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经济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3:36

世界政治经济

世界政治经济篇(1)

一、世界各国经济上相互依存将日益加深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贸易的增长率始终高于生产的增长速度。在1950年到1994年的45年间,世界进出口贸易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而同期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在这期间,全世界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4倍,而生产只增加了5.5倍。1950年贸易在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仅为7%,而到90年代末已增加到了23%。1994年世界商品贸易额突破了4万亿美元大关,达到40900亿美元;到1999年已接近7万亿美元,达到6.95万亿美元。各国都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世界市场,也把世界市场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途径。世界贸易组织认为,这不仅显示出世界贸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说明世界经济进一步迈向相互融合的发展阶段。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实行开放政策,实现贸易自由化,鼓励外国企业到本国建工厂、雇劳工、加工生产或组装,直到将产品运往第三国销售。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的产品约有1/5纳入国际贸易渠道。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增长速度又高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1999年外国直接投资比1998年增加了55.2%,达到8650亿美元。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记录的1.3万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8.2%;(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2001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将从2002年开始恢复,2001-2005年的总额估计将达到4.4万亿美元,超过1996-2000年的3.6万亿美元。美欧日之间相互投资现象十分普遍。美国对外投资的约44%投向欧洲,而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约85%来自欧洲;日本商家接连不断以巨款在美国设厂或购买企业和债券,一度曾引起美国国内社会的强烈反应。目前,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也错综交织、相互影响。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2040亿美元,约占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1/4。(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

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加深的另一表现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并购之风愈刮愈猛,其并购规模之大、涵盖行业之广、交易金额之高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跨国公司已是当今跨越国家的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是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以及技术开发和转移于一体的经营实体,其利益和着眼点日益与国家(不管是母国还是地主国)脱离。据统计,到20世纪末,全球跨国公司已达6.3万家,国外分公司80多万家。全球500家大企业的产值已占世界总产值的45%。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国际生产协作体系的形成,加速了生产国际化的进程。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局面,还有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二、高科技要求各国联合攻关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由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的。正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商品、资金、人员走向世界各个角落。2001年,美、英、法、德、中等国联合宣布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草图。这项被誉为“革命性的科学工程”,将有助于人类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和找到新的治疗方法。由于高科技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开发高技术所需要的投入大,大企业纷纷联合投资,优势互补,建立所谓的“战略联盟”。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高科技正在深刻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电脑、电话、电视的“三网融合”进入了实用推广阶段;电子商务、电子教育不断发展;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光学计算机的研制也在加紧进行。人类基因研究和纳米技术的突破,将对21世纪的人类产生巨大影响。还有,植物和动物的遗传、克隆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国际合作、联合攻关探索宇宙奥秘更是引人注目。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的“国际空间站”正在紧锣密鼓中进行。这个空间站的构件将由各参加国负责建造,并分批、分期由美国航天飞机、欧洲阿丽亚娜火箭、俄罗斯“联盟质子”号火箭和日本的H2A型火箭送入太空。这个国际太空站在距地球400公里的太空环绕地球运行,将成为永久性的载人科研设施。

在全球化时代,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与此同时,人类共同面临的自然及社会的挑战也日益增多,世界各国科学家与工程师作为一个整体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也逐渐趋同。例如,各国科学家对于人类遗传基因问题的研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等,导致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行为,其研究内容全球化的趋势愈加凸现。

科技活动的全球化及其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由于通讯手段的改进及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一个国家科技活动的成果往往以极快的速度在全球得到极其广泛的传播。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的进步将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不同社会及文明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三、生态环填不分东西和南北

环境污染无地理边界。全球有200多条河流流经一个以上的国家,其流域面积占世界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40%以上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其中。上游的污染必将影响下游的水质。欧洲全部硫的沉积物差不多有一半是跨越国界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湖泊的酸化、中欧森林的消失等,都与欧洲上空的酸雨有关。温室效应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原因是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不管来自何方)都会影响全球气候。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提出警告:在新世纪开始之际,全球环境已到危险的十字路口。目前,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全世界每年损失耕地2100万公顷,有1700万公顷森林消失,有4500亿吨废水、污水流入江河湖海,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有4万个生物物种灭绝……(注:世界观察研究所:《2001年世界生态环境状况报告》。)。据联合国报告,在21世纪,全球“极端的气候现象如热浪和暴雨发生的频率将会加快,因此,水位上涨、洪水、滑坡和雪崩将会增加。”随着全球气候的继续变暖,干旱、洪水、饥馑和瘟疫将成为21世纪对人类的严重威胁。

治理环境污染、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各国际组织也日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如海洋污染、核废料和有毒废料的处理、保护濒危物种、以及古迹保护等。在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方面,联合国及其有关组织发挥了巨大而有效的作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一致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宣言》(又称《地球》),号召世界各国制定其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以推动《21世纪行动议程》的落实。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和各国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要求人类顺应形势的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环境作为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公认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东方和西方、南方和北方之分。生态环境把全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环境污染更无地理边界可言。正因如此,布什政府宣布放弃《京都议定书》后遭到全世界的批评和指责。因此,开展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全球人类安全的新概念、新要求,迫使世界各国建立一种积极、务实的相互联系的新框架。这种新型的伙伴关系,系由合作双方的彼此利益所驱使,而非一方向另一方的施舍;是公平分享市场机会,而不是奉行单边的保护主义。只有基于这种认识,国际合作才有成效,全球环境才能得以维护。

四、跨国经营将打破国内与国际业务之间的界限

目前,跨国公司制定经营战略均从全球考虑,提拔主要经营人员不分国籍,重要决策可在国外子公司做出,科研工作可根据所在国的需要和具备条件的任何地方进行,新产品可在几个国家分别开发。特别是跨国公司,越来越注意从全球的战略目标出发组织其经营活动。一方面表现在它以整个世界为自己的市场,不是分散地考虑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以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为目标;另一方面表现在从全球的范围去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不是仅考虑本国的比较优势,而是在全球范围谋求经济利益,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攫取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产品主要用来返销母国或出口的跨国经营模式。在管理方式上,许多跨国公司采用全球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公司内部的纵向组织层次日趋减少,母公司给予子公司越来越多的经营自,使之自主地进行投资、生产、销售,甚至研究与开发等经营活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生产成本日益上升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国家的大企业感到单独经营难以应付局面,纷纷采取合并或购股兼并的方式建立国际战略同盟,尤其是近年来企业兼并、合并之风愈刮愈盛。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说,近20年来,跨国公司的购并金额以每年41%的速度增长。2000年全球跨国公司并购总额已超过万亿美元,达到1.143万亿美元。这一轮企业兼并浪潮的显著特点是超大型并购交易,并购后所形成的产业规模达到空前的程度,出现许多“巨无霸”企业。与以往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公司的收购、合并、兼并,更多的是出于经营战略方面的考虑,其目的主要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获得经营效益;增加市场份额,以更雄厚的实力与对手进行竞争;利用对方的国际分支机构开展国际业务。

全球市场正在逐渐成为一家公司经营方式的起点。国际营销学一直将民族或国家作为给市场下定义或分割世界市场的一种概念,全球化则淡化了把国家与市场作为一个相连的实体,并将市场变成比国家和民族更广阔的空间。全球化要求企业树立全球观,不管是“从地区着眼,从全球着手”,还是“从全球着眼,从地区着手”,一个企业必须具有全球性的竞争战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五、民族国家的作用将逐步削弱

民族国家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推动者。国际贸易迅猛增长,资本在全球流通,人员往来无阻,其中国家为实行对外开放铺平道路、打通关节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全球化过程中,在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为主体的国际社会,国家这一体现各国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的最高利益的象征,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跨国活动的急剧增长,和全球性、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增大,以及非政府组织力量的增强。前者超越了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和边界;后者削弱了对国家的依赖和信任。

国家的作用,对内是维护社会治安、发展民族经济,对外则是保卫边境不受侵犯,维护领土完整。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概念自20世纪中叶以来便日渐减弱。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权力无一例外地正在缩小。国家受到普遍接受的国际行为准则和尊重人权准则的制约。例如关税税率,过去被认为是体现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可以自主决定关税税率。可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为了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开展对外贸易,各国不得不根据国际惯例和国际多边组织的要求,逐步削减关税税率。还有,经济全球化把一国的生产结构纳入全球的生产结构,把一国的市场纳入全球的市场,而国家的干预只能对一国内部的市场经济起作用,却不能解决世界性的市场经济问题。因此,世贸组织对于促进世界市场稳定发展,并对之进行有效的调节发挥着愈益增大的作用。

