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52-1054/S 国内刊号
  • 1001-3601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贵州农业科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贵州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微生物·食药用菌、畜牧·兽医·水产·资源昆虫、园艺·中药材、农产品安全·加工贮藏·农业工程、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农业经济

贵州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南油714的选育1-3

摘要:南油714系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用双低不育系南A 7 为母本、早熟双低恢复系614R为父本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产量突出,在2015年、2016年四川省区域试验中组内排名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平均产量为2 574.90 kg/hm 2 ;品质优,芥酸含量未检出,硫苷含量 21.55 μmol/g (饼),含油量43.76%;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于2016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油2016006)。

玉米自交系郑58及其改良系单株产量的遗传特性4-6

摘要:为郑58在玉米育种中应用提供参考,以玉米自交系郑58及其改良系H-1、H-2、H-3、H-4、H-5为母本,Mo17、PH5AD、丹340、PH4CV和昌7-2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研究郑58及其改良系单株产量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30个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平均为110.45%~173.25%,总平均为146.02%,其中,H-4×PH4CV杂种优势最强,达173.25%。H-1×Mo17杂种优势最弱,为110.45%。 Wr+ Vr的F+M项与Wr-Vr的F+M项均方差异显著,即玉米单株产量的遗传符合加-显-上位性遗传模型。单株产量广义遗传率与狭义遗传率较大且比较接近,该性状的加性效应大于非加性效应,很难受环境的影响,其变异有可能主要由遗传引起,可以在低世代对单株产量进行选择。

贵州武陵山区柚种质资源调查及消长分析7-10

摘要:贵州武陵山区地方柚资源种植历史悠久,存在很多农家品种优良株系,为给贵州柚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并保护有价值的品种资源,通过文献检索、走访座谈、实地考察、抗病鉴定和分子标记对该地区的柚资源种类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该地区种质资源的消长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共收集到印江红香柚、印江红橙、利王柚、红橙、思南红橙、石阡红香柚、石阡红橙、德江红橙Ⅰ、德江红橙Ⅱ及德江白橙10个农家品种,植株最长树龄达200余年,多数分布于农村房前屋后。收集到的柚农家品种均为晚熟品种,座果率高,丰产,无裂果现象,耐贮和耐寒性强,平均单果重500~1 500 g。在这些种质资源中存在柑橘嵌合体植株(德江红橙)、高抗溃疡病(印江红香柚和利王柚),以及商品性能较好的光滑小果型白橙。造成当地柚资源消长的原因是零星种植的农家品种株系有些商品价值较低,从而使其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甚至被砍伐销毁。此外,一些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使地方品种逐渐被淘汰。因此,需从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加大优势资源的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着手,从而保护和利用当地柚资源。

水中产胞外蛋白酶细菌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11-15

摘要:为蛋白酶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候选菌株及进一步研发奠定理论基础,从都匀市附近不同水域的20个样品中,采用酪蛋白平板透明圈法筛选产胞外蛋白酶菌株,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16S rDNA序列比对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鉴定,福林酚法测定其粗蛋白酶液的最佳酶活条件。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到可形成透明圈的产胞外蛋白酶菌株1 000余株,其中透明圈/菌落直径比( HC )均≥6.0,即蛋白酶活性均较高的菌株5株(S 1 ~S 5 );经形态学观察结合16S rDNA序列的比对分析鉴定,S 1 和S 3 为维氏气单胞菌( Aeromonas veronii ),S 2 为粉虱肠杆菌( Enterobacter tabaci ),S 4 为粘质沙雷氏菌( Serratia marcescens ),S 5 为福氏志贺氏菌( Shigella flexneri );粗蛋白酶液最佳酶活的最适温度,S 1 为50℃,S 2 、S 3 和S 5 为45℃,S 4 为40℃;最适pH,S 2 和S 4 为7.0,S 3 和S 5 为7.5,S 1 为8.0;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S 3 酶活最高,达44.32 U/mL,比市售产蛋白酶地衣芽孢杆菌酶活(37.26 U/mL)高18.95%。

药用植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16-19

摘要:药用植物蛋白质组学是药用植物功能基因挖掘、功能化合物代谢通路及功能机制等研究的有效工具。为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药用植物活性物质代谢通路及治疗作用机制研究2方面对药用植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桑树远缘杂交3个选育材料的性状及产叶量鉴定20-23

