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1-3601
  • 国内刊号:52-1054/S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6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515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贵州农业科学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基因工程

基于微卫星标记普通荞麦种子序列表达标签的开发

摘要:为丰富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的序列信息,挖掘有效的 SSR 标记,基于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普通荞麦的种子转录谱进行测序、分析,利用 Misa 软件进行 SSR 位点扫描,采用Primer 5.0引物设计程序对其中的300个 SSR 位点设计引物,随机挑选40对引物对19个普通荞麦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产生20508824条高质量的短序列(read),总长度为1889111004 bp,通过拼接最终获得54947条转录本(transcript)和36133个独立基因(unigene)。在2226个独立基因中发现了2666个 SSR 位点。有20对引物(占50%)能扩增出目标产物,其中,12对有多态性,多态性信息量(PIC)范围为0.10~0.93,平均为0.57,多态性程度高。
1-5

贵州苗药马兰草 ISSR 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摘要:为给贵州苗药马兰草〔Kalimeris indica (L.)Sch.-Bip.〕种质利用提供依据,应用 ISSR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马兰草10个野生居群100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采用 POPGEN32进行数据分析,UPGMA绘制聚类图。结果表明:9条 ISSR 引物共检测到66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46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比为69.70%;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117,Shannon 多样性指数(I)为0.3258,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7142。居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0614~0.9405,平均为0.5961;利用 UPGMA 法构建分子树状图,可将10个居群聚合为3大类。
6-9

鹰嘴豆 SSR-PCR 反应体系优化

摘要:为了进行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遗传多样性分析,以鹰嘴豆叶片基因组 DNA 为模版,通过 Mg2+、DNA 聚合酶、模版 DNA、dNTPs 以及引物的用量,设计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对 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利用梯度 PCR 对退火温度进行选择。结果表明:优化的 SSR-PCR 扩增10μL 体系为1.5μL 1×PCR Buffer、1.5 mmol/L Mg2+、1.5 U TaqDNA 聚合酶、0.75μmol/L SSR 引物、15 ng 模版DNA、250μmol/L dNTPs。扩增程序:95℃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2.3℃退火30 s,72℃延伸90 s,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 min。所有 SSR 引物在优化的反应体系中基本能有效扩增,得到特异性。
10-13

14份野生金荞麦的性状观测

摘要:为有效利用野生金荞麦资源,对贵州省毕节市内搜集的14份野生金荞麦栽种后观测其主要农艺性状,测定根茎的主要成分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金荞麦根茎的主要成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指标要求的资源有9份;表儿茶素含量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灰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含量呈正相关。其中,来自威宁县双龙(Z1)、金沙县平坝绿稿坪(Z9)、织金县化起(Z11)、织金县桂果(Z13)、金沙县太平(Z14)等5份资源的根茎表儿茶素含量高于0.0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高于15.1%,可加快繁殖进行试验示范;来自赫章县雉街(Z2)、赫章县珠市(Z6)、金沙县平坝新庄(Z10)、织金县龙场(Z12)等4份资源的表儿茶素含量在0.03%~0.0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14.26%~19.26%,可根据育种需要加以利用。主要成分中对表儿茶素含量的影响顺序为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金荞麦栽培、选育应选择表儿茶素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高的类型材料。
14-17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生理生态·耕作栽培·农业气象

10个萝卜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与评价

摘要:为了给萝卜的品质育种和栽培利用提供依据,测定了水仙青、德日2号、791和地黄缨等10个萝卜品种肉质根和不同部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 VC含量,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在10个萝卜品种肉质根中,以北京甜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2.4926%和5.2875 mg/g;春翡翠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为1.3014%;水仙青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为2.4381 mg/g;新科791的 VC含量最高,为0.7141 mg/g,德日2号的 VC含量最低,为0.3899 mg/g。2)10个萝卜品种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其营养价值的隶属函数平均值以潍县萝卜最高,为0.80,其营养综合性状最好;791和北京甜脆居第2和第3,分别为0.79和0.78;水仙青最低,为0.23。因此,潍县萝卜、791和北京甜脆3个萝卜品种的综合营养价值较高、口感较好,可作为生食萝卜资源材料进行品种选育。
18-22

