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7:47

新农村教育论文

新农村教育论文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提高农民素质特别是农村青年素质摆到了重要位置。农村青年占全国青年总数的近70%。这支庞大的队伍,既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中坚力量,又是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来源;既是促进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生力军,又是决定农村未来繁荣进步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因此农村青年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农村,而且影响全局;不仅影响当前,而且影响未来。

一、当前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薄弱环节在农民,而突破点应该是农村青年。当前农村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得解决好农民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完成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村级债务包袱有所化解,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各类农村矛盾相对缓和。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却拖了后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思想政治观念淡化。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驭动下,有的农村青年政治观念淡化,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淇不关心;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不择手段敛财,“一切向钱看,成为不少农村青年的行为准则;有的人片面地理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认为“土地分到户,不要党支部’。其次,未能用先进文化武装自己头脑,封建迷信活动猖撅。当前,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盛行。有的农村青年对应该上缴国家的农税等不愿交但出资修庙、树菩萨等却毫不吝裔;有的农村青年外出打工赚钱归来,想的不是继续发家致富,或者带领乡亲致富,而是看风水砌高楼,大肆翻修祖坟、祠堂,丧事奢办,做道场、请神汉等,严重败坏了农村社会风气。再次,对基层干部持对立态度,干群关系紧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涉农政策和法规,政府也为农民办了大量好事实事,受到了农民的拥护和赞成。但目前在一些地的农村青年却普遍对党的基层组织、基层政府及其领导产生了逆反心理,产生了不信任感和疏远感,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乡村干部不够或者不能引起重视。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当前要不要加强对农村青年的教育感到困惑,不知所措。有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起不了多大作用;有的认为当前对农村青年的教育很难抓;有的则认为把农村青年管住就不错了.思想政治教育能抓则抓、不抓也行;有的甚至认为只要把经济工作搞上去了,其他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其次,教育载体不太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办点示范搞得很成功,普遍开展起来就一哄而起,很容易流于形式,往往是“热上头、温中间、凉下面气有的地方热衷于抓先进典型、贴标语、挂牌匾,不遗余力地大搞宣传、空喊口号,不注意创新活动模式、深化活动实效;同时,农村青年人口流动较大,尤其是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的多,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鞭长莫及。再次,教育阵地逐渐萎缩。由于农村经济正面临一些困难,各类工作经费紧缺,一些村镇的农村青年教育阵地、设施十分有限,连有一间标准的活动室、阅览室的已经不多,计生、法制、科技等农村青年夜校几乎形同虚设,各类民间文艺团体的发展也不令人乐观,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娱乐方式如“黄”、“赌”、“毒’.等在农村开始乘虚而入,抢滩登陆。

二、加强农村裔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做好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1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党在惫识形态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党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党驾驭意识形态的能力愈强,整合人们思想认识、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愈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就愈强。新的历史时期,农村青年占全国青年多数的国情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农村青年,强化思想武装,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影响农村社会,凝聚农村青年群众。

2.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的重要手段。大量事实表明,思想文化阵地不去占领,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去拥有,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就必然会滋生蔓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不去学习,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就必然会乘虚而入.侵蚀渗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织.使群众思想呈现出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是把“双刃剑”,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进农村、进农村青年头脑,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3.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就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切实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就旗帜鲜明地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从这一点上看,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尤为重要而深刻。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农村青年的全面发展意识。农民是最讲实际的,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不能同农村综合产业开发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活动结合起来,不能同农村青年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就不可能在农村青年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不可能吸引农村青年群众热心投人、积极参与。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农村青年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青年的合作意识,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圈,推动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和谐。要对广大农村青年进行持续渐进、系统有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发挥其心理调适的价值功能,帮助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走出狭隘性与自我封闭。增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新的道德意识,从旧有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树立新观念、新思想、新道德,促进人自身的和谐。

2.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农村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当前,部分农村青年受不良思潮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理想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缺乏正确理解,对社会主义性质表示怀疑.对党失去信任。精神支柱动摇,精神状态低迷。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不断用党的先进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全体农村青年团结奋斗,才会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往。

新农村教育论文篇(2)

