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52-1054/S 国内刊号
  • 1001-3601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贵州农业科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贵州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微生物·食药用菌、畜牧·兽医·水产·资源昆虫、园艺·中药材、农产品安全·加工贮藏·农业工程、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农业经济

贵州农业科学 2018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的SSR位点分析及种质亲缘关系鉴定1-5

摘要:为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生物信息的开发综合应用、品种分子鉴定及种质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参考,根据Gencbank数据库公布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的DNA序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的SSR位点及分布特征,进而利用Primer5.0软件设计SSR位点上下游250bP侧翼引物。并利用PCR扩增筛选SSR多态性引物,根据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利用UPGMA方法对14份薏苡种质材料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全长140745hp的薏苡叶绿体基因组DNA中,共搜寻到38个SSR位点.平均每3835个碱基出现1个SSR位点。其中,在大单拷贝区(LSC)有30个位点,占所有标记数目的78.95%;小单拷贝区(SSC)有4个位点,占10.53%;2个反向重复区(IRa和IRb)各有2个位点,均占5.26%。单核苷酸重复的SSR位点有16个、二核苷酸重复5个、三核苷酸重复2个、四核苷酸重复9个、复合核苷酸重复4个、五核苷酸重复和六核普酸重复均为1个,出现频率分别为42.11%、13.16%、5.26%、23.68%、10.53%、2.63%和2.63%。在筛选的38条引物中。有21条引物在14个薏苡种质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占有效扩增引物的55.3%。聚类分析将14份薏苡种质材料分为两类。Y07号种质材料单独为Ⅰ类,其余13个种质材料聚为Ⅱ类。

薄荷种质资源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6-10

摘要:为薄荷地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37份薄荷种质资源为材料,对22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遗传多祥性与聚娄分析。结果表明:12个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4549~1.2631,形态类型丰富。10个数量性状间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10.36%~7.15%。37份薄荷种质资源聚为5个类群,工类群有23份资源,包含贵州省内大部分种质资源;Ⅱ类群有7份资源,Ⅲ类群有5份资源,包含了省内少部分资源;Ⅳ、Ⅴ类群各有1份资源。贵州薄荷种质资源类型较多,遗传多样性丰富,以留兰香类型为主,分布有少量的野生薄荷和小叶类型资源。

普通烟草Nt4CL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11-15

摘要:为烟草分子育种提供参考,利用序列相似性比对鉴定烟草中的20个Nt4CL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理化性质及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预酬。基于普通烟草栽培品种K326转录组数据,对20个Nt4CL基因在烟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量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烟草中Nt4CL基因数目庞大,但其蛋白结构、理化性质等高度保守,且各个家族成员存在组织特异性表迭;选择熘草叶片高表迭的Nt4CL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可为熘草禾质素合成的分子调控研究奠定基础。

基于DNA条形码ITS2与psbA-trnH片段的三叶木通与白木通鉴别16-19

摘要:为三叶木通和白木通品种鉴别提供依据,通过比较三叶木通和白木通ITS2和psbA-trnH序列差异,寻求鉴别二者的可靠方法。结果表明:37份三叶木通样品和47份白木通样品ITS2序列区全长均为221bp,3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其中在第100位碱基处,白木通全部为A,三叶木通有A和G,其中G的序列数达13.51%;三叶木通和白木通psbA-trnH序到区长度在479~482bp,10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其中在第378位碱基处,三叶木通全部为G,白木通有G和A,其中A的序列数达27.66%。2种方法组合可鉴别三叶木通和白木通。

中黄76大豆新品种在贵州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20-23

摘要:为中黄76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在贵州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2016—2017年贵阳大豆综合试验站统一安排在贵州各生态区的大豆多年多点对比试验结果数据为基础,采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引进大豆品种中黄76在贵州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2016—2017年中黄78在贵州的平均产量为199.57kg/667m2,比当地主推品种黔豆6号(CK)增产14.27%;其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低于CK、高稳系数高于CK,即中黄76的稳产性优于CK;蛋白质含量为41.23%,脂肪含量22.28%,蛋白质+脂肪总含量为63.50%,表现为高油型优质大豆品种;产量回归系数均小于1,说明其有较强的适应性。中黄76走豆品种在贵州生态区的丰产稳产厦适应性均较好,品质较优。

15个甘薯品种(系)在玉溪的生态适应性筛选24-27

摘要:为玉溪优良甘薯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选自南北方的15个甘薯品种(系)进行生产对比试验,从蔓粗、蔓长、分枝、茎色、茎失色、开花、地下薯块产量及干物质重量等方面对不同品种进行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在15个甘薯品种(系)中,1,5302、15303、桂薯131和云紫2号等4个品种(系)的产量较高,分别为77.2t/hm2、63.6t/hm2,58.8t/hm2和56.0t/hm2;板栗甘薯、云紫2号、运薯654等3个品种的干物质重量较高,均≥28%;板栗甘薯、15520、济薯26、15302、南紫008等5个品种(系)的熟食口感最好,适合鲜食消费。综合产量、干物重及熟食口感来看,板栗甘薯、运薯654、云紫2号、15520、济薯26、15302、南紫008等这7个品种(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种植因素对寒地叶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28-31

