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6 18:31:16

党的建设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篇(1)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要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这是我们党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为完成新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新的历史课题。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向纵深发展,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逼人的严峻国际形势面前,能否解决好这一历史课题,对于我们党科学制定内外政策,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并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正发生着新的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

二、苏联东欧政党及其他政党的教训与启示

综观世界上多个马列主义政党的兴衰成败,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是为什么会丧失执政地位的?是如何丧失的?其教训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毕竟,我国的体制曾同其出自一个模式,如何从其反面的经验吸取教训,是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能回避的问题。苏联等东欧执政的共产党丧权亡党的根本原因主要就是上述三大优势的丧失,问题出在执政党内部。

一是由于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搞“左”的政策,对不同意见、不同政见者进行批判、斗争、清洗,把广大群众推到自己的对立面,造成一大批冤案,伤害了一大批干部和群众。同时缺乏对执政党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政治建设不是朝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进行,从而形成了一个从生活到价值观都同人民大众格格不入的官僚特权阶层,使执政党一步步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民群众。

二是民主集中制实际变成极端集中制,使得执政主体活力和战斗力丧失。党内民主被削弱和破坏表现在:体系的倒置;党内不同意见缺乏表达的机制,不同意见的少数人的民利得不到保护;个人专权、个人崇拜的形成。党员失去了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三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和形式主义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全然丧失。剧变中各种思潮如洪水般泛滥,长期搞唯上唯书、无力回答实践中重大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只能败下阵来,阵地丢了,队伍也散了。

转而这一切最直接导火索就是苏联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没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我们国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根本原因就在这里。那么,是不是紧紧抓住经济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呢?并非如此。请看:1955年日本自民党开始上台执政,40年弹指一挥间,日本成了世界级经济强国,人均年收入达到33000美元,在经济繁荣的背后,自民党本身在政治文明建设上的停滞不前引发了人民的信任危机;在印度,执政的印度人民党每年保持了GDP5%-6%的增速,自身也基本上远离各种政治丑闻,但是他们在兼顾“公平和效率”问题上的反应迟钝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这一系列事实是对过去那种“在一大堆矛盾中抓住一两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的思考方法的挑战。通过比较和借鉴,我们应该加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视角,这才是适应时代历史需要的。

所以我们应从执政安全的角度,深入研究苏联共产党七十年的执政地位毁于一旦、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丧失政权的深刻教训,剖析一些百年大党、老党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在时代要求和挑战面前茫然失措进而相继的深层原因。我们也应从改革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的角度,详细研究处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性质的各类政党改进领导体制、工作机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处理党政关系、调整和扩大社会基础与阶级基础等各方面的重要经验。

三、在学习、借鉴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就是要解决“执政主体合法性”问题,这个概念和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是两码事。它一方面强调执政者、领导者、管理者的权威性,同时也强调老百姓对执政者、领导者、管理者的认同感。“执政合法性”随着时代变迁有着不同的内涵,历史发展到今天,“执政主体合法性”主要来源于政治民主。邓小平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深刻揭示了制度对于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制度是各种制度要素有机的、长期的、发展的、形成网络联系的组合,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说,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现有人员素质的基础上,使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强化领导者的权威性和群众的认同感,进而提升主体在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全党上下深入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就是要大家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不断完善提高个人素质,提升组织凝聚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光指党员个人的素质提高,也指体制的不断完善优化;不光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升华,也指普通党员能力素质的提高。要达到升华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考的目的,我们要一方面要从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体制、执政基础、执政环境等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用实践去检验创新、指导创新。执政能力建设涉及很多方面,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我们的政党专门就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做出决定,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境界,必须从战略高度科学规划,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不仅科学地阐明了执政能力的内涵,而且系统、全面、具体地提出了加强五种执政能力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和安全等各个方面,这在世界共产党乃至其他政党的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们一定能够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结合我国的国情党情,借鉴世界各类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开创新世纪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新局面。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党的建设论文篇(2)

党的十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对党的建设做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弘扬近一个世纪积淀留存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优秀思想文化,以塑造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社会发展,是各级党务工作者亟需解决和长期面临的课题。而厘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的关系,有利于这些工作的开展。

历经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经济的繁荣并不会带来文明社会共有价值的自动实现。物质建设的、知识技术的大膨胀、心灵智慧的大缺失、道德信仰的大凌乱、精神家园的大荒芜,像一个毒瘤正在引起社会肌体的大溃败,是当前党情、国情、世情所发生的最深刻变化。新科技、新媒体正在解构传统政治生态,经济社会的刚性与分化加剧,社会关系日益碎片化、原子化。加之民族成分多样、社会环境复杂、敏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层党建与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2]。

党的建设,即是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导党的实践活动,以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文化建设,即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引,营造包容与争鸣的人文环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各项文化事业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建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避免折腾、推动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

党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审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无不伴随着理论创新,甚至是理论创新在重要历史关口挽救了党。党的具体实践不仅是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更是检验党的理论实验活动和唯一标准,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无不伴随着具体实践与理论经验的不断冲突调整,从而推动了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将各个历史时期的新理论、新实践、新经验集中表现出来,发挥指引和正义功能,不断促使党的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

我们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传播启蒙知识、促进了民族觉醒。在建设新生活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产生了大批优秀文化作品,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建设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大国。在改革开放年代,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从无到有并日趋平常化,意识形态逐渐淡化,许多讨论得以公开讨论,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以从非正常化中摆脱出来[3]。至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形成,开放、包容、争鸣的人文环境初步建立,思想文化建设在曲折、折腾中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首先,党的建设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素材。回顾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党的建设始终引领着民族的思想文化发展,正是党的理论创新深刻地揭示和把握了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正是党的实践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文化创造的基础素材,为正确思想的提出、经典作品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丰富了素材,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不断前进[4]。