城乡二元模式促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意见”打破“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模式并且保证随迁子女在迁入地的受教育权利,将再一次促进曾经因为顾及子女教育而未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此前,随迁子女在迁入地受教育权利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并且得不到与城市孩子相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受到“户籍”的阻碍,因而绝大部分进程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家里。而今,孩子可以随着父母迁入务工地,并且在务工地接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无疑导致务工人员将留守儿童随迁入城。新户籍制度相对地保障了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给曾经的留守儿童带来接受优质教育的希望。与“随迁”或曾留守的儿童相比,农村常驻儿童则成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常驻儿童的家境比较贫寒,世代农耕,经济收入全部指望几亩田地。家庭经济稍微宽松的儿童已由“留守”向“随迁”或“流动”转变,而常驻儿童家庭经济不乐观,只能指望已经萎缩的农村学校。相比留守儿童,新户籍制度给常驻儿童带来更多的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较之后的失望。大批学生流向城镇、乡村教育走向衰落的同时,农村常驻儿童的教育权利及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乡村学校的撤点并校,使得农村优势资源过于向城镇地区集中,导致农村常驻儿童失去了一些教育机会,这对乡村常驻儿童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2.学校教育“离农效应”进一步强化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农本主义价值取向和城市主义价值取向,前者更多为“为农”模式,后者更多为“离农”模式。教育价值取向的“离农效应”强化主要表现在:首先,新户籍制度在推动进一步城市化中,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看到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为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化的需要,更多的农村人受教育的目的转向“离开农村进城”或者“跳出农门”。在当前情形之下,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就是如何比照城市教育,使之朝向城市教育模式。农村教育依然陷入“读了大学回到农村即是没有出息”之悖论,更多的大学生即使在大城市碌碌无为也不愿意回去建设乡村。其次,在教育者方面,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解体,农村教育已经不能依旧为“农村服务”。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人也应该全部离开农村,因此农村教育目标在于“离开农村”,或者产生“农民无用论”抑或“农村无前途论”。第三,长远发展上,“城乡二元户籍”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农村教育主要是指在农村经济社区环境里,对农村居民(或农民)及其子女进行的教育。长远来看,农村已经从户籍上消失,农村在当前情况之下早晚面临消逝,随着这一思想的蔓延,新户籍使“离农效应”进一步强化。

3.农村教育与乡村文化渐行渐远

文化是物质环境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农村教育的变迁也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一种综合体,然而当下农村教育的变迁逐步驱离乡村文化。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显然造成农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不和谐。首先,在课程结构上,主要以考试为主,农村学校教材采用与城市学校一样,既没有乡土教材也没有显现出乡村文化价值体现,农村教育已经步履维艰。乡村文化价值的显现不仅仅是乡土教材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乡村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即在整体乡村教育教材中应该体现对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价值的充分关注与尊重。其次,在教学过程上,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室用普通话教学,然而农村学校学生有着惯用方言,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东西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转化”,语言障碍往往难以使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连,亦更加难以运用。再次,学校地理位置的设置上,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撤点并校”和寄宿制学校轰轰烈烈进行,农村学校的校舍距离农村越来越远。乡村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地域概念,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涵或者说缺少文化底蕴的空洞符号。作为文化生命的乡村已经终结,乡村社会成为文化的看客,不再具有自我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和机制。学校与村庄渐行渐远,甚至没有了村庄的味道,“一村一校”逐步成为美好的回忆。

二、农村教育困境背后的多重原因

农村学校的教育困境是多重的,新户籍制度催生农村留守儿童转变为城市流动儿童,为留守儿童开启了“教育的春天”。对于常驻农村的儿童而言,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农村儿童越跟不上城市教育步伐,便对城市教育和城市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期待和向往,致使城市教育价值取向在农村蔓延和越演越烈。农村人走向城市,村庄在形式上逐步衰落,农村人吸取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在农村滋长,同时农村失去已有的文化之“根”,使现存的农村文化失去长期以来的传统之“根”,村庄在实质上衰落。农村学校教育是城市的复制和翻版,农村教育“有根”文化缺失而“无根”文化滋长。

