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3:20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篇(1)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造成教育类课程不尽如人意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也在升格中得到不断发展,有的甚至在向综合化转型,因而办学目标、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都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在综合化进程中,教师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遭遇到教师教育资源被分占、教师教育学术性渐弱、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其中,教育类课程的结构、内容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突出。

1.定位上,“非专业”“学术弱”削弱了教育类课程的学科地位

课程的定位直接影响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一直以来,师范院校都会为师范生开设教育类课程,作为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然而这是各专业师范生的公修课,而不是师范生的“专业课”。它们“与公共外语、体育、计算机、哲学等课程一起,同处于一个层次”。这种“非专业”、“学术弱”的定位,极大地削弱了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和学科地位。结果,本应该是塑造师范专业特色和师范生教书育人本领的课程,却被视为“非专业”、“学术弱”的次要课程,直接影响了师生对它们的投入程度:许多师范生平时很少用功学习,只是在课程考试前突击背诵;许多教师对课程教学的主观要求很低,缺乏教学积极性,致使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结构上,课时比例低,科目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更新需求

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结构极不合理,不仅在教学计划中所占课时比例偏少,而且教育类课程本身门类少且单一。地方师范院校课程主要由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三个模块构成。而其中教育专业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5%左右,课时数不到总课时的10%,教育类课程地位偏低。尽管有专家学者不断呼吁要把学术性和师范性结合起来,用教育类课程武装师范生,但现实中的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仍然偏小,不利于师范性的培养。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师范教育的“老三门”课程仍然是现在师范类院校的主打课程,科目单一。虽然有的院校也开设了一些新的相关的选修课程,但选修课不仅数量有限,而且随意性较大,在师范生选修的自觉性不强的情况下,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类课程的教育就相当有限了。这种状况满足不了培养新型合格教师的要求。

3.内容上,过于强调结构性、科学性,脱离了师范生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

教育类课程内容普遍重视用科学概念描述教育实际,过于强调结构性、科学性“,宏大叙事的教育学话语掩盖了教育起源于生活世界的事实,鲜活的教育世界尚未真正进入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堂”。由于许多教师自身对这些理论知识不能进行合理的阐释,也不能用其对教育现实问题加以观察和分析,结果,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很难吸引师范生的兴趣,极大地削弱了师范生学习的动力。与此同时,由于教育类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慢,而且许多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主动吸纳新知的能力有限,缺乏对当前教育改革、教育实际情况的了解,所以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难以进入课堂教学之中,致使教育类课程内容僵化、陈旧,脱离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不能对当今中国教育实践领域的各种新做法、新经验进行及时总结,缺乏时代性、针对性、操作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这样培养出的师范生在实际遇到问题时并不能根据所学内容解决问题,对教育类课程产生了很多负面评价。

4.教学上,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项针对某师范院校346名师范类本科生的调查发现,有69.8%的师范生认为老师基本没有课堂实践活动的安排;有67.9%的师范生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次数较少,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较为普遍;有47.6%的师范生认为老师上课内容较为陈旧,很少涉及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内容;有46.3%的师范生觉得老师上课教学方法呆板。显然,在教育类课程教学中,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的讲授法盛行,教学方式机械刻板,趣味性差,师范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实效性差。一些教育类教师对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关心了解甚少,仅仅习惯于传递和灌输教育类教科书上的知识,没有把中小学课堂里发生的生动实践结合进自己的教学之中,不能对它们加以分析、研究和指导,因循守旧,这样教育出来的师范生走上教学实践岗位后根本无法适应现实需要。5.实践上,分散实习、指导不足,影响了教育实习的实效与质量《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师范生到中小学或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但是在整个教育类课程结构中,仍然偏重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技能的习得和养成。有些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时间虽然已延长至一个学期,但是,实习指导老师没有及时跟进,实习指导落不到实处。实习管理的松散使得教育实习常常陷入一种盲目的试误(无指导的自我摸索)或师徒式的经验传承(完全按照中小学指导教师的要求来做)之中,教育实习指导不足,影响着教育实习的实效与质量。由于一些中小学对师范毕业生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联系实习学校越来越困难,许多师范院校选择了“分散实习”的方式。分散实习问题很多,诸如一些学校把实习生当做“助教”,仅仅让实习的师范生从事作业批改工作;一些学校仅仅允许实习师范生听课或象征性地上几节课,使得师范生获得的教学机会非常有限,使教育实习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三、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改革的路径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施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必须对教育类课程的诸多问题作出及时反应,重新审视和确立教育类课程的专业地位,强调其作为师范院校的主干课程和标志课程的必要性。在全体师生观念更新的基础上,对教育类课程的问题作出如下改革建议。

1.整体优化教育类课程结构

为贯彻落实2011年10月教育部发行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地方师范院校必须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建设一套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调整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突出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要彻底改变过去教师教育的“老三门”课程结构,改变课时少、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矫正师范生对这些课程的轻视心理。第一种思路是在课程体系中,确定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一门课程中,确定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的比例。第二种思路是建立教育类课程新模块,包括理论模块、技能模块、实践模块。“理论模块”由教育原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心理、教育科学研究等课程构成;“技能模块”由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训练等课程构成;“实践模块”由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活动构成。第三种思路是重新构建包含3个方面的课程体系,即教师专业知识课程、教师专业技能课程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课程。此外还可开设教育工程类课程。许多师范大学已在修订的教学计划中体现了这一课程思路。在建立课程结构的同时,要合理配置教育类课程学分。规定学分是确保课程教学的必要条件。教育类课程究竟应占总课程的多少比重?这一问题一直没有一致的回答。1950年《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规定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比例为30%;1954年《师范学院暂行教学计划》规定占22%~25%;1963年以后教育类课程比例大幅度下降,规定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各科教材教法占总课时比例的5%~9%;1981年调整为5%,这个比例沿用到现在,基本没有多大变化。新近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了教师教育类课程最低总学分数。根据实践研究,教师教育学分控制在总学分的15%~18%比较合理。

2.精选教育类课程内容

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各国普遍认识到,现代教师必须充分学习与掌握他们未来工作相关的教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现代教师必须既是学者又是教育专家,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对地方师范院校而言,要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及时整合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

3.优化教育类课程理论的教学

在许多师范院校里,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常常是以讲授法为主,以向师范生灌输教育知识为目的,教学形式机械单一,很难激起师范生的学习热情,无法造就合格的教师,不能适应时代对基础教育教师的要求。这种教学经常遭到师范生的质疑。因此,我们要对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首先,要掌握和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用高超的教学技能影响师范生,使师范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其次,要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要鼓励教师进行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在教育类课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此外,要求任课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让师范生进行实践体验,在体验中激发思维和行动,进而实现理论性知识的同化、内化和活化,真正掌握有效的教学方式。再次,要实现教学质量管理。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类课程教学质量,就必须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来控制与改进教师教育质量。为此有论者建议,地方师范院校要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办公室”,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维护工作,负责教师教学评鉴、师范生发展状况评鉴工作。这是确保教育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可行思路之一,值得借鉴。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44-02

