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发展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4:15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篇(1)

目前,国内外对于2006年-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的科技论的统计与分析比较少,仅有山西医科大学孔瑞珍的学位论文《高等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论文产出的综合评价》对筛选出的27所高校在2003年—2007年间产出的科技论文,经秩和比法逐年统计分析后得知,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具有较高的论文产出能力,提示这些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成绩突出。对27所高校预防医学下属二级学科的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运用秩和比法统计评价后,得出了在各二级学科方面各大学的科研情况以及优势所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以第四军医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优,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方面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表现突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第三军医大学和中山大学名列前茅,儿少卫生和妇幼保健学以华中科技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最强,卫生毒理学突出的是第三军医大学和吉林大学[1]。在进行横向比较后发现,各高校5年间每年的论文产出数量相对起伏不大,但高校在各学科的论文产出能力并不均衡,需要发挥所长,弥补不足,既要全面发展,也应重点突出。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篇(2)

一、关于学科建设中的基础理论教学

学科建设在我们的发展蓝图中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着重要谈的则是学科建设中的基础理论教学问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2以)4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山东济南举办了中医基础类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问题高层论坛。会议明确指出:中医基础类重点学科建设不同于西医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中医基础研究要两条腿走路,即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方法,两者缺一不可。会上还特别指出了中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中医各家学说四个二级学科在中医基础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医学不仅具有医学性质和自然科学的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和哲学性质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在其学科建设中,要深人揭示其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哲学思想和人文价值,不仅要涉及到自然科学要素的整合与取舍,还要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因素的借鉴与链接。中医属于复杂性系统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中医基础学科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医学基础课程之一的中国哲学史教材已经推出,并已在一些中医院校中试行。近日,邓铁涛老先生接二连三写文章,呼吁培养“铁杆中医”问题。邓老和任继学、朱良春、周仲瑛、干祖望等名老中医都强调了中医教育中的经典教学和古汉语、文化哲学素质的培养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医文史哲学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可削弱,对这方面的选修课和系列讲座要予以必要的支持和扶助。中医基础理论在当代面临着新的变革,中医基础理论将从古汉语基础、哲学基础、生理、病理、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学科体系构建,我们应当不断地积累各方面的教学经验,为建设结构合理的基础学科群做出我们应做的贡献。我们每一个中医教育工作者都要有这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个方面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中的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的设置问题。我们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有三十门课程,其中有一门课程是中西医结合导论。前面已经讲过,中西医结合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有许多问题还正在探索。正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创造。广东人历来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我们身居广东,应当发扬这种优良的传统。中西医结合系列课程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的建设非常需要这种胆略和气魄。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外、妇、儿以及骨伤、眼科、五官科学、护理学、临床科研方法都已经先后相继推出。而中西医结合导论性的课程尚未产生。为了打造我们的学术品牌,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全国性精品教材的编撰工作,对于中西医结合这一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导论性课程的设置尤为必要。中西医结合在目前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两套体系在理论上具有不可通约性,那么,中西医结合导论究竟应该导什么?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中西医比较。要从两种医学不同的文化背景,两种医学的源头及各自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尤其是两种医学的当代形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多方位的比较;还要从两种医学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临床思维进行方法论的比较等等。这种比较有助于对两种医学体系特质作深刻的把握,有助于从他者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突出自身优势以更有效地进行优势互补和融合,中西医的比较同时也有助于扩展人们的视野,以推进医学科学的多元化发展。进行这样的比较是参与和更新人类生命科学建构的重要途径。

中西医结合是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崛起的,全球化给中西医结合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西医的比较肩负着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的对话、沟通的使命,它不仅能在这种对话、沟通过程中启发人们的思考,努力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探寻中西医结合的具体运作方式,同时也将对中医理论的创新和西医科技发展中的困惑提供不可或缺的借鉴。比较方法已经不再是普通研究中的比较手段,它是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思维方式用于学术研究的产物。比较学科已成为当代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它在众多学科中正在迅速成长为一门“显学”。因此,在中西医结合的导论性课程中以中西医比较为重要内容应当是势在必然的事情。

二、文献资料的学科建设和刊物的创办

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和二级学院的建立,文献档案资料的学科建设问题必然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第一,要切实加强文献资料室的建设。文献资料的收藏、储存以及陈列对一个以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机构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献资料、情报信息和档案的管理系统及建设规模是衡量这一机构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一个单位内外信息及科研学术交流的一个窗口和门户。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代表着一个单位的学术和文化形象。国内外著名的大学,都对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非常重视。国内七所著名中医药大学亦然。新建后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最高最漂亮的九层楼就是他们的图书馆。当然我们学校有图书馆,可能经费不足管理的并不太好,中医药方面因没有内行参与其管理则更差一些。以前我们是一个中医系的规模,而今后成为二级学院,我们自己单独的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就不能不由我们来重点考虑。上海、南京、山东、黑龙江等中医药大学一个教研室的藏书都比我们整个学院的资料和藏书要丰富得多。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差距。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篇(3)

了解医学论文的属性医学论文属于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发展的重要信息源,客观记录医学发展的全过程,是推动医学科技飞速前进的动力。有统计资料表明,约75%的科研在科技期刊上[2]。可见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载体,在传播科研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推动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层医院医学论文存在的问题缺乏健全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论文产出质量率低科研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科研论文的产出数量、质量也是衡量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学术水平、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部分医院把科技论文产出数量用来衡量科研绩效往往不能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如在职称评定时需要论文,医务工作者仅仅是为了评定职称才急于撰写科研论文,这样仓促撰写的论文,其质量就存在很多的问题。

