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4:43

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篇(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可以说,中国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能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等硬资源投入的低技术附加值和低管理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的集约化转型已是势在必行。要达成集约化的目标就要促进技术的革新。这里所说的技术革新不仅指的是工艺技术的革新,也包括管理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产业由低端向高端游移,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技术革新可以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所谓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指通过生态理念的渗透使经济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从而使经济逐步演进为生态型经济的一个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和原料的附加值比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有学者曾计算,如果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企业也能按照硅谷半导体技术的跳跃性发展(集成电路发展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速度和集成度提高1倍,价格降低一半)的话,那么汽车将以超音速的速度行驶,而且每一万里耗油将不到1盎司燃料,购买成本将不到25美分。[1]。摩尔定律表明,技术创新可以使产业显现出相对传统低技术产业的生态化特征。同时,技术创新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比如,生产1000吨玻璃纤维所需能源只有生产1吨铜的5%,但后者却能比前者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技术创新节约了资源,加强了产品功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得单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程度日益减小,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能源替代和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处在工业化过程之中的国家。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传统产业的弱化来促进经济的生态化发展,而必须走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道路。这一点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在重视程度上,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对工艺技术创新青睐有加,而忽视了管理技术创新对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作用。

管理手段技术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现代信息手段对管理方式的重构。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在各产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的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虚拟制造”,通过系统整和可以大量节约包括能源、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实现运营成本的下降,促进经济生态化的进程。农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品种培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降低沟通成本,增加产业附加值。

管理结构技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和生态技术的运用来实现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改变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来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生态最优化。

从产业生态学的角度看,在人类构筑的经济系统中,三次产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总称),特别是工业,扮演着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作为生产者主体的工业企业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同时也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直接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究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系统中的分解者的缺失。因此,大力培育“产业分解者”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我国来说,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是一件需要实实在在去做并且需要做好的事情。在消费层面上,国家应加大环境宣传的力度,培养公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在产品制造层面上,要用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全程绿色生产,对绿色生产行为给予奖励,对黑色生产行为给予惩罚。国家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优化制造技术,建立更科学的运销体系,减少产品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促进报废产品的再循环。[3]管理结构技术生态化创新的进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对经济产业全面变革的过程。在工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副产品再循环。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化的主要途径。生态工业园的企业以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为纽带,以掌握关键资源的企业核心,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产业链。这样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企业来说,企业的治污费用降低了,也就是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自然也可以相应的提高。对社会来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变小了;在农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发展以节地节水、再生能源、良种推广、提高单产为核心的农业发展体系。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就是要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化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可以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为出口时规避“绿色贸易壁垒”作好准备;规模化经营则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大面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广;在第三产业领域,生态化创新主要表现在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加强绿色服务上。深入推行商品的绿色标识制度,激发公民的绿色消费热情;宣传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适度消费理念,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重视消费品的回收、交换,对第三产业产生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是第三产业管理生态化创新的主要途径。

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产业的融合,而产业的融合将带动新兴的交叉产业的发展,交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我国就业人口的增长。尤其是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产业。近年来,生态环保企业在世界上已经得到高度发展,已有数百万人为此工作,大量的环保产品进入国际贸易,据估计目前每年起码有50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而中国的环保产品,估计年生产不过40-60亿美元。与国外比较,我国在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尚有很大差距,在环保工业技术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环保生产的种类和规模很不令人满意。大力扶植生态环保产业,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集团,规范环保产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对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同制造业比较,第三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是一种比较环保的产业。第三产业充分发展可以改善经济生态化的状况。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第三产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第三产业开始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

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上讲,一国工业化进程,一般有一个先“重工业化”,再“高加工度化”,再“技术集约化”,最后“经济服务化”的“由硬到软”的趋势。这意味着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发展第三产业要受到本国所处的工业化进程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只能顺应其自然发展进程,对我国来说尤其如此。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很不充分。比如拿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印度比较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据统计,2004年工业在印度GDP中所占比重只在27%左右,而服务业已占到52%。而同期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2.9%,第三产业只占31.9%。这样的数据导致了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于印度,为印度的1.3倍左右。

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不利于经济结构的生态化发展,已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能源过度消耗等不良后果。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已经影响到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比如,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已经造成了我国工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大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发展第三产业,就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健全第三产业的发展机制;就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以满足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集群效应;就要促进第三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第三产业向高效率、智能化、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就要优化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金融服务、创意产业、IT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技术创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社会价值。促进管理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向生态化、节约化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国人应全力进取,共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篇(2)