1.新户籍制度催生农村学校生源困境

新户籍制度最直接的变革是促进人口的流动,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 102.55万。随着新户籍制度对于流动儿童教育权利的保护,农村留守儿童逐步随着父母进入城市接受城市教育。“要求各地要按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人数来拨付教育经费,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对各地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专项奖励力度”。改革“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是此次改革的重点,这一政策刺激有能力的或者能力比较强的进城务工者将留守在家的子女随迁进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户籍制度为农村留守儿童带来“教育的春天”。且不说农村留守儿童进城之后收到的教育具体如何,但是最起码在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有主动选择的权利。相对来说,新户籍制度对于随迁子女的教育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的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部分留守儿童随迁入城,农村学校教育尤其是农村的教学点更是难以维持,甚至会出现倒闭现象。一些优秀的留守儿童随迁入城接受城市教育,由此而削弱原本已经与城市教师难以企及的农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对于祖祖辈辈世代务农,也缺乏城市就业能力,更无法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致使农村人不愿也不能进城,这一类人群的子女成为农村常驻儿童,不管农村教育衰败到何种程度,他们始终只能在灰心、失望中顽强坚守。

2.城市教育价值取向对农村人的诱惑

农村教育只是城市教育的翻版,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不少农村学校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普通文化的知识传授、轻职业生活技能,农村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农村学校教育更多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顺利“过独木桥”并且“跳出农门”。即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学生和他原本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们不断疏远这种环境……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明在他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途的,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农村学校教育有用之处不在于教给学生农村生活和生存的技能、心态和技巧,而在于诱惑学生埋头纸堆通过高考“独木桥”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新户籍制度下,大量的农村人流向城市,并且有一部分人通过在城市打拼而获得城市户口,过上了农村人羡慕已久的生活,农村学校教育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城市生活的需求,在教学上侧重城市价值取向而相对忽略农村价值取向;“农村无用论”在农村学校的蔓延,农村不仅仅在各个方面的硬件上比不上城市,在如今信息化和城市化逐步发达之下,农村文化已然没有价值,甚至有教师认为“走不出农村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最终的表现形式都是需要逃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3.村庄衰落与学校“有根”文化缺失

更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大熔炉,吸取城市文化,村庄在形式上衰落。生活在农村的农村人难以抗拒城市诱惑,城市文化更进一步在农村滋长,农村文化被边缘化和异化,村庄在文化实质上衰落。村庄越来越小并越来越离散是当前农村的外在特征,村庄生活进一步接近城市,甚至更多的人不愿意从事农村生产。农村教育本应植根农村生产和生活,但是如今的农村教育已然脱离农村传统和已有的生产生活实际。新户籍制度的根本是要鼓励农村群体转向城市,致使城市文化横亘在农村之上,农村文化被淹没甚至被遗弃,农村教育已经不能引导和发展农村已有文化,反之使农村失去已有文化之“根”。农村学校原本有传播、继承和发展农村文化的职能,农村学校是农村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有时候还是唯一的文化策源地,他对于农村的智力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当前农村学校教育不仅仅没有承担起作为农村文化策源地的身份,反而在新户籍制度之下更进一步催促农村学校传播城市教育,进而使农村学校教育的传播根源异化。现存的农村文化失去长期以来的传统之“根”,村庄在实质上衰落,农村学校教育“有根”文化缺失而“无根”文化滋长。

三、农村教育的困境脱离及其出路

新户籍制度的颁发和执行,在一定程度上给原已艰难的农村学校教育带来困境。应保证常驻儿童教育权利,开展适合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教育活动,以防止农村学校教育盲目向城市取向转变。

1.保证常驻儿童教育权利

教育的权利的执行与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公平,新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农村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使更多农村学生享受日益均等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让农村孩子能够得到与城镇孩子一样的教育,拥有更好的教育保障和发展机会。新户籍制度的颁发和执行依赖于农村的发展,而农村的发展依赖于农村的人才储备量,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改变常驻儿童的教育状况。第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应该竭尽所能保证农村常驻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特别要使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师资、设备条件与城市均衡发展。这就需要国家在教育投入方面向农村倾斜,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农村家庭子女也能够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第二,积极探索、建立公平有效的教师流动机制和管理办法,更好地解决教师合理流动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城镇教师合理地向农村流动,切实保障流动教师在农村学校的工资待遇及福利水平,解除他们在农村教育教学的后顾之忧,使农村常驻儿童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第三,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以解决农村师资缺乏和学生较少的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包班制现状、农村复式教学、一师一校等等,采取一定的教师培训、教法指导,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总之,农村常驻儿童教育权利应该在政策上予以保证,在教学质量上予以提高,在生活上予以关怀。

