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52-1054/S 国内刊号
  • 1001-3601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贵州农业科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贵州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微生物·食药用菌、畜牧·兽医·水产·资源昆虫、园艺·中药材、农产品安全·加工贮藏·农业工程、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农业经济

贵州农业科学 200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九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1-4

摘要:油研九号是以黄籽双低不育系2716A与黄籽双低恢复系5862R配制的杂交油菜组合,在贵州、江西、安徽等省区试中平均产量为135.7kg/667m2,较对照增产4.49%;产油量为60.6kg/667m2,较对照增产18.3%。含油率为44.92%~46.35%,种子蛋白含量为24.1%,油分蛋白总量为70.45%,芥酸含量为O.51%,硫甙含量为28.25μmol/(g·饼),油酸含量为64.9%。1998—2008年在长江流域及相邻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36.27万hm2。

《贵州农业科学》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4-4

摘要: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北京地区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并经5500多位学科专家评审,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恢复系5735R的选育5-7

摘要:以5789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6218进行有性人工杂交,经过7年8代的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了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优质品系(隐性核不育恢复系)5735R。其芥酸含量在1%以下,硫甙17.8~21.3μmol/(g·饼),含油量41.3%~43.6%,种子蛋白质21.3%~23.9%。以该品系作恢复系组配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新品种审定。

利用SSR对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7-10

摘要:利用130对引物对50份甘蓝型油菜黄籽种质和1份黑籽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3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0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再次筛选,得到17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一般有3~11条谱带,所选17个引物共检测到126条带,有103条带具多态性片段,一般片段在100~900bp,平均每个引物有6条多态性谱带,占81.7%。对SSR扩增结果进行UPGMA分析,可将51个品种(系)分为8个类群体,聚类结果与种质来源比较一致。

不同激素配比对金花石蒜鳞茎诱导的影响11-12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金花石蒜鳞茎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鳞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5.0mg/L十NAA3.0mg/L+3%蔗糖;较高浓度的蔗糖可使鳞茎迅速膨大,鳞茎直径增大显著。蔗糖浓度8%时,鳞茎的平均重量增长量和平均直径增长量最大。液体振荡培养,可以加速鳞茎的膨大。

草坪草新品种贵州匍匐翦股颖的选育13-14

摘要:利用1994年在贵州省黔西北境内采集到的野生匍匐翦股颖植株为原始群体,采用系统育种法,经多年栽培驯化,育成了草坪新品种贵州匍匐翦股颖。该草叶色淡绿,质地精细,草皮致密,匍匐茎生长速度慢,分蘖能力强,在贵州全年青绿,耐热抗旱性能明显优于对照Cato。适宜贵州海拔300m以上地区推广种植,同时适宜于亚热带到暖温带及相似气候地区推广种植,是建植高质量园林观赏类草坪以及高尔夫球场草坪的首选草种。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生理生态·耕作栽培
纤维素酶法提取绞股蓝总皂苷的研究15-17

摘要:对纤维素酶法提取绞股蓝总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20目绞股蓝粉末,酶用量为0.4%,酶解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50min,提取温度为50℃,绞股蓝总皂苷提取率为3.81%。

烤烟间作草木樨对烟叶产量和等级结构的影响21-22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间作草木樨对烟叶产量和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闻作烤烟产量略有增加,上等烟比例提高了6.9%~28.0%,中等烟比例提高11.7%~29.3%,下等烟比例降低了27.68%~53.2%,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烟叶的外观品质。

杂交香稻黔香优302栽插密度初探23-24

摘要:为探索黔香优302在松桃县的最佳栽插密度,进行了不同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黔香优302在中低海拔地区、缺水条件下的最佳栽插密度为12352株/667m2(30cm×18cm),获得的产量为614.75kg/667m2。

《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改为月刊24-24

不同栽植方式对超级稻准两优527性状与产量的影响25-26

摘要:以生产上推广的超级稻准两优52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表明:水稻移栽随着苗龄的推迟,其生育期将相对延长,免耕直播比移栽的生育期相对缩短;移栽的成穗率均高于免耕直播;移栽均比免耕直播增产。

果蔗2号新品系区域试验27-30

摘要:对果蔗2号在7个试点进行了新植及宿根蔗区域性试验。结果表明,果蔗2号的平均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667m。有效茎、田间糖分锤度、单茎重及667m。产量分别较黔糖3号高0.97%、低23.75%、高16.73cm、粗0.05cm、多257.76条、高1.83百分点、重0.19kg及增产1148.96kg/667m2,增产率17.04%;较罗汉蔗高10.61%、高5.03%、高39.40cm、粗0.37cm、多1875.476条、高1.88百分点、重0.34kg及增产3605.42kg/667m2,增产率84.1%。植株健壮,叶片直立,株型紧凑,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且高抗病虫害,宿根性、商品性、适口性均较好,蔗糖分含量较高,果糖兼用,丰产稳定。

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30-30

摘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不同微肥施用量对白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31-32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微肥对白芨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确定微肥适宜的施用量,为白芨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白芨进行了不同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硼、锌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白芨产量和品质,适当增施锌肥和硼肥能较好地促进白芨的生长,特别是生长后期,对其体内有效成分的积累作用更为明显。以每667m2施用锌肥1kg、硼肥1kg、钼酸铵0.1kg、氮肥5kg,白芨品质最优,产量最高达236.79kg。

小油桐种植研究进展33-36

摘要:小油桐是一种较耐干旱抗贫瘠的植物,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布较广。滇、川、黔等省的小油桐资源虽然较丰富,但管理不善,制约着各省小油桐果实和种籽产量。为了对适宜发展种植小油桐的地区及其进一步加工研究提供参考,对小油桐的地理分布、适生条件、种质资源、产量和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摘要)36-36

摘要: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这次一号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微生物
半夏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模式及侵染率动态变化37-39

摘要:通过染色镜检法观察栽培及野生半夏丛枝菌根,研究其类型、结构,阐述栽培及野生半夏丛枝茵根真菌的侵染模式及全年中侵染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半夏根内存在菌丝、丛枝、泡囊等典型丛枝菌根结构,菌根结构类型包括Arum型、Paris型及其交叉型等。丛枝菌根真菌对半夏的侵染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从早春开始上升,夏秋季达到顶峰,而后开始下降;且同一季节中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野生半夏高于栽培半夏。表明,野生半夏生长环境更适宜丛枝菌根真菌生长,栽培半夏退化可能与半夏共生真菌有关。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氮形态和滤料吸附性能研究40-42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工程中渗滤池内部氮的形态分布、渗滤介质吸附性能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氨氮的去除机理是:氨氮首先被渗滤介质所吸附,随后在落干期内进行硝化反应。渗滤介质对氨氮的吸附速度非常快,一般可以在30~60S内达到吸附平衡,渗滤介质对氨氮吸附效果最佳的位置在渗滤液袁层以下5~25cm处,随后吸附效果随渗滤池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渗滤池的深度和过水时间能够满足渗滤介质对氨氮的完全吸附。