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期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5:13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篇(1)

一、科技期刊的功用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媒体,它的基本功能毫无疑问是发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主要作用是促进学术交流,繁荣文化市场,推动科技进步。期刊功能的大小由发文量决定,越多功能越大。从期刊发挥的作用方面考察,谁的读者越多,读者分布面越广,读者的知识层面越高,谁的作用越大。研究说明,即使同类型期刊或同名期刊,读者群的大小、读者的分布范围、读者的知识结构都存在明显差别。造成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期刊所发文章中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即期刊的学术与技术水平。学术与技术水平是吸引读者的最主要因素。从作用方面考察,中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越多,期刊的功用越大。但是,期刊功用大小还与期刊的语言、传播方式、市场营销等相关。语言决定读者的分布范围。在相同语言环境下,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其结果也有不同,市场营销和传播方式对期刊功能的发挥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期刊功用的大小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期刊的水平,论文的扩散度,学术思想的认同度。论文的扩散度即读者数量和分布范围;学术思想的认同度是指该期刊所被引用篇数和被引期刊的分布。

二、科技期刊功用评价的本源特征数据

英文科技期刊功用大小可以用期刊的水平、论文的扩散度、学术思想的认同度衡量,哪些指标或数据可以用来刻画期刊水平、论文扩散度、学术思想认同度?研究国内期刊评比和SCI,EI选刊条件,可以发现如下指标或数据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合理地刻画出期刊功用的大小,这些数据我们称之为期刊的本源特征数据。总被引频次①。期刊是论文的集合,高水平论文的集合铸就期刊的总体水平,总体水平的高低决定期刊功用的大小。总被引频次的多少反映期刊的总体水平和功用大小。它表现的是所发论文在一段时间内对读者的影响。期刊水平越高的,影响范围越大,对读者的影响越深,影响时间越长远,作者引用的次数必然越多,总被引频次必然越高。影响因子①。1963年,加菲尔德在对文章的被引用频次的研究中发现,期刊的分布也存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核心区和一个比较分散的相关区,基于此提出了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影响因子可以看做某种期刊的被引增长速率。增长速率越来越大,表明现阶段期刊状况越来越好,越来越被读者认可和接受。但影响因子不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期刊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影响因子会趋近某一常数。所以用影响因子的大小评价期刊的优劣具有科学性,也具有局限性。影响因子受单篇文章影响较大,特别对发文量不多,创刊历史不长的期刊尤为明显。篇均被引比。篇均被引用比用来分析单篇论文对期刊功用的贡献,篇均被引比反映期刊所发高水平论文与一般论文的比例,是衡量期刊总体水平比较好的指标。篇均被引比越高,期刊所发高水平论文篇数越多,期刊总体水平越好。高被引比。高被引比同篇均被引比,是刻画期刊总体水平的指标。高被引论文数量越多,高被引比越大,期刊的功用越大。高被引比可以弥补影响因子受单篇文章影响的不足。国内外下载比或下载范围比。下载范围比可以考察期刊的影响是世界范围的还是地区性的。下载范围越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越大。目前我们可以统计出哪些国家和地区在从事哪些科研工作,你的期刊是否对所有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有影响,下载范围比可以检验出期刊的影响范围。好的期刊影响范围大,反之则小。被引期刊分布范围比。与国内外下载比相同,衡量期刊的影响范围的指标。被引用期刊分布范围越广,说明期刊的影响范围越广。被引作者分布范围比。同国内外下载比与被引期刊分布范围比一样,是衡量期刊影响范围的指标。国内外论文比。国内外论文比是考察作者的分布或论文的产地分布。但不能用作者的分布范围比来衡量期刊的学术水平。作者分布面广只能说明期刊的论文国际化程度高,但不能代表期刊的水平高。因为高水平期刊的录用标准只与论文的学术水平有关,高水平论文主要来源于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世界上科研水平较高的地区为数不多,主要集中于欧美亚洲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如果某份期刊的文章主要刊载科技发达地区的文章,且这些文章反映了该地区的科研水平,那么该期刊的总体水平就比较高。如果刻意追求国内外论文比,反而会降低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则这样的高国际论文比不要也罢。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国内外论文比来衡量期刊的水平。但它可以刻画期刊国际学者的认可程度。年发文总量比。不管哪门学科年发文量基本可以统计,期刊在该所属学科内每年的发文量可以反映期刊拥有的作者在该所属学科的多少,发文量大,拥有的作者多,影响大,被作者的认可度高。年发文量的排序可以确切地反映某学科内期刊认可度的高低。但发文总量比不能用年发文页码的多少代替,由于学科大小不同,学科拥有的文章数量的多少相差甚大,正如影响因子,年发文页码的多少不能用于学科间的横向比较,而年发文总量比则可以。

除了上述几个本源特征数据外,还有几个指标值得讨论,如CI指数、基金论文比、SCI,EI}Scopus数据库收录、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等。CI指数「s-e7oCI指数,即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计算法,是中国知网于2013年提出的一个新的文献计量学指标。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计算法从期刊近期和历年刊物的两个角度,等权重综合考察、衡量一个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该算法能有效地抑制期刊过度最求高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对期刊评价造成的干扰,较单一评价指标更为全面、合理,是对期刊影响力的一种整体评估;第二,选用他引类统计指标,屏蔽了自引。评估结果更客观、公正。通过分析可见,它的结果同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可以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但它的计算基础正是基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所以在选择评价期刊学术水平时要将三者分开使用,用CI指数就不能用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反之则不能用CI指数。进一步分析可见,将CI指数作为期刊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计算方法更为合适。基金论文比。一般认为,基金级别越高论文水平越高,这可能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截至目前,我们还没有见到论文水平与基金级别关系的研究成果。另外,作为国际化期刊,国际论文数量较多,然国外论文很少标明是否为基金资助,或者是哪一级基金资助,这种不确定性给基金统计带来的困难,使统计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很难进行横向比较,建议不作为评分指标,如果一定要体现基金对期刊的价值,建议仅对中国作者的论文进行统计,这样比较结果才能体现公平。平均引文数与平均作者数的多少同基金论文比一样,没有研究论证得出平均引文数与平均作者数多的期刊一定学术水平高,反之则低的结论。故建议不作为本源特征数据使用。SCI,EI与Scopu,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将另设专节讨论。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7-1221-07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7.007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y Weight and

Yield of Rice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CHEN Qing-chun1,LAN Dun1,ZHAO Xin-fei1,ZHANG Da-wei1,

ZHANG Yong-shun1,FU Li-jiao1,LI Ming1,LI Yan-da2

(1.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225,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3302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ry weight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three rice varieties(Yuejing Simiao No.2, Yuenong Simiao, Hemeizhan)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wo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different N levels for early-rice and late-r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leaf dry matter was highest at the jointing-booting stage, the ratio reduced gradually with the growth process and reached the lowest value at the milking stage;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stem dry matter decreased to the lowest at the milking stage;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panicle dry matter was less than 20% at the full panicle stage, and it increased about 43% at the milking stage. Between early-rice and late-rice, the difference of seed setting rat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and the difference of total dry weight was significant, and the difference of number of panicle, number of spikelets per panicle, 1 000-grain weight or yield was not significant. After the full panicle stage, seed setting rate and 1 000-grain weight were both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dry weight, leaf dry weight was closely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number of panicle, stem dry weight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yield traits, and total dry weigh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yield. Dry weight of rice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high yield.

Key words: rice(Oryza sativa L.); yield; dry matter; leaf dry weight; stem dry weight; relationship

适宜群体质量有助于水稻(Oryza sativa L.)稳产高产。目前国内关于水稻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生产和积累变化的研究已有很多,干物重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的研究也屡有报道。研究表明,水稻产量和干物重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1],不同生育期水稻的干物|积累量不同,从而影响其产量的高低[2]。宋文博等[3]认为水稻抽穗后因干物质的积累而增产,李莉等[4]认为对中稻产量影响最大的干物质积累时期是营养生长阶段,对晚造产量影响较大的干物质积累时期是生育后期。而Wu等[5]研究表明,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在拔节前无显著关系,在拔节至成熟阶段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胡继超等[6]认为在有效分蘖期,叶干重和茎干重这两个指标影响着单位面积下有效穗数的高低,进而影响产量高低。其中茎干重的变化对水稻子粒灌浆充实和穗增重的影响十分重要[7],茎干物重影响着分蘖数和颖花数,从而间接影响结实率,而叶干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分配[8]。国外亦有报道,叶和茎的干物质分配对产量有显著影响[9]。Ntanos等[10]认为水稻开花期大量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了干物质向子粒的转运,且子粒产量与干物质的转运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干物质积累和生产量是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途径[11]。上述研究均表明,水稻干物质的生产、积累、运输与分配在不同生育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产量的形成,探索水稻不同生育期干物重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联系,对培育高产水稻、改良栽培方法和水稻生产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关于南方早造和晚造不同水稻品种各个生育期干物重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拟通过设置不同氮肥梯度的田间试验,测定早造和晚造水稻不同生育期干物重和产量性状数据,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构建适宜水稻群体提供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早造和晚造两次栽培试验,早造在2015年3月播种,晚造在7月播种。试验地点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基地水稻试验区,试验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6.3 g/kg,全氮含量为1.22 g/kg,全磷含量为0.36 g/kg,全钾含量为9.50 g/kg。早造试验材料为粤晶丝苗2号和粤农丝苗,晚造试验材料为合美占和粤晶丝苗2号。两次试验均为人工移栽,设3次重复、2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2。其中灌排水沟为0.5 m,埂为0.3 m,保护行为1.5 m左右,小区之间以埂相隔。田埂覆以地膜,各小区排灌相互独立。基追比为5∶5(基肥∶分蘖肥∶穗肥=5∶3∶2),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一般高产田一致。

