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学习需求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1 21:39:17

农民工学习需求

农民工学习需求篇(1)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农村初中、高中及大专毕业的就外出工作及部分农村外出打工的群体。他们大多集中在18—25岁的男女性,他们的文化程度都较低,大多数在高中及大专,少数在初中。都是农业户口,他们的家庭成员较多,多数在4—5人,少数在5人以上,90%的人都还未结婚。调查对象均为在北京工作的农民工。他们工作在一些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及其他一些企业,工资水平较低,税后平均月工资集中在500—1500元,女性平均工资水平较男性低,当然,一些人做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报酬自然就要高一些,除此以外,有些人本身的能力较高,能胜任较高能的工作,工资也就当然高了。他们的工作时间较长,绝大多数人都要工作12小时或更多,只有少数人工作在8小时左右,并且,工作环境较恶劣,安全保障也较低。所以,大部分人在对问及:“你对未来的发展及学习,有什么希望和要求”时,均提出这样的意愿:希望通过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找到更好的工作,有个好的工作环境,拿到更高的薪水。更有甚者,写到,自己当老板,做百万富翁。

二、农民工学习需求的状况

在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农民工学习需求的情况,主要表现如下:

1.在竞争越来越激励,越来越社会化的今天,没有知识、技能是很难在今天生活的,农民工也意识到了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大多数农民工都迫切要求在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

2.由于农民工大多工作较低、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地点较偏远落后。他们不能支付较高额的学费,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有利的条件来保证他们的学习,因此,他们大多选择业余学习、短期培训等学习方式。这就不仅不能让他们好好学习,也给他们增加了负担,使得他们工作、学习都不能保证。

3.大多农民工缺乏一些很基本的知识、技能,如英语能力低下、不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等,使得他们选择学习的范围较窄,大多数农民工选择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遍的有必须的领域,如计算机的简单应用、美容美发、餐饮服务及市场营销等领域,只有少数人选择较高领域,如数控技术、机电技术等。

三、改善农民工学习的建议

多数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短期合同,甚至没有劳动合同,这种就业的非正规性导致其对农民工的学习培训缺乏积极性。工资微薄,而且往往被克扣,甚至被拖欠,除去日常的消费支出以外,能用于学习培训的非常有限。工作不仅苦、累、脏、险,加班时间也过长而且不稳定。务工单位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距离城市比较远,参加教育培训很不方便,就业限制、社会歧视、拖欠工资和缺乏劳动保护等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城市人对农民工形成的社会歧视,使得农民工很难摆脱心理上的自卑感。这些都导致了农民工没有足够的费用、时间和精力参加学习培训,影响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我建议实施以下措施,保证农民工学习、培训。

1.构建农民工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通过制定法规支持农民工学习、培训工作,依据法律规定规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教育应该公平、公正地为每个人开放,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付不起学费而不能进一步地接受教育、从而被排除在终身教育体系之外。应该完善教育资金的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教育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意识。推行行业准入制度,引导农民工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以使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持久开展下去。

2.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的有效渠道

农民工学习需求篇(2)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四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满足调查条件。

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底层,每个月只领到一些微薄的工资。而工资的花费除支付日常开支之外还存在着其它方面的费用。例如:邮寄回家乡的亲人生活费、子女的教育经费等。这样的状态下使农民工朋友更急切的想改变生存环境,那就是可以挣到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改善生活并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需要靠劳动靠智慧去改变,这改变的契机在于学习社会上更有用、更实际的操作技能,或者是提高自身的学历从而改变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的现状,参加培训学习可以增加自己的能力,像操作技能、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学习后可以朝其它高薪行业迈进,以另一种生活态度来过生活。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他们就业流动性强,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已成为产业工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尚未成为城市居民,但与农民也有很大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已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

因此,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一旦让广大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升了相关的素质,他们不但能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农民工争相去竞争培训机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这只是很多农民工中积极的一部分,但是,一旦我们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部分农民工头脑“富”起来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个道理吗?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给这个方式下什么定论,但是,看看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二月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数量达2000万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么一大批的人的就业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我想就这些问题提出并重申自己的几个观点:

第一,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第二,加大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农民工教育还有赖于自我教育,靠别人靠社会毕竟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辐射范围广的中心村规划布局学习网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并使新农村成为农村人口自我学习的基地,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第三,重视教育权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权的保障,农民工到城镇就业,虽然解决了生存问题,但还要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以获得稳定就业的能力,适应城市生活。而农民工在进城时就在文化教育程度上与城市同龄人存在着先天差距,如上海2003 年对外来流动人口调查表明:84.05%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工进城后因本身经济条件较差,往往难以支付市场机制下的培训费用,城市庞大的继续教育体系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而政府和用人单位又因缺乏经费投入且无明确的政策保障,不可能有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再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用人单位过度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更不可能使农民工有其他再学习的机会。二是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目前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缺乏相关的规定,也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地两生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他们最为棘手的问题。城市正规学校入学的户籍制度使很多农民工子女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无法进入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就算能够进入也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

总而言之,要把加强农民工教育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教育要面向新农村,使教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工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公平配置,还是对于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农民工继续教育都将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三农问题也能在这个问题解决的同时得到解决或大大的改善,让农民工朋友真正学习到能提升自己的知识、开展以后丰富多彩的人生路。

调查者:####

调查日期:201年5月

农民工学习需求篇(3)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四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满足调查条件。

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底层,每个月只领到一些微薄的工资。而工资的花费除支付日常开支之外还存在着其它方面的费用。例如:邮寄回家乡的亲人生活费、子女的教育经费等。这样的状态下使农民工朋友更急切的想改变生存环境,那就是可以挣到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改善生活并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需要靠劳动靠智慧去改变,这改变的契机在于学习社会上更有用、更实际的操作技能,或者是提高自身的学历从而改变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的现状,参加培训学习可以增加自己的能力,像操作技能、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学习后可以朝其它高薪行业迈进,以另一种生活态度来过生活。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他们就业流动性强,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已成为产业工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尚未成为城市居民,但与农民也有很大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已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

因此,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一旦让广大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升了相关的素质,他们不但能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农民工争相去竞争培训机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这只是很多农民工中积极的一部分,但是,一旦我们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部分农民工头脑“富”起来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个道理吗?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给这个方式下什么定论,但是,看看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二月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数量达2000万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么一大批的人的就业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我想就这些问题提出并重申自己的几个观点:

