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1-3601
  • 国内刊号:52-1054/S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6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515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贵州农业科学 2015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的选育

摘要: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早熟及抗逆性好的亲本杂交转育并结合相应的早熟性选择及轻简栽培方法育成的隐性核不育系早01A与双低恢复系J4配制选育成功的杂交组合。在贵州省2012—2014年早熟组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90.85d,比宝油早12(CK)早熟1.6d;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57.78kg/667m2和63.37kg/667m2,比宝油早12分别增产23.85%和17.4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生产试验和抗菌核病鉴定试验中,油研早18的产量比对照宝油早12分别增加22.69%和25.58%。该品种芥酸含量0.3%,硫甙含量24.28μmol/g饼,含油量41.89%,蛋白含量26.91%,抗病、抗旱、抗倒、抗寒,耐湿性强。适宜在贵州境内各地种植。
1-4

10个猕猴桃品种在贵州主产区的引种表现

摘要:为优化和调整贵州猕猴桃主产区品种结构,筛选适宜贵州种植的优良猕猴桃品种,对引进的9个品种及本地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综合评价物候期、结果习性、熟性、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试验区内均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美味猕猴桃品种徐香、金魁(晚熟)和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阳(早熟)、楚红、翠玉的生长适应性良好、丰产性高、营养和外观品质较佳,适宜在贵州省猕猴桃主产区推广种植。
5-8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摘要:为填补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的空白,为该地区的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Tullgren干漏斗法和手捡法对小秦岭自然保护区4种代表性生境[刺槐-杨树混交林(Ⅰ)、人工油松林(Ⅱ)、栎类-油松混交林(Ⅲ)和橿子栎灌丛(Ⅳ)]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土壤动物1 287只,隶属于4门11纲20目25类。其中,优势类群为弹尾目(30.38%)、甲螨亚目(30.15%)和中气门亚目(14.69%),常见类群为双翅目幼虫(4.43%)、膜翅目(4.04%)、虫齿目(3.65%)、双尾目(1.48%)、小蚓类(1.71%)和线虫类(4.20%),其余为稀有类群。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构成该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的主体,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特征起决定性作用。土壤动物个体数的垂直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表聚性。4种生境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排序依次均为Ⅱ〉Ⅳ〉Ⅰ〉Ⅲ,Simpson优势度指数依次为Ⅰ〉Ⅲ〉Ⅳ〉Ⅱ;Jacard相似性系数表明,Ⅱ和Ⅲ之间为中等不相似,其他生境两两之间为中等相似。
9-13

香蕉PPO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摘要:为进一步在蛋白水平上研究香蕉PPO功能及获得抗酶促褐变的香蕉新品种,通过PCR从巴西蕉中扩增出多酚氧化酶基因(PPO)全长序列,并进行进化树分析与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多酚氧化酶基因全长1 767bp,编码588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KF900300.1。与其他物种PPO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结构相似性,并同时具有保守结构域CuA和CuB,香蕉PPO蛋白与菠萝亲缘关系最近。另外,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80L-MaPPO1,并转化E.coli M15,但未表达出目的蛋白,推测可能与MaPPO1中存在导肽有关。
14-18

野外保存对益智叶片基因组DNA的影响

摘要:为获得高质量的益智基因组DNA寻找一种简单可行的野外益智鲜叶保存方法,利用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法提取益智基因组DNA,以新鲜叶片为对照及DNA的纯度、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和ITSPCR扩增效果为评价指标,比较室温阴干、室外晒干、硅胶干燥和液氮保存4种鲜叶保存方法对提取益智基因组DNA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保存方法均可获得益智基因组DNA且ITS-PCR均获得约700bp的PCR产物,其中液氮保存5d的叶片提取DNA条带清晰明亮,室温阴干、硅胶干燥和室外晒干保存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分别在4d、3d和2d后开始发生降解,不同保存方法效果依次是液氮保存〉室温阴干〉硅胶保存〉室外晒干。在远距离野外资源调查和收集时,采用室温阴干保存新鲜益智叶片是经济简单可行的野外保存方法。
19-22

贵州瑶山鸡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的多态性

摘要:为从母系遗传角度探明贵州瑶山鸡的群体遗传背景,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124只贵州瑶山鸡样品的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第Ⅰ高变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分析的D-loop区部分序列(570bp)中,A、G、C、T核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30.1%、13.5%、29.5%和26.9%;有2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转换位点24个,颠换位点1个,转换和颠换同时存在位点1个;核苷酸多样度(Pi)平均为0.013 5;核苷酸平均差异数(k)为6.457;单倍型21种,多样度(Hd)平均为0.793。通过群体构建的NJ聚类图分子系统树发现,贵州瑶山鸡起源于红原鸡。
23-25