早造试验中,株行距为19.8 cm×16.5 cm,2本移栽,设置4种施氮量,分别为N0(纯氮0 kg/m2)、N1(纯氮0.008 kg/m2)、N2(纯氮0.015 kg/m2)、N3(纯氮0.022 kg/m2),另外配制0.008 kg/m2 P2O5和0.009 kg/m2 K2O用做基肥。

晚造试验中,株行距为24 cm×14 cm,3本移栽,设置4种施氮量,分别为N0(纯氮0 kg/m2)、N1(纯氮0.009 kg/m2)、N2(纯氮0.018 kg/m2)、N3(纯氮0.027 kg/m2),另外配制0.009 kg/m2 P2O5和0.015 kg/m2 K2O用做基肥。

1.2 数据测量和计算

早造栽培试验过程中,分别在两水稻品种的拔节期、抽穗期、齐穗期、乳熟期对小区进行破坏性取样,晚造试验分别在两水稻品种的拔节孕穗期、齐穗期、乳熟期进行破坏性取样,每个小区随机取5穴完整植株,用袋子套好并做标记。将所取样品运回实验室按器官类型分离后,称取鲜重,而后放入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取出测量干重并记录。并于收获期每小区取样4 m2,进行室内考种测产。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 22.0处理所有试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期干物重变化

由图1~图4可知,水稻早造栽培和晚造栽培的干物重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趋势相对一致。从拔节期至抽穗期,叶干重呈上升趋势,而抽穗期和齐穗期以后,叶干重有所下降(图1);从拔节期至齐穗期,茎干重逐渐增加,齐穗期以后,茎干重趋于平稳(图2);穗的干物质积累量在齐穗期尚且不多,在齐穗期至乳熟期剧增(图3);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水稻的干物质总重逐渐增加(图4),且施氮量越多,干物重越大。

2.2 不同施氮量产量性状差异

由表1可知,水稻穗数和每穗粒数及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由于氮肥水平越高,穗数越多,不同器官营养竞争激烈,施氮量大的易贪青晚熟,在收获时谷粒含更多瘪粒和空壳,所以结实率和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

2.3 不同生育期干物质分配比例

由表2可知,品种差异不影响水稻干物质分配规律。水稻拔节期的叶干重和茎干重,所占比例较高,而拔节期以后随着施氮量增加,叶干重比例增加,茎干重比例减少。不同氮肥水平下乳熟期的干物质分配差异较小。总体而言,拔节期以后,叶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逐渐减少,乳熟期叶干重只占总干重的16%左右;拔节期至齐穗期,茎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早造变化不大,晚造有所下降,齐穗期以后,比例逐渐下降,乳熟期茎干重占总干重的40%左右;齐穗期至乳熟期,营养物质优先供应穗器官,乳熟期的穗干重占总干重的43%左右。

2.4 不同条件干物重和产量性状差异

由表3和表4可知,不同氮肥水平下的产量性状和干物重差异极显著,即施氮处理对干物重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极显著。早造和晚造水稻间的结实率差异极显著,而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合美占和粤晶丝苗2号的千粒重存在极显著差异,两品种的产量差异也极显著,而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差异不明显;粤晶丝苗2号与粤农丝苗的各个产量性状间无差异。不同品种的茎干重和叶干重差异均不显著。齐穗期和乳熟期,早造和晚造水稻的叶干重差异不显著,而在拔节期,早造和晚造水稻的叶干重差异极显著;拔节期和乳熟期,早造和晚造水稻的茎干重差异不显著,而在齐穗期,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齐穗期,粤晶丝苗2号和粤农丝苗的穗干重差异不显著,而乳熟期时差异极显著;合美占和粤晶丝苗2号的穗干重在齐穗期和乳熟期差异均不显著。总体而言,早造和晚造水稻的穗干重在齐穗期差异不显著,而乳熟期时差异显著。不同品种间的总干重在拔节期和齐穗期时差异均不显著,而粤晶丝苗2号和粤农丝苗的总干重在乳熟期时差异显著,合美占和粤晶丝苗2号的总干重在乳熟期时差异极显著。早造与晚造相比,拔节期的总干重差显著,齐穗期和乳熟期的总干重差异极显著。

2.5 各生育期干物重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由表5可知,早造栽培中,粤晶丝苗2号在拔节期时的叶干重与结实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 -0.819。在抽穗期时,叶干重、茎干重和总干重均与结实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0.815、 -0.878;茎干重与千粒重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 -0.814;叶干重、总干重与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0.800,虽相关系数较大,但不显著。在齐穗期时,穗干重与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叶干重与穗数、千粒重显著相关,与结实率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0.850、-0.925;茎干重与穗数、千粒重、结实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0.853、-0.864;总干重也与穗数、千粒重、结实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0.842、-0.909。在乳熟期时,叶干重与千粒重、结实率相关程度较大,相关程度达-0.860、 -0.907;茎干重与穗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50,与千粒重的相关系数达0.804,但不显著,与结实率、每穗粒数、产量相关性小。

早造栽培试验中的粤农丝苗,在拔节期时,叶干重与每穗粒数的相关系数较大但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804,与结实率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为 -0.878;茎干重与穗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66;总干重与穗数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为0.848,与每穗粒数、结实率的相关性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0.804,与千粒重、产量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605、0.680。抽穗期的干物重与各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在齐穗期时,叶干重与穗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813,与每穗粒数、结实率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62和-0.983,与产量、千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茎干重与各个产量性状的相关程度均较大,其中与穗数、每穗粒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929和0.968,与结实率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4,与千粒重、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4、0.741;穗干重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9,而与其他产量性状相关不大;总干重与每穗粒数、结实率的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和-0.972,与穗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57,与千粒重、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在乳熟期时,干物重与穗数、产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且相关系数均较小,而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的相关程度极大,其中每穗粒数与叶干重、穗干重、总干重的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0.942、0.942,与茎干重显著相关;千粒重与叶干重、茎干重、总干重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8、 -0.850、-0.856;结实率与穗干重、总干重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和-0.879,与叶干重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77。

晚造栽培中(表6),合美占在拔节孕穗期时,叶干重与穗数极显著相关,与结实率、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0.857、0.859,茎干重与各产量性状相关性不大;总干重与穗数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达0.849。在齐穗期时,叶干重与穗数、产量显著相关,与结实率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2、0.904、-0.943;茎干重与穗数、结实率极显著相关,与千粒重、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0.944、-0.858、0.844;穗干重与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显著相关,与产量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0.820、-0.873、0.951,总干重与穗数、结实率、产量相关程度极大,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986、0.926。在乳熟期时,叶干重与穗数、结实率极显著相关,与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0.945、0.845;茎干重与穗数、结实率的相关性极显著,与产量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0.924、0.826;穗干重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6;总干重与每穗粒数的相关性不大,与穗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0.861、-0.897、0.830。

在晚造栽培试验中,粤晶丝苗2号在拔节孕穗期时,叶干重与穗数、千粒重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0.844;茎干重和总干重均与千粒重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和-0.871;而茎干重和总干重与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的相关性均较小。在齐穗期时,叶干重与穗数、结实率、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9、-0.818、0.887;茎干重与穗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939;与结实率、产量相关程度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832、0.802,与结实率的相关性显著,而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穗干重与穗数、产量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和0.907;总干重与穗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39,与结实率、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0.880。在乳熟期时,叶干重与穗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87;茎干重与穗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而与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的相关性不大;穗干重与各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均较小;总干重与穗数、结实率、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0.855、0.814。

综上所述,各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齐穗期、乳熟期)叶干重与结实率呈负相关;拔节期至抽穗期叶干重与穗数、千粒重的相关性不大,齐穗期以后相关性较大;齐穗期的叶干重与产量关系较大,拔节期至抽穗期或乳熟期的叶干重与产量关系不大;叶干重与每穗粒数关系不大。拔节期至抽穗期茎干重与各产量性状相关关系不明显,齐穗期以后茎干重与各产量性状有较大相关性。穗干重与总穗数之间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与结实率有较大负相关关系,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无明显关系。总干重与每穗粒数关系不明显,在拔节期、齐穗期、乳熟期与穗数呈明显正相关,在抽穗期与穗数的相关性较小;在拔节期时总干重与结实率相关程度较低,抽穗期以后总干重与结实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抽穗期以前总干重与千粒重相关性不显著,齐穗期以后总干重与千粒重有较大负相关系数。早造水稻在春季种植,光温资源较少,故早造水稻最终产量与干物重的相关程度不高,相关性不显著。而晚造水稻种植时间正值夏季,光温条件适宜,故晚造水稻齐穗期以后产量与干物重相关性大,且齐穗期和乳熟期的总干重与产量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

