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经验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26 08:03:39

实习经验总结

实习经验总结篇(1)

一、不怕多问,理解客户需求。每个客户表达方式不一样,有些客户会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来说自己的业务需求,不要怕麻烦,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复述客户的需求给他们听,确认你的理解是对的,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实习经验总结篇(2)

在妇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妇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

实习经验总结篇(3)

从2012年起,医学检验专业划分为医学技术类,学制4年,其中临床实习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实习是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转变为临床检验工作者以备将来独立工作的关键过程[1],因而必须重视临床实习。本科室作为本地区重要的临床实习基地,多年来一直承担多所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教学任务,该文总结教学经验并探讨改进措施。

1加强临床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和毕业生的质量[2],基地的质量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两个方面。

1.1重视设施建设

科室的检验仪器设备是实习基地的硬件设施,其规模、先进性和现代化程度影响着实习学生能否完成实习任务及任务质量。本科室密切关注检验设备的高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适时更新仪器设备,开展新项目,不仅体现出临床检验的新阶段、新情况和新需求,也拓展了实习同学的医学检验视野,加强了检验与临床的联系,既弥补了实验教学常常滞后于临床发展的不足,也激发了实习同学对检验医学更多的思考,使其能够更有兴趣地关注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前沿,从而实现从临床实习到实际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1.2重视师资建设

带教老师水平是基地建设重要的软件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实习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要求带教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3]。带教老师不仅要严格按照实纲和计划指导学生实习,也要将理论与现行检验项目相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用理论解释临床检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要求各临床检验组定期开展相关专题讲座,传授临床工作经验,介绍新方法新技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学习医患沟通技巧,使其逐步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科室鼓励带教老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学习班和教学技能培训班,掌握最新的医学进展和教学技巧等,不断提高带教老师教学水平。

2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是实习基地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本科室借鉴和应用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临床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标准化实习基地。

2.1规范化教学内容的制定与管理

实习前的相关培训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实习生必需进行包括生物安全教育在内的岗前培训,使其明确实习计划和要求,熟悉科室设置、设备设施和规章制度等,尽快完成从在校学生到实习生的角色转换。教学内容的制定以实习教学大纲为准,因此,首先要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减少或删除已经被临床淘汰的实验内容,重点介绍临床常用的实验内容和新实验方法;其次,教学大纲应注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检验思维的培养,如增加快速仪器故障处理,结果判读以及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实习同学经过培养后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不仅要随着教学大纲的改变而改变,也应该随着临床检验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所以科室要求各临床检验组专业主管每年在实习生轮换之际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以适应新一期实习生的临床教学。

2.2规范化分级教学和定向培养制度

本科室接受不同学历层次的实习同学,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据此规范实习教学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带教老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级教学和考核;针对学历专业知识技能的侧重点不同,进行定向培训;使他们分别具备未来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技能和素养[5]。近年来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对检验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临床实验室的技术操作,质量控制和现代化管理,还要求掌握相关临床医学知识,具有参与临床查房及会诊的能力[6]。本科室重点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到检验医师的培训过程中,为今后的职业规划做出参考。要求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检验相关课题,学习科研设计培养务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将医学和科研密切联系在一起。

2.3建立完善的考核管理体系

规范化的考核体系是检验实习效果的保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建立完善的个性化考核评估系统,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检验报告审核能力、临床沟通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核。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给出建议,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改正,获得提升。科室定期开展相应的月度临床带教总结,月度实习同学座谈会,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带教过程中的“教”与“学”问题,对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实施双向考核,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强化教学意识,提高“教”与“学”的互动性和积极性。

3实习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改进建议

3.1问题

临床带教老师和学校的专职教师工作性质不同,前者侧重于临床工作,且检验科室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上午且多数工作具有时效性,要求检验结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以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这样一来,临床带教老师兼顾临床、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时间和精力不足,难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另外,带教老师存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不统一的情况,不同同学接受知识的能力和角色转换适应程度不同,还可能面临就业压力,导致部分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高。