论文的论题、论点是否新颖,研究目的是否明确,资料是否全面,统计数据和方法有无可比性,语言表达是否明确,文章结构和层次是否分明,对实质内容是否进行深入分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由于仅仅是为了评定职称才而造成准备不充分,观点不成熟;其次由于科研管理部门对投稿者所投期刊把关不严,部分医院领导班子在思想上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未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未配备专职的科研管理人员,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不足,致使管理工作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发展。缺乏科研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缺乏对学术、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引导作用的培养。学术、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更要有相关的管理素质和经验,跨学科科研项目研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但目前,大部分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都在专注自己的科研工作,仅仅是敦促自己发表科研论文,而没有发挥带动其他医务人员,因此积极发表科研论文的良好氛围还未形成。

医院信息管理组织不健全,科研管理滞后部分基层医院未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各种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使科研人员很难获得医疗科技前沿的知识,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限制了科研人员对信息的利用,从而使科研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时感到无从下手。即便开展了研究工作,也不能用最好的方法验证自己得出的结论,致使很多科研工作成了重复工作,极大地降低了科研工作效率。其次由于医院缺乏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在方面无相应的资金扶持和资金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进行科研以及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篇(4)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前景日益清晰,主要体现在以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为核心的课程分化重组,以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与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院校图书馆的机构整合,特别是以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智能融合为基础,融汇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人文社科等多学科知识系统、协作系统的形成,将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开创崭新的未来。

课程分化

课程分化主要是《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等课程为核心的分化。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中医文献学概论》入选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中医药信息工程学》、《医学信息学》等6种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暨新世纪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材[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作为副主编单位的《中外医学史》(全国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已在全国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广泛应用,还参编了全国规划教材《实用中医信息学》,创新教材、精编版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和《中医医案学》,并开设了《中医信息学与中医科学数据整理》、《中医信息学与中医科学临床数据整理》、《中医信息学与中医期刊数据整理》和《中医信息学与中医古文献整理标引》等选修课。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根据不同的目标群体对课程进行了整合与分流,改革并丰富了医古文课程,将单一医古文课程拓展为以医古文本体课程为核心,以面向七年制、本科生的《古汉语通论》、《中医古籍训诂》等拓展型、提高型课程为重点,以面向留学生的《医古文基础课》、《中医汉语》,以及面向本科生的《诗经概要》、《古代文化名著赏析》等外向型、发散性课程为补充,融合古汉语、训诂、目录、版本、音韵、中医文献等在内的中医特色系列课程,并编写、出版了相关讲义和教材[2]。

机构整合

机构整合主要是中医药院校在中医医史文献相关教研室整合的基础上,与中医药院校相关科研机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医史馆、博物馆的整合。

辽宁中医药大学就是以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为依托,包括两个教研室,覆盖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4个三级学科和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室,构成了体系完整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体系,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为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医史教育博物馆”为辽宁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以中国医学史教研室、各家学说教研室、医古文教研室(包括中医文献信息室)为核心科室,以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医药博物馆、校图书馆为依托,并吸收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多个科室以及文献研究所的教研人员参加,使科研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4]。

河北医科大学为增强图书馆的活力,发挥中医文献研究所和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医史馆的作用,正在酝酿图书馆、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医史馆的整合。

学科系统

一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与中医药科研院所、图书报刊出版编辑单位的课题协作、教材编写协作、文献整理研究及其中医医史文献学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教育的精品课程协作,特别是全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分会、中医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全国医学会医学史分会、全国科技史分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之间的紧密协作,将形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多行业、多领域、多方位协作系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成立了学科专业委员会,聘请了全国知名专家为学术顾问,在全国较早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直接参与国家和上海市多项中医药数据库及信息网站的建设[4]。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也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参加了全国中医古文献知识库整理标引和国家科技部信息共享网中医药科学数据库的建设。今年还作为全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参与全国古今名医学术思想研究,主编《燕赵名医》。

二是中医医史文献多学科知识系统的形成[5]。随着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课程整合、学科交叉、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跨越发展的机遇,跨越中医药学、文史学科、信息学科多个领域的知识系统正在形成。

三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交融系统的形成[6]。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交融是时代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文献交流的最高形式是交融,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则是文献交融的最高形式。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就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融。现存数以万计的中医古籍蕴涵着千百年医家医学思想、论治经验,期待我们去发掘整理,并向临床提供具有实用和开拓价值的信息。而且,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文化形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交融的开放系统。

总之,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从课程整合到机构整合、系统整合,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交叉复合发展到中医医史文献课程分化重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多行业、多领域、多方位协作系统,多学科知识系统、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交融系统的形成,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知识更新到形成新的学科知识系统,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知识形态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袁 浩.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封三.

2 张亭立,孙文钟.上海中医药大学部级精品课程医古文建设纵横谈[J].中医教育,2008,27(4):20~23.

