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52-1054/S 国内刊号
  • 1001-3601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贵州农业科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贵州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微生物·食药用菌、畜牧·兽医·水产·资源昆虫、园艺·中药材、农产品安全·加工贮藏·农业工程、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农业经济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芝麻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简1-6

摘要:为贵州芝麻种质资源保护、形态分类、品种遗传改良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利用聚类分析和遗传相关分析方法对贵州37份芝麻种质资源的25个表型性状进行田间鉴定考察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4个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287 8~1.595 3,形态类型丰富;11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7.14%~52.80%,以分枝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52.80%),花冠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7.14%),遗传变异丰富;不同性状间表现出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37份贵州芝麻种质资源聚为4个类群,第I类群有7份资源,第Ⅱ类群共有22份,第Ⅲ类群有5份,第Ⅳ类群有3份,各类群间性状差异明显,其中第Ⅱ类群占供试材料的59.46%,种质资源数量多,变异范围大,遗传类型丰富。聚类结果与资源材料地域来源和分布无直接关系,主要与材料的性状表现类型相关。

华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1代的植物学性状简7-11

摘要:为华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1代的应用提供参考,对其正反交共10个远缘杂交组合(华桑种为贵88号,栽培桑品种为云桑1号、转阁楼、桐乡青、盛南和澧桑24号)F1代植物学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华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遗传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其中,亲本为全叶的杂交组合中,华桑×桑树栽培品种和桑树栽培品种×华桑的F1代有裂叶的比例平均为16.10%和17.04%;亲本均无椭圆形叶,但F1代出现的比例平均为43.61%和19.59%;亲本无卵圆形叶的杂交组合中,F1代出现的比例平均为19.06%和19.75%;亲本叶缘无乳头锯齿的杂交组合中,F1代叶缘出现的比例平均为21.05%和27.57%;亲本叶缘均无谷针锯齿,但F1代出现的比例平均为8.71%和7.14%;亲本无弯曲枝态,但F1代出现的比例平均为47.91%和21.13%;亲本无折曲节间的组合中,F1代出现的比例平均为26.89%和21.14%。

贵州佛顶山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组成与结构简12-16

摘要:为了解部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佛顶山亚热带植物的多样性和建立有效保护机制,应用样方调查方法,对佛顶山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区系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佛顶山有维管植物429种,隶属于131科273属,生活型普以高位芽植物为主;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植物以亚热带分布科和北温带分布属为主;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不同群落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性不明显,表现出群落结构越复杂、物种组成越丰富、优势种越不明显、共优种越多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越高的特点。样地内树种平均胸径较小,主要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

蜻蜓凤梨AfWIN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简17-23

摘要: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调控凤梨科植物生长发育奠定基础,基于转录组数据,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从蜻蜓凤梨中克隆APETALA2/Ethylen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AP2/EREBP)家族的1个转录因子编码序列AfWIN1,并通过在线软件预测其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其转录本表达量,且利用染色体步移方法分离其启动子序列。结果表明:AfWIN1cDNA全长995bp,含有1个501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166个氨基酸残基;AfWIN1定位于细胞核的碱性亲水蛋白;AfWIN1的转录本表达量随着植株年龄的增长逐渐上调,但在花器官中表达量很低甚至检测不到;AfWIN1基因5′端上游的调控序列中包含较多响应激素的顺式元件;AfWIN1在幼株和成株心叶中对乙烯响应的方式不尽相同,可能参与蜻蜓凤梨营养生长过程,但不调控花器官发育。

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理化特性简24-28

摘要:为选育出适合食品工业加工的优良品种,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利用快速黏度测定仪、粒度仪等测定4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性质。结果表明: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粒径均呈双峰状分布;云薯606的透明度最好,黏度和热糊稳定性较好,其透明度、黏度和破损值分别为61.37%、(1 630±21.13)cP和(94±6.51)cP;紫云1号的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最好,其析水率最大,为12.88%,不易发生凝沉,72h后,上清液体积为7.25mL,其黏度最大,为(3 956±27.78)cP,冷糊稳定性最好,其回生值为(87±6.11)cP,且易糊化,糊化温度73℃。紫云1号和云薯606适合应用于食品工业。