第一,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第二,加大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农民工教育还有赖于自我教育,靠别人靠社会毕竟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辐射范围广的中心村规划布局学习网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并使新农村成为农村人口自我学习的基地,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第三,重视教育权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权的保障,农民工到城镇就业,虽然解决了生存问题,但还要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以获得稳定就业的能力,适应城市生活。而农民工在进城时就在文化教育程度上与城市同龄人存在着先天差距,如上海2003 年对外来流动人口调查表明:84.05%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工进城后因本身经济条件较差,往往难以支付市场机制下的培训费用,城市庞大的继续教育体系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而政府和用人单位又因缺乏经费投入且无明确的政策保障,不可能有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再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用人单位过度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更不可能使农民工有其他再学习的机会。二是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目前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缺乏相关的规定,也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地两生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他们最为棘手的问题。城市正规学校入学的户籍制度使很多农民工子女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无法进入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就算能够进入也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

总而言之,要把加强农民工教育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教育要面向新农村,使教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工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公平配置,还是对于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农民工继续教育都将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三农问题也能在这个问题解决的同时得到解决或大大的改善,让农民工朋友真正学习到能提升自己的知识、开展以后丰富多彩的人生路。

调查者:####

调查日期:201年5月

农民工学习需求篇(4)

1.教育培训的总体规模较小

由于我国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有限以及教育培训信息获取渠道不畅,农民工很难获得由政府主导的教育培训。而农民工自身又财力不足,难以支付非官方的教育培训的费用。种种原因导致接受过教育培训的农民工人数非常有限。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调查,大体上有六成外出的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1]。

2.教育培训内容落后,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落后,与职业市场对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适应,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不适应,也与新生代农民工对知识、职业技能的要求不适应。教育培训手段多为集中的面授;教学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农民工学员感觉学无所用。

3.教育培训的组织方式滞后

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培训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国家虽然反复强调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和各有关部门协调合作落实好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统筹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国家、各级政府下达培训计划后,有关部门为完成任务而动员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的内容脱离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农民工参与热情不高,造成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

4.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短缺

目前,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师资主要来自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大专院校的教师,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才。由于缺乏专业化的队伍和相应的资格准入制度、激励制度,农民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得到保证。

5.教育培训监管存在漏洞

由于政府出台的有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政策和制度存在漏洞,导致各地相继出现一些涉及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违法乱纪现象。比如,培训机构乱搞虚假培训资料,骗取财政补贴;政府管理人员参与培训,管理控制不严;培训学校投机取巧,对培训农民工应付了事。

二、网络远程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对电脑、互联网的持有率为网络远程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了可能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电脑、手机的持有率不断上升。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浙江、安徽、江苏、广东、贵州、河南、四川等7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近100%的新生代农民工拥有手机,很多人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2]。这为广大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和培训提供了可能。

2.网络远程教育的特性为网络远程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了可能

(1)开放性。网络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大大扩展了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规模。只要具备了上网的条件,所有农民工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学习任何课程。网络远程教育的低成本,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规模的扩大。(2)丰富性。网络远程教育通过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机融合的形式,对学习内容加以描绘,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使平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交互性。网络远程教育中互联网作为一种强大的交互性媒体,有多种技术支持网上交流。教师和农民工学习者之间、农民工学习者之间可以选择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交互方式,如BBS、QQ、聊天室、E-Mail等。(4)共享性。互联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其中包括许多可以直接为教学服务的信息资源,能够为农民工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3]。

三、网络远程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重要性分析

网络远程教育因其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学习的主体性、教学的交互性等优势,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渴求,有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进而改变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弱势地位。

1.网络远程教育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培训有强烈的需求。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97%的农民工表示愿意继续学习,他们对文化、专业知识有极强的探求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4]。在学校全日制教育尚未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的情况下,网络远程教育为新生代农民工探求新知识、发展职业技能提供了可能。灵活的教学服务、即时的教学反馈、互动的教学方式满足了新生代农民工知识学习和技能获得的需求。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网络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2.网络远程教育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的需要

美国成人教育家马尔库姆•诺尔斯(M.Knowles)指出,成人的学习内容是受变化着的社会任务制约的,其学习是为了当前的使用[5]。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一个最直接的动机,就是工作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教育与培训中求得一技之长,从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找到“满意的工作”,立足城市。因此,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新生代农民工所看重的。现代网络远程课程设置重实际应用而淡理论基础的发展趋势,恰好满足了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和融入城市生活的需要。

3.网络远程教育能够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都就业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多地处城市郊区,交通不便,而且劳动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缺乏休息时间,参加教育培训委实不方便。据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1天,平均每天工作9.2小时,最长的每天工作达14.5小时,每周工作101.5小时[6]。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教育培训。网络远程教育学习空间、时间的灵活、便利,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合理地安排学习,有效地缓解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4.网络远程教育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学习背景、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他们对学习内容、时间、进度、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网络远程教育个别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7]。网络远程教育不但在学习内容和进度、考试、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为不同学习类型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指导策略,而且还能针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困难等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总之,网络远程教育能够保证农民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

四、网络远程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发展的策略分析

网络远程教育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需求,为其提高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开展网络远程教育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可能。然而,从网络远程教育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服务的现状看,网络远程教育任重道远,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以人为本,树立网络远程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是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开展的。这种教育培训模式具有明显的“计划性”,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应当树立以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的需求为本、以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网络远程教育不但要以“低收费、低起点”让每一个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培训,而且要让每一个有着不同目的和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参与教育培训实现其愿望和目标。网络远程教育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的选择,都要以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的需求为本,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网络远程教育内容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新生代农民工被动地接受与自己从事职业不相关的培训。由于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无法真正运用到工作中去,新生代农民工对继续参加教育培训持怀疑态度。网络远程教育要增强吸引力,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出既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又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持一致的教育培训的内容。网络远程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只有深入企业一线,深入新生代农民工聚居地,贴近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了解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教学内容。课程的开发、专业的设置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增加市场需求量大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取消那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和培训项目。

3.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

尽管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十分强烈,然而繁重的劳动使其无暇接受教育和培训。因此,网络远程教育要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在课程的选择上,允许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在学制上,网络远程教育采用弹性学制,允许学习者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也允许学习者利用晚间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学习。总之,以学习者为导向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就是要尽可能地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和培训提供便利。

4.以师资为保证,提升教育和培训质量

农民工学习需求篇(5)

