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见习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1:13

师范生见习报告

师范生见习报告篇(1)

指导班主任:向老师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XX市XX小学,开始了一周的见习。虽然大家来回都挤公交车,每个人的脸上多少有些倦容,但看到孩子们纯真可爱的笑脸,听到他们围绕着我们甜甜地叫着老师,看到他们甜美的笑容,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第一天见习的时候,我们一大早就坐车来到跃进路小学。早晨的校园里到处可见的是田径道上跑步的孩子;篮球场上进行篮球训练的小男孩;一群跳绳的小女孩。学校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孩子们早晨都积极锻炼,朝气蓬勃。我们按照学校分配,我和队友郭XX来到二年级3班见习。我们的指导班主任是向老师。向老师对我们非常热情和友善,对我们的到来,她表示很欢迎,接下来的五天我们都受到了她悉心指导。

向老师是二年级3班的语文老师。她上课课堂效果非常好,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老师课堂言行举止优雅得体,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板书美观大方,笔画清楚、没有勾连。,符合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识字写字的要求,向老师授课语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又富有鼓励性,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曾语文的热情。课堂气氛良好,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向老师请同学到黑板上作答,在小朋友板书答案的同时,老师在一旁用提示性语言提醒小朋友写的答案是否正确。接下来,向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检验答案的正确性。指正同学们易犯的错误,然后大家齐读两遍,加深小朋友对知识的记忆。向老师声音清脆甜美又响亮,她恰到好处的使自己的音调有起伏有,语速有轻重缓急,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力。在课堂时间安排上也十分合理,二十分钟讲解,二十分钟的当堂练曾。因为她告诉我们,我们老师要懂得在课堂上观察小朋友听课的情绪状态。低年级的小朋友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集中,课堂安排要张弛有度,时间安排应该合理化。向老师讲解知识时,很会抓重点,讲易错点也讲得典型生动。特别是向老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的同时会积极引导小学生思考与这个知识点有关的并且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既巩固了他们学过的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联想能力,也开发了大脑的智慧。同时课堂也有让人感动的一面,在上课过程中,当有小学生感到不舒服时,向老师就会很关心他们,并且带他去医务室或者叫他休息一下。向老师临堂,对同学们做作业进行集体辅导。同学们边做,向老师一边从旁观察,提醒小朋友们易错的地方。向老师在黑板上做一个案例示范,同学们明白怎么做后,由自己完成。我认为作业应该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向老师爱生心切,过多的提示和帮助学生完成作业,虽然起到了引导作用,但大大的削减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难度,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向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要求家长签字检查,实现了让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孩子的学曾成长,在新课改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可忽视,在学校老师是最主要的管理者和引导者,但是在家里,家长也必须认真负责。从向老师的家庭作业布置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业的布置也要让小朋友温故而知新。对已学的知识要巩固,还要对将要学的课文进行预曾。

见习期间我们还听了曾老师精彩的数学课。课前小朋友还在吵吵闹闹,曾老师用口令的方式控制了课堂纪律,老师喊:"123",同学们对:"请坐好",老师再喊:"小眼睛",同学们说:"看黑板",老师喊:"678",同学们喊:"闭嘴吧".课堂立刻安静下来,体现了老师对课堂的良好控制能力。接下来,曾老师打开数学书,问小学生看书上的图能在图上发现什么?然后小学生就会把书上的数字报给曾老师,曾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小朋友的思维活跃性,由老师报加法式子,小朋友们抢答。曾老师在讲课时,还时时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提醒小朋友认真听讲,不能当堂写作业。曾老师在分析应用题时讲解深刻而仔细,力求要让小朋友自己明白,用最简单的话解释,在分析题目时讲究多种方法,不局限于思维。提醒下朋友开动脑筋。总之,曾老师授课非常有方法,注重对方法的讲解,侧重让小朋友自己思考问题,寻找正确答案。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曾老师处理得当,对整个课堂驾驭得非常好,课后作业布置及时。教完的课程她会及时的给小学生布置小考试,以此来检测学得怎样。

除了语文和数学课,小朋友的课程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有音乐,美术、体育、品德、自然科学、文体活动、传统体育等。都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伙伴。学校开展特色的文体活动课,小朋友在文娱活动中快乐放松自己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也在玩中放松大脑,让大脑及时的休息。在玩游戏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老师要学会创新课堂,在娱乐中,把该掌握的知识让小朋友明白。

