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6:41

网红经济论文

网红经济论文篇(1)

“网红经济的出现,与消费升级的分不开。”天图资本合伙人潘攀分析,在消费决策中,除了品牌、价格,情感、社交的比重会越来越高。而网红凭借其影响力,成为新的“关键意见领袖”。他们跟粉丝有很多的互动和交流,能够满足消费需求,成功引导消费。

“对于网红的经济方式我是蛮反对的。”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熊刚提出,网红很容易被取代,只红一天都有可能,没有特别的长远的价值。“作为投资机构来讲,不是太关注这种短暂现象。”

国泰君安深圳分公司机构业务总经理张萍认为,网红经济就是眼球经济,持久性很容易就退去。“我们还是希望看到企业的持续性的发展和长久的东西。”

网红经济论文篇(2)

现如今,网红借助于微博微信的优势传播平台,以短视频、直播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吸引粉丝的关注,无论是papi酱的短视频广告贴片,还是王思聪女友雪梨的淘宝店引发的粉丝购买热潮,都使“网红经济”这种盈利模式显示出新的活力。可以说,互联网群体传播的自发性、情绪性特点是促使网红迅速蹿红的催化剂,是促进“网红经济”发展的重要传播形态。

一、微博、微信:全民传播的优势平台

目前,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全民传播最重要的网络平台,以微博为例,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利用转发、评论和点赞制造热门话题和热门搜索的舆论影响力,使热搜和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资本的属性,上榜意味着能够得到更多的媒体关注和粉丝关注,从而引起新媒介环境下更多的注意力投入,进而带来广告或媒体的融资,这为网红能够借助大流量开放平台得以深入和持续的发展带来了资本上的支持,也使“网红经济”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经济发展的新样态。

以被称为“2016年第一网红”的papi酱为例来分析“网红经济”最合适不过了。日前,Papi酱获得由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联合注资1200万元,估值10亿人民币;4月21日,papi酱的视频广告贴片招标会召开,最终以2200万成交,创造了史上单条视频广告价格最高的奇迹。这件事情轰动了整个媒体圈,使“网红经济”在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时代下极大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网红也被赋予了更多产业链式的附加价值。其实最初,papi酱只是在微博上用小咖秀来进行模仿式的表演,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这种原始积累使她拥有了基础粉丝群,这部分粉丝相对固定,流动性不会太大,是引爆后来井喷式传播的重要节点。微博具有多元的传播特性,受众覆盖面相对广泛,门槛较低,话语权也开始往下层转移,网民通过评论和对评论的点赞的方式既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互动交流,又完成了自身对大媒体环境的融入,所以在这个平台上更容易通过转发、点赞产生自发式的群体传播现象,这也是Papi酱迅速蹿红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的媒介环境为平民阶层提供了更多展示的平台,也提供了更多的“风口”,但是等风来的过程我们无法预知,只能预测。Papi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她的成功存在着很多偶然性的因素,是各种条件共同合力的结果。不过,充分利用好大流量的网络开放平台,集结并发挥网友影响力,是提升网红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二、UGC的个性化内容打造热门IP资产

UGC即用户自产内容,Papi酱的所有视频内容都是自己的原创,她用一种吐槽的形式来引起大家的共鸣,“制作的视频节目选题设计出众、表现自由率真,既具有接地气的草根气质,又满足了年轻人的娱乐需求,使年轻人完成了与一个有趣的人“社交”。”①papi酱有鲜明的人格魅力,她称自己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大龄剩女的形象,对社会中各种常见的问题进行讽刺式的吐槽,对问题进行碎片化处理的同时又在短视频中整合分享,在生活压力极大的现代生活中,她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洪口,在互联网群体传播中极具爆发力和影响力。

Papi酱UGC的个性化内容形成了她的IP资产,尤其在获得融资之后,其背后的衍生文化产业链条就会愈加丰富,其中通过广告招标的方式变现是“网红经济”最典型的表现。“网红经济”具有极强的品牌传播价值和营销价值,在这里作为个体的人被放大,并放到中心注意力的位置,是整个产业价值链条的核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投资网红是需要担当风险的,因为网红是在互联网这种特殊的媒介下产生的,依托于特定的粉丝群体,而这些粉丝群体的黏性、忠诚度、转化度都因人而异,如果papi酱的创作能力降低,那么她的粉丝群可能就会流失,这样投资的风险就出现了。所以,“网红要红得持久,必须具备既持续稳定又新意迭出的创作能力,要有对社会现象的精准分析和表达。”②

所以,在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时代,原创的内容还是引起网友关注的一个关键点,在大IP的争夺热潮中,市场的风口和泡沫同在。我们要抓住时代的脉搏,既看到“网红经济”的巨大潜力空间,同时也要做好资源整合的创新,推动网红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三、互联网情绪化的传播方式推动“网红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群体传播有情绪化的特质,开放的舆论环境和话语场能够将人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一个地方,而各种评论和点赞会将舆论场上的情绪迅速放大,往不同的集群中扩散,继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Papi酱的视频是有负面情绪的,但是她通过变声、搞笑以及场景的不断变换将短视频的节奏、风格把握的十分到位;她集中分析了在生活中令大家崩溃的各种普遍性问题,并集中力量整合抛出,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也符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比如“微信有时候真让我崩溃”“少年们,要勇敢面对双十一”“papi酱的新年灵魂鸡汤等”不仅在微博上获得了超高的播放量和点赞量,也在微信公众号上收获了大批的粉丝,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互联网群体传播情绪化的特点使网红更容易在网络情绪的推动中积聚人气,从而更具有营销的价值,加剧“网红经济”的资本积累,进而使其更有投资回报率和产业链发展的价值;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情绪化的传播很容易使内容的传播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起网民的不满,甚至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2016年4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示,papi酱系列视频因主持人存在表述粗口、侮辱性语言等问题,被勒令整改。对此,papi酱也做出了回应,表示要做一个正能量的papi酱。所以,面对当下的大环境,我们还是要对内容作出严格的把关,避免低俗、负面的东西在大众间的传播,只有以正能量的情绪作为催化剂,才能使“网红经济”的发展走向更加长远的道路。

综上所述,“网红经济”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下正爆发出巨大的潜力和升级空间,未来得发展还不可预知,但是仍需要更多地法律道德规范的制约。总之,我们既要从表面的内容构造、形式样态来分析网红的蹿红,又要懂得其背后的传播规律,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这种新型的经济样态。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注解:

① 刘阳.“网红经济”昙花一现还是未来趋势[N].人民日报,2016年3月31日(第017版).