2“生态经济人”视域尺度

生态经济学的视域,即在什么时空尺度上研究“人性”,是“生态经济人”分析首先要回答和明确的问题。生态经济学脱胎于传统经济学,但核心问题仍是发展。由于宏观视野不同,二者价值观定位、立论出发点和理论逻辑起点迥异。传统经济学在经济系统内看待和研究发展问题,生态经济学以“人—地”系统视野考察发展问题。尺度不同决定了二者在发展价值观、质量观、发展目标、发展衡量标准等方面显著不同。视域尺度的设定是生态经济学走向体系化的大前提。“人—地”系统是“生态经济人”假设研究的基本视域。生态与经济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人—地”关系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只有把人、地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揭示其相互关系,才能揭示整体目标的作用与实现机制,做到系统协调发展而不是局部发展或系统冲突的转移和转嫁,才能在“整体人”“综合人”的立场上,抽象人性特征。在“人—地”系统中,人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是个体的又是整体的,是现在的又是未来的,是集内外部关系和自然社会规定性的综合体。在“人—地”系统这一基本视域下,人与其支撑环境关系的层次性,使生态经济学研究也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是“星球文明”意义上的顶层研究,把地球作为一个单元,研究“地球人”存续发展进步;第二层是地球生态圈视野下的“人—地”关系,研究“人—地”系统和谐发展目标下的人类文化取向、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体系等;第三层是“社会—经济—技术—自然”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复合系统整体与子系统关系、系统协同发展演机制、人类和自然供给消费等;第四层是生态经济微观系统实践,研究生态、经济、社会、技术基本子系统以及生态、人口、技术、制度、伦理等要素。四个层次的“人—地”关系研究,构成了生态经济研究宏观框架。

3“生态经济人”人性定位的整体性

以发展眼光看,“经济人”既不是“真实人”,也不是“完整人”。“生态经济人”定义的时代依据是:(1)人、地关系发生重大变化;(2)“人—地”和谐成为共有价值理念;(3)人类面临的问题整体性特征突出。相对于“经济人”,“生态经济人”立定于时空整体性,即“人—人”关系整体性,“人—地”关系整体性,人的价值诉求整体性。3.1“人—人”关系整体性人的整体性特征是指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概括、抽象人类的共性特征、本质,把未来人纳入到整体中来。整体性反对人与整体、当代与未来人的简单分割,强调价值目标的整体合理与最优,而不是局部合理或经济最大。整体性强调整体价值和全局价值,反对价值诉求和利益矛盾冲突的代价风险的转移、转嫁,强调通过时空维度协调,实现矛盾冲突的消减,实现价值与公平的最优。“生态经济人”是时空维度上的人类整体。3.2“人—地”关系整体性只有树立“人—地整体”主义价值观,才能摆脱以自然价值换取经济、社会价值导致的“人—地”系统非健康状态趋势,才能构建起自我修正“人—地”系统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缺陷的机制与路径。“生态经济人”集自然与社会属性于一身,着眼于“地球人”现在和未来,体现“人—地”关系的整体性、目标的整体性、演进的协调性。3.3价值诉求整体性“生态经济人”的价值主体定位于人的整体,强调整体价值而不是个体价值,把人类视为价值共同体,强调人的价值的结构性、完整性、和谐性、持续性。把人与其依赖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从人的前途命运出发,把人的价值、价值追求定位于生态经济整体效益最优,时空维度上的整体协调最优。从本质上讲,价值的整体性,表达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益公平。

生态经济篇(3)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周期:半年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1-4407

国内刊号:53-1193/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生态经济篇(4)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2]201~202这就说明,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发展,必然要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劳动对象,从自然界获取人得以生存和延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实现人自身的自然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具体地说,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都有用方式来改变自然的物质形态”,[2]87对“天然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特殊的自然物质”加工铸造改变其形态,使之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有用物质,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改变了自然物本身的形式,同时也通过对自然物的改造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物质变换,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下进行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资本家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这就使得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都处于一种非生态发展状态。“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2]552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其对土地的掠夺性的利用,必然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出现“无法弥补的裂缝”。而这一结果是难以通过资本主义自身来解决的,人类要消解生态危机,要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搭建起正常的物质变换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因为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3]926~927

1.2马克思的生态技术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整个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如何克服和避免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后果?马克思认为:首先要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在先进的社会制度中,科学技术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其次依靠科学技术,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资源化和再利用,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或者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环和污染。在马克思看来,利用科学技术可以使“生产废物再转为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3]95,“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循环中”,使“这种废物本身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3]95马克思还认为,革新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工业原料的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废料的产生,节约资源。

2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当代意蕴

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和历史价值,它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摆脱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探寻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条正确的实践路径。

