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31 16:37:50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篇(1)

1 目前工科高职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状况及分析

1.1 会计教学的依托背景

会计属于经济管理学中的一门学科,其应用性较强,与经济的联系非常密切。通常会计学在财经类院校或是文理兼收的综合性大学设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科院校也逐步开设了管理类学科。前者的学科设置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由此而形成的独特校园文化;前者的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教学水平包括招收的学生水平对于后者来讲都是无可比拟的。后者的重点则更多放在工科课程上,校园文化也更偏重于工科。

1.2 会计教学的目的

会计教学的对象是工科高职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不是会计本专业学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者的教学目的却没有明显的区别,不明确。这样一来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不宜接受,跟不上进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会计教学的内容

不同的会计教材其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从整体上讲并不规范。有的介绍从会计发展史开始,包括总论,企业会计准则到会计六要素的核算,最后讲解会计三大报表;有的则加入了会计核算程序,财务报告分析以及会计工作的组织及管理,从内容上讲参差不齐,须加以规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重点放在讲授会计分录的编制及会计处理程序上,而忽视了对会计三大报表分析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

1.4 会计教学的方式方法

传统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一方面学生感觉课程的学习难度大,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教师课堂上的讲授也更偏重于理论的介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虽然教给学生相关的会计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提上议事日程。同时,现在不少学校仍然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没有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在教学质量与效果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5 会计教学的师资力量

在工科高职院校这个大背景下,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通常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却缺乏非常重要的实践经验。与财经类院校的教师相比,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这一现象的最终结果必然会影响到会计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缺乏相关的工科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所教专业与学校特色相结合。

2 改善工科高职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状况的几点建议

2.1 依托工科背景,发展特色教学

工科高职院校开设的管理类专业与财经类院校开设此类专业相比有其必然的劣势。无论从教学设备还是教学方式方法上讲都难以超越财经类院校。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应当扬长避短,发挥自我优势,发展工管结合的特色教学。

2.2 明确教学目的,培养专业人才

教学目的不明确直接导致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降。事实上,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目的与会计本专业学生的教学目的并不相同。会计本专业学生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理论和实践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对实际生活中发生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不一定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但却要用到相关的会计知识去辅助他们的本专业,他们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所以,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教学的目的必然与会计本专业学生的教学目的不相同。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能够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调整教学内容,适应专业需要

教学内容应随着教学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相应调整。工科高职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并非会计本专业学生,他们学习会计知识更多是为了运用相关知识帮助其本专业。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笔者认为应有针对性地讲解会计知识,把重点放在更多的知识点上,以求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有关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不必针对某一点会计知识求精求深。教材应尽量使用高职高专类教材,还应考虑到所学对象是否是所教课程的本专业学生。同时笔者认为,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涉及会计知识内容的多少参考教学大纲可以适当变换教学内容的相关顺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4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在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教授法,我们更应该加大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比如问题式教学法、参与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讲练结合式教学法和体验实践式教学法等等,改变过去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把被动性的课堂教学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学习的新模式。在教学方式上,鼓励使用多媒体课件,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并加大实验力度,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理论教学周应相对缩减,增加实践教学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5 提高教师素质,创建优质教学

会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技能性。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一方面应该拥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该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参加职业技术的认定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人才。在工科高职院校的大背景下,教师也应该适当学习一些工科知识,与自己的本专业知识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突出工科高职院校管理专业的特色,创建优质教学。

参考文献

[1]郭长平,欧阳琴,张辉,周维.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研究[J].职成教育网,2007.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篇(2)

