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6:47: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统文化的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大专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倾向
(一)傲慢失谦,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当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高己卑人的思想倾向,对物质追求不切实际的希望和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差比照让社会各界明显感觉出眼高手低的特点,在关键时刻则显得缺乏自信心,不能勤奋务实,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二)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孝亲尊师思想。自我意识是指思想行事方面首先想到自己,其次再顾及到他人的生活意识形态。问及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份收入准备如何使用时,准备给父母礼物或帮助家庭改善物质条件的学生仅仅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学生都在计划如何改善自己的条件和购买自己一直向往的某件时尚用品等等,缺乏中国古来人皆有之的报恩孝养思想。
(三)功利思想、享乐主义、等价交换心理普遍存在。在校学生虽未完全步入社会,但在学校人事环境处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普遍表露出比较强烈的功利思潮,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交换等心理思想倾向较为普遍。初次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工作等活动中,具有很强的等价交换心理,注重自我利益的得失,失于团体、社会利益的综合考虑。
(四)缺乏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精神。于校园生活乃至初入社会的工作生活环境当中,当代大学生在独自面临自我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重选择当中,绝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现实生活当中、报刊杂志报道当中、网络适时爆料的社会现象当中,有着大量的实例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
二、传统文化教育是医治当代大学生不良思想倾向的对症药
在国内一所普通大专院校举办《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之后所作相关内容的随机调查中显示,34.48%的学生表示加深了对国学与传统文化的了解,27.08%的学生表示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26.04%的人表示认识了“真实的孔子”,22.92%的学生表示加深了对“礼”的认识,同样比例的人表示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近47.92%的学生准备通过阅读的方式学习国学,10%的学生决定通过网络学习国学,其余近40%的学生中的绝大部分均有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学习国学的打算。
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一)孝道的教育能使学生明白社会人的基本义务。孝亲尊师是孝道的基础,孝道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心。百善孝为先当中的孝,意指孝养父母尊敬师长,这是孝道的根本和基础,将孝义理拓展并运用到兄弟姐妹、朋友、工作同事乃至社会等人事环境中时就成为孝道。学习孝道,可以唤起学生本有的对父母双亲的感恩之心,并使这种感恩之心能够拓展延伸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社会工作的所有领域中去,自傲自私、高己卑人之习气自然慢慢远离。
(二)四维八德和伦理教育教给学生处世的基本原则。礼义廉耻,夫妻、父子、兄弟、朋友以及人与社会等五伦关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等教育,是中国古来学人的必修科目,也是每个人自觉遵循的基本处世原则。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的学习,将对学生思想、言论、学习生活工作等行为起到不可替代的匡正作用。
(三)三纲八目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三纲八目是每个知识分子终身追求的人生目标和进修阶梯。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就会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大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开始趋于成熟,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就能慢慢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
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把自己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无疑将对其人生目标的正确树立起到巨大的正面作用。
三、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建议
1. 传统文化的诠释。广义上,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并不是完全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存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中华传统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等集结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日常生活中亦被称为“中国文化”。其中,思想文化是中华文化构成的重中之重,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行为准则。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形态之一,无论哪个民族只要经历岁月洗礼,就会产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愈为深厚,其传统文化也愈博大精深。首先,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来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一词,涉及我国境内诸民族数代传承的社会历史因素,其中包含了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制度建设等。其次,从中国哲学的范畴出发,冯友兰以董仲舒学说的确立为划分标准,将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以经史子集之类的经典著作和传统习俗作为载体,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融会贯通的包容性和锐意变革的创新性。最后,从历史研究领域探讨中华传统文化,指的是从中华文明诞生之际到清朝的漫长历史中形成、发展的古典文化,即1840年前的古典文化。
当然,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全是精华,面对这样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需要明确的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应当正确反映中国文化健康的精神方向,能够激励人们奋勇拼搏,不管是在国际视野还是在当代中国,都具有巩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的作用。它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力支持,可以为治国兴邦提供有益借鉴,这是中华文化鲜活的精神,在21世纪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性作用,它能够完善个体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教育通过培养社会化中的个体形成良好的个体社会化特征,促成个体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素质、改善人口质量,还能够促进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
第一,有利于个体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把经济、利益、金钱放在了生活追求的第一位,而忽视了文化、道德、审美,不重视人们的精神发展,即使儿童也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异化”。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全面发展受到扼制,个体和谐的人格发育成长受到严重挑战。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看重的是文化教育传统。儒家思想倡导德育、智育、美育三者的结合,德育是“礼”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序”,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智育是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的学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美育是“乐”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和”,也就是调和性情,使人的精神保持和谐快乐的状态,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个体树立起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追求,最终达到构建独立人格的终极目标。
第二,有利于社会进步。当代文化的“复归”,并不是简单的跨越时空,而是从世界与民族的统一、现代与历史的统一中寻求平衡点。党的十热烈倡导、积极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树立起来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把握其核心理念。“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均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孕育而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强大凝聚力。思乡情节、“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及“天下有道”的社会追求无不包含了对于和谐和团结的坚持。立足当代文化多样性,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更是有助于增强文化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以儿童为本的原因分析
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必然要构建一个合理、稳固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的中心应当是社会群体的基石,是文明延续的火种,是国家新生的力量。《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中明确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是人民教育的重要环节,追本溯源,以人民为中心更是以“人之初”为中心。
