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1-3601
  • 国内刊号:52-1054/S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6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515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早熟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德恒油900的选育

摘要:为促进四川省油菜产业的发展,培育适宜稻-油两熟制地区种植的早熟油菜品种,解决稻-油轮作地区作物接茬季节矛盾,避开不良天气对油菜生产的危害,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以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南A5为母本,以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并染色体加倍选育获得的胞质不育恢复系23R为父本,配组育成甘蓝型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德恒油900,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14年、2015年参加四川省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18.00kg/hm2,较对照德油早1号增产10.05%;全生育期214d,与对照德油早1号熟期相当;芥酸含量未检出,硫苷含量22.93μmol/g饼,含油量平均42.95%,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耐)病及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1-3

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同异分析

摘要:为广西生态环境下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育种目标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2012—2014年广西普通玉米区域试验中121个参试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同异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综合同一度依次为穗粗(0.952 8)〉出籽率(0.952 2)〉行粒数(0.947 6)〉株高(0.941 9)〉穗长(0.941 3)〉穗行数(0.940 3)〉百粒重(0.935 4)〉穗位高(0.916 0)〉锈病(0.763 6)〉秃尖长(0.736 1)〉倒折率(0.678 1)〉纹枯病(0.669 5)〉倒伏率(0.527 4);玉米性状与育种目标间的差异表现为株高和穗位高与育种目标较接近,倒折率、锈病、倒伏率、纹枯病和秃尖长与育种目标差异较大。广西生态环境下玉米品种的选育重点应加强穗粗、出籽率、行粒数及抗逆性状的选择与调控。
4-6

庐山野生种子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及保护利用

摘要:为了对庐山野生种子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线路和样方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对庐山野生种子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庐山有野生种子植物128科、629属、约1 380种。其中,裸子植物有4科、6属、8种,分别占总科、属和种数的3.13%、0.95%和0.58%。双子叶植物有110科、490属、1 111种,分别占总科、属和种数的85.94%、77.91%和80.51%;单子叶植物有14科、133属、261种,分别占总科、属和种数的10.93%、21.14%和18.91%。科的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成分最多,亚热带分布成分次之。提出庐山野生种子植物资源保护的建议。
12-16

湖南慈利县杜仲资源调查

摘要:为弄清慈利县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资源现状,指导杜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慈利县杜仲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杜仲产业发展与存在问题。结果表明:慈利县现有杜仲种植面积4 969.1hm2,以人工林为主,沿山地、丘陵地带呈点状及线状分布;现有成年林(林龄11~30年)3 570.7hm2,占总面积的72%;应用形式以产杜仲皮的药用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主,叶和果实为副产品;缺乏丰胶、丰果和丰花的优良品种,种植方式落后,开发利用形式单一。
17-20

Genbank中陆地棉表达序列标签(EST)与基因组序列(GSS)的SNP特征

摘要:陆地棉基因组精细定位需要更加丰富的分子标记,为了阐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对GenBank数据库中陆地棉表达序列标签(EST)和基因组序列(GSS)进行分析。下载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陆地棉EST序列及GSS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叠连群构建及其候选SNP位点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EST序列307 414条及GSS序列242 015条,EST序列构建3 737个叠连群,序列累计10 477 241bp。由4条及以上序列组成的叠连群累计序列长度为3 761 800bp,发现候选SNP位点1 007 258个,叠连群平均出现1个SNP位点最低频率为2.32%。GSS序列共构建1 517个叠连群,序列累计1 625 700bp,发现SNP位点574 296个,叠连群平均出现1个SNP位点最低频率为9.18%。陆地棉的EST和GSS均有频率较高SNP位点,GSS出现SNP频率高于EST序列,开发SNP引物3 254对。
21-23

