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培养目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5 16:26:18

高中生培养目标

高中生培养目标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09-02

自党的十以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框架已初步形成,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逐渐占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出人意料的是,高职毕业生仍遭受着文凭含金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就业薪酬低等问题的困扰,高职生的发展现状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高职生不仅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也有利于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多样化需求,更是保障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此本文将针对高职生的培养目标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力图为高职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2006年11月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和为市场提供新型劳动力的双重目标,其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育人性和应用性的发挥。

1、高职教育的地位

2011年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ISCED )指出:“高等教育包括通常所理解的学术教育,还包括高级职业或专业教育,比学术教育更广泛”。 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同等地位。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就曾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同等地位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可。

2、高职教育的育人性

教育作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承担着育人的职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更新,仅仅拥有职业技能的纯粹劳动力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力的培养、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是市场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的育人性应体现在重视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3、高职教育的应用性

在我国7000多万技工中,高级技工仅占5%,与发达国家1/3的比例相距甚远, 而在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市场对工程师、高级技工等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因此,培养与市场接轨的具有超强动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既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的来说,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既遵循了国际发展潮流,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目标。

二、高职生培养目标的实施情况

从我国高职生的发展现状来看,现实状态中的高职生与培养目标之间出现了偏差,高职生培养目标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

1、社会认可度低

这主要体现在文凭贬值、择业空间小等方面。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学历是求职者最直接的敲门砖,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和教育层次的高移,本科生与研究生人数与日俱增,相比之下,高职生的专科文凭在这场文凭“大比拼”中日益缩水。不仅如此,高职生的就业空间也逐渐被日益膨胀的本科生挤占,生存空间日益狭窄。

2、就业质量低

虽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在逐年提高,但高的离职率依然反映着高职生就业质量低的现状。据调查,我国2009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5%,远高于“211” 院校和非“211”本科院校的22%与3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更加强调应聘者的学习能力、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单纯拥有职业技术的高职生们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职生的择业优势在不断削弱

超强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高职生明显的择业优势。但从目前的一些研究中发现,高职毕业生最引以为傲的“动手能力”与普通本科毕业生相比,已无明显优势; 另外,择业的功利色彩也在不断凸显。据王冉(2009)对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生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都选择留在北京,不愿回到生源地或到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的中西部地区。

三、现实与目标冲突的原因分析

目标状态中的高职生是奔赴祖国各行各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而现实中的高职生并没有得到市场的青睐,这种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受传统人才观、学校和学生个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思想观念障碍

受“学而优则仕”“君子不器”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工匠艺人的精湛技艺一直被认为是“奇技淫巧”,无法与读书人的求仕之路相提并论。直至今天,“学历至上”依然是企业信奉的用人准则,可以说传统观念是影响高职生获得社会支持的一大因素。

2、高职院校自身的障碍

高中生培养目标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69-01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

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其次,要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培养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科学合理、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

有所感才能有所言,正所谓“由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的写作,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不仅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而且自身的语感也在水到渠成的引导中得以发展。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3.打破思维定式,激励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我们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是羁绊,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的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放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4.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委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作文教学中,针对某一作文题目,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加了思维的多维性,减少了思维的单向性,发展了思维的流畅性,通过长期的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要强化互动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在强化互动教学课堂时,应根据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所谓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心中始终要想着学生,人的发展是设置一切目标的依据。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的有远见的。

教师上课讲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曾经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也是说,教师应讲在“点子”上,要重在引导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要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有东西探究,从中萌发创新意识。

我们设计每一堂课的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课堂内容,观察学生的探究动向,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生培养目标篇(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会计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我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将终身教育作为一项规定和任务,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衔接是指会计中职毕业生通过全省统一考试或者国家授权的高职院校单独组织的考试进入高职院校。他们和普通高中毕业生一样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全科成绩全部合格后,同等获得大专文凭。以湖南省2013年为例,会计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占到会计高职学生的10%左右。由于对口中职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不高,所以中高职的教学衔接往往被高职院校教师忽略。目前高职院校中会计对口中职学生的现状是:

1.中职学生和高考生合并编班。以我校为例,在过去的几年中,中职学生还没有达到10%的比例,加上他们中的大部分入学前都没有能够通过会计证,所以在编班时,都将他们和普通高考生合并编班。在湖南省的高职院校中,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院校,将会计对口中职学生单独编班。

2.中职学生学习程度不一。由于学生来源于不同地区的中职学校,学校间也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以学生间的学习程度相差很大,他们中有的考过了会计证,有的没有学好会计,准备转去其他专业;有的代表学校去参加过省信息化技能大赛,有的基本上没有学习过财务软件;有的学过了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有的则是没有学过任何和法律有关的课程。

3.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中考成绩不理想,他们的英语、数学等学科成绩普遍不好,比普招生更早的走上职业教育的道路。根据调查研究,中职学生知识梳理的能力相较操作技能等其他能力是最差的。