1. 儿童为本的理论传统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当是贯穿人的生活始终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对儿童教育的研究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他认为儿童是能够成长为“圣贤坯璞”,教育儿童要及早及时,否则就会像名门右族因祖先忠孝勤俭发家,却因子孙顽劣破败,“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如果在幼年时期没有好好地教导儿童人伦,以后就会不遵守纲常。在19世纪末,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从实用主义出发明确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教学理念,提倡把儿童当作是教育的中心,而不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教育的最大毛病,是把学科看作教育的中心……其改革的办法,只是把教育的中心搬一个家:从学科上面搬到儿童上面。”德国教育家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在其教育学名著《人的教育》中提出的葡萄藤比喻,也是以儿童为本位教育思想的体现。种种理论和研究表明,推行中A传统文化教育要切实地跟儿童中心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教育对个人作用的最大化。
2. 儿童为本的历史延续性。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理念出发,启蒙教育、基础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两大基本领域。我国的儿童教育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在清末民初之前,以成人为本位是儿童教育的一个误区。“”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儿童文学,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播了长达两年之久,使得学校教材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得到实施后,不仅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还在我国传播了近两年之久。近代教育思想家曾经提出“将来的世界,完全靠儿童们长大以后的活动”。虽然的热度消减也带走了近代西方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播的燎原之势,但是20世纪80年代重新涌入的西方教育思想再度涌现“儿童要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这一理念。
3. 儿童为本的现实紧迫性。离开中国土壤谈传统文化教育是不现实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规定了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考虑这一问题。首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儿童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和学习力,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群体。中国的儿童教育又与其特定的历史环境息息相关,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成长需求。其次,当今社会快餐文化、功利主义充斥着每个角落,而儿童心智尚未发展完全,极易受到社会环境、父母、学校等的影响。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的“白板论”认为:儿童天性未定,像没有任何痕迹的白板或可塑性强的蜡块,教育者可以任意涂写。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起儿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现实意义上具有紧迫感。
三、如何构建以儿童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 明确教育目标。教育要立足固有土壤,吸收外来文明,面向现代化。构建以儿童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当明确传承发展的应该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语》中曾提及孔子把“文、行、忠、信”这四要素当作是教育的大纲,朱熹则认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和行为规范。著名哲学家洛克也着重强调有德行、有能力、有才华的绅士必须具备以下四种品质: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这些儿童教育目标的扬弃,重点宣扬了传统文化中教育儿童如何做人的伦理精神。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就曾公开发言自小学习的《孟子》使他受益终身。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德育传统,不仅是着眼于宣扬立德树人,更是提倡我们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知行合一。
2. 制定适宜的课程。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既然以儿童为核心,那么它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应当是服务于儿童发展的。正如西方流行的先进教育理念倡导的那样,教育课程要由成人中心转向对话儿童。我们在进行启蒙式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当明确的是不要强行灌输成人思维到天真的孩童身上。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在其教育思想体系别强调应该注意儿童的身心特点,让其自然而然接受感化。朱熹所阐述的“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确切地说是将“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区分开来。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必然要将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加以全面考虑,比如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读物时,要运用洛克所说的“人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一样,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通过经验在上面印上痕迹和记号,便形成了后天的知识和观念”的教育理念,借此做好启蒙教育,创作系列绘本、儿歌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摹本。此外,简单又不失趣味性的课程内容也是课程制定的重点部分。
关键词:传统继承疑问现代
1.写在前面
发生在1840年的,确实改变了中国太多事情,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冲击或者说是根本性的改变。作为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是政治的载体之一的建筑也没能幸免。而这种改变的后果一直延绵到今天。一些有识的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一直在呼唤传统;思想界、理论界在呼唤中国传统;建筑界在呼唤传统建筑。
但是在中西文化激荡的近、现、当代中国,到底是不是还能找到那个建筑文化上的“传统”?这个 “传统”到底是什么?怎样继承?更进一步问,这个“传统”是否还存在?还有继承他的必要吗?我们是不是还真的存在继承它的可能?甚至是这个“传统”是否真的存在过?
本文主要从社会人文方面来谈。现代的中国经过了近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得程度,再加上人口数量基数过高,我们的城市也已经进入了高密度的时代,百万人的城市已经很多见,几百万人、上千万人的城市也已经即成的现实。那么植根于古代的相对小规模、低密度城市的传统建筑是不是还能够适应今天的城市呢?
2.经济
从经济方面讲,在城市地价寸土寸金的今天,高容积率是 “万能”的金钱,或者说是市场给定的方向。君不见城市大厦高千尺?建筑空间序列的竖向发展是已经写进“教科书”的事情了,建设部的绿色建筑条例也有关于节地方面的要求,就在这“官民同倡、上下一心”的形式下,基于水平方向上的院落空间是不是还有其自主的生命力?以水平序列为主的功能关系是不是还具有其现实意义?(台湾的禅寺给了我们很大的提示,以传统的多重院落为空间组织手法的中国佛寺,在这里被安置在了一座高层建筑里,我们熟悉几进院落后的大雄宝殿意外的出现在了XX层。但总体来说禅寺是一座非常好的建筑,但是存在了这种可能,就是作为一座经过精心设计和堪称精致施工的建筑会抹杀他在形式上的失误,会不会我们被太精美的外表遮住了眼睛呢?)
3.文化
从文化方面讲,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已经不是那个以大家庭四世同堂为基础的古代社会,三口之家称为了社会的基本单元,这“庭院深深深几许”哪里去找合适的“大宅门”为依托啊?在现代社会里大家庭的形式已经瓦解,家庭院落还有它伦理层面的价值吗?
一些设计师在住宅方案设计中,为整天老死不相往来的单元房居民设计了所谓的公共活动空间,目的是恢复我们传统的大杂院的生活方式。可是几乎没有过成功促进邻里交流的实例,或者说少之又少。那么会不会是现代人就真的不需要这个东西了呢?还是建筑师功力有限没能设计出合格的作品呢?建筑是在这里扮演的建筑设计师,而是住户的生活设计师,用建筑来指导住户该怎么生活,建筑师有没有这个指责呢?有没有这个能力呢?建筑到底是应该顺应人,还是要改变人?
有这样的一个实例,某单位的家属楼,楼下有个小院子,种着八棵垂柳,树下还有三个石桌,在天气好的时候,尤其是夏天,院子里从早到晚都是人。这个住户自发设计营造的空间完成了建筑师没能做到的事情,主要原因是使用这个公共空间的人都是工作上的同事或是各自的家属,他们之前就彼此相知相熟,具有相同的社会背景,而普通的商品住宅住户基本上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很难坐在一起没有心理障碍的交流,而不同的职业背景,也让他们没用共同的闲暇时间。由上面的例子可以回头想想传统大杂院的居民由于社会地位背景相接近才住在一起,这更像是前面例子中的家属院,问:既然这种传统的社会秩序不存在了,我们还有必要谈传统吗?我们还有条件继承传统吗?
现代君子们的“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传统抱负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然 “寄情山水”的传统意趣也基本上无从谈起。传统建筑组织出来的传统风情“更与何人说”呢?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人有着不同于古人的意趣方式,甚至十几年前的生活拿到今天都已经不会被接受,那么古人在自己的私家园林里营造的崇尚自然的意趣现在人还会接受吗?当然当代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还会是风景名胜,游人必到之地,那为什么这个社会“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没有再营造“寄情山林”的建筑实例呢?是不是真的是现代人失去了传统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了呢?就算是经典的江南私家园林现在也只是友人们一次性消费的地方,再也没有合格的后续作品了。(私家园林是最具继承可能性和价值的建筑类型)
4.政治
从政治层面讲,传统中国建筑为古代中国的等级制度所左右、所依附。传统建筑形式和传统的政治组织形式相互依托互为因果。那时的政治决定了那时的建筑,那是建筑又体现了那时的政治。具体说,层层叠叠的院落序列正好体现等级森严的政治体制,强调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方式又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特点。但是在今天民主政治已经深入人心的政治氛围下,又要用“传统”来体现什么?决定什么?甚至是映射什么?
以上提出的一系列的关于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中的疑问,很多建筑师在他们的建筑实践中给予的或多或少、或正面或侧面的回答,有些有力,有些牵强。现代城市对新类型建筑的要求使得低密度的老跨院不胜其职,就拿出大屋顶给城市中的每个建筑带个帽子,不管他是高层还是多层,也不管他是文化的还是行政的,这种做法在这里已经不用在提出疑问了,大家早有共识,但却是在某政治人物下台后,大家才纷纷跳出来“认清面目”,不想在这里翻老账清算谁,只是想问,高叫传统是不是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些政治目的而非人民文化要求呢?从这个层面讲我们的真实目的是不是真的就站得住脚跟呢?