3.2改进建议

作者从多年的临床带教经验和实习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3.2.1坚持做到教学和管理以学生为本加强科室与学校和学生的沟通,加强带教老师与实习同学的互动交流。指导老师对学生共享知识的程度越多,就越能积极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意愿[7]。因此带教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临床实习最关心的问题,更要慷慨传授临床检验知识,为学生制作“学习动机策略问卷”(MSLQ)[8],以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实习同学对知识需求的共性和差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做到教学方法和内容有的放矢,使教学活动效果事半功倍。

3.2.2努力提升教育基地的“软件”建设和管理内涵相对于硬件设施,基地软件内涵建设更为重要和紧迫。因此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从体现价值的角度充分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设立奖惩政策,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科室要为师资培养打造良好平台,帮助带教老师及时补充“营养”和“新鲜血液”。如科室可以为其提供参加对外学术交流,进修学习和深造等的机会,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开办讲座等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带教老师教学水平。

3.2.3进一步做好实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估实习效果的检测要靠一套完整有效的考核评估制度。制定考核评估标准要力求覆盖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各检验专业组出科考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笔试、现场技能考核、临床案例分析和检验结果解读、经验交流和讨论等,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和技能大赛开展评比活动,增加学生对实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检验科的临床实习是检验专业的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转化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医院,我们希望通过对“教”与“学”的不断总结和改进,更规范化培养检验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慧,卢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1):969~972.

[2]赵莉平,权志博,周雪宁,等.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临床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8):112~115.

[3]荣梅生,明丽娟,马文静,等.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基地现状分析与建设[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01):126~128.

[4]申春梅,贺乐奇.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方法规范医学检验临床教学[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5):639~640.

[5]王堃,易斌.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1):9~11.

[6]陈克平,李丽,芦慧霞.医患关系趋紧状况下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11):1185~1188.

实习经验总结篇(4)

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XX】11号)和《马鞍山市职教中心教师管理条例》的文件精神,特制订《马鞍山市职教中心建立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实施办法》,明确专业课教师下厂实习的目的,根据专业不同提出具体要求和主要内容,完善相应组织管理。全体下厂实习人员名单报教育局人事科批准备案,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核和登记制度,并将到企业实践的情况作为教师将来的职称评审、职务聘任和考核的依据。

2、专业教师下厂实习的具体要求

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一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二是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和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三是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四是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专业实训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五是提高教师本人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好的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利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实习结束时实习单位出具综合鉴定,本人完成实习总结报告。

3、专业教师下厂实习的组织形式

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可根据培训需求和客观条件,采取到企业生产现场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或培训岗位上操作演练、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学校及职能部门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更多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去,切实提高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实际效果。鼓励教师带着问题或项目下到企业,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项目研究的需要,确定到企业实践的重点内容,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做到把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企业实践活动。

4、专业教师下厂实习的后勤保障

实习经验总结篇(5)

科教科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安排护生到科室进行实习,科室护士长再根据本科特点,按计划安排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必须是本科室的业务骨干,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沟通技巧。护生进入科室首先接触的是护士长和教学秘书,应坚持护士长和教学秘书首日临床带教负责制,使护生充分感受到重视,缩短心灵上的距离感,对尽快消除护生的陌生感,建立实习信心、积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根据护生实纲的具体要求和感染性疾病病种多、季节性强、有传染性等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目标和带教计划,向护生传授专科知识和技能,讲解护理要点,并根据每个护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施教。

2 入科教育,明确实习任务

入科第1d,教学秘书登记护生基本信息。由护士长和教学秘书负责初步介绍科室环境、专业特点、抢救药品、物品、设备情况,熟悉病区的布局及物品、设备的摆放位置、各班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及工作制度,介绍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种类及其治疗、护理常规,常用的及特殊的技术操作。使护生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以便尽快开展工作,同时使护生明白在本科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包括需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治疗或护理患者种类及数量、教学查房、科室讲座等,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基础护理操作与专科操作。感染性疾病科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患者较多,在传染病的预防、消毒隔离,特别是职业暴露方面的知识是我们科重点带教内容。

