膜推开,方能找到盲肠和阑尾。④处理阑尾系膜:用阑尾钳夹住阑尾或用直止血钳夹住阑尾系膜,在阑尾根部切断结扎阑尾动脉,如果系膜较阔又很肥厚时,应将系膜逐段分别切断结扎。⑤结扎阑尾根部:用直止血钳在距盲肠0.5cm处的阑尾根部压榨一下,即用4号丝线在压痕处结扎。⑥切断阑尾:用直止血钳在结扎线远端0.4cm处夹紧阑尾,在紧贴阑尾根部夹紧的直止血钳下面切断阑尾。⑦处理阑尾残端:依次用5%碘酊、75%酒精和生理盐水涂擦阑尾残端粘膜面,用荷包缝合将其包埋入盲肠壁内。⑧关腹:关腹前应以卵圆钳夹一块小纱布团,伸入腹腔,在盲肠周围检查有无渗液、脓液,有无结扎点出血,如有应加以处理,再缝合腹壁各层。

1.3观察指标 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伤口愈合情况。

2结果

2.1手术方法及切口选择 单纯阑尾切除52例,切除+腹腔引流8例。切口长约5~10cm,其中麦氏点斜切口50例、横切口9例、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1例。

2.2手术及住院时间:手术时间22~72min,平均(40.72±10.63)min。住院时间1~14d,平均(6.42±2.74)d。

2.3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切口感染3例,1例行二期缝合,2例经换药二期自行愈合。1例粘连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排气后进流食,多下床活动,病情很快恢复。

2.4抗生素使用 93.33%(56/60)患者使用甲硝唑,3例患者使用头胞他啶,1例使用替硝唑。

2.5伤口愈合 95.00%(57/60)的伤口I期愈合,II期愈合2例,1例III期愈合。

3 讨论

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1],淋巴滤泡增生、粪石、食物残渣、寄生虫等因素引起阑尾管腔阻塞,血循环发生障碍,造成阑尾缺血坏死而使炎症加剧。

3.1早诊断对提高阑尾炎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是阑尾炎诊断的最经典方法,但阑尾的位置多变,儿童、老人、妊娠期等特殊类型阑尾炎诊断较难,需要一些辅助的实验室检查和腹部平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B 超在急性阑尾炎和其他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已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方法[2],它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无创、经济等优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在基层由于群众对常见病认识不足,主动就诊意识较差,患者未能被早期诊断而出现阑尾穿孔、腹腔脓肿,使并发症增加,影响治疗效果。

3.2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是急性阑尾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可能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是否及时可影响其治疗效果与预后[3]。在基层医院,外科医师往往面临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的选择,面对确诊的阑尾炎,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外科医师和患者以及家属往往会有冲突[4]。因此,基层外科医师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急性阑尾炎的危害性、手术的重要性,争取早期手术,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3.3规范术中术后操作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是阑尾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切口感染率为5%,较武宗华等报道的6.2%[5]略低。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原因与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力、阑尾的病理改变以及主管医生的手术技术、术后处理措施等有关[6]。所以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保护切口,缝合时的切口用0.5%甲硝唑冲洗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后早期换药,注意切口生长和有无渗液,嘱患者术后1d可起床活动,早期肠内营养,增进血液循环,防止肠粘连发生,加速伤口愈合。

3.4合理应用抗生素。急性阑尾炎患者感染细菌以肠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 [7]。阑尾炎手术作为感染手术,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绝对指征,故应早期应用。在全身用药的同时,甲硝唑液反复冲洗切口是减少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8]。我们多用甲硝唑和头孢菌素,术前l~2h内1次性静脉注射足量的抗生素,术后24h内再使用1次,并连续用药2~3d,但3例伤口感染患者用药7~10d。通过合理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7-474.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46-1151.

[3]余菲,诸葛毅,鲁永华,等.基层医院阑尾切除术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283-5285.

[4]王健.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的探讨及并发症的预防[J].社区医学杂志,2008,6(23):71-72.

[5]武宗华,向建文,舒庆华.关于基层医院阑尾炎诊治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08,5(4):76-77.

