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7:22

网络心理学论文

网络心理学论文篇(1)

1.问卷调查内容:

(1)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显示,86.4%的学生坦言除上课和日常生活时间外,自己每天的时间全部用于学习;14%的学生除上课时间外每天给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不多于1小时。

(2)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兴趣情况。被调查的学生0.5%的没有兴趣;4.0%的学生有一点兴趣;50.2%的学生有较大的兴趣;45.3%的学生有很大的兴趣。

(3)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的情况。76.0%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有比较大的帮助;18.7%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3.6%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还有1.8%的学生认为有反作用。

(4)大学生最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资源情况。选名师讲座的学生占33.1%;选名师课程视频的学生占20.0%;选案例分析的学生占20.1%;选电子文档与音屏文档的占14.0%;选交流群的学生占12.8%。

2.问卷调查分析:

(1)模型基本分析。从表1中,模型拟合信息,包括仅截距项的情况和最终的模型情况,其中P值为0.006,所以模型比较显著,整体性较好。表2中反映了三个伪回归系数的值,这些值较为一般。但是引入自变量后,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变量具有较好的显著性水平,查找教学资源的途径在5%的水平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显著影响。其他如年级、性别以及网络对学习的帮助效应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显著性影响。

(2)模型参数分析。因此,对于一个认为网络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并且查找教学资源的主要用途是供自学学习使用的大学一年级的女生而言,大都会选择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睡觉等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利用网络方式解决的概率仅为7%,反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而传统的排解心理困扰的方法,如求助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使用概率也不高,仅为31%;但要引起注意的是,仍然有1%的概率会放弃。因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日趋显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对策

1.建立师生网络互动平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交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育理念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利用网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网络教学互动。部分高校在此方面已经做了积极的探索。如:打开广西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主页(http://mcxsy.gxu.edu/cn)后,可以看到里面设置了课程特色、课程建设、教学录像、网络课堂、心理咨询、学术交流等一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的内容。广西大学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实现网上教学互动,有效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第二,通过网络QQ、微信、微博的即时聊天和E-mail(电子信箱)发送电子邮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师生互动。这样,学生心理问题和所需知识通过网络可以非常及时、便捷地得到解决。

2.把握学生需求,增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根据大学生最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资源调查的数据,我们需要建立的网络学习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种:

(1)建电子文档,以网络文字、符号和图像为主的HTML形式的学习资源。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特点来看,有关定义、概念,心理测验量表等辅导型的学习资源和有关课外心理健康知识等资料型的学习资源都可以使用Web形式来编写。

(2)建立名师课程视频、音频教学资源。可在资源库中加入大量的名师网络直播课堂、名师讲座网络视频、音频点播等内容。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源和信息。

(3)建立案例库,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浏览和阅读,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进行学习,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学习,从而调解和化解自己的心理问题。这在时空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建立交流群,以QQ、微信、微博、线上老师咨询和BBS论坛方式为平台的信息交流资源。对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还可以在线答疑和课程指导性的信息,对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控制,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5)建立电子图书、心理电影沙龙、动漫、心理游戏等各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精品,并且力所能及地创作、推广符合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特点、服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群体的需求,在大学生文化产品供应中发挥积极作用。

3.发挥校园网络文化优势,为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产生积极影响。探索和用好校园网络载体,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上建立BBS信息、利用E-mail交流信息、整合信息;创办电子刊物,传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疏导技巧,例如我院创办的《心露》(电子刊)心理杂志和举行各种网络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将图文声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得学生的喜欢。校园网络文化以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觉悟、陶冶情操、构筑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目的,要注重把艺术、时尚、情感元素与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和引导大学生的注意力。

4.精心建设网站,开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天地。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络资源库是一个动态的工程,必须要做到:

第一,要精心制作网站。制作网站包含很多的内容,整体内容的把握、具体页面的设计与制作、图片的筛选、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动画以及视频录像的创建等等。但要坚持进入该网站操作量较少、方便、快捷的原则,要使新的教学课件、新的电子书籍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源一点就可以查到。

第二,要及时更新学习资源。对于不适合再使用的资源要及时删除与更新,以便提高网站的使用效率。

网络心理学论文篇(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网络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的心志尚不成熟,存在自制力不强,遇事容易冲动和消极应对方式等特点,很容易出现沉溺网络的消极行为,而在“网络成瘾”人中,主要又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主,关注大学生的网络游戏行为并对其进行适当地引导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一个新的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现状

网络游戏(Online Games)简称网游,是指利用TCP/IP协议,以Internet为依托,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是电子游戏与互联网络结合的一种新型娱乐方式。按照游戏内容架构的可将游戏分为:角色扮演类,策略类或战略类,动作类,冒险类,模拟类游戏,类休闲类,运动类,赛车类等[1]。

根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群体管理学论文,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其中,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下降至23.3%。而网络游戏用户规模继续增长,达到2.96亿,新增3156万,较2009年末增长11.9%。网络游戏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8.9%攀升至目前的70.5%。

玩网络游戏的人通常被称为玩家,据推算,2003 年我国网络游戏玩家有1380万人,2004年达到2025万人,同比增长47%;2007 年将达到 4180万人。这预示着网络游戏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将逐步加大[3]。从中国大陆网络游戏玩家年龄情况分析,国内网络游戏玩家的平均年龄为23.6岁,其中,19~25岁的玩家占49.3%[4]。据有关调查[5]发现,有55.19%的高校大学生曾玩过网络游戏,其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分别为67%和34.14%。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7.16%的调查对象沉迷网络游戏,喜欢但不沉迷网络游戏的占55.14%。网络游戏成瘾成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主要类型。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分析

才源源(2007)[6]等人在经过调查分析后构建了16~24岁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模型,认为青少年网络游戏心理需要由现实情感的补偿与发泄、人际交往与团队归属、成就体验三个维度组成。笔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实际情况以及和学生的交流,总结出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按心理动因大致可分为补偿型、迷失型、自我挑战型和获得归属感型。

(一)补偿型

网络游戏中各种心理需求的满足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该种需求的缺失。大学生在高中时对于大学都有自己的憧憬,但是,到了大学后,有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满意,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较差,有的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在现实中不能发泄的方式、积存的愤怨可以在游戏中用暴力来解决,从中得到一种快感。网络游戏补偿了他们所缺失的心理需求。Suler(2001)[7]阐述了网络成瘾的原因,认为网络可以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这即为网络行为的动机来源,并认为较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可定义为“缺失性需求”,而高层次心理需求可定义为“满足性需求”。缺失性需求和满足性需求被认为是网络行为的心理需求的两个维度。Szalvatiz也认为在现实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的人更加渴望紧密接触网络及网络游戏[8]。Armstrong等还发现自尊越低的人越会在网络游戏中成瘾,这是由于他们匮乏的社交和自信心的不足[9]核心期刊目录。

(二)迷失型

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与大学时期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大学生们在享受到相对自由空间的同时对新的生活目标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而电脑的迅速普及为大学生迷茫的生活找到了一个突破口。Young[10]提出ACE模型解释包括网络游戏成瘾在内的网络成瘾行为,A、C、E是指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和Escape(逃避现实)。匿名性是指人们在网络里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用户在网络里便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用担心谁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便利性是指网络使用户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逃避现实是指当碰到倒霉的一天,用户可能通过上网找到安慰。很多最初玩游戏的大学生并没有打算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只是由于空闲时间太多,就去随便玩一下。结果随着投入的时间和金钱的增多,导致越陷越深。即使现在终止,仍然有很多空闲时间难以打发,等以后接着玩的时候等级和装备会远远落后别人,不如继续玩下去。秦华等(2007)的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包括行为重复、沉浸体验、玩家的孤独感[11]。

(三)自我挑战型

一般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管理学论文,希望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但由于目前应试教育中知识的乏味、教育手段的单调化、实践机会较少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成就感,而游戏中的升级、积分、地位、特权等则可以较好的满足其挑战心理,获得成就感。

正如游戏设计师Geoff?Howland所认为的,网络游戏使人成瘾的因素包括:想完成游戏的动力、竞争的动力、提高操作技巧的动力、渴望探险的动力、获得高得分的动力[12]。有研究者以沉浸理论为依托对网络游戏行为的动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在网络游戏中进入了一种“沉浸状态”就会延续游戏行为(Choi & Kim,2004)[13]。挑战与技巧是影响沉浸的主要因素,若挑战太高,行为者对环境会缺少控制能力,而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反之,挑战太低,行为者会觉得无聊而失去兴趣,在两者平衡的状态下,行为者就会有一种“最佳体验”(Csikszentmihalyi,1990)。Choi and Kim(2004)[13]认为最佳体验的实现是网络游戏行为的关键动机。