碱蓬内生真菌对镉胁迫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为探明碱蓬内生真菌 EF11-01菌株对重金属镉胁迫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采用干重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法和愈创木酚法等测定其对镉胁迫水稻幼苗苗高、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和地下干重、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其抑制作用随镉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强;EF11-01菌发酵液处理的水稻幼苗苗高、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和地下干重均比未加菌处理的增大;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未加菌的处理。碱蓬内生真菌 EF11-01可以提高水稻对镉胁迫的抗性,促进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抗氧化防御能力。
23-2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绵枣儿组织培养再生的影响

摘要:为建立绵枣儿的离体快繁体系,以绵枣儿无菌苗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外植体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绵枣儿组织培养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胚轴为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外植体;TDZ和6-BA 对不定芽的诱导有着协同作用,但 TDZ 的效果优于6-BA,1/2MS + TDZ 0.3 mg/L +6-BA 3.0 mg/L为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6-BA 和 IAA 对不定芽的增殖有协同作用,但6-BA 侧重提高增殖率,而 IAA 侧重提高不定芽的质量,1/2MS+6-BA 2.0 mg/L+IAA 1.0 mg/L 为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NAA 显著促进不定芽的生根,而 IAA 可促进组培苗的生长,1/4MS+NAA 0.1 mg/L+IAA0.5 mg/L 为最佳生根培养基。
27-30

藜豆花粉的形态及其活力测定方法比较

摘要:为藜豆的杂交育种及传粉生物学研究等提供基础资料与科学依据,筛选适宜的花粉活力快速测定方法,以白花黑籽藜豆花粉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花粉形态及萌发花粉管的数目,并用 TTC 法、I-KI 法和醋酸洋红法对其花粉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熟的藜豆花粉近似圆球形,有3个萌发孔,但只有1个萌发孔长出花粉管;TTC 法着色效果差,I-IK 着色时间长(约20 min),而醋酸洋红染色法着色快(约2 min),染色清晰;醋酸洋红法适合藜豆花粉活力的快速测定。
31-33

铁皮石斛离体开花结实研究初报

摘要:为了缩短石斛兰的育种周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 ABA、TDZ 及 NAA 对铁皮石斛离体开花的影响,并进行了离体结实及育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TDZ 对铁皮石斛花芽诱导率及正常花开放率的影响分别达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ABA 和 NAA 则无显著性差异,适宜铁皮石斛离体开花的培养基是 MS+TDZ(0.05~0.1 mg/L)+NAA(1.0 mg/L),其花芽诱导率最高达50%,正常花开放率最高达84%;正常结实植株占总授粉植株的30%,与自然栽培植株相比,离体果实发育时间缩短110~140 d,但种子萌发及育苗移栽正常。
34-37

马尾松种子萌发期的内源激素和酶活性变化

摘要:探明马尾松种子的萌发机理,为贵州马尾松种子育苗提供参考,采用酶联免疫间接法对马尾松种子萌发期胚乳内的 GA3、IAA、ABA、ZR、SOD、POD 和淀粉酶含量进行测定,研究马尾松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内源激素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马尾松种子萌发期,胚乳内的 GA3、IAA、SOD、POD 和淀粉酶含量随种子萌发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0 h 到80 h 时的增幅分别为61.7%、93.6%、48.3%、49.5%和26.7%;ZR 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并在60 h 时达最高,为30.29 ng/g;ABA 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由0 h 时的48.13 ng/g 降到80 h 时的24.24 ng/g。2)马尾松种子胚乳中的 GA3/ABA、IAA/ABA 和ZR/ABA 随种子萌发培养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并在培养结束时达到最大值;GA3、IAA、SOD、POD、淀粉酶含量的升高有助于马尾松种子萌发,ABA 含量的升高则抑制马尾松种子萌发。因此,协调好马尾松种子各内源激素的变化对其种子顺利萌发有重要作用。
38-41

