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9 09:18:04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不考虑社会文化消极面的负面影响和抵消作用,仅就课堂教学本身而言,制约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除了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我讲你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教学陷入“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泥潭,从而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热情,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因此,创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机制,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他要求高校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对高等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提高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既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也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理论课,是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历史性和现实性于一体的理论课。我们开设这些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从而增强全面理解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要使这门课的政治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政策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这门理论课的教育功能。但是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政治课的教学及其作用的评价总体比较低,与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还不相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各个高校和政治理论课教师付出了长期的艰巨努力,教学改革年年搞,年年成效不大,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教学改革措施没有真正触及现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机制。仅就课堂教学本身而言,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理论和实际相脱离,使政治理论课变成了空洞的理论说教。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最佳方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在政治理论教育中注人大量的人文知识的内容,实现政治理论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生动性。政治性并不排斥人文性和知识性,相反,只有用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理论去通俗化地阐述意识形态的选择和国家道路的选择等问题,才会使大学生在理性自觉的层次上理解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所谓思想实际,一部分是学生个人的思想问题,另一部分是学生所关心的党和国家的现实问题。只有解决学生这两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说服力和针对性,使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多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也表明,那些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往往是一些知识比较渊博的老师,渊博的学识使他们能够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使政治性和人文性紧密结合,旁征博引,不但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和价值观念,而且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了大学生知识的视野。因此,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

(二)

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可以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使他们不仅拥有专业知识,而且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能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性质,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提高理论水平,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使我开辟了视野,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更宽的知识基础。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提高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从革命先辈那里受到极大的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了共产主义信念和历史责任感。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展和历史功绩,可以看到历史的连续性,增强对党的了解和信任,明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激励同学们更加珍惜今天,刻苦学习。大学生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高尚、心灵美好的人,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和专门家。他们必须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必须能够用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流畅的阅读、思考和表达,必须能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还应该对文学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应该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通过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

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尤其对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全面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人文社会科学在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把王程技术问题同社会问题相联系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有把工程问题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综合考虑的能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许多工程问题并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文化、伦理、心理、环境等问题。因而,一个现代王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能力处理工程本身的问题,而且还应有把工程问题同社会问题相联系的意识和能力。对工程系列大学生教的育培养目标,应将技术工作者变为技术人文主义者,使他们有对全人类负责的高度责任心,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把工程问题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生态的、心理的、以至于伦理的综合思考的能力。

(三)

改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构建政治理论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机制,要在现有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健全和完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政治理论课教学“单打一”,“一头热”的局面,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其成为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课程,提高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1)充分认识到政治理论课的特殊重要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政治理论课既是知识性的课程,更是政治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各个高校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营造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良好氛围。主要是加大对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配套投入,购进一批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音像资料、人文音像资料,改善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身学习条件和备课条件。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广泛、深入了解和掌握理论前沿,吸收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成果为我所用,并及时地将这些理论成果融人的教学体系中,使教学紧扣时代主题,具有时代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篇(2)

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结合本院建设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区新契机,同时结合本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特色建设,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五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即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自助式实践教学与集中式实践教学相结合、网络实践教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探索提高育人效果的有效路径。

一、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第一,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教学实践相对于校内教学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来说,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实践,是实施校内教学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如果忽略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就忽略了学生成长成才最主要的教学环节。”[1]我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注重围绕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问题、新闻故事、歌曲、视频等)、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思想实际、自身实际、社会实际等)、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学校热点、社会热点、自身热点等)和促进认同感化的“感应点”(与自身相关、教师相关、大学生相关、学校相关等)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利用课堂,积极开展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辩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参与性,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帮助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风学风落到实处。

第二,拓展课堂空间和内容,让校园成为实践教学的“大课堂”。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教学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实践的直接延伸,校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拓展“第一课堂”的教学空间和内容,将“第一课堂”和校园“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把大学生的校园活动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课堂”。在探索和实施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和途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院的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体艺中心、演艺中心等,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与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各系部合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参与,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紧抓思想政治教育主线,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性,让校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一方面,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思想教育活动相结合。依托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实验区思想道德素质训练基地,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素质教育活动制度化、常规化。另一方面,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校园各项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此外,教师还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实验区专门建立了身心素质训练基地,建立了一支心理教师和心理辅导员队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等多门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建立了三级心理咨询教育体系和网络咨询平台。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查、心理健康节、阳光心理月等活动,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积极走向社会,让社会成为学生锻炼成才的“大熔炉”。校外实践教学是以社会为课堂,学生通过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课堂和校内实践教学的空间是有限的,社会是学生锻炼成才的“大熔炉”,学生必须也终究要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社会实践是课堂、校内和校外三位一体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积极创造条件,走出课堂和校园,走入社会,延伸和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引导大学生进入社区、工厂、企业、机关和农村等更广阔的领域。学院通过与社会各方广泛开展共建活动,建立了多种合作形式的师生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德育基地和实习、就业、创业基地,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学院各职能部门和系部,充分利用基地的教学资源,将理论教学延伸到社会,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如在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企业、工厂,并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给学生讲解改革开放30年来该企业如何在科学观念的指导下获得巨大发展。我院采取参观、考察、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三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横塘三个社区活动,开展和谐文明生活宣传、法制宣传、禁毒知识宣讲、文艺演出、困难家庭帮扶、关爱民工子弟、敬老院爱心慰问、人口普查协助等多项志愿服务工作,促进了社区的文明和谐与稳定。在服务社区管理、服务横塘居民和横塘企业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社会,锤炼了品格和意志,拓展了能力,促进了就业和创业。

三、自助式实践教学与集中式实践教学相结合

自助式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集中统一安排实践教学,它是指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而在教师指导下按计划要求以大学生自主管理、自助服务和自我教育方式,在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地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自助式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突出了每一位大学生自主管理、自助服务和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3]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实践任务,提出实践要求,明确时间范围,让全体学生在规定的时段内,自行结伴或分组,围绕理论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认知、情境体验、调研等实践活动,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自助式实践方式结合当前高校面临的实际困难,不仅破解了以往参与实践的广泛性不够的难题,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形式主义的问题。通过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自行安排时间、活动、行程和自我完成实践,发挥大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从而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自助式实践教学中要坚持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坚持就近可行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并且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费用支出、安全等相关因素,同时不能弱化管理与考核,自助式实践要求学生提供践行证明资料。这一方式坚持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贴近当代大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学习特点,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大等优点,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既可行又有效。

四、网络实践教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

随着网络对教育影响的不断加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紧跟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积极开拓网络这一平台,抢占实践教学新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必须转换观念、更新形态,探索多种形式的虚拟实践,实现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与对接,形成网上实践与网下实践互动、互补的新格局,进而激活课堂教学、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4]网络的普及和电脑的广泛应用,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实践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主题,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课程网络平台等,安排网络实践教学,这突破了过去囿于实践教学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任课教师可以网络为依托,以虚拟空间为场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网络对接。其优势和特点明显,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超越性。网络不受时空的限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灵活性,可克服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基地不足、经费不足以及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增添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创新性,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自主性、多样化需求。因此,网络实践教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相互补充,受到学校和师生的广泛认可,未来的发展空间广阔。如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虚拟实践,如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参观等。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走与大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向专业前贤学习,用专业所学了解社会,用专业所学反映社会,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探索育人效果的有效路径。[5]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模式下,开展实践教学,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建立合作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才能更好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实践相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了解各专业实践教育的计划和安排,以便能适时地根据专业实践的内容和要求,及时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主题。在专业实践任务布置的同时及时布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实习、顶岗过程中不仅记好专业实习日记,还要记好思想日记,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品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专业课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专业课实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即培养学生“如何做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二者统一于人才培养目标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时,既要考虑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要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既提高思想觉悟,又强化专业意识,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我院通过“五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综合性立体化实施,在教学实效性上有所突破,但在时间安排上和覆盖面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我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区”的建设和完善,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不断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荣双.高校思政课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践与校

外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

[2] 王丽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13,(2).