(四)获得归属感型

我国的教育评价机制是用学生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许多成绩平平、在现实生活中性格不够开朗的青少年,他们同样希望被别人喜欢,希望融入集体,但由于自身的性格以及其他原因,很可能被老师、同学漠视,不被别人关注,游离于班集体之外,这使他们归属与爱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于是转向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来寻求心理的安慰和需要的满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孤独感是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如Suler认为具有孤寂感的人容易在网络上寻求情感的慰藉,并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Loytsker与Aiello在研究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联中也发现,较高孤独感的人比较容易成瘾。另外,很多网络游戏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这种交往与合作会使人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归属感。

三、正确对待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

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使大学生满足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增强自我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也容易使他们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产生心理失衡。因此,应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并积极面对其负面影响,并逐步规避消极作用。

(一)端正对网络游戏的认识和态度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一提起网络游戏,首先想到的就是网络游戏成瘾,忽略了网络游戏吸引大学生网民的深层心理因素。如前所述,网络游戏正是具有了满足大学生网民深层心理需求的特点,才受到大学生网民的喜爱。深入细致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原因,一分为二的看待网络游戏,发现大学生通过网络游戏表达的内心世界,承认网络游戏具有在虚拟世界实现愿望、弥补缺憾的优势管理学论文,而仅仅将过度依赖和沉迷网络游戏作为需要矫正的目标,才能解除大学生网民的心理防线,为进一步引导打下基础。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学校应该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引导他们如何适应和规划大学生活,避免出现漫无目的、过一天算一天、病急乱投医等的现象,通过广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各种校园文化和科技活动,如各种兴趣小组、实践小组、社交技能、生活技巧训练班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以现实生活的乐趣来取代大学生寻求网络虚拟满足的机会。

(三)构建绿色网络体系,并指导学生从网络游戏中学习专业知识

我们应建设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游戏”,并指导学生从网络游戏中学习专业知识,这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如网络游戏开发商在开发网络游戏产品时,要考虑到所开发产品不仅可以满足青少年休闲的需要,还应当满足他们开启心智的高层次需要,努力把网络游戏打造成有丰富文化内涵、传播知识和文明的渠道。如在教育网络游戏的开发过程中,游戏公司可邀请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参与进来,因为他们充分了解青少年的知识结构和心理诉求,可以动态地调整和完善游戏中的教育成分和结构,更好地将知识与游戏相融合,使之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另外,学校可结合专业特色设置一些相关的网络游戏专业课程,如在计算机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程序编写、试运行、现有网络游戏的优劣势分析等课程;教育类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所隐含的对人的教育作用、以及玩家的心理诉求分析等课程;经济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的营销策略、商业卖点的开发等课程;管理类专业可考虑开设如何在网络游戏中设立游戏规则以实现对玩家的管理、对游戏项目运行的管理等课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增长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和兴趣被专业兴趣所取代。

[参考文献]

[1]http://www.gnnic.net/gnnic/view67.php.“天府热线杯”2002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调查报告.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EB/OL].http://it.sohu.com/s2010/cnnic26, 2010-7-15.

[3]卜卫,郭良.2000年中国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EB/OL].http://ec.youth.cn/itre/index_htm.

[4]2006中国网络游戏玩家普查报告[EB/OL].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www.cnnic.net/index/OE/manual/index.htm,2006.

[5]高鸣,成科扬.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介析及有效干预[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

[6]才源源,崔丽娟,李昕.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研究[J].心理科学,2007,1.

[7]Suler, J. Internetaddiction. 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 ausinterview.html, 2001

[8]Szalvatiz,M.Can webecome caught in the web[M].Newsweek,1999,134:11.

[9]Armstrong,L.,Phillips,J.G.,&Sailing,L.L.Potential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0(53):5373/50

[10]Young K S.What makes on-line usagestimulating: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The 105th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sychological association,Chicago,1997.

[11]秦华,饶培伦,钟昊沁.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探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

[12]张璇,谢敏,等.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2.

网络心理学论文篇(3)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是客观世界在作者头脑中的主观反映,也是作者心灵的观照与折射。在一个开放、自由、平等、包融的网络空间缔造的网络文学真实而清晰地凸现了信息时代的后现代社会一代人的心理现状和精神诉求。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野去审视网络文学,运用相关的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去关注广大网络的心理健康,侧重揭示其心理上的缺失,并提出积极健康的心理导向,引导创作主体进行心灵的整合,提升其心理品质,从而也提升网络文学的健康品位。

一、自我的迷失与心灵的自律

网络文学借助高科技,颠覆传统文学的禁锢与权威,带给大众广阔的写作天地,满足了现代人在以往的表达领域难以获得的本能欲望的满足;但网络文学这一优势也是其自身的不足,其随之也带来了们自我的迷失,造成人格结构上的缺失。为此,网络创作主体应保持心灵的自律,才能拥有健康统合的人格。

(一)本我的过度张扬引致自我的迷失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之快,社会竞争之大,生存压力之重,引致人们沉重的心理负荷。这样,人们本能地进发出一种寻求解脱、发泄、舒展、放松的欲望,来展现本我的心理需要;而网络则提供给了人们一个开放、自由、平等、匿名的言说空间,为民间话语和文学边缘群搭设起一个宣泄情绪、倾吐心扉、张扬本我的传播平台。在网络这样一个“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虚拟空间,带来的是假面舞会的狂欢。

文学创作主体性的丧失,更彰显本我的欲望。所以,网络文学较多地在内容上表现出无意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对人生对生命价值的总体思考,而让游戏、快乐、宣泄等成为写作的主导,文笔直露,调侃、媚俗、幽默,审美上追求趣味性和时尚性,显示出低俗化和平庸化。如张韬的《理工大风流往事》,所谓是戏仿成搞笑版的《三国演义》,全篇颠覆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模式,消解历代华夏民族积淀的集体潜意识,而重新演绎出一部现代大学校园的风流史,从学校管理层到刚入学的新生,无不追求一种个人的感官享乐主义:身为理工大保卫处处长的吕布,自巡查女生宿舍一睹貂婵的芳颜后,便毫不遮掩地追求貂婵;被喻为风流少年的周瑜,当然少不了有出格的爱情表达方式,引起一场课堂闹剧;甚至连罗贯中笔下最讲仁义道德的刘备也成了只知道情欲,常常不择场地与甘妹妹“看书”的顽劣学生。此外,还有昔日憨厚忠实的关羽,英雄盖世的张飞等也一样是为情为色所困的学生。全文表现出一种本我的过度张扬,以及个人感官享乐及物欲的膨胀。

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包括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如果本我不断强大,自我就会迷失,超我就会萎缩;没有了超我的制约,本我、自我、超我就会无法协调而引致人格障碍。网络文学中表现出本我的不断强大,个人感官享乐及物欲的膨胀,反映出一代创作主体群人格中自我的迷失,是自我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超我的无视所引致的结果,是后现代社会大众审美趣味和文化消费的产物,是当今传统文化的失落和世界文化发展危机的体现。所以,这类媚俗的网络创作过滥,会对创作主体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带来人格结构上的障碍。

(二)心灵的自律能整合人格的缺失

超个人心理学中所融汇的中国古典文化瑰宝《道藏》中的《自由论》认为:自由是万物生灵共同追求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天地赋予万物生灵的基本条件,是平等、公开和无私的;但自由必须顺承天地生灭转化的规律,形成自由与约束的关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达到动态平衡方入正途。如果过度强调个人的自由,就必然违背天地之规律与法则,就要受其惩罚。所以,人的心灵是自由的,也应是自律的。人的社会性的一面,决定了人必须遵循文化传统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形成一定的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才能让个体的人格得以发展、健康和完善。具体体现在网络文学创作中,即要把握创作的自由度,体现出文学诗性的自律。

