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5 22:19:45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篇(1)

一、完成工作情况:

(一)强化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1、根据第一师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组织“病房管理”、“患者护理”等8项内容专项检查共24次,下发《护理质量通报》12期,完成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汇报12次。

2、组织召开护理质量委员会议4次,护士长例会12次,护士长夜查房52次;参加科室质量分析会13次。

3、参加科室行政查房8次,工作调研6次;参与供应室、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工作汇报会8次。

4、根据护理岗位的工作量、技术难度、专业要求和工作风险等,动态评价护士的工作负荷,合理配置和调整护士人力,全年护士调配65人次。

5、根据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借鉴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护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情况对《护理分级制度》、《患者身份识别与查对制度》等28个制度进行了修订。

6、上报护理不良事件285例,每月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选取典型不良事件在护士长例会分享。

7、配合供应室对我院口腔器械的清洗流程进行现状分析,完成了对口腔器械清洗流程改造、调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工作。在浙一医院手术室护理专家帮助下,开展了专科质量指标监测、技能培训、修订专科制度等工作。开展了院外护理会诊3例,新生儿的PICC置管术和输液港维护。

8、制定了《压疮防治手册》、《压疮质量查检表》,组建了科室伤口联络员,有效提高了压疮预防与治疗的效果。

9、完成护理电子病历的改进升级,生命体征、护理记录表单进行整体录入,查阅医生记录和检验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书写效率。

(二)规范在职护士培训工作,实施分层培训。

1、接收实习生105人,理论培训10次,理论考试2次,合格率为60%、54%;

2、招聘新护士68人,理论培训 13次,理论考核3 次,合格率为73%;新护士操作培训2次,操作考核3次,合格率95.42%;

3、组织在职护士理论培训18次,培训2736人次,采用问卷星组织理论考试4次,合格率85%;N1、N2、N3级护士操作考试各1次,合格率分别为87.06%;、98.65%、98.65%;N3N2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操作”培训、考核,考试合格率98%;

4、组织31位教育护士培训6次;操作考试1次,考试合格率100%;

5、举办“临床专科护士角色作用及专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护理管理新进展学习班”二期, 参加学习1174人。

6、于4月和11月各举办一期“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共培训学员69人。

7、我院派出13名护理骨干中长期援建阿拉尔医院,11名专科护士柔性援建。同时接受阿拉尔院区17名护理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

8、安排疆内外进修7人;外出参加培训班学习26人。举办进修学习汇报会4次,有7位外出进修学习人员汇报了学习收获。

9、护理专科小组初见雏形,工作成效显著。围手术期集体教育200次,镇痛满意度90.7%,PICC置管148 例,压疮治疗218次,造口护理134次,胰岛素泵巡视752次,院内会诊87次。

(三)倡导护理文化,注重人文关怀能力培养

1、参加师市总工会、师市卫生局在阿拉尔医院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师市医疗卫生系统护理技术比武”活动。我院选手在“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单人徒手心肺复苏”三项操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期间,表彰“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区9个、“最具专业护士38名、优秀带教老师15人、临床一线工作护龄30年4人。院领导及护理部带着糖果、蛋糕等节日礼物深入临床一线慰问护理人员。

3、组织开展“病人教育视频制作评比活动”,从36部作品中评选获奖作品6部,在我院微信平台上进行循环展播。

4、组织“2018年ERAS工作实践分享活动”,12位护士长和15位教育护士参与此项活动。培训分享1次。

5、2018年新入职35名书写35篇人文关怀反思日志,评选出12部优秀作品,在我院微信平台上进行分享。

6、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完成护士延续注册142人、首次注册34人、护士变更注册6人;完成全院632名护士学分审核工作。

7、制定了护理中级职称人员聘任实施方案,对64名已取得中级资格护士进行了考核,聘用中级职称17人。编写《护理人员调整岗位管理办法》(试行)。

二、取得的成效

1、护理质量指标完成情况:注册护士流失率3.8%;院内新发压疮发生率0.091% ;跌倒发生率0.133/千床日;非计划拔管发生率0.236/千置管日;腕带佩戴率98.78%;身份核查正确率90.67%;病房管理平均分98.85分;患者护理平均分92.97分;应急及专科护理能力平均分98.18;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平均分97.49分;精麻药品管理平均分98.75分;电话随访率59.03%,优质护理覆盖率100%;住院患者满意意度94.36%;护士满意度47.91+9.23。

2、压疮患病率调查:压疮患病率为1.58%,医院获得性压疮率为0.79% ,重症单元获得性压疮率为11.8% ,较前3次有显著上升趋势;外科单元获得性压疮率为0.48% 、内科单元获得性压疮率两次均为0% ,较前3次有下降;儿科单元获得性压疮率4次均为0%。

3、完成工作量:输液931163人次、微泵826478h、肌肉注射97925人次、采血次数111228人次、静推次数207380人次、口护14399人次、皮试20702人次、鼻饲34259人次、导尿9671人次、灌肠1111人次、输血7415人次、吸痰护理101670人次、吸氧906023h、心电监护1316550h、测血糖349632人次、测血压47460人次、膀胱冲洗1412人次、动脉采血26985人次、深静脉穿刺37人次、雾化吸入103532人次、下胃管2860人次、肢体气压8272人次、备皮2680.93人次、泡脚6506人次、擦浴1112人次、尸体料理254次、洗胃571人次、血液透析11038人次。

三、2021年工作计划

1、持续监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指导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将“压疮质量管理”、“跌倒坠床预防管理”作为改进项目。增加“身份识别”质控检查频次,以提高合格率。