[3] 郑荣伟.“自助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9,(9).

[4] 陈宝,刘会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探微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227-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促使教学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体育欣赏教学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满足了新课程教学标准的需要,而且也实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其中,体育欣赏教学在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在理论课中的实践表现

1.1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中,针对于技术上的动作,通过语言上的描述很难实现教学的目标,因此,这就需要采用体育欣赏的教学形式。体育教师应结合实践教材上的内容,将理论知识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与单纯的语言描述相比,不但改变了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体育教师在结合理论与实践阐述的过程中,也应抓住动作技术的要领,以便更好地实现理论课堂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在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中,要想提高体育欣赏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1.2 注重利用相关的体育新闻报导

在高校的体育欣赏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体育新闻报导实现教学的目标。自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体育项目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魄,同时也能够激发一个民族的爱国精神。因此,在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体育新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在讲解关于篮球的理课时,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男篮比赛的情况阐述篮球的知识及相关规则,这样,不但提高篮球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

1.3 注重利用体育明星的光辉形象

从高校学生成长的心理特征出发,很多学生在心理都会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同时,这种心理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在采用体育欣赏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有效利用体育明星的光辉形象。当学生接触到屏幕上的体育明星时,内心就会产生敬佩与崇拜的心理,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与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关于田径的理论课时,体育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刘翔训练以及比赛的短片,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田径理论课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实现了理论课堂的有效性。

1.4 注重体育与健康的有效结合

在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欣赏教学在体育理论课的实践应用中,为了满足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体育教师应注重体育与健康的有效结合。由于真实的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复杂性,所以,很难将真实的物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欣赏教学,将抽象与复杂的技术变得形象化与具体化,这就促使课堂教学变得清晰化与生动化,从而达到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 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在理论课中实践的作用

在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语言描述本身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这就影响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应注重体育欣赏教学在理论课中的应用,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由此可见,体育欣赏教学在理论课中的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理论课教学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体育理论课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但是,体育欣赏教学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应用后,不但满足了体育教学的需要,而且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随着体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学生接触到的体育理论也越来越丰富,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由此可见,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2.2 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体育情操”

在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中,除了要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体育情操”。体育欣赏教学在体育理论课中应用后,学生不仅看到了真实的动作技术,同时也感受了体育文化氛围的熏陶。通过接触更多的体育知识,学生对体育价值及体育道德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这些都在无形中陶冶了学生的“体育情操”,同时也促使学生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有利于陶冶学生“体育情操”。

2.3 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在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中,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在其中的应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欣赏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充当的是引导的角色,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了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由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体育欣赏教学在高校体育理论课中的应用,不但满足了教学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无论在视角上还是听觉上,体育欣赏教学都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这就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此说,体育欣赏教学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56-02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支柱。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也是我校培育“三用”即“好用、顶用、耐用”人才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为培育“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把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培育社会责任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目标,围绕“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现实、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力求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关注“新”问题。时刻关注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中国的新发展,积极探讨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传统,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探讨在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二是切准“真”问题。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腐败、贫富差距以及就业等社会现实问题,教师们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关系中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学生在实际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许多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后,增强了对党的认识,普遍表达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高地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它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高地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使命。它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无法比以的重要作用。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把握时代脉搏,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结合大学生实际和课程特点,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他们国家意识和政治责任心、历史使命感;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培养大学生的改革与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先进思想;引导他们要以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褒奖“八荣”,贬斥“八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竞争与合作,贡献与索取等关系,成为祖国未来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深化思想政治理论理课教学改革,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质课程。

1、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从教材、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的现有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实际三个维度重新梳理、组织和确定教学内容,选取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案例,分析、阐述基本理论,做到既遵循教材,又不拘泥教材,使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相结合,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

2、重点强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我校社科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常规性考试与日常考查相结合,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有的结合课程特点,运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专题式、启发式、参与式、问题式、辩论式、演讲式、案例式等。这些尝试,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积极探索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从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中划出一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体与分散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这个平台进行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行动,着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探索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把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性、形象,是枯燥的内容不得生动性有趣,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充分利用QQ、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思想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疑难解答等,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采用多样化考试形式

“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方法,尝试新的考试方式,各门课程的考试和考核统一试题、统一成绩评定标准,采用开卷、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注意加强平时考核,把考试与课堂综合考查结合起来,把期末的一次性的静态考试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考核结合起来,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考核为:平时10%,实践教学40%(课内20%,课外20%),理论考试5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和考核为:考勤10%,表现20%,实践、作业30%,理论考试40%。力求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重视诚信教育,强调知行统一。只要任何一门课程有作弊行为,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平时成绩即记为“0分”。

通过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理论宣传水平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篇(5)

同时,教育心理学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学科。过去,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对我国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对此,本文结合现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入手,探讨关于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建构以及学科教学方式的改革。

 

受西方心理学理论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阻碍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与进步。以下,笔者结合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分析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一、 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与教学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有两种倾向,其中一种主要强调的是为实际应用服务;另一种则是侧重于对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

 

对我国过去的心理学课程研究进程进行探究不难发现,以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采用的心理学课程材料主要倾向于上述第一种,即强调的是以教育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研究侧重点在于研究心理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

 

所以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在编撰过程中,主要从学习知识和技术能力、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学科教学、个体差异等角度出发进行教材内容组织。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学术价值和主体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从而成为为其他学科教学服务的一种附庸。

 

近十年,西方心理学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其辐射影响下,各种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思想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引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教育心理学家。这些教育心理学家急于让人们重新关注并重视心理学这一课程,同时又能突出心理学课程的科学特性,急于求成、过犹不及,又将教育心理学课程引入了一个教学“怪圈”,也就是过分强调心理学的学理价值,专注实验室研究结果,而主观或客观上忽略心理学课程对教学实际的辅助作用。

 

至此,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从“中化”走向“西化”的发展阶段。在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发生碰撞时,二者之间的共性又完全被显现,如二者采用的教材都是以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等内容为核心。正是由于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之间在教材内容上呈现出太多的重复性和交叉性,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在方向选择上摇摆不定,阻碍了我国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 教学和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学生听讲。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其内容也涵盖以学生为主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理论,包含合作学习和探究教学等主题,但教学实质仍是“满堂灌”“一家言”。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知识传输,不仅达不到教育教学目的,也不利于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身进行有效学习。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采取的教学评估和评价方式也亟待改革。