全球性和区域性组织的作用增大,势必接管国家的部分权力,削弱国家制定政策和管辖的权限,限制着国家行使的空间。此外,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行为主体,其独特性就在于其跨国的特性,它可以跨越行业、国家的界线,形成自己内部体系,“决定权不属于某个国家,而是属于几乎相当国家的组织,其权限将超越本国领土的界限”。

还有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新问题,即司法全球化。近年来,西方大肆鼓吹“法津全球化”,否定“不干涉内政”的国家关系准则;以维护人权和民主的名义,出兵干涉他国内政,甚至组织国际法庭审判本应由各国内部处理的问题。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这类事件正在日益增多。

不管怎样,在相当长时期内,以国家为主要行为者的国际政治体系不可能迅速退出历史舞台。诚然,20年间国家间的日常交易额增长了十几倍,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翻了将近一番;但商品经济全球化的份额在总的经济活动中仅占20%,仍约有四分之三的交易是在国内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民族国家的政治层面并没有失去意义,它作为政治决策的责任中心始终扮演着主要角色。只不过它拥有的决策条件越来越少了。”(注:德国《议会》周刊1998年第18期。)尽管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历史的经验证明,是国家制定的政策而不是科技,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和速度。例如,20世纪上半叶,运输和通讯成本不断下降,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实际上却发生了逆转。所以,国家作为世界秩序的管理者,今后仍将是像以往任何时候一样有效,一样重要。制定全球规则仍旧是各国政府的特权。

六、探索适应新时代的经济、政治体制

苏联解体、华约解散标志着持续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西方国家一度得意洋洋地宣称资本主义不战而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终结。然而,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世界上各种矛盾大量涌现,各方利害关系错综交织、激烈碰撞。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际社会出现了一种对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乃至对资本主义体制产生怀疑的思潮。法国前总理若斯潘撰文称:“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一些新闻媒体也刊载文章对资本主义进行检讨和反思。这种对资本主义的否定突出表现在对市场经济的看法上。冷战结束时,西方国家宣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制度”。西方学者则告诫第三世界国家:“自由市场并非绝对真理。”意味深长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采取改革行动的反而是那些一贯主张实行自由市场、政府不要参与经济管理的经济学家和国际投资的大亨们,甚至连有名的国际金融大炒家索罗斯都认识到“那种认为市场本身具有纠偏能力的想法是错误的。”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美欧实行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经济造成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社会不满情绪上升,劳资关系紧张,犯罪问题越来越多。在此形势下,公众要求政府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实现社会公正的情绪日益增强。为了寻找解决这一主要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西方国家一些领导人提出了“第三条道路”,主张自由市场竞争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改革社会福利政策,寻求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平衡,扩大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在资产阶级的“左翼”、“右翼”之间另辟蹊径,走中间道路;用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问题,提出并推行以武力干涉别国内部事务的新干涉主义政策。从以上主张可以看出,“第三条道路”就是西方国家对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各种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反思和探索,是对当今社会新课题的回答。不管“第三条道路”是否行得通,能否解决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西方国家必将在新的世纪里继续探索新的出路。

七、全球文化在流动中相互交融

经济的变化必然反映到上层建筑上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波及到社会文化领域,就是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现在,人类的文化、思想交流日趋频繁。特别是,以麦当劳快餐、好莱坞大片、迪斯尼乐园、以及摇滚乐、摇摆舞等为形象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全球迅速蔓延。据统计,目前全球音乐产业活动的产值已达400亿美元,其中90%集中在百代等全球6家最大的企业中。甚至一些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娱乐业(如唱片、书籍、电视剧、录像带等)的生产和销售也增长迅猛,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得地理边境为交换商品和信息敞开大门,而且也为文化的国际化铺平了道路。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西方文化的传播,必将把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取向推向全世界。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播不是单向的。现在不少西方学者开始关注“移民文化”、“混血文化”。随着世界范围的移民流动和跨国婚姻的增多,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日益增多。比如,迈阿密、洛杉矶的拉美特色日渐浓厚,“拉丁音乐”在美国的音乐排行榜和其他重要的联播节目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西班牙语音乐作品开始与英语音乐作品平分天下。国际社会称这种现象为“逆殖民化”。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外国文化的入侵对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构成严重威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称,日益全球化的新文化令人担忧,“因为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该机构的研究报告说,美国大众文化——电影、音乐和电视主导了世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高速传播和西方文化的大量入侵,必将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联合国发出警告,西方文化正在以电影、电视、书籍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蚕食少数民族文化和土著文化。全球化不仅对于经济,而且对于政治、文化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八、各国共同着手解决具有全球性的问题

由于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所谓“全球性问题”,就是这些问题或现象涉及到全球所有国家,而解决问题又非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所能及或能够取得成效的。

自20世纪中期,国际恐怖主义蔓生以来,各种旗号的恐怖主义组织有1000多个,各种恐怖主义行动,每年都要发生数百起。据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各种恐怖活动,1979-1983年间平均每年500起,1988年上升到856起,1989年略有下降为528起,1992年再降至362起。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并有加剧的势头。"9·11"恐怖袭击事件举世震惊,标志着世界范围内恐怖主义浪潮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国际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上国家、民族、阶级、宗教间各种尖锐、复杂矛盾的反映。就本质而言,恐怖主义是一国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等矛盾不断积累和世界范围内南北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交互作用而生成的毒瘤。国际恐怖组织使用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往往出人意料,难以防备,从绑架人质到劫持飞机、船只,从暗杀政府首脑到扣押外交人员。还采用高科技手段为其恐怖活动服务,恐怖器材和装备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电脑恐怖活动和利用生化武器的超级恐怖活动更加引人注目。反恐专家认为,恐怖主义不仅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更是21世纪世界安全的头等大事;恐怖主义已经蔓延全球,成为人类的一大祸害。制止和打击恐怖主义行动,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坚决彻底消除恐怖主义威胁的广泛国际合作,世界就不得安宁。

现在全世界走私交易每年达4000亿美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的生产、加工、贩卖和消费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国际性网络。问题跨越国界,并非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需要输出国和消费国密切配合。随着国际社会在禁毒领域开展的各项活动的深入,人们意识到只有各国政府协调一致的紧密合作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惟一途径。

伴随着商品、服务和投资在全世界流动,人们也以创记录的数量跨越国界流动。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和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大批移民从发展中国家涌向欧美等西方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每年有两三百万人移民国外,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接受移民最多的国家。随着移民的数量增多,移民接受国频频发生城市地区的种族冲突和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因而导致一些国家加强对移民的限制。如许多国家对接受移民劳工规定了文化教育程度,以吸收专业技术人员为主。针对发达国家的限制移民流入的措施,偷渡现象层出不穷,从而引起有关国家之间对外关系的紧张和有关人道主义问题的争执。妥善处理移民问题已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具有全球性的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联合国为主的国际组织召开的各种专门会议越来越多,频繁研究和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九、全球化成为遏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战争有局部性战争和世界性大战之分。根据军事辞典的定义,所谓世界大战,就是“世界规模的国家集团之间的战争”。由此可见,世界大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世界规模的国家集团之间进行的战争才有可能称为世界大战,例如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两大国家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从此,世界范围出现了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两大集团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等各种战争准备都是朝向对付对方的,世界被笼罩在大战的阴影下。这种冷战状态隐含了爆发世界大战的因素。20世纪90年代初,华约宣布解散,冷战结束。世界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之一不复存在,因此,也就消除了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冷战结束后,世界性大战的危险减少,而地区内国家之间或国家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战争和武装冲突却此起彼伏、连绵不断。自苏联解体以来,以欧洲南部边缘的巴尔干地区并向北延伸至前苏联境内爆发了一连串地区武装冲突,形成一个动荡热点集中的地区。这些战争和武装冲突起因多种多样:有要求民族分离的(如车臣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等),有领土纠纷引起的(如克什米尔冲突、两伊战争等),也有大国插手造成的(如海湾战争等)。据联合国统计,重大武装冲突次数1992年达到55起;以后年份略有下降,1998年仍有36起。(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01年年鉴:军务、裁军和国际安全》。)2000年全世界共爆发了25起重大武装冲突,除两起外其他都属于内部冲突。