自主招生网权威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2016年专科自主招生简章,更多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2016年专科自主招生简章相关信息请访问自主招生考试网。 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 本市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 ) 一、学校名称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二、就读校址 校本部: 上海市奉贤区南亭公路2080 号 三、层次 本科 ■高职 专科 四、办学类型 ■ 普通高等学校 成人高等学校 ■ 公办高等学校 民办高等学校 独立学院 高等专科学校 ■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齐全的应届高中生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或没有的应届高中生及历届高中生 应、 历 届 三 校 生 退役士兵 01 社会工作 12 2 24 1 02 劳动与社会保障 12 2 24 1 03 安全技术与管理 12 2 24   04 食品质量与安全 12 2 24   05 健康管理 12 2 24   06 职业卫生技术与管理 12 2 24   07 物流管理 12 2 24   08 文物修复与保护 12 2 24   09 连锁经营管理 12 2 24   10 艺术设计 12 2 24   合计 382 120 20 240 2注:所有专业均文理兼收。 六、招收男女生比例 无 七、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市卫生局、市教委联合印发的《上海市招生体检管理办法》执行。 八、录取规则 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齐全的应届高中生录取规则 (一)文化要求: 1.考生必须具有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技等10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成绩等第不限。 2.学业水平考试成绩A、B、C、D、F等第折成固定对应的分数:A=100;B=90;C=75;D=60;F=40。不含地理及信息科技。 3.非艺术类考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素质技能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包括信息科技、法律道德、时事政治、心智礼仪、团队管理、生涯规划6个方面的内容,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小时。 艺术类考生可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素质技能测试,但须参加2016年上海市美术统考并取得合格证。 (二)录取方法: 1.非艺术类:8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不含地理及信息科技)+素质技能测试分数+按照规定可以获得的加分=合成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划定最低录取资格线。按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专业志愿无级差。总分相同考生,先看语文、数学、外语三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分之和+素质技能测试分数;再同分,看数学、外语二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分之和+素质技能测试分数的高低;最后优先录取数学成绩高的考生。 2.艺术类:录取时,8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不含地理及信息科技)+上海市美术统考成绩*100/450+按照规定可以获得的加分=合成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划定最低录取资格线,按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同分考生优先录取上海市美术统考成绩高的考生。 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或没有的应届高中生及历届高中生、三校生录取规则 (一)文化要求: 1.非艺术类考生:必须参加学校于2016年组织的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入学测试与素质技能测试。其中,“入学测试”包含艺术人文、数学基础、生活英语、科学常识4个方面内容,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小时;“素质技能测试”包含信息科技、法律道德、时事政治、心智礼仪、团队管理、生涯规划6个方面的内容,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小时。 2.艺术类考生:除必须参加学校于2016年组织的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入学测试与素质技能测试外,还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校考(素描、色彩测试)。素描、色彩两门专业科目满分各为150分,考试时间每门90分钟。 (二)录取方法: 1.非艺术类:录取时先分生源类别(高中生、三校生),将入学测试成绩+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按照规定可以获得的加分=合成总分,按合成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招生计划划定最低录取资格线,按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专业志愿无级差。当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入学测试成绩高的考生。 2.艺术类:录取时先分生源类别(高中生、三校生),将(入学测试成绩+素质技能测试成绩)×60%+校考成绩×40%+按照规定可以获得的加分=合成总分,按合成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招生计划划定最低录取资格线,按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专业志愿无级差。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校考成绩高的考生。 三、退役士兵录取规则: 退役士兵录取工作,根据其统一测试的文化成绩及报考志愿,择优录取。招生计划单列。 四、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规则: 如我院一志愿未满,接受后续志愿考生。录取办法如下: (一)三校生、历届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的应届高中生均按入学测试统考成绩+按照规定可以获得的加分的总分排序录取;如遇同分,比较入学测试与素质技能测试成绩之和; (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齐全的应届高中生按8门学业水平成绩折算分数(不含信息科技及地理成绩)+按照规定可以获得的加分的总分排序录取;如遇同分,比较语数英三门学业成绩之和。 五、以下考生可直接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如面试录取,可免当年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的笔试: (一)高中阶段(含高中、中专、职校、技校)获得省(市)级或连续两次获得区、局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或优秀团干部称号者。 (二)有本市高中学籍的应届毕业生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含信息科技及地理成绩)等第中有2B或1A及以上的考生。 (三)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 (四)获得本市“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全能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或获得本市“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单项一等奖者。 (五)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者。 (六)入伍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含二等功)的退役士兵。 (七)有本市高中学籍的应届毕业生,上海市美术统考成绩≥330分的考生。 六、面试录取人数不超过总计划的50%。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齐全的应届高中生拟不超过60人;三校生拟不超过120人。 七、加分政策:按上海市教委文件执行。现场确认时请带好相关证书进行受理,逾期不予办理。 凡是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学校将于正式录取前在本校校园网公示。 九、收费标准 学费 标准 学制三年。学费:普通类专业7500元/年;艺术类专业10000元/年; (沪价行[2000]120号、沪教委财[2000]27号) 住宿费标准 1200元/年(沪教委财[2012]118号、沪价费[2003]56号、沪财预[2003]93号) 报名、考试费 报名费14元/人,考试费26元/科,艺术类专业考试费50元/科。(沪价费[2006]5号) 十、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学校 名称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证书 种类 修学期满,达到毕业要求,颁发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专科毕业证书。 十一、联系电话 021-57464112 十二、投诉监督电话 021-57460188 十三、网址 http://www.shghxyedu.net 十四、资助学生政策 学校认真执行国家和本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 学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十五、其他须知 一、报名要求与考试 (一)2016年3月2-4日所有考生均通过上海招考热线(www.shmeea.com.cn和www.shmeea.edu.cn)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二)每位考生可填报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内可填报4个专业。 (三)3月20日校园网公布拟免笔试考生名单,考生须于3月22日参加学院组织的面试,具体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上注明事项为准。面试未通过者须参加笔试,具体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上注明事项为准。 (四)依法自主招生入学测试、校考(素质技能测试)时间为2016年3月26日,具体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上注明事项为准。面试未通过者须参加笔试,具体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上注明事项为准。 二、现场确认及须提供证书种类与名称 网上第一志愿报考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的考生,请于2016年3月18日-19日9:00-15:00,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学生证、报考证明(应届三校生提供学校证明、应届高中生提供高考报名号证明、历届高中生、三校生提供毕业证书)、符合上海市教委规定的加分条件的加分证书、一寸免冠近照1张、报名考试费等,来我院(虹口区中山北二路1658号,近中山北二路1800号)办理报名确认和证书递交手续(截止日期3月19日15点00分)。上述所有证件、证明、证书需要现场验证原件,复印件留存备查。 三、退役士兵报名办法考试及录取 2016年3月19日凭身份证、退役士兵证明、一寸近照2张、报名考试费等,直接到我院(虹口区中山北二路1658号,近中山北二路1800号)办理报名手续,不需要网上报名。考试单独组织、计划单列、录取标准单列。 四、2016年秋季新生正式入学后将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和体检,凡弄虚作假、体检不合格或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但最终未正式毕业者一律取消录取资格。 五、考试报名外语不限语种,入学后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 六、本章程由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篇(3)

考号 姓名 录取专业 毕业院校 230604110001 唐云云 财务管理 楚雄师范学院 310561110007 何肖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10861010004 杨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50604110002 李明健 工商管理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350604110009 刘颖 会计学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010604110087 余宏俊 财务管理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604110057 卜青 国际经济与贸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604110052 马爽 国际经济与贸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604110017 毕兴陈 国际经济与贸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604110176 舒承雄 国际经济与贸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604110189 朱婷婷 会计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804100156 王若娴 会计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204270005 杨茗涵 会计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270604110004 彭四蓉 财务管理 普洱学院 010104180037 温家瑞 财务管理 云南工商学院 010804100047 罗林 财务管理 云南工商学院 010804100091 范春梅 工商管理 云南工商学院 010604110063 黄雪 工商管理 云南工商学院 010804100037 孟保均 会计学 云南工商学院 010604110182 陈振 会计学 云南工商学院 010804100096 付爽 会计学 云南工商学院 010604110158 姚丽琼 工商管理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010104180122 王海涛 会计学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010804100015 张思渝 财务管理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010104180081 赵燕梅 会计学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010304190012 黄美 会计学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010804100014 赵旭然 会计学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010804100165 钟安琪 工商管理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10604110217 汤茜 金融学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10804100080 王遇娇 金融学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10104180105 王文连 财务管理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804100131 龚普蓓蓓 财务管理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250 戴林静 工商管理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241 滕亚静 工商管理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104180127 玉应波 会计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304190041 史芳 会计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304190040 麻丽蓉 会计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309 王芷薇 会计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304190042 张昕滢 会计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260 梁雨婷 金融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231 李璇 金融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186 杨惠芸 会计学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010304190055 任玲 会计学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220104180003 顾殷莲 工商管理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220804100005 黄钟晖 会计学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010804100028 董俊吕 工商管理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分数线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查询信息汇总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篇(4)