② 温济聪.网红经济的春天来了吗[N].经济日报,2016年4月5日(第011版).

参考文献:

[1] 刘阳.“网红经济”昙花一现还是未来趋势[N].人民日报,2016年3月31日(第017版).

网红经济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众所周知,互联网+模式已经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浪潮,从影视文化,再到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不断的更新变化,网红经济便是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从papi酱获得由罗辑思维等资本家投资的1200万资金开始,网红经济在2016得到了全速发展,这也标明着,网红经济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宠爱”。本文的主要内容便是通过梳理当下网红经济模式来阐述网红经济的运行机制。

一、网红经济的概述与发展

1.网红经济的概述

新型“网红经济”的产生归根结底是资本决定论和互联网风口论所催生的结果之一。资本决定论便是将人们传统的观念如:责任,实名等价值抛开,将获取投资从而变现作为唯一的目的。现在的网红经济模式中,一般是通过时尚达人在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进行积聚人气,通过网红的品味和眼光,依托粉丝群体进行专门的推广,从而将“人气”转化为购买力。代表的有微博红人,斗鱼等各类直播。

2.网红经济的发展史

(1)2003年左右,人们的价值观与审美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90后们追逐着标新立异,非主流文化在年轻人中流行。这种对个性化的追求为网红经济的诞生提供了时代环境。

(2)2007年,网易博客诞生,标志着自媒体的时代即将来临。年轻人逐渐在享受着网上冲浪,关注不同的博主,并进行留言,网红通过类似“买家秀”的方式获取关注度,并收取一定的“广告费”。

(3)2008年,淘宝整合了自身平台的业务,人们开始探索在网上进行购物消费。淘宝的出现为网红经济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淘宝出现美女开网店,开启淘宝网红先河。

(4)2009年,新浪微博横空出世带来了很多用户体验的变化包括@,关注,短视频等许多用户交互。此时的年轻人大部分已习惯将上网作为日常娱乐的一部分,网红们迅速掌握微博这些产品的特点,快速的传播自我以及获取关注度。

(5)2015年,随着王思聪等资本方对网红市场的开拓以及投资,当网红做直播也越来越受到追捧。同时,明星网红化,网红娱乐化也成为常态,全民当网红的时代也随之来临。

二、网红经济的模式

1.打赏模式

打赏模式主要有服务和奖励类的等变现方式,特点是网红不需要依靠平台就可以将自己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变现,这样实现了用户从网上支付和消费习惯中受益。直播类平台将粉丝的打赏按照一定比例由网络和个人分成,目前主流的服务是实现玩游戏直播打赏,此类得益于美女类网红以及普通类的游戏直播,实现网红变现模式的关键在于自己吸引多少粉丝量,博取关注,获得打赏,单纯的依靠粉丝打赏的模式非常考验网红的“吸粉”能力,多数人不能维持一个持续稳定的状态,观众也很容易形成审美、阅读疲劳,需要网红进行“创新”。

2.V告收入模式

广告模式的本质是网红通过将自己的关注度以及流量卖给一些需要打广告的企业,来换取收入。然而对于网络红人来说,这种实现收入的问题在于如何在日常内容的维护和广告上做平衡,防止用户体验更差。所以,为了让粉丝更愿意接受广告,广告也越来越多的花样百出,出现了很多软植入的类型。例如以做短视频成网红的papi酱,目前其在微博有2000多万的粉丝,假设她推广一条含链接的广告,按10%的点击率,一个点击率0.1元。那她的广告收入将在20万人民币收入,其吸金能力不能小窥。

3.网红电商

目前这种模式也是网红经济的主流模式之一。其特点是能将关注度转化为购买力,同时促进实体经济,回归商品销售。但如何引导粉丝到电商平台,真正让消费者购买货物或服务,便是网红团队首要解决的问题。在网红电商模式中,罗辑思维便是最为典型的代表网红。在2016年这一年,该团队仅在微信公众号所实现的商品交易就达到上亿元人民币。该团队的微信公众号每日都会推送60秒的音频,并且引导关注着回复关键字,获取链接内容,而该内容中便附带着商品,引导用户去购买。相比其他电商,该团队则主要推销书籍,所引导的内容极度精致,始终保持着新鲜感。

4.形象代言

给企业形象或产品进行相关的代言,是不少网红追求的目标。给知名企业代言,网红在收获奖励的同时,还可以扩大知名度,为自己的事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但他们成为企业的形象代言人也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企业要对网红有基本的认可,而网红则要对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对网红来说至关重要。网红不仅要考虑粉丝群体的类型、风格和特点,还要考虑企业产品是否会自己带来负面影响。目前,游戏行业更青睐网络红人代言,优秀游戏网络红人被选为游戏代言人。

5.网红培训班

做网红培训机构,教更多人如何成为网红,目前市场空间的巨大。如今网红行业正处于互联网的一个风口,许多年轻人想将此作为自己的一个职业。但是大部分的年轻没有类似的经验,也没有相关的资源。网红培训机构便应运而生。从事培训的相关导师基本上是已有相关知名度的网红,或是网红的相关幕后团队,他们以自身或以往的案例进行相关的教学,挖掘学员的相关特点。当然,在这样的一个风口下,相关的培训费用也不低。网红培训班作为网红经济模式之一同样拥有着大量的市场。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销售业来说,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广大的用户去消费了。卖家如今面对的不仅是同行业的竞争,产品的更新迭代,也包括越来越挑剔的客户,以及客户对产品的认同。当前最主流的机遇则莫过于网红经济。卖家需要做的便是整顿意识拓展资源,寻找网红作为产品的宣传人,为客户与卖家之间建立宣传渠道,把握目前网红经济这股浪潮。当然,网红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这样“网红们”才不会出格,网红经济也能稳定、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网红经济论文篇(4)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和社交媒体飞速发展,以神经元一般覆盖了每一个角落,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信息化革命。它和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一样,都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网络和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介质,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平台。新媒体就是指将信息与现代网络技术平台相融合,依靠现代的通讯工具对其进行传播的平台。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所言的,它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拥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现在社会人人都是自媒体,同时扮演着观众和记者的双重角色,这就使得社会问题的传播速度、传播覆盖面积极大的加强,“网红”就在这种互联网新媒体、新社交平台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异军突起,给社会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