二、《基础会计》课堂上中职对口学生存在的问题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理论和实训的内容都是非常重要,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将影响他后续课程的学习。这是中职学生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也是他们曾经学习过的基础课程。在课堂上,中职对口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

1.中职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缺乏兴趣。中职学生和普招生一起学习《基础会计》课程,普招生沉浸对新知识的有趣和好奇的氛围中,而中职学生对于这些已经学过三年,特别是《基础会计》课程中最基础、最枯燥的内容毫无兴趣可言。他们有的打瞌睡,有的玩手机,有的无所事事。

2.考过会计证的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目标,没有考过会计证的学生垂头丧气。这些中职学生中有一部分原来就通过了会计证,觉得《基础会计》课程就可以不用听了,实际的操作也不用学了。还有一部分没有通过会计证,特别是原来没有学好会计的学生,他们想重新把《基础会计》再学习一遍,可是对旧知识的厌恶和强烈的挫败感让他们比普招生更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3.中职学生理论和实操水平均不高。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年龄比较小,学习能力比较差,《基础会计》课程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比较浅显,象财产清查等重要内容都没有涉及。而对于《基础会计》的实训环节,很多中职学校由于课时量不够,就安排学生课后完成。从表面上看来,学生似乎学过了《基础会计》这门课程,但是并没有深入透彻的从理论和实操上掌握。

三、以培养对口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

为了培养对口中职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对中职学生进行分层培养。《基础会计》课程对一部分自我感觉学习得较好的学生进行提升培养。一方面给他们大致梳理一下整个的会计工作流程,再提供给他们大量的手工实训资料供他们练习,另一方面开放机房让他们通过网中网实训平台接触到更多的单据。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从形式上让学生有新鲜感,而且从教学内容上让学生意识到高职学习是中职教育的螺旋式的上升,让他们能够沉下心去专注新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2.加深知识,重树学生学习和考证方向。高职《基础会计》有70%的内容和中职是重复的,所以怎么样才能够让学生有新鲜感和趣味性,对教师有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在课堂上既要简要的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又要精准的找到学生没有学过的那30%的内容,并将知识综合深入,让学生融汇贯通。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考证也是他们克服困难的试金石。一方面,《基础会计》中的大部分内容是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内容,通过课程的引导,让那些原来没有通过会计证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另一方面,《基础会计》的内容也是助理会计师的考证内容,在学生学有余力时加入更多的考证内容,将使所有的对口中职学生对自己的考证更有信心。

3.提高学生理论和实操能力。针对中职学生理论学习不够的缺陷,教师可以将全课程内容大致梳理一遍,学生找出自己没有学好和没有学过的部分,教师再重点讲解这些内容,并辅以相应的练习。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就一定要选用合适的实训资料,或者分岗位实训,或者分行业实训,让学生熟悉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会计核算要求。

在我国日渐成熟的终身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瓶颈阶段。如何打破传统的学科式课程模式,解决中高职课程重复和断档的的问题,将是中、高职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高中生培养目标篇(4)

[作者简介]赵娟(1979- ),女,河南濮阳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系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基本理论与成人教育。(河南 郑州 45004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30-02

一、问题的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并渐趋规范的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指人才毕业后的去向及将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人才培养规格包含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部分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仍存在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不清晰、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表述趋同、未能充分与地域经济特点良好结合等问题,引起社会多方的困惑。

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现状。目前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不清晰。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包含的内容较为空泛,缺乏针对性。我国高职教育从最初确定“面向生产第一线”到面向“经济建设、生产第一线”再到后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语言的变化虽然体现了高职教育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积极反应,但也使得人才培养方向变宽,直接导致课程设置过于宽泛,引发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争论。二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趋同。由于“高素质”的目标引领,强调满足“岗位群”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中较多出现“综合”“多元”“宽基础”等字眼。从表面来看,这体现了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但也说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存在诸多困惑。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有限,而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却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限定下,既能照顾到专业发展的深度又能提升人才素质的综合性,对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讲是突出的矛盾。三是未能体现地域发展需求。各地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长期以来出现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造成了贫富不均等诸多社会问题。高职教育尤其要承担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其职业发展道路较之普通高等教育更多指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能够更快更直接地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引领作用,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应在准确分析当地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具体标准制定,以便在专业设置、课程组合和实习实训安排上综合考虑。