2016年新疆普通高等学校优秀专科毕业生直升本科录取学生名单(新疆财经大学)序号考生号身份证号高考考号姓名性别族别原院校及专业拟升院校及专业备注116P11076600000165010419940803071713650104110242赵越超男回族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16P11076600000251168119960402002213511301164047汤敏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316P11076600000351168119951124342X13511302160501王雪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416P11076600000462262819930126104213622628151019何淑琴女汉族新疆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516P11076600000551070319950815964413510601162057邹麒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616P11076600000651032219930620672913650109190116左利女汉族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716P11076600000737152219910505921113652309190322孙国强男汉族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816P11076600000841142619941225542613411312111219孔璐璐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916P11076600000965230119940312002013652307152171刘嘉琪女汉族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纳税筹划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1016P11076600001037292419920218572513372925110143张楠女汉族新疆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1116P11076600001165232419941218382913652306150008张红艳女汉族新疆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1216P11076600001262222319951015182313622223110087陈俊宏女汉族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1316P11076600001365412219950505004613652401111339龙雨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1416P11076600001465412819950310162913652402110359郑文星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1516P11076600001537083119940920311413370831150301马志民男汉族新疆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1616P11076600001665282319950214262613652801153049黄霞女汉族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1716P11076600001765010219950328262913650102110456年瑛女汉族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1816P11076600001814272719960505302813650105110190李鑫平女汉族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1916P11076600001965412819940918094913652401151937夏雪女汉族新疆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016P11076600002041022119940812382213652901153765郭瑞娜女汉族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116P11076600002165420219960502022313652506150001杜欢欢女汉族新疆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216P11076600002262222619941203252013622226110178陈燕女汉族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316P11076600002362052419940703466213620524151700邱小慧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416P11076600002465410119950319116913652401150437袁远女汉族新疆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516P11076600002551102419940723452313510904161348黄学敏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616P11076600002634122119930816106613341221110040王静女汉族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716P11076600002765292919931015052912652901250724迪力努尔·艾尔肯女维吾尔族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816P11076600002865300119921019201412653001651893加尼别克·艾克帕尔男柯尔克孜新疆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2916P11076600002965310119960118124612653101252304艾比拜·努尔麦麦提女维吾尔族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3016P11076600003065310119930710488012653101250014曲曼姑丽·艾尔肯女维吾尔族新疆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3116P11076600003165410119920103092512652401250076穆耶赛尔·克力木江女维吾尔族新疆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3216P11076600003265312519940405101312653102250034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来提男维吾尔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3316P11076600003365320119941013104912653201211218米日班·卡地尔女维吾尔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 3416P11076600003465900119950815038113650301151138李思晓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3516P11076600003565230219940119102413652302110289吴瑞玉女汉族新疆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3616P11076600003665010619950420002913650103110865霍春洁女汉族新疆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3716P11076600003765220119960830044113652204150971吴桐女汉族新疆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3816P11076600003851342419920212202X13512104160567胡蓉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3916P11076600003965272219950321052913652702151055朱蒙蒙女汉族新疆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4016P11076600004062272219930811202013622722114053蒙娅楠女汉族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4116P11076600004165270119940909512013652702150075张条条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4216P11076600004262222319940125081413622223110551柴鹏男汉族新疆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4316P11076600004362242419921103224X13622424110361李月娟女汉族新疆职业大学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4416P11076600004465220119950107162613652204151879王慧女汉族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4516P11076600004565010819950729142413650105110722余露女汉族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4616P11076600004665412619931222054213652403150153方柳女 汉族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4716P11076600004741112219941010659913650101150414窦文科男汉族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4816P11076600004865422119930824002613652507150100骆雯女汉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4916P11076600004962242619950408004513622426110921虎媛女汉族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5016P11076600005041022119940511272213652901154057陈娜娜女汉族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5116P11076600005162242419920319442513622424151811王婧女汉族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5216P11076600005265282819950626151X13652802150156 李中琪男汉族新疆职业大学物流管理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5316P11076600005351052419940825238313652901152357刘秀女汉族石河子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新疆财经大学酒店管理 5416P110766000054654001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篇(5)

1.1中等中职院校的发展理念差,与企业对接不好

目前,中等中职院校面临着招生难,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这种情况使得中职院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等中职院校的管理层领导还是没有长远的发展目光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缺乏对中职院校的管理,院校的发展将停滞不前,招到的学生人数会越来越少,院校逐渐地会被社会淘汰。还有部分的中职院校管理者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办学的目的单纯地为了盈利,这样的中职院校难以得到发展。部分中职院校的管理者只看到了经济利益,不发展办学特色,把心思全部用在招生上,中职院校开设的各类专业比较相似,这样的教育管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成多种资源的浪费,影响中等中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中等中职院校与企业的对接不紧密,是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学校与企业对接的问题主要是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强,不符合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

1.2中等中职院校管理机制不完善

中等中职院校的教学和管理与其他普通学校不一样,在本质上两者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中等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技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他们的应用能力强,毕业以后在社会上的实用性更高。基于此,中等中职院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应加倍重视,这会直接影响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中职院校的领导层应从基层的教学工作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可是通过分析目前的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多数的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中职院校里的管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在管理中评价制度不健全。对于管理制度的应用和实施比较死板,不能灵活地运用,管理的制定和实施都比较独断。一般情况下是中职院校的领导直接决定管理条例,在管理条例的制定中没有积极地参考教职工的意见。长此以往,教职工即使有相关的建议也不会说出口,对中职院校的发展极为不利。也是因为中职院校的管理层领导对教职工的工作管理比较独断,让中职院校的教职工在实际的教学中失去了积极地心态,导致教学工作不合理,间接影响了中职院校的发展。

1.3对教职工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中职院校的就职工作人员,即职业学校的教师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兼职工作人员,一部分是全职工作人员,这就造成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中职院校对这两部分的教师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即使有相关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没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中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过后没有相应的鼓励措施。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评价方法采取的是不定时的听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听课,但这种评价方法的实施都过于形式化,并不能真正地将评价机制的作用施展出来。在抽查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得不到位,管理层的领导也只是找教师谈话,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指出来,这并不能让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