一、网红以及网红经济的概念

网红是指由于某个事件或行为而被网民关注走红的人。而现在网红不仅仅局限于微博,大量的视频直播平台也造就了大量的网红,他们走红不再局限于人红,不再仅仅是由于网民的娱乐、审美、审丑、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造成的,而是越来越商业化,更多的是通过网红这个身份来获取相关利益,包括教育、摄影、股票、游戏、动漫、美食、宠物、时尚等领域都有一些极具影响力的网红,他们将网络上的热点关注变成资产,俨然成为了一种粉丝经济,网红经济。网红经济的实质就是通过聚集的庞大粉丝群来进行广告宣传,进行定向营销,拉动自身相关经济提升,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网红经济是注意力资源与实体经济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它是一种粉丝节经济,眼球经济。网络经济的到来使得网红经济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其简单、高效,相比传统经济立竿见影的特征也契合了用户消费心理上的个性化的需求。在2015年的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CEO张勇就对淘宝上出现的“网红经济”大加盛赞,称之为“新的经济现象”、“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在他看来网红带来的粉丝聚集效应彰显了互联网时代的个性经济发展,创造性经济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理论与契机。

二、网红产业链

在互联网时代网红不再是那些不经意的走红,而是有专门的人来为其运作,网红的成名变得可以复制。一些人看到网络红人的商机,就纷纷转型打造孵化器公司,进行企业经营,将上下游渠道打通,从零培养一名网红,创造出一条“保姆+经纪人+供应链”的新型模式。网红产业链在实践中形成,它们提供全流程孵化:线上造网红,卖生活方式,与线下的产品连接起来赚粉丝的钱,这种营销方式大大提高了推动的效率,加快了资金周转,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高收益。

(一)“网红”孵化公司

网红背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推动社会的创新发展。在2015评选出来的“微电商年度十大时尚红人”中有三位都来自杭州一家著名的网红公司如涵旗下,网红只需要在微博等平台发照片、发软文、发小视频等获取海量的浏览量与关注即可,这些行为方式只为保证浏览量、增加流量、吸引粉丝、维持粘度。一个网红的背后有许多人为其“出谋划策”,他们发的每条微博都深思熟虑,在公司的精心挑选和包装下,网红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二)网红现象

改革传统工业模式在传统服装销售中供货具有周期性,对于下年的新款式都要提前半年进行更新,这种模式造成了大量浪费,而且风险难以把控。现在,那些孵化器公司采用供应商与网红衔接的模式进行销售,网红负责线上与粉丝的高频互动增加人气,从而获取消费者生活需求;孵化器公司收集客户数据信息,及时反馈后端,适应市场需求,为网红提供生产、销售、客服等一条龙服务。比如服装销售上,公司先将设计好的款式做成样板衣服,然后联系网红所属公司交由网红拍照进行微博测试,将粉丝信息反馈决定服装的设计风格及其订单数量,及时生产。在网红的图片中发现哪张图片导入了更多流量,就可以测算市场购买情况,及时生产满足市场需求。这种模式相比传统的宣传更加快速、高效、精准,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网红经济论文篇(5)

注意力经济时代,催生网红经济

据报道,“网红”店主张大奕在微博上有193万粉丝。2014年5月开了一家淘宝店,上线不足一年做到四皇冠。2014年5月成为淘宝店主的董小飒,是直播平台的网络主播,每一次线上直播都能获得百万人次的围观。在粉丝的支持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董小飒的淘宝店已经是三个金皇冠的店铺,每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六位数以上。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也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这种观点被IT业和管理界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

“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文学、音乐、游戏、主播、创业、传统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网红。但是现在的网红已经不再单纯地指上一个时代的网络红人了。上一个时代的网红,粉丝是碎片化的,没有良好的变现措施。而2.0时代的网红,有积聚粉丝的微博、微信、淘宝、直播、短视频等平台,这足以让“老一代”网红眼红不已。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网红经济逐渐显露并火热起来。

移动智能化时代,助力网红经济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你会时不时习惯性的掏出手机,不自觉的打开微信微博的app,打开刷新,尽管你在几分钟前刚刚打开过。智能手机的普及,更能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智能手机。但信息大爆炸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如何有效地获取关注度是网红需要面临的问题。

从最初信息载体是文字的网络社交时代,到信息载体是声音、图像的网络社交时代,再到,现在短视频作为信息载体的网络社交时代。载体不断发展变化,使得其更具优势。视频兼具了感染力强、形式内容多样、肆意创意种种特征,又具有互联网营销的优势,例如互动性、主动传播性、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廉。

观察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不难发现多数网红是在微博火热起来的。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博之后最有潜力的是微信、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随着唱吧、美拍、小咖秀、秒拍等视频社交平台的快速崛起。直播、和短视频带动了网红经济,成为了下一个“批量”造就网红的平台。papi酱、雪梨、小智等网红通过社交平台沉淀关系,在积累人气与粉丝的同时,也为这些网络平台创造着巨大的流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门槛降低的同时,人们的注意力也再不断转移。当初凤姐、芙蓉姐姐、犀利哥等火热的时候,可足够让我们讨论好些天。但在如今这个最不缺信息,注意力就是金钱的时代。许多网红火得了一时,但火不了一阵,人们讨论的焦点在不断变化。信息爆炸会消解人们对网红的认知。对其他人来说是一个机遇,但对网红来说是个考验。

网红行业需要直面的问题

网红经济论文篇(6)

