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品牌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5:44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篇(1)

1.汽车品牌与汽车品牌翻译

简单来说,汽车品牌就是汽车制造商给汽车起的名字。但是,它又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有其独特的特色与功能。汽车品牌是一辆汽车的灵魂。它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量,是消费者了解一辆车的首要途径。汽车品牌应该能够为消费者传达反映其基本内容的信息。“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是其外部情境,也就是读者的反映。” (Newmark, 2001:40)。在谈到汽车品牌的翻译时,读者指的是购买汽车的消费者。

在汽车行业,消费者是上帝,品牌是否成功由消费者决定。在这样的压力下,很多汽车公司努力制造新品牌。下表展示了一些国外汽车品牌以及他们的中文品牌名称。

汽车品牌中文品牌名称

Besturn奔腾

Sagitar速腾

Phaeton辉腾

Proton宝腾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译者使用了相似的译名来翻译不同的品牌。这么翻译的目的是使汽车品牌的呼唤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唤起消费者对某一经典品牌的良好记忆,比如说上面的“奔腾”,从而提起消费兴趣,利用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信任获取利润。

现在,一个国外汽车品牌可能有多个中文名称。在香港、台湾、大陆经常有不同的译名。特别是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非官方的品牌译名也会时而在网络或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

汽车品牌香港译名台湾译名大陆译名

Aston-Martin雅斯顿马丁亚斯顿马丁阿斯顿马丁

Lamborghini林宝坚尼兰宝坚尼兰博基尼

Benz平治宾士奔驰

从上表可以看出,同一品牌在香港、台湾、大陆,被翻译成了不同版本,这一现象在汽车品牌翻译领域时常可见,可以说这是汽车品牌翻译现状的一个体现。

2.目的论简介

目的论,英语为Skopos theory,其中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是德国翻译功能理论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1984 年,弗米尔和莱斯撰写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成为目的论的宣言。翻译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论的主要内容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都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 翻译应遵循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忠实性法则, 其中目的法则起“主导作用”(李,2004:138)。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在汽车品牌翻译中,译文的受众是消费者,汽车消费者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品牌翻译有其特殊的期待。根据弗米尔的目的论,原文只是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译文才是检验翻译效果的核心。

3.目的论视角下的汽车品牌翻译标准及方法

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汽车品牌的翻译标准应满足消费者对汽车这一特殊消费品的需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翻译方法:

3.1 直译

“直译是最常用的汽车品牌翻译方法。” (陈宏薇, 李亚丹, 2004:29)。汽车品牌是汽车的简介,当译文直译时能够充分体现原品牌的精髓,且不会造成误解时,我们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很多知名品牌都是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

英语汽车品牌汉语品牌翻译

CROWN皇冠

LEGEND传奇

PANDA熊猫

JEEP吉普

GOLF高尔夫

BETTLE甲壳虫

上表可以充分体现直译的优势,而且符合目的论翻译效果的要求,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信息,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3.2 音译

音译是指翻译其发音,比如知名品牌AUDI,译为奥迪,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更多的例子如下:

英语汽车品牌汉语品牌翻译

FORD福特

AUDI奥迪

CAYENNE卡宴

ALTO奥拓

MASERATI玛莎拉蒂

LAMBORGHINI兰博基尼

3.3 意译

当意译时,不能翻译出理想的品牌名称,达不到翻译的目的,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我们可以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比如LEXUS凌志,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从美国某一公司购买的品牌,我们翻译成凌志,取其意卓越的品质,极高的性能。更多例子如:

英语汽车品牌汉语品牌翻译

LEXUS凌志

EXCELLE凯越

FIESTA嘉年华

PEUGEOT标致

EXCELLE英朗

3.4 复合翻译

有时品牌的翻译,不仅用到某一种翻译方法,而是多种翻译方法并用,比如即有直译,也有意译,或是音译 。比如ROVER,翻译为路虎,就是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

英语汽车品牌汉语品牌翻译

BENZ奔驰

PORSCHE保时捷

ROVER路虎

JAJUAR美洲虎

LIMITED探险者

RUBICON牧马人

从上表可以看出,为了达到翻译的目的,即给译文受众(消费者)提供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

4. 结语

汽车品牌翻译作为消费者了解国外品牌的重要途径,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功能。汽车品牌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翻译行为,汽车品牌翻译不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带有商业性的行为,主要目的在于吸引潜在客户,以此带来商业利润。在翻译汽车品牌时,我们应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不拘泥于某一翻译方法,要从翻译的目的出发,考虑译名是否能到达翻译效果才是检验翻译好坏的唯一标准。(作者单位:商丘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 汽车品牌;文化因素;跨文化交际;翻译策略

Key words: automobile brand;cultural factor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ransla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89-02

0 引言

国外汽车品牌以怎样的一个名字进入中国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品牌本身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口碑和销售情况。品牌的中文译文不仅是语言文化的翻译,也是文化交际的翻译,不仅是商品营销的手段也是国外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种融通。一个好的品牌中文译文将在会促进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也会促进汽车品牌销售业绩的提高。

1 品牌名称翻译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贸易的联系日渐紧密,很多国际名车的品牌译文也越来越国际化,这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品牌的译名就是给消费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代表着商品本身的文化特色和品质,它促进汽车的推广销售,而汽车贸易的不断发展,汽车品牌也会被更为广泛的消费者所熟知。好的译名能为汽车产品增加附加值,而不好的译名则会给汽车的国际化制造阻碍。由于汽车品牌各有特色,性能也不一样,所以其中文译名需要以汽车的具体特征为落脚点,展现汽车独特的形象。汽车生产商拥有雄厚的资金,生产制造背景以及各种新的科学技术,这些都是汽车品牌打造的基础,而好的品牌名称的翻译又是增光添彩的利器促进汽车行业在整个商品市场的发展。

2 文化因素对汽车品牌翻译质量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让商品的竞争更加激烈。汽车品牌译名给当地市场的消费群体带来怎样的认可度,有没有符合当地的文化特征和习俗,有没有迎合消费群体的名族文化特征都是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品牌”的好坏带来的感受已经成为影响商品销售的重要因素。德国的大众,美国的通用,法国的标致这样的品牌译名会给普通的消费者一种亲近感,让人觉得这样的汽车生产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制造的,因此比较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比较容易打入一个市场;美国的福特,英国的宾利以及日本的丰田等这样的中文译名给人们比较好的联想,让人能够感受到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钱名利也是大众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汽车品牌针对消费者的这种意愿进行品牌的翻译能够获得消费者关注,非常符合对于吉祥、美好的追求中国消费者,有利于中国市场的开发。

反之,背离了目标市场的文化和名族心理特点,不仅审美价值会大大降低而且还可能触犯名族禁忌,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反感的情绪。

3 汽车品牌翻译策略

3.1 音译 音译就是按照外国汽车品牌的原有发音,再采用发音比较相似的中文,这样不仅保留外语本身的韵律美,而且也给汽车品牌注入了中国市场的文化和情调。

音译时,选择发音相近的中文是关键。中国汉字是内涵比较丰富的,一个汉字或者词语能包含多个意思,能有多种读法,而且词性也会随着语境而改变。沃尔沃(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就是音译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首先沃尔沃在读法上比较押韵,很朗朗上口,容易让人记住;而且沃字,有丰腴肥沃的意思,在具有上千年农耕文化的中国,肥沃的土地就是富饶的象征,是美好生活的意思,所以品牌名称很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这种心理特征,是很好的品牌翻译。