目前美国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美国前国防部长助理、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说:“由于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美国有可能轻易地丧失优势。”“如果丧失经济优势,那么早晚也会影响军事力量。”(注:《日本经济新闻》2002年5月2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以及各种矛盾演变、各种力量消长,国际格局必将走向多极化、均衡化。这一趋势有利于各种力量的相互制约,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世界各国经济利益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将促使各国尽力抑制矛盾激化、避免冲突升级,特别是引发世界大战。相互依存的加深,势必要求各国必须冷静地面对现实,做出明智的选择,避免出现一损俱损、两败俱伤的结局。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发动世界大战不会有赢家;即使取得相对胜利,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每个政治家在制定决策前必需权衡利弊,慎重决策。

十、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形成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刻。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国际市场日益扩大,生产要素流动加快。人类文明与进步在全球化时代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正在推动世界在新的世纪向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然而,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各国内部和国与国之间惊人的不平等和空前的繁荣与贫困共存的世界,这将对国际环境的稳定造成巨大的威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旧的国际秩序的本质特征。在这种弱肉强食的秩序下,在政治上,远没有为各国人民提供平等相待、和平共处的机会;在经济上,使贫穷国家受到不公平对待,导致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不合理的旧秩序严重地阻碍着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各国人民渴望改变现状,向往的是一个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世界。可以说,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

世界政治经济篇(2)

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中国外贸顺差及其利益分析马野青 (27)

国际货币地位的决定:经济与政治的双重视角分析曹勇 (37)

银行异质性与银行国际化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刘博 邱立成 孙海军 (48)

澳大利亚小麦局出口专营权取消的政治经济分析高瑛 童葶 (58)

我国科技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冯海昱 任立 (68)

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区域中心地位朱听昌 (76)

美国“重返”东南亚对南海安全形势的影响鞠海龙 葛红亮 (87)

五把钥匙解中东——兼评《中东政治与社会》余泳 (98)

世界政治中的伊斯兰国际秩序张燕军 (105)

两岸民意异同与两岸和平发展——从民意比较角度探讨两岸和平发展框架林立辉 (115)

台湾“非政府组织外交”评析徐晓迪 (125)

经济管理学从“边缘”走向“前沿”——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祖强 (137)

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政治学研究的影响——基于CSSCI的分析(2000-2007)李志红 (147)

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基于CSSCI的分析(2000-2007)苏震 (160)

大型城市雕塑赏析——江苏淮安市城市标志雕塑《南船北马》 (F0003)

周期与转型的双重过渡: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前瞻孙建波 黄旭平 (1)

国际太空竞赛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3)

制度因素对中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孙少勤 邱斌 (23)

金融危机视角下转型国家资本流动和外资依赖问题分析——以波兰、捷克、匈牙利为例刘哲 孙熠 (34)

区域生产网络与中韩FTA: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陈丰龙 (45)

后危机时代开发区体制机制研究——基于全球视角沈和 (57)

全球化的多维政治内涵及思考房乐宪 (67)

对世界力量转移的系统分析——理论、历史及其区域效应杨成 (79)

美国世纪的终结?——技术优势与美国霸权合法性刘杨钺 (90)

奥巴马的困境——美国在世界气候变化问题面前的选择于欣佳 (101)

伊朗因素对以色列-海合会国家关系的影响钮松 (111)

执政后的日台关系动向探析王海滨 (120)

ECFA议题下台湾政党互动分析段皎琳 (130)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之历史性考察刘相平 (141)

以规则话语应对国际贸易争端论析陈爱蓓 (153)

国际经验对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的启示徐伟 (162)

版画艺术作品赏析——《风景之一》 (F0003)

东亚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基础与理性思维——基于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1)

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和春红 (14)

东亚能源共同体建设的背景、进程与前景——基于《能源条约》的讨论舒小昀 (26)

世界经济未来五年发展前景分析田伯平 李洁 蒋昭乙 季绣宇 (38)

我国出口产品需求弹性分析安礼伟 (51)

从不对称信息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徐清 (63)

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有组织行动研究——以K市国企MBO为例梁德明 (73)

对当前国际格局与中国对外战略的思考季正明 (85)

从中非合作论坛文件看中国“南南合作”理念的发展吉磊 (97)

小布什时期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反恐合作评析熊吴 (106)

马六甲海峡安全机制及其特征分析钱忠礼 (118)

中亚安全形势:现实威胁与潜在挑战的交融刘宏周 (126)

政治机会视角下的反全球化组织——以法德ATTAC为例刘颖 (137)

民族主义与韩国外交政策郭锐 凌胜利 (150)

近年来台湾主要政党与青年选民群体的互动分析艾明江 (160)

剪纸艺术作品赏析——《福虎迎春》陈耀 (F0003)

两岸南海政策:历史分析与合作基础冯梁 王维 周亦民 (1)

台湾政治走向的结构分析刘小年 (14)

ECFA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进展与前景盛九元 (25)

大陆政策研究杨泽军 周睿 (35)

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基于WTI的实证分析陈明华 陈蔚 (47)

现阶段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东亚的困境与战略选择李晓 付竞卉 (62)

在相互依赖中促进东亚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欧定余 陈维涛 (76)

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贸易利益理论研究述评曹晓蕾 (87)

近代西欧历史上的泡沫事件及其经济影响张健 (99)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异质性与路径选择——基于“金砖四国”比较视角的分析张国强 郑江淮 崔恒虎 (110)

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以及中国的应对方婷婷 (123)

中亚无核武器区的创建及影响杨林坡 (133)

东南亚反恐斗争的困境与出路王利文 (140)

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全球治理范式研究——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孙德刚 (151)

八国集团对非援助效果及对策——基于遵约率角度的分析黄梅波 胡建梅 (163)

写意山水艺术作品赏析——《家在青山绿水间》 (F0003)

社会主义中国与世界之关系析论——以世界体系论为视角的历史考察刘相平 (1)

2008年全球安全形势纵论刘强 (12)

2008/2009世界经济形势:全球化的新挑战 (22)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趋势与应对朱乃新 (29)

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研究综述——途径、规模和影响因素沈庆劼 林文浩 (34)

大国兴起与国际经济摩擦——兼论中美贸易摩擦王亚飞 (42)

美国跨国公司与东盟五国的经济发展——一个阶段性动态演化分析黄荣斌 (48)

从产品内分工看我国外贸顺差的成因徐毅 (55)

中国对美国思想库的研究陈广猛 (61)

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冯梁 (71)

国家利益:概念的界定及其解读高伟凯 (80)

国际核危机及其控制——国外研究四十年述评程晓勇 (86)

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邱芝 (95)

世界政治经济篇(3)

一、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打击了英、法、德、俄等帝国主义列强,各国实力大减。美国在一战中向战争国出售各种工业品和武器,大发横财,成为一战后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一战”中通过十月革命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很大成就。亚洲日本力量不断增强,侵略野心逐渐滋长。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六年的“二战”终于结束。这场战争使世界经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它留给全人类的是无比巨大的创伤和破坏。

美国在战争中损失不算太大: 1945年10月在美国纽约成立了联合国。虽然成员国不断增多,但在其成立初实际为美国所操纵,美国世界第一强国优势依然得以保持。苏联实力虽也遭到削弱,但仍得以保存,成为战后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因此,在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实际只有美苏两个大国。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

苏联在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先后上台执政进行改革,特别是在勃烈日涅夫缓和战略和霸权主义的维护下,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在亚洲,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此后几十年间,新中国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联合国大会及安全理事会成员国等合法席位,中国实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二、八十年代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八十年代,美国世界第一的地位未受到动摇。西欧成员国不断增加,总体实力进一步强大。日本则在五十至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基础上,以11.6%相当于美国27倍,联邦德国23倍的年增长率继续发展,1987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在亚洲,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实施、邓小平“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新中国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同许多国家恢复建立了外交关系,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并开始谋求与世界大国同步,旦仍然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苏联这一时期领导人更替频繁,政治、经济受到极大影响。在著名的“8•19”事件后,苏共丧失国家政权,苏联社会主义性质发生变化,苏联正式宣告解体,美苏对峙两极格局彻底瓦解,世界进入新旧交替、向多极化过渡的“一超多强”局面。

三、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在欧洲,参加欧共体国家越来越多,1993年11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其成员国至2007年已达二十七个,各国力量及欧盟总体实力大大增强,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苏联解体后最大的是俄罗斯联邦,实力虽有所下降,但仍在政治、经济,特别是军事上拥有较大优势。

在亚洲太平洋地区,1967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1989年,亚太地区国家成立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组织”),加强了亚太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与合作,实力不断增强。日本进入九十年代,虽然经济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不断引发社会经济、政治危机。尽管如此,日本也在逐渐加强与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其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仍旧得以保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这一时期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与亚太地区和国家的合作,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些决策使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国际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麦当劳化”“迪斯尼化”“商业连锁”等风行世界,影响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同时,也引发一些新的世界性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问题。

