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9 16:41:26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篇(1)

一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施工活动中,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具体状态进行控制,使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使项目的效益目标得到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建筑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现状尤为堪忧。

二 农民工教育培训差的原因

首先是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较差;其次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大;第三是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和专业(劳务)承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别是在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在经济上和时间上不舍的投入,导致作业工人安全技术水平低下,特别是对新进场或转换工种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本工种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有的农民工上班没几天就死于工伤事故。由于以上这些现状的存在,导致建筑业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三 关于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培训教育的措施

(1)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建筑法》第46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为加强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对建筑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内容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同时各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培训进行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够实现安全生产。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

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明确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首先要明确施工现场各级教育培训的责任,确立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责任人,同时明确现场安全教育接受者的主体――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其次要加强对责任主体的监督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责任人进行换岗或清退;第三要注意培养安全教育实施责任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2)建立健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内容、学时,加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在每一位新工人入场(或转换工种)后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每一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先培训、后上岗。3)实行安全教育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对每一位工人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卡,实施一人一卡制度,主要包括需要培训内容、学时、培训人、时间、地点以及考核成绩等。对每一位经过培训的工人进行安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自我保护意识。4)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在安全生产措施费中将安全教育培训费单独列项,并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布,做到专款专用,为安全教育培训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等培训费用的资金投入。

(3)完善安全生产培训知识的内容,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新工人入场后,要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各级培训教育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也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工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真正达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

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级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第二级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第三级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施工项目的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等。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往往忽视了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核,结果造成作业人员对施工现场、本工种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一知半解,达不到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导致工人由于安全生产技能、知识的贫乏而酿成事故。因此,应该严格执行考核上岗制度,根据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进坚.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4期.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篇(2)

由于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单体工程施工的复杂性,施工工艺的多样性,建筑施工生产的流动性,施工现场环境的多变性,甚至有的工种的条件艰苦性,多工种生产的穿插性,加之建筑又都是露天作业,高处作业,手工极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从业人员素质又相对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极有可能导致重大突发性事故,因此我们必须切切实实地重视安全生产。安全技术是一门生产技术,我们每一个建设的管理者必须将这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透彻。为了保护安全生产,我们不但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还要把它落到实处。我们建筑施工企业不但要给项目经理部一定权限,而且要给专职安全管理员一定权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设置的管理岗位没有虚设。重视安全生产,企业管理者都要把它当成一门科学去研究,只有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才可以高质量,快速度地去完成我们所承担的每一项工程任务。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篇(3)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建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全面推动建筑安全各责任主体,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全市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安全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与建筑安全生产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

三、主要内容

(一)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系列宣传教育。

1、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安全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通过举办以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演讲会,研究探讨实现建筑安全发展的思路、途径、方法和措施。

2、强化建筑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结合“五五”普法,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实施周年日等时段和节点,做好以《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要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提高施工企业负责人和全体员工的安全法律意识。

3、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要求,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的有利契机,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和建筑安全生产集中采访报道活动,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

4、认真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通过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安全生产取得的各项成就,突出宣传10年来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

5、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推出建筑安全监管一线的先进典型,为建筑安全监管系统树立标杆;推动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在全社会树立安全监管工作者良好形象。对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突出的集体、项目和个人进行宣传表扬,发挥这些企业和项目的示范作用,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二)努力推进“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建设。

1、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市建管处可选取一到两个有实力、有影响的建筑施工企业作为试点,总结典型,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特点,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新模式。

2、开展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创建活动。一是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向社会和政府做出公开承诺,保障安全生产,履行社会责任;二是建立完善建筑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安全诚信缺失、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发生较大责任事故的施工企业,在媒体上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三是积极探索开展建筑安全生产诚信企业评选活动的意义和办法。

(三)大力开展分级分类安全教育培训。

1、6月份,举办施工企业农民工全员培训。

2、7月份,举办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培训班。

3、8月—12月,举办劳务企业农民工“平安卡”培训班。

4、8月份,举办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再教育培训班。

5、9月份,举办建筑施工特种工培训班。

6、11月份,举办建筑施工管理内业资料和施工监理内业资料培训班。

(四)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1、规范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各级建委网站信息栏目的建设,及时“三项行动信息,引导舆论。