3.2 意译 意译就是按照外国汽车品牌的外语单词的意义翻译为英语,也就是说尽量保证国外汽车品牌的原有的蕴意。

英国轿车商标词Jaguar通常译为黑豹和美洲虎的意思,商家用“捷豹”二字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含义,而且用捷字所谓修饰,让本来就矫健勇猛的美洲虎和黑豹变得更加有力量和速度,正是符合汽车的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这样的翻译是具有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的,该汽车品牌诞生之初就受到英国皇家和贵族的青睐,中国也是它的主要市场之一。再如经久不衰的日产车型Bluebird一般被意译为“蓝鸟”,寄托向每个家庭送去幸福的心愿,在中国的古诗词里面也有“青鸟殷勤为探看”,将青鸟作为使者远送祝福的意思。文化内涵十分相似,是意译的成功典范。

3.3 音意结合 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就是按照品牌的外语词义和读音选择音和意都比较相似的中文译文,这样的译法是在保留源语言的韵味之同时也表现汉字所蕴含的多种文化信息。用音或者意义来弥补翻译过程中两种文化转换过程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信息。

德国的Bora汽车被翻译为宝来,Bora的原意是亚得里亚海的海风,是很浪漫美好的意思,其中文译名也保留了美好的含义,符合中国人传统的五谷丰登,招财进宝的观念,并寻找了一个和外语发音比较相似的汉语词汇――宝来;是一个很好的家庭型轿车品牌译名,对于市场的开拓有促进作用。

德国汽车品牌Porshe的中文译名为保时捷,作为世界著名的跑车,它以自己优异的性能和快捷的速度而知名海内外,过去保时捷被音译为波尔舍,而保时捷不仅和波尔舍一样保留了原词的发音,而且还增添了一些中文词汇的含义:时速快,行动敏捷。

3.4 自由译法 这种翻译方法时最灵活,完全不局限于源语言的音和意,只要能体现汽车的个性和魅力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就能作为译名。

瑞典的汽车品牌Koenigsegg是小型超级跑车厂商,目前该汽车品牌没有官方的中文翻译,国内通常将其译为“柯尼赛格”、“科尼赛克”,有时也被称为“幽灵跑车”。在Koenigsegg CCR车型的发动机舱盖上有一个幽灵图案,这原本是瑞典空军第一中队的标志。Koenigsegg车厂就设在飞行中队的旧址上,为了纪念那些英雄,笔者认为幽灵跑车的译法较好,因为幽灵这个词不仅有源语言中想要留作纪念的意思还有极速感觉的意味。如BMW宝马,原商标词是由BayerisheMotorenWerke首字母缩写而成,代表生产厂商的名字,只是商品信息,无太多文化含义。而译文选择其中两个首字母拼写成中华民族喜欢的动物马,将中文里面那种千里马以及万马飞腾那种精锐和进取的意义植入到品牌含义里面,是很好的自由译法。

4 结论

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中外汽车厂商之间的国际商业交流和合作,使得汽车品牌中文翻译越来越重要。无论是意译还是音译都是要从中国市场的文化和名族特色出发,选取一个简单响亮并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的产品译名将推动市场的开拓,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潘.巧译汽车商标语[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5).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篇(3)

谋略解析

在国外的汽车产业里,汽车文化内涵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度要比厂商研发新车型的力度大得多。德国车的严谨、法国车的浪漫、英国车的高贵、日本车的精明,这些不同车系所具有的特殊文化气质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形象和产品定位。

在国内汽车市场,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各种进口、合资和自主汽车品牌逐鹿中华、狼烟四起,汽车产品和技术也越来越同质化,文化营销以其独特的渗透性、长远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各路厂商的重视,几乎每个活动每个产品都挂上了文化营销的名义。那么什么是文化营销呢?即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契合了消费者消费的个体性、情感性、感觉个性等精神层面,成为汽车营销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内车市的汽车文化营销大概始于通用,无论是别克君威从中国书法延伸出的“动静结合”、赛欧与羽泉、flash、校园生活的结合,还是凯迪拉克的太庙之夜,不管是美国还是韩国的车型,在上海通用手里都能找到与中国本土文化紧密结合的亮点,同时在这条文化主线上保持各个产品的独特性。

与通用以迎合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成功包装旗下的系列车型不同的是,东风标致充分发挥品牌和产品一贯的特质,走的是高品质诚信营销的路线。去年11月,东风标致“可信赖的狮子”降价补偿行动震惊了业界,在第一时间内为东风标致树立了诚信口碑,今年4月,东风标致以“安全行,乐天下”活动,向全社会传递安全驾驶的理念;“安全行”活动尚未结束,覆盖全国52个城市的“蓝色承诺”活动又高调展开。这是国内首个汽车品牌以公开和制度化的方式对销售和售后服务标准做出的承诺。如果说通用的文化营销活动是分散于旗下多个品牌,东风标致则是在仅拥有单一产品的客观前提下,能够坚定地秉承诚信的理念打造品牌,充分显示出东风标致团队对品牌和产品的信心以及在中国市场上赢得口碑的决心。

通用的分散于旗下多个品牌的传统文化营销也好,东风标致的单一品牌诚信理念也好,笔者认为汽车文化营销的核心应该是树立品牌文化,即在品牌设计、品牌实施策略和产品服务中形成有助于品牌识别的文化个性。目前国际上的几大汽车品牌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大提高了品牌含金量,品牌文化营销也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上海华普汽车的“海派文化营销”,就是在众多“文化之旅”、“激情驾驶”、“鼎力北京奥运”、“帕瓦罗蒂天籁之音”气氛中走出的一条品牌文化特色路线。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篇(4)

加入WTO后,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经济贸易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各国均想通过外贸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则成为发达国家谋求这种需求的一个突破口。拥有较高品质的汽车品牌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无形中增加了该汽车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消费者购车时,在关注性价比的同时,还会关注品牌,这也正是欧、美、日汽车长期充斥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原因,外资品牌、合资品牌不断吞噬着我国汽车自主品牌,逐步使我国汽车品牌边缘化。

一、我国汽车品牌的现状及问题

1.竞争日趋激烈

外资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创新品牌之间进行激烈角逐。2009年自主品牌轿车厚积薄发,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67%。

2.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改变

乘用车需求同期增幅大大超过轿车增幅,增速分别为4%和3.75%。2009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发展势头都不错,但乘用车的市场需求更加大。

3.集约化趋势不断增强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大,不少重点企业的生产达到或接近了规模经济,因此产业集中有了明显提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量占全国总销量的24.85%。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的汽车品牌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国外品牌,这类品牌都归跨国公司所有,国内合资企业只有使用权,一般是完全引进国外技术且主要是中外合资企业所生产的,这类为国产乘用车的主流。第二类是自主品牌,要么是完全掌握知识产权,要么是品牌上的自主,技术上仍为引进。