当然,一些成熟的网络作品已体现出作者达到了这一心灵自律的境界。如,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这篇在1998年网络文学早期就一炮打红的作品,是一部用现代外形演绎古典爱情内质的佳作。作者生活在当下一个物欲横流、婚姻和性都呈开放性和商业化的社会,但作品以一种连牵手、接吻这样的恋人之间司空见惯的动作也没有的含蓄形式,去表达一种真挚、热烈、坚贞的爱情,这正体现出作者的一种纯洁的恋爱观,一种心灵的高度自律。此外,还有拥有一种无私之爱的漓江烟雨的《我的爱漫漫飘过你的网》,保持现实的清醒之作的李寻欢的《边缘游戏》等,都体现出创作主体心灵的自律。所以,网络文学要走向一条健康之路,就需要广大网络创作主体用心灵的自律去整合已缺失的人格结构,在写作中塑造自我健康统合的人格。

二、精神性需要的缺失与精神境界的追求

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又称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另一类是高级需要,又称成长性需要或精神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超越性需要。运用这些理论去透视网络文学,发现更多的体现出创作主体在缺失性需要上的满足,而精神性需要则缺失,突出地表现为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而精神境界则严重失落。

(一)归属与爱的需要满足背后倍感精神的失落

在现代后工业的社会,人越来越物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显冷漠、复杂、虚伪、功利,迫使很多人不得不封闭自己,备受孤独、寂寞的折磨;但人类有天生爱群居和与他人建交亲密关系的本能需要,现代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后,更渴望归属与爱的需要。网络文学正为此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环境。网络知名作家邢育森在《写在(柔人)前面的话》中写到:“我所写出来的文字,抒发了我的胸臆,也激发了他人的响应……我最喜欢的是看网友们的Re:,即对我文章的回应,从中我可以感觉到我说出了他们心里想说的话,他们需要着我正如我需要着他们……一种崭新的交流和传播方式诞生了。不再是传统媒体的面目和思想权威的口气,完全是发自年轻人心里的声音,没有掩饰,没有隐瞒,没有欺骗。或者生涩,或者稚嫩,或者偏激,但它们真实。”可见,网络技术的交互性,带给作者与读者以迅速快捷的信息反馈及思想情感的互动,这一点成为网络文学较之传统文学最有优势的之处,也是其最为吸引人的特征。通过多向多次的心灵沟通,让创作主体寻找到在现实社会中难以找到的与你同欢乐共患难的交际圈,获得一种认同感、群体感,从而满足心理上的归属需要。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主体缺省,揭去了人们社会生活角色的人格面具,带来前所未有的叙事方式,用最“无我”的方式实现最“真我”的表达与交流。在这样一种自由、平等、包融、共享的虚拟空间里,让创作主体充分感受到人文主义的关怀精神,从中让他们找到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的爱:真挚的友情甚至纯真的爱情,从而满足了爱的需要。

网络文学一方面表现出对人的心灵的高度关爱;但另一方面又让人倍感精神的失落。网络的现实虚拟化,创作主体缺省的言说方式,使人类复活了人性,也临近了“本我”的状态,使网络文学成了现代人游戏的狂欢场;然而,这种游戏式的写作至今尚未成为人类栖息的天堂。狂欢过后,人们感到的是更浓重的失落与孤独,在网络上这种热闹、默契的爱与归属感,最后导致的是感情的空虚和精神的失落。正如安妮宝贝在其作品《告别薇安》中所叙述的网络交往模式:薇安和“我”的网上邂逅只是一场南柯一梦,是寂寞的都市人之间的温存的心灵抚慰的需要,永远都没有成为现实相遇的可能,告别薇安的梦醒时分,“我”感到的是一无所有。此乃精神失落表现的第一层面。

其第二层面是网络文学中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的失落带来的精神失落。网络文学由于过多本我的展现,“作品很少有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襟怀和隽永的诗情,更多地表现都市化过程、全球视野、中产阶级方式诱发的欲望喷涌和情感释放。……这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倡导的哲学意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信奉的‘载道经国一立言不朽’的古训大相径庭。”如,卫慧、棉棉、九丹、尹丽川等一类被尊为“用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的作品。典型的有被列为禁书的卫慧《上海宝贝》,描述一位中国现代女小资倪可畸形的情感生活历程。她与有生理缺陷的青年天天同居,在他身上找到了爱情的归属,但可惜无法找到性爱。于是,她又与外商马克演绎一段段放荡不羁的性爱浪漫史,表现出一种对本能欲望的疯狂追求和恣意的满足。但这种有违传统文化的灵与肉分裂的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导致倪可在心理上严重的精神失衡。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也观照出创作主体的同样的心理需要及其缺失。这样的文学创作仅是创作主体的“力比多”的释放,而没有体现出传统文艺中的个人精神的升华,达到精神分析学说中“文艺升华”的高度。作品这种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消解,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漠视,对民族长期积淀的精英文化的集体潜意识的泯灭,带来的是创作主体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二)追求精神境界,满足精神性的需要

超个人心理学中关于“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的理论,为我们揭示出网络文学创作至为重要的心理导向。超个人心理学认为:人类存在之最深层的动机是精神的追求,精神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为自我提供了支撑性的架构,成为当事人生命的中心。精神领域是每一种文化历史的核心所在。由此可见,网络文学创作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应离不开精神境界的追求,应让创作的过程成为作者满足精神性需要的过程。

当然,一些成功的网络文学的创作已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如,网络作家邢育森,就是一位追寻精神的网络作家典范。他1993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读研究生,就开始网络写作,十多年来,创作不断,成果丰盛,写有小说、散文、诗歌、随笔、只字片言等,网络写作使他找到了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境界。在他的作品中,如,小说《柔人》、《活得像个人样》,散文《人生与河流》、《漂泊的海洋》,诗歌《当年华已逝》、《春天的声音》等,总是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哲理思辨,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人类精神文化的探究与追寻。邢育森创作不断。他的精神性需要也得到不断的满足。

三、习得无助的强化与写作治疗

网络文学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可谓真正实现了“写作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广大文学爱好者满足和体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但网络文学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也令创作主体容易迷失现实,形成对社会、人生实践上的习得无助的心理。形成在人格系统中的“自我与实践活动”方面的心理缺失。所以,网络创作,应使之具有“写作治疗”的功能,成为创作主体整合这一心理缺失的圣药良方。

(一)自我实现背后的习得无助强化

在上面所述的层次需要理论中,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成长性的需要。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文学轻而易举地颠覆了既往的文学体制,消解了编辑、批评家、书商、权力部门等纸介文学制造的种种禁区,也颠覆了既往的文学权威。这样,提供了众多民间缺乏文学话语权的文学爱好者找到了一个可以直接展现自己写作才华的舞台;而且当有“佳作”屡被点击,甚至蜚声网上文坛时,写作主体便获得一种自我实现感。的确,网络文学还造就了一批知名的网络作家,如在早期网络文学上发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而一举成名的蔡智恒。被誉为美女网络作家的安妮宝贝,担任“榕树下”文学网站总编的李寻欢,获得网易第一届网络文学大奖的邢育森,获得网络第二届文学奖最佳小说奖的宁肯,被誉为十大网络的今何在等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网上走红。还被出版社相继印成纸介文学,获得传统意义上“作家”的美誉。更满足和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网络文学的开放与自由,提供给大众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但网络的虚拟性,也带给众多的网络产生一种“习得无助强化”的心理缺失。

习得无助理论是动物理论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他发现: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不好的事情,会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放弃和感到无望;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屡遭受挫折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有些事情不是自己的能力所能控制的,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习得无助。网络文学多以游戏的态度和标准作为人生的态度与标准,会令个体丧失现实中的自我价值标准及对现实的审判、驾御能力。现实并不能只由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所弥补和代替,彼岸的世界只是你映入眼中的彼岸的烟花一样辉煌但却短暂,可望而不可却。意识到这一点,主体便会陷入一种介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迷失状态,正如李寻欢的网络作品《边缘游戏》所写:“我现在终于明白,这个由游戏开始的故事终于还只是游戏,不仅因为它出现在一个游戏的空间里,其实它是不是游戏,也并不是我和凤儿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故事本身决定的。这个物质世界自有内在规律,而我们的灵魂只是这个世界可怜的沙尘颗粒,没有丝毫力量。”因此,如果一个人沉迷依赖于网络文学,而不注重回归现实;喜欢在网上狂欢而不融入社会,开拓人生,就会丧失自我效能感,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不断强化习得无助的心理,令主体的人格产生障碍,最终无法立足社会,把握现实,而成为社会现实的悲剧人物。