2、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营造主流舆论强势。各级监管部门要通过加强与主流媒体、重要网站的联系沟通,采取集体采访、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网站做客等方式,营造主流舆论。加强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对建筑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曝光,营造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建筑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

四、工作要求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篇(4)

我国五年制建筑学专业教学一般安排第五学年为生产实践时间。国内生产实习的方式有以下三种:一是由学校联系单位,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单项工程或城镇规划、农村住宅设计,由指导教师带队进行;二是由学校与建筑设计院所合作,学生参与建筑设计院所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由建筑设计院所的建筑师指导;三是由学生自己联系建筑设计单位进行实习。从近几年建筑学专业生产实习的情况来看,上述三种实习方式的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有些实习单位并没有按照制订的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如施工图环节、设计方案投标环节没有安排,实习的重点只是建筑设计方案环节、表现图等绘图。二是实习时间也没有按照制订的教学计划安排。生产实习时间正好与学生考研、择业时间段相重合,有的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占用了实习时间。三是实习单位对于实习的管理缺失,一方面实习生人数、实习时间长短给实习单位造成了一些不便;另一方面实习单位的建筑工程项目安排针对学生实习考虑不周全,使建筑学专业学生实习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建筑学专业“一心两翼”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五年制培养方案》,在该方案中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学生毕业后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是对全国同类院校统一的要求。当前,毕业生到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并最终成为职业建筑师的人数比率已开始下降,而从事城建管理、房地产开发、营销、监理工作的非职业建筑师不断增多。现在培养的学生规格过于专门化和单一化,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多种多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为了使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符合社会需要,符合当今社会对这类人才的期望,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重突出重技术和强适应性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工程背景的建筑职业训练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专业素质教育,毕业后能直接从事中小型工程的建筑设计;另一方面应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实行“强适应性”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是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构建“一心两翼”的课程体系就是将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作为编织课程体系的主轴线,通过它将相关课程结合成为整体,总体上形成以“建筑设计”为核心、以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为两翼的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除了传统的本科教育培养计划中的功能空间、绘图基本功、美学教育等基本素质训练外,还要安排生态学、心理学、行为学、节能、房地产管理等辅助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而在必修课程教学中,应将以功能空间组合训练为主线的单一教学体系,拓展到以建造、建筑技术、建筑环境为主线的复合型教学体系。“一心两翼”的课程体系探讨将建筑技术、建筑经济、建筑管理、建筑法规与规范等多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切入设计课程教学之中的课程设置方法;调整人文素质、美学修养课程平台和建筑技术类课程平台的关系;加强工程背景的建筑职业训练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专业素质教育,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体系将四年制建筑学专业课程分为四大块:一是由数学、哲学、计算机技术、画法几何及外语等课程构成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群;二是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类型化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构成的核心课程群;三是由中外建筑历史、美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外文化比较学、美术等人文学科构成的人文素质与美学修养课程群;四是由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结构、建筑环境行为学、建筑节能技术等课程构成的建筑技术类课程群。这样就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以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为两翼的课程体系。

3.教学模式考虑到低年级阶段学生尚未形成建筑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普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单一的建筑形体基础训练,也就是人们通常称的建筑设计基础,这为学生以后的深化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在中、高年级(三至五年级),学生通过低年级的学习积累,相应的教学目标也逐步提升,应偏重于技术型职业建筑师的训练模式,强调设计的完整性。改革一个学期两个设计的传统教学模式,使部分设计的深度要求达到可实施的施工图设计层面。在五年级期间,如何有效地构建教授、建筑师等为主的工作室,是达到培养技术型职业建筑师的关键手段。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篇(5)

 

安全教育是施工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开展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 

 

