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课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26 15:38:17

实习课程论文

实习课程论文篇(1)

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内容

顶岗实习通常是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的,能为学生提供与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或者职业兴趣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培养职业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目前,顶岗实习模式日趋多元化,根据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工学交替、假期、周末顶岗实习三大类。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具体施教主体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部门和实习企业。内容主要涉及:使学生应用、推广、加深所学专业知识,获得联系真实世界的经验,加深对生产过程的理解;了解职场现状,适应职业工作和职业生活,最终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过渡;检验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兴趣,验证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资质,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匹配程度;了解自己专业学习适应性和专业认同感的程度;学习默会知识,逐渐形成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获得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工作机会;构建人际关系网络,增加社会资本;提高就业技能和水平;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实现管理愿望等。邀请物流企业高管与学生进行交流,就物流企业现状、物流岗位技能与素质、物流企业文化、物流业发展等进行讨论。顶岗实习课程的学习是促使高职学生成功、成才、成长的最关键因素。顶岗实习课程的具体内容根据物流岗位来确定。采购管理岗位:能够填写采购与供应订单;能够制定采购与供应物流计划;能够实施采购与供应计划;能够对供应商进行公共关系管理等。运输管理岗位:能够运用科学方法选择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能够组织货物的装卸搬运;能够提出运费报价;能够使用和维护运输设施等。仓储管理岗位:能够编制仓库货物储存计划;能够根据货物特性对货物保管进行指导;能够指导仓储设备、设施的合理使用;能够执行库存管理计划;能够提出库存合理化建议;能够分析库存状况等。配送管理岗位:能够根据配送计划选择配送方式;能够选择配送工具;能够根据计划实施流通;能够编制装卸搬运作业计划;能够指导装卸搬运设备、设施的合理使用等。物流信息管理岗位:能够对物流信息进行分类;能够编制物流信息分析报告;能够选择物流软件;能够使用物流软件进行物流管理。

三、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施

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施由以下三个连续的阶段构成:第一阶段:学生认知性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学生每五人一组,实习时间共计1周,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环境及专业技能岗位的技术要求、工具应用等,由师傅引导学生逐步适应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学生与企业相应岗位的师傅配对,全程观察师傅岗位工作任务执行过程,亲身体验职业生活,每一个岗位的体验时间为1天。5个岗位进行轮换。第一阶段顶岗实习时间共计5天。实习完成后,学生完成认知性顶岗实习报告。第二阶段:专业课程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分为5人小组,实习时间为1周。学生轮岗参与物流作业,熟悉不同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以及设备使用与维护,固化职业思想,独立完成物流岗位工作任务。根据企业需要,实行周末、假期、工作日多种实习时间安排,充分协调企业与学生实习之间的时间冲突。第三阶段:就业性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学习以员工身份进行技能岗位的顶岗工作与学习,安排师傅指导,为期6个月。了解现代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和岗位操作性标准,熟悉物流行业各项管理制度。顶岗实习课程实施的每个阶段,在学校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的基础上,学校、企业、学生及家长等还必须签订顶岗实习四方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顶岗实习各阶段任务能够顺利进行。顶岗实习课程管理方面,形成专业教师、辅导员、师傅共管的管理体制,并分别制定专业教师、辅导员、师傅管理职责。专业教师和师傅共同负责专业技能指导。辅导员负责日常生活管理。顶岗实习课程管理实行企业化,校外基地的指导教师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全面指导学生开展物流作业,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和评价,并评选优秀实习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外实训基地人力资源部安排专人全面负责学生顶岗实习课程考核,并随时与学校保持联系,及时协商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另外,运用QQ群建设课程管理平台,加强顶岗实习课程信息管理,实现学生、企业、学校和家长多方交流、互相监督。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从校企共建协议到物流企业文化集训,从物流作业操作流程系统讲解与训练到实习主管和师傅们全心全意手把手教导,从严格的准员工管理(参与企业人员考核)到实习考核(经验知识+技能)与激励,最后经过双向选择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在学校、企业、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当然,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施还存在很多问题。职业院校管理机制改革动力不足,现存的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物流企业需要,迫切需要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学校投入顶岗实习课程建设的经费不足,单纯由企业承担不可能支持顶岗实习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责的缺位,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顶岗实习课程普及化和多样化发展。

实习课程论文篇(2)

一、前言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我国高校外语院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各类高校外语院系的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部颁发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英美文学作为专业知识必修课程, 旨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 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目前,我省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普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注式”、“填鸭式”教学形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 无法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审美意识,背离了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因此,改革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是迫切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题的研究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这一教学模式的弊端,以美国社会心理学、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动实验,构建英美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库伯,1984)。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文学作品阅读、评论(口头与笔头)、故事情节复述、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欣赏、舞台表演等实践,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人文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培养其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能力、赏析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实践

基于大卫・库伯四阶段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主要结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课内、外体验式情景与环节的设计与研究,并应用于教学中。

1.课内体验式情景与环节的设计与应用

(1)作者生平介绍

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形式,指定英美作家,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查阅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反思、归纳、整理、在课堂上口头概述,初步了解作家的生平。这一体验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查阅、整理、概括资料的能力。

(2) 情节复述

精选不同时代英美经典作品,规定学生课前阅读,亲身体验阅读活动,并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反思、理解,指导学生从小说构成的要素如背景、人物、叙事角度等方面,进行复述,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运用与表达能力。

(3) 作品评论

有针对性地设计与作品相关的讨论问题,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分享交流可以引起学生的反思,最后形成个人的经验这种模式,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4) 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欣赏

设计课内影片欣赏体验环节,让学生进行观看《简爱》、《伟大的盖茨比》等名著改编的作品,直接感受、体验人物的个性、情节的发展、作者的语言魅力,从而进行反思、归纳、概括,提炼主题思想。在这一情景体验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极大地热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行分析与评论,从中体验学习文学的乐趣,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5) 文学作品改编的舞台表演

布置学生课下熟读名著经典片段,进行改编,并在课堂上表演。在这一体验环节中,学生通过熟读、背诵经典段落,直接感受优美的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性格、内心,形成反思,对人物的特点进行概括,加以再现、应用。以这种新颖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深了对作家作品的感悟,语言风格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2. 课外体验式情景与环节的设计与应用

课外体验式情景与环节的设计与应用是课内体验活动的延伸与深化,体现了更为完整的学习体验过程。这一体验环节与活动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文学作品、撰写读书报告与书面评论

首先,课题组成员制定了英美文学课外阅读参考书目,规定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性的阅读,强调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学生自我个性。

设计课外全文阅读文学作品的体验环节,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感受文学作品,体验阅读的完整性。课堂内的作品选读虽然是经典作品的精选片断,但由于是节选,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而只有当学生完整地读过一位作家的一部作品,才能真正称之为“读过”,从而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来。此外,在学生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完成了体验学习四个阶段,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动实验。从体验阅读到反思、归纳总结形成个人观点、撰写书面报告、阅读心得。

在这一环节中,课题组成员着重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撰写阅读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阅读,受其熏陶,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促进了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文学作品活的语言是“英语的精华”,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能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风格各异的语言,这不仅可以扩大词汇、增强语感,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感受其民族文化传统, 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在这一体验环节结束后,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题组成员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即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强化学生笔头输出的实践。学生通过相应的写作练习,充分发挥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写作的能力。

(2) 英语戏剧周与校英语体验节“戏剧表演”