民族地区地方性师范院校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培养的主要机构,对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具有高素质教育理论素养师资队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却相对滞后,这一矛盾在民族地区则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将以笔者所在宁夏师范学院为例,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个人关于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管见。

一、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体现的是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形态。即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差异和比例关系。在实践中,大多地方性院校一味追求与重点大学看齐,照搬其课程设置模式,强调理论性与学术性,而忽略了自身实际,课程类型与比例问题突出。

1.课程类型单一,学科课程一统天下。长期以来,学术性一直引领着我国的师范教育,尽管师范院校一直在探索在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但“重学术轻师范”现象仍然严重。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参照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各专业的学科课程所占比重均在80%以上,“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倾向严重。

2.教师教育课程比重小。国外师范课程中教师教育课程比例一般占到25%―45%不等,但都保持在总比例的1/3左右,相较于国外课程的比例,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比例仍旧很低。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四门。近些年,一些院校虽然在课程数量上有了一定增加,但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仍然偏小,并且总体显现出必修课程门类不足的问题。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教师教育课程在各师范专业平均为230学时,占总学时的8.7%,加上教育见习、实习,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3%左右。一门课程开设的时间往往仅为一学期,学习时间短,课程还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教师专业性特质和养成教师全面专业素养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模式陈旧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受传统教学理论及课程设置类型的影响,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步伐缓慢,师范院校更是如此。

1.教学方法单一。受传统哲学取向教学理论的影响,我国课程教学中强调“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和“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如在王策三的《教学论稿》中把教学目的和任务概括为“第一,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第三,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1]另外,加之学科课程设置的主体类型,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主体,教学方法则普遍采用讲授法,教学过程便成了单方面的“教师讲,学生听”。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门课程都已无法将全部知识教给学生,单一的“灌输”已不能适应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受传统知识型教学目标的影响,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从教学设计到过程实施,教学内容主要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而教学考核的形式也主要是通过期末的试卷考试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统计了宁夏师范学院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中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比例,开设的所有教师教育课程(除教育见习、实习外)课堂理论讲授占到了课时总量的90%以上。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对“你认为已开设过的教师教育课程在教师的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的回答中,反映最多的就是“要记、要背的理论性知识太多,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考试压力大”。

(三)教育实习缺乏实效

教育实习(见习)是办学思想的影响,师范院校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师资的综合性、实践性必修课程。长期以来,由于“重学术轻师范”和“重理论轻实践育实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实习模式陈旧,改革步伐缓慢。

1.实习时间不合理。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将教育实习与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人为的分离开来,往往在集中的理论课学习结束之后才进行教育实习,一般都是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而在实习之前,教育见习则安排不足,时间过短,学生缺乏对实习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前期了解。由于集中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很难有时间解决;其次在时间长短上,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中教育实习的时间为12周,但从进入实习点开始,集中实习的时间只有八周左右。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124-02

一、前言

在经济迅速发展当代,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师范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因素影响体育师资培养质量。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它集中地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对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和社会体育工作者系统工程的重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关系到我国体育师资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成败及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建设与发展。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学年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要求。课程设置体系对学生能力的形成、人才培养的质量、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就业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高校,具有百年历史,其体育科学学院始建于1941年,并拥有多个学科基地,是福建省体育人才输出的重要场所;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是台湾三所师范大学之一,并连续九年获得卓越教师奖,选择这两所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收集了国立台湾高雄师范大学体育学系2010级师培生本科课程(以下简称为高师大);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本科课程(以下简称为福师大)。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两校培养目标的比较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是体育师资培养最为根本的问题。一方面,它通过培养一定质量、规格和数量的体育师资而服务于社会,集中地体现和反映了社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它直接规定着体育师资培养过程中的办学指导思想。

高师大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文素养及科学精神的学生,培养国家需要之体育运动健康师资及专业相关人才,提供各体育运动健康专业服务。

福师大培养目标:培养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体育专门人才。

所以两所高校的培养目标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

输出的人才产品是否适应日益发展的基础教育和社会的需求,是检验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影响到21世纪我国中小学体育的教育水平与发展。培养目标是方向,一定时期内,社会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培养目标就成为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设置是保证,是按照人才培养规格、类型、质量等方面设置课程,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品质,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高师大课程设置分为:共同必修课12门,28学分;教育专业必修课12门,26学分;专业必修课22门,3分;选修课127门(任意选61学分,其中术科必选7学分)。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必修课13门,33学分;专业必修课31门,86学分;专业选修课59门,28学分;系外选修课艺术类2学分,其他选修6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比较

福师大将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和教师教育必修课程三类。福师大必修课中学科课程15门,共31学分,平均每门课程约2.07(31/15)学分,课程数占专业必修课总门数48.39%(15/31),学分占专业必修课总学分的36.05%(31/86);术科课程13门,共41学分,每门课程平均约3.15(41/13)学分,课程数占专业必修课总门数41.94%(13/31),学分占47.67%(41/86)。高师大必修课34门,其中学科课程20门,共46学分,每门课程平均约2.3(46/20)学分,课程数占专业必修课总门58.82%(20/34),学分占必修课总学分的70.77%(46/65);术科课程12门,共16学分,每门课程平均约1.33(16/12)学分,课程数占专业必修课总门数35.29%(12/34)学分占必修课总学分的24.62%(16/65)。

福师大现在的课程设置术科与学科课程相差不多,高师大则更注重学科课程。经调查发现,高师大必修课中包含特殊教育、教育行政及班级经营等课程,可以为学生成为教师做好铺垫。

(四)专业选修课比较

高师大方案的专业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喜好自由选修,但要求术科选修必须满7学分。选修课程总共列出127门,选修非本系课程以8学分为上限。福师大选修课分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组和专业方向非限定性选修课程以及教师教育选修课程。福师大选修课程是指导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部分课程供学生选修,一般选修不足30人时,将不开设该课程,所以实际开设的选修课的数量比课程方案中列出课程数量要少。相比较而言,高师大的选修课课程门数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虽然福师大选修课程分为课程组,更系统化,可能限制了学生选课的机会。

