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9 09:18:03

学校学生论文

学校学生论文篇(1)

2.兴趣的概念。兴趣是人们对于事物所持有的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一种较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在选择某件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时,所显现出的心理认可及情绪的积极趋向。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维系与保持对实践活动具有较为强烈参与意识的重要基础。关于兴趣的含义,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即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包括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两种,而兴趣隶属于精神需要的范畴。当人们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产生需要心理时,就会对事物产生主动的接触与观察,对活动产生自主的参与意识,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对事物或活动的内在含义进行探索与研究。兴趣的产生与认识和情感具有极为密切的相关,只有对事物或活动达成足够的认识,才能够付诸情感,进而产生兴趣。兴趣对人的认识发展和行为取向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有利于提高实践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兴趣的产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兴趣具有不同的特点。

二、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确立的基础

新形势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切实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为其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提供保障。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是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择取学习动机、规范学习的行为方式、建立起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体育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的认识能力,提高其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主意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丰富其知识构成体系、拓宽其思维界限与理论视角;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之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对驱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有效地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坚持持久性参与体育运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期的相关行为能为满足下一环节的需求提供保障。终身体育思想是通过对体育运动不间断地参与、体验与感悟,对感性认知与实践经验不断地总结与积累,最终达成理性认知的升华而形成的。其形成的过程亦是需求层次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维系与促进作用。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够有效地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参与体育学习的自觉性,有效地促进其自身体育技能与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进而为其今后的体育实践行为提供有利的条件。体育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好奇心理,促使其通过不断地参与、体验与思考,探求体育的真谛,明晰体育深邃的内涵,进而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知的有机转变,使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有效的促进与发展,使之自觉地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恒久意识。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并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加以维护与保障,使之能够持久性地发挥驱动与促进作用,是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确立的重要基础。

三、需求层次理论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需求层次理论的实质是一种激励机制,引导人们从原始的生存需求到安全需求、再到情感归属需求、最终实现自我表现需求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人的思维方式、行为理念、价值观、人生观实现逐步的提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求层次理论在促进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实现完美进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与促进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引入需求层次理论,合理地运用其激励机能,将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1.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原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形成,遵循好奇体验兴趣的发展原则。依据需求层次理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体育兴趣形成的不同阶段与环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进行不同层次的唤醒与激发,最终形成体育学习兴趣。首先,通过对体育运动机理及作用的讲解,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好奇心,使之初步形成参与的欲望。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融入体坛风云人物的事迹介绍,经典传奇故事的讲解等,充分发挥名人效应的吸引与榜样作用,使学生在充满好奇的状况下,对亲身参与体育运动形成强烈的期盼,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其次,在学生好奇心理被有效地唤起后,应通过有效的组织手段,加以有机引导,促使学生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当中,通过亲身的体验来满足其好奇心理。这种基于好奇心理驱动的体验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主动性,是学生自主意识的有效发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体验的理解,进而产生进一步体验的愿望。第三,在学生由好奇心理驱使而进行亲身体验后,再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对学生进行深层次激励,使之能够及时地对体验进行感悟与理解,形成理性化的认知发展,切实理解与体会体育运动对于人体健康发展所具备的特殊功效,使之形成更为强烈的参与意识,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需求层次理论对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动机能够凸显学生学习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重要导向。在体育学习伊始,其学习行为完全是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的,此时的学习动机以满足好奇心为目的。而促使学生深入学习的手段是激励机制的导入与运用,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激励与促进,其作用机理在于循序渐进、层层导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引入马斯洛理论,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有效的激励与促进,使其实现由初级的满足好奇向不断满足自主发展需求的转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有效地修正与调整学习目标,实现由学习初期的了解向理解、掌握、运用等不同层次逐步发展。这对于学生理解与认知体育运动的机理、内涵、功效,进而实现自主地从事与参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需求层次理论对学生体育学习理念的影响。学习理念是在学习过程中所持的观念或观点,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学习理念的形成是学习兴趣下的参与、体验与感悟。学生的体育学习理念的建立同样也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得以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学习理念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学生对教育改革理念由浅表的感官认识逐步转变为理性的感悟,进而达成学习理念适用性的有机转变。学生在建立体育学习理念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正确的理论发挥强力的支撑与引导作用,避免盲目与盲从。而需求层次理论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理念由初级阶段逐步引导为适应体育教学发展、满足学生自身需求、迎合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具有适用性的全新的学习理念。在此转变与发展的过程中,需求层次理论的激励机制具有主导性的作用。