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品牌流失问题

我国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多是以合资企业为主,从车型引进,生产线设备采购,合资外方往往能够赚取全部利润的80%,由于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及出口销售渠道均需要依赖外方,使中国汽车企业在利益分配上丧失了话语权,我国成为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外资全方位控制我国汽车产业的格局如果不加以改变,中方只能在汽车产业中获取微薄的加工制造费用,而这点利润的获得还需要以资源耗费,环境污染为代价,中国要解决品牌问题迫在眉睫。

2.品牌老化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汽车工业开始大力发展,曾涌现过大量的汽车知名品牌,解放、红旗、东风等,但随着几十年来的发展,这些汽车品牌发展步伐较慢,无论是研发技术,还是车身整体流线均落后于世界同等水平,而这些都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开国元勋”,品牌老化问题渐渐成为制约这些汽车品牌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做好品牌延伸成为发展的首要问题。

3.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以轿车市场为例,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势头不错,但一直以来只是以中低档车销售为主,目前只有在5万元以下经济型轿车领域,自主品牌依然有很强的价格优势,至于自主品牌企业推出的10万元以上的中高级别轿车,虽然在同级别的车型中仍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但由于购买这一档轿车的消费者更看重品牌和技术,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很难转变为市场上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

4.汽车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人才与资金匮乏问题

目前中国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多达100多家,全国有27个省(市)生产汽车,有2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不少地方政府都把汽车工业作为本地区支柱产业,由于整个汽车工业竞争不充分,汽车项目赢利过于容易,导致跨地区的兼并重组存在较高的成本,政府主导型投资行为和地区封锁较为严重,这些情况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汽车工业朝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政府应对此种做法作出相应的调整。

5.发展模式存在问题

合资经营这样的方式虽然使我国的汽车工业在初期建设曾经得到过较快的发展,但到后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合资经营使得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流失的速度加快,甚至一些知名汽车品牌已经不再被生产,鉴于这种这些情况的出现,社会各界展开了大辩论,探讨新的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战略发展的建议

中国汽车品牌只有拥有独立的品牌,才能够拥有足够的主动权,不受外资的限制,因此,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应作出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培养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在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等方面制造差别化。而且更需要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外国汽车企业之所以强大,有重要的一点也在于其独特的新型企业文化,因此,建立企业文化的同时需要以不断地提高本企业的研发技术为前提,要在提高汽车性能的同时,使消费者在消费时,持有良好的购买意愿。

2.激活原先品牌

中国原先一些汽车品牌,如解放、红旗、黄河、东风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一方面要重新进行品牌广告的宣传,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杂志等进行各方面报道,但最重要的是这些品牌的企业要对汽车研发技术和轿车车型进行再研究,推出新产品,甚至做到品牌延伸,推出新品牌,因此营销变革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找出自己与别人差别,做出自己的特色,汽车产业也不例外。

3.加强技术研发,调整产品结构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这是通过较低的价格来占有市场份额实现的,而且发展大都是低档汽车,长期下去,就会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不但在技术研发上,而且在产品结构上都要进行提高。具体来说就是以下两点。

技术研发上,首先企业内部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强化企业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实现企业要求自我进步的良好风气,政府对汽车企业不论在政策环境,还是资金、技术、人员调配要给予支持,企业可以学习国外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先进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营销经验及品牌管理方法。

在调整产品结构方面,首先要做好市场细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明确企业市场定位的同时,对企业的品牌价值定位作出判断,再以不同品牌价值的车型去开拓不同的细分市场,迎合消费者自身价值体系的需求。同时创立我们自主汽车知名品牌可以走两条路,一个是先占领中低端市场,以中质低价切入,创出牌子,再向高端市场挺进;另一个是从高端产品做起,直接创建新的高品质品牌,但这一点很困难;再就是在汽车的某个关键核心技术上拥有新的突破,以此为切入,创立自主品牌。

4.发展汽车集约化发展道路

产业集约化的发展,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首先放在整合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规模上,把现有的主要汽车企业重组为几家集团,几家零部件系统集团公司,便于对技术、资金、人员的管理和利用,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效益。

坚决走专业化分工之路,第一是使整车生产企业退出大部分零部件生产领域;第二是组建零部件生产集团,提高专业化效益;第三是打破地区封锁,按最优采购原则构筑产业链;第四是改变目前整车生产企业直接面对众多零部件供应商的局面,采取模块化生产方式,使主要的以及零部件供应商承担整车的所有部件的配套,并负责与二级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以围绕整车企业形成逐级配套,逐级协作的分工体系。

5.选择最优的发展模式

自主品牌建设在目前有多种方式,但都是同样的目的—打造民族强势自主品牌,发展模式有多种选择,选择合适的就是最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自主研发,自主研发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自主研发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带来收益,因此许多有实力的国内本土企业很少依靠自主研发,但这是国家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跨越的,国内几大汽车集团在自主研发方面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第二,联合开发,在合资企业中开展自主品牌建设计划,有利于吸收最先进的汽车技术,这也是当年“以市场换技术”的出发点,但是在目前合资企业中,这种设想的实施却异常艰难,毕竟核心技术都被外方控制,如果外方不同意,中方搞自主开发的难度很大。

第三,设计外包,对于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汽车企业而言,不失为一种最为可行的方式,符合国际分工的要求,但从长远而言,掌握关键汽车技术是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与外包并行的是,本土汽车也要加大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汽车发展现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自主品牌汽车百花齐放,获得了可喜的业绩,鼓舞了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自主品牌的士气。当然我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自主品牌建设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国家、政府、人民的支持,汽车企业的发展环境和自身发展要求都会有很大的改善,届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郑智,周勇.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

[2]陈陆林.中国汽车市场态势分析[J].中国汽车市场,2007,(5).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篇(5)

上汽通用五菱动作较快,其量产型“宝骏”牌630已公布了价格区间,将很快正式销售;东风日产紧随其后,“启辰”品牌第一款车的样车正在试验。就连一向心高气傲的大众和丰田,也应允许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谋划“自主品牌”。国内汽车产业界和舆论不乏对合资“自主品牌”模式的责难,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个事物呢?

我们习惯于将诞生在国内、国人拥有企业控股权和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视为“自主品牌”,譬如:吉利、奇瑞、长城和比亚迪等。而将那些原生地在国外、知识产权归属于外企、品牌诉求为特定外国文化元素的品牌称为“外资品牌”,譬如大众、丰田、通用和现代等。在这种思维之下,诸如“宝骏”、“启辰”和“理念”等合资企业在中国创立,主要内涵为中国文化元素,但是企业产权和知识产权由中外双方或多方共同掌控的品牌,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于是乎国内产业界和舆论哗然一片,谈多赞少。笔者以为:汽车是一个集合交通功能、机械性能和情感诉求的耐用消费品,往往隐藏在其后的企业产权、知识产权和品牌愿景来实现的,不应简单以汽车品牌原生地作为“自主品牌”与否的判别标准。

以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为例,这是一个中国文化元素十足的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对该品牌拥有100%股权。而上汽通用五菱的产权结构中,上汽集团持有50.1%的股权,通用中国持有34%,五菱集团持有15.9%。也就是说,上汽通用五菱是一个中国人拥有66%绝对控股权的企业,这个持股比例比很多在海外上市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还要高。从“宝骏”630的研制来看,上汽通用五菱对这款车拥有全部的技术发展主导权和知识产权,而非“特许生产”。如果对这样一个“自主”成色如此高的品牌,我们都视为“异己”品牌,那么对MG和沃尔沃(乘用车)这种中国人虽然持有100%控股权,却是原生地在欧洲、全无中国文化元素的品牌,又该如何权衡和纠结呢?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150-02