3 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角色,促进学习效果

护生从学校到医院,一部分无法适应新的角色。进入临床实习,原来规律的学校作息时间被打乱,每天面对的是表情痛苦或不断的患者,加上患者及家属对实习生的不信任,以及陌生的环境,使护生感到恐惧,甚至有些有厌学、逃班的情绪。身为带教老师,既担任长辈的角色,又具有朋友的义务,要主动关心护生的生活和学习,及时与护生进行思想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她们大胆地说出心里话,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绪,尽快适应新的角色,轻松愉快地实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

4 加强护生自我防护意识

感染性疾病科大部分都是传染性疾病,职业防护意识很重要。护生初到科室都会有恐惧、紧张的心理,大多数同学听说是感染性疾病科就非常恐惧,甚至有的就直接不来实习。带教老师要对护生进行职业防护知识教育,让其掌握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消除其恐惧心理。在临床工作中加强护生防护技能培训,规范护生的操作行为。进入污染区或接触患者均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并每天更换。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定要戴好口罩,同时做好开窗通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工作。接触消化道感染患者手卫生显得尤为重要,教会护生洗手的正确方法和洗手指针。接触血液、体液、进行各种穿刺时应戴手套,教育护生一切操作要谨慎小心,防止利器、针刺伤。如果发生针刺伤,不要惊慌,立即告知带教老师,并按照感染性疾病预防要求立即将血液挤出,用3%的碘伏消毒,然后根据感染病原进行相关的防护。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 针头、刀片、药瓶等锐利废物放于防渗漏、防穿刺的利器盒内,禁止将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帽。

5 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校学习,主要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大量操作技能靠临床实习来培养。由于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以致护生最初面对临床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时不知从何入手,感到学非所用,或出现动手不动脑的现象,即使部分在校成绩十分优秀的护生,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临床护理工作技能强,操作多,工作繁琐,责任重大,服务要求要细,时间连续性强,常使护生无从适应。护生常常只愿学习打针、输液等技术性操作,轻视翻身、拍背等生活护理。带教老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实习带教中,要求老师本着一切从严要求的原则,以身示范,所有的护理操作正规化、标准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不能疏于检查学生的实际落实情况和效果。要让学生多操作,不能放任不管,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护生参加轮班制,带教老师要充分利用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将护理、操作重点、难点教授给护生,如晨晚间护理时,用正规熟练的操作进行示范或教授,护理查房时选择典型的病历讨论,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得到理解和验证。

6 指导学生做好临床药物治疗

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作业,与患者的生命关系十分密切,药物治疗时护士必须熟悉临床用药知识,正确掌握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状况和精神状况等个体差异进行调节。掌握抢救药物的应用,特别是有些药物在静脉给药时有特别规定。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做好用药后观察,注意用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

7 指导学生护理文书的书写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和的问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医疗文书的质量往往会影响到医疗纠纷的结果。因此,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与法律的关联,体会到法律的神圣和尊严,让学生反复练习护理文书的书写,严格把关,坚持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强调医疗文书不能丢失、涂改、隐匿、伪造或销毁。

8 重视护生素质培养,强调护士礼仪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带教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引导护生对待患者如亲人,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态度要和蔼,有礼貌。并要求做到语言文明,注重仪表,从思想上重视热爱护理专业,珍惜患者的身体及生命。让她们知道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目的。端庄的仪表与优美的体态,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再加上和蔼的态度,微笑的表情,动听的语言,不但能留给患者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能够引发患者精神上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患者对学生的信任感。

实习经验总结篇(6)

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广的实习的这一个半月里,自己学到的东西确实很多。在综合部里,我主要协助彭部长整理一下资料,在这过程里我解了一些关于计生、人事、合同、社保等方面的资讯;在车队的刷卡日还去帮助车队长刷卡和处理司机的一些问题。有时候感觉车队长的工作还是比较辛苦和有风险的,因为他们直接就工作在第一线,和各种各样的司机打交道,如果控制不好情绪,随时都会和司机发生争执。而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能够跟着营安部的部长们外出去办年审、终审、外车停场点检查,去汽车市场搞拓印和刑侦,卖车、还有一些新车的上牌等等。