阑尾炎护理诊断篇(5)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外科最常见,多发的急腹症之一。由于其病理生理特点的特殊性,诊断较困难,极易引起误诊误治,笔者就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阑尾诊断,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00年至2008年,我院共收治小儿阑尾炎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7岁,平均住院9天,全部病例均符合第六版《外科学》诊断标准。

        1.2治疗:56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为单纯阑尾切除;阑尾切除+腹腔抗生素冲洗;阑尾切除+腹腔抗生素冲洗+腹腔引流。阑尾残端处理采用荷包缝合,术中用0.5%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和腹壁各层,对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及残端处理欠佳的病人,放置烟卷引流,术后常规应用广泛抗生素,发病48小时以上的患儿应注意脱水的纠正。

        2结果

        本组病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

        2.1病理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化脓性阑尾炎25例,坏疽性阑尾炎7例,阑尾穿孔10例,各年龄段均有穿孔发生,发生率分别为:幼儿41%,学龄前儿19.8%,学龄儿童13%。

        2.2并发症: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

        3讨论

        3.1小儿阑尾炎的病理生理特点:小儿阑尾开口较大,黏膜内淋巴滤泡少,阑尾壁薄,黏膜皱襞尚未形成,发病率低,发病易穿孔,年龄越小,穿孔率越高[1]。小儿腹壁肌肉发育尚不完善。腹膜吸收能力强,且小儿大网膜发育不会,不能起足够的保护作用。故病儿腹部体征不明显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

        3.2 小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小儿不能提供详细的病史,往往给诊断带来困难。其特点:①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早期出现呕吐,高热等症状。②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不典型,但有局部压痛和肌紧张,是小儿阑尾炎的重要特点。③穿孔发生早,穿孔率高,穿孔后腹膜炎不易局限,全身症状重。

       3.3 小儿阑尾炎的诊断:诊断小儿阑尾炎必须仔细耐心,取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再经轻柔的检查,左右腹对比检查。仔细观察患儿时检查的反应,做出判断。诊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小儿阑尾炎常以呕吐为早期症状,呕吐,发热,腹痛为小儿阑尾的主要症状②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但局部压痛和肌紧张常为小儿阑尾炎的重要体征。③b超检查,b超不能显示正常阑尾,但对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的确诊很高,确诊率可达71%-97%。当临床症状明显而b超又报告为边界不清楚的低回声或直径≥5cm的混合性包块时,应果断手术,④腹腔穿刺:对诊断腹膜炎可确诊,为剖腹探查的有力指征,在小儿阑尾炎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情况下更实用,简便易行,临床意义较大。

        3.4 小儿阑尾炎的处理。小儿阑尾炎的处理原则是早期手术,手术切吕多选用麦氏切口,对压痛明显偏离麦氏点的病例,可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作切口,对伴有弥漫性腹膜炎及粘连性梗阻的病例,多选用右下腹探查切口[2]。术中用0.5%甲硝唑冲洗腹腔及腹壁各层,是降低化脓性,穿孔性阑尾炎所致腹膜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是药物所不能替代的。

        3.5诊治体会:小儿对病史描述不清,体检多不合作,难以取得有诊断价值的病史及体征,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小儿阑尾炎最根本的诊断依据是持续性腹痛与右下腹痛,小婴儿不能述痛,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始终烦燥表现,无笑容,腹部拒压。细心的母亲常发现孩子哭闹时“拍打催睡”反而更哭。体检时应注意患儿的举止,患有阑尾炎的患儿行走时常有试探感并且很慢,弓身费力向前挪步[3]。(2)对发热,腹痛,呕吐的患儿,不能仅满足于现有的诊断,应动态观察体征的变化,经过6小时的仔细观察,仍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时,需考虑手术探查。(3)儿科医生对小儿腹痛在诊断不明前,不宜滥用激素和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4)在小儿阑尾炎诊治过程中,既要防止漏诊,又要防止过度诊断,过度治疗。完善的术前检查是防止过度诊断的有效手段。我院曾有一例3岁患儿,临床诊断为小儿阑尾炎,拟行阑尾切除术,在常规术前检查中,胸片示:右下肺炎,后转内科按肺炎治疗后痊愈出院。我县乡镇医院,曾有将小儿痢疾诊断为小儿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最终导致患儿死亡的惨痛教训。

参考文献

阑尾炎护理诊断篇(6)

        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形如蚯蚓状,长5~10cm,直径0.5~0.7cm,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汇合点。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但变异较多。阑尾尖端指向有六种类型。阑尾远端为一盲端,系膜短于阑尾本身,阑尾动脉是一种无侧支的终末动脉,静脉向门静脉回流入肝,阑尾也是一个淋巴器官,富含丰富的淋巴组织。这些特点决定急性阑尾炎临床常见。