3 刘 飞,康 健.传承中医文献培养实用人才——发展中的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封底.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篇(5)

一、中国医学范式的构建是医学发展的历史必然医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在人类与自然界长期的抗争过程中孕育诞生。公元前5世纪前后,《黄帝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构建的东西方生命之学,成为中西医学发展史上两座不朽的丰碑。公元2世纪,中国和西方几乎同时降生了两位医学巨人:张仲景与盖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确立了理法方药系统的中医辨证体系;盖伦以解剖生理、观察实验为基础,著出堪称系统的百科全书,发端了分析还原的西方实验医学科技方法。中西方开辟了医学发展的不同路径。随着地理大发现,特别是在西方殖民扩张的挟裹下,西方医学作为强势文化的一部分进入中国,开始了中西医学交流史。

 

1.中西医汇通:“折衷归于一是”的梦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学东渐,西医学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中国,人们不得不思考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关系。受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医家提出“中西医汇通”的主张,形成了“汇通派”。代表医家有唐容川、朱沛文、张锡纯、恽铁樵等。唐容川第一次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朱沛文著《中西脏腑图象合纂》,强调学习西医的解剖知识;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恽铁樵指出“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汇通派”站在中医的立场上,从不同角度探索沟通中西医学的途径,比较两种医学体系的异同与优劣,并在比较与汇通中维护中医学理论,希冀通过“折衷归于一是”,保存和发展中医学。由于时代局限,汇通派没有、也不可能寻找到一条中西医学“汇通”的有效途径,但是其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中西医学共同发展的新方向。

 

2.中医科学化:“整理中医”的单向尝试

 

20世纪20年代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科学”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检验中国学术的唯一标尺,“中医科学化”思潮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下应运而生。丁福保最早提出“中医科学化”的口号,认为“沟通中西医应自中医科学化始,撷采彼长,以补吾短,适为保存国粹之唯一途径。”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何云鹤、陆渊雷、谭次仲、时逸人、施今墨等,他们主张借西方医学来整理中医,去除中医理论中的“玄理”,实现中医学的确切性和实证性。

 

中医科学化提出了科学整理中医的目标和任务,反映了工业化时期对医学发展方向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其尝试简单地运用西医理论来“整理”中医的方法,显然具有狭隘性。同样,简单地用西医理论来整理中医学,也难免走入死胡同。

 

3.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的双向互动

 

新中国成立后,党与政府站在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高度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口号。1956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他认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一指示明确了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确定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病证结合”诊疗模式、“菌毒并治”防治方法、肿瘤治疗的中国模式等,均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认同。但是,中西医结合却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尴尬,即现行的中西医结合,主要停留在中西医治疗上的配合阶段,即中西医两法治病,只是一种低层次的结合,没有打破各自理论体系,发展为更高层次的医学模式。

 

2010年6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同志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讲话对于校正长期以来在中西医结合方面,以西医学为基准的方向有着战略性指导意义,也促进我们不得不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中西医结合,去思考更高层次的中西医融合问题。

 

从“中西汇通”、“中医科学化”到“中西医结合”,形成了中西医相遇后大致的三个阶段,虽然各个阶段立场和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诉求:那就是希望发挥两种医学体系的长处,并能够融通结合。尽管这种有机融合尚待时日,但这一历史逻辑的指向却是清晰的。随着医学的发展,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已经成为可能,“中国医学”的诞生已呼之欲出。

 

二、现代科学搭建了孕育中国医学的温床

 

现代科学发展促进了医学发展,同时搭建了孕育中国医学的温床。随着纳米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等的迅速发展,医学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这是宏观文明和微观文明并进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现代科学的发展,为以宏观见长的中医学,与以微观见著的西医学的高度融合寻找到了契合点。

 

现代科技推进中西医理论“不谋而合”。由于中西医理论基础的差异,长期以来中医学理论被认为不“科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秘”的中医理论揭开了面纱,呈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的“不谋而合”状态。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等理论印证了中医外邪致病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神经、体液的异常,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中医情志致病的理论;现代时间生物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地理学的发展已提出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的人群患病有不同的规律性,堪称是对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发展。

 

系统生命科学促进中西医疗法的“不期而遇”。“辨证论治”个性化诊疗是中医学的特色。近几十年以来,西医无差别化医疗模式遭遇湍流,以“单一疾病一单一靶标——以一概全”的观念正向个体化医疗转变,利用多种治疗药物,并将营养、心理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考虑在治疗方案内,尤其有助于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上达到最佳效果。医疗实践上的这种转变需要以系统科学一系统生物

 

学为基础。旨在了解动态和非线性系统内的彼此相互独立的两者之间的联系及相关性,及其出现在某些组织水平的性能。这个系统概念与我们的中医学理论是相通的。因此最近几年,科学领域中出现一个新兴的“健康”概念,而长期以来这个概念都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的健康理论为核心。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草本组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中西医“个性化”疗法的汇合。

 

现代科技推进中西药物研究“殊途同归”。中西不同的医学体系形成了不同的药物研发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医疗实践中。20世纪随着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中西药物研发模式的交叉。如中药砒霜(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的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教授和他的团队,以“以毒攻毒”的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发明的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白血病取得的成效让世界刮目相看。2000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用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另一个例证是获得2011年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吻吻,表彰她在青高素(artemisinin)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三氧化二砷和青蒿素都是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这两项工作用事实表明了中药的巨大潜力。他们在研究中所使用的都是现代科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这两项成就打开了药物研究的视野,促使更多的研究者从中医经典中寻找研究灵感,用现代科技方法使传统药物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三、中国医学范式的特征优势

 

所谓“中国医学”,即传承中医学精髓,中西两个医学体系交叉融合,体现现代科学发展水平与方向,具有世界推广价值的当代医学新范式。它以发挥中国传统医学整体观、个性化的优势为基点;在生命与疾病的认识思维、辨治模式、处方用药等方面集中西医学之大成,中西医相互融合协同的全新医学范式。

 

基于以上认识,中国医学的特征突出表现在融合与协同两个方面。融合:中医学的向内用功与西医学向外探索的融合;中医的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与西医学的科学观、人体观、疾病观融通;中医的生命时空变动之道与现代医学的人体结构功能之学融通;既具中国传统原创,又兼具国际现代融通。