加入WTO后,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经济贸易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各国均想通过外贸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则成为发达国家谋求这种需求的一个突破口。拥有较高品质的汽车品牌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无形中增加了该汽车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消费者购车时,在关注性价比的同时,还会关注品牌,这也正是欧、美、日汽车长期充斥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原因,外资品牌、合资品牌不断吞噬着我国汽车自主品牌,逐步使我国汽车品牌边缘化。

一、我国汽车品牌的现状及问题

1.竞争日趋激烈

外资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创新品牌之间进行激烈角逐。2009年自主品牌轿车厚积薄发,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67%。

2.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改变

乘用车需求同期增幅大大超过轿车增幅,增速分别为4%和3.75%。2009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发展势头都不错,但乘用车的市场需求更加大。

3.集约化趋势不断增强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大,不少重点企业的生产达到或接近了规模经济,因此产业集中有了明显提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量占全国总销量的24.85%。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的汽车品牌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国外品牌,这类品牌都归跨国公司所有,国内合资企业只有使用权,一般是完全引进国外技术且主要是中外合资企业所生产的,这类为国产乘用车的主流。第二类是自主品牌,要么是完全掌握知识产权,要么是品牌上的自主,技术上仍为引进。

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品牌流失问题

我国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多是以合资企业为主,从车型引进,生产线设备采购,合资外方往往能够赚取全部利润的80%,由于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及出口销售渠道均需要依赖外方,使中国汽车企业在利益分配上丧失了话语权,我国成为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外资全方位控制我国汽车产业的格局如果不加以改变,中方只能在汽车产业中获取微薄的加工制造费用,而这点利润的获得还需要以资源耗费,环境污染为代价,中国要解决品牌问题迫在眉睫。

2.品牌老化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汽车工业开始大力发展,曾涌现过大量的汽车知名品牌,解放、红旗、东风等,但随着几十年来的发展,这些汽车品牌发展步伐较慢,无论是研发技术,还是车身整体流线均落后于世界同等水平,而这些都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开国元勋”,品牌老化问题渐渐成为制约这些汽车品牌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做好品牌延伸成为发展的首要问题。

3.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以轿车市场为例,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势头不错,但一直以来只是以中低档车销售为主,目前只有在5万元以下经济型轿车领域,自主品牌依然有很强的价格优势,至于自主品牌企业推出的10万元以上的中高级别轿车,虽然在同级别的车型中仍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但由于购买这一档轿车的消费者更看重品牌和技术,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很难转变为市场上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

4.汽车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人才与资金匮乏问题

目前中国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多达100多家,全国有27个省(市)生产汽车,有2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不少地方政府都把汽车工业作为本地区支柱产业,由于整个汽车工业竞争不充分,汽车项目赢利过于容易,导致跨地区的兼并重组存在较高的成本,政府主导型投资行为和地区封锁较为严重,这些情况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汽车工业朝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政府应对此种做法作出相应的调整。

5.发展模式存在问题

合资经营这样的方式虽然使我国的汽车工业在初期建设曾经得到过较快的发展,但到后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合资经营使得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流失的速度加快,甚至一些知名汽车品牌已经不再被生产,鉴于这种这些情况的出现,社会各界展开了大辩论,探讨新的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战略发展的建议

中国汽车品牌只有拥有独立的品牌,才能够拥有足够的主动权,不受外资的限制,因此,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应作出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培养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在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等方面制造差别化。而且更需要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外国汽车企业之所以强大,有重要的一点也在于其独特的新型企业文化,因此,建立企业文化的同时需要以不断地提高本企业的研发技术为前提,要在提高汽车性能的同时,使消费者在消费时,持有良好的购买意愿。

2.激活原先品牌

中国原先一些汽车品牌,如解放、红旗、黄河、东风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一方面要重新进行品牌广告的宣传,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杂志等进行各方面报道,但最重要的是这些品牌的企业要对汽车研发技术和轿车车型进行再研究,推出新产品,甚至做到品牌延伸,推出新品牌,因此营销变革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找出自己与别人差别,做出自己的特色,汽车产业也不例外。

3.加强技术研发,调整产品结构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这是通过较低的价格来占有市场份额实现的,而且发展大都是低档汽车,长期下去,就会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不但在技术研发上,而且在产品结构上都要进行提高。具体来说就是以下两点。

技术研发上,首先企业内部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强化企业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实现企业要求自我进步的良好风气,政府对汽车企业不论在政策环境,还是资金、技术、人员调配要给予支持,企业可以学习国外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先进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营销经验及品牌管理方法。

在调整产品结构方面,首先要做好市场细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明确企业市场定位的同时,对企业的品牌价值定位作出判断,再以不同品牌价值的车型去开拓不同的细分市场,迎合消费者自身价值体系的需求。同时创立我们自主汽车知名品牌可以走两条路,一个是先占领中低端市场,以中质低价切入,创出牌子,再向高端市场挺进;另一个是从高端产品做起,直接创建新的高品质品牌,但这一点很困难;再就是在汽车的某个关键核心技术上拥有新的突破,以此为切入,创立自主品牌。

4.发展汽车集约化发展道路

产业集约化的发展,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首先放在整合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规模上,把现有的主要汽车企业重组为几家集团,几家零部件系统集团公司,便于对技术、资金、人员的管理和利用,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效益。

坚决走专业化分工之路,第一是使整车生产企业退出大部分零部件生产领域;第二是组建零部件生产集团,提高专业化效益;第三是打破地区封锁,按最优采购原则构筑产业链;第四是改变目前整车生产企业直接面对众多零部件供应商的局面,采取模块化生产方式,使主要的以及零部件供应商承担整车的所有部件的配套,并负责与二级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以围绕整车企业形成逐级配套,逐级协作的分工体系。

5.选择最优的发展模式

自主品牌建设在目前有多种方式,但都是同样的目的―打造民族强势自主品牌,发展模式有多种选择,选择合适的就是最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自主研发,自主研发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自主研发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带来收益,因此许多有实力的国内本土企业很少依靠自主研发,但这是国家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跨越的,国内几大汽车集团在自主研发方面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第二,联合开发,在合资企业中开展自主品牌建设计划,有利于吸收最先进的汽车技术,这也是当年“以市场换技术”的出发点,但是在目前合资企业中,这种设想的实施却异常艰难,毕竟核心技术都被外方控制,如果外方不同意,中方搞自主开发的难度很大。

第三,设计外包,对于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汽车企业而言,不失为一种最为可行的方式,符合国际分工的要求,但从长远而言,掌握关键汽车技术是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与外包并行的是,本土汽车也要加大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汽车发展现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自主品牌汽车百花齐放,获得了可喜的业绩,鼓舞了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自主品牌的士气。当然我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自主品牌建设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国家、政府、人民的支持,汽车企业的发展环境和自身发展要求都会有很大的改善,届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郑智,周勇.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

[2]陈陆林.中国汽车市场态势分析[J].中国汽车市场,2007,(5).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41-02