由此可见,世界并不是哪一国家占据绝对优势的统治局面,不同时期各国力量的变化会形成不同的世界格局。

综合以上四个不同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世界政治经济篇(4)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应当明确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而言,学习成果应当是拥有国际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当代国际经济政治态势能力、理国精神和个人综合素质提高。在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求知过程的启发应该在结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时效性、综合性和政策性以及师范生特点,对教与学从全局进行统筹。

教案是教授方案与学习方案的组合,教授方案在遵从课本编排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根据学生需要学什么、学到何种程度以及怎么学来合理分配教与学的课时时间和课后引导以及内容的精简扩展与否。

通过对学生课前以及课后的调查研究发现,从全书内容看来(采用李景治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第四版版本),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七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是重点内容,而对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实质是什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如何、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如何、如何认识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政治体制、如何看待发展中国家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和如何理解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对于中国外交理念的指导意义等,这些都是学生对该课程关注的焦点以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疑点问题较多的内容,因此在这些问题的讲授与讨论、指导学生自主研习过程中,应该相应增加授课、讨论、发言等内容的篇幅与扩展相关的理论知识。

课堂上的讲授、学生讨论发言和课后学习是以教师的合理分配的课时多寡、内容深浅、主题引导和学生配合为基础,鉴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时效性(紧扣史实时事)、综合性(涉及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各国文化、外交理论等各方面的知识)、政策性(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规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将以教师对综合知识的把握和扩展运用、引导为依托,以学生的课内外自主研习为主要补充,因而教师讲授知识如能扩展相关理论知识并与当时的时事结合,将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例如,探讨影响国际政治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实力,可以借助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知识―――核心的地缘政治学理论,让学生多方面理解国家实力的发挥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又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教授是以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使学生拥有世界眼光、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去理解世界,进而坚定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直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困难的信心,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例如探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为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由是不平衡的“核心―”分工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一点,从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经济模式的改革和升级,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阶段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关系。

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除了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之外,还应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种理性的精神和意识[2],避免流于形式、空泛或盲目、狭隘,帮之辨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地区大国,国家利益是以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为归结点,深刻理解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的深层涵义。例如当西方学者提出美国和中国的G2集团治理世界的观点,当中国的有胆之士提出“中国人不高兴”时,要充分理解西方学者提出G2的背景和战略意图,结合中国国家利益的考量,不能因为目前中国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不能一味跟随“中国人不高兴”的愤青情绪而走、自我膨胀,而应理性的看待各国对中国的看法、中国对各国的战略反应。

而作为学生自主研习的学案,则在课程目标框定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等问题下,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师范专业特点,合理设置深浅有度的课堂和课后讨论题目、发言主题、课后阅读主题以及论文题目等,并结合该课程时效性,紧贴时事以灵活设题。例如,在课堂上可以提问一些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问题,并因此引发学生思考与课程知识相关的问题,对于时政热点可以让学生以辩论方式进行讨论,面对一些理论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以团队合作方式去查找资料、分析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言以及形成书面报告。通过这些,培育学生个人综合素质。

二拓宽学习成果获得途径,多方式激发兴趣能力

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授的对象都是鲜活的、有意识的学生,不应将其视作消极被动的客体[3],因而在课内外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唤醒学生自主意识,让学生懂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发地对知识做进一步深度研究,以培养学生对课程、对学习的兴趣为突破点,合理设置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法、小组合作、演示文稿讲演与论文写作等教学方式灵活结合运用,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情感熏陶与开阔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查阅、分析、表达、写作、团队合作综合素质。

第一,借助多媒体以及教辅工具、网络等,培养学生对课程、对学习、对研究的兴趣[4],从而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每一周课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报刊、广播、网络获取一周的国际时事热点,以此逐渐形成学生国际视野的开阔,而后在课堂上,将时事为契点切入,探讨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在探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以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会议参与国态度以及最后会议结果进行提问,引起学生对时事回顾,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引导学生认识各国对全球治理的态度以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所在,特别是对环境恶化关注下提高环保意识。在课堂上的互动,可以将学生获取时事与学习知识连接起来,形成良性循环,起到培养兴趣的目的。除此之外,可利用多媒体的POWERPOINT以及影像播放的手段,通过播放图像、纪录片和国内外高端时事评论节目,以容易记忆、容易理解的形象,让学生对时事有感性印象以及初步的理性认识,并逐步形成国际视野。同时也可以环境教学法让学生有更多地实践代入感,比如在讲授联合组织架构及其功能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安理会会议情景,以特定主题作为模拟会议讨论的中心,从而让学生真切了解和体验联合国运行方式。

第二,以学生自主研习为主,结合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查阅整理材料、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材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理论讲授法并不是呆板的传授理论知识,而是“授予渔”,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和角度,这样学生的自主研习就会有的放矢。在课堂上讨论的时候,一要引起兴趣,二要引起思考。比如探讨综合国力作为生产系统,它的来源有哪些,结合国际上争论的焦点―――中国成功建造航空母舰,提出“中国如果要成功的建造一座航空母舰需要什么?”为契点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言,之后再整理学生答案,点出最适合的答案,这样学生对于综合国力的来源问题就深刻。而自主探究法[5],可以采用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某些问题的分析能力。比如探讨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影响,可以中国的海尔公司的国际经营策略和中国民族企业如何在世界经济中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为题目,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中国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及其发展。也可尝试学生间互相学习的模式,阅读课外有益书籍而后讨论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比如探讨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如何深刻理解世界金融动荡对世界经济决定性影响,除了教师课堂上探讨关键理由之外,为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世界金融的实质,可介绍学生阅读《货币战争》等系列热门并高端的书目,并在课后以电子邮件、论坛、微博等网络学习环境中充分参与、指导学生的读后感讨论。

三评估学习成果获得,知与时进更新扩展

评估学习成果获得的方式应该真实反映学生通过该课程获得的知识、理念、素质。采用小组项目、项目报告、测验、学期论文和考试等不同方式来考查评估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传统的卷面考试是检验学生知识获取的较好方式,可将其作为期末考核方式,卷面考试的主客观题型、内容的涵盖度和深浅度需考虑学生的正态分布。题型考核重点辨识度提高的同时,内容需要及时更新,能够实现每年题型题目变化更新。例如材料分析题,以近两年来美国外交战略向亚太地区转移为例,可以最新的美国军事部署、国务卿言论、美国高官访问亚洲国家等新闻以及学者对此评论等作为同一系统不同侧面的材料内容,结合国际政治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外交战略等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提问,可考核其对国际事件的信息获取程度,考核学生快速阅读抽取核心信息的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述能力。考后分析班级整体学生成绩分数分布,评估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程度,尽可能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并以此作为下学年该课程改进措施要点。

而在平时的教与学过程当中,也要适当进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获得情况。除了传统卷面测试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演示文稿讲演、模拟场景等注重课后学生自主研习的方法去评估。在教学实践中,将小组合作和演示文稿讲演结合方式发言作为评估方式,特别是针对日后走上讲台的师范生来说,效果较好。小组合作和演示文稿讲演结合方式,可以在其课后查阅、分析之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以学生上台发言方式,检阅学生自主研习的效果。比如可以将“两极格局如何形成、两极格局如何演变(以美国苏联战略优势如何交替出现为主)和两极格局如何松动和瓦解”作为题目,让学生以小组成员在查找资料、讨论、撰写讨论研究结果、制作PPT、课堂演示等环节上分工合作,最后以PPT演讲作为成果展示,而后由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及时反馈。此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查阅分析主动性同时,小组互评、老师点评可以在查阅资料、分析研究、文字表述、PPT制作技术、演讲、团队沟通、协调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并将此作为后期教与学活动设置调整和修改的依据。

概而言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应探索在学生学习成果获得的教学理念下,结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时效性、综合性、政策性的特点,以学生学习成果获得为目标,合理分布教案和学案,采用多种教与学方式的灵活组合,开发学生自主研习的兴趣、能力,将理论内化成学生的知识体系与理念,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John Biggs, Catherine Tang,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2007(11).

[2]张红峰.从建构到一致:学习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3):15-21.

[3]杜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与探索[J].经济师,2007(8):135.

[4]肖军.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探析―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为例[J].世纪桥,2007(5): 37.