2.城乡教育取向的相互融合

城市取向模式和乡土取向模式,两种模式没有绝对好,亦没有绝对坏,两种取向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育者尤其是学校教师对于两种取向应该心知肚明。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更多的留守儿童进入城市,会让他们产生对城市教育的向往,有攀比心理的学生,在仅仅看到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外在差距之下,会对农村教育失望而向往城市教育。城市教育取向也有一定的不足:首先,城市教育本身针对城市,忽略农村本土生活,教育出来的学生总会犯“五谷不分”的错误;其次,在农村秉承城市教育取向,实则是给濒临边缘化的农村教育再一次雪上加霜,使之更加边缘化,从而再一次减少农村生源。纯粹的乡土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纯粹的乡土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需要。而纯粹的城市教育模式又完全脱离农村,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相互融合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新农村教育论文篇(3)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人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题。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新农村教育论文篇(4)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人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题。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新农村教育论文篇(5)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在这一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三农”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即使经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即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然而遗憾的是,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沦为弱势产业,农村沦为妇老幼看守的家园,农村劳动力沦为农村与城市边界的边缘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这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就精神文明而言,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哪里人手是非常关键的。余惠芬和唐波勇认为: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从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是根本动力;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是先决条件;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是关键环节。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怎样提高农民的素质,需要我们在农村教育发展中探求答案。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瓶颈是教育目标、教育投资和农村教育体系问题,转变农村教育唯升学的应试教育目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切实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占到88%。目前,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绝大多数留在农村,形成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将长期存在。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金华市,2005年调查显示:全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16年,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占0.82%,高中文化水平占13.97%,初中文化水平占51.32%,小学文化水平占26.92%,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99%。另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北省共有3.2万个行政村,6万多名村级主职干部,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低下,也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改观。

我国加入WTO后,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要依照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重大调整,能否取得成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的关键是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经过四、新农村建设中要调整新农村教育的目标定农村教育筛选出的高级专门人才进了城,而淘汰下位与布局结构来的众多人力资源留在了农村,数量供给充裕的农-”釜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新农村村劳动力大军往往伴随着低素质。换句话说,制约建设的根本矛盾之一。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大量的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农村”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即于农村、为了农村”培养人才ol因此,改革新农村教育,进而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成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不容回避的紧迫问题。

三、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是改革农村教育目标一元化的倾向

制约农民素质提高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目标的一元化,突出表现在单一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俗话说,就农村青年而言,考上大学的是“鲤鱼跳农门”,未考上大学回乡务农则“种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如果新农村教育再继续这样办下去,那一定是很危险的。农村教育目标的一元化问题,使农村教育与农民生产生活脱节,造成农村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其最终结果是农民素质偏低,高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偏少,农村经济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针对农村教育的弊端,早在20世纪初,一批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乡村建设、乡村改造的主张,并在全国开展了乡村教育实验。黄炎培提出中国农村教育要走“实教结合”的路子。陶行知尖锐地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

一个世纪后的农村,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仍然把应试升学作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教育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面对少数尖子生;不是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又忽视智力的开发,而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又忽视教给学生关于农村社会发展和做人的诸多知识,而偏重于与高考相关知识的传授。一偏再偏,使农村教育走上了升学指挥棒导引下的仅有一元化升学目标的独木桥。结果是约占10%的高考中榜者,进了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走向了城市或发达地区。而约占90%的高考落榜者,命运最终要赋予他们难以为承担的新农村建设者的使命,这是20世纪农村教育的最大悲哀,也是21世纪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新农村建设中要调整新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布局结构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矛盾之一。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重新认识新农村教育,在巩固和发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使新农村教育形成“成职普”、“初中高”、“农科教”相结合的完整的立体网状结构和良性的运行机制。