 

协同即在方法论上,中医整体论与西医还原论的协同;在认知方式上,中医察同与西医察异的协同;在思维方式上,中医直觉思维和西医逻辑思维的协同;在研究方法上,中医主观经验和西医客观实验的协同;在诊疗方式上,中医辨机辨证与西医辨病辨症的协同;在治疗理念上,中医针对人的“调理”观与西医针对病的“修理”观的协同;在治疗方法上,整体与靶点的结合,体内过程与体外表征的观照,复方与单体的选择性运用协同。

 

中国医学为集中西医学大成的全新的医学体系,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和先进性。中国科技自古领先于世界,进入近代以后却被西方甩到了后面。经过100多年的追赶,毋庸置疑,目前我国医学的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更为罕见。但是,通过积极开发我国宝贵的具有原创性的中医学资源,以独特发展视角构建中国医学新范式,形成具有中国原创性的集成优势。可以在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医学率先取得领先地位。

 

理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中国医学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的优势。它吸收了当前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形成具有多元医学内容兼容并蓄的当代医学整体的知识论模式,符合人类医学发展趋势。其将构建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平台,既可以在理论与方法上为当代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在生命科学发展的若千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反过来也使得传统的中医学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

 

临床疗效评价的全面性。中国医学的优势,体现在临床的高效上和对疗效评价的全面性上。比如扩大了诊断视野;用新的理论分析、揭示疾病的内在规律;将疾病发生、演变、转归同立法处方用药紧密相连;将生理、病理、医理和药理连贯思考等。将局部的病理变化和人体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动态变化相结合,两种理论融会贯通,对疾病认识更加细致,提供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创造出新理论、新药物。并且对疗效的评价,将打破目前以单一指标为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建立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四、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使命

 

引领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肩负起知识与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历史重任。中国医学以传承中医学精髓为核心,融合中西医学为基础,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担负起引领中国医学发展方向的历史责任。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将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动物模型、临床研究等多层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下,产生出一批可以统摄、涵盖、交融两种医学思想和医学知识的术语,打破中医科研是单纯“以西解中”的局面,形成一批可以阐释中医、也可以阐释西医并且能够有效表达人体和疾病的复杂现象的新的术语群;将实体模型与唯象模型相结合,把中医的藏象研究与西医的解剖形态研究结合,促进医学新的发展;在药物研发上,研究具有多靶点优势的药物,开发出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药品种。

 

提升中国健康事业的水平。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国务院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千意见》。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中国医学的特点,秉承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辨证施治的诊疗思想,药物及非药物千预等养生方法,融合西医学优势,不断提升维护健康、千预亚健康到疾病的防治能力与水平,从而提升中国健康事业的水平。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篇(6)

医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在人类与自然界长期的 抗争过程中孕育诞生。公元前5世纪前后,《黄帝内经》与 〈〈希波克拉底文集》构建的东西方生命之学,成为中西医学 发展史上两座不朽的丰碑。公元2世纪,中国和西方几乎 同时降生了两位医学巨人:张仲景与盖伦。张仲景《伤寒杂 病论》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确立了理法方药系统 的中医辨证体系;盖伦以解剖生理、观察实验为基础,著出 堪称系统的百科全书,发端了分析还原的西方实验医学科 技方法。中西方开辟了医学发展的不同路径。随着地理大 发现,特别是在西方殖民扩张的挟裹下,西方医学作为强 势文化的一部分进入中国,开始了中西医学交流史。

1.中西医汇通:“折衷归于一是”的梦想

19 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学东渐,西医学开始大 规模地进入中国,人们不得不思考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关 系。受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一 些医家提出“中西医汇通”的主张,形成了“汇通派”。代表 医家有唐容川、朱沛文、张锡纯、恽铁樵等。唐容川第一次 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朱沛文著《中西脏腑图象合 纂》,强调学习西医的解剖知识;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

30 中国高等教育2014.19

“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恽铁樵指出“中医而有 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 医”。“汇通派”站在中医的立场上,从不同角度探索沟通中 西医学的途径,比较两种医学体系的异同与优劣,并在比 较与汇通中维护中医学理论,希冀通过“折衷归于一是”, 保存和发展中医学。由于时代局限,汇通派没有、也不可能 寻找到一条中西医学“汇通”的有效途径,但是其首次鲜明 地提出了中西医学共同发展的新方向。

2. 中医科学化:“整理中医”的单向尝试

20 世纪20年代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科学”观念 深入人心,成为检验中国学术的唯一标尺,“中医科学化” 思潮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下应运而生。丁福保最早提 出“中医科学化”的口号,认为“沟通中西医应自中医科学 化始,撷采彼长,以补吾短,适为保存国粹之唯一途径。”这 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何云鹤、陆渊雷、谭次仲、时逸人、 施今墨等,他们主张借西方医学来整理中医,去除中医理 论中的“玄理”,实现中医学的确切性和实证性。

中医科学化提出了科学整理中医的目标和任务,反映 了工业化时期对医学发展方向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征。但是,其尝试简单地运用西医理论来“整理”中医的方 法,显然具有狭隘性。同样,简单地用西医理论来整理中医 学,也难免走入死胡同。

3. 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的双向互动

新中国成立后,党与政府站在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 康的高度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口号。1956年毛泽东同志 明确指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 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他认为:“中国医药学,是一 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一指示明确 了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确定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经过 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病 证结合”诊疗模式、“菌毒并治”防治方法、肿瘤治疗的中国 模式等,均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认同。但是,中西医结合 却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尴尬,即现行的中西医结合,主要停 留在中西医治疗上的配合阶段,即中西医两法治病,只是 一种低层次的结合,没有打破各自理论体系,发展为更高层次的医学模式。