师范生见习报告篇(2)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除了精通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懂得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方法以外,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有较好的沟通人际关系的能力,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教学艺术。同时要求教师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尽可能多的、高效的传授给学生。教师是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运输通道。古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都要通过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来完成,但是在这方面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课程。在中学实习的过程中,听老教师教导在文理课程上有偏科的学生常常会说,语文如果学不好,理解能力差,会对数学等理科学习造成影响。对学生是这样,对教师,其实也是这样,表达能力和方式有欠缺的话,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讲出来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这种情况下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及整个教育质量的好坏。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 所以作为虽然一名理科学生,我认为我们师范专业的学生仍然有必要进行语文方面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训练,如何使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于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中对教学过程中表达方面的重要性也略有提及,但主要是一些较为理论和提纲性的内容,实践表达的训练很少,还远远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此外,虽然当今多媒体教学已相当发达,但最常用、最方便的教学媒体仍然是黑板和粉笔,板书字迹工整甚至美观与否也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好的板书被学生抄作笔记后,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忆起课堂内容;而字迹潦草、难认、不规范的板书让学生作笔记时无所适从,无法达到板书的效果。教师的板书是否严谨、规范,能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板书中不规范的汉字、标点及格式,常会被学生模仿进了作业本甚至是考卷中。所以在我们学习作为教师各方面的技能的现阶段希望能开设一些书法、粉笔字方面的相应课程或多开展一些此类活动,培养作为教师应有的基本技能。

师范生见习报告篇(3)

中学是一所公办镇属中学,被评为“省一级学校”。学校设施配套齐全,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平台。我们实习的年级是高一级。高一级共有13个班,其中火箭班1个,重点班4个,普通班8个。我负责高一(12)班,作为高一(12)班的实习班主任。

学校秉承“崇德、博学、强身、尚美”的校训,形成“以人为本,发展个性,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走“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初见成效的人本管理,进取型的团队精神,低进高出的成才之路”三大办学特色。

在中学近2个月的教育实习,时间过得很快,在这期间,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教学,学习了如何应对学生之间的各种突发的事件,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重任,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辛苦,特别是班主任就比一般的任课老师付出的心血多一倍。以下主要对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

生物教学历程

1.听课

来到中学的第1周,我主要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我的指导老师鼓励我进行跨年级听课,推荐各个年级的优秀教师。我分别听了高中三个年级的课,体验不同老师的讲课风格。在听课前,我会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则事前认真做完题目,把做题的思路简单记下,并内心盘算自己讲的话会怎样讲。听课时,认真写好听课记录,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课后及时找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交流,学习老师的教学方法,体会教师应具备的教态及掌控课堂的方法。

2.备课与上课

来到中学的第2周,科任老师开始叫我备课,内容是蛋白质一节。自己终于有机会走上讲台,真正以一名教师的身份面对50位学生进行讲课,既紧张又兴奋。当然,要上好一节课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直到真正要备课才发现,要上一节课不难,但是要上好一节课很难。备课时,首先是对教材进行仔细的阅读,然后查看相关的教案及教学设计,上网查看相关教学视频。在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后,就是对教授班级的学生进行学情的分析,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是不同的。在备人生的第一节课中,真的是用了很大的功夫。由于是在普通班上的课,考虑到学生对相对抽象的知识学习比较困难,所以采用类比和直观教学,将直观教学法充分贯穿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当中。写好教案做好课件后请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卢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告诉我哪些地方需要更多的加重,提醒哪些地方该更多的与学生互动,那些地方注意引导学生勾勒重点等等。在指导完初稿后,再次整理,整理后交给老师检查,然后才上讲台讲课。这一系列的环节我都非常认真地对待,以争取在讲台上发挥出更加好的效果。

经过了充分的准备,怀带兴奋的心情,踏上了属于我的讲台。由于备课比较充分,所以对课堂的掌握相对比较好。教学环节从导入、新课讲解、总结以及练习,教学环节完整,时间方面的掌控也比较好。学生课上的反应也比较积极。不足的是上课的语调相对太平,老师说上课应该要达到像坐过山车一样的感觉,要有高有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适当加入某些娱乐环节,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次的上课,我了解到以自己的思维来揣度学生的思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也许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刚刚涉及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时候,我们以何种方式将此知识点向他们表达清楚就显得犹为重要了。并且,让学生能够参与,是课堂成为他们自己的舞台,也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非常侧重于如何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表达清楚,以及想好学生的各个反应和学生有兴趣的方面。另一方面,提问也是一种学问,要紧扣知识点,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学生抓住要害,想一想能说出一、二,毕竟学生是有好胜心的,是愿意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

