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背景音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1:08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篇(1)

文学微课侧重讲究艺术氛围:一讲究稿本的设计,微课的稿本不但要有设计、有内容、有分量,而且必须在遣词造句上事先考虑到讲授时的效果,要与艺术朗诵(配音旁白)相协调统一;二讲究朗诵(配音)的结合,朗诵(配音)对于欣赏和理解作品平添了许多艺术魅力,是实现文学微课的教学性、科学性与欣赏性有机统一的一个重要手段;三讲究美术的呈现,既包括富有艺术画面感的n程片头,也包括相得益彰的人像、书影、插图等图片资料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还包括适于学习者观看的字幕;四讲究音乐的陪衬,音乐是制造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段,不但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能增强文学微课的艺术性,唤起学习者的共鸣,培养其艺术欣赏能力。

二、以《的绘画美》为例谈“文学微课”的教学设计

(一)选择微课知识要点

基于微课的特点,我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做“文学微课”。我们要吃透教材,挖掘文本,确定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再精选出关键点,作为微课的切入点,从而完成文学微课的创作。以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为例,谈谈该作品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如表1):

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娓娓道出他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四行一节,每一节的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有致,似有建筑的形体结构美,故称有“建筑美”。整首诗又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的手法,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所以此诗又兼具“音乐美”。

《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重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等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总而言之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所以以“绘画美”作为《再别康桥》文学微课的讲授点是再好不过了。

(二)撰写微课教学简案

确定教学目标和微课知识点后,就可以进行微课教学脚本的设计工作了。有了教学简案,微课就有了制作标准,各个环节应该怎么设计就会一目了然。微课程《的绘画美》的教学脚本如表2所示:

《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较为复杂,诗人的感情也是真挚强烈。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观还未真正成熟。因此,仅以鉴赏诗歌的绘画美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绘画美”能较为容易且更深层次的理解,便于领悟诗歌的主旨。

内容分析:

《再别康桥》这首诗“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兼备,是徐志摩诗作中的代表作。而“绘画美”最为突出,诗中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的“绘画美”主要表现在着色绚丽、描绘形态、增添声音、寓情于景。本课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授。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歌“流动的绘画美”的特点。

2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流动的绘画美”的特点。

学习过程:

1 播放“康桥”照片,进入情境。

2 以“三美”导入,开门见山。

3 美在景物,从上而下。通过观看油画,由上而下地浏览云彩、夕阳、金柳、榆阴、青草、艳影、青荇。

4 欣赏“河畔金柳倒影图” 。

①绘色:通过观看动画,柳树、柳影、云彩等景物在夕阳映照下镀上金黄色,富丽堂皇,颜色美艳。

②绘形:通过观看动画,柳树、柳影、云彩等景物分别摇曳、飘摇,富有动感。

③朗读:通过老师朗读“河畔金柳倒影图”,学生深刻感悟绘画美。

5 欣赏“撑篙漫溯寻梦图”。

①绘色:通过观看动画,天上的星辉绚烂夺目,色彩斑斓。

②绘形:通过观看动画,星辉闪烁,诗人划动小船徐徐驶来,动态十足。

③绘声:诗人大声放歌,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习

指导 本课讲授《再别康桥》“流动的绘画美”的四个特点。

1 巧用有颜色之词,设色绚丽。从“金柳”的璀璨如金、“青荇”绿得发亮、“星辉”的绚烂夺目等结合比喻的修辞手法为学生讲解,从明艳的色彩上感受诗歌流动的“绘画美”。

2 妙用动词,描绘形态。从与云彩的“招手”、柳影的“荡漾”、青荇的“招摇”等结合拟人的修辞手法为学生讲解,从富有动感的动作上感受诗歌的“流动的”绘画美。

3 增添声音,锦上添花。从高潮部分的“放歌”和鸣声沉默的“夏虫”,无形中使诗歌更有美感,意味隽永,更让诗歌的“绘画美”流动起来。

4 借助景物,情景交融。康桥这么美丽迷人,离不开诗人对康桥热爱、依恋的美好情感。全诗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这真挚的感情。

(三)展示微课教学过程

整堂微课共耗时5分21秒。在背景音乐《神秘园》的静静“流淌”下,微课程《再别康桥》绘画美的教学过程如画般展开:

1.片头:播放照片,进入情境。

【时长】9秒

【动画效果】以一幅古典浪漫的康桥图片为背景,一组康桥优美风光的图片在屏幕下方缓缓“流动”,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着举世闻名的剑桥校园。

2.导入:提出“三美”,开门见山。

【时长】26秒

【动画效果】先出现课题、作者名称、单位等,再出现“三美”理论。

【配音】你好。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集中体现了“新月派”所倡导的新诗唯美原则,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3.感知:欣赏油画,浏览“景物”。

【时长】35秒

【动画效果】先出现《再别康桥》内容,再在“景物”上加入土黄色方框,让学习者一目了然。

【配音】在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写了这些景物(即“云彩”、“金柳”、“艳影”等)。

【时长】30秒

【动画效果】随着景物配音的顺序,油画框内相应地由上而下地出现云彩、星辉、金柳等景物。

【配音】诗人的视野从空中的云彩、星辉、夕阳写到地上的金柳、榆阴再到水里的艳影、青荇、青草。这些平常不过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妙笔下显得色彩斑斓,富有活力呢?