另外,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差别的存在,要求新农村教育发展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允许各地自主创新。这样,新农村教育的目标就会随之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除了为城市培养人才外,更多地要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应新农村、热爱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高中初级优秀人才。为此,新农村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地方人才的培养意识,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模式,规划教育未来。当前,新农村教育要紧紧把握完善教育体系、调整布局结构这一突出问题,力求办学最佳效益。一是进行新农村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分散的学校,通过寄宿制或接送制等方式集中起来去办。二是要进行高中阶段学制改革。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其学制可以延长为4~5年。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不断扩大综合高中专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使尽可能多的农村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三是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发展新农村高等教育,实施高层次科技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达到新型农民的水平。

五、新农村建设中要完善新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教育要在“五教统筹”的基础上。采取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袁桂林教授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布局很不合理,过分集中于特大城市,而农村高等教育机构还是寥寥无几。很难想象文盲充斥、缺少高等教育载体的农村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因此,在空间上发展星罗棋布的农村高等教育,应该从战略高度给予重视。笔者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眼下主要应以县为单位在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的同时,通过三教统筹及农科教结合,优化县(市)教育资源,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指导下,以地(市)高等院校为依托,建立县(市)高等教育机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扫除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落后文化,用科学、文明、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这块阵地。

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随着我国“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一些地方已经自觉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了“村支书大专班”、“乡镇企业经理大专班”、“科技带头人大专班”等,也有一些地方办起了农民自己的高等学校,培养新农村亟需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自发的实践,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具有启发和示范作用。比如:早在20世纪90代中期,湖北省就制定了一个宏大的村级干部培训计划:1996—2000,系统培训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各2.5万人,村后备干部和村办企业负责人2万人,保证贫困地区每村干部中至少有1名大学生。浙江林学院2005~首次面向全省211个欠发达乡镇招收101名农民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植物学、森林生态学、土壤学、森林病虫害防治学等与农林类相关的课程。学生在校脱产学习两年,不转户口,毕业后回原乡工作。所需的学习费用由省扶贫经费全额资助。湖北和浙江省的做法,是极有价值的农村高等教育范例。:

然而,在农村建立星罗棋布的农村高等教育机构,实施全方位的以高等教育为切人点的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与改革,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全力投入,尤其是中央政府应将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力投入。此举可视为中国政府实施的“第二个义务教育工程”。

新农村教育论文篇(6)

建设新农村,核心在班子,关键在队伍。推进“班子队伍带村”,适应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新要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优化村党支部班子结构。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为了优化村党支部班子,我们立足于就地选才,全面推行“公推直选”,为全市多个村选优配强了村党支部书记;立足于多方引才,在回乡的转业军人、退休干部、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中优选了多人,充实村党支部班子;立足于下派育才,选派了余名年轻干部,到条件艰苦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目前,全市村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下降到岁左右,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结构明显得到优化。

增强党员队伍能力。为了增强农村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我们在加强“双向培养”上着力,把多名优秀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农村新发展党员中致富带头人占%;把多名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全市农村党员中致富带头人占%。在加强素质培训上着力,按照分工责任制,市委对多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示范培训,各县(市、区)对多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了重点培训,各乡(镇)对村其余党员进行了全面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村党员队伍的致富能力和帮富素质。在加强实践锻炼上着力,通过党员带头办“田园学校”、上“科技党课”、建“示范基地”等形式,使多万党员在农村发展第一线经受锻炼。

健全激励村干部机制。为了构建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我们一手抓政策激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的意见》,建立健全一整套村干部教育培训、表彰奖励、监督管理、权益保障等制度和机制;一手抓导向激励,把“三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用“三村建设”的实际效果检验村班子,考察村干部,评选农村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村党务工作者,形成了党员干部自觉在“三村建设”中接受教育、转变作风、展示先进的良好氛围。我们还实行定期表彰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制度,并选拔多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积极引导和促进村干部健康成长。

二、狠下“三个功夫”,加快经济发展

建设新农村,根本在人才和科技。推进“人才科技兴村”,找到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加强科技普及培训上下功夫。我们从强化科技意识和科学理念入手,拓宽培训渠道,依托党校、干校、农广校等主渠道,同时开辟田园学校、农民课堂、网络培训、科技党课等新途径,两年内使多万农民成为“土专家”、“田秀才”。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培训资源,通过社会化办学、自主性选学等模式,培训培养农村科技实用人才万余名,努力实现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供需平衡。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开展分类培训,对农民群众强化科技普及,对科技队伍强化科技更新,对农村基层干部强化科技武装。目前,全市%以上的基层干部掌握了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服务者。