泸宁鸡和米易鸡MST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

摘要:为探明泸宁鸡、米易鸡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采用PCR-SSCP法对MSTN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对泸宁鸡、米易鸡的主要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并对MSTN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STN基因外显子1中有2 100bp(C/T)和2 109bp(C/T)2个SNPs位点,未引起氨基酸变异,为同义突变,表现出CT、TT(2 100bp)和CC、CT、TT(2 109bp)5种基因型,与心脏重、胫围和屠宰率有相关性;泸宁鸡存在CC、CT和TT 3种单倍型,米易鸡存在CC、TC和TT 3种单倍型。内含子1中有4 295bp(T/C)、4 359bp(T/C)和4 404bp(A/C)3个SNPs位点,表现出CT(4 295bp)、CT(4 359bp)、TT、CT和CC(4 404bp)5种基因型,与腺胃重有显著相关;泸宁鸡存在CCC和TTT 2种单倍型,米易鸡存在CCC、TTC和TTT 3种单倍型。3’非编码区有7 637bp(A/G)和7 725bp(A/G)2个SNPs位点,表现出AG(7 637bp)、AA、AG和GG(7 725bp)4种基因型,与腺胃重、腹脂重和半净膛率具有相关性;泸宁鸡存在AG、GA和GG 3种单倍型。MSTN基因是影响泸宁鸡、米易鸡主要生长性状的主效基因之一,可以作为地方鸡品种选育的候选基因。
26-30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生理生化·耕作栽培

不同类型豆类种子活力的检测方法

摘要:为获得适合不同类型豆类种子活力检测的方法,以黄豆和绿豆2种类型共4个品种(齐黄28、中豆31、绿宝八号和周研一号)的豆类种子为试材,分别采用加速老化、低温冷浸和冷发芽3种环境测定法对其种子进行活力检测,通过不同种类、不同品种豆类种子对不同环境的响应,确定不同豆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低温冷浸,齐黄28、中豆31、周研一号和绿宝八号的发芽势、发芽率和苗高均显著下降;冷发芽,齐黄28、中豆31的发芽势、发芽率和苗高下降均不显著,绿宝八号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周研一号的发芽率下降不显著;加速老化对绿宝八号的发芽势、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其苗高的影响显著,并使齐黄28、中豆31和周研一号的发芽势、发芽率和苗高均显著下降。加速老化和低温冷浸适于齐黄28和中豆31的活力测定,低温冷浸适合绿宝八号活力的测定,加速老化、低温冷浸和冷发芽3种逆境条件都适于周研一号的活力测定。
31-33

UV-B辐射对铁皮石斛叶片光合色素、类黄酮及PAL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环境中太阳紫外线(UV-B)辐射的增强对铁皮石斛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以药用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材料,进行5.1μW/cm2和15.6μW/cm2强度的UVB辐射试验,比较铁皮石斛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类黄酮含量和PAL酶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UV-B辐射下,铁皮石斛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降低,且随着UV-B辐射时间的延长,15.6μW/cm2的UV-B辐射处理降低幅度越大;在UV-B辐射处理期间,5.1μW/cm2辐射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类黄酮含量和PAL酶活性均高于CK;而15.6μW/cm2 UV-B辐射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类黄酮含量和PAL酶活性在第8天达最大值后迅速降低。表明,低强度UV-B辐射下,铁皮石斛可以被诱导合成较多的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等紫外保护物质以抵抗UV-B辐射,使植株不受到伤害。而高强度长时间的UV-B辐射对铁皮石斛的伤害较大。
34-37

干旱胁迫下早开堇菜与黑麦草的生理响应

摘要:为探明早开堇菜(Viola prionantha)的抗旱机理与抗旱性,为其园林应用及干旱条件下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控水法,与黑麦草(Lolium perenne)进行比较,对干旱胁迫下2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深,2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早开堇菜下降持续时间较长,降幅较大,而黑麦草下降趋势相对较平缓,降幅较小;细胞膜透性与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早开堇菜开始急剧增加的时间均晚于黑麦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早开堇菜开始下降时间晚于黑麦草,且变化幅度较黑麦草大;游离脯氨酸含量早开堇菜呈上升趋势,而黑麦草呈先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黑麦草呈上升趋势,而早开堇菜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早开堇菜与黑麦草相比,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38-41