2、建立Ⅱ级及以上不良事件的追踪指导流程,参加Ⅱ级及以上不良事件科室讨论分析会,开展缺陷文化分享,调动一线护理人员参与质量改进的积极性。

3、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翻转式课堂”“角色扮演”“情景演练”的教学方法,加强教育护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调动在职护士学习积极性。

4、有计划、分步骤地在急诊急救、手术室、ICU、CCU、透析、消毒供应、新生儿、助产等专科领域,及静疗、糖尿病等专业小组,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专科技术难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的临床护理骨干。开设伤口/造口、PICC静疗专科门诊。

5、配合完成HIS系统的更换与上线工作,实现电子护理记录,条码式腕带和移动式PDA,并在部分病房进行移动护理工作站的试点。

6、特殊护理单元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开展了专科质量指标监测、技能培训、修订专科制度等工作。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篇(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57-01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2]。由于ICU是危重患者和先进监护抢救仪器集中的科室, 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3],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管理意外事件发生率占首位,尤以气管脱落至体外或自动拔除的风险最大[4],因此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减少气道管理的护理风险成为ICU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科自2010年5月~2012年4月设立了专职呼吸道管理小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准入资格

1.1具有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热爱危重病护理专业工作,有良好沟通能力的护士。。

1.2具有护师及以上资格,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在ICU工作5年及以上的护士。

1.3具有良好业务素质,技术操作水平高,对于气道管理相关专业知识丰富、应急反应灵敏的资深护士。

2 产生方法

2.1 对于符合条件的护士,采取自愿报名的方法产生候选人。

2.2由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部负责培训的主任共同制定理论考核试卷、现场答辩题目以及与气道护理相关的技术操作考核项目。

2.3统一进行闭卷理论考试(成绩占40%),抽签进行相关技术操作项目(成绩占40%),抽签进行现场答辩以及现场阐述作为专职呼吸道管理护士个人的工作思路(成绩占20%)。

2.4最后成绩汇总后确定专职呼吸道管理小组成员5名,科室内每个护理小组都有1名专职呼吸道管理护士负责专项工作。人员安排好后上报护理部进行备案。

3 再培训与阶段考核方法

3.1对于选的护士进行为期2个月的气道管理方面的专项再培训,培训老师为取得中华护理学会ICU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的护士长以及呼吸专业的科主任进行专项授课,同时建立与北京呼吸治疗研究中心呼吸治疗师的长期网上联系,进行学术上的请教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小组成员的气道管理水平。

3.2培训结束后进行再考核合格后上岗,在工作期间继续有计划的参加各项培训,每6个月进行阶段考核以促进小组成员不断学习气道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3.3每年进行竞争上岗,小组成员享受岗位补贴以资奖励,并优先安排参加气道方面的系列培训。

4 气道管理小组的管理

4.1科室制定呼吸道管理小组的工作制度,小组成员工作计划、小组成员专项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以及相关的专项管理制度,并上报护理部审批。

4.2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4.3详细制定小组成员各班的工作流程以及设计各种记录表格。

5 气道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

5.1负责科室危重病人的所有有关气道的护理工作,保证病人气道护理的安全。

5.2负责指导年轻护士的夜间气道护理工作,并协助护士长做好气道方面检查督导工作。

5.3作好所有病人的气道护理记录,分析病人的具体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解决。

5.4每月末负责书写本月气道管理工作汇报上交护士长,并组织召开气道管理分析会,将上月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工作。

5.5每季度负责组织进行气道管理方面新进展的讲座,提高年轻护士的气道护理方面的知识水平,整体提高科室的气道护理水平。

5.6护士长随机抽查小组各成员的护理质量,对由于责任心不够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处罚。每半年进行一次阶段考核,动态考核工作质量。并及时与医生、科主任沟通了解专职护士的工作质量。

5.7每年撰写有关气道管理方面的论文,积极进行科研工作,每年年终进行工作总结以及述职。

6具体工作方法

6.1专职护士不具体分管病人,只负责本班内所有病人的气道管理工作,记录专门的气道管理记录。

6.2通过系统评估后有针对性制定出不同病人每天的气道护理计划(包括肺部听诊情况记录、电动机械排痰如何实施、气囊管理、气道灌洗、胸部物理治疗的实施等)并进行详细的专项交接班。

6.3护士长每天晨间以及晚间护理时评估专职护士气道管理的质量,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并做好记录。对于经常出现气道管理不到位的专职护士进行指导教育,加强气道管理督导,持续改进气道管理质量。

6.4专职护士每班要与当班医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对于评估的病人痰液情况,管道的异常情况等及时向医生汇报,共同判断后及早处理解决,及时干预,避免出现严重的意外事件,危及病人生命。

6.5专职护士工作时,利用一定的时间可以对本班内年轻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逐步提高年轻护士的气道管理水平,做好人员梯队储备。

7实施后效果(见表1)

通过2年的专职呼吸道管理小组模式的运转,在气道管理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结果见表1。

8小结

气道护理工作是ICU抢救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组成项目,它的护理到位与否与病人的能否较快转归密切相关,护理不到位是引起病人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导致病人意外死亡的重要因素,可能会由此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纠纷。通过实施专职呼吸道管理小组的工作模式,并且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计划,将以前分散给多人的工作,集中由专人负责,不仅降低了气道护理风险,而且通过专人的专项指导年轻护士,年轻护士的气道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对推动临床监护室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惠,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6.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13-02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妇产科由于其专科性和特殊性,在临床上存在许多护理风险,如果护理不当或稍有疏忽便会造成医疗意外,发生纠纷,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范畴不断拓展、不断细化。限于有限的医疗资源,一味扩大护理队伍不够现实,因此,如何合理管理护理人员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体现护理人员的价值,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合我院护理人员的实际状况,我们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行了层级管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