为学生拓展了戏剧实践的平台,充分弥补了课内体验教学环节的戏剧表演的空间与时间的受限性,指导学生参与外语学院英语戏剧周与校英语体验节“戏剧表演”的体验活动。

文学作品的可表演性很强。在阅读、讨论作品之后再进行表演,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因为,要将一部文学作品以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首先,必须将它改写、编剧。其次,在表演中,学生必须思考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如何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在这样的思考与言语实践中,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都在表演中得到提高。如:在学生表演的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安东尼奥、鲍西娅、夏洛克,充分体会到到安东尼奥的重情忠义、鲍西娅的睿智和夏洛克的残酷。

三、形成性评价标准的制定

体验学习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的评价,事实上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基于这种发展性的评价理念,体验学习应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为了保证体验活动的有效实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体验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学生的每一次体验活动与平时成绩相结合,课题组成员,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并把其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分值,与每一次体验实践活动相结合,强调体验学习的过程性。在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提高了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与语言应用能力,扩大文学作品及选读的阅读量、并在阅读的过程中领略作家的写作风格、培养了文学素养、增强赏析能力。英美文学课程体验式实践教学成绩标准实施细则如下:

英国文学(考查课):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30%

平时成绩70%=作家介绍5%+情节复述5%+作品评论10%+影片欣赏5%+舞台表演5%+(作品阅读+读书报告)10%+书面评论15%+戏剧表演15%

美国文学(考试课):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平时成绩40%=(作家介绍+情节复述)5%+作品评论5%+影片欣赏5%+舞台表演5%+(作品阅读+读书报告)5%+书面评论10%+戏剧表演5%

四、结语

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实施了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英美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语用能力、赏析能力与创新造力。

1.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所教授的英语专业班级的学生,与往届学生相比,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热情、主动性大大增强了,真正成为学习英美文学的主体,文学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热烈、活跃。他们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地阅读教科书内容、文学作品、查阅相关的资料,认真准备教师布置的各种体验活动。积极参与课堂,参与文学作品的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并且对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欣赏显示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从作品的阅读、改编,道具与服装的准备,语言的提炼等方面,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热情高。

2.提高了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文学赏析能力、创新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文学作品的体验活动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并能结合所学习的文学知识以及掌握的文学批评方法,进一步提出个人见解。阅读文学作品,撰写读书报告、心得、文学评论,学生的理解、分析、欣赏作品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对于作品的分析比以往要敏锐、观点鲜明、能够抓住作品的主旨。同时,在课内外英美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及戏剧表演中,学生学习到了经典作家的优美语言,如奥斯丁、海明威语言的简洁、质朴,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口语表达与书面写作中,语用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学生在制作英美文学专题课件的活动中,从内容的展示、版面的设计、图片的使用等,创意都比较新颖。

英美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切实可行性、可操作性,符合英美文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有助于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的语用能力的提高,注重激发文学学习者的积极性、体验性、感悟性,符合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Kolb,David.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84.

[2]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C].2008.

[3]郭佳,包兰宇,王晓娟等.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实习课程论文篇(3)

语文学科和语文课程是近代教育发展的产物。从1904年清政府“癸卯学制”颁布,语文学科独立设科算起,我国语文课程的设置也有100多年了。由于学习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的不同步,对语文学习理论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对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就语文课程来说,人们往往习惯于从课程、教材、教学和教师角度进行研究,而从学生学习角度进行研究并形成系统理论成果的不多。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为语文课程学习理论的全面、系统研究提供了历史契机。语文课程学习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既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构建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着眼,合理规划专题,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语文课程学习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大系统。这套“21世纪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将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理论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一个子系统为一个研究专题,一个专题的研究成果分编为一个独立分册。本丛书包括《语文课程学习论》《识字写字学习论》《阅读学习论》《文学作品学习论》《阅读方法指导论》《写作学习论》《写作方法指导论》《口语交际学习论》《语文综合性学习论》《语文学习心理论》《语文学习指导论》《语文学习评价论》等十多个分册。这些系列研究成果,既包括了语文课程学习内容的基本理论,也包括了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的基本理论。依据这一开放的理论体系,除上述研究专题外,语文学习的方式、模式、方法、习惯、素质、管理等,也都有专题研究的价值。本丛书设计合理,体系比较科学,内容比较全面,初步构建了我国当代语文课程学习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它的问世,对探索和构建我国当代语文课程学习理论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二、展示了当代语文学习研究的新成果

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研究学习和教学的典籍——《礼记·学记》问世。“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学先于教,教辅以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学本论”思想。然而以人类学习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并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学习科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在我国诞生。学习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为语文学习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当代语文学习理论的发展。这套“21世纪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吸收、借鉴和运用当代语文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识字写字学习论》分册,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识字写字学习的优良传统和成熟经验,又吸收了当代识字写字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识字写字学习的地位、价值和特点、历史发展、目标和内容、理念和原则、过程和方式方法、心理调控、指导和评价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研究。这是目前识字写字研究领域一本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著作。它对于继承和发展我国的识字写字学习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指导中小学生的识字写字学习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丛书的作者大都来自高等师范院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半数以上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们同为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在语文学习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学术建树和理论成果,有的已经出版了多部理论著作。由高校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对语文学习理论研究的前沿信息和最新成果,能够及时把握、吸收和消化,并合理运用到本课题的专题研究中。因而,本丛书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展示了当代语文学习研究的新成果。

三、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研修教材

在推行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需要依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从整体上推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需要有计划地学习研读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著作,拓宽专业理论基础,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这套“21世纪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是以语文教师为主要对象而编写的系列理论著作,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研修的教材是比较适宜的。首先,这套丛书力图在落实语文课程目标中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本丛书的《阅读方法指导论》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等五种基本阅读学习方法,《写作方法指导论》对命题作文、模仿作文、话题作文、条件作文和自由作文等基本作文学习方法,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操作作了具体论述。语文教师系统学习这两本书,对于如何落实“掌握学习方法”这个课程目标,提高对语文学习方法的理性认识和指导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具有切实的指导价值。其次,这套丛书力图从语文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成果。目前高中语文教科书中60%以上的课文为文学作品。如何落实课程目标的规定要求,指导学生学好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师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去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专题研究成果之一的《文学作品学习论》分册,对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认识、历史发展、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心理机制、学习方法、分类学习、课外学习和学习评价等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学习研读这本著作,能够使语文教师既获得文学作品学习的理论知识,又获得指导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方法,在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发展理论中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

实习课程论文篇(4)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技术合并研究的意义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此后二十年,应试教育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愈见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三是对创新精神、操作实践、生活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1999年起,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世界高科技创新的挑战,衔接素质与教育、能力与知识的仍然是课程。2001年国务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总战略。各学段有序依次进入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在各级文件中被定义为“新课程实验或实施新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其理解为“新教材使用或新教材教学”。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等教育专家、教授编写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教育学》,在第三章“课程理论”中指出:尽管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是什么却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他们提出了三种理解,罗列出六种观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传燧撰文《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和未来》,概括课改现状为:理念先进、教材完美、制度选课,课堂依旧、教学依旧、书包依旧。他认为现有的课程理论都是洋人的,理念空洞,理念和实践是两张皮,水土不服。他提出未来要加强我们自己本土的课程理论建设,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和引领。由此看来,课改从一开始就有先进理念的指导,但却缺少基础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完整科学的课程基础理论概念及体系,将使课改实践缺少基石,缺乏动力,课改不到位。

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追求科学理论知识,源于生存安全与活动目标有效实现的客观需求,源于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顺势而为,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提高生存的能力及质量。因此,科学界定课程概念,夯实课改实践基础;创建课程理论体系,注入课改实践动力;研发教学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文化平台,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二、课程基础理论的创新