芦笋全雄试管苗的繁育技术

摘要:为给芦笋全雄试管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途径,以大田芦笋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建立芦笋全雄试管苗繁育技术。结果表明:0.1%升汞溶液消毒8min最佳,外植体污染率为0,成活率达100%;以MS为基本培养基,6-BA浓度为0.4mg/L时,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达100%;6-BA和NAA配合使用,继代增殖最佳,繁殖周期为30d,增殖系数为5.88;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mg/L IBA、0.1mg/L NAA、1.0mg/L PP333和15mg/L Spm时,生根率为86.67%,根多、长、粗壮,且有须根,利于炼苗移栽成活。
24-27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离及其M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为了解贵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变异情况,对分离PEDV的M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PEDV株(用N-GZ表示)与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曾报道的PEDV株(用GZ表示)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与疫苗株CV777处于不同进化分支。N-GZ株与GZ株M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5%,表明其亲缘关系较近,与CV777疫苗株的亲缘关系稍远。多重比较发现,N-GZ株与CV777株M蛋白的抗原表位区存在3个氨基酸的差异,与GZ株相比存在2个氨基酸的突变。M基因是PEDV的保守基因,但N-GZ株M基因在抗原表位区存在一定程度突变。
28-30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生理生化·耕作栽培

不同滴灌量对油莎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摘要:为对新疆地区油莎豆的滴灌栽培提供依据,进行不同滴灌量(150m3/667m2,200m3/667m2,250m3/667m2、300m3/667m2,350m3/667m2)的田间滴灌试验,研究其对油莎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器官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同滴灌处理油莎豆各个器官干物质总重随生育期的推进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在不同生育期内叶片的干重大于茎,叶片干重较大的滴灌处理其产量也相应较高;不同滴灌处理叶片干重在结豆初期均达峰值。滴灌量为250m3/667m2的处理油莎豆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在块茎初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的干物质质量达显著水平,该处理既提高了油莎豆的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
31-34

不同产地黑木耳中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摘要:为深入了解黑木耳的营养价值,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黑龙江(东北)与云南省临沧市、丘北县和凤庆县4个产地黑木耳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含有丰富的钙、镁、钾、磷、铁、铜、锌、硅等人体必需矿质元素;不同产地的黑木耳中同一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不同,黑龙江黑木耳的人体所需的矿质元素Ca、Co、Fe、P、Zn、Cr含量较高,分别达9838.82μg/g、0.44μg/g、701.48μg/g、1 963.22μg/g、32.6μg/g和1.74μg/g;凤庆黑木耳的人体所需的矿质元素Cu、K和Se含量较高,分别为14.79μg/g、9 700.51μg/g和8.35μg/g;丘北黑木耳矿质元素含量较低,Ca、Mg、P、Fe、Cu和Zn含量仅有2 317.61μg/g、2 255.31μg/g、1 082.45μg/g、423.47μg/g、3.75μg/g和17.95μg/g。黑龙江和云南凤庆黑木耳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35-38

不同氮肥对烤烟产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摘要:为给烤烟增产提质及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形式氮肥对烤烟产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施用控释专用复合肥(添加硝化抑制剂)的产量、产值最高,其次为有机无机复合肥,二者间无显著差异;有机无机复合肥显著提高叶片、茎秆干物重,且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与控释专用复合肥相比,有机无机复合肥的还原糖与总糖分别降低3.82%和6.36%,烟碱及蛋白质含量分别高11.65%和10.51%,糖碱比在最适宜范围内,为9.99,且感官评吸总分最高。
39-42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微生物

可可广翅蜡蝉的行为节律观察

摘要:为进一步做好可可广翅蜡蝉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对其羽化、交配、产卵的行为及节律进行研究,并对其田间产卵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可可广翅蜡蝉成虫羽化发生在晚上和凌晨,白天未见羽化;成虫交配主要发生在白天,晚上很少交配,凌晨未见;成虫全天均可产卵,高峰期集中在上午与凌晨;田间主要将卵产在茎粗为1.5mm左右的嫩茎上,产卵深度约0.9mm,产卵刻痕主要集中在距顶梢3cm范围,平均每刻痕卵量约为11粒。
53-56

桃小食心虫伪产卵器感器的超微结构

摘要:为掌握桃小食心虫雌虫的产卵机制及规律,为桃小食心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扫描电镜对其雌虫伪产卵器感器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虫产卵器上共发现7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Bhm式鬃毛、芽孢感器、乳状感器以及分泌孔。
57-59