其次,思想文化建设为党的建设培植了社会土壤。任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立发生。思想文化是社会环境的核心,没有思想文化的积淀不可能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我们党的孕育诞生、发展壮大,是在中华文明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发生的,从来没有脱离过民族的思想文化肌体。思想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不仅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文化基础,更是党的实践创新的文化基因,基础有了、基因活了,党的建设才会有根基、生机和活力。

最后,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水融共行进。我们党历来重视从思想上建党,而思想文化领域的成果是思想建党的基础,通过学习认识搭起了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桥梁。党的建设离不开优秀思想文化的影响,同样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所取得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制度价值,深刻的影响着思想文化进程。思想文化建设长期积淀的经验理性、内心确信、良知常识、公共精神,构成了党的建设的纠偏机制,避免了党的建设的折腾曲折。党的建设正常开展的时候,也是思想文化建设步入正轨的时候。

承认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并不代表党的建设可以替代思想文化的建设。党的建设是我们党为提高执政能力而在党组织内部进行的活动。思想文化建设则是为构建民族精神家园,塑造民族价值共同体,提高民族生存力,而在民族国家中进行的公共活动。党的建设的高度政治性与思想文化建设的高度独立性有着天然的分歧,刻意强调思想文化建设为政治服务,以官方意识形态压制思想文化活动,其最终结果只能是玉石俱焚。对从事思想文化活动的民众要宽厚,对思想交锋、观点分歧、学术争鸣要宽容,营造一个"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能生存的宽松环境,才能产生更多适合民众精神需求的优秀成果。失去独立性的思想文化建设,只能成为政治的附庸。犬儒主义盛行又谈何创新。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与波折,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掘好这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全面树立历史观念、始终坚持历史眼光、深刻把握历史规律,以避免误入歧途陷入历史泥淖。任何宏大理想总是要建构在微小的具体的因而是真切的改变之上,用历史的观点去剖析具体的人和事,认真总结过去、正视实际问题,正是这种改变的起点。

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只有以开明的思想、务实的态度培养大批有想法、懂方法的人才,架起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的桥梁,才能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5]。人才要有想法,也要懂方法。想法是理论和创新的火花,方法是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理论创新如果不能转化为具体实践就毫无意义,而科学方法正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创新需要理论突破,更需要实践奠基。理论和实践是创新的两翼,理论突破推动实践进步,实践反过来印证理论的正确与否,这种循环往复推动着创新发展的不断向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的核心要素,离开人才,一切生产要素都不可能发挥最优效用[6]。

有了人才还需要好的制度,否则就会走许多弯路。回顾近代以降的历史,不难发现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背离了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社会遭受了巨大灾难,通过改革不断纠正和完善,最终探索出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了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可以说,好的制度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制度是为了实现社会善治而对社会主体的行为施以规范的一系列规则,其存在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善治,其根本功能在于指引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惩罚,以维护秩序;公正地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制度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变动不居的制度、背离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只会带来混乱和衰败。

及时总结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推动理论创新持续向前发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继往开来,不断取得新胜利、新突破、新发展的关键[7]。坚持党的领导,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生动活泼、富于创造地开展工作,认真总结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也是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8]。

总之,党的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思想文化建设为党的建设培植了社会土壤,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是水融不可分割的,但党的建设不能替代思想文化的建设。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努力,离不开良好制度的支撑,离不开经验教训的总结。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还必须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利益、忠诚于民族复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正在进行的改革发展伟业,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否则就背离了我们的初衷,被历史和人民抛弃。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金一南.苦难辉煌[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

[3]汪玉凯.公共管理(修订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5]钱子文.我们到底要什么—危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

党的建设论文篇(3)

公共生活的有序状态是人类社会共同体存在、持续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的首要价值目标就是在人类的公共生活中建立起有效的秩序。政治文明的性质规定了政治文明的主题和方向就是建立一种合理的公共秩序。政治制度是人们在政治理念指导下规范政治行为,以建立公共秩序的政治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运作程序。政治文明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制度文明。在当代世界各国,政党掌握政权并在社会政治生活、国家事务和政治体制运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政党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政治文明与政治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

政治文明概念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后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谓文明,首先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它是自然与本能状态的对立面,是人类创造的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物质文明表现为器物,精神文明表现为道德和价值观念,政治文明表现为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况。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特定精神文明的凝聚、积淀,又是以特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和载体的制度文明。

所谓政治文明,主要是指人们在获取、运用和影响公共权力,以进行利益分配的政治过程中的文明状态,包括政治理念(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

政治理念(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精神状态。政治意识是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道德在内的人类政治意识系统。从价值取向上来讲,政治意识文明应该包括公平、公正、正义、理性、权利、义务、责任、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法治等,它是一种观念形态,也是政治意识文明的一般形态,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观念引导。

政治行为文明是指当人们与政治环境发生关系、介入社会的政治生活时,他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政治文明的标准,这些标准有合理、合法、和平、理性、公开、公平、公正等。由于政治本身是“众人之事”,因此,任何形式的政治行为都是一种群体性行为,而只要是群体性行为,必然会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程序和规范的形式具体反映出政治行为文明的程度。属于实践层面的政治行为包括政治斗争、政治管理、政治统治、政治参与,它们是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

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理念的规则化和政治行为的规范化。“评论政治的好坏,应从衡量它的国民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来决定”[1],而国民的文明程度深受体制和制度因素的制约,所以,政治文明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是指人们在政治理念指导下规范政治行为的组织体制、政治运行机制和运作程序。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政治民主化。文明的政治制度应包括三层含义: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政治文明的制度化发展程度,是一个事关政治文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智慧。

所谓制度化,指的是一种做法或组织方式被明确下来并被广泛认识的过程,即使它还未被普遍接受。行为者可以根据这个做法或组织,预期未来结果并建立自己的预期目标,进而调整自己的取向以及行动。在政治学中,制度化意味着政治行为者对于自身和其他行为者的行为有明确而稳定的预期。用亨廷顿的话说,“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他认为,“任何政治体系的制度化程度都可以根据它的那些组织和程序所具备的适应性、复杂性、自治性和内部协调性来衡量”[2]。