(五)其他课程

目前,高师大体育学系共同必修科目28学分。福师大体科院共同必修科目33学分。此外,两所高校都安排了教育实习,高师大体育系的学生在大四下学期需进行三周集中实习,实习内容分为教学实习、行政实习和导师实习。高师大教育实习制度非常严格,学生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练习教师批准,期限为1年的实践。而福师大方案的教育实习仅为8―10周,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个阶段进行。相比较而言,福师大的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刚刚适应教师的角色实习就结束了,从而导致学生的示范技能无法得到全面锻炼,实践教学能力也未必得到很好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熟悉。

三、建议

(一)终究培养目标的确定受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限制。因此,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十一世纪体育人才的需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培养计划的目标应在培养复合型人才。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公共课 学习态度 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1 前言

随着教育部2004 年12 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颁布,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在各类师范院校中得到深入开展,目前已逐步成为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自身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该课程没有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没有从总体上摆脱传统模式,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目标,存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尤其近几年,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这给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开设增加了困难,教学所需的基本条件难于实现,教学疲于应付,成效不尽如人意。[2]因此迫切需要探寻一条适合时展的,开放的、高效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改之路。

由于课程改革涉及的因素非常广泛、复杂,本研究仅试图从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态度现状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课程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而态度是由一定对象引起的,从内容上看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也相当复杂而多样。一个学生对他所在学校的态度,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等,都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活动,构成学习态度的有效内容。但这样一来就势必要讨论到学生生活中的极其广泛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本文只从几个关心的客观因素入手进行研究。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主要工作是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和回收,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问卷设计

学习态度调查问卷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师范生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生源等题目;第二部分,学习态度的调查,共30题,采用了李克特五点量表法。

学习态度指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内部状态。[3]根据社会心理学有关态度的理论,态度包括情感体验、认知水平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问卷以态度的结构作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又确定了八个二级指标。其中认知水平包括两个二级指标:对上此门课意义的认识和结果认识;情感体验包括两个二级指标:对此门课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行为倾向包括四个二级指标:学习主动性、排除困难、抗拒干扰和完成作业的行为表现。

2.2 问卷效度与信度分析及发放

问卷经过多人多次修改完善保证了其效度。后又采用了Cronbach’α系数信度检验法,对原始量表30个题目进行信度分析。问卷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807>0.80,信度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进行发放。

为了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们的学习态度现状,笔者主要对已经上过此门公共课的师范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为100%。然后对调查数据用SPSSl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 总体学习态度分析

本研究首先对师范生的学习态度总分以及各个一级指标进行了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检验该校师范生对该门公共课学习态度的总体情况,但从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五分制得分看,无一超过3.5分,说明学生总体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并不高。

3.2 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以学习态度总分和三个一级指标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男、女)、生源(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成为师范生意愿(愿意、不愿意)、个人计算机(有、无)和高中文理生(文科、理科)五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以检测不同类别的师范生在学习态度上是否存在差异。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学习态度的总体现状

从第三部分的总体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校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态度整体水平较低,基本处于中等偏下。

从调查结果一、二级指标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不佳和求知欲低应该是造成该校师范生对这门课整体态度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并且学习的主动性也没有超过3.5分(达到4分态度为较好)。若这三个主要学习指标得分都很低,那么态度整体水平必然不会很高,因此教师平时应找出影响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而加以改善。

4.2 学习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主要从五个与学习态度有关的方面对该校师范生进行了分类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性比较结果与分析如下:

按性别分类比较,该校女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态度整体要好于男生并且在对这门课的认识和学习行为上比起男生有更好的表现。这与《学习态度与性别对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一文的研究结果一致。[4]

从学生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分类比较,来自农村的学生对待该门公共课的学习态度在认知水平上好于来自城市的学生。通过访谈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目前中国的农村相比城市生活水平较低,来自农村的学生更珍惜上大学的机会。第二,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对于农村的学生更加严峻,这使得他们更加认识到学好教师技能的重要性。

按是否愿意成为一名师范生分类比较,可知愿意成为一名师范生的学生对这门课的情感体验要好于不愿意成为师范生的学生,这与客观现实相符合。据了解,他们是想通过上这门课提高自己的教师技能以便更好的就业。

而个人有、无计算机和高中时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不是影响学生学习该门公共课态度的主要因素,并且描述性统计结果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4.3 相关建议

4.3.1 对学校和教师的建议

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情感体验不佳,这势必会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许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很多,但不乏会有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因素。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课程。所谓知行合一,建议学校多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而教师应当注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如:可以向学生分析讲解开设此门课程的意义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明确目标正确引导,精选课程内容,挑选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例子等等。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该门公共课的师范生一般非教育技术专业所以他们对其他教学媒体的认识很少,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能力几乎没有。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原有认识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经验的局限,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发展能力,培养正确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5]另外,由于男生在对课程的认知和学习行为较女生要差,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该特别对男生在这两个维度上加以引导。

4.3.2 对师范生的建议

“激励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激励产生于个体内部,是一种希望获得成功、表现卓越的低级动力。”所以学生的自我激励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才能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其次,学生要对学习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过程中给自己成功的信心。[6]

另外对于是否愿意成为一名师范生对学习态度的差别影响,建议那些目前师范身份并非本愿的师范生,应当端正态度认真面对现在的师范专业,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人生态度。每个专业都有它的存在价值,只有脚踏实地的做好当前的事,将来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而针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学习太度好的情况,需要提醒来自城市的学生:虽然城市生活条件比农村优越,但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仍然需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努力进取,只有这样将来在社会上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5 研究不足和展望

本次研究只是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一所院校进行了研究,由于选取案例的独特性,研究结论应用到其他师范类院校可能会存在误差,另外在研究设计方面此次研究只是对师范生的学习态度现状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比较。若在后续研究中能够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特点入手对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注意结论的推广,相信会对课程的建设起到更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军.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及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78-82.

[2] 孙玉珂.浅谈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与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68-72.