在加强科技推广应用上下功夫。为了使科技成为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我们着眼做大“龙头”,用产业联企业,围绕建成六大优势产业,用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培育出了一批发展快、辐射强的龙头企业;着力做强“龙身”,用企业联基地,建成了个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基地;落脚摇活“龙尾”,用基地联农户,带动农户应用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目前,全市个“三村建设”示范村初步实现有企业带动、有基地覆盖,成为科技推广应用的典范。

在加强科技产业支撑上下功夫。我们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围绕各村资源建基地、引企业、联农户,全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多家,直接带动农户万多户。采用“支部+协会”等模式,提高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组织化程度,全市建立各类协会余个,覆盖了全市%的乡镇和%的村。我们还发挥组织优势,统筹涉农项目资金,推动部门帮扶。两年来,政府部门捆绑使用项目资金余万元,带动农户自主投入.亿元,激活了城乡市场,加快了全市新农村建设。

三、推动“三个规范”,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建立与农村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进“民主法治管村”,使农村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稳固的社会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用制度规范村务。我们坚持党管农村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村“两委”联席会议、村重大事项向党支部报告、村“两委”交叉任职等制度,推进村“两委”的协调运转;坚持民主管村与依法治村相结合,建立了村务公开和民主听证等制度,推进村务规范运行;坚持整体建设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推行记民情日记、民主评议等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用体制保障民权。围绕实现农民当家作主,坚持村官民选,在村换届选举和村干部职数出现空缺时,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和村委会成员“海选”;坚持村务民管,实行村集体资产由村民理财小组管理,村务报账由理财小组审核,建设项目由村民派代表全程监督管理;坚持村事民决,研究村务请村民听证,村级重大事项交由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投票表决,执行结果由村民评判议决。

用法治规范综合治理。结合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万人送法到村活动,推动农民和村干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以争创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为目标,扎实开展“平安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发动群众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控网络。大竹县、通川区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大竹县庙坝镇五桂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两年来的“三村建设”实践,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农民群众,推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激发了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通过“三村建设”,形成了党员受教育“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前有引力,后有推力”的促进机制。它适应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顺应农民群众对现代生活的企盼,促使农村党员不仅接受政策理论教育,还要自觉提高素质和能力,自觉接受相关应用知识、实践知识教育,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能力。

新农村教育论文篇(7)

2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问题

2.1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不够我国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我国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总体上就比较少,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就更少。最近几年虽然我国财政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有一些专门的培训工程和教育项目支持,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投入没有完善的制度和稳定的资金来作为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不稳定性,培训项目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样培训的效果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整合教育资源比较困难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开展需要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整合各种资源,但是培训资源比较分散、资源的协调性不强以及社会培训资源的整合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教育资源整合比较困难,这样就对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正常开展造成影响。

2.3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好虽然现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农民的技能素质并没有真正的得到提高,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技工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很多企业都比较缺乏技术工人,但是很多农民在经过培训之后并不能有效满足这些企业的实际需求。

2.4在输入和输出方面出现培训脱节的情况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都存在输入和输出脱节的情况,很多输出地政府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农民并不是在当地就业服务,所以就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资,而另外输入地的政府部门认为这些农村劳动力并不是本地人,所以也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3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措施

3.1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加大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应该要稳步的增加,在教育经费方面可以向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倾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也非常强,所以政府部门也应该要从资金上加大对它的支持力度。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肯定不够,所以就需要借助企业、社会以及农民的力量来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最终就能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2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我国政府部门虽然加强了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但是管理体制却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善,各级政府部门的任务和职责需要更加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放线,要以社会和就业的实际需求和前提,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不断加强,对培训的理念和办学理念进行不断创新,在确定办学思路和方向的时候应该要以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对课程和专业进行合理的设置,学校的管理也需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比较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3.3政府各部门的资源要综合利用这样才能有效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开展的合力。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中,综合利用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要对体制进行积极的创新,对各类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培训资源等进行综合利用。另外还要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使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工作中,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新农村教育论文篇(8)