1.1岗位设置 白班:护士长1名,主班护士2名,责任组长3名(每组各1名),责任护士和执行护士各3名。中班和夜班:责任护士和执行护士各1名。质控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构成为3名责任组长。

1.2工作流程 把病区所有护士除1名护士长和1名主班护士外,按受聘后的职称分成相对应的3组。护士长在层级管理中发挥着科室总体规划、组织调控、质量监督、与科室主任沟通、参与护士岗位考核及相关的行政管理。责任组长在护士长领导下管理本组的责任护士、执行护士及所管辖区域病人的一切治疗和护理,按照护理程序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并保证护理质量达到要求。中午和晚上由每组的1名责任护士和1名执行护士轮流上班。主班护士负责全科病人的医嘱传达、确认执行、电脑录入等工作,2天1班,另一天机动,由护士长负责调动。质控小组成员具有监督护士工作的任务,每月开一次例会,力争能够早期发现问题[1];每季度、年进行相应的工作总结汇报;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对个案进行跟踪评价,分析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2]。岗位分组要求:主班护士要求10年护师工龄及主管护师以上职称,能够合理处理医嘱、协助护士长做好行政工作的能力。责任组长要求8年以上护师工龄及护师以上职称,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独立处理本科室护理问题,在护士中具备一定威信。责任护士要求5年以上护师工龄及护师以上职称,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能够处理本科室常见护理问题。执行护士要求具有执业资格的在岗护士。

1.3制度建设 根据院护理工作制度建立符合妇产科的《妇产科护理工作制度》和《妇产科层级管理实施细则》,进行制度教育,明确分工协作。

1.4岗位培训 对各级护理人员采取集中培训和分层培训、理论培训和工作能力培训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岗位培训,同时培训《妇产科护理工作制度》和《妇产科层级管理实施细则》,以及质控标准和科室奖金,评优评先标准,做到人人知晓。主班护士:熟悉医嘱的执行要点和注意事项,增强责任心,培养统筹安排和应变能力;责任组长:主要培养其全面的专业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如讲课能力、总结传授经验的能力、开展科研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疑难护理专业问题的能力;责任护士:主要培养其管理能力、带教能力、爱护关心下一级人员的精神,包括病人管理、病房管理、下级人员管理、进修实习人员管理的能力;执行护士:主要培养其工作方法、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及敬业精神和尊重、关爱他人的精神。

1.5考察测评

1.5.1测评方法:(1)由质控小组制定考核具体内容,形式由现场检查、相关知识提问、抽查考核等组成。(2)主要为逐级考核和平行考核,逐级考核即由护士长考核主班护士、责任组长,责任组长考核责任护士和执行护士;平行考核即护士长对口考核和护士之间互相考核。(3)考核每月一次,质控小组每季度汇总分析,按个案跟踪分析评价护理质量,如产后出血护理等。

1.5.2考核结果应用:(1)考核与分配。质控小组对各护士考核和护士互评所得的质量分,参照护理部《关于护理人员科内奖金二次分配的指导意见》,以积分方式参与奖金二次分配,护士长质量分为科内护士的平均分。(2)考核与岗位。定期统计分析各护理小组和护士质量分,与配置主班护士、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评优评先挂钩。

2效果

实施层级管理2年来与实施前2年相比较,我科护理质量发生明显变化:会阴三度裂伤为零;切口感染率从3%降低到1.3%;一般差错率从0.7%降至0.3%;主管患者的满意度从85提高到97。其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也发生明显变化,具体体现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良好率从77提高到95;表扬信和锦旗数量为实施前的3倍;工作成就感明显增强;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各种工作关系均明显改善。

3讨论

妇产科由于科室的特殊性,护理工作的好坏对患者病情往往有重要的影响。而护理工作质量不仅取决于护士的业务水平,而且与有效的管理密不可分。近年来提出的层级管理就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层级的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它能发挥各层级成员的工作能力及潜力,强化护理管理,推进护理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机制创新,从而建立职责明确、权责统一、能级管理、监管有力的护理管理体系[3]。

3.1我科实行的层级管理制度,首先明确岗位职责和相应的职责考核,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通过制度管理,确定了每一位护士的职责范围,使得责任由上到下和由下到上负责,落实到个人,并与奖金评优评先等挂钩,配合培训增强护士的责任心,避免因责任心不足而出现的低级错误,有效避免医疗意外的发生,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3.2通过整体培训和组长负责制,把工作能力强的护师提到责任组长的岗位并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和能力,使护理组织结构得到了有效的调整,解决了阻碍护理质量提高的根本因素,从而使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护理专业技术骨干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护理队伍各种人才有机构成的综合实力相关。

3.3自上而下,由技术骨干带领的技能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测评制度使护士整体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并激发自觉学习提高技能的动力,使各层级护士水平都有提高。

3.4层级管理还体现了各层级护士的价值,使得高年资、能力强的护士脱颖而出,根据特长和能力分配工作内容,避免有能力的护士过多地陷于常规工作而不能发挥其优势,提高效率,避免人才浪费,体现个人价值。

3.5层级管理通过季度年度会议,总结了得失,并用PDCA的方法实现了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学科建设和高质量护理队伍建设[4]。

参考文献

[1] 李珑,王裉妹.层级管理法在临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7(7):1275-1276.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篇(4)

结 果

护理问题的分类与原因见表1。

护理问题的分布:查对不规范、护士应急能力差主要发生在内科无菌操作不严、仪表不整主要发生在外科而急诊科主要是负责对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经过近年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操作的模拟训练、考核达到人人过关因此急诊科夜班护士问题较少;外科因大部分科室都有ICU或加强病房夜班护士人值班若遇危重病人抢救、疑难操作人互相协作完成但因外科工作量大护理人员随意性大无菌操作不到位、护理记录不规范;而内科大多都是一个人值班尤其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若遇个病人同时抢救就感到力不从心手忙脚乱。针对这些问题从8年1月开始护理部要求大内科夜班增加1名值班护士尤其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必须个护士值班病房护士长排班时做到新老搭配合理排班确保抢救病人顺利进行及时处理突况保证病人安全提高夜间护理质量减少护士工作超负荷现象减轻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1]。名护士值夜班确保了长期医嘱查对及时安全符合查对要求。