5.当代
看看我们已经有的继承方式,建筑史学者郝曙光(东南大学建筑史及理论博士 教授 本人本科的建筑史教师)在他的书中(《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把传统建筑文化现代继承的实践探索手法总结为八种方式:模仿、片段、简化、夸张、影像、意象、隐喻、移植。这八种手法各自对应着相应的建筑作品,也可以说现在已经出现了的想要继承传统的建筑作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手法(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可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以上的手法集中在视觉上做文章,要么是完全模仿,要么片段模仿,除了这种集中在视觉上的方式我们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6.近代
在此又要进一步说,晚清革新派曾经高举改良的大旗,说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又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请问,这去除了 “糟粕”的“精华”还能否称其为“精华”?那改了洋“用”的“学”到底还是不是 “中体”?钢筋混凝土的梁、柱、斗拱,它还是不是传统的建筑结构?已经换成是商业街的展厅的古董建筑到底还是不是“传统建筑”?装修一新住了人的马厩到底还是不是马厩?
东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思维维度上的,建筑在东方的文化中虽然占有它的实际地位,并且起到了实际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西方文化史上那么光辉的地位。我们今天提出建立回复传统建筑文化这正是一种西方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今天真的按照中国传统的方式思考问题,我们还会把复兴传统建筑作为民族复兴的组成条件之一吗?既然我们已经习惯了西方的方式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接受那些已经植根于中国的新建筑呢?我们可以说不重视建筑匠人,不重视劳动人民的旧的传统是糟粕,而劳动人民创作出来的传统建筑是精华,我们要去糟粕存精华,上文的问题就出现了,没有了糟粕,精华能够独立存在吗?没有了柱子,梁可以独自停留在空中吗?假如本来身份卑微的匠人变成为西方似的“大师”,今天看到的古代建筑还会是那个样子吗?我们的“大师”们是不是也会放弃不能耐久的木材而换成永恒的石头呢?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共同催生了特色的地域性艺术形式。东北文化的野性之美是其公认的特点。可以说,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滋生了属于东北特有的文化,一种充满关东风情、北国豪气的地域文化。就像细腻的沪上江浙选择了委婉柔丽的越剧,黄土高原的汉子们选择了高腔大嗓的梆子,草原上的蒙古民族选择了燎亮高远的草原民歌……这些艺术形态的存在,说明了群体性格对艺术形式的选择,东北二人转也同样是东北人民的选择。
一、海伦二人转的发展脉络
(一)建国前的“跟班卖段”
海伦二人转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那一时期的二人转由两个男性表演,通常称为“双玩意”,较为著名的艺人有海伦镇北疆:朱万山;绥化大彩霞:吕红章;北安金不换:福等。民国以后,开始有许多艺人活跃在海伦市文艺舞台上。他们为后来的海伦二人转乃至于整个北派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承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著名歌唱家郭颂的师父艺名“金蝴蝶”的付海清、黑龙江省海伦市东北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桂琴的师父任刚、当年海伦会戏最多艺名“四季花”的韩德祥,以及海伦市第一位女演员,大鼓书演员程小芳等。他们都将自己的艺术在海伦大地开枝散叶,形成了早期海伦二人转的雏形。
(二)建国后“盛开的民间之花”
1958年海伦县民间艺术团归国家所有,艺人们摆脱了跟班卖段,每段才五毛钱的尴尬局面,摆脱了大车店表演的局限。这一时期出现了“四季花”老先生的徒孙,“小蒙古”马春荣的传人张晓东和窦义;王洪奎传人李凤玉和李宝忠;赵大芝的传人张乐和张鑫等;任刚的徒孙,郭秀荣的传人张雪艳和夏秀敏;夏淑云的传人连二、连三、连四、连营、高浩等。在跟师父“走穴”的时候,年轻一代的艺人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切磋,这个时候开始有了互赠唱本。这些唱本有的是师父赠给下山的徒弟的,也有的是艺人之间互相赠送的,这些互赠的唱本在一定意义上给现代海伦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滚地包”或者“走穴”的时候,许多艺人都是偷着学艺的。据黑龙江省海伦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传承人赵晓波讲述,她本人就曾经偷学过“小蒙古”马春荣的唱腔,再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唱腔。改革开放之后,社会转型使大众审美趣味倾向于大众化、世俗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长期被压抑的欲望被唤醒,娱乐至上和享受主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和娱乐性刚好契合了这种世俗化的审美需求,为大众文化的迅速兴起提供了主观上的可能性。2012年10月18日,经国家批准,“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它的前身为“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是国家承认的中国第一家专门保护、研究、传承北派二人转的机构。传承中华曲艺、保护北派二人转。
二、海伦二人转的发展现状
艺术需要市场才能生存。各类艺术都有其生存环境和现实意义,时代有时代的特质,文艺也是如此,在文化体制和艺术体制不断革新,多元文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民间文艺已经完成了其主要的历史使命,不可能再占据艺术舞台的中心。在传媒技术推波助澜的形势下,休闲文化、消费市场的浪潮必将颠覆传统文化,文艺和中国传统戏曲等艺术的发展前景都将受到制约。
(一)传统传承方式的掣肘
据黑龙江省海伦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传承人赵晓波讲述,在她早期的学艺生涯中,都是靠着师父的耐心口授,自己则白天跟着师父学习唱腔,晚上研究唱腔。事实上海伦早期的二人转艺人在教学或者寻找自己传人时,都是没有手本的。他们完全靠着口传心授,师父一句一句地教,学生一句一句地学。用老艺人的话讲就是“宁赏十垧地,不教一出戏”,许多老二人转艺人的绝活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直到2002年,海伦市第一艺术学校成立,校长李威请出了很多当时海伦的著名唱将,比如邓晓坤、李广文,以及受过父亲孙汉学、母亲王化荣两位艺人家传的孙淑华等等一大批海伦转坛名将,从此,海伦二人转开始了办班教学的模式。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传承人赵晓波将“黑龙江赵晓波二人转艺术传承基地”从延寿县迁至黑龙江省“二人转之乡”海伦。从此海伦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承开始了双足鼎力的局面。
(二)“非遗”保护下的缓慢发展
对民间文化生态的保护,不仅是为了保留古老的民族文化,留住古老的艺术瑰宝,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需要[1]。2007年至2009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488名,并专门举行了颁证仪式。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文艺正逐渐失去其往日的魅力,有些剧目想借助高科技制造声光完美的虚拟舞台来挽救文艺,其结果似乎也不理想,视觉刺激毕竟不是文艺的灵魂。思想深度和贴近生活的艺术精神才是文艺的精髓。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文艺不断被边缘化,文艺观众的相对数量逐渐减少,经典剧目凤毛麟角。为了文艺的生存与发展,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在尝试突围,但是最可怕的还是文艺人放弃自己的艺术。
三、海伦二人转发展对策分析
(一)商业化与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借鉴
传统民间文艺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并不是空谈,有着有力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条件。“京剧”的“国粹之路”就是借助商业化与产业化的。200多年前,徽班在吹吹打打的唢呐声中走进京城,靠的就是“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赢得了高票房,逐渐称雄京华剧坛,最终成了大气候。谁能说商业化与产业化就不是二人转发扬光大的可取之路?海伦二人转具有浓重的北派二人转风格,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文化品牌,宣传海伦二人转,以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为基地,着力打造“纯绿色二人转”,提高海伦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海伦文化产业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们也正在向着这方面迈进,像邓晓坤、李国兰、赵晓波、单桂清、李凤玉等海伦市著名唱将都在近几年与沈阳市莎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过合作,录制传统正戏的光盘。早在1997年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就开始录制VCD光盘,至今共录制近600套发行量超100万盘,含二人转节目189个,由黑龙江省音像出版社、吉林长白山音像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既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又很好地宣传了海伦市的北派二人转。在招商引资与地方文化产业结合方面,黑龙江省各界已经做出了努力,由海伦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牵头,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与沈阳莎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拍摄26集具有典型北派二人转风格的大型二人转系列短剧《戏说关东趣事》,从侧面很好地拓展了二人转文化产业价值。[2]沈阳莎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霍燃亲自参加了在拍摄地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举行的开机仪式。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赵晓波、魏三与吉林省著名二人转演员郭旺、郝大勇等著名演员参加了此次拍摄。北派二人转是海伦的一张特色名片,有利于推进海伦的文化产业发展。这不仅可以提升海伦北派二人转的知名度,而且还可以促进两个省份演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开辟了海伦二人转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实现了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有效融合,对于促进海伦地方经济发展必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大众传媒手段的借鉴