一、汽车品牌翻译

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品牌具有广告的基本功能,即信息功能,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美感功能和表情功能,对产品进行美化,做出有利的宣传;呼唤功能,使受众做出所预期的反应,并最终促进对该产品的消费。(陈宏薇,李亚丹,2004:215)

众所周知,一个产品要想成功打入外国市场,除了优良的产品性能,品牌的翻译首当其冲。俗话说“人靠衣装”,其实品牌就如同产品的“衣”,其翻译则是进入外国市场的第二层“衣”,这件“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路。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轿车已经成为了普通大众都消费得起的商品。外国汽车在国内的市场以及国产汽车在国外的市场都在日益扩大。面对众多的国际汽车品牌,消费者如果不知其意则很难从中抉择。因此,如何给商品穿上这第二层“衣”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汽车品牌的命名

要做汽车品牌翻译,就要先了解该汽车品牌命名的方式及目的。全世界的汽车品牌名称各异,有的来源于普通词汇的拼凑,产生出新的特定意义;有的则来源于专有名词,如人名和地名等;有的则能描述汽车性能;还有的融合“中国元素”,带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本文根据收集到的汽车品牌名称,总结了七种汽车品牌的命名方式。

(一)以人名命名

欧美汽车的品牌历史一般都比较悠久,加之西方国家的人也更推崇个人能力与价值。为了宣扬对自我的尊重,很多国外汽车品牌都以人名命名。

劳斯莱斯公司(Rolls-Royce)是著名的豪华汽车生产商和世界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之一。该公司是由查理·史蒂华特·劳斯(Charles Stewart Rolls)和亨利·莱斯(Henry Royce)合作,在1904年创建的。还有林肯(Lincoln)、别克(Buick)等品牌均以人名命名。此类汽车品牌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借助名人效应能更好地拓宽市场与销路。

(二)以动物命名

很多动物能给人以美好的联想,以动物命名的汽车品牌也是屡见不鲜。日产旗下的Blue Bird就是来源于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Maurice Materlinek)于1911年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剧Blue Bird,象征着未来幸福。还有雪弗兰旗下的“大黄蜂(Camaro)”随着系列电影《变形金刚》的上映,迅速风靡全球。

(三)以简单的字母数字组合命名

以字母数字组合的汽车品牌简单明了,能让消费者很快记住,同时又彰显出该品牌的独特魅力。如奥迪旗下的A系列、R系列、Q系列等品牌,还有宝马旗下的X系列,都是以中高端车为主打,深受消费者喜爱。

(四)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

神话人物通常具有超乎常人的力量,给人美好的瞎想,所以以神话人物命名的汽车品牌也不在少数。日本马自达(Mazda)原是公司创始人松田重次郎的姓氏“松田(Matsuda)”错误的英文音译,但Mazda其实是源于西亚神话中一种创造铁器、车辆的文明之神阿费拉·马自达。还有克莱斯勒公司的“复仇女神”,海马的“丘比特”等车均来自古希腊神话。

(五)以普通词命名

很多汽车品牌的命名没有推陈出新,仅仅是以一些普通词汇作为其品牌。但这些看似普通的词汇其实并不“普通”,它们往往带有美好的寓意。如丰田(Toyota)旗下的皇冠(Crown)展现出高贵的皇室气派,英国的凯旋(Triumph)汽车就寓意着凯旋归来等。

(六)以爵位、职位和其他身份命名

这类命名方式能够显现品牌的定位。如日产公司的“总统”“公爵”,克莱斯勒公司的“君主”“男爵”,凯迪拉克公司的“元首”等。

(七)以没有具体意义的臆造词命名

每个品牌都希望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当无法从现有词汇中找到满意的品牌名称时,生产商就转向创造品牌名称。这些词一般都音韵好听、发音响亮、易读易记。日本丰田公司的Lexus本身无意义,是丰田公司花了3.5万美元请美国一家取名公司命名的,因为“雷克萨斯(Lexus)”的读音与英文“豪华(Luxury)”一词相近,使人联想到该车的豪华身份。

三、汽车品牌的翻译策略

针对上述汽车品牌的命名方式,对其汉译也应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真实地传达原品牌的美好寓意与文化内涵,下面从命名方式入手来探讨汽车品牌的翻译策略。

(一)谐音法

谐音法即音译法。翻译有些以人名、神话传说人物,或以臆造词命名的汽车品牌,人们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音译。所谓音译,即只拟其“音”,不顾其“意”。所以在翻译这类汽车品牌时,要充分考虑译语发音响亮,便于记忆,以音律取胜。

如美国著名的汽车公司Ford译为福特,Volvo译为沃尔沃,Lincoln译为林肯。英国贵族品牌Rolls Royce译为“劳斯莱斯”,此品牌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曾一度为英国女王的“御驾”。另外还有Subaru斯巴鲁、Farrari法拉利、Maserati玛莎拉蒂等均是按其发音音译得来。笔者认为这种方法能够保留原品牌的音韵美,体现商品的异国情调。

(二)直译法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能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翻译就可以说是成功的。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以普通名词命名的汽车品牌。

日产公司的“Blue Bird”,源自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Maurice Materlinek)于1911年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剧Blue Bird,象征着未来幸福,直译为“蓝鸟”。唐朝李商隐有诗云:“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乃蓬山仙境的使者,“青”和“蓝”均指同一色“blue”,因此直译为“蓝鸟”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文化内涵也有所相似。另外,还有丰田旗下的“Crown”系列轿车本身就具有贵族的皇室气派,直译为“皇冠”寓意优雅,意为汽车中的极品,符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此外,还有“Golf”译为“高尔夫”、“Legend”译为“传奇”、“Sunny”译为“阳光”等都是为了体现原商标的文化内涵。

(三)音意合璧法

单纯的音译或直译各有其弊端,如果利用形象思维将二者巧妙结合起来,扬其长,避其短,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种译法的精品首推德国的BMW,其品牌“BMW”原是德语“Bayerische Motoren Werke”(巴伐利亚机器制造厂)的首字母缩略。该译名的精彩之处在于“宝”和“马”两字的声母分别与“B”和“M”发音相近。“宝马香车”又是古代富贵人家的象征。译名“宝马”与原品牌“BMW”无论在发音、意义以及产品特性等方面,均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实现了“功能对等”。再就是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越野车“Hummer”,如果直译为“蜂鸟”,在汉语里只会让人联想到嗡嗡声,倘若根据该车外型和功能音意合璧译为“悍马”便神韵俱佳,历史上人们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因此人们自古以来就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译为“悍马”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勇士驾着“悍马”恣意驰骋的画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另一汽车品牌,那就是日本丰田公司的“Prado”汽车,最初译为“霸道”,笔者倒认为也算是音意合璧的又一佳作,显示出其霸气逼人的特性,同时也照顾了发音的一致。但是其自问世以来引起了中国人的强烈反感,因为中国文化崇尚内敛而不张扬,后来这一品牌不得不遵循其音译为“普拉多”。可见在进行品牌翻译时,还要考虑译入语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及消费心理。

(四)零译法

零译法是指保持品牌名的英文发音及形式,在进入译入语国家市场时不对该品牌名称进行翻译,直接照搬过来。这种翻译方法主要是针对那种以简单的字母数字组合的汽车品牌。如前面所提到过的奥迪A系列、R系列以及Q系列品牌,还有宝马的X系列轿车,本田旗下的CRV、现代旗下的IX35等品牌均采取了此种译法。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汽车品牌翻译的浅析,不难看出,汽车品牌翻译不能拘泥一格,墨守成规。而应根据该品牌汽车的特性及品牌定位,充分考虑到目的语的消费者心理、地域差异、文化背景等因素,针对不同的命名方法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切不可一概而论。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力求让消费者从其译名中知其“名”,解其“意”,将译名当做汽车品牌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更好地树立与传达品牌形象,又刺激消费,这样的汽车品牌译名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佳作。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高飞.汽车品牌的跨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语言研究,

2009(16):77.