1.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状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由生存理性转变到社会理性,物质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需求,他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样迫切。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农民文化消费能力不强;另外,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把农民工的需求排斥在外,其文化娱乐生活极其单调。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休闲娱乐方式主要停留在睡觉、听广播等较为原始、低级的娱乐方式上。即使有的农民工开始接触网络等较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他们也大多把网络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聊天、看电影等),而没有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在信息传递、文化提升、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单调的文化生活致使他们在价值观上也呈现出保守、落后的特征,大大不利于其市民化进程。

2.新生代农民工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学好一门过硬的技术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最强烈的愿望。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比传统农民工虽然有了显着提高,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即使有心摆脱出卖苦力的低级打工状态,也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个“坎”,就是求职过程中的技术门槛,他们普遍陷入一种“技术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升级,城市现在紧缺技术工人,但求职农民工80%没有任何技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要求。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意识,但由于学习成本较高以及收益的不稳定性,对于学什么、怎么学,却还存在着很多迷惘和认识上的误区。

农民工学习需求篇(6)

1.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状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由生存理性转变到社会理性,物质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需求,他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样迫切。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农民文化消费能力不强;另外,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把农民工的需求排斥在外,其文化娱乐生活极其单调。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休闲娱乐方式主要停留在睡觉、听广播等较为原始、低级的娱乐方式上。即使有的农民工开始接触网络等较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他们也大多把网络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聊天、看电影等),而没有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在信息传递、文化提升、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单调的文化生活致使他们在价值观上也呈现出保守、落后的特征,大大不利于其市民化进程。

2.新生代农民工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学好一门过硬的技术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最强烈的愿望。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比传统农民工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即使有心摆脱出卖苦力的低级打工状态,也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个“坎”,就是求职过程中的技术门槛,他们普遍陷入一种“技术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升级,城市现在紧缺技术工人,但求职农民工80%没有任何技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要求。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意识,但由于学习成本较高以及收益的不稳定性,对于学什么、怎么学,却还存在着很多迷惘和认识上的误区。

3.新生代农民工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虽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传统农民工文化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是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却远远低于城市从业人员,这种差距与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相适应。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就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从根本上适应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变。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要想顺利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必须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与之相匹配,他们的实践需要决定了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另外,许多农民工在城市遭受到了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带来的困惑和失望,有些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原因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学习欲望强烈。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基本上是初中以上,还有一部分是高中生,甚至有些接受过中专或高技类课程培训,知识面、信息来源比较广。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热情较高,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种观点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得到最广泛的认同。他们不仅仅自己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对下一代也寄予很大的期望。对知识的渴望使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文化状况远远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

2.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较高,土地意识淡化。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性变化和技能素质提升,加上农地制度变迁使得他们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社会认同在减弱,他们大多数人往往直接从学校进入外出务工行列,有的还是在城里跟着打工父母成长起来的,对于现代产业规律的熟悉程度远高于传统农业。同时,他们极力谋求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在经历了城市生活及文化氛围的熏陶之后,更感觉到城乡社会的差距,从而表现出对城市社会更强烈的向往。他们不管各种制度性的障碍仍然存在,转变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生活。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文明生活的追求对传统的思想观念、双重制度和限制政策提出了挑战。

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期望值较高,立足长远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更多的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谋求发展。他们有较强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挣钱来改善家庭生活,而是要求有所发展。他们更看重个人的能力和机会,相信只要通过个人努力拼搏就能获得成功。在争取待遇、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上,这一代农民工要求更加直接。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刻苦学习专业技术,以提高就业的竞争能力。他们把务工当做学习、提高、适应的过程,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从农民到工人到更高社会层次的生存方式与人生道路的转变。这要求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渴求,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1.多方推进,丰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城市居民差异不大,但在精神上,他们仍独自结成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和城市文化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文化,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工自身共同努力。

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主导者,要把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是企业要充分发挥农民工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农民工的需要层次,增加文化活动设施,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要组织农民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激发农民工的参与热情。

三是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社区、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经常为农民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获取资源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认同状况和社会融入能力。

农民工学习需求篇(7)

南溪地处成渝经济走廊城镇组团的核心区域,距离宜宾仅33公里,已完全融入宜宾半小时经济圈。宜宾是万里长江的源头城市,是川南经济区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南溪作为宜宾市城市发展及沿江经济的重要组团,其优势十分凸显。

随南溪工业的大发展,区城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必成当务之急,传统的生产模式必将打破,失地待业人员必将产生,各种新的种养模式也必然形成,新型农民必将出现。同时,现代农业、服务业、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和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兴起,也必将催生新型农民的出现。因此,开展新型农民问题的研究,构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适应我区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2012年4月6日,我们深入罗龙镇长江村、东风村对李小姐、王女士、周先生三名农民进行了调查,总体来说,现在的农民学习进取心都非常的强,都希望能有更好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知识水平,让自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好的提升空间。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便有一批批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农业户口人员而进入城镇务工,这个群体就是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朋友走出家乡,为梦想为生活在城市奋斗打拼,他们大多数在城市的基层成为城市的基层砥柱,为城市的发展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朋友的学历、知识、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等方面的要求,促使农民工朋友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在城市中高水平、快节奏的生活。为了解广大农民工朋友在工作中的学习需求,特此随机对三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农民工朋友做了调查问卷,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实际工作能力的运用和发挥情况,针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知识给予相应帮助和合理的解决方法,使农民工朋友们能够快速提高自我,熟练掌握工作技巧并能达到专业水平,从而更快更好更轻松的适应城市生活。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的对象和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学习需求”问题而进行。

李丽丝,女,19,职高,群众,未婚,家庭成员有3人,她现在一个民营企业任职,月收入1500—2000元左右。李小姐很想学习农学,在获得专业知识后回家乡支持当地农村的发展。本来学旅游的她在现实工作中并没有什么优势。她也考虑到通过短期培训进行脱产学习服装加工,这对于她继续留在城市有一定的帮助。毕竟手工制造业也需要一批真正有手艺的人。

王月琴,女,23,初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4(有子)。她现在一酒店工作。因为自己的学历低,所以成了她竞争的门槛。所以她现在最想取得一个本科学历,主修经济学,当一个财务方面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短期餐饮服务培训她也感兴趣,可以先在餐饮业好好干下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去深造。

周  强,男,23,大专,团员,未婚,家庭成员3人。他有些腼腆,但是计算机的水平不赖,学历也还不错。所以他想到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经济学,当一名财务人员。如果不行的话,他就去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学习数控技术,毕竟对于一个男士来说,数控这个职业也是不错的。