进入21世纪,大众传媒在中国迅猛发展。伴随着书籍、报纸、杂志、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二人转的发展开始全方位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近些年来,北派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开始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其中,大众传媒就扮演了一个很好的角色。影视媒体为二人转传播带来了更为有效和快捷的方式,消费者习惯了通过电子传媒来了解和接收信息,当然也习惯了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接受媒体的信息灌输,二人转出色地完成了由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由民间文化过渡到大众文化的过程,利用影视媒介对自身进行全新的包装,为自身的发展传播获取更大的推动力,由一个地方曲种演化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说唱音乐艺术。如今在许多媒体和网站上,我们都能看到以海伦二人转为代表的北派二人转的身影。早在1998年,央视《曲苑杂坛》节目来海伦录制二人转《西厢下书》、《南派送情郎》及《北派送情郎》,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省电视台、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等对海伦市二人转的产业发展情况都进行了相关的报导。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专题部还于2004年专程赴海伦拍摄了专题片《永不停歇的二人转》,在央视三套节目展播。新华网曾以题为“海伦二人转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海伦北派二人转进行专题报导。黑龙江日报曾以“赵晓波:打开梦想之门”为题目,对海伦市赵晓波二人转传承基地进行专题报导。中国戏剧网曾以题为“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努力推进传统二人转艺术”,表达了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全体演员对弘扬传统海伦北派二人转的决心。中国文化报则以“到海伦去看绿色二人转”为题对海伦二人转进行了深度报导。在时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大众传媒为海伦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一份无形的力量,同时也为弘扬海伦市北派二人转打开方便之门。有人说档案是“铁皮柜中解放出来的生产力”,这正是档案经济价值的体现,也说明档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二人转的发展也应该由此得到一些启示。
四、结论
电视、电影和网络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文艺的传播可以凭借现代传播手段变得迅捷而广泛。这些光影交错的传播方式充实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也挤占了包括地方戏——东北二人转在内的传统民间文艺演出发展的空间。人人都可以自娱自乐,甚至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也并非耸人听闻。娱乐性将成为群众选择艺术的重要因素,而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文艺演出,娱乐性是欠缺的,几乎世界各国的民间文艺演出都经历过功利性的时代,成为教化的工具,负载政治教育的功能。在海伦二人转的演出中,许多传统剧目都对东北民俗有所体现,承载了大量东北民俗文化,海伦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对东北地区的民俗生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传承和保存作用[4]。民间文艺演出要生存,就必须重新回到群众中去,重新定位自己的市场价值。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用户有了非常大的参与和交流空间[5]。
作者:徐洁 单位:绥化学院
参考文献:
[1]由婧涵,徐洁,荆丽娜,等.民间传统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6,(5):41-43.
[2]海伦市委宣传部.26集电视剧《戏说关东趣事》开机仪式在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隆重举行[EB/OL]./wq/hl/2013-08/08/c_132614169_2.htm.
错误的使用传统样式会导致复古建筑的泛滥,过于商业化使得传统元素只成为一种拼贴符号,单纯的模仿致使忽略了构造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样式的模仿上,因为其存在条件已经改变,而且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了。对传统材料的使用不应单纯的停留在样式的模仿,也需要符合这种材料的构造条件。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建构”应该是“源自建造形式稳定持久的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又无法仅仅以结构和构造的角度来理解,也就是诗意的建造”。我国传统建筑是十分建构的,承重体系和维护体系有明显的区分,结构的受力特征十分明显。斗拱是满足大屋檐向外悬挑的受力构件,并因此也具有了美学特征。传递力的梁柱体系和用于护的砖墙或夯土墙有明显的区分。在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中,结构决定了建筑的“立面”。建造特点使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形态和样式。我们可以以伍重对于《营造法式》的理解和再运用为例。这部著作对于伍重的特殊意义是,中国传统木建筑可以根据一定的法则和标准的构件来搭建,形成了变化多样的建筑类型。中国的横梁叠加结构和斗拱的使用,形成了丰富的建筑样式。标准的构建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屋面样式,以适应当地的气候。伍重在悉尼歌剧院的设计中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来解决起拱壳的结构问题。此外中国木构体系还具有内在的抗震性能,屋面和榫头都能够很好的化解和吸收地震波。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值得我们进行再思考再理解的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和符号的表面。我们需要对传统建筑进行新的解读和理解,将它转化为我们现代所具有的建筑。
2.批判的继承
传统在汉斯-格奥尔格•斯达摩尔被称为“视界融合”的过程中不变转变自己。对于斯达摩尔来说,批判理性和传统是解释学循环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种文化遗产中存在偏见必须通过隐藏在“其它”文化传统中的批判力量不断加以判断和认识。尽管批判性文化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世界,但他还是希望力所能及的弥补世界的“失魅”状态。通过批判的视角来看待传统,进行自觉地从新解读和创造,才会使传统文化富有新的生命力。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它距今的时间,表层化的复制只能含混和抹杀时间,无法体现时间也就无法体现其价值了。批判性的继承,是我们对传统的尊重。重新解读、收集、创新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获得活力。
3.精神的继承
继承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也就是说符号。但是,在中国,我们普遍看到的是符号的运用,在梁思成先生的“仁立地毯公司”设计中,斗拱(中国传统建筑象征)被平面化的作为符号运用在外立面设计上,完全不再具有其本身的力学特征,仅仅成为一种装饰语言。而其后,也有大量的建筑师及其学者推崇这样的做法。符号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新的经验和见解融入到符号之中。其实,符号也在随着历史在不断变化发展,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恰恰也是在这变化中。