不同学历、职称与护理问题:夜班护士出现问题主要以年轻护士比例较大安全意识差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差记录不规范。作为护理管理者在班次和科室人员的安排上应按职称、能力等分层次上岗特别是ICU、加强病房、急诊科等重点科室要建立培训后准入制度。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安排各个班次、各个时段的护理力量将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落实到各个时段实现高年资护师对低年资护士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把关[]使低年资护士迅速成长起来。鼓励低学历和低职称的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及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和经验成为有分析问题和理解能力的护理人员[]。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篇(5)

2委员会的工作内容

2.1定期开展委员会活动

每季度召开委员会会议1次,每次2h。内容包括:内部培训;各责任分区工作情况汇报与心得交流;问题与建议汇总;深入讨论方案及措施;工作布置。

2.2开展绩效知识技能培训

对全院护士有计划安排培训,聘请中国台湾、院外专家进行绩效管理经验分享。请会员对全院护士进行绩效考核原则、目的、各绩效考核方案说明、考核方法的培训。为保证考核公平、准确、统一,委员对护士长进行培训,包括:计分方法、Excel技术、模板应用。培训后各委员按责任分区进行个别疑问解答,去科室示范操作。委员会汇总全院问题、知识薄弱点,统计整理后对共性问题在院局域网上公开答疑。

2.3确定护理绩效考核方案

绩效管理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综合评定,以正强化为激励手段,激发护士潜能。根据分层管理原则及医院5年计划,将医院目标分解到3个层次的考核方案中。采用问卷调查、团体讨论和观察法,对临床护理岗位进行分析,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岗位,在护理时数及夜班积分上,兼顾岗位、风险、技术与责任,拉开档次,体现多劳多得。考核指标权重分配通过建立优先矩阵、计算初始和归一化权重系数及一致性检验等步骤,计算出各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通过专家讨论、领导逐级确认,结合客观、主观因素,确定各指标权重分数。各考核标准包括:构面、项目、计分、考核频率、给分标准及说明。护理人员考核指标的确定,为护士指明了努力方向,约束了个人行为,同时目标考核量化、细化到每一个岗位,体现不同岗位、能级的价值,激发了内在的积极性。护士长目标考核中能观察、可量化的指标,将控制与激励相结合,促进护士长管理目标完成及护理管理能力的提升。考核设立的嘉奖项目为支持医院政策、科研科教2大项,发挥正向激励作用,促使护理人员钻研业务,提高专科素养和专科护理水平。护理单元考核目标以改善团队绩效为目的,促进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保持一致,最终实现医院的总目标。

2.4设计标准模板

绩效考核数据统计工作是琐碎而复杂的,为保证各项数据计算正确,有据可查,保证绩效考核发挥实效,委员会应用Excel2010软件,设计制作护理绩效考核统计标准模板,全院统一使用。模板分护理单元、护士长、护理人员考核模板3类,按考核需要对应使用。护理人员考核表由12个子工作表和1个汇总表组成,12个子工作表为每个月数据的具体明细,汇总表为全年数据的汇总。使用中注意保持表格的序号与姓名对齐;在职称、工作年限、带教、护理质量、工作量、担任科室职务、科内团队合作、扣罚、奖励栏输入数据;职称得分、工龄得分、工作量得分、总得分、绩效合计数据由公式自动生成。护理单元、护士长核算模板使用方法同前者。模板可对全部子工作表以工作组的形式,也可以子工作表形式灵活操作:如职称、工龄等年考核数据,可以用工作组形式输入,其他月考核数据,每月以子工作表方式输入。

2.5简化计算流程

在众多项数据采集过程中,以工作量统计最为繁琐,耗时、易出错。委员会经过反复研究,最后确定应用医院办公自动化软件(OA)考勤系统将排班导出为Excel表格,用查找、替换方式将数据替换班次,最终求和得出每名护士的工作量。整个计算过程约10~15min,方便二次核查,提高了准确性。

2.6解决协调护理绩效考核中出现的问题

有效的绩效沟通是了解护理工作及绩效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护士绩效考核改革计划的制订、组织实施、绩效反馈及绩效评估都离不开护理部、护士长、护士之间的讨论沟通与交流[5]。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委员会建立沟通平台,充分交流,将考核过程变为分析思考过程,通过面对面个别谈话、集体座谈会、书面报告、电话沟通等形式,查找不足,谋划发展,努力创建和谐、健康的绩效考核环境。

2.7护士绩效满意度调查

科学、合理、公平地应用绩效考核分配护士奖金,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护士对绩效满意是护理绩效管理的内在动力。为评估护理绩效考核效果,了解护士对绩效护理考核机制的满意情况,委员会根据不同岗位,设计出临床护士绩效考核现状满意度调查表和特殊科室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1026名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收回调查表948份,满意度为81.6%。特别是原来绩效薪酬低、高风险、工作量大的科室,以及长期上夜班的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换岗轮科要求明显减少,维护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3委员会的作用