2.来自多方的困惑。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学校据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选择课程组合;企业据此了解学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结构;社会据此了解各高职的专业设置及具体培养水平的差异,因此,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但从现状来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语言描述却未能很好地消除人们的疑虑,没有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一是学校之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引发了学界对“高素质”研究的热潮。综合各项研究结果,一般把素质分解为“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并认为素质高于知识和能力,包含的内容更广。也有学者提出,高职人才素质应满足“岗位群”的需要,需要“多元”和“综合”,于是出现高职院校大设人文课程的现象。课程门类多固然好,但却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矛盾。技能型人才培养强调产学结合,通过专业的实习实训来提升人才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这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的社会实习、实践。高职三年如何既能保证专业知识的深度、技能的熟练程度,又能同时学习宽泛的人文课程,这些问题困惑了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二是企业之困。企业理应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但目前却无法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看到高职学生的专业特性。虽然高职培养目标中对技能的表述较中职和技校高了一个层次,但距离企业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仍有较大差距。从宏大的语言表述中,企业看到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模糊、宽泛的,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三是社会之困。面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将高职理解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大专”形式或是中等技校的高级形式,但高职的含义究竟为何、高职的竞争力何在,社会并不了解。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高职的误解及对高职的困惑,直接导致社会对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认可度不高,影响了高职生的就业和发展。

科学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正确解读高职教育的本质,重申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审慎思考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所应遵循的具体原则,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

1.从学校角度讲,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育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高职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组织课程体系,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合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定位和清晰的描述可以让教育管理者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更有效地选择和组织各种资源。

2.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向。学生在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时,可以根据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预设,明确高职的人才定位。

3.从社会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对社会需求的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有不同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是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形式呈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特征,社会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高职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教育形式,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可以弥补原有教育序列发展的不足,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思考

综合目前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多是对领导讲话、有关政策语义的字面解读,表现出较强的形而上学倾向和主观化倾向,缺乏对社会实际的调研和准确理解,缺乏对我国高职特点的具体把握和市场所需人才规格的客观分析,未能较好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的明确要求,使得目标的制定脱离现实。具体来讲,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内容:

1.厘清教育本质――注重教育目标的终极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首先要具备“教育”的本质特征。台湾教育家贾馥茗女士认为,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高职教育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带来的自然结果,而不应本末倒置,将社会发展置于个体发展之前。当前的高职教育无论知识内容的选择还是教育的方式都出现了只谈“社会”而不见“人”的情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和发展潜能,长此以往,将会因个体后续发展能力不足、底蕴缺乏而影响社会发展。

2.把握高职特性――区别已有教育形式准确定位。什么是高职教育?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一般来说,对高职特性的把握要区别于两个相近概念: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学术性”和“研究性”,而高职教育则要面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够直接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和实践做到更快、更好地衔接。高职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与中等职业教育有明显的层次之分。高职更为强调“术”,强调对技术的掌握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具备更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人之为人的整体素质上,更注重生命的哲学意识和对人生的宏观把握。

3.遵循系统性原则,兼顾“度”的把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注意把握“度”的平衡,既要体现教育本质,又要突出高职特性。针对当前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具体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语词的表述精练而不失具体。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语词的表述上有诸多模糊之处。为了扩大生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么大而全,使得人们对高职的定位产生模糊的感觉;要么不能准确把握高职特性,不能合理预期毕业后的人才去向,使学生对高职产生不合理期待。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中,要使人清晰了解高职的定位与特性,明白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在校期间的知识结构,对未来发展产生合理预期。二是专业能力设定要体现差异性。高职诸专业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出现趋同的现象,有学者认为,这是为了满足“岗位群”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而“岗位群”这一概念过于宽泛,而不同专业之间首先应体现区别和差异,帮助企业和个体能够更好地了解专业特性与人才的具体培养规格,使个体有的放矢地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发展自己,使得企业能够更清晰地将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的不同专业更好地匹配。三是时间考量兼顾短期与长期。高职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序列,对人的培养不应仅着重于单项技能的具体掌握,而应从生命质量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个体禀赋和社会行业发展需求,引发人内在的创造性,更好致力于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为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注入更强的生命力,使教育适当超前于个体和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促进个体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四是空间限定侧重本土区域。从经济学角度来讲,高职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是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适销对路”的人才。此外,还可依据对当地政策的深度了解、对当地经济的合理预期以及对当地人力资源特点的充分了解,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资源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当地经济的有效发展。五是内涵兼具做人与做事。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因此,应从生命教育视角出发,避免学生成为只拥有“专业性”和“技术”的工具性人才,而应首先致力于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高中生培养目标篇(5)

1研究背景

为切实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并实行现代化管理,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4日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目标:“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国。”为早日实现目标,一方面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关键环节突破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分析当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安徽省体育学硕士培养单位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2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2.1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该校一级学科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学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或研究型,能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规划是相符的,即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或更为具体的表达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该校培养目标侧重于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培养的方向是能够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但从中看出该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普遍问题。

2.2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当前安徽省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有3所院校,即淮北师范大学有“体育教育训练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工程大学有“体育人文社会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共有6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的6个二级学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大众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过表1~表3对比可知,3所培养单位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所强调的主体方向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另一方面都共同强调培养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于都学科内的专业外文资料。3所培养单位培养目标都致力于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淮北师范大学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倾向于对于学生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培养方向是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相比较而言,淮北师范大学学科培养目标更为具体。安徽工程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培养目标注重于学生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以及国内学科前沿动态的把握,使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而安徽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养目标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目标一致,倾向于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另外从表3可以看出,安徽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四个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大众体育学”方向的培养目标独立的,且具有针对性。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历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与研究型,能在各位部门从事专业的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诊断与治疗、康复指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大众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大众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大众体育的国情创造性的加以应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呈现过于笼统的态势,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针对性。