首先,网红经济的本质还是明星经济,或者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粉丝经济。网红的着力点其实不是“网”,网只是助推器,关键是在于“红”,“红”不是动词或形容词,而是名词,是指名人或者知名的事、物等,只不过名人更常见,特别是女的比较常见,所以大家往往喜欢等同于那些颜值高的、甚至是“蛇精女”,直接形象化了,这种等同其实偏差还是蛮大的,但不管怎么说,都是靠“红”来进行经济上的转化,销售的基本上也都是“红”的影响力,买单的差不多也都是粉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出名的,聚集了大量粉丝的,无论是人还是物,都能转换成网红经济。为了在眼球经济中保持受捧热度,网红们需要对自己进行精心雕琢,以防止粉丝们因审美疲劳弃之而去,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压缩私人空间,煞费苦心地包装各个生活场景并努力迎合粉丝们的互动需求。

其次,网红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现象,会升格成为网红经济学,很重要的原因是借助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助推器。我们知道,互联网对信息的处理具有快速、海量和放大的特点,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又把“网”的作用提高了一个层次,所以网红们的热点效应就会出现叠加,其舆论能力就会被放的很大。

第三,大部分的网红来去都是一阵风,能沉淀下来的,靠的还是内容。网红经济是以内容创作为基础的,保持优秀创意、创新精神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的网红已经不像几年前的“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这样的纯粹靠吸引眼球来扩展影响力和发展的群体,目前比较热的基本上都是靠内容起家的,比如说papi酱,大家记住的虽然是papi酱,其实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她的颜值,核心的还是她的内容触动了大家,她的吐槽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另外像一些淘宝上的网红,早年可能仅仅靠拍拍照片、卖卖萌就能奏效了,但现在完全不行,做的好的基本上背后都是有一个团队在做整体的内容策划。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网红,比如罗辑思维的罗振宇、鸿观的宋鸿兵、晓说的高晓松、秦朔朋友圈的秦朔等,甚至之前的任大炮,基本上都是靠持续的内容来维持其影响力周期的,没有内容或者内容稀少、内容质量差的往往就是一阵风,来的快,走的也快。

第四,资本联姻的网红成为一股非常强势的力量。以前的网红往往只是单兵作战,其影响力转化的渠道大部分都落在了淘宝店和微商上面了,很难带来可观的或者说可以拿得出手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生物进化论的兴起,很多资本越来越重视单点影响力的作用,只要发挥的好、引导的好,完全可以进化成一颗参天大树,具有非常高的溢价能力,网红的资本作用越来越明显,网红背后的资本力量也越来越集中。

今年3月19日,被称为“2016年第一网红”的Papi酱正式获得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的联合投资共1200万。在随后举办的广告拍卖会上,Papi酱的广告更是拍卖出了2200万的天价。这被认为网红经济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事实上,各路资本在去年就已开始布局。21世纪经济报道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网络直播平台吸引的融资额就已达到50亿人民币。百度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网易、乐视等互联网巨头均表示看好网络直播对视频产业的革命性影响,已经或者即将进入直播产业。当前的市场以及融资数据都在说明,网络直播行业正在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

今后几年,在资本的作用下,相信也一定会有很多强势的网红被孵化出来,一些原来的网红也大都会和资本进行联姻,共同开花结果。

第五,网红的边界是法律而非道德。当网红的经济能力逐渐被开发出来之后,大量的想成为网红、希望通过网红迅速带来经济利益的人就会涌进来,或者原本一些才华不怎么样的网红为了千方百计地维持自己的热度就会刻意去突破一些底线,寻找一些个性的、另类的事件来消费粉丝、娱乐大众。

互联网传播的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一般只有四种,即图片,视频,音频以及文字,其中除了音频外,基本上都是视觉要素,所以大部分网红为了吸引粉丝的注意力,首先想到的就是吸引眼球,比如前几年的芙蓉姐姐们。“吸睛大法”一旦用多了,用过火了,基本上都会误入歧途,进而突破道德的约束,引起舆论的纷争,然而这种“纷争”也是早前网红或者能力差一些网红的目的,他们往往会陷入到这种纯粹的眼球陷阱里面出不来。这种情况下,在网红的世界里,道德的约束力不但很差,还极有可能会成为网红的工具,成为网红的帮凶。

还有一些以“言论自由”为幌子的一些暴民“网红”,肆意传播负面信息,攻击政府、攻击同行、攻击竞争对手......总之,他们用所谓的“吐槽”和“谩骂”的方式宣泄各种不满,甚至把攻击当成是营销的手段,不断地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是不惜触犯法律。

网络本身是充满包容性的,但是网络上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无论是网络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主体都是人,一些关系到公序良俗和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适用于线下的道德感和法律规范同样也适用于线上。所以,一些“玩过火”的网红开始遇到问题,比如任志强的微博被关闭,papi酱的粗口被限制,网络主播的涉黄、涉暴力的行为被禁止......

网红经济论文篇(7)

一、引言

互联网的崛起催生了网红经济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平台和运营技术的不断成熟升级,网红经历了从1.0向2.0、3.0的蜕变。网红经济产业链的聚合和发展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和潜能。2016年的第一网红papi酱更是将网红经济推上时代的风口浪尖。袁国宝,谢利明认为网红经济的核心是粉丝经济,它是指在新媒体品牌传播影响下,网络达人凭借丰富多彩的才华,高颜值,与众不同的品味格调通过直播平台和社交媒体聚拢大量粉丝,并对特定粉丝群体定向营销,将流量变现转化为购买力的经济模式。

网红一代是“靠笔杆子指点江山的一代”。以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一批网络凭借对文字的敏感热爱和满腔的文艺才情创作了一部部畅销网络小说,抒发能引起粉丝共鸣的知性话题,并在各大论坛、网站风靡一时,其深厚的文学气息影响了一代网民。网红2.0是“晒图片,搞桥段的一代”。随着互联网的优化升级,炒作手段的多样化和媒体传播力度的增强,一个个“经典”形象进入人们视野。无论是70后的芙蓉姐姐,80后的凤姐,还是90后的奶茶妹妹,她们都凭借夺人眼球的图片,言辞犀利的言论而引发公众热议,并一炮走红。而网红3.0则是“通过IP内容多样化和自媒体运营展现特殊人格魅力的一代”。新生代的网红催生了网红经济,它更注重个人IP的内容设计和创新,更强调利用自媒体社交平台与粉丝互动的重要性。