4.赏图:“形”“色”变化,同绘“河畔金柳倒影图”。

【时长】51秒

【动画效果】云彩、柳树、湖面等景物都慢慢地变色,镀上一层金色。随后出现“绘色”字幕,最后出示“绘形”二字。

【配音】你看!夕阳温柔地给嫩绿的杨柳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婚纱,金光闪闪,富丽堂皇。诗人为柳树绘上了璀璨如金的色彩。诗人又请来了晚风,轻轻地吹拂着柳树那美丽的金色头发,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美丽动人。在诗人的妙笔下,金柳树被绘以摇曳多姿的形态。柳条多情地亲吻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宛若娇羞的新娘,颜面低垂,娇艳欲滴。无不撩拨着诗人的心弦,人心醉不已,心潮澎湃。

【时长】26秒

【动画效果】油画下方出现“河畔金柳倒影图”。在屏幕的左上方,慢慢出现“那河畔的金柳……”的诗句。

【配音】这就是夕阳西沉、媚人柳枝的河畔金柳倒影图。难怪诗人发出唯美的感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5.赏图:“形”“色”“声”齐现,共绘“撑篙漫溯寻梦图”。

【时长】1分2秒

【动画效果】空中的“星辉”金色闪耀,随即屏幕下方出现“绘色”字幕;诗人乘着小船的图像从油画框的左下方徐徐驶来,并出现“绘形”的字幕;最后出现“绘声”的字幕。

【配音】在这个诗情画意的夜晚,河边的金柳摇曳多姿,天上的星辉绚烂夺目,梦幻迷人,诗人为星辉描绘上了斑斓耀眼的颜色。此时,一位失意沉重的青年学者正伫立船头,小船徐徐驶来,他撑起长篙,自在地飘荡在这河流之中,诗人仰望浩瀚的星辉,环视婀娜的杨柳,青幽的草地,和这被他划开的河面,他突然想要大声放歌,来讴歌这一片人世间的净土,讴歌这承载着诗人灵魂的天堂…… 诗人不仅让“荡舟河上,满载星辉寻梦”的动态情景在诗中呈现,还在宁静的夜晚增添了美妙的歌声。

【时长】20秒

【动画效果】屏幕左上方出现“寻梦?撑一支长篙……”的诗歌内容,随后在油画框下方出现“撑篙漫溯寻梦图”的字幕。

【配音】这幅“撑篙漫溯寻梦图”唤起了诗人对七彩生活绵延无尽的遐思。“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小结:归纳要点,收束微课。

【时长】32秒

【动画效果】先后出现这些内容“绘色”、“绘形”、“绘声”、括号和横线符号、“热爱”、“依恋”、“流动的绘画美”。且“流动的绘画美”保持着流动的效果。

【配音】这首诗有色、有形、有声,使平常之景都流动跳跃起来,而整首诗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依恋之情。情景交融,绘成了意境优美、流连忘返的欧洲油画,正所谓是“流动的绘画美”。

7.片尾:美景重现,前后呼应。

【时长】41秒

【动画效果】康桥的照片有条理地出现,并一直保持着浮动的效果。最后跳到“谢谢观赏”的幻灯片。

【配音】同学们:诗,是文学的精灵,语言的精髓,它总在不经意间用最少的文字描绘最美的画。请大家从康河桥头出发,去感受诗歌“绘画美”的魅力吧……

(四)实施微课教学评价

课程不仅是静态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动态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环节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微课程开发的评价,包括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设计阶段对设计本身的评价、使用阶段对实施效果的诊断性评价。实施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3):

三、结语

“文学微课”的提出,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以此为突破口,加强语文微课程更广泛地应用,引领语文信息化教育的新发展。同时“文学微课”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形象生动的艺术动画演示,顺利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文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文学艺术思维的突破和创新,从而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篇(2)

2.通过示范朗读、音乐渲染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3.品味诗歌的意象,读出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濡染学生的诗意人生。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车站》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课前的这位歌手给我们描绘了车站一幅怎样的画面?(离别)同学们有过挥手作别的经历吗?当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师:是呀,心境不同,离别时的情绪也不相同。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感受诗人在挥手离别剑桥之时又有着怎样的情愫。(全体读诗题,请一位同学说诗题的意思,明确此诗属于离别诗)

二、整体感知基调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欣赏剑桥的图片,边欣赏老师的朗诵。

2.问题引导: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朗诵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说)同学们,老师刚才在朗诵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吗?(第五诗节重复了一遍,结尾处也重复了两遍)。是的,在歌曲演唱中,总是在歌曲情感高潮处反复演唱,在歌曲结尾处一唱三叹,这样才会有音乐美。接下来我们朗读整首诗,注意第5诗节朗读两次要有渐强的变化。结尾的三遍要越来越轻,越来越柔,有种渐去渐远的感觉。

三、赏意象的美

问题引导:诗中给我们展现的康桥是美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诗中表现康桥美的意象,同时揣摩意象所在诗节需读出什么情感,并试着读一读。(告诉学生何为意象。)

(学生说到哪个意象,就带领学生去体会情感,同时指导朗读。)

1.“云彩”

师:夕阳西下,云朵染上了色彩,十分美丽,还略带一种什么感受?(略带感伤),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2.“金柳”

师:剑桥大学里有美丽的建筑,名贵的花木,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把柳放进诗歌里?作者为什么不把金柳比喻成母H、少女或妹妹呢?