3 小结与讨论

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同化物不断运输至稻穗,茎鞘和叶片体内的干物质持续再分配至谷粒,最终形成了水稻产量[12]。有关水稻干物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12-17]。马殿荣等[13]认为抽穗期至灌浆期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与产量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抽穗后的干物质总量与产量之间的正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敖和军等[14]认为成熟期的干物质生产量与产量高度相关。而有研究[15]认为干物质对子粒产量贡献优势期是抽穗前期。杨惠杰等[16]认为水稻生物产量决定了谷粒产量的大小,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正相关关系。苏宝琴等[17]的研究也表明谷重c总干重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1 4。前人大多研究不同栽培条件下干物重与产量的关系,鲜有研究干物重与产量各个构成因素的直接联系,且尚无栽培季节的不同对干物重与产量之间联系的影响报道。

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干物质量随着生育期的推移逐渐增加,氮肥的增加能有效提高干物质和产量。叶片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在拔节孕穗期时最高,且其随着生育进程逐渐降低,在乳熟期达到最低值;茎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在乳熟期降至最低;齐穗期的穗干物质分配比例不到20%,而乳熟期的穗干物质量将近占总干物质量的43%,此结果与邓飞等[12]、唐海明等[18]的研究结论相符。在本研究中,早造和晚造水稻的结实率差异极显著,总干重差异显著,而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差异不显著;同一地点的不同氮肥水平间干物重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均极显著,与李志民[19]、刘武等[20]的研究结果相同,但与敖和军等[14]的研究结果相反。齐穗期以后,结实率和千粒重均与干物重呈负相关,叶干重与穗数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大茎干重与各产量性状密切相关,总干重与产量相关性大,这与马殿荣等[13]、闫平等[21]、宋文博等[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因此,控制施肥条件,重点提高齐穗期后的干物质的生产量和积累量,协调水稻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途径。植株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稳定化学能,形成产量的主要部位;而茎秆作为植株的中轴,不但其上能着生枝条、花叶和果实,还起运输养分和支撑植株的作用,故叶器官和茎器官无不与作物的生长发育乃至作物产量密切相关,控制叶干物质量和茎干物质量的平衡高低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穗干重的数据不够充足,故难以观察得出穗干重与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此处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瑞余,梁义元,蔡碧琼,等.不同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185-190.

[2] 李 杰,张洪程,董洋阳,等.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3):2661-2672.

[3] 宋文博,刘元英,罗胜国,等.寒地高产水稻干物质积累特征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8):29-33.

[4] 李 莉,张锡洲,李廷轩,等.不同产量类型水稻基因型干物质积累与磷素吸收利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3):588-597.

[5] WU W G,ZHANG H C,QIAN Y F,et al. Analysis on dry matter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 hybrid rice[J].Rice Science,2008,15(2):110-118.

[6] 胡继超,姜 东,曹卫星,等.短期干旱对水稻叶水势、光合作用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63-67.

[7] 陈惠哲.水稻物质运转规律及其产量形成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8] 张 强,陈 凯,梁云涛,等.利用双向导入系剖析水稻源、库相关性状的QTL[J].核农学报,2013,27(3):261-271.

[9] MAHAJAN G,TIMSINA J,JHANJI S,et al. Cultivar response,dry-matter partitioning,and nitrogen-use efficiency in dry direct-seeded rice in Northwest India[J].Journal of Crop Improvement,2012,26(6):767-790.

[10] NTANOS D A,KOUTROUBAS S D. Dry matter and N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for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under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J].Field Crops Research,2002,74(1):93-101.

[11] 钱宏兵.栽插方式对水稻南梗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2):1915-1917.

[12] 邓 飞,王 丽,刘 利,等.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2,38(10):1930-1942.

[13] 马殿荣,陈温福,苏英山,等.水稻乳苗抛栽与其他栽培方式干物质生产特性的比较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04(5):6-9.

[14] 敖和军,王淑红,邹应斌,等.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点与产量稳定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7):1927-1936.

[15] 张洪松,岩田忠寿,佐滕勉.粳型杂交稻与常规稻的物质生产及营养特性的比较[J].西南农业学报,1995,8(4):11-16.

[16] 杨惠杰,李义珍,杨仁崔,等.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1,15(4):265-270.

[17] 苏宝琴,孙菊英.不同晚粳水稻干物质生产和籽粒灌浆速率的研究[J].作物研究,1993,7(4):14-17.

[18] 唐海明,逢焕成,肖小平,等.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4,40(4):711-718.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篇(3)

科技期刊是积累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科技期刊在服务科技创新、促进成果推广、宣传党的科技政策以及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福建省科技期刊的数量发展、结构分布、质量水平等进行统计分析,以总结办刊经验、剖析存在问题、探讨发展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福建省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促进福建省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量发展状况

据笔者从福建省新闻出版局网站、中国知网和维普资讯网等公布的相关资料统计结果:至2007年底,福建省共有公开发行且仍在出版的科技期刊76种(不包括高校非自然科学版的综合性学报),占全国5387种科技期刊的1.41%,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第20位。从76种期刊的创刊时期看。建国前创办的有2种,建国后至“”前创办的有8种。“”期间创办的有6种;“”结束后,福建省科技期刊出版事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仅1977~1979年就创办了7种;20世纪80年代,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针的指引下,福建省这一时期科技期刊创办数量达到了高峰,共有41种期刊创刊,占76种期刊的一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科技期刊数量平稳增长,共创办有10种;新世纪以来,福建省科技期刊以“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为主,新创办期刊2种,停办1种。总体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科技期刊数量发展迅速,在这期间创办的期刊占目前总数的80%,科技期刊数量的总体发展趋势与全国相似。

结构分布情况

一、主办单位情况

76种科技期刊中,由研究院(所)主办的最多,达26种。学会(协会)主办的有22种,高校主办的有21种,行政部门及其直属单位主办有5种,医院主办有2种。说明福建省科技期刊主要由研究院(所)、学会和高校主办。76种期刊中,由全国性学会、研究所和部属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有10种,占132%。办刊数量最多的单位是福建省农科院,共办有7种科技期刊,其他依次为福建农林大学(5种)和厦门大学(4种)。

二、刊期分布

福建省科技期刊按出版周期分,以季刊最多,达34种,占总数的44.7%,其他依次分别为双月刊(20种)、月刊(17种)、半年刊(3种)、半月刊(1种)和年刊(1种)。

三、学科分布

76种期刊按所属的学科分类统计显示:工程技术类19种,农林牧渔类19种,医药卫生类11种,基础科学类10种,综合性学术类7种,综合性科普类3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期刊有7种。

四、层次分布

科技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学术类、技术类、科普及和综合指导类。76种期刊中,以技术类所占比例最多,达36种,占47.3%;其次为学术类(30种),占39.5%;综合指导类和科普类分别为7种和3种。30种学术类期刊中有3种是英文版期刊。

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一、获全国优秀期刊奖情况

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和分别于1992年、1997年举办了两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在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选中,福建省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福建农学院学报》、《福建农业科技》和《台湾海峡》4种刊物获得三等奖;在1997年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选中,福建省的《福建林学院学报》荣获二等奖,《福建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结构化学》、《福建医药杂志》和《福建中医药》5种刊物获得三等奖。2000、2003和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先后举办了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福建省仅有《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和《中国共患病杂志》2种期刊获得第二届百种重点期刊,而第一、三届国家期刊奖,福建省没有期刊获奖。五次的全国性优秀期刊评选,福建省共有10种科技期刊12次获奖。总体而言,福建省科技期刊获全国性优秀期刊奖的数量偏少。

二、入选“期刊方阵”情况

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组建“中国期刊方阵”。福建省共有《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福建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福建医药杂志》、《福建建设科技》、《台湾海峡》、《结构化学》、《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版)》、《中国共患病杂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和《水利科技》10种科技期刊进入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占全省76种科技期刊的13.2%。而同期我国科技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的比例是16.6%,福建省略低于全国科技期刊的平均水平。

三、入选核心期刊情况

对我国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比较权威的有三种:一是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科技核心期刊版)》;二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三是由中科院文献中心研制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经统计表明,福建省共有16种科技期刊入选三大核心期刊系统,占全省科技期刊总数的21%。其中《结构化学》等7种全部入选“三大系统”;有4种同时入选“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有5种入选“科技核心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