3.1.2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而安徽省部分培养单位存在不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却相同的情况,且在培养目标相同的情况下,学科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又并不相同,这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是不相符的。

3.1.3安徽省体育学培养单位的学科培养目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并未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契合;此外现今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相关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仍一尘不变、过于“陈旧”。

3.2建议

3.2.1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于国内外相关培养单位培养目标的研究,“取其精华”结合自身院校现实资源制定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为培养单位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3.2.2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尝试。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学习、搭建专业的学科交流平台,成立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一系列措施,切合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

3.2.3针对于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抓住2条主线:(1)培养目标定位是以适应不同体育职业需求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要求;(2)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建立应体现对于不同体育职业的针对性,即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体现职业适应性与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高中生培养目标篇(6)

一、问题的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并渐趋规范的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指人才毕业后的去向及将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人才培养规格包含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部分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仍存在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不清晰、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表述趋同、未能充分与地域经济特点良好结合等问题,引起社会多方的困惑。

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现状。目前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不清晰。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包含的内容较为空泛,缺乏针对性。我国高职教育从最初确定“面向生产第一线”到面向“经济建设、生产第一线”再到后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语言的变化虽然体现了高职教育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积极反应,但也使得人才培养方向变宽,直接导致课程设置过于宽泛,引发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争论。二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趋同。由于“高素质”的目标引领,强调满足“岗位群”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中较多出现“综合”“多元”“宽基础”等字眼。从表面来看,这体现了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但也说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存在诸多困惑。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有限,而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却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限定下,既能照顾到专业发展的深度又能提升人才素质的综合性,对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讲是突出的矛盾。三是未能体现地域发展需求。各地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长期以来出现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造成了贫富不均等诸多社会问题。高职教育尤其要承担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其职业发展道路较之普通高等教育更多指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能够更快更直接地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引领作用,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应在准确分析当地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具体标准制定,以便在专业设置、课程组合和实习实训安排上综合考虑。

2.来自多方的困惑。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学校据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选择课程组合;企业据此了解学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结构;社会据此了解各高职的专业设置及具体培养水平的差异,因此,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但从现状来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语言描述却未能很好地消除人们的疑虑,没有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一是学校之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引发了学界对“高素质”研究的热潮。综合各项研究结果,一般把素质分解为“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并认为素质高于知识和能力,包含的内容更广。也有学者提出,高职人才素质应满足“岗位群”的需要,需要“多元”和“综合”,于是出现高职院校大设人文课程的现象。课程门类多固然好,但却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矛盾。技能型人才培养强调产学结合,通过专业的实习实训来提升人才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这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的社会实习、实践。高职三年如何既能保证专业知识的深度、技能的熟练程度,又能同时学习宽泛的人文课程,这些问题困惑了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二是企业之困。企业理应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但目前却无法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看到高职学生的专业特性。虽然高职培养目标中对技能的表述较中职和技校高了一个层次,但距离企业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仍有较大差距。从宏大的语言表述中,企业看到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模糊、宽泛的,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三是社会之困。面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将高职理解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大专”形式或是中等技校的高级形式,但高职的含义究竟为何、高职的竞争力何在,社会并不了解。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高职的误解及对高职的困惑,直接导致社会对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认可度不高,影响了高职生的就业和发展。

科学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正确解读高职教育的本质,重申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审慎思考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所应遵循的具体原则,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

1.从学校角度讲,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育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高职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组织课程体系,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合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定位和清晰的描述可以让教育管理者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更有效地选择和组织各种资源。

2.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向。学生在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时,可以根据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预设,明确高职的人才定位。

3.从社会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对社会需求的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有不同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是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形式呈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特征,社会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高职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教育形式,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可以弥补原有教育序列发展的不足,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思考

综合目前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多是对领导讲话、有关政策语义的字面解读,表现出较强的形而上学倾向和主观化倾向,缺乏对社会实际的调研和准确理解,缺乏对我国高职特点的具体把握和市场所需人才规格的客观分析,未能较好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的明确要求,使得目标的制定脱离现实。具体来讲,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内容:

高中生培养目标篇(7)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因此,对其修订和调整至少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要求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及时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以保证学校办学思想的延续性。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依据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因素: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是由国家提出的对高等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无论什么类型的高校都必须使其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高等学校的功能:结构决定于功能,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内容必须根据高等教育的功能来构建。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本体功能,也称育人功能,即个体社会化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结构中的相应角色;二是工具功能,即社会功能,是指通过育人功能的实现,维持社会运行机制和延续社会结构。

人才培养的多层需要:教育质量是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在教育活动客观规律与学科自身逻辑关系的限制下,一定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人才培养目标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核心。任何社会的教育都是在满足个体、社会和国家的需要中得到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为目的。所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内容必须以个体、社会和国家多层需要为依据。