(个别读,女生齐读)

3.“青荇”

师: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觉来读这个诗节?(水草自由自在)能否把“招摇”换成“摇晃”,你怎么看?

你还能找出全是押韵的的地方吗?(来―彩,娘―漾,虹―梦,箫―桥)诗歌这样处理,就朗朗上口,押韵回环,错落有致,很好地表现了音乐美。

4.“一潭”(拜伦潭)

指导读出美好、哀愁。

师:这一节写诗人对在拜伦潭读书生活的怀念,写得很美。诗人在剑桥大学学的是政治经济学,拜伦是位诗人,为什么他对拜伦潭读书生活如此怀念呢?

课件出示徐志摩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的背景。

师:大家再思考一下诗人为什么要用“虹”来比喻这段生活呢?

5.“星辉”

指导读出希望、激情。

师:我们知道了作者诗人追求的是“爱、美、自由”。诗人乘舟寻梦,满天的星辰璀璨辉映,他激情澎湃地想放声歌唱,所以我们要读出什么样的感觉?(激情澎湃,对母校的深情)(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师:他最终放歌了吗?采用了一种怎样的方式?为什么会这样?

课件展示徐志摩三次到康桥的情况。

师:《再别康桥》中有美好的回忆、热切依恋,从幻想一下子回到残酷现实的他,更多的是孤独寂寞的情绪,此时此刻,只有无尽的沉默才能包含这所有的复杂的情感,沉默是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四、品情感的敛

师:“康桥”不仅有美丽的如画的景色,更有让诗人割舍不下的情感世界,如此魂牵梦绕的地方,诗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的来去方式呢?(轻轻、悄悄)

师:老师觉得结尾不好,于是就改了改,你觉得好不好,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将原作与改作进行比较,领略建筑美(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音乐美(音节错落有致,朗朗上口,节内押韵。首节尾节,节奏相同,回环复沓。押韵。)

师:作者为什么是轻轻、悄悄地来去呢?大家能读出作者的这份带有凄美哀愁的惆怅吗?(集体读)

五、赠诗收尾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同感受了徐志摩别样的离别情愫。他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金柳的艳影,柔波里的青荇,在拜伦潭里如虹似梦的浮藻间,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他没有放歌,只是悄悄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完成板书)

朗读整首诗,教者送小诗。

六、课后作业

写一首现代诗,借助景物抒发内心的真情。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篇(3)

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教师在介绍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帮学生了解康桥在诗人感情世界中的独特地位,理解其眷念之深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恋之情

教学重点

1.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2.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构思别致,不流于浅露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块: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播放电视剧片段和电视散文《再别康桥》,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徐志摩”根据预先找的相关资料,交流“我所知道的徐志摩”

2.放《神秘园》乐曲,配乐范读,充分营造读诗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3.看课文、听朗诵注意重点字词读音与全诗意境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讨论、交流阅读全诗后的感受。

第二块;配乐朗诵,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边看康桥风光片,边放声朗读,自行品味:诗中哪些字词激起你的共鸣?换一种组织学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理解诗眼:第一节中的“轻轻的”三个字须重读,节奏整体上呈轻微跳跃之感

②理解意象:第二节中的“金”、“新娘”、“艳”、“心头”重读,“荡漾”用琶音

③理解抒情法:第三――第五节是情感发展高潮段,读时应投入,表现诗人的豪情,突出个别动词,节奏加快。

④理解诗意跌宕:第六节诗人抒情格调陡转,此节读前要有较长停顿,语气突转后再一气呵成。

⑤理解诗的回环美: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句的意味深长。读法会怎么样?教师适时点拨。边读边品味交流,与教师可达成互动。

2.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3.再次播放音画,组织全班朗诵。

第三块:课后学习,巩固提高

1.找徐志摩另外一首《偶然》进行自我朗读鉴赏。

2.仿写精彩诗节,多读好诗,有条件可以试着配乐。

3.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1―2个场景,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开头――感伤、无奈

柳影――由衷欢喜

青荇――永久恋情

清潭――陶然忘情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篇(4)

 

1、教学对象分析

《再别康桥》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2、教材地位及作用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本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再别康桥》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读课。虽然本诗向来众说纷纭,但其艺术之美人所共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因此,从语言赏析入手,从情感体验切入,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体会现代诗歌的特点,多方面感受体悟诗歌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教学目标

由于本诗是高一学生学习的第一首现代诗,为了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学习方法,从而能广泛欣赏诗歌,因此将本诗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①、认知目标:品意象,绘意境,悟真情。