(二)写作治疗能增强自我效能感

网络心理学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111-03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更是党的十对全体国民提出的重要课题。在高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认同度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师生通过网络进行的校园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是校园文化内容得以表达和实现的条件与载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因素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创业意识、成长意识的形成,也给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挑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和内容,把符合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先进科技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渠道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师生共进”的和谐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化,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文化的交融与繁衍日益广泛,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政治性特征隐性存在于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活动中。受西方不良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片面追求个体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俗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潜性教育作用和渗透作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精神已是当务之急。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文化的认同度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高度自主的创造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建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形式,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不断提升青年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创建、参与中的互动、开放、平等又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网络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在参与、互动、创建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形态进行传导和散播。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高校网络文化的视野中加以思考,以校园网络文化为载体和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建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关涉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对社会文化“热点”和学生思想“兴奋点”的内容要深度挖掘、深入解读。在理论课课堂上围绕“热点”问题,选准时机,找准事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深入挖掘其教育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引导教育。

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高度开放的社会性为大学生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载体移动方便,信息来源高度开放,交流共时互动,传播跨越时空和身份界限”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它还“打破了校园疆界,破除了地狱鸿沟”。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架构了桥梁。此外,校园网的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但同时又易引起学生对信息资源内容的误解,对信息处理的错误观念,导致信息污染、信息过载的现象,这又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文化选择功能,“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各种环境影响进行选择和调节,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甚至转移环境影响的某些因素,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轨道,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情景”。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应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维护主流文化,批判异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

3 高校网络文化复杂的价值多元性挑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网络社会是一个充斥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尖锐矛盾和冲突的纷繁芜杂的多元世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对现实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网络文化的共同反映。信息来源的开放性带来了内容的多元化,加之新兴社会文化传播方式以更为自由的传播途径,无孔不入,使各种社会舆论信息良莠不齐,这些状况冲击并消解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导致少数学生社会道德生活呈现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维护和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困难和障碍。面对如此复杂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整合功能。要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性,积极提升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有效地传送给受教育者,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与自觉追求,并始终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有序发展和谐共存。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对校园网络文化呈现出的多层面、多渠道的不同声音分门别类,有效识别,唱响主旋律,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新阵地。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

高校网络推动了大学生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合与发展,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性愈加强烈。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虚拟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完全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从虚拟空间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满足。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无助,缓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但同时,网络中的污浊和混沌也在腐蚀着他们的意志和心灵,迷惑他们的行为选择。高校网络文化的这种特性对大学生性情的培养、行为的规范增加了难度,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同时,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研究,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高校教师与学生作为建设主体,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网络渠道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因此,依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鲜明的育人导向功能,探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如何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准确概括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网络文化的特殊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围绕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先进理念,对高校网络文化功能的研究应以育人为主旋律,构建智育、德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研究模式。

1 智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能的锻炼开发大学生的智能。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性研究,积极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高校校园教育网络,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愿科研、自专学术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智育功能。

2 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艺术,遵循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将学生内在需求和时展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着眼于时展语境,利用校园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新途径,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美育,是指以美育人,使大学生在美的创造和鉴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渐实现心理更加健全、人格更趋完美、个性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大美育”观为指导,高校网络文化内容要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例如,网络文化内容按照美的内涵分设“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专栏。“内在美”专栏可通过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优秀作品的正能量的发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在美”专栏可设置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打造青年学生喜爱的时尚、健康主流,在传递富于美感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对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以正确引导。

4 行育,主要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教育,加强高校网络的行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网络建设要抓好网络舆情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关注校园网、博客群、网络社区、BBS论坛等网络空间,真正参与相关内容的建设与交流,建设公平、公正、和谐、友好的网络舆情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高校网络主流舆论。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积极主动研发网络产品,如师生共创微电影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大学生喜欢的个性化沟通平台,如博客,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5 教育,指大学文化育人既要通过显性教育方式。如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具体形式来实现,又要通过隐性教育,即大学的学风、教风、校风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和“润物细无声”的隐性途径来实现。这就要求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在高校网络文化中营造和谐、唯美的校园文化,注重寓教于“境”。如将学校的校史、优良传统记载于网络文化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独特气质和校园气派,自觉地融人到校园情境中。此外,校园网络文化还应匹配相关课程教育的教育资源,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相关人物的介绍、评论。通过榜样人物实例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高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根植于社会,容易受到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受到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碰撞,更易呈现思想纷呈的局面。因此,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原则,以培养德育、智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效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开辟了高校校园网络并将其作为“第三课堂”与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的“第二课堂”并驾齐驱。网络课堂具有超越时空、随时随地开展工作的育人优势。因此,优质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协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网络心理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162-2

引言

随着当前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网络信息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尤其在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就目前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对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很多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校园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从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制度建设方面来说,网络舆论的管理并没有对其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而是采用“封堵”的方式,对“不利”的舆论信息进行封堵,使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种管理方法完全不能适应当高校舆论管理的发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表达,从而造成不利舆论导向的恶性循环。如果对高校舆论管理不加引导,依然采用当前的管理方法,不利于高校舆论宣传以及正确网络文化气息的形成,也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

另一方面,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显得比较尖锐,高校管理中学生与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出现较大的“摩擦”,尤其是网络舆论仅仅依靠网民自身道德进行支持,使网络舆论资源成为网民发泄不满和随意宣泄的场地。在国家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需要从网民的心理以及社会现象的具体意向方面进行分析。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与高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认真对待高校网络舆论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从舆论新闻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科学规划网络舆论作用的正确发挥。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舆论是建立在学生对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评价基础上,并且通过互联网信息交互的方式来达到舆论资源共享的情况。随着互联网资源在高校学生当中应用范围的不断加大,使得网络舆论所具有的影响力更为明显,尤其是学生个人观点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表述,使得消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当前阶段,大学生网络舆论信息主要来自个人微博、空间、BBS论坛、贴吧等,并且成为大学网络舆论的主流表现形式。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随意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使得网民在表达自身观点的情况具有随意性特点,将自身情绪以及观点随意发表在网络上,尤其是一些观点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情绪化以及个人极端思想倾向。这就使得网络资源成为网民随意发泄自己情绪,表现自己思想观念的地方,也正是由于网络资源的这些特殊性质,使网民对网络舆论本身没有责任感,使网络舆论秩序混乱。

近年来由于高校网络舆论方面监管不力,使校园文化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通过网络舆论诱导学生犯罪,或者导致学生自残、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使得网络舆论这一虚拟资源对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高校教育制度体系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全面,使得舆论表现方式比较偏激,加之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外部压力的加大使得学生将更多关注放在网络舆论方面,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偏差。

二、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的问题表现

当前网络舆论是高校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由于网络思想良莠不齐,很多网络舆论信息表现出极端性特点,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出现反叛性特征。又由于网络舆论观点表现的随意性,使得网络舆论观点表现出网民对现实不满的宣泄,这些负面情绪会对网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形成。

当前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难题:首先是网络舆论中不良信息对网络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网络舆论资源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偏离;第二,是网络舆论资源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方面的需求,在为学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三,是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高校网络舆论管理问题必须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方面进行充分分析,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

三、加强对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的探索

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是当前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资源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法制的高度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监管,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民主意识,体现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理念。

网络舆论监管需要从新闻学角度进行考虑,在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舆论的新闻定义进行探究,舆论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形式,而舆论管理对于新闻传播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对网络舆论的进行客观性认知,在顺应时展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机制进行了解,从而加强网络管理体制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校网络舆论监管制度,切实把握好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几个主要环节,对危害学生思想,破坏网络环境的信息进行依法处理,不断净化网络舆论资源,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的影响。

其次是要建立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系统,网络舆论能够满足学生对社会知识和日常信息的需要,以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网络舆论信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切实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第三,要努力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化解机制

要从网络媒体的功能建设方面考虑,既要对网络舆论的功能进行加强,完善网络舆论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建设,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舆论资源,使学生懂得网络舆论的实际用途,以正确的方式来接触网络舆论。

参考文献:

[1]姚霞,何祖锋.试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法治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69-71.

[2]彭红雷,姜旭英.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的组成及建构[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2,(12):33-33,62.