摘要:为桑树远缘杂交选育材料远杂1号、远杂2号、远杂3号的应用提供参考,对3个选育材料的性状及产叶量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个远缘杂交选育材料表现出发芽较早、发芽率高、生长芽率高、叶片硬化较迟、生长期较长、落叶较晚和产叶量较高的特点。经品比试验,远杂1号发芽率为80.70%、生长芽率为 22.31% ,比对照(湖桑32号)分别增加18.49和6.97百分点;春梢平均长64.3 cm 、夏秋梢平均长 100.5 cm, 比对照分别提高12.81%和 24.54% ;全年产叶3.06 kg/株,比对照提高23.89%。远杂2号发芽率为 65.23% 、生长芽率为16.50%,比对照分别增加3.02和1.16百分点;春梢平均长70.3 cm 、夏秋梢平均长96.2 cm ,比对照分别增加23.33%和 19.21% ;全年产叶3.14 kg/株,比对照提高27.13%。远杂3号发芽率为72.62%,生长芽率为17.03%,比对照分别增加10.41和1.69百分点;春梢平均长62.7 cm 、夏秋梢平均长91.4 cm ,比对照分别提高10%和 13.26% ;全年产叶2.78 kg/株,比对照提高12.55%。远杂1号、远杂2号、远杂3号均是稚蚕期食料供给的优良材料。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生理生化·耕作栽培
抗生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24-28

摘要:探明环境中抗生素残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烟农19和济麦22小麦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测定其种子发芽率、根长、芽长、幼苗干重、叶绿素含量及POD活性,研究4种典型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青霉素钠、阿奇霉素和头孢唑林钠)对烟农19和济麦22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和青霉素钠对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而低浓度(≤50 mg/L)阿奇霉素处理对烟农19和济麦22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低浓度(≤50 mg/L)的头孢唑啉钠对烟农19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稻瘟菌激活蛋白对白莲生长及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影响29-32

摘要:为开发一种高效、环保、多功能的白莲促生长剂及新型生物农药,以白莲为试材,研究稻瘟菌激活蛋白对白莲生长及其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瘟菌激活蛋白处理白莲的发芽率和叶片数分别较空白处理(CK)提高27.25%和53.28%;浓度为0.2 μL/mL稻瘟菌激活蛋白处理莲子的脯氨酸含量提高最明显,比CK提高59.37%,过氧化氢酶活性和黄酮含量分别提高59.04%和48.25%。稻瘟菌激活蛋白可有效促进白莲生长,增强其抗氧化活性。

外源脱落酸对秦岭高山杜鹃抗热性的影响33-36

摘要:探明外源脱落酸(ABA)对高温胁迫下秦岭高山杜鹃生理特征的缓解效应及其适宜的浓度,为高山杜鹃的引种栽培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以秦岭高山杜鹃(大叶美容杜鹃)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 mg/L、5 mg/L、10 mg/L、15 mg/L、20 mg/L、30 mg/L)ABA对秦岭高山杜鹃3种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叶绿素含量(Chl)、相对电导率(REC)等抗热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及ABA质量浓度的增加,SOD、POD、CAT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ABA浓度为10 mg/L高温胁迫第4天时3种保护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2 U/g、50 U/g和0.11 U/g;10 mg/L ABA对高温胁迫的高山杜鹃的叶绿素降低缓解作用比较明显,且在第6天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比0 mg/L处理提高了17%,可缓解高温对高山杜鹃幼苗的伤害。

重庆地产烟叶最佳醇化期的常规化学成分分析37-40

摘要:为重庆地产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支撑,采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对最佳醇化期重庆地产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同年份、同等级、同品种的外地烟叶进行了比对。 结果表明: 1) 按烟叶部位,还原糖、水溶性总糖含量皆为中部叶最高;中、下部叶总植物含量碱接近,低于上部叶;下部叶的钾含量较高;总氮含量下部叶最低;钾氯比、糖碱比为中部最高;上、下部叶的糖氮比低于中部叶。2) 按产地,各产地的总植物碱、钾、总氮含量在2%~3%;重庆涪陵、酉阳的氯含量相对较高;重庆丰都、黔江的糖碱比、钾氯比高于其他产区。3) 按烟叶品种,还原糖、水溶性总糖、钾氯比、糖碱比、糖氮比皆为云烟85>云烟87>云烟97。4) 与外地烟叶比较,总植物碱和钾氯比重庆高于外地,而氯、糖碱比、氮碱比重庆低于外地。

水分管理对杂交籼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41-44

摘要:为探索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中后期群体质量的影响,进行4种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全生育期湿润灌溉、全生育期常规淹水、够苗前浅水+中期搁田+抽穗结实期干湿交替、够苗前浅水+中期搁田+抽穗结实期浅水)试验。结果表明:够苗前浅水+中期搁田+抽穗结实期干湿交替管理模式的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8.0万穗/667m^2 、90.2%和787.0 kg/667m^2 ;穗粒数和千粒重在4种水分管理模式中差异不显著。移栽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所有处理茎蘖数增加较快,全生育期常规淹水处理的高峰苗多、成穗数低,全生育期湿润灌溉使植株高度降低。

种薯类型与肥料配比对马铃薯性状及产量的影响45-48

摘要:为寻求减少肥料和种薯成本条件下的马铃薯绿色增产模式,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宽垄双行种植条件下种薯切块与整薯播种2种模式,每种模式设7个用量的专用肥+酵素有机肥处理,分析种薯类型及肥料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用肥80 kg/667m^2 +酵素肥60 kg/667m^2 或专用肥70 kg/667m^2 +酵素肥50 kg/667m^2 的整薯播种组合为较理想的模式,鲜薯产量分别为 2 826.6 kg/667m^2 和2 818.3 kg/667m^2 ;净收益分别达2 343.9元/667m^2 和2 282.9元/667m^2 ,分别较当地习惯种植模式高 812.8元/667m^2 和751.9元/667m^2 ;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61和1∶2.62,高于当地习惯种植模式( 1∶2.06 ),达到减肥增效的绿色增产模式目标。