②、能力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③、德育目标:培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高中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他们产生了对教师的过多依赖,从而缺失了对大语文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针对此种情况将本课重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

1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

2 赏析诗中的画意美、诗意美。

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二、教法分析

1、诵读法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尤其是《再别康桥》这样一首意境很美的诗歌,更需要通过诵读去感受诗中的情感、韵味,把握其中的美。《语文教学论》中指出:“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象,感受作品的意境。”叶圣陶先生也提倡过“美读”的方法。在诗歌教学中,诵读应该是重要的一环,反复地诵读作品,在诵读中把握诗的韵味。诵读法既是教法也是学法。

2、情境教学法

(1)《再别康桥》犹如一幅极富美感的图画,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励学生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感受,使这幅画面立体生动,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深深体会这首诗的意境美、诗意美。

(2)用富有文学意韵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可感的视听形象,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学情学法分析

分析:农村初中的学生,阅读的现代诗歌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决定在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

1、联想鉴赏法

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形成有形的图画,仔细揣摩、品味、感受诗歌的优美之处,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2、比较鉴赏法

让学生学会将这首诗与其他描写离别诗句的比较,更好地把握《再别康桥》这首不同于其他描写离愁别绪哀婉、 缠绵、伤感的特点:哀而不伤,带有一丝惆怅,几分飘逸。从而领会诗中的诗意美。

四、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一).情感激趣,导入新课

从播放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谱成的曲子导入。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诗人徐志摩与康桥“偶然”“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他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让我们与徐志摩一起《再别康桥》(板书课题和作者)

设计意图: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优美的画面及柔美的音乐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淡淡的忧愁的境界。多媒体展示歌词,教师恰当的衔接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

(二)时空链接 走近作者

(1)简介徐志摩。

(2)关于再别康桥

这一环节我先让穿越时空与徐志摩展开对话,顺着学生的发问,导出问题,先让学生自行解决,老师归纳。并用幻灯片展示。尽可能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知人论事”在文学作品类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因为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三)诵读涵咏 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

(2)个别朗读。

(3)名家范读。 [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在剧中对这首诗的朗诵。让学生找出朗读差距,进一步把握这首诗的朗读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扫清字词的障碍。]

(4)配乐朗读。 [我为这首诗的朗诵配上《人间四月天》的主题音乐。在缠绵、惆怅而又带有轻灵、飘逸的音乐中,教师进行示范吟诵,注意节奏、轻重、情感,读出音韵美,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带动学生有感情朗读。]

(5)学生齐读。

在朗读这一环节中,默读可以让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情感,个人读可展示个性,音乐制造了情境,范读激发了美感,齐读引起群体感受。在“美读”中解决教学重点1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朗读已为学生们对诗的理解做了铺垫,同时又为下文对诗意的鉴赏蓄势。(学生带着对康桥的憧憬进入--

(四).激发想象 赏景悟情

A、品意象

(1)诗中直接描写康桥的景物的有哪几节?(2、3、4节)

(2)如果把这三节的内容换成三幅画,我们可以选取哪些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老师要引导学生选好景点,对学生的发言予以充分肯定,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尤其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对画面加以具体的描述的学生。这一环节主要根据新课标教学建议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自由朗读这三节诗。

(3)更进一步思考:诗人告别康桥时为什么不选取周围的建筑、那里的人们,而是选取了金柳、柔波、青荇等自然景物?

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段学习从诗歌画面美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追求语言美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较好体现。并解决教学重点2 赏析诗中的画意美、诗意美。

B、悟真情

步骤:将全诗分为三个版块,分别赏析。抓住诗中意象,赏析重点词语,把握诗人情感变化。

第二、三、节:通过重点赏析“新娘”“水草”“荡漾”“招摇”“甘心”等词语,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由依依惜别时的感伤无奈而陶醉留恋于康河美景。

第四、五节:通过重点赏析“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放歌”“笙箫“夏虫”等词语,体悟诗人情感的发展高潮。

第一、七节:通过重点赏析:三个“轻轻的” “悄悄”“不带走一片云彩”词语通过比较第一节和第七节,体悟诗人离别母校之时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同时感受诗歌的回环之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新课标所要求的“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但凡读懂了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不一句一句地反复咀嚼,只是一路顺畅地读下去,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诗歌浓郁的情感、跳跃的形象、凝练的语言,决定诗歌教学的'特点: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启发联想、再现形象,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关键。教师的讲与新课标提倡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让思考深入,以求突破本课的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五).比较阅读,剖析情感

《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古离别的诗句你知道哪些?试着比较异同。

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寻找有关诗词名句,扩大课堂的容量。让学生通过对比探究离别之情的不同,体会这首离别诗不落窠臼的高明之处。(课堂教学任务到此基本完成,如何达到DD

(六)余音绕梁 收束全文

诗人离别康桥时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离开人世时也不带走一片云彩,他走得很匆忙,因为飞机失事,那一年他才35岁。胡适饱含泪水写下《追悼志摩》:“志摩走了,他带走了这个世界上的全部色彩……”

诗人虽然过早地离去,但是他的名字、才气,他的诗情、他的浪漫却留在了人世,他的《再别康桥》成了中国现代诗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与仰慕。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篇(5)