我的确是幸运和幸福的。当然还要继续努力去学习和熟悉公司的运作!在广的里面,令我最深体会就是每个人都不断在学习更新知识和在进步,很喜欢这样的氛围!自己也不自觉地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使我觉得在广的的每一天都是那么充实!和大学时代的那种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现在我觉得,原来人生除了玩和学习,还有很多很有意义的事情的。

在广的里面,我很喜欢坐在旁边静静地听领导和一些车队长们对话!话语中虽然时不时夹带一些粗口,但仔细体会你会发现,他们的讲话都很有气魄,喜欢旁征博引,底气十足,恍惚无所不知,句句有理!偷听他们的说话成了我工作学习之余最喜欢的事了,在他们面前,我顿时觉得自己就是嗷嗷待哺,刚出生没多久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屁孩!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真的是很多很多的!

实习经验总结篇(7)

佛山市xx中学是佛山市南海区区直全寄宿高级中学,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学校坐落在南粤名山——西樵山的黄旗峰下,背倚名山,面临碧水,校园具有鲜明的园林特色,建筑群落参差,间有亭廊泉瀑,绿树异卉;点缀名家墨宝,励志牌匾;古朴,典雅,亮丽,别致;是师生工作和学习的花园、家园和乐园。

该校以“任重致远”为校训,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优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制度规范和情感感染相结合的治校方略,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学校喜欢,家长满意,教师留恋,同行尊敬,领导放心”的和谐校园。努力培养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适应时代生活的高素质的高中生。就教学水平来讲,在南海区仅此于石门中学。

实习期间,在高一语文科组长谢xx老师的安排和朱老师的指导下,我一共听了高一、高二、高三级组近40节语文课,包括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的散文单元、诗歌单元、作文训练,文言训练,试卷评讲,高二级组的古文模块、作文模块、试卷评讲,高三级组的古文模块及作文模块。在感受、学习各位语文老师的教学风格的基础上,一边摸索思考自己的教学风格。此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到不同学科的队友课堂上听课,观摩学习同龄人的教学风格。此后,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细心而全面地准备教案、尽量给同学们展示一个丰富有趣的语文天地。海中的教学严谨而细致,每一节课的教案在经过指导老师的审批之后,我都认真地修改完善,然后再到课室试讲三遍,第一遍是再次熟悉内容,第二遍练习从容淡定的教态,第三遍尽量使自己达到对教案内容游刃有余的状态。由于备课工作较为充分,因而课堂上也就形成了大方自然的教态和充实而有趣的课堂内容,此外,我注重课外文史知识的补充,充分发挥了大学所学知识,有效带动课堂气氛,也尽己所学,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

课堂上,在指导老师的意见下,我脱离了ppt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一来,对教学内容更加熟稔,思维更加活跃,而不会受到ppt的牵制,也不会养成依赖ppt的坏习惯。这一点,很感激朱老师的严格教导,两个月的实习使我受益良多。

实习经验总结篇(8)

库伯提出体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他强调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中心作用。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首先通过亲身的参与产生感觉或感受,接着通过对亲身经历或是通过交流、讨论观察到的感觉或感受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明确自己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学习者把反思和观察到的结果进一步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或理论,或者是对刚才所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因果解释,最后,学习者还要在新的情境中检验结论或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果检验得到了证实,学习暂告结束,即学生只要把发现的结论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进行应用就可以了。如果检验没有得到证实,将会导向新一轮的具体体验,一个新的学习循环又开始了。

二、体验式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就是通过大量的实践以培养学习者外语应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在具体体验过程中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主动应用到语言实践中。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对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从总结和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的教学模式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可使学习者获得成长性的发展。