 

以往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种“纸上谈兵”的考核方法主要检验的是学生对心理学概念、理论等的记忆与理解,触及不到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初衷和本质,同时学生在读、写、背、记、考等一系列程序化的学习动作中,“会考不会用”“考前背,考后忘”等现象成为常态。这点与当前社会要求的大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有能力去创造新的知识这一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 如何有效调整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上述我们提到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评估方式上等都存在明显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调整我国大学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才能让其更加科学、客观地体现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彰显学科独立的主体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又能行之有效地为实际运用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呢?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结构体系不断优化

 

众所周知,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条件的科学,教学主要内容有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等等。由这些心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结构体系,其中的各项内容各有侧重,比如,在“心理发展与教育”部分,主要侧重的是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人的心理发展理论进行学习,而“分类学习心理”部分则侧重研究心理学知识结构、技能形成、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社会规范和道德等的学习过程和促进条件。

 

(二) 理论观点及时更新

 

当前,主流的教育心理学倾向是以强调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强调将“教学材料”转变为“学习材料”。为了反映这一转变,应当及时地对教材或者其他材料中已有的知识理论和观点进行补充和更新,以使其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比如,目前的教育心理学的主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因此就有必要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部分以学生为中心内容进行强化,包括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的心理发展理论中阐述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更新、补充和再阐述。

 

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需要先对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条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此,就需要对认知学习理论、人本学习理论以及建构学习理论等内容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前景等。对“学生”和“学习”概念进行详细解构,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三)注重对学生应用实践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研究是为教学和学习服务,旨在通过心理学研究,解决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连串问题,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

 

所以,在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必须突出体现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实践导向作用,将动机激发、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技能形成等等内容,作为教育心理学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比如,笔者在“动机激发”中,根据行为强化理论实施奖惩手段,根据期望——价值理论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目标理论调整教学架构,并通过这些与成就动机理论相关的理论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三、 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针对教育心理学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学科,我们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实施改革。

 

(一)提倡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与其他学科不同,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理论性很强,其中概念性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占据十分大的比重。针对概念,应当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在此基础上也要有所转变,特别是要积极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将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自我讲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心理学理论进行讨论和质疑,增强学生学习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兴趣,并最终通过兴趣引导,促使其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去。

 

(二)开展小组合作与探究

 

上面我们提到,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研究的主体对象就是学生,研究与讨论的问题都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究和运用知识。同时,在发动学生个体探究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进而加深学生对主体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选题的深刻理解并且灵活地使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三)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安排实地听课和观摩录像,选择典型课堂教学视频或者教学录像让学生观察,或者带领学生实地听课,要求他们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以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学优劣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最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阅读高水平的文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高水平的文献阅读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地阅读文献,独立地积累数据,尤其是尝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英文文献。在学生自主完成文献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比如,读书笔记,或者是设计调查问卷等,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交流与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采取多样化评价手段

 

最后,在对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进行学习成果评估中,也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论文的撰写质量,实践活动完成的实际情况,以及创新能力等等,与结业考试一齐,作为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彻底摆脱“一张试卷定终身”这一落后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活学知识、乐学知识。

 

四、结束语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篇(6)

一、目前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清楚确立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对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不够,对从事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不够明晰。

2.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没有进行合理性分析,课程开设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3.部分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错位,学时分配不尽合理,核心课程的地位不突出。

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设置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2.综合性原则。坚持综合培养专科层次学前教育师资,课程结构要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出发,重视文化基础课程、学前教育理论课程、学前教育技能课程和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与构成。

3.全面性原则。坚持学前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重点,重视一专多能、坚持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4.实践性原则。坚持以面向学前教育一线、面向农村学前教育为主,尊重学前教育规律,重视教育实践环节。

5.整体性原则。坚持课程的多样性,实现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发挥课程整体作用。

三、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面向及人才培养规格总体要求

四、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四部分组成。四者有机结合,发挥课程的整合功能。

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学校的主体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它是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教学学科,它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必修课程由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艺体课课程四类组成。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及以师德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思想教育课。开设的课程有《哲学常识》、《法律常识》、《师德常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政治常识》等。

文化基础课程,前三年侧重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达到高中文科或高中以上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开设:《语文》、《儿童文学》、《物理学原理及其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化学原理及其在幼儿园中的运用》、《生物学原理及其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历史常识》、《地理学原理及其在幼儿园中的运用》、《英语》、《数学》等。

学前教育专业与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基本理论课程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着力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同时,丰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达到大学专科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学前教育学概论》、《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指导》、《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基础与课件制作》等。

艺术类课程,主要讲授从事学前教育必备的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学科的基本知识,训练相应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开设的课程有:《音乐》、《美术》、《舞蹈》等。

体育课程,主要使学生学习掌握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身体育素质,培养其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组织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它并不要求学生人人都学,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倾向,通过选修方式朝某一领域深钻,以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自身能量。通过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选修课分三类:一是文化素养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二是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课程,以拓宽和加深学生的儿童教育专业知识。开设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提高学生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和开展幼儿教育教研工作的能力。三是艺术课程,以补充和加深学生的艺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面。选修课程,采取学生自选和教师指导相结合。选修课要进行考核或考查,成绩记入学生学习档案,学生必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课余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完善其心理结构,发展其个性,形成其专长,训练其技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活动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由教师精心组织、精心辅导,同时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使活动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生动有效地进行。

活动课程包括校会、共青团活动、学生会活动、班级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科技、文艺等)、各种竞赛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讲座、基本功训练、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等。

4.教育实践课。教育实践课程是专业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前儿童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了解学前儿童,巩固专业思想,印证理论知识,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和培养从事学前儿童保育、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和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课程包括,参观调查,实际考察学前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保育见实习,教育见习实习及学前教育科研实践等。

教育实践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安排,随着专业课的开设,逐步增大课时量,形成以后期为主,集中与分散并行的实践形式。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依据学科的序列和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机结合安排并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篇(7)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 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 & 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篇(8)

一、课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提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护理教育作为教育部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专业,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为解决这些弊端并且使高职护理教育既要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又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必须以当代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核心能力教育理论运用到高职护理教育中,从教育学的视角探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具体的核心能力,运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探讨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途径。

本课题立足于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所依托的终身教育理念、核心能力教育理念、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和教学论、课程论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的拓展。

因此,本课题对高职护理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及方案。

2. 通过对高职护理德育教育教学实践、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 通过临床实践教学,探讨提升高职护理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4. 最后形成指导高职护理学生核心能力结构体系及培养方案,撰写研究报告与理论著述,用于指导高职护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 时间为2011 年6 月——2011 年8 月本阶段确立了课题组成员,组建了课题组;认真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达成共识。经研讨搞好课题设计,写好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制订实施方案,在邀请专家论证后,进一步改善方案设计,完善开题报告。

本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调查法和比较法等。

第二阶段, 调查分析阶段: 时间为2011 年8 月——2012 年1 月此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在校所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现状调查,目的在于发现高职护理专业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二是针对实习学生的核心能力需求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校期间核心能力培养情况,为学校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此阶段要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分析结果,课题组制定具体实施内容,在实践中进行探讨研究,课题组成员还要撰写出调查报告学术论文。