2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的转变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基本是以西学为主,以国学为辅。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就曾指出:中国心理学发展老是离开本国的实际情况,盲目地紧跟在外国人的尾巴后边跑。这种嫁接过来的模式虽然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传统文化根基的基本培养。随着中国实力的日益增强,国人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培养。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盲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问题才逐渐被重视起来。那些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陈旧的观点越来越受到批判。站在新的起点回顾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发展,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德育思想尤其是科学心理学对我国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但由于长时间里,很多专家学者盲目照搬照抄西方心理学,造成了我国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根基并不扎实。从文化角度来看,心理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归宿,不同族群的心理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文化对人的心理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大学生德育缺失了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必然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中西方心理健康教育观缺乏全局性考虑。从伦理学角度来看,东西方文化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即东方文化注重伦理,西方文化注重规则。比如医学上,中医注重调理身体机能以治本,西医借助技术治标。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普遍流于注重西方心理学教育手段,忽视自身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念的引导,不能够把二者很好地结合,不能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布局。而以西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施教则主要是倾向于借助心理辅导咨询等技术手段进行,往往忽视大学生内在的文化特质,这样施教的效果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全局性思维,即要把每个“问题”学生当做一个系统,要把整个学生群体当做一个整体,要坚持中西方心理健康理念并重。
(3)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念的主动性引入。从大学生施教主体来说,大部分德育教师对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缺乏引入主动性。这个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性原因也有客观性原因。一者是自身知识的短板效应,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与掌握。二者是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来讲,缺乏时髦性,不容易让人感兴趣。三者是目前也没有成型的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模式引为参考。四者西方心理健康观比较成型,且其容易操作。因此,大部分教师往往主动借助于西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施教。大学生德育引入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将有利于打破目前以西方心理教育方法为主的德育工作模式,更为主要的是,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将从文化的角度介入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去,必将从根本上切合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从而提升德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3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品格的完善
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可以通过其具体内容完善大学生的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庸”行止有度,维持心理平衡。中庸,即用中,出自《论语•雍也》,《论语•雍也》讲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是修身养性、内修外化的一种适度平衡,包含了防止极端、偏激,保持不偏不倚“适中”的意思。这对于大学生调节心理平衡,调控情绪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2)“内省”积极审视自我,健全自我意识。“内省”由孔子最早提出,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内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心理调节的重要内容。所谓内省是指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亦称“自省”或“自反”,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内省重要的心理作用在于孔子所说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看到别人有不好的地方,反观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学生加强内省,就是要通过不断内省实现自我意识逐渐健全完善。
(3)“贵和”处世,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提供了一条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则。“贵和”即和为贵,“和”意为和谐和睦。“贵和”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贵和”思想是古代哲人先贤关于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智慧总结,体现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贵和思想衍生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不朽原则—“忠恕之道”,即孔子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也就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底线,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可实现普天下和乐的理想状态。贵和思想将对解决大学生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大有益处
(4)“义利”进取,塑造正确价值观。义指道义、信义、正义、公平合理,利即利益。义利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义利观提倡重义但也不忽视利,要取之有道。《论语》中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墨子认为义利关系是统一的,“义,利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这是一种合作互利。传统文化的义利观值得大学生学习借鉴。正确的义利观对健康心理的发展是一种正确导向,有利于大学生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行为,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5)“内圣外王”修身,塑造健全人格。儒、道讲内圣外王,即内心、自身要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圣贤境界,同时也要践行仁义之道。孔子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强调“心正而后身修”,从而达到“德润身,心广体胖”,意思是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怍,进而感到舒泰宽阔。孔子还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心理平衡的关系。大学生拥有“内圣外王”修身的心态,则可内心强大,正心进取,塑造健全人格。
置身于徽州古村落中,那里风光秀美,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它们采用了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了幽雅的生活环境,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般在皖南古村落的村子入口,祠堂前的广场,建筑的大门,室内的厅堂等,这些人们的视线最易停留的地方都作重点装饰。如款县棠越的7 座牌坊群,径县茂林的14 座牌坊群等,它们都以赫然醒目的姿态立于村口,形成独特的村口标志,同时也张扬着本村曾有的荣耀。另一些则利用门楼、古村及其特有的自然风貌来构筑村口空间。如径县桃花潭镇的万村,以“义门”门楼、彩虹桥和溪边古杨树,形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还未进村,以浓浓感受到家的气息,村的灵秀顿显无遗;而水东翟村的“踏歌岸阁”门楼屹立于桃花潭东岸,与古道石阶、大夫第和银杏古树相拥而成的空间则气势磅礴,异常突出。牌坊群、门楼这些具有装饰性的建筑物所营造的各种氛围的空间不单纯是为了界定村落的起始点,更重要的还是村落个性最好的反映。
逢时过节,祠堂前的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人最多,人们逗留的时间也最长。所以皖南的祠前广场常设有高大的旗杆石、万年台(古戏台)。人们在古树的浓荫下看戏聊天,形成一个较开阔的集会场所。万年台是广场的中心建筑,多用重檐翘角,相当耀眼醒目。舞台又是戏台的中心,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都采用各式的藻井装饰,来突出演员的活动空间。如祁门珠林余庆堂的戏台,正中为弯隆式藻井,台面前檐斗拱、额仿上精刻有人物、花卉图案,装饰性极强。还有则在梁仿和檐拄撑拱上雕刻戏曲图文。
大门是出入的咽喉,它对宅第的规模、气势起着不可忽略的暗示作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论贫富,大门都是装饰的重点。皖南民居喜在门洞上方饰以立体的砖雕门罩。门罩雕饰繁富,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历史故事、地方风情等,但都突出吉祥寓意的主旋律。它不仅美化了大门,而且表现了主人的情趣;同时,门罩本身又是一幅奇妙的艺术品。还有一些地区喜用满饰有纹理的磨砖贴面来装饰门墙,以衬托门头所镶的反映不同门第的嵌方。这种简洁的装饰手法更突出了大门的雄丽、威严。作为集会的重要场所— 祠堂,它的大门是采用石鼓、阀阅、铺首和匾额来装饰。