学校学生论文篇(2)

二、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是说,学生在校期间,学校通过让其学习知识和开发综合素质,从而来取得一种综合能力,这是一种包括了知识、技能和经验在内的综合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就业理想,社会需求也才能得到更好地满足。校企合作模式是一次对高职教育制度的创新,这在同时也与企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相符合。高职院校应该很好地借助校企资源共享这一显著优势,在进行校内教育的过程中来培养和提升包括非智力能力、职业能力等在内的就业能力。一是非智力能力培养。这种能力主要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几方面内容,在开发人才智力的过程中往往起到了决定作用。高职院校要在校企间展开一些教学和学生活动,这些活动要求具有丰富的教育性和思想性,形式不拘,最主要的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并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校企间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疏导和培养学生,使其更加愿意接受成功和失败的过程,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是很有裨益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及时向“社会人”转型。二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之间的人才培养和需求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运行机制。而学生正是这种机制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这种机制,学生将逐渐提升自己良好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主要内容便是职业道德与艰苦创业精神。院校应该对学生的从业道德进行重点培养。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艰苦创业精神的培养,学生有了艰苦创业精神就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勇往直前、敢于承受磨难和挫折。三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积累知识,以促使其主观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依据企业的需求,学生就能知道如何获取知识的更新以及怎样才能准确的学习所需知识。二是培养创新能力。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十分关键。在校企合作模式中,高职院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期这种创新素质能够与未来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学校学生论文篇(3)

(2)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不到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与学生既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必要的情感交流,管理者只有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够有效弥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使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就我国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管理者往往过于注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却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从而造成大部分学生对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意见,不利于其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情感沟通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管理者只有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才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应有所突破。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以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这样一来,必然会形成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将以应付考试为出发点,过于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不注重合作,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严重。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整个医学院校都向应试教育倾斜,却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

2医学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措施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管理部门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质量,可以结合医学院校的自身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国医学院校以往对于学生管理,主要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出发,要求学生对规章制度中的内容做到全面掌握,并将其落实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以这样的形式来看管理工作,不仅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还会滋生诸多管理问题,影响管理效果。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学生管理部门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以学生为本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在充分了解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从而将学生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此外,学生管理部门还要对学生的合法权益予以维护,针对学生的决定,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明确、处分恰当。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学校给出的处理,应该充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并予以确保。

(2)加强社会实践。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体系中添加社会实践也成为了医学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社会实践,不仅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而且在实践过程中,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医学院校社会实践的开展,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说开展各类专业知识竞赛、举行各种科技创新讲座、组织学生到各大医院参观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也是当前医学院校管理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过去的时间里,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往往只是作为被管理者,被不断灌输诸多规章制度,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完全得不到展现。事实证明,这种填鸭式的管理方法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未来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不仅仅要将学生作为被管理者,而且还应该注重其主体地位的发挥,从而实现多元化管理,并不断加强自我管理。首先,管理者可以以社会实践作为载体,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其次,要善于将网络教育充分利用起来,比如说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和网上德育中心等,定期让心理咨询师和思政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德育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校学生论文篇(4)

1.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凝聚力的建立

多个学生因为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共同参与到某一个学生社团后,因为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需求,有着同样的追求,在社团活动中就愿意接受教师和同学给予的建议。更多的时候会在为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因为相互间的信任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学生社团就像一股强大的磁场将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和教师凝聚在一起。

2.有利于学校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进行

学生社团的类型很多,不仅仅有我们日常认为的体育类,还有科技类、文学类,也包括了政治理论学习类。这种基于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有自愿的参与者组织形式活泼的学生社团,让原来思想教育的说教形式转变成学生乐意宣传和参与其中。因此,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3.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高中学生参与到社团中,完全是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决定的,大家因为一个相同的爱好走到一起,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更容易释放自己。如我校的街舞社,不仅组织时尚类的活动,如快闪,同时也组织送文艺到敬老院活动,这些活动在一些媒体上都有报道。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特长得到了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自我价值也得到了实现。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

“人文盐中、创新盐中”是盐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学校,创新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更应对其进行创新教育。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到学生社团中都是依据其兴趣,在活动过程中从策划到实施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仅是指导。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学生通过一些科学、学术氛围的影响,形成了敢于挑战困难、投身科学的创新意识。在我校的科技类社团活动中,许多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爱上航模,并自发组织设计,在省比赛中收获颇多。