重庆烟区烟叶理化指标的适宜区间简29-32

摘要:为探明重庆烟区烤烟主要理化指标的适宜区间,定点选取2015年重庆烟区典型产烟县彭水县的润溪、大垭、龙塘、郎溪、靛水以及武隆县的双河、土坎、巷口、仙女山等9个乡镇的149份C3F烤烟样品,综合评吸质量得分及质量档次评价,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所取样品的主要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重庆烟区烟叶可划分为最优样品、优选样品和一般样品3类,其中,感官质量较好样品主要理化指标填充值适宜范围为2.6~3.2cm3/g,最优范围为2.6~2.8cm3/g;叶片长度适宜范围为55~65cm;平衡水分适宜范围为13.0%~14.5%,最优范围为13.5%~14.5%;叶面密度适宜范围为3.5~5.5mg/cm2,最优范围为3.5~4.0mg/cm2;烟碱含量适宜范围为1.6%~3.4%,最优范围为1.6%~2.6%;总糖含量适宜范围为24%~35%,最优范围为27%~35%;还原糖含量适宜范围为24%~32%,最优范围为27%~32%;总氮含量适宜范围为1.5%~2.4%,最优范围为1.5%~1.8%;全氯含量适宜范围为0.1%~0.3%;糖碱比适宜范围为6~16,最优范围为9~16。

烟草对镉耐受机制及消减措施的研究进展简33-36

摘要:烟草属于易富集镉的作物,烟草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从烟草对镉的排斥、区域化分布、体内物质络合作用等相关方面的耐受机制及镉来源控制、增施改良剂、生物技术运用、植物修复的消减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展望。

烟草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简37-41

摘要:为提高烟草的综合利用价值,促进烟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烟草的药用价值、模式植物和生物农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烟草在医药、农业及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应用,为烟草综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苏玉30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氮肥施用量简42-45

摘要:为江苏春玉米区特定生态条件下苏玉30的春季高产种植提供参考,采用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以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为试验因子,建立纯氮用量、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模拟优选出苏玉30的适宜密度和氮用量。结果表明:密度对苏玉30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均大于施氮量;提出苏玉30高产条件下单位面积的穗粒结构、叶面积指数、花后光合势、籽粒库容量、穗部性状等群体质量指标;得出苏玉30产量≥9 000kg/hm2的栽培方案:种植密度72 180~88 425株/hm2,纯氮用量309.0~370.5kg/hm2。

初花打顶后下部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及产质量的影响简46-50

摘要:为探明下部烟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外观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在烤烟初花打顶后,进行底部烟叶的不同时间采收试验。结果表明:初花打顶后,随采收时间推迟,上部叶成熟期相应推迟,烤后烟叶外观较好,产量、产值等经济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推迟采收的烟叶总氮、总糖、还原糖、两糖比和糖碱比下降,烟碱增加,内在质量和感官质量下降,对上部叶影响显著。综合经济效益及品质因素,南平烟区以初花打顶后0~5d采收下部叶为宜。

移栽时间与方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简51-55

摘要:为探明移栽期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得出最佳的移栽期与移栽方式配套技术应用于生产,以云烟87为材料,进行不同移栽期与移栽方式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吉安烟区膜下小苗移栽处理烟株前期生长发育快,井窖式移栽处理后期生长发育较快,大田生育期缩短;移栽过早或过晚,烟株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均较差;江西吉安的烟叶生产以常规移栽期加井窖式移栽的经济性状及品质最好。

天然除虫菊素与丁醚脲复配对朱砂叶螨杀螨活性的影响简56-60

摘要:为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有效控制朱砂叶螨的发生与危害,并为开发除虫菊素与丁醚脲复配杀螨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玻片浸渍法结合共毒系数法研究天然除虫菊素与丁醚脲混剂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除虫菊素和丁醚脲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24h的LC50分别为561.82mg/L和154.67mg/L;除虫菊素与丁醚脲混剂的增效配比为1.55∶1~14.45∶1,共毒系数法评价该配比混剂的防效均呈增效作用,其中,5.42∶1混剂的增效作用最显著,处理朱砂叶螨24h的LC50和共毒系数分别为85.20mg/L和469.31,其毒力分别是单用除虫菊素和丁醚脲的6.59倍和1.82倍。丁醚脲和除虫菊素混剂具有开发潜力。

贵州人工混播草地昆虫群落组成与季节动态变化简61-64

摘要:为人工混播草地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网捕和陷阱法研究贵州独山县豆禾混播草地昆虫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害虫类亚群落占混播草地昆虫群落的主导地位,4月各类昆虫发生量均较小,7月和8月为害虫和天敌发生高峰期,10月和11月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亚群落个体数量趋于0,而害虫类亚群落仍保持较高的个体数量。因此,7月和8月为混播草地害虫防治的重点时期,10月和11月仍需关注害虫发生与危害。