世界政治经济篇(5)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是,这门课程的授课形式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高校文科生的必修课,变成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从必修课变为选修课,不仅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教授这门课的教师以及高校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教师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授课对象的变化,学生对这门课的思想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在原来的理论课程体制下,授课的对象是处在同一年级的大学生,一般是大四年级的学生,而且都是文科类的学生。在新的政治理论课程体制下,由于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授课对象倾向于多元化,有大学各年级的学生,其中既有文科类的学生,也有理工科的学生。

再次,教学方法的变化。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应该灵活多变,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使这门课程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具体来说,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资源,更多地联系国际热点问题和国内外时事,甚至开展有关国际热点问题的讨论课,开设关于形势、政策方面的专题讲座等。在新的课程方案中,尽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出现了诸多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变”的因素。

第一,这门课程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于一体,不仅要使大学生懂得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有关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观点,而且要使他们掌握当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国际格局的大趋势,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要求和主张[1]。因此,这门课程还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使命,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思想教育,是这门课程的“不变”因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仍是高校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其教学目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问题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为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总体形势,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了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内容,认清中国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革命信念,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角色没变。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对世界政治、经济等问题的认识尚不全面。尤其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更增加了学生认识上的困难。因此,在新的课程体制下,更需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第三,作为这门课程的国际大背景,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形势越来越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演变,其中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尤为突出。在高校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时代背景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需要正确了解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一直没有变化;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仍在发展之中,而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特别是由美国引发的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更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G20峰会的召开极其迅速走向机制化,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是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不断斗争的产物,更是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学迅猛发展的结果。中国、印度等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大幅度提高,正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同时也说明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之中。

二、在“变”与“不变”中探索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新模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形势,掌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基本脉络。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需要大学生认清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大趋势下,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特征。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经济等方面交往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止西方某些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阴谋。由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诸多“变”与“不变”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世界政治经济篇(6)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是,这门课程的授课形式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高校文科生的必修课,变成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从必修课变为选修课,不仅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教授这门课的教师以及高校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教师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授课对象的变化,学生对这门课的思想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在原来的理论课程体制下,授课的对象是处在同一年级的大学生,一般是大四年级的学生,而且都是文科类的学生。在新的政治理论课程体制下,由于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授课对象倾向于多元化,有大学各年级的学生,其中既有文科类的学生,也有理工科的学生。

再次,教学方法的变化。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应该灵活多变,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使这门课程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具体来说,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资源,更多地联系国际热点问题和国内外时事,甚至开展有关国际热点问题的讨论课,开设关于形势、政策方面的专题讲座等。在新的课程方案中,尽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出现了诸多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变”的因素。

第一,这门课程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于一体,不仅要使大学生懂得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有关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观点,而且要使他们掌握当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国际格局的大趋势,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要求和主张[1]。因此,这门课程还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使命,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思想教育,是这门课程的“不变”因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仍是高校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其教学目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问题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为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总体形势,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了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内容,认清中国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革命信念,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角色没变。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对世界政治、经济等问题的认识尚不全面。尤其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更增加了学生认识上的困难。因此,在新的课程体制下,更需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第三,作为这门课程的国际大背景,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形势越来越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演变,其中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尤为突出。在高校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时代背景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需要正确了解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一直没有变化;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仍在发展之中,而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特别是由美国引发的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更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G20峰会的召开极其迅速走向机制化,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是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不断斗争的产物,更是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学迅猛发展的结果。中国、印度等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大幅度提高,正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同时也说明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之中。

二、在“变”与“不变”中探索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新模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形势,掌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基本脉络。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需要大学生认清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大趋势下,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特征。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经济等方面交往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止西方某些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阴谋。由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诸多“变”与“不变”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世界政治经济篇(7)

从考查侧重点来看,命题多围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和苏联改革等展开。从命题形式来看,以选择题为主,材料解析题集中在二战后苏联的三次重大改革。从命题角度来看,“三农”问题、民生问题、现代化道路等热点是切入点,以考查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运用比较的方法,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异同。

2.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对此考查的重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及原因。从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以材料解析题为主,选择题也占有一定的分量。从命题角度来看,多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对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的考查。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高考试题多以形象的新情境切入,考查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判断。多极化趋势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欧共体的形成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受到高考命题者的关注;因为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特殊地位,美国的外交政策备受重视,特别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高考命题侧重考查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表现。

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从考查角度来看,本专题多与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联系起来考查,且综合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从命题选材来看,多与现实热点相连,关注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加强合作,应对经济危机,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趋利避害顺应这一趋势,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机遇,增强综合国力。

【复习方法】

1.抓住历史主线,梳理基础知识

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因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是高考取胜的关键。通过主线梳理的方法,使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两大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并存、竞争与发展是构成本专题的一条大的主线。在这一主线之下,又可以分成这样几条线索:苏(俄)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变革与调整;经济全球化发展;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等。

2.联系现实热点,深化理解知识

以民生问题为切入点,认识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局限性、罗斯福在新政中有关民生的举措;欧债危机蔓延,各国普遍采取了压缩社会福利开支的做法,激起了一系列罢工浪潮,引发了人们对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思考;为了应对经济发展问题,一些国际性或区域性的组织峰会轮番召开,比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峰会议、欧盟峰会、亚太经和组织峰会、上合组织峰会、七国集团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等,了解这些组织结构的由来,认识其所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当前美国正在加紧重返亚洲,引发了东亚局势的动荡,为此关注二战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和调整,并分析其调整的原因和影响等;近来各国贸易摩擦不断,解决争端的国际贸易组织(WTO)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了解这一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加强纵横比较,提升解题能力

比较分析类问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在本专题之下需要引起注意的比较点有: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革命道路;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与凯恩斯主义;英、法、美等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中国与苏联改革的异同;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异同等。

【综合解读】

一、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经济、政治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俄国当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集中程度高,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因而十月革命走的是一条城市带动乡村的革命道路。(3)俄国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非常迅速,这是由俄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能把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无产阶级相对强大,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继续前进,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马克思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2)列宁的实践。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据此,他先后推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斯大林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弊端,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者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由于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都以失败而告终。(5)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戈尔巴乔夫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二、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新政在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它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的实践。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知识经济是在工业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工业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又与工业经济有着质的区别。

(1)指导思想上:传统的工业经济是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得最大的利润,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的基础上。知识经济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指导思想,使自然资源的作用退居次要地位,代之而成为决定因素的是科学技术。知识经济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更容易实现协调和统一。

(2)投入的资产上:传统的工业经济主要依赖大量的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投入,而知识经济则主要依赖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产业升级。

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1.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对它的认识

(1)原因: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

(2)表现:20世纪60、70年代,美苏双方的争霸削弱了自身的实力,日本的崛起,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等。

(3)认识: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新格局。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其综合国力的两个方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西欧、日本迅速崛起的态势,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其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等。

(4)特点:①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的冷战背景下的较量发展起来的。②竞争过渡。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③长期过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2.欧盟建立的背景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

(1)背景:①必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从而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②可行性:各国具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因战争而激发了欧洲人对统一的强烈渴望。

(2)特点:①由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②由单一、局部到多种、整体的经济一体化。③由经济一体化扩展到政治一体化。④规模不断扩大。⑤合作领域由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军事等领域。

3.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认识

(1)涵义: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因素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评价:①积极作用:一方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其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内市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②消极作用: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一方面,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缺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加大,技术水平落后,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热点链接】

热点一:(2012年)多边峰会轮番上演 世界合作共谋发展

素材: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 2012年9月8日至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与会各经济体领导人就贸易投资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粮食安全合作、建立可靠的供应链和推动创新增长合作等问题达成了多项共识。

中新社东京10月9日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1dBank)年会于10月9日至14日在东京召开。188个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将就全球金融稳定、欧洲债务危机等进行探讨,寻找克服危机、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法。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18日电 欧盟秋季峰会10月18日至1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是探讨如何深化经济与货币联盟,早日走出欧债危机,并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确定方向。

新华社万象11月5日电 以“和平挚友、繁荣伙伴”为主题的第九届亚欧首脑会议当地时间5日下午在老挝首都万象开幕,50余位亚欧领导人将共商国际新形势下两大洲和平与发展大计。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领导人将就加强亚欧地区合作、促进经济复苏、共同应对挑战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相关知识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命题视角:以当前正在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为切入点,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特点、影响、经验教训;以欧盟峰会为情境材料,考查欧盟形成的背景、过程、影响等,认识当前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政策的必要性;以欧美各国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为切入点,考查福利制度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对中国的启示等,认识保持适当的社会福利开支才是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正确做法;以世界峰会为切入点,考查促进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等。