网红也成了衔接庞大粉丝群体和个性化产品之间的重要纽带,它产生的巨大的商业价值源源不断的吸引资本流入。此时的网红已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战,它已经成为一个团队的协同运营操作。由一些明星、名人、学者组成的网络大V的崛起迅速成为网络媒介资深的意见领袖,打破了网络话语权的格局,他们曾一度引领社会舆论的风向。由网红聚集的粉丝创造了巨大商业价值,那么粉丝流量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变现?这个问题引发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通过五种途径来具体分析粉丝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

二、网红经济下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直播+电商+网红”商业新模式。资本流向是一个行业兴衰的重要风向标,当资本源源不断的流入一个新兴行业时,表明这个行业被资本市场青睐。而网红也不仅仅是网络的弄潮儿,它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在“互联网+”技术革新推动下,电商平台纷纷试水,借助网红进军移动直播平台。2016年5月,聚美优品、苏宁易购、手机淘宝等各大电商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直播平台或社区,涉及的业务覆盖:家电、餐饮、服饰、健康、娱乐、汽车等多个行业,并获得了粉丝团和网友的高度认可和热情追捧,销售业绩也相当可观。

618期间,乐视商城通过网络红人和多个高等院校校花组成阵容强大的营销团队,与粉丝进行场景式直播互动,将粉丝营销推向顶峰。例如,斗鱼女主播冯提莫在直播中推荐的联想ZUK Z2手机,夺得手机品类6月18日的单品销量冠军;YY一姐沈曼推荐的百草味美味零食,也在截止618晚8点的短短20个小时内,取得了同比去年销量增5倍的好成绩。这种商业模式的成功之处是它通过构建互动化的购物场景,多样化的内容产品和艺术性的视频制作给粉丝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颠覆了受众传统的购物认知。“直播+电商+网红”正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内容生态链,我们期待它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

(二)广告推动流量变现。在网红炙手可热的今天,投资者、广告商将目光投向他们。网红凭借独具特色的才艺博得粉丝的持续关注和认可,在直播平台互动中他们能更直观、清晰地了解到粉丝的消费心理和偏好。广告商利用网红和粉丝之间的粘性,借助新媒体平台植入广告来吸引粉丝群体的关注,粉丝再通过口碑传播将广告信息传播给更多的受众。对于平台而言,网红在营销和广告推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能使粉丝流量迅速转化为购买力,强化了商业化运营模式,并通过签约的形式与广告商一起分享利润蛋糕;对于粉丝而言,网红为他们指引了潮流风向,带领他们一起走向时尚的最前沿。

(三)粉丝打赏加速变现。随着网红身份的多元化,其明星效应也日益显著,即便是圈子规模不及大牌明星,粉丝们对他们仍是死心塌地,忠诚不二,并愿意为其进行支付。欢聚时代CEO李学凌曾公开认为:打赏是互联网收费的重要标准之一。像微信、微博、YY、映客、9158、陌陌、花椒等社交媒体平台基本上也都开通了打赏功能,这样粉丝可以根据对网红创作内容产品的喜爱程度和满意度对其进行打赏。此外,打赏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点赞,发红包,送虚拟礼物等。而粉丝打赏额度的多少也成为评判一个网红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

(四)平台签约扩大网红发展空间。网络平台借助资本推出网红孵化公司,孵化公司通过公司化、专业化、制度化运营将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网红聚拢在一起,并对其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和利润分配,大多数签约网红和孵化公司按照收益进行分成。孵化公司致力于店铺的后台运营,供应链设计和日常运营。而网红则是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创作才能吸粉互动来增加人气,并通过微信、YY等社交媒体对粉丝进行定向营销。签约后的孵化公司对网红进行全方位包装,资本输入和大数据分析,进而提升其吸粉能力和变现能力,并对粉丝的消费心理,消费动机和购买能力进行分析,以便更精确的进行产品推广。

(五)网红培训班拓展网红发展渠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从网红这个代名词刚出现到今天备受社会、媒体、大众的关注,用了整整17年,其中网红经历了从1.0到3.0的蜕变,网红市场也逐渐成熟。在创业大潮如火如荼的今天,不少成功网红成了创业大潮分支的领头羊,它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推动了传统行业和电商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成了很多年轻女性理想的择业方向。但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红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个人条件,还要有各方面的资源。如何实现网红价值最大化,如何让网红经济在有文化积淀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健康运作,由此产生了一个市场缺口。

顺应时代潮流,中国著名的明星化妆师侯东峰瞄准了这个市场机遇,在北京办起了第一家网红培训班,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誉为“网红之父”。前来学习的学员涉及各个行业,最小的仅有17岁。出道的学员有的做主播、歌手、模特,有的做网络视频,还有的从事网络终端销售等,他们都是凭借自身才艺创业谋生。而此时的网红也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可以创造高效经济价值的品牌。侯东峰还表示,此时的网红市场还处于早期,其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

三、结论

我们通过对网红商业模式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网红经济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在娱乐化的消费导向下,年轻一代更享受直观的、立体的,有视觉冲击感和别具创新的用户体验。而网红经济恰好迎合了消费大众的心理,通过各种才能来吸引粉丝的眼球,迅速聚集人气。孵化公司作为强大的后台支撑,用技术化手段进行数据分析,从而精确定位,通过不同的商业模式使流量迅速变现。网红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我们期待它可以走的更远。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网红经济论文篇(8)

然而当下,广电总局对多部粗俗网络节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应该是对现在的网红的无序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整治令对于有众多低俗恶趣味、爆粗口、涉黄等网络病的不健康的类似直播平台的网红们的发展应该是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的。

网红经济的前世今生

网红其实是早已有之,当然在没有众多资本涌入的网红时代,网红还仅是作为娱乐大众的角色存在的。

网红经济,狭义理解是以一位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根据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红又分成三代:一、文字时代的网络红人;二、图文时代的网络红人;三、宽频时代的网络红人。