很幸运来到这个学校,很幸运遇到卢老师,我每次上完课后,老师都会进行评课。从教态、教学过程、课件等方面进行评价。比如某个知识点怎么安排比较好;不要在黑板上写出错误的例子;多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反应;对于易错点可以先讲后练;课堂纪律要掌控好;课堂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课件少用荧光色,最好是用白底黑字等等。每一次的评课都让我收获很多。

上完课后,我都会对每节课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以更好地准备下一节课。在近2个月的实习中,我主要负责2个班的生物教学。这样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重复课,新课上完后进行反思修改,然后在重复课中便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2个月的实习,我从一个只懂得相关教学理论的学生,到现在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虽然说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某些方面我还存在不足,但我已经具备为50名学生上课的能力。在这里,我也受到了指导老师和学生的高度评价。

班主任工作

在中学,我作为高一(12)班的实习班主任。我们班有50名学生,这些孩子在我第一眼见到他们时,就给我好有爱的感觉,这是一个班风好,团结的班集体。

1.常规工作

作为实习班主任,我与原班主任分工合作。我的主要工作是早上7点到教室,督促学生打扫教室及公区的卫生。在早读开始前进行考勤并让课代表带领学生早读。美好的一天总是从朗朗的读书声开始。在这里,课间操时间我也下到操场和学生们一起做操,在检查做操人数的同时督促学生动作要做到位。晚上7点我也到班里去,让学生安静下来晚修并检查考勤,而后我会在那里坐班,看看学生有没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这里的晚修纪律都很好,学生学习也很认真。一般我会在教室待到晚上9:10。

作为实习班主任,我以最快的速度去熟悉班里的50位学生。2个月下来,我除了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还知道哪位同学是学习认真的,哪位同学是调皮捣蛋的,哪位同学是内向的,哪位同学具有什么才艺。

2.参加活动

作为实习班主任,我参加了班里的每一个活动:红歌会比赛、主持人大赛、课间操比赛、篮球赛、阳光体育活动等等。在这其中,我们一起分担比赛失利的伤心,也一起分享比赛夺冠的快乐。他们说,班里的51号就是我,很高兴,我已融入到这个有爱的班集体中。

记得广播操比赛后,同学们愤愤不平地跟我说:老师,好伤心啊。我们明明做得那么好,还是拿三等奖。我当时心里很伤心,但仍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真的,在我心中,你们是最棒的。那天晚上的主持人大赛,全校20名选手当中,就有2个是我们班的。那晚,我们拿到了主持人大赛的冠军,那晚我们欢呼了,12班是很有实力的一个班级,是一个团结的班级。

3.主题班会

由于大家刚刚进入一个新环境,部分同学还不能完全地融入新集体中,我便开展了“千里相聚,聚在(12)班”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通过诗歌朗诵、辩论、自由发言等环节了解个人与班级密不可分的关系,尽快地调节自己,跟上这个集体的步伐;一段时间过后,针对班级纪律有所下降,尤其是午休纪律较差的情况,我开展了“评评自己与班干”的主题班会,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出班规,讨论通过量化评定细则,并测评班干的表现,强调了学生自觉性的重要性,而班规只是辅助措施,要求同学们以后自觉遵守班级纪律,通过这次班会,既使同学们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得到提高,又使班干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接近期中考,很多同学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展了“我的大学梦”的主题班会,他们对大学都有了一个向往,考大学是他们的目标。我鼓励他们要好好努力,从现在开始,并以最好的状态就迎接即将到来的期中考。

然而,当这里所有的一切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时候,我却要离开了。回头想想,尽管班主任工作繁重、琐碎,还经常被学生闹得哭笑不得,可那50个可爱的笑脸让我知道:班主任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有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与其说它是一份工作,倒不如说是一门学术。

班主任工作,让我清楚地知道: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使我想到了传统医学中"望、闻、问、切"四诊法。于是,我总结出四点:细心"望"其表;耐心"闻"其声;真心"问"其想;准确"切"其脉。所谓“望”,就是要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做到“见月晕而知风”,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闻”就是听,听学生的心声,听学生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的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成为学生的“益友良师”。千万不要用老师习惯性的眼光遮住了隐藏在孩子们身上的“光环”;学生需要"爱心"。一次次真心实意的促膝长谈,一句句亲切入微的话语,一份份暖意融融的爱护,学生会产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与仰慕心理,将他所信任与爱戴的老师作为模仿的榜样;"切"准其脉对于后进生尤为重要。

师范生见习报告篇(4)