一、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发展不平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差异。就电力施工行业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而言,大部分施工单位位的培训管理和安全管理主管部门能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使广大职工能按规定,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大部分都能按时举办安全培训,并经考核获得安全岗位资格。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大大减少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改善了安全生产状况,有效控制了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如山西省电建一公司注重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四年来举办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50余期,培训企业各类人员2万余人次,安全教育基础较好。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发展,伴随着企业改制,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和专业(劳务)分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别是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上,在经济上和时间上舍不得投入,导致安全技术水平低下。一些建筑企业领导和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仅限于在开会时讲“要注意安全”,而怎样注意安全则讲不出所以然。一些安全员不清楚自己在施工现场的地位和作用,对安全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连常用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都不了解。一些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由于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建筑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二、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仅仅针对建筑企业职工,并未做到全员安全培训。一些施工企业的领导只重视生产,安全教育停留在表面上,在布置、检查、总结工作时,有些企业领导人只是应付几句“要注意安全”之类无关痛痒的话,至于到底什么地方不安全,应采取什么措施,则避而不谈。职工安全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强,技术知识面较广,十分庞杂费力的系统工程,抓与不抓,抓得好与坏,关键在各级领导。此外,安全教育工作者在数量上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现场施工的企业职工一方面由于知识水平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另一方面由于人员较为固定,多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均能按时接受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所以,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较高,且能够自觉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纪律,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力量。但是作为施工现场的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国目前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薄弱环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其次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大;最后是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和专业(劳务)承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大量的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中,70%左右是由于企业职工违章作业造成的。这说明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技能生疏,安全生产知识贫乏,这是造成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暴露了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三级”安全生产教育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将企业安全生产建立在牢固基础上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必须执行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但当前企业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时间不能保证,岗前培训只讲安全注意事项,仅限于背操作规程,缺少现场岗位培训以及职工应急应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脱节,职工对岗位的生产工艺、安全问题没有真正理解,安全技术规程不能认真正确执行等。 

 

三、施工企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建议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篇(6)

二、山东省建筑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

“十五”时期,山东省各级建筑业主管部门围绕做大做强山东建筑业的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创新机制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实现了建筑业人才总量、产业素质的同步增长和提升。

(1)教育培训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规模不断壮大不断加强教育培训网络机构建设,以省局培训鉴定机构和各市建筑业主管部门为龙头、以建筑类大中专院校为依托、以行业培训教学点和技能鉴定基地为主体的教育培训体系健全完善。由于在培训机构和教学单位中推行资格许可制度,使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目前,全行业拥有注册建造师考前培训教学点9个,项目经理和关键岗位培训教学点65个,职业技能鉴定基地59个,技能鉴定站81个。“十五”期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67.8万人,其中企业管理、关键岗位和专业技术人员15.2万人,一线操作工人37.5万人,安全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15.1万人,为全省建筑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大高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十五”期间,山东省各级建筑业管理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成效比较明显。通过开展多层次的“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素质大提高”活动,一批技术精湛、业务高超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行业拥有项目经理10万人,注册建造师28000人,技师和高级技师1800余人;1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5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8人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4人荣获“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11人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和“有突出贡献技师”称号。2005年成功举办了全省建筑行业劳动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共有10万人参加了基层劳动竞赛,3万余人参加了县(市、区)级比赛,1179名选手参加了市级比赛,102名选手参加了省级大赛。竞赛活动声势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对于全面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提升产业竞争力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篇(7)

【分类号】:TU8;TU758.7

一、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是建筑工人直接从事施工活动的场所,施工进度的快慢、工程质量的优劣、工程成本的高低以及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都与施工现场管理密切相关。通过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管理的综合素质,此外,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还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可以说,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及强度对土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一)现场监管力度松散

工程质量是土建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建施工限产由于现场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施工人员随意更改建筑图纸、使用劣质材料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这就使得土建施工管理水平低下,直接威胁到建筑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土建工程项目的现场操作需要大量劳动力来协作完成,而这些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有差异,导致统一管理难度大,很多时候现场监管人员就会畏难不前,监管松散。还有就是土建施工现场的各种工具和材料的种类比较多,很多时候负责现场监管的人员由于监管松散,施工人员会随意堆放工具和材料,在工具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也不按部就班,施工人员缺乏组织纪律性,随意性较强。

(二)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建设单位对员工的需求量很大,如此一来,建设单位对员工的要求就降低了,很多员工自身的素质就不高,再加上缺乏适当的专业培训,建设工人的综合素养跟不上时展的潮流,由此就会给土建施工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当前的建筑工人大多数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毕业于建筑院校的人员是少之又少,施工现场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比较短缺了,因此,施工人员的建设理论和文化素质不足就是很普遍的了。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不高,这样一来,工程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三)法律意识淡漠