政治文明的实质内容是在与专制制度进行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主政治,这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结晶和宝贵财富,从一般意义上讲,它具有普世性的全球价值。而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或载体是制度建设,只有政治制度才能体现政治理念和规范政治行为,只有通过政治制度才能协调和实现理性化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关系。政治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合理的权力与权利的分配,二是有效的利益协调,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权力与权利的分配由法律和制度安排,利益协调由政策推动。评判一种政治形态是否优良及其文明程度的高低,在结构上,就看其能否显示依据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在法律上和制度上合理地配置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在功能上,就看其能否形成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政治制度化的程度决定着政治文明的程度。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基础和支撑力量,是政治资源的最重要成分。政治制度包括:(1)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政体结构;(2)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着国体的性质;(3)具体政治体制,它是基本政治制度在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4)各种政治运行机制,这是基本政治制度和各类政治体制的具体运作形式。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关系到政治制度本质能否实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为一种高度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果,在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过程中,与中国这样超大型、长历史、后发型的社会相适合,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但也应该看到,在我们的政治体制方面,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甚至存在一些弊端。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既不能否定和放弃,也不能止步不前,而应该发展和完善。在制度化发展过程中,与制度设计和制度选择相比,制度的有效运作更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首先,制度只有在不断的运作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才能使制度中的合理部分得以巩固和发展,不良部分得以消除或改进;其次,只有在现有的制度获得有效运作的条件下,社会才有发展的可能,而社会发展所积累的资源将是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动力。所以,政治变革的合理价值取向是制度功能的开发,使现有的制度有效地运作起来。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其重大的认识价值和行为价值就在于,促使人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现行的政治制度,坚定不移地为赋予这些制度以实际的内容而努力,从每一个具体步骤和程序上发挥现行政治制度的功能和作用,既要避免政治制度形式主义地空转的现象,更不能陶醉于“我们已经实现了政治文明”这样一种肤浅的、狭隘的认识。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已近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已经五十多年,党在政治上已经逐渐成熟,历史给我们提供了加强制度建设的机遇,现实给我们提供了加强制度建设的主客观条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适逢其时。

二、政治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政党制度建设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政党政治的时代。所谓政党政治,是指政党掌握政权并在社会政治生活、国家事务和政治体制运作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政治舞台上的主角都非政党莫属,政党是国家政治的核心和主体。一国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主要体现在政党政治方面,政党制度是一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政党政治的产生源于资产阶级对于其政党参与国家管理的具体设计。政党政治是相对于君主政治和贵族政治而言的。君主政治和贵族政治是依靠血缘纽带和君臣依附关系来控制国家政权的;政党政治则淡化了这种关系,以利益和思想的趋同性为基础的政治集团控制着国家政权的权力机构为特征,以政党控制议会和组织内阁为前提。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政党制度的内容包括一个国家的各个政党在政治生活中所处的法律地位、政党同政党之间的关系、政党同国家政权的关系。作为一种运行机制,政党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构成了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和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也形成了一种党际关系体系和运行规则。在政党制度这个相对稳定的架构中,政党和政党政治则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产生的时序一般为:先有政党和政党政治,两者的发展是同步的,是不可分割的,尔后才有政党制度的确立。也就是说,政党和政党政治决定政党制度的性质和内容。例如,民主型政党和政党政治形成竞争性的政党制度;权威型政党和政党政治形成权威型或垄断性的政党制度;由一党主导、多党参与共同反对一党垄断政权的政治斗争则形成合作性的政党制度,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政党制度是指以固定方式互动的一组政党体制,固定化互动意味着贯穿在政党关系(竞争或合作)中的某些规则和条例被广泛遵守,即使这些规则和条例可能存在争议并且逐渐有所变化。因此,一个制度化的政党制度就是行为者依据政党格局的基本轮廓和政党活动的基本规则,确定自己的预期目标和决定自己政治行动的体制。制度化的政党制度决定着政治过程,决定着政治发展方向。在这样的体制下,人们可以明了各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明了谁是主要政党,可以预期政党行为的稳定性。

关于政党制度的制度化程度,斯考特·梅恩瓦宁从四个方面去分析:(1)制度化程度高的政党制度较为稳定,政党之间竞争或合作的模式具有规律性,如英美的两党制。(2)在制度化程度高的政党制度中,政党在社会中有深厚的基础,政党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是固定的。政党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联系对象和活动范围,政党倾向于坚持它们一贯的政治立场,能够形成其特有的政治偏好,如一个明显处于左翼的政党不会为了短期的选举优势而突然转向右翼。社会中民众的投票和支持对象在对政党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规律。(3)在制度化程度高的政党制度中,政治行为者赋予了政党合法性,即认为社会中应该或者可以存在政党。即使民众对特定的政党持批评态度,甚至对所有的政党持怀疑态度,但依然把政党看做是民主政治的必要部分,相信政党创造了现代民主,认识到没有政党,现代民主是无法想像的。(4)在制度化程度更高的政党制度中,政党组织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政党的整个组织发挥作用,而不是政党组织服从于某个领导人或某个小团体。在政党制度(包括一个政党的内部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政党逐渐摆脱了具有个人目的的控制。政党结构稳固完善,覆盖地域广阔,组织良好并且拥有自己较为稳定的资源,党内各种程序包括选择和改变党的领导团体的程序常规化。[3]在制度化高的政党制度中,几乎没有一个政治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政党。邓小平总结了党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党中央十分关注从制度上建设党的问题。江泽民指出:“从严治党,必须严格执行党的制度”,“对党内已经确立的制度要严格执行,同时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健全各项制度,形成一套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5]。