[3] 陶德清.学习态度的理论与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188-191.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篇(5)

当前国家日益重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改革与普及学前教育。结合社会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反思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实现培养目标,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作为载体。通过对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比较,分析我国本科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内涵

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规划,是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指依据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指课程类型,各类型课程所占比例及各类课程怎样构成整体[2]。

2.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比较研究

2.1国内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幼儿教育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其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知识类、技能类和实践类。知识类课程是为学生提供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并为问题解决提供思路,包括教育通论、心理发展、课程与教育以及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及幼儿园课程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技能类的课程为培养学生毕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技能,包括艺术素养课程、幼儿教玩具制作、幼儿园教学设计、教学法和教师口语等;实践类课程是通过教学实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分为幼儿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3]。宁夏师范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其中通识课程大约占总课程的31%,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53%~56%,专业技能课程大约占3%,实践课程约占13%[4]。万莉以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综合得出课程设置大致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7%,学科基础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4%,专业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8%,实践教育环节约占总学分的11%[5]。

2.2国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美国学前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教师关心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包括艺术、人文、社会等内容;专业课程种类繁多,分科精细,着力于使学生构建扎实的教育理论,涵盖早期儿童教育、安全和营养等课程;专业实习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从中获得教育经验,这部分课程在学生的整个课程培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教育实践,约占整个教育时间的30%[6]。

英国学前教育本科层次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四大模块:核心课程研究、专业研究、学科研究和学校体验。核心课程研究包括师范生必学的英语、数学、科学三门国家核心课程及教学法;专业研究是为了思考和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涵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知识。学科研究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学科作为专攻领域;学校体验模块主要包括见习、实习等内容[7]。

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三年的专业教育中,每年每学期都必须到各种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见习实习,教育实践总时间为19周。而每年的必修课程主要分配为:第一年学习教育实践导论,教学策略;第二年包括儿童心理教育、社会教育等;第三年包括儿童音乐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等[8]。

3.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李可娟选取陕西省开设有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六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这六所院校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分配不合理,实践课程执行效果不佳,课程设置与执行不同步[9]。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类和专业技能类课程较薄弱,专业知识陈旧且脱离幼儿学习生活,专业课程内容过分重复,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10]。文颐、唐大章等选取四川省幼儿园园长和成都中职学校优秀教师作为调研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种类少,缺少一些重要却总是被忽视的课程如教学资源开发、家庭教育指导,意外事故处理等[11]。

总之,结合国内外研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各高校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从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这个角度来分析。其中,知识类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知识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识课程中职业素养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比例偏低;专业基础课覆盖范围小,且理论知识陈旧冗杂,某些知识点在各个课程之间重复出现,而新兴学科如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却鲜有开设;通过对幼儿园园长的调查研究发现本科生虽然理论方面优于专科生,但技能较弱,进入幼儿园后还要经过培训,不能直接上岗工作。此外,技能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反映艺术素养课程如钢琴课,能够在课后练习的机会比较少,琴点紧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实践类课程中,美国的专业实习课程占总课程的30%,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尤为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而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仅占全部课时的11%―13%,且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得到的指导和评价较少,影响实践效果,突出表现在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实践能力不足。

4.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建议

“任何一所高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学时、内容及衔接、交叉,都是这个学校(专业院系)的核心,也是该专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的体现”[12]。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也是各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载体,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与结构至关重要。如史丽君从《专业标准》的视角出发,指出各高校应该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完善选修课课程体系,并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增加保育类知识课程,改革艺术类专业技能课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13]。邵小佩,周灵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了就业取向下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并提出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和冗杂,增加课程中的展示性活动,合理安排课程设置顺序[14]。李学杰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幼儿成长教育,提出应增设幼教热点问题透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多门选修课程,开设专家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前沿知识[15],把握本专业的研究趋势,增强学生研究意识。

结合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现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需求,按照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在知识类课程中,应拓宽专业基础课程的覆盖范围,增设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新兴课程,整合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删减并系统性地归纳这些学科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并在教材中适量地加入实践性活动,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幼儿园见习,与幼儿园教师合作等方式,定期透过幼儿在课堂和游戏中的表现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实际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避免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不良后果。此外,在设置专业选修课时,要与专业必修课有一定的联系,拓展并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识课程中,提高职业素养类与自然科学类的课程比例,在培养学前教育优秀教师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出品德高尚、具有人文素养的人。

其次,在技能类课程中,要着眼于社会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市场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应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招聘幼儿教师时,一般考察应聘者的唱歌、跳舞、弹琴、绘画、讲故事、说课、上课等专业技能素质,因此,各高校仍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鉴于学生反映得到技能训练的机会与指导不足等问题,建议各高校合理安排课时,进行小班教学,在周末开放琴房,并及时检修钢琴,为学生有充足的练习资源提供保障。此外,学校开设的艺术技能课应有针对性,顺应社会需求并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加出色,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教师的研究方向,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

最后,应加大实践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改进教育实习的方法。借鉴国外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实习课程及本专业的应用前景,需要对目前实践类课程所占的比例予以调整,适量增加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各高校应积极联系学生的实习基地,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交流。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要去实习基地进行观摩,以分散见习的形式开展实践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法、谈话法、产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关注幼儿的情绪、认知、思维、行为等方面发展,每次的见习都要求学生有所记录,并把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由老师整理出幼儿常见的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贯穿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在大四的集中实习时间里,应对学生提出更高、更实际的要求,不仅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更要侧重于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培养他们反思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明.中日两国教师教育比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侯怀银.高等教育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186.

[3]王利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李芳霞.地方型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教育与职业,2014,24:126-128.

[5]万莉.我国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优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6]王少妮.美国幼教师资职前培养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胡福贞.当代英语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9(9):44-50.

[8]彭攀.当代各国学前教育教师教育培训发展情况分析[J].科教文汇,2008(11):19.

[9]李可娟.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10]王利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文颐,唐大章,杨春华,王青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四川省幼儿园长及成都中职学校幼教专业骨干教师的调研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

[12]李可娟.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13]史丽君.《专业标准》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黑河学院学报,2014(2):67-69.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68―06

一、前言

目前各国都很重视教师教育改革,力图使教师教育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要求。在当前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现实呼吁下,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教师教育呈现一体化、开放化、国际化、终身化等特点。总理在2007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温总理的报告预示了我国教师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民族地区新建高校如何为地方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其中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施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笔者着重探讨贵州民族地区新建高校如何借鉴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构建适应教师专业化需要,又适应贵州民族地区需要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

二、贵州民族地区新建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指本科院校师范专业体现师范性的教育目标,为师范生所开设的,旨在培养师范生将来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职业,用以专门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责任、能力与素质的,属手教育科学领域的所有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形成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强劲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它使教师具有独特的教育眼光和文化视角,是影响人全面素质提高最为直接、最具稳定性的基本因素。由唐殿强主持的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师教育类课程整体改革与实验研究》中的调查表明,我国高师毕业生的教育素质令人堪忧: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必要的从师技能;教学基本功不过关;不会做班主任工作;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缺乏对学生进行教学法指导的能力、从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冯龙芝的研究认为当前师范生专业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深刻而稳定的专业理想;缺少具有人文内涵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薄弱。这些调查和研究表明了我国高师师范性的缺失,其一根源与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如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实践课程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相关。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笔者对贵州省最能代表贵州民族特色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黔西南民族师专(正在筹建升本)进行调研,这些民族地区新建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差异不大,同样存在上述调查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且体现民族特色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非常欠缺,其具体弊端表现为:

1、教育类课程结构不合理,课时、学分数所占比例甚少。在我国高师院校对师范生的传统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是由三个板块构成: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据国内权威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教师三类课程的结构比例是:普通教育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20%―25%,教育专业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7%―11%,学科专业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绝大多数比例。教育见习、实习约8周。在三类课程的结构比例上,存在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现象,教育专业课程比例明显偏低。与国外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数相比,如美国为18.4%,英国为25%,法国为20%,德国为25%。显示出较大的差距。近几年教育部对一些直属师范院校进行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增加了一些教育类的课程的开设和学分数。笔者对贵州民族地区新建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学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主流仍然沿袭以往高师“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教师职业技能课和教育实习”的基本模式,学时数比例约为总学时数的10―12%,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比例还是显得较小,这种有限的课程和有限的授课时间,难以解决好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势必影响师范生职业专门化程度的提高和职业竞争力,最终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达标。

2、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单一,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少,缺乏针对性。教师教育课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理论性课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二是实践性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为主。近几年来增设了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普通话、书写这些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但在课程内容上对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没能及时加以反映,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地方民族教育、民族心理等内容从未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只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教育理论课,且这两门课程加起来也只有100课时左右,约为大学学学时的3%。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是体现“师范性”,形成师范生职业素质的基础课程,它在教育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直接为师范生未来任教服务的,所以带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目前这类课程主要开设的有教材教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等,且所占课时比例很少,大约为大学总课时的1―2%。教师职业训练与考核的内容仅限普通话一项。教育实习的内容基本上是针对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以及一些简单的班主任管理工作。这由此说明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远远不够。教育课程的设置未能针对师范生的认知水平,未能针对民族地区师范生的未来的教育对象,未能很好地与当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联系起来。上述课程的类型和内容离教师职业专门化的要求和迅速发展的教育实践对师范生教育理论与技能的需求相距甚远,无法实现对民族地区未来教师的全面培养和全能发展的。

3、教学方法单一,教育实践课程内容简单,时间短暂。目前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仍以讲授为主,据“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在教育学的教学中只有2.8%和26.9%的学生对教育学教学中主要使用讲授法进行授课表示“很满意”和“满意”,对心理学课程满意的人数更少,只有1.2%和19.6%的学生选择了“很满意”和“满意”。现行的教育类课程中,重教育理论的讲授,轻视教学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科研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与国外师资职前培养的教学实践相比,我国的教学实践环节也很薄弱。如美国教学实践环节形式有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教学实习,时间为7―100天;英国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24周;法国连续性教育实践486学时(占两年时间的25.7%);德国结合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两年的顶岗教育实习一学期每周4学时,另有两年的教育见习。贵州省民族地区新建高校师范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多约8周,除了实习准 备和总结时间,实际上用于实习的时间约为6―7周。加之在这十分有限的时间中既要听课、评课、上课,又要当班主任、作团队少先队工作、搞教育调查、协助实习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等等,师范生实际上课数较少,在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技能、课堂调控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教育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课程实践机会短缺,直接影响了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

三、贵州省民族地区新建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民族地区新建高校的师范教育主要为当地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在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坚持为贵州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下,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在教育类课程设置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学者的研究,针对目前贵州民族地区新建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试图从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依据以及课程结构、内容、实施方面,对贵州民族地区新建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以下构想。

(一)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依据

1、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教师职业已成为一门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水平。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巩固专业思想,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技能技巧,形成专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2、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趋于多样化,已由传统的定向式师范教育转向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模式,为提高学生将来的职业竞争力,就必须加强教育类课程的改革,突出教师专业的特点。3、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清晰的角色意识、能动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较强的辅导和组织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也应紧跟时展的步伐。因此,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应适应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4、教育类课程的性质定位需要。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是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二者的结合。教育类课程是有关培养教师职业素质的学科群。这几年来,“由教育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学科群使教师从经验型职业提升为学术型的专业职业,同时也为教育和训练,职前教师提供了完整系统的职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由此而组成的教育类课程体系就成了高师教育中与学科专业教育同属一个性质的专业教育”。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去教,以科学的、艺术的教育理念来统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如何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理解,就需要加大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力度。

(二)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构想

1、明确教育类课程目标,设置合适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根据教育类课程的目标,可将教育类课程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三大板块设置,课程的类别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板块的课程又由若干学科和实践活动组成,各自有不同的任务和职能。(1)教育理论课程。教育理论是经过实践验证了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是科学正确的,在教育类课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侧重于教育知识、特别是课程知识的学习,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基础和先导。目的是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教育思想的来源,拓宽学生的教育视野,提高对教育对象、教育实际的认识,初步掌握教育规律和特点,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对不同的教育主张有一定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对先进的教育思想有宽容的态度和吸纳的能力,能从较高的角度明了教育的真谛、价值与意义。(2)教育技能课程。它在教育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侧重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特别是课程能力。这类课程是以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3)教育实践课程。它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等,在教育类课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侧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行动研究能力。它是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是师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目的是使师范生在具体、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感受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教育实践的苦辣酸甜中锻造教师的个性品格,逐渐培养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职业能力。

2、改革课程内容,增加教育类课程的门类和课时比例,强调针对性。上述改革教育类课程结构的设想要能够在实际中得以实施,这就是要增加教育类课程的门类和在总体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不解决以往教学时数的有限性和必需的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之间的尖锐矛盾,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会名存实亡,教育类课程只能成为师范教育的“点缀”,而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实际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问题。笔者参照国内外学者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建议,结合民族地区新建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尝试着从以上三大板块对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内容提出构想:

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技能课程要突出师范性特点,加大其课时数的比重和学分比例,建议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20~25%。至于教育类课程的时间安排,根据民族地区新建高校的实际,建议采取分散的混合方式,按一定的比例,把教育类课程和其他课程穿插学习。课程内容具体如下:教育理论课程可开设的必修课为普通心理学、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选修课为青少年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民族心理学、民族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代教育问题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学、学校德育、教育哲学、教育经典名著选读、职业指导;教育技能课程可开设的必修课为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口语、汉字规范与书写、普通话、中小学生心理卫生与保健、教育实践课程必修课主要有微格教学、班主任工作技能、专题研究与毕业论文写作等,教育实践课程要改进和完善教学见习和实习,加强教育类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见习可以带领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参观、临摹,并贯穿于第一、二、三学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真正地理解具备怎样素质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教学实习的时间至少10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发挥教学见习、实习的功能。

3、课程设置开放灵活,要与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紧密结合,注重实用性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篇(7)

1、前言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2006年由20所试点高校首次进行招生,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需求急剧增长的趋势,有利于积极调整和优化体育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国家自2009年开始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提出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努力从根本上改变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攻读学术学位为主的局面,并力争到2015年,使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各占50%。随着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规模的壮大,到2010年全国已有62所高校开始招生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新形势下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位类型进行培养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课程设置方面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不够完善。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分析研究