热点二:亚洲局势动荡不安 和平发展面临挑战

素材:

在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的背景下,菲律宾制造了黄岩岛事件,日本制造了国有化事件,导致东亚局势骤然紧张。在西亚,伊朗核问题尚未解决,叙利亚逐步陷入内战,西方列强不断进行武力威胁,局部战争一触即发。

相关知识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朝鲜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命题视角:以美国的战略调整为切入点,考查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以“阿拉伯之春”为切入点,考查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发展的特点、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人们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等;以朝核危机为切入点,考查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结果及影响,分析东亚局势紧张的根源,探讨解决朝鲜问题的基本出路,认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等。

【创新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些历史学家主张把“十月革命和革命的十月当成一门与国家、社会发展,与人类命运相连的重要人文科学”来看待和研究。这表明十月革命

A.验证了马克思暴力夺权的正确性

B.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

C.改变了俄国和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世界统治

2.“它不会做纯粹的社会主义,因为这个日子尚未到来;它也不会做纯粹的资本主义,因为这种日子已在衰败了。它是过去与未来的唯一的结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底原素混合的同时存在。”的这一论述针对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斯大林模式

3.下图为一幅讽刺漫画,标题是《西方世界的瘟疫》。漫画中作出“不治之症”诊断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私有制

B.股市投机猖獗

C.社会生产力过剩

D.消费能力不足

4.下面所示的柱状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前后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增减

5.1945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法郎与美元基本采用固定汇率制

B.卢布被排斥在世界货币体系之外

C.中国法币可直接从美国兑换黄金

D.美元享有与英镑平起平坐的地位

6.1945年,艾德礼领导的英国工党击败了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上台执政,虽然这一届政府只干了6年,但其历史地位却很高。彼得・亨尼西在《战后英国首相》一书中提供了11任战后首相的排名表,与玛格丽特・撒切尔并列首位的就是艾德礼。这主要是由于他

A.大力推行福利国家制度

B.摆脱美国经济控制

C.极力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D.恢复英国殖民版图

7.与传统殖民帝国不同,二战后的美国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设计出一种新型帝国模式即金融殖民帝国,从而达到“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的目的。这一新型帝国模式赖以建立的基础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B.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8.下图为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时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会晤的情景。它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9.阿登纳在其回忆录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由此看出欧洲一体化的目的是

A.继续维持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B.加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

C.抵御来自于美苏两大势力的渗透和威胁

D.增强西欧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10.在黑海海滨度假时,赫鲁晓夫突发奇想,他遂对手下说:“我要放个刺猬到美国人的裤子里。”对于此后发生的事件,颇为精辟地评论:“从冒险主义开始,以投降主义结束。”此后发生的事件是

A.成立华约组织

B.古巴导弹危机

C.逐步分裂德国

D.成立经互会

11.某同学在对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进行探究学习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其寻找的下列论据中无法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没有中国的声音是极不正常的”

B.法国:“在欧洲事务安排上,我们无法保证都有美国人的位子”

C.非洲:“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享有与大国平等的地位”

D.日本:“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12.下图为漫画《无人理睬》。它所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A.日本是一个小国

B.日本歪曲侵略历史,违背联合国原则

C.日本的社会制度与亚洲邻国不同

D.日本没有参与联合国的创建工作

13.不同的国际格局以及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定位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走向。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它带给各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是

A.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

B.中俄不断深化军事同盟关系

C.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不结盟政策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14.下图为原载美国《格林贝快报》的一幅漫画,标题为《美国方向盘》,方向盘上的文字是“国家”。该幅漫画所要表达的主旨是

A.美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B.美国是当前世界发展的驱动力

C.美国是维护国家的坚定力量

D.美国对外政策威胁世界各国

15.下面两幅漫画所要表达的主题是

A.全球化时代各国休戚与共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浪潮应该被抵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6题25分、第17题15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罗马军事扩张不断获得成功,几乎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地区,以及中欧和西欧广大地区,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帝国“以地中海为中心,扩展到离海岸很远的地方,尤其是在欧洲,并在那里传播希腊、罗马文明,也给那里带来相对的然而是真正的统一”,“希腊的文化成就和罗马的帝国统治构成了今日欧洲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基因”。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从当时欧洲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其自身的客观需要,还是外部的强大压力都要求欧洲走上联合之路。在这特殊机缘里,欧洲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精英人物的努力紧密结合,最终促使欧洲一体化在战后迅速起步并不断发展。“几百年来把欧洲组织起来的愿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终于实现了”。

材料三 欧洲一体化是集经济、政治、社会规范、文化等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进程,并不断扩大和深化。这是自从民族国家产生以来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最高成就,其发展程度不仅出乎世界各国的意料,也大大超越了欧洲各国政治家们的想象。

――以上材料均摘自雷钰《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文化渊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是如何实现欧洲“真正的统一”的。它对今天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几百年来把欧洲组织起来的愿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终于实现了”。(10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9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斯大林模式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争论中提出了迥然相异甚至尖锐对立的观点,其中主导性的观点是基本肯定和基本否定两种。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注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一种看法,或有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A 6.A 7.A

8.B 9.C 10.B 11.C 12.B 13.A 14.D

15.A

二、非选择题

16.(1)方式:军事征服;推行法制。(3分)影响:构成了欧洲走向统一的历史基因。(3分)

(2)原因:二战中欧洲受到重创,恢复发展需要强化各国合作;美苏冷战,形成了对欧洲的强大压力,一体化是抗衡美苏压力的需要。(5分)实现: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2年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决定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5分)

(3)特点:一体化水平最高;合作领域不断加深,由经济合作发展到政治合作等;合作国家由少而多;合作范围由小而大。(5分)意义:促进欧洲经济发展;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4分)

世界政治经济篇(8)

注重两条道路:①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一战中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初步显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战后东欧建立了多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亚非拉出现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造成了空前强大的冲击。随后出现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获得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导致竞争的国际化。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制度创新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能力不一致,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大规模采用先进科技和外资,促动其经济跳跃式发展,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受制于旧模式,创新能力相对下降,经济发展呈现停滞的趋势,这样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最后导致一战爆发。1924年以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才恢复到战前水平,美国经济尤其繁荣。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美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金融运转的主要支撑货币之一,实际形成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但它相当脆弱。最后因1929年10月纽约股票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暴跌,使美国最先跌入全面的经济危机,然后袭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最后因应对经济危机的不同选择导致二战。美国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也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进入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时期。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继续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以建立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特点的调整和改革,如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和美国“新政”式改革,使这些国家出现了“黄金时代”;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为克服经济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

注意三种力量的发展变化:①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发展变化。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东欧出现一列社会主义国家,从此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并逐渐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后苏联力图全面控制社会主义国家,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的利益。随着苏共二十大召开,对斯大林的批评,虽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但也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东欧国家出现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也出现破裂,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分化、瓦解。苏联历经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发展,没有彻底结合苏联国情改变斯大林模式,最后在西方“和平演变”下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但因中国的改革开放,又使社会主义力量开始壮大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②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发展变化。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西欧各国随着经济上迅速复苏和政治自信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没有一个西欧国家可以单独承担西欧复兴的重任,只有走联合之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为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1957年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国际关系,使欧洲出现了长时期的稳定与繁荣局面,使之成为另一个世界力量的中心。日本也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经济起飞发展而经济力量大增。这样逐渐形成了欧盟、日本与美国三足鼎立局面,资本主义力量也得到较大的发展。③第三世界力量发展,成为多极化格局中重要一极,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这是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最大成就,其突出表现就是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崛起,其具体表现为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七十七国集团的诞生以及在联合国的地位和影响的提高。第三世界崛起发端于万隆会议、以不结盟运动为里程碑,以越来越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为其作用的体现。

另外还应该掌握以下知识:

①四次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

②五个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和邓小平改革开放。

③五场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

④六个区域性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

【创新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创)上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平原地区严重干旱,沙尘暴频发,过度放牧导致土壤植被破坏严重,洪涝频发,环境的恶化使这一地区陷入了经济萧条。解决之道,惟有造林一法。从1935年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同地方当局和社区通力合作并征集大量失业青年建设防风林带。因倡议者为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又称“罗斯福防护林工程”。这体现了罗斯福解决经济危机举措中的

A.恢复工农业生产

B.保护劳工权利

C.兴办公共工程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原创)20世纪前半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工业化强国,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大危机中一片混乱。而罗斯福借鉴了苏联管理经济的成功经验,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材料中的“成功经验”指的是