1.文化的整合与分类

达尔文曾这样定义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文化是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在人脑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理论显现,凝聚于事物之中,又游离于事物之外。课改研究中我按属性整合文化事实,获得如下三项文化类别系统,这是人们至今尚未涉及探索的新领域。

一是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指被人类相对普遍认可的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理论表现或代表,通用于相对的人群范围,文本化储存。标志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是科学技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如人类社会的基准主流思想(民主、科学等)、基础通用知识(1+2=3、勾股定理等)、基本生存技能(织布、造纸等)等科学文化。

二是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指自然(或社会性群体)中的人对事物特征和规律的实际掌握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独特展现或展示,是学习主体修炼生成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个个可能的历史。起初展现出的是个性化,具有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某一个体、社会团体、某一地方乡土风俗或思想文化。随着多样性主体文化的横向传播,如果被更多的人普遍认可、通用,就成为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

三是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在人类学习进化成长中,指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或人脑原初发现构建的事物特征和规律被学习主体反映、再现于意识层面,起到衔接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与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的工具作用,是教育用来训练、培养、改变人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是学习主体自主接收体验、感受构建,生产出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文化。课程就属于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生产文化资料的社会表征是:教科书、生活事物、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即课程资源;文化生产方式的社会表征是:教学、生活实践、实验实习等综合活动操作,即课程生产。

2.课程与货币的类比

我们在课改研究中发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课程与文化”如同“货币与商品”。一是货币与课程自身都具有工具性,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物质商品流通使用,课程可以用来传承精神文明交流使用。二是货币反映出的是标准商品,课程反映出的是标准文化。三是货币的生命价值存在于购买兑换之中,货币与购买兑换同生同灭,货币的意义作用存在于商场、商店;课程的生命价值存在于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到意识再现之中,课程与传承影响、教育学习同生同灭,课程的意义作用存在大、小课堂(受教育的场所叫课堂,社会生活是大课堂小教育,学校教育是小课堂大教学)。两者的特点和职能、目标和作用都相同,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仅需要对货币的占有,更渴望、期待和追求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占有(见图1)。

3.课程本质的科学界定

尽管对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概念及关系并无统一的界定,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是:课程论与教学论都是教育科学的一个下位概念或基础概念,属教育学的范畴。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及其教学的工作行为、原则和方法等。课程论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和过程等。课程论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需要,研究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过程等教育问题和现象,探寻学生接受、发现和掌握思想、知识和技术,形成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等相关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最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课程产生的进程,课程的终端就是人的行为能力。

课程与货币一体作为流通生产的工具,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其中,课程是基础动力工具,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被学习主体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所反映,识别接收、感受选择、分类记忆、联想分析、想象拓展、推理归纳、整合分类等完整的因果逻辑关系思维,走进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的本质内部,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折射出一系列心理现象及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上升再现于人脑的意识层面,建构生成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即经验课程,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表征为行为能力,起到了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工具作用。课程作为教育的生产工具、特殊的文化产品,存在于主客体两个世界之中,流转再现于主客体之间,推动着人类世界文化的传播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传承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的本质是用事物的本质关系、特点规律来进化和发展人适应或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课程的标准是在大小课堂的教育实现,既适合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又能够达成在意识层面的再现。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改变、修炼、生产“能力”的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简单讲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生成能力的课堂标准文化进程,隶属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范畴(见图2)。

4.新旧课程的对比

对于旧课程有两种观点:把课程只当作教学内容或者学科综合的集成,或者认为课程是活动或者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新旧课程的定义加以对比。

一是创新课程的定义指出,课程的科学内涵是学习主体自主选择的工具,即生成能力与文化进程。标准文化是指学习主体对“环境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特征规律”反映或再现于意识层面的进程。生成能力是指课程工具的功能或作用,是人外显或展示出的行为及效果,是主体文化进程的终端。这是旧的课程观点中所没有体现的。

二是新旧概念的区分度。新定义明确了课程的终端是人能力的改变,旧概念则不提课程的终端和结果,功能作用不明确;新定义把课程定义为学习主体在自主区间反映、再现的动态进程,以往的旧概念都企图寻找、视课程为主客体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新定义规范了课程内涵,是学习主体对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或原发事物特征规律的反映和再现,即标准文化,旧概念把课程内涵指向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结论或学习方式。

5.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与课程职能

关于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包括课程基本组成三要素――内容、结构和进程;课程七大特性――工具性,生产性,预设性,适合性,流转性,不定性,周期性;课程周期流转的三个阶段――制造研发设计阶段,识别体验接收阶段,感受建构生成阶段。

课程工具性基本职能包括:传承引领,操作使用,传播影响,研发改进,储备储存等。

6.课程特征的整合分类

在社会文化事实中,按照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职能进行整合、梳理划分,可以获得五环课程类型及关系模式集合体“二界、三基、四能、五层、六面”(见图3)。从课程文化分类及关系看课改,会更加明晰其改革的着力点、策略、路径和目标。

“二界”,指按课程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世界的课程。客体世界的文本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外,客体世界中影响引领学习主体成长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基本环境,即课程资源。主体世界的课程,即学习主体的经验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中,学习体验接受、感受构建生成的主观世界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思想、知识和技能,即经验课程。

“三基”,指按课程的教育预期价值可划分为三类标准课程,包括基准思想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基本技能课程。

“四能”,指按经验课程修炼与主体文化表征方式可分为四项能力课程。课程在学习主体身上的表征方式是行为能力或能素质,学科教学通过学科意识、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学科综合等四项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实现人的生活、学习、言语和操作等四个基本能力发展,每项能力都是由相关的思想、知识、技术组成的综合体。

“五层”,指按课程流转周期阶段层次划分为五层课程。近现代北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和凯珀(Kui per)详细说明了课程从研发、理解、操作和实现等不同阶段及层面的课程流转形式。包括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文本课程(written curriculum);解释课程(interpreted curriculum);实施课程(executed curriculum);评价课程(evaluated curriculum)。

“六面”,指按显性的课程社会表现形式划分为六个方面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课标、教材、教案),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综合课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系列课程(基础理论书籍),范例课程(电影、故事、绘画、杂技等),培训课程(专项基本技术修炼)。

三、教学基本技术的创新

按照课程定义及理论体系,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的质量,既与适合(标准)有关,又与感官(进程)有关,人体所有的感受器官都可以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传导进入大脑中枢形成反射弧。因此,人体的所有感官都能成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通道,都可以反映、再现事物的特征规律于大脑意识层面。本来课程发生是无限的、不确定的、没有次序的,也没有次数限制的,但不同的感官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是有其共性和规律的,既与次序有关(知、情、意、行),又与次数有关(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反映的)。视觉接收信息的质量远远大于听觉,听觉判断方位的功能优于嗅觉等。单独感官体验,在没有其他感官参与确认或验证的条件下,课程流转回路难以形成,仅仅是一个符号储存,停留在知的层面,或很快被遗忘掉,更别说构建生产和生成使用。

凯洛夫传统的五步大教学模式文化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课程概念指导下建立的,是适应单纯的系统知识接受型教学的文化传承影响平台,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其是有效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普遍习惯的大教学基本文化技术线路模式。课程基础理论为旧五步大教学改革转型升级为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引领基础。表1显示的就是在新课程基础理论引领下,陕西省商洛市的研究者建立的一整套课堂教学进程技术操作系统。