2010年6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同志在 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 学院授牌仪式上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 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 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 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 究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讲话对于校正长期以来在中西医结 合方面,以西医学为基准的方向有着战略性指导意义,也 促进我们不得不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中西医结合,去思 考更高层次的中西医融合问题。

从“中西汇通”、“中医科学化”到“中西医结合”,形成 了中西医相遇后大致的三个阶段,虽然各个阶段立场和侧 重点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诉求:那就是希望发 挥两种医学体系的长处,并能够融通结合。尽管这种有机 融合尚待时日,但这一历史逻辑的指向却是清晰的。随着 医学的发展,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已经成为可能, “中国医学”的诞生已呼之欲出。

二、现代科学搭建了孕育中国医学的温床

现代科学发展促进了医学发展,同时搭建了孕育中国 医学的温床。随着纳米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 学等的迅速发展,医学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学科的交叉渗透 和融合,这是宏观文明和微观文明并进的一个突出的特 点。现代科学的发展,为以宏观见长的中医学,与以微观见 著的西医学的高度融合寻找到了契合点。

现代科技推进中西医理论“不谋而合”。由于中西医理 论基础的差异,长期以来中医学理论被认为不“科学”,但 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秘”的中医理论揭开了 面纱,呈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的“不谋而合”状态。如, 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等理论印证了中 医外邪致病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现,情志的异常变 化可以导致神经、体液的异常,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的 低下,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中医情志致病的理论;现代时间 生物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地理学的发展已提出了不同 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的人群患病有不同的规律性,堪 称是对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发展。

系统生命科学促进中西医疗法的“不期而遇”。“辨证 论治”个性化诊疗是中医学的特色。近几十年以来,西医无 差别化医疗模式遭遇湍流,以“单一疾病一单一靶 标——以一概全”的观念正向个体化医疗转变,利用多种 治疗药物,并将营养、心理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考虑在治疗 方案内,尤其有助于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上达到最佳效 果。医疗实践上的这种转变需要以系统科学一系统生物 学为基础。旨在了解动态和非线性系统内的彼此相互独立 的两者之间的联系及相关性,及其出现在某些组织水平的 性能。 这个系统概念与我们的中医学理论是相通的。 因此 最近几年,科学领域中出现一个新兴的“健康”概念,而长 期以来这个概念都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的健康理论为核心。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草本组学在医学领域 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中西医“个性化”疗法的汇合。

现代科技推进中西药物研究“殊途同归”。中西不同的 医学体系形成了不同的药物研发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医疗 实践中。20世纪随着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快速发展,加速了 中西药物研发模式的交叉。如中药砒霜(化学成分是三氧 化二砷)的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教 授和他的团队,以“以毒攻毒”的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发 明的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白血病取得的成效让世界 刮目相看。2000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用砷 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另一个例证是获得 2011年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Lasker 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的中国科学家屠吻吻, 表彰她在青高素(artemisinin)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 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 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其中 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三氧化二砷和青 蒿素都是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这两项工作用事实表明了 中药的巨大潜力。他们在研究中所使用的都是现代科学方 法。更为重要的是,这两项成就打开了药物研究的视野,促 使更多的研究者从中医经典中寻找研究灵感,用现代科技 方法使传统药物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三、中国医学范式的特征优势

所谓“中国医学”,即传承中医学精髓,中西两个医学 体系交叉融合,体现现代科学发展水平与方向,具有世界 推广价值的当代医学新范式。它以发挥中国传统医学整体 观、个性化的优势为基点;在生命与疾病的认识思维、辨治 模式、处方用药等方面集中西医学之大成,中西医相互融 合协同的全新医学范式。

基于以上认识,中国医学的特征突出表现在融合与协 同两个方面。融合:中医学的向内用功与西医学向外探索 的融合;中医的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与西医学的科学 观、人体观、疾病观融通;中医的生命时空变动之道与现代 医学的人体结构功能之学融通;既具中国传统原创,又兼 具国际现代融通。

协同即在方法论上,中医整体论与西医还原论的协 同;在认知方式上,中医察同与西医察异的协同;在思维方 式上,中医直觉思维和西医逻辑思维的协同;在研究方法中国高等教育上,中医主观经验和西医客观实验的协同;在诊疗方式上, 中医辨机辨证与西医辨病辨症的协同;在治疗理念上,中 医针对人的“调理”观与西医针对病的“修理”观的协同;在 治疗方法上,整体与靶点的结合,体内过程与体外表征的 观照,复方与单体的选择性运用协同。

中国医学为集中西医学大成的全新的医学体系,其优 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和先进性。中国科技自古领先于世 界,进入近代以后却被西方思到了后面。经过100多年的 追赶,毋庸置疑,目前我国医学的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发达 国家,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更为罕见。但是,通过积极开 发我国宝贵的具有原创性的中医学资源,以独特发展视角 构建中国医学新范式,形成具有中国原创性的集成优势。 可以在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医学率先 取得领先地位。

理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中国医学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 的优势。它吸收了当前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 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形成具有多元医学内容兼容并蓄的当 代医学整体的知识论模式,符合人类医学发展趋势。其将构建 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平台,既可以在 理论与方法上为当代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和视角,在生命科学发展的若干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反过 来也使得传统的中医学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