教育见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或者带着一定的问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观察、了解、分析的活动。它不同于教育实习,但两者都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基本方式,对师范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见习可分为集中见习和分散见习,集中见习主要是指师范生在进入中学教育实习之前,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为教育实习奠定基础的各种活动。分散见习则是指师范生在学习教育理论课程的过程中,到中小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观摩,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各种活动。而教学见习是分散见习的一个下位概念,主要指观摩课堂教学的活动。教育见习主要以课堂教学观摩为主。

二、现阶段综合性大学学科教育师范生教学见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学见习的涵义认识不够

教育实践课是高校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个部分。教育实习已经在师范生的教育课程体系中确定了较重要的地位,综合性大学也把教育实习纳入到了师范生的必修课程之中,与教师资格证的获取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育实习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教育见习作为教育实习的平行概念,并未受到与教育实习同等的重视,甚至常常被视为教育实习的一个部分或环节。教学见习本身是分散教育见习的下位概念,更是很少被提及,有的教师忽略教学见习内容,大多带学生到中学观摩教学或者只是给学生放映教学录像,没有与师范生原有的教育、教学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总结与评价,不利于师范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导致师范生在教育见习和教学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教学见习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教学见习前,应当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教育都分散在各师范专业中,其教学见习可有可无,学科教学论授课教师也没有认识其重要性,观摩教学时,往往是学生写一分听课记录或者一份见习报告即可。至于见习报告写什么内容和主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学生对教学见习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缺乏深入的了解,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理论的具体指导。

(三)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我国当前的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虽经批判、改革,但仍占据教学的中心地位,改动甚小。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综合性大学学科教育师范生虽在学校课堂上学习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原理和专业知识,但其中的大部分与教学实践脱节,造成了学生认知领域和情感层面的残缺不全。每到实际应用时,所学教育理论不能一一对应,在实际操作中不知所措。缺少了教学见习环节会对师范生实习以及将来的工作发展形成障碍,由此产生不可低估的损失。

三、综合性大学学科教育师范生教学见习的策略

(一)教学见习的准备策略

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保证教学见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1.指导教师准备工作。首先,教学见习前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做思想动员工作,使见习生明确教学见习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端正教学见习的态度。其次,指导教师应联系、明确见习学校、主讲教师、授课时间及地点,同主讲教师商讨并确定观摩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再次,指导教师与见习生要对观摩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2.见习学生准备工作。首先,学生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保证教学见习的高效性。其次,学生应明确教学见习的目的和要求,教学见习的具体任务。再次,在教学见习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应与指导教师针对所观摩的教学内容集体备课。

(二)教学见习课堂观摩策略

新变革的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实现由“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教师的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关注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构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转变,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而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

1.做好教学过程的记录。教学过程记录应详略结合、突出重点、文字精炼。记录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的环节、各环节中师生主要活动情况、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精彩创新与失误之处、板书等。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做法或不足之处等都可详细记录,对一些问题的独立思考或见解、建议也可记录下来,以免遗忘。

2.做好教学过程的反思记录。教学过程的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教学应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详略得当;教师是以怎样的语言进行教学的,哪些地方表现的特别流畅、清楚、亲切和蔼;教会了学生哪些知识;教学活动有哪些创新之处(听看结合);体会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师是怎样以多向、宽泛的思维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学生是怎样回答的,教师是怎样纠正(或请学生纠正)的等。

(三)教学见习的总结策略

师范生见习报告篇(5)

学分、学时:2学分/2周

实践地点及形式:校外分散

一、  课程性质、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将法学专业知识同非诉讼法律事务结合起来,巩固专业理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实际情况,了解从事相关法律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结构,掌握非诉讼法律事务的法律思维与工作方法;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对象及指导教师

班    级

人数

指导老师

教师职称

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

三、见习工作程序

1、进行见习前的教育。通过教育,明确实习目的,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实习的重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见习中去。

2、在见习过程中,学生要完成见习报告。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在见习期间至少要搜集1个完整的非诉讼案例。

3、见习结束后,要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见习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见习收获与心得体会,也可以对学生见习单位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四、实践内容、方式与时间安排

   [1]实践内容。各实践项目的实践内容具体如下:

(1)实践项目一的实践内容为“律师非诉讼事务见习”,学生可以从下列律师非诉讼事务中选择一种具体事务进行见习:

A.民事非诉讼事务;

B.商事非诉讼事务;

C.商务谈判非诉讼事务。

(2)实践项目二的实践内容为“企业法务人员非诉讼法律事务见习”,学生可以从下列企业法务中选择一种具体事务进行见习:

A.合同或知识产权管理事务;

B.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事务;

