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1-3601
  • 国内刊号:52-1054/S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6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515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贵州农业科学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自交可育甜荞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组分的遗传分析

摘要:为探究甜荞产量组分的相关性以及数量性状的遗传率和质量性状的分离模式,为甜荞育种提供参考,构建了两组自交可育的甜荞重组自交系(RIL)群体进行产量组分的遗传分析,统计各世代农艺性状,分析各世代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遗传率。结果表明:1)各世代农艺性状变异程度大,其中以单株种子粒数变异系数最大。2)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种子粒数与主茎分枝数、花数显著相关。结实率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种子数呈显著正相关。3)株高具有较高的遗传率。4)F2代群体落粒性性状分离模式为3∶1。
1-6

雌花两性花同株植物紫菀的花器官分化与发育

摘要:为探明紫菀种子败育原因,为其生殖繁育提供依据,采用微性状鉴别法、影像分析与形态观测结合的技术对紫菀的花芽分化过程及柱头形态、花器官结构和开放式样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芽分化过程与花器官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由外至内分别是雌性的舌状花和两性的管状花。其中,舌状花有1枚雌蕊,管状花有5枚雄蕊+1枚雌蕊;单个花序中,管状花数多于舌状花数。紫菀舌状花与管状花在形态和开放时间存在差异,该因素可导致紫菀种子败育现象的产生。舌状花开放早于管状花,且在管状花闭锁期间,雄蕊花粉已在内部散落;柱头发育经过闭合、柱头伸出花药筒和展开阶段。
7-10

《贵州农业科学》征稿简则

摘要:1论文内容 主要刊登我国农林牧各学科在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的原创性的研究论文、综述、专述、简报等。来稿要求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前瞻性,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语言精炼,文题相符;分析方法科学性合理,数据真实可靠;结果正确合理,结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10-10

水稻重组自交系F7千粒重与外观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摘要:为探明水稻千粒重与外观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而为水稻大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对鄂晚10号和大粒王组配的F7代242个群体进行千粒重及外观品质性状的考察,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粒厚及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长与长宽比、粒厚、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粒厚、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比与粒厚、垩白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粒厚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粒宽对千粒重的作用最大,粒长次之。
11-12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的选育

摘要:为丰富马铃薯品种类型,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大西洋作母本、米拉作父本进行杂交,于2014年育成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黔审薯2014001-1),该品种在贵州省2012—2013年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038.41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45.65%;2013年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115.2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35.65%。适宜贵州省海拔495~2 450m地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13-15

运用聚类分析与TOPSIS法综合评价云南重楼种质资源

摘要:为筛选不同类群云南重楼的优势种源,为其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TOPSIS法与聚类分析法对23份云南重楼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TOPSIS法综合评价有12份云南重楼资源具有优势种源的特性,且其在4个聚类群中均有分布。
16-19

蜜环菌栽培种培养基筛选及胞外酶活性测定

摘要:为筛选出最适蜜环菌栽培生产种的培养基,通过生产种培养基组分筛选试验,测量第20天和第40天时菌丝或菌索的生长速度及其胞外酶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配方1(70%阔叶木屑,0%棉籽壳,17%麦麸,10%玉米面,1%蔗糖,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5%石灰,1%石膏,m水分∶m配料=1∶1.3)中生长速度最大且最先长满管,且菌丝洁白,与其余不同培养料配方之间生长速度差异显著,而且栽培种培养基含木屑越多,菌株活力越好,越不易形成老化的红褐色菌索;在不同培养料和不同生长阶段其木聚糖酶活性大于CMC酶和漆酶,漆酶活性最小,为十位级,其他2个酶为百位级;不同培养基中蜜环菌菌丝分泌的胞外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同种酶在不同培养料中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配方1可作为蜜环菌适宜的栽培种培养基;不同培养料对胞外酶活性变化趋势影响小,但对其活性影响较大。
20-24

转基因工程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摘要:启动子在决定外源基因的转录效率、定位导入和表达增强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转基因工程研究中植物启动子的类型、特点及功能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转入载体的基因构建。
25-30