3.1全面推进绩效考核改革顺利实施

护理绩效管理是群体作业性强、考核指标多、涉及面广并且需要进行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考核,是一个操作复杂的管理过程。医院确定工作思路、5年规划后,委员会以此规划为目标,逐一分解,并结合绩效考核试行阶段6个试点科室半年来每个月绩效测算的经验和问题反馈,在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之间找到平衡点,寻找出可量化指标,拟定出绩效考核标准初步框架,邀请专家在委员会上讨论通过各项指标及权重。考核实施后,委员会每月及时地反馈考核结果,使护士长、护理人员了解不足与改进方向。在绩效考核目标引导下,各科室间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性竞争氛围,护理工作变他控为自控,积极性提高。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无论是方案制订和实施,还是具体考核和反馈,委员会都有坚强的组织做保障,使得各项工作得以落实,为绩效考核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3.2保障绩效考核数据准确、计算高效

保障数据客观、准确是护理绩效薪酬改革的基础。全院使用简化的计算方法、标准统一的模板,模板输入数据后由公式自动生成结果,保证计算方法统一、数据准确。全院数据每月归档,便于二次核查,体现了考核客观、公开、公正。

3.3协调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关系

委员会分配会员实行责任分区具体落实工作,范围遍及全院不同科室,其柔性和网状结构弥补了行政编制的刚性和垂直型领导的局限性。绩效考核的落实,使得多劳多酬得以体现。脑外科、神经外科、急诊室、ICU等工作量大、风险系数高的科室,绩效明显提高,与放疗科、口腔科、眼科等工作轻松的科室绩效收入差距显著拉大,部分护士产生不满,心理不平衡;还有部分护士过分着眼绩效,埋怨经常被安排的班次工作量系数低,认为护士长排班不公平。委员会的绩效沟通以对护士成长和利益负责为起点,在护士层面深入沟通,尊重并收集意见和建议,整理数据积极反馈给护理部、院领导;在护理部层面是参谋和助手,负责具体落实,完成调研、培训、测试、信息反馈。整个组织团体发挥了上传下达的作用。通过充分沟通,护理管理者全面深入了解护士的实际工作情况、思想动态、意见和抱怨、合理需求、日常管理中的问题,以及护理团队在完成绩效指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协调。护士了解护理工作是协作性较强的工作,考核只是体现相对价值,工作中和谐互助才是最重要的。有效的沟通使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相互理解度、信任度增加,确保了绩效考核在良性竞争的轨道上运行。

3.4会员综合素质提升,工作控制感增强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篇(6)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由于医疗体制、管理体系、服务质量和技术操作方面存在的欠缺、不完善因素而导致医疗损害及误解的事实,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均属于护理缺陷[1]。近年来由于护理工作职能的拓展、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等多方面因素,护理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对护理缺陷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护理部通过对近两年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汇总,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探索切实可行的护理缺陷管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全院发生的80例护理缺陷,均来源于科室填写的护理缺陷上报表。

1.2 方法:对80例护理缺陷按照《河南省医院护理管理与工作质量评分标准》中“护理差错事故范围”进行定性,将80例护理缺陷按性质、人员结构、科室、分类分别进行统计。

2 结果

从缺陷的性质看,以一般差错(37例)和疏忽(35例)为主,占护理缺陷的90%,大差错(6例)占7.5%,事故(2例)占2.5%;从护理缺陷发生的人员分布看,护士及助理护士(58例)占72.5%,是缺陷发生的“高危人群”,其余依次是护师(11例)、主管护师(7例)、实习护士(4例);从缺陷发生的科室分布看,普内科(10例)、普外科(9例)儿内科(7例)、妇产科(6例)发生频率最高;从缺陷的分类看,用错药(39例)居缺陷发生之首,占48.75%,其余依次是漏做治疗(13例)、不当的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意外伤害(9例)、药物外渗(4例)、沟通不良(4例)、标本采集错误(3例)、执行错误的医嘱或错误地执行医嘱(3例)、操作失误(2例)。

3 原因分析

3.1 人员因素:由于我院2007年整体搬迁后业务发展迅速,新增年轻护士比例较大,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护士及助理护士占全院护理人员的55%,而她们是临床护理的主力军,鉴于其临床经验不足、理论知识相对缺乏、风险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从而成为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随着临床经验的逐年积累、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更加成熟、工作重心的转移,缺陷发生逐渐减少。

3.2 管理因素

3.2.1 制度执行不力:“三查七对”是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操作程序,但是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因工作忙碌、责任心不强或经验主义等多种原因导致查对制度流于形式。

3.2.2 人力资源不足:普内科、普外科、儿内科、妇产科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科室”,与这些科室病人周转快、工作量大、高危操作多、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有关。

3.2.3 实习生管理不严:带教不严格,对实习生管理“放手又放眼”是导致实习生出现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

3.2.4 仪器管理不善:发生一例因输液泵设置的输液速度与实际不符导致输液速度过快的护理缺陷,与平时未注意检测仪器的性能和准确性,护士过分依赖仪器有关。

3.3 知识缺乏: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特别是对特殊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副作用等相关知识缺乏导致盲目执行医嘱或用错药物。

4 防范对策

4.1 建立并健全各项护理缺陷管理制度

4.1.1 建立护理缺陷和护理安全隐患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当事人及其所在的科室主动上报护理缺陷和护理安全隐患,凡主动上报者不予追究责任(护理事故或严重的护理纠纷除外),及时发现缺陷予以纠正避免不良后果者给予奖励。

4.1.2 建立护理缺陷分析和讨论制度:发生缺陷3天内病区组织召开护理缺陷讨论分析会,分析发生原因和管理上的漏洞,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处理结果。对严重问题护理部立即调查,根据情况处理,提出防范措施;对一般问题每月将问题汇总、分析,护士长会议通报。

4.1.3 建立护理缺陷登记制度护理部对每一例上报的护理缺陷详细登记,包括缺陷发生的科室、护士姓名、年龄、工作年限、班次、定性、原因、处理结果。各科室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记录缺陷发生的经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讨论意见等。