在政党制度的研究中,对执政党的研究应该放在首要的地位。当今世界是一个政党政治的世界,现在世界各国大大小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政党共有5000多个,经常执政或曾经执政的政党也有上百个。执政党主导着一国的内政外交。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是各国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所谓政党的社会基础,是指那些认同政党政治纲领,拥护政党的政策主张,对政党具有向心力,凝聚在政党周围并忠诚于政党的社会群体,是指政党所能代表其利益和要求的社会阶层。政党的社会基础作为政党的生存土壤,其范围的大小和力量的强弱,决定着政党的生命力与影响力的大小。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支持和拥护,是任何渴望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政党必须首先思考的。当代世界各个政党,都面临着如何去面对新的形势、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姿态去处理发展变化中的国内外事务的问题。世界各国执政党的兴衰成败中存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世界各国各种类型政党植根于本国的特定土壤,各有特点,但作为政党组织这一客观存在,必然也有其共性。比如,凡是执政党都会面临这样一些共同的问题:执政党代表什么人的利益;追求什么样的社会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治国理政;自身有什么样的能力和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执政党的理论纲领能否与时俱进;执政党能否正确对待自己的历史传统;执政党能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来把握自己;执政党能否始终把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党的纲领和行动的首要位置;执政党同国家决策机关的关系如何处理,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开展对于执政党的研究,研究世界各国执政党所作所为的利弊得失和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以作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借鉴和参考。

三、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一国的政治制度中,政党制度处于核心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说它是基本政治制度,首先,其含义不是指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具体制度,而是指在我国政治制度总体架构中关系全局、具有长远的战略地位,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制度;其次,是说这一制度是国家政权产生的基石,新中国就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多党合作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我国政党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在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中独树一帜,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的过程中,这一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因为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成为国际敌对势力“西化”的主要目标。西方一些国家打着“普世主义”的旗号,推行他们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产生于中国土壤,是在中国历史土壤中“长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认识这一制度,可以借用西方政治思想家的一些论述。19世纪的英国学者J.S.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就提出政治制度必须有历史的基础,论证了政治制度是“人制作成”的还是“长成”的问题,他说,政府的形式应被看做是一种发明创造的事情。既然是人制作成的,当然人就有权选择是否制作,以及怎样制作或按照什么模式去制作。他提出,在制作政治制度和政府体制的过程中,第一步是明确政府所须促进的目的;第二步是研究什么样的政府形式最适于实现这些目的。明确了这两点,再确定将最大好处和最小害处结合起来的政治制度和政府形式。同时他又说,事实上在政治历史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形式不是一个选择问题。“大体上我们必须按照它们的现实情况加以接受。政府不能靠预先的设计来建立。它们‘不是做成的,而是长成的’”,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从该国人民的特性和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一种有机的产物,而不是故意的目的的产物”[6]。除了用权宜的设计应付一时的需要以外,人们的意志在这些问题上不起作用。政治制度如果符合民族的感情和性格,通常是持久的,经过连续不断的凝聚,就构成了适合该国人民的政体。因此,制度必须有历史的基础,制度必须与民族惯例及性格和谐一致。当一项制度或一套制度具有民族的舆论、爱好和习惯为它铺平的道路时,人民就不仅更易于接受,而且更容易学会,并从一开始就更倾向于去做需要他们做的事情,以维护这种制度并把它付诸实施。密尔认为,一个国家比较成功的政治制度是生长成的,而不是人为移植的。这些论述,对于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不无启发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一,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我国在政治制度上坚持走自己的路,为今天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保证,也逐步成为党内外和国内外人们所认知的事实。(注:在2002年中共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和2003年北京市委统战部分别所做的有关问卷调研报告中,在党内外都有90%以上的人肯定多党合作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推动作用。)其二,我国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更大的包容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所有制和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使我国社会在一致性增强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样性发展的趋势。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扩大和容纳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各方面的政治参与,把他们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纳入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体系中,如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如何涵盖社会的各界别,各民主党派既要在坚持自己的传统特色基础上面对现实又要防止趋同,人民政协的界别构成如何发展,政协的结构功能如何充分发挥,就成为基本政治制度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政党制度理论、观念方面进行创新,在政党和政党制度的运行机制、功能作用方面进行创新,既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又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和作为其联系界别的政治利益代表的功能。这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开拓的精神。政治机器并不能自行运转,它须由人操作,甚至由普通的人去操作。它需要的不是人们单纯的默从,而是人们积极的参与,并使之适应人们的能力和特点。政治制度的运作有赖于人的意志,它们在每一阶段的运行效果都是人的意志力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种形式、一种载体,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通过坚持不懈的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赋予基本政治制度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实质的而不是表象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从而实现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各界别的政治资源合理配置和使用。一方面,要求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以宪法为根本行动准则,依法执政,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从宪政的高度去认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问题,不断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求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根据自身传统和特点,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民主党派作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干部性政党,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分子是由脑力劳动者构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是创造、传播和应用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其中又有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创造等专业的分别。知识分子因职业关系,其思想总是闪烁着某种独立批评之火,他们肩负着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任,对建设政治文明也有重要作用。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吸收知识分子中革命和进步的分子,壮大了党和革命队伍的力量。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虽然宣布“知识分子从整体上讲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实际上仍然把他们当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党的阶级基础并没有扩大。改革开放以后,明确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相应调整和制定了知识分子政策,使知识分子成为党可以依靠和信赖的力量。承认知识分子的贡献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治,包括一部分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成为政治家和行政官员,标志着知识分子对执政党和现存制度的支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敦促知识分子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因为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知识分子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今天,知识分子的政治属性问题早已解决,关键是如何调动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在我国,知识分子工作同民主党派工作密切联系。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界别的专家学者,许多民主党派同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具有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执政党不仅可以通过统一战线的正确政策和措施,开创性地做好知识分子工作,还可以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人民政协,突出党派的界别特点,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使社会各阶层、各界别的社情民意得到充分反映。围绕着现实生活中的重点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相关界别的政协委员、代表人士和专家学者,进行科学论证,可以提出有创见的思路和可操作的对策,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方面,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愈益重要,必须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新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国家应加大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投入,为各界政协委员切实地参政议政提供物质条件和时间保证;加强专业委员会的作用,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应更细化;突出政协界别的特点,通过各界别的政协委员,使社会各阶层、各界别的所欲所求和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而切实的反映。同时,应当加强对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地位和作用的宣传,以使执政党各级领导干部从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去认识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加重“合作”的分量,提高“协商”的质量,增强“参政”的作用,扩大“议政”的范围,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同时,扩大执政党的社会基础,以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在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不断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世界特别是西欧国家的政党政治出现危机,存在着一系列制度性的结构问题。政党在日常政治生活和选举斗争中意识形态色彩已经日益淡化,如德国社会民主党、英国工党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社会党,在大的政治和经济方针上与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政党已逐渐趋同,它们在竞选时提出的纲领仅仅在实际政策及其侧重点上有所区别。面对经济滞胀、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福利国家的困难,社会党、保守主义政党、新自由主义政党都缺乏良好的对策,使广大选民对政党普遍感到失望,议会选举时选民投票率大大减少,党员大量流失,新入党的人数减少,成员老化,由此导致长期投票支持某个政党的基本选民人数不断减少,政党体系日益分散化。