皖南居民的厅堂,是接待亲朋好友和办红白喜事的场所,也是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方,作为居住空间序列的,更是重点装饰的对象。用屏风、匾联和天棚界定了一个面对大门、天井的半开长敞空间,是其大而敞,堂而正。在屏风前八仙桌坐定的宾主目及的地方,如厅堂大门的墙背面和天井左右的侧墙,讲究的都用磨砖拼花贴面。如径县茂林的滋树堂其天井即采用有暗八仙纹理的花砖侧墙。稍次的也用砖墙粉白,再饰以墨线彩画。厅内的柱础、石墙裙和石踢脚通风口,都有表达主人情趣的雕刻。花好月圆、五富捧寿、松鼠葡萄等表达美好生活寓意的是寻常人家喜用的装饰。而文人雅士则多用能表达自己情操、气节的图案,如琴棋书画、鱼樵耕读、梅兰竹菊等。每户带堂名的挂匾,更是主人的家风和志向的直接表露。今天,一些厅堂条案上还摆着“老三样”:东瓶西镜,中间自鸣钟,寄寓着家人对外经商亲人“永远平平静静”的希望。
交通性质的街巷,辅质的廊厢,从属性质的边屋杂院,在装饰及加工上都大大减化至适用的程度。如街巷铺地的石材,只是中间推独轮车的一条,选用较大的条石或卵石,根本不像天井铺地那样割拐拼缝;廊厢的石柱础也是最简单的复盆础或方形刻线础;厨房边屋的梁架,更见不到月梁和雀替,就是檐口撑拱,也是形式最简单的,绝对不会使用复杂精美的木雕;杂院围墙更不见装饰性的檐口砖雕或墨线彩画……正是由于这些辅装饰的简化,衬托出主体空间中重点装饰的细密与精致。如街巷平铺的卵石,与民居前有各种吉样图案的卵石铺地形成对比,使得人口更加突出。主次空间的不同装饰,不仅加强了空间性质的区分,也在加工时省工省时,节约了开支,真正做到了装饰的有的放矢、恰倒好处。
民居建筑是人类物质世界形成文化的源头和历史记载的直接见证者,在民居建筑的演变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文化生态系统与其他区域系统之间存在文化能量互换,传统民居文化也会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一方面,文化底蕴越深厚、文化活力越强的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民居文化对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的抵御力就越强,相反若系统的稳定性弱,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的冲击。
东北地区民居部落的选址多在惯性居住区域,依山谷而居,背山面水,有效地缓解了冬季寒冷干燥的寒风。民居的空间布局受季节性影响,较南方民居建筑和晋陕窄院开间大,有利于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的时节得到更充足的光照。当地住宅多为“口袋房”,这是因为过去生活在东北的土著民族多穴居而生,是对前人建筑思想的一种传承。从院落布局看,其建筑与院墙之间较为独立,与中原建筑墙屋结合的布局方式有较大不同,便于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如粮食等物品的搬运,具有良好的互通性与融合性,呈现出宽容大气的场所精神。房间对称端庄,中轴分布,给人以平衡稳重的庄严感。
民居部落在形成前多为自发性建造,规定出每户生活的固有院落场所。而建造方式也多为前人的经验传授及自我需要的有效改良。由于地广人稀,生活地点及经验在东北民居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往往格外重要。从而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聚居文化,其无论从人地关系、院落组织,还是建筑的构造与装饰都在地域性建筑文化保护和聚落建筑的保育实践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以乌拉街满族民居建筑为例:当地老宅的砖雕、装饰处处体现着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表达出人们对幸福、富裕、吉祥、平安的美好憧憬,如以蝙蝠、寿桃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的墀头装饰,以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精美雕饰的后府山墙,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东北民居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一)东北民居建筑的共生意识
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永远处于延续与创新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延续毋庸置疑地对继承与发展东北民居建筑意志、重拾东北古老民居文化提出要求。东北大院的造型上的谦拙与质朴以及自然而然的生态观念集中体现了先人对建筑的创作动机与人生智慧。在东北满族民居聚居地———乌拉街走访时,当地的老人曾告诉我们,在过去,先人往往会在山上物色自己最中意的树,系上红绳或做下标记,在几十年后,后人建造房屋时伐下,用来做受力支撑最大的梁柱。因此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的一砖一瓦都是包含着父辈的期待,更是对祖先建造意识的传承。在东北的民居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青砖灰瓦的满族大院,草坯房子篱笆寨的传统朝鲜族民居,蒙古包式的迁徙性民居等,为中华大地的民居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土壤积淀。以秫秸、柳条、木材和土坯墙或是生土砖围合成的院落空间,建筑密度较低,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赫哲族根据传统的渔猎文化特点形成的三种聚落:屯落式聚落、网滩聚落和坎地聚落,更是为我国永久性建筑、季节性建筑与临时性建筑的居住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有效的线索。
东北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很大程度上为建筑的共生性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早期东北定居的先民们因地大物博产生的院落与居住空间较中原建筑具有大尺度、大开间、院落间距松散等特点。这样便形成了现代东北农村大多数院落空间都具备的院内种植园。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逐渐出现了居住与种植、居住与畜养等多种院落空间。早期的东北居民几乎在自家周边便能通过劳作生产出能够满足自家需要的作物。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与周边的动植物和谐相依,相互尊重,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其院落空间组合方式生成的多种可能。
(二)东北民居建筑的多元性的生成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建筑结构较为多样。与自然相谐是这一地域建筑发展的基本脉络精神。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区迁徙到这里的农耕民族相互影响共同沉淀出如今东北的建筑风格及庭院布局。东北传统民居聚落多以自发性建造的大院式住宅为主,临近交通便利的山坳地。周围的高山有效地阻挡了冬季的寒风,加之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往往是溪流水源的必经地。由于地广人稀,冬季寒冷,院落布局较为松散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的光照。邻里相处和谐融洽。住户间的围墙往往以隔断式的矮墙为主,方便邻里和过往行人之间的交流。这与晋陕民居的高墙院有明显区别。
人们在建造住所的同时不断完善这一区域的环境空间,如门前屋后的排水沟,及后院挡风树的种植等。划分空间的围墙与当地的原材料有很大关系,如用当地特产的石头砌成的围墙,及以黑土或黄土为原料经秸秆稻草拧成泥辫子垛砌而成的拉核墙。最具特点的东北的“杖子”,用秫秸、玉米秸、向日葵秸或木材连接搭建围合院内的私属空间。平和的高度和枝杈的间隙似乎在诉说着一家人幸福的故事。他们会以当地最容易找到的材料,用最生动的建筑语汇演绎属于东北的民居建筑。因此每到一处你都会发现属于当地特有的视觉肌理,如天岗的石墙,长白山地区的木杖子,内蒙古地区的篱笆墙等。在东北民居院落的空间里住宅建筑外,牛房、仓库和“苞米楼”在东北民居的院落构建里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一方面为农耕工具及生活杂物提供储藏空间,另一方面为谷物的晾晒和存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过去人烟稀少,自力更生须有富余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东北民居建筑的建造意识。因此,低密度的仓储空间多坐落于东北大院或耕种区中。而在满族和蒙古族的建造意识里西方是祖先的方位,房屋的建造生成仍要“以西为贵”。材料的多样与价值观和习俗共同影响着东北民居的建筑可能,使其形成多元的建造特点。
(三)东北民居多元文化的再生
在建国初期,物质条件十分有限,半地穴式的建造方式最符合北方冬季抵御寒风与极端气温,而这样的住宅也是最节省建筑材料、最经济的一种建筑方式。虽然保存下来的完整的居住建筑不多,但我们仍然可以在田地的周围找到农民为方便劳作临时搭建的这种坡顶半穴居式的棚屋。长白山地区遗留下来的井干式木刻楞子房,尽管在形式上与俄罗斯传统的“拜占庭”建筑模式多无相似之处,其初始状态也恰似我国林区常见的“叠罗圆木屋”,且在制式技法上很是相近,但都是那种以大坡顶和木架屋的木质结构为标志的建筑物,又与南方的干栏式建筑形成鲜明的对照。如今,在当地的乡村中,大屋顶的民居造型朴实优雅,房屋结构坚固厚重。远远望去红色的屋面温暖热情,屋顶的高度较南方建筑高出,正是对过去建筑经验的借鉴,让冬季积雪能够得到自然的倾泻。东北民居建筑的构建是当地劳动人民与施工匠人反复权衡探索的结果,也是依据当地气候条件所总结归纳的宝贵经验。
早期东北先民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条件下逐步发现向阳避风的半穴居空间能够有效地抵御冬季的低温,即便不取暖,在东北十一二月的天气里,室内温度也能达到零度以上。《金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女真人“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后汉书•东夷列传》对肃慎人的习俗有这样的描述:“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尝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满族传统的地窨子,即以泥土和秸秆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半地穴式房子,更是北方季节性建筑的典范。人们多将其建造在背山面水处,方便日常的生产生活,如果地域环境较为恶劣可在冬季将房屋的三处背光面堆砌积雪以利于缓解冷空气对室内的侵袭。
在挖掘居所场地形成后,夯实的地面、纵向的排水与低矮错落的屋顶形成了东北独有的建筑语言。这种建筑大多三面以大地为墙,单面起坡,面朝阳光紧紧地与大山融入在一起。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地窨子”。半穴式的入口不仅顺和了冷空气的通过,更为人们由室外到室内的活动提供了一次气体交换,最大范围地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损耗。而后东北的地穴式居住形式历经两汉、隋、唐、宋、元、清的发展,延续千年之久。这种“穿地为居”的建造思想至今影响着东北地域建筑环境的发展,如今几乎东北的每一座城市都建造了颇具规模的地下商场,一方面是为多元交通提供方便,另一方面是在寒冷的冬季为过往行人提供缓解严寒的温暖过所。而这种地下建筑的入口处几乎都采用了东北传统地窨子的建造特点进行营造。因地制宜的建造智慧背后是东北人对严寒的不屈与对自然相谐的建造意识最好的印证。