激情的唱着最炫的奥运风

让爱卷走所有的尘埃

英伦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彩

斟满美酒让你留下来

华丽地唱着最炫英伦风

是整片天空最美的姿态……

传奇的伊丽莎白女王!越老越有味道的小贝!依然无厘头的憨豆!蓝色帅酷眼神的007!优雅迷人的赫本!有才的莎士比亚……在这个属于英国的奥运之年,他们说着华丽的英国腔,举手投足那股优雅的英伦范儿,要带走进一个美好的国度……

最炫关键词:皇室

女王、宫殿、马车、华服……无一不透露着英国人的皇室情结。英国人的皇室隋结仿佛渗透在他们的血液中,只看他们津津乐道崇拜的温莎公爵夫妇的忠贞爱隋、永远的遗憾戴安娜王妃、再到今天的老祖母伊丽莎白女王、皇室新宠凯特王妃。

最炫关键词:英伦范儿

19世纪的华丽,黑色的低调,牛津鞋的经典,高顶的德比帽,性感的束腰,黑色的背带,不变的苏格兰格子,精致的巴各克花纹……无处不在演绎着英式的时尚,恐怕今年跨帅哥美女最常用的词就是,哇,英伦范儿!

最炫关键词:莎士比亚

说起英国文学,很多人的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莎士比亚、狄更斯、简?奥斯汀、拜伦、雪莱……光穿着英伦范儿的衣着,如果说不出几本大师的著作,背不出几句大师的经典篇章,是会被人笑话的。

最炫关键词:英武美景

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整个世界。英国是个美丽的国家,不仅有“万花之城”伦敦,还有“北方雅典”爱丁堡,大学城牛津、剑桥,古色古香的约克城,莎翁故乡斯特拉特福……闭上眼睛,想象那红色的电话亭,雾气中的城堡和优美的泰晤士河。

最炫关键词:风笛

在喧闹的新城区,酒吧、书店林立,一个艺人吹起风笛,周围的孩子们跳起自编的欢快的舞。风笛是苏格兰城市的灵魂,它以人人都听得懂的语言,叙述着生命的永恒记忆,讲述着苏格兰不可征服的自由心灵。

最炫关键词:英伦音乐

保罗万象又个性鲜明的英伦风格音乐,你是喜欢用音乐改变世界的beatles,淳美歌谣般的coldplaydplay,情感炽热的U2,还是你更倾心于华丽绚烂的伦敦音乐剧?无论口味如何,在这里你总能找到你的“菜”,尽情徜徉在英伦音乐的海洋中吧!

最炫关键词:大学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篇(6)

诗歌的语言是简洁的、思维是跳跃的、意味是多重的。现当代诗歌尤其善于运用意象、暗示、象征等表现手法,造成了诗歌情绪层次的跳跃性和诗义的朦胧多义性。因此,解析现当代诗歌就不能太明确、太清晰,更忌诗义统一。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作者和背景材料透视,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

《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不是很陌生。但对于现当代诗歌特征,学生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首先应向学生介绍现当代诗歌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并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操,品味言外之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二、作者

接下来,就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徐志摩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简单地按照课本或教案上讲的介绍,学生对徐志摩是有一些了解,但这些对学生理解诗歌又有多大帮助呢?学生对于诗人灵感的闪光――诗歌,又会有多大兴趣呢?答案恐怕不能令人满意。

假使我们换一种方式,从徐志摩与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故事入手进行讲解,也许效果就会好得多。我们知道,作为一代才子的徐志摩,他所经历的爱情波折也许比他留下的诗篇更令后人感兴趣。同时,我们通过讲述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可以把徐志摩从杭州中学时代,欧洲留学时代,北京、上海教书、出版刊物时代一直介绍到他去世。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也对学生理解《再别康桥》有很大帮助。

三、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把作品与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及其当时的生活、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一直以来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翻开《徐志摩小传》,不难发现,准确的说法应为:《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为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四、文本特点

对一个文本特点把握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对该文本理解的深度。《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正如谢克强先生所说的“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其平常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但有一点却是我们所不该忽视的,那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美、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艺术美表现在诸多方面: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和音乐美。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性、趣味性,还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和推动它。然而,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因素中,至关重要的却是诗的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巧妙地把气氛、情感、形象三者融合为一,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

五、作品补充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篇(7)

中国首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于2001年12月1日在北京人艺小剧场进行首演,此时,《再别康桥》连演25场,引起轰动。自2002年10月起,《再别康桥》在上海大剧院、北京民族宫大剧院、北京青艺剧场分别进行了演出。之后,这部小剧场歌剧又来到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演出,并参加了全国歌剧、音乐剧的汇演,广受好评。因而当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落成后,2009年11月27日《再别康桥》被选中作为其试营业的首场歌剧演出,这就是这部歌剧诞生8年后的又一次辉煌。《再别康桥》通过8年风风雨雨再度回归小剧场,演员们通过8年的人生历练,回归之后的《再别康桥》更加成熟,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的视听效果非常好,观众和演员都得到了一次唯美的享受。