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烤烟白粉病菌的抑制活性简65-68

摘要:为有效挖掘植物源杀菌剂资源,以烤烟白粉病菌为供试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10种中草药提取物的抑制活性,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抑菌活性较强的几种提取物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种中草药通过3种提取法得到的提取物均对烤烟白粉病菌有抑制作用。其中,蛇床子醇提物的抑制率最高,达100%;其次是蛇床子盐提物和黄药子水提物,分别为94.36%和87.57%。蛇床子醇提物、蛇床子盐提物和肉豆蔻醇提物的室内毒力EC50分别为57.54mg/L、110.00mg/L和225.39mg/L,以蛇床子醇提物的抑制效果最佳。

昆虫对冬季显花植物蜜粉组合的选择偏好简69-72

摘要:为探明昆虫的授粉行为与不同粉蜜组合模式植物间的关系,采用野外考察法研究冬季昆虫对油菜(含大量花蜜与适量花粉)、芥蓝(含大量花蜜与少量花粉)、蚕豆(含少量花蜜和大量花粉)等不同花蜜和花粉组合模式显花植物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昆虫对油菜的访花频次为(591±11.83)只/d,显著高于蚕豆的(127±1.90)只/d和芥蓝的(180±2.53)只/d。蜜粉组合方式(油菜)比仅提供粉源(蚕豆)更能吸引授粉者。优势访花昆虫1d的最大访花量及其出现时间存在差异,中蜂和食蚜蝇的最大访花量分别为(34±9.80)只和(14±0.56)只,出现在12:00~13:00;意蜂为(39±9.17)只,出现在12:30~14:30;家蝇为(12±1.34)只,出现在16:00~18:00。最大访花量及其出现时间的差异能减少授粉者间的取食竞争,提高显花植物的授粉率。

生物炭对宁南山区马铃薯土壤理化性状及水分运移的影响简73-76

摘要:为宁南地区马铃薯种植中高效利用有限降雨提供参考,通过使用生物炭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比较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土壤水分保蓄能力的影响,明确生物炭在宁南地区的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在宁南山区,生物炭对马铃薯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分运移有明显影响,可显著提高马铃薯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毛管孔隙度,进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马铃薯生产中生物炭的最佳施用量为20t/hm2,该条件下田间持水量为14.91%,比对照(空白)提高1.23~3.07百分点;容重1.24g/cm3,比对照增加0.01~0.18g/cm3;毛管孔隙度18.38%,较对照增加0.65~1.36百分点;提高马铃薯单株结薯个数、单株块茎重、单薯重、商品薯率;马铃薯平均产量2 480kg/667m2,水分利用效率85.92kg/(hm2·mm),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增加49.04%和48.14%。

不同轮作制度减量施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简77-82

摘要:为四川盆地农业生产模式转型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双因素试验研究水稻-榨菜(RV)、水稻-冬闲(RF)和水稻-小麦(RW)3种轮作体系(以下简称3种体系)4种减量施肥养分管理方式(缺氮、缺磷、优化施肥及农民常规施肥)对水稻分蘖、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体系适当减量施肥均可减少无效分蘖,改善水稻群体质量,控制水稻齐穗前期干物质的积累,增加齐穗后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在显著降低水稻氮肥施用量的前提下增加水稻的产量。其中,优化施肥处理3种体系的分蘖数分别较缺氮处理提高32.7%、37.2%和54.8%;在水稻-冬闲和水稻-小麦两种轮作体系中,优化施肥较农民常规施肥无效分蘖分别减少29.7%和22.13%;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8.4%、114.6%和41.4%;3种轮作体系优化施肥处理产量均最高,分别为9 292kg/hm2、7 389kg/hm2和6 741kg/hm2,较农民习惯处理分别提高15.9%、10.8%和11.6%。

3种水耕蔬菜对宁夏灌区农田退水中氮磷的净化能力简83-86

摘要:为更好地保护宁夏湖泊湿地资源,采用生态浮床技术,在实验室内自配富营养化水,模拟宁夏灌区农田退水的基本特征,探讨水芹、生菜、油菜3种水耕蔬菜对宁夏灌区富营养化农田退水中氮、磷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水芹、生菜及油菜3种水耕蔬菜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效果均较好,能显著降低农田退水中氮、磷的浓度。对总氮的去除率为水芹(79.01%)>油菜(70.03%)>生菜(67.66%)>对照(20.07%);对总磷的去除率为水芹(95.66%)>油菜(91.04%)>生菜(86.32%)>对照(21.70%);对氨氮的去除率为水芹(84.77%)>生菜(83.15%)>油菜(73.12%)>对照(33.51%)。综合来看,水芹的净化能力强于生菜及油菜,在开展宁夏灌区水生植物净化工程中可以着重考虑水芹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