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发生着变化,社会不再分裂为几个互相对立的阶级,而是分化为成千上万的小集团,特别是青年人越来越不愿意长期接受一个政党、工会或教会的约束。人们从原来的接受别人领导、履行义务责任的价值观念变为自我发展的价值观念,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道路、社会归类和自我理解做出决定的机会大大增加,个人行动选择权扩大了。电视节目、录像带、电子传真、国际互联网、激光唱片和激光视盘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政治和政党本身也部分地成为一种媒体现象,政治信息成为一种信息消遣。用电视遥控器频繁地变换频道是媒体欣赏方式的特点,因此,政治传播借助媒体必然追求轰动效应和收视率。媒体的变化改变着政党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方式,政党在借助传统的工作形式(如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和强有力的基层工作)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了。以上的变化导致了政治发展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洲政党特别是德国政党显示出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在自身的组织活动中,尽可能多地采用直接民主的方式,政党通过党员网络为其成员提供信息的渠道,并加强中央与党员的直接联系,借此抵消许多党员脱离组织的消极后果;二是努力提高党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对非党员群众实行开放政策。德国政党正在走向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成员党。互联网的渗透可以改变党内意志形成过程和决策过程,改变党的组织方式。通信交往方式的变化对党内权利机会的分配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党的合法性认同和政治发展的能力。[7]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媒体的变化和政治发展的变化,这三个变化趋势必然导致政党体制的变化。

总之,时代要求政党制度必须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在坚持历史传统、自身特点和政治优势的基础上,我们应面向未来,关注世界各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西方的政党制度同我国的政党制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我们应善于从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中,吸取它们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党制度的建设首当其冲。在这一制度中,执政党和参政党构成一个共同政治体系的两个方面,共产党处于多党合作的核心地位,起着领导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始终保持先进性并在中国长期执政的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做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关键也在于中国共产党。

参考文献

[1] 福泽谕吉.政治文明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0.

[2]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12.

[3] 斯考特·梅恩瓦宁.在第三波民主中重新检视政党理论[A].荣敬本,高新军主编.政党比较研究资料[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59-260.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

党的建设论文篇(4)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我们党对做好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发展和创新,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经验。深入研究和总结30年来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对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时展大势,逐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改革开放刚刚开始,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对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化。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来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益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1)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缺少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因此,“在每一个重大转折的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出现大变化、大发展。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现在我们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样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党要担负起领导这场伟大变革的历史责任,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发展和进步,无不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引领。“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途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建设。注重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性质、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同志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大批同志,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且能够运用这一理论去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就会大大提高。”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既给我们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同志指出,“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基础工程。

二、紧跟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入推进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的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序幕,这是继运动之后,又一次全党大规模的群众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运动。李长春在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场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为我们党在改革开放30年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同志发出重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号召,党的十二大、十三大都对加强马列主义、思想的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学习都提出了要求。在建党70周年之际,《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中央向全国发出《关于学习<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的通知》,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应当把《选集》作为常备的政治课本,经常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同时,随着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党中央及时开展和推动了对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精神的学习,开展和推动了对《邓小平文选》(1975—1982)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著作的学习,着力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为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保证干部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1982年1O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干部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制定了干部教育的各项政策、制度和措施。1984年6月,作出《关于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正规化的规定》,根据各条战线干部的工作性质和文化程度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学习要求,并就干部的理论学习的时间、方式、考试、学历等问题作了规定。同时,恢复和办好各级党校,为加强干部在职理论学习提供组织保证和政策依据。1983年冬季至1987年上半年,历时三年半的全国整党,注重从思想上整党,是一次对全体党员普遍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

二是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兴起和发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指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3年11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f1994年增订再版第一、二卷,并要求把第一、二、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同日,中央作出《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并举行学习报告会。随后,中央连续举办四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研讨班,先后三次召开全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

1995年5月,中央组织编写和印发《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此后,中央有关部门又分门别类编写了《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邓小平教育思想学习纲要》、《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等专题性的学习纲要。

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行了深刻论述,并指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会后,中央专门安排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分批到中央党校学习邓小平理论。1998年6月,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进一步动员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中组部、联合召开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推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兴起学习新高潮。1998年11月,中央在全国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结合新的实际对领导干部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教育。

三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创造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2002年11月,中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明确指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核心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2003年6月,中央组织编写和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发出《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对兴起新高潮作出具体部署。等单位联合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组织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赴全国各地进行宣讲,连续举办l0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对全国150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2004年8月,《文选》第一、二、三卷出版发行,中央作出《关于学习<文选>的决定》,并举行学习《文选》报告会。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党展开,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素质能力,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四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和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先后建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专题研讨班,举办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党的先进性建设等理论研讨会,组织宣讲团赴各地宣讲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编写面向大众的系列理论通俗读物,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等,不断把全党的理论学习引向深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目前,党中央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团结奋斗。