气象条件对青海高原东北部马铃薯气象产量的影响49-51

摘要:为青海高原东北部马铃薯精细化气象服务及高原马铃薯的优化种植提供参考,利用互助县农业气象观测站记录的马铃薯发育期、产量以及对应时期的气象观测资料,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和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光、热、水等气候因子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海高原东北部马铃薯生长期为154 d,生育期内≥0℃的积温为2 066.8℃,降水量305.3 mm,日照时数1 081.5 h;气象产量 在-1 443.16~696.28 g/m^2 ,气象产量对趋势产量的贡献在-39%~16%;降水、日照、温度分别与马铃薯气象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负相关和相关不显著;马铃薯播种期、开花至块茎形成期,温度对产量的影响为正效应,其余时期为负效应,降水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曲线与温度曲线基本呈反相位分布,产量对降水的变化十分敏感,光照的影响曲线与气温相似,且不明显。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贵州核桃小叶蝉族种类调查及鉴定52-57

摘要:为贵州核桃树小叶蝉族昆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网捕法结合室内鉴定对贵州省7个市州18个市(县、区)的核桃种植区核桃生长期叶蝉类昆虫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小叶蝉族昆虫标本441号(171♂,264♀,6损坏),分属8属14种;编写了种类名录,对每个种进行了简要描述、外形拍照(95张),并编制了种类检索表。贵州核桃小叶蝉族昆虫发生种类和数量均以夏季最高,其中,核桃辜小叶蝉( Aguriahana juglandis)、蟠小叶蝉(Paracyba sp.)、栎小叶蝉( Typhlocyba quercus)、带小叶蝉〔Agnesiella (Agnesiella ) sp.〕、雾台山辜小叶蝉( Aguriahana wutyshana)和三角辜小叶蝉(Aguriahana triangularis )为危害种,以核桃辜小叶蝉和蟠小叶蝉属1个未定种发生数量最多。

成都地区辣椒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发生规律58-62

摘要:为明确成都地区辣椒田主要害虫种类及其天敌发生规律,从而为有效制定辣椒田虫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2015-2016年采用5点法调查成都地区辣椒田主要节肢动物组成及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成都地区辣椒田节肢动物主要包括昆虫纲8目16科35种以及蛛形纲2目4科5种,共40种;主要害虫与其天敌的发生均有明显时序动态,其中,捕食性蜘蛛、捕食性瓢虫、草蛉、蚜虫及僵蚜均在2015年表现为“M”型发生,2016年表现为单峰型发生;粉虱和烟青虫的发生规律2015年表现为单峰型,2016年表现为“M”型。蚜虫和粉虱为辣椒田害虫优势种,烟蚜茧蜂和捕食性瓢虫为天敌优势种,且蚜虫和烟蚜茧蜂的发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关系。

不同基肥处理对菠萝生长和土壤酶活的影响63-66

摘要:为云南菠萝生产的科学合理施用基肥提供科学依据,以金菠萝为供试品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研究施用不同基肥对菠萝D叶(单株最长叶)长度和地下根系干重、果实性状、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基肥比不施肥效果好,收获指数以施有机肥最高。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显著提高各生育期菠萝D叶的长度和地下根系的干重,改善果实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也能提高收获期根、茎叶和果实的生物量,还能提高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质量。

海南岛主要土壤类型全硒含量的分布特征67-71

摘要:为海南富硒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野外采样调查、室内分析和GIS作图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不同层次土壤全硒含量基础上,探讨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和pH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海南岛北部的定安县和海口市土壤全硒含量较丰富,南部的三亚市和保亭县较缺乏;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相同土壤类型及相同成土母质发育的不同土壤类型,全硒含量均差异明显;水稻土全硒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砖红壤全硒含量变化不明显;旱作水稻土土壤全硒含量普遍高于其余利用方式的水稻土;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性,而与土壤酸碱度呈负相关性。

牛粪堆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72-75

摘要:为研究牛粪堆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有机肥的腐熟程度。选用条垛式堆肥方式,采用肉牛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高温堆肥发酵,研究堆肥过程中物料及腐熟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堆体颜色逐渐变深,臭味变淡,颗粒松散度变大;堆体含水率随温度变化呈下降趋势,pH跟微生物活动相关,呈上升趋势;堆体的C/N比值从初始的34.5降至堆肥结束时的22.16;敏感试验材料青菜种子的发芽指数至堆肥结束时达最大值(96.55%),物料营养平衡指标及植物毒性指标均达腐熟标准。4∶6的物料比,并配以高效的生物发酵菌,30 d即可达腐熟要求,大大缩短了牛粪自然堆肥时间,有效提高了牛粪资源化利用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