对于前面提到的新五环教学技术,有如下使用建议:一是新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一般宜上新课使用;二是旧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对知识系统性、结构性地接受和记诵,一般宜复习课使用;三是新旧五环并轨后的学校育人模式可以避免单纯的填鸭式“听、答、练”,也可以避免单纯的放羊式“自由、合作、寻找”,而是在三基标准课程引导下,自主开放的赛马式“看、听、嗅、议、尝、做”;四是关于新五环教学技术可参见《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该著作集教育学和教学法于一体,从十三个方面探索形成了系统的课堂大教学课程基础理论体系,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利用课程基础理论和教学

基本技术解决实践问题

实习课程论文篇(5)

【摘要】材料学院开设的《科研导论》是自主学习的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会献检索方法和归纳总结方法,掌握科研成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并能撰写论文,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开展和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自主学习;科学研究;创新思维

自2014年,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开设了自主学习的课程,此课程主要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对科研感兴趣的材料类学生。本课程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多方面、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通过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从科研实际出发,结合科研特点,着重论述典型的科研方法与基本规范,举实例论述科学研究的战略战术与机智运筹,详细论述科研论文的撰写方略、专利申请、参加学术会议要求以及经典科研案例。课程将按照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性、哲理性和实用性,由浅入深地使本科生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初步掌握科研方法的实践与思维技巧,为其本科阶段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较高水平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做好本科论文(或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科研导论》作为本科生开设自主性课程的实验课程,通过学生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大学生科研的意义、方法、步骤、环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以及科技论文撰写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思考和解决科研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般问题,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达到提高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拓展知识的目的,为材料专业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科研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科研导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感性方法、理性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和科技论文撰写的一般方法,并以“自主学习”为主。科研过程是参与人员自主创新的过程,“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1]。设计建立完整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案、电子教案和教学实施方案,并将教学团队的相关科研项目作为具体科研实例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性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全部使用多媒体授课,并建立网站实现与学生互动。教案内容包括:讲授内容、基础内容、拓展内容和典型例题等;全部课程资源上网,基本实现网上教学与互动。

根据课程的任务和培养方案,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1)科学研究概述[2],重点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涵义、性质和任务,难点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重点是确定科研课题的一般原则,难点是确定科研课题的开创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3)科学研究的方法,重点是科学研究的系统科学方法的原则和作用,科学抽象的一般步骤,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

4)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重点是和科研成果的鉴定方法。

5)科技论文的撰写,重点是课题和学位论文的综述的写法。

6)研究性学习科研,重点是研究性学习作用、本科生科研方略和具体学科的经典科研示例。

在本课程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建立一个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由学术造诣高、师德好,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教师团队自身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自主学习”的原则,体系学生学习的“讲、练”合一,要求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课程教学专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完善和维护、在教学过程中体系学生学习的“教、学、做”合一,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总结和提高,确保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3]。利用视频媒体,将抽象内容,用录像、影片等形式进行演绎。最后,认真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术氛围,鼓励师生积极创作,提高作品质量。

3课程的实践效果

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本课程评价很高,认为本课程非常重要,为他们后期专业课程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能积极查阅文献并整理信息资料,比较熟练的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网络查询系统,并能有效获取各种数据库所提供的科研和文献信息,为科研活动开展提供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制定明确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包括职称、学历、进修访学等;组织教学活动,广纳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本课程具备持续、稳步发展的潜力、为本课程的高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学生的“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科研问题主动思考,查阅文献,并掌握快速学习能力,学会分类归纳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科研项目过程的训练和科学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自己的思维分析、总结、归纳、推论。有效的处理实验数据并撰写科研论文,在巩固科学研究有关的理论知识,并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步奏,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4]。

4结语

在《科研导论》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研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科研工作就是从不断失败中前进,在教师和学生的勤恳踏实的努力工作下,科学研究才会有所成功。科学研究讲究一点的研究方法,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会让科学研究事半功倍。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让学生认识到了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开展和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蔺婷.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2]杨军,石海洋.浅谈《科研导论课》教学内容创新及实践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74-75.

实习课程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128-03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创建的背景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其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认证的重要依据。

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效果并不令人乐观,原因主要有:第一,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年,与毕业实习同时进行,工作压力较大,且学生散布在全国各地,面对面辅导难以实施。第二,指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偏大,经验缺乏,再加上学院在这方面对教师们的培训偏少,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第三,传统的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已经落后于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方式,过程监控手段落后,质量控制效率较低。这就需要我们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能解决远距离教学指导、教学资源零散不便共享、教学信息传播不畅、教学经验传承受限、教师队伍年轻、教学监控管理困难等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专门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因此,创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

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

“模式”来源于英文单词“model”。通常被翻译为“模型”、“样式”或“典型”等。“模式”一般指研究对象的理论的逻辑框架,或是指某种实务的执行标准或模仿的样式,体现系统中各要素最优化配置的设计思路和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具有标准型、规范性、普遍性等特征。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活动程序则突出教学模式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结构指其包含的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及其之间有规律的联系。

根据学院的需要、高职学生的需要、实践环节教学的需要以及高职实践教学规律,笔者创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见图1)。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五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等理论指导下创建。在构建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网络环境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配置教师队伍、改革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进行系统培养。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性观点是,学习不是灌输的,而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建构的。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积极地建构和改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是建构和互动的过程,学习需要真实环境,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经验有关,学习者应自己规划课程学习,学习者的互动、反思和协作在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为高职实践环节创设一个互动、交流、协作、反思的教学环境。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把发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看作为教学的基础,将自我实现和追求自由作为教育教学目的,让学生自主选择有生活意义、实践意义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内容,认为学习即“自我主动学习、完全自主的、自由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主动的学习过程,最有效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教育的目标即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及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学校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松、自由、受到尊重的良好学习条件,将学生置于真正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构架科学的网络课程即自主、自由、有意义学习环境的创设,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课程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目标分解表述如下:

1.专业能力: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和文献处理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查阅及综述,数据分析,论文及设计(实验)方案撰写等环节,完成专业对应岗位的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初步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的能力;掌握综合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方法,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能力,解决所学专业领域综合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服务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奋严谨、团结协作的优良工作作风。

3.方法能力:计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三)操作程序。毕业设计(论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分析、根据高职实践教学环节的自然顺序和安排,结合顶岗实习工作安排,明确实施主体在各个环节中任务及关系(见图2),此模式分五个工作环节,教师、学生平行推进,教管穿插监管。

1.动员面授环节。此环节是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工作实施启动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职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识,知道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明确要达到的目的,清楚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历哪些过程,如何使用课程网站(如何注册、查询信息、提交信息、与老师学生交流、协作、获取帮助等),如何利用网络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如何选题,如何检索文献,如何编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文本等,如何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阅读已经毕业的学生的作品范例。面授讲解演示、案例分析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

2.选题开题指导。选题开题对于高职生来说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鉴于选题的重要性,在此阶段有必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拟定参考选题、组织小组讨论、参照毕业生选题先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选题方法细化指导、制作开题报告模板及开题报告写作向导、反复与学生商讨修改等,一步一步地为学生成功选题和开题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架。

3.作品创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作品创作含设计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成果。首轮指导,教师为学生的文章整体结构、基本立论及研究方法把关。第二、三轮指导,教师重在对学生的重要论据及数据获取的途径及准确性进行审核。第四轮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对文字进行精加工,对文本格式进行编辑,准备交稿。