体验式英语教学重心在于学习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技能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的问题,技能的高低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熟练不熟练的问题,而语言知识不会自动转换成语言技能或应用能力,体验式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为学生提供的是转换知识和综合应用语言技能的机会与情景,是把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实践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利用语言学习的“任务”让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实践活动,以任务为主线的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在应用为主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技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升外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体验式英语教学促进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化的因素

1. 体验式教学强调感受和体验,感受和体验是促进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首要因素

有调查认为,“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 这充分说明了“感受和体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体验和感受中才能内化所学知识。传统的教学中,学习者所获取的知识往往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因此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停留在主观感受上,也就是学习者只能想象知识的应用领域、而无从感受和体验、接触具体的情景和状态,也就是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或语境,去完成专项任务,这就为学习者及时提供一个运用知识和能力的空间,使他们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语言实践和切身体会交流之中,感受语言知识的应用背景、应用方法和应用领域。由此学习者得到真切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是全方位的,活性强,印象深,使学习者即时理解和及时体会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改变学习者主要依赖机械记忆的外语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性、自主性和能力。

2.体验式教学强调分享,分享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个体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范围狭小的,学习者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感受拿出来分享,每个人就会得到数倍的经验。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团体学习,它强调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动、学习者之间的动。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某个个体的事情,学习效率不仅仅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外界环境也会对学习者产生重要影响。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思维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可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不断反省、升华,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反思还可以发展理性思维的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发展持续学习的能力。

3.体验式教学强调总结与反思,总结与反思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必要因素

学习者把观点分享了之后,得到的是一些超过自己想象的、零散的信息,这时教师将引导学生在反思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形成积极的思维和价值观。传统的语言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知识的总结和反思,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没有真正地领会和掌握,而是简单的记忆,因此语用能力的欠缺是外语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总结与反思可使学习者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梳理语言知识要点。当然,个体存在着差异,有的学习者经过一次总结与反思就可以形成经验,而有的则不行,需要反复体验,或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体验,经过不断内化、调节才能够形成。总之,总结与反思使学习者学会向内学习,向内发掘潜能,发现影响语言习得的盲点、障碍,并及时予以修正,使学生的语言认知螺旋上升、不断深入,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用能力的提升。

4.体验式教学强调实践与应用,实践与应用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核心要素

将理论和实践建立有效的联系是体验式教学的精髓。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语言实践和应用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韦斯特曾指出:“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们试图以教代学, 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 脱离语言实践的外语教学不会有好的教学成效。所以在外语教学中,不能把外语仅仅作为知识来传授,而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具体情景、环境和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学习,调动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笔者曾用数控专业做实验班,在我院实训场所进行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时段:2学时;地点:柔性生产装配线实训室;教学要求:通过2学时的学习,每个学员用英语描述该生产线的工艺过程;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任务工作驱动,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咨询者。其教学过程实施程序为:导入复习→下达任务→成立小组→小组考察装配线→小组交流活动→各组选派代表介绍工艺流程→教师评价及总结。课上学生们表现出积极、踊跃、主动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参与讨论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灵活地把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单纯被动接受方,而是主动吸收方对信息,进行选择,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调整。在课后的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能唤起他们“我要学”、“我要参与”、“我要表现”的欲望,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学习效率高,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这样机会。另外,在语言实践和应用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更多的是学生获取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模式,这种思想、方法和模式可以对学习者的观念、意识、态度产生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5.体验式教学强调情景化学习,情境化体验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有效因素

学习过程处于各种模拟情境或创设的真实情境之中,使学习者在情景语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所学语言,提升语用能力。因为语言的运用是在一定的情景或语境中发生的,也就是说,语言运用离不开语境,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过程也与情景语境紧密联系。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语言习得不能过分依赖书本,也不能脱离语言运用的环境。只有在恰当的情景语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实践语言规则,才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情境在外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课并通过设置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在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进行英语教学,既可以把相关专业知识融入语言教学内容中,又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语境中进行语言的习练,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例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拥有校内实训场所,英语教学可以不局限于教室,可以延伸到实训室、车间等场所,真实的情景语境可以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产生一种真实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言习得成效。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感知情境与英语声音和文字的结合,理解、记忆和掌握的效果比单纯的听、读好得多。有人说,学习英语的成效是一可变函数,在智力认识活动一定的前提下,它的可变量取决于人的情感或情境因素,可见情境化体验对外语教学的举足轻重。