4.2 重视护理缺陷管理,实现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4.2.1 重视安全隐患管理“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事故隐患[2]。为了防微杜渐,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医院成立了护理缺陷管理委员会,各科室成立了缺陷管理小组,负责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及处理意见。

4.2.2 重视环节质量控制每年由护理部组织一次护理安全月活动,重点检查护理安全问题;每月由科护士长下科室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平时由护士长和护理缺陷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即时监控。关注细节,重视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护理缺陷管理常抓不懈。

4.2.3 重视护理工作流程再造与流程改进护理部成员轮流到各科室进行跟班劳动,掌握临床一线信息,针对频繁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跟踪调查,查找原因,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及时进行流程再造与流程改进,确保护理工作持续改进。

4.2.4 重视“高危环节”的护理管理监控。高危科室是指易发生护理缺陷的科室,如呼吸内科、普外科、儿科、妇产科等。高危护士是指新调入、新毕业、责任心不强、技术欠佳、有思想情绪的护士。高危病人是指新入院、新转入、疑难危重病人、特殊治疗护理和大手术后的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高危时段是指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和中班、晚夜班、交接班时。高危护理操作是指输液、输血、皮试、发口服药、手术前准备等。针对以上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督查、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4.3 加大护士培训与考核力度,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4.3.1 对全院护士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护理风险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每月由科护士长抽查考核护士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的掌握情况,培养护士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4.3.2 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模拟、考试考核、一对一帮助、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从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强化了低年资护士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提高了她们应对风险的能力。

4.4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护理部根据各科室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平均住院病人数以及床护比的要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并设立机动人员5―10名,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随时进行人员调整。各科室采用符合自身工作特点的排班方式,如:弹性排班、二线班、APN排班(APN排班是将不同层级、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排班,以保证每班都有两个以上护士值班的护理排班模式)。个性化的排班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篇(7)

三级护理业务查房是整体护理工作中一个集体评价和总结提高的过程。我院从2009年8月开始落实三级护理业务查房,使临床护理工作更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处理业务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护理查房的目的

1.1 跟进前期(班)护理工作,关注护理重点对象。

1.2 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了解并满足病人的需要。

1.3 建立层级查房,形成临床护士教育训练的长效机制。

1.4 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为接班或交班做准备[1]。

2护理查房的重点对象

新收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特殊检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患者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病重/病危,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患者,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患者等,压疮评分超过标准的患者、院外带入II期以上压疮、院内发生压疮的的患者[1]。

3护理查房内容

3.1了解患者病情、主要治疗、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3.2 对存在的疑难护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3.3 有潜在安全隐患的高危患者的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3.4 指导下级护士工作,改进不恰当或效果不明显的护理措施。

3.5 对疑难护理病例提出会诊或组织讨论。

3.6 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如基础护理质量,特、一级病人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病历书写质量等。

4护理查房方法和步骤

4.1 一级查房 每班系统自我查房1次,完成日常工作以后或与病情观察结合。

4.1.1 查房人管床的责任护士。

4.1.2 参加人员 管床的责任护士,学生。

4.1.3 目的跟进前期(班)护理工作,观察病情,评估了解病人需要和需求,解答病人的问题。

4.1.4查房方式与手段:询问,观察,体格检查等。

4.2 二级查房每班相对固定时间查房至少1次,特殊情况可增加。A班组长(高级责任护士)根据本班重点对象,结合当天上班护士的资质和水平情况作评估。对本组危重病人和特殊病人针对性选择性进行护理业务查房。每次业务查房15分钟左右完成。

4.2.1 查房人 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

4.2.2 参加人员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管床的责任护士,学生。

4.2.3 查房对象 重点人群。

4.2.4 目的 有针对性的指导下级护士工作,解决疑难问题,质量控制。

4.2.5 查房方式与手段询问病人,评估病人,查看病历,听下级护士汇报等。

4.3 三级查房每周查房2-3次,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要,结合本周工作重点和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决定查房内容和重点。每次业务查房15分钟左右完成。

4.3.1 查房人护士长或专科护师。

4.3.2 参加人员护士长或专科护师,高级责任护士,管床责任护士,学生。

4.3.3 目的指导培训护士,解决疑难问题,检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了解病人对护士工作和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

4.3.4 查房方式与手段询问病人,评估病人,查看病历,听下级护士汇报,检查各种登记本等[1]。

5 护理查房流程

5.1 物品准备推车、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手电筒、必要的病历资料、手消毒液及专科用物(如叩诊锤、皮尺等)。

5.2 入室与出室查房者、管床责任护士、其他护士、护生、推车(可根据情况调整)。

5.3 站位

患者右侧--查房者。

患者左侧--依次为管床责任护士、护士、护生。

床尾--推车。

5.4 查房者问候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查房及目的。

5.5 管床责任护士报告患者病情及护理情况:以24小时为主,主要为诊断、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用药和治疗、生命体征、特殊管道、专科护理情况(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护理难点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5.6 查房者进行专科护理检查,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情况。

5.7 查房者评价护理效果,针对护理难点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导下一步护理措施。

5.8 查房者将指导意见如管道护理,书写于“护嘱执行单”,管床责任护士根据护嘱实施护理措施。

5.9 查房者总结,感谢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5.10 管床责任护士将查房提出的客观情况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并注明“护士长或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XXX查房”。如需邀请相关专科护士会诊,要记录“请××专科的护士会诊”。会诊后要记录“××专科的护士××的会诊意见”。

6 实施三级护理业务查房特色与创新

6.1 管床责任护士对患者系统的整体护理查房、采取护理措施是个自主管理过程,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能动性。