2中职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实施对策

2.1正确认识教育管理,加强管理团队的组建

首选中等中职院校的教师应正确的教育管理工作,摒弃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和观念,明确教学的目的,增强中职院校的教学成果,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要想发挥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方面,是由中职院校的校长完成,校长应积极地发挥领导的作用,由学校的管理层领导执行校长的管理制度。第二方面是学校的管理层执行,主要负责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第三方面是最基层的教学工作,由教师来执行,认真地落实中职院校的管理制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的规划。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课,相互探讨教学经验,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及时的改正,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完美的实现教学目标。其次,中职院校应加强管理团队的组建,使得管理队伍的管理工作更高效。这需要中职院校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培养优秀的管理者,在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应明确每一位管理者的职责,实行监督管理制度。为每位教育管理者进行详细的任务划分,以表格的形式发放,把管理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人,防止管理者出现逃避责任的现象发生。在布置管理任务时,对原有的工作任务进行整理划分,调整不合理的地方,凭借工作经验进行教育管理任务的精细划分,让管理者都有相应的工作内容,不能出现一人负责多个工作内容的情况,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第二方面应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定期地组织相关的培训,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让教育管理者增加专业的管理知识,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管理者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心理学在教育管理中也会应用到,因此,管理者应不断拓展与工作相关能力的培养。第三,中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观念。中职院校虽然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院校,但并不代表教学质量无用,也不代表教学质量不用抓。中职院校从校领导到教师都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观念,抓好教学质量,抓好教学管理,让学生进来学校能够学得好、能够顺利升学就业、能够升入好院校、能够有好的就业结果。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不仅要抓学生的学习成果、实践能力,还要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让学生能够实现综合素质的成长。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员,中职院校应正视自己在人才培养领域中的价值和责任,使自己成为学生步入社会就业前的合格跳板。中职院校应合理缩减文化课所占据的总课时比例,适当增加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平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的资源分配,至少将比例保持在1:1,还可视情况进行扩大,满足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

2.2创新教学的管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管是在普通中学还是在中职院校就读,所有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但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学习并不上心。要想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仅仅实施教学中的管理条例是不行的,一定要让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落实到位,因此,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时,应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增加先进的教学设备,专业的实践设备也应及时的更新,改善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管理的合理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校划分班级时,应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合理的划分,让每个班级里的学生保持均衡,每个班级的整体水平保持一致。中职院校可以进行期末的测试,对测试成绩进行记录,在将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对于综合评价优秀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对综合成绩不好的学生起到带头作用,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对学生管理时,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养成。确保学生保持纪律性,还要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管理和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要进行记录,在记录中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帮助学生改正不足。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对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对学生的评价奖励措施中,应提高奖励机制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还应考虑教育管理起到的作用。在目前的教学理念中,更多的中职院校开始关注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但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在教育管理中,应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优化学校的形象和学校的口碑,吸引生源,实现中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中职院校教师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学生的行事作风。教师首先应谨记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初心,不辜负校方和学生家长的信任托付,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方面的成长,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影响。其次,教师应与学生构建起和谐的感情氛围,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一方面增强学生班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让自己成为学生烦恼的宣泄口,通过更真诚地交流来挖掘学生内心问题的根源,给予学生更切实际的帮助。然后,在要求学生纪律、卫生、文明等方面言行举止时,教师应先做到对学生的要求。教师要求学生爱护班级环境、学校环境,自己要先做到看到垃圾随手收拾,要求学生文明礼貌、平和待人,自己要先做到不对学生恶语相向,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以理服人。即使到了中职院校当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时,中职院校应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围绕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基本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开展教学管理评价,抓好质量这条教育的生命线。首先,1+X证书制度已经在职业教育领域铺开,中职院校的基础知识评价体系应尽量向这个制度的考核方向靠拢,给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及时反馈,辅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拿到中职结业证书和各种专业证书。其次,国家教育部门正在积极推动职业技能大赛之类的赛事平台搭建,职业院校一方面要积极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要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提升职业技能的考核,在校园内外以赛带练,加强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第三,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法律常识、应聘知识等多方面的素养,提升学生的常规能力。中职院校需要通过日常教学来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学生掌握就业创业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第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公民道德水准和职业道德水准。任何一个岗位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风险,工作人员必须正视自己的岗位道德需求,学习行业内优秀先辈的事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2.3重视专业实践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要想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让学生的水平达到企业的招聘标准,这样才会吸引企业的合作意向,增加企业持续合作的机会。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中职院校就要对传统的教育管理进行改革创新,包括学习的教材、教学的方式和课程的安排都要做出调整。在对教学的教材进行改革时,要改变原有教材中理论知识多,系统性不强的缺点,应增加教材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专业知识要新颖,符合现代的最新知识点。在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时,不应再将课堂的讲课和听课作为教学的重点,更应重视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才能增加企业合作的意愿,确保以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为企业输送大量的人才。“双师型”是职业院校目前正在建设和应用的教育教学模式,即由校内教师来做知识、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由企业导师来做技能方面的培养,双师共同努力之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力。“双师型”教育教学模式是当下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让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而不是单纯地让院校跟着企业的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已经证明传统的校企合作并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院校应重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围绕校内、校外教师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工作方向来开展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提高教师水平来提升对学生的教学管理质量。

2.4打破传统的教育管理机制

传统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大多是前两年校内学习,第三年校外实习,但这样的教学培养机制未必适应所有的学生,有不少学生在校学习时茫然没有方向,也沉不下心来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在岗位上遇到了疑问和困惑想要学习时却已经失去了返回课堂、向教师求助的机会。中职院校应勇于打破传统教育管理的机制,以学年为单位打造保留学籍、就业与学习互动的教育管理机制,让学生能够从课堂走向工作岗位,也能够带着疑问从工作岗位走向课堂,切实实现对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如果中职三年的整体制度大方向不变,院校可采用将校外实习从第三年改为第二年的方式来给学生从工作岗位走向课堂的机会,如果中职三年的整体制度大方向可以改变,院校可以维持现有的学年安排不变,但为学生保留2~3年的学籍,让学生在岗位上遇到问题时可以有机会重返课堂。这样的教育管理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让学生在体会岗位实践后能够有更明确的学习方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篇(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2-0037-03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3年6月正式成立的独立设置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作为江苏五年制高职的办学主体,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显现出一定的优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较好地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五年制高职发展道路,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发展模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学院坚持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和完善五年制高职教育管理新模式。