四、被国外著名数据库收录情况

科技期刊被国外著名数据库收录情况,反映了期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程度和影响力。笔者依据“维普资讯网”公布的相关资料,经统计显示,福建省共有20种科技期刊被国外著名数据库收录。占全省科技期刊总数的26.3%。其中有一种被SCI收录,即《结构化学》。被国外数据库收录较多的学术期刊有:《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6种收录)、《中国共患病学报》(5种收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5种收录)和《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种收录)。

五、影响因子统计情况

影响因子是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笔者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5~2007年版的资料,经统计表明:福建省15种科技核心期刊2004、2005、2006年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0.360、0.371和0.438,而同期全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0.386、0.407和0.444,说明近年业福建省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逐年上升,影响力逐年提高。且上升的幅度要稍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度福建省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0.438)已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0.444);2006年度超过全国影响因子平均值的福建省学术期刊有:《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福建林学院学报》、《福建农林大

学学报(自然版)》、《结构化学》、《福建农业学报》和《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

存在问题

上述统计和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科技期刊数量发展较快,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些学术水平高、出版质量好的优秀期刊、核心期刊。但也应当看到,福建省科技期刊总体实力不强,与全国有关兄弟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技期刊的总体发展水平也滞后于福建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福建省科技期刊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平衡。优秀期刊、核心期刊主要集中在学术类期刊,以及国家部委直属单位和全国性学会主办的期刊,而数量众多的技术类期刊普遍表现特色不强,优势不突出,福建省至今尚没有办出一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科普类期刊。第三,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条件发展和科技工作的重要信息源,尚未引起福建省一些科技期刊主办单位的充分重视,科技期刊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总体不足,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福建省科技期刊的整体素质。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省经济和科技基础较为薄弱,国家部委(院)直属科研单位和高校偏少,这也是福建省科技期刊数量较少、总体实力不强的客观因素。

发展思考

一、发挥经济优势,增加科技期刊投入

2007年福建省GDP比上年增长15.1%,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第12位,人均GDP在全国排名第10位,全省呈现出经济提速发展的态势。而目前福建省科技期刊数量在全国仅排名第20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整体实力都较薄弱,可以说福建省经济上是强省,科技期刊方面则是弱省。科技期刊是一项公益事业,它的效益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政府的支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福建省应充分发挥本省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增加科技期刊资金和人力资源的直接投入,为全省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与保障,促进福建省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期刊结构体系

福建省科技期刊的布局,基本仍是传统学科、专业结构所形成的格局,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发展的新需求。建议当前应进一步调整优化福建省科技期刊结构体系,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优势支柱产业领域、特色产业领域和涉及环境资源、循环经济、服务“三农”等相关领域的科技期刊,建立与福建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为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知识支撑的科技期刊新体系。

三、争取优质稿源,提升期刊学术质量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而优质稿源是确保期刊质量的基石。与全国性科技期刊相比,地方性科技期刊在优质稿源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福建省科技期刊要提升质量水平。就要千方百计争取优质稿件。一要为优秀论文开辟快速发表的通道。对于属国家重大、重点基金项目的论文和高质量的论文,编辑要尽快初审和外审毕并回复作者,并优先发表,以优惠措施吸引高水平的论文。二要及时掌握福建省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跟踪国家和部省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前沿课题的进展,编辑要深入科研第一线,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活动,主动向创新团队专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约稿,为科技期刊的优质稿源提供保障。

四、制定激励政策,保障编辑队伍的稳定发展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176-02

引言

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是组工干部肩负的重要职责,他们是其他干部的先锋队,具有模范与表率的作用。组工干部承担着其他干部的培训组织与协调工作,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重大责任。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是党的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根据不同类别组工干部的不同的需求与特点,依据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要求,使其教学方法适应分类培训的目标和内容,是增强培训质量的关键举措。

《公务员法》第60条中规定了机关根据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以及公务员职责的要求,要求对公务员进行分类培训。分类培训,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培训方式,是有利于便利管理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普遍的运行规则。这种运行规则会使得干部继续教育培训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具针对性。法律中规定了公务员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初任培训,指机关对新录用人员应在试用期内进行的培训;第二类为任职培训,是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任职前或任职后一年内进行的培训;第三类为专门业务培训,是对从事专项工作的公务员进行的培训;具体来说就是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在继续教育中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要求,进行专业技术的一类培训。第四类为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是对全体公务员进行的培训,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对公务员分类培训的要求,有必要对目前大连市组工干部培训现状加以调查分析,使其不断地走向完善。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技能、技巧如何。”可见,教学方法不仅是实施内容的载体,还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手段。当然,不同类别的组工干部培训都有不一样的培训目标,而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各类组工干部培训教学目标的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则更容易吸引学员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学习的兴趣得以维持,顺利展示了教学的内容,最终顺利完成了老师的教学目标。相反,如果泛泛使用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那么必然无法满足各类干部不同的培训目标和需求,教学的效果就会降低,干部继续教育工作将受到不良影响。出于研究的方便及教学方法科学组合的需要,依据休金娜《中小学教育》中将教学方法分为语言类、直观类和实际训练类,进而探讨组工干部分类培训中如何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及科学组合。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以大连市224名组工干部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2%。在回收的205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的性别结构为:男性占61%;女性占39%。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占17.1%;31岁到40岁占35.1%;41岁到50岁占40.5%;51岁以上占7.3%。职务级别为:正处级占21.5%;副处级占23%;正科级占24.4%;副科级占19.5%;科员占11.7%。最高学历情况为:研究生占28.8%;本科生占69.8%;大专及以下学历占1.5%。任职时间情况:3年以下占39%;3到5年占18.5%;6到10年占25.9%;11到15年占7.8%,16年以上占8.8%。

(二)研究工具

问卷编制的维度是依据我国公务员培训的分类标准划分的,即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共四个维度。问卷的选项是由10种教学方法构成,分别为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研究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在线学习法、行动学习法和双讲法,并通过多选的方式进行选择。问卷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四类培训学员所期望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查。

(三)数据统计

问卷回收后,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为了研究的需要,依据休金娜《中小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分类,将十种教学方法按照知识的来源分为三大类,即语言传递类、直观类和实际训练类。其中语言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在线学习法和双讲法;直观类包括体验式教学法和案例法;实际训练类包括研究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和行动学习法。按照三大类教学方法选择次数的情况及其每种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百分比,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

二、组工干部分类培训教学方法期望调查

(一)初任培训

初任培训指的是一种针对于新录用人员的培训,即经过考试录用进入国家机关、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他们大多数是在岗前实施的。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一般是在试用期内进行,时间不少于12天,这类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新录用公务员适应职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水平。合格者才可以任职定级,不合格或未参加培训者则不可以任职定级。组工干部对初任培训教学方法期望调查如下表所示。

表1 初任培训教学方法期望状况统计表

从表1统计的结果来看,在组工干部的初任培训中学员最期望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语言传递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50.7%;其次是直观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30.3%;最后是实际训练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19%。具体来看,语言传递类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期望选择次数高达149次,占总选择次数的25.5%;直观类教学方法中,案例法期望选择次数最多,共计103次,占总选择次数的17.6%;实际训练类教学方法中,研究式教学法期望选择次数最高,共计55次,占总选择次数的9.4%。可见,在组工干部的初任培训中,三类教学方法中最期望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案例法以及研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二)任职培训

任职培训指的是一种针对晋升领导职务和调换领导岗位的人员的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他们的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及其组织领导的能力。这类培训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铸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要求,当然组工干部自己也要充分认识到干部培训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任职培训的直接切入点关注的是承担这个岗位的人员必须具备哪些素质与能力,为公务员履行拟晋升的职务打好基础。组工干部对任职培训期望调查如下表所示。

表2 任职培训教学方法期望情况统计表

从表2统计的结果来看,在组工干部的任职培训中学员最期望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语言传递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45.5%;其次是直观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30.4%;最后是实际训练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24.1%。具体来看,语言传递类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期望选择次数为90次,占总选择次数的15.8%;讨论法期望选择的次数为83次,占总选择次数的14.6%。直观类教学方法中,案例法期望选择次数最多,共计107次,占总选择次数的18.8%;实际训练类教学方法中,三种教学方法选择次数相差无几,行动学习法期望选择次数略高,共计49次,占总选择次数的8.6%。可见,在组工干部任职培训中,语言传递类的方法中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直观类的方法中采用案例式的方法最优,实际训练类中三种教学方法均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以提高培训的效果。

(三)专门业务培训

专门业务培训指的是一种依据该项工作需要进行的相关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培训的对象包括了所有的组工干部。培训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不同部门组工干部的岗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例如基层组织换届选举问题、人才考核问题的培训等。组工干部对专门业务培训期望调查如下表所示。

表3 专门业务培训教学方法期望情况

从表3统计的结果来看,在组工干部的专门业务培训中学员最期望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语言传递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45.1%;其次是直观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29.9%;最后是实际训练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25%。具体来看,语言传递类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期望选择次数最多,共计97次,占总选择次数的17.6%;直观类教学方法中,案例法期望选择次数最多,共计101次,占总选择次数的18.3%;实际训练类教学方法中,情景模拟法期望选择次数较多,共计59次,占总选择次数的10.7%。可见,在组工干部专门业务培训中,三类教学方法中最期望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案例法以及情景模拟法。