网红不是新事物,只是载体变了

我们知道的网红很早就出现了,比如很早之前的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网络小胖、龅牙哥、凤姐、犀利哥甚至奶茶妹妹都可以算网红。他们的成名方式包括艺术才华成名、搞怪作秀成名、意外成名、网络推手成名等等。

那时候的网红没有今天成为一个极强的概念性的话题现象,在于当时期的网红,被网民消费病毒式传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缘于社会转型期间网民情绪的一种自然表达,继而被病毒式传播,彼时的网红往往成为大众嘲讽和解构的对象。

但今天的网红不一样,今天的网红其本质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且在网红背后,多有资本利益方在推动。在资本市场,永远在追逐新的概念,所谓的网红更多的是粉丝经济的变种,它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资本全力在背后打造网红的背后其目的就是迅速获利。

资本市场有个周期性的规律是挖掘新概念,从互联网思维、O2O经济,到微商经济、P2P模式、IP概念、网红经济莫不如此。目前挖掘出“网红经济”,是缘于在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已经从高速增长步入到平缓期,资本逐利的惯性上来讲,它需要更具想象空间的投资渠道与项目快进快出获利。而网红经济可以迅速变现的暴利符合资本市场迅速圈钱的逻辑。Papi酱在优酷平台上40多个原创短视频获得1200万元融资之外,网红迅速变现的暴利屡屡出现,比如静言股市在优酷自频道单场直播收入88万、金融圈里某美女券商分析师通过直播平台进行直播路演和观点分享,直播20分钟,粉丝刷礼20万元等诸如此类网红事件屡见不鲜。

日前在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会上,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提出了一个观点,网红是2016年最激动人心的现象。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成为网红。如果不具备成为网红的能力、潜力、魅力、影响力,那就不要创业了。徐小平拿papi酱举例,大家每天狂热期待着她的节目,这不仅是一个品牌,还是一个娱乐现象。他指出,在俞敏洪、陈欧的时代,先有商业、先有现金流,然后有品牌。品牌是靠创业者艰苦奋斗,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而网红时代,我们是先有品牌,先占领人心,确立魅力人格体,然后再给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产品。

观点合理与否暂且不论,但是徐作为知名投资人的身份的这番论述,可以想见资本市场对于网红的热衷,其实就是网红可以实现迅速变现的暴利的原因。

而资本市场通过网红概念炒作一轮,可以带动影视文化、动漫音乐、通信、互联网零售、电商等多个板块的概念股大涨,带动所谓的“二次元经济”、“粉丝经济”概念持续火爆,资本方就能从中持续获利。比如我们看到日前网红市场规模过千亿,不少网红概念股一路涨停,就是资本方推动网红经济背后可迅速获利的本质。

网红经济的困惑与走向

正如导语所提到的广电总局的专项整治,当下的一些低俗的网络病,制约了网红的行业发展。另外网络经济因为缺乏合理的商业化手段,目前大多数还处于烧钱模式,因而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具体说来,即当网红成为风投竞相追捧的新概念,网红背后的平台价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但资本追捧网红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就是大量网红涌现,竞争日趋激烈,为迎合低俗趣味,许多直播平台的网红为吸睛为导流获取用户,不断打擦边球触碰底线来搏名获利,导致平台方触碰政策红线的风险也与日俱增,由此导致政策层面对其约束。

比如不久前,文化部对斗鱼、虎牙直播、YY、熊猫TV、战旗TV、龙珠直播、六间房、9158等多家网络直播平台被列入查处名单。显然,直播平台与主播之间的存在高度契合的利益关系,对于打擦边球的游戏,资本方自然心知肚明。因此由资本驱动的网红的背后,就是整个网红经济病态式发展的根源。前面说到政策钳制网红的问题,我们拿直播平台的网红为例,当更多社会资本和创业公司都进入直播市场,网红的红利可能由于政策而趋于边缘化。

网红缺乏新的商业化的手段

同时,大多数多数网红并没有新的商业化的手段。当前网红的变现还主要停留在卖周边产品(化妆品、服装等),到微电影、电视剧、综艺、电影、广告等。当然,许多网红依赖于此确实赚钱了,比如广告模特张大奕在淘宝开店,凭借400万微博粉丝导流,店铺的年销售额在千万元以上;一些电竞主播依靠平台签约费、电商分成、流量广告合作等方式也日进斗金。但目前除了服装行业、网络直播、广告等领域,网红很难从其他领域真正获利。papi酱目前也表示拿了投资后商业化也还没想的很清楚。

网红经济对于创业者的警示

因此对于创业者而言,要积累粉丝称为网红本身是一道极高的门槛,加之网红目前的变现模式并不具备普适性,而缺乏资本推动的网红往往会呈现昙花一现的结局,网红未来被政策钳制的可能性大增,而可商业化的网红,往往是拥有资源和资本的大佬在背后助推,能跨越产业链和平台、未来可从内容生产者向用户经营者转型。

但对于缺乏资本与资源助推的创业者,想成为网红的机会与概率并不大,因为目前的网红群体已出现内部分层,形成较为稳定的金字塔结构。这个时代的消费者,事实上其理性程度远超想象,在直播网红之外的多数领域,用户还是会选择为优质产品买单,而不是为网红本人买单。

网红缺乏更多的变现模式

另外,当今的“网红”和淘宝、广告、套现、融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资本市场利益链上的一环,它并不适合多数领域的创业者。创业者在各种资本市场环节与条件缺失的情况下,想成为网红只能是无米之炊,反而将自身陷入各种成名博眼球的误区之中,而忽略本身的产品战略与用户经营。创业者要脱颖而出,品牌与定位差异化是核心,但当创业者太多,网红不够用的时候,就会走入同质化,继而网红会逐步蜕变成为一种负面词汇与形象,而且创业者是网红的这种标签反过来还将可能伤害产品品牌本身。也就是说,创业者应该做网红,做不了网红的就不要创业的言论其本质是本末倒置。

从目前来看,网红的变现模式多数就是承担一个导购的意见领袖的角色,向粉丝卖广告或者电商经营,但这种形式本身不具备持久性,也不是对供应链生产效率的改善,更解决不了产品本身的竞争力问题,更无力改善库存、资金链等创业者关注的核心问题。