C. 商务谈判非诉讼事务。

(3)实践项目三的实践内容为“事业单位法务人员非诉讼法律事务见习”,学生可以从下列事业单位法务中选择一种具体事务进行见习:

A.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事务;

B.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事务。

(4)实践项目四的实践内容为“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和法制工作人员非诉讼法律事务见习”,学生可以从下列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和法制工作人员非诉讼事务中选择一种具体事务进行见习:

A.协助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和法制工作人员办理与执法有关的非诉讼法律事务;

B.参与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和法制工作人员普法与整理规范性文件。

[2]见习方式。本课程采用分散见习的方式,学生回到自己已联系好的各地相关单位见习。

[3]见习时间。本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即第5学期)进行。见习学生必须到相关单位进行为期2周的非诉讼法律事务见习。本课程见习可以安排在第5学期结束后的那个寒假中进行。

五、成果要求

[1]见习结束后学生应根据见习内容写出见习报告,真实地总结自己的见习收获和体会。见习报告将提交见习指导教师批阅。

[1]见习报告主要包括见习情况介绍和见习收获两大部分。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见习情况介绍部分应包括见习单位、见习经过、主要工作等内容。该部分不少于1000字。

(2)见习收获部分应结合具体非诉业务,分析总结对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或办理相关诉讼事务能提供借鉴的经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对策。该部分不少于2000字。

[3]见习报告应该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一律用A4纸打印。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由法学系专业见习指导委员会统一考核。

[2]成绩评定方法。本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具体如下:

(1)成绩评定基本依据包括下列4个方面:A.专业见习鉴定表;B.专业见习报告;C.指导老师的评价;D.到岗、出勤等纪律遵守情况。

(2)法学系专业见习指导委员会应根据见习单位的鉴定,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综合评定见习成绩。

(3)本课程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评分标准如下:

A.优秀。能很好地完成见习任务,达到见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见习报告能对见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有某些独到见解。见习态度端正,见习中无违纪行为。

B.良好。能较好地完成见习任务,达到见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见习报告能对见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见习态度端正,见习中无违纪行为。

C.中等。达到见习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见习报告能对见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学习态度基本正确,见习中无违纪行为。

D.及格。见习态度端正,完成了见习的主要任务,达到见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见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

E.不及格。有下列情况中的任何一项者,专业见习成绩为不及格:

a.不服从分院安排或擅自变更见习单位和见习时间者;

b.旷工时间累计达3天者或请假时间累计达10天者(延长见习时间补回请假时间者不计),或者一边见习一边做家教等事务者;

c.参与、收礼、行贿等一切违法犯罪行为者;

d.泄露案情和机密者;

e.见习单位及导师的评价为不合格者;

f.严重违反文明规范,有损于分院学生形象者;

g.不按时上交见习鉴定表和见习报告者;

h.见习报告结构混乱、内容空洞、错误明显者;

i.弄虚作假,欺骗教师和指导委员会者;

j.法学系专业见习指导委员会认为应该属于成绩不及格的其它情形。

七、师生职责与安全纪律要求

[1]指导教师职责。见习指导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并作为对教师工作考核的内容,因此见习指导教师应履行如下职责:

(1)代表分院和法学系同接受见习的有关单位进行联系;

(2)注意了了解见习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见习困难,及时解决或提供帮助;

(3)根据见习进度安排,落实每个学生的见习岗位。

(4)见习开始前,向学生作一次总体见习指导,对学生进行工作态度、见习纪律、见习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5)见习期间,在具体业务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6)见习期间,向见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了解见习学生的见习表现,进行见习检查,并提出见习指导意见。

(7)及时将检查指导情况作记录,并在记录的最后提出关于该见习学生的见习成绩的建议。

(8)见习结束后指导学生完成见习报告。

(9)见习结束后,及时总结见习检查指导情况,汇总见习材料存档。

[2]见习学生职责。见习学生的职责主要包括如下:

(1)思想上高度重视见习活动,结合见习单位的工作业务拟定具体见习计划;

(2)虚心向见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志学习,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

(3)遵守见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办案纪律,恪守法律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4)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见习中的情况;

(5)见习结束后,应该向见习单位和有关指导老师表示感谢,主动和诚恳地征求见习单位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认真总结,写出见习报告。

[3]安全纪律要求。见习过程中,见习学生应遵守如下安全纪律要求:

(1)见习期间要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发生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1)见习期间不得擅自离岗,因特殊情况需要离岗的,应经见习指导教师批准。