(四)更新知识培训

此类培训指的是一种有计划地组织所有领导干部更新知识、理论,不断提高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定期轮训。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帮助全体在职的组工干部及时调整、更新知识结构,补充新知识,以提高其工作的能力,从而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培训中教师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教授许多前沿的最新的知识信息,来提高组工干部适应全球经济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势的能力。组工干部对更新知识培训期望调查如下表所示。

表4 更新知识培训教学方法期望情况统计表

从表4统计的结果来看,在组工干部的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培训中学员最期望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语言传递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52.4%;其次是直观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25.7%;最后是实际训练类的教学方法,占总选择次数的21.9%。具体来看,语言传递类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期望选择次数最多,为104次,占总选择次数的18.8%;直观类教学方法中,案例法期望选择次数最多,共计85次,占总选择次数的15.4%;实际训练类教学方法中,情景模拟法期望选择次数最高,共计58次,占总选择次数的10.5%。可见,在组工干部的更新知识培训中,三类教学方法中学员们最期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案例法以及情景模拟法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新刚.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原理与方法[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篇(5)

1 我国中医药期刊概况

有学者认为,我国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沉沦、复苏和发展4个阶段[1]。从1951年《江西中医药》创刊起,20世纪50年代相继创刊的中医药期刊共有12种,其中包括《中医杂志》(1955年)、《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年)、《中药通报》(1955年)、《福建中医药杂志》(1956年)、《江苏中医》(1956年)、《浙江中医杂志》(1956年)、《黑龙江中医药》(1958年)、《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58年)、《辽宁中医杂志》(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9年)、《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9年)。到1979年为止,中医药期刊的总数为58种,至80年代已发展为81种[2],至2000年有133种[3]。2000-2008年,又新增15种,其中以中西医结合类期刊增长最快,共新创刊7种。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除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未创办中医药类期刊外,近150种中医药期刊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年来部分期刊刊名变更,以下段落及表格所用刊名均为变更后刊名。

2 中医药核心期刊基本情况

目前,科技期刊界普遍采用的“核心期刊”一词通常指以下两个概念,一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称为“中文核心期刊”;二是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的期刊,称为“科技核心期刊”。到2008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5版,1~5版中收录的中医药核心期刊数量和期刊各不相同[4-8],其中被1~5版连续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仅有《中医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和《新中医》3种。2004、2005、2006、2007、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收录的中医药期刊数量分别为28、29、34、38、42种,其中连续5年被收录的中医药期刊共有28种(见表1)。这些中医药期刊中包括了中医、中药、针灸、骨伤及中西医结合各科,覆盖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强,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和导向性,能代表我国目前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动态,是中医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基本情况(略)

3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依据文献[9-13],从《引证报告》中选出连续5年被收录的28种中医药期刊,对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地区和机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1 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从2004-2008年度《引证报告》可以看出,中医药学术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与西医相应类别期刊相差不大,且呈现逐年增长。2004、2005、2006、2007、2008年度学科平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483、544、645、787、843次,增幅达到了175%。其中2004年有2种期刊总被引频次超过2 000次,1种超过1 000次;2005年有3种超过2 000次;2006年有1种超过3 000次,2种超过2 000次,3种超过1 000次;2007年有1种超过4 000次,2种超过3 000次,3种超过1 000次。详见表2。表2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总被引频次(略)

这些期刊总被引频次的大幅增加说明其在中医药类期刊中处于重要的学术地位,对学术趋势的发展具有一定导向作用。其中《中草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中医杂志》、《中国针灸》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并且发现中药研究领域始终保持较高的引用频次,表明目前对中药的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3.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总数所得出的统计值,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的指标。对于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学术界存在不同见解。近年来,许多学者认识到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过度贡献问题。影响因子与多种因素有关,单纯使用单一指标对期刊或论文进行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一般认为,在同类可比期刊中,影响因子较高者表明其受关注的程度高,学术影响力较强,但在不同学科及同一学科内不同类别的期刊中影响因子的差异无法体现刊物水平的差异。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见表3。表3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类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略)

由表3可见,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总体水平偏低,虽然其平均值呈逐年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大。到2008年,尚没有一种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达到1.0,其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是《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在2007年版《引证报告》中影响因子达0.874。本文所统计的5年中影响因子有2年以上超过0.5的期刊有5种,分别是《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其中《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5年来分别位于第一、二位,表明中西医结合及中药研究领域较中医领域研究更为活跃,上述期刊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而中医综合类和学报类期刊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我们认为这与各期刊的办刊方向、所刊论文类型、读者定位等多种因素有关。

3.3 他引率

他引率是指该期刊全部被引用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对他引率的考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自引过多导致的影响因子上升因素。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他引率见表4。表4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他引率(略)

表4显示,28种期刊的他引率稍有上升趋势,但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保持在0.8左右,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3种期刊的他引率在2004-2008年均在0.90以上(包括0.9),说明其学术影响力比较广泛,能够引起同行的关注和重视。

3.4 地区和机构分布

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影响力的指标。表5显示,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平均地区数均在20个以上,平均机构分布在120以上,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的地区数在2004年达到了31个,其他年份也在28或29个,并且近5年内在机构数上保持较高水平。另外,《中国中医急症》5年内机构分布数增长最快,从2004年的174个到2008年的524个,说明该刊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得到了有关学术界的重视。《中草药》、《中国骨伤》、《中国针灸》、《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中医杂志》等期刊在地区和机构分布上均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出我国中医药学科规模的壮大、覆盖面广和学术交流的广泛性。表5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地区和机构分布情况(略)

4 结语

目前,科技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指标的统计数据可以从某个方面反映出期刊的水平,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对科技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期刊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随着中医药学术发展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扶持,中医药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学术论文产出大幅度增加。我们对近5年来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进行了计量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其综合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方面。这28种期刊基本代表了中医药类期刊的较高水平,在中医药界也有较高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医专科期刊发展迅速,特别是中药、针灸和中西医结合方面,其文献量增加,影响因子增高,说明各界重视中药、针灸的临床应用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并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多的科研成果,这就使综合类期刊面临新的考验。

中医药期刊是具有鲜明中医药学术特征的科技期刊,受本学科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期刊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点,这就必然会导致文献计量指标的不同。例如某些期刊侧重于实验研究,众多科研工作者可将其作为自己研究的参考,因此其被引用的几率就大,影响因子就高;而某些期刊偏重于临床经验的总结,多被临床医生将其用于临床医疗中,因此引用几率很小。本文28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均低于1.0,和其他学科的期刊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作为该领域学术交流重要载体的中医类学术期刊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质量,找出符合本期刊的发展方向来提高其学科影响力。目前,中医类期刊的种类还在逐渐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新创刊的期刊发展速度很快,因此,要保证核心期刊的高水平和高影响力,就要在原有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努力适应新的传媒发展模式,才能满足学术交流对科技期刊发展的要求。过分强调文献计量指标也会给期刊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提高各项文献计量指标的同时,始终保持期刊的高学术质量才是发展根本。

【参考文献】

[1] 吕慰秋,黄亚博.中医药期刊发展初探[J].中医文献杂志,1998,(2):34-36.

[2] 黄苏萍.中医药期刊50年发展探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 10(3):40-41.

[3] 靳 琦,谢晓余,李致重,等.全国中医药期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刍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10-13.

[4] 庄守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 林被甸,张其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 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朱 强,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5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潘云涛,马 峥.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10] 潘云涛,马 峥.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篇(6)

离散系数

(分类号]G350

1引言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SCI创始人Garfield E于1972年提出的作为评价期刊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以期刊为对象,统计在一定时间内期刊的平均被引率,其计算方法为:用某期刊前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总被引次数除以该刊前年出版论文总量。可见,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基于3个基本数据:论文总量、总被引频次和统计时间期,其中论文总量和被引频次是期刊的自身属性,而时间的跨度则取决于期刊引文的高峰期。国际著名科学计量学家Price在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科学后2年为论文的被引用高峰期。长期以来,Thomson Reu-ters在期刊引证报告(JCR)中公布的影响因子一直采用2年作为时间跨度。为此,对于影响因子的讨论成为学术界的热点,Glanzel和Moed对影响因子计算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指出时间跨度是导致期刊影响因子局限性的因素之一。Arehambault和Lariviere也指出,以2年为时间跨度太短,对于一些发展进程比较慢的学科,IF不能合理地测度其期刊论文影响力。任胜利等也指出,2年统计期使IF在不同学科间的可比性受到制约。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对于影响因子的算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文献[7]将期刊的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CHL)作为时间跨度对IF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被引半衰期的影响因子(citedhalf-life impact factor,CHL-IF)。

