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1-3601
  • 国内刊号:52-1054/S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6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515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贵州农业科学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基因工程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湘菲优785的选育

摘要:利用自育三系恢复系黔恢785与从湖南省科裕隆公司引进的不育系湘菲A配组,育成了杂交水稻新组合湘菲优785。经贵州省2009-2010两年杂交水稻区试鉴定,湘菲优785平均单产8.85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5.23%;经2011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单产9.87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6.52%。湘菲优785的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均优于对照,于201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黔审稻2012001号)。湘菲优785是适合贵州省一季迟熟中籼稻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1-3

麻壳恢复系黔恢915及组合奇优915的选育

摘要:利用麻壳中间材料00F263与明恢86杂交,经多代系选与测交筛选,育成了麻壳恢复系黔恢915。黔恢915与不育系G98A配组组合奇优915,2008--2009年参加贵州省水稻早熟组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6

贵州主要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评价

摘要:为了对贵州省小麦品种推广种植和叶锈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近几年推广种植的24个小麦品种(系)和2个抗源材料进行了抗5种(THTT,PHKT,PHRT,PHTT,THRT)不同毒力的小麦叶锈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对叶锈菌THTT表现免疫的有毕麦18、黔麦15、丰优8和偏凸/硬粒,对PH—KT表现免疫的有黔麦16、黔麦17、黔麦18、丰优6、丰优9、偏凸/硬粒和以光,以光等21个品种(系)对PHRT呈现低反应型,贵麦12等9个品种对PHTT的反应型为“0”,贵麦13等12个品种(系)对THRT的反应型为“0”,毕2007—1、毕2007—7、贵麦12品种(系)对THRT的反应型为“;”。供试的26个小麦品种(系)中,偏凸/硬粒和以光两个抗源对供试的5个小麦叶锈菌菌株均表现出较低的反应型。
7-9

银杏MECPs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摘要:为深入研究银杏MECPs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功能特点,以前期获得的银杏MECPs基因的cDNA序列为模板,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 Walking),从银杏基因组中扩增到一段GbMECPs基因启动子序列。结果表明:该启动子片段长度约为744bp,含有多个基本顺式作用元件TATA和CAAT—box及典型的光调节元件GT-1motif(GRWAAW)和Circadianbox(CAANNNNATC)等。进一步分析发现,该调控序列还包含多个对生长素、赤霉素、乙烯利、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各种激素应答相关的调控元件和MYB、MYC转录因子介导的多种逆境胁迫诱导元件。将克隆的GbMECPs启动子替换质粒pBI121中的35S启动子,成功构建了由GbMECPs启动子驱动GUS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bMECPs。
10-15

不同地理群体的鲇线粒体DNA ND1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摘要:为了对长江中上游主要支流鲇5个野生群体——雅砻江群体(YLJ)、岷江群体(MJ)、金沙江群体(CS)、乌江群体(WJ)、漭阳河群体(WYH)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对27个样品的ND1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将PCR产物进行测序;用CLUSTALXvl.81软件对所得的27个ND1序列进行比对;通过DnaSP5.10软件、Tajima’s D和Fst分析对所得的ND1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共检测出105个变异位点,8种单倍型。雅砻江、岷江、金沙江、乌江、降阳河5个野生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分别为0.400、0.600、0.667、0.857、0.400,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00082、0.00062、0.04444、0.04436、0.00041。雅砻江、降阳河2群体存在负向选择或种群扩张,其余群体符合中性进化模型,且有一些单倍型的分化,只有金沙江群体的遗传差异显著,群体间分子变异不显著。结论:雅砻江、岷江、金沙江、乌江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漭阳河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16-19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glnR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摘要:为给研究GInR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将广西患病罗非鱼无乳链球菌glnR基N克隆并目的基因进行原核表达,根据GeneBank数据库中无乳链球菌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了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glnR基因,并通过pGEX-4T-3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扩增glnR基因的ORF全长372bp,IPTG诱导表达的最佳浓度为3.0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5h;在37℃下诱导,重组蛋白大部分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
20-23

银杏叶产业链系列产品指纹图谱质量监控技术

摘要:为研究银杏叶产业链系列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参照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舒血宁注射液质量公示标准,采用RP—HPLC—DAD方法及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对贵州大学生化工程中心银杏叶生产链系列产品进行质量监控。色谱柱为Inertsil^R ODS-3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4%磷酸水(A)-乙腈(B)系统,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表明:银杏叶生产链系列产品与对照品全峰匹配相似度为0.953~0.868。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为银杏叶产业链系列产品质量监控提供实践依据和有效方法。
24-26

西南桦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摘要:为了给西南桦种苗繁育与倍性育种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西南桦种子无菌萌发苗的顶芽和带叶茎段外植体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建立芽增殖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在3/4MS+2.5%蔗糖+0.65%琼脂+肌醇0.1mg/L的芽诱导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0.5mg/L的BA对顶芽的增殖效果最好,芽增殖系数为2.57倍,添加BA0.5mg/L+NAA0.01mg/L进行西南桦顶芽和带叶茎段芽增殖培养的效果最佳,芽增殖系数为3.32倍和1.62倍;西南桦无菌培养苗以90d苗龄最适合作为顶芽和带叶茎段外植体进行增殖培养。
27-29