(2)见习期间要认真、虚心向指导见习的实际部门工作人员请教。

(3)要遵纪守法,注意维护学校、学院和分院的声誉,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尤其在公开场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4)爱护公共财物。

(5)见习中应主动热情,做好日常服务工作,以取得见习单位信任和好评。

(6)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搞无原则的纠纷。

(7)遵守见习单位和学校的各项纪律制度,特别是作息制度,不得旷工、迟到、早退。因生病、参加公务员考试、联系工作或有其他重要事情需要离开见习单位的,必须同时向见习单位和系里办理请假手续。请假时间须在以后补回,即相应延长见习时间。

(8)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职业道德规范。不准参与违纪违法活动;不得丢失见习单位档案,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八、其他说明

[1]法学系成立学生专业见习指导委员会,由该指导委员会选派若干名责任心强且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本课程的指导教师;

[2]法学系见习指导委员会制定见习工作计划后部署见习工作;

师范生见习报告篇(6)

1.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另外也有个别其他本专业范文的工作。

2.实习形式

师范生见习报告篇(7)

这次报告会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指导和关心下召开的。今年是我们国家第二十个教师节,总书记亲切接见了优秀教师代表。、、李长春等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今天报告会之前,陈至立国务委员亲切接见了五位优秀教师,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五位优秀教师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接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的关怀和爱护,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听了老师们的报告,我们有三点深刻的体会:第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决不移地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必须建设好人民教师这支队伍。第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第三,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今天的报告会,使我们受到了一次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五位老师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他们是“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为我们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人民教师是无比光荣而又神圣的称号。我理解,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的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我们要向五位优秀教师学习,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我们中国的教师队伍是一支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各行各业中最为敬业最为奉献的一支队伍。我们全中国一千多万名教师,教育着二亿五千万青少年学生,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没有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教育事业的今天,就没有我们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工作在艰苦、贫困地区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和全社会的尊重。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典型,今天作报告的五位老师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教育部党组已经作出决定,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学习他们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鞠躬尽瘁、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对教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关爱,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形成“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强大动力。版权所有

师范生见习报告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06-01

一、实用主义滋生下的教师教育

英国的教育,是不依照逻辑亦不是到处均等划一的,因为它并不是为一班立法家或政治家思索出来,自上而下颁行于全国的。同时,它又非偶尔而来,却是由种种实际的需要发展出来的。离开了英国的民族历史就不能了解英国的教育制度,因为后者本是英国民族性格的产物。 对英国早期的教师教育一般会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导生制”和“见习教师制”。十八世纪末,英国牧师安德鲁・贝尔和约翰夫・兰开斯特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一种应对教师短缺的实用方法:导生制。他们通过培养年龄较大和学业优秀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见习教师制开始与导生制大同小异,后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见习教师的年龄、规模都逐渐提高。1840年,英国第一所师范学院―巴特西师范学院成立,使见习教师制更加走向规范。由于导生制和见习教师制这种廉价便捷的教师教育模式暗合了英国当时流行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使其在英国流行了100多年,并传播到了很多其他国家。但这种方式培养的教师虽然解决了当时在教师短缺和资金匮乏下大众对教育的渴望和需求,但就如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本身一般,存在着弊端:“小教师”年龄小,水平低,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十八世纪中叶,导生制明显的缺陷导致它最终走向灭亡,随后的一百年,取而代之的是师范学院。但师范大学发展的道路也举步维艰,在政府与教会的博弈中磕磕绊绊的前行。直到1890年,才“创建附属于大学或大学学院的非教会性质的师范日校”,这是首次以大学的形式开培养师资。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广大中产阶级和民众对于平等教育的渴望,同时更是国家对师范教育的经费拨款支持,使得大学张开怀抱,接纳教师教育,英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再一次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口锐减,英国师范学院教师与学生的数量都大幅度减少,一切百废待兴。1944年,英国政府为应对此情况,相继出台了《1944年教育法》和《麦克奈尔报告》。《1944年教育法》,即《巴特勒教育方案》,此法案“为英国今后教育的发展搭建了基本的框架”。 随后出台的《麦克奈尔报告》,即《教师和青年领导者的补充、招聘及培训委员会的报告》对教师教育的目标、管理、课程、待遇都提出了许多建议。无论是方案和报告虽然进一步加强了教师的地位和专业性,但是都无法把英国从战后教师短缺的阴影中解救出来。这时,《教师应急招募与培训》计划相应而生了,计划在招收对象上降低标准,为“年龄21-35岁之间,战争期间在皇家军队或其他形式的国家机构服务12月的男女青年”,学习期限为“先是为期一年的师资课程,接着边教学边进行两年的在职学习”,为解决燃眉之急,实用的英国政府其实又将“见习教师制”换了一种方式“复辟”了,但这个实用的紧急招募计划果然收到良好效果,英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又一次发挥作用。