一、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基本概况

(一)采用“小学院、大学校”办学模式

学院采取“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实行统一管理、分散办学。学院下设若干分院和办学点,各分院或办学点原有行政级别、隶属关系、经费渠道均不变。分院或办学点内部则按照强化系(部)职责、弱化部门职能的原则,实行校―系(部)二级管理,使管理重心下移,权力和职责向系部下放。在“学院―分院(办学点)―系(部)”的教学管理运行模式中,学院主要承担分院和办学点的招生、教育教学、学生学籍和师资等方面的管理、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分院(办学点)则按照各自章程,进行内部管理;系(部)负责教学、科研、学生、招生就业等日常工作。

(二)建专业协作委员会共建共享平台

“学院―分院(办学点)―系(部)”的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系统,仅仅依靠这一垂直系统,各分院(办学点)容易各自为政。为打破各分院教学管理运行单一的局面,学院先后成立了机电、财会、建筑、应用电子、电子商务等18个专业协作委员会,每个专业协作委员会都下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市场开发等6个项目组,每个分院(办学点)根据本校所设专业参加专业协作委员会各项目组的活动,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改完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实现资源联合共享,专业进行集团式发展。专业协作委员会由学院教学管理处、教学研究与质量监督处协调开展相关工作,专业协作委员会按各项目组制订的年度工作计划,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项目组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完成。

(三)成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优化教学运行

为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工作,指导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监控教学过程,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各分院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评议学院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立项、成果鉴定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各分院教学管理专家组成,实行任期制,每三年一个任期。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院教学管理处、教学研究与质量监督处协调下开展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以来,以“研究、咨询、指导、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学管理、教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设立院务委员会保障垂直管理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省教育厅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除院长、副院长外,内设办公室、综合处、教学管理处、教学研究与质量监督处、学生管理处、招生就业与对外合作处,教学管理运行由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同时,学院设院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由院长、副院长和各分院(办学点)的校长组成,主要研究确定学院发展、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重大事项。

二、与普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区别

学院采取“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使得其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有别于普通高职院校金字塔形的行政管理模式。

(一)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形式不同

普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形式一般为直线式,即“校―院(系)―教研室”,各院(系)、教研室之间无关联;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则是矩阵式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其教学管理由上至下是“学院―分院(办学点)―系(部)―教研室”的结构,同时各学院的系部又在专业协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即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实行专业上的横向管理,由此形成纵横交错的矩阵式教学管理组织结构。

(二)法人数量不同

普通高职院校为独立法人,其所属院系不具备法人资格,“校―院(系)”之间是一种完全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其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行政性比较强。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独立法人,其下设分院(办学点)也是独立法人,且这些分院(办学点)各有行政级别、隶属关系和经费渠道,因而学院和分院之间的行政刚性相对弱化,而教学管理的弹性则相对增加。

(三)教学管理的决策机制不同

普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决策通常由校、院系行政职能部门做出,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管理决策权在于学院行政职能部门及院务委员会。特别是关于学院发展、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重大事项,由院务委员会研究确定,避免了决策的盲目性。前者各层级间存在严格等级的指挥链,决策经过层层授权得以执行,职能明确,执行力强;后者一方面通过行政职能部门明确职能,保证执行力,另一方面,通过院务委员会加强教学管理的民主性,确保重大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盲目和片面。

三、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与特色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锐意创新,积极进取,发展迅速。目前,学院下设南京工程分院等49所分院和江苏省戏剧学校等44个办学点及4所高等师范学校,设置16大类、130多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在校五年制高职学生近20万人。学院现有20多个教育部批准和15个省教育厅批准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院的发展,办学效益的显现,教学管理特色的形成,与其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密不可分。

(一)求同存异,多样统一

学院实行统一管理、分散办学,这种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的创新,带来了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一方面,学院对分院或办学点统一规划和管理,统一办学标准和教学规范,此为管理的统一;另一方面,分院或办学点作为完全独立的个体,可以发挥其原有办学优势,沿袭其原有办学特色,保留其原有管理特点,此为办学的分散多样。统一与分散的结合,使整个学院形成一个松散结合系统。这种组织特性使学院呈现出百花齐放与多样统一相结合的局面。分散与集中、多样与统一的平衡,使得学院在教学管理中既有一定的刚性,又具备一定的弹性,从而保证了教学管理运行的活力。各分院自身教学管理特色的保留,更有利于其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办学效益。

(二)共建共享,效益优化

专业协作委员会的建立,是学院教学管理运行中的又一创新举措。它的建立,为分院或办学点之间搭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使之形成横向联合的关系。专业协作委员会对同类专业教学中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研究制订并修改完善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干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和科研活动,推广教学改革成果,通过资源的联合共享和专业的集团式发展,推进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利于发挥各分院的办学优势,利用其优质资源引领同类专业成长,“走出了一条资源联合共享、专业集群发展、品牌效应放大、教学优势互补的新路子”。

普通高职院校各分院(系)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由于专业的差异,各分院(系)之间也无法开展横向联合,更不可能实现资源共享。而学院各分院存在的同类专业,为专业协作委员会按专业大类进行横向教学管理提供了可能,也正是这样一种横向管理,使得学院的集群发展、资源共享的优势得以凸显。

(三)多元管理,互动协调

行政管理与院务委员会、专业协作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并存的多元管理模式,是学院管理创新的又一体现。这种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既避免了单一行政管理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资源不足等弊端,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共生共存的良好态势。院务委员会参与教学管理的重大决策,不仅能在某些方面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现象,还能大大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专业协作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管理依据同类专业进行,其性质等同于学术管理,在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下,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各司其职,互为补充,使得管理效率大为提高。

四、完善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议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实践中,大力推行分院及办学点的校系二级管理,使管理层级走向扁平化。学院及分院行政职能部门扩大管理跨度,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形成了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综合支持型架构,避免了单一控制型管理架构只管不导、只控制不服务的弊端。然而教学工作的动态性又需要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调控、监督反馈和评价的作用。因此,建议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一)完善教学工作标准