小麦GPX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摘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s)是植物体内清除活性氧的主要酶,与植物抗逆性紧密相关。为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小麦以及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奠定基础,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品种新麦26中克隆GPX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运用T-A克隆方法克隆pGM-T载体,通过酶切、连接和转化等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结果表明:扩增到约为500bp的GPX基因,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PX,并导入农杆菌LBA4044中。
31-34

稻瘟病抗性基因Pi1与Pi9聚合材料的抗性鉴定

摘要:为探究基因Pi1与Pi9的稻瘟病抗性,及基因聚合对感病受体材料的抗性改良情况,以P121、P32作为供体亲本,保持系金23B作为受体亲本,通过常规杂交,回交手段,结合分子标记技术(MAS),导入Pi1、Pi9的双基因聚合材料,然后对此聚合材料和分别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1、Pi9的籼型水稻材料P121、P32,保持系金23B进行稻瘟病温室人工接种鉴定及大田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受体亲本金23B叶瘟6级感病,穗颈瘟9级高感,单基因供体亲本P121、P32叶瘟病级均为4级中感,穗颈瘟病级分别为3级中抗,7级感病,而以金23B为背景的抗性基因聚合材料,叶瘟病级2级,达抗级水平,穗颈瘟病级3级,达中抗水平,相较于受体亲本和单基因供体亲本,双基因聚合材料对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均得到显著提高,表明基因聚合是选育稻瘟病抗性品种的有效方法。
35-38

毕节特产珍稀药材圆珠半夏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摘要:为毕节大方圆珠半夏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采用HPLC法对10批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间的圆珠半夏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的10批半夏样品有23个共有峰,共有峰面积为91.6%~95.8%,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12%~0.40%;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从0.182~1.810min,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在0.02%~0.10%。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圆珠半夏化学成分分析。
39-41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生理生化·耕作栽培

施氮对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摘要:为油茶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在保证试验区土壤基质、环境条件和管理模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低氮(20g/m2)、中氮(40g/m2)和高氮(60g/m2)3个施用水平对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促进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和提高土壤肥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和土壤肥力变化依次为中氮〉高氮〉低氮〉CK;不同处理油茶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气孔限制导致了光合"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VAP)的日变化随时间呈"W"变化规律,施氮未改变油茶的光合日变化趋势;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资产额(AQY)、羧化效率(CE)、叶绿素a/b、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光合氮利用效率(NUE)和光合磷利用效率(PUE)均随氮素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依次为中氮〉高氮〉低氮〉CK,可溶性蛋白和光合磷利用效率(PUE)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施氮可改善油茶的品质,增加油茶土壤肥力;土壤碱解氮和微生物量可作不同水平施氮处理后油茶土壤养分变化的敏感指标。
42-47

半夏块茎提取液对3种十字花科蔬菜的化感效应

摘要:为探讨半夏块茎提取液(Pinellia ternatatuber extracts,PTE)对萝卜、小白菜和大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减轻危害,提高土地生产力,采用培养试验法,用不同浓度的PTE处理萝卜、小白菜和大白菜种子和幼苗,观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TE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种子膜透性并无显著影响,但随处理浓度的提高,种子的膜透性增强,萌发受到抑制。用20 mg/L PTE浸种,种子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2.8%(萝卜)、29.5%(小白菜)和29.1%(大白菜)。且3种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低浓度的PTE处理萝卜、小白菜和大白菜幼苗,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但高浓度的PTE则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阻碍胚乳中营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因此,大量存在于土壤的半夏根系分泌物及植株残体腐解所释放的化感物质会抑制十字花科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在集约化种植半夏的土壤中,这种抑制作用可造成后季作物大幅度减产绝收。
48-53