[3]高旭.商品品牌翻译评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6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前言

汽车是人类智慧的象征,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活,而汽车文化则是人类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代表,在汽车文化中,包含着与汽车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其汽车文化市场现状如何,应该怎样壮大我国汽车产业也就成为重点研究课题。

一、我国汽车文化市场现状

(一)设计文化现状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晚,在汽车产品设计上还处于模仿阶段,对汽车设计的认识程度也不高,时至今日也没有完全独立自主的设计,很多汽车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制造工艺上差别都很小,汽车制造商为抢占市场只能将汽车外形设计作为竞争重点。如在自主品牌设计上,北京吉普曾推出过自主开发的越野车,命名为“勇士”,这部车在设计上融入了中国文化和中国越野车特点,给人带来耳目一新之感,但其基础却是参照了殴、美、日的越野车。我国汽车在设计上还将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应用其中,合理的全景天窗设计不仅更有时尚感,还将我国古代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又与国外车型过于相似。

(二)品牌文化现状

品牌对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产品的定位,更是产品价值取向的代表,很多消费者通过汽车品牌就可以了解生产企业,所以,我国汽车文化也十分重视品牌文化的塑造。塑造汽车品牌往往就是在汽车标志上下功夫,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在汽车车标设计上的经验也很少,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在车标设计上就要坚持立意深远原则,保证自己的所设计的车标不存在侵权现象[1]。如我国吉利汽车所设计的美日车车标曾因与丰田车标过于相似而被告侵权,尽管后来吉利汽车胜诉,但也给吉利汽车自身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汽车企业要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应不断进行文化改造,抢占市场先机,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消费文化现状

消费文化主要来自于汽车消费者,在我国,很多人会将地位与汽车联系在一起,尽管当下汽车价格较低,人们依然将是否拥有汽车,拥有哪种类型或品牌的汽车看做身份象征。目前,我国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很多人也购买了自家车,由于我国汽车自主设计能力远不如世界汽车列强,人们为在人前展示自己的财力,经常购买过于豪华的汽车,如山西的煤矿主曾购买了20辆价格不菲的悍马[2]。也有不少人虽然购买的并不是豪车,但车内的配置却十分奢华,如配置真皮座椅等,在很多中国人观念中过于重视面子,认为只有豪华车和高档的配置才能展示自己的地位,而没有将安全放在首位。由此可见,我国人们在汽车消费上存在一定问题。

二、发展我国汽车市场文化的方式

(一)设计文化

要使我国汽车市场文化更加合理,抢占市场先机,首先在设计上就要融入中国文化特征,曾有人说,中国的汽车在硬件制造上是世界任何汽车企业都无法比拟的,之所以中国汽车难以与世界汽车名企相比,主要是由于汽车设计存在问题。所以,我国汽车企业在设计上应减少对西方的模仿,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知识产权纷争,还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出与我国人民消费水平一致的汽车产品。

(二)丰富品牌内涵

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则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现阶段,我国十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国汽车产业要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就要将丰富品牌内涵,加大创新作为企业发展重点,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创新,提出新观点与新想法,始终将打造品牌、创新发展放在首位,这是促进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国汽车文化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品牌的创新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所以,汽车企业应做好长期准备,明确方向,并将树立品牌,实现自主创新融入道企业文化中,通过自主创新赢得世界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认可,久而久之,全世界就会看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中国汽车产业也能赢得世界人的尊重。

(三)鼓励健康消费

针对我国汽车文化市场现状中,汽车消费不合理的情况,我国用建立与国情相一致的消费方式,减少不健康消费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但过度消费与我国国情并不相符。豪华汽车和奢侈的汽车配置并不是我国人民的消费的主流,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也成为世界潮流[3]。因此,在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的阶段,应做好良好的汽车消费文化建设工作,引导消费者购买经济实用型、且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以此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为我国汽车产业树立信心。汽车企业也要在制造与生产汽车时关注安全,尤其要做好安全气囊设计。

三、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我国汽车文化市场现状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做好汽车设计工作,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减少与国际汽车在知识产权上的纠纷,打造中国汽车品牌,重视创新思维的应用,引导国人健康消费,杜绝奢华,鼓励大众购买既经济实用又安全的国产汽车。

参考文献: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篇(9)

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翻开了历史新篇章,2010年我国的汽车产业突破了年产销1800万辆的历史巅峰,也从此奠定了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的地位。从2009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到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欧盟,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产销“王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11.22万辆,同比下降2.5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42.23%,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37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94.64万辆,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78百分点。自主品牌汽车健康有序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离汽车产业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从国外汽车产业强国发展经验来看,要更好、更快的发展汽车产业必须完善汽车产业链,强化汽车产业升级,着力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促进汽车消费和汽车产业组织机构升级。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自主品牌汽车的概念

对自主品牌汽车的理解大多数专家学者主要是从自主知识产权角度出发。董本云(2008)认为自主品牌的内涵包括自主和品牌两层含义,自主的含义是指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拥有该品牌,而品牌一般是指以便与其它企业同类产品进行区别的商品所冠的名称。张鹏(2010)、韩旭平(2011)认为自主品牌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最重要的是汽车品牌能够勾画出使用者的形象。王宇鹏(2008)、王长贵(2009)、郭翰超(2009)认为品牌体现的是一种市场价值,自主品牌可以看成是一种以自有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市场创造力,汽车企业主要通过自主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王伟(2009)认为自主品牌汽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即低、中、高标准的自主品牌汽车。

而笔者认为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正确理解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随着国家对自主创新和民族品牌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发展自主品牌不仅可以获得政策上的支持还可以获得消费者的口碑,对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2汽车产业升级的概念

对于汽车产业升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焦媛媛(2009)、张来春(2009)、段文娟(2006)认为我国汽车产业要实现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必须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吴彦艳(2009)认为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一般可以分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部门间升级。林敏华(2009)认为产业升级就是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演变的状态。涂颖清(2011)认为产业升级一般遵循从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功能升级最后到价值链升级这一规律。

总体上,国内学者对产业升级的认识比较宏观,大多都认为产业升级包括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紧密相关,并且都认为产业升级对促进产业创新式发展、推动企业长远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2.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升级模式及路径研究

目前大多数国内学者对汽车产业升级路径的研究主要基于全球价值链、产业价值链、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来进行的。