(二)学历及收入状况

从农民工调查对象中受教育程度来看,其学历主要集中在中专、高中、初中,比例为90%,最少的是大专,比例仅为10%。50%的农民工反映缺乏技术成为他们找工作的最大困难,35%的农民工反映学历成为他们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困难。从调查对象岗位看,主要岗位办事员30%,技术工10%,普工为60%

(三)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农民工现有学历一般都低于本科学历。而且农民工的学历与年龄成反比例。50岁以上一般为小学以下学历;30岁—50岁一般为高中以下学历;20岁—30岁为本科以下学历。其学历与同等城市人相比有很明显的差异。

三、农民工学习需求的现状及分析

(一)学习需求明确

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底层,每个月只领到微薄的工资。而工资的花费除支付日常开支之外还存在着其它方面的费用。例如:邮寄回家乡的亲人生活费、子女的教育经费等。这样的状态下使农民工朋友更急切的想改变生存环境,那就是可以挣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二)农民工参加学习障碍,劳动时间长 “没有时间”成为首位原因。因为现在大部分工厂上班时间名义上8小时制,但实际上班时间往往12小时左右,平常周六日也加班,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得到国家规定的每周休息两天的,农民工的休息权益基本上没有得到保障。但是农民工为了能有工作,就算很想学习技能、学习知识,也很难有时间去学习。

(三)培训的费用高 因为参加培训,出培训费外,书本费、考试费、职业技能鉴定费等费用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这让农民工挣扎需不需要参加这些培训。另外国家政府虽然明确提出农民工就业专项资金补贴,让其使用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上,但由于使用范围狭窄,审批却很严格,往往资金很难到位。而造成农民工一面急需帮助,另一面资金却又不到位的现象。

四、关于农民培训的调查述评:

农民教育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态度,对市场信息的选择和运用水平,对新品种和新科技的吸纳能力,以及能否移风易俗过文明、健康、向上的新生活,根本上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科技、技能、法律和思想道德等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在构建和谐社会及促进农村稳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地位。

而目前,对于农民培训问题,综观省内、外的培训现状,普遍认为:

(一)政府对加快经济发展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而有些部门对农民教育是现实的生产力却认识不足,认为教育只是一种间接生产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重经济建设,重项目投入,忽视教育特别是轻视农民教育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我区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制定出台一系列措施。但是,乡镇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不是自己的重点工作,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民只要不上访,就没有必要进行农民教育;农民只要有活干,就没有必要进行技能培训;工作存在形式主义,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浮在上面打电话、造文件的多,深入基层示范引导服务少;教育手段比较单一,依然停留在“读读报,开开会”、照本宣科上级文件的老套做法。

(三)个别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敷衍了事,做过场,教育培训工作仅仅是“报名册争投资”,既耽误学员、又欺骗政府。 农民培训没有实效。

(四)重课堂理论讲座,轻实践技能操作培训。

(五)缺乏本土教材、没有稳定的培训师资、没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没有通过培训后去实际指导、帮助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帮助转移就业。因此,新型农民技能培训随意性很大,培训效果甚微。

五、调查反思:

(一)培训机构的问题研究:目前,参与农民培训的部门多,又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致使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由于多个部门(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劳动、妇联、共青团、科协、扶贫办)搞培训,加之一些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也进行培训活动,造成:一是培训内容难以统一,农民在生产中无所适从。二是重复培训多,主要表现为培训地点和内容的重复,往往一个地方培训多次,而有的地方一次培训也没有;一种内容培训多次,出现了“学了的用不上,要用的没处学”的怪现象,使本来有限的教育培训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培训缺乏连续性。有些部门的培训是一阵风,使农民无法受到连续性的培训。

  (二)参训农民的现状问题:农民群体差异大、需求多,培训难度大。一是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接纳、吸收能力,导致农民教育培训难度加大。二是思想意识保守、安于现状。相当一部分已就业农民虽有培训愿望,但同时他们只看眼前利益,存在“小富即安”思想,轻视对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普遍存在既想致富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希望于政府,市场观念、市场意识非常淡泊。虽然小部分人对于能使个人有较好收益的技术往往热情很高,但是谈到费用时,就不愿参加培训学习,更没有形成交费参加科技培训的观念。三是由于年龄的大小不一和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决定了农民对科技的认知、需求、接受和实践操作上有很大的差异,使培训的成效大打折扣,培训难度加大。

  (三)培训的方式和教学的手段问题研究:目前的培训仍以传统的教学为主,主要是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远程教育设施不足,信息滞后,新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就更谈不上数字化信息的多媒体教学培训。

   (四)培训教材问题:目前,培训的教材、资料五花八门,不切合当地实际。故如何解决切合当地实际的培训教材,以期达到应有的良好效果,是本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培训基地及设备设施问题:空洞的说教和抽象的讲座,只能是一种走形式、做过场,没有实际意义,达不到应有的培训目的。

六、调查建议

(一)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充分认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行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需求为依归,以转移就业形式为引导,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要逐步完善培训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把职业需求情况、技能要求等及时传递给农民工朋友,使他们了解参加培训的重要性。要建立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系统。对农民工朋友培训需求进行分类,使之可以按其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二)关于培训内容要进一步丰富,科学的制定培训项目,以长训或短训结合学历教育的形式开展。培训要加强成效结果宣布,在实际教育中切实提高培训含金量。针对农民工朋友的资金不足培训中心可以推出相应的优惠制度,适当降低培训的成本。

(三)灵活办学,把培训班办在企业、工厂、村社,送教下乡,把职业学校的办学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只有在整合资源、多部门联动的基础上,才能为农民工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农民工学习需求篇(8)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发展路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之后,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社会认同[1]。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是一个现实的桥梁,能够促使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在城市市民和农民工之间实现“和谐”的人际社会。长期以来,我国对与农民工的关注较少,城市农民工所能够享受到社会资源机会也较少。在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社会培训机制不健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投入不充足等问题。模式与哲学上“方式”相似,是事物结构或过程系统性的表达,有思维方法的理论性,也有实践性。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是指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实现农民工自身教育学习和素质提升的各个要素的方式和途径,包括办学机构主体和学习内容的多样化。