多花木蓝主要农艺性状与种子产量的相关性

摘要:为了解优质豆科饲用灌木多花木蓝农艺性状对其种子产量的影响,以加强其种子繁殖,促进喀斯特山区牛羊养殖业发展。采用15份多花木蓝材料,通过表型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分析,探讨10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荚数、二级分枝数对单株种子生产力影响最大,株高和荚长次之;一级分枝数、单荚粒数、千粒重和荚宽对单株种子生产力影响较小。结论:在选育高产多花木蓝新品种时,首先选育单株荚数和二级分枝数较多、荚较长、株高适中的品种,兼顾其他性状的选择,可获得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
42-45

调亏灌溉对延后设施栽培葡萄耗水量变化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摘要:为干旱地区延后栽培葡萄生产中水分优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葡萄不同生长期设置土壤含水率下限进行调亏灌溉,研究调亏灌溉对延后设施栽培葡萄耗水变化及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亏缺处理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缓慢增加趋势;葡萄萌芽期至着色成熟期,各生育期耗水量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葡萄全生育期耗水强度变化规律与耗水量类似。各处理在萌芽期耗水强度为0.16-0.98mm/d;果实横径膨大率依次为ES〉FS〉PS〉CS〉GS〉CK,果实纵径膨大率依次为ES〉FS〉PS〉CS〉GS〉CK,果形指数各处理均小于对照CK,且与CK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6-50

4个樱桃番茄品种在西藏东南部地区大棚栽培的适应性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在西藏东南部地区大棚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引进4个樱桃番茄品种进行大棚栽培品比试验,并以当地主栽品种串珠为对照(CK),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特性、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品种在西藏东南部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美味单果重13.3g左右,产量比串珠增产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73%,品质最好,抗病性强;圣星果单果重10.4g左右,产量较串珠增产3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3%,品质较好,抗病性较强;黄奶2号和金圣果果型较大,果实皮较厚,每穗结果粒数较少,产量较串珠分别减产25%和50%。结论:美味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商品性能好,可作为西藏东南部地区樱桃番茄的主栽品种推广种植。
51-53

麦秸还田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为促进小麦秸秆还田低碳农业措施的推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对大豆幼苗生长和成熟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充足条件下(浇2次透水),小麦秸秆还田处理的大豆前期出苗率和幼苗期生长明显优于无秸秆还田和未浇透水的处理;小麦秸秆还田和水分对大豆产量有显著影响,小麦秸秆还田+浇2次透水的处理(正常施肥+浇2次透水+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不施肥+浇2次透水+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正常施肥+浇2次透水+小麦2倍全量秸秆还田)大豆产量在3 804.71-3 922.56kg/hm2,比对照(不施肥+无小麦秸秆还田)增产69.92%-75.19%,达极显著水平。结论:水分充足条件下,小麦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54-56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微生物

侵染镰刀菌病毒的研究进展

摘要:侵染植物病原真菌的病毒是真菌病毒学家研究的热点。镰刀菌能引起多种植物枯萎、根部腐烂等,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基因组结构、功能、真菌病毒与寄主的互作以及生物防治潜能等方面对侵染镰刀菌的11种真菌病毒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从寄生病毒角度揭示镰刀菌的致病性,以及为镰刀菌病害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57-60

玉米地杂草的出苗规律

摘要:为探明玉米地杂草出苗高峰期,指导玉米田间适时施药防除杂草提供依据,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玉米地杂草发生及其出苗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地杂草发生危害主要以一年生杂草为主,发生密度占出苗杂草数的83.99%;杂草出苗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翻地后20~30d,杂草出苗率为36.40%;在翻地后35d杂草累计出苗率达56.27%,该时期是玉米地施用茎叶除草剂的最佳时期。
61-63

两面针害虫种类及危害特点调查

摘要:为了给广西人工栽培两面针的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2012年对广西桂林、柳州和南宁两面针种植基地的虫害种类和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两面针的虫害有地下害虫、食叶性害虫、吮吸式害虫、害螨、潜叶害虫、卷叶害虫和刺吸害虫等7个类型,共8目24科32种,严重危害(危害率70%以上)的有4种,中等程度危害(危害率为31%-69%)的有6种,轻度危害(危害率在30%以下)的有22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64-67

香樟与杂种马褂木树叶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

摘要:为丰富植物源杀虫剂资源,降低蔬菜产品农药残留风险,提高质量安全,采用选择性叶碟法研究香樟和杂种马褂木的叶片粗提物及其共有的主成分芳樟醇和樟脑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香樟和杂种马褂木叶片的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有极显著的拒食作用,拒食反应指数分别为97.74和62.97;芳樟醇和樟脑以2mg/1.5cm ID叶碟的剂量使用时,拒食反应指数分别达89.36和39.88。菜青虫依赖嗅觉系统不能识别芳樟醇和樟脑,在2种物质处理叶碟上的取食持续期为30s左右,表明2种物质具有摄入后的生理毒性。
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