桉袋蛾雄蛾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摘要:为了解桉袋蛾雄蛾触角感受器即性信息素接收系统的种类﹑形态﹑分布和功能,利用扫描电镜对桉袋蛾雄蛾触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桉袋蛾雄蛾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41~45个亚节)3部分组成,其上着生毛形感受器﹑柱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鳞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和球形感受器等6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最多。研究桉袋蛾雄蛾触角感受器可为其形态学﹑电生理学和行为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63-65

生物降解菌MZS1对大芥菜及土壤中毒死蜱的降解效果

摘要:为探明生物降解菌对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降解效果,丰富毒死蜱残留的生物降解菌菌种资源,采用传统方法和分子鉴定方法对实验室分离获得的毒死蜱降解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室内模拟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菌株对大芥菜及土壤中毒死蜱残留的生物修复作用。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MZS1(Bacillus subtilis MZS1)。室内,施用菌株MZS1处理15d后其对土壤中浓度为5 mg/kg和10mg/kg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49.64%和53.02%;田间,随含菌量的增加,菌株MZS1对大芥菜和土壤中毒死蜱的降解率增加,其中,施用量为5L/hm2时,15d后其对大芥菜和土壤中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33.27%和42.93%。菌株MZS1对大芥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66-70

辛菌胺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因素

摘要:为了解辛菌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采用室内模拟降解方法,用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LC-MS/MS)检测法,对影响辛菌胺在土壤中的降解因素(浓度,土壤是否去有机质,土壤类型及土壤含水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辛菌胺的降解速率随着土壤中药剂浓度的减小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辛菌胺的降解越快;山东(棕壤)和广西(红壤)土壤中辛菌胺降解较快;土壤含水率越高,辛菌胺降解越快。
71-74

不同碳氮比有机肥对植烟黄壤氮素的影响

摘要:为了解不同有机肥碳氮比(C/N)对植烟黄壤氮素含量及形态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不同碳氮比有机肥(腐熟猪粪和秸秆)植烟土壤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碳氮比有机肥均对土壤氮素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但对氮素形态的影响差异较大,C/N越高,土壤氮含量降低越慢,C/N越低,土壤氮释放速度越慢;有机肥处理相对于纯化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提高7.48%~14.97%,提高最多的是碳氮比为25∶1的猪粪+秸秆;C/N为纯猪粪的处理施肥后30天铵态氮含量最高,达24.41mg/kg,30~120d时明显降低,表现为纯猪粪(12.8∶1)〉猪粪+秸秆(25∶1)〉猪粪+秸秆(15∶1)〉猪粪+秸秆(35∶1)〉纯秸秆(67.3∶1)〉对照;在第30d,纯猪粪处理的植烟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纯秸秆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最低,移栽后60d,处理间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纯猪粪处理最高。
75-78

植烟土壤保育及改良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土壤条件是优质烟系统工程的基础,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首要环境因素,植烟土壤保育与改良技术正从现代烟草农业土壤利用的普通问题发展为瓶颈问题。为及时解决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生物活性降低、土壤酸化和土壤养分供应失衡等问题,有效推进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和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从烤烟种植制度、现代平衡施肥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了植烟土壤保育和改良的发展方向。
79-85

PEG-CaCl_2介导牛樟芝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摘要:为建立稳定的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遗传转化体系,同时筛选出适宜介导牛樟芝原生质体转化的PEG-CaCl_2浓度。利用潮霉素抗性、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和PCR扩增验证拟转化子。结果表明:新鲜的牛樟芝菌丝体在10 mg/mL溶壁酶溶液中,30℃条件下酶解4h,原生质体的获得率为3.55×105个/mL;菌丝体和原生质体在潮霉素B浓度分别为60μg/mL和40μg/mL时不能生长,最终确定筛选拟转化子的潮霉素B浓度为60μg/mL;浓度为20%~40%的PEG均可介导牛樟芝原生质体转化,且40%的PEG转化效率最高。
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