本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列表法和比较法等。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2 年2月——2012 年6 月本阶段分为“三块”、“二步”、“一总结”进行:所谓“三块”即是德育教育教学、高职护理专业课教学和实习教育教学三方面同时针对各部门的研究内容,展开科研活动。

所谓“二步”、“一总结”即是“三块”分别进行前两步走,最后共同一起对研究进行探讨总结。具体做法为:第一步:1.德育教育教学方面:由学生处和德育教研室负责,通过访谈的方式,使学生、教师畅谈对德育教育教学的认识;德育教育教学实施的最佳方式、途径及效果的保持等,由参研人员汇总,做收集材料的基础性工作。本处之所以采用访谈法,目的是减少学生、教师的受约束性,愿意谈,真心说,有利于调查材料真实性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并从问题需要出发,确立研究重点,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的计划。

2.专业课教学方面:

由护理教研室负责,结合学生调查反应的问题,组织专业课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问题需要出发,确立研究重点,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的计划。

3.实习教育教学方面:

由实习科和学校附属医院负责,组织实习教师和医院临床教师访谈,了解他们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实践依据,从问题需要出发,确立研究重点,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的计划。

第二步:

1. 德育教育教学方面:依据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计划,根据高职护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在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机制、如何使学生认可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并探索学校整体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处开展和谐班级与和谐校园建设活动,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努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 专业课教学方面:

依据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计划,根据高职护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在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机制、如何使学生有效灵活地掌握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意识的强化,缩短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尽快进入角色。

3. 实习教育教学方面:

依据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计划,根据高职护理学生临床实习的实际情况,和教授学生职业生涯及就业课的教师合作,进行信息反馈,使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再有就是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请已经就业的和即将就业的学生回校“现身说法”,使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明确,踏实学习,刻苦钻研,提高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立志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总结”:

就是依据实施方案,教学、管理、实习和临床医院的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重点内容、研究目标,学生特点,在运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实施教育教学的同时,探讨如何有效配合,发挥整体资源的优势,进行课题的具体研究。此阶段具体实施中采取边研究、边行动、边调整、边总结的方式。

本阶段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行动研究法、个案法、调查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

第四阶段:成果总结阶段 2012 年6 月—2012 月12 月本阶段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对所搜集和整理的研究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形成《卫生职业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和《高职护理实习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撰写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进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

第二步:对课题具体实施及成效进行评估反馈,聘请专家学者指导研讨,并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

第三步:课题组全体人员对课题进行研讨,撰写并修改结题报告,向科研管理部门申请结题验收。

本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分析法、座谈法、统计法等。

四、研究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注重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明确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突出高职护理特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

课题立项后,为了让课题组成员更好的做好科研工作,学校不但通过图书馆给课题组订阅了《职业教育杂志》、《高等职业教育》、《中华护理教育》和《护理学杂志》等,还同意购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与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护理人际沟通》、《临床护理三基实践指导》等开拓教师视野的专业书籍,课题组还要定期学习国家有关高职护理教育的方针政策。通过学习,使课题组成员更加明确认识到高职护理教育的重要性,感到肩负的责任,从而达成共识,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科研当中去,开阔视野,增强现代教育理念,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

2.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

(1)课题组除在自己内部组织学习交流外,还走出去向专家、学者学习。

①由课题负责人参加河北省教育规划办组织的科研课题培训,会上不但认真听取学习与会专家所作的科研学术报告,还购买了内容光盘带回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它不但增长了课题组人员有关的科研知识,也使大家对做好科研充满信心。

②课题负责人把自己在读研究生期间所学的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根据课题计划,分别就自己所学的内容和心得向课题组成员做了汇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达成共识,提高认识,为进一步做好科研课题夯实基础,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③课题组鼓励成员参与科研有关学术会议,并把会议有关内容进行整理,供课题组成员学习借鉴,专家学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开拓性的教育教学方式拓展了课题组人员的思维方式。

(2)根据计划,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达成的共识有:①是教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换位思考的观念,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充分尊重、理解、信任他们。因为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3+2 护理专业的学生,虽不是在选拔中被淘汰的学生,但多数却是被拒之高中校门之外或是觉得升入普通高中后上大学无望才走入职业院校大门的,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中大多数不被教师重视,在成长的过程中处于被压抑的环境中,缺少关爱,所以,他们更需要师爱,教师要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可以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切入点。

②是要放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以心相待,以诚相交,唯有真心才能换得真情,唯有真情才能铸造出一颗颗火热的心。

为此教育教学要以亲情、温情为开端,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零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体会到老师确实是为自己着想,是自己的精神父母,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育在学生心灵中“软着陆”,从而学生自觉地跟老师前行或按老师指引的方向前行。

③是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准确定位,和学生同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顾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不顾实际教学效果,要和学生充分交流,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要齐抓共进,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更是要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全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这是现代护理事业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够学有所用,实现自身价值的保障。

⑤是要以座谈的方式,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问题研讨,课题负责人要亲自负责进行会诊。研讨会上大家把棘手的问题摆出来,以探究的态度共同研究讨论,出谋划策。课题组每一名成员都要谈出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切磋,使许多“难题”有了好对策,好方法。

3. 为找准课题实施的研究方向和立足点,对在校3+2 护理学生和3+2 护理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由德育教研室和学生处课题组成员共同研讨,分析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3+2 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由学生处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课题组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由专人负责撰写调查报告。

(2)由护理教研室和、实习科和校附属医院课题组成员共同研讨,分析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3+2 护理专业实习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由实习科和校附属医院组织实习学生进行调查,课题组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由专人负责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依据,明确了课题研究方向。

五、研究成果及成效

(一)理论成果经研究,课题组认为“德筑人生、技创未来”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核心能力培养中必需贯彻执行的两条线,因为“德”是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职业人进而对社会和他人有所贡献及帮助的前提和保障;“技”是学生在社会生存的基础,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条件,优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追求的目标。“德筑人生、技创未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此理论总纲指导下,课题组达成的理论共识有:1. 明确德育工作具体目标,构建大德育框架,营造全员德育环境氛围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职业院校培养目标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实到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到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要紧紧围绕课堂常规的落实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两假一习”为突破口,教管协作,并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职业院校“大德育”框架体系,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优化育人环境,使德育工作更能做到实处。

2. 更新教育理念,突出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特色,培养合格的职业人职业教育不同于其它的教育,就在于它是在“教育”二字之前冠以“职业”的教育,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有自己的特色,作为教师应从心底深处打破习惯传统和社会造成的主观偏见,尊重学生,热爱护理职业,坚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所说:“把卫星送上天的是人才,使抽水马桶不漏水的同样是人才。”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