5.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目前,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关心,高中生学生压力大,心理承受力有限,如果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很容易酿成大错。学生社团可以为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社团活动不仅能为学生高中生活注入生机和活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心灵的沟通平台。在社团活动中,有共同爱好和兴趣出发点的学生相聚在一起,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更容易,使他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社团活动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尽情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参与活动。同时社团活动还可以促使学生在融洽的交往过程中了解自己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学生论文篇(5)

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提升服务学生能力

校园环境文化可称为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对。它是校园文化中的基础系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也是校园文化的直观体现第一,重视校园“硬环境”的建设。所谓“硬环境”又称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教学设施、体育文娱设施及周边环境等,这些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体无不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物质环境是开展育人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和物质保障。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硬环境”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文娱活动提供重要的载体,使师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打造校园“硬环境”的过程中,各类建筑和设施应达到美感教育的标准和功能丰富化的要求。如校园建筑,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体育馆等,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应具备实用与艺术的双重功能,愉悦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启迪。同样,校园景观建设也应达到使用与观赏功能的统一。校园的园、林、水、路、石等人文景观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激发学生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有助于激发其爱校热情,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第二,重视校园“软环境”建设。“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人际氛围、舆论氛围等。人际氛围主要指校园内的各类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领导与教师之间多层次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高校学生所有的学习和娱乐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大学是个小社会,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根本途径。学生通过社交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网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和身心发展影响重大。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教师在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避免学生发生孤僻、嫉妒、自卑等社会交往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坚持平等、相容、理解、信用等交往原则,远离习惯不良、思想扭曲的人,选择道德高尚、心地善良、积极进取的人交往。此外,教师作为学生间的裁判员,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化解学生间的矛盾,解除学生间的误会,做到不偏私、不歧视、不主观。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第一,重视传统教育。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见,传统文化对于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议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指路明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等原则,通过各类教学和文化活动,如实践教学、演讲比赛、征文大赛、文艺汇演等活动•136•形式,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同时,深刻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讲清楚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爱国、爱校情怀。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方能不断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成长下的学生,更易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格,这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相一致。第二,加强校风建设。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在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上。校风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系统结构,涵盖教风、学风、作风、班风、舍风等各类校园风气。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校风建设是育人的关键环节。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良好的教风对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意义重大。班级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素养的主要场所。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为加强班风建设,首先要对班级日常管理进行严格要求,用制度来约束学生言行;再者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互帮互助、嘉奖优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群体的典范。此外,宿舍是学生生活起居的唯一场所。良好的舍风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如早起早睡、勤奋上进、锻炼身体、读书看报等。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学生进入社会、成家立业有着长远、深刻的影响。为加强舍风建设,需要严格宿舍制度,对于不遵守宿舍制度的学生加以管教和约束。还要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带动普通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校学生论文篇(6)

第一,大学生是社会新生力量群体,具有学历高、理论知识完备、思维活跃、信息理解和运用能力强的特点,他们是网络舆论中的主力军。第二,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时候,在校大学生理性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容易被事情的假象所蒙蔽,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往往容易受到网络上的一些失真言论的蒙蔽,被一些恶意言论欺骗,盲目跟风,造成负面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是无意识人格的得势。”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容易被具有蛊惑性的片面言论鼓动,从而发表不经理性思考的过激言论,或者根据听闻的只言片语就捕风捉影、断章取义,以至于成为激起网络舆论的石子,不考虑任何的消极后果,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2.我国“管理—被管理”的传统式学生管理天然地让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

第一、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都是规则、制度的约束式管理,这种方式束缚了90后大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叛逆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反权威、反管理”已成为大学生埋在心底的种子,大学生已对“管理”产生了抵触情绪。第二、现代社会节奏快,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在来自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等各种重压之下,加之社会对大学生的不认可,让大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失望感,容易产生抱怨心理,甚至不计成本、不负责任的恶意报复。

3.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自媒体时代自己的特点

由于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便捷度、高人群参与度、匿名性”等特点,更加方便了个人观点的抒发,个人诉求的表达,但也让投机分子、邪恶势力、甚至极端主义者利用,借此手段恶意攻击、诋毁、诽谤、混淆视听。而大学生是拥有自由的网络休闲条件的自媒体人群的主要力量,所以高校往往成为网络舆论负面能量的重灾区。