阑尾腔阻塞是最常见的病因。常由粪石、异物、蛔虫、肿瘤等阻塞,以粪石最常见,阻塞后阑尾淋巴滤泡增生,黏膜分泌黏液使腔内压力上升,造成血液障碍。同时细菌入侵,加剧阑尾炎症改变。致病细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1  临床病理分型

        1.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属病变早期。病变多只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阑尾外观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并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显微镜下各层均有水肿,以黏膜和黏膜下层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轻。

        1.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多由单纯性发展而来,阑尾肿胀增粗,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脓性渗出物,腔内亦有积脓。镜下各层有小脓肿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1.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是一种重型阑尾炎。其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阑尾穿孔。如未能被局限包裹,则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1.4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若进展较慢,可被大网膜、肠管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包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部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经及时治疗后炎症可消退,但多数可转为慢性,易复发。其他三种类型如未予及时手术切除,又未被包裹局限,炎症扩散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感染性休克等。

        2  临床表现

        2.1症状

        2.1.1腹痛  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周,数小时(6.8h)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70%一80%的病人腹痛有此特点。部分病人开始即在右下腹痛,若腹痛波及中下腹或全腹,是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的表现。

        2.1.2胃肠道症状  发病早期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也可发生,但较轻。盆腔位阑尾炎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症状。弥漫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排气排便减少。

        2.1.3全身症状  一般低热,体温在38℃以下。如有阑尾穿孔、脓肿、腹膜炎、门静脉炎,体温可达40℃左右,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等。

        2.2体征

 

[1] [2] [3] 

;       ..右下腹压痛  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改变而改变,但始终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病变早期腹痛尚未转移到右下腹时,右下腹便可出现固定压痛。压痛程度与病变程度相关。

        ..腹膜刺激征  可触及反跳痛、腹肌紧张,且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这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御反应。提示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

        ..右下腹包块  右下腹扪及压痛性、边界不清而固定的包块,应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他体征  如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直肠指检等,均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

        .典型的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到(~)×/L,可发生核左移。

        .影像学检查

        如B超、X射线等,一般不必要,当诊断不肯定时可选用。

 .鉴别诊断

        有许多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在确定阑尾炎诊断时,常需排除这些疾病,特别是诊断困难时。如消化性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异位妊娠破裂、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胆囊炎、局限性回肠炎等。

          处理原则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最好行阑尾切除术,也可在严密观察下行抗炎等保守治疗。

        .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急诊手术治疗。

        .阑尾周围脓肿,一般应先行抗生素、中药等非手术疗法,可使包块缩小、消失,待个月后再行手术治疗,但也可直接行手术治疗,以引流为目的。

        .值得提出的是小儿急性阑尾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

          护理诊断目录

        .腹痛  与急、慢性阑尾炎有关。

        .潜在并发症  可致阑尾穿孔腹膜炎,与诊治延迟有关。

        .体液不足   体液不足与禁食、呕吐、发热等有关。

        .术后潜在并发症  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粪瘘与阑尾穿孔腹膜炎,与切口污染、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阑尾炎护理诊断篇(7)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如延误治疗发展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处理不当,易出现较多术后并发症。现将我院近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诊断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患者48例,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5岁.发病至诊治时间最短3天,最长10天,均有阑尾炎病史及体征,辅助检查支持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6例,伴穿孔34例,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包裹38例.全部病例均行一期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1.2.1 切口选择:临床表现典型者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不典型者取腹直肌旁或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切口大小视术中情况定,尽量用腹膜保护切口。

1.2.2 术中处理单纯阑尾化脓穿孔者,吸净脓液,无粘连,常规切除阑尾,残端包埋,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包裹,可用手指钝性分离机化大网膜,切除炎症浸润大网膜,分离粘连,剥至脓腔,吸净脓液,尽量游离化脓穿孔阑尾,于根部结扎切除,盲肠壁水肿明显,无法包埋者,可行“8”字缝合包埋残端或单纯结扎阑尾根部,也可用大网膜覆盖保护。局限性腹膜炎,将局部擦净不宜广泛冲洗,弥漫性腹膜炎者,可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1]干净后以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于右髂窝内放置胶管引流,均于皮下应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后缝合皮肤。

1.3 结果:术后8例切口感染,4例出现腹腔积液,3例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治愈。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时间5~15天,平均7天,无腹腔脓肿、出血、肠瘘等严重并发症.