不可置疑的是,大部分城镇和农村之间存在各方面比较大的差别,家长们急功近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根据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对孩子的奖惩。并且目光不够远大,只是集中高考上,只求孩子能够考取好的成绩,所以所有与高考成绩挂钩的学分都会认真对待给以足够的重视,而像体育这类不纳入高考成绩中的学科则既得不到家长的重视,也得不到相关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所以对孩子是否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根本不在乎。而相关的领导,同样在利益的驱使下,只关注本校的升学率以及学生考取的高考成绩是否足够高,是否影响到本校的招生率,而对于体育教学的作用,无人问津,大家甚至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体育课只不过是让学生自己玩耍的时间,试问,在各个社会角色都不重视体育课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很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呢?其教学施行的关注度可见是有多么地差。

2.教师教学人数不够,传统的教师教学观念难以改变。

近年来,受领导观念和地方人事制度的影响,专职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村级学校,专职教师的数量简直屈指可数,好多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师进行教学。因为并非是专业教师,所以在教学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施行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把体育课当成是应付学生的时间,随便敷衍了事,只求体育课上不出事故,这样子的心态,怎么能够使体育课见成效呢?

3.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导师体育教学难以进行。

体育本来就是一个结合游戏且在课堂中进行的活动的学科,所以体育课受到学生的青睐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事实却相反,学生不但部队体育课感兴趣,甚至厌倦体育课,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学习压力大,认为体育课占据了他们的学习时间,认为体育课应该用来抓紧时间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认识不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特别是女生,在体育课中经常会用各种理由来请假,甚至以不屑的态度对待体育教师,如此,体育教学便难以实行,教师根本没有办法很好的进行体育教学。

二、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对策

尽管农村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仍有相应的对策来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

1.适当增加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

无可否认,农村的教师素质与城镇教师的素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减少的,所以需要利用积极的方法来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的教学素质能够达到教学标准。

2.体育教师要更新自己的传统观念,从而适应新课改。

农村体育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改之后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以及指标,多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从而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足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尽量使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农村教育论文篇(9)

在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到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教育经费的投入等的限制,有些技能类课程(包括:体育、美术、音乐、劳动技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等等)没有开设或者并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课时要求进行设置。

2.家庭对课改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里出去经商的和农民工越来越多,他们奔走在全国各地从事各行各业,很多家长从小就将孩子留给自己的长辈,由于长辈们的文化程度有限、教育方法不当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孩子从小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行为习惯差,性格脾气倔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这些“留守学生”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生的成长道路就会难以得到正确的引导。

3.社会多元文化。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多维的现实社会中,受到了社会各种文化的冲击,包括电视传播媒体、网络等载体,由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没有明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有着从众、盲目的心态。社会生活中的多元文化,对学生的思维将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力度,科学、有效地进行反思,促使教育和谐发展。

二、课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基础教育的需要。

教材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连读的工作,我们要稳步向前推进,要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它的目的在于课程内容仍与生活和时代相联系,特别是与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相联系,科技不断发展,新鲜事物不断产生,教材改革就必须紧跟时代,因此,教师的知识也必将不断地改进,主动接受新知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现代社会的需要。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考试内容偏奇、难现象突出;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3.学生发展的需要。

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就是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但是现在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和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三、新课改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动与整合。

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反之制约了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家庭教育是前提和基础,学校教育是提升和深化。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学校应主动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介绍学校的活动开展和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家长应以更加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及时有效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活跃学校校园文化,定期举办校园书画比赛、普通话比赛、校园文化节、校运动会、中华古诗词朗诵比赛、元旦文艺汇演、法制教育抢答、电脑科技文化节和海报制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成长,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让心灵得到感化。

3.全面推进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校本教研,促成学校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让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任何事物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策略和方法。在研究中教学带着研究的课题去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新农村教育论文篇(10)