二、新媒体舆论管理的对策建议

1.面对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应做好相应准备

第一,学生管理者应有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制和道德水平的意识。组织讲座普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学习信息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培养好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也要提高大学生网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第二,网络舆论事件和网络犯罪频发,究其原因就在于网络发展速度很快的现状下网民的素质并没有足够的提高,所以,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伦理道德成为网络文明最坚实的深层依托。

2.革新管理方式,提倡以人为本

第一、高校管理者应调整好心态,革,新对于学生的管理方式。面对90后的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应当改变过时的“管理——被管理”模式,尝试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平等关系,将“契约、信誉、友谊、信任等等”融入学生管理中,建立和谐的学生管理工作氛围。第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网络意识和网络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调整心态端正态度,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3.针对自媒体时代特点建立日常网络舆论管理机制

第一、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基于学生群体建立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以专门性机构的方式创建相关网络舆情管理处(办)(组),发展合、格的学生参与日常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推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步入有组织、有规模、有纪律的正轨。第二、对网络言论汇集的目标和对象进行搜索排查,并对网络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预测舆论风向,判断网络上网民普遍关注的事件发展动向,依据监督成果制定假设舆论结果出现的应对方案。第三、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简历适合本学校的舆论预警机制,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网络舆论管理工作,让舆论监控工作产生实际价值,帮助高校更加自如的应对网络舆论突发事件,保证高校的平稳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第四、网络舆论事件的突发,新闻媒体往往起着助力作用。高校应设置专门的新闻发言人,有利于应对网络舆论事件,不至于让高校面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处于被动地位。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4]建立新闻发言人机制可以让高校已从容的姿态应对突发事件,正面面对媒体和网民,给予事件当事人正当的诉求方向,正确的引导舆论发展方向,有利于维护高校声誉,树立高校自身形象,保证高校的繁荣稳定。第五、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增强,高等教育消费心理凸显,当受到不公正待遇、个人利益受到挤压、民意表达不畅时,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感、被压迫感,这是诱发散布负面信息、网络言论攻击甚至群体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所以说消除高校管理层与学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利益诉求的表达,保障大学生的民主和权利是保障高校网络舆论安全的有效途径。

学校学生论文篇(7)

二、学区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动力

学区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管理者运用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在学生身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严重不足。特别是高校教学改革后,学生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传统的学校———学院———班级管理模式无法将教育的触角全面延伸,难以及时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工作。随着高校实现后勤社会化,后勤部门难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和管理,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又使学生与班级、学院、教师的关系逐渐疏远,生活区的教育管理处于“真空状态”。此外,生活区的多头管理存在安全隐患,难以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学区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部需要。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他们不仅需要学到专业知识,还需要来自心理调适、学习生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协助与指导,需要更加周到和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他们多以“自我价值实现”为目标,成才欲望非常强烈。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的压力,使他们自我成才的自主意识愈发强烈。高校学生生活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的重要职能,这就要求高校在公寓区搭建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优质平台。学区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是解决现行管理瓶颈的实际需要。当下,学生公寓区无论是在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软件建设方面,离学生的实际需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在硬件设施方面,学生公寓区的场所、设施不足,第二课堂活动难以开展。在软件建设方面,公寓区的管理队伍不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薄弱,存在着重管理而轻育人的现象。特别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党组织都建在专业院系,在学生生活区缺少党建工作的组织体系和有效载体。另外,生活区还存在多头管理、缺乏衔接和有效沟通、学生参与后勤管理程度不高等问题。学区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是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的发展需要。近年来,不少高校对学生公寓区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式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以西安交大为代表的书院制,在学生生活社区完成第一课堂外的所有活动,其必备条件是完全学分制,这在国内大部分高校很难实现。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代表的社区制(自管会制),主要是将学生管理服务功能部分迁入学生生活园区,借助学生自组织,完成思政引领物业的功能,但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以广东部分高校为代表的延伸制,主要是加强公寓区文化建设,但无法充分发挥新形势下的管理育人功能。显然,以拓展学生工作阵地,实现学生工作重心平衡,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主导的学区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是一项新的实践。