四、结语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通过感受、体验、分享、总结、反思、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外语教学成效和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构建有重要的影响和积极促进作用。实践证明,体验式英语教学能刺激学生主动建构,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有利于诱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内因,有助于学生认识活动的深入,认知的升华,情境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协调性、活跃性和实效性。总之,体验式英语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发展。体验式教学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体验式英语教学虽然具有多种优势,但同样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穿插进行,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使他们有机统一于外语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外语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经验与教育》[A]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选[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350

[2]Kolb,D. A. ( 1984 ) .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3][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朱小蔓: 《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6]施良方.试论北美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的关系[J].教学研究,1993(1)

实习经验总结篇(9)

当下,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尚处于不断探索改革的时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意识,导致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实验的热爱,且对于物理学科其他知识的学习也缺乏主动性;外加在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习惯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如此做法不仅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需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通过不断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及时转变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教师需尽快转变常规的教学方式,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前,教师可适时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将课题自然引出,确保教学方式的针对性,让学生了解物理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内容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即物质的三态主要是指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现?在学习《光现象》内容前,可以提出: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哪些?筷子斜插入水中,为什么看起来就像断了一样?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在学习《物体的物理性质》这一课前,提出:为什么固体的铁比融化时铁的密度要大?为什么汽化后密度更小?通过上述问题的提出,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以及实验,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积极寻求出问题的答案,进而保障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如此教学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习创新精神。

二、丰富物理实验教学的工具,加强实验教学演示的效果

为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力,并加深其学习印象,教师常常会在物理实验前进行实验演示,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学生对课堂物理知识有效运用,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极为有利。若实验设备不齐全或在实验中出现反应过快或过慢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及问题的发现不利。为使这种情况得以改善,教师可以辅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使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更加详细地呈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升华和凝华》这一内容时,由于呈现出升华(干冰升华、灯泡钨丝变细、卫生球变小)以及凝华(霜的形成、雾凇、冬天玻璃窗外的冰窗花)现象等实验较为麻烦,且反应过慢,耗时较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凝华与升华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固态物质不经液态变化便直接转变为气态的现象(升华)以及物质由气态不经液态便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在学习《力与运动》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使学生深刻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可将实验仪器小车作为对象,在其两端挂上细绳,跨过滑轮,其下端分别吊一挂钩,可加钩码,展开

实验。

三、鼓励学生总结实验经验,通过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开设实验的关键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深刻的理解,经过不断实验学习后,能熟练掌握知识,并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为后期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电阻实验时,为使误差减小,可通过“替代法”进行分析,并对实验方式进行设计,而对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摩擦力”的分析,可通过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的过程同样是学习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对物理的实验进行总结,归纳并总结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而形成系统化、全面性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效解决;此外,对于物理实验的总结还可以创新物理实验教学,使课堂的教学更具高效性。

总之,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实验辅助设备、不断引导学生总结物理实验经验,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观察、了解以及自主思考,勇于提出疑问,深入了解物理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

实习经验总结篇(10)

《新课程下高中生元学习能力形成研究》是玉林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A级课题,课题组成员,通过两年的调查问卷,对比实验,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教学工作实验,对在教、学、研等相关专业设计时应注意事项加以总结,提出了一套有利于学生元学习能力形成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研究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现状和课题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讨了“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第三部分,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结论。本文就第三部分“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进行总结和汇报。以便更好地推进化学新课堂的改革。

一、研究思路和指导思想

本研究以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为媒介,以现代学习策略、元认知为理论生长点,在高一化学教学中设计可操作的元认知优化训练方案:激发兴趣;规范和形成常规学习习惯;抓住学科特点培养学科思维和方法;通过自我提问法、目标激励法、时间管理法、自我评价法、阶段总结法等来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旨在寻找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学习监控力的方法。