现在很多土建工程所用的施工图纸及工艺与国家的相关规定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甚至流于场面化;技术问题不达标、施工专用手脚架随意搭配等,这就在无形中暴露了安全隐患。这种淡漠的法律意识让让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质量都得不到保障。

(四)对环境造成污染

土建施工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垃圾,建筑机器有时会加班加点运行,产生大量噪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随之也就带来了环境污染。

三、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施工现场监管

首先,施工方需要按照工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编制施工方案,这是加强施工现场监管的基础。施工方案是整个土建工程的指导性文件,对各项技术指标都有详细的记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和现场的工具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排查。

其次,土建施工现场监管人员需要对施工人员加以组织管理,严格纪律,明确赏罚,对于违反纪律或者不按照施工方案使用施工机器,亦或者是偷工减料者予以严格的惩罚,做到以儆效尤。

最后,土建工程现场监管范围还包括现场的工具和材料,这对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现场监管人员一定要督促施工人员正确使用施工机器,切不可随意使用;在劣质产品泛滥的今天,现场监管人员需要对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加强管理和检查,材料进施工现场时需要检查,材料投入使用时也要严格检查,以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二)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引进专业技术人员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建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公司需要利用各种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人事招聘时进行适当考核等等。此外,建筑公司在提高在职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在质量和数量上提高员工队伍。

(三)加强进场教育

进场教育主要是针对土建工程的新进人员和调换工种的人员而言的,由于新进人员和调换工种人员对本工程的各种要求都不熟悉,所以,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在他们上岗之前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进场教育主要包括三级安全教育:一级教育就是企业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安全规章制度等等;二级教育就是二级单位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包括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操作规定等等;三级教育就是班组对新员工进行的教育,这主要是工作前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劳动纪律等等。

(四)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做好安全工作,首要的就是提高安全意识,其次就是加强安全技能训练,定期给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跟新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进行三级教育。与此同时,建筑方还要不断完善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技术,,完善安全生产体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五)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篇(8)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我国现行的国家建筑规范为198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在建筑防火设计上,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三部消防技术规范。这四部规范具体规定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防火设计中的总平面布局、耐火等级、安全疏散、电气、内部装修和消防设施器材。

一、托儿所、幼儿园建筑总平面布局的防火设计。

托儿所、幼儿园在选址时,距其50 m 的范围内不得有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或仓库,距其30 m 的范围内,不得搭建易燃性建筑,不宜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的建筑内,人防工程内不宜设置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内,当必须设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应设置单独出入口。

托儿所、幼儿园内部的厨房、液化石油气储存间等用房,应与幼儿活动、休息的房间分开设置,且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不得小于15 m。

二、托儿所、幼儿园耐火等级的设计规定。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建筑内开设托儿所、幼儿园, 其儿童活动场所和生活用房的最高层数为三层,不应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建筑内。在耐火等级为三级的建筑内开设托儿所、幼儿园,其儿童活动场所和生活用房的最高层数为二层,不应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建筑内,且建筑吊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的难燃烧体。在耐火等级为四级的建筑内开设托儿所、幼儿园时,其儿童活动场所和生活用房的最高层数为一层。

设在居住建筑中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的楼板与其它场所或部位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乙级防火门。

三、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安全疏散的防火设计。

托儿所、幼儿园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采用弹簧门、推拉门、侧拉门和转门。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间距安全出口或楼梯的最大距离:一级、二级建筑为25 m ,三级建筑为20 m ;位于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的房间的最大距离:一级、二级建筑为20 m ,三级建筑为15 m。

四、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电气防火设计。

幼儿活动房间、睡室的照明电灯功率不得大于60 W, 不应使用电暖气、电炉、电热器等。不得将灯具安装在可燃构件上,不许使用台灯、行灯及落地灯等,各种灯具距地高度应保持在2 m 以上。应选用安全密闭型的插座,其高度应在1. 7 m 以上,且所有电源线均应采用穿管暗装的方式,不应明线敷设。

楼梯间,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气体管道等,不应设置影响安全疏散的凸出物。

五、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防火设计。顶棚A级,墙面B1级,地面B2级 ,隔断B1级, 固定家具B2级 ,窗帘B1级,其他装饰材料B2级。(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

六、托儿所、幼儿园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防火设计。

1、消火栓

托儿所、幼儿园设置在建筑体积≥10000m3的民用建筑内和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2、火灾应急照明