4.应用价值检验。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交企业方实习导师、实习单位领导或业内专家,征求一线专业人士、专家的修改意见,检验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5.作品评价考核。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在三个层面展开。突出实用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尤其是对学生的创新制作成果、发明专利成果、学术论文成果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支持,提高学生创新创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校级层面。主要强化检查与评估功能,通过查询网络课程数据,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督导部门联合开展工作。(2)系及专业级层面。承担主要的管理功能,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施方案,并在网络课程上,对选题、指导、考核、成绩评定环节作出具体的规定,有效组织教师做好过程性指导工作、组织系(或专业)教学小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审评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制定完整科学的管理规定,确保各项举措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调动学生、教师、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强调对指导教师(含校内专职指导教师与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管理监督。(3)指导教师层面。利用网络课程完成学生的过程性指导,从选题开题、设计实施、论文写作、平时表现、作品质量、原创程度、成果及获奖、企业反响、设计成果展示或论文答辩等多个方面指导学生,使他们达到预期目标,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五环节”教学模式实施条件。由于在网络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使毕业设计(论文)课程顺利实施,必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学生分别进行面对面的集中培训,使师生清楚了解整个实践环节的过程和要求,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时间要妥当安排,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实施流程(见图3)要清晰可控。网络环境要不断优化,并随时提供客户服务工作。

(五)师生、企业专家角色

1.教师角色。(1)服务者、导师:通过网络课程及其他沟通方式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各种服务,在选题、写作、质量把握、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2)学习同伴:通过网络课程与学习同伴交流、协作,一起解决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过程遇到的问题。

2.学生角色。(1)主动参与者:探索毕业设计(论文)课程信息和网络教学环境。(2)建立联系: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学习意义。(3)实践应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中,并将自己的作品在网络课程上。

3.企业角色。(1)协作者:面对面协助实习生解决工作中,通过网络课程的协作合作功能指导毕业生有效解决在毕业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2)检验者:在工作中试验、检查实习生毕业设计(论文)作品中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3)指导者: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角度指导帮助实习生完善毕业设计(论文)。

(六)教学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环境为过程性教学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评价内容全面、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一)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整合了先进的课程理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优化了教学内容,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密切将课程教学和职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研究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课程教学更规范化,操作简单,可持续利用的价值增强,有效减少了课程教学中的重复劳动,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课程教学革新方面,更有效地发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三)提升教师研究水平。在“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项目全体人员学习课程开发理论、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调查研究各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其未来走向,学会科学评价教学和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均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发展学生职业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在某学院旅游大类、商贸大类专业4届学生中实施,通过对2011届、2012届涉外旅游、会展管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进行对比后发现成绩总体上有明显的提高(见表1)。可见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对教学改革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共享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它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的、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结合就业实际的、理论学习和工作真实任务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进行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将高职教育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课程化,充分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y Calhoun.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李学芹,蔡燕.浅谈教学模式的发展及其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2(15)

实习课程论文篇(7)

教育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一般认为教育技术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的视觉教学,当时人类科学技术得以空前的发展,摄影、幻灯、电影等技术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随后的一百年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显著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果。视觉教学经历几次更名,形成今天的“教育技术”。如今,受新媒体、视觉艺术、学习理论与程序教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影响,教育技术学科已经发展成为集教育、技术与艺术等相关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与革新淘汰的方式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在视觉性为主导、强调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当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看到现实的时代特征与社会需求,从专业课程的教学着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发展。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特点

 

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在时代变革和学科发展的驱动下,几经变革,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课程架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自主发展课程(或称选修课程)。除了基础课程,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科的专业特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主要是指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多次研讨结果,教育技术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媒体理论与实践、学与教的基本理论、远程教育基础、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教育技术项目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8门主干课程;除此之外,还推荐10门主干课程,包括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传播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教育与游戏设计与开发、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实施、教育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远程教育应用等。同时各个高等学校根据各自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特点,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或自主发展课程。总体而言,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在学科视野上体现了融合与渗透的特点,在培养目标维度上则呈现出实践与应用的特点,从学生主体来看则凸显出自主与多元发展的特点。

 

1.学科视野:体现融合与渗透

 

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教学幻灯片的设计与制作到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再到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育,教学媒体与技术的身影无时不体现在教育技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因素成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教育领域中充分合理发挥技术的使用价值,是能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教育与技术这两个因素是教育技术学科始终关注的焦点。而在后工业时代,“艺术”因素也在影响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如何将“观看”的行为艺术化,符合受教育者的观看习惯与心理,提高观看与受教育的效率与效果,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也必须从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注重“教育+技术+艺术”三要素的深度融合与渗透。在教育与艺术类相关课程中,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而技术类课程也需充分吸纳丰富的教育价值与艺术性。

 

2.目标维度:强调实践与应用

 

美国教育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在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AECT在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即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在2005年AECT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即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从这两个定义来看,教育技术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和绩效,而其实现手段在于一系列实践性的创造。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应当体现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也逐渐呈现注重设计与开发的趋势,如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类课程、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等。

 

3.学生视角:注重自主与多元

 

从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课程的实践与应用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与创新能力。由于课程实践性的特征,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需要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侧重技能与方法的课程不仅要求显性知识的记忆与存储,更多的默会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需要动手实践才能领会掌握。创新的实现则是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而获得的质的飞跃。同时多元的课程类型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多元的方向与可能。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专业主干课程+自主发展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规定了教育技术专业必须选修的课程。自主发展课程,也可以称为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设置的具有鲜明发展方向的课程。以专业主干课程为基础,夯实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学科基础;同时突出自主发展课程,根据学生个性与多元智能,提供多取向的课程类型。多元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选择提供自主与自由,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

 

二、“课堂-论坛-作品”三合一教学模式构建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融合与综合性的特征为实现教育技术创新夯实了基础,而具体的实践应用过程则为实现创新提供了场域,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则为创新实现奠定了坚实的保障。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单向知识传播,注重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讨论、创造与思考;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要“发言人”,教师成为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中间人”;课堂也不再是砖瓦、墙壁塑造的封闭系统,打破时空界限的第二课堂的拓展,成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做法。“课堂-论坛-作品”三合一教学模式就是立足于传统课堂,积极探索第二课堂,在网络空间构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研讨的第二课堂——论坛,继而达成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作品的新型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学生自主学习理念

 

“课堂一论坛一作品”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自主学习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由来己久,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流行之时,强调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在真实情境中自主探究以获得知识与技能,这种共识一直影响着实际教学。随着在线课程与移动学习的兴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网络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特别是近年来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等新型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出现,契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特点,倡导动手实践,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主动权,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寻求多门学科知识的给养,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为创新实现提供了可能。翻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是美国两位中学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考虑到运动员学生因为参加比赛缺课而创新的一种学习方式。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提前学习课程内容,而在课堂上进行问题解答及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的理念建立在信息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充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在群体中建构个体知识。“混合学习”的概念出现于21世纪初,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于2006年在他的《混合学习手册:全球化视野、本地化设计》(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GlobalPerspectives,Local Designs)一书中提出,混合学习是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的结合(a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Instruction withOnline Learning)。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都是在在线学习资源的支持下,拓展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帮助、答疑的作用。“课堂一论坛一作品”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理念与方式,在网络空间构建第二课堂,以论坛为平台,引发学生自主研讨与共享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创作的作品。

 

2.基本思路:“课堂-论坛-作品”三合一

 

“课堂-论坛-作品”教学模式将课堂、论坛与作品相结合。具体而言,充分利用面对面的传统课堂讲授方式,提高传统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在线“论坛”开展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学习资源,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与答疑,同时提供面向集体展示与分享的机会;在论坛上,师生共建丰富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有任务的、有目的的自主学习,并展开主题讨论,畅所欲言,将课堂与课外教学及学习紧密联系;通过课堂与论坛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实现等形式,最终形成课程学习的作品,以展现学习者的学习绩效(见图1)。