成功不一定是“出人头地”、“成名成家”,“安居乐业”,学有所用同样也是一种成功。

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3.深化课程改革,建立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标准课程是育人的方案,它与作为育人过程的教学一起,是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课程的设置应包括三个层面:知识和技能属于同一个层面,是第一层面的目标,它是掌握方法和获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层面的目标就是方法和能力,它概括的程度比知识和技能更高级一些。第三层面的目标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实质上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是最高层面的目标。课程的设计要注意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完整性,要加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完美统一和平衡。为了科学设置高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要建立相关的课程标准,然后根据课程标准来科学设置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以利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具有广阔知识基础,高度适应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专业技术服务人才。课程设置应坚持的原则是:(1)突出核心能力标准以核心能力为主是高职护理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实践是有限的,能力的培养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使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的核心能力。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要承担着培养学生某项或某几项核心能力的任务,以这些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其课程体系。

(2)突出理论知识应用向理论和技术创新的转化课程标准要充分发挥其导向性,要引导教师和学生把教学的重点从掌握系统完整的学科理论到形成学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从注重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引向注重它们向临床灵活的应用护理技术和技术与理论创新的转化。课程标准应准确把握理论知识和科学原理的深度和广度,做到合理与适当。

(3)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纳入课程标准现今社会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是新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为此课程标准不能只规定知识和能力标准,而要将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之内。专业护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包括具有人文关怀理念,对他人利益和健康完好状态的关心;给患者提供信息做到知情同意;有尊严:尊重个人、群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价值;遵守职业道德,恪守伦理准则和执业标准:坚持道德、法律、人道准则。这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是单单靠哪一门课程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教育过程,因此应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护理教育的过程中。

4.整合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淡化学科界限(1)要合理整合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

高职护理教育要体现“实用、实际、实践”的原则,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采取课程精简、融合、重组等多种形式,优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整合,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如可以将护理伦理与法规、护士人文修养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内容可以涉及到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知识,以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综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考虑增设循证护理的课程。课程内容要涉及到经济学和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通过开设循证护理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以及信息素养;打破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框架,整合职业基础课程,按人的生命周期重组职业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2)整合中专、高职和本科层次的护理教育课程,以减少各个教育层次之间课程严重重复的现状。高职层次的护理教育是介于中专和本科之间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该考虑到中专、高职、本科之间课程的内在一致性,难易程度的递增性,如在中专课程中将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论纳入护理学课程中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该理论即可;在高职阶段,则将循证护理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作为必修课,使学生会用“循证’’的思想进行护理工作,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对于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可以分为护理学基础( 一) 和护理学基础( 二),分别作为中职和高职护理专业的教材,内容从浅到深,自然衔接而不重复。

(3)淡化学科界限,拓宽基础。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应改变只重视人的疾病而忽视人的社会心理变化的课程体系。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并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应用,要淡化学科界限,合并一些课程,开放学科边界,鼓励跨学科修习,加大人文、社会、法律、心理、行为科学方面的比例,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5.改进教学方法,使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护理工作的灵活性越来越大,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工作情境更加复杂化,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自身具有的能力去创造性的解决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而我国护理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的灌输式教学,这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创造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显然不能满足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更加有效的、灵活的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让学生模拟医生、护士、患者等角色扮演,练习如何接诊、如何鼓励患者、如何交代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学会语言的组织、语气的使用、动作神态的展示。练就自然得体的交往技巧。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为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案例教学,可以使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疾病,提高其疾病诊断能力。

6.缩短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聘请“双师型”教师参与教学为了能把最新的医护知识和信息教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在实践中, 我们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实践, 引导教师为医院开展技术服务, 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缩小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差距。

7.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教学,增加学生实践机会(1)积极寻求合作,保证临床教学顺利进行根据学校的培养计划与医院的要求可能出现的偏离,学校可以通过与有关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院校之间的协调机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如:开展护理专业调研、课程体系分析及课程标准制订,护理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共同商讨确立教学不同时期的工作计划,突出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并把临床教学工作纳入医院的正常工作;双方合作承担临床课程教学和共同申请科研项目,互派教师和医护人员到对方单位学习进修等。通过合作实现共建专业、互通师资、共享资源,为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的临床学习,实现临床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2)吸纳社区教育资源,缓解医院实习压力随着国务院将社区卫生服务技能作为医学教育重要内容的提出,社区卫生服务得以全面推开,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行学校实训+ 社区实践+ 医院实习,学校、社区、医院联合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已越来越受到肯定。这种吸纳社区为护理实践环节的教育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缓解了学校因扩招给临床教学医院带来的实习人数急增的压力。 8.建立健全护理教育学生学业考评体制高职护理教师在考评学生学业绩时,不能单纯依靠死板的记忆式考试,要从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核心能力,反对以分数高低作为学生优劣的评价标准。课业考评要包含学生完成的各种有自己独立见解和观点的研究计划或小型论文等,以刺激学生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辨别知识、获取知识。在设计试题时,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情境,或给出真实病例,侧重于考察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实践成果

1. 教师的素质水平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探索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

(1)以真情感动学生、以真知教育学生、以实力服务于学生,已成为本课题组教师共同的工作准则。一个“以生为本”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在这个群体中已经形成。

(2)教师教育观念得到转变,科研意识得到增强。

课题组通过多元化的理论学习与定期交流,对教师的功能做了重新的思考与定位,他们重视树立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主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并自觉运用这些规律为工作服务。

(3)课题组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教育理念不但增强,而且自己使用现代技术从事教学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以前很少关注的音频、视频知识也纳入了学习的范围。

(4)贴近学生,关注生命已经成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南丁格尔精神得以传承,并激励着师生前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服务生命;善待生命”的理念已经贯注到课题组每一个成员的行动中。

(5)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促使大德育框架形成并发挥作用。

整合性德育教育教学内容分为课堂教学、校内课外教育活动和校外教育活动三部分。依次分为政治思想教育、社会公德与责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素质训练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应对灾害生存教育和生命意义教育。其特征为:①整合性德育教育的基本点是一个基础即和谐的师生关系。两大平台即群体德育活动和个体德育咨询。三大整合即专门化的德育课程与非专门化的生涯服务整合、校内学习与校外活动的整合、活动体验与专题咨询整合。其核心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德育,基本目标是教育学生做合格的职业人、做幸福的职业人。

②整合性德育教育是分阶段的德育教育。它分为“准职业人”角色和“职业化”形象的培养;“职业化”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和“职业化”规范和“职业理想”的培养三个阶段。

2. 课题组教师个人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课题组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进行理论探索,发表部级论文13 篇;其中部级核心期刊论文9 篇,在部级学会评比中有1 篇论文获一等奖、2 篇获得二等奖;以主编、参编部级著作3 部。

此外,课题组教师在科研工作中,还多次获得市级先进工作者称号和校级先进个人奖励。

六、研究的结论

1. 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态度和方法上要转变为:尊重;服务;引导;帮助。

2. 德育工作过程的模式、目标和方法为:创设环境;人文管理,多角度、低坡度、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和管理一体,坚持德育大框架,实施全员德育。

3. 高职护理专业课教学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 创建了具有护理核心能力培养功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在学校多门课程中开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一系列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采用角色扮演法及小组讨论用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广泛应用多媒体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4. 注重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护理操作和动手能力。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情景模拟实验室、模拟病房进行病房情景模拟实验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我练习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操作和动手能力。