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十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向的主攻方向,必须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虽然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其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基础之上,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调、自然生态环境难以修复,直接威胁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为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最大效率地利用各类资源,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改革各类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使之转化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循环型和清洁型产业;关闭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企业、设备和工艺;生产过程中,要求各生产单位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使生产流程中每一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都能成为下一个环节的生产原料;各行业之间形成生态产业链条,行业之间资源互补;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发展水平。二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生态基础。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太阳能、沼气能、农家肥等)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尽量减少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农膜的依赖;开发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绿色农产品商品率、市场占有率;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建立新型农业增长模式,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2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社会调控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对人们施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使其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理念,同时也要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社会调控机制。一是制定相应的保护、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建立和健全环境监管、监测机制,提高环境监管、监测能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有效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对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严惩不贷。三是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质量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把环境业绩纳入到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中,使领导干部能够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四是提高环境污染赔偿标准,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征收环境税等。

生态经济篇(5)

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决定了促进青海经济发展不仅对本地,而且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从青海实际出发,对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与外省趋同,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青海地域辽阔,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中藏药生产基地,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加大力度,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这对保护生态,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生态经济篇(6)

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决定了促进青海经济发展不仅对本地,而且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从青海实际出发,对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与外省趋同,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青海地域辽阔,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中藏药生产基地,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加大力度,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这对保护生态,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生态经济篇(7)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因此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当然也各具特色。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三)核心不同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2004(16).

2、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

3、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5(4).

4、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2004(16).

生态经济篇(8)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生态经济篇(9)

一、生态经济林的建设

1.什么是生态经济林

实施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在我省建设林业生态体系的实践中,创造性提出了生态型经济林的模式。这不仅是对经济林概念上的创新,同时也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中的又一创新之举。生态经济林是立足于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营造以水土保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生态林和营造以生产果品、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的经济林。生态经济林是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最好的一类林种。

2.生态经济林的特点

生态经济林是以经济树种为主体的一种人工生态体系。根据不同树种生长发育的特点,不同生态经济型树种的不同品种,在不同配置模式下很好地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生态经济林建成的是一个高效的生态系统,使有限的生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可以调整生态经济林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使系统内结构趋于合理,有效提高生态经济林的整体功能。另外,生态经济林具有持久性,由于在系统内注重充分和科学利用环境优势,从而利于各种物种的生长,使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趋于平衡,生态经济林将得到长久运作。

3.国营小溪林场的生态经济林建设

(1)地理条件 国营小溪林场位于安徽省南部,林场的山地和丘陵属于皖南山系,面积约达2.6万平方千米。年降水量较为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另外,林场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性质的土壤:有呈酸性的红壤、弱碱性的黑壤还有黏性较重的黄壤,这就为不同区域因地制宜种植生态经济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人文条件 国营小溪林场生态经济林建设得到安徽省林业局的政策支持。每年省林业局都会有专项资金和技术人员对生态经济林进行推广种植和定期抽看。另外,充分利用家庭院户对生态经济林进行院户模式种植。林场还根据需要新建加工厂,就地形成小型产业链,对部分经济林和其附属产品进行深加工,走上集约化道路。

二、因地制宜从条件到模式结构

1.网状结构栽培模式

国营小溪林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在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分布着住宅区,其他大部分山地和丘陵分区域种植林木。山地地区根据地势条件,在山体较高处以生态林建设为主,充分考虑雨季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再结合土壤性质,为了起到固沙固土的效果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现象的发生,这些地区多种植毛竹、油桐等生态林,充分利用植被根部固土的特点形成网状生长模式。在山地向居民区的过渡地带,这里大部分以经济林建设为主,多种植果树(以桃树、杏树、李树和柿子树为主)形成片状种植规模。这是充分考虑到人员对树木的日常管理以及将果树分块包产到户的经营模式。在丘陵背阴地区,大多种植茶树和药用物种,对其采用网状栽培模式。茶树与茶树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雨季雨水顺山势流落和保证茶树根部充分吸收水分。在部分山地地区开辟专门的区域种植5-10年的经济林木,多以松树和杉树为主。在丘陵地势较低处,居民可自愿开辟田地种植水稻和油料作物。这就从总体上将林场山地和丘陵地区依据地形、地势和光照条件采用网状结构栽培模式进行生态经济林种植。