烤烟不同供氮模式对烟叶色素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摘要:为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烟区主栽品种毕纳1号进行盆栽试验,精准控制烟株不同时期的供氮比例,研究3种氮素供应模式(处理1,伸根期20%+旺长期45%+成熟期35%;处理2,伸根期25%+旺长期55%+成熟期20%;处理3,伸根期30%+旺长期65%+成熟期5%)对烟叶质体色素和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烟叶成熟期质体色素降解速度快,烤后烟叶色素残留量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大,中部、上部烟叶分别为(177.84±5.69)μg/g和(139.93±1.13)μg/g,分别比处理2增加13.8%和20.1%,比处理1增加4.6%和10.0%,其中处理3烟叶的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等及类西柏烷类含量、上部叶棕色化产物和新植二烯等致香成分含量均较高。前重后轻供氮模式的烟叶质量显著优于后期持续供氮模式的烟叶,有利于促进烟叶前期合成较多的质体色素,后期充分降解形成香气成分,对提高烟叶香味品质十分有利。
54-58

南江3号烟叶采收成熟度与其烤后质量的相关性

摘要:为探明南江3号烤烟不同部位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度,提高其烤后烟叶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南江3号烤烟下、中和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成熟度与烤后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江3号下部叶最适采收成熟度以成熟2级的最好,即烟叶综合变黄程度约40%,主脉1/2变白,支脉1/3~1/2变白;其上等烟率为21.95%,均价为18.61元/kg,评吸总分达62.79分,分别较同部位其他处理高6.11~14.28百分点,0.69~1.66元/kg,0.71~2.79分,且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2)中部叶以成熟3级的最好,即烟叶综合变黄程度约60%、主脉2/3~3/4变白、支脉2/3~3/4变白;其上等烟率为83.32%,均价为24.27元/kg,评吸总分达62.92分,分别较同部位其他处理高4.99~21.86百分点,0.22~1.45元/kg,0.2~1.14分,且化学成分协调性较佳。3)上部叶以成熟3级的最好,即烟叶综合变黄程度约80%,主脉3/4变白,支脉2/3~3/4变白;其上等烟率为46.53%、均价为18.64元/kg、评吸总分达62.5分最高,分别较同部位其他处理高0.32~14.83百分点,0~1.71元/kg,0.64~1.04分,且化学成分较协调。
59-63

不同氮钾施用量对烤烟中部叶焦油释放量的影响

摘要:为黑龙江地区生产低焦油烟叶提供科学依据,以龙江911烤烟为试验材料,采用氮、钾2因素3水平的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低施氮量条件下不同氮钾施用量与烤烟焦油释放量以及焦油与部分物理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施N 22.5kg/hm^2+K2O 135kg/hm^2时,烤烟中部叶的焦油释放量最低,为20.9mg/支,其经济性状与传统施肥处理(N 33.75kg/hm^2+K2O 90kg/hm^2)的差异不显著。2)施氮量为33.75kg/hm^2和45kg/hm^2时,烤烟中部叶焦油释放量随施钾量增加而降低;施K2O量为45kg/hm^2和90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烤烟中部叶的焦油释放量呈下降趋势。3)烤烟中部叶的焦油释放量与叶厚和叶质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含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64-67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底泥中氰化物含量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底泥中的氰化物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底泥中的氰化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将底泥经纯水超声、萃取、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置于50mL顶空瓶中,加入衍生化试剂、置于45℃恒温水浴中,反应、平衡25min,抽取顶空气体100μL注入气相色谱仪配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测定的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7.36%,方法精密度为3.43%,方法检出限为0.3ug/kg,该方法简单、快速、对人体伤害小。
68-70

夏季覆膜栽培对紫芯红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在春种马铃薯收获后,采用黑白2种颜色地膜半覆膜方式,研究夏季覆膜栽培对紫芯红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薯2号不同覆膜处理,覆白膜栽培的成活率为78.5%,比裸地种植(CK)高38.5%;黑-白膜和白膜覆盖处理的产量最高,均约2 000kg/667m^2,分别比裸地种植增产98.0%和96.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覆白膜处理单株结薯数最高,为5.8个/株,极显著高于CK。在不同紫芯红薯品种(系)覆白色地膜试验中,紫薯3号品系产量最高,达2 150kg/667m^2;紫薯2号品系单株结薯数最高,为6.7个/株。结论:夏季种植紫芯红薯以白膜覆盖成活率高,丰产性好;紫薯3号品系适宜在贵州中部丘陵旱作区夏季覆膜种植。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