临床疗效评价的全面性。中国医学的优势,体现在临 床的高效上和对疗效评价的全面性上。比如扩大了诊断视 野;用新的理论分析、揭示疾病的内在规律;将疾病发生、 演变、转归同立法处方用药紧密相连;将生理、病理、医理 和药理连贯思考等。将局部的病理变化和人体疾病过程的 整体反应、动态变化相结合,两种理论融会贯通,对疾病认 识更加细致,提供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创造出新理论、新药 物。并且对疗效的评价,将打破目前以单一指标为评价标 准的局限性,建立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四、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使命

引领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 景下,高校肩负起知识与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历史 重任。中国医学以传承中医学精髓为核心,融合中西医学 为基础,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担负起引领中国医学发 展方向的历史责任。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将细胞水平、分 子水平、动物模型、临床研究等多层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整 合;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下,产生出一批可以统摄、涵盖、 交融两种医学思想和医学知识的术语,打破中医科研是单 纯“以西解中”的局面,形成一批可以阐释中医、也可以阐 释西医并且能够有效表达人体和疾病的复杂现象的新的中国高等教育术语群;将实体模型与唯象模型相结合,把中医的藏象研 究与西医的解剖形态研究结合,促进医学新的发展;在药 物研发上,研究具有多靶点优势的药物,开发出疗效高、毒 副作用小的新药品种。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篇(7)

1  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失去了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形成和发展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医药传承的根本。中医药理论是经历代医家的实践探索,系统总结而形成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的完整医学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脱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谈中医药继承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教育是基础。目前,全国有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50多所中等中医药学校[1],为国家培养约27万中医人才[2],为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发挥了先导和基地作用。但是,近些年来中医院校教育受西医教育思想、模式的影响,基础教育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教育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据了解,目前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越来越趋同于西医院校,削减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弱化中医经典内容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已成为一种趋势。院校教育普遍重视外语、计算机、植物化学、解剖等课程的教学。基础课程设置理化知识与西医理论比例越来越大,古汉语、中医传统理论(中医经典著作)等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低,并且将中医、中药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专业,割裂了水乳交融的中医药学。中医院校这种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改革实践,违背了中医药教育的自身规律,培养不出热爱中医事业、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人才,其结果只能造成中医药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能用中医的思维方式诊治疾病,看不懂《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望、闻、问、切等中医临床硬工夫更无从谈起。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医药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中医院校教育严重西化。

2  研究思路和方法背离了中医药科研的发展方向

中医学是我国原创性医学,历经数千年临床实践的验证,其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科学。中医药历来重视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索理论发展的未知领域,解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疗效,完善和发展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理论反而受到质疑、创新性成果越来越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医药科研思路违背了自身发展规律。

近代科学在确立其主导和统治地位过程中,方法论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医学与西医学最根本的区别,是各自文化背景所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医讲整体观、辨证论治,西医讲病因、病理、病位;中药讲性味归经,西药讲杀毒灭菌。中医药科研应按中医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思维方式,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和研究方法。中医科研必须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归纳辨证论治的方法、思路,应以研究药性,以及药性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为切入点。然而,目前中医药科研淡化了中医理论整体思维方式,确立了以线性、分析还原论为指导思想,按现代医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实验室量化指标来研究中医药“实质”、“本质”和“有效成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微观探索”、“指标检测”、“客观实证”,试图从实验室里发展中医理论、开发中药新药,甚至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作为中医药研究的突破口,这种完全按照西医科研路子开展中医科研违背了中医药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001-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中医、中药项目中,纯中医药类研究课题也不多,有些项目应属于中西医结合研究课题。加强和正确引领中医药科研,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只有把握中医药发展的根本,确立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才能不断创造和完善符合整体医学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体系,才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活水源头。

3  医疗模式和标准西化,削弱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诊断治疗的模式和标准,以整体论的思维为主导,根据患者的症状,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来诊疗疾病。一个处方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一种疾病也可以用不同的处方来治疗,都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是中医治病的重要特征。如蒲辅周曾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乙脑,在治愈的167人中,用了98组中药处方[3]。可见,中医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以及医疗模式不同于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应有不同的诊疗模式和标准,在实践中应“求异存同”,而不应“求同存异”,这样才能突出各自的优势与特色。

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必须认同和建立不同模式和标准。如中医的半里半表病及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用西医理论是无法解释和解决的。然而,我国现行的中医医疗模式、标准以西医相应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为主导;中医医院的管理模式也按西医医院的管理方式来实施。如西医院是分科管理,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科越来越细。北京某大医院共分了37个科室,各科室只负责自己的那一部分,没有一个科室对患者全面负责,通常情况是一个患者看一次病要跑几个科室。而中医历来只分内外妇儿,大夫都是全科医生,每个大夫都对患者全面负责。但目前我国的中医院也同样按照西医院的分科方法,科室越分越细,全科医生越来越少,医药分离、针灸与中医分开等。这种按西医医疗模式和管理方法来从事中医临床实践和管理,丧失了中医药的整体优势与特色,阻碍了中医药自己的标准化战略的发展,导致了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中医越来越少,中医药必然会日渐萎缩。

4  有关政策法规导向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

  