2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首位。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外科技术、麻醉、抗生素治疗和护理的改进,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治愈,死亡率已降至0.1%左右,但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变化多端,诊断也不易,因此应对每一具体病例认真对待,才能达到准确诊断早期手术,防止并发症,提高治愈率[2]。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一经诊断可早期手术,恢复良好,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相对困难,要充分考虑相关鉴别疾病,诊断明确后即应早期手术,手术清除原发病灶,从根本上治疗该病,而保守治疗后仍需手术,这时手术治疗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主张早期手术,术前需全面检查,包括腹部超声,女性不要忽略子宫及附件,老年病人要考虑肠道肿瘤,确定手术指征, 局限性腹膜炎及腹部包块,可结合腹部超声及腹穿进一步确定诊断,术前要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其它疾病,必要时可行肠道准备,术中尽可能清除原发病灶,弥漫性腹膜炎或化脓穿孔者,视情况留置引流管,术后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早下床活动,促进排气,排气后进流食,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避免粘连性肠梗阻。

参考文献

阑尾炎护理诊断篇(8)

近年来,6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呈增长趋势,占老年人急腹症的首位。由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病理、生理变化复杂,其症状不典型、并发症较多、发病急、病情危重,因此病死率较高,应给予高度重视。老年阑尾炎患者常有上腹不适、腹胀、恶心呕吐、上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发烧、白细胞升高等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上述病情逐渐加重,腹痛难忍,不能入睡,体温可达38℃以上。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60到78岁。其中60-69岁60例,69-78岁40例。从发病到我院就诊治疗时间为5h-12d。

1.2 辅助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10.0×109/L以上者60例(60%),但中性粒细胞分类在0.80以上者有79例(79%);行B超检查,显示阑尾病变70例(70%),发现腹腔渗液17例(17%);行腹腔穿刺,阳性13例(13%)。

1.3 方法 本组100例患者在入院后24h内诊断手术78例,超过24h诊断手术22例,其中单纯阑尾切除术49例,阑尾切除及腹腔置管引流术34例,单纯切开引流术13例,4例术中不能排除盲肠肿瘤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阑尾周围脓肿。术中探查发现阑尾坏疽穿孔25例,穿孔率25%。2 结 果

表1 治疗疗效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老年急性

阑尾炎患者 100例 82例(82%) 16例(16%) 2例(2%) 98%

3 讨 论

3.1 100例治疗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2例(8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6例(16%),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2例(2%),总有效率98%。术后有并发症者10例(10%),其中并发肺部感染2例(2%),黏连性肠梗阻者4例(4%),切口感染4例(4%)。

3.2 老年人患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为老年人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感觉功能减退,致使老年患者对腹痛敏感性差。很多老年患者临床表现轻,有的仅表现为上腹不适、腹胀、腹泻等。但手术中常发现阑尾炎病情重,有的已经化脓、坏疽甚至已穿孔。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常同时伴有多种疾病,造成症状重叠,掩盖了急性阑尾炎的体征,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老年患者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抗病能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病情变化快,容易引起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时还可导致死亡。70岁以上的老人患阑尾炎死亡率高达20%,青壮年患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则为0.5%-0.8%。总之,老年病人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并存疾病多,手术易发生心律紊乱、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切口感染、裂开等。所以,应做好围术期处理,加强对各重要脏器的监测并及时正确处理。

3.3 由于老年人反应能力较差,症状又常与病理改变不一致,主诉的腹痛不甚剧烈,有时腹痛症状也不典型,仅有腹胀、恶心等症状,有少数病例反应为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鉴别诊断困难,容易误诊。专家建议,对有发热、右下腹压痛和急性神经系统体征的老年患者不要忽略患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另外,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体征也不典型,阑尾炎发展速度快,容易穿孔。因此,误诊和延误手术是导致老年人阑尾穿孔率及病死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为避免老年性阑尾炎误诊,患者应详细向医生描述病史,同时进行全面体检,参照血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及影像学辅助检查等加以综合分析,力求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对诊断明确的急性阑尾炎,应当在积极治疗合并症及减少并发症的前提下,及早手术切除。与此同时,每一个患者个体都有着他的特殊性,因此可以看出,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巨大的。医护人员应该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对患者的个体特殊性进行个性护理,全面地掌握每个患者社会、心理、生理的特点,因人施护。如有些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会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医护人员应经常陪伴或者加强巡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3.4 对老人反复出现阑尾发炎者,应该考虑切除阑尾,因为老人阑尾炎发作容易休克;另外,反复发炎的天生阑尾扭曲者,最好切除。当然,如果阑尾炎进入化脓、坏疽和穿孔期,为防止患者随时发作休克,必须切除。如何预防急性阑尾炎,饭后切忌暴急奔走,平时饮食注意不要过于肥腻,避免过食刺激性食物。

参考文献

[1] 苗瑞政,刘乃青,姜占明.老年人右半结肠癌并行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124-125.