A.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B.充分就业

C.工业国有化

D.国家经济计划的有效性

3.(原创)下图是美国历任总统,对促进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的是

4.(原创)下列关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发展举措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法国强调国有化和经济计划

B.德国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约翰逊实施大规模的赤字财政政策

D.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自由机制

5.(改编)下图为某学者关于中国国际现代化的“和平鸽”战略设想概念结构图。这一设想符合或顺应了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不结盟政策

③经济全球化潮流④多极化趋势

A.①③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原创)美国在国际组织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人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规矩的制定者,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其

A.所处的世界政治经济地位决定的

B.为资本主义阵营的领导者决定的

C.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源地

D.综合国力决定的

7.(原创)“无产阶级国家借助于国家调节下的市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把小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轨道上来,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材料反映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8.(原创)“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1924年的35%上升到1937年的99.1%,在工业总产值中从1924年的76.%上升到1937年99.8%,在农业总产值中从1924年的1.5%猛增到1937年的98.1%。”这标志着

A.斯大林模式的建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9.(原创)认为:“这种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场解放。”而邓小平在中共报告中也指出:“它的一个重要功绩就是阐明了关于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和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意义。”材料中的“它”是指

A.俄共(布)十大

B.联共(布)十四大

C.联共(布)十五大

D.苏共二十大

10.(原创)说法一: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说法二:推行非国有化政策,以私有化为其经济政策的核心;说法三:倡导“人民资本主义”,把劳动者变成企业股东;说法四:让“多市场、少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符合此四种说法的是在

A.美国肯尼迪时期

B.美国里根时期

C.英国撒切尔夫人时期

D.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

11.(原创)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区域性市场初步形成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经互会的成立

C.欧共体的建立

D.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2.(改编)下图A国是拟被有关国家军事分区占领,而B、C则被有关国家军事占领。这一局面说明了

A.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

B.两极格局的瓦解、一超多强局面出现

C.战胜国团结一致的结果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3.(改编)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动同苏联就限制战略核武器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B.美国陷入战争的泥潭

C.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流

D.苏联处于美苏争霸的有利地位

14.(原创)它是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发端于万隆会议,以不结盟运动为里程碑,以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为其作用的体现。材料中的“它”是指

A.南南合作的出现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各种区域组织建立

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15.(原创)福利国家制度发端于欧洲,后传播到北美、澳洲等工业发达国家,更影响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一度成为世人向往的制度模式。有关福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可以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它是一种经济保障和社会安全制度

C.它是消除贫困,实行共同富裕的最好途径

D.它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16.(原创)随着商品和资本化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矛盾重重、相互厮杀,最终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但在二战后出现重大变化,开始逐渐形成国际协调与国际干预机制。其中最为典型的区域经济协调机构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二十国集团

17.(原创)揭开中国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新阶段局面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8.(原创)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其措施有

①完善和改进党的领导,实行党政分开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③建立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健全选举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推进乡镇选举制度改革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原创)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开始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最大政治成就。其具体表现在

①亚非会议的召开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③七十国集团的诞生④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原创)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就是完成了自20世纪初便开始的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方面的巨大变革。这个变革是指

A.社会主义国家突破了一国的范围

B.摧毁了以欧洲为中心传统国际关系格局,代之以美苏对峙两极格局

C.第三世界崛起

D.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21.(原创)随着二战结束,各种政治经济力量不断发生变化与发展,逐渐形成了战后国际新秩序。这一秩序就是

①整体上以美苏之间力量平衡为基础,以美苏英中法五国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结构②在政治上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战后国际政治秩序③在经济上形成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战后经济秩序④在区域上形成了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化发展的新力量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原创)下列事件不仅反映了美苏冷战对抗的紧张与激烈,也是冷战的自我控制的典型运用的有

①“柏林墙”事件②军备竞赛③古巴导弹危机④北约的建立

A.①④B.②④

C.②③④D.①③

23.(原创)联合国安理会2013年9月27日晚在纽约一致通过了一份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将箭在弦上的单边军事行动改变为联合国框架下的外交努力,使一触即发的叙利亚战局重新纳入和平的轨道,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产生叙利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

B.历史、民族与等因素

C.石油资源丰富

D.大国的争夺

24.(原创)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以下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区域经济集团始于欧共体

B.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经济集团

C.亚太经合组织正发展成为适合亚太地区多样性特点的经济合作组织

D.最早的区域经济集团是欧国家的经互会

25.(原创)日本2013年4月23日的两出闹剧:不顾亚洲各国的正义呼声和严正抗议,日本168名国会议员集体到靖国神社拜鬼;日本右翼分子非法进入中国固有领土海域寻衅滋事。对这两出闹剧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破坏同亚洲国家关系,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安排

B.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

C.对雅尔塔体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否定

D.当今世界“一超多强”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非选择题(26题26分,27题24分,共50分)

26.(原创)(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1949年建国开始就执行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的外交路线。在这一路线指导下,1950年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发展了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的友好关系,同时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而美国在1950年4月出台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完全以“共产主义”和“自由世界”的两极对立为主导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全球战略蓝图。

――引自李世安《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对外政策指导思想的共同点。(3分)

材料二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以“联合国行动”的名义对朝鲜战争进行全面军事干涉,并命令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从此使美国的对华政策进入了“大偏差”时期。美军越过三八线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而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引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2)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军越过三八线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而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所造成的结果。(5分)

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对外援助的起步阶段。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的考虑,越南和朝鲜成为我国最早的受援国。这一时期体现的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无私援助,比如援越抗法、抗美援朝、援助蒙古,此外,还大规模援助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古巴、印度、埃及、柬埔寨、尼泊尔、也门、缅甸、阿尔及利亚等第三世界国家。

――引自曹建清彭齐林《中国援外技术合作项目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支点并说明其影响。(5分)

材料四“尼克松有一种意识形态的僵硬性和政治上实用主义的独特结合,而实用主义在他同大国打交道时表现特别明显。这位总统在全球外交方面自称是超脱意识形态的。”“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美你的看法,我知道你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引自邓小平1989年会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4)指出材料四与材料一相比较最大的不同点并概括中美两国能结束“敌对状态”走向一起的根本原因。(4分)

材料五20世纪上世纪70年代末期,邓小平掌控中国大局,推行改革和开放。先是打开与美、日关系之门,后又与周边国家重修旧好。邓小平思想的核心是一切为国家发展服务,外交也不可避免被烙上的国家发展服务印记。从中央到地方,吸引外资、加强国际合作。

(5)指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交的出发点。(3分)

材料六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首访俄罗斯,而后对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然后在2013年5月31日至6月6日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7个加勒比地区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然后顺访美国,与奥巴马举行庄园会晤,向奥巴马总统阐明了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中方坚定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同时,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处理和解决有关问题。

――摘自《人民网》

(6)依据材料六,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叙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开拓外交新局面主要的外交政策方针。(4分)

(7)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2分)

27.(原创)(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材料二自博望侯(张骞)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后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争着做使者)。天子(汉武帝)为(因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予节(使节的节杖)……以广(扩大)其道(道路)。(并且设置亭站)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引自《史记•大宛列传》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张骞通西域对历史发展的贡献。(4分)

材料三

材料四

(2)根据材料三、四,说明张骞通西域有哪些世界意义?(4分)

(3)翦伯赞说:“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前发现西域,其对于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一样。”试用世界史知识简要评论这一观点。(5分)

材料五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会晤,共同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并确立了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奠定了五国合作的基础。后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引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第一册》

(4)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目的与其发展进程的意义。(5分)

材料六2013年9月13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中国国家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的:“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和5个观察员国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我们有责任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并提出4点主张:第一,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第二,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第三,着力发展务实合作。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第四,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打牢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摘自《人民日报•梦想,从历史深处走来》

(5)根据材料六中的“上海精神”和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以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主席的“丝绸之路精神”?(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A4.B5.D6.B7.B

8.A9.D10.C11.B12.A13.A14.B

15.C16.A17.B18.D19.A20.B21.C22.D23.B24.A25.D

二、非选择题

26.(26分)(1)共同点都是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处理对外关系,美国是与“自由世界”国家结盟,而中国则是与“共产主义”国家结盟。

(2)这不仅使冷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程度,而且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中美冷战对抗,(1分)造成至今没有解决的“”。

(3)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支点。影响:对亚非拉国家的援助让中国有了遍及世界各地的朋友,至今中国仍在享用当年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留下的外交遗产;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中美两国都开始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来处理对外关系。根本原因:维护本国的战略利益。