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中医药发展的基本依据和保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该着眼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现行的一些政策法规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药发展的实际,有些甚至不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可以说现行法规政策的有某些条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医生历来重视使用自制的丸、散、膏、丹为患者治病,且医药不分家,但这些传统做法和经验,如按现行的“药品管理法”相关条款规定,是不合法的。另外,中医药是在治疗传染病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如东汉建安年间伤寒病大流行,张仲景提出了“伤寒论”,有效制止了伤寒传播。明代永乐年间多次大疫,吴又可提出的“温疫论”和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论,对有效防止传染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医理论就是在治疗传染病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然而,我国现行的《传染病法》规定,传染病只能在传染病医院治疗,但传染病医院基本没有中医。2003年有关部门确定sars是ⅰ类传染病后,北京的中医就无法介入sars治疗。后经多方面努力,中医才在防治sar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间中医是振兴中医药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纵观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民间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历史上闻名于世的医学家,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无一不是来自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成名于民间。当代的中医名家吕炳奎、董建华、方药中、焦树德等也无一不是来自民间[4]。有许多民间中医具有一技之长、掌握特技疗法,他们的治疗方法不但具有中医特色,而且效果好、费用低,民间中医的研究成果只要加以重视和整理提高,有很多成果可成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但按现行的《医师法》规定,许多民间中医无法取得合法的行医资格。

如何解决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和更多的学科专业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认为应成立专门中医药发展的工作机构,从抓顶层设计入手,合理制定一套长远的中医药发展规划;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政策法规,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氛围;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不断创造和发展中医药原创性成果;逐步建立中医药自己的标准体系,合理搭建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平台。我们相信,只要各方面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是有前途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机构基本情况[eb/ol]. satcm.gov.cn/lanmu/jiaoyu/index.htm,2006-12-12.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篇(8)

1 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失去了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形成和发展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医药传承的根本。中医药理论是经历代医家的实践探索,系统总结而形成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的完整医学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脱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谈中医药继承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教育是基础。目前,全国有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50多所中等中医药学校[1],为国家培养约27万中医人才[2],为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发挥了先导和基地作用。但是,近些年来中医院校教育受西医教育思想、模式的影响,基础教育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教育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据了解,目前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越来越趋同于西医院校,削减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弱化中医经典内容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已成为一种趋势。院校教育普遍重视外语、计算机、植物化学、解剖等课程的教学。基础课程设置理化知识与西医理论比例越来越大,古汉语、中医传统理论(中医经典著作)等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低,并且将中医、中药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专业,割裂了水乳交融的中医药学。中医院校这种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改革实践,违背了中医药教育的自身规律,培养不出热爱中医事业、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人才,其结果只能造成中医药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能用中医的思维方式诊治疾病,看不懂《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望、闻、问、切等中医临床硬工夫更无从谈起。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医药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中医院校教育严重西化。

2 研究思路和方法背离了中医药科研的发展方向

中医学是我国原创性医学,历经数千年临床实践的验证,其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科学。中医药历来重视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索理论发展的未知领域,解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疗效,完善和发展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理论反而受到质疑、创新性成果越来越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医药科研思路违背了自身发展规律。

近代科学在确立其主导和统治地位过程中,方法论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医学与西医学最根本的区别,是各自文化背景所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医讲整体观、辨证论治,西医讲病因、病理、病位;中药讲性味归经,西药讲杀毒灭菌。中医药科研应按中医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思维方式,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和研究方法。中医科研必须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归纳辨证论治的方法、思路,应以研究药性,以及药性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为切入点。然而,目前中医药科研淡化了中医理论整体思维方式,确立了以线性、分析还原论为指导思想,按现代医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实验室量化指标来研究中医药“实质”、“本质”和“有效成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微观探索”、“指标检测”、“客观实证”,试图从实验室里发展中医理论、开发中药新药,甚至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作为中医药研究的突破口,这种完全按照西医科研路子开展中医科研违背了中医药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001-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中医、中药项目中,纯中医药类研究课题也不多,有些项目应属于中西医结合研究课题。加强和正确引领中医药科研,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只有把握中医药发展的根本,确立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才能不断创造和完善符合整体医学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体系,才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活水源头。

3 医疗模式和标准西化,削弱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诊断治疗的模式和标准,以整体论的思维为主导,根据患者的症状,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来诊疗疾病。一个处方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一种疾病也可以用不同的处方来治疗,都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是中医治病的重要特征。如蒲辅周曾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乙脑,在治愈的167人中,用了98组中药处方[3]。可见,中医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以及医疗模式不同于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应有不同的诊疗模式和标准,在实践中应“求异存同”,而不应“求同存异”,这样才能突出各自的优势与特色。

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必须认同和建立不同模式和标准。如中医的半里半表病及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用西医理论是无法解释和解决的。然而,我国现行的中医医疗模式、标准以西医相应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为主导;中医医院的管理模式也按西医医院的管理方式来实施。如西医院是分科管理,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科越来越细。北京某大医院共分了37个科室,各科室只负责自己的那一部分,没有一个科室对患者全面负责,通常情况是一个患者看一次病要跑几个科室。而中医历来只分内外妇儿,大夫都是全科医生,每个大夫都对患者全面负责。但目前我国的中医院也同样按照西医院的分科方法,科室越分越细,全科医生越来越少,医药分离、针灸与中医分开等。这种按西医医疗模式和管理方法来从事中医临床实践和管理,丧失了中医药的整体优势与特色,阻碍了中医药自己的标准化战略的发展,导致了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中医越来越少,中医药必然会日渐萎缩。