[2] 朱伟东,唐惠君,粱建忠.老年人急性阑尾炎52例临床分析[J].中因医药导报,2006,57(12):184-185.

阑尾炎护理诊断篇(9)

近年老年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情往往复杂,易延误治疗,且有较多的并发症及较高的病死率。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穿孔比例大,且常合并其他疾病,病情重,病死率高。有报道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病死率为4.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7.9岁,病程1~5d。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46例,其中伴恶心、呕吐9例,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15例。体征:右下腹麦氏点或其附近固定性压痛,有局部腹膜刺激征47例。60例患者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其中明显核左移者20例。胸、腹X线片检查排除右下肺炎和膈下游离气体, B超检查排除右侧输尿管结石等症。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合并疾病:高血压13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脑梗死1例,肾功能不全1例。

1.2 方法 19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均在入院后24h内急诊手术切除阑尾;2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入院后12h内急诊手术切除阑尾并行腹腔引流;1例阑尾周围脓肿在规范应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仍有发热、右下腹体征消退不明显,在入院后第8天行脓肿引流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嘱患者排气后进半流食,期间适当补充液体,给予抗感染药治疗,引流管24~72h拔除,隔天换药,术后7d拆线。

2 结果

本组病例痊愈26例,占86.7%;1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出现切口感染化脓,经引流换药而痊愈, 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术后肠瘘,再次手术后痊愈。无死亡病例。全组无腹腔内出血及残余脓肿形成,无粘连性肠梗阻及阑尾残株炎发生。随访6个月,未发生肠粘连。

3 讨论

3.1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①注意老年人阑尾炎的发病特点。②认真地进行体格检查。当阑尾炎的症状特点如疼痛、腹壁肌肉紧张不明显时,要反复检查,左右两侧对照,必要时做腹腔穿刺或辅助检查。若体温升高、腹痛加剧、压痛增重及局部体症明显,可能发生阑尾坏疽或穿孔。如可触到压痛包块,则可能阑尾穿孔后,周围形成脓包。③本组显示腹腔穿刺对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率可达80%以上。④胃肠造影示阑尾不显影或狭窄,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帮助。

3.2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特点:老年人阑尾炎症状、体征不典型,病情发展快且严重,易坏疽穿孔或形成脓肿。①老年人阑尾发生生理性萎缩,阑尾管腔变窄,容易发生阻塞,加上老年人肠蠕动减弱,食物残渣容易进入阑尾形成粪石;随着年龄增长,起开关作用的阑盲瓣也会退化萎缩,以致关闭不全,导致未消化食物等进入阑尾管腔引起堵塞,另外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容易引发急性阑尾炎。②老年人由于血管大多有硬化,阑尾动脉也会发生改变,阑尾发生感染后易致动脉闭塞,引起阑尾缺血坏死,穿孔率高。③老年人对疼痛的反应较不敏感,所以腹痛症状轻,疼痛定位模糊;老年人对炎症的应激反应也比年轻人迟钝,全身反应比较少,发热不明显,发病后即使发热也以低热多见,甚至不发热。④老年人腹部脂肪较多,腹肌萎缩,腹肌紧张不明显,易误诊。⑤老年人并存疾病多,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特别是并存消化系统疾病时,极易与阑尾炎早期症状混淆而延误就诊,导致阑尾坏疽穿孔。⑥老年人大网膜包裹局限病灶的能力降低,阑尾发生炎症时,不能向炎症区域移行,发挥保护作用,所以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诊断处理不及时易穿孔,一旦发生穿孔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3. 3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老年人患急性阑尾炎穿孔发生率较高,应把握时机,尽早手术治疗,不应把高龄和并存疾病视为手术禁忌证。从本组病例可知,即使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但处理得当,阑尾炎治愈率很高。