教学管理调控职能的有效运行,通常包含科学规范的教学工作标准、及时有效的教学工作信息和得力的教学管理措施三方面。其中,教学工作标准既是评价教学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又是教学工作实施的指针,因此教学工作标准的科学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学院先后制定了教学工作考核标准、分院和教学点设置标准、专业设置标准、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专业课程标准,从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做了规范要求。然而教学工作标准是与人才观密切相关的,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教学工作标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企业用人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原有的工作标准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以体现多元化教学质量理念,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二)增强教学质量监控的时效性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篇(7)

 

随着近几年我国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许多职业院校园区的建立、再加上职业院校新校区的扩建,使职业院校物业管理成为职业院校后勤的新兴行业,虽然职业院校物业管理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因其特殊属性,必将在社会物业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同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下面是对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发展趋势的一点粗浅研究。

1、职业院校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2003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79号,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随着职业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物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应同社会物业管理同步,同时因其特殊属性与社会上的业内同行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发展空间,作为社会物业管理发展的排头兵,实施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方向也将成为职业院校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所谓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市场化:是指物业管理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去运作。职业院校后勤部门不应是下属的行政性组织,后勤部门可以组建物业管理企业,允许其获取合理的利润,其利润的大小,有无由市场来确定。物业管理企业实行有偿服务。按照惯例,“谁得益,谁出钱”,物业管理企业可根据服务项目,服务标准的要求,以及服务对象的消费层次,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经营服务。要建立完整的职业院校物业管理运行机制,脱离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从职能管理转到经营型管理,走市场化道路。这是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从一些发展较好的职业院校物业企业实例看,只有按照企业化运转模式并科学规范的进行管理,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经营服务,才能保证职业院校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之适应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所谓职业院校物业管理社会化:是指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分工的要求,谋求更大发展,必须扩大规模,走向社会。随着全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作为特殊的行业,首先,一定要立足学校这个大市场,学校市场是职业院校后勤企业的生存之本。其次,在切实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优价和良好的服务,为学校稳定发展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必须扩大规模,谋求更大的发展。要结合企业实际,积极稳妥的拓宽市场,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优势,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抓住时机,大胆走向社会参与社区物业管理,努力壮大实力,为自己争取和创造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打破小兵团分散作战的局面,组建一批实力雄厚,人才集中,专业技术力量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创出自己的品牌,增强竞争实力,才能实现其规范效益,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所谓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化:是指职业院校物业管理要有健全的企业组织机构,各职能部门要各尽其职,这是分工协作,顺利实施管理的组织保证,职业院校物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水、电、气、办公用房、教学楼、公寓、图书馆、公用设备、设施、维修、绿化、清洁、管理服务等,由于物业管理的范围很大,有许多项目专业性很强,为保证管理水平和必要的工具设备,仅靠校内物业管理部门很难做好。尤其是对那些正处在发展过程中的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更不能面面俱到,与社会上的专业公司相比,也无优势可谈。比如搞绿化、空调设备维修等,大多数职业院校就不是很强。因此,引进一些专业化管理企业到校区管理,也是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免费论文。如2001年10月深圳市大众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公司通过竟标率先挺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为我国职业院校首家校外清洁绿化物业公司,随后许多职业院校都运用招投标形式,委托社会物业管理公司进校管理部分或全部物业项目。这些校外物业管理公司的介入、不仅为职业院校带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使学校节约了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为职业院校引进了竞争机制。免费论文。培育了良好的校内物业管理市场,使职业院校物业管理行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所谓职业院校物业管理规范化:是指作为职业院校的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到工商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接受审核、依法经营同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服务程序,以确保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主动接受监督,以此作为自己规范化经营管理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明确学校与物业管理部门的责权关系。主动接受学校相关部门包括纪检、审计、财务部门的监督,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条例,制定各种管理办法,用法规和制度规范约束物业部门的行为。

2、职业院校物业管理的范围和发展目标

职业院校物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有办公楼、教学楼、公寓、校区保洁、绿化、维修、水电管理、设备管理等学校后勤项目。

职业院校物业管理的定位: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凭借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根本宗旨,为师生员工不断的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服务。全面营造文明向上、环境优美、舒适、服务周到、经营有序的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满意,让教师满意。

职业院校物业管理的发展目标:职业院校物业管理的发展目标应尽快同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接轨,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具体的适合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发展的、适合职业院校实际的《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办法》,使职业院校物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快做到:在人事上,人事相宜、减员增效;在资产上,产权明晰、保值增值;在管理上,建章立制、科学竞争;在经营上,规范运作、规模经营;在服务上,以人为本、快捷高效。

3、加快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

3.1、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多种形式培养人才

发达、完善的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取决于训练有素的物业管理人才,他们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肯于奉献、不怕辛苦的精神,而且要掌握现代管理科学技术,并善于运用实践。培养物业管理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物业管理人才的素质,一是要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向社会上招聘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充实到职业院校物业管理队伍中来;二是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一支思想好、技术硬、进取心强、勇于开拓、有敬业精神的物业管理骨干队伍;三是引进竞争机制,加强考核,采取现代企业通行的竞争上岗制度,优胜劣汰,建立一支动态、稳定的高素质物业管理队伍。

3.2、强化培训,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属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企业中百分之八十员工是操作层面的员工。他们担负了物业管理服务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作量,保洁、绿化、维修等岗位,每天直接面对师生,这些员工素质的好坏、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业管理的质量。直接导致师生的满意度,直接导致企业能否生存的大问题。所以决不能忽视了操作层员工的岗位培训。即把实际操作的经验,程序变成理论文字传输给员工,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专业培训。用良好的服务,为师生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3.3、提升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人文品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作为新生行业与社会物业相比,除了有物业管理的共性,还有其特殊性,它作为职业院校工作的一部分,同样肩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和义务。职业院校物业管理处于职业院校这个特定的环境,受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影响,决定了其价值取向应服从于职业院校“教育育人”的大目标。因此,职业院校物业管理要强化“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确立“服务求生存,效益求发展”的经营理念,树立“诚信、创新、拼搏、向上”的企业精神,用良好的服务提升职业院校物业管理的科学内涵和人文品位,营造良好的有文化特色的职业院校物业管理氛围。