2.立体嵌套栽培模式

在网状结构栽培模式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立体嵌套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已种植树种的空间和结合药用物种的性质,在已种植的林木下栽种喜阴和周期短的中药材。林场现有两类树种的栽培模式:银杏套半夏和杜仲套芍药的立体结构模式,形成了以林促药、以药养林、林药双收的栽培模式。在居民区附近,开辟大小均等的鱼塘,在鱼塘四周种上水杉和观赏性的梅花,再在水杉下种上茶树。这就从整体上形成从树到鱼塘的立体生态系统。

3.散生庭院栽培模式

随着近几年生态经济林在林场的逐步推广,它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每家每户也开始逐步将生态经济引入家中。根据每户庭院和小花园的结构条件,在庭院里置上木架,种植葡萄,葡萄架下可再置木架种植藤蔓形的蔬菜。在庭院角落处种植观赏性的植物和放置盆栽。每家屋后的小花园会开辟一个小型池塘,池中养鱼。池子附近会种植桂树和石榴树。每家每户会在小花园里专门选一处搭置木架种植金银花。有的家庭会在屋顶放置一定的土壤种植藤蔓植被,这不仅充分节省了空间,更是对生态经济林进行散生庭院式的补充栽培。这种栽培模式将绿色引入家中,在空间上形成小型生态系统。同时,部分生态经济林的附属产品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生态经济林建设带来的效益研究――以国营小溪林场为例

1.国营小溪林场生态经济林建设所带来的生态效益

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国营小溪林场生态经济林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它带来的生态效益有力推动了当地人居环境的改善。

(1)局部小气候的改善 根据地形、地势、光照和庭院等条件,对生态经济林进行划区域种植,毋庸置疑,生态经济林的栽种改变了原先以草丛、灌木等低矮植被为下垫面的地表,成网状栽培的生态经济林与居民区形成空间上的热力环流圈。生态经济林因其空气湿度较大,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林场居民区因生活、生产活动排放热量较多,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这与生态经济林区域形成热力环流,将居民区日常排放的废气带到山间进行有效净化,促进空气循环流动。在立体嵌套模式下,小气候改善较为明显的是鱼塘-水杉栽植模式,空气湿度明显增大,有效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庭院改变以往水泥地表,代之以经济植被种植,庭院空气湿度增大,夏季温度明显降低。居民生活环境无形中得到提高。

(2)水文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生态经济林的种植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生态经济林地区与原种植绿色植被相比,地表径流明显变小,土壤含水量有效增加,山脚河流雨季洪峰期时间明显推迟,河水含沙量减少,起到很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效。

图一为国营小溪林场生态经济林种植地区山脚河流6月某次降水后的河流流量图:

2.关国营小溪林场生态经济林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战略步骤。建设生态经济林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1年,国营小溪林场开始逐步划区域推广种植生态经济林,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生态经济林建设不仅为林场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笔财富。

在网状种植模式中,毛竹和杉树等经济林区采用轮伐制度。经济林经过2-3年的生长,林场中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山伐木。这批木材部分进入林场加工厂,其余部分运往就近市场。被伐木地区经过几个月的休养会重新栽种上生态经济林进行封山育林。

立体嵌套模式下种植的药草在收集晒干之后直接运往市场。庭院立体模式下的药草可以统一出售给林场或自己直接送到附近的市场出售。林场鼓励家庭小院种植立体嵌套模式,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散生庭院模式栽种下的果实除小部分满足自家需要以外,其余大部分出售给市场。林场还根据市场形势的需要,在居民区附近开设了食品加工厂和木材加工厂。对新摘的果实进行加工,形成食品产业链。同时,对木材进行多种加工,目前已经固定形成木材-木板、木材-家具两条产业链。为延长产业链,又进一步对原产业链过程中剩余木料进行精加工,专门请林场内有技艺的工匠师傅对木料进行雕刻,制成小型工艺品。这不仅促进了林场家具的发展,也带动了林场退休职工的再就业。

四、结束语

以国营小溪林场为例的生态经济林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网状结构栽培模式、立体嵌套栽培模式和散生庭院栽培模式下,再结合地形、地势和光照等条件,因地制宜划区域种植以毛竹、油桐、水杉为代表的生态林和以板栗、茶树、松树、杉树为代表的经济林,不仅为林场和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也为林场创造了再就业;不仅使林场局部小气候和水文条件发生变化,也使当地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这充分体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核心。应进一步加快和推广生态经济林建设,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之中,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Maharaj K Muthoo.全球环境,森林与发展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4):1-9.

[2]刘璨.森林资源与环境价值分析与补偿问题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2):7-11.

[3]周晓峰.林业保护工程与可持续林业[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5):62-66.

[4]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月第5期.

[5]黄河亮、陈钦:《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初探》,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4期.