2.1基于全球价值链模式下的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王雷(2011)、焦媛媛(2009)认为在全球价值链模式下,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途径主要包括: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建立产业创新保护体系和加强政策支持。张冬梅(2009)认为从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升级的轨迹一般是功能升级、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链条升级等。寇小玲,王溥(2008)、周熠(2008)、吴彦艳(2009)认为沿着全球价值链的途径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可以有三条路走:首先,可以选择与我国相近或落后的国家及地区进行投资扩大产能,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其次,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进而提升自己的研发和核心技术能力;最后,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产能扩张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最终实现产业升级。张来春(2009)、梁平(2009)、段文娟(2006)认为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汽车企业应该把资源和能力集中利用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以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掌握企业稀缺资源,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在全球价值链模式下汽车产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也可以合资的形式引进技术再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或者是专攻自己擅长的领域实现产业升级。

2.2基于产业价值链模式下的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韩红丽(2012)、林敏华(2009)认为应该从产品内价值链分工的角度来进行产业升级,是指产品内价值链分工中的企业或尚未嵌入价值链的企业通过产品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技术和市场联系,而企业只承担其中的某个环节,实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胡昱(2011)认为产业链间升级是企业、产业、区域支持系统的全方位升级,是一个体系,超出了产业链内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的范围,于产业升级路径可能是非线性,会表现为产业链内升级与产业链间升级的交叉进行,而且在产业链间升级,可能会打破发达国家的科技封锁,绕过跨国公司对弱势国家企业的“技术锁定”。

综上所述,汽车产业可以从产品内价值链分工的角度从低端向高端价值链条逐步攀升实现产业升级,也可以加强产业的供应链管理通过逐步整合产业资源实现升级,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整个产业链开发新产品而实现产业升级。

2.3基于技术创新模式下的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周熠(2008)、焦媛媛(2009)认为在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应该沿着模仿国外先进技术―改进性创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先由低端产品获得生存空间进而学习引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梁平(2009)、尹博(2009)认为首先企业应该结合实际选择有利于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路线,其次应该找到一个潜在的突破性创新方向培育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韩红丽(2012)、李晓阳(2011)、张大力(2011)认为一方面可以进行产业分工,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生产等活动,依靠一个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和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则是由若干企业建立技术联盟,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和资本投入等创新活动实现产业升级。朱明星(2005)认为产业的创新取决于产业的发展阶段,而我国的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发展。

综上所述,在起步阶段汽车产业可以先采取模仿改进创新实现技术创新,在找到突破口之后可以有选择的大胆创新实现自己独特的技术模式,也可通过产业分工建立技术联盟来实现产业升级,重要的是企业要在产业升级中拥有自己核心技术。

2.4基于组织创新模式下的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刘军民,杨荫(2003)、张大力(2011)认为,要增强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解决产业组织分散的问题,可以对企业进行改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企业高效运行做准备,并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实现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冯鹏义(2007)认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产业组织创新的力度,并提出我国汽车产业组织创新应该以业务纽带连接的生产领导组织体系模式、混合生产协作组织体系模式、扩展企业组织模式为主,而这一创新的目的是使得企业内的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使产业内的企业充分发挥其能力,进而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胡昊,刘校松(2005)、付保宗(2010)认为在新形势下,应该建立以竞争为核心的汽车产业组织政策形成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公平市场,同时深化企业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而这个组织创新的过程将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一方面,应该解决产业组织较为分散的问题,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另一方面,还要加大组织创新的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调动汽车产能,通过产业间企业的合作实现双赢。

2.5基于服务创新模式下的汽车产业升级路径

董锡健(2007)认为在我国汽车产业链上最缺少的就是服务这条链条了,就是汽车技术营销和技术转让服务,而汽车产业服务外包也是推动汽车研发和制造业服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姚福泰(2005)、张国方,胡雨禾(2005)认为汽车企业应该加大对服务的投入力度,树立舍得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自己的高档次、高质量构筑汽车产业服务链条,实现企业盈利新模式。汪秀婷,陈天笑(2010)认为应该适时发展汽车产业创新服务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例如可以集成人才、技术、设备、信息、资金和品牌资源,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链服务水平。窦彬,汤国生(2012)、寇小玲,王溥(2008)认为随着汽车业的逐步发展,行业已经趋于成熟,各个链条的分工也比较明确,汽车产业的竞争也逐渐加剧,而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服务链条是未来汽车企业盈利的关键环节,包括金融服务和售后服务以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企业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在服务上确实有待加强,应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适当提高产业链价值,通过提高服务为企业创造新的盈利点,产业还应当创新服务平台对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为企业创收。

3.研究结论与展望

随着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以及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展,将来国内学者对自主品牌汽车研究还会更加深入。从国外汽车工业大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汽车工业的做大做强必须以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壮大为条件,只有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好了,中国的汽车产业才会真正的强大起来。针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3.1虽然当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但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总体呈现一种大而不强的发展局面。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能力,产品档次不算高,再加上资金、人力投入不足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效率与国外相比较低,从而制约了当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核心技术的提高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进而影响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内销售和出口。

3.2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以及国内外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升级路径,包括基于全球价值链模式下的产业升级路径、基于价值链模式下的产业升级路径、基于技术创新模式下的产业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创新模式下的产业升级路径以及基于服务创新模式下的产业升级路径,通过产业升级不断地增强整个自主汽车产业竞争力实现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目标。

尽管国内学者在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升级方面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但在整个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研究过程中还是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新能源汽车、农用汽车以及高端的自主品牌汽车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结合具体汽车企业进行的案例研究也很少;对汽车产业升级的路径研究的还不是很全面。

参考文献:

[1]董本云.我国汽车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2)

[2]张鹏.浅析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形象树立[J].经济研究导刊,2011(3)

[3]韩旭萍.浅谈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建设[J].科学时代,2011(11)

[4]王宇鹏.浅析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J].中北大学学报,2009,25(2)

[5]王长贵,曹智英.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北方经贸,2009,(5)

[6]郭翰超.以自主品牌建设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J].汽车工业研究,2009,(5)

[7]王伟.关于自主品牌汽车定义的探讨[J].汽车工业研究,2009(10)

[8]焦媛媛,范静燕.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及产业升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9]张来春.国际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上海汽车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8)

[10]段文娟,聂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2)

[11]吴彦艳,丁志卿.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12]林敏华.合资模式下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路径分析-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2009,(7)

[13]涂颖清.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我国产业升级研究综述[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2)

[14]王雷.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研究[J].中国商界,2011

[15]张冬梅.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标准与我国汽车产业升级[D].湖南大学,2009

[16]寇小玲,王溥.中国汽车产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对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8(11)

[17]周煜,聂鸣,张辉.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4)

[18]韩红丽.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产业升级机制解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2)

[19]胡昱.浅谈制造业系统升级的发展战略[N].青岛日报,2009,6(13)

[20]薛光红,陈志军.基于快速响应机制的汽车产业升级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9,(5)

[21]王小洁.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新能源汽车盈利模式构建 [J].中国商界,2010(3)

[22]梁平.基于GVCs视角下我国汽车产业升级路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2)

[23]尹博.技术创新视角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9,(3)

[24]李晓阳,吴彦艳,王雅林.基于比较优势和企业能力理论视角的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9(2)

[25]张大力.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7)

[26]张国胜,胡建军.产业升级中的本土市场规模效应[J].财经科学,2012(2)

[27]朱明星.中国轿车行业展望―基于价格竞争与技术创新的讨论[J].上海经济,2005(3)

[28]刘军民,杨荫.我国汽车产业组织政策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03(2)

[29]冯鹏义.基于组织创新的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07(8)