三、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大力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创新

30年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实践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

第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后,一贯重视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党整个思想理论的基础。邓小平形象而深刻地指出“老祖宗不能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开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活动,在深入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放在基础地位,作为学习的起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土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指导工作。

第二,坚持重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基本经验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基本原则,重点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保证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与时俱进,与时展同步伐。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既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要重点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第三,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是理论武装工作能不能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认为学风问题是党风问题,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学风问题是政治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得失;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有无强大的生命力。历史也证明,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联系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使科学理论真正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党的建设论文篇(5)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对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成败具有重大作用。同志强调指出: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重视在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每当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都注重首先抓好理论建设。重视和加强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性作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成熟是我们党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所说的理论思维.既指正确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也包括运用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这就概括地指明了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说.理论是方向.是旗帜,是纲领,是指南。一个政党对于理论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反映着这个政党的理论水平和成热程度而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的属性、功能和作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政党要做到理论成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旗帜,是建设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条件,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在《怎么办》中明确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号召.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同志重视和强调党的理论建设同题.指明了紧密结合当今现实实践加强理论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理论思维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达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从而取得胜利、成功的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同中国近代以来其它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我们党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诞生、成长和不断壮大的.党的事业是在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引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在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是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是邓小平理论。进入新世纪,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具有新的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历程中,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引导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理论建设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作用都曾作过明确的论述。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立党建党的重要标识。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四大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在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就为包括理论建设在内的各项建设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关于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都肩负着发展科学理论的神圣使命,都必须通过勇敢的实践和不断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新的实践经验、新的理论创见和新的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理论,在把科学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中.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成熟的首要标志。8O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类优秀思想的光辉结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正是马克思主义使我们正确认识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从根本上保证我们党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纲领和目标。同志一再强调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而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

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马克思主义是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他们的理论确立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他们一方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一方面反对某些人把他们的理论当作一种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其创始人从不拘泥于已有结论,而是根据所处具体历史条件,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修正和创新,使之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从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历程来看,从形成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思想,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邓小平理论,再到着眼于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党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的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依据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立足于活生生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在指导开拓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实践的能动作用,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理论,并且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时代前进而又随着时展的科学。它产生的源泉是实践.检验的标准是实践.发展的根据和动力也是实践。

因此.我们在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时.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要自觉地在思想上坚持“三个解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三个规律”,以加强理论建设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同志指出:“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永不僵化,使我们的认识永不停步.使我们的理论建设永远具有开拓致新的活力。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思想上就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就一定要敢于突破一切落后于实践的、不合时宜的观点和做法。敢于抛弃一切只固守于书本、只固守于经验的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教条主义的理解,敢于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而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保持了旺盛的理论生命力,才不断发挥着对社会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因而.理论建设立足于现实实践.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政治经验。善于进行理论思维、辩证思维。注重理论建设,大胆进行理论探索,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的要求,必须按照同志提出的要求.即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这是我们当前进行理论建设.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大理论任务。开拓性的实践.是理论建设的源泉和基础,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和革命性的自觉活动。开拓性的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认识和把握“三个规律”为前提的革命实践,理论建设立足于这种开拓性实践.就能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作出新贡献。我们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进行理论建设,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不断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理论建设呼唤着理论的不断创新.创新的理论引导理论建没拓展新视野,进入新境界。理论创新是对客观世界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揭示,是一种独立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理论创新的实质和意义.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追求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最核心的就是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及其实践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为指导,以此作为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作出创新、丰富和发展。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及其理论思维,而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又总是离不开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理论创新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规律的过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品格;创新是科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和品格,是科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有理论生命力。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认识而向前发展。我们必预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进而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这正是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所肩负的最重要的理论使命。在当代中国,正是由于理论的不断创新.才使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纪之交国际竞争愈益激烈、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复杂局势,敏锐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大格局、大趋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根据新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形成了新的理论思维和理论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它所体现的时代气息、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为进一步提升党的新的理论思维作出了典范。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改革创新是个永恒的动态进程。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实现思想认识的“三个解放”.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与时代同步.积极探索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不断推进党的各项工作新的突破。

党的建设论文篇(6)

同志在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党的执政理论建设”这一命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党的执政理论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构架,并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深人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可见,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已经成为党的执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加强以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为重点的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一、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党的执政实践需要党的执政理论进行指导,而党的执政理论的发展滞后于党的执政实践的发展,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党的执政实践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这是保证我们党科学地进行党的执政实践的需要。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完成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的需要。我们党经过不断地努力,已经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将一个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新中国。进人2l世纪,我们党肩负着进一步将新中国带人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执政使命。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问题会更加复杂、困难会更加突显、任务会更加繁重,这就对党的执政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后用这方面的理论加以指导,用发展了的党的执政理论来指导党的新的执政实践,以完成好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

第二,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科学地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的需要。我们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遵循执政党必须遵循的执政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又必须遵循中国共产党执政所特有的特殊的执政规律。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这些规律,从理论上科学地把握我们党的执政规律,这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有很多必须把握的新的规律,这些规律需要通过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来了解、认识,需要通过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来科学地把握、运用。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进一步总结党的执政经验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而党的执政理论并不仅仅包括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因此,为了进一步总结党的执政经验,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的其他方面的理论建设。必须对我们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经验全面地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将概括和总结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经验作为其中的重点,使这些经验上升为党的执政理论方面的内容,从而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

第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解决党在执政中存在问题的需要。我们党在执政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考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党的执政理论还存在着不足,还必须解决各种新的问题,因而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将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个是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影响党的执政成效,都需要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党的执政理论加以指导,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

二、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基本内容

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决定》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构建,构画出党的执政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说,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党的执政理念方面的理论建设。党的执政理念方面的理论建设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本质内容。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可以理解为就是我们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是我们党执政的价值取向。有了正确的执政理念,才能根据这些执政理念进行执政,因此,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念方面的理论建设。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思想,都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内容。概括地说,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为核心,构建党的执政理念体系。