高校自身的历史、人才培养定位:每一个高校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和沉淀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传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价值选择和一切行为,对其培养目标的构建也不例外。高校定位既要反映社会的期望,也要反映高校自身的历史基础、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

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结构

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大致上概括为三个层次:基层目标、中层目标和顶层目标。

基层目标反映学生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发展目标;二是就业导向目标。基层目标主要是解决培养对象“成人”的问题。“成人”的根本含义是文化成人或文而化之。“成人”需要通过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就业,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学生和家长就无法获取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中层目标反映社会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中层目标要解决培养对象“成材”的问题,即“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对于社会来说,“成材”是指通过高等教育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可用之材,成为推进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中层目标包括“通才”和“专才”两个方面的培养目标,“通才”目标反映了社会的公共需要;“专才”反映了社会行业的特殊需要。

顶层目标反映了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解决培养对象“成家”的问题,这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高要求。“成家”就是通过高校培养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才能出众、对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能够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如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经济学家、教育学家,等等,也就是使他们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成家”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各方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必须要求。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

高校人才培养的基层目标、中层目标和顶层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三个目标构成了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体。基层目标是基础,顶层目标起着统领作用,但是,每层目标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成人”目标是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成材”目标的基础。其次,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是“专才”教育目标的基础。第三,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依赖于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依赖于人才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第四,创新能力的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同时,基层目标和中层目标也都受顶层目标(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的)的统领。因此,高校在构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时都必须统筹兼顾,三个层次在统一体中缺一不可。

多样性的质量观要求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科学设计每层目标在统一体中的比重,不应“一刀切”。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类型、传统、定位、现实条件和培养对象的基础确定各层之间的比例。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招收的学生具有不同基础和发展潜能。一般来说,重点大学招收的学生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社会化基础,而大专类院校招收的学生社会化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确定各层次目标的比重时应体现学校类型的要求。

总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必须对历史承担责任,必须对未来承担责任,这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朱开轩: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校理论战线》1997 年第1 期。

高中生培养目标篇(8)

[作者简介]周芳(1980- ),女,江苏昆山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江苏 苏州 2151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KKT-1215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29-02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却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虽属同一职教系统但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两者之间存在体制上的断层。从层次上来说,中职教育属于中专教育,高职教育则被定位为高等教育,从而出现中高职教育无法很好衔接的情况。这种由于系统本身导致的体制断层,对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造成了很大影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概述

职业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教学标准体系设计都基于一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因而准确定位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的中高职教育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职业教育没能实现系统、有效的衔接。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但对与技术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有所忽略,造成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割裂,使得中高职教育无法实现很好的衔接。

(一)衔接模式的脱节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会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作为全世界职业教育典范的德国,以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为主要目标,分别在高中、高中后职业教育阶段实行有效分流和衔接,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或升学需求。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缺乏衔接性,造成了中高职教育在学制上的脱节。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对口招生、五年一贯制、分段式(3+2/3+3/4+2)衔接模式等,但这些模式或涉及考试制度,或出现生源素质、结构差异等问题,从而导致中高职无法有序衔接。

(二)专业设置的衔接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影响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在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性,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一般出现在高职教育中。我国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发展不同步,中职教育的大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共有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农林、资源环境、社会公共事务等13类270个专业;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末,而且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的数量远远少于中职教育,这就导致不少高职院校没有与中职院校对应或相近的专业,这对于更好地进行职业教育衔接有较大阻碍。

(三)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的脱节

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教育中通过相应课程得以实现,但是由于中高职教育各自为政,其课程往往独立开展,双方缺乏沟通。很多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中设置的课程往往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中高职中同一专业或类似专业往往会设置相同的课程,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专业可能设置的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一致。另外,专业理论课存在重复现象,专业技能课在中、高职倒挂,中职教育运用高职教育的压缩版本,高职教育以中职技能培训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为蓝本,缺少职业教育特色,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二、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准确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中高职的衔接模式、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更好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实行中高职教育的良好衔接,就必须从源头着手,找出其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一)政策的导向作用

政策具有导向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针对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也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制度,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并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建立协调的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投入力度。在协调发展中高职教育时,要保障足够的经费,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开拓渠道筹措资金,比如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加社会资金投入中高职教育的比重等。国家、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能更好更快地促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

(二)行业、企业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服务行业企业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形式,使得中高职教育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实现无缝对接。

在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深入解析本区域所需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区域内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人才规格,在此基础上制订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这些人才所需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加以细化,进而提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细分专业内涵,实现教学条件等方面的衔接。

(三)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自我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中,要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及教材的选用不仅要响应政策部门的号召,符合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还要考虑中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定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时,要考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目前已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很少涉及中高职学生的和谐发展方面。

制定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体系,必须以人性发展需求为前提,尊重学生本身的发展规律,使得职业教育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和谐统一。