网络心理学论文篇(6)

随着网络文学研究的逐步推进,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研究愈加全面,所使用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逐步成体系,网络文学研究范式也正在创建当中。笔者结合网络文学研究成果,发现主要涉及如下内容:第一,网络文学的定义;第二,网络文学的特点;第三,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研究;第四,网络文学接受的研究;第五,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性;第六,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第七,网络文学的价值评判;第八,网络文学的未来走向与对;第九,网络文学与网络技术的关系;第十,网络文学的批评现状。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几乎涉及到与网络文学的各个层面,内容体系已接近完整。另外,笔者对涉及争议点以及各自论述的角度进行梳理,为网络文学研究范式的创建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

1网络文学研究的本体定位

网络文学是否存在?如果有,该如何界定?这一看似溯源性问题,其实始终都在困扰着网络文学研究的每一位学者。因为文学的存在及定义,本身就是一个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再加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纠缠不清,对网络文学进行界定,其难度便可想而知。有部分学者对网络文学的存在持否定态度。李敬泽认为:“文学产生于心灵,而不是产生于网络,我们现在面对的特殊问题不过是:网络在一种惊人的自我陶醉的幻觉中被当作心灵的内容和形式,所以才有了那个‘网络文学’”[1]。学者李洁非强烈主张:“撇开‘文学’一词来谈网络写作。网络写作根本不是为了‘文学’的目的而产生的。”[2]但是更多的人认为网络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已经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中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网络文学领军人欧阳友权与他的研究团队在著作中完全肯定网络文学存在的事实。网络文学的本体究竟该如何界定?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从载体上判断,只要具备了网络这个载体的文学作品都是网络文学;第二种从内容上界定,只要题材与网络有关即属于;第三种从思维方式上判断,具备后现代的网络思维即属于;第四种从表现手法上判断,重视超文本与文学的组合。纵观这四个观点,它们各自仍存在不足。第一种过于宽泛,第二种忽视了网络文学题材的多元化,第三种无法明晰网络思维这种抽象提法,会造成概念含混,第四种只关注到超文本文学,未免概念过于狭义化。笔者以为,网络文学不妨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即传播层面的网络文学、话语层面的网络文学、技术层面的网络文学,它们分别代表了网络文学存在的三种状态。理解但无需定义,或许是一件更适合的事。总之,“网络文学本体的界定”我们不用急于用一个概念对它进行圈定,如果从外延和内涵两个角度,同时结合网络文学的三个层面的生成形态,恰当地施以阐释或者描述,或许更能帮助人们理解网络文学本身。

2网络文学研究的批评方式

网络心理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43-02

网络文化的发展,改变着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水平和行为方式。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挖掘高校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潜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对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因为互联网络的兴起和应用,推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引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方式、培育环境和培育效果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培育方式方面,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形式使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实现了快速传播,突出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和多样性,调动大学生的感知器官,激发其思维的认知度,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愉悦的视听感觉中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并升华思想。在培育环境方面,从传统的教育资源口头传授和印刷文本的物理空间传播模式转向虚拟的网络社区,打破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育的素材。在培育效果方面,海量网络信息实现了培育内容跨校、跨地区甚至跨省的资源共享,满足大学生对不同方面知识的涉猎,扩大培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平等互动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互联网开放式和无中心的网络结构,打破了某一主体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引领人们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决定高校网络文化平等互动性的特征。高校网络平台双向开放共享的信息沟通方式,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突破身份、地位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观点、挑战权威,实现话语权的平等,推进大范围、深层次的双向交流互动。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中可以无比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利于师生间教学互动,实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有效融合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重视个体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励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大学生的“人的科学”。

(三)高校网络文化有限开放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是教育的必然

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和平等互动性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地域界限,将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吸引众多学生通过网络自觉接受教育。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理念的阵地,其价值取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决定了高校网络文化的有限开放性。高校网络文化建构的核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发展全过程,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对热点话题的观点看法,高校管理者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观点看法,深入、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交流探讨。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困境

(一)高校网络平台技术和内容更新的滞后性减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点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新扩张迅猛,发展速度惊人。但高校网络平台的更新却明显滞后,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更新的滞后性,因设计和功能定格化,网络的监控、管理和利用未同步,制约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快速和长远发展;二是内容更新的滞后性,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趣味化、形象化欠缺,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多样和多变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主体的流失。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全球性、繁杂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极大的冲击

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网络的零门槛、无屏障、跨文化等特征使各种形形的观念、文化等不加过滤堂而皇之地进入到网络中,在丰富信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国际霸权集团企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在中国构建“西化” “弱化” “分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甄别,会产生认知偏差和价值偏离,使得网络受众的价值观有被“西化”的风险和“多元化”的倾向,后果难以想象。

(三)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虚拟空间,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极大便利地获取所需的超大量信息,以虚拟的身份快速完成人―机―人对话的交流。网络信息的交流匿名化,难以实施严格的言论监管,大学生随意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容易使其沉溺在虚拟的“生活圈”,加剧非社会化倾向的“自我封闭”。同时因为缺乏“共同在场”的压力,责任、义务和信任常常变得软弱无能,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萎缩淡化,导致价值判断中出现多重标准,引发网络受众的道德行为有失范化的风险。

(四)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群体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助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高校网络文化境域下,学生可以根据信仰、目的、爱好、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教育程度等因素自愿组成非正式群体,如果一旦一个人错误的价值观念被群里的人认同响应并迅速影响扩大后,网络的群体性就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度。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

变革以说教式为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向“主客体双中心”的多向引导式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

1.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主体与时俱进。教育者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采用渗透和双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尊重教育客体价值需求。首先,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主体性价值。要求大学生遵循网络伦理道德,明确责任和义务,创造性地学习和开展网络各项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其次,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情感需求。教育者要以情感人,抓住时代脉搏,找准切入点与学生需求接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后依据大学生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如根据本专科大学生素质分层次教育,分年级分阶段教育,分不同类型学生教育,分现实和虚拟的情境场域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

1.利用高校网络文化,构建思政理论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思政理论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且拓展了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思政理论课程的精髓如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用典和形势与政策等教学内容在高校网络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日新月异的高校网络文化动态信息要求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高校教育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汲取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

2.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创建网络特色的育人工作。高校加大施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作用的力度,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思政理论课堂教学形式枯燥乏味,通过思政精品课程网站、德育网站、网络交流平台能够获得实质性突破,打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把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先进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时效性,渗透影响、教育着大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有效融合

1.建立一支有过硬思政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的思政工作教师队伍。首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严把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入口关”。强化全体教职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责任意识,充分运用高校网络文化增强教育传播的超时空性和无障碍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共管工作机制。其次,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接受专业化培训,了解网络应用程序,加强开展网络教学的能力,避免出现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片面性和文化话语体系的模式化。再次,教育者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要加强甄别和选择的能力。捕捉背离核心价值观的错误网络言行和不良现象,快速辨别和正确决策,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2.建立一支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责任感的思政工作学生骨干队伍。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领导者和主心骨,对一般学生有领导和示范作用。培养目标一般大学生以内化与践行为主;学生骨干要求带头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行为模范为己任,感知、带动一般学生。学生骨干是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和网络文化传播的生力军,协助教师做好网络文化的形式建构和内容组织,努力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学生骨干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协同教育的优势,同时可以发挥朋辈辅导员监管网络文化中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言论和事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解决认同问题,创新性地将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软文化侵蚀,拓展其融入领域,实现价值观认知价值观共鸣价值观践行过程,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三观”,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琪.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透视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53-56.

[2]李净,戴钢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次、分阶段、分场域培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103-106.

网络心理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 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2)04006905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上针对某一焦点事件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倾向性的意见和态度。消极的校园网络舆论往往危及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的稳定。构建合力,建立稳定的保障工作机制,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舆论的导向功能,使网络舆论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迫切需要破解的课题。

一、重要意义

网络心理学论文篇(9)

作为一名成功的学者,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执着的敬业精神,还应具有善于创新的睿智和勇于担当的气魄,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的良知和责任,也是治学生涯中孜孜以求的品格和精神。欧阳友权教授便是这样一位学者,多年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成果丰硕,著述等身,从早期对文艺学、美学的“文化寻根”与“本体探索”,到数字化时代“比特世界”的人文精神理性建构,他始终以其独特的创新意识,孜孜不倦地挖掘治学的“富矿”。