 

“课堂-论坛-作品”教学模式在课堂与论坛两个时空内,围绕学生创造性的作品形成,进行多次的问题解决能力训练与自我实践创造,分工协作完成个人课程作品与集体课程作品。课堂开展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部分。课前,教师在“论坛”上创设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为课堂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课中,教师在有效讲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承担探究学习的任务,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并及时答疑与给予指导,搭建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共评共建课程作品;课后,学生在课程论坛上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分工完成学习任务,并积极集体研讨任务与问题,围绕作品的呈现形式与内容开展自主创作,完成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师生在论坛上频繁、及时互动,开展在线自主学习。而后又回到课堂上,进行集中的答疑、讨论、展示、点评活动,学生再根据评价意见进行再次修订,在课堂上和论坛中寻求帮助,如此反复,最终将每节课所学知识与技能不断积累、融合与深化,最终形成创作成果。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见图2)。

 

3.培养目标:从共享到共生

 

“课堂-论坛-作品”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拓展到论坛第二课堂,延伸了课堂的时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空,围绕课程的最终成果——学生作品,在课堂与论坛中开展混合学习。课程的培养目标实现了“从共享到共生”,将学生个性与多元的个体智慧与师生的群体智慧、多学科知识有效融合,再造课程学习资源,形成课程资源与集体智慧的从共享到共生,再从共生到共享的良性循环。

 

从学习资源维度来看,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开发初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这是传统课堂的必然要求,尽管在网络学习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教师仍然需要结合课程主题及内容设计与开发合适的学习资源,在学习资源的形式与内容上精心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然而通过“课堂-论坛-作品”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在围绕学习内容展开的问题提出、分析与解答过程,以及相互研讨形成的解决方案,包括最终的课程作品都将补充并构成新的学习资源,丰富了该门课程以往单纯依靠教师设计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学习时,共同分享现有的学习资源,而后通过学习与讨论,共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实现了从“共享到共生”的升华。经过多轮学习过程的发生,从共享到共生的利用与生产方式将极大丰富该门课程的学习资源。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角度而言,师生在共同研讨的过程中,不断互帮互助互惠,形成相互的启发,可以为教师的教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学生的学提供宝贵的方法与成果。在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学习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个人智慧共同分享,互相激励,激发新的问题与创作灵感,为生成新的教学思路、创作方法提供帮助。个人智慧的汇聚形成学生个人作品与集体作品,将生成强大的集体智慧。因而,从共享到共生,再从共生到共享,以此循环反复,不论是学习资源,还是师生的成长都将从“共享到共生”的过程中获得丰富与提升。

 

三、“课堂-论坛-作品”三合一教学模式案例剖析

 

“课堂一论坛一作品”三合一教学模式在现有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中已经有了尝试。这种教学模式基于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理念,将传统课堂延伸到网络空间,在论坛或博客上形成“第二课堂”,以学生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为学习成果,并通过集中汇报与展示,开展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反复修改,形成最终学习成果并习得知识与技能。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教育技术“Desk Publishing”专业课程一直以类似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学生的第二课堂拓展到“博客”中,以学习作品创作为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专业课程也开展了相似的教学改革,结合论坛和博客,围绕作品创作,产生了大量学生作品,在开展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从共享到共生”的良性循环。

 

1.“Desk Publishing”课程的“课堂-博客-作品”教学改革

 

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桌面排版”(Desktop Publishing)课程主要面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可以选修。在课程学习中通过设计原则与视觉素养理论知识的学习,以Adobe InDesign为主要工具软件,综合使用多种平面设计软件,如Adobe Photoshop等,制作不同主题的平面作品,以达到提升学生审美与视觉素养的目标。该课程设计主要是以AdobeInDesign为教学内容,强调动手实践与创作,融合技术、设计、艺术等多个学科或领域的知识。Adobe InDesign软件是一种在现实社会中比较常用的专业排版设计工具,用以创作海报、宣传手册、杂志等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在此平台上进行作品创作,需要系统的设计理念,并综合使用其他平面设计软件,需要学习者首先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理论与实践基础。学习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从实际创作中提升视觉表征能力,同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如对学习者作品的生生互评,能够运用美学、设计、视觉等多种理论进行视觉解读。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创作+作品评价”,不仅提升视觉表征的技能,同时提升视觉解读能力与创作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课堂一论坛一作品”教学模式相似。通过固定每周的面授课堂,与基于Blackboard的在线教学,以及每个学习者个人的博客(Blogfolio)展示学习成果与反思,构成混合学习的情境。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创作所需的工具软件的掌握都是在面授课堂之外完成的。在自主学习期间,学习者通过Blackboard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程要求学生自行完成教科书AdobeInDesign,CS5:Classroom in a book中的所有实例与规定的课程项目作品,并将练习与作品展示在Blogfolio中,辅以文字形式的创作说明、技法运用以及反思。同时要求学生之间互相阅览并给出具体评价意见。而在面授时间内,进行师生、生生作品评价,以及技能交流与反思,以此形成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的混合学习。学生的课程成果围绕制作宣传单、菜谱、光盘封面、电子小报等作品,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有些作品直接用于现实需要,如在制作宣传单时有些学生以介绍本专业的招生情况而被直接选用为招生宣传资料。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者能够根据各自学习风格自行开展学习,并根据评价意见进行作品修订。学习者的视觉作品可以进行两次修改,最终作品的评价结果在前两次作品的基础上的,充分尊重个体学习与能力的差异,体现了多元与开放的评价理念。

 

2.“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课堂-论坛-作品”实践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是一门国家精品课程,该课程以“博雅”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文化为开发内容资源,从“视觉观看”与“媒介理解”两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即对视觉信息和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批判和应用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博雅气质。该课程融合历史、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内容,重点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衣、食、住、用”等素材为视觉符号,以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理论为依据,采取多媒体技术表现形式揭示生活家园中令人有所感悟的文化真谛。该课程围绕作品开发,在提升学生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早在2005年即初步尝试采取“课程-论坛-作品”的教学模式,在原创的“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网站平台的论坛中,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后开展自主学习,并积极研讨作品的表现形式、内容构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体课程作品。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学生课程作品的内容以关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开发,旨在从生活家园的素材挖掘中,构建受众的精神家园,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从技术手段的形式上来看,学习者主动创新开发的课程作品形式逐年更新,从最初的演示文稿(PPT)、网站平台到现在的视频制作,丰富了该课程的学习资源,汇集了师生的集体智慧。

 

实习课程论文篇(8)

从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设“各科教授法”伊始,语文学科教学法历经多个阶段,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但目前这门学科仍没有摆脱困境,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科教学法是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统摄与整合作用,有助于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和提升。笔者依据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教育实习指导经历,认为师范院校语文教学法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师范教育课程。目前语文教学法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矛盾。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中的教育专业课程历来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加教育实习。有教育门类的一级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却很少设置二级学科中的相关课程,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在实际教学中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学关系不密切;教学法课程关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但又与教育学、心理学联系脱节,甚至有些内容相矛盾。多数高校沿用一贯的老三门体系,即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学法三门,学术性不强、师范性不强,这与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严重背离,很难起到促进教育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作用。纵观国外师范教育,可以发现美国的师范教育在开放发展的过程中师范性和学术性得到了强化;而我们的师范教育在改革过程中恰恰相反,学术性没有增强多少,师范性却被弱化了。二是教学法课程和教师被处于边缘地位,课程比例过低。我国高师教育科学课程设置的特点可概括为:比重小、内容窄、课时少、实用性差。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科学课时量仅及1/4。这与培养专业化的教师要求相距甚远。三是师范生教学常规和基本功不过关,导致师范生难以被接受单位接纳。根据多年的实习带队,发现师范生在教学实习中有以下问题:教学目标游移不定,教学内容轻重不分;教学过程失控无序,教学思路混乱不清;教学策略运用不当,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教学口语颠三倒四,教学板书杂乱无章;课堂教学目中无人,教学过程机械死板,缺少灵活变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反应了师范教育中的问题,尤其是师范生教学技能和教学常规不过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创新实践,探索适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范院校学科教学革新。