(5)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民生成为中国外交的出发点。

(6)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出席金砖峰会,积极发展当今世界快速上升的新兴力量;访问非洲三国、拉美,倡导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推动第三世界力量,强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不片面坚持意识形态标准,不单强调经贸关系,而是经贸和维权同步平行推进;在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上中国不会妥协,对外政策重视维稳和维权相平衡。

(7)维护国家利益。

27.(24分)(1)使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原与西域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为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2)为中亚直至西方送去了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带回了葡萄、核桃、黄瓜(胡瓜)、芝麻(胡麻)等物产,将中国和欧亚大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不同文明交流和发展。这既发展了世界文明,也繁荣了中华文化;初步打破了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使当时世界的几个不同文明得以连接,其开创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政治经济篇(9)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05-02

一、“当代”课程开设背景及其发展演变

自1985年在高校开设这门课程以来,为了适应时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几经调整,由“必修”到“选修”,逐渐成为一门综合多学科知识、自成体系的高校公共选修课程。

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提出在大学的政治理论课程中“应向学生介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情况和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当代”这门课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并很快在全国高校范围开设了这门课程。自开设以来,该课程理论体系也不断丰富和成熟,受到了广大大学生和青年的欢迎与认可。

19发生的的影响对该课程的继续开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在环境下,有人认为开设这门课程值得考量并提出该课程体系内容“过于介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而“宣传西方文明,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嫌疑。实际上,这门课程正是广大大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平台。该课程内容体系绝非只介绍西方国家的课程,也讲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且从世界政治经济总体形势视角系统讲述了战后国际社会总体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也重点介绍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该课程从始到终所贯彻的立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旗帜鲜明地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可见,一些人提出的质疑是站不住脚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决定的”。

1998年以前,该课程内容体系主要是按照1993年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编写的《教学要点》来安排部署的。1998年6月后,根据、教育部关于《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98方案)精神,新的“两课”设置方案将该课程纳入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名称改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而且该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也有了新的整合调整。至此,该课程成为公共必修课之一。

2005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即“0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做出了新的调整。“05”方案将“当代”课程由高校文科学生必修课改为高校文理工各类专业学生公共选修课。从此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开始实施“4+1”模式,“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从此,“当代”这门课程迎来了自开设以来较大的调整。

二、新方案下的课程特色与性质:“变”与“不变”

在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下,尤其在“05方案”实施以来,该课程教学面临更多变数的挑战,体现出了诸多“变”与“不变”。

首先,新的方案、新课程体系赋予了“当代”这门课程更多的变化。

第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发生了变化。“98方案”将该课程确定为高校文科公共必修课之一,而“05方案”却将该课程更改为高校文理工各类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这种从“必修”转变为“选修”的身份转换,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而是意味着该课程性质与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教学方式与方法发生了变化。作为一门“大课”授课形式的公共课程,从“必修课”转为“选修课”的这种身份转换使得该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更加多元化。只有通过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才可能使这门“选修课”进一步满足各专业类型大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和达到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目的。

第三,授课主体发生了变化。“05方案”以前的课程体系下,授课主体是高校文科大学生,而且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年级学生,授课对象层次相对整齐。而新课程体系之下,授课主体变为多元化,其授课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也包括了大学各年级理工科学生。

其次,该课程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该课程继续保持了其诸多“不变”的一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目的不变。“当代”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知识融于一身的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重要使命。也是通过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从内容体系安排可见,该课程要求学生懂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现象,对当今国际社会新现象、新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第二,学习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方法论没有变。“当代”这门课程虽然不是专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但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以及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只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来掌握这门课程,我们才能看清变幻莫测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与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

第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没有变。由“必修课”到“选修课”的身份转换,使该课程面对的学生更为多元化,而且学生年级参差不齐,这给授课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更为科学合理结合。一方面,要求教师更为主动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学生也应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更加积极主动接收教师所带给的信息,促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三、新方案下的教学探索:“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在新课程体系下,“当代”课程赋予了更多的“变”与“不变”的教学理念因素。一方面该课程延续了不可替代的传统教学特征与方法,另一方面面临着新课程体系要求下的新的教学方法创新等问题。如何将这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探索适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要牢牢把握和坚持以下几点。

1.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教师主导作用,就是指任课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授课教师要精心准备和设计好授课程序以及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其他基础性知识内容。其次,作为授课教师,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更新,而是自觉地、前瞻性地查漏补缺,能够及时掌握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及其相关理论动态,并及时将其体现在授课内容中。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这仅仅体现在满足学生对新理论新知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变得积极主动,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好习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他们会在课前课后主动查阅图书资料、搜集素材,还可以通过制作课件、课堂汇报、课堂讨论等创新性手段来巩固和充实所学知识。

2.强化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注重改革创新

“当代”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离不开传统教学方法,同时更多依赖于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来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方法普遍采取的“大课”方式组织教学具有节约时间和精力的优点。但这种教学模式形式单一,手段落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已不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只有改变以往“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一传统教学手段,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手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可以采取课堂辩论、课后阅读、课堂汇报等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也可以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手段。这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使学生畅所欲言的与同学交流、与教师探讨,形成多元化的交互式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注重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当代”是一门理论性与现实性较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而且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战后至今的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情况,其现实性特征鲜明。教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向学生分析、研究和揭示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现象的本质规律。而且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分析方法运用到观察、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现象,把握时展的脉搏。因此,实践教学是提高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教学有效方法。它可以使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帮助学生更生动鲜活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冯特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4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世界政治经济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14-0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面向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系统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基本理论的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基本理论,理解和学习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以及新一代领导人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这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现实性和政策性[1]。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特点与难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有着与其他课程所不同的特点,也因而带来了教学上的难点。

(一)学科的宏观性

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是一个宏观的视角领域,是从全球和全人类的范围来观察和研究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基本概况,它们发展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从空间范围来说涵盖了七大洲、四大洋(甚至还包括外层空间),200多个国家和地区,70亿人口。从时间跨度来看,涉及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东西方的对抗,缓和,冷战结束,全球化方兴未艾和目前尚未结束的金融风暴,整整66年。如此规模宏大的覆盖范围,就社会科学而言是独树一帜的。

宏观性带来了认知的困难,即使是一般的国际关系研究者也很难说自己对这一宏观领域了如指掌,因为宏观性还有多种次级层面,如地区研究、国别研究、跨国组织、多边合作、非政府组织等。想要清晰、便捷地认识这种宏观性和复杂性,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课程的跨学科性

本课程涉及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经济理论、世界政治史、国别史、外交史、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军备控制领域的核武器与导弹)、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涉及范围之广,跨越领域之宽,也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

这种跨学科性对于只有本科程度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他们一般只具有本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识,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按照学科要求掌握如此之多、难度如此之大的多学科理论基础。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种难以克服的挑战。

(三)学科的抽象性

本课程大致属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这个领域是社会科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个充满了逻辑符号和文字的抽象研究范畴。一般而言,其基本的学术概念都是国家利益、理性决策、国际格局、实力地位等诸如此类的高度抽象的词汇,对于没有任何社会经历和历史宏观概念的本科生而言,想要理解这些概念,存在自身认知基础的薄弱环节。他们都是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对于这些深刻的社会科学概念可能有着某些程度的模糊认知,但要想准确深入的掌握,光靠书本上抽象的概念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本课程所具有的三大特点(宏观性、跨学科性和抽象性)也就带来了教学上的三大难点。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让学生能够有兴趣、有能力接受和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达成教学目的呢?这就要从认知角度和学科特点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基本认知的理论

人的认知是从感觉到知觉,从意识到思维,通过语言这一工具,进而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认知体系。就学习而言,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不仅与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直接相联系,而且还涉及人的情绪、动机性和社会化等问题[2]226。

人对外认知的首要基础条件就是感觉,人们认识客观世界、领略周围的万千事物,首先是从感觉开始的。人们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去看、去听、去嗅、去触摸,由此建立起关于客观事物的最初的直接印象[2]77。因此,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就常态教学而言,对学生最经常采用的就是视觉和听觉刺激。而有了感觉之后,人才能形成一定的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2]121。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知觉,而必然是抽象和游离的概念。

心理学家对于认知主要是从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来进行研究的[3]1。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3]。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并因此而具有间接性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然要以学生既有经验知识发生作用,有可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认知,也有可能是原有的知识经验抗拒和扰乱新知识的吸收与接纳。

认知心理学强调过去的知识经验和现实刺激都是产生知觉所必需的,因此它认为知觉过程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还包括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3]38-39。

上一篇: 大学生创业调查论文 下一篇: 行政处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