贵州辣椒轻斑驳病毒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摘要:为了对贵州辣椒轻斑驳病毒分离物进行分子鉴定,采用生物学方法对ELISA检测为阳性的辣椒轻斑驳病毒贵州分离物(PMMoV—GZ)进行纯化,以RT—PCR技术克隆其外壳蛋白(CP)基因并测序,使用DNAstar和MEGA5.0软件对PMMoV—GZ的CP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该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474bp),该基因编码157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分离物的CP基因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与11种已报道的PMMoV各地分离物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而其基因序列与6种同属的其它病毒同源性低于60%。证明该病毒分离物为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
30-32

薏苡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摘要:薏苡是传统药食兼用经济作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重要的药用价值,同时兼具重要的饲用价值。针对我国薏苡生产缺乏优良品种的问题,就薏苡近年来的种质资源收集及育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为薏苡的进一步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33-37

贵州苔类植物新记录科:顶苞苔科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贵州省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对2004年采自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梵净山部级自然保护区老金顶的标本进行鉴定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标本F1462b为顶苞苔科(Acrobolbaceae)钝角顸苞苔[Acrobolbus ciliatus(Mitt.)Schiffn3,顶苞苔科为贵州省新记录科,钝角顶苞苔为贵州省新记录种;描述和讨论了该种的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差异。标本存放于贵州大学植物标本室(GACP)。
38-39

广西天峨金花茶伴生植物的群落特征

摘要:为了给天峨金花茶的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提供依据,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的天峨金花茶种群生存环境、伴生种群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天峨金花茶的伴生植物有52科92属103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4属4种,裸子植物有1科1属1种,被子植物有47科87属98种,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为乔木、灌木和草本层。2)天峨金花茶主要分布于天峨县海拔400m以上的次生林中,多生于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层上,其群落的科、属组成以单种属为主,属的组成与热带、亚热带关系密切,其生长与当地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40-43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生理生态·耕作栽培·农业气象

云烟85不同成熟度叶片组织结构的变化

摘要:为弄清烤烟不同成熟度烟叶主要组织学指标的变化,采用石蜡切片制片、电动显微镜进行组织结构观察的方法,对云烟85下、中、上3个部位烟叶不同成熟度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提高,下、中、上3个部位的烟叶身份逐渐变薄;叶片、上下表皮和栅栏组织的厚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海绵组织厚度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栅栏组织厚/海绵组织厚(组织比)和栅栏组织厚/叶厚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海绵组织厚/叶厚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44-47

毕节市不同海拔对烤烟新品系毕纳1号叶片化学成分代谢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索毕节市不同海拔对烤烟新品系毕纳1号生产优质烟叶的影响,进一步为毕节市特色烤烟品种在不同海拔生态区域质量的形成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对毕纳1号移栽后50~95d的叶片内在化学成分的代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毕纳1号在移栽后50~95d时,不同海拔下叶片的淀粉、氨基酸含量变化完全相同,淀粉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氨基酸含量呈线性下降趋势;叶片的其他化学成分代谢规律不完全相同。海拔高度对毕纳1号烤烟叶片色素、还原糖含量影响较明显,中海拔生态环境有利于生产出优质的毕纳1号烟叶。
47-50

汞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明汞与大豆萌发、生长和生理变化的关系,为其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以黔豆3号大豆种子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汞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研究汞对大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汞浓度的增加,大豆种子的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2)汞浓度为0~75mg/L时,大豆种子的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势下降;汞浓度为75~150mg/L时,则4个指标急剧下降;汞浓度为200mg/L时,大豆种子全部死亡。3)随着汞胁迫强度的增加,POD和PR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51-54

正安野木瓜果实的抗菌活性成分分析

摘要:为分离正安野木瓜果实中的抗菌活性组分并鉴定其中所含的抗菌物质及研究其抗菌谱,采用活性跟踪法、萃取和硅胶柱层析技术对正安野木瓜果实60%乙醇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从乙醚萃取物中分离筛选得到抗菌活性组分Ⅱ②-1后,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组分Ⅱ②-1中的化学成分,牛津杯法研究抗菌活性组分Ⅱ②-1的抗菌谱。结果表明:从正安野木瓜果实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具有最强抗菌活性组分Ⅱ②-1,其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相对含量为95.389%。组分Ⅱ②-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阴沟杆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结论,正安野木瓜果实中含有抗菌谱较广的活性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54-57

野木瓜籽油化学成分分析及急性毒性评估

摘要:为了评价贵州省野木瓜籽油的使用价值及其食用安全,分析测定其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野木瓜籽油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烯酸、硬脂酸和亚麻酸6种脂肪酸组成,其中含油酸70%以上,类似橄榄油且优于茶籽油。野木瓜籽油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10.00g/kgBw,其毒性分级属无毒。野木瓜籽油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58-60

不同产地余甘子中没食子酸与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摘要:为了更好地控制余甘子药材的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余甘子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余甘子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含量分别在1.32-23.1μg、0.05~1.0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r=0.9997)。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6%,RSD为1.99%;槲皮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1%,RSD为2.07%。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不同产地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槲皮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