一、《再别康桥》的艺术特点

《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第一部小剧场歌剧,它的演出都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它独特的艺术特点。

(一)作品结构精致,符合现代人口味。歌剧《再别康桥》是对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四人的感情主线展开的,《再别康桥》首先是观众都熟知的文学作品,把中国故事改编成歌剧,穿越空间和时间的距离,跨越了东西方在审美上的差异,这是它的第一个看点。整部歌剧人物关系简洁、舞台形式淡雅别致,使本来应该雍容华贵的西方歌剧变得更加亲民,由一个室内形式的小型乐队代替了交响乐队的烘托,精致的演出说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味,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歌剧艺术最有潜力的一面。

(二)音乐的风格符合人物性格。整部歌剧的形式非常自由,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室内小乐队给人烘托出一种淡雅馥郁的文人气质。创作的音乐也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与气质,例如,林徽因的音乐形象的主题选用了小提琴独奏,并用男性化的大提琴和流动性的钢琴音型衬托,而陆小曼是和林徽因性格大相径庭的一位女性,作曲家巧妙地采纳应用了代表上海二三十年代洋场歌厅典型音色的萨克斯管来演绎,并用一种极其慵懒的速度与音型作引子来营造陆小曼在那时的生活气氛和状态,非常的贴合人物性格,小乐队配器非常的巧妙。

(三)咏叹调旋律优美,耐人寻味。《再别康桥》首演结束后,听众全是哼着《一首桃花》《再别康桥》离开剧场的,“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一句道尽了人间无数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样一些唱段旋律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二、适合中国特色的歌剧发展道路

歌剧作为一种舶来品,其艺术本身是高贵的,在西方是只有上流社会的人才能欣赏的艺术形式。中国发展歌剧艺术,应该在剧本创作和尝试的本身缩短与观众的距离,既保留西方歌剧本身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较大的艺术感染力,也要符合中国观众的音乐传统和接受习惯,有很多学者企图照搬西方歌剧的创作和表现形式来复兴中国歌剧,这种方法几乎是行不通的,下面就中国目前艺术行业现状,对于中国歌剧的发展打造一条具有特色的道路进行分析。

(一)传统化与创新化相结合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歌剧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尤其是近几年的创作和演出状态,更是被喻为进入“井喷时代”,然而,观众少、精品少、传唱度低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当前中国歌剧发展的“不能承受之重”。中国歌剧的发展由于时间比较短,经历的曲折也比较多,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人物的描写缺乏个性、矛盾的冲突缺乏逻辑性,同时也缺少能够感动人心的旋律,现在发达的作曲技术也使得歌曲变得更加形式化也缺少了一些创作的热情,中国歌剧要走向复兴,必须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走民族歌剧的发展道路,

例如,《白毛女》是民族新歌剧过程中的里程碑,从内容方面说,它能够紧扣时代的脉搏,一下子抓住亿万贫农和官兵的心。从艺术形式方面说,它是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创新和发展,为当时的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从文艺环境方面说,电影、话剧、戏曲、歌舞等诸多艺术形式都还没有能够像新歌剧那样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直切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歌剧《再别康桥》是在传统歌剧的理念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创新的表现手法和技术,这不仅是对中国已有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把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改编成一个新风格的歌剧,在文学艺术和传播手段上,都是一种有趣的尝试,使得中国的文学和歌剧能够形成一次完美的结合。

(二)民族化和世界化相结合

自中国开始发展歌剧艺术之后,中国歌剧对于中、西两个方面的理解不完全充分,80年代以后,歌剧的形式问题、风格问题、剧诗的写法与人物的塑造问题、歌剧音乐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歌剧的时代特征和表现手段的现代化问题等等,都更加复杂尖锐了。要走“化中用西”之路:立足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土壤,不遗余力地从民族戏曲、音乐的丰富遗产中汲取营养并消化,以建设和发展中国歌剧,这是确立中国歌剧在世界歌剧地位中的根基,积极引进和学习西方歌剧理论,充分运用西洋歌剧的基本原则,努力借鉴和吸收西方歌剧的优秀成果。

歌剧应该被视为一个充满个性的独立的艺术品类。以本土文化为根基,比如向戏曲学习,但不等于被戏曲所同化。建设中国歌剧不是要使中国歌剧成为戏曲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要走自己的路,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找到适合于歌剧本身的发展方式,在歌剧发展的道路上游刃有余的进行调整,使中国歌剧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三)走适合自身实际的歌剧发展之路

近几十年来,西方成功的歌剧导演创作既有从“再现美学”向“表现美学”的拓宽与倾斜,也有所谓“剧本之争”还是“舞台之争”的探索。导演思维方式的活跃以及美学原则与演剧观念的超越,使歌剧导演艺术迈入了新阶段。歌剧是一种现代国际艺术,不再只是西方艺术,而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要符合歌剧的艺术创作和产业运营高度融合的国际规则。中国歌剧不代表具体的表现手段一定要使用“中”或“西”的音乐语言或剧场语汇,而是要根据故事、人物的特色来选择最恰当的方式,真正成熟的,有自己原创精神和艺术品格的本土歌剧不是简单的西体中用、中体西用、拿来主义等,也不是简单地“中国出题材、西方出形式,打造成歌剧再返销西方”,而要对中国音乐剧创作进行深入探索,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创新,探索出一条歌剧舞台精神、艺术整合理念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国际形象之间互动的道路,以推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多种模式。