托儿所、幼儿园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

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

⑵设有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物的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

⑶疏散出口和安全出口;

⑷消防控制室、自动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以及发生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3、疏散指示标志

托儿所、幼儿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上方和疏散走道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4、建筑灭火器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篇(9)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高危行业。建筑施工中多发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坍塌以及其他事故。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管理,对此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但是,仅仅关注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安全问题。

1、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1 企业风险分级指标体系

虽然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但由于行业内部各个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的不同,不同的企业所承担的具体的风险是不同的。企业应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企业风险分级指标体系应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安全生产业绩五项内容设置为一级指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设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五项二级指标。机构与人员管理下设供应单位管理、分包单位资质与人员资格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资质与从业人员资格四项二级指标。安全技术管理下设危险源控制情况、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完善情况五项二级指标。设备与设施管理下设设备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三项二级指标。安全生产业绩下设企业安全文化渗透情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情况、项目施工安全检查情况、安全事故奖惩情况、企业事故控制情况五项二级指标。

1.2 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建筑施工项目工序复杂、工种繁多,不同岗位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岗位,这些岗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企业要对这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风险评价,建立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将管理的不安全、个人行为的不安全、环境的不安全、物品的不安全四项内容设置为一级指标。管理的不安全下设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安全检查不仔细、特种作业操作规程不健全四项二级指标。个人行为的不安全下设身体状况不适宜相应工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安全意识淡泊、处于不安全位置、使用不安全设施六项二级指标。环境的不安全下设气候恶劣、照明条件不好、作业面光滑三项二级指标。物品的不安全下设无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不当、设计不合理、机械设备不安全、维护检修不及时五项二级指标。

2、积极开展安全教育

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作业中的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首先要对管理层进行培训和教育。对管理者的培训主要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投入与经济的关系、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方面进行,通过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意识,从根源上确保围绕安全施工进行。其次要加强对作业层的安全教育。要将规章教育与技能教育结合起来,使其在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了解更多的安全内容。最后要加强对作业人员家属的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家属的安全教育是对作业者安全教育的补充,通过家属对作业人员的所处环境因素的了解,从另一个方面起到对作业人员教育的作用。

3、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通过建立事故意外伤害保险可以进一步地保护作业人员的权利,同时可以将企业的事故风险分散到各个方面,一方面降低了事故承担风险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多方面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促进企业更加安全的发展。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第一,可以利用费率机制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将缴纳的保险和安全业绩结合起来,实行浮动费率的措施。对于在一定时间阶段内,企业的安全生产业绩监督检查情况良好的,那么保险费率就可以适当下调,而对于实际考核中的情况差的要增加其保险费率,实际监督检查特别差的就要与建筑审批单位联合撤销其建筑生产资格。第二,建筑施工的一些行政职能部门应该与保险公司建立一种合作机制。建筑企业所缴纳的保险费用中应包括工伤赔付以及由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的事故保证金。

4、结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除了要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以外,必须要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对于出现的安全事故受害人给予相应的补助和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篇(10)

1、抓好安全教育

1.1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安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也有不少规定,而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嘴的漏斗,不同环节的流转是自由的和多向的。

首先,所有的安全教育都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在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普遍反映“劳务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衡注定上述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

其二,目前劳务工的安全教育由企业买单,由于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严重冲击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1)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

①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②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

(2)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3)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4)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2、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1)分层规划安全平面防护图 图中标明“四口”防护位置、临边防护位置,并以颜色区分防护的重要性。现场按照平面图进行防护,并做出安全标识和警示。

(2)建立安全动态防护和检查制度 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全防护需要,防护的重点和措施也不同。在同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时,随着工序的穿插,往往需要临时拆除防护,这就要及时跟进恢复。

(3)根据动态防护的特点,要求项目安全员的检查必须是动态的,应根据动态防护平面图进行定时检查、记录和跟踪落实。

3、严格市场准入,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对于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国家有明文规定,但安全事故仍然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太低了。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发现现在项目施工时在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不能实现同步。建筑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压低造价是主要的手段。固定的生产成本是必需的,只能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费、利润中压榨,这就影响了生产中安全措施费的投入,使得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仅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且如果事故发生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上一篇: 高效协调机制 下一篇: 中小企业财税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