首先,完善师范教育类课程体系。在公共课程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之外,针对师范生增加教学论和课程论课程,或者把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内容调整为与学校教学相关的教育和学习心理理论;同时加大课时量,以保证必要的教学时间。为此安顺学院选择了皮连生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和陈奇、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以满足课程革新的需要。这两部书改变了一般心理学的体例,内容上重点围绕教学展开,对师范生掌握教学和学习心理的基本理论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学方面,我们选择了课程论、教学论的一些理论课程。诸如李方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使师范生从理论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课程理念,紧紧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具体教学内容,适当压缩和精简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顺序上灵活运用,不要拘泥于教材本身的内容和编排次序,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整合课程资源,有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大力调整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内容,加强教学常规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语文教学法课程主要讲述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尤其要联系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达到引导师范生从理论上明确,从教学常规和教学基本技能方面过关。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师范生掌握普通话、硬笔字和简笔画三种功夫。这三项基本技能由普通话课程、书法课程等公共课来完成。通过这两门课程奠定学生基本功,在课程教学时要紧紧围绕中小学课程内容来训练。学生掌握了理论后,主要以中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训练,公共课教师和教法课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训练及评估。语文教学法课程主要讲述语文教育简史、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理论及语文教学理论,使师范生打下语文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另设教学技能培训课程,主要训练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技能,采用科研式教学和微格教学。科研式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科研行为。培养科研意识,就是要把所有教学活动科研化,提高目标和行为的档次。培养科研方法与科研行为,主要是把教学、训练、科研有机结合,在模拟教学中科研式备课、科研式讨论、科研式小结,同时还可以结合案例进行教学的微观研究,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总之,科研式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指导了高师生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引导自己的学生进行研究与创新。微格教学是一种运用技术来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教学模式,它将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细分为单一的技能,再逐项培训,这就使得对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控制的、易操作的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一般包括六大步骤:1)理论学习和研究;2)技能分析示范;3)微格教案设计;4)微格实习记录;5)小组观摩评议;6)教案修改后的角色扮演。通过微格教学的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得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踏实地走上中学的讲台。

要强化学生教学职业技能,光靠72课时的语文教学法课程是不够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每个学期为学生开设活动课(每周两节)。活动课上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综合化,突出师范性、实践性,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放在第一位。依据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认识,将技能训练分为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单项训练内容主要有教案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课堂评价、课件制作等等。综合训练主要有整篇课文阅读教学训练和写作教学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观摩评议法、模拟训练法、自主操作法。每次活动课的训练内容由教师安排,开始先模拟教学片段,进行单项训练,继而模拟整堂教学进行综合训练,每次训练留些时间进行课堂讨论。单项训练阶段侧重学生某项技能的掌握,而综合训练阶段则要求在单项训练基础上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促使学生把所掌握的技能运用到整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在活动课中强化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

第三,密切联系基础教育、加强实习指导和教法研究。学校要为此设立业务联系交流的平台,中教法教师必须深深扎根于本专业教学系的土壤之中,以此为基点,向下将触角伸向基层中小学,调查研究,向上敏锐地捕捉教育理论与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将其渗透于教学之中,如此方可根深叶茂。语文学科教学法教师一旦脱离了本专业教学系,作为一个“局外人”,无论如何不可能一如身在其中那样全面真切地感受和了解本专业教学的状况和细微变化,就不可能有效地对本专业各课程的教学起到协调沟通、整合统摄的作用,势必造成学科教学法教学研究与专业教学研究不同程度的游离与错位。重视教育实习作用的发挥,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彩排和预演,学科教学法教学只有通过教育实习的实战演练,并根据情况查漏补缺,才有可能提高实用效果。目前教育实习的举步维艰和困难重重,成为制约师范院校实践性教学发展的瓶颈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科教学法的教学和师范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语文教学法课如果不走出课堂,不面向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人中学课堂进行观摩和学习,感受和体会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氛围。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育见习。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到中学去教育见习。教育见习时间最好能够每周固定一个下午,分配在定点学校并固定班级,每班二人,为期一个学期。本人认为这样的见习时间,肯定比“走马观花式”的一星期见习效果要好。教育见习内容是观摩中学教师的现场教学,看教师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参加语文教研组活动,旁听乃至参与语文教研组说课和教学评议等。通过教育见习,让学生与中学语文教育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了解教学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提高。

第二,教育实习。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地技能训练的一种最有效、最具实践性的教学形式。教育实习期间,学生应做好以下下作:1)备课;2)听课;3)上课;4)作业批改与课后辅导;5)试题编写与评改;6)班主任下作。其中上课是最关键的,如条件允许,高师生可以多进行这样的上课实践活动。不过,课后应虚心听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同时,教师应加强督促检查,把各项实习指标落到实处。实习告一阶段后要进行分析、总结。

第三,教育调查。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到中学进行教育调查,调查的内容可以为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优秀语文教师的优秀之处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调查统计法、访谈法等。通过教育调查,可以让学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及教育对象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他们今后走出校门更快地适应教师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克勤,马建峰.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3]马银成.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实习课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13-0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非师范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质量。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学的形势更为复杂,无疑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改以来,各师范院校一直努力进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学科为本位,没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发展;第二,教学方式重理论讲授轻学生实践,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与提高;第三,课程实施过于封闭,脱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针对以上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课程建设方面,以学生发展为本,重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科书的编写,完全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一般分为“课程论”和“教学论”两大部分,“课程论”部分大致分为“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教材”、“语文课程的评价”等几部分;“教学论”部分大致分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几部分。体现的是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思想。知识本位注意学科知识内部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优点是知识量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较完备,利于学生系统接受知识。但缺点是忽视学生的经验、接受能力和兴趣,没有从学生出发去整合知识,从而也就不利于学生发展。基于此考虑,我们对教学内容做了以下调整。

第一,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重构教学内容、重新安排教学顺序。如讲“教学论”中的阅读教学时,通常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和顺序,应先后讲阅读教学的理念、阅读教学的过程和原则、阅读教学的模式、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理论讲了一大堆,当安排学生编写教案准备讲课时,学生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似乎讲了白讲,没有产生应有的教学效果。于是,我们就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重新安排了教学内容和顺序。阅读教学部分先后安排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说课”、“如何讲课”、“如何观课评课”等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中又安排了几个小模块,比如“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模块,具体包含“如何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设计导入语”、“如何安排教学环节”等。相关的教学理论一定是在学生需要时插入讲解,比如学生学习教学设计时要考虑选择教学方法,此时插入以下理论:“教学方法通常有哪些”、“每种方法的优点缺点”、“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根据学生需要相机讲解理论比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讲解理论效果要好得多。再如讲“如何安排教学环节”模块时,就把“阅读教学的过程和原则”、“阅读教学的模式”理论插入进行相机讲解。总之,阅读教学的所有理论知识均可通过这几个模块整合起来。