二、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平行组实验设计,自变量是高中化学元学习能力训练。因变量是学生化学成绩、化学元学习能力和化学兴趣态度的改变。通过实验考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模式:(1)单组前后测设计G:01―X―02;(2)实验班与普通班对比实验。

三、实验目的

以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为媒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设计可操作的元学习能力训练方案,并考查此训练对“学生学习兴趣、化学成绩和元学习能力各维度的影响”,旨在寻找出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自我学习监控力的方法。

四、实验假设

1.元学习理论和新课程功能相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2.元学习理论和新课程功能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五、实验材料

1.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1)》,2007年3月第三版。本研究将元学习能力的训练渗透到该册书的教学中。

2.问卷调查表。中学化学学习过程的元学习能力问卷。该问卷是依据北京师范大学董奇、周勇编制的“学习自我监控量表”,借鉴王会丽等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有关量表,又经深入了解高一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分析归纳编制而成。经小范围预测后,对问卷初稿又做了进一步修改,最终形成该问卷。该问卷共50道测题,测量学生在学习中的元学习能力高低,共有三个方面八个维度,包括学习活动前的准备性和计划性,学习活动中的意识性、方法性和执行性以及学习活动后的反馈性、补救性和总结性。其中,准备性,如学习之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创设好学习环境,调节好情绪与精神;计划性,如学习之前做好计划,对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去学以及学习时间安排等进行计划;意识性,如上课时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讲这些内容,可能以何种方式讲这内容等;方法性重在一般方法、预习、上课理解、复习、课后练习五个亚维度所采取具体的方法,如预习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听讲时重在弄清老师讲课的思路,应采取理解记忆的方法,及时复习等;执行性的表现,如上课克服开小差的现象,坚持在完成学习后做其他事;反馈性侧重对学习状况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补救性要求学生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学习采取补救性措施;总结性意指学生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如总结自己或借鉴别人和书本上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不断提炼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该量表的评分办法采取六分制:完全不符合表示l,基本不符合表示2,有点不符合表示3,有点符合表示4,基本符合表示5,完全符合表示6。某学生在某维度所有试题的得分总和,作为该学生在该纬度的得分。施测所得的一致性系数a=0.97。试题分布见表4-1。

3.化学学习兴趣问卷。(见附录1)该问卷由杨育玲的《物理学习兴趣、态度调查表》改编而成,能反映学生对学化学习的兴趣程度。该问卷采取5分制评分办法,评分标准为: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说不清楚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l分。所有试题得分总和作为该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得分。分数越高表示兴趣越高。

4.实验前后的化学测试题2套(前测和后测各1套)(见附录2、3)。玉林市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和期考题。两套试卷都重视双基、突出重点,注重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考核,与生活联系紧密,有较强区分度,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水平。

六、实验对象的确定和无关变量的控制

本研究以博白县中学高一年级两个自然教学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0班学生作为实验组,11班学生作为控制组。这两个班学生都是按中考成绩高低三个层次随机抽取分班,所以两个学生总体情况比较均等,平均成绩相近。以学生的中考化学成绩作为划分依据,将成绩为84、100分之间者划分为优等生,将成绩在60、84分之间者划分为中等生;将成绩在60分以下者划分为学困生。被试构成情况见表4-2。

实验班和控制班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人数相近,可以认为学生基础基本相同。

两个班在学生人数、性别比例以及前测成绩等方面都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两个班由同一教师任课,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的授课总时数、课外作业量尽可能保持一致,且都要参加不定期的小测验、两次相同的月考,两次阶段性(考试期中段考试和期末考试)。使两个班学生这个变量具有初始的一致性,以保证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的程序

1.前测。以高一新生入学后摸底考试成绩为前测成绩(分班时按成绩由高到低循环排列,各班无显著差异),同时进行化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化学元学习能力问卷调查(前测)。