如表1所示,我国大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竞赛组织这四个领域。资料显示这几所高校只有沈阳体育学院有竞赛组织这个专业,其他学校尚未涉及这个领域。东北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只有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这两个专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科学健身,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来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合理科学的健身。因此其他高校可以增加社会体育指导这个专业领域,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让那些对社会体育指导感兴趣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

表1部分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的专业领域

专业领域学校类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

指导竞赛组织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在各个领域下又设置了不同的研究方向。见表2:

表2上海体育学院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方向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教育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体育理论与基本方法体育教学研究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群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体育教育社会学研究竞技体育的社会学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心理学研究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户外与极限运动项目开发与推广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在运动训练与竞赛中的应用与开发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2.2不同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研究

2.2.1公共课

10所大学在公共课方面的比较,调查发现: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这些高校的公共课有四门,分别是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计算机,上海体育学院、宁波大学的公共课有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计算机和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五门公共课。上海体育学院有统计分析与计算机课、鲁东大学有网络应用技术课,这些课的设置比计算机这门课更具体、更容易让学生学到一些具体的知识。与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都不同的是浙江大学,它的公共课也是四门,但不同的是这四门课包括英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还有一门公共素质类课程的选修课。

2.2.2体育教学

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这几所学校的体育教学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五门课程,分别有体育课程导论、体育教材教法、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山东体育学院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大学体育教学概论和专项理论与实践;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现代学校体育专题;山东师范大学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人类运动发展与促进。浙江大学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体育科学研究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体育教学论、球类教学理论与实践、田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2.2.3运动训练

浙江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鲁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有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运动训练科学监控、运动上病的防治与康复、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这五门课程。与此不同,东北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还设置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这门课;山东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运动心理学进展、运动人体科学专题和专项理论与实践;上海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专题;浙江大学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体育科学研究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运动训练学理论与实践、球类训练理论与实践、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体操训练理论与实践、武术训练理论与实践。

2.2.4社会体育指导

浙江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这部分学校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有社会体育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大众体育管理、运动休闲项目概要这五门课程。山东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锻炼心理学、社会体育指导理论与实践、专项理论与实践;上海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现代学校体育专题;山东师范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体育社会学研究和社会体育心理研究。

2.2.5竞赛组织

沈阳体育学院的竞赛组织领域核心课程有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导论、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体育法与伦理。曲阜师范大学的竞赛组织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运动竞赛理论。

2.3实践环节的比较研究

表3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环节比较

学校类别教育实习内容学分宁波大学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调查研究。实习时间为半年(必要时可以延长到一年)教学工作实习要求学生一般每人听课不少于2周,从事课堂教学一般不少于15周,参加教学评议不少于5次。从事1个班(一般是任课班)的班主任工作,开展班主任工作实习活动,实习班主任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0周。8浙江师范大学顶岗实习包括见习与实践1个学期,见习不少于10次课(20学时),实践教学不少于4次课(8学时)。本科专业实习管理,协助带队教室做8周的本科生教育实习管理工作,完成2期实习队刊、3次以上听课记录。专业技术实训,不间断学习或训练一个学期。学术活动,参加6次以上(含6次)学术活动。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检索或撰写相关调查报告。在校期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考核获得相关资格证书。8东北师范大学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教学实践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等实践形式,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8山东体育学院教学实习或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4上海体育学院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实习,实习时间为6个月;第二阶段为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习时间6个月。实习结束后撰写实结报告。8沈阳体育学院实习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8鲁东大学实习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8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或训练实习与科研技能训练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在实习期间应参加不少于8次的有关学术活动。8浙江大学实践实习,每周2学时以上,总计时间一年,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践总结。8山东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社会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运动训练与社会体育实践等实践形式,其中校外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0周,校内专业教学实习不少于20学时,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8由表3可以看出,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对学生的实践部分做的比较详细具体,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浙江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的实习时间为半年,其他高校的实习时间均为一年,但宁波大学根据需要可将实习时间延长到一年。宁波大学与山东师范大学的实践环节中包括了班主任工作实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而且还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学实践课的学分都是8学分,只有山东体育学院的是4学分,实习结束后都要求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3、结论

我国大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竞赛组织这四个领域。大部分高校设置的公共课都大同小异,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各专业领域根据特点不同,设置了不同的课程。这10所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制订了不同的实践内容,实习的时间大多是一年。实习合格所得的学分是8分,只有山东体育学院是4分。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管理资料汇编[Z].2011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2011,(11).

[2]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3).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关于下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Z].学位[2005]8号,2005.

[4]谭政典,周兰君.中、美、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3,20(4):18-20.

[5]魏德样.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报,2011,27(4):6-8.

[6]高玉英.新形势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72-74.

[7]曹健.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6):94-96.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篇(8)

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规划,是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指依据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指课程类型,各类型课程所占比例及各类课程怎样构成整体[2]。

2.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比较研究

2.1国内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幼儿教育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其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知识类、技能类和实践类。知识类课程是为学生提供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并为问题解决提供思路,包括教育通论、心理发展、课程与教育以及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及幼儿园课程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技能类的课程为培养学生毕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技能,包括艺术素养课程、幼儿教玩具制作、幼儿园教学设计、教学法和教师口语等;实践类课程是通过教学实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分为幼儿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3]。宁夏师范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其中通识课程大约占总课程的31%,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53%~56%,专业技能课程大约占3%,实践课程约占13%[4]。万莉以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综合得出课程设置大致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7%,学科基础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4%,专业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8%,实践教育环节约占总学分的11%[5]。

2.2国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美国学前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教师关心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包括艺术、人文、社会等内容;专业课程种类繁多,分科精细,着力于使学生构建扎实的教育理论,涵盖早期儿童教育、安全和营养等课程;专业实习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从中获得教育经验,这部分课程在学生的整个课程培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教育实践,约占整个教育时间的30%[6]。

英国学前教育本科层次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四大模块:核心课程研究、专业研究、学科研究和学校体验。核心课程研究包括师范生必学的英语、数学、科学三门国家核心课程及教学法;专业研究是为了思考和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涵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知识。学科研究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学科作为专攻领域;学校体验模块主要包括见习、实习等内容[7]。

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三年的专业教育中,每年每学期都必须到各种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见习实习,教育实践总时间为19周。而每年的必修课程主要分配为:第一年学习教育实践导论,教学策略;第二年包括儿童心理教育、社会教育等;第三年包括儿童音乐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等[8]。