第二,在具体进行每个模块教学时,变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思路为先实践后理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常一般先讲理论,然后让学生去实践。但事实证明,由于学生没有实践经历和教学经验,讲理论时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也往往感觉难以理解,而且等到学生实践时理论也忘得差不多了,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于是我们改变了以前的思路,变为先实践后理论。比如,过去教学生学习教学设计时,一般先讲教学设计的有关理论,再让学生去练习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先实践后理论的思路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选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依据什么确定教学流程?怎样导入新课?怎样提问?等等,当学生在备课经历的基础上产生问题时,老师再进行理论讲授,学生的听课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学生自己备课时运用的往往是在中小学老师那里学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些理念和方式一般比较陈旧,当前教师的讲授会带来鲜明的对比,学生会对新课程的执教理念领悟得较快,老师讲完了再让学生回去修改它们的教学设计,效果明显。

二、教学方式方面,压缩理论讲授,加重实践的比重和力度。

目前,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普遍重理论轻实践,结果是学生不熟悉语文教学现状,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语文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差,教学技能运用生疏。总之,适应教学慢,应聘教师编制考试录取率低。针对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我们做了以下两点尝试和改革。

第一,过去高校一般的做法是讲一个学期的理论,下学期到中学实习前才集中校内试讲几周,实践时间短,学生下去实习时表现得很不成熟,难以应对语文教学。对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整。一个学期的课,先用三分之一的课时教授“课程论”,在进入“教学论”讲授时就开始一直伴随学生的实践活动。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即每个教学技能的习得都是先让学生去试做,然后老师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讲授相关理论,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再去修正、去练习。然后老师再指导,学生再纠正,这样一条主线一直贯穿学习的始终。此外,实习前几周,再集中进行综合实践,主要是练习讲课,包括各种文体的处理思路、各种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不合乎要求的学生会再进行指导、练习,直到每位同学都达到基本要求。

第二,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特点,我们尝试引入了案例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究其实质而言是一门技能课,技能的培养需要熟练的反复实践,更需要正确的模仿。而要想正确的模仿,必须引进大量的案例。从一个个案例中,学生不仅得到启发,而且还开阔了视野、熟悉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此外,案例教学法讲究的是学生通过案例的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其过程是学生探究事物规律的过程。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三、课程实施方面,走出校门,加强与中学实际教学的联系。

作为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如果不走出课堂,不面向中学,不到中学中去,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满足中学教学的需要的。因此,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人中学课堂,进行调查、观摩和学习,感受和体会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氛围。具体我们有以下举措。

第一,教育见习。教育见习,可以使学生与中学语文教学有零距离的接触。通过了解教学实际,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了解中学生学习现状及兴趣爱好等,培养教育责任感。通过观摩教学,熟悉教学流程,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技能。

实习课程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5

一、讲授型理论课程的微课制作

纯理论课程一般为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先修课程,也是学习其他学科课程的基础。纯理论课程地位明确,但在教与学两方面存在很多冲突。首先,“教”的方面,纯理论课程因其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专业性、逻辑性及系统性强等特点,授课老师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其次,“学”的方面,由于课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理论、定律的推导、演算或计算方面,因此这类纯理论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最枯燥、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最多的课程,即学生眼中“死记硬背”的课程。

将可视化技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挖掘教学内容中可以技术化表达的部分,通过制作Flash,以图、文、声相结合的方式显示,使教学内容丰富、形象。如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该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和软件设计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需要一定的程序设计逻辑思维能力,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该课程老师通常通过PPT演示的方式讲解程序的结构、数据类型及程序举例,学生感觉课程教学抽象晦涩,如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取生动有趣且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例子,将每个程序的设计、调试及运行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先通过程序案例来导入相关知识点,学生就会产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比如在讲到随机函数时,可以制作一个随机抽奖的案例,通过Flash将程序的运行效果演示出来。通过随机函数编写程序,在全班同学中随机抽取几位同学作为幸运同学,如此让学生有自主参与意识,该课程可视化技术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中获取课程内容且记忆深刻。

二、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课程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过程通常有先理论、后实操或边理论、边实操等方式。先理论、后实操的教学方式即讲解演练模式,教师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再提出实践任务、分析任务并通过教学广播软件进行示范操作,最后再由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进行自主练习。边理论、边实操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实操教学场地,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然后由学生现场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能及时操作,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但是该方式往往会导致学习者所学教学内容前后脱节,且因为学生的操作能力不一,导致课程教学进程缓慢。与此同时,一位老师与多名学生的一对多的课堂也很难做到对学生所提问题“有问必答”,老师只能针对共性问题来集中解答。要解决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可引入微课设计,通过可视化技术将理论教学内容重难点制作成动画或视频,对实践操作采取现场录制进行示范,通过引导学生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实操观看效果相结合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快速掌握教学设计技能。这类课程通常使用录屏的方式来进行微课的设计。

三、纯实践类课程

以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为主线,实践类课程主要分为专业操作技能、综合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层次。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及综合素质的教学环节,通常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效果不仅仅受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实践课程会更多地受制于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正常开展而导致教学内容的缺失。除此之外,实践环节还会受到实践教学器具不足的影响,部分学生不能根据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实际操作或反复操作直至达到熟练。如计算机课程中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个实践任务,不可能让学生或每个学生实际操作重装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教师通常会采取给出一至两台计算机让一小部分学生实际操作,其他学生观摩,由此大多数学生只有在课外自行创造条件来进行实践操作。

建立内容相对独立,学生能自主学习,易理解、易操作的微课资源库,使在实践环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增强,且打破实践环节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瓶颈。减少对学校实践器具的依赖,使实践环节不再局限于课堂,实践场地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实验室、机房扩展到寝室;实践环节操作时间也突破课堂内的有限时间,学生能通过微课教学资源且结合自身的学习合理规划学习进度,甚至反复学习。

实践环节的微课程资源以课程目标为主线,通过可视化技术中的Flash制作、录屏、会声会影等视频制作手段,结合软件操作或媒体演示,将复杂的实操内容更具体地编排到实验步骤的微课。将教学内容按实践任务分割成独立的知识点,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微课设计,尤其对实践中的细节部分或主要问题点采用可视化技术强调,以“PPT文稿+标准操作演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针对因受实践环境影响而达不到完整实践全过程的,以“视频记录方式,实践场景再现”将实践中的缺乏部分补充完整;针对实践场地或实验器具达不到实践分组要求的,以实际教学场地、器具录制“教学视频+问题讨论专区”,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之前对实践内容及注意事项能有全面的认识,以提升实践教学效率及效果。由于学生接受信息能力有差异,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统一的教学进度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将每个知识点制作成不同难度和层次的微课,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来学习。

四、实习类课程

实习通常分为专业见习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几种类型。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学生实际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劳动一线,毕业实习更是学生岗前专业实习,通常称之为“顶岗实习”。在这类实习中企事业单位的岗位员工就成为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这些指导老师可能是岗位能手,但他们对如何“教”学生并不了解,学生对于不明白的问题也羞于提问或干脆不问,久而久之,学生只能通过观察、摸索、实操环节在反复操作中自学,这样的学习效率低。用摄像机将实习环节中企事业员工实际工作的场景以记录方式拍摄,以5~10分钟为一个工作流程,让学生反复观看产生共鸣。可视化技术中的视频是最为真实、直观的表现手法,实习环节以视频再现的方式进行微课设计,可帮助学生在有限的实习周期了解岗位要求及岗位工作过程。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无论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各部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可视化技术的运用为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提供了资源。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心理教育论文 下一篇: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