欧阳友权教授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从硕士到博士一路与文学研究结缘。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由于在学术思想上不类前说,不惧定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加之心性勤奋,笔耕不辍,在学界的影响日益显现。他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的《农耕文化——中国文学之根》《新时期文学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等论文,因其视点新颖引起较大反响。硕士论文《文学创造本体论》从人类本体论的全新视角探讨文学创造本体而备受夸赞。他提出的“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更是被文论名家评价为“标示了新理念”的“卓有成效的做法”{1}。他的《人民文学,重新出发》等专题论文在《文艺报》引发了广泛的争鸣,并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990年代以来,欧阳友权教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文学原理》(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艺术的绝响》《国民素质论》《萨特论艺术》(译著)等著作,这些著作多以本体论为支点,从哲学深层探讨人文精神价值经脉,为他的治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于对学术由衷的热爱与责任感,欧阳友权教授曾说:“我们这些永远‘在路上’的研究者的职责,就是设法走进前沿,敢于触摸前沿,勇于探索前沿,并希图对前沿研究有所推进。”{2}早在20世纪90年代,欧阳友权教授的学术视角便敏锐地触及了高科技与现代美学的关系问题,他开始从人类本体的意义上去思考现代高科技的美学品性,寻找这两者在价值取向上的人文精神趋同,提出:“对现代高科技的美学阐释,便是对人类本身的生命、个性、潜能的自我审视和心灵陶醉,思考现代高科技中的美学精神,是窥视人本、睥睨人伦、礼赞人生的又一面窗口。”{3}基于这样的洞见,面对信息革命的风起云涌,欧阳友权教授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气魄直抵文学理论最前沿,毅然站在信息媒体革命的潮头,以新的学术视野重构文学理论。

新世纪网络文学发轫之初,在许多人尚对网络文学观望质疑时,欧阳友权教授已走进这一领域,先后发表了研究报告《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和论文《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并立即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为他接下来的研究增添了信心。从此,他在选定的这一治学“富矿”持续钻研,笔耕不辍,完成了博士论文《网络文学本体研究》,先后出版了《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网络文学概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网络文学发展史》《比特世界的诗学》《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等著作。主编了“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文艺学前沿丛书”“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新媒体文学丛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学术报刊发表数百篇网络文学理论文章。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数十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其网络文学研究成果纷纷获奖。带领中南大学文学院研究团队成立了国内高校第一个网络文化研究所, 成功创办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基地,以网络文学研究选题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湖南省重大重点项目等,创下了多个学界第一,从基础学理上奠定了网络文学的学科地位,欧阳友权教授因此被学界评价为“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欧阳友权教授从1998年介入“高科技美学”论题起,一直关注和涉足“科技与人文”“网络文学”“数字文化”等问题的研究,致力于对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问题的学理阐释,其核心的学术理念寄寓了他对“高科技与高人文”的期待与思考,表达了他对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忧患与理解。由于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成就和影响,中南大学文学院成了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的重镇,欧阳友权教授和他的团队以网络文学研究成果走进人们的学术视野,又以扎实的基础学理研究一步步挺进学林杏坛,由此开启了一个新学科的学术征程。他带领学术团队完成的网络文学专著和同一领域的系列学术论文,成为国内研究网络文学不可或缺的学理标识。

二、纵横捭阖,游弋学海

欧阳友权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呕心钻研,沿着“生成背景、存在方式、文学变迁、媒介叙事、主体阐释、文学性辨析、精神表征、文化逻辑、人文价值、研究理路”的基本逻辑线索,逐渐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文学学理形态体系。基于这样的理论思路,欧阳教授的网络文学研究在理论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史”的维度辨析数字传媒下的文论转型,二是从“论”的维度探讨网络文学的本体与本性,三是从“史”与“论”融合的维度反思“比特世界”的学理症结和诗学创生空间。通过这些有机联系的理论,系统而多角度地解读了网络文学的诗性蕴含,从纵向(史)和横向(论)的不同视野阐释了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和诗学向度。

首先,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的探讨。对于数字媒介时代文艺学的转型问题,欧阳友权教授从艺术活动主体审美动因的改变、电子化文本对书写语言诗性的解构、技术语境对艺术经典的消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一是数字媒介对艺术审美支点的置换。数字媒介的符号行为改变了艺术活动主体的审美动因,变换了人与世界之间原初的艺术审美关系,使得文艺学的理论逻辑与艺术实践之间呈现出调适性创生空间。二是数字媒介对文学性的祛魅与返魅。电子化文本的界面操作对书写语言诗性的解构,使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问题成为技术“祛魅”的对象,传统审美方式及其价值基点开始淡出文艺学的思维视界。三是数字媒介对艺术经典观念的消解。技术语境对艺术经典性的消解,使得既往的文艺学观念积淀及其理论范式成为“去中心化”的覆盖物,丰富的历史文论资源成了期待重新审视的“昨日成规”。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机制,数字媒介作品消解了真实与虚拟、话语能指与言语所指的两级分立,抹平了艺术的技术性与技术的艺术化的审美边界,更换了人们对文本诗性的认知与体验范式,用电子数码的“祛魅”方式褪去文学艺术的原有韵味,重铸人与虚拟世界间的审美关系,用符号仿真的图文语像刷新时代对艺术经典的命意。对于数字媒介革命所引发的文学变革,欧阳友权教授指出,媒介“载体和传播工具的改变,不会改变文学的本质与品格,不可能也不应该改变人类赋予文学的精神内涵”“技术进步会给未来的文学艺术生产增设更多的技术含量,但新世纪的中国文学转型最需要的并不在技术媒介的升级换代,而是借助新技术、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与审美价值”。{4}

其次,对网络文学的本体与本性的探讨。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网络文学作为伴随现代数字化技术而迅速崛起的崭新文学形态,能否在艺术审美的表意链中形成文学史的一个历史节点,以媒介转型在文学审美场域中实现范式转换,是21世纪文学格局中一个意义重大的命题,一个期待合法性体认的文学母题。{5}他尝试采用了本体论哲学方法来探讨这一新的课题。本体论(Ontology)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所探讨的是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本原和本性的存在方式、生成运演及其本质意义的终极存在问题。他的《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运用本体论哲学思维探究网络文学时,借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追问模式,聚焦网络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选择从“存在方式”进入“存在本质”的思维路径,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探询其价值本体,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欧阳教授把这两者分别称之为网络文学本体的“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最后再反思其“何以存在”的问题,以图从理论逻辑的“正题”与“反题”走向“合题”——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分析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层面,思考其本体的审美建构与艺术导向,完成网络之于这种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以求探讨构建一种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他提出,网络文学本体存在的显性结构,包含几个相互依存的逻辑层面:媒介赋型、比特叙事、欲望修辞、在线漫游、存在形态。这些要素间的有机融合与脉理渗透,构成了网络文学本体存在的基本内容。而把握网络文学的隐性存在,需经由现象学走进阐释学和历史哲学,反思重建精神价值深度的必要与可能。这一隐性价值结构包括:文学体制转换、民间话语寻根、文学性嬗变、文化逻辑依凭、人文性的意义酿造等问题。另外,欧阳友权教授还从观念预设层面探讨了网络文学的本体建构问题:即坚守文学的本体论承诺、注重新民间文学的审美提升和实现电子文本的艺术创新。{6}

第三,对网络文学的学理反思与诗学前瞻。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媒介以不可逆转的发展势头引发了新世纪文学的历史性转型,并由此衍生出文艺学新的研究热点。在对网络文学的学理指认中,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网络文学在我国的出现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对它所带来的文学转型研究还很不充分,特别是缺少内质性和前瞻性学理思考,亦很少有人从网络虚拟现实关系变迁的维度,去考辨在技术操作、资本运作的背后,是什么样的交往方式、生存方式,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与现实审美关系和表意体制的深刻变化,引发并构成了网络文学转型的学术理路。面对数字媒介下的文学转型,研究者必然要碰到两个难题:一是阐释框架的非预设性,即没有既定的理论范式可供效仿和参照;二是研究对象的非预成性,网络文学前景如何,尚难定格其文化表情。这时候,研究者需要奉行的研究原则应该是:其一,建设性学术立场而不是简单的评判性研究态度;其二,基础学理的致思维度而不是技术分析模式。前者可以使我们避开对数字媒介文学“好坏优劣”的简单评判而将其当作科学研究的对象,后者则可以将多姿多彩的数字媒介文学现象作为有效的理论资源,为建构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开辟新的学术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新兴文学走向规范与健康,还将对推进数字媒介文学本身的基础学理建设有所裨益。{7}欧阳友权教授认为,网络文学历史性地出场,以及人们对于这一文学转型的研讨与争鸣,不仅需要解决“存在者”是否存在和如何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学理逻辑上解决其理论形态、逻辑原点和意义与价值问题,后者才能真正揭开数字媒介文学的学理症结,也是新世纪文学转型由学术资源向学理建构提升的必由路径。