不得地说,招募培训计划虽然解决了教师数量的难题,但其对导生制和见习教师制的“复辟”,使得直到20世界70年代,英国教师教育的发展都处在停滞的状态。但随着师范教育日益规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潮逐渐取代了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潮,这就是科学主义思潮。

二、等级鲜明弥漫中的教师教育

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以前,英国最早的教育都是由教会牢牢掌控,贵族和中产阶级往往进行家庭教育和学徒制教育,只有佃农和贫苦人家的孩子进入由基督教会组织的学校,提供教育成了教会的主要职责。16世纪开始,英国人口不断增长,教师匮乏,当时的教师主要来自教会中的教士,质量和数量都不尽人意。十八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兴起,繁冗无实用价值的古典课程逐渐不受贵族和中产阶级的欢迎。中产阶级开办了学院,对古典课程进行了改革,增加实用课程,为工业革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对大部分贫苦大众进行教育的地方就是导生制学校,又叫慈善学校,教师大部分是通过导生制培养出来的,教师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很低下。恩格斯对慈善学校教师的评价是:“只是为了生活来当教师,大多数连自己也没有具备最必要的基本只是,缺乏教师所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 由此可见,在早期英国教师教育中,贵族、中产阶级、大众平民阶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导生制和见习教师制是有着鲜明的阶级色彩的。导生制表面上免费解决了大量下层人民的教育问题,实际上反倒显示了英国当时教育的不公平。

到了1870年,在政府与教会的矛盾中出台了《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实行了5―12岁儿童的强制教育,造成对教师数量需求的大量增加和对教师质量的更高要求,英国逐渐开始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英国教育改革开始层层递进,并从《初等教育法》开始,最终导致了不平等的制教育制度。

三、“一体化”前进中的教师教育

1970年,撒切尔夫人出任教育与科学部大臣,开始着手对教师教育进行改革。1972年,教育与科学部出台了著名的《詹姆斯报告》,即《师资教育与训练》报告。此报告最早创新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教育培养“三段论”:个人教育、专业教育、在职教育。个人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划分为职前教育阶段,在前两年进行普通高等教育阶段,第三年进行教育专业课程,第四年担任带薪实习教师。在在职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专业导师”进行衔接和指导。所有教师每5年进行一学期的进修。 此报告将整个教师教育生涯用“三段论”串联成一个整体教师教育,不仅使教师成为一个更加完整、专业的职业,更暗含了“终身教育”的理念。自此,英国的教师教育终于走上了连续化、整体化、系统化、终身化的道路,一个完整的教师教育理念形成。

参考文献:

[1] [英] 诺武德:《英国教育制度》[M],李鼎声译,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23年

[2] 徐 辉 郑继伟、英国教育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3] 杜 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的发展与动因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58

师范生见习报告篇(9)

英国的教育,是不依照逻辑亦不是到处均等划一的,因为它并不是为一班立法家或政治家思索出来,自上而下颁行于全国的。同时,它又非偶尔而来,却是由种种实际的需要发展出来的。离开了英国的民族历史就不能了解英国的教育制度,因为后者本是英国民族性格的产物。 对英国早期的教师教育一般会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导生制”和“见习教师制”。十八世纪末,英国牧师安德鲁?贝尔和约翰夫?兰开斯特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一种应对教师短缺的实用方法:导生制。他们通过培养年龄较大和学业优秀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见习教师制开始与导生制大同小异,后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见习教师的年龄、规模都逐渐提高。1840年,英国第一所师范学院―巴特西师范学院成立,使见习教师制更加走向规范。由于导生制和见习教师制这种廉价便捷的教师教育模式暗合了英国当时流行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使其在英国流行了100多年,并传播到了很多其他国家。但这种方式培养的教师虽然解决了当时在教师短缺和资金匮乏下大众对教育的渴望和需求,但就如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本身一般,存在着弊端:“小教师”年龄小,水平低,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十八世纪中叶,导生制明显的缺陷导致它最终走向灭亡,随后的一百年,取而代之的是师范学院。但师范大学发展的道路也举步维艰,在政府与教会的博弈中磕磕绊绊的前行。直到1890年,才“创建附属于大学或大学学院的非教会性质的师范日校”,这是首次以大学的形式开培养师资。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广大中产阶级和民众对于平等教育的渴望,同时更是国家对师范教育的经费拨款支持,使得大学张开怀抱,接纳教师教育,英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再一次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口锐减,英国师范学院教师与学生的数量都大幅度减少,一切百废待兴。1944年,英国政府为应对此情况,相继出台了《1944年教育法》和《麦克奈尔报告》。《1944年教育法》,即《巴特勒教育方案》,此法案“为英国今后教育的发展搭建了基本的框架”。 随后出台的《麦克奈尔报告》,即《教师和青年领导者的补充、招聘及培训委员会的报告》对教师教育的目标、管理、课程、待遇都提出了许多建议。无论是方案和报告虽然进一步加强了教师的地位和专业性,但是都无法把英国从战后教师短缺的阴影中解救出来。这时,《教师应急招募与培训》计划相应而生了,计划在招收对象上降低标准,为“年龄21-35岁之间,战争期间在皇家军队或其他形式的国家机构服务12月的男女青年”,学习期限为“先是为期一年的师资课程,接着边教学边进行两年的在职学习”,为解决燃眉之急,实用的英国政府其实又将“见习教师制”换了一种方式“复辟”了,但这个实用的紧急招募计划果然收到良好效果,英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又一次发挥作用。