三、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

根据人才类型结构理论,将社会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而职业教育侧重培养工程型、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人才类型结构理论从宏观上区分了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从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制定培养目标的程序以及培养目标的有效性等方面展开。

(一)制定培养目标体系的依据

国家职业标准是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与指针。很多发达国家的职业标准已趋于标准化、规范化,这与其参与制定标准的主体是紧密相关的。以美国为例,美国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局”作为组织保障,其标准由美国的劳动部主导,由国家职业信息中心连同相关的研究机构,比如顶尖的研究机构、人力资源机构、北罗来纳州立大学、相关技术机构、专业管理和劳动力开发咨询公司等,由这些政府部门、非营利性机构等提供政策支持、理论支持及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更加系统、精准。然而,我国职业标准主要由官方管理机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计局等50多个部委,而作为对职业需求了解最清楚的企业、科研机构、咨询管理公司却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因而,现有的职业标准无法客观、科学地显示各类职业情况,很难为实践中的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甚至还会出现偏差。

为了更好地制定适合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标准,进而提出精确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职业标准由政府、区域企业、相关科研机构、技术机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等多元主体来共同研讨、解析,从而更客观地了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制定职业标准奠定基础,也为精准地提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制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具体程序

制定完善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职业标准为前提,根据职业标准项下具体的职业内容,对不同职业所需从业人员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方面提出规范的要求。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制定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以工作者、工作岗位这两条主线为基点,一方面,充分了解工作者本身的特质、工作者需具备的素质、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职业信息、劳动力特质、职业需求三个方面了解工作岗位。然而,我国现有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却过于简单,且较为笼统。究其原因在于制定目标前缺乏深入的调研和理论指导,对行业、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估计不足,制定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业、企业部门的参与和制定主体的分离,导致制定的目标出现割裂、脱节。

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时,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第一,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精准的定位。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基础作用;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起提升作用。第二,完善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可以借助第三方调研公司对现有的职教工作岗位情况开展前期的调研和预测,在充分考虑行业和企业的当前和未来需求后,由中职教育、高职教育部门、企业、管理咨询机构、技术机构等在充分考虑学生成长、岗位发展衔接性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第三,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指导下,充分考虑中高职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制定前后一贯、有效衔接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必须从培养目标体系的准确定位出发,从政策导向、行业企业需求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探索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高中生培养目标篇(9)

20世纪80年代初期,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我国高职教育不仅应运而生而且异军突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30多年来,在高职教育的不同历史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曾有过多种表述,首先是“较高级技术员和相应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其次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接着是“高技能人才”,后来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最近是“技术技能人才”。虽然表述不同,但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高职教育,通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今,国家站在时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从现代科技视角出发,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从而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创新发展,其中“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继之,教育部编制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进一步强调,要“支持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特色发展”。这无疑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和院校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其目标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和焦点所在。在此,有必要首先阐释一下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几个概念。教育目的作为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有广狭二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社会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在现实语境下,人们对教育目的一般取其狭义,本文即是如此。教育目标作为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构成普遍与特殊、概括与具体的关系。说到底,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教育目的之所在,它反映和体现了教育在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诸方面对人的培养所提出的要求。与此相联系,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显性化,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借助于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方可实现。而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又在于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实际完成。在这里,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还在于教学目标的实施与完成。

就实质而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既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部于2011年10月印发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2012年6月,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又强调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因而必须“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至此,我们可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作如下表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第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为导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既离不开技术技能操作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技术技能的转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技术技能人才。顾名思义,作为专门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是介乎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既包括操作型人才,也包括创新型人才,还包括转化型人才。第三,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发展型意味着人才要具备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潜质和能力,复合型意味着人才不仅凸显专业技能,而且颇具相关技能,创新型意味着人才个性上富于开拓性,能力上具有创造性。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B目标的突出特征

既然高职院校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那么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人才层次的高等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但以其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而且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除了其素质结构中的知识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之外,其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程度也较强。显然,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属于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现在,国家已经明确界定了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同时也重新划分了教育体系,如今我国的职业教育则不再是过去的“断头教育”。

(二)综合素质的职业性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但具有层次上的高等性,而且具有类型上的职业性。首先,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定向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它按照社会分工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职业性是其所设置专业的最突出特征。其次,职业性既体现出高职教育在专业上的综合、复合与融合,又表现为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性、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性;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职业性更是其优势所在。再次,高职院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解决学生的职业困惑这一价值诉求,更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必须立足于学生现时就业需求,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三)人才类型的应用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依类型划分,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构成专门人才。再进一步划分,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又构成应用型人才。显而易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但又与普通工科高校所培养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不同,他们是应用型人才中颇具技术倾向性的技能人才,亦即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因而其应用性特征更加突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培养就业竞争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须注重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