2.通过观察、谈访、问卷调查明确高一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和新教材使用状况,利用新教材特点设计学生化学元学习能力训练可行性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是自发形成的。实验组按元学习能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元学习能力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行。实验时间从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为期一学年。

3.后测。包括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调查问卷;学生化学学业成绩;化学学习兴趣水平测验题。

用对实验结果(调查问卷和前后测成绩)进行分析和处理。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学年实验,笔者分阶段对实验对象进行化学元学习能力水平、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进行检测。

定量结果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化学元学习能力前后测比较。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了《高中生化学元学习能力调查问卷》的调查,发放试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元学习能力分数均转化为百分制标准。结果统计见下表4-3和表4-4。

后测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元学习能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前后测对比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元学习能力训练后,实验班与控制班之间的元学习能力产生了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元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性提高。

2.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化学成绩前后测比较。以高一入学后第一次化学摸底考试为前测,试题经科组成员研究确定,信度和效度较高。以玉林市期末化学统考试题为后测试题,试题为专家命题,水平较高。两次考试流程正规、严格,全封闭流水账评卷,成绩客观,真实有效。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成绩的平均分比较,实验班高出对照班约0.03分;标准差S,实验班略小于对照班;Z=0.0180.05即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后,实验班比对照班学习成绩的平均分高出约16.01分,Z检验发现,Z=2.69>Z0.05=1.96,P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成绩对比说明,结合高中新教材特点实施元学习能力训练,能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前后测比较。

由表4-6可见,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前两个班差异不明显。从总体上看,两个班的兴趣水平分都不高。在经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后,重新对两个班进行了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发放试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结果统计见表4-7。

从上表可看到,实验班学生经过元学习能力训练后,化学学习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班的学生,说明根据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定性结果分析:

定量研究是围绕实验目的而设计的,数据只是反映实验结果的某些方面,本实验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本人还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变化进行定性的考查,发现实验实施后,实验班学生在下列几方面有巨大的变化。

(1)学习的自觉性加强了。通过确立目标,制订计划,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比实验前更喜欢学习化学,积极主动地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和作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再害怕“练习和测验”,而是把它们当作检验自己学习得失、方法正误的一种手段。自觉规划学习,自觉对学习进行归纳总结的学生人数也大大增加了。

(2)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了。通过问题清单训练,学生形成爱思考、爱提问的习惯。如在学习SO2化学性质时,我引导学生按物质类别,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有学生提出:既然SO2与CO2一样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很相似(如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都能与水结合形成弱酸等),那么SO2是否与CO2一样能与Na2O2反应放出O2?我立即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学生:你问得很好,初步具备科学家的素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接着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2Na2O2+2SO2=2Na2SO3+O2。但也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SO2可能被Na2O2氧化,生成Na2SO4。两种意见似乎都有道理,我没有立即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让他们课后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通过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以证明各自观点的正确与否。在下一次课上,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经过全班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的方法和结论。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自然容易发现问题,知识与能力就在这师生动态的交往中生成。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肯定和尊重,进一步鼓励了其他学生勇于思考、大胆质疑,把学习思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完全超出了教师的课前预设。很显然,这种超预设问题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效益是巨大的、长久的,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达到的,它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总之,经过训练,实验班学习风气浓厚,学生的元学习能力增强,思维活跃,学生不仅能及时完成课内作业,而且每天还主动地去阅读相关的课外辅导书,期考该班化学成绩成为高一年级最高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比控制班强了许多。

九、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的理论假设是成立的,即利用新课程特点结合元学习能力训练,按照元学习理论的原则、方法和策略进行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和化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成绩,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所以,结合学科课程在高一实施元学习能力训练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十、后记

元学习理论和化学新课程特点相结合既丰富现代学习理论,又发展了化学学习的方法论;有利于高中化教学由单纯传授知识为主(授人以鱼)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渔)的方向转变,推动了中学化学教法和学法进行更深入、更优化的改革,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主动求知创新,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2-98,135.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8-12.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张庆林,王永明.元学习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1996(3):34.

上一篇: 营运资金管理论文 下一篇: 高三班级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