经过学术界对IF的热议之后,Thomson Reuters于2009年的新版JCR中增加了5年期影响因子(5-year impact factor,IF5)。其以5年作为期刊统计期,计算方法是:用某期刊前5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总被引次数除以该刊前5年出版的论文总量。作为一项新生指标,IF5也必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Jacso对JCR报告中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期刊的IF5进行了定性研究,认为IF5是IF的有益补充。重庆大学的赵星以2008年JCR科学版6015种期刊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学方法初探IF5的性质,认为IF5不仅是IF的重要补充,对于引文高峰到来较晚的学科期刊,IF5的测度可能更具合理性。但是,目前对5年是否是最佳统计期尚未定论,关于IF5的本质探讨缺少实证研究,对其本质的揭示研究不够深入。

目前,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已经由一种模糊的指标成为衡量期刊、学术论文、作者、机构等学术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定量测定指标。5年期影响因子作为一项新生指标,以其指标性质及对期刊论文被引规律的反映,决定能否对学术评价工作进行正确合理的指导。挖掘IF(m5)的本质并揭示其实质特征是合理应用该指标的前提,鉴于此,本文尝试以1999-2009年期刊JCR科学版中高分子科学学科中的期刊数据为分析样本,从不同角度对IF5的性质进行分析。首先将IF5与IF进行对比,希望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指标之间的性质差异;其次将IFs与不同时间跨度的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分析以5年为期刊影响因子的时间跨度的合理性,从而更好地揭示IF5的本质;最后将IF5与基于被引半衰期的影响闪子做对比分析,深入分析IF5的实质特性。

2数据获取

选取JCR中高分子科学学科的期刊作为研究样本,本研究需获取1999-2009年期间该学科的JCR数据,2005-2009年获取的数据为两年期影响因子(IF)、5年期影响因子(IF5)、论文总数(articles,N)、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CHL)及被引半衰期的源数据表;其中1999-2004年期间只需获取JCR中的论文总数(N)这一指标。数据获取方法是:在JCR科学版,选择2009年(这里以2009年的数据获取为例),选中"view a group of journals by subject category”,然后在学科主题中选择“polymer science”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为该学科下的全部期刊的指标数据,然后点击每一种期刊进入其被引半衰期的源数据表,将数据整理后保存为excell表。JCR报告每年收录的高分子科学学科期刊近70种,其中在1999-2009年期间连续被收录11年的共49种,本文以此49种期刊作为研究样本。

3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数据信息导入统计软件,以便进行数据的计算及分析。分析软件使用的是excell 2003和matlab2009。

3.1IFs与IF的比较

IFs与IF作为目前JCR报告中同时公布的两项指标,本研究首先对其进行对比。49种期刊2005―2009年IF和IF5年平均值如表1所示.

其中,2005年、2006年的IFs值在JCR报告巾未公布,对于该两年的IF5是由作者根据5年期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自行算出。为了避免个体差异,将期刊IF;与IF的均值进行对比。为了更直观地对IF,与IF进行比较,以期刊为横轴,以期刊的IF5与IF平均值为纵轴,按期刊IF由小到大的顺序得出其关系,见图1。

由图1可知,多数期刊(41种)总体的IFs平均值大于IF,并且对所有期刊的5年影响因子统计其均值可得,IFs平均值为1.895,IF平均值为1.723,这两点都说明该学科的大部分期刊的引文高峰并没有在前两年出现,因此对于此类引文高峰到来比较晚的学科期刊,IF5的测度更具有合理性。

3.2与其他时间跨度下的影响因子进行比较

本节尝试将IF5与其他时间跨度下的影响因子进行比较。根据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2005―2009年期刊的3年期影响因子IF3.4年期影响因子IF4和6年期影响因子IF(m6)。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JCR报告可供查询的是1999-2009年的期刊数据,所以2005年最多可计算出时间跨度为6年的期刊影响因子,受这一限制,笔者将最大时间跨度取为6年。

对每一种期刊的每一影响因子分别统计其5年的平均值及其离散系数,统计结果见表2。

这里将每一种期刊2005-2009年期间同一时间跨度下的影响因子作为集合x。其中,集合x的离散系数(V)的计算公式为:

V=(/)SD×100

这里又是集合x的均值,SD是集合x的标准差。

SD的计算公式为:SD=(/),1n-l(mi)=1∑(mn)(x(mi)-x(h2))

观察表2中不同影响因子的离散值可以发现,多数期刊的最大离散系数出现在2年期影响因子上。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规律,将所有期刊同一影响因子的离散系数作为一个样本,统计出每一影响因子的平均离散系数。统计结果为:IF的平均离散系数为22.734;IF3的平均离散系数为16.778;IF(m4)的平均离散系数为15.951;IF5的平均离散系数为15.458;IF5的平均离散系数为14.612。显然,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影响因子的平均离散系数不断减少,表明时间跨度越长其影响因子的稳定性越好,其对应的影响因子越能反映期刊的长期平均被引水平。

将所有期刊同一影响因子作为一个样本,统计其平均值,统计结果为:IF统计平均值为1.793;IF3统计平均值为1.831;F(m4)统计平均值为1.874;IF5统计平均值为1.886;IF6统计平均值为1.879。表明IF5作为期刊评价指标,能很好地反映出期刊被引高峰期。

表221)115-2009期刊影响因子平均值及离散系数

注:阴影部分为同一期刊不同影响因子的最大离散系数。

影响因子的本质含义可以表述为:考察某年处于被引高峰期的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所以,期刊影响因子的时间跨度有两点基本要求:①要包括期刊论文的被引高峰期;②尽量反映期刊的平均被引水平。上述的两点分析表明,IF5既能反映出期刊的长期平均被引水平,也能反映出期刊被引高峰期,所以,以5年为时间跨度是体现期刊被引高峰期和被引平均水平的一个最佳交叉点,IF5能够体现影响因子概念的本质。

为了研究不同影响因子对期刊间学术影响力的测度差异,将所有期刊同一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作为一个集合,按公式(1)、(2)计算其离散系数,计算结果为:IF的离散系数为141.606;IF3的离散系数为139.285;IF4的离散系数为140.134;1F5的离散系数为142.746;IF5的离散系数为142.177。可见,从2年期影响因子到5年期影响因子,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其离散系数慢慢增大,但是6年期的影响因子其离散系数又开始降低,从而看出IF5的离散系数最大。离散系数越大,说明不同期刊问的学术影响力差异越大,所以IF5测度下不同期刊间的学术影响力差异变大,这一点与赵星在文献[10]中的统计结果不同,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两者选择的研究样本不同,本文以高分子科学这一具体学科期刊为研究样本,而文献[10]是以JCR科学版巾所有学科期刊为研究样本,很显然这一差异与学科期刊的引文规律有关,不同学科期刊引文规律不同导致期刊出现较大差异的时间也不同。笔者认为在同一学科中研究期刊间的学术影响力差异更有意义。

3.3与基于期刊被引半衰期的影响因子进行比较

期刊被引半衰期(CHL)是JCR报告中的另一指标,某期刊在T年的被引半衰期是指该种期刊在T年一年内被引总次数达50%的较新那部分论文是在最近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它反映了该期刊在客观上被引用的规律。笔者认同文献[7]中的观点,认为以被引半衰期为时间跨度的影响因子应该可以反映出期刊论文的被引规律。

由于目前JCR报告可供查询的是1999-2009年的期刊数据,而JCR的被引源数据提供的是期刊过去9年中每一年论文在当年的被引次数及9年之后所有论文在当年的被引总数。例如,2009年JCR报告中提供的某期刊的被引源数据是2000-2008年期间每一年该期刊论文在2009年的被引次数及1999年之后所有该期刊论文在2009年的被引总数。鉴于这一条件限制,可以汁算出的期刊影响因子的最大时间跨度为9年,在49种期刊的研究样本中,被引半衰期大于9年的有14种期刊,这14种期刊的CHL-IF是无法计算的,所以必须将其剔除。另外,JCR报告提供的1999-2009年数据中,可以获取的期刊载文量是期刊每年的论文载文量,受这一条件的限制,2008年、2009年可以计算出的期刊影响因子的最大时间跨度为9年,2007年可以计算出的期刊影响因子的最大时间跨度为8年,2006年可以计算出的期刊影响因子的最大时间跨度为7年,以此类推。为消除个体差异,仍然采用样本平均值的比较方法,选取2007-2009年3年的期刊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期刊影响因子可取的最大时间跨度为8年,故再将被引半衰期大于8年而小于9年的5种期刊剔除,剩下的30种期刊作为本节的研究样本。期刊序号仍然沿用之前49种期刊中的序号。

以被引半衰期为时间跨度,计算出2007-2009年期刊的影响因子CHL-IF,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其中,Tc为被引半衰期内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总被引次数,N(ma)为被引半衰期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计算期刊同一时间跨度影响因子在2007-2009年3年的平均值,并以所有期刊同一时间跨度影响因子为一个样本集合,计算其离散系数,得到IF的离散系数为60.783,IF(m3)的离散系数为45.849,IF4的离散系数为31.344,IF(m5)的离散系数为148.526,IF(m6)的离散系数为62.116,IF(m7)的离散系数为68.250,IF(m8)的离散系数为86.307,CHL-1F的离散系数为149.011,分析发现,其中IF;与cHL-IF的离散系数很接近,并且这种相似度是其他任意两种影响因子之间都不存在的。进而对期刊分别以IF,和CHL-lF为测度指标进行排序,对排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有22种期刊的排名完全一致,且排名不一致的期刊其排序差别也很少,排名次序相差不超过两位。这两点表明,IF(m5)实质隐含着期刊的被引规律,是用期刊被引总量中前50%的引文来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4结语