三、学区制学生管理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学区制改革是管理客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其具有“以人为本”的内涵,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地位,注重对管理者人本管理思想的塑造。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求组织及其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管理客体各种个性化的本意、特长、潜能及其发展目标,在认真分析管理对象的基础上,用不同方式,给个性发展需求以针对性的满足。高校学生是一个具有高成就需求的群体,也是更多地渴望成功的群体。国内外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对管理客体全面发展的尊重与激励,是今天高等教育的大趋势。简言之,激励学生发展,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本体性任务。在学区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中,人本管理的基础是情感管理;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是服务学生;人本管理的重要标志是自主管理;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人文教育。多元治理理论主张强化层级节制,权责界限清晰。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多元治理的角度是多元的,治理手段是复合的。多元治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于它实现了管理的双赢。高校学生管理要尊重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教育诉求,这就要求学生管理体制必须符合学生多元化的利益要求。学区制学生管理模式在保留原有的以“校—院—班”为组织体系的学生管理系统的同时,可在公寓区构建另外一个系统,即形成“学区—学生组织—学生”的管理系统。多元治理理论认为,学校管理机构不是唯一的管理中心,各学生自组织、志愿性组织等同样是合法权利的来源。同时,强调管理与学生主体的互动,模糊各行政部门与学生自组织之间的界限,并重视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强调管理在规则、政策等方面的制定与维护。此外,注重在各种组织和个人参与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个合作的网络,来承担各项学生管理事务。布鲁纳认为,教育应当把主要着力点放在学生处理事情和操作的各种技能方面。我国的教育学者以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对发展领域的划分作为内在逻辑,以时代和社会需要为领域设计的标准,把教育目标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健康个性”四个领域。学区制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就是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重构。学院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学生的“学业”,即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学区的教育目标是学生的“全面素养”,即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健康人格个性”。学院和学区教育目标的合理区分,有助于高校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学区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思考

学校学生论文篇(8)

2有机结合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探究

2.1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由于入党筛选的制度不够完善,少数基础理论知识不足的高校生也通过了入党筛选,使得党员的基础理论知识整体水平低下。此时加强高校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就显得迫在眉睫。各种党建课程应该编入对高校生的教育计划中,引导高校生深入理解与掌握党的宗旨和根本任务,逐步提高党性,懂得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并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2.2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第一,立足于全球,关注国内外大事,引导高校生注意人类命运、观众世界的发展趋势,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第二,加强对高校生树立忧患意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对当前国际与国内形势有个清醒的认识,能真正做到居安而思危。第三,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熟悉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要义,坚持积极向上的道德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2.3做好入党前与入党后的教育工作党员培训不但包括入党前教育,而且包括入党后教育工作。在前期的成员发展阶段,要对高校生进行严格的筛选,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开展各种党员教育工作,逐渐扩大党员队伍。与此同时,也要强调入党后的教育工作,例如,对党员要进行不断的磨练和激励,多给党员分配任务,让党员在具体的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认识党的宗旨和根本任务。加强党员的作风教育,强化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励党员积极主动地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深入群众队伍当中,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培养党员不骄不躁、脚踏实地、勤劳节俭的优良作风。

2.4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超前性、多样性和主动性教育超前性要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前瞻性,为确定高校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提供及时而又有效的参考。主动性是指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与教育活动,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辨别真伪、明辨是非,消除错误思想带来的影响,提高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效率。多样性是指: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发展对象,制定不同的发展方案以及坚持评价标准的多样化。

学校学生论文篇(9)

1.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需要高

校对社团管理的科学化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要求高校输出的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要具备相当水平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讲话中提到的“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高校社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社团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首先必须对社团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2.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求高校对社团管理走向科学化

教育模式改革以后,高校学习普遍实行学分制。这样的结果是第一课堂的主题功能将更为明确的转向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相关文化功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就不可推卸的落到了第二课堂身上。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进一步落实学生第二课堂教学工作、增强第二课堂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高校社团管理的科学化是应当首要考虑的因素。

3.新时期社团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要求高校对社团采用科学化的管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表现出参与性、民主性、多样性、科技性、开放性、规范性、现代性等方面的特点。学生社团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高校必须在发展方向、活动层次、分类指导、组织建设、骨干培养等方面加强引导,鼓励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实践,探索更多更科学的方法,以确保社团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问题

当前高校社团的管理比较零散、随意化,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系统与方法。对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经过调查分析和总结,发现比较集中的几点有:

1.社团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部分学生工作部门误以为社团只是学生因为共同的兴趣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的团体,对其活动少有过问,也没有重视其管理,导致社团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效果不理想。以三峡大学为例,三峡大学现行的管理形式为校团委下设社团活动指导中心对社团统一指导,各学院团委具体管理。实际情况是,少有学院团委设立专门的社团管理部门,大部分学院团委和社团脱节严重,完全由社团活动指导中心宏观调控。然而,社团活动指导中心成立不久,

指导队伍人手不够,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系统,在社团中的威性不够,造成社团组织性不强,管理缺乏系统和规范性。

2.社团结构不够合理

由于新社团申请注册成立的阶段,学校审核不严,只要符合相关文件规定的社团就可以批准成立,忽视对社团类型和性质的监控,造成社团的结构不科学,缺乏规划性。以三峡大学举例,学校现有84个注册社团,但是并没有84种社团。社团结构相当混乱。以同类、同名的社团来说,英语类社团全校就有4个,有3个学院下设演讲与辩论协会。这样的结果是,同类型人才分散,不能够集中力量将一种文化进行建设、传播,难以打造出品牌社团。

3.社团资源整合不够到位

相关机构在对社团进行管理的时候,没有用系统全局的思想统筹各社团的工作,缺乏对社团资源的有效整合。造成各社团独立性过强,经常只是象征性

的开展几次品种单一、内容单调的内部活动,把举办活动当作应付差事,没有树立传播社团文化的意识。社团之间缺乏交流的平台,缺少紧密合作举办大型活动的机会。总的来讲,社团活动停留于小范围内部人员“自娱自乐”的状态,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影响力有限,不能够真正达到丰富校园文化,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4.学校对社团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

学校并没有监督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的产生过程,这样就不能保证社团负责人有比较高的专业素质、组织能力。对于负责人的工作,缺少一个明确的量化考核的标准,难以保证社团活动的质量,不能敦促负责人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能力开展更多更精彩的活动。对于社团内部财务,学校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操作方法,导致社团费用管理不当,出现了会员费变成负责人的伙食费,负责人以社团之名谋利等一些不良现象。

学校没有将学生社团和团委学生会放在同等的地位来对待,使社团处于一个相对弱势地位。社团得到学校的资助经费非常有限,学校提供的活动场所、办公室条件也严重不足,不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各种活动的需求。这些物质条件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社团发展,影响学生社团活动的强度和质量。

6.社团活动指导水平不高

由于学校对社团作用认识不到位,对指导老师的考评奖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高水平教师参与社团工作的意识以及积极性。虽然大部分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在社团运作过程中,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的教师为数不多。例如,在三峡大学,大部分指导老师都是义务为社团兼职,导致指导老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对社团的扶持和指导不够,使得一些社团活动在低水平上徘徊。

三、加强社团科学化管理,促进社团新发展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团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社团的科学管理。

1.从社团的整体管理架构的角度讲

(1)在管理体系上形成“三个一结合”

所谓的“三个一”,即一位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一套良好的管理模式。具体的实现方式为:①成立社团管理委员会,由学校团委分管社团工作的老师担任委员会秘书长,校级社团管理部门主席团担任委员会副秘书长,各学院团委学生会分管社团工作的负责人担任委员会委员,各社团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会理事。②建立“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即:“社团管理委员会——院级社团管理部门——社团”纵向一体化管理。(2)在日常活动的运行上形成制度化

形成制度化的核心是制定《学生社团管理条例》。条例中包含新社团成立审批办法、社团招新办法、社团负责人产生办法、社团负责人工作守则、社团活动开展办法、优秀社团评比办法、优秀社团负责人评比办法、社团经费管理办法等内容。通过对新社团成立审批的把关,实现学校对社团规模和类型的有机规划,调控社团结构;通过对社团招新的控制,杜绝违规招新、私自超额收取会费等行为,提高会员积极性,方便社团工作安排;通过对社团负责人的产生以及工作的考核制订量化标准,调动社团开展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成效;通过对社团活动具体要求,实现社团活动从策划、申请、审批、开展、监督、总结到评比有章可循,保证活动质量。通过对社团财务工作的详细规定,防止操作失范衍生的吃喝风、借社团盈利等不良现象。总之,借助《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加强对社团各项工作的监管力度,规范社团的各项行为。