(四)培养手段的灵活性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结合体。由于职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是动态的,因而高职院校只有采取灵活的培养手段,才能适合高职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再者,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准定位,使得它必须根据具体的行业背景而进行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优化设置,以满足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活动的流动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都是培养手段灵活性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工学结合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应对工学结合过程的灵活变化,着力于建立与工学结合相配套的课程体系。

(五)工作岗位的基础性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技术技能人才的明确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本去向是基层单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提质升级、产业布局的调整转移、用工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近年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普遍推行,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生产实践之间已经不再是真空地带,而呈现出就业去向日趋多元、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可喜局面。为有效培养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的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基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已经有不少高职院校和不少专业采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同时更有赖于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教学环境等诸多内涵的深化与品质的提升。高职院校的优化发展与根本生命力在于,一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方向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和类型不同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予以恰当定位;二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规格;三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四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路径的选择与实施。总之,人才培养目标由方向目标、层次目标、规格目标、类型目标等4个构成要素。

(一)方向目标

人才培养既需要立足当前求实效,又应该着眼未来谋长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出一所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办学宗旨。高职院校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充分就业。在这里,所定位的一线岗位恰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就业去向目标,也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每一名毕业生都应达到的基础性目标。当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目标仅限于此还是不够的,而应当更为高远,以契合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姑且称之为时展目标。即是说,从长远考虑,高职院校需要走国际化之路,重视培养适应外向型企业和国际化城市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层次目标

高职院校目前多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规划,在不久的将来,实施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层次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将日益增多,但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仍然会长期居于主流地位。因此,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次的目标定位是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这种高级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对实践知识的掌握上,他们为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所不及;另一方面,在综合技能的拥有上,他们又强于中职学校所培养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这种技术技能人才,不但与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不同,而且也与中职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相异。

(三)规格目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对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这种规定表现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低要求,因而也是各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与具体化。人才培养的规格既不能拔高也不能缺位。如果以发展性资格而不是以入门性资格作为技术技能的规格标准,则会造成规格标准难以实现;而培养规格的缺位,又势必影响培养目标的可操作性。就构成要素而言,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和人格素质结构构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其中,复合知识结构强调知识结构的基础性、综合性、前沿性,体现出博、专、新的特征;综合能力结构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中主要是实践技能、人文技能和综合技能;人格素质结构强调思想修养与现代人格理想塑造相结合,包括精神品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四)类型目标

大体而言,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4类。其中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则由实施专科层次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来培养。目前,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有多种表述,但概括归纳起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门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就是专门人才。对应用型人才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两类人才,即技能型人才和技g型人才,或者将这两类人才统一称作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说,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一种处于技术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重叠带或交叉点的具有技术倾向性的技能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他们又以技能为主要特征,不但具有技术应用能力,还具有技术管理和技术研发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但由于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变动性,又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突现出不确定性。恰恰相反,只要掌握技术技能人才的供求状况、立足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不同特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完全可以得以确立。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改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进行不断调整和修订。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由最初的“高级技术员”调整为“技术技能人才”就是如此,当然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所具有的灵活性使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匡瑛,石伟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从“技术应用性人才”到“高技能人才”[J].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

高中生培养目标篇(10)

我国农科专业学位主要是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自2000年正式批准试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一直伴随着农科专业学位设立、发展的全过程。某种程度上,我国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尚不太准确,导致培养过程缺乏针对性,课程结构不能很好地契合社会需要,培养质量受到制约,限制专业学位进一步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1]。

目前,全日制农科院校专业学位的招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至2015年,其规模将达到在校研究生的一半,农科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定位更加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科学地定位农科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现有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表述单一

专业学位的应用型要求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针对生产实践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授社会最需要的专门知识。各个学校应该建立各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尤其是农科专业学位,更应该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区域特色。但是,通过对多个学校农科专业学位培养调查发现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缺少多样性和特色性。笔者主要选取某校6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通过分析发现,虽然各个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有一定差异,但是各专业培养目标都是比较单一、非多样化的,体现不出学校各自发展的特点和专长,更体现不出地域和区域的特色。

1.2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农科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培养目标定位没有真正区别开来。从各学校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农科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并没有很清晰的界定。由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不确定,导致从任课教师到授课内容以及论文的选题等方面与学术型学位没有明显的区别,与专业学位专业性背道而驰。另外,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层次性不足,专业学位是一种总结性的高层次学位,其培养目标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统筹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实施能力。但是,由于对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导致学生更多地是为进一步扩充自己的知识,相当于进行一次高级培训。实际中农科专业学位的培养也基本起到这样的作用,失去培养高级人才的作用。相比较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成熟的美国,其农科专业学位要求层次很高,和学术型学位的要求较相似。

1.3培养目标没有细化

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从构成内容看,由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2部分组成。培养目标应当对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作详细的规定。如农业推广硕士分为很多领域,不同的领域应当规定不同的标准和具体要求。培养方向指将硕士研究生培养成何种专业方向的人,而培养规格是指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应达到的水平与标准[2]。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要求表述宽泛,可操作性不强。