3. 4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①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发生率较高,应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治疗。②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误诊。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不能靠单一检查结果,而应该综合考虑,所以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要仔细、全面,必要时辅助检查,如X线检查、B超、CT检查等辅助诊断。③积极治疗并发症,如糖尿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到8μmol/L以下;高血压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改善心脏功能和冠状动脉血供;有呼吸道合并症者,给予抗生素并维持血中有效浓度;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营养状况等。④手术力求简单,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仔细操作,切开腹膜后立即吸尽渗液,利用腹膜外翻保护切口,减少切口感染;操作要轻柔,减少组织挫伤;缝合腹膜时切忌针距太密,影响血运;腹腔感染严重,腹腔脓液较多时,可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术野。严重者放置硅胶管引流。⑤术后要特别注意防治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适当的抗生素,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帮助排痰。⑥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防止术后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症状不明显,往往会被认为是小毛病而延误治疗,引起阑尾穿孔,进而引起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所以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一旦诊断应及早手术,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同时注意处理合并的内科疾病,减少病发症及病死率。

阑尾炎护理诊断篇(10)

儿童阑尾炎为什么易被误诊,家长应注意些什么呢?

儿童阑尾炎发病的常见病因

阑尾是人体内退化的残余管状器官,其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大肠相通。

阑尾管腔细窄、开口较小,壁内有丰富淋巴组织,当出现呼吸道或胃肠道炎症时,阑尾壁内的淋巴滤泡会增生肿大,阻塞阑尾腔。此外,食物残渣、粪石、果核、小豆、蛔虫等异物也常引起阑尾腔梗阻。

一旦阑尾腔梗阻,腔内分泌物滞留,就会引起阑尾发炎、肿胀。由于儿童的组织较为娇嫩,加上其阑尾动脉较细,如发生炎症、肿胀,很容易造成阑尾壁淤血、缺血,比成人更容易发生阑尾坏死、穿孔。

正是这些解剖特点和影响因素,使儿童阑尾炎成为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

阑尾炎为何易被误诊

阑尾炎主要表现为三大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

由于阑尾炎腹痛开始时常位于上腹和肚脐周围,阑尾发生炎症时,会刺激神经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婴幼儿阑尾炎的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出现早且显著,甚或可发生于腹痛之前,成为最初的症状。而且儿童阑尾炎早期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症状,等到炎症较为明显时才有38℃左右的发热,再加上小儿对症状描述不清,查体不能很好地配合,所以在疾病早期经常被误诊为胃肠炎或胃痉挛。

如何辨别儿童阑尾炎与胃肠炎、胃痉挛

虽然儿童阑尾炎与胃肠炎、胃痉挛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病情发展不同,根据详细的查体和检查还是可以区分的。

阑尾炎其疼痛会逐渐固定于右下腹,当医生触及压痛点时孩子有痛苦表情,尤其是医生的手压向腹部深处后迅速抬起时孩子的哭吵、会更甚,这些是诊断阑尾炎十分重要的依据。

由于阑尾炎大多伴有阑尾腔梗阻,所以腹痛往往是一阵一阵的,并且越来越剧烈,一般不会自行缓解。

当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时,临床可出现39℃以上的持续高热。

化验血常规时,白细胞升高。慢性阑尾炎或有阑尾包块时的B超检查以及肛诊检查等,对某些特殊的阑尾炎诊断也有很大帮助。

胃痉挛其疼痛较轻或模糊,常间歇性反复发作,位置不固定或定位不明显,以上腹居多,很少有压痛及肌紧张,用解痉剂后指压时疼痛减轻,多数轻症患儿还可自行缓解。

胃肠炎其疼痛主要以上腹和脐周为中心,整个下腹部疼痛,伴有呕吐、腹泻,但是肚子摸起来是软软的,没有固定的压痛点。

急性儿童阑尾炎应早期手术切除

现代医学强调一旦确诊急性阑尾炎,应该早期手术切除阑尾。尤其是儿童阑尾壁较薄、动脉较细,住住在十几甚至几小时内,就可以由单纯性阑尾炎转变为化脓性阑尾炎,随即发生坏疽,导致阑尾穿孔。

由于儿童大网膜较短,不能很好地将发生炎症的阑尾包裹、局限,一旦发生阑尾穿孔,阑尾腔内的大量脓液和肠内容物就会从破溃口流入腹腔,极易扩散成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

因此,儿童阑尾炎原则上不进行保守治疗,如果该动刀时迟疑不决、耽误治疗,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阑尾炎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与一般手术相同,阑尾手术前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准备。

首先,要尽量和大孩子讲清道理,告诉他们手术的必要性。对于小孩子要减轻他们的恐惧感,以使得他们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其次,生理上医护人员会对孩子进行常规的检查,比如抽血、做心电图等,家长应注意遵从医嘱对孩子禁食禁水,配合护士给孩子清洁肠道等。

上一篇: 建筑工程三级安全教育 下一篇: 工商管理学科建设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