本文利用高分子科学学科期刊11年的样本数据,将5年期影响因子置于多个不同时间跨度的影响因子中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以5年为期刊统计期是体现期刊被引高峰期与期刊平均被引的一个最佳统计期,IF(m5)较好地反映出了期刊的被引高峰期和论文被引平均水平,是影响因子概念的本质体现。作为IF的重要补充,以IF(m5)作为测度指标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加全面、更具客观性。

对CHL-IF与IF(m5)的对比研究发现,CHL-IF与IF(m5)

在反映不同期刊学术影响力差异方面极其相似,并且以这两种影响因子为测度指标对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结果总体一致,这表明IF(m5)实质隐含着期刊论文的被引规律,是用期刊被引总量中前50%的引文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当然,本文对研究IF(m5)作为测度指标所反映出的不同期刊间的学术影响力差异这一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在后续的研究中可结合被引文数据库及引文时间分布对其进行细化分析;同时,对于IF(m5)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需要更多的研究评议结果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高职职称科学论文质量的讲师分析[EB/OL][2011-05-20]..

[2]Glanzel w,Moed H F Journal impact measures in bibliometric re-search[J].scientometrics,2002,53(2):171-193.

[3]Arehambauh E,Lafiviere V.History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contlngencies and consequences[J].Scientometrics,2009.79(3):635-649

[4]任胜利,王宝庆,郭志明,等.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J].科学通报,2000,45(2):218-222.

[5]Glanzel w,Schoepnflin.A bibliometric study on aging and reeep-tlon processes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J].Joumal of lnformationScience.1995,21(1):37-53.

[6]Van leeuwen TH N,Moed H F Developmenl and application 0fjournal impact factor measures in Ihe dutch science system[J].Scientonmtics.2002.53(2):249-266.

[7]Sombatsompop N,Markpin T,Premkamolner N.A modifiedmethod for cculati”g the impact factors nf joumals in ISI JournalCitation Reports:Polymer sclence category in 1997-2001[J].Scientometrics,2004,60(2):217-235

[8]王伟.期刊影响因子的偏差分析与修正[J].图书馆,2007(5):57-68.

[9]Jacso P

Five-year impact factor data in the Joumal Citation Re-ports[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09,33(3):603-614-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篇(7)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已经结束,我的教学工作已落下帷幕,这一学期我担任的是高一年数学的教学工作,由于是新课改年段,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回想学期的工作,感觉有成功也有不足,现本人就从政治思想方面、教育教学方面和工作考勤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 政治思想方面:

本学期,本人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教育理论,认真钻研课标,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反思。 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教育的发展,时刻以做为一个优秀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更好。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把握住重要的课堂45分钟。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做到全面的备课

新课改使得原来简单的写写教案,列列知识点就算是备课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的要求了,所以我们的备课要认真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⑴、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⑵、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⑶、备教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固然重要,但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努力做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注重层次。

3、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包括辅导学生课业和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本学期在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争取准确的找出导致“差”的原因。并在情感上温暖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时,注意阳光语言的使用,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自身存在的缺点,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快的赶超其他同学

三、工作考勤方面:

本人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尽力将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得更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对尖子生的培养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我将在后面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新课改的形式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多方面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素质,使自己成为新形式下学生喜爱、家长放心、学校肯定的合格教师。

高中数学教师个人期末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两班的数学教学,完成了必修1 、 2的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等七个章节的内容。现将本学期高中数学必修1 、必修2进行教学总结。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对课改有所了解。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2.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

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

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5、分层次教学。

我所教的两个班,层次差别大,1班主要是落后面的学生,初中的基础差,高中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更增加了难度,而2班也是两极分化严重,前面16个学生的基础扎实,成绩在中等以上,而后面的30个学生的成绩却处于中下以下的水平,因此,不管是备课还是备练习,我都注重分层次教学,注意引导他们从基础做起,同时又不乏让他们可以开拓思维,积极动脑的提高性知识,让人人有的学,让人人学有获。

二、存在困惑

1.书本习题都较简单和基础,而我们的教辅题目偏难,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时间讲评这些练习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习的时间。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且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3.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要去完成教辅上的精选的题目,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还是没办法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则是学习意识淡薄。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篇(8)

一、引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自于201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现已日渐流行,在北美乃至世界广为传播和采用。目前,中国的中小学借鉴了这一教学模式,很多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微课堂”教学,高校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不多见。本研究分别在沈阳化工学院和沈阳药科大学两所院校进行,测评研究的对象为2013级非英语专业且必修课程为大学英语的在校学生,参与测评总人数为 1000人。测评时间为2014年1月及2015年1月,总计测评试卷1000份。本测评使用的是非随机抽样,由指定班级参与,不考虑学生入学成绩,采用常规数学计算方法。本文将针对所研究教学对象的测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可靠数据作为测评依据。同时,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到优势和劣势,尝试性寻找适合以理科专业为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高效模式。

二、测评方法及对象

本次测评的对象为2013级新生,在沈阳化工学院和沈阳药科大学中抽取多个专业500名学生作为测评对象,其中男生320人,女生180人。对调查问卷实行不记名填写,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本次测评采用问卷调查与期末试卷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主观上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情况,另一方面从客观的角度反映翻转课堂的真实教学效果。

三、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包含四部分问题,共分发1000份,有效问卷调查1000份。其中,对问卷第一题的回答,有800名学生表示不了解,占总体的80%;178名学生表示听说过,占总体的17.8%;仅有12名学生表示很了解,只占总数的1.2%。

对问卷调查第二题的回答,有750名学生认为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占总体的75%;有217名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占总体的21.7%;仅有33名学生认为学习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占总体的3.3%。

对问卷调查第三题的回答,有859名学生表示知识量有所增加,占总体的85.9%;有141名学生表示知识量与之前相比无明显增加,占总体的14.1%;没有学生表示知识量有减少的现象。

对问卷第四题的回答,有760名学生表示非常想尝试新教学模式,占总体的76%;有213名学生表示愿意配合新的教学模式,占总体的21.3%;有27名学生表示不愿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仅占2.7%。

以上问卷题目的结果表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普遍不够了解,但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普遍愿意尝试。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而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知识量的收获较之传统教学有所增加,且没有人认为翻转课堂模式会减少学生的知识获取量。

2.期末试卷测试结果分析

因不考虑学生入学成绩,试卷测试在本研究中包含两次期末测试,分别在2014-2015上学年期末和2014-2015下学年期末,以便对学生成绩进行对照,得出最终结论。测试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订,所授知识覆盖率为100%,其中客观题占75%,主观题占25%,难易比例适当,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014-2015上学年期末测试试卷共发放1000份,拟参与测试人员1000人,因中途休学1人、出现疾病等突发状况缓考4人,实际参与测试人员995人,实收试卷995份。期末考试期间,学生表现良好,无作弊抄袭现象。试卷评阅按照学校规定流水批阅,不存在主观故意加分或减分。试卷测试结果如下:在995份试卷中,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78人,占总体的7.8 %;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119人,占总体的 11.9%;成绩在70分以上(含70分)的336人,占总体的33.8%;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390人,占总体的39.3%; 成绩在60分以下的72人,占总体的7.2%。本次成绩分布总结如下图:

2014-2015下学年期末测试试卷共发放1000份,拟参与测试人员1000人,因疾病等突发状况缓考5人,实际参与测试人员995人,实收试卷995份。期末考试期间,学生表现良好,无作弊抄袭现象。试卷评阅按照学校规定流水批阅,不存在主观故意加分或减分。试卷测试结果如下:在995份试卷中,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79人,占总体的 7.9%;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129人,占总体的12.9%;成绩在70分以上(含70分)的402人,占总体的 40.5%;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350人,占总体的35.2 %; 成绩在60分以下的35人,占总体的 3.5 %。本次成绩分布总结如下图:

如图所示,上半年与下半年的期末测评中,优秀人数和良好人数都有明显增加,及格人数和不及格人数均下降,尤其是良好人数增加较多。这说明经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成绩均有提高,但仍存在不及格现象,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调整授课内容和计划,以因材施教,保证学生有效地学学英语。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大学英语教学对象多,几乎涵盖学校各专业学生,学生入学成绩高低不齐。同时,因不是专业学科,大多数学生不能给予本学科足够重视。且两所院校均为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氛围均不乐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虽然不是十分了解,但经过实验教学,他们对其普遍持有欢迎态度,认为有助于英语学习并愿意尝试新的方式。在期末测试的研究中,不难发现总体成绩有所改进,但个别学生依然无法提高自身成绩。这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存在缺陷,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还有需要弥补的弱点。