二是党的执政制度方面的理论建设。党的执政制度方面的理论建设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基础内容。党的执政制度包括基本执政制度和执政体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因此,党的执政制度方面的理论建设,必须从理论上回答我们党执政的基本制度的内容、实现形式、科学性等方面的问题,回答我们党同人大的关系,同司法、参政党、社团等的关系,以及回答党政分开等方面的问题等。党的执政制度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也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因此,党的执政制度方面的理论建设,必须以此作为根本原则,从这个原则出发加以进行:必须有助于指导党的执政制度方面的建设,有助于党的执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三是党的执政道德方面的理论建设。党的执政道德方面的理论建设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执政道德方面的理论建设,主要是从思想、道德、作风等方面,对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回答和解答,以提高我们党的执政水平。我们党历来十分注重加强党的执政道德建设,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执政道德建设都做过一系列的论述,而且加强党的执政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我们党的执政道德素质、领导素质,有助于我们党经受执政考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归根结底有助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使命。因此,加强党的执政道德方面的理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是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根本内容。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从理论上解答这两大课题、回答怎样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进行。《决定》对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理论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回答和解答:论证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概念,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出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

伟大工程,等等。这就从最基本的方面,构建了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框架,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扩展、发展和完善。

五是完善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构建。完善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这一理论体系,既应该包括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也应该包括对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骨干、执政基础、执政环境、执政本领、执政素质等的研究,应该是一个既有理论系统性、现实针对性,又有实践指导性的理论体系。完善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决定》所搭起的基本框架为基础,以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一个系统的能够较好地回答和解决我们党在执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思想理论观点的体系,形成一个能够很好地回答为什么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怎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体系。

三、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若干思路

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必须从我们党的执政实际和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对涉及党的执政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以便能够指导我们党的执政实践不断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必须明确提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任务。在改革开放之前,、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就对党的执政问题做出过一系列的论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党的执政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党的执政实践迫切需要明确提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任务。党的执政理论研究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最基本途径,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确定一批重点课题,组织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党的执政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等课题的立项、研究中,必须将党的执政理论作为一项重要选题来确立,这是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完成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途径。

——必须明确确定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主题。在半个世纪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许多执政理论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就必须要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研究主题,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就是要围绕回答这个主题加以展开。笔者认为,这个主题可以定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这个主题可以具体化为“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实际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这个问题:“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可以看成是对“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的回答。

党的建设论文篇(7)

一、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我们党执政55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不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进行思想理论的创新,才能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获得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理论源泉,才能极大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科学的执政理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思想理论创新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党的思想路线包含着创新的内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必须积极探索,大胆试验,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性的决定因素。

不断进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要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全党对新形势下党面l临的挑战和机遇的认识,使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社会实践的鲜活经验,不断推进思想理论的创新。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特别是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赋予了党的性质、党的宗旨、指导思想和纲领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决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党的思想理论的创新能力、党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应当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和决策水平,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反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基础,用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的各级干部。从执政能力的角度看,党的各级组织、广大的党员干部是执政的主体,是执政能力得以发挥的直接载体。因此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既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也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关键。在当前。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为党的执政能力的增强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要进一步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增强对世界的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我们要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前提,整体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是揭示和反映工人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执政的条件、途径、纲领、目标和过程等的学说。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他们对工人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理论与实践所作的探索,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了丰富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沧在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课题中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奠基人,他们处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的过程中,论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纲领策略、组织原则等。他们的建党学说对后来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出现的新形势新课题,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和领导十月革命的过程中,全面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学说。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对执政党建设进行开创性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如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管理国家,领导经济建设;要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纯洁性;要扩大党内民主,完善民主集中制;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等,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后治国理政和开展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在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先后形成了符合各个时代要求的党的建设理论。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理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时期,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提出了诸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等许多宝贵思想;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课题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一根本问题,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以解决执政党执政实践中出现的迫切问题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理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对客观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列宁曾经这样讲:“在每一个时期,我们应当善于根据当时形势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策略和最近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只有着眼于解决实际中存在的迫切问题,并以此推动其他问题的解决,才能使理论获得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无比丰富的内容。同志多次强调,要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并且说,“解决的问题越多,就运用得越好”。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实际问题,就是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

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一艰巨的实践探索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进一步中国化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永无止境,理论的发展也永远不会停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再到长期执政的伟大实践,必将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同志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我们党执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完善我们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当前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执政理念,就是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执政理念。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的概括,是对党的执政理念的最新发展,即,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党的建设论文篇(8)

一、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我们党执政55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不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进行思想理论的创新,才能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获得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理论源泉,才能极大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科学的执政理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思想理论创新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党的思想路线包含着创新的内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必须积极探索,大胆试验,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性的决定因素。

不断进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要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全党对新形势下党面l临的挑战和机遇的认识,使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社会实践的鲜活经验,不断推进思想理论的创新。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特别是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赋予了党的性质、党的宗旨、指导思想和纲领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决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党的思想理论的创新能力、党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应当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和决策水平,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反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基础,用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的各级干部。从执政能力的角度看,党的各级组织、广大的党员干部是执政的主体,是执政能力得以发挥的直接载体。因此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既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也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关键。在当前。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为党的执政能力的增强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要进一步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增强对世界的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我们要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前提,整体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是揭示和反映工人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执政的条件、途径、纲领、目标和过程等的学说。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他们对工人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理论与实践所作的探索,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了丰富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沧在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课题中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奠基人,他们处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的过程中,论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纲领策略、组织原则等。他们的建党学说对后来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出现的新形势新课题,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和领导十月革命的过程中,全面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学说。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对执政党建设进行开创性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如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管理国家,领导经济建设;要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纯洁性;要扩大党内民主,完善民主集中制;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等,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后治国理政和开展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在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先后形成了符合各个时代要求的党的建设理论。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理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时期,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提出了诸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等许多宝贵思想;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课题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一根本问题,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以解决执政党执政实践中出现的迫切问题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理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对客观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列宁曾经这样讲:“在每一个时期,我们应当善于根据当时形势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策略和最近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只有着眼于解决实际中存在的迫切问题,并以此推动其他问题的解决,才能使理论获得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无比丰富的内容。同志多次强调,要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并且说,“解决的问题越多,就运用得越好”。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实际问题,就是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一艰巨的实践探索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进一步中国化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永无止境,理论的发展也永远不会停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再到长期执政的伟大实践,必将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同志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我们党执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完善我们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当前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执政理念,就是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执政理念。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的概括,是对党的执政理念的最新发展,即,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党的建设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11-02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1 先进文化的概念渊源