理性的创业应该是唯产品和服务

我们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创业者的本质工作都应该通过产品体验、细节、规划研发、应用场景的创业与快速迭代等系列产品能力去把用户之根吸附的更深。创业者的核心始终要解决产品创新、资金、技术、商业模式以及用户获取、运营等环节的问题。理性的创业者也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有长期经营自身品牌的决心和能力,而不是思考如何先打造好个人形象、博取眼球先吸粉的问题,更不是思考如何成为网红,快速圈快钱走人。

但是从当下行业内的众多网红发展情况,不少网红卖衣服门槛低,挣钱快,转化率高,复购率高,资本变现能力强。这反映出网红的共性问题是:大多数打算趁自己还红的时候,捞一笔走人。这是暴发户,而不是企业家。从这个意义来看,网红创业更像是一种玩票和忽悠。

网红经济论文篇(9)

不仅如此,喜茶、丧茶、鲍师傅等餐饮食品也曾相继引发过一阵追捧,虽然未能像小龙虾一样成为现象级产品,但从餐饮行业塑造出新的网红品牌,无异于是打破网红经济沉寂态势的一个新思路。

不过当网红走过微博、微信、短视频和直播崛起的时代,发展至现在的美食网红,主体由人转变为物,内容创造的实质正在被淹没,这是不是网红经济的一种没落?又或者阶段性的昙花一现,是不是意味着网红经济只能是一种短暂的商业现象?

从人到物,是不是网红经济经的一种衰退?

当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传播媒介的主流,网红的诞生也就成为必然,这就和电视时代衍生出影视明星的情况类似,所以广泛来讲一切在互联网平台上火起来的人都可以称之为网红。只不过网红经济的产生就稍微缓慢一些,它的形成前提是网红寻求变现成为普遍意义上的现象,这也就决定了它存在的根基是将人气转化为价值。

最早的网红其实可以追溯到互联网接入初期,众多文学网站和社区催生了以思想和文笔见长的“互联网人”,比如中文互联网第一读书社区榕树下,曾经汇集了安妮宝贝、韩寒、宁财神、郭敬明等一批相当早的成名作家,而天涯风生水起之时他们又混迹于此,为其创造了“最有人情味的社区”。

虽然这并不是现在狭隘意义上的网红,但明显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名人,同样是借助网络媒体获取粉丝,只不过更倾向于使用纯粹的文字信息表达,这对应的反而正是以文字交流为主的社交方式。

2010年以后,微博和微信的相继来临除了涌现出一批入驻较早的明星达人和大V,还使得网红群体从精英化逐渐转向平民化。一方面是因为社交平台的变化直接推进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营销或内容生产账号层出不穷,尤其是各大平台的助力,致使自媒体的门槛不断降低。不过现在能真正拥有海量粉丝、流行于普通网民的自媒体“网红”愈加减少。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网红产生,显然已经不是凭借内容输出这种单一途径,外貌、恶搞、言辞犀利等皆可以成为以“奇”致胜的方法,因而网红的人群数量呈现指数式上升。同时也正是因此,网红开始推动自身积累的名气转向商业价值变现,通俗意义上的网红经济应运而生,而且电商网红、自媒体网红等分支也意味着,网红经济在向纵深垂直方向发展。

随后短视频和直播的风口渐起,这种全新的社交互动方式,可谓是推动网红经济走向发展巅峰,当然背后不仅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改变,更是因为网红泛娱乐化的趋势更容易吸引网民的关注度,尤其是全民直播时代的火爆,即使是稍纵即逝,也使得“网红”一词深入人心,成为2016年资本竞逐和市场追捧的集中对象。

且不论网红变现的难题,单从人气累积或者暴涨的时机来看,无论是曾经的微博大V、自媒体大V还是如今的短视频网红、直播网红,背后或多或少都对应着一次次风口的掀起,甚至可以换句话说,这些社交平台的产品更迭孕育了一批批风格各异的网红群体。只是当这些风口次第回落,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被暴露出来的网红经济的真实面貌。

当然,网红经济发展至今少不了政策指令的干预作用,尤其是近两年互联网经济的风云变幻,都跟其有直接联系,也同时直接切断了网红的进阶之路。

一则直播网红的扼杀是因为其渐趋低俗性的错误方向,这令网红经济接触了政策底线,二则涉及到内容输出的短视频、自媒体等形式,近来因为思想意识的抓紧而变得更加如履薄冰。所以现在想来,也唯有只能饱口舌之欲的美食和互联网的结合,才不会遭致飞来横祸似得的政策风险,由此短视频网红和直播网红让位于美食网红。

不过纵观这些没有风口支撑的美食网红,喜茶、鲍师傅等皆稍纵即逝,而且更多的只是小众范围的火爆,所以网红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是不是代表着一种衰退呢?

现在的网红经济已经偏离内容创造的本质

随着风口的持续消退,网红经济理所当然地进入缓慢成长期,甚至有很多已经在洗牌期被市场淘汰,因而这种衰退趋势仅仅从相关数据就可以看出。

以直播网红为例,腾讯研究院最近推出的《2017网络主播新风尚》报告中显示,在对全国4500多位主播进行问卷调查后统计发现,直播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头部主播占比仅为5%,而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普通主播占比却高达95%,其中月收入仅在100元以下的主播占比超过7成。

再者,全民直播时代崛起的知名网红如今也在面临着大量粉丝流失的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2016年上半年几大直播平台上排名前五的头部主播,活跃粉丝数据可以达到几十万个,但到了去年年底,活跃粉丝数据就已下滑到5万个。

直播本身遭受的打击使得该行业一蹶不振,不止如此,“直播+网红+电商”这种一度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商业模式,现在也因为直播受损,破坏了原本三角支撑的商业关系,从而重挫了网红电商的行业发展。除此之外,逻辑思维和papi酱的分手似乎也是网红难以为继的重要信号,总而言之,种种数据和事件都在暗含失去风口后的网红经济,正在走向沉寂。