4 有关政策法规导向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

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中医药发展的基本依据和保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该着眼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现行的一些政策法规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药发展的实际,有些甚至不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可以说现行法规政策的有某些条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医生历来重视使用自制的丸、散、膏、丹为患者治病,且医药不分家,但这些传统做法和经验,如按现行的“药品管理法”相关条款规定,是不合法的。另外,中医药是在治疗传染病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如东汉建安年间伤寒病大流行,张仲景提出了“伤寒论”,有效制止了伤寒传播。明代永乐年间多次大疫,吴又可提出的“温疫论”和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论,对有效防止传染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医理论就是在治疗传染病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然而,我国现行的《传染病法》规定,传染病只能在传染病医院治疗,但传染病医院基本没有中医。2003年有关部门确定SARS是Ⅰ类传染病后,北京的中医就无法介入SARS治疗。后经多方面努力,中医才在防治SAR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间中医是振兴中医药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纵观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民间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历史上闻名于世的医学家,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无一不是来自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成名于民间。当代的中医名家吕炳奎、董建华、方药中、焦树德等也无一不是来自民间[4]。有许多民间中医具有一技之长、掌握特技疗法,他们的治疗方法不但具有中医特色,而且效果好、费用低,民间中医的研究成果只要加以重视和整理提高,有很多成果可成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但按现行的《医师法》规定,许多民间中医无法取得合法的行医资格。

如何解决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和更多的学科专业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认为应成立专门中医药发展的工作机构,从抓顶层设计入手,合理制定一套长远的中医药发展规划;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政策法规,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氛围;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不断创造和发展中医药原创性成果;逐步建立中医药自己的标准体系,合理搭建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平台。我们相信,只要各方面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是有前途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机构基本情况[EB/OL]. satcm.gov.cn/lanmu/jiaoyu/index.htm,2006-12-12.

[2] 郑恩元.中医是成熟的科学[J].科技中国,2006,2(2):84-87.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篇(9)

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同志医学科技伦理思想,对于促进我国医学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医学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中的作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志医学科技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客观、公正地评价医学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医学科学技术伦理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运用于各个领域。在医疗卫生行业,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一些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之中,为人类的健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带来了福音。在新的历史时期,医学科学技术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正如同志于2000年8月21日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20世纪,人类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从量子理论、相对论的创立,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信息科学的诞生,到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绘就,世界科技发生的深刻的革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可以预计,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1]220“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生物工程技术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为农业、医药和人类健康开辟了全新的前景。”[2]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高新医学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新医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高新医学技术在医疗工作中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健康服务。2000年8月5日,同志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强调:“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3]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为人类造福历史经验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同志曾多次指出: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以知识造福于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责任。”[1]601995年5月26日,他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工作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主战场,把攻克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4]“要十分重视解决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减灾防灾、人口控制、人民健康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问题,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作出贡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1]54防病治病,促进人们的健康是医学的根本目的。高新医学技术的运用是实现医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要使高新医学技术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操作、运用高新医学技术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为病人服务的崇高品德。因此,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医学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真正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从而有利于医务人员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克服医学技术主义至上的观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贯彻和落实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因此,在发展、运用医学科学技术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比如,基因工程可能导致基因歧视,网络技术涉及国家安全、企业经营秘密以及个人隐私权的危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基因治疗、克隆技术的适用范围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有的国家利用高技术成果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世界或地区范围内谋取霸权,干涉他国内政……科学技术本身难以做到这一点。

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5]2000年5月17日,同志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专访时的谈话中又强调:“生物技术,尤其是对基因的研究,必将给人类带来福音。”“防止基因歧视、保护个人隐私、贯彻知情选择和实现公正原则,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科学自由的原则一定要坚持,但科学的发展要为人类服务,不能危害人类自身。”[1]186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同志再次强调:“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工程,它对于人类认识自身,推动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制药产业等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全球科学界的共同努力,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工作框架图’已经绘就,这是该计划实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类基因组序列是全人类的共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财富,应该用来为全人类造福。”[1]

三、尊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医学科技工作者是发展医学科技的主导力量,他们为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劳动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其人格必须受到人们的尊重,其成果应受到保护

这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在这个问题上,同志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多次要求对那些在科技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1991年10月8日,他在农业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一些科学家给予充分肯定。“实践证明,摩尔根对遗传学的贡献是不能否定的。”[1]2910月16日,在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科学家”荣誉称号仪式上的讲话中,对钱学森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向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1996年12月9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建国以来在医学科技和卫生服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高度赞扬。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为人类基因组序列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高度评价。超级秘书网

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是尊重科技工作者劳动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伦理的一项内容。“技术转让和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中的重要问题……科学技术,总是要同世界各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1]55“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217加强国际合作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基因技术、信息科学等领域加强了国际合作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与国外科学技术的交流中,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伦理原则。由于各国基础、自然环境、人口特征、文化教育状况等的不同,科技发展的程度差距很大,各有特点,各有优势,各国应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所以,在科技交往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要善于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

至于遗传资源问题,中国在1998年6月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其出发点是在该原则下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国政府鼓励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同行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所限制的只是少数个人和公司以科研名义采集标本从事商业活动。”

[1]186-1872000年10月11日,同志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又重申,在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下,搞好科技领域国际合作问题。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大气和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特网上虚假有害信息的防范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强工程科技的国际合作来促进解决。我国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展战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更好地保护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存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一个更为美好的发展空间[1]227-228。

四、诚信、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诚信,是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内在保证。诚信,在科技领域,也就是要具备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科技工作者应该率先垂范,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态,反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

[6]同样,一个人要想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这四种精神,是我国数代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质的结晶,也是科技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要作为科技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扬光大。”

具体来讲,“求实是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真理,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是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在科学技术工作中,既要倡导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提倡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优势,协同公关。”[1]60-61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科技行业中可能出现的弄虚作等不正之风,科技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6.

全科医学发展论文篇(10)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27.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63.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科技论文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与思考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上一篇: 工程建设论文 下一篇: 电视艺术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