3.4、尽快取得合法资质,扩大经营规模

职业院校物业管理部门由于没有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大部分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企业都没有经过登记注册,在法律上均没有得到正式认可,因此也无法申请物业管理资质,也就无法参与市场上的物业管理项目的正常竞标活动,不能以自主的身份参加市场竞争。因此应尽快通过国家的相关部门认可,取得合法资质。合法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对外扩大经营规模,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优势,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抓住时机,大胆走向社会参与社区物业管理,树立品牌,为自己争取和创造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3.5、尽快实施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打造品牌

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实施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是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通过引进ISO9001质量体系,在员工中树立质量意识,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树立自己的品牌,以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良好的信誉,规范的行为,赢得广大师生的赞誉。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篇(8)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具体地说,高职院校的各项育人工作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让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在职业素质的丰富内涵中,除了专业技能主要依靠专业教学完成外,其他的内容则更多依靠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来完成。因此,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摆在每位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和理论思考

职业素质是指人们从事相应的工作所具备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习惯等。职业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里,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个人不经过学习,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不注意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很难谋生,更谈不上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立业创业的创造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职办学的指导思想,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就业,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仍有两个主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职业导向性不明显。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仍是按照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的模式进行,忽略了企业和职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实际需要,减弱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职业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学生教育管理面太宽,重点不突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每天忙碌辛苦,收效甚微,没有把握住中心。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在全面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各项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把握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抓住学生教育管理中那些与学生就业和职业密切相关,符合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需求的内容,不断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想等教育,切实增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针对性。

二、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论纲

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重点是,在实施大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注重职业导向,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标。简单地讲,就是把职业素质中可以通过教育管理工作完成的部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职业素质培养放在中心位置。实施以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模式的目的是,增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图全面,却又顾此失彼、重点不明的状况。因此,我们在构建模式时,必须围绕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着眼于学生职业发展,把握住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与职业素质有关的关键点,从而构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就是要围绕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规范、职业心理、创新和创业素质等,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块化,有的放矢地开展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着力加强与学生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相关的职业理想教育。

对于职业理想教育,我们可以分阶段、按年级实施,贯穿于大学学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每个年级进行有侧重点的教育和辅导。第一阶段(一年级):适应与定向期;第二阶段(二年级):职业认知期;第三阶段(三年级):职业抉择期与目标实现期。一年级,抓住新生入学这一契机,高职院校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在入学教育中,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就业定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其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指明方向。二年级,在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学校还应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训机会,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生涯。三年级,结合毕业设计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通过顶岗实习来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并通过定向指导使学生在现实与理想中明确职业选择方向,逐步形成顺应社会发展和时展的职业理念。

2.着力加强以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内容较广,但敬业是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最基础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职业道德教育关键是敬业精神的教育和培养,敬业精神就是要珍视和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具有很强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扎扎实实地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在具体教育途径上,职业道德教育应该遵循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以教师教学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主要载体,将其融汇于教学和实践中,即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和实践现场、职业现场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树立敬业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目的。

3.着力加强与员工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相关的职业情感教育。

职业情感是员工面对职业所表现到的态度、兴趣和行为表现等,是职业意志、职业行为的集中表现。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情感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意识、感恩意识、公共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等。就学校而言,职业情感教育的起点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情感教育和专业情感教育,要通过经常性开展专业和主题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热爱所学专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大学学习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信心。

4.着力加强与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相关的职业规范教育。

职业规范素质是员工纪律意识、组织意识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员工应遵守行业职业规范,严守工作机密,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工作制度、行业管理规定,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等。职业规范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重点加强学生法制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纪律意识;严格加强高校内部管理,规范学生事物处理程序,严格处理学生各类违纪行为,让学生明白制度规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根据企业对员工的需要,在学校内部强化相关教育,比如企业员工点名制度、佩带胸牌制度等,都可以在学校实施。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到企业实践、调研和邀请企业家或员工到学校讲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内容,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和规范个人行为,尽早树立良好的职业规范意识。

5.着力加强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高尚人格相关的职业心理教育。

职业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调适不良的就业心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准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克服自卑、焦躁等不良心理,积极态度、自信地面对社会选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和挫折,特别是培养自信心、承受力、意志力、适应力、耐挫力等心理素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导向性。

6.着力加强与未来职业发展有关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素质教育等。

创新素质的培养,应从学生成才和未来发展出发,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格塑造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创业素质是创业者开始创业实践前所经历的物质与精神力量的聚集,它对创业起着决定作用,创业素质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的方向,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向。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创业心理教育和创业素质的训练,认识到创业的艰难,形成谦虚、豁达、宽容、坚韧不拔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加强创业意识教育,由创业需要、动机、意向、志愿、抱负、信念等组成,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力;三是创业能力教育,学校应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

7.着力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

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交流合作,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改进培养办法,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新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注重企业参与和职业导向,不仅要根据企业和职业的需要及时调整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在教育效果评价上也要注重企业评价,注重企业参与。总之,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是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有益探索,需要全体学生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做好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正义,赵学玮.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VOL24,(10).

[2]施锡栋.围绕素质教育构建高职生教育管理系统.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2,VOL1,(1).

[3]侯济民,冯静.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讨.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VOL17,(3).