三、独辟蹊径,登高临远

面对数字技术对当代人文生活的深刻变革,欧阳友权教授深远地看到了数字媒介技术对文学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在其意志自由、知识民主、交往平等和信仰重塑等“后审美”现象背后隐藏的艺术审美价值、人文精神价值的表征危机。他在理论建构上既推重价值理性,关注意义承载,又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沉静严肃的反省态度和怀疑精神,彰显了乐观豁达、精深审慎的学术品格和学理特点。理性化的学理阐述,历史语境化的人文审视和立场鲜明的价值向度,使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表现出较高的理论水准和独特的学术魅力。

第一,学理阐释的自觉意识。多年来,欧阳友权教授和他的团队所做的网络文学理性审视和学理研究,主张以建设性的学术立场对待新兴的网络文学,力求从事实出发审视纷纭复杂的网络文学现象,避免情绪化的简单评判和非学理的即兴抒发。他从关注网络文学开始,就一直坚持和倡导“建设性的学术立场而不是评判性态度”,“基础学理的致思维度而不是技术分析方式”。这使得他的研究更侧重于“从原理性的角度”阐述网络文学问题,致力于建构完整的网络文学基础理论,实现对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提升。欧阳教授始终关注高科技时代文学的新变化,而非网络文学的技术性本身。在他看来,“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但它的艺术命意是超越技术的。”这决定了他的网络文学研究是学理分析性的,而非技术分析性的。是以文学性为核心的,而非以技术性为核心。基于这一思路,欧阳友权教授对网络文学进行了多维度、宽视野的基础学理研究,着力探讨网络文学技术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品格,力图科学、全面地分析网络文学现象。所涉及的如网络文学的生成背景、存在方式、媒介叙事、文学性辨析、精神表征、文化逻辑、人文价值、消费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深入细致地对网络文学的一系列“元问题”作基础学理研究的努力,对网络文学的后现代话语逻辑、主体视界、创作嬗变、接受范式、价值趋向等问题展开思考论析。尝试采用本体论哲学方法来探讨网络文学这一崭新课题,力求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分析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的层面等等。这些方面的积极努力,显示出了作者建构新型文艺学体系的自觉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二,学理品格的批判视野。欧阳友权教授长期致力于对网络文学存在的合法性及其学理症结进行论证,解决网络技术与文学的内在逻辑问题。他在构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时,始终坚守可贵的人文立场,对各种文化现象秉持一种批判眼光,在热心呵护新生网络文学的同时,也冷静地剖析了它的局限和困境。他指出,目前网络文学存在的艺术症结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数字媒介对于文学性的技术化消解,从而造成文学的非艺术化趋向加剧,不利于文学品质的改善和提升;二是主体承担感的淡化导致文学作品的意义缺失,文学放弃了应该有的艺术承担、人文承担和社会承担,出现作品意义构建上的价值缺席和承担虚位;三是类型化写作膨胀,隔断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依存性关联,使网络文学面临生活“断奶”的潜在危机;四是数字媒介下文学经典引退形成的文学信仰消退和地位下滑,数字化写作常以“渎圣化”思维,将精英文学时代崇高的文化命意改造成快乐游戏。面对上述问题,欧阳教授提出,网络写作需要对网络志存高远,对文学心怀敬畏,真正建立起文学承传“创造”担当和超越意识,提升自己艺术创造的高度,挖掘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度,描绘时代的精神影像和图谱,赋予文学更强健的精神品质,提供给读者更多具有人性温暖和心灵滋养的东西。{8}他指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断拓展了网络文学的生长空间,然而,如果这种文学仅仅止于媒介传播和时尚文化消费的意义,而不能以自身的诗性魅力抒发人类的审美情怀,用技术的基质承载艺术的人文价值、建构审美的精神家园,人们对它的艺术期待就将是无所依凭的。当网络文学的媒介更新多于艺术创新、传播方式胜于传播内容、休闲娱乐消解审美意义的时候,它得到将不会是艺术的尊重,而是文学审美本体的缺失和历史合理性的悬置。面对这些表征危机,我们需要重铸这样的价值理念:用数码技术表征艺术审美,以电子媒体彰显文学本性,是网络文学必须坚守的本体论承诺。同时,欧阳友权教授还对网络文学在经典化探寻过程中如何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通,网络时代文学创作的工具理性与诗性智慧抉择等进行学理追问,认为“如果我们不能从审美认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在艺术本体论上为之付出价值缺失和意图谬误的代价,形成审美导向的失依与失范。”{9}

第三,学理立场的正向秉持。欧阳友权教授所思考的学理逻辑主要遵循的是科学技术范畴与精神文化范畴的二元关系模式。基于这样的模式,他找到了把稳网络文学发展脉络的正确路径,认为数字传媒时代文学的转型最需要的不在技术媒介的升级换代,而在于借助新媒介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在他看来,网络文学极大地解放了艺术生产力,使文学走下神坛,走向大众,使文学从专业化创作向新民间写作转变,网络这个高度开放、自由共享、话语平权的媒体拆除了纸质媒体的“高门槛”,实现了文学创作和接受的“零壁垒”准入与实时动态交互,文学交往变得便捷自如。在为之欣喜的同时,欧阳教授也在为网络文学存在的局限和问题感到焦虑,他从人文审美视角对网络文学进行了技术理性批判,认为网络文学要想在文学进步的历史节点上赢得人们的普遍尊重,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避免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二是避免以技术智慧替代艺术规律。三是避免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在著作《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中,他既为网络文学对文艺困境的技术救赎而欢欣鼓舞,又清醒地看到了文艺生态中数字机遇与数字鸿沟并陈、文艺形态新生与末路相伴的复杂状况,提倡对“读屏乌托邦”予以省思,并在科学与人、科学价值与人文精神的交汇点上,找到了数字化与美学的本质联系。对“高科技与高人文”的期待与思考,对“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忧患与理解是隐含在他著述中的一个核心文化理念。他主张把科技革命和人文关怀联系起来,克服“技术崇拜”和“工具理性”的观念误区,培育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另外,在著作《网络文学论纲》中,他指出尽管网络文学在价值观念方面与传统文学颇为不同,但“对于对象的审美把握与审美价值创造”仍然是讨论网络文学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这即是要找准“人文审美”这一价值原点,上述问题便有了迎刃而解的可能。

欧阳友权教授的网络文学研究理路与思辨方式,彰显了哲学层面、精神层面的反思性高度,对“人文审美”的始终关注,是其重要的学理维度。正如他所倡导的,文论学术有责任从观念上把新媒体对文学的强势介入看做文学在涅槃中新生的历史机遇。当代文学的网络在线最终还是要靠人文审美和艺术创新的价值含量来表征它的历史存在、美学命意、艺术成色和深层文化积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网络文学的诗性命名。{10}“切入文学现场,关注媒介变迁,呼唤文学魂归,秉持守正创新”,欧阳友权教授以建设性的学术立场和基础学理的致思维度,从价值理性上探寻网络文学人文审美的必要与可能,在学界逐渐树立了旗帜性的理论创建,赢得广泛的学理肯定和深远的学术影响。作为一名永远“在路上”的学者,历经披荆斩棘的艰辛耕耘,终于在数字化人文的丛林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注释:

①王先霈:《标示新理念》,《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1日。

②欧阳友权:《我们去哪里触摸文艺学的前沿》,《文艺报》2005年12月22日。

③欧阳友权:《现代高科技的美学精神》,《求索》1996年第6期。

④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⑤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纲》,《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⑥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⑦欧阳友权:《比特世界的诗学——网络文学论稿》,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253页。

⑧欧阳友权:《新媒体文学:现状、问题与动向》,《湘潭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网络心理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206; B8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3-0102-05

A Tentative Approach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odel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College Network Opinion Leaders

――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HAN Binga,KONG Xiangbinb,LIU Lic , SHEN Wenjuand

(a.Students Affairs Office; b.CPC Committee Office; c.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d.School of Humanitie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Key words: network opinion leader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models;identification system; higher education