摘要:为给寒地紫苏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龙紫苏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复合肥施用量3种因素对寒地叶用型紫苏茎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叶产量较高的种植因素组合为播期5月5日、密度4.50万株/hm2、复合肥450kg/hm2。3个参试因子对寒地紫苏产量影响顺序是密度〉复合肥〉播期;茎叶产量大于5305.96kg/hm2的理论组合方案:播期为5月7日,密度为5.38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为462.5kg/hm2。生产中应结合理论与实践数据,因地制宣,合理制定龙紫苏1号的种植因素。

不同因素对马尾松针叶基潜伏芽萌发的影响32-34

摘要:为马尾松无性繁殖提供新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树龄、修剪时间、枝条直径、修剪长度、截顶位置和外源激素等因素对马尾松针叶基潜伏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针叶基潜伏芽萌发所需的时间与温度呈反相关关系,温度越高,萌发时间越短。萌发数量与树龄呈反相关关系,树龄越小,萌发的穗条数越多;与枝条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4。不同浓度的IAA、GA3及6-BA处理后马尾松针叶基潜伏芽长成的穗每平均数量、长度乖直径均高于对照。

遵义市不同植烟区的烟叶综合质量差异35-40

摘要:为遵义市植烟区烟叶生产及其在卷烟工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以2017年遵义市11个植烟区烤烟的中部上等烟叶(C3F)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与样品烟叶化学指标检测相结合方法,对抽样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和安全性等综合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遵义市11个植烟区烤烟中部上等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评价的平均总得分分别为85.01分、97.48分和83.45分;烟叶安全性整体较好,但凤岗县、余庆县和湄潭县植烟区的多菌灵类农药残留含量超标,桐梓县植烟区的甲基嘧啶蚌类农药残留含量起标,该植烟区应注意控制起标类农药的施用量;各植烟医烟叶的综舍质量为务川县〉播州区〉湄潭县〉仁怀市〉余庆县〉凤岗县〉正安县〉绥阳县〉桐梓县〉道真县〉汇川区。

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的优势及应用效果41-45

摘要: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是新疆杂交棉的创新栽培模式。该模式是以杂交棉良种为基础,培育壮苗为前提,田间配套管理为措施,病虫害综合防治为儇证,常规水肥管理和全程化学调控等为手段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的一种栽培模式。为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棉株冠层结构合理,生育进程加快;种植效益升高,杂种优势凸显;株行距配置合适,光能利用率较高等方面总结了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的优势;从品种选择、规范种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进行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的条件;并对其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和展望,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应用该栽培模式的建议。

浙江省蜉蝣目昆虫的种类46-50

摘要:为蜉蝣目昆虫在水域水质监控中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采用实地考察与标本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42个县(市、区)102个样点的蜉蝣目昆虫资源进行调查,并对其分布进行统计,体视解剖镜观察结合文献资料对其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浙江省d2个县(市、区)的102个样点中,共采集到蜉蝣目昆虫稚虫标本13300个,分属13科24属46种;包括古丝蜉科(Siphluriscidae)、短丝蜉科(Siphlonuridae)和等蜉科(Isonychidae)等13科,古丝蜉属(Siphluriscus)、短丝蜉属(Siphlonurus)和等蜉属(Isonychia)等24属,中国古丝蜉(Siphluriscus chinensis)、二点短丝蜉(Siphtonurus binotatus)和江西等蜉(Isonychia kiangsinensis)等46种;其中,浙江省新记录科1科(新蜉科Neoephemeridae),新记录种19种(含未定名的8种),分隶属于8科(包括新记录料)12属。结合文献报道,浙江省现有蜉蝣目昆虫总计13科34属62种(含未定名的8种)。

海口市农田鼠害调查与溴敌隆灭鼠效果51-54

摘要:摸清海口市农田鼠害状况,评价溴敌隆灭鼠剂的灭鼠效果,为海口市农田鼠害统防统治提供数据支撑。2017年2—5月选择海口市典型的冬季出岛瓜菜基地东山镇卜达洋、龙泉镇五一洋和新坡镇农丰洋作为研究区域,使用0.5%溴敌隆母液配制0.005%的稻谷毒饵,采取“回合式”投药方式,设置对照处理区,开展鼠害调查和灭鼠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海口市3个调查区的黄毛鼠鼠密度均为最高,平均为70.79%,其次是褐家鼠,平均捕获数为17.02只;溴敌隆防治后,灭鼠最多的是新坡镇农丰洋,灭鼠80只,鼠密度从防治前的24.0%,下降至最低时的4.57%,下降率为19.43%;繁殖指数最高的是东山镇卜达洋黄家鼠,为2.57,其雌性平均胎子数也最高。黄毛鼠是海口地区农田害鼠优势鼠种,东山镇卜达洋褐家鼠的繁殖能力最强,溴敌隆灭鼠剂在新坡镇农丰洋的灭鼠效果最佳。