【参考文献】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篇(8)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对于“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句诗,许多读者作了这样的赏析:“想到就要和康桥告别,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在这里,有人显然以为这句诗运用了写实手法,把“笙箫”看作是存在于诗中的客观物象,是“实境”。我认为这样解读诗句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在整首诗的意境构成中是突兀的、不和谐的。

从审美的角度讲,在诸般文学样式中,诗歌无疑最具有美学特征。诗人在构成诗的意境时,诗中的一切景与物都必须处于与诗所要表现的意境吻合而协调的状态中,从而在整体上求得一种匀称和谐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效果。在《再别康桥》中,诗人通过种种物象的组合和情景的勾连,诉诸读者一种共同的审美指向:那就是“静”,这也是整首诗的情感氛围。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而诗中的感受却是四个月之前的,他静静地走过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落,往事又一幕幕重现,但诗人只想做一次不声不响的静静的离别,他生怕惊动一切,因此他才“轻轻的”、“悄悄的”。特别是在第六节,诗人“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是沉默的静寂的,诗人“不能放歌”正是怕打破这种宁静。静是诗人为自己的离别而设。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笼罩全篇的寂静的氛围中,诗人幽幽的情怀和绵绵的思念在康桥的夜中滋生,在诗歌的行里流动,也在诗人的心头和我们的心头悄悄地无尽地蔓延,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徐志摩着力刻意营造这种静,并恪守这种静,从而形成一种幽雅闲静、高妙而和谐的艺术境界。这样,在诗人所处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都处于静的状态下,“吹奏笙箫”这个细节显然不符合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合理发展,也破坏了诗的整体情景和氛围的一致性。在诗人主观感觉中和对外部世界产生的客观效果上都已打破了他着力表现的存在于诗中的静。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审美的角度讲,“吹奏笙萧”这一细节在诗歌的意境构成中是不匀称也不和谐的。

再者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第6节中,诗人想象自己撑一枝长篙,向远方草色深处漫游,迎着和风,沐着星辉,真是连缺乏音乐灵感的人也会禁不住放声歌唱,可是诗中的思路随即逆转:“但我不能放歌”,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更是特意将“笙箫”和“悄悄”、“夏虫”和“沉默”这些无法调和的意象连接起来,意在表明诗人离情的不可遏制,故意将那股热烈的情绪压在诗的内层,让自己去领会,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诗人的沉思默想、满怀的离愁别绪使他渐渐陷入一种沉迷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的抑制下,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觉也会暂时处于一种麻木状态(也许夏虫并没有沉默,但他充耳不闻),从而在诗人的内部世界中又形成一种更深层次的静。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翻开崭新的语文教材必修1,跳入眼底的依旧是现代诗歌单元位居目录之首,收录的是最经典的四首现代诗:的《沁园春 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和徐自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面对教材,心中难免升起种种疑问:现代诗歌并未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为什么却把它们放在初高中衔接的第一步呢?这几首诗歌的学习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何作用?在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又有何重要意义?

纵观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阅读与鉴赏”是语文的主体内容,收录的都是名家名篇。不管是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的品味与鉴赏,还是对思辩性较强的伦理文章的思考和领悟,还是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和理解,目的就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现代诗歌单元的语言不就是最好的语言学习的范本吗?所以,笔者就试图从如何引导学生品味现代诗歌的语言美这个角度,探究诗歌教学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

品味诗歌的语言就是从文字入手,品读出诗歌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展示的意境、表达的效果、体现的语言风格。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现代诗歌,情感丰富直白,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或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带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以唤起他们阅读鉴赏的兴趣。如教学《雨巷》这首诗歌前,先播放唐磊的歌曲《丁香花》或《雨巷》改编的歌曲,在缠绵忧伤的音乐旋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诗歌营造出的忧郁恬静的氛围,教师再深情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边读边品味,学生就可以在音乐声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能初步理解诗人的感情及“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内涵。

2 知人论世,走进作者心灵

诗如其人。品味语言,不能单纯停留在表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从创作背景出发,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搜集作家的基本资料、个人遭际、创作背景等,在课上交流。“言为心声”,了解作者的“心”才能更好品味他们的“言”。如教授《再别康桥》时,笔者让学生查找关于徐自摩的资料,有的学生找到徐自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位女性的婚恋故事的一段资料,认为他是一个感情极不专一不负责任的人,继而对他写的诗也产生了抵触情绪。有些学生则查阅资料找到了徐自摩思想性格、爱情追求与他的政治理想的密切关系及成因。像“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思潮对徐自摩产生深远影响,他对“爱、美、自由”政治理想的追求等如何表现在诗歌创作和爱情寻觅中。有的学生甚至了解到是康桥蕴育了徐志摩的美好政治理想,理解了他追求林微因,陆小曼的美其实蕴育了徐志摩终生不忘的理想爱情。母校、理想、爱情,就是徐志摩人生追求中“爱、美、自由”的化身。但回国后,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使他的和平自由政治理想破灭。了解了徐自摩这么多,自然就能理解《再别康桥》,能理解诗中徐志摩不仅是在告别母校,也是怀着无奈和心痛告别理想和爱情。