Abstract: At present, domestic scholars performed few studies o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network opinion leaders. This paper adopts the hypothesisdeductive method to develop a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odel of college network opinion leaders (hereinafter called CNOLs), proposes the standard for six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NOLs in consciousness, cognition and rationality, and applies the model to analyze and describe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odel of CNOL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identification system to screen and define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 their behaviors, so as to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ir positive ro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一、引言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舆论领袖这一概念,该概念指那些经常接触传播媒介、热衷选举和关心政治问题、能够在人际交流中对周围选民的态度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的人〔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舆论领袖成为舆论领袖这一传统概念在虚拟世界中的延伸。网络舆论领袖“以便捷的网络社群为平台,以宽松的网络环境为保障,以新型的人际网络传播为纽带,就社会凸显的基本问题发表意见,对随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网络事件提供信息、发表观点或建议,在‘众声喧哗’中脱颖而出,对网民施加影响、在网络关系中占据中心位置的人物或群体”〔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3期韩冰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及判别体系初探――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在网络普及、网民集中的高校,青年学生和高校教师愿意主动参与到网络舆论中。他们中的少数人或群体“高度活跃,积极发表意见,并通过强大的人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风向标,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3〕,这样的人或群体被称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随着国家对网络舆论、网络意识形态,尤其是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重视,高校网络舆论领袖逐渐成为国内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对象,研究多集中于对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特征分析、影响力研究和如何正确引导高校网络舆论领袖方面。但在CNKI数据库中,以“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和“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国内学界尚无关于构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的研究。

构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一方面可以对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心理特征形成标准样式,借以对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进行描述;另一方面还可以依托模型建立判别体系,对高校网络舆论领袖进行筛选和行为预判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在网络舆论中发挥正向作用。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以该校全媒体环境中的网络舆论领袖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在CNKI数据库中,以“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和“心理特征模型”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仅有史可富等人撰写的《高效数学学习的学生心理特征模型》一文有关于心理特征模型构建的研究。本研究借鉴了该文中“模型假说构建―模型修订―验证”〔4〕的研究思路,采用假说演绎法开展研究,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图1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构建思路首先,根据理性、意识、认知和感性方面四个维度所涵盖的八个心理特征表现,对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进行预设计。

其次,筛选出西南交通大学网络舆论领袖,并根据预设计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提纲,对筛选出的高校网络舆论领袖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

再次,根据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结果,得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假说”,并邀请心理学专家对模型假说进行评估。

最后,参照心理学专家对模型假说的评估意见修订模型假说,最终形成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

三、研究分析(一)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预设计

本研究预设计的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包含理性方面、意识方面、认知方面和感性方面四个维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八个心理特征,即情绪与动机、压力与应对、发现与分享、主动与创新、学习与记忆、语言与思维、性格与本能、满足与成就。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特征模型如图2所示。

图2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的

维度和特征预设计

(二)基于模型预设计的样本分析

1.样本选取

在调查样本的选取过程中,先通过内容分析、个案分析、问卷调查、聚类分析方法,对西南交通大学在微博、贴吧和微信中的网络舆论领袖进行了筛选,得出微博中的舆论领袖(ID账号)10个,贴吧中的舆论领袖(ID账号)3个,微信中的舆论领袖(公众号)8个。在选出的舆论领袖中,ID账号和公众号的实际运营主体有学生、教师和学校官方媒体。同时发现,筛选出的21个ID账号/公众号里有重复,即部分在不同媒介平台上的舆论领袖ID账号/公众号拥有相同的实际运营主体。因此,本研究又在微博、贴吧和微信的舆论领袖中进行交叉分层抽样,即在各网络媒体平台中重复出现的、又能够分别代表上述三种运营主体类型的网络舆论领袖中进行分层抽样。最终确定调查样本为:(微博、贴吧ID和微信公众号)唐院春秋(学生)、(微博、贴吧ID和微信公众号)原驰集(教师)、(微博、贴吧ID和个人微信)西南交通大学(学校官方媒体)。对应ID/公众号的运营主体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官方媒体以了解媒体定位的运营指导老师和运营团队学生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

根据预设计的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的四个维度和八个心理特征,设计调查问卷发放给调查对象,并与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入访谈。

2.样本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具有以下相似的心理特征:

(1)理性方面。对参与网络舆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在参与校园舆论话题中表现出强烈的爱校情感;遇到舆论压力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并会努力将舆论引导至自己所期望的正确方向。

(2)意识方面。善于发现网络热点并乐于传播正能量信息;对网络信息的真伪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并能够对二次传播的信息进行再创作;喜欢与受众互动。

(3)认知方面。能够持续关注自己所热衷的话题,并对该话题的背景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注重培养自身的创造、发散、分析和理论思维能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洞察力敏锐、见解独特等稳定的行为特点。

(4)感性方面。在某一话题领域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容易得到受众的积极回应;在参与舆论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满足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

(三)构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假说

根据样本分析结果,本研究从理性、意识、认知和感性方面建立了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假说,如表1所示。表1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假说

在舆论走向和自己所期望的方向不一致时,能够积极尝试扭转舆论导向

能在参与舆论的过程中保持理性思考四、模型的价值意义和实践运用(一)模型的价值意义

在营造健康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过程中,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应及时筛选、确定校园网络舆论领袖,正确发挥他们对信息的加工、把关作用,以及在舆论中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将能够更好地把控和引导校园舆论走向。构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并延伸出相应的心理特征判别体系,可以更加方便地筛选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并根据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行为分析和行为走向预判。

(二)模型的实践运用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方便地分析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本研究基于构建的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建立了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判别体系。该判别体系一方面可以在心理特征层面对校园中的网络舆论领袖进行筛选;另一方面可以在已经筛选出的校园网络舆论领袖中开展打分自评,然后根据打分结果判别舆论领袖在校园舆论中的控制引导能力,进而对校园网络舆论领袖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引导工作。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判别体系如表5所示。

表5所示的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判别体系,每条心理特征后有1~5分的自我评判选择,分值越高代表填写表格的被测试者与网络舆论领袖的心理特征越吻合。最终将各项分数(共22项)相加得到总分数X。表5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判别体系

序号心理特征分数123451喜欢主动传播自己所感兴趣的信息2对有传播价值的信息有较高的敏锐度3在网络中有较高威信4在某一话题领域具有一定的校园号召力5被师生公认为消息灵通、见多识广6热衷于主动参与和引导舆论话题7对某一领域的话题有独到的认知和解读8善于对信息进行创新性地加工和包装9善于使用让受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传播信息10能够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话题的相关信息11对自己感兴趣的舆论话题能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12具有一定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13具有创造、发散、分析和理论思维能力14语言组织能力强,用词准确,富有感染力15思维缜密,逻辑严谨16对自己所传播的信息能够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期待17对自己的舆论引导能力有信心18对参与网络舆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19乐于传播正能量信息20遇到舆论压力时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整21在舆论走向和自己所期望的方向不一致时,能够积极尝试扭转舆论导向22能在参与舆论的过程中保持理性思考则被测试者与网络舆论领袖的心理特征契合度即为:

Y=X110(4)

式(4)中,Y表示被测试者与网络舆论领袖的心理特征契合度,X表示被测试者的总分数,满分为110分。

当0≤Y

当60%≤Y

当70%≤Y

当85%≤Y

当Y=100%时,表示被测试者心理特征完全符合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被测试者可被认定为高校网络舆论领袖。

本研究仅仅选取了西南交通大学的校园网络舆论领袖作为研究对象建构的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模型,该模型是否对研究高校网络舆论领袖心理特征具有普适性,还需通过更大样本的调查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与分析,本文在此仅作初步性、可行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民的选择〔M〕.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7.

〔2〕武超群,邓煜平.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力传播研究〔J〕.现代视听,2012,(1):36-43.

〔3〕马松梅.“高校网络舆论领袖”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吉林政报,2011(专刊):158.

〔4〕史可富,孙志慧,李冬胜.高效数学学习的学生心理特征模型〔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4):79-82.

(上接29页)

息链,便成为了在互联网场域下引导舆论、建立响应机制的核心,也是促使其在媒介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响应风险事件的信息建构、升级、传播、认知,甚至转向更为多元的公众领域服务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13日4:00以后传统媒体介入逐步加深,微博场域开始增加对其他亚文化领域(献血救人,物资救援,粉尘影响等)的关注,信源从普通用户和官V转变成为用户、大V,认证微博(企事业单位)为主的信息建构。信源增多,内容量大,信息建构愈加丰富,同时也开始滋生谣言与悲情宣泄。

②数据统计来源于北京艾利艾智库/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2015年8月14日舆情分析报告。

③微博因开放性大,平台广而容易产生舆论自净力,但封闭的微信平台及社区圈层则相对较弱。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卡伦.媒介与权利(第一版)〔M〕.史安斌,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275,190,130,275.

〔2〕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M〕.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20.

〔3〕戴维・诺克.社会网络分析〔M〕.杨松,李兰,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9.

〔4〕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7.

〔5〕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4.

上一篇: 会计职称论文 下一篇: 刑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