2.从对社团的具体管理策略的角度讲

(1)施行三种机制,提升社团品味

在社团以及社团负责人中引进竞争机制、奖励机制、淘汰机制。实现这三种机制的载体为对社团以及负责人实行综合测评法。由社团管理委员会对社团以及负责人的各项工作制订详尽的积分细则,按照积分细则,每个月对社团以及负责人进行一次综合测评。首先,根据测评成绩,按照社团类别(公益、学术、文艺、体育四大类别)进行各类别的内部排名并予以公示,引发同类别社团之间的竞争,然后进行全校性不分类别的社团排名并予以公示,激起跨类别社团之间竞争,用良性竞争促发展。奖励是引导竞争的最佳方法。为了使竞争的效果最优,社团管理委员会将对测评优秀的社团以及个人进行政策、荣誉、物质上的奖励,鼓舞其再接再厉,同时激励其它的社团和个人不断的向优秀的目标奋进。没有惩罚就缺少压力,除了奖励之外,淘汰机制也被引入社团管理。对于每年年终综合测评总成绩为末五位的社团,限期进行整改,整改期过以后,由社团管理委员会评估验收,验收之后将评议为确实没有活动开展能力或者不具备运行条件的社团予以淘汰,终止注册。通过以上三种机制

综合实施,进一步促进社团纵向发展,增强社团存在的意义,提升社团品味。

(2)加强学习交流,促进团结协作

目前高校社团存在独立性较强,社团之间联系较少,缺乏经验交流,社团联合开展活动的机会不多,社团负责人的素质不高等问题。造成许多社团盲目发展,重复建设,长久处于自己的圈子里面,很难找到发展的突破点。针对此种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

①社团管理委员会每学年组织社团述职大会。各社团负责人向大家陈述一年中本社团的管理模式、活动开展情况以及一些经验和教训。通过此种正式严肃的形式,让各社团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认清社团本身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到改正方向,为后期的发展寻找目标,促进社团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②社团管理委员会每学年组织举行“社团交流节”。交流节的内容以轻松、愉快的形式(例如:茶话会、趣味运动会、篮球赛等)展开,参与对象不仅为本校社团,还可以联系其它高校社团。在欢乐的气氛中,社团负责人互相交流,分享经验,讨论困难,解决社团发展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也增进各社团之间的友谊,为后期联合开展活动做下铺垫。

③由学校倡导、组织开展以丰富全校学生生活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月。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全校社团共同参与,不限形式、不限风格,鼓励社团联手,发挥自身特点,表现自身优势,使各项活动的开展系统化、优质化、规模化,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增强活动成效。

④社团管理委员会每学年组织举行“社团干部训练营”。通过理论知识讲解、专业训练、野外拓展、企业参观、活动实践、论文分析等形式增强社团干部的基本素质,培养一批社团活动精英。

(3)提高意识,加大投入,改革会费管理模式,扶持精品活动

学校相关部门要意识到社团活动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社团要从组织上给予重视,政策上给予支持,工作上给予关心,活动上给予指导,资金上给予倾斜,努力为社团的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特别是在场地使用、活动设计、经费支持、指导老师聘请等方面要为社团工作创造条件。

①学校应该根据情况,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学生社团的办公条件和活动条件,添置必要设备和物质,通过组织的力量帮助社团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为学生社团工作有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②在对待指导老师的政策上面,学校一方面鼓励热心学生社团工作的老师积极地介入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分类指导,使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性力量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在制度上落实教师介入学生社团活动工作的认定与考核。比如学校可以把教师在这方面的业绩列为评选教书育人先进的重要依据,或者把这项工作直接计入教师工作量等,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③一般学校社团活动的经费有三个渠道:学校发放经费、会员费、社会企业赞助。会员费的数量十分有限,社会企业赞助存在不确定性或者大部分为礼品赞助,学校预算的社团活动经费又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保证每个社团有足够的经费开展高质量的活动。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引入会费宏观调控机制。社团管理委员对部分会费统一收取,统一管理。按照“取之于社团,用之于社团”的原则,社团开展大型活动之前可以向社团管理委员会申请费用,然后管委会根据活动的情况发放相应的经费。这样有利于经费的合理利用,提高社团开展大型活动的积极性,扶持一批精品活动,打造部分品牌社团。以三峡大学为例,每年有8000余名会员,倘若从每个会员的会费中抽取两元作为统一经费使用,就有16000元来支持一个学年度的社团精品活动,经费十分充裕。