3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感情

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诵读的作用之大。现代诗歌教学,也应这样反复诵读,以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例如的词《沁园春 长沙》内容是现代的,形式却是传统的,押韵、字数、平仄都有讲究,韵律极强。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这首诗语言的音乐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别康桥》和《雨巷》,这两首诗作为音乐美,语言美的典范之作,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声像资料范读并指导学生诵读。诵读《雨巷》时可播放江南雨巷的画面,诵读《再别康桥》时可播放蓝天白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潺潺小溪的录像或幻灯片,在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在反复的诵读中,诗意不言自明,语言的内涵也能理解。

4 锤字炼句,探究语言魅力

诗歌的语言不仅要反复诵读,更要仔细品味,推敲锤炼。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比较、咀嚼、揣摩,通过抄写、批注、选词、填词、仿句、改句等方式,领会其耐人寻味之处。《沁园春 长沙》这首诗歌中对意象的描摹极其生动传神,用语精当,极富表现力。一个“万”字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一个“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一个“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一个“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又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两个动词“击”和“翔”的使用,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换字来体会它的妙处。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83―02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琅琅的读书声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思,陶冶他们的情操,更能够充分展示语文的魅力。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更是至关重要。诗歌的语言含蓄而优美。成功的诵读不仅可以展示诗歌语言的音乐、韵律之美,更可以让人领悟到诗歌优美深邃的意境,从而受到艺术美的感染熏陶。

诗歌诵读从其效果来看可以有以下四种境界:

1 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得体,这是诗歌诵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较低层次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古今异读、通假字、多音字等的读音。例如:高中教材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的“华”,应当按古音读作“华(hua)”,因为“早生华发”一句,根据《念奴娇》的平仄,此处应是“仄仄平平”,“华”在此应是平声,这才合乎词牌格律。如读为现代汉语的上声,就不合格律了。

再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中的“潦”字,是多音字。在此语境中是“雨后积水”的意思,应该念“lao”,不能念成“liao”。

其次要注意句间停顿、句中停顿以及诵读时的语调。句间停顿的长短可根据不同的标点来确定,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一些。而句中停顿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可分为自然停顿、音节停顿、情感停顿、意义停顿等。把握准句间与句中的停顿,还要在诵读时注意语调的变化。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开篇,噫吁嗽,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喊”是惊异之辞,可读得高昂。“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等语气词可延长。“蜀道之难”,要读得平缓,略作自然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以体现作者的赞叹之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虽有道而人难行。“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作意义停顿,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渡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以拟人和衬托之手法描摹蜀道之难行,读后可稍作情感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特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语速不宜快,“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至“仰胁息”作自然停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的意义停顿,准备进行下一层的朗读。

2 理解内容。读出意境

诗歌的内容丰富多样,有赠友送别诗、思妇闺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等。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在进行诗歌诵读时必须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诵读时传达出诗歌的艺术美感。

例如诵读《春江花月夜》。首先应了解诗中描绘了哪些优美动人的月景画面(即从内容上把握诗歌)。花林似霰,不觉流霜,不见白沙,勾画出了一幅皎洁空灵迷离的江畔月色图。在本诗中,月是优美环境的营造者,既是景物主体,又是景物的背景;月是永恒的象征;月是两地相思的见证;作者通过“月”这一特定的意象,营造出宁静迷离,幽美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传达出一种“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李泽厚)的情感。所以诵读时,语速不能过快。语调不能过哀。在诵读本诗时可以配以洞箫曲《春江花月夜》,以收清净幽远之效。

3 感受共鸣,读出情感

要达到这一较高层次的境界,就要在诵读时做到字字含情,句句融情,达到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的共鸣共振。也就是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读者体会到的诗歌情感诵读出来。很多诗歌,其作者与时代已经远离了我们。要真正读懂作者,读懂作品,就要深入把握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而读者只有将自己的领悟与之结合,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诵读时成功地将诗中蕴涵的情感展现出来。

以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的前3节为例。这首诗作于1968年。对于没有经历过特殊时期的现代青年来说,怎样才能“感受共鸣,读出情感”呢?诗歌的开头作者用“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意象,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激起了人们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联想;而接着诗人“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一句强烈地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这是在人生承受巨大苦难时内心不灭的信念!第三诗节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更是用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了诗人的满腔豪情。在逆境中依然保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是读者与作者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共鸣。这种强烈的共鸣可以很好地引导读者在诵读时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诗歌情感展现出来。

4 入情入景。读出美感

读出美感是诵读诗歌的较高层次,要求做到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的完美统一。也就是对诗歌从美感的高度去诵读,诵读时要体现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审美的眼光、审美的心理来观照作者、作品和自我。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第一节:

上一篇: 软件日常工作计划 下一篇: 计生半年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