一、以办学主体划分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

(一)中高职院校开设的函授等模式

原劳动局直属的技工学校、工会组织主办的办学机构和教育系统的职业高中和职业院校等这类办学机构和办学主体的地位信誉权威,资源丰富,为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提供机会。政府部门在承接职工管理和教育任务中,能够主动进行农民工教育工作,发挥了骨干示范的积极引导作用,但存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信息滞后和一些办学机制官僚化,教学效果僵化等问题。

(二)民办高校开设的培训模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社会组织或个人不属于国家机构,是面向社会办学的机构,经费一般是民间自筹[2]。法律上规定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是公益性组织,但民办高校不是慈善机构,国家补贴较少,大部分还是以追求效益为目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学费。此类办学机构存在着民营资本的自利性,存在以效益至上、忽视甚至损害学生的权益、不重视教学质量等现象。

(三)企业内部的培训模式

企业的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和企业文化沙龙等形式,为农民工提供了一定的精神食粮和技能提升需求。为了让员工适应特定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一些农民工的用人单位也十分重视农民工的教育问题。但企业的功利心、目的性强,也是以企业效益为中心,对职工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等方面考虑得不够充分,对弱势农民工和低素质农民工缺乏耐心和社会责任心。

(四)社团组织举办的学习班和沙龙模式

以社团身份设立的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志愿者协会、技能创新协会等。与民办办学机构相比,社团组织在概念内涵界定上有很大区别,有着独特的法律含义和地位。社会团体是由公民自愿组合、自我管理的会员制组织;民办办学机构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关爱农民工、热心农民工教育事业,一些社团或志愿者利用其与农民工密切联系的自然优势,结合社团自身建设,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有益于农民工素质提升的继续教育形式,但基于其主客观条件限制,对农民工素质教育方面的功能作用是很有限的。

二、以学习内容划分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

一般而言,农民工绝大部分有提升自身素质的意愿,向往高品质生活。农民工的学习机会和途径有限,学习内容的面也比较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企业岗位安全教育和素质教育

企业为了保证工人生活生产安全,达到有关安全健康等内部管理要求,会给新老农民工定期和不定期的在岗培训,包括安全教育和社会化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培训得到职工和领导的一致认同,但是,此类培训主要是为完成行政任务,大多内容简单,时间短暂,无法满足农民工城市化过程中对知识的内在诉求,而企业又不愿意承担中长期培训规划及其相关经费。

(二)提升工作技能的教育

这类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符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农民工兄弟们非常乐意接受和追求的学习机会。但此类培训成本高,而企业内部的人员流动较大,高投入的培训不能有效改变员工低水平、低技能的现状,因此企业常倾向于直接到人才市场招聘本企业需要的各类各层次劳动力。另外,农民工薪酬水平有限,收费项目的培训及过高的职业技能培训费用成为限制农民工参与技能教育培训的门槛。

(三)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属于正规的国民教育范畴。常见的有普通职高、职业院校和成人高校等。普通农民工进行正规学历教育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农民工原来学习基础差,学习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比较大,随着自身物质条件的改善,部分农民工若自觉学习意识加强,正视当初没能继续升学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学历补偿教育是一个提升综合素质的良好选择。同时,办学机构如果能够贴近农民工,创新机制,改进教学评价方法,为农民工提供继续学历教育的机会,能够在一定程度实现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之间完美结合。

(四)个人自学

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习也是值得鼓励的。例如,某农民怀揣艺术梦想,工作之余刻苦练习声乐,之后一举成名。个人自学,有成本低、学习时间灵活等优势,是一个“性价比”高的继续教育模式。在现代社会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下,更值得大力提倡。一些办学机构,如“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其他成人函授学院,可借助互联网形式,从中探索低成本的、鼓励个人主动自学的、结合技能发展的新型学习模式。

三、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的认知误区和实践困境

尽管农民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得到有识之士的充分认可,但传统思维习惯和利益诉求机制等局限性阻碍了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优化发展,致使该群体在继续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认识落后

社会上少数人士对农民工存在一些认知偏颇现象,认为农民工素质难以提升,阶层已经固化等。长期以来,社会偏重精英教育,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某种程度上忽视农民工群体自身对教育学习的积极诉求。有关政府和社会团体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供给远小于需求,农民工继续教育各种投入存在着很大的空缺,甚至比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均衡问题要严重得多。部分企业局限于眼前利益,漠视员工的长远发展,甚至宁愿从劳动力市场高薪聘请,也不愿花钱对农民工进行教育提升。

(二)办学主体和机构等管理不合理

政府公办的办学机构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等问题;民办培训机构存在“唯利是图”的恶性竞争等问题,公办和民办两种体制都存在弊病。有学者认为,政府需要办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民工教育培训[3],但是多渠道、多层次不一定就是高效率、好成效。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市场机制,一些涉及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公办和民办的机构也是缺乏实效的,存在一定的民营资本自私性现象,存在单一的政府管理和劳动力市场多元化需求相脱节现象。

(三)部分农民工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新生代农民工乐于接受新事物,向往城市生活,部分城市群体在文化认同上排斥农民身份。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父辈相比,他们大多不具备务农的基本技能,仅是拥有户籍意义的农民[4]。但基于经济原因和文化认同困境等,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非工非农、非城非乡的状态使新生代存在犹豫、徘徊和自卑的困惑心态。所以,这些因素影响到部分农民工学习深造的积极性,对于提升素质的继续教育有些畏难、无所谓的心态。另外,“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幽灵也误导了部分青年农民工的健康成长[5]。

(四)继续教育模式的实效性不高

目前针对农民工的部分继续教育模式是单向性思维。办学机构提供什么,农民工只能接受什么,办学机构漠视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和市场用人需求。有些继续教育课程从一开始就与市场脱节、与企业脱节、与农民工需求脱节、与农民工接受能力脱节,造成教学氛围沉闷,教学实效性差。在这种“教”与“学”相脱节的过程中,有“教”的主体各要素的缺陷,例如教师素质,教材设计等;也有“学”的主体性不足、接受能力弱,技能需求和兴趣爱好在课堂上没有得到满足。相对于其父辈们,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接受能力弱,办学机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

四、经济新常态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

(一)政府是主导,有效整合各方资源

针对农民工培训教育,目前社会上已经存在数量较多的各种学校和培训机构,但质量参差不齐。各教育机构之间联系松散,业务往来少,在市场竞争中呈现紊乱状态,国有资源和民营机构各自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和配合。从有益于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角度出发,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有必要负起社会责任。例如,以“指导委员会”等形式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各方力量,优化国有资源,指导民营资本运行;从成本效益上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培养。