5. 在人文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中,注意和学生专业内容贴近,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实用性;在专业课教学加入医学人文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职业素养。

6. 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即减少终结性评价, 增加形成性评价, 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建立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理论+ 实践操作+ 综合能力的评价,, 改变由教师单独评价学生状态,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及小组间的评价, 体现师生互动,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7. 在临床实践时间安排上,将临床实践分阶段安排,即在讲授临床课的同时进行,让学生在学习的整个阶段都有机会接触临床实践,形成“课堂学习—临床实践—课堂学习—临床实践”的良性循环机制;在临床实践指导上,借鉴“双重临床指导”的方式,由学校的全职老师和病区临床老师共同指导学生的临床实践,使学生可以得到及时和恰当的指导。

七、研究的展望

1.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教师对现今的高职护理专业教育中的学生素质不适应,产生了“职业枯竭”症,如何唤起教师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和教学中去,是做好今后高职护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

2. 在高职护理教育教学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管理者其本心所做的工作都是有利于学生的,但是学生却不接受,教育者的工作是不是存在误区?如何克服这些误区?3. 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需要设计高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所谓核心能力课程是设计、构建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方案、系统,实现教育目的、课程目标的整个教育过程。但目前所提出的课程整合还是停留在原有课程体系上的整合,缺乏对与核心能力相配套的新课程开发,这还有待于我们对核心能力课程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 中国德育网;河北德育网。

[2]《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 年版。

[3]《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4]《让“准职业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 俞松涛校长所做演示文稿[5]《德育应该是快乐的》中央科教所演示文稿[6] 邱桂红. 护理学专业教育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教学策略[ j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7] 张贵源. 医学专科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 j] . 医学教育,2000, 6: 12- 14[8] 王克芳, 高庆岭. 护理学基础 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改革[ j ]. 护士进修杂志, 2003,18( 12 ) : 1088- 1089.

[9] 张玲芝, 周彩华, 李光兰. 护生临床处置能力在模拟职场环境下的培养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02-103.

[10] 黎燕清. 我国临床护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 中华护理教育,2008,5(6):266-269[11] 殷磊, 王艳. 谈护理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j]. 中国护理管理,2009,9(1):9-10.

[12] 吴原. 临床教学引发的几点理性思考[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20):106-107.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86-06

Study on the Beginning, 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WEI Shu-guang, TIAN Guo-xiang, CHANG Rui-hong

(Gansu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Hezuo 747000, Gansu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 the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ince 1949. Its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wo teaching systems, which transforms from teaching theory oriented to curriculum theory oriented. It show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the independenc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heory basis develops from singular to multiple. And there exist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discipline and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curriculum theory and teaching theory. The paper proposes to abide by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ule, eliminate main contradictions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fro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Outline.

Key words: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ory; curriculum theory

作为学科,学校体育需要相对完整、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边界,作为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之一,学校体育实践也需要其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然而,我国的学校体育游离于世界学校体育发展之外,差距不得不让我国教育界做出跨越式发展学校体育的时代抉择。因此,对代表着体育学科中3级学科《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嬗变这一历史过程的解读,来明确我国当前学校体育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并试图建构一个比较科学的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

1《体育理论》课程的终结与《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

《体育理论》课程作为《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前身,在我国存在了60年左右的时间,从《体育理论》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的转变,预示着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20世纪20~40年代,主要把吴蕴瑞、袁敦礼的《体育原理》作为教材,解放后又把《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作为体育理论教材,到50年代末,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体系,于1961年出版了我国第1部体育理论著作《体育理论》,并作为体育院系的正式教材。1978年召开了体育理论教材座谈会,历经3年,于1981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新的《体育理论》教材。改革开放以后,面对世界性体育学科高度分化,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的发展,现代管理学、行为科学、文化学、经济学及生物学、人文科学、人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的引进,促进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体育科学理论的繁荣,为体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在此基础上,80年代初,提出把《体育理论》课程分化为《体育概论(体育原理)》、《学校体育学(理论)》、《运动训练学》、《群众体育学》等课程,因此引发了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开发。教育部于1991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将《学校体育学》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必修课程。为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委于1993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课程基本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确立了《学校体育学》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地位,体育理论的第1次分化,使课程称谓的《体育理论》走向终结,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

2《学校体育学》的嬗变

从学理上说,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其基础知识和理论架构是相对稳定的,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内容反映出学校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架构,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出版标志着学校体育学科在走向成熟,其变化展现出学校体育学科发展思想的历史脉络和轨迹。

2.1《学校体育学》教材构建形成了两种系统从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的演变来看,清晰地呈现出以体育系统为主线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与以教育系统为主线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两种系统(表1)[1]。

对比两个系统的两种教材,体育系统教材的出版早于教育系统4年,20世纪90年代体育系统教材知识的更新频率高,表明体育系统是我国学校体育学研究的主导。进入21世纪后,教育系统对学校体育学进行了多次的更新,并成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研究的主导。出现两个系统、两套人马、两个出版社、两种教材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所致,同时,两种教材由于教育哲学观、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价值观不同,致使课程内容发生显著变化,这给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以深刻启示。

2.2《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描述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转变我国对“目的”、“任务”与“目标”这3术语概念不清,一直采用“目的”、“任务”来描述课程学习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目的”、“任务”这两个词具有模糊性。如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的《学校体育学》(1991)、金钦昌的《学校体育学》(1994)、李祥的《学校体育学》(2001)都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具体任务”这术语。

依据卢布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课程学习要达到具体的、清晰的学习结果,应采用“目标”来描述。如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课程基本要求》(199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9门主干课程指导纲要》(1998)和陈雪红的《学校体育学》(2008)都采用“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这术语。也有未提“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或“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的,如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2004)和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2005)。随着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学习理论与设计理论的引进和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这术语将得到广泛使用,并具有层次性。

2.3《学校体育学》教材完成了由教学论主导向课程论、学习理论主导的转变20世纪以前,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出版的两种教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表2)。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两个系统《学校体育学》教材发生嬗变的分水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学校体育与世界的接轨,学校体育受到世界各种体育思想、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影响,加之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从20世纪末开始,第8次课程改革在我国实施。由于陆续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校体育学的核心领域是体育课程,2004年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增加了少部分体育课程的内容,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并列关系,该教材仍延用了以教学论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2005年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形成了以课程论、学习理论、设计理论为中心的教材理论体系,完成了《学校体育学》教材由教学论主导向课程论、学习理论主导的转变,至此,我国学校体育学出现了以教学为中心和以课程为中心的两种《学校体育学》教材(表3)。

2.4《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由“前言+章节”向“模块+章节”转变从表2和表3的章节目录显示,1994年以前的教材采用的是“前言+章节”结构,即前言开始,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结束;1994年以后的《学校体育学》教材都采用的是“模块+章节”结构,即第几篇+各章节。自2001年起:学校体育概述(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体育实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环境、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师等为其结构模块。