3.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李可娟选取陕西省开设有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六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这六所院校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分配不合理,实践课程执行效果不佳,课程设置与执行不同步[9]。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类和专业技能类课程较薄弱,专业知识陈旧且脱离幼儿学习生活,专业课程内容过分重复,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10]。文颐、唐大章等选取四川省幼儿园园长和成都中职学校优秀教师作为调研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种类少,缺少一些重要却总是被忽视的课程如教学资源开发、家庭教育指导,意外事故处理等[11]。

总之,结合国内外研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各高校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从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这个角度来分析。其中,知识类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知识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识课程中职业素养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比例偏低;专业基础课覆盖范围小,且理论知识陈旧冗杂,某些知识点在各个课程之间重复出现,而新兴学科如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却鲜有开设;通过对幼儿园园长的调查研究发现本科生虽然理论方面优于专科生,但技能较弱,进入幼儿园后还要经过培训,不能直接上岗工作。此外,技能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反映艺术素养课程如钢琴课,能够在课后练习的机会比较少,琴点紧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实践类课程中,美国的专业实习课程占总课程的30%,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尤为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而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仅占全部课时的11%―13%,且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得到的指导和评价较少,影响实践效果,突出表现在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实践能力不足。

4.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建议

“任何一所高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学时、内容及衔接、交叉,都是这个学校(专业院系)的核心,也是该专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的体现”[12]。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也是各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载体,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与结构至关重要。如史丽君从《专业标准》的视角出发,指出各高校应该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完善选修课课程体系,并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增加保育类知识课程,改革艺术类专业技能课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13]。邵小佩,周灵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了就业取向下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并提出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和冗杂,增加课程中的展示性活动,合理安排课程设置顺序[14]。李学杰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幼儿成长教育,提出应增设幼教热点问题透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多门选修课程,开设专家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前沿知识[15],把握本专业的研究趋势,增强学生研究意识。

结合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现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需求,按照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篇(9)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地方高师院校处于省会及以下的城市,地方高师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育学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中心,脱离实际,导致公共教育学课程受到轻视,地方高师的整个课程结构呈现明显的重学科专业而轻师范的倾向。表现在:公共教育学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比重小、课程少、地位低。美国教育学课程占总学时的11%;英国教育类课程占总学时的25%;联邦德国教育类课程占总学时的33.3%;与国外相比,国内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比重显得非常不足。课程内容陈旧。公共教育学目前仍是“四大板块”,即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的其他问题(如教育管理、班主任、教育评价)等。陈旧的理论框架脱离实际教育需求,致使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教育的敏感度缺失,学习兴趣缺乏,公共教育学的价值备受质疑。

(二)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课程一般只占0.01%,而学科课程占58.8%左右,教育学的实践课程明显不足。”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实施把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人为割裂了学生对教育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整体理解。教学形式一般采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形式刻板,大多数高师院校的教育学实践一般是只有毕业前的教育实习,由于许多学生忙着考研和找工作,教育实习也就流于形式,最终使教育学的教授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地方高师院校的公共教育学课程实施中教育实践性不足,影响其高师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内容脱离地方实际

地方高师院校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课程内容理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彰显地方特色。有些地方大专类师范院校因没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教材而普遍采用本科院校的教材。由于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师资、学生特点和地方环境都不同,同质化的课程内容很难适应不同地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对师资的需求。课程对于地方文化的内容涉及较少,但许多案例并不是亲身实践的经验,而是直接从网络或参考书上摘下来的,与地方教育实际没有直接联系。

(四)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从来源上看,许多公共教育学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到高校工作,缺乏中小学工作经验,对基层教育的理解仅限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从知识结构上看,公共教育学的教师多是对其他专业知识缺少了解,教学时不能联系学生的本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所以学生对教育学的知识感到有些空洞,这也是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公共教育学课的原因。从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看,公共教育学一般是大班授课,任课教师与任课班级的学生交流很少,缺少更多的情感交流。真实的教学情境是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应用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向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努力推进。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许多地方高师对公共教育学的重视不够,

二、地方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实施的改革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师范性

作为一名合格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关于“教什么”的学科知识,关于“如何教”的条件性知识,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个体性的实践性知识。后两种知识是急需加强的。突出教育类课程的师范性,要适当增加教师教育课时比重。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师范课程结构看,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30%以上。据调查“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中体现师范性的课程仅占总学时的6%~10%(有些学校甚至低于此比例)”。公共教育学是教师教育类基础课程,适当增加该课程课时比重是地方高师师范性的保证。

(二)学生实践知识和教育情感的培养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当代西方的情境理论认为,脱离个体生活的真实环境来谈论学习或能力是毫无意义的。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对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只能在教育实践中通过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感知而领会,因此要利用课外时间到各类学校进行见习,将实践贯穿于教师教育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使师范生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能力。地方高师培养的师范生多是为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也要让师范生感受教育情境的复杂性、真实性。用教师职业的身份去思考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把教育学的学时分为理论学习学时和实践学时,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观摩中小学真实的课堂教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开设实践学期,主要内容是学生与中小学建立实习实践关系,学生自主实践,学校进行实习考评,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学生实践经验有所提高,使学生学习的教育学理论知识能够与其在中小学的实践相贯通,形成教师的角色意识与教师的思考方式。公共教育学课程不能承担全部教学技能训练的任务,任课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以实践为取向实施课程。例如,邀请一些中小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以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另外,可以建立教育学实践基地,创造条件使一些学生定期在中小学实践,并且配备指导教师。将理论知识真正与实践融合。总之,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此师范生对教育学理论的学习学起来才不会感到乏味,同时也增强师范生对身边教育问题分析的敏感性,使他们得到教育情感的培养。

(三)改革课程内容,突显地域特色

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内容应符合本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本地区的教育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改革课程内容,使教育学课程的设置体现本地区的特色。教育学课程的设置要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文化传统,促进地区文化的传承、传播,为更好地发展地域文化服务。地方高师院校作为高等学府,承担为地方服务的任务,因此要主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合作。在为本地区基础教育培养教师的同时,也要通过科研课题的方式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此促进地方教育的发展。只有这样,地方高师院校才能培养出符合地方基础教育、符合地方文化的发展需要的师资,高师公共教育学的地方特色才能体现出来。

师范类实习生个人总结篇(10)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教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措施。对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高师教育改革,使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正因如此,笔者对西部四所普通师范学院的2007届本科生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师范生培养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以服务于高师教育的改革。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1份,其中有效问卷165份。问卷共设计17道题,其中封闭性问题16道,开放性问题1道。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实习的实效性以及改进建议等角度进行设计。问卷的设计基本以定类和定序变量为主。为克服问卷设计的不足,增加了对实习学生的访谈以及查阅实习指导教师的总结,以获得更为全面的了解。