三、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的延续性
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其中不仅蕴含着古人营建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措施,还包含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适宜性的营造观念及多种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东北地区民居建筑发展脉络中不难发现,气候的影响始终贯穿了建造方式的始终。
今天东北民居所呈现出的质朴大气多为硬山顶的形体结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的表面积,从而降低热损失。与气候相抗争,在东北民居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会是建造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事实上东北民居建筑的屋顶要比南方建筑的和缓,甚至靠山的民居建筑会出现单项坡顶的屋面造型,正是出于气候影响的考量。冬季屋面积雪的适量保持有利于减少室内温度不必要的损耗,对内部温度的平衡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较短的房间进深在当今的东北地区民居建筑仍然是绝大多数乡土建筑的主要建造手法。同时房间入口处的缓冲空间在设计和建造中仍是予以考虑的重中之重。
东北的民居建筑和居住文化是与生活环境、日常劳作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也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全现地方文化的独特建筑气质。这些曾经的、发展的东北民居建筑毕竟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客观存在,其艺术价值及其装饰特征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发现。而今的东北地区集合住宅,负层空间的利用仍会以储存杂物和囤积过冬蔬菜的仓库为主,正是对原有居住空间守旧意识的延续与继承。秋菜的储存与咸菜的腌制更是邻里间相互交流与帮助的良好纽带。即便是在房屋的向阳面防止雨水和冻害侵入的墙角也要填满泥浆以利于墙壁的吸湿。所以向阳面的散水坡往往也会成为晾晒谷物的好地方。
红彤彤的辣椒与金灿灿的苞米串挂在向阳面的墙壁上,乡土的亲切与幸福溢于言表。当代的东北地区民居建筑仍然以热烈的棕色和褐色为主,向阳面的造型变化较多,强调日照与通风的最大可能。而背阴面的造型则较为简单,开窗较小,正是出于冬季西北寒风的考量。东北民居建筑的多姿多彩,处处散发着质朴、醇和的人性光辉,其多元映射为传承有中国特色的地域建筑提供极具特点的构建启迪。它的建筑形态既有人们适应地理气候条件的考虑,也含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其居住文化是在住宅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的,同时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architectural ar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Hou Shun-ji
(Hebei sen BaiY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dan Hebei 056003)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s pursuit of beauty is further enhanced requirements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industrie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which is a manifestation of people's pursuit of beauty is the color and the perfect fusion of architecture,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carrying the human spirit and thought, whether in ancient times or in the world today are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corative arts, it is still affecting people's lives, from our décor artistic point of view, its full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howing the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Chinese media.
【Key words】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Thinking
1. 引言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他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的特征。只有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建筑,才能真正理解建筑,才能真正把握建筑的内涵和价值。在我国有很多现代装饰设计就结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了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征,成为了一个时代辉煌的象征。
2.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1)现代建筑装饰现代建筑装饰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它的审美功能,它和建筑主体共同构成了建筑的主题。建筑装饰能够装饰产品、点缀建筑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同时,它更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出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感,用现代人的思维去陶冶人们的心灵。其次,建筑装饰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很多建筑装饰往往会成为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从而使得建筑的主题得到升华。最后,现代建筑装饰还有一定的标志和符号的功能,很多建筑装饰往往体现了人们的信仰、道德、技术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
(2)现代建筑装饰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种,一是以图案和纹饰进行装饰,如浮雕绘画,文字,适形造型,或者建筑构造的外部构件。二是利用建筑构建的抽象组合来形成装饰。建筑构件往往成为建筑的语言,通过一定的建筑构件,如标准手段制作的柱式,标准手法处理的山墙端部等等。这些构建具有一定的符号功能,能够很好地表达建筑的主题。静电的作品如我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就是通过钢筋条柱来表现出一定的主题。三是通过不同的材料构的对比。比如,现在用人造石来代替花岗石,用玻璃钢表面饰色来代替金属材料,用壁纸来替代磁砖等,在视觉效果上让人们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真伪。因此,发挥材料的特殊性能及质地美,必然成为现代装饰艺术发展的趋势。
(3)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应用传统文化,应当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对现代装饰手段应用的基础上,寻找现代和传统“结合点”。笔者认为,应当从“形”、“意”和“神”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应用。从形的方面来看,应当着重于对中国汉字、龙纹、鱼纹、云纹等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形”的应用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制而应当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纹饰的提炼和改造。比如,北京故宫的隔扇夹纱上的臣工字画使得室内空间显得高贵而优雅,目前很现代装饰中对汉子装饰就有着创造性的应用。汉字装饰的材料不再是木和纸而变成了玻璃锈蚀、金属和陶瓷。在一些现代装饰中,玻璃锈蚀汉字的装饰与灯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高雅的室内环境,同时也形成了空灵和飘渺的效果。
(4)传统文化中“形”的应用,从根本上讲应当是“意”的传承。比如,将传统的云纹样式应用于现代建筑装饰中,则是表现了现代人对于“吉祥”意蕴的追求。在现代建筑装饰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在现代装饰中应用古典装饰的例子。比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他在设计香山饭店时,没有设置玻璃瓦屋顶而是将传统的江南民居、传统的庭院等装饰元素和现代形式融合在一起,很好的将中国的传统和现代建筑融合在一起。
3.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地位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设计要有所突破,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就必须在传统中汲取营养,进行发展,开拓创新。
现在人们都在呼吁要传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而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是传统建筑文化的亮点之一,因此现代的许多设计师都喜欢在其作品中运用传统建筑装饰元素,那么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对现代的设计到底有何意义和作用呢?