[4]刘东风,钱群雷.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模块化理论及其实现途径研究,2009,(30).2009.10.21.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篇(9)

一、新时期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

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高职毕业生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他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要看他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形象。因此,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其职业素养,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

要途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缺失,不能满足新时期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通过调研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反映部分毕业生出现缺少责任心与使命感、理想化情结过浓、过分注重眼前等职业素养缺失现象。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使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其顺利就业并取得更大的职业成就。

(三)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可以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增重成功砝码,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和社会影响力。

(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体现特色的关键。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不仅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体现特色的关键。高职教育不能沦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教育,也不能变成本科教育的理论教育,而是要同本科教育比技术,同中等职业教育比素质。

二、学生管理工作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的优势和作用

(一)学生管理工作为职业素养培育提供思想保障。受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缺乏正确的思想政治引领,漠视政治理论学习,政治思想素质堪忧,严重影响职业素养培育实效性的提升。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一环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前提和保障,对职业素养培育的政治引领作用突出,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提供坚实的政治思想保障。

(二)学生管理工作为职业素养培育提供良好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实效性的提升具有突出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利用其在组织、人员和过程方面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构建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良好氛围。从组织上看,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自觉学习职业素养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职业素养;从人员层面看学生管理工作者较专业课教师同学生相处时间更长,交流更多,可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从过程上看,学生管理工作者可通过塑造校园文化的方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效性。

(三)学生管理工作为职业素养培育提供有效渠道。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提升是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任务,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结合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学生活动,可有效拓展职业素养培育渠道。

三、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

(一)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如果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引领,一方面会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成为求职和就业过程的欠缺和短板,造成求职受挫、职场失意,限制学生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培育实效性欠佳。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使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和职业素养培养目标有机融合,实现职业素养培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使我们在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同时,也开展了职业素养培育工作,使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同步提升,达到职业素养培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之中。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日常工作,涉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段时间内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依据学生专业特征和工作技能要求,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的方方面面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实现职业素养培育和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的对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例如,在经贸类专业的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仿真企业”班级管理模式,将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文化以及对员工的素质要求等内容注入到班级日常管理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将来工作的环境和要求,为将来就业储备技能,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三)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将现代企业管理文化、职场文化等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息息相关的文化要素采用多种渠道和途径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培育环境,促进职业素养培育实效性的提升。

(四)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校园社团活动之中。校园社团活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把手,它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自我提高的机会,它还是开展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因此,在面对以“个性张扬、追求自我”为特征的学生群体,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这一载体,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校园社团活动之中,提升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效性,具体可以从如下着手:一是结合学校专业特征和职业素养要求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建立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学生社团组织,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引导,打造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职业素养类学生社团;一是引导学生社团开展以职业素养培育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在社团管理活动中要主动渗入与职业素养培育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在无形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五)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学生社会实践之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学生社会实践之中,就是要求我们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落实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实现职业素养培育和社会实践的对接。具体可以途径有:以社会工作为载体,鼓励同学们到机关、企业、农村工作一线工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创新创业为载体,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习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社会服务为载体,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教育、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篇(10)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芬兰已经将工作重点转向培养人才的学校,多次在全球竞争力国家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生管理工作在高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制与高等院校基本相同,采取校、院二级管理,由校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校学生工作部开展相关工作;各学院党支部书记主持该学院学生工作,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

(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职能

主要职能有:负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档案管理、宿舍管理、人身财产安全管理、校园文化活动指导等,而高职院校特有的学生管理职能有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管理工作、学生实训时的安全管理等。

(三)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特色

1.对学生实行分段式管理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按照学习时间的划分,对学生实行分段式管理。通常分为学习期管理、实习期管理及就业期管理。

2.采用校企合作管理

高职学生的培养与本科类院校的培养不同的是高职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除了在校内开设实训基地外,学生要去企业实习、实践。这段时间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高职特色,即采用校企合作管理。

3.对学生采取分层式管理

高职院校的招生有3种类型:自主招生、三校生高考及秋季高考。复杂的生源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特色与挑战,不同类别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背景和社会经验也有很大的区别,高职院校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即采取分层式管理。

二、芬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一)芬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制

董事会与校长共同对多科技术学院进行全面管理,顾问委员会在必要时也会参与其中事务。在组织构架上,采用一级管理,由学校的副校长负责“学生指导”的工作,学生指导面对该校区的所有学生,学生没有指定的学生指导,可以在办公室内预约或者发邮件给任何一名指导老师,咨询自己的问题。

(二)芬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职能

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国家核心课程中规定了“学生指导”的具体目标,这些即主要职能:能充分向学生提供教育培训的相关信息;提供学生职业规划、择业、创业相关的信息和体验;提供学生个人指导,并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生活及职业规划的计划;提供学生所学专业的课程和职业信息。

(三)芬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特色

1.以学生为中心,全员参与学生管理

在管理中,芬兰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即单向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线,学校的管理工作由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兼任。

2.在师生关系平等中实现管理

在芬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可以与教师约时间进行交流,教师也会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帮助。学生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相当密切,但不影响管理。这种管理既体现了管理的公平性,也不影响管理的职能发挥。

3.采用校企合作管理

在芬兰,企业的工作人员会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授课和实习方案制定等,加入职业元素。学习的后半段时间中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双方互相交流沟通,能够无缝隙衔接,做到全覆盖管理学生。

三、中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比较

(一)中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组织机构的差异

在中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是以党政合一的二级管理为主,由校党委负责,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具体负责工作的开展。在校内设立学生工作部,开展校系两级分层管理,逐层上报。而辅导员则是学生的直接管理人和管理上的第一负责人,对学生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而芬兰,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以一级管理为主,由副校长负责学生指导部门,其中每个校区只有一个学生指导部门,平均每200个学生分配一名学生指导,但是学生不固定某个学生指导。授课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指导工作中去,形成全员育人的模式。

(二)中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主要职能的差异

在中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职能比较“宽”,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管理以及学生日常事务方面的管理。例如学生谈话、学生思想动态排摸、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奖学金助学金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在芬兰,高职院校的管理在管理职能上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以及职业规划和心理方面的帮助。例如授课教师进行学业方面的管理、奖学金助学金的行政工作、招生方面、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

(三)中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管理理念的差异

在中国,高职院校在思想上的学生管理方法主要以强压式为主,以教师为主导。校方在学生事务方面的管理主要以行政命令为主,缺少服务意识。管理理念方面,中国教师比较崇尚于交谈、沟通为主,甚至于对学生的教育会牵涉学生的父母、家人。

在芬兰,高职院校在管理方法上是以学生为本,服务为主导。在芬兰推崇学生自我管理的制度,在行为规范、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上,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就开始实行自我管理。在管理理念上,芬兰教师是以网络为主、交谈为辅,完全实行自我管理,学生对自己负责,不牵涉其家庭。

本文以高职学生管理为研究内容,以我国与芬兰两国的高职院校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学生管理中的现状、特色等,比较我国与芬兰高职学生管理的差异,以期为中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改革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思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大学副班长总结 下一篇: 县级干部考察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