1.社会关注没能转化。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由来已久,也引来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关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社会上呈现了一种并不令人叫好的现象,一旦某一地区、或某一学校出现问题,社会关注度颇高,人力物力财力急剧向此地区或学校倾斜,问题得到一时解决,但随着人们热情很快冷却,该地区或学校又归于原状。党和政府历次会议对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明确要求,但具体如何细化,如何深化,如何转化,如何发展又是各级政府和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和现实问题。社会关注的转化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细化到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上,要求社会组织将社会上“蜻蜓点水”形式的关注细化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改观上。因为社会关注没能有效转化,政府责任意识不强,办学条件依旧,农村环境继续现状,家庭环境没能改善等等,大部分人对农村义务教育依然似浏览新闻和网页式关注。与其对农村教育表面化、肤浅化关注,不如点滴地逐步推进和改观。

2.管理体制没能系统化。农村义务教育在管理方面表现出的管理思想陈旧化、管理方法欠妥、管理人员欠缺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是由各方面长期没能及时有效更正和治理造成的。首先是各级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没能够将教育管理放在重要和突出位置,对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不够,对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楚、不到位,因而缺乏相应的条件支持。同时,对于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监管和指导,“很多地区学前教育甚至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相关体制不够健全。其次是教育部门认识不到位。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地区教育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和学习交流不重视,仅仅依靠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有些地区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导主任、教务主任专门教师)等几个领导人员进行管理,专门负责老师严重缺乏,酿成管理不及时、不到位、不有效。第三是学校自身认识不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学校忽视党和政府相关教育方针,依旧将升学率放在首位的现象相当普遍,“填鸭式”教育方法得不到纠正,课程开设不统一、不全面、不合理。第四是家庭层面认识不到位。父母远离子女,缺乏必要教育,坚持将子女送入学校就“一劳永逸”,这加重学校管理的应有负担,给学校管理带来不便。

3.学校“内”“外”不美、优化。“内心”不美化。学校资源“内心”不美化主要是指学校各种配套资源的缺乏,必须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够,更不可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其资源。人均占有面积不合格;教学用房不健全“教学辅助用房(实验室、仪器室、音美教室、图书室、多功能室、团队室、会议室、值班室)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农村小学根本没有教学辅助用房。”教学设备不达标;信息技术不发达;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更新换代不迅速等等。河南大学张新海副教授在对中原地区调研发现,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不在于外表的美化而却在于真正将学校“内心”美化。内心不美化必然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内心”不美化不能够给予教师提供一个便利的环境,不能够真正使教师融入其中;内心的不美化不能够为孩子创造一个乐于学习的氛围,不能够及时将孩子接触到新鲜的事物。环境的不够和谐,资源的不够丰富,场所不够宽余,设备的不够更新等等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成才。

“外表”不优化。“外表”不优化主要是指农村教育资源的不优化。囿于农村地区特殊地理位置和背景,致使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出现教师资源的缺乏。教师资源的质量对教育的影响直接反映到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上。教师资源的不优化主要是指:一是农村地区长期执教,经验丰富的教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使农村原有良好教师资源出现短缺;二是指城市的优良教师资源不愿意、不乐意去基层农村执教。即使是在特岗和招教考试胜出的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和研究生也不愿意选择长期执教农村,有的即使执教了,三五年也向城市中迁移,唯余年龄较大教师留守执教,“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学段越低,学校越偏远,老化的程度越严重。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的老教师居多,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很少。”甚至有的城市、地区不但不下放教师资源,而且向优良的农村地区教师资源抛出了橄榄枝,这便造成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落后和质量不提升的恶性循环之中。

4.农村地区文化负面影响化。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不发达和农村地区文化的负面化有着固有的联系。农村环境、家庭观念、传统思想是影响农村教育和青少年成长十分重要的因素,农村消极环境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无形屏障;传统教育思想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无形束缚,“我国教育政策和教育学界多年来一直笼而统之地强调农村教育‘为农’。”家庭陈旧观念是教育子女成长过程中无形障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消极社会环境不破除、传统思想不蜕化、家庭陈旧观念不扫掉,日积月累便成为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蛀虫,成为农村发展和子女成才的绊脚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呈现当孩子出生不久,父母便早早离开了孩子出外打工,真正起教育作用的却是祖辈,这便使孩子接受不到良好教育。在如此环境、思想、观念笼罩下,循环往复,便给青少年的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只有将环境营造好、思想改变好、观念更新好,重塑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地位,才可以更好辅助农村地区学校教育,才有益于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上一篇: 青少年德育教育论文 下一篇: 智能化建筑设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