6.2 护理组长及管床责任护士参与到护理措施决策并指导督促管床责任护士有效落实,是个参与管理过程,增强了护士积极性及团队合作意识,使护理工作计划和目标有效完成。

6.3 护士长在三级查房管理中与二级护士不仅指导落实护理措施,指导中实施了情感沟通管理,并在三级查房中体现护士在工作中学习、交流中学习和专业培训,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实施人才开发管理。上级查房的督促指导,使护士工作责任感增强,主动完成各项基础护理措施、健康宣教等工作。开展三级护理业务查房,充分发挥了各层级护士技术优势,加强了团结协作意识,增强了护士工作凝聚力。

7体会

7.1 关注护理重点对象,更明确护理目标。通过三级护理业务查房(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的落实,使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情况做到动态了解,并且对本组(本病区)重点或疑难护理对象做到心中有数。

7.2 树立“以病人 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深入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护理质量。三级护理业务查房的实施,通过查房对病人评估下诊断订计划上措施反馈结果跟进评价的过程方式,注重护理工作的动态性,使繁锁的护理工作变得有计划,做到忙而不乱,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7.3 形成三级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护理安全。通过三级护理业务查房,使上级护士能对下级护士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和分析问题,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或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预防或整改措施,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士的风险识别能力,将护理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提高了护理安全。

7.4 加强护患沟通。通过查房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恰当的语言使患者感到亲切,同时也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宣教指导,主动服务使护士工作更贴近患者、帖近临床、贴近社会,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满意度从89%上升至98%。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篇(8)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15-01

根据卫医政发[2010]7号文件,《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必须全面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门诊是医院对外开放的窗口科室,同时也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沿。护理工作点多,面广,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直结影响护理效果[1],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注重护理质量监控,保障护理安全

1.1 加强护理职业安全管理,规范护理工作流程:专病门诊每日抽血量最高达900人次,实施系统全面的管理控制。要求每位护士静脉采血时,严格按流程操作,戴手套完成操作,执行一巾一带,每结束一位患者的静脉采血操作后均用“爱维佳”护手液消毒双手,如遇手套破损等原因,应及时洗手更换;一次性空针、针头等利器应直接放入密闭利器盒内统一处理;护士接触利器或玻璃器材时,应小心谨慎,如有受伤,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1.2 加强感染控制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提出“承诺支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因门诊环境特殊,我科所有治疗操作区域利用中午休息时间12:30~13:00进行空气消毒,每月月底进行空气培养。科室设有感染控制质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各岗位组长组成,每月定期召开会议,提出存在问题,讨论整改措施。

1.3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抢救仪器及药品由治疗护士专人负责保管清点,及时检查维修,消毒补充,确保抢救仪器处于良好应急状态。门诊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发展各不相同的人群,针对本科室情况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如门诊肾活检术、门诊腹膜透析置管术、停电,停水等应急预案。

2 完善环节质量管理,保障人身安全

2.1 建立环节质量检查体系:专病门诊建立三级护理安全监控,即护士长-行政值班员-安全监控护士。其中行政值班员,由科室工作五年以上的护理组长每天轮流值班;安全监控护士由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科室备有总查登记本,每天安全监控护士负责检查当天全科室的各项仪器、设备、水、电、门、窗等安全,行政值班员负责巡视、协调各岗位的安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护士长。在第二天科室早交班中,由行政值班员结合工作情况汇报,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并作书面记录。护士长运用现代护理管理理论,重视护理安全质量的效果评价及质量持续改进,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结合岗位工作,寻找“易出错的环节”,尤其对出现的护理差错,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使环节质量管理由护士被动监控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2]。

2.2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落实职责: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是降低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前提[3]。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安全知识讲座,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并将医院、护理部或科室的最新安全信息传达到科室每一位人员,对于其它科室的安全通报进行讨论借鉴。安全监控护士每周对消防通道及消防设施等进行检查并登记。新入科护士必须通过安全培训考核方能上岗,保证全科护士经过安全培训考核通过率达100%。

3 提高质量管理体系,保障财产安全

3.1 创造安全的医疗护理环境:美国的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员会(JCI)2008年在《医疗救治的核心》一书中提出“每天人们都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托付给各类医疗机构。同时医疗机构也有责任为患者提供最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和其他需要的服务。”在门诊区域设立监控探头,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每天下班前一小时由安全监控护士至监控室查看当天监控录像,发现问题及时向医院治安办及科室领导汇报采取措施;公共区域设立引导性标识,如洗手间、安全出口、楼层导识牌等标识,挂号区域设立一米线,侯诊区设有安全提示标识,如防滑、防跌倒、防烫伤、防盗窃等标识,设备层设有禁止吸烟、严禁烟火等标识[4]。

3.2 加强安全科普知识宣教:挂号及候诊大厅的电视定时滚动播出安全知识讲座,最新医院安全信息或安全新闻转播。医院治安办每天定时配备保安人员随身携带扩音器播放安全提醒相关内容并在楼层间巡视、查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009年对我科500位专病门诊就诊患者的安全调查显示:总满意度为99%(与2008年度相比上升10%)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必须与时俱进,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并围绕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潜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确保专病门诊的安全开展,使医院和患者得到了双赢。

参考文献

[1] 郭惠丽,曾晓霞,岳宏.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267-268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篇(9)

1、在 2017年,我科全年共护理病人 2055人,住院床位日为 18634, 床位使用率为 106.4%,全年无护患纠纷、 投诉,病人满意度达 100%,电话回访满意度达 100%。

2、进一步改革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分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并为所负 责的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 。

3、继续实行科学化排班,注重年资新老、能力强弱的搭配,并能充 分体现对病人的连续观察。

4、护士长每天对科室危重病人进行评估,检查护士掌握所负责病人 的诊疗护理信息,督促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和心理护理。