外源 Ca2+对药用植物栝楼抗寒机制的影响

摘要:为探明外源 Ca2+对药用植物栝楼抗寒性的变化,以耐寒性较弱的安庆栝楼和耐寒性较强的三门峡栝楼为对比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外源 Ca2+对药用植物栝楼抗寒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栝楼在低温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 Ca2+后,Pro 含量和 POD 活性均随 Ca2+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再逐渐下降趋势,PPO 活性均随 Ca2+浓度的增大呈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Ca2+浓度为5 mmol/L 时,两个栝楼品种 Pro 含量、POD 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 Pro 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1.3%和33.0%,POD 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244.2%和253.0%;以相同浓度(5 mmol/L)的外源 Ca2+诱导喷施不同时间后,对低温胁迫下的栝楼具有不同的低温缓解效应,其中在诱导喷施时长为3 d 时具有较为显著的低温缓解效应。
42-44

双膜单架移栽对高海拔烟区烤烟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摘要:为了解决湖北省鹤峰县高海拔烟区烟苗移栽后温度低、成活慢、抗逆性弱等烤烟生产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双膜单架移栽方式对其烤烟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双膜单架移栽的烟苗提前4 d 进入团棵期,采收结束期提早6 d,上等烟比例增加23百分点,均价提高1.65元/kg,产量增加208.5 kg/hm2,经济效益增加8308.6元/hm2。2)采用双膜单架移栽可提高烟苗移栽后的生长温度,使烟苗及时成活,烟叶长势好,叶斑病发病率降低,大田烟叶生长整齐一致,分层落黄明显,上部烟叶的赤星病斑明显减少,中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好,杂色少,后期烟叶的成熟度增加,烟叶内含物质的协调性较好,外观质量变好,产量明显增加。
45-48

果蔗新品系黔蔗06/126的最佳用种量和施氮水平

摘要:为了确定果蔗新品系黔蔗06/126的用种量和施氮水平,达到节本增效目的,于2011-2012年在坝地进行了不同用种量和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黔蔗06/126出苗率和分蘖率随用种量的增加而下降,用种量与产量关系不大,少用种提高分蘖,多用种量则减少分蘖,使形成产量主因的单茎重和有效茎相似,不同用种量的植株生育期相似;尿素施用与不施相比,单茎重增加16.6%~39.6%,茎高提高9.7%~10.8%,增产18.1%~41.7%,增收22.8%~49.0%。综合比较,黔蔗06/126用种量9.0万芽/hm2,施尿素450 kg/hm2为合理用种量和施氮水平。
49-51

不同播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甜荞信农1号春播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摘要:为探明适合重庆地区春播种植甜荞的栽培技术,以信农1号为材料,采用3种播期(主区)、3种播种量(裂区)和3种施肥量(再裂区)的3因素裂-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甜荞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产量和千粒重有极显著影响,对株高有显著影响,对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无显著影响;播种量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不显著;施肥量对产量、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极显著影响,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对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在重庆地区春播种植甜荞时,以播期为3月5日,播种量为67.5 kg/hm2,施肥量为225 kg/hm2较好。
52-55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微生物

昆虫嗅觉感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摘要:昆虫感受外界化学信号是由嗅觉系统控制的,多种蛋白参与了这一过程,昆虫嗅觉参与其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使昆虫对寄主的选择、寻找配偶、觅食、群居、忌避及信息传递等行为作出反应。对嗅觉系统的结构、重要的相关蛋白及化学信号的传导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昆虫的嗅觉机制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56-63

茶树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为了促进茶树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技术的提高,采用文献收集和分类的方法,从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及物理防治等方面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作用,发掘生物防治的潜力,采取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合理利用抗虫品种,适时修剪采摘,施用信息素等治理措施,以减少农药等化学物品的投入量是未来综合防治茶园害虫的发展趋势。
64-68

溴氰虫酰胺防治豇豆蓟马的效果

摘要:为筛选高效防治豇豆蓟马的药剂,研究了100 g/L 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5 g a.i./hm2、50 g a.i./hm2、60 g a.i./hm23种浓度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60 g a.i./hm2剂量处理,药后1~10 d 的防治效果为34.57%~94.49%。其中,60 g a.i./hm2剂量处理后1~3 d 的防效为50.60%~80.72%,5~10 d 防效为91.84%~94.49%;与对照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 g a.i./hm2处理相比,速效性略差,而持效性相当。试验期间未发现该药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豇豆产生药害,可供生产中推广应用。
69-70

中药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摘要:为了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参考,保障中药材的使用安全,对近20年来中药材中广泛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和监控方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微波萃取、固相微萃取等样品提取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快速提取技术、液质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