1、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个别访谈记录的整理和查阅实习指导教师的总结,我们发现,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1.1实习生缺乏必要的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主要指一般教学技能,包括普通话、三笔字、口头和书面表达及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等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处理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等技能以及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调查显示,在教育实习中,实习生表现出的教师职业技能普遍较差。

首先,实习生的一般教学技能不足。有12%的学生认为语言与情感的表达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59%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其次,课堂教学技能欠缺。突出表现为:课堂观察技能不足,不知道如何观察和控制课堂的教学,启而不发;讲解技能不足,教学语言罗嗦、不严谨、不会分析问题等。有32%的学生认为把握教学过程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48%的学生认应当加强设计和组织教学能力的训练。

第三,教材分析和处理能力不够强。实习指导教师在总结中指出,大多数实习生面对新教材,不能较好地利用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不能很好地从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和教育价值等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不少实习生只对所教的章节熟,而对非授课章节就陌生。统计表明有24%的学生认为把握教学目标的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40%的学生认为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50%的学生认为实习前应当开设分析中小学教材的课程或活动为实习做准备。几乎所有的代队指导教师均认为实习生的解题能力不强,对题型不会归纳总结,甚至教材练习题都不会做。

第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方面,很多学生对于多媒体不熟悉,甚至是不会。表现出来的问题是软件操作不熟练、不会制作课件等;对于基础教育教学软件掌握得不错的同学,表现出来的困惑是使用课件教学后,效果却不一定好;此外,由于实习学校多媒体设施不全,对于教学软件比较熟悉的同学,开始怀疑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基础教育教学软件。

1.2实习生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绿了全国各地。因此,无论是在高中一年级实习的学生,还是在初中实习的学生,都遇到了新课改实施中的困惑。尽管老师在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中向学生介绍了很多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但学生理念仍陈旧,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基本理念知之甚少,更不能在教学中得到应用。有27%的学生对课程改革不了解,有46%的学生认为要加强课改知识的教学。面对课程改革,有不少实习基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态度是消极等待,更有的则是抱怨。因此,很多实习生对此产生了较大困惑:“新课改的实施,作为即将毕业的师范学生,我们将来应该怎么面对?”

1.3教育实习时间短、内容形式单一,实习目标难以达到

高师院校现行的教育实习方案一般是专科4周左右,本科6一8周,安排在最后一学年进行。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平均每个实习生上课时间只能在6一10节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既要让学习生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对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又要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开展中学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素质,这显然比较困难。大部分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仅重视课堂教学实习、而忽视了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的教育实习,在实习安排上形式单一,只有放羊式或集中式实习,没有教育实习形式的创新。

2、原因分析

2.1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

调查显示,有61%的学生觉得在大学中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基本不能适应教育实习的需要,有48%的学生认为学科专业课程对实习教学帮助不大,有36%的学生认为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对实习教学帮助不大。这说明,当前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难以适应教师培养的需要。

重“学术性”、轻“师范性”。高师课程结构中,学科专业课一般占总课时的70%,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所占课时比例则少得可怜,一般在10%以下,且课程门类少,体系不合理。对师范性课程的忽视、削弱必然对师范生素质产生不利影响。

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安排不当。教育类课程一般都在三年级时开,且集中在一年时间完成,除第七学期一般8周的一次性实习外,基本再无其他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这种既晚且短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师范生及时得到良好的专业思想教育与信念,及早确立教师角色意识;也不利于他们及早受到系统的从教职业技能训练,形成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更好地胜任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实践环节弱,缺乏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虽然现在很多高师院校都开始注重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实践活动的早期性、经常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但职业技能训练课的开设在规范化、操作化、实效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在时间、师资、教材及教学设备、条件等方面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2.2课程内容与实施方面的原因

教育类课程脱离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缺少魅力。由于课时少,教育类课程能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很少。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严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选择的案例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境差异比较大,多数学生反映观摩之后,收获不大。教育类课程教学内容普遍陈旧、空洞、乏味,教学方法单一、死板,使得学生厌学,老师厌教。

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中学教育实践经验。据调查,现在高师许多青年教师(不仅仅是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教学基本功较差,使师范生难以从其教学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的示范与熏陶,更得不到实际有效的训练指导。这个问题应引起师范院校的高度重视,教师本身都缺乏职业技能素养,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强的未来教师?

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长期以来,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重教育基本原理研究,轻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课堂教学技巧、方法研究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写文章、评职称上,对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不愿花费心思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致使部分高师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已基本失去教学示范性。

新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各个学校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加人一定的新课改的内容。但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大都选择了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学生虽然在理论上对课程改革有所了解,但是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如何实施、对新教材的具体处理都比较陌生。

3、建议与对策

3.1调整与整合教育类课程内容

教育类课程应相互补充、渗透、整合,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有自己的侧重点,尽量避免重复内容,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应加强沟通、合作与教研,共同构建全新的教育类课程。应将高师教育类课程分为理论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三大部分,每部分又由相关课程组成。以必修、选修的形式进行,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并且重视教育类课程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从师职业技能,使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各项基本技能的练习,逐步改变高师教师课堂教学缺乏示范性、甚至不能指导学生实习的状况。

教育类课程内容应增加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等内容;当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近两年,各招聘单位的考核方式在以前试讲的基础上,加重了对说课能力的考核,新增了“做高考试卷”的考核方式,那么就应在学科教学论和微格教学中增加“说课”理论及其技能训练。还应增加全国各地历年高考试卷的题型及其解法的研究。

3.2适当增加教育类课时数

众所周知,教育类课程在我国高师院校系的处境是十分严峻的。据资料统计,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占学时(或总学分)的比例,英国约为25%,日本约为30%,而我国仅为5%一8%,西部各校为8%-10%。通过剖析可以看出,众多的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教育类课程课时太少。难以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懂得教育规律,还具备较强能力的教师就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了。因此,作为高师院校,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教学时数,强化和改革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既是高师院校师范性的需要,也是教学实践的要求。

3.3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形式要多样化。各高师院校应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及《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训练实施计划,确立具体的训练规范及考核标准,并由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督导,使高师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学生也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与练习,这是技能性课程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还可以定期分批让学生到当地各中小学顶岗见习,帮任课教师批改作业了解中小学实际,这样见习学校乐于接受学生见习,又能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教学情境。

3.4改进“案例教学”,探索校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于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科教学论》课程的特点,我们要探索实施和改进“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比如结合教学内容,观摩公开课,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某一专题,然后发表意见等教学方式。拍摄和编辑一系列的视频案例,构建符合当地中小学实际的视频资源库。还可以与当地各中小学建立密切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聘请当地各中小学教师以讲座的方式对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中小学教学实际。

上一篇: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 下一篇: 水务局双拥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