3.1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形象丰富,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如传统的斗拱、雕梁、画栋、隔扇等等建筑装饰元素,不仅具有极强的文化延续性,也是人们所熟知的文化符号,是较好的设计素材,设计师们可以用这些传统的元素与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进行设计。
3.2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贴近人们的传统生活,易于被人接受。现代人的生活紧张而节奏较快,冰冷的混凝土建筑也比较缺乏人情关怀。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渊源流传了数千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一些传统的建筑元素,如一些传统的材料、装饰纹样,营造出一种平和、安静、易于交流的生活氛围,作为现代人繁忙、快节奏、激烈竞争的生活方式的补充,使人在在工作之余较好的放松心情。
3.3 传统建筑元素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可为现代设计提供借鉴。传统建筑元素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色彩,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会让我们了解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寓意,现在设计中如果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韵味则更受人欢迎。
4. 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4.1 传统装饰语言的直接选用。
中国传统装饰语言的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吉祥图形符号,它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如:龙、凤、麒麟、朱雀、玄武等图案,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将其逐步挖掘、变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传统装饰艺术从装饰内容到装饰技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创作时可将其好的装饰形式和处理手法,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传统图形里有许多的极其高度况、艺术性强的图形,我们可以直接挪用,这种直接应用必然有个选择的过程,不是任何的传统装饰元素都可以直接照搬的,我们更多的是对其部分装饰图案、造型的吸取,装饰技艺上的采用,以及装饰内涵、装饰风格等进行采纳。直接使用传统装饰元素的做法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量要适度、手法要合理,讲究文脉,尽量不要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装饰元素同时堆砌、一拥而上。二要注意现代装饰对象和装饰题材上的吻合,要考虑其暗含的文化寓意,在造型装饰、色彩装饰中选用切合主题。
4.2 传统装饰元素的提取和重构。
(1)对传统装饰元素中的造型、图案、色彩等进行装饰形象上的概括,设计者运用各种设计元素、造型规律、文化内涵和艺术设计法则,将传统图形元素加以提炼、组织、整合,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最终创作出现代设计作品。在设计时,需要按照现代设计法,将部分传统装饰图案进行现代形式感的抽象与变形,再按照传统图案设计手法进行组合。我们可以从传统装饰图案中,挑选出可以被现代设计所吸取的图案元素,再将其重构。这种方法在将传统装饰艺术进行现代创新性设计中是非常有用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运用得比较广泛。但是它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拼接与罗列,而是在理解对象的前提下进行有机的组合。
(2)因此,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分析原图案造型的形式特点、组合方式,保证提取的元素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合理将传统装饰元素提炼出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装饰元素,在设计里体现一种传统性格。
5. 结语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内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更注重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建筑装饰从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件的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建筑装修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无形折旧”更趋突出,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文化氛围的欣赏和追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改变。为此既要改造传统,也要改造现代,使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装饰艺术风格高度融合,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史亚丽.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2] 葛颂.浅谈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08).
建筑是人们用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从理念上看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到建筑伦理的道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加古建筑的稳定感。柱梁斗拱等组成的木构架,轻盈同透,给人以灵动的观感。硕大的屋顶铺以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给予建筑一种柔性的适应感,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取得了相当的和谐。
中国建筑适应顺从自然,还表现在对房屋基地和方位选择的高度重视,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堪舆风水学说。 ‘人不能离开自然。’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中国的传统建筑和绿色理念很有关系,分两大类,第一类是辉煌的宫殿庙宇等大型建筑,琉璃瓦的顶,木柱子。但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皇帝的宫殿还是大型的庙宇,建筑内容和结构的形式布置都差不多。第二类是民居,民居变化很多。北京四合院,苏州、扬州的厅堂式、花园式,安徽“四水归堂”,四个房子,中间一个天井,云南贵州“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五个天井,福建“土楼”,广东“碉楼”,还有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筒子楼……形式各样,但很重要的特点是都有天井,天井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我们现在住别墅,住公寓,没有天井,而且建筑的理念不一样。中国传统住宅是以合家团聚为居住特点的,有前房,客厅。现在我们住的公寓式西方建筑,叫卧室,厕所,厨房,客厅,它是按功能分的。而且建筑形式的布置也不一样,最特殊的是我们有天井,为什么有天井?我们的房子围起来,要安全,要保暖,要遮阳,要避雨,还有合家团聚,所以“家”上面一个屋顶,这样才能有吃有喝,有你自己的家庭财富的基本所在地,所以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虽然造了房子,人和自然隔开了,但是不能离开天地,用天井与天地相连。
虽然把房子围了起来,但不能离开天,不能离开地,阳光要能照进来,雨要能下来。这里反映出的需求,实际上与人和自然的需求密切相关。有了天井之后,中国的建筑就丰富起来,跟西方建筑不一样。中国的房子屋顶有不同的坡向,天井外面有廊子,有了廊子就有栏杆,有栏杆还有漏窗,因此就造成了光面的变化。
此外,土楼围在一起,几十户人家住在一起,中间有共同活动的公共空间,这个天井是“大天井”。四合院到了上海就变成了里弄,虽然这个里弄是在外国租界盖给中国人住的,但中国就要有中国的形式,所以它房间的布局也是前楼,后楼,然后中间有天井,中间是客厅,这种形式反应了人们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很多的传统住宅中,天井有着很重要的通风、采光的功能。我们现在都是空调暖气,过去的房子全靠自然通风来解决问题。扬州、苏州都有这种老房子,前面是一个大天井,后面是大厅,大厅后面有两个像螃蟹眼睛一样的设计,是用来通风的。风过来是穿堂风,所以天井中间的过堂是最绝妙的地方。没风的时候,由于这个构造,风自然就流通了,这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创造出良好居住环境。
中国的这种传统建筑的形态造就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我们古人优秀的智慧,我们不能都抛弃,只模仿西方的样式。我觉得,应该呼喊天井的归来,因为其功能是我们现在的建筑所不能具备的。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