二、临床护理质量

1、建立护理质量质控小组,职责分工明确,每周开展质控检查有记 录,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安全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治疗、给药前严格三查八对。

3、规范使用“腕带”,使用合格率 100%。

4、规范使用各种护理警示标识,逐步提高使用正确率。

5、正确评估高危患者跌倒 /坠床、自理能力、管道滑脱、压疮的风险 因素,评估率 100%。并落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6、急救物品齐全,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定专人管理,班班交接,质 控护士不定期检查,急救物品完好率 100%。

7、加强药品的安全管理,专人负责,每周清点。高危药品有标识,定点存放,定点配置。

8、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全年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13 例;

所 有护理不良事件均有原因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

9、认真落实各项护理,确保全年住院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10、加强安全管理,全年无护理差错发生。

三、院感工作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护士长及质控护士 定期自查。

2、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我院医疗废物管 理相关制度的要求正确处置医疗废物。

3、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逐步 提高手卫生依从率。

4、无菌物品合格率 100%。

5、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 100%。

6、积极主动接受院感知识培训。

四、培训学习

1、每月开展专科知识培训, 骨干护士在科内组织开展护理技术操作 培训及分层次考核。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达标率 100%。

2、完成所有轮转护士和实习生的理论和技能培训, 并且全部通过出 科考试。

护士长管理培训班汇报篇(10)

根据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开展的要求以及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我院为例,2011年新入护士144人,2012年新入护士124人,占全院护士的30%。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但思想不稳定、角色适应不良、沟通能力欠缺、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匮乏、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也成了临床上最具安全隐患的人群,使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深受影响。对新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不仅是护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基础,也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安全和舒适的保证[1]。为使新护士尽快转换角色,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我院护理部从2012年4月起优化新护士培训工作,开展新护士培训路径化管理模式,使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逐步得到完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新入护士144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1.3岁,本科10人,大专117人,中专17人,2012年新入护士124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8岁,本科14人,大专95人,中专15人,两组新护士年龄、学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我院护理部将路径化管理模式运用于各科室对新护士的培训上,制定了新护士培训路径统一模板,设有全院统一的公共项目;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在护理部总体思路的引导下,增添专科项目,成为具有各专科特色的专科培训路径。共分为三个月完成,具体内容如下。

1.2.1第一个月:科室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培训内容包括:(1)科室培训:病区环境、科室基本概况、科室规章制度。(2)理论考核:护士职责、护士条例、主要核心制度、护士消毒隔离考核标准、护士行为仪表规范、服务规范、技能操作注意事项等。(3)技能考核:十项基本技能、各科室专科技能。

1.2.2第二个月:专科理论技能和临床实践培训

在巩固第一阶段理论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培训内容包括:(3)理论培训: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公共、专科应急预案、专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急救物品、常规器械、仪器设备、药品管理制度、专科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专科基础理论、常用仪器设备操作程序、注意事项、护理核心制度等。(3)技能考核:十项基本技能、各科室专科技能考核巩固。(3)护理文书:体温记录单绘制、患者出入院处置单、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单、护理交班报告单、各种物品交接记录本。

1.2.3第三个月:临床实践能力培训

综合前两个月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评价,主要包括:护患沟通的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能力、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能力、护理技能操作现场考核评价。

1.2.4培训考核方法

采用科室分带教老师培训考核新护士;护士长、总带教老师审核培训效果;护理部检验考核科室培训效果的层级培训管理模式。由分带教老师根据路径在规定时间内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按照每名新护士的学习能力安排培训考核时间;科室护士长、总带教老师根据分带教老师培训考核完成时间进行审核考核;通过院级的各项考核来检验科室的实际培训效果。在新护士轮转期间能够接受不同科室系统化、个性化的培训,使科室对新护士培训有章可循,达到指导与规范作用。

1.3观察指标

在实施路径化管理模式的培训方法前后对护士的护理基础知识和护理能力技能进行考核,技能考核成绩≥9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成绩≥85分为合格,同时调查新护士不良事件及服务投诉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两个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治愈天数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护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较前有明显提高

2011年护理部对新护士岗前培训考核汇总:(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合格率40.28%,平均分数:82.81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57%,平均分数:86.94分。2012年护理部对新护士岗前培训考核汇总:(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合格率67.2%,平均分:88.2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73.7%,平均分数:93.7分。见表1。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对比(例,%)分组例数技能考核平均分理论考核平均分技能考核合格率(%)理论考核合格率(%)对照组14486.94分82.81分57%40.28%观察组12493.7分88.2分73.7%67.2%

2.2不良事件及服务投诉发生率明显下降

2011年(对照组):全院服务投诉及不良事件报告31例,其中一年内新护士发生11例,占全院比例的35%;2011年新护士144人,发生人数11人,占总数的的8%。2012年(观察组):全院服务投诉及不良事件报告14例,其中一年内新护士发生0例;2012年新护士122人,发生不良事件0人。2012年新护士(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2011年新护士(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路径理念是一种高效、低耗、程序化、标准化,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先进管理模式[2]。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继续教育的前提,是护士从事护理职业第一阶段的培训,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所接受的继续护理学教育,影响护理学科的发展[3]。临床路径教学法强调了时间性、计划性和目标性,从而保证了培训的质量[4],我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开放床位1400余张,通过新护士培训路径化管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无论是从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还是从病人满意度、培训考核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液体出错率等方面均得到大幅提高。使新护士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带教老师责任心增强、带教较前更具体、全面;使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实行培训路径前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均能体现此项管理创新的优越性。

作者:王莉 孙琛 潘霞 张静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护理部

参考文献

[1]朱小平,姜广荣,耿东霞,等.新护士阶梯式培训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3,28(4):62-64.

上一篇: 工艺管理论文 下一篇: 制定采购部门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