2.5《学校体育学》教材的理论基础呈现了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趋势2004年以前《学校体育学》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是以体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在整个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中体育教学原理这一思想占了很高比例,涉及诸多章节,但从2004年以后,课程理论、学习理论、设计理论、环境论等理论相继引入《学校体育学》教材。2004年由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新添了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评价、学校体育环境等内容;[2]2005年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以体育课程理论、学习理论取代了体育教学原理,丰富并充实了学校体育产生、发展、学校体育思想等内容,新增了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删除了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等章节;[3]2006年由陈文卿的《学校体育学》增加了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课程学习策略与指导、体育与健康标准及教学设计、体育课程评价、学校体育管理与法规,[4]2010年沈建华、陈融的《学校体育学》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还增加了体育课的备课与说课这1章节,至此体育课程理论成为教材的核心。

2.6《学校体育学》出现了由“理论性+实践性”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独立的转变从表2、表3看出,在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如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原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占有相当的比重,但纵观教材,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4),表明了《学校体育学》由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向理论性转变的趋势,而这些实践性极强的内容独立成为课程,如《体育教学设计》。

同时,各种版本的《学校体育学》在描述其教材性质时,理论性阐述为其特色。如1991版,“学校体育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1994年版,“本书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材”;[6]2001年版,学校体育学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7]2004年版,“本书所构建的新体系,改变了过去多种版本《学校体育学》低重心、重应用、重操作方法的特点,适当提高重心、精选教材内容,加强了概括性,在理论与应用方法的结合上偏重理论。”[8]2005年版,“本教材的构建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思考、解释、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全书的最重要的追求。”[9]

2010年版则强调“学校体育学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直接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日后从教奠定基础。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为依据,以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师范性为编写基本原则,视角独特,力图突破以往教材多从学科内容体系来构建学校体育学框架的局限,凸显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体育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在章节构成、作业题、示例等方面均体现了应用性的特点。”[10]

3《学校体育学》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3.1学校体育学学科与课程的矛盾在《辞海》中,学科被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著名学者丁雅娴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而课程是以学科为基础,根据学校体育培养人的需要对学科知识的重新选择。在学校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的关系中,学科是理论层次的,课程是应用层次的,课程是对学科的应用,学科是课程的基础,学科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课程内容及质量优劣。然而,在现实的学校体育实践中,理解学校体育学存在着两难困境。即把学校体育学界定为“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1]从这一定义中看到把学校体育学既界定为一个学科,又界定为一门课程。事实上,现行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对学校体育学科的概述,出现了同一概念两种含义的状况。在学科与课程二者的关系上,我国则反方向发展,先开设课程,后建设学科,由课程的发展促进学科的建构,这种现实塑造的直接事实是学校体育学易被解读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科目,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而不是一门按学术性质划分的学科知识领域。

3.2《学校体育学》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矛盾在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中有着较大的分歧,观点1认为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它的主要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教育观,以及运用学校体育教育理论观察、综合、分析和评价体育教育现象、解决体育教育问题的能力;观点2则认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发展学生实际应用理论的能力是其己任,它应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学校体育学教科书服务于将为人师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生们要成为合格的现代体育教师,应当具有现代体育知识,善于捕捉教学信息,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合理组织教材,具备生动的语言表达、敏捷的思维、丰富的创造想象、缜密的观察、良好的记忆、有效的自控及轻松的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因此,出现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既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又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实际中实践性问题的两难困境,即《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否为桥梁性课程的矛盾。

3.3《学校体育学》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矛盾自18、19世纪欧洲教育家最早系统论述教育学原理以来,课程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实际情境中明确区分课程与教学确实是困难的,因而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课程,而是教学,是把内容与教学方法合在一起探讨的。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课程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了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两种体系。在我国,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主要有3种观点:[12]1)是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理论作为教学理论的一部分,即大教学论小课程范式;2)是将教学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对教学的研究是课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大课程论小教学范式;3)是将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看作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受到第1种观点的影响,并且至今余绪未绝,2004年以前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主要是这种观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的。我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课程理论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2005年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是以第2种观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的。2004年周登嵩主编的《学校体育学》,把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并列设计,显然是受到第3种观点的影响,但体育课程的内容很少。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上有多少观点,而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影响着学校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4《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其理论是对关于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宏观概述,其知识体系是以当前比较成熟的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同时,知识体系的建构要遵循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即向基础性、理论性、多元性、模块化方向转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积淀不够、学科体系不清、学科与课程不明、课程与教学不分,特别是“在当代,课程改革面临着众多的理论话语,而体育课程改革缺乏充分的理论探讨与准备。”[13]基于此,目前《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将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改为《学校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对学校体育理论的宏观陈述,是课程而不是学科,是理论性课程而不是实践性课程。学校体育学科中的方法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将由其它具体课程来承担,而不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根据《学校体育学》出现的由“理论性+实践性”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独立的转变趋势,把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改为《学校体育学概论》是比较合理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空间,即为“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策略”、“运动技能学”、“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学”等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提供领域,将学校体育学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知识领域。

4.2建构适合《学校体育学概论》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在当前的《学校体育学》课程中,最难把握和有争议的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问题,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现实,把体育课程理论与体育教学理论看作是两个并列的理论,并以此来组织《学校体育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比较符合课程的发展。同时,要摒弃原先《学校体育学》课程中的方法性和实践性内容。因此,综合两个系统出版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在内容体系上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学校体育学概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环境、体育教师教育、学校体育评价等。

5结论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滥觞和嬗变的历史发现,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终结了《体育理论》,并催化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发展,而《学校体育学》课程发展又加速了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成长,走出了一条课程促进学科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学校体育学》经历了在以教学理论为中心的两种教材系统,向以教学理论为中心和以课程理论为中心的两种课程内容体系的转变;在各种教育思想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学校体育学》呈现出由理论+实践向理论转变、理论基础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转变、知识结构体系由“前言+章节”向“模块+章节”的转变;存在着学科与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矛盾。遵循课程发展规律,消解主要矛盾,结束《学校体育学》为“主干课程”称谓,促成课程《学校体育学》向《学校体育学概论》发展,为其它课程的开发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 参阅彭代斌,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兼谈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群的构建[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66的表1与齐辉.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校体育学》内容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2011:7表1绘制而成.

[2]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目录:1-9.

[3]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目录:Ⅰ-Ⅲ.

[4] 陈文卿.学校体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目录:1-3.

[5]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绪言:3.

[6]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封面页.

[7]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绪言:2.

[8]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前言:2.

[9]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前言:Ⅱ.

[10] 沈建华,陈融.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前言.

[11]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绪言:2.

[1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8-263.

[13] 田国祥.对我国体育课程价值选择与冲突的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6.31.