(二)以福利原则为主,市场化操作为辅

在政府对社会的公共服务职责上,有必要以不断提升农民工劳动力素质为己任。在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发展理念上,有社会福利原则和市场交易原则两个倾向。笔者倾向于以社会福利原则为主,其他手段为辅。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有较高的回报率,政府以一定的非盈利性质财政投入,可直接举办培训学校,可对民办机构给予补贴政策,能够培育出社会适用的优质人力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以财政资金扶持弱势群体的素质教育,对社会资源给予整体协调,有利于社会和谐,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城乡教育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以技能为主,学历为辅

刘俊彦等在调查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专业技能知识(69.7%)[6]。农民工自身主客观条件比较薄弱,生活开支大,家庭负担较重,生活水准普遍处于社会中下等,迫切需要一定的物质财富。群体大部分以打工赚钱为直接目的,难以长时间地进行文化学习。因此,根据目前发展状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年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教学目标应以技能为主,学历为辅。当然,学历也是可贵的,是人才提升的长久保证。若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能有所觉悟,主动升学深造,更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另外,若把深度的技能培训和学历证书有机结合起来,也是重要的思路,可在学分考核上灵活创新,方便农民工朋友。

(四)探寻高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教育模式

技能培训还需要紧跟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从成熟产业到成长产业再到创新型产业,都需要农民工群体及时调整,主动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理论和实践结合符合人类认知本性,学习过程效率会提高。探求高效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技能教育模式,根本的出路在于创新。各种农民工培训学校从业人员需要加强创新思维,不断对教材教法进行改革,创新出实操加理论学习的多维模式,探索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自我教育模式,构建企业与各教育机构有效合作的多维模式。

(五)以城镇化融入为导向,加快“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

加大政府整体投资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和行动需要顺应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潮流,让农民工有序地融合到城市生活,结束“半城镇化”、“两栖农民”的不正常状态,使“农民工”概念彻底消亡。政府以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为立足点,以投资教育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的主体性,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企业、民营教育机构投资教育的积极性,以此来带动农民工社会平等福利供给等各项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农民工城市融入首先是经济基础的融入,发展经济是关键;但对各方的思想素质教育也不能忽视,因为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加强思想教育能够使市民同胞真切关怀和帮助农民工兄弟姐妹们,有效的继续教育能够使广大农民工拥有融入城市的持久的动力和激情。

作者:芮飞军 杨婉玲 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参考文献]

[1]马世雄.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价值及其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7(9)上:15-16.

[2]贾东荣,夏季亭.《民办教育促进法》存在的不足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7,8(3)中:59-61.

[3]陈天柱.后金融危机时代西南地区返乡农民工实证调研及教育培训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19-13820.

农民工学习需求篇(9)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029-04

如何提高产业大军——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则依赖于教育培训。所以探寻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学习型社会里,终身学习是人们应对外部挑战、提高生存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移动学习相较予传统的教育培训具有使有限资源效益最大化的优势,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工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知识管理则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转化、应用和创新,是提高移动学习效率重要的技术和方法。因此,本文基于移动学习和知识管理的共性和内在联系,将探究如何把移动学习和知识管理相结合,进而应用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中,从知识管理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移动教育培训路径进行探析。

一、移动学习概述

移动学习可以理解为远程教育或数字化学习的一种扩展形式。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PDA,pocket Pc等)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的教学活动。移动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短、平、快”地进行学习。关于移动学习的应用研究始于英国Ultrallah实验室的非正式学习移动项目。该项目是为了解决欧洲相当一部分处于城市社会边缘地位、文化素质较低的青年人再教育培训的问题。这一群体与中国的新生代农民工很相似,因此,该项目的教育培训模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王佑镁等人(2013)认为移动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对某些特殊人群进行教育和关照的推进方式,他提出面对我国高发的制造业员工(主要指新生代农民工)轻生事件等社会问题,可以利用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教育疏导。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带有很强的境域性。国内关于农民工移动教育培训的研究,还停留在必要性、可行性、应用模式、策略等的研究上,关注技术实现方法和平台的开发,而从教学教法、学习活动等学习角度进行研究的屈指可数。因此,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视角,从教学、学习的理论角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移动教育应用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适应性和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教育应用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适应性

通过移动学习方式实施的、有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获取知识的教育方式都属于移动教育的范畴。相对于传统教育方式而言,移动教育具有移动性(使学习能够随时随地,满足农民工即学即用的学习需求,与农民工工作的高流动性相适应)、高效性、自主性与个性化(农民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设定学习内容,并且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有效缓解工学矛盾)、交互性、低成本性(与农民工的低收入水平相适应)等特性,有效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集中授课、学习时间与地点固定等的不足,增强了教学灵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的欢迎。而且,随着农民工手机的全面普及和功能的完善、3G通信网络系统的逐步建成,移动教育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二)移动教育应用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移动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再教育培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存在着一些问题,另外,农民工也存在一些移动学习障碍。

1.教学情境的缺失

移动教育时空分离的特点造成了学习者彼此之间信任感的缺乏和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的缺失。移动教育资源的建设常常。重技术、轻内容”。过分关注对学习资源的信息化表征、收集、整理和存储,轻视对农民工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而且对于这些资源究竟是否能够真正融入到移动学习情境、满足移动学习者的移动学习需求也少有关注。而且,“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忽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

2.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当前,移动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停留在以“物”为主的静态资源库上,没有提供入库(资源库)交互和人际交互的功能,忽视动态资源库的建设。涉及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部门(如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等)众多,由于政出多门,移动教学资源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整合,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重复建设严重,知识共享的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另外,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的设置无法满足农民工的多样性需求,也无法适应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素质的要求。

3.农民工的移动学习障碍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学习跨越时空,缺乏教师实时的、面对面的指导,而且网络资源庞杂,满足农民工需求的知识匮乏,所以会导致“信息迷航”现象。另外,农民工的网络信息素养普遍较低,没有认识到信息的价值,自控能力差,网上学习时经受不住聊天和玩游戏等的诱惑,网络自身的多向交互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上述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农民工移动学习的低效率,因此,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学习效率,使移动教育培训获得良好的效果,有必要加强对农民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新生代农民工移动教育培训路径探析

关于知识管理,研究者的视角存在差异,但基本都同意知识管理是由知识的获取、共享、加工、创新和应用及转化等环节构成的一个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能够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提供正确的知识给正确的人,以实现知识的充分流动、共享和创新。