生态经济篇(10)

关于循环经济的准确概念说法不一,通常所说的循环经济是指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发展模式,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这与前人总结归纳的循环经济的概念不谋而合:为了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循环体系的硬性要求,通过市场调节、社会调控的方式,促进物质资源再生产与生活资源循环利用的一种新型经济运行循环形态。循环经济就是一种以物质资源的反复利用为核心,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共处,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也是一种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对能源及能源废弃物进行综合再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1.2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即资源在使用循环过程中的再利用,它的本质其实还是循环,目的是为了既能实现人类对环境的友好,又能保护经济的良性发展。但这里的循环并不是指经济循环,而是指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再生产环节的不断循环再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指的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能源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及最终产品的理性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使得物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实现最大化。

1.3循环经济的目的要求

循环经济的出现是为了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进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以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公平、良性的互动循环。经济循环的推动力是科技的进步。在上述过程中,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始终伴随着行动与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为目的,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要体现

2.1新的系统观

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周而复始地运动和变化的过程,这个系统是由人类社会、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等各个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的同时,要将自身置身于这个大系统中,将自己看作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份子,看到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危害,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而不仅仅是只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效益。

2.2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观认为,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完整的生态系统。而科技是把双刃剑,在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时,不仅要考虑技术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更要考虑技术有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要考虑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少科技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2.3新的消费观

循环经济观提倡适度消费,人类在消费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建立循环生产和循环消费的循环经济观念。循环经济观还要求人们通过行政等强制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餐具及各类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这种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危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3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相互联系

循环经济从一种理念转化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和政策仅用时两年时间。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而作为兼顾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的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具有传统经济模式所不具备的特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虽然可能有些缓慢,但不失为长久之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我们必须支持和坚持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产生及发展是人类对其自身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对陷入环境危机后的深刻反省。生态经济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理论基础,而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内容上相互重合、相互补充:它们都认为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要限制在生态环境的环境承载力之下,在人类的生产过程中就要注重节约资源,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清洁生产,在消费方面也要提倡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都未停留在对生态问题的一般性关注上,而是深入解析传统经济发展所可能或已经带来的一系列弊端,探索人与自然的紧密性关系,以及各种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的兼容性,通过寻找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使之成为有利于改善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前进道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3.1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有相同的研究内容

生态与经济的彼此交融与相互促进一方面表现在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生态化与自然环境的全面融合;另一方面表现在当今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中的经济成份与日俱增,在逐步向着经济领域进行全面的交叉融合,形成了现在的生态经济化的现象。生态经济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运动规律。生态经济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相结合,满足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循环经济的本质也要求经济发展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也要遵循客观规律,合理利用并主动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在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经济,使生态经济体现在循环经济中。循环经济说到底就是人类一直探索追求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互相依存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未来生存方式的发展趋势。循环经济就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是人类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诞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是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生存所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随着经济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理有据的交叉性学科,经济系统被解释为是一个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依靠从中获得的自然资源来支撑自身发展的系统。一方面,经济系统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被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反过来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循环经济是通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循环,寻找生态平衡点,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2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一种

循环经济其实就是生态经济的一种表现方式,它要求我们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不同于循环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其特点是高排放、低利用。在传统经济的指导下,人们无节制地把生态环境中有限的自然资源提取出来,利用完后再把废弃物大量地不经过处理地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种经济方式通过把自然资源不断地变为污染废弃物来实现经济指标的短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是粗放式的,对环境的伤害是巨大的。而循环经济倡导的则是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在生产和消耗的每一环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目的是把经济活动改善成一个有着高利用、低排放的过程。所有的自然资源都需要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其出发点就是减少自然资源的损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统一。循环经济的特点是高效率、低排放,是科学的并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增长模式。

4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相互区别

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是20世纪后期所诞生的经济思想,是人类对自己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严肃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对自身以及自身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的总结。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是从经济学角度,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代际公平问题,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旨在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它们具有系统观、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但它们又有着各自的研究重点、人文关怀和研究任务。生态经济强调的是生态与经济的协调统一,注重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则更侧重于物质循环的利用,强调的是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效率的提高,并注重生产与消费全过程的资源利用率。

4.1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不同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依赖的生态环境作为统一体,社会经济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构建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食物链。循环经济通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把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循环作为研究对象,寻找生态平衡点,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一样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不同的地方在于循环经济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态上。

4.2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研究的核心不同

当今的生态经济是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看到了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依赖作用,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对传统经济学只注重经济系统线性因果规律的超越。但尽管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属于生态经济学,但与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生态经济相比较还是有区别的。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都循环利用起来,提高生态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上一篇: 大规模集成电路 下一篇: 试用员工自我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