不得地说,招募培训计划虽然解决了教师数量的难题,但其对导生制和见习教师制的“复辟”,使得直到20世界70年代,英国教师教育的发展都处在停滞的状态。但随着师范教育日益规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潮逐渐取代了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潮,这就是科学主义思潮。

二、等级鲜明弥漫中的教师教育

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以前,英国最早的教育都是由教会牢牢掌控,贵族和中产阶级往往进行家庭教育和学徒制教育,只有佃农和贫苦人家的孩子进入由基督教会组织的学校,提供教育成了教会的主要职责。16世纪开始,英国人口不断增长,教师匮乏,当时的教师主要来自教会中的教士,质量和数量都不尽人意。十八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兴起,繁冗无实用价值的古典课程逐渐不受贵族和中产阶级的欢迎。中产阶级开办了学院,对古典课程进行了改革,增加实用课程,为工业革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对大部分贫苦大众进行教育的地方就是导生制学校,又叫慈善学校,教师大部分是通过导生制培养出来的,教师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很低下。恩格斯对慈善学校教师的评价是:“只是为了生活来当教师,大多数连自己也没有具备最必要的基本只是,缺乏教师所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 由此可见,在早期英国教师教育中,贵族、中产阶级、大众平民阶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导生制和见习教师制是有着鲜明的阶级色彩的。导生制表面上免费解决了大量下层人民的教育问题,实际上反倒显示了英国当时教育的不公平。

师范生见习报告篇(10)

一、切实加强领导,动员部署到位。今年春期以来,唐河教体局局长曾鑫带领局班子成员、股(室)和局直单位负责人及各高中、乡镇(街道)中心学校负责人,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在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制约唐河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明确了“打基础、抓质量、求突破、保稳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决定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活动自7月11日开始至8月15日结束,历时一个多月时间,分为学习动员、分析检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活动方案。各单位、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整个教育活动得到蓬勃有序开展,形成了比学习、定目标、议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营建浓厚氛围,宣传发动到位。各单位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专题展板等形式,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积极营建全社会关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局活动办先后编发了活动专期简报11期,及时报道各地活动动态,弘扬先进典型。该局教育信息网和各单位、校园网站也及时活动信息,纷纷展示亮点,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扎实开展。

三、丰富活动载体,学习认识到位。注重选准学习载体,采取研讨交流、专家授课、观看影片、专题报告等形式,对广大教师进行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县教体局文件精神,记录学习笔记,书写心得体会,通过集中学习、个人学习、理论测试等形式,深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有效地转变了工作作风。马振抚中心学校举办了4场爱岗敬业、提升师德、珍爱生命、关爱留守儿童的专题报告;祁仪中心学校组织教师认真观看党史影片《信仰》;实验高中、少拜寺一初中、城郊一初中、县一小等校长带头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努力将学习效果转化为自觉履行职责的具体行动。

四、深入查摆评议,分析检查到位。广大教师认真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深入查摆自身存在的师德问题,纷纷撰写自查报告、剖析材料。各单位通过召开由教职工、家长、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举行教师宣誓仪式、师德承诺签名活动、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教师自评、互评等方式,在深入进行查摆、剖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检查报告。县四小以“打造四小新形象”为主题,开展“复兴唐河教育”全员签名承诺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举办报告会、分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了教职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上一篇: 初三班主任计划 下一篇: 居住建筑设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