不同轮作措施对黔西南州烟区土壤碳/氮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55-58

摘要:为黔西南州烟区土壤质量维护及烤烟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采用野外布点采样,利用GIS技术分析方法定量研究烟区土壤有机碳/氮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黔西南州烟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为20.84-23.88g/kg,平均为22.36g/kg,变异系数为32.70%。全氮与速效氮分别为1.65~20.3g/kg和120.97~160.45mg/kg,平均为1.89g/kg和139.02mg/kg,变异系数为31.013%和46.213%,属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碳、碳氮比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类似,空间分布总体呈较均匀趋势。全氮和pH的空间分布规律类似,表现为北低南高;速效氮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在生产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烟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用不同的烤烟专用复合肥配方,提高烟区土壤的养分均衡供应能力。

草莓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59-62

摘要:为制定草莓的适时施肥计划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草莓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进行16SrRNA基因(V3-V5区)高通量测序,检测4个草莓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数364968条,OTU数38124个,归属为10门(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la,Chloroflexl,Actinobacteria,Saecharibacteria,Thaumarchaeota,Bacteroidetes,WD272,Gemmatimonadetes,Nitrospirae)和其他来分类的单元;结果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值最大,特有的微生物种类也最多;优势微生物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e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生长期和结果期的优势属均为(Candidatus Solibacter),开花期和盛果期的优势属为副球菌属(Rhizomicrobium)。

黔西南州畜禽粪便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能源化潜力63-66

摘要:为黔西南州畜禽粪便资源的科学规划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利用《黔西南州统计年鉴》(20D6—2016)数据,研究黔西南州畜禽粪便的资源潜力与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产沼气潜力评价其能源化潜力。结果表明:2006—2016年,黔西南州畜禽粪便资源产生总量由2006年的905.07万t减少至2016年的588.05万t,年均减少4,22%,其中牛粪便和猪粪便是其主要来源,二者分别占全州畜禽粪便总量的73.16%~78.94%和14.65%~18.37%,而马、羊及家禽等畜禽粪便合计仅占5.65%~9.21%。黔西南州畜禽粪便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县域潜力差异较大,兴义市畜禽粪便产生量最大,占奎州总量的比例超过20%;其次是安龙、望谟、兴仁及贞丰,占全州总量的比倒分别为15,2%、14.57%、13.06%和12.11%。2016年黔西南州畜禽粪便资源产沼气的总潜力约2.733亿m3,折合19.51万t标准煤,其中兴义、安龙、望谟、兴仁和贞丰的产沼气潜力相对较高,分别占总量的20.95%、16.09%、15.14%、13,47%和12.57%。

胶东半岛冬小麦生育期气象干旱变化分析67-72

摘要:为探明胶东半岛冬小麦生育期气象干旱的规律,更好地为粮食增产增收服务,采用有效降水评估方法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以莱州代表平原,莱阳代表山地丘陵,分析1971—2012年胶东半岛不同地区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平均有效降水情况和气象干旱发生频率。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平均有效降水占常年降水总量的3%左右;有效降水年际差异极大,平原区和山地丘陵区的冬小麦各个生育时期降水变化趋势不一;干旱累计发生频率为31.0%,轻旱发生次数最多,重旱以上发生次数山地丘陵区显著多于平原区,越冬期重旱最严重,但干旱总体呈减少趋势。尽管山地丘陵区有效降水较多,但与平原区一样,均无法满足当地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应加强当地灌溉能力建设,做好水赍源统筹分配工作,以保证冬小麦正常生长。

猕猴桃园绿肥还田对土壤肥力及猕猴桃产质量的影响73-76

摘要:为加快果园绿肥种植技术推广,建设高产优质、绿色环保的果园,采用小区重复试验,于2015—2017年连续进行不同模式猕猴桃果园间种绿肥还田试验,研究果园一年冬夏两季绿肥连茬免耕撒播种植和冬季绿肥免耕撤播种植还田对果国土壤培肥效果及果实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间种绿肥还田,均可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从而提高耕地质量,提升果品品质度产量;一年冬夏两季绿肥连茬免耕撒播种植还田在果实产量、品质和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方面均比冬季绿肥免耕撒播种植还田效果明显。

六枝特区5个樱桃居群表型性状的多样性77-82

摘要:为六枝特区樱桃资源的保护利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该地区5个樱桃居群47个单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樱桃居群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5.60%~26.82%,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8.46%~22.59%;BSZ居群平均变异系数较高,为21.10%;DY居群平均变异系数较低,为14.27%。叶长、叶宽和单果质量等7个表型性状可归成3个主成分因子,特征值总和为5.190,累计贡献率为74.142%,可以反映所有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基于47个单株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将47个樱桃单棘划分为3类。果肉质量、单果质量、叶宽、叶长、果柄长是影响樱桃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子,5个樱桃居群间乖居群内均存在广泛变异,可为樱桃良种选育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