先进文化这个概念是由以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明确提出的,它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概念涵义相对于之前党建文献中的“优秀文化”、“进步文化”更突出其最根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

2 先进文化的时期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建设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本质是相互统一的。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时代:

2.1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文化突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诞生与应用,先进反映在代表革命的需要。面对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在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共产主义小组,并延伸出一系列先进的文化论述。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并深入阐述名族、科学、大众的深刻含义。在面对传统文化、中西文化的取舍,他更是坚定: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

2.2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突出于改造旧遗留,创造新局面,先进反映在表达建设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府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文化进行改造,应时展要求,文化事业朝着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前进。1956年,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双百”方针――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后一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强调“双百”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至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文化开辟了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领域。

2.3 改革开放后:文化突出于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文化理论”,先进反映在顺应改革的需要。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在经济发展迎来“春天”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开始慢慢复苏。

2.3.1 邓小平“两手抓”、“抓到底”重要论断。1979年,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这也不是抓一两年的事,要一直抓到底。”[2]这一论断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2.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在世纪之交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思想精确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3.3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同时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 先进文化的继承发扬

党带领的先进文化建设逐步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实现文化自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是充分理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带领的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指明路线,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时代性,任何文化称之为“先进”,必须引领时代潮流,能表达时代特性;二是民族性,先进文化代表和维护的是本国人民的利益,须与本民族文化一脉相承;三是科学性,先进文化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它以科学的内容为基础,主张实事求是,方法科学;四是大众性,先进的文化不是少数人专有的文化,而是按广大群众所需要创造出来的文化;五是发展性,文化的根本规律在于发展,只有不断发展创新突破的文化才是先进的,长存的。

二是大力推进先进文化的创新建设,不断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需求。先进文化的先进体现在创新建设上,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才能发展文化内涵以不断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不断借鉴于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先人理论中的先进思想,建设立足于时代前端、结合古今中外、面向世界的先进文化体系。

三是继续深化先进文化的体制改革,稳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文化体制改革一是实践、丰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二是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三是深化人们对于文化生产力的认识,对稳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深刻的意义。今后,我们从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四个关键点出发,继续迈向发展繁荣的更高点。

党的建设论文篇(10)

一、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文化,广义而言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狭义上讲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包括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廉政的含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

文明诞生之初的氏族首领已经注意到了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用文字表达的反腐倡廉思想:舜曾经教导禹要“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他的下属伯益则提出“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的训条(《尚书・舜典》),治国应该“直而温,俭而廉”“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皋陶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成为古代廉政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础,“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春秋晏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廉政”概念,《晏子春秋・内篇向下第四》中记载,“廉政可以长久”好比“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周礼・天官・小宰》中“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辩”用来历考核官吏的廉德,皆以廉为本,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才能算“廉”。

沿着《周礼》的脉络,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都把“廉”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中国封建时代的廉政文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政治家、思想家大都希望通过理想与道德的教育来追求政治的清廉,便出现了各家学说和大量廉论,如:孔子的“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孟子・离娄》下);荀子倡导人们志节高尚,不贪货利;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一体思想,范仲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邓牧论君吏道的败坏,黄宗羲论吏治廉洁的标准,唐甄论治贪之道,曾国藩论节俭治贪等。战国秦汉以后,廉政建设由原来的道德追求向制度化层面转化,从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监察法――汉惠帝时的监御史九条,到汉武帝时的刺史六条、朱元璋颁布的一系列劝勉官吏的文书和告谕、清朝实行的养廉银制度以及厘清官吏的办法。监察权自成系统,垂直监察制度独立行使监察权,监察官可以以卑临尊,建立了荐举中的连带责任制,任职中的地域回避制以及道德与能力并重的考核制等。历代对廉吏的旌表,对贪官的惩罚,也使得社会普遍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社会氛围。

二、对党的思想建设的深刻影响

作为一种文化积累,经过社会遗传世代延续下来的传统的廉政文化,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力量,制约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思想行为,从而也深刻影响着党的思想建设,成为党建宝贵的文化资源。

1、从“民本”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以人为本”思想

自先秦始,各家对民本思想都有自己的见解。孟子的“仁政”学说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西汉贾谊“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唐太宗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等言论,共产党吸收了其中的合理因素,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为共产党人唯一的宗旨和出发点,并逐步发展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本”的理念。

2、从道德自律到共产党员的修养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伦理政治的社会,旨在培养人们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修养、为社会尽责任的思想、意志和能力,以道德的自我约束为基础,自觉抵制习惯权力的诱惑,是一种道德内约力,这种理想人格一经形成,就会产生一股抵制外界物欲刺激,廉洁奉公、以廉养民的内在要求。、刘少奇等共产党人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此加以继承和发扬,并将其作为共产党员修养的一部分和领导干部的廉洁标准之一。

3、从“以教为本、以刑为用”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思想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充分认识到严惩贪官污吏的重要意义,都有严惩贪官的有效措施,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提出以德化人、以刑禁贪、以教为本、以刑为用的思想。精通中国历史的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思想提出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搞“不教而诛”。随着时展党的领导人适时提出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 的模式,使法治与德治、“自律”与“他律”得到了紧密结合。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礼.天官.小宰,[M]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

[2] 符雪萍 中华廉洁文化与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02

上一篇: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 下一篇: 管理重要性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