鉴于知识管理与移动教育存在的共性、关联和对新生代农民工移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将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农民工移动教育,从教学情境的构建、移动教育共享资源库的建设和农民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等三个方面来探析农民工移动教育培训的创新路径。

(一)基于知识管理的新生代农民工移动学习教学情境的构建

SECI模型的创始人Nonaka与Takeuchi引用“场”/“情境”(BA)的概念来描述知识创造与构建所需要的共享域,并指出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本质上是嵌入在“知识场”中的,具有情境依赖性,知识的四个转化过程(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是在相应的“情境”(原生情境、互动情境、网络情境和“练习情境)中完成的。“情境”在知识的转化和创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农民工的移动教育培训中应特别重视教学情境的构建。

教学情境在本质上是指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师生互动关系的载体。移动教育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知识管理的个性化策略和编码化策略可以用于指导如何建构移动教育中良好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师生、生生的交互和知识的流动和共享。因此,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教育培训中,应该以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充分利用以手机为主的移动通信设备的移动性和交互性,为农民工提供生动、具体、形象的学习情境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1.利用知识管理的个性化策略构建基于SMS与WAP相结合的移动学习交互平台

知识管理个性化策略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互动性与知识的流动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实际上,移动教育中学习者之间借助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所实现的沟通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自身所拥有的隐性知识的表达。虽然这种表达缺乏规范性和逻辑性,但它实现了学习者之间隐性知识交流的目的。在移动教育环境下,学习者的分布和知识的传输都具有时空分离的特点,特别需要通过同伴的协作和教师的指导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架构于移动通信终端基础之上的短消息、聊天工具(QQ、MSN、IChat、ICQ)、BBS、Blog、远程会议等交互手段,师生、生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通信、咨询、答疑和学习经验、方法的交流和讨论。利用短消息功能可以教学信息通知、提问和答疑,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但短消息通信是间断的,不能适时地链接。

通过基于WAP的移动系统,学习者不仅可以随时访问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浏览、查询、上传和下载,还可以进行在线实时交互。比如,借助于QQ的视频通话功能,可轻松实现面对面的沟通互动,这样学习者就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他人的经验、诀窍,使他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转化为自己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这是一个社会化学习的过程。在通过BBS、Blog等现代交互方式进行经验和心得的交流和共享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不知不觉调动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对自己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进行加工创造,把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按时间先后用他人容易理解的规范化语言进行记录和表达,而且,学习者还可以通过阅读、借鉴和评论彼此发表在BRS、Blog上的心得、经验、问题及相应的解答和评论等来实现知识的碰撞、共享和自己能力的不断提高。BBS、B10g等交互平台就好比一个开放的沟通社区,任何一个学习者的经验、诀窍、心得等都可以在经过自我思考、加工和提炼的基础上外化为其他学习者可以分享的知识。学习者可以利用Blog对知识进行分类、组织、共享和储存,新构架产生新的、更加系统化的知识,进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库以更方便地实现知识的共享交流。上述过程其实就是显、隐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包含知识的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的过程。

在移动教育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培养不只是定位于造就少数能工巧匠,而是需要培养大批的适应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以知识管理为指导、构建良好的移动学习情境以促进农民工显隐知识的相互转化,从而使得为少数人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经验等能够转化为系统化和有序化的显性知识,为广大农民工学习和共享,并与个体农民工的具体知识背景和实践情况相结合,内化为其自身的隐性知识,而个体农民工的隐性知识再经过实践创新后又进一步转化为显性知识。

2.利用知识管理的编码化策略加速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

编码化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所有者剥离,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个体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过挖掘,建立起科学的网状知识结构,进而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便于学习者随时查询和反复调用。编码化策略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的形式来表现某些专业化的技能和经验等隐性知识,这样经过外化后的技能和经验等以文件、手册、声音、视频等方式来描述,农民工就可以通过阅读、聆听等学习方式来反复调用这些知识,实现知识的传播、共享和自身技能的提高。在对隐性知识进行编码的过程中。应将文字、图片、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农民工尽快融入情境学习中去。另外,可以运用知识分类的思想对资源进行模块化的设计,便于农民工随时进入课程;利用知识地图和学习资源导航,可以明晰知识资源的结构和关联,快速查询和定位隐性知识源(如有关专家或教师的知识特长、联系方式和地点等),有利于农民工快速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解决移动学习中“信息烟雾”的问题。

编码化策略只是为知识的共享提供了技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的必要条件。有效的知识共享是建立在农民工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在移动学习中,应用知识管理构建共享知识库和协作共同体可以促进农民工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有效的知识共享提供保证。

3.构建学习型虚拟社区,形成不同群体间的合作学习

在城乡二元格局的制度性歧视背景下,城市居民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心理隔阂。因此,学习型虚拟社区建设的目标就是打破身份、收入、职业等限制,实现偏好和价值取向一致的人的交互和相互学习,提供与城市市民沟通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虚拟社区中,借助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每个人彼此之间都能够随时随地地交互。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学习方式也不再是单向的“教师教学生”的直线过程,而是虚拟学习社区的所有成员彼此相互学习、进行知识的分享和评论的互动过程。在学习型虚拟社区的构建过程中,创建开放、共享型的社区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管理策略,因为在一个成员彼此间处于时空分离状态、信任关系脆弱的弱文化环境中,再加上隐性知识本身具有私人性、内隐性等特征,实现显、隐知识的转化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因此,社区文化(以包容、快乐、尊重、感恩、信任等为理念)的建设对于学习型虚拟社区的构建至关重要。社区文化的形成可使社区里每个成员都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实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情感、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在这个虚拟社区里,农民工不但可以获取信息和知识,还可以排解自身的自卑、无归属感等负面情绪以消除其负面心理对移动学习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学习型虚拟社区的建立将有助于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移动教育共享资源库的建设

移动教育共享资源库的建设问题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移动教育培训发展的瓶颈,农民工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与能够满足其需求的教学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库就是一个知识场/知识库,可以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资源库的建设。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农民工移动教育共享资源库的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静态资源库的建设,另一个是动态资源库的建设。