1.4培养目标与实践需求相脱节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人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不仅更加旺盛,对其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者中,拥有的科技推广人员数量是1人,而德国是13.5人,美国是7.2人,日本是5人;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拥有的农业科技产业人员是77人,而发达国家是2 458人,世界平均水平是137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科专业学位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旺盛的需求,农业生产实践中缺乏大量的应用型、推广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生产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更应该偏重于培养学生快速推广能力以及技术培训能力。因此,专业学位培养的现实需求和迫切性促使高校应当与社会紧密结合,制定适时适地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定位原则

2.1适应性原则

首先,培养目标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准则的基本描述,应体现本领域和各个领域之间的共性问题和要求。其次,培养目标不仅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具有引导性,对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具有参考性,对国际同类学位也应具有可比性。第三,培养目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适应不同的时期,考虑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培养目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到适应性原则,要有一定的弹性和柔性。

2.2层次性原则

专业学位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学位。因此,其培养的人才具有特定性和特殊性,其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当与同一层次的学术型学位有所区别,也应当与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区别开来。同时,专业学位自身的不同层次之间也要进行区分,对于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目前主要指兽医博士和兽医硕士之间的培养目标要区分开来,体现专业学位的层次性原则。

2.3地域性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性差异显著,同为种植业,有的地域适宜种水稻,有的适宜种小麦;同为林业,有的以针叶林为主,有的以阔叶林为主;同为渔业,有的以淡水养殖为主,有的以海水养殖为主等。此种不平衡性必然要求有1个与之相应的多样性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专业学位重在应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应用型人才,其培养如果不能与地域性相结合,则其“应用”价值会大打折扣[3]。因此,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当考虑地域性原则,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其课程的制定、案例教学的选取、教学方法等应该有所不同,与地域性特点相结合。

2.4行业性原则

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有着明显某种特定职业背景的工作。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由于农科专业学位涉及不同的领域,各个领域对硕士的培养要求是有差异的。培养目标要针对本领域相应行业的学科特点、行业特点和行业发展需要,并分领域进行,对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发展要素作进一步的规定,注意与本领域执业资格的接轨。制定领域培养目标时应充分吸纳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组织和行业代表人士的意见。

2.5细化原则

培养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所需的各种资源和学校自身的战略定位、自身的资源状况等因素。目标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因此,其培养目标的表述应当细化,具有可操作性,语义应当清晰、明确,文字应当精炼、简洁。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的积极意义

3.1促进培养观念的转变,提高培养质量

由于目前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模糊,农科专业学位培养观念和培养质量都存在一定问题。有学者对农科专业学位做过1项调查,对专业学位教育的总体评价中,认为适应了在职人员继续学习需要的占64.0%。由此表明,选择攻读硕士专业学位,首先是把专业学位教育当作是一种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同时也获得了可能攻读更高学位(博士)的机会。而认为专业学位教育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只占28.0%。专业学位知识体系更符合需要的仅占0.6%。认为专业学位教育适应了行业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要的只占25.2%。结果表明现实生活中对于农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满足实际工作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标认同度并不高。因此,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有利于澄清社会上对专业学位存在的模糊认识,提高社会的认知和认同度,促进培养观念的转变,真正满足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4-6]。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不少培养单位对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其是为学校“创收”的部分,对教学质量要求不严格,在此前提下,错误认为招生规模越大越好,领域越广越好。因此,根据在职人员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他们的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是保证农科专业学位教育目标运作的基本程序,也是保障和促进农科专业学位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

3.2推动与执业资格的衔接

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表现为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专业学位的培养应当符合职业背景的需求。由于目前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未与岗位资格挂钩,造成3个突出问题:第一,农科专业学位冠名与培养实质不完全一致。在美国,农科设置的专业学位名称比较细,与专业联系紧密,从名称上就可以知道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宜于做哪种行业的工作。如农业硕士、林业硕士、森林硕士、农业管理硕士、农业工商管理硕士、农业企业管理硕士等。第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脱离实际。由于与行业岗位没有挂钩,导致设置的课程实用性不强,教学内容针对性也不强,体现不出按领域培养的特点。第三,用人单位对于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认同度不高。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资格衔接已经成为常态,形成职业学位与执业资格紧密联系的机制。因此,培养目标的科学制定,有助于推动专业学位教育和和执业资格相衔接。相反地,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完善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效途径。

3.3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人才。现代农业要求的高级人才既是过硬的技术人员,又是农业生产的管理人才、组织人才。要能在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融入相关学科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充分驾驭环境,转化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选择技术,达到技术效益的最大化,并能迅速消化吸收新的知识。农科专业学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对现有人才培养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不仅有利于培育农业高级人才,促进发展科技成果,还有利于使人才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人才和科研成果的社会化,主动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改变我国目前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力度,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更快更好发展。

4参考文献

[1] 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5):9.

[2] 涂俊才,李名家,秦发兰,等.当前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00-5601,5606.

上一篇: 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下一篇: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