总之,高校社团科学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有全局的思想,又要有部分的意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创新,社团才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前进,各项活动才能高质量的完成,高校校园文化才能蓬勃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快速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科学管理探索

[论文摘要]高校社团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模式中教育主题功能的转变以及新形势下社团发展呈现出新特点,要求社团管理走向科学化。当前高校社团管理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社团结构不合理,资源整合不到位,社团监管力度不够,物质支持能力有限,活动指导水平不高等不足。能够采取构建“三个一结合”的管理体系,实现日常活动运行的制度化,引入竞争、奖励、淘汰机制,加强社团间学习交流,增加投入、改革会费管理机制,实现社团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庆.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苏州工职院,2006(7):9-12.

[2]牛俊红.浅谈高校社团建设[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4):72-73.

[3]刘岗.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3):41-44.

[4]周郭军.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3):75-77.

学校学生论文篇(10)

职业院校学生在入校时的专业选择上,听从他人意见或者盲目跟风,没有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专业及技能,由此导致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甚满意,在专业课程学习上积极性不高,进而产生厌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在专业考试中成绩不合格或出现作弊行为。

(二)专业素质方面,存在水平不均的现象

职业院校为扩大生源,一般在录取分数线设置上较低,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在学习能力上都相对薄弱,导致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素质上呈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职业院校学生在分析问题及处理问题上,存在分辨能力及适应能力较差的缺陷,使职业院校德育教育难以有效推进。

(三)道德及价值观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功利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功利意识极易被高校学生接收消化,现阶段高校学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现实主义及功利主义思想趋向。随着90后群体逐渐成为高校及职业院校的主流群体,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他们在价值观上偏向于个人主义,出现了诸如社会责任感不强、集体意识缺失、自私自利思想较严重等各种问题。

二、现阶段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对德育教育工作基于职业院校教育的地位及作用加以充分认识,只是简单地将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及专业技能水平作为评价教学质量效果的标准。此外,职业院校本身对德育工作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在德育教师配备及德育课程开设上,都存在数量不足的现象,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亟需得到重视。

(二)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教学模式单一化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上过度单一,没有紧密结合时展趋势实现突破及创新。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从业者在德育教育讲授内容上较为陈旧,没有与职业教育、社会现实情况相结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使学生将德育教育与空话,教条主义划等号,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抵触心理。

(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评价机制不健全

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评价,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相比,具有量化标准不固定,评价方式较灵活的特点。基于德育教育工作评价的特殊性,现阶段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尚没有建立起科学、完整、高效实用的评价体系。此外,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在评价主体上也过于单一,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评价机制不健全。

三、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措施

(一)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营造学校、社会及家庭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氛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职业院校人才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形势下,职业院校要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德育教师配备及德育课程开设上加大投入,切实培养出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及思想品质皆优的技术型人才。此外,国家相关法规中指出要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三者齐抓共管的高效局面。作为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来说,也要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在做好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寻求社会及家庭的辅助教育,通过三方合力,营造出学校、社会及家庭相结合的高效德育教育氛围。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作为民族教育得以发展的基石,教师在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具体到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中,更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实施中,教师的思想水平及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学生德育教育学习的效果,因此,职业院校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注重用自身的言行引导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从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特征入手,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专业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状况涉及较少,而德育教育是通过了解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素质品质存在缺陷及不足的某一方面,因此,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把握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在理论以及实践操作中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着重对一些学习能力较薄弱,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避免其步入思想“误区”,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四)对德育教育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加以创新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要适时对德育教育的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首先,要对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加以完善,在传统的思想教育基础上,立足于职业院校学生实际,结合新时期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能力的新需求,着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加以培养,并增加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比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要着力进行创新,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德育理论教学,通过具体可感的视频、音频及图片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传统大班教学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开辟德育教育新平台,一方面能够有效扩大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深化德育教育教学效果。

(五)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要取得实效性,应探索建立激励机制,以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对职业院校优秀学生群体进行表扬及奖励,以此带动学生参与德育教育,寻求自身发展进步。其次,要侧重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认知等方面进行鼓励及引导,肯定学生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意识。第三,在德育教育评价中,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看到学生的阶段性进步,不断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达到以阶段促长远的效果。

上一篇: 音乐学生毕业论文 下一篇: 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