1.静态资源库的建设

新生代农民工移动教育静态资源库建设的重点是设计和开发适应农民工个性化需求的教学资源素材,包括媒体素材库(分为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类素材等五大类)、流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趣味性网络课程、电子图书、电子词典等。静态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根据农民工移动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知识资源的采集、加工和挖掘,按照知识体系、功能体系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创建以知识元为核心的完备的知识库,满足师生查询、上传和下载的需求。移动教育静态资源库的建设应该强调质量,其学习资源设计的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移动学习资源的“个性化”设计。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处于“移动”状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性化需求。学习资源的内容应与农民工的学习、生活、工作紧密相连,突出实用性,能够满足农民工即学即用的需求。考虑到移动学习“时空分离”的特点,人际交互不足,农民工难免会产生孤独感和厌烦,因此,应通过口述性语言、漫画、游戏动画和风趣的声音导航等形式来提高移动学习资源的趣味性,以持续激发和维持农民工参与移动教育培训的兴趣。

(2)移动学习资源的“微型化”设计。考虑到农民工学习时间的零散性和有限性,每个教学单元的设计应注重短小精悍,突出重点,封装性也要好,但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农民工在零碎的时间中经过持续的学习也能获得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此外,每个教学单元也应该设定一个微型化、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习者能够知晓自已在每个单元的学习所得。

(3)移动学习资源的“人性化”设计。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在社会人口结构中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设计移动学习资源时,应该提供导航信息和帮助信息,以使农民工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获取和使用知识资源。资源交互界面应体现出用户友好性,支持农民工使用多种输入方式,资源呈现的速度也不宜过快,以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呈现的资源,最好能够让农民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掌控播放的进度。

在静态资源库的管理过程中,应该侧重于对静态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2.动态资源库的建设

新生代农民工移动教育共享资源库的建设实际上是知识的不断积累、挖掘和更新的动态过程,不仅应该重视开发者(远程教育机构)自身对于静态资源库的建设,还应该重视农民工自身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建设知识能够实现充分流动更新的动态资源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参与社会互动和他人的讨论,建立个人的知识建构。因此,动态资源库的建设应特别注重人际交互。为移动学习资源添加社会性线索,比如,可以为学习资源添加资源的来源和使用记录,并提供资源拥有者(有关专家或教师)和使用者的联系方式及地点,以促进学习者与学习者/专家围绕该学习资源的社会互。农民工个体的隐性知识是动态资源库建设的基础。通过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激发农民工把各自零散的、随机的隐性知识进行分享和组织,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资源库的创新能力。当然,农民工移动教育知识共享机制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以信任、合作、互惠等为特征的文化氛围的形成是建立知识共享机制的基础。

(三)移动教育中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知识管理

农民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移动学习效率的高低,进而影响其个人的技能水平。张豪锋等人认为,从远程教育的层面来讲,面对知识爆炸、知识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现实,应该加强对远程教育学习者自身的个人知识管理。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移动教育培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升农民工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1.知识获取能力

知识获取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鉴别能力。在当前信息泛滥的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在进行信息检索时,要明确学习目标和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资源,了解各种知识资源获取的途径,要能够熟练使用一些简单易用的检索工具,掌握搜索引擎的高级检索技巧。同时还要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的质量(如可信度、有用性、时效性、与问题的相关性等)进行评估和鉴别以快速获取自己真正所需的知识。

2.知识加工能力

新生代农民工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利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如电子文档、数据库、网页、Blog等),将隐藏在自己头脑中的经验、诀窍和心得等隐性知识,在经过自己加工升华后,用通俗易懂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然后按照知识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的不同进行挖掘并归类,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按照一定的格式和服序有效地存储,逐步建立自己的个人知识库,以便以后在实践中查询、使用和共享、交流。

3.知识共享意识

农民工应该充分利用移动教育信息共享的便利性,摒弃小农意识,相互信任,互惠合作,逐步提升自己的知识共享意识。

4.知识应用能力

知识只有得到有效的应用才能发挥其价值。知识的应用也是移动教育中应用知识管理的目标所在。然而,由于对知识的潜在价值认知不足以及不少知识应用较为复杂,影响了农民工应用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引导农民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其知识应用的动机也是农民工移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5.知识创新能力

农民工学习需求篇(10)

培训需求调研是开展有效培训工作的出发点,不考虑培训需求的培训就像不问季节的播种,只能浪费时间和精力。为了增强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在培训前首先搞好需求调研,全面了解农民的培训需求。调研的目的是摸清农民素质状况及农民对教育培训时间、方式、内容等方面的需求。通过需求调研,就现阶段农民对教育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找出真正需要接受培训的对象,总结出农民生产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当前需求,为农民教育培训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调研重点要了解农民生产生活背景、农民受教育年限、农民家庭基本情况、农民科技素质、接受教育培训的现状、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农业品种和技术主要来源及应用情况、农民心中的惠农政策以及农民的教育培训目的需求、时间需求、培训方式和地点需求、内容需求等。可采用访谈法、观察法进行调研,重点是通过问卷法来了解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然后对问卷汇总和整理分析。分析的结果要作为制定教学培训计划、安排课程内容、选派教师以及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培训时严格按照农民需求进行,增强农民参加培训学习的动力。

二、创新培训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学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学习者在接受知识时,如果仅仅靠口念,过一段时间后只能记忆10%,仅靠耳听只能记忆20%;仅靠眼看能记忆30%;用眼、耳结合听和看,能保持记忆50%;如果边听边看边说,能保持记忆70%;如果眼、耳、手、口同时使用,在学习时边听边看边说并亲自动手行动,过后记忆的保持率可达到90%。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充分、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口、耳、眼、手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尽可能地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讲授法不能全方位地利用人体的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仅仅依赖教师,教师讲什么学员就听什么,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需求什么。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出现“满堂灌”,学员的参与度低,不利于学员动脑思考,也不利于学员探究能力的培养及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受教科书内容的限制,教师走不出教科书,按照教科书的章节进行教学,所讲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当前农民的需求,因而使农民感到培训只是一项任务而不是满足需求。为了满足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需求,2014年以来,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创优了培训模式,创新了培训方法,实行“双师配合、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培训模式和方法。“双师配合”就是一堂课由两位老师完成,一位老师以主持人身份出现,起引导作用,引出课题、抛出问题;另一位老师作为专家和主讲人身份来解决问题,对学员的参与给予总结和点评。“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是以农民学员为主体,以农民培训需求为内容,让农民学员高度参与、互动,成为课堂的主角,使学员同时运用各种感官进行学习和经验相互分享,体现教师和学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课堂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员都拥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有效提高了农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农民学员的记忆程度,顺利达到了学习目的。

上一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下一篇: 单位工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