[14] 《体育理论》编写组.体育理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15] 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16]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7] 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8]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9]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0]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1] 姚蕾.体育教学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2]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3] 陈文卿.学校体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4] 陈雪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篇(10)

[作者简介]王志刚(1972- ),男,河南息县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疆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成效跟踪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TYB0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43-03

自“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神圣使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如何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问题,被进一步提到日程上来。党的十报告又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其实质就是做到“以学生为本”。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周边局势复杂,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氛围浓厚,“”(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活跃,并在思想阵地里把大学生这个群体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涉及能否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社会洞察力敏锐和人格健全的现代有用人才的问题。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面对的复杂局面

1.敌对势力对新疆高校的思想渗透没有松懈。近些年来,疆内外“”不断调整策略,注重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渗透,高校成为他们进行文化侵略的战略重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大学进行思想渗透的方式也高科技化、信息化,打击和防范的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只有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使各族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在他们心灵深处构筑起抵御各种不良思想侵蚀的牢固阵线。

2.新疆高校学生的民族成分复杂。新疆作为多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也是由多个民族构成的,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这些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民族风俗习惯各异,民族心理差异较大,甚至有着不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普及的一个重要载体,课堂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主战场。如果没有做到充分尊重差异,关注不同民族学生的内心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将会流于形式,甚至还会陷入僵局。

3.新疆教育水平总体薄弱且呈现多层次性。由于新疆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的人力资源基础薄弱,中学阶段的教育水平总体上还远远落后于内地。而且,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不同民族地区之间、兵团与地方之间中学阶段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这导致高校学生在大一时的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不管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由于受到现代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在对国内外最新形势的判断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方面,个体差异甚大。这对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老师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也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新疆高校一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紧抓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工作,成效显著。但是,通过对各类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的滚动调查发现,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1.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面临边缘化趋势。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受功利思想影响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调查发现,不仅学生片面重视专业课学习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而且部分教职工也没有认识到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地位和作用。部分教师在各种考核、评职称等的压力下,将大部分精力转移到了科研和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严重脱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宗旨。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自己都认为其所从事的课程不如专业课重要,在教学的严谨程度、深入程度方面不到位。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还存在重教学、轻教育的现象,有的老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简单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没有同新疆的区情和学生生活的实际相结合。

2.教育目标不够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而“要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就要更加注重渗透性的教育、养成性的教育;更加注重教育者的体念、内化过程”。要“体念”“内化”,就要坚决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是靠道德和心灵的塑造来实现的。但在功利思想影响和各种考核指标的压力下,高校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把大量精力转移到科研上来。重视科研是对的,但有的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侧重点是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这种认识则是偏离教育目标,违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

通过对新疆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讲课内容到考试命题等各个环节的考查来看,部分教师注重理论教学、忽视案例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教育。考试题目多集中在对知识点和理论体系的考查上,能发挥学生情感因素和发散思维能力的题目很少。比如,有的教师把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讲成了纯粹的经济学,学生普遍很反感。有的教师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将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认为那些活动与他的教学没有任何关系,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3.教学过程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模式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长期推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没有形成积极的互动。教师拼命向学生传授理论和行为规范,认为这样就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了解社会。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长期在被动接受中形成了惰性,限制和束缚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降低了其自身参与和自我思考的意识。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说到底是没有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理念,也就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的机会。

对于新疆高校而言,受过不同中学教育的不同民族的学生,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及时与学生互动,就会陷入一种理论传授的教条式的讲课模式。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师资相对短缺,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课面广,且多是“大课”,做到“因材施教”非常困难,对“以学生为本”的贯彻难度可想而知。

三、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创新途径

针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目标不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未充分体现等突出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所带团队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通过与其他部分高校的师生深入交流经验体会,认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落实“以学生为本”的途径。

1.以“非功利”理念促进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教育,在功利主义思想盛行的当代社会,如果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道德深入人心,就无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落到实处。道德形成的主体性与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是一种互动关系,两者相辅相成,这已成为近几年来新疆高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感受。“大学是社会之光……大学犹海上之灯塔”,摆脱功利主义的困扰,方可显示出大学精神和气质。非功利教育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冷淡的现象有所改变,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增强,教师抱怨社会环境和学生的情绪也大大下降。同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自然,学生已不再被当作“物”或“器”的被动客体,他们在道德学习和养成中的独立自主性大大增强。当然,教师也从学生的主动中获取了快乐和尊严,从而深刻领会到“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性。

2.注重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增进不同学生之间的文化理解。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陶冶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新疆高校近些年的校园文化教育各具特色,如塔里木大学的“胡杨精神”教育、石河子大学的军垦文化教育、伊利师范学院的爱国民族英雄教育、新疆师范大学的西域文史和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等。针对学生民族成分复杂多样的现实,新疆的高校普遍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交流和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并身体力行地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每年5月(从1983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五月定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各高校党委宣传部、团委等都要积极联络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老师,共同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既发挥了他们能歌善舞的特长,又活跃了校园文化。如今,“民汉一家亲、共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五个一”(民汉同学聚在一起,互学一种语言,互学一种风俗,同唱一首歌曲,同跳一个舞蹈,同做一个游戏)活动等,不仅成为每年5月的校园文化建设任务,而且成为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经常性文化教育现象。

3.注重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心灵感悟。新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当下又见证着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画面,这为大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环境。新疆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社会实践教育作为对学生平时考核的重要环节,学校也给予教师相关的政策支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结合学生在志愿服务、文化广场、“三下乡”等活动中的体会开展案例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正视社会,传递正能量,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周边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塔里木大学为例,她地处一个沙漠边缘的军垦小城,是中国离沙漠最近、距北京最远的大学,许多大一新生对这个环境有失落感。但是,学校却把这一独特的外部环境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践场所,将“徒步沙漠行”活动和参观“三五九旅”屯垦博物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使“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对老一辈人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他们在为老一代人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精神所折服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时代使命感和政治热情。

新疆的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社会大环境和实践活动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可行途径,许多老师深刻体会到:“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个场所,都是政治社会化的潜在机构。”

4.以对话教学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师生情感互动。新疆的大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紧紧围绕现实的案例教学和疏导式的对话教学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必要条件。许多学校或“两课”教学部门硬性规定,对于教学内容上忽略案例分析、方式上采用灌输式授课的老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不管什么民族的大学生,也不管其中学教育的背景如何,加强师生互动,投入情感因素,是他们渴求的教学模式,也定会得到他们的肯定。根据各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面临的现实问题,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突破口,以心理疏导的方式来克服他们的思想焦虑和课程冷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现人文关怀的可行之举。加强人文关怀,使“情”教重于“智”教,“以学生为本”之语才会落地有声。尽管风俗习惯和教育背景参差不齐的各族大学生各有自己的心灵空间,但诚如易中天先生所云:“人性是相通的,少数民族也是这样,……同他们的接触使我受益匪浅。”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同样有这种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和极为深刻的感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只有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贴近实际,才能远离形式主义。

总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思考全国范围内面临的教育困境,又要勇于正视新疆“教育环境的地区复杂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方法的特殊性”,以此为前提来加强对各族学生的人文关怀,真正使美好的思想和道德情感深入他们心灵深处并起到启迪作用,实现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本刊记者.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同志座谈会发言摘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2).

[2]陈秉公.“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5(12).

[3]胡宗奎.易中天的兵团人生[J].中国农垦,2008(4).

[4]金燕.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J].党史文苑,2006(12).

[5](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金姆斯・梅代罗斯,等.政治科学[M].林震,王锋,闭恩高,译.广州:华夏出版社,2001.

[6]史华红.“以人为本”视域下“以学生为本”教育观的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2(26).

[7]孙磊.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B/OL]. http:///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2012-10-10.

上一篇: 学校学生论文 下一篇: 讨论式教学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