参考文献:

[1]吴贵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测评与教学体系建设.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篇(9)

   

    1.1研究对象重庆医科大学已进入临床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的临 床医学本科学生。以自然班为对象随机设立实验组与 对照组,实验组179人,对照组169人。

1.2研究方法在两组学生的儿科学教学中实施不同的评价方 式,在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数、使用教 材等方面完全一致。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为导向 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照组采用以期末考试为主的总结 性评价方法。将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并对 两种评价方式的相关性、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在课159程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状态进 行调查并运用SPSS 2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评价方案本研究在充分征求授课教研室教师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评价方案(见表1)。实验组的评价内容由课堂纪 律、床旁示教讨论、学习记录档案袋(网络辅助)、期中 测验、期末考试5部分组成。其中,课堂纪律、床旁示 教讨论环节由评价者借助日常教学日志的客观记录完 成评价;学习记录档案袋(网络辅助)、期中测验、期末 考试环节设置了一致的评价标准,评价者依据标准即 可给予学生评价。学习记录档案袋的评价在重庆医科 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的辅助下进行,学习记录档案袋中 以案例分析、网络学习、师生互动讨论为基础,包含课 后作业、学习与教学互动情况,为评价结果提供客观可 信的依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总结性评价方 式,结果由考试成绩数值构成。为了比较两组学生的 客观学习效果,对照组也参与了期中理论测验,但测验 结果不计入综合性评价。为避免因评价者主观因素导致评价客观性、公平 性降低,评价内容尽可能采取能够量化的方式,并辅以 过程记录为客观依据。同时,为了保证大样本评价的 可操作性,儿科专业研究生担任课程教学助教,由儿科 学课程组组织和培训参与教学工作。评价者由课程教 师和助教共同构成,共计32名。评价者承诺严格按照 指标客观、公正给予评价。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专业助教负责记录教学日志及学生课堂纪律、课堂表 现,日志内容作为教学组教师评价的客观依据之一,补 充和完善教师评价。

2学习效果分析

    课程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教 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以两组学生的儿 科学期中、期末课程考试成绩比较作为两组学生学习 效果差异的评价指标。两组儿科学课程期中、期末考 试采取同一时间、同一试卷考试,内容、题量、难度一 致。两次的试卷命题均包括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 问答题、病例分析题五大题型,主要从基本知识点、初 步临床思维、综合分析问题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 进行考核。根据表2数据显示,实验组学生期中测验、期末考 试以及总评成绩的数据分布离散程度小,较对照组更 为集中和稳定。两组学生期中测验的客观成绩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 898>0. 05);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 成绩、总评成绩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 01)。同时,实验组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 掌握较期中测验时显得更为牢固(期中65. 0±9. 6,期 末7 6. 8±8. 8 ),整体水平有提升;对照组的提升效果 明显低于实验组(期中64. 7 士 10. 5,期末72. 8 士11.2)。

在考试成绩分布上(见表3)70 — 90分段中,实验 组149人(占实验组总数的83. 24%),对照组110人 (占对照组总数的65. 09%)不及格人数中,实验组2 人(占实验组总数的1. 12%),对照组为22人(对照组 总数的13. 01%)。根据学习记录档案袋以及课程教 学日志显示,实验组不及格的两名学生除了期末理论 考试成绩外,其余项目的评价结果均为“差”,评价的客 观结果均在60分以下。

对两组学生共同使用的期中、期末理论试卷进行 信度分析,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 Alpha)分别为 0.6654和0.8476,试卷信度可靠。从表2的数据结果 来看,实验组学生体现出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水平 优于对照组,总体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组。

2.2 实验组综合评价方式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分析教学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

   为了检验评价方式的 合理性和有效性,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优良 成为了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本研究将实验组综合 评价结果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形成 性评价为导向的综合评价模式”在儿科学课程教学中 是否合理、有效。分析数据见表4。根据统计学对相关系数的界定,1为正相关,一1 为负相关,0为不相关,当相关系数大于0. 8时,可以 认为两个变量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从表4的数据分 析来看,实验组综合性评价的总评成绩均与期中、期末 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与期末成绩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 期中成绩。可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方式 长期、稳定实施,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3实验组学习状态与感受调查

    儿科学课程教学结束后,就实验组学习状态与感 受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学习负担的学习状 态与提高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 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个人感受”个方面。发 放调查问卷179份,回收问卷174份,有效问卷174 份,有效回收率为97.21%。回收的问卷用Excel建立 数据库,并运用SPSS 20. 0软件进行信度系数检验,得 出问卷信度为0.816,大于0. 8,可以推断此问卷的内 部一致性较高,可信度较好。详细数据见表5。

根据数据显示,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很高, 通过儿科学课程的学习,建立了初步的临床思维,提高 了自身的逻辑思维、沟通交流、团队协作、主动学习等 四方面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并未感受到太大的学习压 力和学习负担。

4结论及思考

    4.1长期、稳定的以形成性评价为导向的综合评 价模式能有效提高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验组的评价方案涵盖了整个儿科学的教学过 程。根据表4、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课程教 学结束时,综合性评价对实验组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明显高于期中时的影响。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 的学习效果更好,两者有明显的效果差异。从表2、3、 5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来看,实验组学生在以形成性 评价为导向的综合评价模式引导下,以往学习中存在 的功利主义思想得到扭转。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更多地着眼于对基本知识的吸收、掌握,对自身思维方 式、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在综合评 价模式的引导下,实验组学生能够更积极、愉快地投入 到儿科学学习中,表现出很强的学习兴趣。

4.2 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学习记录档案袋,有助 于师生互动反馈,显著提升教学效果网络平台的运用,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空间 不足的问题,为学生进一步巩固及深入了解儿科学知 识、训练儿科临床思维,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更 广阔的平台。网络平台能将学生每次的访问内容、案例 分析、学习互动以及教师评价的情况如实记录,形成观、动态的学习记录档案袋。教与学双方都能从网络平 台中导出学生个人学习状态及对应的评价信息,并能够 借助这些信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指导或 修正后续阶段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高一数学期中总结篇(10)

一、重视基础知识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在整体的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就如同大楼的基底,如果没有基础知识的奠基,又何来对数学的应用呢?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认为基础太简单,往往一扫而过,忽视了对数学原理的思考,无法真正掌握原理的精髓。如此一来,他们在做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由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清晰、不到位而失分,或者无法将题意中的具体条件约束与课本的基础概念结合起来,从而学生造成解题能力低。

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中考的分数分配,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初中数学中,有六成的比例是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数学基础原理和概念对于学好初中数学的重要性。教师要重视课堂上对基础原理的解析和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吃透原理概念,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才能在实际的解题应用中,从基础出发,正确理解题意,解答出

题目。

二、提高解题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是发挥数学能力的前提,但真正的数学能力还是体现在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上,良好的解题能力就是衡量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教师的重要思索方向。诚然,提高解题能力是需要学生多多练习的,但并不意味着一头扎入题海之中,教师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纵然基础扎实,却很难将背诵流利的数学知识与题目实例结合起来,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解题意识的表现。教师通常会讲解课本例题,而很多练习题实际上是从例题变化而来的,只是它们的情境更复杂,为自己披上了一层面纱。解题训练中,教师需要教学生的,就是如何解开这层面纱,直视题目的根本。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解析题意,将题目的情境与课本的原理相结合,抛开其他混淆视听的干扰,从题目的本质出发,运用原理概念解开题目。同时,解题意识的培养的确需要练习,但必须是有的放矢的针对性训练。教师可以自己对基本题型的类型和原理的运用,在习题课上或者平时的课堂中总结并分解,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读题解题的能力,在解题中看透本质,直击中心。通过教师的有意引导,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意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不断总结与反思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持续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也是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一步。初中的数学知识,是各个板块的知识彼此独立,却相互联系的完整体系。数学学习中,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很可能学了前面,忘了后面,提高了以后的复习难度。而且,只有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才能将它们彻底吃透,并且对整个体系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真正将学习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比如说,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用课前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课后反思,而阶段测试也能促使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课后、阶段、期中、期末等不同时期的总结和反思,不仅可以做到“温故”,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熟练掌握,还能在不断的学习中“知新”,当自己学到越多知识的时候,对旧的知识会有更多新的想法,在总结和反思中,弥补之前知识的疏漏,对整个数学体系成竹在胸。如果能做到对初中数学知识全面而熟练的掌握,何愁学不好数学呢?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实际上是四分基础、三分应用、三分总结。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数学的基础原理和概念的基础性作用,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另外,着力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解题意识,开展有针对性的解题训练,通过对题目的解析,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最后,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剖析和总结,并不断反思,加强对整个数学体系的理解,温故知新。对整个数学体系的总结和反思,有利于拓宽学生看待数学问题的宽度和广度,也加深了对数学问题思考的深度。

参考文献:

[1]于天兰.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上,2011(2).

[2]曹向阳.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教师,2010(5).

上一篇: 乡镇人才工作计划 下一篇: 工作材料汇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