不过在网红经济的高潮期,政府的强制干预扮演了太过重要的阻断角色,它使得直播的步伐戛然而止,令短视频、自媒体行业发展受限,因此这一外在阻碍似乎成了网红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而且很多人认为政策清理低俗内容无可厚非,但它却在用“一刀切“的方式,破坏网红经济已经成形的商业模式,所以必然要承担主要责任。但现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显然这样说只是表象,风口助推毕竟是外部力量,尽管它在网红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内因依然是网红个体传达的理念、价值观甚至是性格特征,正因为这些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切合普通网民或部分网民的需求,所以才能向品牌转化、进而催生商业价值。一旦只依靠外在模式,等到风口停歇时自然会暴露在市场检验之下,淘汰只是迟早的事。

因而单从已经扫地出门和正在挣扎求生的网红对比来看,即使是有内容输出的网红,在同质化竞争中也已举步维艰,更何况是一些哗众取宠、图一时之快的投机者,这也再次证明网红经济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内容生产形式,无论是营销造势还是资本运作,都是在为个性化品牌服务。

但是从知识网红到现在的美食网红,可以发现,随着用户群体的平民化和形式的多样化,内容要素逐步受到强烈冲击,不仅其内涵渐趋浅薄,而且内容对网红发展的核心作用不断被淡化。就比如从郭敬明到凤姐,再到只会卖弄自己身体的美女主播,内容价值可谓是逐级递减,而劣币驱逐良币,这部分人恰恰能迅速成为网红群体的主流,这不可不谓是网红经济的畸形发展。

再来看如今的美食网红,借助既定的商品,贴上某种精神需求的标签,只不过是一种变相的营销方式罢了,更何况在这一过程中连实质性的内容产出都没有,因而也就导致各类网红美食或者网红店只能小规模、短时间地存续。而这种网红主体由个人转化为商品的趋势,正是将内容要素近乎抛弃的表现。

总而言之,就像实体业少不了制造的内核、虚拟经济少不了平台和服务的根基,网红经济完全背离内容要素,实际上就是一种衰退。

网红经济在现阶段依旧只是一种商业现象

网红经济经常被拿来和娱乐行业相比较,尤其是一夜爆红的偶然性和依赖粉丝等特性,令这两者有了很多相似性,再加上知名网红和娱乐圈的相互输出,已经预示着现实的商业联系。也正是因此,通过两者的对比,更能发现网红经济难以从商业现象转化为成熟行业的原因。

其一,影视内容是普通观众或用户的娱乐需求,甚至可以说在电视时代就已经形成刚需,因而尽管现在所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本质上也只是拓展了其传播的媒介,这就决定了影视资源在娱乐行业占有主动地位。

而网红群体满足的是多元化的娱乐需求,在波及范围和持久性上难以和影视剧相比,再者他们更多的依附于互联网平台,尤其是过度地依赖风口之上的资本追捧。也就是说在运营过程中陷于被动,往往在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时,就被资本抛弃,因而网红经济带有极强的短暂性。

其二,影视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固的运营模式,而且其音乐、影视、综艺等细分市场,既拥有广阔的开拓市场,也能够彼此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况且相关娱乐公司、传媒影视早已格局既定,所以只要内容过关一般情况下能够获得利益来源。

而网红经济仍在停留在寻求变现的道路上,仅靠打赏和小部分的广告投放,难以维持稳定收益。而且背后维护网红运营的孵化公司和承载平台,有很多都是和网红一样处在发展初期,一方面要面临各自的发展困境,另一方面它们的利益状况和网红收益并不是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即使平台做大,网红也不是最终的受益者。

网红经济论文篇(10)

2015年12月,《咬文嚼字》杂志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网红排第九,其解释是:“网红”即“网络红人”,指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事实上,“网络红人”并不是这两年刚刚兴起的新鲜事物。

2004年,有网络拍客将芙蓉姐姐的照片上传到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和猫扑网站上,她个人照片上独特的POSE、自我表达中绝佳的自信,都与大众审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引起网友的强势“围观”,成为网络红人。2015年12月18日,“2015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将“七年网络红人成就奖”颁给了芙蓉姐姐,她被众多网友称为网络红人鼻祖。

在芙蓉姐姐之外,还有一位红极一时的网络名人,凤姐罗玉凤。凤姐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雷人言论让她在网络上迅速走红。除此之外,还有木子美、小月月等人,他们或以丑为美,或以出位博眼球。

1.0时代,网络红人的成名离不开网络推手,都需要或被动、或主动地进行包装和推广。网民更关注这些人身上所体现的“反差”感。

“超实用的男性生存法则”、“上海话+英语”、“台湾腔+东北话”,“吐槽圣诞节”,从2015年8月起,自称“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papi酱开始在微博上发各种吐槽的短视频,迎来了网友围观,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不仅如此,她的视频在各大主流视频网站上点击率都在百万以上。如今,papi酱的微博粉丝数超过400万、热门视频转发数过万、在秒怕上的粉丝数也早早超过200万、微信公众号内容阅读量也都轻松快10万,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同样活跃在秒拍上的还有艾克里里、穆雅斓等草根红人。通过录制“吐槽向”的短视频,以极其接地气的草根气质叙事,在几分钟的短视频内布置诸多贴近年轻用户的槽点,并在多社交平台,这些草根网民迅速成为网络红人。同网红1.0时代相比,这一代网红更强调自制内容,直接戳中年轻群体对娱乐视频的纯粹需求,也更注重在社交平台上与粉丝互动。

网红成新经济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代的网红正在构筑起一股重要的新经济力量。

在去年年底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谈到:“一直以来,我们讨论过网络经济、粉丝经济,但是在整个2015年的变化当中,有一个新族群的产生,就是在淘宝平台上产生的崭新一族,我们称之为网红一族。这是整个新经济力量的体现。”

2015年,和“网红”一词同时火起来的还有“网红脸”:锥子脸,大眼睛,削鼻梁,身材性感骨干,自拍时永远少不了香奈儿……像周扬青、雪莉cherie等人,她们多出生于富裕家庭,其网红模式就是向世人展现“美、壕”的生活日常,而她们的职业多是女装网店店主或网店模特。

上一篇: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 下一篇: 血站护士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