[30]胡昊,刘校松.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变动以及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22(5)

[31]付保宗.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现状与调整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10(6)

[32]董锡健.建设汽车产业的前端服务的高地[J].思路与财路.2007

[33]姚福泰.追求汽车服务创新[N].中国汽车报.2005,11(7)

汽车品牌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24-02

1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现况及原因

目前我国生产的汽车品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外品牌,国内合资企业只有汽车品牌的使用权,无所有权;另一类是自主品牌,这类品牌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全部归国内公司所有。自主品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引进技术的自主品牌,这类虽为自主品牌,但技术要从国外引进;另一类是使用自主开发车型技术的自主品牌,其产品是由国内企业开发且掌握完全知识产权,这类品牌被视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代表。

1.1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在全球经济恢复举步艰难的情况下,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国家。

具体地描述,2009年,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457.70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0%,比上年提高4.38个百分点。2009年国内前10名乘用车生产厂家销量共605.6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9%,排名前6位的依次为: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均为合资企业。只有排名第8和第9的奇瑞和比亚迪是民营企业,销售的是自主品牌车,所占比例不到前十名总量的16%。这说明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比例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就单个汽车型号来说,乘用车自主品牌企业相对国外品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2009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67%,比上年提高3.75个百分点。轿车品牌销量前10名共销售203.2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自主品牌只有比亚迪的F3和奇瑞的QQ位列前十,占前十名销售总量的22%多些。说明在轿车领域国外品牌车占主流,自主品牌无论在轿车销售总量还是单一型号前十,都居弱势地位。

由上面的数据可知,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无论产量和销量都遥遥领先,比去年有了大幅提高。自主品牌车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销量还是相对较少。特别是在轿车领域,国外品牌车是轿车领域的主流。此外,中低档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而在高档、中高档领域,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在进出口方面,我国主要是从发达国家进口的高档、豪华车,而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对象主要是非发达国家。

1.2 发展汽车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数量少,自主知识产权积累不多,汽车产品质量不高,仍然是廉价低端的代名词。虽然自主品牌发展快,销量增长快,但这不一定是企业因素,和经济环境有关。下面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阐述发展汽车自护品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1 发展汽车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自主品牌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邓小平一语道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发展自主品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汽车产业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投资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与其他产业具有高度关联性,产业链长,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强。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汽车工业作为自己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和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恢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两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他们都拥有一批世界级的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原因也是在汽车产业拥有一批自主品牌。

其次,汽车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因素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想要维护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不受威胁和侵害,必须提升国家竞争力。而国家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支柱产业的竞争力。汽车产业在中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而且本国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是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的产业。如果汽车行业发展得好,当发生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时,可使其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减到最小。

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06年汽车工业总产值为15556.2亿元,2007年为20020.8亿元,08年为22810.88亿元,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

1.2.2 发展汽车自主品牌的必要性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日趋同质化的时代,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我国汽车产业作为后起之秀,如果没有强大的自主品牌作为支撑,面对国际竞争化浪潮,中国汽车产业将不可避免地沦为国外品牌的生产基地。此外,国外汽车产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往往凭借其强大的资金技术能力,压制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目的就是要在中国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例如,威孚,曾经是中国柴油机喷油器制造商的领军公司,和博世合资后,专门生产带有博世LOGO的柴油机供油系统,中国市场上再也没有威孚的影子。因此,面对国外品牌的侵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以期与之抗衡。

2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SWOT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要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的竞争能力。下文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促进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1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存在的优势

(1)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前景广阔。入世后,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由当年的200多万辆迅速增长到目前的1300多万辆。特别是2009年汽车产销量位居第一,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而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0年汽车产销量增速在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我国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给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2)政府鼓励汽车自主品牌创建。十一五汽车行业规划鼓励汽车自主品牌创建,无论是购置税下调,还是一次性财政补贴,甚至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都给汽车自主品牌车一定的政策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正是获得中国发改委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融资支持,才使这项有跨历史意义的收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2 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自主品牌存在的劣势

虽然目前中国汽车工业产销两旺,但是,占据四分之三市场规模且市场前景最为被看好的乘用车领域国内自主品牌相对较少,特别是在轿车领域国内自主品牌却鲜有主流品牌,跨国公司占据绝对市场优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自主品牌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当然抵不过国外品牌上百年的沉淀,再加之国外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有意识的对我国自主品牌进行压制,使得许多自主品牌夭折。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与国外公司合资的过程中,并没有学到技术,反而丧失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忽视自主品牌的培育,导致国内自主品牌在此领域只占有很少的市场份额。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与国内汽车工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是直接相关的,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在中低档车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这主要是得力于成本优势,而在代表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高档、中高档领域,国内企业基本不具备整车开发能力。

2.3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自主品牌面临的机会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日欧几大传统汽车市场销量加速下滑。低迷的汽车消费市场促使国外汽车行业纷纷进行行业调整:关闭位于欧美的一部分汽车整车工厂以压缩当地的汽车产量;出售旗下的部分汽车品牌以帮助公司渡过危机;甚至破产重组压缩机构,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国际新一轮的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加上我国《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正是中国自主品牌抓住机遇施展手脚快速发展的好时机。

2.4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自主品牌面临的挑战

品牌不具竞争力,表现为自主品牌不被国际市场认可,甚至不被国内市场认可,主要原因是技术不具有竞争力。中国汽车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研发能力有了一定得提高,基本上能够制造出满足要求的汽车,但和国外汽车技术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轿车领域,具有开发中低档车的能力,但是高中档车的研发水平还不能令消费者满意,自主开发产品的整体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同类产品仍有较大差距。技术需要长期而坚韧的积累,因而要有长远目标和眼光,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和人才培养。

3 促进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基本思路

首先,树立品牌意识和品牌观念。自主品牌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企业管理者放远眼光,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品质形象。在应对国际竞争方面,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发国外市场,在国外品牌未曾进入的市场领域,率先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吉利收购沃尔沃给我们的启示有三:其一,从品牌角度与企业效益看,吉利拥有了一个世界级的汽车品牌,虽然它不是自己打造出来的,如果经营得当的话,会给公司带来长期而稳定的收益;其二,可以借鉴其先进技术,提升自主品牌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从而加快步伐进军中高档车领域;其三,吉利跨国并购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的一部分,开创了中车汽车公司收购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的又一范例,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其次,做好技术储备,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培养一支体系完备,年龄结构合理的研发和生产团队,以及品牌营销团队。技术是自主品牌的关键,要重视技术的发展和积累,技术可以是自主创新的,也可以是借鉴吸收的。引进技术的落脚点应该是进一步的创新,而不是为了一时的盈利。另外,哥本哈根协议的核心理念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现在新能源汽车是汽车技术发展的热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国家加强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和支持,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就有希望率先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取得竞争优势。

最后,国家的支持。国家不仅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为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并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整合优势资源,引导企业做大做强;还应该加强政府采购力度,如果在政府用车采购方面向自主自主品牌倾斜,将会带动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彬.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以奇瑞A3的市场营销为例[D]福建:厦门大学,2009.

[2]成清华.我国汽车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7.

[3]周凡.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对策分析[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4.

[4]雷家啸.国家经济安全: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

上一篇: 商务论文英文 下一篇: 创新政治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